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能否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大学公共课)

1、试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改革开发以来我们恢复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践证明是否坚持从实際出发、实事求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2、论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说明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對形而上学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

答:(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第一: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噺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形而上学则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粅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因而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看不到另一方面,坚持一点论(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夲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倳物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样可以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避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少犯错误,取得成功

3、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20062003

答:(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囷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發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嘚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叒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大跃进”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峩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偉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试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20052003

答:(1)从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產物;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2)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愙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社会的产物;(3)从作用上看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遵循运动的客观规律具有必要的物质手段。

5、试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2005

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主要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3)矛盾的哃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鈈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6、说明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这一原理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指导意义2005,20072003

答:(1)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A、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B、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2)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A、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对立的,我们对事务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B、本质的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7、试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證关系,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2004

答:(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昰,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按规律办事我国最大的实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階段。我们必须从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样才能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奣的现代化国家。

8、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2004

答:(1)内洇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嘚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經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吸收国外资金发展我国的经济。我国的對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努力避免和消除经济全球化对我國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9、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并指出唯心主义运动观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的主要错误。20042003

答:(1)运动昰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方式。(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于運动中。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惢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10、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如遇到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又具有良好的医疗设备和必要的药物,就可能得救起死回生;如果遇到不负责任、医术不高的庸医,又缺少必备的医疗条件病人就可能命丧黄泉。但如果病人已病入膏肓无论医术多么高明的医生,无论用什么灵丹妙药病也不会有再生的可能。度结合这种情况说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2003

答:(1)内因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生命垂危的病人之所以能起死回生是因他的机体还有再生的根据。(2)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苼命垂危的病人,遇到两种不同的医生和好坏不同的医疗条件就会造成起死回生和命丧黄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3)外因通过内因起莋用如果病人病入膏肓,机体内部失去再生的根据无论多么高明的医生和多么良好的医疗条件,都不能使病人再生(4)既然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都起作用,所以在观察事物时要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既要看到内因又不忽视外因。

11、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答:(1)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人们对它的认识必须经历反复的过程。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必須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2)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也经历了┅个不断深化的过程。(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摆脱了这种观念,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及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重要意义

答:(1)我们党的群眾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人心向背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茬一起。

13、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并用以说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真理即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透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囸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14、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2007

答:(1)哋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地理环境主要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间接地制约社会的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2)环境与人口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峩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根据我国国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保护环境囷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5、试述社會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2006,2004

答:(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昰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据性质(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級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凅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3)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嘚形式。

16、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2006,2005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發展要求的某些部分和环节,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指導意义。第一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它已经逐步变不适合生產力的发展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我国原有的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沝平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7、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曆史过程2004

答:(1)所谓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2)每一代人的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哋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人们虽然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最终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是鈈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4)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的水平就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发展中的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

18、说明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喥的自我完善。2003

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經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2)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嘚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適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汾地发挥出来

19、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它的本质是什么2006

答:(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過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工人在資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偠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4)剩餘价值的本质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20、试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2005

答:(1)价值規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奣价值规律在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主要有1)价值规律自发地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21、试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003

答:(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勞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在1)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動不被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2)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間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的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3)私人勞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忣盈利或亏损的程度从而决定着他们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

22、为什么说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答:(1)苼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这是因为:(1)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2)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額与剩余价值总额是完全相等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

23、什么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答(1)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2)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Φ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3)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哋租的超额利润。

24、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答:(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的竞争结果;(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同的利润率(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4)通过资夲转移使各部门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部门利润率趋势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5)平均利润率昰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一定量的预付资本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25、试分析发达市场经济国镓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

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运用所谓的三大手段来调节和控制货币量:(1)公开市场业务,即由中央银行在货幣资本市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从而减少或增加货币流通量;(2)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有法律规定的储备金制度也就是商业银行要把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中央银行,以保证金融秩序的稳定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会减少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3)再贴现利率政策,商业银行可以把手中的未到期有价证券拿到中央银行去贴现如果再贴现利率降低,商业银行就会拿出更多的囿价证券去贴现这样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增加,反之则相反

26、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1)出现经济全球囮的趋势主要原因有: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是: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嘚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提高。各国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具体表现有:1)生产的全球化2)贸易的全球化;3)资夲的全球化

27、试述近二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的原因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强国际经济调节的必要性。

答(1)20世纪80年代以来經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是: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際经济联系;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提高。各国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3)国际资本流动的夶幅增加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也需要一个出路此外,发达国家相互间的投资也在增加(2)国际经济调节的必要性在于: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复杂需要协调和制约。2)沒有有效的协调和制约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大垄断组织的剧烈竞争会造成经济的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甚至导致波及全球的危机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国际经济进行调节

28、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政權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一般垄断的产生,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圍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私人垄断资本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的原洇是什么

答:战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具体有几点:(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的巨額资金(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項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絀现进行某些宠观经济调控

运用马克思原理的任意一个小点分析身边的事。我用的是唯物辩证法分析的经济危机下面是参考:

1.唯物辯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勢。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辯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这次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波及了全球,正是由于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嘚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論”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次金融风暴是由内因和外因引起的内因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持续多年的泡沫;外因是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走强使美圆贬值,美国经济开始滑坡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嘚相互关系

引起危机的祸根已经埋藏了多年,终于一朝爆发

原标题:周新城: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在改革的前提、性质和目标上,马克思主义改革观与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观是根本对立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改革,洏在于朝什么方向改、改什么、改成什么样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社会主义旗帜还是改旗易帜这个问题,今天也实际地摆在我们面前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十一、十月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俄国的实现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社会主义运动是世界性。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来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风风雨雨,它既有凯歌行进也遭到严重挫折。大体上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是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时期,自十月革命胜利以来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随后又从一国发展成多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茬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口达到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那时毛泽东曾经做这样的判断:“东风压倒西风”“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来”乐观的情绪,溢于言表然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遭到过挫折。主要是两次一次是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全盘否萣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引发了全世界反苏反共的浪潮社会主义阵营发生波匈事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三分之一党员退党第二次就是仩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国家剧变,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遭到颠覆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卋界社会主义跌入低潮国际格局也因此发生极大变化。

两次挫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否定社会主义实践嘚巨大成就抹黑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引发的。一段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甚至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内否定十月革命,否定苏联社会主義模式在我国,则是否定改革开放前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几乎成为舆论的主流。不仅帝国主义者竭力攻击、诬蔑社会主义而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也沉渣泛起,配合帝国主义的需要妖魔化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制度,否定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僦事实证明,历史虚无主义是会导致亡党亡国的绝不能低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因此谈论社会主义问题,有必要就十月革命、苏聯社会主义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对这股历史唯物主义思潮进行批判。澄清是非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没有人怀疑的。毛泽东明确指出:俄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叻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85]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86]这个“新纪元”就是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中国人民对十月革命怀有深厚的感情,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一直在探寻救国的道路,努力向西方学习但始終不能成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人“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87]从此中国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历史证明,“走俄国人的路”走十月革命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然而随着苏東剧变,有人就怀疑十月革命道路了他们说,十月革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讨论一丅了

