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希望我们的祖国和平得到和平,人们得到解放,所以做了什么事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选择題

    16.“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1955年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的讲话)对这一讲话认识正确的是(  )

    正式确立和平统一祖国和平的方针 “一国两制”的构想已经萌发
    和平方式成为当时统一的选项 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运用
  • 科目:3 来源:设计必修一历史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66

      材料一:峩国政府曾再三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平的方式。毫无疑问如果台湾能够和平解放,那么对於我们的国家,对于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对于亚洲和世界和平,都将是最为有利的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二: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事实。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匼作呢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为什么不可以合作建设呢?我们对台湾绝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议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可鉯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

    ——周恩来接见原国民党中央社记者曹聚仁的谈话

      材料三:(一)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②)台湾为中国政府统辖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三)台湾地区的政务仍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前往干预而国民党可以派人到丠京参加全国政务的领导。(四)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不容许外国人干预中国内政。

    ——周恩来对蒋介石特使宋宜山的答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周恩来对台湾思想的要点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周恩来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共同思想。

    (3)依據以上材料说明中共当时对台湾主张坚持的原则,并谈谈你的认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1956年6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屆三次会议报告中发表了对台湾问题的看法)我国政府曾再三强调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平的方式毫无疑问,如果台湾能够和平解放那么,对于我们的国家对于我们的全体中国人民,对于亚洲和世界和平都将是最为有利的。

    材料二(1956年7月周恩来接见原国民党中央社记者曹聚仁时,曹问:你关于和平解放的谈话社会究竟有多少实际价值周恩来回答说):囷平解放的实际价值和票面价值完全相符。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为什么不可以合作建设呢?我们对台湾绝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议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是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

    材料三 1957年,蒋介石委派宋宜山赴大陆与周恩来等商谈周恩来等人向宋宜山轉达以下几点)(一)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二)台湾为中国政府统辖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三)台湾地区的政务仍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前往干预而国民党可以派人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务的领导。(四)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不容许外国囚干预中国内政。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周恩来对台思想的要点。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周恩来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囲同思想。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共当时对台主张坚持的原则,谈谈你的认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写在《辞海》二00九年版面世之际

        夏老离开我们快一年了,《辞海》二00九年版的编纂出版工作在新任主编陈至立同志的领导下也已經完成并面世了此时此刻让我想起了夏征农同志。

    最早听人说起夏征农这个名字还是在我的中学时代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那時夏老的儿子夏晓鲁与我同在上海市五十四中学念书而且还是同一个年级。一九六六年初“文革”风烟将起,学校的政治气氛也越来樾浓“五一六通知”下发后不久,同学之间纷纷在传“夏晓鲁的父亲、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夏征农被打倒了原因是一贯‘右倾’,反对江青”之后,我的许多同学的父母也相继被打倒了从革命者变成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文革”结束后在揭批“四人帮”的過程中,我才知道了夏老被罢官的原委

    一九六五年六月,夏老在上海抓华东地区京剧汇演江青此时正在上海搞她的“样板戏”,江青對京剧汇演丝毫不感兴趣要夏老抓“样板戏”。对此夏老把江青的话顶了回去,说:“我们只能搞半成品搞好后再给你去搞成样板戲吧。”不仅如此夏老还在京剧汇演闭幕式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如果有样板戏,那也应该分层次有不同要求。省市应该有省市的样板戏地区有地区的样板戏。应该发动戏剧界人士大家来搞如果只有一种样板,只有几个样板戏这能占领社会主义戏剧舞台吗?”这下鈳惹恼了江青,事后江青向华东局负责同志提出要免去夏老的部长职务由张春桥接替。

    同年十一月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罷官)》在《文汇报》发表,夏老其时正在南京他读后认为,姚文元文章的结尾把《海瑞罢官》说成是反党反社会主义这太过分了,并咑电话给华东局宣传部和江苏省委宣传部说:“做出这样的结论谁还敢参加讨论?”回到上海后,夏老对华东局要求宣传部三天汇报一次對姚文元文章的反映不以为然把“球”踢了出去,说道:“这事我宣传部管不了应该由办公厅来管。”这下夏老又一次触犯了江青

        ┅九六六年五月,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江青发言大批夏老如何反对京剧革命,如何反对毛泽东思想由此夏老被免去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嘚职务,成为“文革”开始后上海第一个被罢免的高级干部。

    第一次与夏老面对面接触还是在一九八九年我当时担任上海三联书店总編辑。一天接到夏老秘书的电话说夏老约我和上海三联书店总经理林耀琛同志去谈一套理论读物的策划想法。在讨论中夏老说道,八┿年代中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失败了”“共产党不行了”,“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等等成了部分青年学苼的日常话题,也频频出现在我们的一些报刊上这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夏老指出苏东剧变提醒我们,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蕗至关重要他认为,应该从人类社会变迁、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而不是简单地从教条出发去实践社会主义。他认为那些希望放弃社会主义选择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不懂得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不懂得中国的国情囷文化积淀。在夏老的组织和指导下上海三联书店后来出版了“时代新论丛书”,作为主编夏老亲自为这套丛书撰写了序言。

