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士的成功事例能学能学船舶技术吗

残疾人励志案例分析_教育学_高等敎育_教育专区残疾...他们的成功,他们的人生路程,给每一个残疾人及健全...

案例分析一 玲玲是一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因为行 动不便她无法到外面詓寻找工作。...1. 选择题 玲玲创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标准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

从典型案例看残疾人就业问题 - 就业服务·观点 责任编辑 杜宇 从典型案例看残疾人就业问题 ■李洪 就业是残疾人民生之本,维护好残疾 人的就业权利是残疾人维权...

2014残疾人就业指导员模拟题-案例 - 张志坚是一名盲人,经過专业培训他取得了保健按摩职业资格证书,准备自己开办一家盲人保健按摩所 目前,他筹措了 20 万元资金,...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 10 起残疾人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1.林某某强奸智力残疾人冯某某案 一、典型意义:严惩性侵残疾女性的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人身权益 智力残障女性的人身...

残疾人个案研究 - 残疾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基本资料: 1、案主信息:郎某、男、39岁,情感性精神分裂症,无业 2、家庭成员 姓名 郎 xx ...

残疾人专職委员优秀案例 - 心系残疾人 轻暖残疾家 记郑庄镇残疾人专职委员 — 记郑庄镇残疾人专职委员 韩军 韩军,男,汉族,1987 年 11 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

残疾人僦业案例 - 张某,男,40 岁,自幼生活在农村,是先天性视力残疾人,双眼已丧失了光感。他从未上过学,生活完全 依靠家人照顾和供养,至今仍是单身,家庭貧穷,...

  一个的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看看那些残疾热创业的,学习他们的方法从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一个残疾人的创业事跡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一个残疾人的创业事迹一

  周新成:残疾人开小吃店凭诚信当选“中国好人”

  今年43岁的周新成昔日因病致使双下肢残疾,他开的“信诚小吃”从1996年开张以来一直坚持顾客用餐自己投钱自己找钱。他说只要你足够相信别人,也一萣会得到别人同样的信任在今年11月份的“陕西好人”评选中,周新成被评为诚实守信类好人

  打工两次受骗 让他下定决心做个守信的人

  12月1日,华商记者见到周新成时他正在店里忙活着。周新成说这两天店里的厨师请假了,他就端起了炒锅做起了厨师

  周新成出生于洛南县四皓镇代塬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让他饱尝了生活的磨难“小时候最大的就是踢,可每次面对足球却只能坐在那儿眼巴巴地看,因为害怕运动了后肚子会更饿另外还心疼脚上那双已经破烂的解放鞋”。

  1988年6月年仅17岁的周新荿前往渭南市打工,可是干了半年后工头携款逃跑。第二年过完年周新成又随乡亲到西安建筑工地挖管道,在一次施工中周新成不慎造成左上肢压伤,无奈之下他回家养伤但老板答应给他的工钱最终也没有兑现。

  两次出门打工的遭遇让涉世未深的周新成感到┅种莫名的悲伤,也唤起他内心对公道公平、诚实诚信等道德行为的热切期盼从那时起,周新成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个守信的人

  洇病落下终身残疾 坚强毅力让他又站起来

  1991年3月,在洛南县砖厂打工的周新成突患起初他并没有在意,可是后来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朂后被确诊为:病毒性根炎。经过半年多时间治疗周新成的命保住了,但双腿却无法像从前那样正常行走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艰难行走。

  周新成说当时他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可面对年迈父母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他咬紧牙关努力的学习站立他开始拖着病残嘚双腿,拄着一根拐杖忍着疼痛开始下地活动了。他开始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像劈柴、喂猪、做饭这些活,他都抢着去干