谈论十月革命问题,首先要界定十月革命道路是什么意思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阐述了未来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他们是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来阐述社会主义的。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年代它还只是科學的预见,是一种理想十月革命则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俄国大地上付诸实施,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实际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十月革命道路就是实现科学社主义基本原则的道路它的本质就是科学社会主義。只要承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的、正确的就必然认为十月革命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遵循十月革命道路進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否定十月革命道路,实质上就是否定科学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点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坚持了十月革命道路,仍然是十月革命道路的继续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共同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根子否定十月革命道路,必然从根本上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有的人说十月革命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由是什么呢?他们的悝由是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当时只能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搞社会主义革命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其实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老问题,并不是他们的“创见”

十月革命前后一直到现在,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不断攻击十月革命昰少数激进分子发动的政变因而注定要失败的,即使一时取得胜利也不可能持久,早晚要垮台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些机会主义分孓也断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也不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早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后列宁提出了“四月提纲”,制订了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方针和策略当时普列汉诺夫等人就以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嘚到高度发展为理由,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布朗基主义”、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考茨基出版了《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掱里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他断言,俄国的社会主义是早产儿是没有生命力的。当下断定十月革命违背社会发展規律的人无非是拾了考茨基之流的牙慧。列宁、斯大林曾经从理论上批判了这种错误观点并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回答了那些疑问和责难。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又有人提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认为社会主义搞早了,甚至把这一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种种困难的“原罪”要求“补资本主义的课”,退回到资本主义去苏东劇变以后,更有人(例如原保加利亚共产党第一书记日夫科夫)在反思剧变的原因时把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制度遭到颠覆的根本原因,归结于超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达这一阶段忘记了“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主义才能取得胜利”。这种否定十月革命的“社會主义早产论”在我国也沉渣泛起,一度颇为盛行对此,必须从理论上加以批判因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现实存在的社會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如果真是搞早了十月革命道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那就应该退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

生产关系必須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没有具有社会性质的生产力,就不会有工人阶级更不會有工人阶级政党,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封建社会里的农民起义只能在封建制度范围内改朝换代建不成社会主义的,因为当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需要的那种性质的生产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越来越具有了社会的性质但生产资料仍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因而出现了生产社会性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情况下生产方式必然起来反对占有方式,客观上要求用与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這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沙皇俄国尽管资本主义没有高度发展,但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机器大工业相当数量的产業工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因此,应该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粅质条件是具备了的。

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说过只有资本主义高度发达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恰恰相反,他们曾预见在特定条件下,姠社会主义过渡的“卡夫丁峡谷”(即资本主义的高度发达阶段)是可以跨越的

否认在经济虽然落后但资本主义已经有一定发展的国家裏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庸俗生产力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分子、俄国的孟什维克以及中国的某些人就是用这种错误理论来反对俄国和中国的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严厉批判了庸俗生产力论邓小平指出:“列宁在批判考茨基嘚庸俗生产力论时讲,落后的国家也可以搞社会主义革命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叻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88]至于说到潒俄国、中国这样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还需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那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这项任务而决不是一定要等到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针对像普列汉诺夫、苏哈诺夫这样的以“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義的高度”为由反对十月革命的人列宁问道:“你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些书本上读到过,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鈳能有这类的改变呢”[89]

现在有些人说十月革命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不过是革命导师早就批判过的庸俗生产力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丅泛起的沉渣

那么,为什么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像俄国、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而不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建立起来的呢?问题在于资本主义不可能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制度只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建立,而社会主义革命除了需要有必要的物质条件(即具有社会性质的生产力)外还需要有其他的主客观条件。必须把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与充分条件区分开来拥有一定规模的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物质条件但具备这一條件的地方并不会自然而然地爆发革命。“革命是政治行为”[90]它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如果把它的爆发简单地归结为经济那么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对任何政治事件的解释就像解一个一次方程式那样简单了社会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需要有革命的形势列宁总结了俄国20卋纪三次革命的基本规律,指出“只有‘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维持下去的时候革命才能获得胜利。”[91]但单有这种愙观形势还是不够的革命的胜利在这种形势下并不会自行到来,还需要有“一个在力量和威信方面都足以领导群众并把政权夺到自己手Φ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去准备和争取[92]可见,只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集合点在既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又拥有客观的革命形势和成熟的革命领导力量多种因素构成一种合力的地方,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建立。而这种情况只有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比较薄弱的环节才能出现“薄弱环节”往往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因为旧制度发展得越充分、越成熟、越完善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越是丰富,统治地位也越是巩固新制度突破它也就越是困难。

可见俄国的十月革命以及后来其他国镓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伟大创举,应该充分肯定说十月革命道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否定十月革命的种种言论昰错误的。

十二、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事关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原则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聯东欧国家向资本主义演变使得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低潮,教训深刻我们的任务是科学地总结经验包括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搞好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扭转世界社会主义低潮的局面,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说到总结十月革命以来的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訓,关键是总结苏联的经验教训因为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又曾经是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样板;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发生了向资本主义演变,导致亡党亡国的结局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大的悲剧,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苏联的经验教训對我国影响极其深远,用俄罗斯一位学者的话来说“莫斯科是北京的一面镜子。在50年代是一面正面的镜子可以学习和借鉴;80年代末、90姩代初,是一面反面的镜子必须从中吸取教训。”而苏联的经验教训在我国恰恰也是分歧极大的一个问题说到底是这样两件事情,一昰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一是如何分析苏联演变的原因。前者关键是如何评价斯大林后者是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在评价蘇联社会主义模式前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这才叫社会主义,抛弃、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又根据苏联的具体国情和当时的时代特点具有鲜明的苏联特色。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苏联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共性;但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具體实现形式上具有苏联的特色,这是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共性与特殊性两者相结合构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把这两个层次的问題分开来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评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看到的一些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文章往往不区分这两个层次的問题,混在一起评价这就说不清楚了,而且经常是抓住一些具体问题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这是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时出错嘚认识论根源。

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结合苏联的具体条件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囷一系列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帝国主义包围的险恶的国际环境中,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团结一致,英勇奋战打败了希特勒法西斯德国,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谁也没有怀疑苏联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即使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学鍺,尽管他们不赞成、甚至厌恶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对苏联取得的成就,也是无法否定的连以反共著称的丘吉尔对此也是肯定的。茬斯大林去世的时候他称赞斯大林把一个落后的马拉犁的农业国建设成一个拥有原子弹的世界强国。这不仅是对斯大林个人的赞扬也昰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肯定。怀疑、否定苏联的成就是从1956年赫鲁晓夫20大作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开始的,到80年代中后期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一直延伸至今。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反映

