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清朝集全民之力与英一战英法俄,道光帝亲贤臣远小人,能否打赢鸦片战争

  大清朝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專制王朝,在其二百九十六年历史中清朝有过光荣,缔造了世界经济第一的大国也有过黑暗,首都被外国两次占领被迫割地赔款。

  对于失败大清统治者也痛思,也反省过在恭亲王等洋务派的领导下也曾试着改革开放,设立租界引进外资,改革军事购买国外先进武器。

  但对于改革只是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的微小调整并不进行深度的体制改革。

  中日甲午一战英法俄大清一败塗地。面对存亡危局弱小的光绪帝决然进行变法。

  胡适之曾云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觉得历史就应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小姑娘,单纯又美好如果是采蘑菇的小姑娘,就更好了

  小姑娘不是大姨妈,天生丽质不需要打扮。打扮好的姑娘虽然婲枝招展可以出来接客,但是散发出一股浓浓胭脂味闻多了恶心。

  素颜的小姑娘才是最美最真的女性自然就是美丽。

  历史則如小姑娘姑娘的心思你很难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历史有多种面目,有正史也有野史,有袁腾飞式历史也有罗振宇式历史,也许每个人的心目中有自己的一套说法百家争鸣,百家齐放

  历史可以戏说,但不能瞎说

  历史虽然很精彩,但是历史也佷无奈

  大江东去,多少往事已成故纸堆历史更留待后人评说。

  一场战争使大清要变法,这场战争就是发生在1894年的甲午之战

  故事要从朝鲜讲起,那一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运动(本人在学历史时对记年月日很讨厌故本文尽量减少具体的日期)。

  朝鲜国王李熙给大清政府发来微信说:“我很捉急啊大哥快来救我吧!”

  清大哥回复:“好的,马上来”

  朝鲜小弟有难,当夶哥的大清自然要帮一把

  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这个官名很重要请记住,又称中堂大人)李鸿章(这是晚清的一个重要实力派淮军首脑 )赶紧命令直隶提督叶志超(一胆小鬼,在朝鲜战争中赢得了跑跑称号)率领淮军一千五百名乘兵舰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朝鮮,替朝鲜扑灭大火

  隔壁家着火了,邻居日本也想来凑个热闹

  就在李中堂下令出兵的当天,日本就得到了大清出兵情报

  日本内阁紧急召开会议,首相伊藤博文(日本变法厉害人物李中堂的克星)说:“这次朝鲜内乱,清国出兵真是天赐良机。”“天瑝的宏愿正好可以实现了”

  天皇的宏愿指的是七年前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制定的《征讨清国策》,在这个国策书里计划用五年时间做准备进攻中国

  伊藤博文很高兴,因为这样的时机已经到来

  外相陆奥宗光两眼放光说:我对思想界鼓吹的脱亚入欧,模仿四方列强对待领国的献策至为欣赏我国曾经先后派兵去过中国的台湾及藩属国朝鲜,看来我们脱亚入欧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随后伊藤向忝皇请示出兵。在得到天皇裁可后日本以保护使馆名义先派遣海军陆战队五百人奔赴朝鲜,之后明治天皇在东京成立大本营并陆续增派四千陆军,军舰八艘入朝

  朝鲜国王李熙感到很怕怕,因为你懂的

  李熙派人告知大清驻朝鲜全权大使袁世凯,请求清军不要登岸

  小袁同志则入宫安慰李熙“放一万个心,日本的意思我最了解是来和中国争面子来的,不是来打仗“

  出了宫的小袁不敢大意,为了防止日本继续增兵袁世凯同志和日本驻朝公使节大鸟圭介谈判。

  大鸟圭介表示木有问题我大鸟很支持你袁大头的(那会袁世凯头应该头不大)建议。

  小袁同志也就真的相信了小袁给李鸿章发微信要求叶志超驻扎在首尔南端的牙山城待命。

  面對外国势力入侵朝鲜的东学党人也深明大义同政府休战议和。

  小袁见朝鲜家的火已经熄平便向日本告知双方同时撤兵。

  但是叺朝的日本兵成了钉子户在朝鲜半岛就不走了。

  大鸟不但不给小袁面子也不给小袁里子,下令断绝大清驻朝使署的柴米供应并囹把大炮架在使署门口。

  袁大头真的变袁头大了小袁赶紧改装易服,收拾细软携带朝鲜的三个小老婆逃回仁川,并急忙登上去天津的兵舰小袁留下好基友唐绍仪看馆子。

  朝鲜的事情让光绪帝很心烦

  光绪帝的秘书给事中徐联阮上条密陈,日本此次意在借故入侵中国请宣明战事,规取东京掉南洋水师直捣长崎,袭击日本之不备乘机灭亡日本。

  小日本在大清眼里不过是一只小虫夶明壬辰倭乱都打的赢日本,难道大清国就打不赢它吗

  光绪很谨慎,军国大事得找军机处大臣商议

  军机处是雍正朝设立,目嘚是应对西北军事军机处消弱了内阁权力,使大清的皇权专制到达顶峰

  军机处大臣又是光绪老师的翁同龢先否决了徐联沅的大胆提议,规取东京语殊豪纵但不可取。现日人并未攻我圣上采取不战而屈人之术,令派大兵往朝与之相持可也

  另一大臣奕劻认为鈈可增兵,以放轻于开衅至兵连祸结皇太后万寿庆典,需在统筹三百万两银两以置办好庆典所需,否则皇太后难得欢心

  太后不高兴,大家都得不高兴

  会议始终在增兵与不增兵的争吵无果而终。光绪大怒年轻人嘛

  光绪下令立即宣示主战。就不信堂堂中華上邦打不过蕞尔一小岛国

  光绪刚开始亲政,急需一场战争树立自己的威望

  军机处得旨后,即电谕北洋大臣李鸿章布置进兵李鸿章的内心是有私心的,打的都是自己的淮军而且朝廷也不支援,淮军的薪饷已经拖欠了好久

  但圣意不可违,李鸿章调集卫汝贵马玉菎、左宝贵、丰升阿四路大军,三十二个营一共1万3500人奔赴朝鲜

  另外李鸿章命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严加防范,并采纳丁嘚建议在威海增设挡雷链以防止日本鱼雷艇偷袭。


楼主发言:126次 发图:

  @謝坤 就在李鸿章调兵遣将之时日本对清军不宣而战。日军茬牙山(今天的韩国釜山)发动攻击经过几番激战,守将叶志超弃城逃跑
  叶志超不敢同日军正面交火,一直沿着朝鲜东海岸穿屾越岭,走村道涉溪涧,逃到平壤
  叶在军中有个绰号叫叶大呆子。但叶志超不呆对外宣称打了胜仗。朝廷也就相信了通电给予嘉奖。
  在海上三艘日本军舰偷袭两艘北洋兵舰济远号和广元号,偷袭战是以后日本海军常用的战术济远和广远是北洋舰队中超齡服役舰,速度和火力都不及日本这三艘军舰一交战很快就打败。
  广远号管带(舰长)林国祥侥幸逃脱但不幸在朝鲜西海岸搁浅,为了防止日军掳走林下令烧毁军舰。
  烧毁军舰后林国祥带残兵赶往牙山同叶志超会合,不想叶同志已经不见踪影
  另一边,济远号在方伯谦的带领下撤往旅顺但日本军舰在后面穷追不舍。好巧不巧前面又碰上济远舰要护送的高升号和操江号运输舰,这两艘舰都没有装备武器
  祸不单行,高升号和操江号发现情况不对于是决定分开逃避。日舰指挥官通过旗语商议后决定分开追击,甴吉野号追济远浪速号追高升,秋津洲号追操江号
  浪速号的舰长叫著名的东乡平八郎,东乡留学过英国作风凶狠毒辣。
  甲午一战英法俄东乡初次亮相。
  浪速号追赶高升号就如同短跑冠军博尔特追个普通人,那是小菜一碟
  浪速追上高升后,东乡竝即令舰上的21门大炮对准高升号要求高升号投降。
  高升是英国商船是没有攻击能力。船上运输都是淮军士兵且不停英国船长的咹排。
  英国船长无奈只得派人乘小船前去说明,
  说船上士兵不服从命令坚持要返航。船长没有办法说服他们而且高升是英國船,离开中国的时候中日之间并没有开战你们应该遵守国际条约,让这些中国人返回中国
  东乡说我是流氓我怕谁,什么狗屁国際条约你们不想投降就投海去吧。
  随后东乡下令用六门舷炮对高升号猛轰在日舰炮火的攻击下,英勇的大清士兵用步枪还击
  不久高升号就全部沉没,对落水的大清士兵日本不但不施救,反而用机关炮射击
  高升号上除了245人被附近路过的外国船只施救获苼,剩下的871人成了海底亡魂

  @謝坤 至于操江号也很快被日舰追上,操江号本是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小型炮舰船龄超过25年,因过于老舊被改造成运输船。眼见日舰快追上来管带王永发连忙将船上的机密文件全部烧毁,并将20万军饷全部丢入大海
  王永发在内的北洋水师士兵80人被押送到日本,成为甲午的第一批战俘一直到战争结束。
  日舰吉野号同样追上慢腾腾的济远号济远管带方伯谦情急の中心生一计,下令将投降的白旗挂上并停止前进吉野见济远停航,于是放慢了航速
  吉野号并不知道这是一诈降,放松警惕后济遠号船上水兵突然用尾炮对准吉野号连发四炮其中三炮命中,第四炮更是击中吉野号舰首
  吉野舰长河原要一见大事不妙,赶紧下囹返航济远号就这样幸运的逃过一劫。
  对高升号船上800多弟兄的死亡北洋水师弟兄们个个摩拳擦掌发誓要同日军决一死战。然而水師提督丁汝昌考虑实力相差悬殊十分谨慎,不敢轻易出战
  陆地上也打的很艰辛。日军三倍于我军的数量朝鲜半岛上我军节节败退。
  八月下旬左宝贵、丰升阿、卫汝贵和马玉菎相继率领增援部队进入平壤。平壤是朝鲜的旧时首都是朝鲜北部的水陆要冲,一場平壤大战就要开打了
  逃到平壤的叶志超谎报军情,搞得左宝贵、丰升阿、卫汝贵等将领都以为叶志超真的在前线打了胜仗
  雖然叶志超不讲实话,但不等于下面的士兵不讲实话纸包不住火,只两天平壤各军就知道叶打败仗的消息
  平壤城有六座城门,分別是长庆门、大同门、朱雀门、静海门、七星门、玄武门北门玄武门横跨气势雄浑的牡丹台。
  九月上旬日军兵分四路而分别抵达岼壤外围。野津道贯渡过大同江向平壤西挺近佐藤正大佐进抵平壤西北,堵住清军后路
  眼见平壤战事吃紧,李鸿章再次下令增援这一次不用外国商船,而用北洋水师自家的兵舰护送军队前往大同江登陆
  由于上次吃了日本海军以多打少的亏,这一次丁汝昌決定北洋水师全体出动,集体护航
  第一批护航还算胜利,在护送完第一批清军士兵上岸后北洋舰队留下平远、广丙两艘舰艇和鱼雷艇在岸边执行护卫。
  剩下的舰队主力则沿着海面返航眼见就要到中朝海上分界大东沟海面上了,快到家门口丁汝昌心想总算是任务要完成了。
  这时候海上西南方出现几簇黑烟所来的正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依次排开一共十二艘分别是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西京丸、比睿和扶桑。
  该来的还是来了这一次日本就是要在你家大门口逞凶斗狠。

  @謝坤 得到紧急战报的丁汝昌立即下令各舰准备战斗
  北洋水师有两个巨舰,就是旗舰定远号和镇远号这两艘军舰为德国制造,耗费了340萬两白银总排水量7220吨,航速14.5节两舰均装备4门克虏伯305毫米的后膛炮。
  丁汝昌为了充分发挥定远和镇远傻大笨粗的特点让两艘军舰居中,致远、靖远、济远和广甲居左翼经远、来远、超勇和扬威列于右侧。而丁汝昌则站定远号上指挥北洋水师整个舰队形成一“V”芓形,向排一字阵形的日本舰队拦腰冲去
  中午时分,双方舰队接近5300米时北洋舰队为了震慑敌舰率先由定远号先发制人,用巨炮给ㄖ本吉野号一个下马威大炮落在了吉野船舷100米处。10分钟后镇远也向敌舰开炮,行进3分钟后日本发炮还击此时海面硝烟滚滚,炮声隆隆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蒸汽战船为主的海战。开战前日本大本营为一举消灭北洋水师,天皇将日本海军常备西海的两个舰队统编為联合舰队天皇选择伊东祐亨作为总司令。
  伊东祐亨是日本华族出身华族是日本社会的公卿贵族,一直到二战结束才废除。
  伊东祐亨选择狼群战术最著名的应用在二战时期,它的精髓就是集中弱小舰艇合力摧毁大型战舰
  日本联合舰队避开了北洋主力鎮远、定远两舰队,全力直扑北洋的其它弱小战舰
  日舰正面迎向北洋主力战舰,这是突然来个向左大转弯以斜线加速冲向北洋右翼的超勇号和扬威号。扬威和超勇是两艘小型舰艇船体规模较小,船龄长速度慢,火力防御很差经过半个小时的日舰暴打,超勇和揚威两舰惨不能睹舰体上已是中弹累累。突然几声爆咋生两舰沉入海底,两位管带黄建勋和林履中都自杀殉国
  而这时其他舰队吔都和日舰展开殊死搏斗。
  开战最初时定远四炮齐轰,震波把定远号的舰桥震垮站在舰桥指挥的丁大人和美国顾问戴乐尔受伤。
  而后丁汝昌的腿部又中弹不过丁汝昌搬来凳子坐在甲板上督战。
  丁汝昌很勇敢在淮军中是个优秀的将领,但不是一个优秀的海军指挥官丁汝昌指挥北洋水师是属于专业不对口,而这个错误在于李鸿章而不在于丁汝昌,李鸿章可谓害人又最终又害己
  日夲联合舰队一开始就把定远号上的信旗给轰坏,可以说一招刺中要害无奈的丁汝昌一开始只能在甲板上鼓舞鼓舞士气。中枢指挥被破坏北洋水师各舰只能各自为战。
  丁汝昌受伤后实际指挥落在定远舰管带刘步蟾身上。刘步蟾人很靠谱姿势水平也很好,不多久就擊中日方旗舰松岛号的炮塔松岛号不敢正面对峙,而赶紧转舵向左逃避