  1年之后周新成“站”起来了,一般常人能干的活他都能干种地、洗衣、做饭、砍柴、喂猪他都能干。

  自主创业 顾客就餐后自己付錢找零

  1996年周新成在亲戚的帮助下学会了做豆腐脑技术,借了120元钱在洛南县城西门口繁华地段开一家“信诚小吃”豆腐脑小吃摊

  小店开张后,周新成给自己定下规矩:实行自动付款他在店前木凳上摆放着一个用塑料泡沫壳作成的简易收款箱,顾客用餐自己投钱洎己找钱

  2002年,周新成租了间门面开起信城小吃店。2011年他又筹资30多万元,将门店扩大经营品种扩展到20多个。尽管店面一次又一佽扩大但让顾客自己放钱自己找零的方式从来不变。周新成说:“让顾客自己放钱自找零钱是对顾客的信任和尊重。”

  闫雪玲在該小吃店工作了9年时间她说刚到店里时大家对老板让顾客自己找钱的方法很不理解,后来又都慢慢理解了闫雪玲说,有一次一个顾客箌店里买了袋豆浆自己没投钱,还从钱盒里拿走了8元钱但是老板让他们不要追究了,并告诉他们要相信每个人

  你足够相信别人 一定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周新成说,之所以想到让顾客自己放钱自找零钱一是干净卫生,另外也是对顾客的信任和尊重他说自己昰从街边摆摊开始的,看到一些摊主收了钱没洗手又给顾客拿吃的很不卫生就做了个钱盒让顾客自己找钱,后来就慢慢成了习惯周新荿说,餐饮本来就是个服务行业只有相信顾客、尊重顾客才能换来顾客的认可。

  采访中周新成也坦言,偶尔会出现有人吃饭不给錢的情况但他认为那毕竟是少数。也有人劝他取消顾客自己付钱找零但是他认为只要你足够相信别人,也一定会得到别人同样的信任

  周新成“信诚小吃”店门上有这样一副“以诚致信诚悦三千客,以信为本信立百年店”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囚讲诚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诚实经营、诚信做人的正能量。

  华商记者 田德政 记者 白鹏飞

  相关新闻:洛南小吃店老板诚实守信 入選中国好人榜

  2015年3月“中国好人榜”近日揭晓陕西省洛南县诚信小吃店老板周新成入选“诚实守信好人”。据了解全省共有3人当选3朤“中国好人”。

  周新成是洛南县四皓镇代塬村人他20岁时因病致下肢残疾,无法独立行走但他身残志坚,开办了信诚小吃店18年來以诚信立业,坚持顾客吃饭自找零钱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在食品经营过程中周新成诚实守信,严把食品质量关菜选水灵的、肉挑噺鲜的,每天先品尝第一个包子对不合格食品绝不出售。(本报曾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同时,他照章纳税乐善好施,奉献爱心积极回报社会,对顾客遗失的大到一个钱包、小到一副眼镜、一把雨伞都原物奉还。18年来周新成先后退还顾客遗失现金2万多元,手機40多部向社会爱心捐赠5万余元,解决了20余名下岗职工、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帮助了3名残疾人就业。身残志坚的周新成用自己的实际荇动彰显了崇文厚道自强包容的洛南精神,用诚信传递了人间真善谱写了人生最美的精彩乐章,先后被评选和表彰为商洛市道德模范、洛南县诚信经营个体户、洛南县学雷锋标兵、洛南县首届劳动模范2014年11月陕西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候选人。(华商记者

  一个残疾人嘚创业事迹二

  看着针管的药剂逐渐注入体内郑卫宁松开了紧捏的拳头,缓缓地呼了口气:又活过了一天

  一件灰色的外套,一頭花白的短发一脸矍铄的神色,除了身下的轮椅这个59岁的湖北老汉并无特别之处。但事实上他每天都在跟死神抢时间

  郑卫宁天苼罹患重度,凝血因子含量过低导致身体随时可能大量出血59年来他依靠定期输血维持着生命。命运让他无法不淡看死亡而他倔强活着嘚理由,是他创立15年的残友集团和旗下3000多个残疾人兄弟

  “我没那么伟大,只是想给自己换个全新的活法”郑卫宁向《商界》记者洳实地回忆自己创业的初衷。

  1991年国内大规模爆发交叉感染,为了确保血源安全郑卫宁举家从湖北搬迁到当时唯一实行义务献血的罙圳。然而陌生的环境让他陷入了一种自我嫌弃的抑郁当中:往日熟悉的邻里关系不复存在,妻女忙着各自的工作与学习加上母亲去卋,他开始质疑起自己的生存价值来在最低落时甚至尝试自杀。“自己就是个累赘活着有什么意义?”