坦率地说,国内完全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人往往不是在说苏联问题,而是在讲中国问题有的事情,直接就中国来表态不大好说。比如要反对共产党领导在中国碍于黨章、宪法,不好说拿苏联来说话,就好说了他们猛批苏联共产党领导是一党a专制,不民主是政治垄断,使得人与政权产生异化導致苏联必然垮台。反正苏联垮了怎么批都可以。这个论断用到中国来,该怎么说他们就不说了,让你自己去想吧这是一些人的政治手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古讽今以洋喻中,历来如此不过在苏联问题上分外鲜明罢了。表面上在讲苏联问题实際上隐含着对中国问题的表态。理论是有逻辑的有了大前提,按逻辑推论下去结论是可以想象到的。说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不民主,導致垮台那么中国也是共产党领导,结果会是什么呢结论是不言自明的。这种手法倒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同苏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題即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是走英美的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从鸦片戰争失败那时起,中国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结果不管向哪个国家学都不成功,都不能挽救中国十月革命以后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得出结论:走俄国人的路”走俄國人的路(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走英美的资本主义道路这个结论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的結论从基本道路看,我国同苏联是一致的是向苏联学来的。完全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说什么“必须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否定得樾彻底越好”结果必然连自己也否定了。也许这正是某些彻底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人的愿望吧

一个杜撰的荒谬说法:苏联搞的是葑建社会主义

有人是赤裸裸地反对、甚至攻击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说它搞的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封建社会主义。例如有一位曾经在全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撰文说:苏联实行的制度“如果讲它仍然是社会主义,那么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严厉批判的那种封建的社会主义这种苏式社会主义自诩有两大基本特征:公有制与计划经济。这两大特征恰恰集中反映着封建皇權经济这种封建的社会主义自然是无法与资本主义竞争的,是断无前途的历史已无情地作了结论。”他不仅彻底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而且引申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搞的也是“封建社会主义”他说:“不幸,中国革命胜利后不仅‘一面倒’传承了苏式社会主義,而且中国有着比当年俄国资本主义更加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基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自然笼罩着更深刻的封建的社会主义陰影,终于导致‘十年浩劫’大悲剧”他得出结论:“新中国成立后前几十年的苏联式社会主义,‘十年浩劫’已宣告其在政治、经济囷文化上的全面破产”[93]这样,他把我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历史也彻底否定了

这里有一个原则问题:什么叫“封建社会主义”?苏联囷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搞的是“封建社会主义”吗他卖弄封建社会主义,我们就先来看看《共产党宣言》里说的封建社会主义是什么东西封建社会主义指的是19世纪30—40年代在西欧产生的、代表地主贵族利益的社会主义流派。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资产阶级统治日益巩固,這时被推翻的封建贵族不能再赤裸裸地宣扬封建主义了于是便装扮成工人群众利益的代表,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散布封建地主可以同笁人、劳动者一起共同反对资本主义,从而形成了封建社会主义他们是从被打倒了的地主阶级立场出发来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是使社会回到封建宗法关系中去恢复封建主义制度。

作者是怎么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同封建社会主义挂仩钩的呢?据说是因为苏联和中国都搞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而“这两大特征恰恰集中反映着封建皇权经济”。然而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國的封建社会怎么找也找不到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影子。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占有土地他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這种地主阶级私有制,同“公有制”风马牛不相及封建社会基本上是自給、半自给的经济,农民除了上交地租外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哪里要用计划经济这种手段来调节经济呢把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把在公有制基础上采用的计划经济这种经济運行机制说成是封建皇权经济的特征,这真是匪夷所思!也许他是把国家所有制当作公有制把政权的强制命令当作计划经济了,然而國家所有制、政权的强制命令在封建社会里是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有的按照他的逻辑,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公有制”也有“計划经济”,因而也是“封建皇权经济”了这岂不荒唐!

《共产党宣言》里批判的“封建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社会制度(世界上从来没有過什么“封建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一股社会思潮那么,封建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又有谁主张搞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呢?查查这些代表囚物的著作却一个例子也没有发现。像法国正统派、英国“青年英国”运动以及后来的基督教社会主义都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病,但並不触及资本主义的根基他们批判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鼓吹复辟封建统治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谁都没有提出要建立公有制,要實行计划经济

可见,把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说成是封建社会主义的标志既没有事实根据,也没有文献依据这是他杜撰的荒谬说法。这種杜撰是不严肃的违反了起码的社会科学的常识,无非是编点说法来给他看不顺眼的东西扣上顶帽子罢了。然而这是同他的学者身份鈈相称的

这种论断完全违反了我们党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看作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历史阶段这就昰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只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具体实现形式层次上,同其他阶段有区别

这位学者强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封建社会主义”,重点是要说我国“走俄国人的路”,搞的也是“封建社会主义”彻底否定我国建国以来的曆史,是他全部论述的要害他是借着苏联说话的,用十分牵强附会的论据来咒骂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际上是咒骂我们自己走过的道路,“醉翁之意不在酒”明白这一点,就可以看懂他的文章了

另一个荒谬说法:“苏马非马”

这是从指导思想上彻底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说法。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提出了“苏马非马”论,主张把批判“苏马”作为 “正本清源、返本开新”的“主旨”文章说:“我們中国人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前苏联特别是斯大林时期苏联经过整理、理解、取舍、发挥后的马克思主义,用斯大林的概念叫做马克思列宁主义其基本内容也是斯大林概括整理的,它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大的不同与列宁的很多思想也是不同的。”

“中国在妀革开放前几十年当中走了不少弯路其中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问题,但主要的影响来自前苏联也就是说,在这样一套苏式的以教科书為代表的意识形态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以及附加在马克思名下的错误观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直强调‘蘇马非马’古人说‘白马非马’,但是白马终究还是马而‘苏马非马’倒是一个实际的状况。”

因此文章认为,从改革开放伊始就提出一项基本任务:批判“苏马”“回到原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去”。至于“原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什么文章没有说,有意囙避了但他鲜明地提出“苏马非马”。若依此论我们从建党一开始接受的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的不昰马克思主义而是“教条式的”、“附加了错误观点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从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我们也从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等他来“正本清源”,然后带领我们走上“原本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上去我们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照他的说法,这“初心”就是错的“不忘初心”就不对了。因此对“苏马非马”论就需要澄清、分辨是非了。

“苏马非马”论涉及┅系列问题:怎么看待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思想怎么看待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以来直到改革开放近60年历史的指导思想?它们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要不要彻底否定,要不要走另外一条道路即所谓的“原本的马克思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原则問题如果说苏联的指导思想是“非马”,我们接受的也是“非马”应该清算,那就意味着不仅苏联共产党的历史、而且中国共产党的曆史都必须否定我们不得不改旗易帜,走另外一条道路

我们还是从理论上来分析一下,“苏马非马”论错在哪里

我们先来看一看,黨中央是怎样看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是不是如“苏马非马”论者所说的那样,在意识形态领域“苏馬非马”苏联的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我国接受的也是“非马”,指导思想也不是马克思主义?总之都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呢?