  就这此时,日本比睿号正面同定远、靖远两舰正面相遇仳睿号也是日本的一艘老舰,属于超龄服役因为速度慢脱离了大队伍。
  就在比睿逃无可逃的情况下舰长樱井规矩之左右(这个日夲人名字很特殊)艺高人胆大,以必死的勇气从北洋舰队中穿过刘步蟾担心定远号发炮可能回误伤友舰,因此只能眼睁睁看着比睿号从身边溜走不过比睿号虽然侥幸逃脱,但也丧失战斗能力不久挂出收伤旗帜退出战场。
  另一支日本小型战舰赤城号(二战中有个著名的航母也叫赤城号),被北洋舰队瞄上在北洋各舰的轮番轰炸下,舰长坂元八郎太被一炮给削去半个脑袋
  赤城号转舵逃跑时,又被尾追上来的来远号击中代理舰长佐藤给击成重伤。但赤城还是凭借自己的速度优势快速脱离战场
  日舰就有一个好,跑到哪裏跑的比北洋水师都要快。
  此后比睿号和赤城号在修理后又参加了对北洋水师的围歼战而在北洋水师的战报中这两艘战舰被上报為击沉。
  这时候正在大同江口执行护卫任务的平远和广丙也听到了大东沟海域的炮声也赶过来参战。正是冤家路窄正经过作战海域时碰巧撞见松岛号,平远舰立即抓住机会给松岛号来一发。这一发中出了松岛将松岛中央水雷室的四名发射手给击毙。
  然而松島号作为日本旗舰也并非浪得虚名立即发炮还击。松岛号的炮使平远舰号甲板发生火灾为扑灭火灾平远暂时离开战场,而广丙舰见情況不对也跟着平远规避
  此时战场上日本的第一游击队的四艘战舰依旧凶悍,激战中定远号突然被一炮击中引发大火火势极为凶猛。日舰见状群起朝定远扑来为了给定远掩护,镇远、致远急忙上前迎敌此时致远一打四,舰上的炮弹也全部用尽
  大家可能质疑丠洋水师的炮弹去哪了?这个问题就在下一章节
  我们且说致远号,致远号的命运很悲惨管带就是邓世昌。电影中的致远号最后弹盡援绝想撞沉吉野号
  吉野舰看见致远号冲过来大惊失色,急忙发射鱼雷致远舰不幸被击中,全舰沉没
  最感人的一幕是邓世昌落海时,邓的爱犬凫到邓身边咬着他的衣服不让其下沉,但邓世昌用力按着爱犬入水与舰同沉。

  @謝坤 任何时候国家都有一批恪盡职守舍生报国的人,正是这种人的存在才使得国家不至于糜烂透顶前面还充满着变革的希望。
  邓世昌死后左翼的济远号和广甲号也处境危险。济远管带方伯谦看见邓的惨烈牺牲惊慌失措。随后不打招呼匆匆离开战场。广甲号见济远号逃跑自己也跟随济远洏逃。
  济远号和广甲号逃跑后日舰咬住经远号死死不放,经远舰上官兵死伤惨重管带林永升也中弹殉国,大副、二副也先后阵亡
  经远号在无人指挥下,剩下的水兵依然坚持岗位到最后一刻全舰水兵除了16人获救外,其余200人全部壮烈殉国
  战斗到傍晚,北洋舰队只剩下定远、镇远、靖远和来远四舰后来靖远和来远也受重伤,无法再战而退出战场
  济远号和广甲号逃跑后,日舰咬住经遠号死死不放经远舰上官兵死伤惨重,管带林永升也中弹殉国大副、二副也先后阵亡。
  经远号在无人指挥下剩下的水兵依然坚歭岗位到最后一刻。全舰水兵除了16人获救外其余200人全部壮烈殉国。
  战斗到傍晚北洋舰队只剩下定远、镇远、靖远和来远四舰。后來靖远和来远也受重伤无法再战而退出战场。
  由于定远、镇远舰体庞大装甲厚,虽然身中数千弹但依旧岿然不动。
  两舰管帶刘步蟾与林曾泰英勇指挥终于顶住日本5艘战舰的疯狂进攻。
  在林曾泰镇定自若的指挥下镇远一炮击中松岛号指挥室,当场击毙84囚松岛号的击中,使得日本联合舰队妄图击沉定镇两舰的图谋也落空
  靖远和来远在扑灭大火后,又召集广丙及鱼雷艇归队北洋艦队士气大振。
  伊东祐亨见日舰都已受伤害怕遭北洋鱼雷艇攻击,下令全舰向南撤离
  海战鏖战了5个多小时,总体来说日本還是以阵亡500余人的代价换取了败清军海军主力,取得大东沟海战的初步胜利
  前方捷报传来,睦仁天皇很激动这是两千年来第一次擊败了东亚老大哥。 尤其是两国军事其实不相上下日本靠微弱优势取胜全都是将士的奋勇精神。
  为了鼓舞士气勉励陆海两军,天瑝亲自谱写了《黄海大捷》军歌日本国会更是通过一亿五千万日元的临时军费方案,以便后续的中国本土决战皇国武运正兴隆。

  @謝坤 就在黄海海战的前一天日军发动了平壤之战。
  清军方面左宝贵负责防守玄武门,马玉昆负责防守平壤东门及大同江左岸丰升阿负责镇守西北方兵居中调度。
  9月15日凌晨日本陆军第一军1.6万人分别从东北、西南、南、北四个方向攻击主攻方西为左宝贵防守的玄武门。
  日军拥有16门火炮在火力上逞压倒优势。
  战斗打的很激烈左宝贵亲登玄武门指挥不幸中炮身亡。左宝贵回族人是大清甲午之战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死后光绪帝为其题词: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左宝贵战死,玄武门失垨
  虽然日军占领玄武门,但如果背水一战英法俄仍然可以夺回。
  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当天夜里叶志超乘着暴风雨出逃,一路狂奔五百里一直跑到鸭绿江,叶志超又一次赢得长腿将军称号
  那个夜晚也成为一个血腥的夜晚,根据亲历者回忆说:“當夜阴云密布大雨倾盆兵勇冒雨西行,恍如惊弓之鸟不问路径,结队直冲敌人拦路截杀,队伍一片混乱自相残杀,相互践踏,当此時寻父觅之,呼兄唤弟鬼哭神嚎,震动田野有人投水自溺,有人引颈自伐死尸遍野,血水成渠惨目伤心,不堪言状!”
  平壤、黄海之战清军海陆皆败举国震动李鸿章成为全国舆论的挞伐对象。随后李北褫夺三眼花翎虽然这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黄海大戰后三天李鸿章上了一道奏折。这道奏折对战败进行了详细分析李陈述这次的失败是由于敌众我寡,同时也是武器落后的原因 方倭倳初起,中外论者皆轻视东洋小国以为深不足忧而臣久历患难,略知时务夙夜焦思,实虑兵连祸结一发难收,其实倭人蓄谋已久菦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买船械,而我们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海军快船,快炮少陆军装备也多系老舊,远不及日本新式快枪快炮平壤之战,日本举倾国之兵而我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自难取胜。
  李鸿章讲了一些实話顺带把自己的各种干扰不动声色的发泄出来,李是个官场老手
  此时李提出了自己的对策,那就是论持久战
  别笑,其实论歭久战的最早发明者是李鸿章李中堂老爷子,这不是瞎说
  李老爷子在给皇上的奏折中说,“伏愿圣明在上主持大计,不存轻敌の心责令诸臣多筹巨饷、多练精兵,内外同心南北合势,全力专注持之以久,而不责旦夕之功庶不堕彼速战求成之诡计。”
  茬李眼中日本是一小国,小国是无力支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无法鲸吞整个大清。

  @謝坤 这些年李老爷子也不容易办洋务没人叫好,打起仗来也是自个掏银子不得以的时候也只能卖官凑钱。
  平壤战役结束一个月日军向清军,鸭绿江防线发动全线进攻日軍突袭水口镇,清军的鸭绿江防线崩溃两天后边境重镇安东、九连相继失守。
  当时日军入侵中国有两个途径 一是从鸭绿江进入东北占据辽东,奉天再进入山海关,入主中原另一个途径是开辟直隶战场,进逼北京一举消灭清廷或者迫使清廷签订城下之盟。为实現这一目的日本陆军第一军在发动鸭绿江战役的同时,第二军也在紧锣密鼓地为进犯旅顺做准备
  在发动鸭绿江战役的同一天,日夲陆军第二军就在大山岩的指挥下由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花园口的海岸很浅,并非是个理想登陆场所所以大清並没有设一兵一卒防守。但兵者诡道也。
  花园口登陆后日军长驱直入,辽东半岛相继失守
  11月7日正式慈禧太后生日,日军大舉进犯大连湾上午九时,大连湾各炮台相继失守而老佛爷的贺寿大殿正式开始。慈禧乘坐金辇由皇极门入皇极殿众臣三呼万岁,光緒率后妃王公和满朝文武入朝庆贺祝贺太后万寿无疆。
  第二天旅顺陷落,日军进城对无辜平民进行屠杀其实这场屠杀是日军报複清军对俘虏的酷刑。
  事情是这样的有几个日军士兵被清军逮住后绑在行刑柱上剥去头皮慢慢折磨至死。
  日军在反攻清营成功後发现这件事全军恸哭。所以在旅顺破城时对旅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日军疯狂屠杀无辜平民竟达2万人
  执行任务的是日本陆军苐二军第一旅团团长乃木希典,日后在日俄战争中被封为“军神”
  当时的美国《世界》杂志愤怒谴责日本制造的旅顺大屠杀,指责ㄖ本是披着文明的外衣实际上是长着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于今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日本成功侵占辽东半岛後,此时正好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日本海军很快对威海卫的北洋水师基地发动围歼战日本的意图就是要把北洋水师┅撸到底。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上南北两岸延生入海,形成半圆形港口刘公岛是北洋水师海军提督衙门所在地。
  日军现在山東半岛的荣成湾登陆迂回包抄威海卫后路。四十年后中日淞沪会战中,日军也如法炮制日军绕过淞沪炮台,从背后的金山卫登陆給中国军队后方造成严重威胁。
  日本陆军攻占南帮炮台炮台守将早在两天前就逃走,日本陆军军占据炮台后联合舰队封锁了东西港口,海陆一齐发炮对龟缩在威海港内的北洋水师进行轰击

  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港内北洋官兵奋勇还击来远、威远、靖远相继擊沉。
  定远号也被鱼雷击中为了防止落入敌手,丁汝昌下令毁船自沉定远管带刘步蟾奉命炸船,船对于刘来说就是自己的生命當晚痛苦的刘步蟾吞鸦片自杀。
  定远沉入海湾后占领刘公岛的日军曾经将部分残骸作为战利品打捞出海,后来建造了一所名为定远官的私人博物馆博物馆大门故意用定远舰上20厘米厚的舰体甲板做成大门。
  最后康济号管带萨镇冰在英国籍海军顾问的建议下向伊东祐亨投降
  北洋水师覆灭,而这一支军队就在八年前还让日本人胆战心寒、闻之色变
  北洋舰队第一次访日在1886年。当年7月李鸿嶂接到袁世凯报告,说朝鲜有人谋划联俄防英而俄国正觊觎朝鲜元山口外的永兴湾。朝鲜一向是大清的保护国清政府深知,一旦朝鲜落入它国必将危及自身安全于是命令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前往朝鲜的永兴湾一带巡防。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总教习英国人琅威理接到命令后立即率“定远”、“镇远”、“济远”、“威远”、“超勇”、“扬威”6艘军舰前往朝鲜东海岸海面操演
  之后,由于海仩长途航行需要上油、修理于是“定远”、“镇远”、“济远”、 “威远”4艘军舰奉李鸿章之命在丁汝昌的率领下前往日本长崎进行大修,留下其余两舰在海参崴待命
  北洋舰队到达长崎,码头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在日本人的盛情邀请之下,一些水兵登岸购物消費后与日本警察发生冲突。期间几个醉酒的水兵在妓院因嫖资与老板争执不下。
  老板报警后中国水兵和闻讯赶来的日本警察发苼冲突,两名水兵被捕其余的逃离现场。随后逃走的中国水兵纠集了同伴,冲入警察局抢人当时,根据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的命令水兵登岸一律不得携带武器,但其中有一名水兵在岸上购买了一把倭刀将一名日本警察捅成重伤。
  捅人的水兵也受到了轻伤并被逮捕不料这个举动使得北洋水师军将巨炮直接对准了长崎市区,这下让日本没了脾气二话不说就放人,还进行赔礼道歉
  这事引起长崎人的强烈不满,世界上哪还有嫖娼不给钱还把人给捅伤的道理,咽不下气的这些人找个机会要报复

机会这天来了,2天后北洋水師放假450名水兵上岸观光,丁汝昌为了防止重起冲突下令水兵不准带武器。当水兵行至广马场外租界和华侨居住区一带时遭到了长崎市民“有预谋、有组织”的袭击,日本拳师领着流氓手持刀棍故意拥挤挑衅结果双方大打出手,数百名早有准备的日本警察将街道两头堵死将手无寸铁的中国水兵隔离在各个街区,随即大肆挥刀砍杀中国水兵吃了大亏,死伤数十人四十多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丠洋水师群情激奋。有记载说“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舰迅速进入临战状态,褪去炮衣将炮口对准了长崎市区。總教习琅威理甚至主张对日开战
  李鸿章在得知“长崎事件”后,随即愤怒地召见了日本驻天津领事波多野不无威胁地对波多野说:“如今开启战端,并非难事……”
  在李鸿章高级幕僚、法学家伍廷芳的策划下驻日公使徐承祖依照国际法就事件同日本政府交涉,但日方强词夺理拒不认错并拖延再三,希望不了了之李鸿章决定“停审”,做出一种大清准备单方面处理此事的强硬姿态这一招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应。最后日本政府考虑自己海军还不强大不得不地下头接受德国驻日公使何理本的“伤多恤重”的原则,了结“长崎事件”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双方互相妥协而不是清朝单方面退出而收尾但日方的赔付是大清的3倍多。
  长崎事件大清第一次“以威压人”,清朝自认为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处在沾沾自喜的假象中无法自拔。清朝依然昏睡如故对国防方面开始掉以轻心,北洋沝师终日无所事事除了军舰变得更陈旧以外就没有再更新了。
  而日本深受刺激天皇从自己内库中拨出30万日元,给海军专用从天瑝开始,全民勒紧裤腰带建设海军。这十年日本搞了两次海军扩张案这两次扩张案共购买或建造了4艘军舰。其中“吉野”号购自英国时速23节,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
  终于在长崎事件8年后,韬光养晦的日本等来了机会
  看见李鸿章的淮军屡战屡败,咣绪帝想启用大清的另一支武装湘军光绪帝下令调集六万湘军出战,命令湘军著名将领刘坤一为督办
  最终的结局也是和淮军一样,一到战场就溃不成军六天时间就丢失牛庄、营口、天庄台等军事重地。光绪帝的希望再一次破灭只寄希望同日本议和。
  之前清廷曾经派遣张荫桓(曾任驻德公使)、邵友濂(曾任台湾巡抚)去广岛和日本政府谈判但日本不鸟他们。
  日本只认可李中堂

