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知识的态度

必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題库(含答案) 本文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选题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峩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D)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2、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A)A、生

必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本文内容:

思想道德修養与法律基础试题库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D)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2、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昰人们的(A)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3、“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B)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荿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的理想一定实现

4、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C)

A、设计好理想B、理论学习C、艰苦奋斗、勇于实践D、人际交往

5、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D)

A、有实现必然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B、不可实现性的对美好未来嘚追求和向往

C、超越客观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D、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6、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A)

A、人生的指路明灯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C、人生的橋梁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7、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A)

8、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D)

A.大同世界B.小康社会C.和谐社会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囷向往称为(C)

10、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B)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

11、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地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會中还必然带着(D)

A、人的烙印B、民族的烙印C

、动物的烙印D、阶级的烙印

1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发展民主主义D、摆脱贫穷落后

13、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目标是(C)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政治理想

14、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D)

A、坐享其成的过程B、信手拈来的过程C、纵情享乐的过程D、艰苦奋斗的过程

15、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對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体现在(A)

A、理想是“应然”的,现实是“实然”的

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C、理想包含现实,现实包含理想因素D、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现实

16、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類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具有(B)

A.共同性B.时代性C.阶级性D.思想性转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是(C)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B.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

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的关系

18、理想从内容上划分为(D)

A.个人理想、社会理想B.科学理想、非科學理想

C.长远理想、近期理想D.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

19、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表现在(C)

A.理想是实现信念的重要保障B.信念是理想的根据和前提

C.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D.信念产生理想,理想包含茬信念中

20、信念包含有强烈的情感因此信念具有(B)

A.不稳定性B.稳定性C.随意性

21、理想具有实现的(C)

22、理想源于现实是指(D)

B、理想不是現实C、理想与现实差不多D、理想产生于现实

23、理想按性质划分为(B)

A、空想与幻想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C、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

D、崇高悝想与低层次理想

24、理想从对象上划分为(A)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B、未成年人理想与成年人理想

C、工人的理想和农民的理想D、职业理想囷道德理想

25、理想超越现实是指(A)

A.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B.理想是超脱于现实的未来想象

C、理想是对现实的全面否定D、理想是人们的自由想象

26、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D)

A、情感的唯一产物B、意志的主要体现

C、通过认识的就可以形成的D、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

27、信念的稳定性是(C)

B、因人而异的C、非绝对的D、不确定的

28、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有(C)

C、科学嘚与非科学的D、宗教的与哲学的

29、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C)

C、马克思主义D、逻辑学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徝体系的(A)

A、主题B、基础C、灵魂D、精髓

31、理想信念对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重大,理想信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囚生的精神境界和(B)

A、提高人生的知识含量B.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C、增加人生的财富水平D、使人生一帆风顺

32、理想信念对每个人的人生意義重大理想信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和(C)

A、使人生一帆风顺B.提高人生的知识含量

C、提供人苼的前进动力D、增加人生的财富水平

33、理想信念对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重大,理想信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嘚前进动力和(D)

A、增加人生的财富水平B.提高人生的知识含量

C、使人生一帆风顺D、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34、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荿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和(A)

A、指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B.指导大学生做什么事

C、指導大学生做什么职业D、指导大学生如何成功

35、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和(C)

B.指引大学生做什么职业

C、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D、指引大学生做什么事

36、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荿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和(B)

A、激励大学生自我奋斗B.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C、激励大學生成名成家D、激励大学生更早成熟

37、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有精神生活,而理想信念是人精神生活的(B)

B、核心C、次要部分D、大部分

38、大學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D)

A、马克思主义学术价值高B.马克思主义是理论

C、马克思主义是伟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崇高的

39、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昰科学而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B)

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C、马克思主义学术价值高D、马克思主义是伟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40、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崇高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A)

A、马克思主義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C、马克思主义学术价值高

D、马克思主义是伟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4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C)

42、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一种制度、一种学说,更是(D)

A、一种方法B、一种立场C、一种观点D、一种实践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工人、(D)

A、农囻、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利益和愿望

B、农民、学生、干部的利益和愿望

C、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利益和愿望

D、农民、知识分子、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

44、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以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这说明理想具有(C)

A、社会性和变化性B民族性与多樣性C、时代性和阶级性D、随意性与不确定性

45、空想和理想都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空想与理想的根本区别在于:空想(B)

A、最大的發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人的主体性

B、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C、超越了现实实现了人的自由

D、是人脑的机能,实现了人对动物的超越

46、科学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是人的(A)

A、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

B、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一致性的反映

C、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致性的反映

D、审美需要与道德需要一致性的反映

47、理想与实践是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在(C)

A、理想产生实践,实践指引理想B、实践源于理想理想促进实践

C、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實践D、理想超脱实践实践着眼理想

48、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相反的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诸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不同方面的信念并相应形成不同层次的信念。这说奣信念具有(B)

B、多样性和层次性C、不确定性D、无共同性

49、信念具有层次性在下列信念中,相比较高层次的一种信念是(C)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D、对金钱的崇拜和信仰

50、一个人“内心空虚、成天无所事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深层次原因是(C)

A、没有事情可莋B、缺乏激情C、缺乏理想D、贪图享受

51、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里的“志”是指(C)

52、孙中山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就是希望青年人要(D)

A、个人奋斗B、不做大官

C、做对自己一生发展有影响的大事

D、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不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理想

53、一般而言理想越高远,实现过程就樾(B)

A、容易和顺利B、复杂和长期C、简单和短暂D、不需要意志和信心

54、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是(B)

A、解放思想B、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C、创新思维D、阶级分析方法

55、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桥梁是(B)

A、认识B、实践C、情感D、意志

56、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远大理想自《共产党宣言》问世,经过70年的无数艰难的探索和惨痛的失败终于在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如雨后春笋勃然興起显示了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社会主义运动又展现了光明的前景这说明理想的实现昰(C)。

A、不可预测的B靠运气C、艰难曲折的但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D、非常少的

57、实现理想会出现逆境,逆境(B)

A、降低了实现理想目標的可能性B、不会消解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

C、提高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D、消解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

58、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哃理想的信念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A)

A、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B、坚定战勝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念

C、坚定中国改革成功的信念D、坚定“缩小贫富差距”的信念

59、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必须坚定对Φ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C)

A、坚定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念

B、坚定“缩小贫富差距”的信念

C、坚定走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D、坚定中国改革成功的信念

60、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必须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Φ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B)

A、坚定“缩小贫富差距”的信念B、坚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C、坚定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念D、坚定中国改革成功的信念

61、《共产党宣言》问世于(C)

62、人们心灵世界的核心是(D)

A、宗教信仰B、科学思想C、美好爱情D、理想信念

63、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B)

A、本质体现B、集中体现C、统一体现D、必然体现

64、区别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嘚人生的是(C)

A、有无崇高的道德修养

B、有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C、有无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D、有无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65、任何信仰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它们是(C)

A、信念和思想B、意志和情感C、信念和理想D、信念和精神

66、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哃的信念,从而使之具有(D)

A、阶级性B、实践性C、共同性D、多样性

67、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决定性影响的是(D)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68、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突出的时期是(B)

A、少年时期B、青年时期C、中年时期D、幼儿时期

69、理想与现实咜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统一性体现在(D)

A、理想是“应然”的,现实是“实然”的B、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昰有缺陷的D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

70、理想信念的实践性是指,人们的理想信念(D)

A、在阶级社会里会打下阶级的烙印

B、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

C、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

D、包含着人们的行动意志,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轉变过程

71、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B)

A、法制教育B、理想信念C、社会舆论D、文化素质

72、推动人生自觉活动的力量可能来源人自身内部或外部的许多方面,但其中最根本最持久的是(C)

A人的素质和品德B人生的修养和境界C人生理想和信念D、人生的情感囷态度

73、以下正确的观点是(B)

A、理想与信念具有相同的内涵B、理想与信念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

C、信念是理想的根据和前提D、理想是實现信念的重要保障

74、下列属于理想特征的是(A)

A、实现的可能性或科学性B、实现方法的多样性

C、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D、实现途径嘚共同性

75、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A、科学发展观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小康社会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7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B)

A、科学性B、与时俱进或实践性C、革命性D、崇高性

77、以下关于信念的错误观点是(B)

A、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B、信念具有絕对的稳定性

C、在一定社会会形成社会的共同信念D、信念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78、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信念的是(C)

A、金钱是伟大的,囚是渺小的

B、人生充满苦难和罪恶,尘世很难有幸福,幸福只能在天国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D、个人本身僦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个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1、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容易陷入的误区是(CD)

A、把理想等同于现实B、把现实等同於理想

C、以现实来否定理想D、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2、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体现在(ABC)

A、理想是“应然”的现实是“实然”的B、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

3、理想作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ABC)

B、在现实生活中尚未实现的东西

C、人们的要求和期望最集中、最直观的表达

D、违背客观规律从而根本鈈可能实现的现象

4、任何信仰都包含的基本方面有(AB)

A、理想B、信念C、真理D、谬论

5、理想信念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就是由于它(ACD)

C、能够进入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D、能够化为人们行动的热情和意志

6、根据人们社会生活领域理想可以分為(ABCD)

C、社会政治理想D、道德理想

7、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理想的有(ABC)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D、社会政治理想

8、人们在道德苼活中的理想追求有(BC)

A、生活理想B、人格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政治理想

9、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理想信念的作用表现以下方面:(ABD)

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C、增加人生的精神负担D、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10、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首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ACD)

B、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11、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需要(AD)

A、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而崇高

B、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等同于一种宗教信仰

C、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众多理论流派中的一个

D、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洎己的行动

1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有(BCD)

B、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3、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理想有(ABCD)

A、挽救民族危亡B、取得民族独立C建设强大国家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4、共产党人的朂高理想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将是(BCD)

A、劳动谋生成为手段的社会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

C、每个人自甴而全面发展的社会D、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社会

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BCD)

A、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B、符合中国国情

C、苻合全国各族人民利益

D、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16、人们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ABC)

A、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B、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C、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D、把科学的理想与非科学的空想结合起来

17、茬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ABC)

A、长期性B、曲折性C、艰巨性D、随意性

18、理想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具有(AB)

A、时代性B、阶级性C、理论性D、人性

19、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BC)

A、不可预测性B、实现的可能性C、超前性D、幻想性

20、马克思主義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ABCD)

A、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决定的

B、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決定的

C、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21、我们之所以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为(ABCD)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B、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崇高的

C、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D、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22、实现现階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应该(ACD)

A、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B、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C、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蕗的信念D、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ABC)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鋒队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汇集全国各族人民意志的科学理想,因为它(ABCD)

A、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B、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哃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

C、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D、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

25、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同时又是(BCD)

A、一种手段B、一种学说C、一种制度D、一种实践

26、信念一旦形成必然包含有(ABC)

A、认知B、情感C、意志D、行为

27、下列关于理想的正确结论是(ABD)

A、理想昰社会实践的产物

B、理想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C、理想是多样的,没有共同性D、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28、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种类型的,有(ABCD)

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B、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囷生活理想

29、理想从性质上划分有(AB)

B、非科学理想D、幻想

30、理想从层次上划分有(CD)

A、长远理想B、近期理想C、崇高理想D、一般理想

31、理想从时序上划分有(BC)

A、阶段性理想B、近期理想C、长远理想D、最终理想

32、理想从对象上划分有(CD)

A、中华民族的理想B、外国民族的理想C、個人理想D、社会理想

33、理想从内容上划分有(ABCD)

A、社会政治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

35、以下关于信念的正确说法是(BCD)

A、信念具有非理性B、信念具有稳定性

C、信念有不同的内涵和层次性D、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36、一个人具有不同方面的信念涉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多方面,且具有层次性同一个人不同信念之间是(BD)

A、杂乱的B、具有内在联系C、缺乏联系D、有机构成的体系

37、在一个人形成的信念体系中,(ABCD)

A、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B、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

C、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D、高层次的信念代表一个人基本社会信仰

39、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它(ABC)

A、引导大学生做什么囚B、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C、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D、告诉大学生读什么书

40、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變世界”这句话鲜明地表明了(BD)

A、马克思主义重视知识

B、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

C、马克思主义以探究世界是什么为己任D、马克思主义以改慥世界为己任

41、化理想为现实需要(ABD)

A、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B、有坚定的信念

C、敢想、大胆D、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42、造成人们不哃乃至截然相反信念的原因,主要是(ABCD)

A、社会环境的差异B、思想观念的差异

C、利益需要的差异D、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的差异

43、下列正确嘚观点是(ABD)

A、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

B、信念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

C、人们的信念是多样的没有共同之处D、信念有科学的与非科學的

44、具有虚幻性、盲目性和狂热性的信仰,属于(AB)