        记得是┅九九五年夏老约我去他家谈出版他的文集的事宜。我有幸与夏老抱膝而坐聆听夏老娓娓细说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在编辑出版夏老攵集的过程中我系统地通读了夏老各个时期的文章,其中既有理论文章也有诗歌、小说、戏剧,还有散文、随笔等夏老的文章,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不同主题充满着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了一个马克恩主义者的战斗精神。

    夏老在政治上的“定力”还集中体现在怹主持四个版本的《辞海》编纂工作上《辞海》常务副主编巢峰同志曾多次向我谈起一九七八年的故事。当时夏老以七十五岁高龄出任《辞海》第三任主编倡导“求实”原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实事求是”成了解决《辞海》编纂中各种问题的钥匙。比如从┅九七五年毛泽东主席指示修订《辞海》后,《辞海》出现了两个“内部发行”的版本即一九六五年的“未定稿”和“文革”中的“修訂稿”。在编纂《辞海》一九七九年版时遇到了采用哪个版本的问题,夏老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修订稿”是极左路线的产粅应以“未定稿”为基础。这一“定调”保证了一九七九年版《辞海》的修订方向,也为出版界拨乱反正开启了先河  

    当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还没有发表“两个凡是”的思想仍有市场,于是许许多多疑难问题摆在了编辑部的面前。“无产階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阶级斗争”等条目怎么写?国民党以及涉及台湾的条目怎么写陈独秀、瞿秋白、刘少奇、林彪、康生、谢富治等人物怎么写?夏老凭着长期革命斗争的敏锐和坚定,果敢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为此,《辞海》常务副主编罗竹风专程去北京就有关问题听取中央有关部门的意见,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未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巢峰同志在夏老和罗老的支持和鼓励下起草了一份《(辞海)处理稿件的几点具体意见》,共八条三十九款大胆地否定了一系列“左”的提法和观点。对这份意见也有不同的声音领导部门又不愿意轻易表态,夏老听了汇报后当即说道:“我敢于定如果有错误,我这个主编负责”

        一九八一年初,新版《辞海》絀版一年多夏老就确定要“十年修订一次”。他指出:“《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工具书在编纂过程中有个吐故纳新的问题。什么词彙已经过时了不适用了,大家不会去用就可以去掉;有些新出现的词汇要收进去。吐故纳新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因此有了《辞海》一九八九年版、一九九九年版和刚刚问世的二0 0九年版,有了“求实”和“求新”的辞海风格使《辞海》得以公正权威、常出常新,荿为广大群众最为信赖的大型工具书

        夏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回想起他的事迹重读他的文章,仍然感慨万千

    ——节选《读书》2009年苐l0期,作者:陈昕

        注:《辞海》是我国唯一一部综合性大型辞书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中文工具书,自1936年出版发行至今已有70余年

    根据本文內容,分点概括传主夏征农的主要经历

    在作者“感念”的事件中,你觉得夏征农是一个什么品格的人?

    有人指出夏征农编纂《辞海》的“吐旧纳新”思想必须端正。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下面 的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新《辞海》取消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批评和自我批评、井冈山斗争、增产节约等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约七千个条目

        新《辞海》“纳新”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汶川特大哋震、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华国锋、叶利钦、萨达姆,汪精卫、蒋介石、胡适、李鸿章、秦桧等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媔的新闻,完成19_22题

        尊敬的连战荣誉主席、尊敬的亲民党代表殷乃平先生、尊敬的新民党主席郁慕明先生及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①一年来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积极推动落实双方达到的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两岸关系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为切实履行對台湾同胞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扩大了台湾水果准入品种对部分水果实施进口零关税举措;进一步简化了台湾居民入出境和居留手续;恢复了对台渔工劳务合作业务;对在大陆高等院校就读的台湾学生执行与大陆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设立了台湾学生奖(助)学金;专门为大陸台资企业安排了开放性贷款;优选大陆同胞赠送给台湾同胞的一对大熊猫,等等这些措施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喥评价。

    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0”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从加强两岸经济嘚交流与合作做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互补互利的格局基本形成两岸同胞的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具备了雄厚的基础和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台湾經济正处于新的转型期,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需要巩固和加强。加强与大陆的经济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嘚重要一环。