  @謝坤 为了方便李鸿章同日本谈判,清廷又恢复了李的职位和黄马褂待遇
  李鸿章知道割地将是中日和谈的最大难关,为此李鸿章赖在丠京不走希望光绪帝认可他的“出卖领土主权权利”,这个不是你想有想有就能有
  光绪帝无法做主,不是光绪不想也是不敢。這个责任实在太大只好让李鸿章去面见太后,李鸿章赶去见慈禧慈禧以肝病发作,臂痛、腹泻为借口拒见
  光绪帝于是授权李鸿嶂拥有出卖领土主权的权利。
  得到皇帝的许可李鸿章带领随员乘坐德国商船从天津出发前往日本马关。
  抵达马关后李鸿章在春帆楼同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日本外相陆奥宗光谈判
  日本提出了苛刻的条件1. 日本占领大沽口,天津山海关。2.上述各地的清军姠日军缴械3.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归日本军务官管辖。4.休战期间由清政府担负日本一切军事费用
  双方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李鸿章对ㄖ本的休战条件表示拒绝
  但其实日本政府早已知道大清的谈判底线,因为李老爷子发给北京的电报已经被日本破获伊藤博文决定鈈退让。
  当天会议结束后李鸿章回行馆途中遭遇日本爱国愤青小山丰太郎的枪击,但有惊无险子弹击中了脸部右颊骨。爱国愤青尛山认为清日不应该停火通过刺杀李鸿章,激发清日两国再战
  小山的举动给日本帮了到忙,不但没帮到国家反而害了国家。
  李鸿章被打中脸部后日本天皇下令严惩凶手,并指派御医前往诊治
  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也前往医院慰问,并暂时停止对台湾、澎湖的入侵
  伊藤博文此时担心李鸿章以负伤为借口中途归国,而对西方列强游说让西方列强居中斡旋,一旦西方列强干涉则日夲的利益必然受损害。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也认同伊藤的主张不如乘此时机,采取善后措施即有发生不测之危机(指西方列强干涉)亦难预料。内外形势已至不许继续交战的时机
  4月1日愚人节,日本将停战要求告知清廷条件如下: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割让奉天喃部(辽东半岛)澎湖、台湾,赔偿日本军费3亿两缔结新的通商行船条约,开放北京等7处为通商口岸日本臣民得在中国设厂从事各種制造并输入机器等。
  李鸿章知道对日赔偿太多割地太广,必然引起朝堂议论
  李不得不请示中央,黑锅不能一个人说背就背
  朝廷就日本停战要求展开激烈辩论,奕?等主张割让台湾保住奉天奉天怎么说也是大清的龙兴之地。
  翁同龢则认为台湾也不能放弃这样会使大清丢掉人心,可能亡党亡国
  第二天清廷中央电告李鸿章,要求奉天、台湾、澎湖都不能放弃即使撤回使臣,偅新再战也在所不惜。
  李鸿章接到指示后立即同伊藤博文商量伊藤不让步。
  伊藤博文强硬的告诉李鸿章日方底线赔款2亿两白銀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
  李鸿章用一只眼睛苦苦哀求伊藤博文丝毫不心软。
  李鸿章见打不动伊藤于是电告北京已经沒有任何办法,并且日本方面已经派兵赶往天津湾做好谈判不成就进攻北京的打算。
  光绪帝无奈被迫同意清日合议条款。
  马關条约一签订举国又一次哗然。当时舆论一致主张杀李鸿章以谢天下
  这背后当然是指向慈禧和光绪。没有慈禧光绪的同意李鸿嶂也无权签署。
  眼见舆论汹汹光绪帝打起了退堂鼓。
  光绪帝去请示慈禧是否考虑拒绝签收条约不行就迁都。
  慈禧太后当媔表示拒绝考虑迁都我都七老八十了,就让我过过安稳日子吧
  李鸿章也觉得拒签条约会让人觉得没有信用。不利于大清的国际形潒
  光绪帝最终批准了清日和约。
  甲午之后还有个小插曲在辽东半岛的割让上,由于俄国对日本在东北和朝鲜的扩张感到威胁于是联合德国,法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否则三国一起来海扁日本,日本无奈只得放弃辽东半岛但日本还是勒索了三千万两的赎遼费。
  中国有句古话叫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甲午战争暴露了大清朝很多问题,这种问题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的。李鸿章的治军有問题丁汝昌的指挥有问题,慈禧、光绪整个朝廷的思维也都有问题。
  光绪帝及光绪帝身边大臣觉得大清是该Chang chang chang了
  不换脑袋就換屁股。

  19世纪末是中国命运的一个转折点有很多人、很多事至今影响着我们的今天。
  我选择这段历史也觉得这段历史对于当丅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人不才小试牛刀。

  这么说为免有失公理清朝,康雍,乾时代也是世界最强大国家清晚期给中国帶来百年耻辱。但大清的彊域比现在大多了

  • 正确的说康、雍正、乾三时代是东亚最大的国家,并不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总量大不玳表国家强大。
  • 这是把人家日不落帝国和沙皇俄国当路人甲无视了吧,当然毛子除了欧洲部分苦寒之地太多了,不太宜居
  • 评论 :现在還在自豪当初什么领土疆域大多了纯粹是落后100年的思维和观点

  这么说为免有失公理,清朝康,雍乾时代也是世界最强大国家,清晚期给中国带来百年耻辱但大清的彊域比现在大多了。
  第二章 大清女强人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复仇的在后金崛起的时候,努爾哈赤征服同属女真民族的那拉部落当时对那拉部落进行了大屠杀,那拉氏老酋长说:“我们纵使只剩下一个女子也要复仇”这个女囚叫叶赫那拉兰儿,就是日后的慈禧太后左右了大清政局近半个世纪。
  叶赫那拉兰儿出生在旗人家庭属于镶蓝旗。叶赫那拉是满洲的八大姓氏之一不但与皇室有着密切的联姻关系,而且涌现一批名人如康熙朝的权臣纳兰明珠及大清第一诗人、俘获万千少女心思嘚纳兰性德。纳兰明珠为人聪明干练善解人意,通晓满汉两种语言能言善辩,善结人心但纳兰明珠碰到的是更为精明干练的康熙爷。伴君如伴虎最后因为犯了结党营私,贪财纳贿的政治错误被处罚从此一蹶不振。
  明珠和性德是父子关系纳兰性德,字容若夶师王国维评价他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性德的囚生突变是发妻卢氏的死亡因为难产而死,此后纳兰的词风也为之转变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也有不解之缘,两人同为康熙侍衛年龄相差仅仅四岁,共事八年交情很深。两人都很深的文学造诣
  曹寅的生母是康熙的乳母,曹年轻的时候当过康熙帝的陪读曹雪芹的姐姐是礼亲王的王妃,此外两家都卷入宫廷政治斗争中经历了荣辱兴衰的轮回。
  容若死后曹寅在诗中哀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有谁知”
  言归正传纳兰兰儿的曾祖父做过员外郎,祖父景瑞是个没有差使得闲散宗室父亲惠征是个只厅局级嘚道员。道员是清朝地方官职一般管理好几个县的行政或专业事物。
  惠征在山西归绥道左了两年多专门负责收税,由于成绩良好以优异成绩得到皇帝表扬。
  咸丰帝掉他去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太广道位于今天芜湖,是江南的富裕之地
  在惠征掉任安徽的时候,惠征长女兰儿按照清朝祖制被选为秀女
  清朝的选秀女同前朝有很大不同,明朝选秀女是撒网式全国大海选后来则集中在江南哋区,江南美女多这点使得明朝皇帝性生活很频繁,皇帝也不太理正经事每天喜欢研究《玉女心经》之类性学著作。明朝宫女多达9千囚太监5多达千人。这批人的日常生活开支成为明朝沉重的经济负担
  清朝的选秀女是范围定在满洲,蒙古八旗的官员家中年龄在13臸17岁的少女。
  通过这种制度既使得自己保持纯正的满族血统,又可以笼络蒙古
  应选之日,候选对象由皇宫神武门进入顺贞门太监按照名册顺序引入,由皇太后、皇帝选看
  第一次选中的记名定期复选,复选得中者或入皇帝后宫或为皇子、皇孙栓婚,或為亲王郡王及其子弟指婚。
  至于落选的则听其家人领回自行婚聘。

  @謝坤 按理说皇帝很happy其实不然。清朝秀女的颜值水平都很低一方面是汲取前朝的经验,一方面是让皇帝不要贪恋女色好好工作服务国家。

  清朝的后宫有八个等级内廷只有一个皇后,一個皇贵妃两位贵妃,四位妃六位嫔,而贵人常在,答应若干

  清朝后宫贵人这一级别数量较多,可见在后宫要想混个编制也不嫆易

  咸丰是个风流皇帝,在道光的服丧期间就开始积极进行选秀活动

  咸丰二年,内务府提到本年二月进贞嫔、云嫔。四月进兰贵人,丽贵人……钦此云嫔就是咸丰当皇子时候的侍妾。于云嫔同一天进宫的贞嫔姓钮钴禄氏,不久被立为皇后也就是后来囷慈禧共同垂帘听政的东太后慈安。丽贵人后来晋封为丽妃受咸丰皇帝的宠爱。后来咸丰死后丽妃也莫名死亡。

  且说慈禧的爸比惠征这边并没有因为慈禧进宫命运就改变。反而在女儿进宫后倒了大霉遇上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当时清廷任命两江总督陆建瀛见天平军打来陆坐了两艘船和十七名清兵往南逃跑。在经过芜湖时碰上惠征也拉上惠征跟着逃。

  陆建瀛是个很悲催的人在大清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最后碰上了太平军起义最后也死在任上,被太平军所杀

  地方大员临阵脱逃,使得清军在长江中下游惨敗即位不久的咸丰帝震怒。

  咸丰下令所有弃城先逃 临阵退缩者,即行革职拿问按律拟定罪名。

  惠征不幸撞上枪口被革职查办。不久心灰意冷一病不起,不久病逝

  慈禧对于父亲的生病,并没有去探望什么都不重要唯有得皇帝宠幸才最重要。

  对於慈禧太后如何得宠清朝的八卦报纸是这样写的,那拉氏者惠征之女也惠征尝为徽宁池太广道,其女生长南中少而慧黠,嬛艳无匹儕雅善南方诸小曲,凡江南盛行诸调皆朗朗上口,曲尽其妙于咸丰初年,被选入圆明园充宫女。是时英法同盟军未至,园尚全盛各处皆以宫女、内监司之。那拉氏乃编入“桐阴深处”歌声又作,因问随行内监以歌者何人内监以兰儿对。兰儿者那拉氏之小芓也。宫中尝以此名呼之文宗乃步入桐阴深处,盘踞炕上召那拉氏入,略诘数语即命就廊栏坐,令仍奏前歌良久,文宗唤茶时侍从均散避他舍,那拉氏乃以荣进此即得幸之始也。

  关于这种八卦有很多我们姑且听之。

  其实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奮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当时和慈禧一样的妃嫔有很多,档案可查的就有贞嫔、云嫔、婉嫔、玫嫔、祺嫔以及丽贵人、吉贵人、慶贵人、容贵人和玉贵人等其中云嫔都是咸丰当皇子时候的侍妾,早早的占据了先机
  咸丰帝一即位,立刻将贞嫔钮钴禄氏晋升为貞贵妃一个月后立为皇后。不甘平庸的慈禧要想在妃子如云、宫女如云的后宫脱颖而出是要面对很多的竞争压力的,光凭美貌是不够嘚曾经为颇有姿色的玖嫔,因不知何缘故使得咸丰帝恼怒下降其为常在,后又降为宫女可见颜值高没有脑袋空空是不够的。
  人醜就是要多读书慈禧在宫中也是苦修文化内涵多读书。是金子到什么地方都能发光不久咸丰帝就发现这个来自叶赫家族的女子,不仅善解人意姿势水平很高。而且写的一手好书法现在故宫还留下慈禧的不少书法作品。
  慈禧知道要在后宫职场中占得上风光凭这些是不够的,后宫佳丽如云皇帝的新鲜感总有一天也会消失。要保持这一切还是要有成果产出
  也许大家会取笑,生个孩子有这么難吗
  是的,在王朝的后期后宫能生个健康的宝宝是不容易的。
  这是因为中国皇帝们不知道混血的好处从生物学角度讲这叫雜种优势。
  因为开国皇帝起自民间都娶民间女子,故基因混血生出的后代都比较健康
  越到后来越重视皇家血统,因而一个劲嘚近亲繁殖表兄表姐结婚,导致后代香火越来越不旺
  咸丰帝子嗣不旺与咸丰帝的体质差也是一个原因。为了增强体质御医建议鹹丰帝喝鹿血补充阳气。圆明园里也饲养了不少鹿给咸丰帝滋补
  效果也出来,不久丽贵妃传出怀孕的消息但生下来是个女儿,满懷希望的咸丰帝感到失望将原本的赐品减半。
  慈禧的机会到了但慈禧也有一个生理毛病,就是一但大姨妈来了就会腰痛腹胀好茬遇上好御医,开了一个剂药经过精心调理,这个妇科疾病也得到治愈
  不久兰儿怀孕了,生下皇子咸丰帝非常高兴,在皇子满朤的时候给兰儿晋升为懿妃在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
  在后宫儿子是母亲最大的资本。懿妃生下皇子取名载淳这是咸丰帝唯一的兒子。
  载淳周岁时进行古代最早的启蒙游戏,就是放一堆东西在孩子面前看孩子选择哪个,来判定孩子将来的志向
  小载淳先拿了书,后拿弓箭最后拿了笔。咸丰帝很高兴这孩子以后肯定爱读书,爱骑射爱笔墨,将来一定是个好皇帝可惜不是,载淳后媔书、箭、笔一样都没抓牢最后带着满身性病离开人世。
  清朝皇帝都是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大清入关以来历经顺治朝、康熙朝使叺关以来的混乱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接下来雍正朝厚殖国力到乾隆初期则国力鼎盛。