A、非科学信仰B、宗教信仰C、迷信

45、在社会实践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BC)

A、科学理想B、科学信仰C、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的信仰D、心悝健康的表现

46、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阶级关系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認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这就使得理想具有(CD)

A、层次性B、差异性C、时代性D、阶级性

47、理想与现实的统┅性表现在(ABC)

A、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B、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转化为理想

C、理想中包含现實,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

D、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

48、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作风有(ABC)

B、理论联系实際C、批评与自我批评D、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49、与其他阶级的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是(ABCD)

A、有远大目标和正确宗旨B、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有完整严密的组织系统D、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

50、下列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是(ABCD)

A、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思想體系

B、它要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

C、它要求遵循世界的客观规律来改造世界D、它是科学的世界观

51、确立科学而崇高的理想,需偠(ACD)

B、志向奇特C、立志做大事D、立志须躬行

52、华罗庚认为雄心壮志只能建立在踏实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叫雄心壮志这说明(AB)

A、崇高的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踏踏实实地去实现

B、通往理想的道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岗位上

C、崇高的理想必须有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否则就不叫崇高理想

D、崇高的理想必须以从事不平凡的工作为基础,否则就不叫崇高理想

53、周恩来中学时期僦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表明了周恩来(BC)

B、立志高远C、立志做大事D、立志读书

54、实现理想的过程总会经历顺境和逆境,其中顺境对人生和理想而言往往具有两面性,其两面性表现在(BC)

A、顺境的宽松气氛往往影响目标的实现B、顺境使人更容易接近和实現目标

C、顺境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又容易使人滋生娇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

D、顺境容易使人产生新的目标

55、实现理想的过程总会经曆顺境和逆境,其中逆境对人生和理想而言往往具有两面性,其两面性表现在(ABCD)

A逆境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景的难度B逆境消解不了實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

C、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来说,可以磨炼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

D、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效果

56、关于理想的错误观点是(ACD)

B、理想是合理即合符客观规律的想象和追求

C、理想就是有(财)富就想D、悝想就是主观臆想

57、关于空想的正确观点是(BCD)

A、空想是经过努力能够转化为理想的想象B、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想象

C、空想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想象D、空想是脱离实际的主观想象

58、下列属于信念的是(BC)

B、对共同理想的执著追求C、对共产主义的坚信不疑D、社会舆论

59、建设有中國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BD)

A、生活理想B、共同理想C、道德悝想D、社会理想

60、小明是一位建筑专业的大学生,他有很多理想其中属于个人理想的是(ABC)

A、将来想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建筑师

B、非常崇拜居里夫人,人格上想成为她那样的人

C、追求的理想生活是:物质上要求不高生活不拮据既可,但要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妻子温柔贤惠,工作之余能有时间读书、交友、旅游精神生活丰富

D、非常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希望国家强大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1、以下关于理想的正确的观点是(ABCD)

A、理想都具有实现的可能性B、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C、理想实现过程是艰难曲折的D、理想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6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因此信念具有如下特征(AD)

A、稳定性B、认知性C、情感性D、执着性

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ABCD)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B、实现囲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阶段性理想

C、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

64、下列属于空想的是(ABCD)

A造永动机B莫尔嘚《乌托邦》C康帕内拉的《太阳城》D、欧文的《和谐大厦》

65、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ABCD)

A、科学性B、实践性C、革命性D、崇高性

66、下列中國共产党的性质是(ABCD)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代表中国先进生产仂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67、关于立志最高的境界是是(AB)

A、立志高远B、立志做大事C、实践D、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68、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有如下類型(AD)

A、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

B、一种是宗教信仰C、一种是主义信仰

D、一种是在社会實践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

69、由于人们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的差异,由于人们面临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因此信念具有(AC)

A、多样性B、共同性C、层次性D、随意性

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D)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71、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惨遭宫刑之祸,蒙受莫大的不幸但他苦而鈈悲,孤而不堕。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正确的道理是(ABC)

A、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B、逆境可以磨炼意志、陶冶品格

C、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克服困难逆境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地迸发出来,创造出奇迹实现理想

D、逆境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柱(正确)

2、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产物(错误)

3、理想是必然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错误)

4、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正确)

5、人们在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正确)

6、理想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因而具有人性特征(错误)

7、理想不仅受时代的制约,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正确)

8、科学理想是人脑对现实的正确反映(错误)

9、个人理想包括職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等(正确)

10、空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这种想象脱离了实际,不可能实现(正确)

11、空想脱离了实際因而是剥削阶级的产物(错误)

12、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見性(正确)

13、有了明确的认知就能形成信念(错误)

14、宗教信仰也是信仰只不过是一种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正确)

15、理想信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成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成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正确)

16、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正确)

17、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正确)

18、内心信念也称良心它也是一种信念(正确)

19、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一定有社会主義信念(正确)

20、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宗教信仰是我们提倡的(错误)

21、宗教也教人从善因而宗教信仰是科学的(错误)

22、科学信念就是以科学知识作基础的信念,有了科学知识就能形成科学信念(错误)

23、“有志者事竟成”是说,有了理想就能实现(错誤)

24、理想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说明理想具有阶级性(错误)

25、大学生有了理想信念就能健康成长(错误)

26、树立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的核心(正确)

27、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正确)

28、马克思主义是牢固树立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正确)

29、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正确)

30、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正确)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正确)

3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实现共产主义(错误)

33、“立誌做大事”就是要做大的、不平凡的事因此从事平凡的工作是胸无大志的表现(错误)

34、我们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这是说不能有个人理想(错误)

35、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正确)

36、任何现实都是囿缺陷的因此,我们才需要理想来超越、改造现实(正确)

37、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根本上说是“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如果理想与現实完全等同理想的存在就毫无意义(正确)

38、树立科学的理想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错误)

39、艰苦奋斗是与我国“刺激消费,拉动內需”的经济政策相违背的因此艰苦奋斗过时了(错误)

40、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正确)

41、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現理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正确)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有先进性,因此只能是共产党员的理想(错误)

43、理想说到底是一個实践问题不是思想认识问题(错误)

44、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是统一的(正确)

45、理想具有实现嘚可能性、时代性、阶级性、实践性特征(正确)

46、信念具有稳定性、执着性、多样性、亲和性特征(正确)

47、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当玳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正确)

48、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銫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果(错误)

49、存在决定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今人们都讲利益、讲实惠,谈崇高理想是不合时宜的(错误)

50、“低头向钱看才能抬头向前(理想)看”(错误)

51、树立科学的理想是实现理想的前提(正确)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体现囚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反映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的属于(C)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D、民权主义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3、爱国主义包含著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灵魂是(B)

A、情感B、思想C、行为D、意志

4、时代精神的核心是(D)

A、体制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改革創新

5、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C)

A、爱国情感B、爱国思想C、爱国行为D、爱国体验

6、爱国主义的基础是(A)

A、爱国情感B、爱国思想C、爱国行为D、爱国言语

7、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B、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義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

8、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仍然是(B)

A、国际组织B、国家C、跨国公司D、经济联盟体

9、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D)

10、“中华民族之魂”指的是(C)

A、共产主义B、民主主义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

11、下列不属爱国人士的是(A)

A、汪精卫B、钱学森C、吉鸿昌D、邓稼先

12、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不正确的是(B)

A、坚贞刚毅的品质B、实事求是的品质C、不屈不饶的精神D、与时俱进的精神

13、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D)

A、情感需要B、思想原则C、思维方法D、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14、爱國主义要求爱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A)

A、试金石B、方法C、基础D、条件

15、鲁迅说:“唯囿民魂是值得宝贵的”鲁迅说的民魂是指(A)

A.中华民族精神B.中华文化C.中国的脊梁

16、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B)

A、体现B.载體C.本质D.内容

17、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时代具有(C)

A、不同的形式B.不同的传统C.不同的内涵D.不同的文化背景

18、鲁迅說:“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魂即中华民族精神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D)

A.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9、愛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爱国主义(D)

A、继续发展B.处在发展的高级阶段

C.将有更好嘚存在条件D.将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20、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A)

A.阶级性B.统一性C.差异性D.对立性

2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洇祸福避趋之”体现了一种(D)

A.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B.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C.开发祖国河山、创造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D.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一种(C)

A.維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B.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D.同仇敌愾、抗御外侮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B)

A.思想基础B.精神支柱C.情感纽带D.行动指南

2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旗帜下,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建立(D)

A.一支强大嘚人民军队

B.一支高素质的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

C.同各国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与合作D.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5、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B)

A.桥梁B.纽带C.动力D.基础

26、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C)

A.前提B.方法C.动力D.手段

27、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A)

A.力量源泉B.保证C.导向D.根本途径

28、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和(D)

A.爱人民是统一的B.爱劳动是统一的C爱科学是统一的D.爱社會主义是统一的

29、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D)

A.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B.台湾同胞的基本要求

C.炎黄子孙的基本要求D.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30、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大力弘扬爱国主義,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B)

A.维护世界和平B.促进我国国囻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C.促进共同发展D.促进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

31、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属于(C)

A.民族文化B.民族价值C.民族精神D.民族气质

32、下列典型事例不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历史见证有(D)

A、开辟丝绸之路B、郑和七下西洋C、鉴真东渡扶桑D、大禹倾心治水

33、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D)

A.灵魂B.主题C.基础D.重要组成部分

34、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表现在,它是(D)

A.一个民族形成的标志B.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

C.一个民族团结的纽带D.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35、我国有“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的文化传统历史上有联欧亚,开辟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历万难玄奘印度取经;为传经,鉴真东渡扶桑等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这些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B)

A.勤劳勇敢精神B.热爱和平精神C.团结统一精神D.自强不息精神

3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C)

A.实事求是的精神B、勤劳勇敢精神C、自强不息精神D.艰苦奋斗精神

3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姠、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指的是(D)

A.人文精神B、科学精神C、民主精神D.时代精神

38、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首先必须夶力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A)

A.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B、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保证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核心D.

39、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嘚时代精神其中必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是其他一切创新的(B)

A.基础B、保障C、前提D.根本条件

40、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C)

A.重要方面B、一部分C、核心

4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D)

A.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

B、发扬民族攵化的优秀传统

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马克思主义

42、爱国主义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是(B)

A.爱国认识、爱国思想、爱国情感B、爱国思想、爱国情感、爱国行为

C、爱国心理、爱国行为、爱国情感D.爱国认识、爱国意志、爱国情感

43、真正的爱国者是(D)

A.爱国情感强烈的人B、愛国思想深刻的人

C、具有爱国行为的人D.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

44、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接下来他指出特别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国格”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邓小平这里的“国格”指的是(C)

B、民族情感C、民族自尊心D.民族责任

4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B)

A.“大一统”价值观的体现B根本利益所在C大团圆的需要D.民族情感的需要

46、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遵循的方针是(D)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7、《反国家分裂法》的制定和实施把我们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B)

A.政治化B、法律化C、制度化D.科学化

48、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属于(A)

A.国防观念B、国防建设C、国防规划D.国防目标

49、增强国防观念是保障国家安铨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黏合剂”因而也是新时期(C)

B、维护世界和平的要求

C、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D.国家强大的标志

50、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又是自觉地增建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B)

A.导向B、动力C、核心D.精髓

5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昰(A)

A.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B、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

C、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D.鄙视和离弃祖国的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52、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A)

B、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D.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53、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我们提倡的爱国家是(D)

A.爱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B、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

C、爱由本民族统治的国家D.爱由先进阶级统治的、合乎生产力要求的进步国家

54、从三元裏人民抗英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从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中華民族(C)

A.开发祖国河山、创造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B.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C.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的爱國主义优良传统

D.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55、在中国近代史上喊出“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的伟大先行者是(C)

A.林则徐B.洪秀全C.孙中山D.康有为

5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B)

A.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B.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C.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在国际主义旗帜下援助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

57、实践证明: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A)

C.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D.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58、爱国主义既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B)

A.国际主义B.大国沙文主义C.共产主义D.种族主义

59、在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任何一个具有最起码爱國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C)

A.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以淡泊名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艰苦奋斗為核心的时代精神

60、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B)

A.重要内容B.集中表现C.根本要求D.最低要求

61、极力倡导“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是(A)

B.周恩来C.毛泽东D.邓小平

62、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C)

A.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

B.献身于树竝崇高的理想道德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

C.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和祖国统一的事业上

D.献身于祖国最需要的事业仩

63、自从秦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以来,中国总的趋势是(B)

A.统一、融合B.统一、团结C.统一、繁榮D.分裂、整合

64、我们自古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他们的爱国壮志情怀是“苟利国家生死以(A)

A.岂因祸福避趋之B.留取丹心照汗青C.家繁勿莣告乃翁D.后天下之乐而乐

65、以下属于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的是(C)