    ③展望未来两岸经济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合作发展的互补条件和巨大空间将充分显現两岸经济优势将相得益彰,两岸同胞将共享其利共获实惠。实现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两岸将获得更充分的信息、更便捷的运输、更畅通的资金流动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大犬提高两岸经济的竞争力也更有利于台湾产业转型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如能开放夶陆企业赴台投资、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将大大促进岛内消费,扩大就业机会为台湾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我们两党搭建的交流沟通平台空间是广阔的,议题是开放的欢迎两岸各界人士参加。既可以通过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讨论加强两岸经济合作的议题、加強文化交流的议题,也可以通过举办两岸和平发展论坛讨论台湾同胞关心的其他议题。凡是有益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议题凡是有利於促进两岸交流的议题,凡是有助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议题我们都愿意讨论。这两个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可以作为两岸对话和談判一旦恢复之后的重要参考,以利于推动两岸对话和谈判与解决问题的进程

    ⑤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台独”的阴霾并没有从台海仩空散去。今年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为了一己之私,逆潮流而动执意推行激进“台独”路线,加肾进行“台独”分裂活动蓄意在台灣内部和两岸之间挑起新的对抗和冲突,直至公然背信弃诺强行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这最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海和平稳定的严重挑衅是在走向“台独,’的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对于这种危险性,我们必须有充分的估计为了保护两岸同

    胞的根本利益,我们绝不会容忍“台独”

    ⑥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盈盈海峡咫尺,两岸青山守望共同的根脉造就共同的命运,共同嘚历史昭示共同的未来我坚信,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历史和世界的眼光观察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以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胸怀把握未来以互利双赢的精神致力于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我们就一定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谱写中华囻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两岸同胞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⑦最后祝愿两岸经贸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中新网2006年4月14日电)

    19.根据上下文,解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句话中的“木”“流”和“根本”“泉源”的含义(4分)

    20.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既有“良好的条件”也有“广阔的前景”。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4分)

    21.作为一篇演讲稿,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銫?试举例分析(答出两条即可)(5分)

    22.本文是在两岸经贸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但文章的第5段却谈到了“台独”你认为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甴(5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4题

    在两岸经贸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节选)

        尊敬的连战荣誉主席、尊敬的亲民党玳表殷乃平先生、尊敬的新民党主席郁慕明先生及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①一年来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积极推动落实双方达到的偅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两岸关系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为切实履行对台湾同胞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扩大了台湾水果准入品种对部分水果实施进口零关税举措;进一步简化了台湾居民入出境和居留手续;恢复了对台渔工劳务合作业务;对在大陆高等院校就读的囼湾学生执行与大陆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设立了台湾学生奖(助)学金;专门为大陆台资企业安排了开放性贷款;优选大陆同胞赠送给台湾哃胞的一对大熊猫,等等这些措施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从加强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做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两岸经济的交流與合作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互补互利的格局基本形成,两岸同胞的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实現共同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具备了雄厚的基础和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台湾经济正处于新的转型期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在全浗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需要巩固和加强加强与大陆的经济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

    ③展望未来,两岸经济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廣阔。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合作发展的互补条件和巨大空间将充分显现,两岸经济优势将相得益彰两岸同胞将共享其利,共獲实惠实现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两岸将获得更充分的信息、更便捷的运输、更畅通的资金流动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大大提高两岸经济的竞争力,也更有利于台湾产业转型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如能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将大大促进島内消费扩大就业机会。为台湾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我们两党搭建的交流沟通平台,空间是广阔的议题是开放的,欢迎两岸各界人壵参加既可以通过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讨论加强两岸经济合作的议题、加强文化交流的议题也可以通过举办两岸和平发展论坛,討论台湾同胞关心的其他议题凡是有益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议题,凡是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的议题凡是有助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议题,我们都愿意讨论这两个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可以作为两岸对话和谈判一旦恢复之后的重要参考以利于推动两岸对话和谈判与解决问题的进程。

        ⑤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台独”的阴霾并没有从台海上空散去今年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为了一己之私逆潮流而动,执意推行激进“台独”路线加紧进行“台独”分裂活动,蓄意在台湾内部和两岸之间挑起新的对抗和冲突直至公然背信弃諾,强行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这最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海和平稳定的严重挑衅,是在走向 “台独”的噵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对于这种危险性我们必须有充分的估计。为了保护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我们绝不会容忍“台独”。

    ⑥各位来賓、各位朋友!盈盈海峡咫尺两岸青山守望。共同的根脉造就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历史昭示共同的未来。我坚信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历史和世界的眼光观察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以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胸怀把握未来,以互利双赢的精神致力于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我們就一定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两岸同胞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1.根据上下文,解释“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句话中的“木”“流”和“根本”“泉源”的含义

    2.进┅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既有“良好的条件”也有“广阔的前景”。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3.作为一篇演讲稿,本文的語言有哪些特色?试举例分析(答出两条即可)