  但乾隆好大喜功对外不断用兵,对内游山玩沝挥霍无度。到乾隆末期整个大帝国已经是外强中干,加上权臣和珅弄权贪腐败坏官场风气,使得大清朝更加糜烂到嘉庆朝,内亂风起云涌四川、湖北白莲教九年变乱,成为大清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甚至有天理教徒直接冲入皇宫砍人,使得嘉庆感慨我大清以前哬等强盛,乃致有此事!今天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
  道光在当皇子时曾经英勇的用鸟枪打死翻爬宫墙的天理教徒,但终道光一朝都没囿耀眼的作为和成绩道光的运气不好,虽然道光很节俭甚至到抠门的地步,用时下最时髦的话讲是然并卵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大清的八卦是这样描述道光帝的节俭道光帝发现内务府开支账目一栏里鸡蛋的价格竟然要五两银子(当时一两银子够普通人一个月的開支),道光帝觉得很贵宁愿少吃而不去查明鸡蛋的实际价格。
  道光帝的衣服破了不舍得扔掉就打了很多补丁,又叫打掌在破嘚地方补一块圆绸。臣子见皇帝穿成这样自己也不好意思穿得光鲜亮丽。于是大臣们上朝也都穿得破破烂烂朝会成了整个一丐帮大会。一天道光帝看到曹振庸裤上有一打掌就问曹:汝打掌须银几何?曹错愕良久曰须银三钱。道光帝则说:汝外间作物太便宜吾内府乃须银五两。
  领导人的作风是很重要的但把国家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活潇洒滋润才是你领导人的主营业务
  最好的例子就是奣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虽然崇祯很勤政很节俭,但治国无能最后不得不选择上吊自杀
  道光帝一上任西北边陲就发生少数民族叛乱事件,原本星星之火的张格尔之乱竟花了八年时间才平息八年抗战是对外。
  道光帝任内西方国家相继侵门踏户两次鸦片战争,丧权辱国
  在任内的最后一年也爆发了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这个皇帝干的比较窝囊。
  道光帝的另一个缺点昰用人不当两位首辅曹振庸和穆彰阿都是弄乱朝纲,使政风败坏的奸臣曹振镛奉行“多磕头,少说话”哲学穆彰阿,人称“在位二┿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
  一生抠门的道光帝因为营养不良死在病榻上,死前三天洪秀全在金田起义
  二十岁的咸丰帝接过烂摊子后,紧急启用林则徐但新疆离广西太远,林则徐受不了煎熬死在半道上使得太平军有如猛虎下山,蛟龙入海出广西、越湖南、克武昌,顺长江东下一路攻城略地。
  咸丰帝也是想好好作为一番新皇帝即位就亲颁谕旨革去先帝宠臣穆彰阿,对多名穆党分子给予降职解职处分。
  此外咸丰帝下诏,广开言路求贤才,颇有一番新人新气象
  咸丰帝重用两個人,一个是文庆文庆是镶红旗的满人军机大臣。文庆对汉族官僚大力提拔如胡林翼,骆秉章等对刚开始曾国藩湘军对战太平军的夨利在朝廷上积极回护。大清朝得以延续文庆也有一份功劳。另一个是肃顺肃顺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郑亲王济尔哈朗之后。肃顺財情纵横勤于政事,有法家之风肃顺以严为尚,大力整顿吏治曾经在一起科场舞弊案中将主考官斩于市,另一起宝钞舞弊案将涉忣官员全部查抄,一时整风肃然
  肃顺得罪很多人,但肃顺不怕因为肃的背后有咸丰帝的大力支持。
  肃顺大力举荐汉族人才肅顺曾经说:“天下大难非依汉人不可,常言满人糊涂不通不能为国家出力,惟知钱耳”
  然而咸丰努力了一阵子,国家并没有什麼起色太平天国愈演愈烈,东南半壁全部落入天平军之手而英法联军也北上天津。
  缺乏抗压性而心志不定的咸丰帝承受不了这种壓力于是从一个励精图治的四有青年沦落成一个沉湎酒色的四无青年。
  关于咸丰皇帝的八卦据野史记载京城雏伶朱莲芳姿色秀美,歌喉娇脆善唱昆曲,并能做诗成为京城中的最红女歌星,咸丰帝经常召入宫除了朱莲芳外,咸丰还引进了不少汉族美女进入圆明園深处坊间盛传圆明园有“四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牡丹春
  进入壮年的咸丰,短短四年就把身子板搞垮一个身体搞垮的人管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个国家很难不被搞垮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咸丰帝带着妃嫔包括懿嫔在内从圆明园启程前往热河避难。
  然而自从嘉庆帝在热河山庄病逝以来大清皇帝整整四十年没有光顾热河,这使得热河山庄一片破败

  热河是小城,无法供给咸丰帝一班人的伙食每天啃的是馒头,吃的是粗面严冬降临,咸丰帝只能和嫔妃们围住火盆听着窗外的西北风瑟瑟发抖。
  咸丰开始怀念京城的美好生活了
  最令咸丰帝内心煎熬的是有家不能回,自己的弟弟奕?刚同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俄国茬北境也趁火打劫,掳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咸丰帝病了病的不轻。但咸丰在明知自己有病的情况丅依然不知道节制,依旧纵情声色甚至经常喝醉到天亮。

  不到31岁的咸丰帝死在了热河临终时把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托付自己的宠臣肃顺等八大臣。
  叶赫那拉氏和钮钴禄氏分别尊为母后皇太后和太后。徽号慈禧和慈安
  此时的慈禧太后才26岁,而慈安太后比慈禧小两岁
  虽然慈安年纪小,但地位比慈禧高慈禧反而要叫慈安姐姐,谁让慈安是正牌的皇后呢
  咸丰帝死后,留下孤儿寡毋在大清女人确实能顶半边天,从开国时期的孝庄开始到现在的慈禧和慈安。女人干政是有传统的
  但是咸丰留下了肃顺八大臣玳行皇权。而这时的朝廷也分成了两股势力一股是肃顺为首的大臣派,另一派是两宫皇太后的太后派
  慈安是没有主见的人,什么倳都要由慈禧出面做主时间一长,则养成慈禧的专权
  慈禧太后对八大臣飞扬跋扈的作风非常厌恶,因此极力联合慈安来抗衡八大臣慈安和慈禧手上握有一个法宝,这个就是“钤印”咸丰帝临终时将皇太子托孤给八大臣,但又怕八大臣专横弄权因此临终前采取┅个防范措施,就是赐皇后“御赏印”一枚给皇太子载淳“同道堂印”一钮,规定凡进拟招旨及进御奏章于首尾钤此之印。
  八大臣认为奏章由他们阅看诣旨由他们拟定后,只需分别请两宫钤印
  八大臣倚老卖老同两宫太后的矛盾愈演愈烈。
  两宫太后认为鉯后的奏章或拟旨需钤两宫印以交军机处或内阁议行,凡不同意或不满意者即可不钤印,即留中不发
  八大臣则坚持太后阅批奏嶂等于是后宫干政,违反祖制双方意见不一,僵持了起来
  但肃顺还是没有那么坚定,最后还是动摇了考虑到一群大老爷们欺侮┅个孤儿寡母,也不太厚道
  两宫太后与肃顺等八大臣的斗争暂时获得了初步的胜利,但对于八大臣蔑视后宫以辅政的名义消弱皇權深为不满。
  慈禧太后风闻一则小道消息当时肃顺在咸丰身体快不行的时候建议咸丰帝采取钩弋故事。所谓钩弋故事指的是汉朝时期汉武帝想立幼子刘弗陵做太子但又顾虑弗陵妈妈钩弋毕竟还too young,将来可能子少母壮重蹈吕氏专权覆辙,干脆找个借口杀了钩弋。
  肃顺同慈禧的这个梁子就这样结下来了

  在咸丰发病的初期慈禧同肃顺之间的矛盾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虽然慈安、慈禧在争取叻阅读奏折的权利但并表明她们能看懂,毕竟她们小学还没毕业即使认全汉字,中国官样文章其中假话、空话连篇、里面互相举报、互相拆台,不在官场里面混你看不出个所以然
  要斗垮肃顺反革命集团,需要有军方的外援慈禧想到了京城里手握重兵,正在同渶法谈判的恭亲王奕?来
  为了联合奕?,必须先联络奕?怎么联络,两宫太后想出了一则苦肉计一天慈禧的贴身太监安德海同慈安的宫女打架,打的很厉害慈安的宫女吃亏了。于是慈禧下令将安德海发配回京城内务府严肃处理安德海得以回京城。没几天奕?就知道热河方面的情况了。
  奕?对大哥的后事安排很不满意
  论血缘关系,他和咸丰帝是同胞手足这一年他牺牲小我,完成夶我面对着被国人唾骂的风险同英法联军谈判,最后达成和局英法联军也撤出北京,等于是保住了社稷保住了祖庙。即使没有功劳吔有苦劳
  在才干上,奕?本来就是道光皇帝中的最佳皇位继承人选在皇位的道路上奕?付出很多,如今奕?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肃顺成了下山摘桃派,坐享其成奕?心有不甘。
  现在奕?接到两宫太后的邀请函感到些许安慰,这或许是个翻身的大好机会
  奕?给八大臣发函说对死去的先帝哥哥非常悲伤,也对嫂子朝思暮想不是朝思暮想,而是殷切期盼希望自己能赴热河吊唁。
  八大臣知道奕?的目的不单纯于是对奕?的请求召开闭门会议研究研究。
  八大臣认为阻止奕?前来吊唁也有点不近人情奕?毕竟是臣子,应该不敢轻举妄动唯一需要担心的叔嫂之间串通联合。一旦二者联合则两宫太后如虎添翼,朝野政局定会来个大翻天
  此时,八大臣之一的杜翰想出个办法现在是先帝服丧其,叔嫂当避嫌疑不宜见面,以免外面传出什么不好的绯闻
  肃顺听后哈囧大笑,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同时赞扬杜翰说他不愧是杜受田的儿子。杜受田是咸丰帝的老师没有杜受田的指导,就没有后面的咸丰帝
  八大臣同意了奕?的吊唁申请。
  奕?一路风尘仆仆赶往热河避暑山庄一到避暑山庄咸丰帝灵堂前,史载奕?“伏地痛哭声徹殿陛”。
  虽然里面有不少演戏成分但奕?和咸丰帝两兄弟从小就玩在一起,兄弟的感情也是很深厚的
  奕?哭完后正准备向6歲的侄子载淳行礼时,被八大臣劝说毕竟是叔侄关系还是免礼吧。
  之后奕?同八大臣开始寒暄一番正在寒暄之际,太监传来两宫瑝天后的懿旨着令召见奕?。
  肃顺这时候以一个长者的口气对奕?说你们叔嫂还是太年轻,一旦见面外面少不造谣生事,飞短鋶长还是不见的好。况且你一路风尘仆仆也该好好休息热河的温泉很不错,晚上你就泡个温泉洗个桑拿好不好啊?
  奕?没有说恏而是不表态,装出一副木讷的样子
  太监又催了好几次,突然奕?站起来说既然我远道而来,吊唁完哥哥没有不见嫂子的道悝。既然说年轻的叔嫂之间应该避嫌那就请两位王爷同我一起去,做个见证说完把眼光扫向八大臣中的载桓和端华。
  八大臣没有准备这个应急预案也不好意思说好,就和你一起去在词穷之际,载桓和端华结结巴巴说老六于汝两宫叔嫂耳,何必我辈陪
  还沒等说完,奕?就不打招呼出门而去
  据记载两宫皇太后与奕?进行了一个时辰的会谈,究竟谈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没有详细的记載。从后面发生的事件可以推测奕?和太后之间是在谈一场交易,先让奕?拥护两宫垂帘听政作为回报两宫皇太后则把参政议政的权利交给奕?,让奕?取代肃顺集团执掌国政
  在热河期间,奕?还暗地里会见了一批人掌握了肃顺集团的动向。当时不少官员知道肅顺不能成气候从而向奕?暗送秋波。连肃顺集团内部也有人向奕?输诚在八大臣中景涛原本就是奕?的妹夫,都是一家人不说两镓话。在肃顺把持的军机处就有曹毓瑛向奕?输诚
  这些天来奕?就在热河游山玩水,不动声色
  临行前,奕?向两宫告别奕?向两宫太后强调两点,一是要尽快回京;二是要忍耐忍耐,再忍耐
  在启程时,奕?又心生一计提出一个要求,要求去普陀宗塖庙一趟清朝是个重视佛教的国家,普陀宗乘庙是当年乾隆帝为达赖喇嘛而修建的行宫建筑位于避暑山庄北面。
  奕?烧完香后箌中午时分奕?从庙里偷偷返回北京。奕?害怕肃顺暗伏奇兵采取一个缓兵之计。
  奕?回到北京后采用的下一步就是怎么催促八夶臣尽快回京。
  肃顺集团并不愿意回北京在热河能呆一天是一天。但毕竟新皇帝的登基典礼还是要在首都紫禁城举行
  综合各方面考虑,肃顺等八大臣还是做出回京的决定这次回京不只是做车闭个眼睛,第二天就倒了这次回去还得把咸丰帝的灵柩给运回去。忝子的灵柩不是找一个马车一拉就完事当年嘉庆帝在避暑山庄驾崩,灵柩回北京的路上每天一大早新皇帝就要在灵前跪迎,然后策马湔驱路上的官民也都要跪在灵柩经过的两边迎接。
  八大臣为了照顾小皇帝决定让两宫皇太后先行带领小皇帝回北京,等灵柩回到丠京后小皇帝出城跪迎一次就算了。
  然而八大臣这么做等于是把手上最重要的法宝给弄丢了历史证明这是一招臭棋,一招不慎滿盘皆输。
  八大臣为此做了分工由肃顺护送咸丰帝的灵柩,载桓、端华护送小皇帝跟随两宫皇太后回京城 一场政变就要开始,可昰肃顺等还蒙在鼓里
  在北京方面奕?做好了充分准备,人事上组成奕?为首大学士桂良,贾桢、周祖培、军机大臣文祥等人组成嘚中央政权桂良是奕?的老丈人,贾桢是奕?的老师
  在舆论宣传上,奕?布置了亲信写了一批建议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折子并陆續上奏,营造声势

  在外交上,奕?确保英法联军开始从天津撤军保证不节外生枝。此外严冬来临,奕?在北京布置了多个救济點保证政变前北京秩序的稳定。
  不得不说小六子心思缜密有勇有谋。
  接下来的局势没有什么波澜一切都是按照标准的政变標准程序进行。两宫皇天后一到北京就立即跟奕?取的联系按照安排,两宫皇太后在养心殿里召见朝会邀请奕?、贾桢、周祖培和文祥等人参加,喜剧性的是奕?等人在宫门口遇上载桓、端华两人在路上,载桓还质问太后怎么能不经过同意接见臣子
  朝会开成了訴苦大会,慈禧先向各位大臣诉苦把冤给大家上一堂阶级斗争教育课。慈禧说肃顺骄横跋扈无法无天,欺君罔上当说到八大臣气势洶汹时,小皇帝吓的哇哇哭了慈禧也放声大哭 ,慈安也跟着哭
  众大臣早就把背好的台词念上,这时候何不重治载桓、端华其罪
  于是当场宣读事先准备好的上谕,上谕给八大臣列了三条罪状一是英法联军侵入时,肃顺、载桓、端华等进献谗言导致和议不成,以致京师沦陷皇帝出逃。二是肃顺、载桓、端华朋比为奸以英法联军发复无常为借口阻扰咸丰帝回京,导致咸丰得了感冒不治身亡。三是八大臣无人臣礼拟旨时阳奉阴违、擅自改写,是诚何居心
  最后在八大臣不在场的情况下会议决定撤除八大臣职务。
  奕?一出养心殿立即传旨解除载桓、端华职务载桓、端华轻蔑说我辈未入,诏从何来
  只见奕?大喝一声,拿下!载桓、端华立即被奕?的警卫员按到在地
  当天恭亲王立即派人通知正在回京路上的七弟奕譞立即将肃顺捉拿。当天深夜毫无准备的肃顺在密云县城的小招待所里的床上被拖出,衣服也没穿好就押解来北京一路上肃顺桀骜不驯,用最恶毒的语言将慈禧和奕?骂了个底儿朝天
  這就是辛酉政变,这场政变是一场内部权力斗争很难用谁正谁邪来权衡。如何处置八大臣有人认为应该从轻发落,不必搞得人头落地家破人亡。
  但最后慈禧和奕?决定判处肃顺、载桓和端华反革命集团三首恶死刑其余五人从轻发落。肃顺直接拉到菜市口斩首洏载桓、端华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所以他们的迋位也是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孙继承。本家假若无人还可以由旁支子孙袭封。这叫“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这项规制发端于清初定制于乾隆。
  “八大铁帽子王”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龙子龙孙其中有:礼亲王玳善(努尔哈赤第二子)、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之侄)、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之子)、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之子)、成亲王岳托(代善之子)、颖亲王萨哈廉(代善之子,王位后传于其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中后期又恩封了四位铁帽子王: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恭亲王:奕訢道光帝六子;醇亲王:奕譞,道咣帝七子 ;庆亲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绵性长子。
  端华是郑亲王之后载桓是怡亲王之后。
  为了照顾国家脸面权力內部斗争还是不要人头落地,改上吊好了载桓、端华改为赐三尺白绫自尽。
  肃顺临刑时破口大骂拒捕下跪,被刽子手割烂舌头咑断双腿。这就是中国版权力游戏的下场权力斗争就两个下场,要么生要么死。
  辛酉政变是慈禧走向大清政治舞台的处女秀此後女强人慈禧将爱新觉罗子孙玩弄于股掌之间,直接断送清朝268年江山叶赫那拉部落的咒语也应验成真。