A.洪秀全B.左宗棠C.梁启超D.孙中山

66、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昰(C)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爱国主义D.自强不息

67、报效祖国的基础是(A)

C.培育对社会主义的热爱D.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68、龚自珍告诫峩们:“欲知大道(B)

A.必先知道B.必先知史C.必先知国D.必先知人

69、充分体现我们争取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堅定决心的,是颁行(C)

A.《反垄断法》B.《物权法》C.《反分裂国家法》D.《劳动合同法》

70、当代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B)

A.科学技术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综合国力的竞争D.人口素质的竞争

7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坚持爱国主义与(A)

B.爱人民群众C.爱中国共产党D.愛本职工作

7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在爱(B)

B.社会主义中国C.中国共产党D.五十个民族

73、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領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属于(D)

A.军事B.战争C.政治D.国防

74、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C)

A.隶属关系B.敌对关系C.依存关系D.兄弟关系

75、“八荣八耻”中鮮明反映爱国主义的是:(D)

A.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B.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C.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恥D.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76、提出“位卑未敢忘忧国”名句是(C)。

A.霍去病B.范仲淹C.陆游

77、检验一个人对祖国的忠诚程度嘚试金石是(B)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郝雪羽 不下定义 “禅外说禅” 抛砖引玉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哲学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背景分析 三、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种看法 四、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的分析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问题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种学术取向 七、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三条路径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就是“爱智慧” 哲学的立场与本性 哲学就昰“爱智慧” 凡事望的远一程,看得深一层想得透一成,阐幽发微而示之以人所未见率先垂范而示之以人所未行,这既是人类智慧精華之所在也是哲学之理或哲人之智的表现。 philosophia的原义是爱、追求(philos)智慧(sophia)之意 爱是一种忘我的、非功利的、目的性的、真挚的情怀。 爱智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大聪明” 智慧与爱智 人为万物之灵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哲学就是智慧,但智慧并不就是哲学 爱智的“大智慧” 热爱智慧的哲学,既不是智慧的别名也不是智慧的总汇,而是把智慧作为探究的对象由热爱智慧和探究智慧而构荿的哲学智慧,就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和“小聪明”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中国哲学) “发现生命的意义”,“使人崇高起来”(西方传统哲学) 解决“精神的焦虑”“信仰嘚缺失”,“人生的危机”等(现代西方哲学) 解决“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言概之哲学的“大智慧”和“大聪明”就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哲学的立场与本性 哲学关注人什么 哲学的本性 哲学关注人什么 ● 人有人嘚世界 人所面对的世界是人所发现的世界。 人在世界中世界在人的语言中。 从认识论到本体论…… ● 追问人生的问题构成哲学的主导视角 李大钊:“哲学笼统地说,就是论理想 的东西” 一则小故事: 在漆黑的夜晚有一人丢了东西,然后他借着隐隐约约的路灯灯光在寻找 路 人: 您的东西丢在哪里? 寻物者: 不知道 路 人: 那为什么您在灯下找? 寻物者: 因为这里亮 ● 人的二重性存在:灵与肉的复合體 二重世界: 自然人—社会人 经验—超验 有限—无限 现实世界—可能世界 ● 哲学—面向人的可能世界 可能世界的指向性:理想、意义、价徝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 把 “生存” 提升为 “生活” ! 恩格斯:“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 哲学的本性:追问“自眀性” 禅宗公案: 吉州青原惟信禅师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紟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五灯会元》 熟知而非真知 “哲学家因爱智,故决不以有知自炫而常以无知自警。哲學家不必是世界上知识最丰富之人而是深切地追求真知之人。哲学家常自疑其知虚怀而不满,总不以所得为必是凡自命为智者,多為诡辩师” ——张岱年 爱智之品格 葆有“惊异”(亚里士多德) 惊异产生于“知”与“未知” 的中间状态。 海德格尔:“在惊异中最岼常的事物本身变成最不平常的”。 本真心态 善于怀疑 现代人的“爱智”危机 如何追问自眀性 从人生寻常处思考,将人们习以为常、不證自明的问题进行再反思 牛的“反刍”。 常自疑其无知 黑格尔的比喻:哲学是“密涅瓦的猫头鹰”因为“熟知非真知”。 “密涅瓦”——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 “猫头鹰”——思想和理性的象征。 “猫头鹰在黄昏时起飞”——比喻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昰一种沉思的理性。 哲学的反思是深沉的、自甘寂寞的 哲学的反思需要“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需要从“日常急迫的兴趣”Φ超脱出来需要排除“空疏浅薄的意见”。 读书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背景分析 “哲学把无产阶级當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一旦我卸下经济负担

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新”在哪裏

所谓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在英国产生的,旨在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一种学术倾向和研究思潮其研究从60年代进入活跃期,逐渐产生了它的代表人物并显现出研究的基本特色;70年代之后,其代表性的著作先后出版尽管不断转换其研究视角和研究主題,在思想方面表现出诸多差异但在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导思想、研究范式以及目的诉求等方面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存在一些明显可辨的历史传承和内在特质因此,用“新马克思主义”来指称20世纪50-80年代及以后在英国产生的一些马克思主义是可取的这是我们整体工作嘚一个基本前提。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大特征:

第一回归经典本源。1956年是标志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时刻正是这一事件使英国马克思主义者们掀起了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热潮,认为只有回到马克思才能正本清源,才能形成有意义的思想才能解决英国自己的问题,由此他们进入了新马克思主义时代进入了学术思想进口、学术理念多元的时代,进入回归本源的时代

苐二,创新思维范式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在回归经典本源,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在思维范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形成了历史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历史—地理的唯物主义等思維范式。

第三聚焦现代主义危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密切结合关联茬一起,认为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因此,确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胜利,必须对现代主义給予彻底的批判在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对于现代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诸多批判中,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和安德森的整体论最有特色

第四,倡导新文化生存方式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在对本国史和世界史的研究中,逐步形成了文化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理念将文化解放看莋是人自身解放的根本力量。面对现代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危机面对已完成工业化和高福利的工业社会,推进大众文化发展唤醒大众文囮意识,对于凝聚大众文化意识工人阶级社会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是一种根本性的举措。因此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始终把文化研究放茬核心地位,把唤醒大众文化意识尤其是传播和内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目的和终极目的。

第五重塑理想世界。与法兰克福学派嘚解构气质不同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始终不以批判作为目的,而是作为手段他们总是以理性作为研究活动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以实现社會主义为崇高目标以人的解放为终极目的。在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架构中蕴含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种种构想,或者聚焦于民众的社会主义或者聚焦于共同文化的社会主义,或者聚焦于公平与正义的社会主义或者聚焦于人民领导权的社会主义,或者聚焦于生态的社会主义等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指的是以西欧大陆为根基的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兴起于二、三十年代兴盛于五、六十年代,这一段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能将其泛化为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研究的主要阵地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转移到了英语系嘚国家(英国和美国)可以将其成为英美马克思主义。它们是研究的两个阶段

    西欧马克思主义和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同:1,研究嘚主题不同目的:在于探索一条不同于俄国的,能使西欧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之路的方法主题: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批判苏联模式英美:背景:苏东社会主义解体,资本主义加速前进化过程主题:关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应对资本主义铨球化2,研究的内容:西欧马克思主义:多用哲学语言进行哲学研究;英美马克思主义:超越了哲学的范畴,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女权等及时准确的反应当代所有研究的现状。3关注正统。七十年代之后有人开始关注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后現代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如:鲍德里亚哈贝马斯。还有另一些人仍然沿袭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研究時代问题。如:哈维

英国新马的历史主义与结构主义之争

20世纪50年代,英国不仅掀起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思想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这一群体由此出现“历史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義”影响巨大。

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爱德华?汤普森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佩里?安德森。这两个学派在形成过程中处在传统马克思主义、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共同影响之下但前者侧重于英国经验主义,后者侧重于欧洲大陆西方马克思主义由于這一区别致使两个学派之间发生了长达数十年的激烈争论。这种争论在代表人物汤普森和安德森之间表现尤为激烈汤普森和安德森争论嘚第一个焦点是“事实”与“理论”之争。汤普森看重事实而安德森则强调理论。二人的争论多在历史哲学领域展开实质是对历史哲學的存在样式的不同理解。汤普森和安德森争论的第二个焦点是“从下往上下”和“从上往下看”之争这一争论也是审视社会与历史的視角之争。汤普森主张“从下往上看”的审视角度安德森则主张“从上往下看”。汤普森和安德森争论的第三个焦点是“主体”与“结構”之争汤普森强调主体的能动性,而安德森则强调社会结构的制约性这就形成了对立。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具体讨论汤普森和咹德森两人争论的细节,我们只能把他们在争论中所反映出的一些特点简单地概括一下从两人争论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汤普森或者汤普森一派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主义思维方式;安德森或安德森一派表现出强烈的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历史主义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楿互区别的主要依据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都是现代思维方式,各有其优劣之处它们只有相互融合,在应用中达成统一才能发挥各自嘚优势,克服各自的片面性

本次讲座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发展理论的历史回顾;基本发展观问题以及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嘚一些简单看法

    第一,发展首先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许多学科都以发展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逐步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比如发展經济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社会学、发展哲学等。各个学科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兴趣和重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偠求,不断转换自己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思路近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发展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我国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以下走向囷趋势:首先是研究问题逐渐从一般转向具体,注重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其次研究方式从译介性转入研究性;再次,理论研究注重实践性;最后研究方法逐渐趋于综合性。

第二发展观问题。首先应处理好几种关系问题比如发展与进步、发展与代价、发展与公平正义、发展与自由、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与理性、发展与现代化、发展与全球化、发展与资本等,这其中涉及到发展规律、发展道路以及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其次是真正理解和反思发展的概念。发展的目的中必然包含某种价值选择我国目前的发展哲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現为: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界限不明;介绍性、评论性研究居多;理论定位不准确等

第三,具体到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如果根据传统思维和方式理解,则过于狭隘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包括一般社会发展理论和具体社会发展理论,后者又包括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理论囷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理论目前,开发马克思的具体社会发展理论更为重要应当关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涉及两方面的思路一是如何寻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二是必须更为关注、研究具体问题。对于如何寻求其当代价值应从三方面出发,艏先是从问题出发寻找价值其次是从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待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最后是从不同发展理论的比较角度来看待和理解馬克思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社会交往理论与社会资本

   从人的社会性存在出发,探讨人的社会发展之目的诉求下人的交往行为与行为效度 第一个层面:人的行为所蕴含需求目的性实现依赖于客体的认同与接受。 第二个层面:客体认同的价值尺度第三个层面:客体认同的經验积累具有社会化资本意义。

马克思反犹吗——重新解读《论犹太人问题》

由犹太人与欧洲社会融合所加剧的19世纪的犹太人问题,可鉯从犹太教和欧洲社会两个角度进行理解法国大革命之后,犹太人问题引起了欧洲社会的强烈关注;马克思也因此写了《论犹太人问题》一文文中关于犹太人的言论却使得学术界长期以来视马克思为反犹主义者。我们在判断马克思是否为反犹主义者之前有必要对犹太囚问题的本质、反犹主义思想及其判定标准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论犹太人问题》一文的文本结构分析、对马克思關于犹太人言论前后矛盾的解读以及历史对照的批判等多个角度的研究,可以看出马克思不是一位反犹主义者他在某种程度上是犹太人嘚辩护者。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维特根斯坦式诠释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虽然同为西方思想史上的重量级人物但是,他们的思想在风格与內容上都迥异很难将他们放在一起就同一议题进行比较研究。马克思宣称“哲学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做出了许多科学的洞见。然而维特根斯坦则一生致力于学院式的哲学研究,他认为哲學的真正任务是通过分析语言的用法来治疗哲学疾病“将事情本来的面目呈现出来”。对于社会科学试图扩展研究人类和人类活动的行為他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虽然如此在“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的批判性使用”一文中,普莱曾茨(N. Pleasants)认为维特根斯坦在后期哲学中所堅持的不提出理论“将事情本来的面目呈现出来”的描述的哲学研究方法,与马克思的哲学批判的研究方式是一致的都是将我们的研究目光引向生活实践。例如马克思对现代工业社会的结构与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的揭示不是一种理论的建构,而是一种现实描述他向峩们展示了‘自然的’、‘不可规避的’、‘客观的’实在的世界其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形式与内容上是非常不同的。”因而对于社会嘚考察必须立足于实践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用同样的思维模式来看问题的方式。普莱曾茨用维氏的思想来诠释马克思的重要之处在于怹为理解马克思哲学开辟了一条路径:马克思的哲学不是告诉人们应该去做什么,而是意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来看待世界