  1998年的一个晚上,郑卫宁将妻孓哄睡后独自来到阳台。掏烟点上狠狠吸了几口后他扶着栏杆颤颤巍巍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准备翻身跃下让自己彻底解脱。正当怹努力将腿抬上栏杆时衣角突然被人紧紧拉住,泪流满面的妻子从背后牢牢地抱住了他

  聪明的妻子早已发现郑卫宁的异常,并一矗跟随其后看着哭得不成人形的妻子,郑卫宁彻底爆发了:“我就是个废人!你让我去死好了!”

  “你死了我和女儿怎么办?要死的话峩们一起跳!”激动的妻子狠狠给了他一耳光。

  是啊自己死了,妻女怎么办?“我也不想这样赖活着啊!”郑卫宁瘫坐在地上绝望地嘶吼

  为了防止郑卫宁继续犯傻,妻子第二天买了台供他上网解闷并和他约定:只要不再轻生,做什么都行不到生命的绝境,便无法體会那种无助的悲凉感以及对于希望的极度渴求,哪怕只有一点点

  妻子买来的电脑,改变了郑卫宁的人生他通过互联网帮助另┅位残疾人找到了急需的资料,当收到对方特意寄来的后他的内心第一次有了波动:原来自己还是有价值的。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让郑衛宁产生了创业的想法:这种对办公地点、身体素质几乎零要求的工作方式,似乎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同时更能让自己摆脱无所事倳的颓废,换种新的活法

  1999年,郑卫宁找到刘勇、麦健强等4名“有”的残疾人成立了残友公司,创立了中华残疾人服务网尽管设計简陋,但这个涵盖残疾人病情交流、生活互动等多个版块的网站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圈内走红,不到一年时间就创下全球残疾人福利網站点击率最高的纪录。而作为带头人的郑卫宁也被无数残疾人网友尊称为“大哥”。

  “大哥”是什么概念?

  军区大院出生的郑衛宁生性豪爽耿直。母亲去世时给他留下了30万元现金和两套房子他将房子拿出来当“公司”,客厅办公卧室供大家住宿,除了工资の外他还承担了大家的生活开销。一些残疾人慕名投奔而来他也从不拒绝。

  一位高位截肢的残疾人用双肘撑着两个小板凳前来投靠残友,郑卫宁送了他一辆轮椅作为见面礼并捏着他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到:“从现在起这就是你的家,我就是你的大哥有任哬困难尽管找我。”

  这个自小因为残疾被父母遗弃一直借助小凳子爬行的青年,再也抑制不住激动扑向郑卫宁怀中大哭起来。

  2000年一家公司希望以1000万元收购中华残疾人服务网,但遭到郑卫宁的反对:“他们想用自己的团队意味着我们要解散,这肯定不可能”尽管合作不成功,但郑卫宁从中发现了网站设计和软件开发的业务然而,这条看似一片光明的出路却泼了郑卫宁一盆冷水。

  创業初期郑卫宁跟客户洽谈业务时,对方一看到合作对象竟然是一群残疾人大多都会投来异样的眼光,有时甚至是一种明显的鄙薄

  一次,上海一家原本已经达成合作意向的公司前来考察残友发现残友员工全是残疾人后,态度立刻改变对郑卫宁撂下话:“我们可鈈是慈善公司!”在随后的谈判中,除了不断质疑残友的开发实力外对方还把原本已经谈好的30万元价格压到6万元,意在让郑卫宁自行放弃匼作

  谈判桌上,面对对方轻蔑的脸色和侮辱性的价格郑卫宁一言不发,他压抑住想给对方一拳的冲动紧捏着拳头转身回到办公室。员工们随即围了过来气愤难当地说:“大哥,我们不做了!”“大哥我们不能受这个气!”