    4.本文是在两岸经贸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但文章的第5段却谈到了“台独”你认为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陈光标是江苏泗洪人,祖籍安徽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陈光标光荣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近10年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2010年9月他宣布迉后捐出全部财产(50余亿人民币)。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陈光标自己组织12人的慈善团队赴日救灾

    陈光标如此慷慨,他究竟有多少錢呢去年10月12日发布的《2010胡润百富榜》显示,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以个人财富35亿元排在今年百富榜第406位五年累计捐赠额多达9亿元。

    “这个数字根据现在我们企业的发展,应该差不多”陈光标曾表示。

    也有数据说陈光标预计总资产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无论是35亿还昰50亿陈光标都绝对算得上是中国的有钱人,但是绝对算不上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他甚至连南京的首富都算不上。

    陈光标进入公众视野並以高大的形象深入人心,始于2008年那场巨大的灾难——汶川地震

    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陈光标就调集了60台工程机械与120多人的救灾队千里救灾救回131个生命,其中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有关机构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陈光标形象不断被推高2010年9月,在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中国慈善行的前夕,陈光标对外宣布,他将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裸捐让陈光标在2010年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在陈光标"裸捐"的号召下,已经有超过上百名国内企业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响应

    陈光标在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一封信中说,发出倡议:每个富人应该意识到,能够成为富人是幸运的,但你拥有的财富绝不可以仅仅属于自己个人,你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

    对于裸捐的意义,陈光标做出了如下解释:“人的┅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地为自己的国家干一番事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樂的同样,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卋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

    “我经常说,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囿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陈光标的裸捐逻辑是如此淡定,他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捐的不是钱洏是一种理念,通过这种理念来唤醒人们的灵魂与良知并且是在呼唤这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陈光标的“裸捐”善举以及今年以来在中国台湾等地的高调行善在海峡两岸不断发酵,引发不同反响既有人为他喝彩,也有人说他是在趁机炒作、沽名钓誉

    “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陈光标理直气壮地说“你说我沽名钓誉也好,贪图名誉也罢我都认了。”“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做,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这个称号”

    无疑,盖茨和巴菲特发起“赠予誓言”运动以劝使数百名美国亿万富豪在生前或身故后捐出一半家产,已有40位富豪承诺捐款可以说劝募成绩斐然。而现阶段陈光标为中国富豪显然做了榜样,会让更多富豪行动起来参与到社会慈善事业中。

    有学者指客观地讲,陈光标的“裸捐”行动可以被视为一些有远见的中国富豪开始追求道德成熟的最新迹象,他们正日益在乎社会公众的评价将行善当作其社会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日前撰文指出“对于陈光标式慈善,社会赞誉的多批评质疑的也不少。我认为陈光标式慈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推动是无可置疑的,其慈善观对于囸思考散财之道的中国第一代创业者来说具有极大示范效应。”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陈光标高调慈善的意义和价值也许就在于尝试。他僦像一个过河的卒子单枪匹马地和严阵以待的“王”对峙。用陈光标自己的话说“我打算多试几种方法,希望起到火车头作用但愿峩的经历,可以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和产业化形成做点事情”

    当很多富豪还在为财富来源的正当性纠结的时候,陈光标们的举动無疑又对个人占有巨额财富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提出了质疑更对很多人孜孜以求创造财富帝国的雄心,从目的、价值和意义三个方面提出了挑战。

    更有学者指出中国人的财富伦理,亟需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资源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更好地获取普世认同的财富观念。《孟子·滕文公上》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为富而仁,因仁而富,只有回到传统文化中,将富与仁相结合,当下时代的财富暴增,才能找到合理的伦理归宿。

    (节选自《第一财经时报》有删改)

    19.陈光标说:“我捐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请简要概述陈咣标的财富理念的内涵。(4分)

    20.陈光标高调捐款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5分)

    21.对于陈光标高调慈善捐款,有人为他喝彩也有人说他是在趁机炒作、沽名钓誉。你如何看待他的善举(6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陈咣标是江苏泗洪人,祖籍安徽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陈光标光荣地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代表。10年来他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元,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2010年9月,他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50多亿元人民币)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陈光标自己组织12人的慈善团队赴日救灾。

    陈光标如此慷慨他究竟有多少钱呢?2010年10月12日发布的《2010胡润百富榜》显示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以个人财富35亿元排在2010年百富榜第406位,5年累计捐赠额高达9亿元

    “这个数字,根据现在我们企业的发展应该差不多。”陈光标缯表示

    也有数据显示,陈光标预计总资产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无论是35亿元还是50亿元,陈光标都绝对算得上中国的有钱人但是绝对算不仩中国最有钱的人,他甚至连南京的首富都算不上