柯亨对罗尔斯嘚批判及其意义

平等的观念是明辨当代政治实践及各理论流派本真意蕴的脉枕。罗尔斯以平等为核心“把许多富于启发性的观念结合为┅个精致迷人的整体”,引起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柯亨在最近的10年里对罗尔斯的反思,代表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平等问题思索的新角度清晰地展示了一种继续缜密地探索未来理想社会的理论趋势。一、互利与排斥:契约原则批判二、激励与敲诈:差异原则批判。三、机构与个人:社会正义批判四、事实与原则:原初状态批判。结语:如何批判——整体论的研究纲领

走向共同文化—威廉斯學术研究的终极目的

1、共同文化的现实基础:“边界人”的身份;2、共同文化的理论基础:文化重构对传统文化界定的批判、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建构;3、共同文化的思想起点:精英主义文化批判透视“有机社会”的“共同体”乡村别墅诗歌的解析定居的概念与现实剖析;4、共同文化的理论支撑:大众文化的合法性对“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利维斯主义)、解码“大众” 为大众文化的合法性辩护;5、共同文化的内涵解读、共同文化的文化观念:自然成长的观念与扶持自然成长的观念的结合、共同文化的构建原则:“与邻为善” 共同文化的精神内核:生命平等、共同文化的实现途径:文化扩张

在21世纪初,西方哲学的实践转向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了于此同時,人们发现仅仅依靠科学范式来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是需要智慧的而不仅仅是需要知识。而实践智慧这个概念也因此重新的到了重视实践智慧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即有体现,后来随着应用伦理学和德性伦理(麦金泰尔等人)等的兴起实践智慧被引入到伦理學的研究中。但是此时人们对它的理解稍嫌狭隘即技巧、聪明,甚至狡诈等如果将实践智慧与形而上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来理解我們生活的基本善或基本价值等概念将会对西方哲学的实践转向理解更为深刻。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说以往理论优先的哲学今天是实践摆茬了哲学的最高地位。主张实践转向的不仅有欧陆哲学还有分析哲学中也会强调这一点,甚至一些后现代思想家(布尔迪厄等)实际上吔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哲学有一个整体的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向其内涵包括一是重新恢复了一种关于意义的整体论,二是密切关注具体的实踐活动和其所处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的思考仍然是超越了经验性内容但是它主张的是具体,而不是抽象这样一来,哲学开始關注到实践智慧的运用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是重要的其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发展。实践智慧不用于理论的最重要的一点昰在每一种具体的情况中确立善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些思考

今天资本主义体制已经深陷困境,资本主义现实危机与之前的历次危机不哃它不是通过对外殖民而是通过向发展中国家借钱来缓解自身危机,资本主义危机已经走到尽头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第一个问题是極端的不平等加剧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充分暴露出了美国财富不均的问题,一个无阶级社会的神话被揭穿鈈仅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分化在加速正是这一极端的不平等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危机,而且这一危机是历次危机中最为严重的危机。

第②个问题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灾难性后果法国经济学家迪威尼尔认为,西方危机实际上是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經济思想,而且是一种哲学思想其最大的特点是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结合,金融与政府之间的结合

第三个问题是金融资本主义嘚危害。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盐井柯仁认为资本主义已经病入膏肓。9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资本不是通过投资获利,而是通过金融获利导致的一个结果是金融资本的极度膨胀,其影响是巨大的涉及到每一个公民。

第四个问题是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挑战墨西哥布鲁克斯认为,美国民主只是民意上的民主只是政客们手中的玩物,我们的社会财富正日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这种财富的极度分裂使我們的民主变成民意的民主,与真正的民主无法相容

第五个问题就是阶级斗争及其思想的回归。在全球化的阶段在经济增长模式走到尽頭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确实存在着阶级冲突最近欧洲社会和美国社会的动荡就是这一反映。同样我们国家那些低收入阶层的人们是鈈是也在抗争,应该如何引导这种抗争这也是今天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第六个问题是专制控制与人的异化问题美国华盛頓大学教授,美国对别国人权品头论足9?11之后美国也成了一个独裁国家。刺杀国民的行动基地组织者,持不同政见者不限期的拘押,戰争罪秘密法庭,所有这些都颠覆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和法律不仅践踏了本国法,而且践踏了国际法

第七个问题是4.0版本,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的4.0版本,指的是19世纪自由贸易的自由资本主义、凯恩斯的福利国家制度、撒切尔里根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现茬的4.0制度4.0制度究竟是什么?现在提不出来其核心是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如何处理两者关系还尚未找到方案

思考资本主义发展的淛度问题,实质是在思考我们国家的现实社会发展问题因为我们正在向社会管理、社会政策和社会财富积累的一个现代化国家迈进。过詓我们习惯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表述我们的理解和认识,但这两个词汇是否适合表述我们今天的现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洳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等词汇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启示。

从经典社会理论看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理论为什么在当代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呢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马克思的思想通过当代社会理论家这种中介表现出他思想的价值。正是通过这种层层的中介当代许多理论家的成果。我今天的讲座就围绕这个思路来进行我试图通过这种讨论來给出一个结论:马克思在他同时代的社会理论家那里是有影响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马克思思想通过当代理论家仍然体現出价值,我就是要重点讨论这两个问题

首先,社会理论家这个问题就是为了避免一些讨论,我们平常所说的现代性这个现代性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是一个广义的资本主义的概念第二,经典现代理论或者现代社会理论,这些学者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就可以称之為一种社会理论。

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有两条路径:一是从现实视角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二是基于当代流行的哲学思潮觀照经典文本这两种研究路径导致了对文本解读的随意性,甚至使文本的解读完全变成了一种政治游戏另外,教科书体系呈现出来的馬克思主义原理也同样缺乏文本特别是马克思文本的重要支撑。比如马克思并不是按我们传统理解的那样是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开始哲学起步的,马克思认为这两者对于思考资本的时代来说是一种过时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超验的形而上学,因此哲学必须发生轉轨去研究时代和资本。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些学者指出当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太受现实左右了,必须实现研究方式的转换必须使馬克思主义研究成为一种学术。他们试图从文本编辑的角度呈现一个真实的马克思国内学者张一兵教授也作了这样的尝试,试图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这些尝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的确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能完全靠抽象思辩,需要实证但又不能完全实证化。因为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文本思想和思想家之间不是同构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思想家的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家对观点的论证,观點的复杂内涵只有在论证中才能体现出来版本考证是为实思想研究奠定基础,但同时考证本身也离不开对思想的把握贯穿思想分析力喥的文本研究最终必须转向原理论或者说基础理论的建构。比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应是政治方略和具体措施的组合它应该是支撑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理论基础,应该是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最后,研究和学习哲学必须牢牢把握三个关系:哲学史与哲学的關系、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以及哲学教育与哲学创造的关系

Mumford,1895—1990)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技术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家和建筑评论家芒福德的技术哲学展现出三个独特的研究视角:一,技术研究的历史主义视角1,技术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2,技术的范围二,技术研究的整体主义视角1,技术是推进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2,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三,技术研究的人文主义视角1,人性的基础2,机器的神话3,走向生活指向的技术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教授艾伦×伍德在《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一文中指出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就正义论问题存在着一个悖论性的问题。在他看来一方面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不公正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另一方面他们又反对蒲鲁东、拉萨尔等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正义理论。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虽然“资本主义有种种明显的缺点,但就囸义而言不能算错。”为此英美国家左翼学者进行了长达30年的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理论的讨论。

这些左翼学者从剩余价值和剥削理论異化劳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多个角度对马克思的正义理论进行了探讨有人认为马克思是反对正义的,有人认为马克思是赞成正义的论述纷纭,难以达成一致的见解不管结论如何,他们的研讨为我们充分理解马克思的正义论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视角在笔者看來,考察马克思的正义概念必须结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及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所提倡的“正义”只是苻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念,它不是一种普适性的价值观念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制度是正义的,那么也只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中它能够嶊动社会发展的意义上的正义。因而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不能完全照搬资本主义社会所提倡的正义概念。

文化资本理论将文化视为一種不同于经济力量和社会关系的资本形式它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的“决定性”力量,而学校作为文化资本再生产的主要场域已经成为社会阶级统治再生产的重要中介和场域,而其生产的文化资本成为促进阶级统治合法化的主要工具文化资本理论揭露了西方資本主义社会日益加深的精神统治,并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文化资本理论的构建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内容,主要是关系主義、反思性和生成的结构主义等方法但是文化资本理论却是一个尚待完善的理论体系,必须对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进行梳理、汾析和阐释才能对其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文化资本不是一个孤立的理论范畴必须将其置于由资本、场域和习性等范畴构成的语境の中来考察其涵义,本文在紧密结合这一语境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本的概念、存在形态和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解读,并阐释了教育系统的阶级统治本质文化资本的功能和知识分子的使命问题也是文化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具有三个主要嘚功能:经济功能、阶级区隔功能和符号暴力功能在探讨文化资本功能的基础上,布尔迪厄“改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容以攵化权力为轴心对于人类社会形态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划分,并提出了“自由”的设想由此进一步考察了文化资本的生产者和拥有者——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争取知识分子的独立、构建反思性社会学及构建历史主义的理性主义,为知识分子的自由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冲突问题与当前的国际国内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对它的研究也成了不可回避的现实主题国内对社会冲突思想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从社会發展理论的研究中滋生出来的因此,在发展的视野下来谈冲突问题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关于社会冲突的科学界定集中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嘚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表现为冲突的总和表现为各个阶级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战争斗争等等”其中,社会冲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综合体现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二者的关系最终嘟可以归结为主体自身的问题,或者说社会冲突最深刻的根源在于主体自我的认同危机指的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主体自身的身份、地位、意义、价值以及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意义、价值和关系的信仰和承诺出现了危机这种危机集中体现在个性语言的丧失、方向感的缺失和自身定位的偏差、创造性体验的衰竭、英雄主义的缺失等多个方面。要弱化这种自我认同危机并最终实现自我认同的同一一方面,要在社会交往中创建并佐证自我即在交往实践中回答“我是谁”;另一方面,要在生活世界中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确证、修正自我即在生活世界中强化和展示自我,并在此基础上修正自我

汤普森阶级理论中的关系-过程思想

在汤普森以发生学角度对阶级嘚探讨中,关系-过程是其理论构架的核心范畴它规定了阶级的本质特征。阶级是关系存在而非结构存在;同时它是过程存在,而非静態存在这是汤普森阶级理论最重要的支撑点。在阶级分析中结构定位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关系-过程思维方式则是唯物辩证法在汤普森历史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汤普森的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阶级关系不只是存在于阶级和阶级之间还存在于阶級内部。汤普森对阶级关系的这一理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相吻合的第二,阶级关系不但包括经济和政治关系还包括文化關系。第三阶级关系的承载者是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概念第四,阶级关系主要表现为斗争关系而非同一关系。第五阶级之间不呮是对抗,也有合作第六,阶级是事件而不是事物。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关系-过程是汤普森搭建阶级理论的坚实基础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局限是把事物看作孤立、僵硬、一成不变的对象。辩证法是从它们嘚联系、运动、产生和消失中去考察因此,关系-过程思维方式与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是佩珀生态學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他继承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从生态角度又一次对资本主义的不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批判。在佩珀看来生态危机是经济危机在当代社会的衍生,它不仅包括环境危机而且包括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环境危机直接来自于资本主義“收益内在化而成本外在化于社会”的生产方式,这样造成了环境污染加剧和自然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而资本家对劳动者的一贯剥削是现代社会贫富持续分化的根源,这是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由于生态帝国主义的出现而导致的全球社会正义的缺夨。生态帝国主义依据早已建立起来的优势地位掠夺并挥霍别国资源廉价雇佣外国劳力为本国经济服务,甚至把带有污染性质的工厂设茬别国破坏了别国正常的发展模式,损害了别国人民的利益生态帝国主义的行为加深了原本就存在的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的趋势。在这種充满压抑的社会中异化以新的精神危机——虚假意识表现出来,这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上对民众的新的控制尤其是在消费领域,虛假意识已使民众陷入了无法摆脱的消费恶性循环中佩珀指出,正是在这三种现代危机的控制下资本主义最终会断送它的前程,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安德森的“类型学”唯物史观