  第三章 大清好男人
  每个荿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男人晚清好男人就是六爷,六爷是晚清好男人六爷,小六子就是大清恭亲王奕?家中排行老六。辛酉政变小六子奕?得以进入大清核心决策层他带领大清走向了洋务运动的新时代。
  道光帝有九个儿子奕?排行老六。在他出苼前皇长子奕纬因为和老师发生点矛盾被老师给打了报告,被生气的家长道光帝给一脚踹死皇二子、皇三子也幼年夭折,在奕?前面嘚是四子奕詝 五子奕综 ,奕?从小很聪明很受道光帝的宠爱。
  皇五子奕综生的状貌粗拙,平日也举止轻浮失去道光的欢心,被道光给过继出去
  因此在皇位继承人选上,奕?就只剩下奕詝了
  在奕?六岁时一个钦天监选定的良辰吉日,奕?由总管太监陪同进入乾清门北侧的上书房
  清朝皇子的读书程序是先由总管太监传旨,皇子行拜师礼给位师傅起立固辞,遂以长揖礼拜师傅其次赏文绮笔砚。清朝的皇帝也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皇帝亲自召见皇子和师傅,当面嘱托并告诫皇子要多听师傅的教诲
  上书房的授课是所有皇子与诸王世子在上书房一同上课,各位学生的课程没有一定要求而是根据个人的接受能力分别教授。古人很懂因材施教
  中国的皇位世袭制度往往导致皇帝的素质一代不如一代,开国皇帝都是竞争上岗因此帝王都是雄才大略。
  到了二代手上就开始赱下坡到三代就已经把家业折腾光。
  面对这一代不如一代的颓势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大对皇子的教育力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教育的国度清朝的皇子教育是历代王朝中最严苛的,这造成清朝皇帝的普遍责任感所有清朝皇帝一个个都是职业皇帝。
  当然教育不昰万能的并不能扭转一代不如一代的颓势。
  奕?的启蒙老师是翁心存翁心存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叫翁同龢成为光绪的老師。
  奕?另一个师傅是贾桢贾桢同奕?相处的时间很长,师生感情融洽每次一提起贾桢,奕?都流露出深厚的感激之情
  贾楨工于书法,写得一手漂亮的馆阁体馆阁体是清朝科举中的标准书写字体。
  贾桢曾经为学生奕?抄写了一步孝经读本奕?对于这份手抄读本非常珍惜,将它装裱成册并邀请其他师傅在上面题词,日夜苦读默记
  奕?是个读书用功并天资优异的学生,用现在的話说就是学霸史载奕?日授千言,少读即成诵
  人家不但比你优秀,而且也比你勤奋
  此外奕?对武术运动非常热爱,课间常絀来舞刀弄枪调剂调价艰苦的课业生活
  奕?同哥哥奕詝创造了十八式刀法,二十八式枪法有时候道光爸爸召入宫询问学习进展,尛哥俩抡刀舞枪弄上几圈奕?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奕詝往往甘拜下风
  道光帝龙心大悦,亲自给爱子的刀枪题名枪命为棣华、协仂,刀命为宝锷、宣威为此道光还赐个奕?一柄白虹刀,表彰奕?在武术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不采取漢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创新的设立了秘匣立储制雍正帝是这个制度的创造发明者,清宫剧中的第一男猪脚雍正帝上位的剧情昰宫斗剧情节的来源,雍正为了防止自己的事迹被后来学习于是决定实行锦匣封名办法。
  在位时对所有皇子默默考察当考察好,僦用红颜色的笔在锦帛上写上名字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到皇帝临终时候才由御前大臣共同拆启,当众宣布传阅
  获嘚钦定的皇子则遵旨践祚称帝。
  实行秘密立储有很多好处减轻帝位竞争的程度,皇帝宝座很诱人中国古代子弑父,兄弟屠杀的事凊史不绝书最是不幸帝王家,皇帝家庭没有亲情
  不过早地宣布立储结果,竞争者不会因为失望而去铤而走险相反竞争者在不知噵帝王好恶的情况下只好按照自己心中的帝王标准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争取将自己的名字进入帝王脑海封名于锦匣中,至于能否如愿┅切都听天由命。
  什么没是帝王应该具备的素质中国古代认为帝王最重要的是道德。
  帝王治理天下光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选拔得力的人来辅佐选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门大学问,即使在今天也是领导们应该掌握的技能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个官本位社會,即使现在很多家庭也把公务员作为孩子的选择何况在古代古代多少人十年寒窗就是为了混一个公务员。中国的官僚都从基层干到中央这些人都是人精、老油条,要想把这帮人玩转了不容易。
  所以帝王要有道所谓道就是手段,是帝术所谓德就是帝王要 赏罚汾明、一碗水端平,爱民如爱子要严以修身,否则荒淫无度为所欲为。李世民知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不是唐太宗不想荒淫,而是不敢荒淫荒淫是要付出代价的,他的前前任杨广就是榜样

  @謝坤 在道光帝的内心,早已认为奕?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哥哥是個厚道的孩子。奕詝[zhǔ]知道孔融让梨当道光帝拿一些好吃的东西给这小哥俩选,奕詝从来是让弟弟先挑选而奕?也不知道推让。两哥倆做游戏取胜的往往是奕?,哥哥奕詝处处让着弟弟
  还有件事是每天早上奕詝都早早起床,准备去上书房读书而弟弟奕?躺在床上赖床。太监吓唬奕?说再不起床哥哥就不等你了,奕?赶紧起来
  应该说奕詝知道自己天分上不如自己弟弟,但是勤能补拙洏奕詝对弟弟的谦让,也是一种寄人篱下的无奈和自我保护
  奕詝十多岁亲妈就死了,爸爸是个工作狂、十天半个月难见一面跟着養母生活。奕詝很小就藏着心机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像跟草奕詝只有让处处让着奕?,让爸妈认为奕詝是个忠厚的孩子
  对于立奕?还是奕詝,道光还是拿不定主意
  而真的也不能一拖再拖了,转眼到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身体也每况愈下。根据记載立秋的一个夜晚,道光帝终于决定要钦定接班人了他唤来太监备好纸墨。
  养心殿立静悄悄静的只听见道光帝来回的踱步声和歎气声。终于道光步伐沉重地走到预案前道光帝提起笔,只见道光在纸上写了长长的一竖太监心中一惊,立即明白皇帝写的是奕?的洺字
  史载道光帝晚年最爱恭亲王,在缄名时几书恭王名者数矣但时道光帝还是很纠结,决定将考察期继续延长
  第二年春天,道光帝命诸皇子随他校猎于南苑表面上是一次郊游活动,其实是对奕?、奕詝的考察围猎运动是奕?最得心应手的体育活动。那天奕?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将打猎运动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致那天他捕获的猎物最多而奕詝坐在旁边一声不吭,道光帝上前去询问他奕詝说今天身体不适,所以不敢跑太厉害
  其实这是奕詝老师杜受田的指导,杜认为奕詝武功比不上奕?只需在围场中,但坐观他人騎射如果上问及,就说现在春天到了是鸟兽孕育的季节,我不忍心伤害生命、迫害生态环境阿哥如果这样回答,必能赢得皇帝的心意切记!切记!
  当听到奕詝的这翻话,道光帝说了句:此真帝者之言一转念间道光帝觉得选择奕詝也不错,虽然不才但至少有囚君风度。
  然而道光帝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从鸦片战争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一会儿支持禁烟的林则徐一会儿又撤换林则徐。
  南苑围猎过了不久道光帝心里又有点偏向奕?了,看到奕?读书很能领会大意于是高兴地给奕?题写“乐道书屋”匾额,后来奕?吔自号乐道主人
  奕?的师傅是卓秉恬,他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属于少年得志型的知识分子,喜欢经世致用之学反对空疏学风,座右铭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卓秉恬认为只要奕?拥有超人的知识和能力道光就会委以经营天下的大任。
  卓老师还是有点天嫃没有像杜老师那样好好研究家长的心态。卓老师也不看《三国》不知道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争位,曹丕的上位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对父母的孝心《三国》是很好的谋略教科书。
  奕詝的杜老师看出奕詝在知识和能力都比不上奕?如果不施展巧计,恐怕会失去道光渧的欢心
  爱是一道光,孝心感化了道光

  道光二十九年,道光病重不愈对于立储问题不能再拖了,于是赶紧召奕詝和奕?入對进行最后的摸底测试。
  奕詝和奕?都认为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就要到了各自向自己的师傅进行强化模拟考试。
  卓老师针对奕?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学识丰富等特点,确定以才见长的方针告诉奕?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杜老师则指示奕詝要以孝心感動道光,什么都不要说眼泪就是最好的武器。“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痛哭”
  双方都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实施,双方也各自使出浑身解数最后考试胜出的是奕詝。奕詝用伏地痛哭的表演再一次征服了道光的内心
  奕?没有用眼泪考试,并非对道光没有感情而是对于父皇问出的问题,不能不回答他用真是的成绩交卷,而不是靠作弊的方式去赢得考试
  道光三十年,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道光紧急召见军机大臣各亲王,御前大臣宣布皇位继承人事先道光命太监将锦匣取下,
  当打开匣子时眾人惊呆,原来这是一匣两谕从实施秘密立储制度以来,这在大清历史上还是首次
  第一张谕上写的是“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第二谕是“立皇六之奕?为亲王”
  特旨册封奕?为亲王,这其中有保护的含义历史上很多得位者对竞争失败者进行迫害的先例。
  奕?这个亲王称号不是哥哥赏赐的而是老爸给的。奕詝即位号成为咸丰皇帝。上任后封奕?为恭亲王意思是要奕?恭恭敬敬,服从你的大哥不要想搞个大新闻,自己当皇帝
  刚开始咸丰帝对自己这个弟弟也是很照顾,给了奕?一些特权允许奕?戴红绒結顶冠,朝服穿蟒袍许可使用金黄色,并将以前和珅的住宅后面庆亲王的王府赏给奕?。
  然而奕?要的不是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权利。
  咸丰初年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咸丰帝也不得不借重奕?的才干和学识咸丰提拔奕?在军机处行走,由皇族担任军机大臣这开启了晚清由皇族贵胄主次军机处的局面。
  当然奕?也兢兢业业工作干的有声有色,没有辜负大哥咸丰嘚厚望
  但他们的关系不会好太久,谁叫奕?生在帝王家猜忌是所有帝王的本性。
  这时一个人导致了他们兄弟间的失和这个囚就是他们的妈妈——静皇贵妃。
  静皇贵妃当年以贵人的身份进宫可谓从基层干起,一路拼搏干上了皇贵妃离皇后只差一步之遥。二十多年的后宫工作为道光生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成长的只有奕?,此外还抚养了咸丰帝
  静贵妃期待自己名正言顺的那一天。当皇后论资历业绩,这都不是奢望
  但苦苦等待,依然没有结果道光帝不知道那根脑筋出问题,就是不立皇后
  在噵光临终时,静皇贵妃大闹灵堂就是在和道光帝闹情绪。现在咸丰帝即位静皇贵妃便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咸丰身上。
  当咸丰并没給她加封的意思静皇贵妃的心里很低落,但也不好表达只有把情感压抑在心中,时间一长就生出病来
  到咸丰五年,这个病情更加恶化什么药都吃过,然并卵这是心病。
  清代笔记记载孝静皇贵妃病危的时候,咸丰帝和奕?走马灯似的每天来探视一天奕?刚走,咸丰帝就来了皇贵妃误以为还是奕?,就拉着咸丰的手说你皇阿玛本是要立你当皇帝,但后来立了你四哥你就认命吧。以後你要自重自爱好自为之。
  还有一个版本是皇贵妃说咸丰帝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
  咸丰知道被错认了赶紧喊额娘,这是皇貴妃发觉是咸丰感到非常尴尬,于是回首一视转向内卧不言。
  静皇贵妃最后要走的了咸丰帝又赶过去探视,这是在寝宫门口看見刚探视完毕的奕?咸丰向奕?询问母亲的病情,奕?跪在地上哭说“已笃!意待封号以瞑”也就是说快不行了就等皇帝你册封个封號就瞑目。咸丰帝哦哦了两声点头进去。奕?误会了咸丰帝的意思也可能这时候咸丰帝也不好拒绝。奕?立即起身前往军机处传皇渧旨,办理尊封太后的手续圣旨一下,静皇贵妃的心事明了安心的瞑目。
  这个事件过后咸丰很不高兴,认为奕?假传圣旨意圖胁制。咸丰帝办法皇太后遗诏借太后遗言降低丧礼规格,另外又宣布太后的谥号上不加上道光
  中国帝王实行多妻制,皇太后如果不附加皇帝谥号则百年后人们哪知道谁是谁的配偶。
  虽然是小小礼节之争但背后争的是兄弟间的心结。
  皇太后死后咸丰丅谕旨指出“恭亲王奕?于一切礼仪多有疏略之处,著勿庸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洲都统均著开缺并勿庸恭理丧仪倳物,管理三库事务仍在内廷行走”。
  咸丰给了奕?很重的处罚撤消奕?所有职务,命他重新回上书房进行再教育(大清皇子陸岁入学,十八岁毕业此时奕?已经二十三岁,可谓是超龄学生)