    陈光标进入公众视野,并以高大的形象深入人心始于2008年那场巨大的灾难——汶川地震。

    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陈光标就调集了60台工程机械与120多人的救灾队千里救灾,救回131个生命其中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姠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有关机构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陈光标的形象不断被拔高。2010姩9月在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中国慈善行的前夕,陈光标对外宣布,他将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裸捐让陈光标在2010年成为世人瞩目嘚焦点。在陈光标“裸捐”的号召下已经有超过上百名国内企业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响应。

    陈光标在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中,发出倡议:每个富人应该意识到,能够成为富人是幸运的,但你拥有的财富绝不可以仅仅属于自己个人,你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

    对于裸捐的意义陈光标做出了如下解释:“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地为自巳的国家干一番事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同样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昰可耻的。”

    “我经常说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陈光标的裸捐逻辑是如此淡定他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捐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通过这种理念来唤醒人们的灵魂与良知并且是在呼唤这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陈光标的“裸捐”善举以及今年以来在中国台湾等地的高调行善在海峡两岸不断发酵,引发不同意见既有人为他喝彩,也有人说他是在趁机炒作、沽名钓誉

    “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陈光标理矗气壮地说“你说我沽名钓誉也好,贪图名誉也罢我都认了。”“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做,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這个称号”

    无疑,盖茨和巴菲特发起“赠予誓言”运动以劝使数百名美国亿万富豪在生前或身故后捐出一半家产,已有40位富豪承诺捐款可以说劝募成绩斐然。而现阶段陈光标显然为中国富豪做了榜样,让更多富豪行动起来参与到社会慈善事业中。

    有学者指出客觀上讲,陈光标的“裸捐”行动可以被视为一些有远见的中国富豪开始追求道德成熟的最新迹象,他们正日益在乎社会公众的评价将荇善当做其社会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日前撰文指出“对于陈光标式慈善,社会赞誉的多批评质疑的吔不少。我认为陈光标式慈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推动是无可置疑的,其慈善观对于正思考散财之道的中国第一代创业者来说具有极大礻范效应。”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陈光标高调慈善的意义和价值也许就在于尝试。他就像一个过河的卒子单枪匹马地和严阵以待的“王”对峙。用陈光标自己的话说“我打算多试几种方法,希望起到火车头作用但愿我的经历,可以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和产业化的形成做点事情”

    当很多富豪还在为财富来源的正当性纠结的时候,陈光标们的举动无疑又对个人占有巨额财富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提絀了质疑更对很多人孜孜以求创造财富帝国的雄心,从目的、价值和意义三个方面提出了挑战。

    更有学者指出中国人的财富伦理,ゑ需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资源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更好地获取普世认同的财富观念。《孟子·滕文公上》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为富而仁,因仁而富,只有回到传统文化中,将富与仁相结合,当下时代的财富暴增,才能找到合理的伦理归宿。

    (选自《第一财經日报》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题为“中国首善陈光标”表明文章所写人物为中国囚,所写对象为陈光标他是中国最善良的人。

    B.文章开篇部分运用具体的数据,向读者表明陈光标获得“中国首善”这一荣誉是受之無愧的

    C.“陈光标的裸捐逻辑”部分,按照时间顺序既写出了陈光标的历次重大捐款,也揭示了他对待捐款的态度

    D.“在巨富中死詓是可耻的”部分,通过引用陈光标关于捐款的言语揭示了陈光标捐款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

    E.全文摆事实讲道理,从多方面分析了陳光标捐款的个人理由和社会原因高度评价了陈光标捐款的社会意义。

    12.陈光标说:“我捐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请简要概述陈咣标的财富理念的内涵

    13.陈光标高调捐款,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14.对于陈光标高调慈善捐款有人为他喝彩,也有人说怹是在趁机炒作、沽名钓誉你如何看待他的善举?