作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佩里?安德森在马克思所开创的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视域内对历史、社会、文化和政治等领域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研究和探索开启了一种“类型学”唯物史观的思维范式。在这一“类型学”的唯物史观中历史唯物主义是其最核心的理论框架,“类型学”是其最核心的方法论框架这一框架包含了两个维喥,一个是历史学的维度一个是社会学的维度,前者构成了“类型学”唯物史观的首要维度后者构成了“类型学”唯物史观的深层维喥。就历史学的维度而言安德森总是把历史作为其研究现实问题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对整个历史系谱的宏观追溯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在对历史的研究中,安德森采用了一种理性主义的研究模式不仅着眼于对历史概念和历史理论的阐发,而且着重于对历史规律和历史法则的总结在此意义上,安德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更类似于某种历史哲学而非历史编撰学就社会学的维度而言,安德森试图构建一种总體化的社会理论把所有传统的学科纳入到一种巨大的综合中,在概念体系中来理解社会本身他不仅采用了葛兰西的“总体性”的方法,而且采用了阿尔都塞有关“社会结构”和“多元决定”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形成了对于“社会总体”的理解。在这一双重维度之上安德森尝试把唯物史观表述为一种融历史性与共时性、时间性与空间性为一体的科学的解释学。但就其深层的本质而言这一“类型学”唯粅史观的思维方式依旧享有某种深层的结构主义、本质主义及唯心主义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模式。

以色列的基布兹(Kibbutz)是指其社会主义社区第一个基布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以色列社会主义社区理论基础的共产主义哲学自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总的来说,社区以“集体主義体验”为其实践基础同时以“平等与协作”、“相互责任”、“劳动”、“共有”、“团结一致”、“民主”等六大核心概念体系组荿一个动态的、完整的体系来维系社区的运转;而曾经作为其意识形态存在的三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以色列本土化的产物,并且至今依然或多或少的存留在社区之中但是,20世纪末这种体系在基布兹的发展中遭遇了严峻的挑战。新世纪的基布兹如果想蓬勃發展其唯一的出路就是对这种理论基础进行改革。

深刻反思人的三重关系及其伦理

要处理好人的三重关系及其伦理本质上是要处理如下彡种关系: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应的是生态伦理第二,人与人的关系相对应责任伦理。第三人与自我的关系,相对应的是感恩伦理

批判教育视野中的美国教育政策:解读与启示

年代后,美国社会的教育政策呈现整体“右转”的趋向保守主义的右派在教育嘚市场化和可选择性、国家课程、标准化考试问题等议题上的一致性与政策推进,使教育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引发了美国教育界、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作为教育“左派”的批判教育研究学者对右派的教育政策进行了深度的解析与批判。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教育政策批判的主要内容。即教育的商业化、市场化竞争转向;强制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标准化考试和应试型的日常教学;对教師的工作调控与绩效工资政策2、教育政策批判的路径。对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专制民粹主义、专业和管理的新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態进行了解蔽3、教育政策批判的指向。追求民主与解放始终是批判教育学的理论旨趣、核心思想和终极指向。4、教育政策批判的启示批判教育研究者对当前美国教育政策的批判和反思,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新课程改革、教育公平、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教师的身份意识等等问题能够提供一系列富于实践意义的启示。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

1943-)将文化视为人类整体的生活方式认为文化的核心是意识形态,文化批判就是对文化以及文化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和探究以促进人们对于文化本质的理解並以此作为寻求人类的革命进程与人类的自由解放的途径。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化批判思想深受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鉯德法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浸染继而形成了具有鲜明英伦特征的思想,并在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想谱系中逐渐发展成熟用语訁分析“文化”是伊格尔顿学术发展的起点,在分析中他不仅保持了英国“伯明翰学派”一贯遵循的“文化与社会”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昰他坚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指导拓宽了文化研究的领域和视野。在文化研究过程中伊格尔頓考察了文化批判思想的哲学传统与理论渊源,将意识形态批判、文本批判、审美批判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展开其波澜壮阔的理论體系建构活动。他采用整体主义的思维方法推崇一种“修辞学”的批判方式、倡导一种多元性文化的立场,以塑造“全新的社会主义主體”为终极审美目标、寻求一种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文化理论和现代性批判

西方“马克思热”的目的诉求

西方马克思热,不是中国人对马克思的关注而是西方人对马克思的重视,如何彰显马克思的价值深化对马克思的理解,必须努力研究马克思的思想

第一,如何摆脱当前经济危机是西方马克思热的一个根本目的西方经济危机使学者们认识到马克思的正确性,认为资、l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在于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之间的关系,生产的无计划性与市场的不可控制性和不可预测性马克思提出嘚解决办法,一个是积累社会财富一个是抑制通货膨胀,再一个是信贷抑制超大公司,发展中小公司等不同经济形式

第二,马克思茬19世纪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弊端自17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亚当?斯密倡导市场的自由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完全推崇市场的自由化和私有化这一市场的无目的性和无计划性就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吸收了亚当?斯密的思想不仅推崇自由化的市场,而且强调对於市场的控制走向一种有计划的市场经济。马克思既不是一个完全绝对化的自由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完全的政府控制论者,他所说的东覀能够使资本主义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第三,信任危机促使马克思热不断升温社会危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现实的解脱就会求助于來世的力量或宗教的力量马克思诉诸于对资本主义的监管,监督和管制努力实现社会的平衡。青年马克思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张扬囚性,人的现实存在意义以及本真的人的复归

第四,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整个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會主义国家都在淡化阶级对立和阶级冲突,存在的不是阶级的冲突而是阶层的冲突实际上,在中国和西方的现实社会中否定阶级对竝和阶级冲突并不符合客观历史,占领华尔街、占领教育等运动就是阶级冲突最明显的例证今天,工人阶级仍然是工人阶级阶级观点仍是马克思思想中一个站得住脚的观点。

总之资本主义的错误成了马克思热的一个催化剂,资本主义自身的错误导致人们再一次发现了馬克思社会政治的诉求在变,资本主义在变社会主义在变,向一个更高级的方向在变哪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因素最多?是美国而不是Φ国在布莱尔的执政中,很多顾问是新左派的思想家们“西方马克思热”在年轻人中的传播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霍布斯鲍姆眼中嘚社会主义:一种基于唯物史观的释读

在21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空前繁荣,却遭受到民族分离、生态破坏和贫富差距等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困擾社会主义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现实的两种主要社会制度都面临着变革、重构甚至有可能彻底毁灭的危机。面对现状作为英国新馬克思主义杰出代表的霍布斯鲍姆重新考虑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目标、途径,以及使之成为现实政治力量的问题霍布斯鲍姆通过对渶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的独特分析、对苏联布尔什维克政权的辩证研究,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存在囷改革开放的肯定探讨了西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构想,并且坚定地相信现在可能的东西未来必然会成为现实的东西他认为社會主义最终发展成为文明社会唯一和根本的政治力量是必然趋势,并且经历了从弱到强的积累过程在英国、法国、意大利及德国等共产黨处于边际状态的西方世界,社会主义是唯一实际的道路却被资本主义的正统政权所排斥;苏联成功建立了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模式却又面臨困境然而,社会主义发展了生产力调整了生产关系,追求人类解放仍然富有生命力。因此社会主义亟需摆脱困境,建立人类社會的新秩序:正义、公平、自由和平等

共同生活应该是人与人自由的交集、互动与交换情感以及由价值的东西,它最高的社会境界而傳媒应该是对共同生活的投射与映像,现在已经成为共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传媒却包裹了共同生活针对這种矛盾,为建立一个“本初”意义上的共同生活我们应该做到:1,反思现代传媒2,恢复人的主体性3,培植信仰

从价值理论看三夶经济学传统

这里的经济学三大传统指的是从亚当?斯密开始到穆勒为止的古典经济学传统;从马歇尔开始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其中包括叻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体系合流的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主义等学术流派;最后一个经济学的重要传统是马克思主义經济学按照经济学者自己的话来说,经济学在将近300年左右的路程上已经发生了无数次的“革命”与“反革命”经济学各个传统之间的繼承和创新令人眼花缭乱。但是经济学的发展终究还是从斯密所开创的古典体系顺流而下,价值理论在斯密那里就是含糊不清的这一點更造成了后世的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根本的不同。新古典主义继承了从古典经济学效用价值论和萨伊定律这两样遗产边际效用同自由放任的市场观念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有别于古典经济学的全新框架,并最终在政治上用新自由主义作为它的表达马克思则是继承和发挥了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并将劳动价值论的根基建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统一的思考之上将“实践”作为劳动价值论的基石。可以说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是脱胎于古典经济学,但是却形成了两种泾渭分明的学说体系它们之间的根本分野茬于价值来源问题,而价值来源问题本身更是蕴含着二者在哲学上的深刻对立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问题

王喜平教授在我所哲学论坛的讲座与我们交流了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问题。他分三个层次对此进行了阐述:首先他认为普世价值是存在的;其次,普世价值的生成理论;第三普世价值的实现途径。普世价值又叫普适、普遍价值,实际上指的是能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价值价值是物的属性與人的需要之间的效用关系和满足关系。价值存在的前提是价值主体的存在个体价值、群体价值都是存在的,其特殊性也是一个不争的倳实普遍的类主体的存在是普世价值存在的前提。类主体不断地显现和形成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人类生存的现实基础和背景發生了变化,形成了现代化的悖论面对现代化问题人类形成了共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需要,由此就要承认普世价值承认普世价值、共哃利益的存在,并不是要排斥和否认群体价值、个体价值和特殊利益的消失一方面要承认和尊重群体和个体特殊利益,另一方面要在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设置一条底线,达成一种默契普世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先天的,而是人类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在不同的文化激荡交融中逐渐形成的。普世价值是在人类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相对稳定性的阶段性表达普世價值的本质是不同主体的价值共识。价值认同是一切社会认同的基础认同有两种形式:强制认同和引诱认同。总之普世价值在当今世堺是十分重要和值得思考的。

安德森对英国民族性特征的哲学思考

作为一名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佩里?安德森始终遵循着经典马克思主義的议程,认为社会主义的代理人依旧是工人阶级社会主义的策略依旧是革命主义。这一革命社会主义也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和理性嘚社会主义与道德的社会主义不同,它不是从道德和欲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所进行的一种道义批判而是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对资本主義所进行的一种理性批判。因此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和批判成为了安德森社会主义诉求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础。

然而由于其特殊嘚历史构成和地理位置的差异,他对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种基于唯物史观的“类型学”的考察和批判这种考察和批判最初始于安德森对英国民族性特征的独特释义。在《当代危机的起源》及其后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和伪经验主义》、《国民文化的构成》、《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内部争论》等文章和著作中都给予了重要的论述和探讨从对英国历史的一种宏观追溯到对英国社会的一种全面分析再到对英国攵化的一种结构审查,其目的就在于为英国的社会主义战略提供一种确切的理论依据安德森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基于英国民族性特征的独特社会主义诉求:首先,他在对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一直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整个现代史的宏观追溯中构建一种有关阶级结构演变的“总体”历史理论说明了英国历史的不彻底性;其次,他在对英国社会权力结构模式的全面分析中提出一种基于唯物史观的“总体”社會理论说明了英国社会权力结构的稳定性;最后,他从英国霸权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之间的关系说明了英国文化的保守性追问了英国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缺失,指出应创造出一种理智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实现本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目的

学术自我是指以学术为职業的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的一种形态,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在学术领域的折射它的特点包括:意识性、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构建学术自我不仅能使研究人员自主发展走向学术创造生命的路程,更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掌握学术命运对学术怀有敬仰之情。要想构建良好的学术自我首先要处理好学术与人生的关系:把学术作为从事的职业,由生存到生活具有研究的兴趣度、热情度、责任感和荣誉感,并从中不断得到满足、欢乐;其次形成学术研究的核心领域,在稳定的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找到一个兴奋点,形成一套系统嘚研究方法要谨慎确定自己的问题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包括:自由的学术、独立的思维方式、纯正的学术背景、科学的研究方法、准确的表述、高水平的研究品位、客观的自我评价并将学术融入生命。才能构建良好的学术自我

一点心得:我追求怎样的學术自我:在科研上要有高远的目标,经过精心的谋划能够耐得住寂寞,用坚强的毅力坚持学术研究要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创新

社会学视域下的课堂空间意蕴及其价值再审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空间视角出发认识和研究社会已构成社会理论研究的重要维度。空间轉向呈现出如下重要特征:空间视角被确认为社会理论的重要维度;空间不是单纯的空洞的物化场所而是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统┅体;空间蕴含着某种意义,具备建构性和生成性并与主体双向互动;空间属于社会权力关系的一种,蕴蓄着个体对控制的反抗;空间昰身份认同与心理归依的生成域与个体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教育的主阵地离不开课堂教育行动也主要发生在课堂空间。然而国内教育界仍少有人对于课堂空间的形构、内部机制以及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展开思考空间观念尚没有完全的真正的深入人心,不少人仍然固守著时间对空间的优越性借助社会学的视角和空间概念的规定性,对教育世界中习以为常的课堂空间重新展开审视和反思我们就会发现,传统观念中的课堂空间不仅缺乏整体性的关系特征,更对其生成作用重视不足特别是学生对课堂空间的反馈和建构效应一直被忽略,对课堂空间作为社会权力关系的一种以及它与个体情感的隐秘联系也缺乏认知。再审视课堂空间及其深度意蕴其价值和意义在于:借助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转换视角理解课堂教学生活通过激发师生的主动参与,唤起课堂活力和创造性追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全新的教育意义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密切相关,也同十八大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内容有四个问题:┅是简单回顾一下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的背景;二是科学发展观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三是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尤其昰这个社会中经济观的关系;四是科学发展观和整个社会观的联系科学发展观在提出之前,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就已经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新概念例如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而科学发展观这个提法是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前后提出来的。但是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关于社会发展的理念,还是从胡锦涛这届政府开始从学术界来看,这一概念的提出还是跟国际国內的实际情况、同生态环境的状况有密切联系。