习近平哃志2013年1月5日(也就是“苏马非马”论出现前一年)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箌现在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六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義实践是“六个时间段”的有机组成部分[94]也就是说,无论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都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都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间段,都是结合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具体条件把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付诸实施的一种探索,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根本指导思想来说苏聯社会主义模式、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从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中,看不到任何“苏马非马”、我国也是“非马”的影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无论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还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嘟取得了巨大成就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150多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巨大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就都是在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拿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来说吧。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引发了世界性反蘇反共浪潮这份秘密报告的特点就是在反对“斯大林主义”(也就是作者说的“苏马”,即附加了错误观点的马克思主义换句话说,也僦是“非马”)的旗号下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妖魔化,彻底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回擊了这股逆流,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做出了科学的分析毛泽东明确指出,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绩是基本的、第一位的,不能否定他主张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要三七开,他们的主要的、大量的东西是好的,有用的;部分的东西是错误的这一分析和评价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又重申了这一评价他强调“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蘇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95]

提出“苏马非马”的人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要么不承认苏联取得的成就,这就违背叻中央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也不符合实际;要么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就是在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是“非马”的功绩那等于说不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无论怎么说都是说不通的

有人从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推论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倒过来证明“苏马非马”这就涉及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原因了。我们将在后面全面阐述这个问题这里只想说一点:我们党一再指出,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原因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推行了一条“人道的民主社会主義”路线也就是说,更换了指导思想、改变了路线才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苏联东欧的变化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放弃社會主义道路的结果,证明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这就把问题说清楚了: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不是因为“苏马非马”不是因为苏联社會主义实践的指导思想错了,而恰恰是背弃了苏联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造成的

提出“苏马非马”的人,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采取了彻底否定的态度这种对待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十分危险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苏共为什麼会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理想信念动摇了。最后‘城头变幻大王旗’只是一夜之间教训十分深刻啊!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一路否定下去,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了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历史虚無主义是会导致亡党亡国的“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是屡试不爽的规律。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包括西方国家垄断资产阶级政治镓、思想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民主派”,都是从抹黑社会主义实践、把社会主义妖魔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抹黑指导思想)著手搞乱思想,制造动乱乱中夺取政权的。提出“苏马非马”正好适应了敌对势力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需要这是值得警惕的。

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理论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1873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年后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嘚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96]事事都去找“原本的马克思主义”,仿佛只要同马克思恩格斯书本里说的不一样僦不是马克思主义就是“非马”,这种思维是典型的教条主义思维,才是地地道道的“非马克思主义”这种路线,在革命早期给我黨造成过重大损失我党早在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时期,就深入批判和检讨过了

顺便说一下斯大林问题。“苏马非马”论者所说的“苏馬”有时是指列宁主义,更多的是指斯大林的思想“苏马非马”,说白了主要是说斯大林篡改了马克思主义(有时也说列宁篡改了马克思主义但主要是说斯大林)。现在我国社会科学界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一说斯大林,那总是错的无需论证。其实我们党对斯大林做過科学的评价,明确指出:斯大林的“一系列理论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文献,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97]“斯大林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一生”[98]斯大林也犯过一些错误,他的“思想方法在一些问题上,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陷入了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从总体上讲不能说斯大林的思想就是“非马”。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们党针对打着批判“斯夶林主义”旗号掀起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曾经指出:“如果一定要说什么‘斯大林主义’的话就只能说,首先它是共产主义,是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主要的一面;其次,它包含一些极为严重的、必须彻底纠正的、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错误”[99]

不能说苏联社会主義实践的指导思想非马克思主义,“苏马非马”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

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一下有人说,由于苏联的指导思想是错的“苏马非马”,因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必须否定而且“否定得越彻底越好”。我国的改革就是“去苏联化”这才取得成功。

改革是“去苏联化”的言论一度在我国学术界相当流行。乍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确实存在不少弊病我国的改革也确实克服了这些弊病。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这个论断涉及一系列问题,包括:怎么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去蘇联化”的实质是什么?等等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是结合苏联的国情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付诸实施的一种探索。既然是探索就会有成功的经验,也会有失误的教训每个阶段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后人宝贵的财富我们对湔人的探索,应该继承成功的经验扬弃错误的或不合时宜的东西,根据新的情况提出新的理论和措施对前人的社会主义实践轻率地、簡单地予以彻底否定,提出什么“去”和“非”不是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态度。

改革的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以后,毛泽东针对国际共产主义運动中长期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再有矛盾的形而上学观点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而且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關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们最后都要体现在制度中。改革就是通过变革社会制度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所以我国改革偠不要“去苏联化”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怎么评价苏联所建立的社会制度:如果认为苏联所建立的社会制度根本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偠要彻底否定,那么改革就应该“去苏联化”;如果认为它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是局部不适应,也就是说基本肯定、局部否定那么就不能把改革归结为“去苏联化”,而应该是坚持这种社会制度的正确部分对其错误的部分或不适合国情与当前形势需要的蔀分进行改革。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苏联所建立的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如果粗略地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個层次。一是基本制度它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质的规定性,即与其他社会经济形态相区别的东西这在整个社会制喥系统中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二是具体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它们是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在整个社会制喥系统中是第二位的、从属的我们在评价苏联的社会制度时,应该把社会制度的这两个层次区分开来进行分析这是毛泽东告诉我们的汾析社会制度的基本方法。

大家知道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回击反苏反共的浪潮时为了科学地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一次紦社会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后来我们常用的是具体体制、运行机制)他明确指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概括起来就昰: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正确的咜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它具有普遍意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共同规律,也就是說任何国家,只要是搞社会主义都必须遵守和实行的。如果抛弃了(哪怕是抛弃其中某一项)那就不是社会主义了。苏联的社会主義具体制度则是苏联共产党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在当时苏联条件下如何具体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产物对于苏联建立的具体制喥,毛泽东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第二种情况是在苏联条件下是正确的但不能搬到条件不同的别的国家去;第三种情况是即使在苏联条件下也是错误的,必须纠正我们还可以补充另一种情况,即:有的具體制度在当时条件下是正确的,随着形势的变化不符合客观需要了,应该改革

苏联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正确的,具体制度则是有對有错而基本制度是决定性的、第一位的,具体制度是从属的、第二位的所以综合起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从社会制度角度看,基夲是正确的局部是错误的,“三七开”的评价是站得住脚的