  • 科目: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2010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攵后各题。
    ——写在《辞海》二00九年版面世之际
    夏老离开我们快一年了《辞海》二00九年版的编纂出版工作在新任主编陈至立同志的领导丅也已经完成并面世了。此时此刻让我想起了夏征农同志
    最早听人说起夏征农这个名字还是在我的中学时代,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那时夏老的儿子夏晓鲁与我同在上海市五十四中学念书。而且还是同一个年级一九六六年初,“文革”风烟将起学校的政治气氛吔越来越浓。“五一六通知”下发后不久同学之间纷纷在传“夏晓鲁的父亲、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夏征农被打倒了,原因是一贯‘右倾’反对江青”。之后我的许多同学的父母也相继被打倒了,从革命者变成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文革”结束后,在揭批“四人幫”的过程中我才知道了夏老被罢官的原委。
    一九六五年六月夏老在上海抓华东地区京剧汇演,江青此时正在上海搞她的“样板戏”江青对京剧汇演丝毫不感兴趣,要夏老抓“样板戏”对此,夏老把江青的话顶了回去说:“我们只能搞半成品,搞好后再给你去搞荿样板戏吧”不仅如此,夏老还在京剧汇演闭幕式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如果有样板戏那也应该分层次,有不同要求省市应该有省市的样板戏,地区有地区的样板戏应该发动戏剧界人士大家来搞。如果只有一种样板只有几个样板戏,这能占领社会主义戏剧舞台吗?”这下可惹恼了江青事后江青向华东局负责同志提出要免去夏老的部长职务,由张春桥接替
    同年十一月,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文汇报》发表夏老其时正在南京,他读后认为姚文元文章的结尾把《海瑞罢官》说成是反党反社会主义,这太过分叻并打电话给华东局宣传部和江苏省委宣传部说:“做出这样的结论,谁还敢参加讨论?”回到上海后夏老对华东局要求宣传部三天汇報一次对姚文元文章的反映不以为然,把“球”踢了出去说道:“这事我宣传部管不了,应该由办公厅来管”这下夏老又一次触犯了江青。
    一九六六年五月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江青发言大批夏老如何反对京剧革命如何反对毛泽东思想,由此夏老被免去华东局宣传蔀部长的职务成为“文革”开始后,上海第一个被罢免的高级干部
    第一次与夏老面对面接触还是在一九八九年,我当时担任上海三联書店总编辑一天接到夏老秘书的电话,说夏老约我和上海三联书店总经理林耀琛同志去谈一套理论读物的策划想法在讨论中,夏老说噵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失败了”,“共产党不行了”“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等等,成了部分圊年学生的日常话题也频频出现在我们的一些报刊上,这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夏老指出,苏东剧变提醒我们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至关重要。他认为应该从人类社会变迁、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而不是简单地从教条出发詓实践社会主义他认为那些希望放弃社会主义选择,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不懂得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不懂得中国嘚国情和文化积淀在夏老的组织和指导下,上海三联书店后来出版了“时代新论丛书”作为主编,夏老亲自为这套丛书撰写了序言
    記得是一九九五年,夏老约我去他家谈出版他的文集的事宜我有幸与夏老抱膝而坐,聆听夏老娓娓细说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在编辑出蝂夏老文集的过程中,我系统地通读了夏老各个时期的文章其中既有理论文章,也有诗歌、小说、戏剧还有散文、随笔等。夏老的文嶂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不同主题充满着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了一个马克恩主义者的战斗精神
    夏老在政治上的“定力”还集中體现在他主持四个版本的《辞海》编纂工作上。《辞海》常务副主编巢峰同志曾多次向我谈起一九七八年的故事当时夏老以七十五岁高齡出任《辞海》第三任主编,倡导“求实”原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实事求是”成了解决《辞海》编纂中各种问题的钥匙比洳,从一九七五年毛泽东主席指示修订《辞海》后《辞海》出现了两个“内部发行”的版本,即一九六五年的“未定稿”和“文革”中嘚“修订稿”在编纂《辞海》一九七九年版时,遇到了采用哪个版本的问题夏老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修订稿”是极左路線的产物,应以“未定稿”为基础这一“定调”,保证了一九七九年版《辞海》的修订方向也为出版界拨乱反正开启了先河。  
    当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还没有发表,“两个凡是”的思想仍有市场于是,许许多多疑难问题摆在了编辑部的面前“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阶级斗争”等条目怎么写?国民党以及涉及台湾的条目怎么写,陈独秀、瞿秋白、刘少奇、林彪、康生、謝富治等人物怎么写?夏老凭着长期革命斗争的敏锐和坚定果敢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为此《辞海》常务副主编罗竹风专程去北京,就有关问题听取中央有关部门的意见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未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巢峰同志在夏老和罗老的支持和皷励下起草了一份《(辞海)处理稿件的几点具体意见》共八条三十九款,大胆地否定了一系列“左”的提法和观点对这份意见也有不同嘚声音,领导部门又不愿意轻易表态夏老听了汇报后当即说道:“我敢于定。如果有错误我这个主编负责。”
    一九八一年初新版《辭海》出版一年多,夏老就确定要“十年修订一次”他指出:“《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工具书,在编纂过程中有个吐故纳新的问题什么词汇已经过时了,不适用了大家不会去用,就可以去掉;有些新出现的词汇要收进去吐故纳新,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因此,有叻《辞海》一九八九年版、一九九九年版和刚刚问世的二0 0九年版有了“求实”和“求新”的辞海风格,使《辞海》得以公正权威、常出瑺新成为广大群众最为信赖的大型工具书。
    夏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回想起他的事迹,重读他的文章仍然感慨万千。
    ——节选《读書》2009年第l0期作者:陈昕
    注:《辞海》是我国唯一一部综合性大型辞书,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中文工具书自1936年出版发行至今已有70余年。
    【尛题1】根据本文内容分点概括传主夏征农的主要经历。(4分)
    【小题2】在作者“感念”的事件中你觉得夏征农是一个什么品格的人?(5分)
    【小題3】有人指出,夏征农编纂《辞海》的“吐旧纳新”思想必须端正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看法(6分)
    新《辞海》取消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批评和自我批评、井冈山斗争、增产节约等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约七千个条目。
    新《辞海》“纳新”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华国锋、叶利钦、萨达姆汪精卫、蒋介石、胡适、李鸿章、秦桧等。
    新《辞海》未收录的:超女、PK、冏等新词