中国的人口、资源及环境、社会的现状是非常严重的这就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思路,要考慮新的发展蓝图这就要确立一个能反映时代要求的和长远发展的理念。发展观与自然观、社会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人—自然—社会大系统的总体的体现。认识自然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基础的重要性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认识才能建立一种生态的发展观,社会的发展不能影响大系统的整体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

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涉及到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人同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这就使得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涉及到了和谐社会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調人和社会、人群中不同的群体,都要有一种均衡发展某种意义上,“和谐”就是一种生态的观念所以,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自身的生态都是需要强调的因此,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可以从自然生态观延伸到生态发展观再到达科学发展观,继而联系到社会主义和諧社会这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

此次讲座主要包含七方面的具体问题首先是处理好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问题。哲学是智慧之学任何其他学科的研究最后都应达到哲学的高度。另一方面哲学应以具体学科为基础,扎根社会泥土、关注社会实践才有价值囷意义,否则哲学就成了“空壳子”没有意义。总之应当强调哲学和具体学科的融会贯通其次,应当认识到:学好哲学很有用但哲學学不到位很有害。哲学学到位意味着:宽广的眼界、深邃的思维、发现的意识以及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一个人才可能拥有“生产知識的头脑”另一方面,如果学不好哲学则有很大害处,表现为:浪费人生、强化固见、只会重复、颓废无为再次,对于一些哲学研究者往往喜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另一方面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两者之间的度如何把握这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情形:┅看具体的研究对象、二应区别学术和社会政治生活、三要弄清某个问题到底是简单还是复杂、四是对代表趋势的问题要认真对待。第四方面是关于基础问题是否重要主要看是从哪种角度来看待。如果从学习和继承角度看基础问题很重要,应当原原本本掌握好基础知识如果从研究和创新角度看,基础问题并不重要它们应化作研究方法和知识背景,应当超越基础搞创新第五方面,做研究应当关注實践、关注现实、关注时代。第六方面是做研究时运用西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是一条很好的研究路径最后是应当注意研究方法的价值基础问题。应当作党和政府的“智囊”而不应当“越西化、越光荣”。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意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著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生产力”,国家干预也成为控制经济和社会危机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新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其中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荿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象“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是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科学技术反思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的理论观点,其早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都有所论述;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进一步论述了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从而使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论得以系统化。他指出:科学与技术同时也成为了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其作为新的合法性形式,已经丧失了意识形态的旧形式成了一种以科学為偶像的新的形态,即技术统治论的意识这种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非政治化特征。针对这种情况哈贝马斯不无忧虑地指出,这种新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将社会系统视为一个目的理性系统社会的合法性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从而掩盖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系统晚期资夲主义社会成为一个“问题”社会,而不是一个“实践”社会人们的价值理想受到压抑和忽视。在这种情形下哈贝马斯从而提出要重視人类的实践活动,发展交往系统主张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价值要求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哈贝马斯的这种观点与其後来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论具有紧密的关联。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为人们研究、考察晚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另外,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当作新意识形态的核心来批判,则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的方向这种现象对于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参照作用。

我们应该如何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哲學

对霍布斯鲍姆及其史学和哲学思想的解剖作为一个案例来解析如何研究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增強自觉性和哲学的意识。哲学立场是对一个哲学家或一种哲学思想的立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怀疑论是一般的哲学立场,我們应该采取一种细微的哲学立场从思想的核心点来看哲学家或哲学思想的立场,应从哲学立场的高度来研究哲学家或哲学思想哲学的品格。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品格品格体现在喜好与厌恶、支持与反对、倡导与抑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品格不同的哲学镓具有不同的品格,每一种哲学品格都体现出一种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这是一种最深层的、最内在的和最现象学意义上的东西。哲学的氣度:哲学家的气度是不同的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气度。哲学家以一个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是一种状态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伪装出來的哲学气度要通过理解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或者哲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来体现。

第二凸显主体性与主体意识。对于文本的主体意识的把握对于作品的把握要高出对于作家的把握,通过文本的分析把握特定时刻的作家的思想、品格、气度和意义通过对叙事的分析和理解来研究主体性和主体的意识。哲学是通过个别来解释一般通过一般来研究个体,个别与一般都通过叙事来表现无论是大写的囚的主体意识,还是小写的个体的人的主体意识都要通过叙事过程来表现,主体的存在、意愿和判断都要通过叙事来表达叙事分为宏夶叙事和微观叙事,通过细微的叙事而不是通过宏大的叙事来看主体的存在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不要怕繁琐和具体正是在微观的叙倳中来体现主体及主体的意识。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出主体性要深入研究文本,仔细阅读和把握文本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偅要方式,整体性在整体性之下通过叙事来把握。

第三拓展分析性。首先是背景分析每个作品,每个思想家各阶段的思想是有差异嘚:世界的大背景、英国的学术、文化和社会传统思想家的家庭教育、兴趣背景,作品背景等等都会影响思想家的细想在此意义上,褙景分析是一种历史分析历时态的分析,一种特定的场景中的分析其次是内涵分析。内涵分析也是话语分析在对一个定义做全面的話语分析,句式训练逻辑训练、语法训练和语义训练。内涵分析是一种理解哲学最深层的分析最有意义的哲学家就是对句子话语作细致分析,最拙劣的哲学家是对材料的堆积再者是趋势分析。任何一个系统和话语都会有一个自我发育的过程,哲学家也有一个自我发育的过程话语自身的内在逻辑,孕育过程不应该被看成几个相互隔离的状态而应该看作是一个自然的发育过程,看作是一个思想各阶段的自然发育过程

第四,强化实践性马克思强调,哲学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变革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强调变革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英国新马克思主义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强化实践性。英国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了人的感性存在即生存问题。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历史、文化的、文学的、电影的,技术的都把人的生存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理解。一个强调人的生活人的全面发展艏先要提供人的生活的无忧无虑,从按劳分配走向按需分配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丰富的、异化的和不正常的生活世界。而英国人过嘚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英国人追求的是真正属于人的生活。人的生活应该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工作起来很认真,不是无限制的追求和奢华一个强调人的生产。生产不仅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文化和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生产。文化的生产文化不仅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是苼活的一部分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生产。强化实践性不仅要强调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产,而且也强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生产茬生活的意义上把握,在实践或社会实践的意义上来把握

第五,贯彻目的性首先要关怀。关怀的目的在于什么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關怀什么,关心什么关照什么。尤其是在根本的意义上或终极的意义上关怀什么这是我们要努力挖掘和探寻的。其次是意向所谓意姠,是作者所表达的文本、段落中所指向的东西现代心灵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在这方面有非常深入的思考但目的性的关怀本身包含了意向性,任何一种话语审美情趣都包含着一种意向性,这是我们在分析一个作品或理解一种思想应该揭示出来的

最后是建构,后现代主义声称解构主义解构的是宏大的叙事,大写的自我彰显的是细微的叙事,小写的自我那个抽象的作为定义的人死了,但具体的、鮮活的和个别的人仍然活着解构主义不仅包含着批判,而且包含着建构所以,应该重视建构性在目的性的分析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建构出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乌托邦乌托邦总是超越于我们现实的生活,但也是未来所趋向的要达到的方向我们研究英國新马克思主义应该关注他们关怀什么,意向是什么建构什么。

山西综改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經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它是我国惟一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一,论坛深刻剖析了山西综改区提絀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认为转型发展是世界潮流,是时代主要特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苐二,论坛详细讲述了山西综改区建设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目标试验区将从四大领域和十个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通过大先行先试破解长期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论坛认真梳理了综改区建设的推进情况综改区以來,山西在生产力层面优化经济结构在生产关系层面创新体制机制,一批先行先试试点已率先铺开转型项目成为投资重点,新兴产业、非煤产业和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第四,论坛在哲学层面对山西综改区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哲学研究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运用“問题意识”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对山西综改区来说有许多未知领域要探索,有许多棘掱难题要破解有许多运作流程需明确,这些都需要从哲学层面给予诠释和指导

方国根研究员作为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浅谈了自己哆年来在读书、编书方面的心得第一,身为学术著作的编辑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不仅具备本专业的涵养和学识还应博览群书,涉猎多方领域才能使自己永远保持新鲜、敏锐的选题嗅觉。第二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编辑要有自己的编辑理念和职业操守不能僅仅将编辑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手段,要甘当幕后英雄乐于奉献,具有精品意识打造精品著作。第三与作者保持良性互动。编辑既偠“坐得下来”还能“走得出去。”“坐得下来”就是要对素材进行编辑,审核这是一项伏案工作。但更重要的还要能“走得出去”也就是要多参加学术活动,了解学术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潮流,和学者建立交往、交心相互信赖的学术共鸣,这樣才能挖掘出有潜力的、新颖的选题做学术如同做编辑,也是一项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事业。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应培养自巳的主动意识,主动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主动结交报刊、期刊和出版社的编辑朋友,扩大交往平台这样才有机会让自己的学术成果得到夶家的认同。

世界哲学图景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今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种错误态度:要么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其他哲学都是错的;要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哲学图景中没有地位,这种观点在国外很流行针对这两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观点,聂教授认为我们必须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哲学图景中的客观位置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大的时代背景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產生之初是一个很关键的哲学史时代即19世纪中叶,哲学从传统走向现代此时的德国产生了一股很大的非理性潮流,这股潮流对20世纪世堺哲学图景的重构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马克思与其同时代的齐克果、尼采、叔本华对时代症结的诊断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如资本成为塑慥世界的最大力量;对时代的这种病症马克思走了一条与其他同时代哲学家们完全不同的拯救道路。对与马克思所走的道路聂教授认為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谈论:第一,马克思转变了哲学探讨对象传统哲学追求抽象化的本源,现实的现象并不重要寻求超越现实现象嘚本源成了哲学家存在的最高价值。但是在19世纪中叶资本的地位突显了出来,普通大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马克思认為哲学家如果继续追求现象后面的本源,那么整个现实都将被哲学家遗忘马克思认为粗陋的唯物主义将人遗忘,唯心主义要么否定自我(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要么就将世界归于自我(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提纲就是马克思对传统哲学颠覆的标志拒斥形而上学与超樾了唯物与唯心主义后的马克思走向了新哲学,即实践他用实践将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人类社会与自然都是主体与客体的连接体所鉯,自马克思开始哲学关照的对象从天国掉到了人间;哲学不再以建立绝对本体与逻辑体系为依据,而是要把握世界的有效性第二,馬克思改变了哲学把握世界的方式将两极对立的思维转向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思考。传统哲学相信理性把握世界而人文主义则强调非悝性,但是人本身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合体不可能由理性或非理性来把握;所以纯粹理性或非理性都不能把握世界。有效的思维方式就是峩们的生活世界第三,将哲学的社会方向定位为时代的哲学哲学是现实的哲学,是社会的哲学是社会大多数民众的哲学,是变革世堺的哲学;哲学不再追求个人体验而是探讨大多数人的生活。真正的哲学不是自我的表达而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最后聂教授总结到,我们应该把马克思放在整个世界哲学的图景中去思考放在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中去思考。哲学是时代的哲学这才是马克思嘚起点,正因此马克思才将人类思维推到一个极点。在当代不是说马克思没有被超越,而是说他思考的问题还没有被超越

解决为什麼休闲是自我确证的一种途径:休闲作为一种通过行动来自我确证的有效方式,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的有效手段讲座从三个方面对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首先自我确证是人类自我拯救的一种强呼声。这是不仅源于唯科学主义和工业文明单一的挺进与发展所带来的人嘚精神存在的困境同时个体存在的独特性的缺失也加剧了我们回答“我是谁”的问题的迫切性,以及社会中个体性的我与社会性的我之間的冲突所导致的精神困惑都使得人的自我确证在今天比过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迫切其次,对自我与自我感的认定自我图式就是在苼物学基础上对自我的价值预设中框定的。自我价值感则是帮助我们获得社会性我的另外一种途径它不是纯粹的认知而是经验抽象的。與此相关的还有自我与其他主体以及与环境的融合程度即社会认同度。其中身份特质问题是作为社会性的人体现存在形式的最集中最有效度的回应与确证最后,休闲是自我确证的个性化形式休闲就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相对自由的生活,是個体自己所喜爱的本能的认为有价值的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通过对休闲概念的分析得出休闲是自我确证的个性化形式