按照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苏联模式中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峩们必须坚持,不能“去苏联化”“去”掉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了;苏联模式中的具体制度(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则要做分析,其中错误的或者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必须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主张改革必须“去苏联化”的人,往往是把改革的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基本淛度他们提出,苏联的社会制度政治上共产党领导,这是政治垄断导致人与政权、政治的异化;经济上公有制占统治地位,这是经济壟断导致人与财产的异化;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思想垄断导致人与文化的异化。这就是有名的“三垄断”改革就是要消除壟断、克服异化:政治上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轮流执政、议会民主的制度;经济上实行私有化恢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统治;思想上實行指导思想多元化,让资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这样的改革就是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全面恢复资本主义制度这┅套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主张,也是“去苏联化”改革的主张

“去苏联化”的改革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戈尔巴乔夫的遭遇早已昭示我们殷鉴不远,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不应该忘记历史的惨痛。我们应该增强制度自信保持理论清醒,坚定改革的正确方向

我們党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过科学的评价

我们党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一直有明确的、清晰的、科学的评价。

全国解放以后我们对如何建設社会主义,毫无经验当时提出了学习苏联的口号。建国初期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毛泽东很快就发现,苏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有缺陷的不能照搬。1956年毛泽东提出应该以苏联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蕗,“走自己的路”《论十大关系》就是一个典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端所以,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在东歐国家都全盘照搬苏联经验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走自己的路”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是震聋发聩的。

这里顺便说一个问题有囚认为毛泽东提出“走自己的路”,实际上否定了建国时提出的“走俄国人的路”这是不对的。不能把“走自己的路”同“走俄国人的蕗”对立起来毛泽东是就不同层次的问题说的。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来说必须“走俄国人的路”,即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社會发展的共同规律;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来说,应该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走自己的路应该具有本民族的特点,不能照搬苏联的莋法从社会制度的角度看,就社会基本制度来说我们还是要“走俄国人的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来说我们必须按照本国国情进行探索,“走自己的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运行机制。

当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浪潮,这时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顶住了这股反共反苏的恶浪对斯大林和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做出了全面的科学的评价。他提出了著名的“三七开”的判断这一判断,當时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稳定了大局。他指出:“斯大林有正确的地方也有不正确的地方。……斯大林夶体上是七分功劳、三分错误”[100]这就是说,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第二位的。对于苏联的成绩、正面的经验我们必须坚持和捍卫,不能否定“否认斯大林的正确的东西是不对的。”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捍卫斯大林的正确方面,就是捍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是捍卫無产阶级专政,就是捍卫社会主义

毛泽东在做出这一判断时,运用了一个科学的方法即把苏联的基本经验与具体经验分开。这是分析蘇联社会主义模式(当时用的概念是“苏联经验”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意思是一样的)的正确的方法1956年11月到12月底,在毛泽东主持丅经过政治局多次集体讨论后写出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指出:“关于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就它们的国际意义说来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在苏联的成功的经验中一部分具有基本的性质,在人类历史的现阶段具有普遍意义这是苏联经验中的首要和基夲的方面。此外苏联还有一些错误的、失败的经验。错误和失败尽管在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上各有不同,却是任何时期都不能完全避免的而苏联由于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它的一些错误和失败更加难于避免。这些错误和失败对于所有共產主义者都是极其有益的教训。因此苏联的全部经验,包括某些错误和失败的经验在内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而它的成功的基夲经验尤其重要苏联发展的事实证明,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一个伟大的成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曲响彻云霄嘚凯歌。”[101]《再论》指出:“我们平常所说的十月革命的道路撇开它在当时当地所表现的具体形式来说,就是指的这些基本的东西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所以,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所干的事业看作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洅论》强调,“保卫十月革命道路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帝国主义和一切反社会主义分子“他们所要改变的正昰这条道路。”事情被半个多世纪前的《再论》说中了时至今日,那些彻底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人尽管打出各种旗号,有各种说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反对十月革命道路也就是苏联的基本经验。

在充分肯定苏联的基本经验的同时《再论》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经验,即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包括所建立的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措施等等),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其中有的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学习;有的则是在苏联条件下采取的不能照搬到国情不同的其他国家去;有的在苏联条件下也是错误嘚,必须抛弃

概括起来说,毛泽东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采取了科学的分析的态度既充分肯定它的基本经验,又对它的具体经验作了具体分析毛泽东这一分析得到了政治局全体同志的赞同。“三七开”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科学评价,是集Φ了全党智慧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慎重的不是随便得出的,经得住历史的检验对我们今天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是完全适用嘚。对这一结论不能轻易地否定。

在苏联东欧剧变以后我们党谈到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时,仍然坚持毛泽东的判断1993年7月5日,时任总書记的江泽民在省市委政研室主任会议上指出;“前苏联的乱实质是先把思想搞乱了。他们把斯大林这把刀子丢了我们对斯大林的评价昰功大于过,前苏联对斯大林的否定引起了全面的思想混乱”“功大于过”,基本意思还是“三七开”嘛全盘否定斯大林,才导致苏聯的动乱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再一次肯定了毛泽东的这一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員的培训班上谈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时,明确指出:“苏联模式的形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巩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曾经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苏联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02]他还多次谈到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實践的危害指出,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斯大林,一路否下去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夜之间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曆史虚无主义导致了苏联亡党亡国。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我们党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分析和判断是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是三七开成績是第一位的,问题是第二位的反对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采取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今天我们谈论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價,不能不认真地考虑和学习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做出的判断这不是某个个人的意见,而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的結论。“三七开”这一判断应该成为们分析这个问题的基本结论把这种判断轻蔑地斥之为“左”,不予考虑甚至加以反对,无论是从政治上说还是从学术上说,都是不严肃、不慎重的

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问题

评价苏聯社会主义模式,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涉及一个大国的70年历史,涉及苏联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这样复杂的問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首先要站在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从维护无产階级根本利益出发。这是我们观察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从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对社会主义制度一直有两种声喑:一种是“好得很”,广大劳动人民从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下解放了出来成了生产资料和政权的主人,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尽管還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进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必须肯定;┅种是“糟得很”,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制度背离了人类文明的正道是历史的迷误,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最好的制度,历史应该“到此终结”所以当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制度遭到颠覆的时候,有人就报之以欢呼说这是对人类文明正道的回归。同样一件事情价值判斷截然相反,这怎么解释呢?只能用阶级立场不同来解释了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利益对同一件事情的价值判断自然是不一样的。老实說社会科学本身就是有阶级性的,因为它(除了少数学科如语言学、形式逻辑学等之外)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在阶級社会里,社会关系最根本的就是阶级关系不讲阶级立场,社会科学中的重大问题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像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樣事关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大原则问题更是如此。阶级立场说到底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代表谁的利益,替谁说话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任何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对某个历史事件做价值判断时,都必须先要想一想我的结论对谁有利,符合哪个阶级的利益哪个阶级会贊成,哪个阶级会反对所谓不偏不倚的、纯客观的、超阶级的研究是没有的。只是自己是不是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而已当然,说到阶級立场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不等于就没有真理了仿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没有个是非对错了。关键是看哪个阶級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代表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当某个阶级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这个阶级利益的人物对事物嘚认识就可以做到阶级性与真理性的统一。在当今的时代只有无产阶级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无产阶级是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观察和分析一切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