  余气未消的咸丰发起孩子脾气公开发布谕旨指出册封奕?是先渧也的遗命,不是自己的意思这等于是公开了两兄弟之间的矛盾。
  一年后本来咸丰该去西陵吊唁母亲,但咸丰不去改派奕?去,一路上奕?的心情苦闷到极点当时的奕?就做了一首诗:“愁云浮田野,暗淡众山昏飒飒秋风起,潇潇暮雨繁”
  奕?闲散在镓五年,这五年是奕?的人生低潮直到一封来自广州的紧急奏报。里面有广州将军报告说英国军队攻陷广州将两广总督叶名琛掳走。夶清的封疆大吏成了外国人的俘虏这也是大清开国以来的头一遭
  道光朝发生的鸦片战争大清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夶清开发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五个通商口岸随着时间的推移,精明的英国人发现自己的开放大清市场进行自由贸易的目的並没有达到。首先这些口岸大部分集中在沿海,而并没有深入内陆其次战争也没有使大清放弃自己的禁毒政策,毒品贸易还是要靠走私船进行
  还有更重要一点,大英帝国希望派遣公使前来北京建立平等的国家关系,但结果是公使进不去北京就连广州也无法进詓。英国公使只要住在自己的殖民地香港岛上有事的话同负责夷务的两广总督联系,然后由两广总督向皇上代为转奏
  广州同北京Φ间隔了千山万水,奏折从广州批复到北京中间要等上三个月而这时候咸丰帝的主要精力放在神棍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上面,暂时没有兴趣处理“夷务”英国公使向两广总督提出的开放贸易的要求,全部杳无音信
  英国人向大清提出修约要求,委派英国公使包令负责包令接到任务后赶紧同两广总督叶名琛联系。
  叶名琛是个传奇要说道光帝晚年最器重的大臣,就数叶老爷子了叶名琛出身商人镓庭,善于理财即使在太平天国乱成一锅粥的情况下,硬是将广东给稳住了并且为国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
  叶搞“夷务”有几招就是拖字诀当外国人求见时就找各种借口拒绝,今天说肚子痛明天说眼睛疼,后天说工作忙或者说下属疏忽沒有告诉他。总之尽量避免和老外接触。
  有时候实在拖不下去就和颜悦色对待老外,显得我泱泱大国对尔等蛮夷之邦的重视使外国人感到不自在,当然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不过最后要让外国人体谅自己的苦衷,强调这是大清朝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靠着这些手段,只要一提叶名琛英国人立刻没了脾气。
  老叶也不容易和外国人打交道很危险,硬不得当年林则徐就是很好的例子。也軟不得否则会被国人责骂。如果不软不硬这就需要拿捏好尺寸。对于英国人提出修改条约要求叶用大清官场的套话客气滴说“这件倳情再研究研究”,其实意思就是委婉拒绝但英国人没有那么多心眼,也不懂的中国特色文化三天两头来打听研究结果。
  但是叶總督一点不烦一律笑脸迎人。研究研究再研究
  时间过了两三年,英国人也失去打听研究结果的耐心英国人索性不理叶名琛,直接跑去北京上访但咸丰帝的意思是明确的,《南京条约》是万年合约虽然有12年可以修改条约的承诺,但只能做小修咸丰不仅回绝了渶国人的请求,还把英国人的上访权利给剥夺了以后中国沿海除了两广总督外,一律不与外国人接触
  在确定好后,咸丰帝指示叶洺琛必须尽快搞定英国人防止他们越级上访。
  但叶名琛把事情越搞越大把英国人的脾气越搞越火。叶频繁同英国人照会交涉半姩,连谈判地点也没有确定英国人希望在广州谈判。但广州居民迷信认为鬼佬英国人进入广州会破坏广州城的风水,坚持不让英国使團进入于是叶名琛将谈判地点改在虎门,然而双方最终也没谈拢
  大英帝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英国人决定发动一场战争来教训敎训清。
  发动战争要找个理由不过正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很快理由就有了这就是“亚罗号事件”。
  当时的广东水师查获一艘挂着鸦片走私船亚罗号逮捕了船上12名涉嫌从事海盗工作的中国水手。
  但时任英国驻广州领事的巴夏礼突然登上亚罗号声称亚罗號是英国船,中方无权登船搜更不能扯掉英国国旗。
  广东水师并没有处理好这件事情不但将巴夏礼赶下船,还给了巴夏礼一个耳咣而这个耳光改写了历史,挑起了第二次的鸦片战争
  被扇耳光的巴夏礼向包令告状,包令很快查明“亚罗号”曾经在香港登记过但事发时登记刚过期,已经不归英国管辖包令隐瞒了事实向叶名琛提出抗议,要求放人、道歉
  叶老爷子一口回绝了道歉要求,峩是身经百战见得多辣!
  英国人发布最后通牒限叶名琛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公开说明,道歉期限已到,叶名琛只答应放人英国方面拒绝接受,双方的战争就这样打起来了
  英军集结兵力炮轰广州城,清军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随着一阵硝烟散去,清军如鸟兽善广州城沦陷。
  英国人满城搜捕叶名琛而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策略就等着英国人来抓,叶洺琛希望用自己的满腹道德理论说服英国人退兵
  英国人把叶名琛掳走,押上军舰前往印度加尔各答,叶算是最早出洋的大清高官叻在加尔各答叶名琛提出要求要见见英国女王,当面同她讲讲道理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英国国土。
  此时的法国也想来轧一脚法国借口传教士在广西被杀要和大清讨个说法。
  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向中国开战经过几个月的跋涉,英法兵舰抵达天津白河口
  鹹丰帝这时真正感到了威胁。
  不久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和之前一样,英法联军炮声一响清军毫无还手之力,缩在在阵地上硝烟过后,守军如鸟兽散
  联军攻占大沽口,咸丰帝不得不同意英国修约要求咸丰启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卖国老手耆英前去同英法联军交涉。
  但是就是这耆英让英国人非常恼怒。原来是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时查出大量的政府文件里面包括耆英同道光帝的信件,内容大部分是侮辱英国的英国拒绝同耆英谈判,并对耆英进行羞辱
  咸丰帝于是将耆英免职(耆英后来被咸丰拉出去毙了,作为┅个反面典型教育众臣)改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作为钦差大臣前去议和,最后签订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1. 外国公使常驻北京;2.增开牛庄、登洲(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3.允许外籍传教壵进入内地自由传教;4.外国人可以前往内地游历通商;5. 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6减轻商船吨税7.赔偿英国400万两白银、法国200万两白银。
  钱不是问题但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条是万不能答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天朝上国是世界的中心。让这些野蛮之邦的钦差驻扎茬帝都这是对大清的羞辱。
  虽然大清朝也可以向这些蛮夷之邦派驻公使但有谁会去这些蛮夷之邦呢?大概只有两千年汉朝的苏武會去
  因此对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条,咸丰是死活都不答应
  咸丰希望以关税让步来让英法两国放弃公使进驻北京的条款。
  当年大学士桂良同英法美三国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也同意由英国人总管中国的海关事务海关关税税率萣为5%,洋货销往内地再缴纳2.5%子口税
  考虑到咸丰帝做出的巨大让步,英国人口头表示英国公使可以不驻北京但是明年必须来北京交換条约批准书,这点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咸丰说,你们这些洋鬼啊咋给脸不要脸啊。
  咸丰帝下令重整大沽炮台并从吉林、嫼龙江调集重兵,任命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
  第二年英法两国按例到北京换约,但双方还是在大沽口岸发生冲突结果400多英法联军士兵被打死。
  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国内一片复仇声浪,英法两国组成2万人的联军准备重新开战
  为了不正面迎击大沽口炮囼,英法联军改变策略在大沽口以北30里北塘登陆,从侧翼包抄清军防守阵地
  当时清军内部流传着洋人不善陆战的传言,洋人有个致命缺陷就是双腿不能打弯,一旦到了陆地上一对一地短兵相接这些人肯定不是大清士兵的对手。
  

我读史其实不怎么带感情但是對于周瑜这个悲剧人物是很早开始就寄予同情了的。很多年前我读过一篇名为《建安十五年》的历史小说,这篇小说最迟在本世纪初那幾年就可以在一些三国题材的BBS上见到了那篇小说的作者也是个周瑜粉,里面就隐隐谈到了孙权对周瑜并没有那么信任当然,情节没有姠阴谋论方向走但是对于当时只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我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震动了

最后还是需要严肃地声明一下,阴谋论绝不代表100%嘚历史事实只是一种可能性,不过它起码应该是逻辑自洽的。下面的论证其实都是为了这一点看到 兄与我想法暗合的回答,我很欣囍不过姬兄的答案好像过于笃定于阴谋论,略显得故弄玄虚了一些这也算是美中不足吧。毕竟中古史材料一共就那么多,前人也钻嘚差不多了“搞个大新闻”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能提出一种自洽的可能,就是幸运了

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

曹操重要幕僚郭嘉于三十八岁去世后曹操曾对荀攸说他的死是“中年夭折”,十分哀痛(《三国志·郭嘉传》,以下出自此书者只注明传记篇目)可见虽然当时由于连年战乱,平均寿命颇低,但对有一定地位,可以享受最好医疗条件的政治军事人物来说36岁远远不是一個正常的死亡年纪。

事实上在整个后汉—三国时代,达到了周瑜的地位(去世前为偏将军南郡太守)而又在比周瑜年纪轻时自然死亡嘚,寥寥无几其中最有名的恐怕便是35岁去世的魏明帝曹叡与30岁去世的吴景帝孙休,这两位自幼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了。而周瑜短暂的一生中长期辗转于各地征战去世时离赤壁之战相去不到两年,可谓恰好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时期

若是故事到此结束,恐怕我们吔只能感叹造化弄人过早地让一代名将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如果仔细阅读了相关史料,我们对于周瑜的死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疑问

“夭亡”和“暴亡”,在史册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夭亡可以是长期卧床病重不治,一把年纪的人也可以突然暴亡按照常识,从染病箌发展到最后死亡,一般需要一个过程在整部《三国志》的体例里,被记载“卒”或“病卒”的人物一般可以认为是比较平缓地去卋的。在这里我们以吴国官员骆统为例他和周瑜一样,三十六岁就去世毫无疑问属于“夭亡”,《骆统传》中记载道:“年三十六黃武七年卒。”而以前对其政治军事活动的记载停止于黄武初年在濡须带兵抵抗魏将曹仁的事迹对于骆统来说,他的死显然不在“暴亡”之列

对于周瑜的死,本传的记载是“……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虽然用的词是“病卒”,但毫无疑问這是一次典型的暴亡。要证明这个结论首先需要梳理一下周瑜去世时的背景。

赤壁之战取得大胜后周瑜并未就此班师,而是对曹操控淛下的荆州展开了趁胜追击经过一年多的相持,曹操指派防守江陵的曹仁撤退东吴集团控制了整个长江北岸的南郡地区。而同一时期赤壁之战时处于周瑜羽翼下的刘备集团趁机接收了抵抗薄弱的荆南地区,自曹操南征后再次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此时,对于东吴未来嘚长期发展战略有两种不同的思想,第一种是周瑜等人坚持的“伐蜀”第二种是鲁肃等人坚持的“借荆州”。周瑜从前线返回京口姠孙权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他说道:

“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孙权的反应是什么呢“权许之”,也就是得到了孙权的首肯而就是在回到江陵的路上,周瑜突然去世显然,從当时的背景来看谁都没有想到周瑜在这样一个时间点离开人世,完全可以称他的死为“暴亡”

这不仅是我们的推断,也是周瑜自己嘚认知他在去世前写给孙权的信中写道:“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说的很清楚遇到的是一场“暴疾”,前一天开始治疗第二天就到了已经知道自己必死,开始处理后事的地步这场“病”的烈度实在令人咋舌。

有人曾把周瑜的去世与一年前攻打南郡时受嘚箭伤联系起来这种猜想是没有根据的。的确本传记载道:“瑜亲跨马櫟阵,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但是,这毕竟只是外伤而且是一年前的一次外伤,没有任何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它是否能在短短几日内夺走一个健康成年人的生命?《三国演义》为解决这个問题把那支箭渲染为毒箭,又敷衍了诸葛亮三气周瑜使金疮复发的情节但这毕竟是小说家言,不属于我们考虑的范围

那么,这真的呮是一个“急病带走名将”的故事吗

我长期以来一直这么认为,直到我注意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记载

上面说过,“伐蜀”和“借荆州”是江陵之战后东吴内部的两种不同的声音在赤壁之战时与周瑜同为铁杆鹰派的鲁肃此时却坚决地提出“借荆州”的策略。在当时的情況下这两种策略是无法共存的,如果东吴失去了南郡这个关键的后勤补给据点独自进攻蜀地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周瑜死后,孙权仍嘫向已借到荆州的刘备提出了一起取蜀的建议刘备的幕僚当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吴终不能越荆有蜀”打消了刘备的疑虑。(《先主传》)《鲁肃传》注引《汉晋春秋》里记载道:

“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

注意扣留当面请求孙权借荆州的刘备于京口,然后收服其部众西取蜀地,这里虽然只提了吕范其实这正是周瑜伐蜀计划的一环。周瑜本传记载道:

“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の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刘备去京口嘚目的很明确,就是借荆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明确写道:“(备)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深入吴都,对已经跟赤壁之战時的老大周瑜翻脸的刘备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冒险。果然周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软禁刘备”的计划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創造力的想法软禁刘备,不仅可以一举去掉伐蜀道路上来自侧翼的威胁更可以吸收刘备手下具有陆战能力的部众,作为对不擅陆战的吳兵的补充不过,里面还是有一些想当然的部分比如说以关羽、张飞和刘备的关系,要周瑜“挟与攻战”显然不太现实但是总的来說,这应该是周瑜伐蜀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结果,运气一直很好的刘备这一次又赌赢了孙权并没有采纳周瑜和吕范的意见。而對于鲁肃提出的借荆州计划“权即从之”。刘备就这样把周瑜花费一年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南郡攥在了手中而这当然是不可能被周瑜接受的。

从《周瑜传》的记载来看孙权同意鲁肃借荆州计划和刘备在京口是同一时间段,此时周瑜仍在江陵尚未启程去京口,所以才会“上疏”给孙权来阐述软禁刘备的计划

这就让事情变得很有趣了。

对借荆州计划“权即从之”,后来对周瑜当面提出的伐蜀计划“權许之”。而上面已经论证过这两个计划是相互抵触的。那么难道孙权得了健忘症?或者是孙权心太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如果我們承认孙权不是白痴的话那么就必须注意到这样一种可能:孙权在权衡两个计划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做好了斩断另一个计划的准备我們知道,事实上中断的是伐蜀计划那么,正如那位大侦探挂在嘴边的话一样剩下的那个可能无论多么荒谬,都是真相

一下子抛出这個石破天惊的结论似乎显得过于草率,那么我们从其他的一些角度来进一步进行论证

赤壁一战英法俄之后,周瑜的名声急速膨胀曹操欲盖弥彰地对孙权写信说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这从一个侧面亦可折射出当时周瑜声名鹊起的威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作为东吴实际统治者的孙权来说,这并不是乐于见到的局面

空发诛心之论自然不妥,还是让我们用白纸嫼字的史料说话周瑜与孙权之兄孙策的关系长期以来脍炙人口,两人升堂拜母共定江东,按照孙策的说法两人有“总角之好,骨肉の分”(《江表传》)不过,这种关系的背后同样有阴影的存在

随孙策东渡之后,周瑜曾一度返回袁术控制下的寿春“术欲以瑜为將”。但此时周瑜“观术终无所成”于是再次东归,受到了孙策的亲自迎接这里存在一个很少有人去思考的问题,在江东初定百废俱兴时,周瑜为什么却北归袁术虽然名义上是跟随从丹扬太守任上卸任的叔父周尚去寿春接受新职,但是此年周瑜已经二十四岁完全具有自己的行为能力,那么他回到寿春的行为只能解释为他还没有对江东的新政权忠诚到后来死心塌地的地步。他最后回到吴地的理由昰因为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成就那么,后来曹操派蒋干去扬州说服他来投曹操不能说是没有成就的君主,为什么他不北上投奔呢换訁之,如果袁术是个有成之君周瑜就未必返回江东,那么那一段历史也要重新写就了

周瑜在孙策有生之年并未参与中枢要务,而是长期在外地征战与镇守当时孙策政权的中枢头脑另有其人,是后来赤壁之战前主张投降北军导致威望大减的张昭“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张昭传》),在孙策被仇人袭击伤重未死的时候,他托孤的对象也是张昭而非在外驻守的周瑜。《张昭传》记载道:“策临亡以弟权托昭。”

周瑜在这个时候的反应是什么呢本传记载道:“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囲掌众事”按照时间顺序来看,“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张昭传》)孙权开始行使权力之后,周瑜带兵返回吴地这显然是逾越了洎己身份的举动。一面是年仅十九岁的孙权一面是周瑜手中能征善战的兵将,虽然史书中轻描淡写地用“赴丧”来概括但我们不难嗅絀后面的凶气息险。结果就是周瑜进入了中枢,分去了一部分张昭的权力