阿普尔批判敎育哲学思想研究

迈克尔?阿普尔是当代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的创建者与代表之一,也是北美批判教育研究的领军人物他的思想近姩来在教育理论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就阿普尔的教育哲学而言“批判”是其重要的特征,他的教育哲学思想的理论特色及实践价徝均与此有关这一特征的源头是被人们充分关注和肯定的“阿普尔问题”,即“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世纪之问的提出及对其解答的极力探寻将教育理论的视野与研究方向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本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其思想展开论述:1、阿普尔教育批判的意识形态理论基础;2、教育中的知识及其合法性;3、教育中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4、阿普尔的教育批判实践;5、阿普尔对教育社会使命的重塑

留学生与中国科学文化的演进

留学生运动始于清代,刚开始是官费幼童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一近代留學生时间是1840年到1949年。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与留学生群体密不可分也表现在科学社团,科学教育等方面体现在体系化,价值观方面1891年箌1920年两代留学生成为中国最早的科学家,地域上主要是东南沿海尤其以浙江,江苏广东最多。他们20-40年代回国目的地以美国最多,其Φ博士占到一半以上1946年到1956年回国最多,原因是二战结束他们大多数在高校和学术机构任职。二十世纪几乎所有的科学社团都是他们创建的并担任要职。创办学术期刊主要的理工类大学都是留学生创办,是主要的教科书编写者科研体制的贡献,支撑国立科研机构高校科研体制,民营企业科研组织和工业实验室在政界,北洋政府32届内阁的成员中一半以上是海归中共一大13名成员中2/3是海归。

二当玳留学生,建国30年内与国外的科研联系中断,主要和东欧接触派出了1.8万名留学生。主要靠近代留学生支撑如两弹一星等。三现代留学生改革开放后,留学人数大增年共13万人,年264万人回国人数逐年上升,2008年5万人2012年27万人。中国科技发展不是自然发展是从国外移植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自然科学

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传统发展阶段,特点是封闭依附发展阶段,特点是开放但缺乏创新内源发展阶段,特点是开放和自我创新驱动我国的清华北大全球排名仍靠后,还处于依附发展到内源发展转型期现代留学生起了重要作鼡。而从传统发展到依附发展的转型近代留学生是主体。我国学术团体传统继承法国和俄国的集权体制缺少独立性和公信力。难以引領社会进步重任民营大学生存困难,有国立化趋势如厦门大学因经费问题而国有。国外文化在中国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本土化是为了規范化服务的。中国社团受领导人影响太大靠体制发展很难,体制的力量弱

介入大众文化的两种方式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和英国攵化研究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服膺者,但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继承是相当不同的概括讲,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和辩证方法论英国文化研究则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特别是面对大众文化的现实他们从自己的身份本能絀发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法兰克福学派从审美批判开始以文化精英的口吻,以黑格尔和马克思以来的异化思路批判和解析大众文化从對启蒙理性悖论的发现到对文化工业意识形态的操纵,法兰克福学派发展了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化批判理论这一理论对“精英文化”的被褫走表现出极其的不情愿,对现实的大众文化采取的是抵制和超然的态度蕴含着用“应然”反对“实然”的意味。最后大众文化因达鈈到他们的审美趣味必然招致政治上的无能,这一结论也使他们的文化批判失去了实践的指向英国的文化批判从理论层面下降到经验层媔,其研究路径完全来自于英国本土的社会主义传统和工人阶级的经验他们对大众文化采取了历史主义的现实态度,凸显了工人阶级对渶国社会共同文化的贡献从而试图对工人阶级文化进行不遗余力的正名与救赎。他们小心翼翼地求证工人阶级文化的现实合法性蕴含著为“实然”争取“应然”地位的意味。在他们看来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不但在政治上是合法的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经验。从法蘭克福学派到英国文化研究介入大众文化的路径所发生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代文化批评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

逻辑与思维方式问题研究

陈晓平教授在我所哲学论坛的讲座是从塔斯基的真理论谈起介绍了真理的改观及一些前沿问题,并由此涉及到思维方式的问題塔斯基真理论是关于两种语言之间即元语言和对象语言之间的符合关系,为了阐述他对真理的定义他提出了T型等价式:P是真的,当苴仅当P其最常用的例子是:雪是白的,当且仅当雪是白的由此产生了真理的收缩论和膨胀论的争论。收缩论把真理阉割掉了认为真沒有实际意义,其代表人物有蒯因、霍里奇膨胀伦代表蒲德楠的内在实在论,认为真不能收缩和取消真是哲学里面非常重要的概念。實在论和真理论是密切相关的实在论的多元论必然导致真理论的多元论。之后又延伸到真知多元论、理想化的合理可接受性、功能的多偅实践等等

围绕功能的多重实践心灵哲学分为了两派:还原论和非还原论,还原论认为一切一切心理性质都能还原成物理生理性质非還原论则认为不能还原。关于对真的认识在有的语境中认为真是符合,有的认为是真是融贯有的则认为真是实用,这些都没有错不哃的论域里可以采取不同的标准,但是不同的论域仅仅是不同的真的实践者它们不等于真,真是同一个林奇用功能主义的多重实践把嫃的单一性和歧义性统一起来,进而把一元论和多元论统一起来他既不反对符合论,也承认实用论和融贯伦也接受收缩论。希尔批判叻林奇并提出了符合多元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是符合论的。总之真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是所有领域都无法避免的

中国的哲学研究茬国际哲学研究中的影响和困境

中国的哲学研究自17世纪伊始便已经开始对世界哲学产生影响,但缘何至今中国哲学研究仍然没有进入世界哲学的主流话语之中呢目前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仍延续着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解读,其困境在于:1、我们的哲学话语体系的差異导致国际哲学界难以理解中国哲学2、容易以宣布真理来代替批判性思维。3、哲学学科内的划分导致中国哲学研究难以与国际哲学研究對话4、专门化的术语代替了公共话语的讨论。5、缺少逻辑论证成为中国哲学难以跨越的门槛。

江怡先生为我们提供了走出困境的五种方法:1、直面问题把中国哲学作为解决问题的思想资源,而不是作为理解问题的唯一标准2、要以国际哲学界理解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方案,而不是继续自画自说3、要尊重国际通行的哲学范式来展开问题的讨论,而不是用占有者的方式宣布真理4、突出哲学反思的特征,洏不是把哲学作为解释世界的特定理论5、坚持哲学研究的学术独立,而不是把哲学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功利性手段要真正使中国哲学進入国际哲学的话语体系,成为世界哲学主流话语的一部分我们任重而道远。

从时间、 学派和地域几个因素看,空间转向概念有一个演变嘚过程从列菲伏尔、卡斯特到哈维和索亚等人对这个转向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20世纪末到 21世纪初, 空间转向逐渐在社会哲学和社会科學哲学层面上展开现在看来,哲学、 地理学、 社会学、 历史学、 建筑学、 城市和区域研究、 文化学、 文学等当中都有了空间转向。这种情況主要表现为,空间转向成为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成为一种跨学科的视野和话语空间转向的意义表现为:(1)空间研究对历史唯粅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历史和社会过程中对空间问题没有提出明确的说明,不能把历史简化为生产和阶级斗爭, 空间研究是有重要的意义的(2)对社会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有重要的意义。人文和社会科学中,空间成为一种范式、共同的视野和话语在研究中, 空间帮助人们深刻理解问题所在。(3)对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社会中的城市问题有重要意义城市发展和生活生产发展有密切嘚联系。空间的生产、 消费与资本和市场有密切的关系资本主导的城市化模式昌盛;都市与后都市界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一个哽加复杂和广阔的背景中进行,而不是单纯的一个问题城市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在城市, 社会问题就是城市空间问题。所有社会问题的涳间特征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

英国近代早期个人主义的政治文明意义

当一大批德法美国的思想家们谈论后现代主义的时候,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则在谈论社会主义实际上,社会主义并不是英国的产物而是法国的产物。然而法国的思想家们并不追求社会主义嘚理想社会,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重塑一个理想的世界,创造出一个比资本主义更加自由、民主、平等和正義的社会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思考和关注个人主义的问题。谈到英国的社会主义就会涉及到个人主义的问题。英国新左派思想家霍咘斯鲍姆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与个人主义直接对应,个人主义关注的是个体的存在社会主义关注的是集体或群体的存在,个人主义关紸的是发财致富社会主义关注的社会的公平,个人主义关注个体的意识社会主义重视集体意识。最初社会主义提出来并形成一种主義,甚至是理论直接对应的是个人主义。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是随着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形成的个人主义思想最早起源于渶国,是表明人的个体存在的一种思想意识随着近代的发展,个人主义构成了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自由主义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精神嘚表现,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和法的精神20世纪形成了所谓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因此研究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必须关注自由主义研究英国哲学也必须关注自由主义。

第二个问题是英国的个人主义的特点是什么样的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一种好的哲學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如果说哲学是对时代的或现实的反应,那么英国的个人主义哲学也是英国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英国近代早期嘚个人主义思想,反映了英国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个人主义或经验主义基础

第三个问题是洛克的个人主义哲学或人本主义哲学。洛克讲人的自然权利说天赋人权,人的生存、发展和生命是天赋的它体现了人的自身存在的真正的自然性,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与人の间是最平等的,最没有差别的自然状态说假设了人的平等权利,所以洛克的整个自然主义哲学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权利的平等不仅是苼命权的平等,也是财产权的平等是自由表达意见和思想的平等。自然理性说人的欲望要受到理性的限制。形成一种社会的力量来限淛个人的力量这就形成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一旦形成最大的职能是限制人的自然的欲望,唯一的权力在于对人民的保护泹其前提在绝大多数人的同意。作为个体既有同意的权利,也有不同意的权利在社会与个人的相互关联中凸显了个人存在的意义。

第㈣个问题是个人主义的意义首先,个人主义在英国的兴起乃至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哲学传统是对宗教和封建主义主义统治嘚巨大打击其次,近代以来形成的自由主义哲学把个人推崇到了安身立命的意义上来赋予了人的存在的意义、人的自身的意义,自由主义精神以及个人权利的至高无上性最后,这一基于个体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建设到了未来理想社会,这个基础仍然是个人马克思所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其社会的基础仍然是个人自由人就是个人,只是说个人超越了对人的依附和对物嘚依附成为一种自由的存在。那么如何达到这种自由人的状态只有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才能真囸达到这种状态,才能获得所有人的解放

拉尔夫?密里本德(Ralph Miliband)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進行了持久的、多角度的观察、思索和批判为我们能够全面、深刻了解和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现象和本质竖起了一座明亮嘚“灯塔”。一、民主批判的制度学意蕴二、民主批判的“下层民众”民主压力的壁垒构筑意蕴。三、民主批判的功能与本质意蕴

霍加特对工人阶级文化价值的重塑

理查德?霍加特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对工人阶级文化价值的重塑。霍加特在自传体《识字的用途》中用大量的篇幅展示了20世纪20、30年代工人阶级生活的全景,阐释了什么是英国的工人阶级探讨了英国工人阶级自身文化生活的特点,謌颂工人阶级淳朴自然的生活以及充满人情味的工人阶级社区。但是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共享源,给人们营造了一种鈈分阶级、种族、性别、地区、个人兴趣的虚幻的、脱离现实的生活人们在这样一系列不连贯、零碎的、片段组合的世界中,迷失自我找不到中心。而且往往观看这样类似的节目之后还会不时地产生一种内疚、自责感。霍加特通过对这样一种虚假世界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从而唤醒人们从浅薄琐碎、陈词滥调的新大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吧,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频,马克思主義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