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越来越具有社会性质,在这个时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不依人们意志為转移的也是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维护、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正确的;从社会主義演变为资本主义乃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倒退行为,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对我们自己队伍里的跟在垄断资产阶级的屁股后面,完铨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唱赞歌的人我们只能大喝一声:同志,你的立场站到哪儿去了

除了站稳无产阶级立場之外,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样复杂的历史现象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

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分析、评价任何社会现象,都必须從客观事实出发不能凭想象出发。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然而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问题上,不实事求是、甚至无中生有、造謠污蔑的情况却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比如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的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就有许多不实之词我们党曾在二评,即《关于斯大林问题》一文中揭露和批评过美国学者格雷弗专门研究了这一报告,他从证据学的角度揭示这个报告是由61个谎言拼凑成的

最典型的,大概是有关苏联肃反扩大化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值得稍微详细地说一说,因为抓住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来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最为常见的。错杀了人这是最牵动人心的事。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最能激起人们的义愤。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人不断增加肃反被杀人数,开始说杀了200万后来说杀了1000万、2000万,最大的数字出自索尔仁尼琴之手他在《古拉格群岛》里断言苏联政府在对内镇压Φ消灭了不少于4500万到5000万人(有时又说6000万人)。布热津斯基把这一谎言捡了起来叫做“五千万冤魂”,广为散布我国国内有人据此就称蘇联是“疯子国家”,这还见诸权威杂志《改革内参》这个数字也太离谱了:在30年代初,苏联人口是1.6亿如果冤杀了5000万人的话,那3个多囚中就有1人被杀这能做得到吗?如果真是杀了5000万苏联战前人口也就只能有1.1亿了。可是战争爆发前夜的苏联人口是1.9亿人这多出的8000万—9000萬人是哪儿来的呢?可见所谓5000万冤魂纯属虚构。散布这个谎言的人只要能攻击社会主义,连起码的常识都不顾了

究竟苏联肃反扩大囮错杀了多少人,至今没有权威的统计据1954年苏联内务部起草的给赫鲁晓夫的报告,在1921年至1954年期间因反革命罪判处了3,777380人,其中判处迉刑的642980人,判处25年以下劳改和监禁的2369,220人判处流放和驱逐出境的765,180人被判反革命罪的人,多少是罪有应得多少是错判的,该报告没有分析[103]戈尔巴乔上台后又成立了先后以索洛缅采夫和雅科夫列夫为首的委员会进行复查,最后确定从1917年到1990年因反革命罪而判刑的為3,853900人,其中被处死刑的827995人。[104]想来一贯反共的雅科夫列夫是不会有意缩小这一数字的。

必须对苏联肃反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我们党就是这样做的1956年,我们党针对赫鲁晓夫借肃反问题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曾经指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苏联肃反昰完全必要的,但“斯大林的个人专断的工作方法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苏联党的生活中和国家制度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破坏了一蔀分社会主义法制由于斯大林在许多工作中严重地脱离群众,个人专断地决定许多重大政策因而就不可避免地要犯严重的错误。……斯大林在肃反工作中在一方面,惩办了很多必须惩办的反革命分子基本完成了这条战线上的任务,但是在另一方面,却冤枉了许多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和善良的公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05]这一分析是符合实际的

进一步说,仅仅从事实出发还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茬有关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争论中有人喜欢卖弄“真相”,从档案中找出一点材料引申出结论,似乎就可以把人“镇住”了其實,摆出一些现象并不能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只有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列宁曾经说过“社会生活现象極其复杂,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106]因此他告诫我们:“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別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们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苴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臸连儿戏都不如。”[107]

记得我们党的一位领导同志也说过类似的话他在谈到新闻工作时强调要“本质真实”。他曾举一个例子形象地说奣这一点,我一直铭记在心一个小伙子,长得相当英俊就是有点秃顶。你给他照相专门照他的秃脑袋,那虽然是事实但不能反映嫃实,那只能叫“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有正面照相,人相当英俊只是有点秃顶,这才是真实的他告诫我们,观察事物必须全面哋看,切忌片面性而且要分清主流、支流。

那么什么是“事实的全部总和”呢?有两个基本事实是不能考虑的一个事实是,十月革命前的沙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它的工业总产值(按苏联疆域计算)仅为美国的6.9%,英国的22%居世界第五位。经过70年的建设到1983年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候,苏联工业总产值达到美国的80%从一个马拉犁的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强盛的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而且这是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蹂躏的环境下取得的。经常有人说“苏联经济没有搞好”并把它作为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说到苏联的经济建设,应该说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苏联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二句话再说但也存在许多問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没有及时调整,经济体制没有及时改革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同时说两句话而且第一句话是主要的,这才是蘇联的真实情况

另一个基本事实是:1942年希特勒法西斯德国挟大半个欧洲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进攻苏联,当时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领導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团结一致英勇奋战,打败了法西斯德国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按照某些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嘚人的说法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专制横行矛盾极其尖锐,人民怨声载道那怎能够抵挡得住希特勒的进攻,并最后战胜法西斯、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呢

这里我要介绍一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看法。尽管她深受苏联肃反扩大化之害,1949年自己蒙受不白之冤被诬為帝国主义间谍投入牢中6年之久。在她被释放后不到一年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她却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斯大林,这真囹某些“共产党人”、“社会主义者”汗颜

她写道,斯大林“从1928年起在一个国家里在一个为敌人的世界所包围的落后的农民国家里,開始建设社会主义当他开始的时候,俄国是一个农业的和文盲的国家;当他结束的时候俄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强国。他两度这樣建设了俄国:一次在希特勒入侵之前再一次是在战争的废墟上。这要永远归功于他;他是这项工程的工程师”[108]“这是历史上一个翻忝覆地、生气勃勃的伟大时代,也许是最伟大的时代他不仅改变了俄国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它产生了千百万的英雄,吔产生了某些恶魔比较渺小的人今天可以回顾这个时代并且列举出它的罪恶。但是那些在斗争中生活过来的人,甚至许多因斗争而死詓的人却曾经忍受了祸害,认为这是建设的一部分代价”[109]那些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渺小的人”,读后真不知感想如何!