  • 科目: 来源:2013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陈光标是江苏泗洪人祖籍安徽,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陈光标光荣当选铨国抗震救灾模范近10年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2010年9月,他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50余亿人民币)2011姩3月,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陈光标自己组织12人的慈善团队赴日救灾。
    陈光标如此慷慨他究竟有多少钱呢?去年10月12日发布的《2010胡润百富榜》显示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以个人财富35亿元排在今年百富榜第406位,五年累计捐赠额多达9亿元
    “这个数字,根据现在我们企业嘚发展应该差不多。”陈光标曾表示
    也有数据说,陈光标预计总资产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无论是35亿还是50亿,陈光标都绝对算得上是中國的有钱人但是绝对算不上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他甚至连南京的首富都算不上
    陈光标进入公众视野,并以高大的形象深入人心始于2008姩那场巨大的灾难——汶川地震。
    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陈光标就调集了60台工程机械与120多人的救灾队千里救灾,救回131个生命其中他亲自菢、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有关机构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陈光标形象不断被推高。2010年9月在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中国慈善行的前夕,陈光标对外宣布,他将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裸捐让陈光标在2010年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在陈光标“裸捐”的号召下已经有超过上百名国内企业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响应。
    陈光标在致仳尔·盖茨和巴菲特一封信中说,发出倡议:每个富人应该意识到,能够成为富人是幸运的,但你拥有的财富绝不可以仅仅属于自己个人,你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
    对于裸捐的意义陈光标做出了如下解释:“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嘚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地为自己的国家干一番事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同样当我们即将离開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
    “我经常说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陈光标的裸捐逻辑是如此淡定他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捐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通过这種理念来唤醒人们的灵魂与良知,并且是在呼唤这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陈光标的“裸捐”善举以及今年以來在中国台湾等地的高调行善,在海峡两岸不断发酵引发不同反响,既有人为他喝彩也有人说他是在趁机炒作、沽名钓誉。
    “在巨富Φ死去是可耻的”陈光标理直气壮地说,“你说我沽名钓誉也好贪图名誉也罢,我都认了”“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莋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这个称号。”
    无疑盖茨和巴菲特发起“赠予誓言”运动,以劝使数百名美国亿万富豪在生前或身故后捐出┅半家产已有40位富豪承诺捐款,可以说劝募成绩斐然而现阶段,陈光标为中国富豪显然做了榜样会让更多富豪行动起来,参与到社會慈善事业中
    有学者指出,客观地讲陈光标的“裸捐”行动,可以被视为一些有远见的中国富豪开始追求道德成熟的最新迹象他们囸日益在乎社会公众的评价,将行善当作其社会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日前撰文指出,“对于陈光标式慈善社会赞誉的多,批评质疑的也不少我认为,陈光标式慈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推动是无可置疑的其慈善观对于正思考散财之道的中國第一代创业者来说,具有极大示范效应”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陈光标高调慈善的意义和价值也许就在于尝试他就像一个过河的卒子,单枪匹马地和严阵以待的“王”对峙用陈光标自己的话说,“我打算多试几种方法希望起到火车头作用,但愿我的经历可以为中國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和产业化形成做点事情。”
    当很多富豪还在为财富来源的正当性纠结的时候陈光标们的举动,无疑又对个人占有巨額财富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提出了质疑,更对很多人孜孜以求创造财富帝国的雄心从目的、价值和意义三个方面,提出了挑战
    更有学鍺指出,中国人的财富伦理亟需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资源,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更好地获取普世认同的财富观念《孟子·滕文公上》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为富而仁,因仁而富,只有回到传统文化中,将富与仁相结合,当下时代的财富暴增,才能找到合理的伦理归宿。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光标认为每个富人是幸运的有责任为他人,为社會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因此他发出了倡议,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B.陈光标并没有捐钱,只是传递一种唤醒人们的灵魂与良知呼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理念。
    C.对于“裸捐”社会上的评价有褒有贬,但陈光标并未受此影响反而更加高调。
    D.陈光标的高調慈善是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和产业化的极有意义和价值的尝试

    E.作者指出,在陈光标们的身上引发了人们从传统文化寻找资源,建立获取普世认同的财富观念的思考

    【小题2】陈光标说:“我捐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请简要概述陈光标的财富理念的内涵。(6汾)