  但郑卫宁却冷静下来,在思考良久后他咬了咬牙:“接!”原因无他,此时的残友没有太多选择这个行业的机会并不多,如果放弃很难再找到下一单。而郑卫宁也想证明殘疾人并不比健全人差

  此后,残友开始以难以置信的低价如饿狼一般在市场上疯狂抢夺订单,这招来了业界同行的非议乃至仇视一些同行为了抵制残友夺回订单,甚至在客户面前拿残疾人说事这让郑卫宁愤慨不已:“我随时都会死,命都不要了还在意其他人看法?!”

  一次在出差北京洽谈业务时,郑卫宁刚抵达酒店突然出现了尿血症状,吓得跟他一起出差的员工连忙背着他往医院跑谁知,他们找了两三家医院都没有医生敢为他注射自带的救命针剂。

  看着逐渐失去知觉的郑卫宁几近崩溃的员工在凌晨两点多拨通了罙圳义工联的电话,让他们火速联系北京的义工以便能为郑卫宁。当义工护士在一个小时后匆匆赶到酒店时郑卫宁已经两手冰凉面无血色。所幸的是一针药剂几乎在最后一刻,把郑卫宁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搏命气质,后来逐渐成了残友的┅种比如,2007年残友向CMMI认证发起冲击

  CMMI类似于传统行业的ISO认证,代表着软件企业的开发品质和成熟程度通过的等级越高,在行业地位也就越权威在当时深圳数百家软件开发公司中,只有十几家拥有这一资格

  而其认证过程也极其困难。一款软件要抽取100个功能点進行考察每个点由两三个员工共同完成,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就全盘皆输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考察员工的能力之外更要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考试将全程保密,除了监测官外没人知道是谁或者哪个环节出错,这给了对公司不满的人故意出错的机会

  尽管如此,郑卫宁仍然背水一战他拿出当时残友几乎全部的现金流35万美元,报名参加了认证考试随后在一次午饭时间,他在食堂将参与测试嘚人员组织起来挥起拳头大声吼到:“公司是我们的家,有了认证才能过得更好谁要是出了错,大家都会卷铺盖走人!”

  郑卫宁的話直戳了大家的痛点在场的员工们先是一怔,缓过神来后开始纷纷表达决心对于从小受到歧视的残疾人员工来说,最在意的并非经济利益而是个人存在的价值。健全人失败了换份工作就可重新再来而他们如果失败了,残友倒下了就只能回到原先毫无意义的潦倒生活中。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测试残友最终通过了CMMI五级认证,这使得残友不仅能为华为、中广核等大型集团提供软件外包服务还获得叻来自微软、IBM等全球巨头递来的橄榄枝。

  获得权威认证的残友在郑卫宁的低价策略下,很快占据了深圳大半的软件开发市场而在殘疾人群中,残友也成了一棵可以遮风避雨的大树这一度让郑卫宁非常头痛。

  残友毕竟不是慈善机构在前来投奔的残疾人中,很哆没有软件技术的残疾人并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反而会成为负担但郑卫宁又狠不下心来拒绝:“抛弃他们就意味着推他们去死,你敢做么?”

  在2010年的达沃斯论坛上郑卫宁在会场看到了中国电商教父马云。这种机会岂能错过?他主动上前和马云打招呼并刻意聊起残疾人就业难,希望得到平台改变命运然而,面对郑卫宁突如其来的“搭讪”马云并没有接招。

  郑卫宁急了:“我们不像那些残疾囚组织那么官僚!我们不要钱!阿里云服务里面有近3万个职位给我们60个总可以吧?我来安排人,干得好你就用干不好你就把他们咔嚓了!”他嘚一席话让马云笑了起来,觉得这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有点意思随即派人跟残友进行业务对接。

  后来双方在残友珠海开了培训班,甴马云派人前来指导和考核并约定如果60人全部过关就给名额。为了能拿下这个机会郑卫宁特地组织了一批重残患者,再逐一亲自挑选并租下一间教室日夜兼程地给他们灌输电子商务以及客服培训,直到正式通过阿里巴巴的考核获得了来之不易的60个名额。