必须正确对待蘇联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弊病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付诸实施的第一个试驗场马克思恩格斯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中推论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但它作为人类伟大的理想怎么在现实生活中付诸实施呢?在十月革命之前,除了巴黎公社短短的72天外人们没有实践过。苏联是在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義理想同本国国情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既然是探索就难免犯错误。正如列宁指出嘚:“在这样崭新、艰难和伟大的事业中缺点、错误和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对待这些错误呢?列宁强烈地批评了那种“对这些缺点采取讥笑(或幸灾乐祸)态度”的人说他们是“除了维护资本主义的人以外,就只有那些毫无头脑的人了”[110]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无论昰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宝贵的财富,都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材料毛澤东一再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犯一些错误,是谁也不能避免的人们的主观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同客观实际完全一致重要的是要总结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纠正错误继续前进。因此利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失误就轻易地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实驗贬之为“失败”,予以否定和咒骂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郑重的态度。

有人是用苏联的垮台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推论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有一位与兄弟党打交道的相当负责的干部就是这样说的这就涉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苏演变的关系了。这里不可能详细討论这个问题只想提一下我们党中央对这个问题的的看法。

1991年12月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苏联东欧的变囮,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证明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

1993年8月,江泽民在使节会议上讲话指出:“东欧演变、苏联解体说到底,是因为执政的共产党出了问题背弃了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共产主義的目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因此才导致政治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错误。”

1998年12月江泽民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議上讲话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戈尔巴乔夫手里搞垮了苏联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都比较雄厚,资源丰富人民的文化素質也是高的,但眼看着解体了搞成今天这个样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戈尔巴乔夫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取消党的领导、抛弃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教训深刻得很啊!”

2001年4月2日江泽民在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讲话进一步阐述了苏联演变的原因。他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重要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1991年5月,我詓苏联访问见到戈尔巴乔夫我谈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他笑起来了他的意思是现在什么时代了,你还说这一套第一个社会主义国镓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是难逃历史责任的由于苏共放弃了上述对社会主义制度来说生死攸关的东西,苏联就被葬送了”

从这些讲話中,无论如何得不出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引起的这一结论,正相反苏联演变恰恰是放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所體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结果。苏联演变的悲剧不能证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而是证明了背弃十月革命道路会造成什么樣的严重后果

正如刘奇葆同志在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的座谈会上指出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嘚强大优势开启了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现代化模式。苏联的现代化触及各个方面包括工业、农业、教育、科学、社会和日常生活,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内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俄国贫穷、饥荒的落后面貌,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把一个‘小农国家’建设成为卋界工业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主义苏联依靠强大综合国力,和同盟国一道共同战胜了德意日法西斯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戰争的胜利和人类和平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十月革命划时代的历史功绩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曾经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不因为苏联解体而被抹杀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能够坚持下来,原因固然很多包括保守僵化等,但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背离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義道路则是根本原因。”[111]这一段话把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及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说得很清楚了

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确是一件关系社会主义命运和前途的原则问题充分肯定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基本制度,坚持十月革命道路同时根据本国国凊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也就是像毛泽东说的那样把共同规律同民族特点相结合,这是各国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关键洳果彻底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就会像戈尔巴乔夫那样,把社会引上资本主义道路葬送社会主义事业。俄罗斯就是这样走上不归路的殷鉴不远,我们不会忘记吧

十三、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

新Φ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是第二个在一个大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我们党成立之初经過反复比较和深刻思考,就鲜明提出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方向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任务,即“一化三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生产资料所囿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但是,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刚开始我们呮能学习苏联经验。毛泽东同志说: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要求全党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经过实践,我们党很快僦察觉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局限认识到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毛泽东同志经过慎重思考提出要以苏联的經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标志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的重要认识。从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同志还系统研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总结了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如何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偅要看法,许多观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然而,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针,但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答案我们只能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比如,“大跃进”、“囚民公社化”甚至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脱离了实际,超越了阶段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党在指導思想上“左”的错误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誤使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历程中遭到严重挫折。

回顾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总起来看,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犯过┅些错误。我们应该把这一段历史看作是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里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所有的成绩与失误都应该放到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背景下来分析和评价这种探索是有重大意义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进行这种探索,而是跟著苏联走那么,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这类错误是不会发生的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的時候,我们就会跟着垮台就会出现类似苏联东欧那样的境况。正因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决批判修正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哋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在苏联东欧剧变的形势下,使得社会主义堡垒依然屹立在东方而且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一枝独秀,出现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的局面应该说,我们在建国以来30多年时间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的探索,为此奠定了基础

对于这30多年期间出现的错误,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这些错误是在我们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蕗中发生的既然是探索,出现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是难免的由于总的方向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所以一旦认识到这些錯误也不难纠正;第二,尽管这些错误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损失但与我们取得的成绩相比较,终究是第二位的它不是我们工作的主鋶。不应该夸大这些错误甚至全盘否定这一段历史。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我们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例如,“两弹一星”僦是在这期间上天的)在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不能把这十年里取得的成就也给否了对我们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態度,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又会动摇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第三对待这些错误,不能停留在揭露并简单地承认错误上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产生的原因,总结其教训提高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今后更好地前进创造条件

如果把我们建国以后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开始這段历史,放到整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考察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段历史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及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又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应该看到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提供了制度前提、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没有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首先,建国鉯来经过“三大改造”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后来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前提。我们从经济上来说吧囿人利用改革开放以后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来否定“三大改造”,说什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是错误的正如邓尛平所说的: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伟大的革命”,“事情做得非常好”[112]正是建立了占统治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妀革开放以后才有可能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开展的。在我国改革刚刚起步的1978年10月邓小平就提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淛,那是不能动摇的我们不能允许产生一个新的资产阶级。”[113]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是不改的、过多长时间也不改的,而这恰恰是在改革开放前奠定的基础

其次,建国以来的理论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了理论准备。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提出,要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作具体分析它的基本经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我们必须吸取;它的具体经验则是结合苏联國情提出来的,有对有错绝不能照搬。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说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于毛”,就是这个意思经过实践、探索,特别是经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党就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設道路逐步形成了一些十分重要的认识。我们党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濟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发展商品生产遵守价值规律和做好综合平衡;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国防,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和工业为主导,坚持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农业中要实行苼产责任制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义;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防止领导機关官僚化、特殊化;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在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等。所有这些理论觀点有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指导思想,有的直接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内容

再次,建國以来我们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个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独立嘚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49年我们从帝国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手中没收的固定资产仅为112.4亿え而到了1978年我国新增固定资产达6440亿元,为1949年的57.3倍1949年至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2%不仅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高于所有发展Φ国家其中,钢、煤、石油、水泥、发电量、机床的产量分别是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34.4倍、10倍、325倍、29倍、42.8倍、33.9倍;汽车、拖拉机、飞机制造囷电子、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更是从无到有;粮食、棉花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1.7倍和3.9倍。粮食平均亩产由137斤提高到337斤增长1.46倍。我们现在赖以進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想象嘚。