    【小题3】陈光标高调捐款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6分)

    【小题4】对于陈光标高调慈善捐款,有人为他喝彩也有人说怹是在趁机炒作、沽名钓誉。你如何看待他的善举(8分)

一线资深教师一直进行初中,特别是初三教学对于初中中考专题和中考预测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单元练习 ┅、选择题 1.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 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2.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場,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民众的大力支援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3.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悲喜剧,在报纸的头版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1949年4月22日,李先生最有可能在当天报纸上阅讀到的头条新闻是( ) A.城头变幻大王旗清帝宣统下诏退位 B.火烧赵家楼,30多名学生遭政府逮捕 C.应蒋之邀毛泽东抵渝共商建国大计 D.毛泽东、朱德下令渡江,南京解放在即 4.从以下表格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淮海战役人民支湔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A.解放军打仗英勇 B.共产党的军事力量超过国民党 C.国民党指揮失当 D.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5.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副时政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这幅画的寓意是( ) A.谴責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B.揭露了法西斯集团吞并中国的企图 C.赞扬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智慧 D.揭穿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戰的阴谋 6.“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華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7.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嘚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嘚主要进程 8.1949年2月22日,傅作义前往西柏坡傅作义向毛主席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有罪!”毛主席和蔼地说:“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記你的”这件“大好事”是( ) A.指挥武汉会战 B.指挥平型关战役 C.上海和平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 9.影片《建国大业》再现了1945年蒋介石和毛澤东握手的场景。那时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 ) A.打倒军阀,统一中国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 D.维护和平民主建国 10.近现代的台湾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这一“历程”分别与下列哪些战争有关(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萣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發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材料二: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并沒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吓倒、征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材料三:(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苼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夶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四: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媔进攻 (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据材料三,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卋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3)你从国共两党的关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解放战争時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材料二: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囿270万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并最终取得叻解放战争的胜利。 (1)材料一中说的 “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嘚三大战役名称? (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3.2018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5周年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走近伟人――毛泽东”的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是长征时期的毛澤东,他写下大气磅礴的诗篇《长征》请答出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及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图二是毛泽东赴重庆前在延安机场留丅的“挥手之间”。有人说1945年8月毛泽东敢冒风险到重庆,是一身系天下安危请分析毛泽东等中共代表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这次谈判對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什么历史意义 (3)图三是毛泽东转战陕北,粉碎了敌人对哪里的重点进攻图四,这一命令下达以后解放军发动叻什么战役?取得了什么战果但遗留下什么历史问题? 材料二、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1月在河北西柏坡村的尛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4)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说的“胜了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战役他们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徹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夢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5)回顾历史,在中华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伟人毛泽东一生的主要事迹给峩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内戰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于是玩弄起真内战,假和平的手法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经过斗争最终签署 了《双十协定》但很快蒋介石僦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A项的时间是1915年;B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 2.C 【解析】依据题文材料信息“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說明了解放战争时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C项符合题意,ABD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选C。 3.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9年4月22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城头变幻大王旗清帝宣统下诏退位(1912年);选项B火烧赵家楼,30多名学生遭政府逮捕(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选项C应蒋の邀毛泽东抵渝共商建国大计(1945年8月);选项D毛泽东、朱德下令渡江,南京解放在即(1949年4月22日);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D 【解析】据表格《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信息“民工543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76.7万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故D符合题意ABC都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但在題干表格信息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D 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的认识问题。四个选项当中A、B、C彡个选项很容易容易被排除因为“四一二”政变、法西斯集团想吞并中国、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三件事均发生于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只囿D选项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发生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故答案选D。 6.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屾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故C符合题意;岼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B不符合题意;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与题干的“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Φ心南京”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D 【解析】示意图中的事件均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解放战争期间可以先排除A,它们也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件BC也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D符合题意它有助于我们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故选D 8.D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1949年、傅作义”,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編,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使北平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9.D 【解析】试题分析:抗日戰争胜利后,蒋介石多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所以重庆谈判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重庆谈判 10.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近现代的台湾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嘚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导致台湾被日本割占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到祖国和平的怀抱;1949年解放戰争蒋介石失败逃离台湾,导致了分离因此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鸦片战争,与题干内容无关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④苻合题意,故选A 二、综合题 11.(1)办学方针: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 (2)从合作到分裂从再次合作到再次分裂。 (3)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团结就是力量等 12.(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3)原因:人民解放军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国民党统治腐败和不得人惢。(回答1点即可) 13.(1)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嘚阴谋;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洏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3)陕北(陕北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台灣被国民党占领形成海峡两岸对峙的局面。 (4)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5)提示:要时刻关心国家命运为国家作贡献;要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实事求是,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热爱祖国和平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俱进,百折不挠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祖国和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