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例说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意图?

大家好,我是朱乐平名师工作室第24组的学员周航永,来自诸暨市陶朱街道唐山完小。很高兴与您在一课研究的微信平台中相遇。

1.听一听:探索学生学习规律的需要——节选自吴恢銮老师的《如何读懂学生——基于学生实证研究的小学数学学与教的探索》

2.读一读:《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3.数学小故事:神奇的小数点。

节选自吴恢銮老师的《如何读懂学生——基于学生实证研究的小学数学学与教的探索》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76~78的例3和练习十八。

例3教学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是继小数加减法运算的进一步学习。问题(1)教学的重点是小数连加的竖式计算,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强化算理。问题(2)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路,让学生在计算、比较、推理的过程中发现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运算也同样适用,为后续学习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积累经验。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征,学生在三年级下期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多数的同学对于两位及以上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索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认旧引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可以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进行迁移,进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这样知识再次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联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本课时的练习,是在例题教学后安排的,有针对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的题组练习,通过分组比赛再讲评订正 ,联系实际生活的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其计算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1.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运用这个规律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

2.通过对不同算法的比较,发现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

2.下面的计算对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小数加减的口算和改错复习,培养学生学生熟练的计算能力。通过对整数混合运算的练习,用旧知引新知,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1.课件出示小林和小刚在书店购书的情境。

(1)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少儿绘画ABC》单价7.45元,《太空漫步》单价5.8元,《海洋世界》单价4.69元。

(2)师:你会提什么数学问题呢?我们要帮助小刚解决什么问题呢?

预设 生:要买以上3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3)师:应该怎样理解?又该如何列式怎样计算呢?

预设 生:就是把买的3本书的价钱加起来。7.45+5.8+4.69。

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这三个小数相加,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预设 生: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小数点也要对齐,得数上的小数点一定要跟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这道题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

预设 生:我是用脱式计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预设 生:我是按照整数连加的顺序计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是不是可以用这两种方法互相验算呢?(可以)

【设计意图】 自主探究小数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强化算理,促进知识的迁移,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2.课件出示:小林买了两本书,付给售货员20元, ?

师: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的?

生1:小林买了数学家的故事和神奇的大自然,付给售货员20元。

生2: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

师:你会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 生:找回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生1:我认为可以用20连续减去这两本书的价钱。

师:看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进行验证吗?

引导学生根据整数连减的经验归纳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就等于减去这两个小数的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根据整数连减法的经验,推想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反馈时要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学生先列式计算,再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注意:交流输入小数的方法,强调小数点不要漏掉。

把一根3m长的竹竿垂直放入水池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27m,露出水面0.89m。水池中的水深多少米?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连加时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运算同样适用。

1.做好学生的知识迁移。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的学习中,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很自然地将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去。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小数连加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过程上,选择让学生自己解决,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设置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通过帮助两位同学的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自主探究,开拓思路。学生自己试着解答,然后小组内交流不同的算法,在比较中选择最佳算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更深入地理解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的运算性质。对于例3我找学生讲不同的算法,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一题多解的数学思想方法,最后让学生选择最佳方案进行计算。通过练习的情况来看,班上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并为后面的简便运算打下了基础。

4.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学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本节课小数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获得是在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计算,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形式来观察、比较、整理、归纳得到的,而不是由教师直截了当抛给学生的。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只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

5.基于学生计算训练及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算法的熟练程度,学生的检测效果与预期出现了一些偏差。再次教学中,需要立足学生计算能力,设置合理的练习题目,帮助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黑乎乎的小家伙双手叉腰,站在零国王的光头顶上,满脸不高兴的样貌:“谁是跳蚤?你睁开眼好好看看我到底是谁?”

零国王也双手一叉腰:“你总呆在我头顶上,我明白你是谁?”

“好,好,我跳下来,叫你仔细看看。”说完,小家伙“噌”的一声跳到了地上。

零国王定睛一看,高兴地说:“噢,是小数点呀!咱们但是好久没见面了。”

小数点左右晃了晃说:“可不是。咳,零国王,这天我带你去看个热闹,走!”小数点说完,也不管零国王是否同意,拉着零国王就走。

零国王拉着小华:“走,你也一齐去看看热闹。”

小数点拉着他们来到一座舞台的前面。舞台上面挂着一幅横幅,上写“看谁的本领大”。两个块头大小差不多,个子高矮也差不多的数,在台上比试武艺。

两个数你一拳我一脚,打得好不热闹。台下观众也一个劲儿地叫好。

零国王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不是54和55嘛!这两个数比试武艺,谁也别想赢。”

小数点得意地摇晃着脑袋说:“我想叫谁赢,谁就能赢,你们信不信?”

“不信!”零国王伸手往台上一指说,“我想让54赢。”

“不信不要紧,看我的吧!”小数点三蹿两跳上了舞台。他往55的两个5之间一站,“呼”的一声,55立刻缩小为原先的十分之一

5.5大叫:“唉呀,我怎样变得这么小了?”

“哈哈!”54一伸手就把5.5抓了起来,高高举过头顶,“你认不认输?”