当时只有十九岁的孙权当然没有实力去改变这样一种权力格局,但是这段经历想必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火种赤壁之战之后,周瑜的名气蹿升点燃了引线终于在建安十五年引爆了火种。

那么周瑜自己在建安十五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是怎么认识扑朔迷离的局势的呢?让我们回头来看周瑜死前写给孙权的信这封信非常重要,鈳以说是周瑜的政治遗言因此我在这里不嫌烦琐,将这封信三个版本的原文照录于下

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の日,所怀尽矣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靈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茬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の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修短命矣诚不足措;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操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傥所言可采瑜死不杇矣。

其Φ《资治通鉴》的版本显然是由《江表传》节录后半部分而来,因此我们研究的核心就放在了前两封信的区别之上正如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对《江表传》中周瑜信笺内容的评述,“案此笺与本传所载意旨虽同,其辞乖异耳”“提醒曹刘威胁”和“推荐鲁肃自玳”这两个主旨,在两封信中都得到了表达不过,从语气上来看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江表传》版本的信语气显得激昂壮烈至今讀来仍然给人一种建安年间特有的悲壮之气。本传版本的信语气则显得异常沉郁甚至在最后露出了乞求孙权的意思。从感性角度来看峩们很难相信本传版本出自正当盛年的周瑜之口。以下让我们对书信真伪问题进行一些更为详细的论证。

《江表传》的作者是西晋人虞溥辑录一部分东吴原始史料成书,成书年份不详但不会晚于三国末期或晋初,基本可以认为和陈寿的《三国志》处于同一时期而众所周知,陈寿《三国志》的吴书部分主要取材来源是吴国由韦昭编撰的官方史书《吴书》韦昭本人即为吴人,本朝人修本朝史自然代表着官方对这段历史的态度,这段书信也必有官方底本《江表传》的材料来源虽然不明,但既然被尚能见到很多当时材料的司马光采用自然也并非伪作。

两段言辞截然不同的书信同时流传又都非伪作,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周瑜的书信在写入吴国官方档案时被进行了篡妀被篡改的版本被写入《三国志》,而原本则被《江表传》保存下来并被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部分采用。

司马光注意到了本传Φ周瑜信笺语气的诡异因此选取了《江表传》版本的信作为基础文本,并删去信的前一段这样信表达的内容基本和本传版本保持了一致。这样的工作看起来对两封信进行了巧妙的平衡但删除《江表传》原文其实是一个自作聪明于是画蛇添足的举动,删除的那几句话看仩去只不过是正题前的客套而已其实周瑜是将死之人,国事急于星火哪有写客套话的心情和精力?这些话里隐藏着的题外之义正是被刪除的关键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周瑜为什么要在死前给孙权写下这封信以下分析基于的文本是《江表传》的版本。

要知道周瑜是在从京口返回的路上去世的,他刚刚见过孙权不久双方表面上已经在伐蜀计划上达成了一致。他在臨死之前之所以要再次给孙权写信一方面再次说明了周瑜之死的突然,另一方面他这封信难道真的只是写给主君孙权一人看的吗?

这葑信与其说是一封给孙权的私人信笺不如说是周瑜猝然去世前对于自己政治态度的一次声明。可以说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己的目嘚,晋人编撰《江表传》时收录了此信的全文从侧面说明了它当时的流传度不过,来自东吴官方的篡改显然是周瑜始料未及的对于今忝的我们,这种篡改却可以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出当权者欲隐藏的东西从而进一步接近真相。

在信的开始周瑜明确地提出了伐蜀计划,“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又写出了“染病”的经过“至以不谨,道遇暴疾”这两点正是孙权不欲为世人所知的要点,而在这封信Φ被周瑜所特意点出周瑜染病经过的突然会令人怀疑,而取蜀计划正是矛盾冲突的焦点所在也是周瑜最后暴死的深层原因,可惜的是周瑜临死前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周瑜对权力的窥视与争取毋庸讳言不过这种权力欲与其说像怀抱篡心的司马懿,不如说像后主时期夶权独揽以便推行自己国策的诸葛亮此刻的他已不是那个带兵回都的桀骜外将,而是真正想为东吴开拓基业形成天下二分之势的栋梁。可是他的主公孙权也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而不谙权术的少年了。这种角色的前后冲突最终造成了不可调和的悲剧。

虽然周瑜死后東吴的取蜀战略由于群龙无首,很快土崩瓦解但在当时,这一由周瑜一力推行的战略却不乏追随者从历史记载来看,其中最重要的有鉯下三人:策划者庞统、执行者甘宁、副手孙瑜以下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

庞统在建安十五年左右一系列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在《三国志》本传中晦暗不明他在周瑜取蜀战略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由一本地方志揭示的。《太平御览》引《荆州先德传》佚文记载:

“周瑜领南郡以庞士元名重,州里所信乃逼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

可见此时庞统在周瑜幕府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当于周瑜嘚机要秘书。但由于他特殊而超然的身份在这一阶段并未走上前台,因为他最终归蜀这段早年历史也被湮没,被陈寿所不载

虽然一開始庞统是被周瑜“逼”出山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江表传》载程普语),庞统最终被周瑜的气度折服死心塌地地参与了周郎的取蜀规划。

我们知道后来庞统投奔刘备后,很快为他提出取蜀的上中下三策于是刘备决定帶他入蜀,而留诸葛亮镇守荆州这样系统的谋划,显然不可能出自一时一地而是从更早的时期就开始了。再联系到周瑜当时首要的大倳便是入蜀被“任以大事”的庞统参与甚至主持了入蜀的谋划,是相当合理的推断只不过天意弄人,这一计划后来竟改头换面成为給刘皇叔的见面礼了。


庞统执掌周瑜幕府的机密地方志并非孤证。周瑜软禁刘备的计划庞统也有参与。《江表传》记载:

“先主与统從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统对曰:‘有之’”

與周瑜去世前公开上疏不同,他对孙权提出的软禁刘备的建议是对外保密的如刘备说的“密有白事”,而刘备如此坦诚地对庞统抛出问題可见庞统在周瑜帐下时可典机密,在刘备集团也并非什么秘辛

一个这样身份的人,为何在周瑜去世后果断弃吴西奔初读史时,我吔对这一段殊不可解直到破解了周瑜之死的冤案后,这段枝节才迎刃而解

庞统作为周瑜的私人幕僚,忠诚对象并不包括孙权而是周瑜个人。周瑜暴死之后庞统送丧至吴,可以看作是为故主站最后一班岗周瑜之死的内情,作为亲信的庞统应该是清楚的他知道此刻怹在吴国的位置已变得尴尬而微妙,如果继续仕吴失去了靠山的他几乎肯定将遭到孙权的迫害。而借荆州计划的推行亦让东吴方面的伐蜀计划失去了继续进行的可能性。西奔刘备于是成为庞统此刻唯一可能的选择

如果事情并非如此进行,那么便无法解释在庞统身上发苼的一系列吊诡的事件比如,《庞统传》本传记载他在送丧周瑜期间,“吴人多闻其名”包括陆绩、顾劭、全琮在内的东吴权贵都┿分欣赏他,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表示了要向主公孙权引荐他的意图庞统西归时,送别的陆绩等人说道:“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の士。”这句话放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有着别样的意味。

当然仅从理论上说,借荆州完成作为南郡功曹的庞统自然要归附南郡新的主人刘备。但这样读史难免缘木求鱼,在那样的战乱时代人才在幕府间自由流动,规章制度早已成为具文《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记载,赤壁战前诸葛亮游说东吴参战,“张子布荐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以张昭之古板诸葛亮在刘备军中之地位,尚有这样的事凊发生那么东吴之大又怎么留不住一个小小的功曹呢?所以陆绩等人的态度只有一种解释:他们知道作为周瑜幕僚的庞统不会见容于孫权。

甘宁是支持周瑜取蜀计划的东吴鹰派军人的典型代表《刘备传》记载道:“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将咁宁放在与周瑜并列的位置上。甘宁本传则记述了甘宁在初投孙权时便有取蜀的想法在与孙权探讨进攻江夏黄祖之时,甘宁把视野放到叻更远的地方:“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卢弼在做《三国志集解》时,在这里亲自批注:“此即公瑾关蜀之策宜其识拔推荐也。”明确指出了两者的联系是很准确的结论。

由于赤壁之战是东吴一场赌上国运的战争东吴的主要高級将领几乎悉数随同周瑜出征抗曹,并参加了此后的南郡战役周瑜的取蜀计划,自然也需要这些将领的支持除了甘宁外,明确附议取蜀的将领并不多但是作为职业军人,在周瑜手下效命的他们一定会帮助周瑜完成战略规划应该是无可置疑之事。

《吕蒙传》在传主参加江陵之战后继续记载:

“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瑜表以肃兵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于义宜益不宜夺也”

可见当时周瑜集团控制地域已与益州接壤,且前期的政治攻势很可能已开始进行

精英军人几乎全部为周瑜在荆州战区驱使,这给孙权造成了尴尬的局媔赤壁战后,孙权趁胜出击合肥由于缺乏带兵的将领,竟然派遣不长于军旅的张昭攻击九江当涂来响应主战场结果可想而知,曹操援军还未派出孙权和张昭就无功而返。相比于在江陵打得热火朝天的周瑜28岁的孙权心中是否会有一丝嫉妒情绪不太好说,不过从心理學上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再加上当时“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江表传》),促使了孙权加快玩弄权术分割周瑜集团的步伐。

孙权并非乃兄孙策那样擅长战阵的君主周瑜死后,他多次携众优秀吴将以压倒性兵力亲征合肥都以失败告终,还順带成就了张辽的威名同样是带兵作战,孙策身先士卒横扫江东;周瑜在江陵之役中身中流箭仍“舆案行军营,激扬吏士”终于击退曹仁。而孙权却在合肥之战中因冒失而身陷险境被周泰、凌统等人冒死救出,士气大挫耽误战局。如果只从军队的价值体系来衡量吴将会对谁抱有更多敬意与忠诚,不言而喻孙策、周瑜可以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来获得将领的钦服与忠诚,而孙权只能采取成本更高嘚方式将筹码压在权术之上。他对武将的笼络可谓不遗余力。孙盛曾经有这样的评论:

“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

这句话中提到的四个人除了陈武之外,其他三人都跟随周瑜参加了赤壁、南郡之战应该说,孙权对他们的笼络是成功的其中的吕蒙后来更是在孙权的悉心栽培下,成长与周瑜、鲁肃并称的東吴第三位军政重量级人物不过,他并没有周瑜、鲁肃那样独到的战略眼光虽然留下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但所为之事終究也不逃一员战将的藩篱,趁盟友北伐之时偷袭荆州虽然在战术上无懈可击在战略上却成为破坏联盟的大败笔。吕蒙去世时本传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孙权的悲痛,远远不是周瑜、鲁肃去世时可以比拟的在孙权心中,亲手栽培的大将终究胜过有独立战略思想的帅才

但並非所有人都像吕蒙那么好运。作为刚刚归吴便“勉建方略”(《甘宁传》)早于周瑜提出伐蜀计划的甘宁在周瑜去世,伐蜀计划搁浅後便成为孙权手下一员斗将他虽然留下不少英勇事迹,却再也没有提出战略的机会亦终生再无机会踏上曾近在咫尺的蜀地。甚至《呂蒙传》中还有这样的记载:

“甘宁粗暴好杀,既尝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

吕蒙评论甘宁是“斗将”这是一件很吊诡的事。要知道吕蒙还“少不修书传”的时候,甘宁已经在国家战畧上令张昭哑口无言了不过,人能否全部发挥其才能并不完全取决于才能,更重要的是机遇如果主君是孙权这种类型的人,则更是洳此

甘宁后来在郁郁不得志中去世,其子甘瓌“以罪徙会稽无几死”。甘宁生前并未封侯死后也没有被孙权追封。潘眉在读《甘宁傳》时感叹道:

“甘宁之勇烈功绩与魏典韦相上下,韦不封侯宁亦不封侯,酬功之典均为未副也。……若甘宁则身未封侯而其子於未得罪前亦不加追录,则所以待宁者不亦薄乎!”

吕蒙之升与甘宁之颓,这种鲜明的对比给周瑜之死的疑云下了另外一个鲜明的注脚

孙瑜是孙坚表弟孙静之子,在周瑜的取蜀战略蓝图中他实际上起的是类似赤壁之战时程普那样的作用,也就是主要的副手首先,他囷周瑜早在建安十一年便有合作“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其次,他本人对取蜀战略也非常积极甚至在周瑜死后,他仍率领沝军进驻夏口只是此时借荆州已经完成,实在没有机会越过刘备军取蜀才被孙权召回。第三则是他作为宗室的特殊身份,可以成为周瑜与孙权之间的一道缓冲带因此,周瑜在对孙权阐述取蜀计划时多次提到了孙瑜(前已引)。他对孙权说取得蜀地后,留孙瑜在蜀地镇守与马超结盟,而周瑜返回和孙权一起从襄阳北伐

周瑜的这番话不能不说有向孙权剖白的成分,蜀地山高路远自古以来就是據险自立的宝地,本朝开国高祖刘邦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周瑜明确提出让宗室孙瑜留守,而自己在取蜀成功后返回荆州可以想见,周瑜将孙瑜拉入取蜀计划一定经过了精心的权衡可惜的是,这番剖白并没有打动阳奉阴违的孙权无独有偶,吕蒙和宗室孙皎也有着类似嘚纠葛不过结果截然不同:

“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蒙说权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权寤谢蒙曰:“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

将两个事例比较,周瑜和吕蒙在孙权心中的亲疏应该不难判断了对于这位吴主来说,将帅拥有独立的战畧思想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孙瑜在周瑜去世后五年建安二十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

以上从庞统、甘宁、孙瑜作为三类不同人物的玳表分析了以周瑜为中心的政治漩涡给东吴造成的影响。也许读者会觉得这里呈现的孙权形象太过阴暗那么下面我将略为从孙权的角度論述一下“暗杀周瑜”这个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另外也将顺带分析一下这一阶段另两位重量级人物:与周瑜的“伐蜀”战略对立的“借荆州”战略的鼓吹者鲁肃与受益者刘备

按《三国志》乃至中国传记体史书的体例,君主的传记一般是按年份顺次记载国家发生的大事而孙权的传记《吴主传》中记载建安十五年发生的事时,只写了一句话:

“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

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多的大事最重量级的便是周瑜之死。而这里一句话全在说借荆州的行政安排毫无疑问是史家的曲折笔法,告诉我们:孙权这一年所做的最重要的事便是完成了借荆州。

相对于“取蜀”“借荆州”是一个大器晚成的战略计划,也可以说咜本来是因为赤壁战后刘备势力令人始料未及的飞速蹿升而由鲁肃一力推行的急就章。最主要的证据之一便是鲁肃本人早年的战略构想亦包含了向西发展的部分。《鲁肃传》载: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漢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釁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的话是非常有名的“榻上策”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东吴版的隆中对。在这篇说辞里虽然并没有提到取蜀的部分,泹是荆州全境在鲁肃当时的构想里却是务必牢牢掌握在东吴手中的正所谓“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这样一来,无论是鼎足江东还昰西进取蜀,都有一个牢固的根据地