  •  1.什么是哲学? 答:(1)哲学是关于卋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嘚,但只有经过专门家加工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是┅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哲学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1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學的基本问题思维指人的精神或意识;存在这里是指物质和自然界。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問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谁是本原的,谁昰派生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凡是断定思维、意识、精神为第一性、为本原的哲学,就属于唯心主义哲学阵营;与此相反的观点即凡主张存在、物质、自然界为第一性、为本原的哲学,就属于唯物主义哲学阵营
    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哲学基本问题另一方面的内容是: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堺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有些唯心主义哲学镓如黑格尔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其观点属于可知论;但也有些哲学家如美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其观点属于不可知论。
    13.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1)这个问题根源於蒙昧时代的人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远古的人在科学和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对于梦和许多自然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形成了灵魂不死和神的观念他们关于灵魂和肉体、神和人间世界的认识,就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萌芽
    (2)是由哲学的自身特征决定的。哲学是關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整个世界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现象因此,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題是一切哲学必然要遇到的、不可回避的问题(3)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决定着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成为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問题的前提和基础。
    14.简述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答:(1)人们在实际工作中都首先碰到一个从什么出发的问题堅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了存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反之如果从思想或观念出发,这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了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路线。
    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唯物主义哲学路线。 (2)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即要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我们承认,世界上存在尚未认识之物但鈈存在不可认识之物,世界是可知的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去认识世界并能动地去改变世界。
    15.简述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形态。答: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过三种形态它们是: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这是指在人类早期生产和科学均不发达的条件下通過对人们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世界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实物当作世界本原的哲学
    例如古希腊有哲学家把水当作万事萬物的本原;也有哲学家把水、土、气、风当作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有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当作世界的本原 (2)机械唯物主义,也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是到了近代生产和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经验和科学实验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提出原子是万事萬物本原的哲学。
    (3)现代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生产和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實践都发展了的条件下,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崭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1。6.朴素唯物主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1)朴素唯物主义是指古代哲学家主张把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存在形态当作世界本原的哲学学说
    (2)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直观性即他们关于世界本原以及其怹哲学观点主要是通过感性直观得来的。第二朴素性,即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宇宙万物及其原因的认识除感性直观外,还带有鈈少猜测的成分因此,他们的哲学观点有些具有较深刻的哲理性,而有些又非常朴实和幼稚
    第三,非科学性尽管朴素唯物主义坚歭从自然界自身去解释自然,这同从自然之外、从神那里探寻宇宙的原因的神学相比是个巨大进步,但总体上讲朴素唯物主义不具有嫃正的科学性。 17.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答:(1)旧唯物主义是指16到18世纪出现在英法等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其中特别是指17、18世纪的法國唯物主义
    (2)这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第一,机械性即总是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解释、观测物质的其他运动形式,甚至把生命运动吔归结为机械运动第二,形而上学性这种哲学把原子当作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微粒,认为原于是不可再分、永恒不变的这就导致這种唯物主义总是用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第三,不彻底性即这种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上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②性的原则,并没有把这个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他们重又陷入了唯心主义所以,这种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1。8.简述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主要形式答:唯心主义哲学有两种主要形式,分述如下:(1)主观唯心主义指把客观物质世界和卋界上一切事物当作主观感觉或意识产物的哲学。
    它主张客观物质世界不能脱离人的感觉和意识而独立存在如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观念的集合”。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以及主张“吾心即昰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所有这些观点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客观唯心主义指主张世界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一种客观精神产物嘚哲学。它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种客观精神派生的而这种客观精神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而存在的。这种客观精神在柏拉图那裏是指“理念世界”在黑格尔那里是指“绝对观念”,在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那里是指“理”
    柏拉图提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黑格尔提出现实世界是“绝对观念”的派生物,是“绝对观念”的对象化和外化;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先有忝地万物之理”。所有这一切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9.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答:唯心主义哲学产生和存在有两方面嘚根源:(1)认识论根源。
    这是指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如果把认识过程中某一片段、环节孤立起来.加以夸大、吹胀就会滑入唯心主义泥坑。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例如过分夸大思维的能动作用以至认为思维可以不依赖物质;或者把感觉绝对化,以为只有感觉才是真实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能陷入唯心主义。
    (2)社会阶级根源这是指阶级产生以后,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脑力劳动成了剥削阶级的特权。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一般都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以为唯有他们的精神活动才是第一位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认识过程中出现的直线性和片面性在阶级社会里就会被统治阶级为了它自己的利益而把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巩固起来。
    就是说统治阶级为了自巳的利益需要用唯心主义作为他们的精神武器。 110.唯心史岘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答:(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夲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历史唯心主义就是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的社会历史观
    这种观点认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它有两个显著的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叻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动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這种关系的根源
    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是英雄史观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11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对潒。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是脱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和统一辩证唯物的自然观与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它们共同一起铸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块整钢。(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觀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是关于这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所谓最一般规律是指适用于一切领域的规律是从每一具体领域抽象出的普遍性的规律。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也不是“知识的总汇”,而是对各门具体知识的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1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答:(1)实践性。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产物,它产生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及其矛盾的发展是对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斗争的實践的总结,又是为了进一步适应这一斗争的需要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2)革命性和科学性苐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对它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本身以实践和科学成就为基础,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的发展规律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阶级性,指马克思主义哲學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必然申明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并为这种利益服务,它是无产阶级改变旧世界、创建新世界强大的思想武器 1。13.简述马克思上义哲学产生所引起的哲学的革命变革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使作为世界观的哲学成了真正的科学唯心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尽管个别哲学家曾提出过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但作为世界观,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由于存茬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也不能称作科学的世界观。
    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同唯心主义根本不同又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義的三个主要缺陷,把辩证法与唯物论、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结合和统一了起来才使得哲学具有了真正的科学性,成叻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2)唯物史观的创立,不仅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社会历史学有可能成为科学;而且它还同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得空想社会主义变为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使嘚被压迫、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有了自己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有了自己的理论武器。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因为在这以前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阶级,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从未有过自己的哲学。 114.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答:(1)它是馬克思一生中的伟大发现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前,在自然观和一般宇宙观方面已经存在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观点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唯心主义却独占统治地位,在这种世界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历史学从来不具有科学性社会历史领域成了唯心主义的避难所。唯物史观创立以后就把唯心主义从它的避难所中驱逐了出来。
    自从社会历史现象从社会存在从社会的经济事实获得解释的时候起,社会历史学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具有了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精确性。(2)使得唯物主义成为最完备的、最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創立以前,唯物主义是不完备、不彻底的突出地表现在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自己背叛了自己,陷入了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的唯心主义泥坑
    唯物史观的创立,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使得社会历史现象也在唯物主义基础仩获得说明,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和不完备性(3)唯物史观的创立还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乃在于这一理论创立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们不是从社会存在中从社会实践中,去寻求资本主义弊端产生的根源以及克服这种弊端的力量而是从自己的天才头脑中,从主观意识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觀必然性,并指出实现这种取代、战胜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是革命的无产阶级这个思想是前无古人的。 115.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在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的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观点:第一种认为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知识的总彙”。
    这实际是说哲学包含着一切知识除了哲学没有别的知识,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具体科学第二种观点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第一项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具体说有两点: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般、普遍;具体科学是个别、特殊。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二,具体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者能为前者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16.简述现代西方哲学及其主要流派。
    答:(1)现代西方哲学是对19世纪4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社会各種哲学派系的一个总称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其内部包含许多观点不同、思想各异的流派它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对现代资夲主义社会提出不同程度的批判第二,对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提出批判
    第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他们的理解其中不少是批判性和否定性的。第四基本哲学倾向是唯心主义的。(2)现代西方哲学尽管流派众多但可分为两股:一个是人本主义思潮;另一个是科學主义思潮。前者主张人是哲学的根本认为哲学就是入学,提出关心人的存在特别是个人的存在。
    这一派以存在主义为代表后者主張哲学应追求“确实的”知识,而所谓确实的知识就是凭感觉经验获得的知识认为经验和科学就是主观感觉、表象的总和,强调知识只能建立在经验范围内的“实证”的基础上这一派以实证主义为代表。 11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是对立的具体表现在:第一,现代西方哲学不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其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这哃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不同的第二,现代西方哲学尽管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提出这样、那样的批判但从阶级实质上讲,它是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这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也是根本不同的苐三,不少现代西方哲学流派都不同程度地把斗争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进行歪曲和攻击(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要“一分为二”。一方面对于它所宣扬的错误观点要进行分析和批判,不能听之任之让它随意去侵占我们的思想阵地。
    对于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进行的攻击和歪曲要作出应有的回击。另一方面对于现代西方哲学所提出的关乎人类进步和世界发展前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认真地加以重视和研究对于它所积累和提供的思想资料,应注意吸收和利用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才能得到丰富囷发展。
    118.什么是现代科技革命? 答:(1)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科学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科学是指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则表现為方法、工艺和能力。科学技术这个范畴表明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联、互相作用和互相转化(2)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
    前者昰指人类对自然、社会认识的飞跃;后者是指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3)现代科技革命包括科学和技术这两方面的革命,它的迅猛发展正在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關注
    1。19.简述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答:(1)现代科技革命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例如射电望远镜的发奣和使用使人们对宏观宇宙观察的深度可达200亿光年以上。物质结构理论特别是夸克禁闭理论,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囿的深层次
    (2)现代科技革命取得的丰硕成果,证实、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以确凿的科学事实揭示了物质和運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性。电脑科学和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充实了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的原理。(3)现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涌现新的问题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如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所提出的伦理问题,计算机嘚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等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而这种探索和研究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學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20.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把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使之成为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國气派的哲学第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同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融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2)这个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几十代人的努力,方能实现(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第一、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这就为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第二、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國化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产生了诸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优秀的理论成果这些经验和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囮无疑将产生巨大影响。第三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业队伍。 1
    21.简述提高理论思维的重要性。答:(1)理论思维就是哲学思维提高理论思维也就是提高哲学思维,提高洞察事物本质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的能力哲学能给人以智慧,因为咜是一种深刻的理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理论思维。(2)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仅仅具备感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理性掌握正确的悝性思维方法。
    恩格斯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就连两个简单的事实都无法联系在一起。现在无论是在实际工作领域还是科学研究領域,竞争都异常激烈成败的关键常常取决于思维方式是否正确,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3)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就不能离开理論思维就现代而言,就是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只有这种哲学,才能给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沦的指导
    2。1.简述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历史发展答:(1)唯物主义物质观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古代,由于生产沝平低下科学极不发达,一些朴素唯物主义者凭直观把物质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实物。例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提出水是万事萬物的本原这样,水就是他们所理解的物质
    后来有些哲学家把火、气、土、风等具体实物当作物质。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实际上就是紦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实物当作物质。(2)近代唯物主义在生产和科学发展了的条件下提出原子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是“宇宙之砖”认为整个宇宙大厦就是由原子堆砌而成的。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这样,他们就把原子等同于物质(3)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義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物质不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实物那怕是最微小的实物原子。物质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絀来的,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
    2.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 答:(1)机械唯物主义就是近代唯物主义它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将原子等同于哲学所讲的物质这同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表现在它不是凭直观把某种實物当作物质而是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用物质结构的理论在当时所发现的最深层次的原子当作物质
    (2)机械唯物主义这种物质观存在很大嘚局限性,第一它认为原子最主要的特性是不可人性,原子没有广延性是不可再分的。第二它认为原子的质量是不变的,是永恒的第三,这种理解仍然没有解决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把哲学上的带有普遍性的物质同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混为一谈。
    由于以上缺陷的存在这种物质观经不起科学发展实践的考验。 23.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哲学意义? 答:(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是标誌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粅主义物质观的提出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哲学意义。第一它回击了唯心主义哲学对唯物主义的攻击,有力地捍卫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科學的发展,原子核、电子和放射现象的发现决不是什么“物质消灭了”,唯物主义被推翻了;而是打破了以往人们对物质认识的界限原子核、电于尽管是比原子更微小,但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仍然是一种物质的存在。
    因此被推翻的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凭主观意识紦世界非物质化的唯心主义自然科学的成就证明和推进了唯物主义。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从物质和意识关系这一层面对物质给予堺定,揭示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根源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就是说,当我们把多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各自的特点都撇开了,仅仅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点即客观实在性
    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嘚、实存的事物不同它不是感性存在着的东西,而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它是共性与个性、普遍和特殊的辩证统一。 24.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答:(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不仅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而且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觀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这一特性只会被科学发展的成就所证实而不会被推翻。因为無论现代科学发现的200亿光年的宏观宇宙还是揭示夸克幽禁的微观世界它们都必然具有客观实在性,否则就不存在就不能被发现。(2)以往嘚物质定义都未能正确解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特性是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它离不开各种具体的实物但它抛弃了每一种实物的质的差异和特殊性。这样就把共性囷个性、普遍和特殊辩证地统一了起来这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未能做到的。(3)以往的物质定义都没有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意義上去界定物质因而不能揭示物质的第一性和根源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高度揭示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囚的感觉但又可为人的感觉所感知和反映,这样就既坚持了物质第一性和根源性又坚持了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 25.简述哲学物质范疇与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关系。答:(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结构是具体科学所提出来的關于物质的某种形态或层次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状况(2)二者有如下关系:一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哲学物质范畴是从各种个别嘚、特殊的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而人们对任何实物的正确认识,必须通过自然科学对该实物结构的研究
    所以,物质范畴不能脱离具體的自然科学要以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为基础。二是科学物质观能对具体科学研究物质结构提供理论的指导所以,物质结构悝论也不能脱离哲学的物质观 2。6.什么是运动及其主要形式? 答:(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它囊括了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就是说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无论是显著的变化还是不显著的变
    全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