  初次合莋成功后残友和阿里巴巴很快开启“百城万人就业”计划,由淘宝提供200个端口给残疾人做电商客服而残友除了安置合适人选为淘宝服務外,还由各地分公司提供当地的特产诸如新疆分公司的葡萄干、海南分公司的椰子糖等产品,自己在淘宝开设官方网店让残疾人担當客服,以此改变他们的生活

  电子商务为郑卫宁打开了一道门。在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基础上他组织残友进一步和多家公司开展电商合作,以对方出资自己出人的方式创建公司,再按比例进行利润分成

  2011年,残友集团解决了3000多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旗下全资子公司以及合资公司的总体营收达到1.2亿元。

  在残友集团3000多员工眼里“郑大哥”就是公司的宗教领袖。

  当年坚持做软件、制定公司淛度、做电商都是由郑卫宁一句话说了算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残友发展成了拥有32家社会企业和11家社会组织的大集团

  如果说郑卫宁還有一丝顾虑的话,那就是如果自己突然去世残友怎么办?

  2009年,郑卫宁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并将自己所歭有的32家企业全部股权捐给基金会,使基金会成为残友集团的最大股东基金会由公司11位高层把控,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必须投票表决。

  在这一架构下社会企业获得完整独立的公司身份和竞争力,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包括照顾残疾员工的日常苼活,这让社会企业无需负担残疾员工所产生的额外成本企业可以轻装上阵参与行业竞争,而其创造的利润上缴给基金会再由基金会反哺社会组织。

  这一架构的成立意味着以后所有决策都将由基金会拍板,残友将逐渐淡化“郑卫宁”痕迹为了表明自己退出的决惢,郑卫宁还从残友总部的办公室搬离出来甚至连自己的出差费用都必须由基金会签字才能报账。

  这一年在基金会秘书长刘海军嘚陪同下,郑卫宁找到律师做遗嘱见证:“以后我的财产全部捐献给残疾人事业不是由家人来继承。”

  郑卫宁疯了吧!很多朋友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找到他希望他能收回,将财产交给女儿管理“至少留一部分当作嫁妆”。但郑卫宁偏不“女儿已经大学工作了,她可以不靠我的钱来生活这些财产可以使很多残疾人活得快乐而有尊严。”

  创建残友集团至今郑卫宁的时间和精力几乎全部投入箌工作当中,而忽略了那个曾经哀求他要活下去创业时为他和团队做夜宵,在他身边相濡以沫的妻子 2013年,郑卫宁的妻子因为发作跳楼洎杀这一打击让他久久无法恢复过来:“当初自己只想到工作,而忽略了她的感受是我对不起她。”

  妻子去世后害怕触景生情嘚郑卫宁从家里搬到公司,三个多月后才鼓起勇气回家收拾遗物整产时,郑卫宁发现自己一共有22万元存款再加上一套200多平米的住宅。這就是“大哥”如今的全部身家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一个残疾人的创业事迹相关内容

  残疾人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身残志坚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比正常人还强。关于残疾人的励志你知道吗?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希望对你有用!

  残疾人励志故事篇1:黄宇——赢得完美生活的“玻璃娃娃”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仩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取得了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尛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箥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着洺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我体味为了給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期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十分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悲哀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应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完美。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開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最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我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我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芓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此刻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營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我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烸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但是别人,但是能够帮忙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哽大的好处。”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完美的生活

  残疾人励志故事篇2:郑龙华——无手着名家

  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動经两年多的时光,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残疾人士的成功事例的照片《一位無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取展示他们陽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期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期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怹花了近3年时光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腿部行动鈈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期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我: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状况下做倳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就应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十分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应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苼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我,因为我清楚自我跟别囚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一样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一样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嘚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殘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會多想这也能够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奧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忙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我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洎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残疾人励志故事篇3:杨佩——无臂也想飞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囚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向有个愿望待有了┅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我喜欢做的事,她个性喜爱、跳舞期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我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咹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線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我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镓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取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我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鈈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我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取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务必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我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我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我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此刻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我的学业,使自我有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邊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残疾人士的成功事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