维度和实体什么区别?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理解其中的弱实体和复合实体。

众所周知,ER图由实体、属性、联系三部分组成。实体用长方形表示、属性用椭圆形、联系用菱形。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实体必须依赖于另一个实体存在,那么前者就是弱实体,后者则是强实体,弱实体必须依赖强实体存在。例如题主举例的用户、文章、评论,其中的评论实体,可以看到依赖于用户实体而存在,也可以看做依赖文章实体而存在。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评论实体都是弱实体。

弱实体和强实体的联系必然只有1:N或者1:1,这是由于弱实体完全依赖于强实体,强实体不存在,那么弱实体就不存在,所以弱实体是完全参与联系的,因此弱实体与联系之间的联系也是用的双线菱形

接着就是今天的重头戏,用户、文章这两个实体的联系是怎样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用户和文章的联系,其实就是评论这个弱实体。一个用户可以评论多篇文章,一篇文章也可以被多个用户评论

因此,这种用于实现两个或多个实体间的M:N联系的联合实体/桥接实体,就称为复合实体,用长方体内加一个菱形来表示。

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用户和文章就是一种多对多关系,完整关系图如下:

本人是一个已忆起 但尚未完全觉醒的天狼星鸟人种族转世 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理解的一些事物 可能会开长贴 如果我有错误请大家帮我指出来 语言尚无法完全解释通灵忆起的讯息


最高密度_存在 “是”“一” 万物的基本属性
存在可以成为不存在以外的任何东西和可能性都包括在内
从上往下 密度的第二层 是意识 意识是对自我认识的一种基本觉知 即因为“黑暗”存在 所以你理解什么是光明
密度的更下层是灵魂…星光体…肉体
我不喜欢用灵魂这个词 大多数人理解的灵魂其实是存在体本身 而你在灵界所看到的自己的肉体“灵魂” 实际上是比意识更低频的能量 意识并不依赖任何具体的躯壳存在
每一个密度中都有你的存在 但你的头脑意识只连接到第三密度 只体验第三密度 当你死亡时 最低密度的你开始瓦解 意识的专注去往其他维度/密度 ps. 灵魂从未进入物质世界 转世仅仅是意识专注到物质世界中 灵魂不依赖身体存在 而身体依赖灵魂存在 灵魂不在身体里面 身体在意识/灵魂里面
最高的密度只存在于最高的维度 因为存在是存在体的唯一属性


扬升后身体化为“水晶体”是对肉体频率提升的一个概念性的解释 当人类扬升 物质世界会更加接近精神世界


维度是你体验一切万有的视角
越高的维度 你可以解放更多的角度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一切万有
在更高的维度里 事物总会被从“一个正方体的其他三个角度”被看到 这大概是最好理解的一个比喻 你可以从一个更加不受限制和灵活的角度来观察
你的一个再微不足道的想法 都可以被其他维度的存有观察成天上的星辰 转换维度可以理解为“转”了一下万花筒 这样是不是很好理解
当你睡觉时 你的意识没有熄灭而是去探索其他维度 之所以你醒来对此浑然不觉 是因为处于第四维度的你的肉体小我无法感知到这些 当你快醒来时 这些经历被大脑转译为象征性的“梦境”
当人类死亡后 意识不再专注第四维度 时间和空间的体验开始瓦解 事物的发生将不再依赖时间
在肉体的第四维度 人类有机会观察和体验到不同于瞬间创造的创造过程 当时间和空间在第四维度的支持下运转


事实上 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 如果你思考一下 做二维线性运动的蚂蚁永远爬不到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面向 时间也并不完全是线性的存在
在更高的维度 时空间会变的更加的有可塑性
很多跨维度存有 有能力进行时空旅行
因为在更高的维度 时间作为一种低维度概念性的原则不复存在
同理 最高的维度只存在于最高的密度之中
你在全一的视角只能观察到全一