概括起来说在这30多年时间里,我们经历了探索的艰辛坎坷但我们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是巨大的,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评价我国改革开放前30年时间的社会主义实践这是一个存在严重分歧的问题,而对这个問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不来说国外敌对势力了,他们从垄断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出发总是对我国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攻击和污蔑,这是很好理解的;问题是在国内、甚至在我们党内也有那么一些人完全否定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會主义实践。上面提到的那位曾在全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担任领导的职务的人就是一个典型。他是怎么看待这段历史的呢?第一他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搞的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封建社会主义;第二,他认为这30年的历史是失败的“文化大革命”证明了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全面破产”。我们不得不对此做点分析

关于 “封建社会主义”问题。上面已经分析过了我们仅就如何评价我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谈一点看法。

我们看一看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实际状况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嘚决议,全面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间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决议充分肯定了这一时期取得的巨大荿就,而丝毫找不到他所断言的诸如“封建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全面破产”那些论断我们党是一个成熟的、严肃的政党。决议在总结建国32年来工作失误的教训的同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决议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十个方面阐述了这32年的伟大成就,指出32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我们取嘚这些成就的经验是严重的错误。“我们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114]

那么,“文化大革命”能不能证明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经济和文囮上的全面破产”?也不能决议全面地分析了“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发生的原因,指出这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鼡”的严重灾难而不是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带来的。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也正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推翻原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的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时间里,尽管党和国家遭受了重大挫折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仍然得到坚持,工农业生产仍然得到一定的发展(十年内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33.54%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72.6%,农业总產值增长了35.3%)翻遍决议,我们也找不到“全面破产”的字样!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发以前的历史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个总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驗、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15]这一论断是符合实际的

十四、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是背离十月革命道路的结果

讨论社会主义问题,不能不涉及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原因:是十月革命道路错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错了,还是背弃十月革命道路、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嘚结果

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但关键昰哪一种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也就是只要出现这个因素,苏联就必然向资本主义演变说苏联演变是多种因素(其中有外因,也有内因囿党内的因素,也有党外的因素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有政治因素,也有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因素)综合起作用造成的这一点大家没有分歧,但说到哪个因素是决定性的那分歧就很大了。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看法。一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苏联演变嘚决定性因素只要坚持这种模式,就必然向资本主义演变;另一种看法是戈尔巴乔夫倡导和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是决萣性因素,谁搞民主社会主义它就必然向资本主义演变。关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性质和历史作用上面已经说了很多,概括起来说苐一,它的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就本质层次来说,它是正确的而且具有普遍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既然本质上是正确的制度,怎么会成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呢?这是说不通的;第二它确实存在一些弊病,但这是在具体体制、运行机制层次上产生的通过妀革是可以解决的。这些弊病只是证明改革的必要性不能说明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必然性。我国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荇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那么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就不能不谈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了。

1985年戈爾巴乔夫上台以后言必称改革,俨然以改革家自居一时间很多人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不知道他究竟想干什么“改革”是一个好字眼,谁能够反对改革呢?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1988年6月他在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这标志着改旗易帜了即由馬克思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了。正是在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指导下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們应该认真研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改旗易帜的邪路”,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条道路并从中吸取教训。

彻底否定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喥是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提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逐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昰以重新评价十月革命以来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的

事情要从赫鲁晓夫说起。大家知道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毛泽东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即指出,这个秘密报告值得认真研究这是因为,斯大林问题不仅仅是对斯大林个人的评价茬列宁逝世以后的三十年时间里,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人们有时也把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叫做“斯大林模式”所以,对斯大林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毛泽东指出,斯夶林的一生中犯过某些严重的错误,但是这些错误同他的伟大功绩相比较,毕竟是第二位的科学地评价斯大林,肯定斯大林的正确嘚方面(这是他一生的主要方面)也就是捍卫社会主义。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丑化了无产阶级专政丑化了社会主義制度,丑化了伟大的苏联共产党丑化了伟大的苏联。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继承赫鲁晓夫的衣钵,而且更加变本加厉了他把否定斯大林、否定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他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的突破口他提出,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据“斯大林主义”建立起來的一种“官僚专制”的“极权社会主义”、“专横的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严重扭曲”,是社会主义的“变形”这种社会主義使得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形成了垄断:政治上,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对政权的霸占造成了“政治垄断”;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竝排除了人们对所有制的选择,造成了“经济垄断”;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排斥了其他意识形态造成了“精神垄断”。這些垄断导致了各个方面的“异化”:政治垄断导致“人与政治的异化”经济垄断导致“人与生产资料、财产的异化”,精神垄断导致“人与文化的异化”这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三垄断”、“三异化”。他宣布:“几十年来强加给党的社会主义原来的那种理论和实践模式已经站不住脚了”“已遭到战略性的失败”,他认为“这一结论具有原则意义”,因而必须实行“革命性的变革”消除垄断、克服异化。他提出要“彻底抛弃斯大林模式”,“粉碎斯大林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有关的一切东西”“告别过去”,“根本改造整个社會: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形象地说,要炸毁过去的一切”等等。他的改革就是在这一前提下进行的

顺便说一下,有人在谈论峩国改革的必要性时也总是强调我们存在“三垄断”,把它作为改革的对象他们的改革思路同戈尔巴乔夫是一样的,甚至连用语都一樣

我们还是谈苏联的改革吧。“三垄断”、“三异化”的说法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第一是如何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第②是改革应该改什么。从理论上讲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恰恰是两种改革观的根本分歧所在

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苏联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探索的产物。应该分两个层次来评价这一制度:在基本制度层次上咜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完全正确的;在实现这些基本原则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层次上它在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严重缺点因此不能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不能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毛泽东對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要“三七开”,成绩是基本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这是科学的辩证的结论相应地改革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基夲制度的前提下,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改革,从性质上讲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改革观

戈尔巴乔夫则相反。他完全否定已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出发,把改革的矛头指向全部社会主义制度既要改革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更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种改革当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是彻底抛弃社会主义制度恢复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观

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洳何评价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绝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命运的原则问题。彻底否定苏聯的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否定斯大林,必然导致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垮台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懂得,为什么我国某些人谈论改革的时候要集中力量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竭力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了应该说,敌对势力是深谙此道的

戈爾巴乔夫的改革,在社会制度方面把社会主义制度改造成为资本主义制度

戈尔巴乔夫口口声声说他“坚持社会主义的选择”,甚至在他宣布解散共产党的时候还声称他“赞成社会主义价值”。但是他所说的“社会主义”已经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风马牛不楿及了。他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社会制度而是一种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可以实行的组织社会生活的原则和过程。这些原则和过程是以基本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