5.5赶紧说:“认输,认输。你可千万别把我扔下台去。”

54把5.5放到台上,小数点乘机从5.5中溜了出来。“呼”的一声,5.5又长高成55。尽管55心里不服,但是也弄不清这是怎样一回事,只能低头认输。

审核人:朱雪俊 姜乐遥

第1篇:数学加减法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第九单元的“9加几”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第96--98页,数学教案-9加几。

课本创设了校园内各项体育比赛的场景,为9加几的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材料。练习编排从具体到抽象,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重点是:通过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较熟练口算9加几掌握、运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培养学生计算意识,教育学生多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提高体素质。

教学难点:掌握9加几中的“凑十法”。

教具:课件或例1图片若干份

学具:两种颜*的小棒和图片

出盒子里的9个白球和盒子外的3个黄球。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问什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2、引导或抓住问题“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请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数的过程。

学生*作解决问题,大概归纳为以下三种方法:

(1)点数,一个一个数出结果。

(2)接着数,盒内有9个,从9起接着数出结果。

(3)“凑十法”盒内有9个,放进1个黄球凑成10,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9加几》。

3、比一比,想一想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直观的实物*作中初步感受凑10,从具体到抽象的同时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你们平时做哪些体育运动?多做运动有哪些好处?

展示例1图片(或课件),引导

第2篇:《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一课我的设计理念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进程。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分析、解决;概念由学生归纳、概括、提炼;规律由学生探索、发现、揭示。从而达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有机统一。围绕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从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问导入,探究应用中教师精问、巧问,生成追问等方面来体现课堂提问的有效*。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第3篇: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的优秀教学设计

1.通过回顾,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能正确熟练的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完成练习八的第7题

学生直接把结果写在书本上。

学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数,

同桌互批,全对的打一颗星。

(二)自主练习,巩固算法

学生*完成,练习八第8题

提醒: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把小数点对齐后加减。

如何求王晓芳比李明跳的低的高度,数量关系式怎样?

(1)读取题中表格中的信息。

(2)完成书中的三个问题。

提醒:正确找到他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开始时的体温和一天结束时的体温。

(1)*解答前两个问题。

(2)同桌互相再提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点拨:妈妈付出40元,求找回多少元,可以用付出的钱减去物品的价钱。

第4篇: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板书

本单元教学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分母都不超过10,加减所得的结果都不需要约分。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既可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做些准备。分数加、减法与整数不同,刚开始教学有些学生往往有一定的困难。如把1/2+1/2计算成2/4等等,这一方面受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学生对几分之几的含义不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没有讲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只是通过直观,从分数的含义上,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算理。如例1中2/5+1/5,可以理解为2个1/5加上1个1/5,结果得3个1/5,即3/5。又如例3中9/10-6/10,可以理解为9个1/10减去6个1/10,结果得3个1/10,即3/10。这样有助于加深理解分数的含义,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这部分教材,先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经过一些练习后,再讲同分母分数减法,学生就便于类推。例1讲一般的同分母分数加法,通过实际例子并结合图形突出说明推想的方法。例2讲和是1的同分母分数加法,这种情况常常遇到,通过这样的计算还可以加强分数和整数的联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

第5篇: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61页的内容。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动手*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观察能力、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动手动脑能力及归纳出分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算理、“整体”与“个体”的转化,化未知为己知。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抽象后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理解“1”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交流谈话法、*作合作法。

教具准备:课件、纸卡片、*笔、剪*。

一、新课导入、理解分数

二、动手动脑、交流合作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

第6篇:小学数学《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本册教科书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1.教师准备第45页情境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  1+5=

教师: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第7篇:小数加减法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13、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熟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口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正误的辨析。

在练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竞赛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利用小数加减法解答带有*的题。

们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今天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学得棒!

出示课题(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2.板演:(用竖式计算)

二、列式计算下列各题:

(2)从80中减去40.68的差是多少?

(3)比8.44多6的数是多少?

第8篇: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数学教学设计

使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

4的组成卡片,小汽车图(1)、(2),熊猫图(1)、(2)。学生准备4个梨和4个三角形的卡片,硬纸板做的虚线圈。

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答:

1.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

(1)出示汽车图(1)只出示3辆汽车,稍停一会儿,再出示1辆汽车。边出示边问:“这里有几辆小汽车?”“又开来几辆?”“一共有多少辆?”(同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

让同学仔细观察图,然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

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

边指图边问;“要算几加几?”

学生回答后板书:3+1。

边指算式边问:“3+1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

带领学生读算式:3+1=4。

边指算式边问:“3+1=4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中上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刚才我们看着图知道3+1=4,如果没有图,怎样想3+l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3和1组成4。

(2)分步出示汽车图(2)。边出示边提问,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

让同学仔细观察图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

提问:“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求一共有几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l+3。

指着汽车图(2)问:“

第9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育:教育学生要用心计算。

教学重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口算卡片

1、板书例2中的两道题做完以后,再说出每道题是怎样计算的?(3个十2个十是5个十得3个十,再减去2个十是一个十就是10)

(8个十减去5个十得3个十再减去2个十是一个十就是10)

板书设计:第二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第10篇: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难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对于学生难度不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1.课件呈现:“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数知识举例说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