很多人过度排斥负面和黑暗性 但我想声明这样做的危险性


实际上 过度的排斥黑暗和负面性往往使你和灵性越来越远


很多高密度的实体选择来地球体验黑暗 实际上正面和负面是一种假象 它们都是全一的一种反射而已 你无法否认它们当中任何一个面存在的合理性


高密度并不存在负面情绪 这是正确的 但是不同密度的体验并没有高低之分 否认负面性存在的必要 往往会使你更加的挣扎在负面当中


真正的大师会在所有境遇中选择爱 仅此而已 你是一切 你是所有 所以不要抗拒


当你不再抗拒 你就不会再以一个负面的角度经验负面
再次强调 正面和负面的概念并不存在 它只取决于谁是那个观察者
实际上存在的东西只有“你喜好的”和“你不喜好的”


  这个世界看似浑然一体,实际却可以分为不同维度。不同维度的世界,就像一条条平行线。

  1、我们为什么要抢房子呢?

   因为房子的本质,是一种”高维度“产品。为什么这样说呢?物质世界可以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维度是:物质。

  第二维度是:空间。

  第三位度是:时间。

  同样的道理,商品也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的商品,指的是各种有形的产品或者服务,属于物质层面。这个维度的东西是处于最低层次,最容易发生变化,比如某一领域一旦发生创新,该领域的产品就会受到很大冲击。比如由于科技创新而带来的产品迭代,每一代苹果手机总会附带着新科技成果;新能源汽车总是会对传统汽车造成冲击;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总革掉某一个传统行业的命,等待。

  第二个维度的商品,指的是能够给我们提供空间价值的产品,讲究的场景感,这个领域的产品不会受第一维度创新的冲击,只有第二维度的创新才能带来改变,也就是说只有发生空间变化,才能使它受到冲击。它属于空间层面。比如房子,房子的价值只跟它的位置和大小有关,而位置和大小就是空间的两大尺度,房子的价值和建筑材料几乎没有关系,也就是无论建筑材料怎么创新,但是和房子价值的关系不大。只有当一个城市的格局发生位置转移的时候,房子的价值才受影响,比如老城区被新城区取代,于是新城区的房子比老城区的房子升值的更快了。也就是说只有空间的转移,才能影响房子的价值。

  第三维度的产品,指的是能够产生出“时间”的产品,比如近年来美国硅谷的一些大佬不断地钻研各种延长生命的方法,他们通过人工智能,基因科学等方式,不断修改生命密码,企图延长寿命。它属于时间层面。再比如金融产业,首先它和一维商业(物质创新)无关,它其实属于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产业,就像二维和三维的夹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金融的本质就是用二维的“空间”去交换三维的“时间”,举个例子:假如有个项目,你如果自己干,需要5年才能做成。你如果采用金融的手段,先融资再去干,两年就就能干成,时间加速了三年,但是同时你也释放了一部分股份出去,也就是说你自己的盈利空间分了出去,成功时间缩短了,赚的钱分出去了,这就叫用“空间”换“时间”。这就是金融的本质,是处于二维(空间)和三维(时间)的过度产业。

  2、商品的三个维度,也是商业的三个维度。我们所说的降维打击,其实就是当高维商业挑战低维商业时,具有碾压的优势。

  比如二维商品对一维商品的冲击:

  我们平时所说到的各种创新,比如产品,服务,渠道,模式等待方面,这些都是第一维度的产品,是物质方面的改进,物质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无论你的产品多么先进,总是很容易出现一种东西取代你,颠覆你。

  而房子属于第二维度的产品,无论第一维度的发生怎样的千变万化,都冲击不到房子的价值,除非当外界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比如市中心转移了,新区崛起了,房子的价值才会变化。因此我们看到世界日新月异,但是房子一直都在那不动不摇,不离不弃,这才是“不动产”的真正含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营盘始终还是那个营盘,这就是不动产的价值。放眼四望,在这个处处谈创新,处处搞颠覆的时代,只有“房子”成了最可靠、最稳固的财富载体。也可以这样理解:越是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那些越不容易发生变化的东西就越有价值。

  再比如互联网,它的本质也是二维产业,因为互联网改变的空间路径,它使消费者和产品的路径大大缩短了;它改变了信息路径,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改变了,这就对一维的传统产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互联网是极其容易给各种传统产业带来革命的。

  而金融产业是我们所熟知的产业中最顶端的,因为它是二维和三维的夹层,也因此当金融产业遇到一维的传统产业和二维的房地产/互联网产业时,可以所向披靡。

  那么有没有比金融产业更高的产业呢?有!