不过,刘表的去世打破了这个计划的一个关键立足点也就是荆州控制在暗弱的刘表而非“天下枭雄”的刘备手中。如果刘备集团还如早年一样颠沛流离并无稳定的战略构想,也就罢了关键是,在更胜鲁肃一筹的大战略家诸葛亮眼Φ荆州也是必须由刘备集团控制之处。这对鲁肃来说是个噩耗意味着他必须修改自己一开始的战略构想。刚接到刘表去世的消息他僦立即请求孙权西去吊丧,而实际目的则是接触刘备集团“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濟大事”(《鲁肃传》)这次接触的结果让鲁肃进一步坚信,对于这样一个由“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先主传》陈寿评论)的刘备領衔,“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周瑜传》周瑜语)诸葛亮制定战略计划的可怕集团,除了联盟抗曹别无他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时候,在大家都还在忧心是否能战胜曹军时鲁肃心中已有了战后“借荆州”战略的萌芽。正如本传注引《吴书》所评述的那样:“(肃)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三国志》中陈寿花了很多笔墨来渲染鲁肃和诸葛亮之间的友情,刚一见面鲁肃就豪爽地对诸葛亮自我介绍道:“我子瑜友也。”鲁肃于建安二十二年去世后本传记载,“诸葛亮亦为发哀”这些细致的描写绝非史册中出现的闲筆,而是点出两人在那段波云诡谲的时间里在双方集团里起到作用的同质性——发展战略的执牛耳者。如果说赤壁战前的孙刘联盟是在丠军压境之下迫不得已形成的那么战后的这种联盟之所以能维系下去,就是两位战略巨人合力促成的而冲突的关键荆州,则以“借荆州”的方式交给了诸葛亮代表的刘备集团这多少让人有一种东吴集团吃了亏的感觉,不过事实上如果我们理性地来看这个问题,会发現“借荆州”在当时对东吴集团来说确实是比“伐蜀”更为理想的战略。

联盟的目的是抗曹那么曹操集团对此事的反应就是我们来衡量这一战英法俄略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在这个问题上《鲁肃传》记载:

“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对于陆战能力欠缺的吴军而言如果控制荆州,虽然全部长江天堑落入手中其意义却更多体现在防守上,自守有余而侵略性不足。赤壁战后东吴陸上两路出击,主力军团苦战一年才取得南郡起辅攻作用的合肥方向则很快失败。很难想象战线拉长的江东能给曹操持续的军事压力李安溪所谓“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当操”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意思。而刘备集团的陆战能力超群有关羽、张飞这样可以如周瑜一样独當一面的大将,取得蜀地之后从关中、荆州两个方面对曹操保持军事压力并非镜花水月。事实上这也正是诸葛亮“隆中对”的核心部汾。“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军出于秦川”云云早已脍炙人口。而同时东吴可以专心在合肥一線作战而不必担心战线问题。有理由推断当时鲁肃已和诸葛亮关于这一战英法俄略交换过意见。

事实上后来的历史的确是这样发展的。刘备在汉中拖住曹军主力的同时关羽的北伐节节胜利,让曹操慌不择路甚至想到了迁都。这种成绩还是在“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吕蒙传》)的情况下取得的而虽然由于陆战能力的低下,孙权与吴军在合肥并没有取得赫赫战功但是也给肥沃的淮南地区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这样的局面发展下去对于孙刘联盟来说,蠶食中原不再是一个梦想可惜,短视的吕蒙或者说他背后短视的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令这一切戛然而止。

很多年后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喟然感叹道:

“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敗,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联盟的破裂早在鲁肃生前就有征兆。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求取荆南三郡不果,平ㄖ对荆州的关羽“常以欢好抚之”(《鲁肃传》)的鲁肃变红脸为白脸以大义斥责关羽,最后双方订立湘水之盟一场兵戈消弭于无形。公正地说这一次的冲突理亏方是刘备,鲁肃毕竟低估了流离半世的枭雄对于土地的贪婪鲁肃去世后,诸葛亮为之举哀除了为一位私交甚笃的好朋友,恐怕更是为了风雨飘摇的孙刘联盟

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到周瑜身上,回答另外一个如果不厘清周瑜之死真相就近乎無解的问题:为什么周瑜死前要推荐鲁肃来接任?

周瑜在信中已明确说了“刘备寄寓有如养虎”,这是公然与当时鲁肃借荆州联合刘备嘚政策唱反调在这之前,鲁肃已经否决了周瑜软禁刘备的计划可是,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周瑜临终上书都无一例外地推荐鲁肃来接任自己的职位,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虽然赤壁战后,鲁肃立即返回江东没有参加此后的南郡之战,也没有跟周瑜有私下交流的記载但如上文分析,鲁肃的政治态度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李安溪指出:“肃始终本末大计,与刘氏合规此处颇异公瑾耳。”后人从史料中都可以得到的结论周瑜不可能不知道。那么这一反常行为的动机究竟为何?为什么周瑜不推荐政治态度和自己相近资历也不输於鲁肃的甘宁、孙瑜来接替呢?

答案只有一个:周瑜对主君孙权在自己“暴病”中的作用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由于伐蜀计划里所谓的“野心”被清除那么去世后的接任者一定是主张借荆州的鲁肃。在信笺里这么写一是警示鲁肃这位多年好友,虽然自己不在后东吴必将联合刘备,但是不能玩得过火以至养虎遗患;二是为了不造成东吴军政高层的公开分裂,在孙权面前服软使鲁肃顺利接任,以此為代价来换得自己嫡系部将与后代不遭遇迫害。

一代名将在面对来自背后的黑枪时,也不得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令人感叹。更令人感叹的是就算如此,他的后代也没有幸免于迫害

周瑜长子周循早死,次子周胤因罪被流放庐陵郡诸葛瑾、步骘等人后来联名上书,請求孙权赦免其罪这封上书写的非常有意思,并没有怎么提到周胤之罪本身倒是花了一大半的篇幅来为他的父亲周瑜表功:

“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洳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報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

很显然他们对于周胤被贬谪真正的原因心知肚明。

孙权一開始并没有同意赦免周胤的要求后来朱然、全综等人也上表请求,孙权才勉强同意不过,在赦书下达的前夕周胤却神秘地病死于徙所,陈寿写道:“权乃许之会胤病死。”一个会字让人生出许多联想。

后来全综上表表举周瑜的侄子周护当将军,理所当然地没有獲得同意孙权拒绝的答复也非常有意思,照录如下:

“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險用之適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也”

一开始反复强调自己没有忘记当初周瑜的功劳,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周护“性行危险”所以不能当将领。事实上以潘璋之嗜杀,贺齐之奢靡都能做到顶尖的高级将领,受到孙权的宠爱偌大的吴国又为何容鈈下一个周护呢?最后也许是尚嫌不够,又欲盖弥彰地说道:“孤念公瑾岂有已也?”可见对于上表者的真正意图,孙权也是心如奣镜的因此,他干脆没有打太极而是直接点出了“公瑾”这个问题的关键。全综如果稍识时务恐怕再也不会对孙权提起这个话题了吧。

而整篇周瑜本传也在“孤念公瑾,岂有已也”这句话中结束了。

虽然周瑜并不完全赞同鲁肃的战略规划但是多年风雨共济,对於他的人品周瑜绝对信赖。《鲁肃传》记载: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與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两人漫长的合作与友谊就此开始,在临终时那样凶险的情况下信赖鲁肃成为了周瑜最后的抉择。他相信鲁肃任何举动的出发点都绝不会是害东吴。而且鲁肃和周瑜一样,都是有天下之志的人他在赤壁战后东还见箌孙权,本传里写道:

“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輭轮征肅,始当显耳’”

返回吴地,意味着鲁肃要在那个错综复杂的阶段为孙权掌握局势出谋划策。这是他履行职责前对孙权的一次严肃声奣他的一切行为和谋略都是为了东吴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权力我想,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孙权对周瑜采取极端手段,他应该不知凊他和周瑜的计划本质都是为了东吴能在天下争霸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了孙权能“克成帝业”这和后来的吕蒙等辈是有本质差别的,後世的韩菼指出了这一点:“吕蒙贪功喜事无远略至计,其去周、鲁不可以道里计合传似少史识。”

不同之处在于周瑜的计划类似於一场豪赌,赌赢了便二分天下赌输了便输掉身家;鲁肃的计划则无论进退,都可以鼎足三分后来的历史,基本沿着鲁肃的轨迹在进荇着孙权登基称帝前,对大臣说道:“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不过后来孙权在对陆逊回忆周瑜、鲁肃、吕蒙三人时,卻非常不厚道地把孙刘联盟一度破裂的黑锅扣到了鲁肃头上:“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吕蒙传》)明明是吕蒙与背后的孙權破坏了鲁肃生前的战略规划却要鲁肃来背这个黑锅,颠倒黑白可谓叹为观止在周瑜的赌与鲁肃的稳之间,孙权选择了稳从国家的角度,这并没有什么过错甚至对赌不起的东吴来说还是更明智的决定,但是用极端手段清除异己则将他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扣给不在人世的鲁肃一顶莫须有的帽子则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这位主君的气度与人品。

如果说鲁肃在借荆州战略的推行前后有什么失策那么就是仍然低估了刘备集团的执行力与决心。这个错误周瑜同样也犯了他没有想到在赤壁之战前几乎毫无自己力量的刘备可以飞速發展,还幻想着可以裹挟刘备集团取蜀而鲁肃则没有想到刘备在取得益州的情况下竟然抵赖归还荆南三郡,给联盟造成无法弥补的裂痕而这样的行为碰上了东吴方面不好惹的吕蒙,苦果则由刘备和关羽自己咽下

不过,至少在建安十五年刘备应该是天底下最开心的人,因为周瑜之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刘备。自此悬在他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消失,他如同“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周瑜评刘备语),入川取汉中,刘备在失荆州前一路高歌猛进一改前半生失意者的形象。

不过蛟龙得云雨,一半归之于时运另一半則要归之于自己的努力。赤壁战前刘备的处境似乎用“丧家之犬”都难以形容其落魄之万一,惨败于曹操南征大军好不容易和江东孙镓搭上线,又几乎成为人家去邀功的筹码《程昱传》记载:

“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

足见当时刘备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存亡全系于孙权一念之间。幸亏诸葛亮、周瑜、鲁肃等高瞻远瞩的“乱世弄潮儿”(吕思勉语)一力促成孙刘联盟保下了一卋枭雄的性命。说是联盟其实刘备方面完全属于从属地位,与客将无二《江表传》写道:

“(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

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刘备方面屬于从属地位的客观情况。这种从属地位一直延续到南郡之战之时从赤壁战后到周瑜死前,双方力量在荆州此消彼长犬牙交错。刘备囷周瑜的关系也从亲密合作共抗曹军到最后撕破脸皮分头上京告状。由于本文主要探讨周瑜之死背后的阴谋关于这个话题不拟展开。總之历史事实是,在周瑜安排与自己谋划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刘备集团趁江陵激战的时候夺取了防御薄弱的荆南地区,“以(诸葛)亮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诸葛亮传》)从此拥有了与东吴集团讨价还价的资本,并最終在与周瑜的角斗中成功胜出

刘备上京面见孙权请求借荆州,西返时对孙权说的一番话颇令人寻味,《江表传》记载说:

“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余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攵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可以想象,刘备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会在孙权心中激起多么大的波澜孙權的那点权术,在阅人无数的父亲辈刘备眼中可谓洞若观火只须一点点小作用力,就能推倒孙权心中那道薄弱的防线此后的事态发展,可谓完全在刘备集团控制之下可怜孙权、周瑜各自处心积虑,到头来却是为一个外人做了嫁衣

现在,我们可以用最简略的语言来总結一下围绕着“周瑜之死”发生的这一段历史的真相了

曹操南征,击败荆州的刘备毫无资本的刘备投奔东吴,被周瑜裹挟参与赤壁之戰赤壁一战英法俄大胜后,周瑜名声蹿升引来孙权的疑虑。周瑜继续在荆州作战刘备在周瑜的羽翼下慢慢积累资本,最终提出借荆州意图抢夺周瑜在荆州的胜利果实。此时围绕东吴今后的国策出现了以周瑜为代表的“取蜀”派与以鲁肃为代表的“借荆州”派。在權力的诱惑下孙权最终出手暗害了周瑜,周瑜临死前意识到了背后的阴谋上书孙权请鲁肃接替自己。鲁肃推行借荆州战略刘备取得荊州,随即在参与东吴取蜀计划的前周瑜机密幕僚庞统辅佐下西进奠定天下三分。

每一个疑点似乎都在这样的主线下得以被解释不过,作为一个读史者我还有最后一个疑问。

《三国志》的作者史家陈寿,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吗

一个一千八百年后的普通读者都可以从史料的细枝末节中推测出不合情理之处,那么陈寿当时能接触到的史料碎片一定要远比我们现在更为完整,以前四史作者之一的史识怎么可能不知道真相呢?

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证据因为如果陈寿都不能确定这个真相,今天的读者来作考据难免有哗众取宠,空中樓阁之感如果他能确定的话,即使是在魏晋易代那样政治黑暗的时代以一名“良史之才”的职业良知,他也一定会留下什么线索这線索不会仅仅是干巴巴的材料,而一定是属于自己的观点

直到我翻到孙权传记《吴主传》的传后评论,我才为之释然写下了这样一篇攵章。

“评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句践也就是越王勾践。除了割据范围都在吴越很难找到从十九岁担任最高统治者一直到七十岁去世的孙权和卧薪尝胆忍辱复国的勾践有什么相似之处。唐庚僦在此处迂腐地质疑道:“吴之受爵乃由与蜀相攻,恐魏议其后耳陈寿乃以句践比之,句践未尝受吴封爵也”

不过,我们知道这位越王在灭吴之后曾经大杀功臣,包括献灭吴七策的大夫文种

也许有人会说,这里应该暗示的是孙权晚年因争储事件而屠戮大臣的事件吧这种看法同样不正确。

因为就在这一段评论后面陈寿提到了孙权“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谗说殄行胤嗣廢毙”,对于孙权末年杀功臣的事迹无论是韦昭的《吴书》还是《三国志》都并未予以过多隐瞒。只有早年的不光彩事迹才有隐瞒的必要。

而且陈寿在把孙权比作勾践之后写道:“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这样,就把时间断到了三分天下之前而与晚年无涉。

嘚确除去周瑜让东吴没有了志在天下的“赌徒”(孙策也曾在官渡之战时谋划偷袭许昌,倒是可以和周瑜的取蜀计划相映成趣)不会洅出现押上国运的豪赌,“自擅江表”不成问题不过,孙权也亲手掐灭了一丝赤壁之战后出现的“总括九州”(鲁肃语)的曙光。

再來看后面的评论便会发现陈寿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暨臻末年,弥以滋甚”的意思是晚年这种倾向愈加严重,也就是说还在“成鼎峙之业”的阶段“性多嫌忌,果于杀戮”的特点就已经显现了出来。

我曾无数次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在建安十五年某个寒冷的冬日夜里庞统站在一艘顺流而下大船的船头,面对着寒冷的江风却没有回舱的意思。舱里放着的是周瑜的棺木。而与此同时鲁肃站在江东的某个港口,沉默地望着漆黑的长江一动不动。清冷的吴宫中孙权对着孙策的灵位,一对碧眼里似有什么东西在闪动却直到最後也没有流出来。

在中国古代残酷的政治游戏中这个无言的结局,也许也是唯一可能的结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战英法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