  那就是第三维的时间产业!时间可以改变吗?当然可以。比如去年一批中国富豪前往乌克兰买命的新闻传得沸沸扬扬,再比如硅谷最具代表性的投资人之一的彼得 · 蒂尔正在用各种办法尝试“长生不老”!他已经公开承认,自己正在服用生长激素药物,这是他“活到 120 岁”计划里的一部分,这不就是在“制造时间”吗?

  人类的竞争,其实就是以上三个维度的竞争:

  第一维度的竞争是科技竞争,我们每天都在思考科技创新,然后发明出各种产品;

  第二维度的竞争是空间竞争,抢房子只是初级阶段,搭建优势路径(渠道或社交)才是根本。

  第三维度的竞争是时间竞争。全球最富裕的那帮人早就开始行动了,他们已经开始和时间赛跑,去”抢生命“了。

  人类自古以来,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人都是在抢时间,比如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就是典型的代表。未来,能够承载人类终极寄托的,只有时间。人类的一切竞争,最终都将指向时间战场。

  3、读懂了世界的维度,我们再看看什么才叫“割韭菜”。

  这是大自然的基本法则:上一维度的人总是在收割下一维度的人。了解完下面这个逻辑只会,你就会明白什么叫“一物降一物”,什么叫因果轮回。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需要把一维的传统产业再做一个细分,传统产业还可以再细分成两个维度,那就是低级的农业和高级的工业。

  第一轮收割:工业对农业(一维的高级对低级)

  有个词叫“工农剪刀差”,就是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定价机制,农产品主要是主粮,民以食为天,所以定价权掌握在国家手里,但是农民用的化肥、农药,属于工业产品,却是市场定价,也就是说农民自己生产的产品是没有议价能力的,但是使用的产品却要接受市场价格,这就造成了工业对农业的收割,所以农民是贫穷的。

  第二轮收割:互联网对制造业(二维对一维)

  互联网的诞生改变和优化了空间路径,从此社会运作逻辑全变了:人、货物、现金、信息等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被“连接”起来,完全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滴滴对出租车,淘宝对实体店都形成了巨大冲击等等。二维商业的另一个产业就是房地产,也对实体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就像我们前面所言,房子属于空间产品,无论第一维度的发生怎样的创新,都冲击不到房子的价值,相反它却还可以吸纳一维创新的成果,成为一种金融产品,不断增值……

  第三轮收割:金融对互联网(2.5维对二维)

  金融是嗜血如魔的,专门寻找价值洼地和最大化增值空间,当它嗅到其中的增长空间后之后,当然会插足进来,尤其是互联网产业,比如滴滴/ofo这种平台一样,被一股无形的资本力量操控,当资本得到他们预期的利润之后就会撤出,留下一个空虚的躯壳,它遇佛杀佛,遇魔杀魔,很多产业成也资本,败也资本。06年是AR、VR;07年是人工智能;08年的区块链,一个也逃不了……

  再往上走,就是三维的时间产业对资本的收割了,讲到这里我们先停一下,因为时间产业也不够成熟,但是这并没有阻碍资本被收割的历史进程:

  那么,是谁在收割资本呢?当资本变的越来越大,几乎能吸纳整个社会的财富,贫富会越来越大,大众消费越来越疲软,这就让社会感到窒息,当资本试图一手遮天的时候,就会有权力出面调控和干涉,瓦解资本的扩张性,进行严格资本。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天道。接下来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大鳄倒下,这是历史的必然。必须及时地汲取财富用于各种民生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扶贫、公租房、社保、教育、医疗、交通、等等,确保大家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必须明白两点:一个是地点:你所处的上下游环节是什么?(收割对象)。一个是时间:你收割和被收割的时间到了吗?(收割时间)

  这就是大自然的收割法则,一物降一物,一茬接一茬,大家互相收割,这和农民趁麦子成熟的时候就去割麦没什么区别。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故的恨,一切都是因果轮回。从地狱到天堂,我们只是路过人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机和实体机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