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德明明是纯正的汉族人,为什么回族人为什么恨汉族要编造说他是回族人为什么恨汉族呢?

对河南禹州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家族为回族一说的质疑

摘要:明代“五朝元老”,官至兵部尚书的河南禹州人马文升家族为回族一说,最早见于历史学家马以愚、白寿彝先生的著述中,但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和查阅资料,从正史、地方志、家谱等文献记载和其后裔的反映中,都证明了这一支马氏家族为汉族,而不是回族。马文升家族为回族一说证据不足,应予以更正。

在明代有位“五朝元老”,他先后辅佐了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居官五十六年,且政绩显著,是明代有名的政治家,他就是河南钧州(今禹州市)人马文升。至今其家族仍为禹州之名门望族。但自从我国回族史学家马以愚先生著的《中国回教史鉴》和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主编的《回教先正事略》、《回族人物志》中将这一马氏家族的族籍定为回族以来,研究少数民族史的几位专家、学者均在他们主编的少数民族史、大辞典和传记中采用其说,理由是依据民国以来的史料,“并通过对重庆十八梯清真寺碑石的考证,证明明代名臣马文升确系穆斯林。”这已经在当代回族史学界是一种传统说法,已经约定俗成。但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和查阅有关文献史料,结论是马文升家族不是回族,而是汉族。

一、马文升在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文升(1426—1510),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河南钧州(今禹州市)观耜园村人。马文升自幼聪明好学,为父兄及乡邻所称道。他在正统十二年(1447)中丁卯科举人。景泰二年(1451)登辛未科进士第。在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时,马文升勤力自勉,为领台事王文、王翱所礼遇和器重。先后出按山西和湖广,所到之处,翦暴除奸,震动甚大,有“神君”之称。
英宗天顺七年(1463)马文升任福建按察使。当他离开福建时,福建的百姓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马使留来天有眼,冯公不去地无皮”,以表示对他的赞扬和怀念。成化元年(1465)马文升任南京大理寺卿。四年(1468)平凉、固原一带满四变乱,官军进讨不利。朝廷急召当时因父丧而归家的马文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协助总督项忠、刘玉等对满四进行围剿。马文升迅速赶到固原,生擒满四,斩首7600余级,俘获男女2600名,解了边疆之危。马文升以功擢为左副都御史,继续巡抚陕西。他在陕西修筑关塞要隘,增设卫所,选将练兵。八年(1472)蒙古族叛乱,马文升督兵追至黑水口,生擒平章铁烈孙,战功显赫,又平定了西北一带与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翌年冬天,残元孛罗忽、忽都鲁、癿加思兰等率军队分多路进犯边镇,又被马文升一一击败,并擒获其平章迭烈孙,声名大震。马文升还向朝廷上奏,赈济受灾百姓,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誉。他在陕西数年,苦心经营,实现了西北地区的安定。十一年(1475)春,马文升为提督甘、凉、宁夏三镇军务。此时,辽东地区军事紧急,翌年,明宪宗命他以兵部右侍郎整饬辽东军务。十四年(1478)又进为左侍郎。当时,宦官汪直的亲信陈钺,在边陲以滥杀少数民族来冒功,几乎酿成巨变。马文升亲自到辽东去宣读皇帝的玺书,慰抚少数民族,才转危为安。十九年(1483)再进为左副都御史。这期间辽东多事,马文升先后3次受朝廷派遣巡抚辽东,整饬辽东军务,安抚了辽东一带的女真等少数民族部落。他修城堡,练兵士,利兵甲。特别注意抚恤军民,整肃军纪,从而使百姓安居乐业。马文升在辽东时,因战功受到宦官汪直的妒恨,受到汪直的诬告,遂被宪宗捕下“诏狱”,又被谪戍重庆卫。二十年(1484)汪直败,才再度起用巡抚辽东,极受当地各民族人民的爱戴。二十一年(1485)回京,升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安徽凤阳等地。同年冬天,再升为兵部尚书。不久又遭到诬陷,又被降职,调南京任兵部参赞机务。
弘治元年(1488)孝宗即帝位后,拜马文升为左都御史。自此,马文升成为孝宗身边的重臣和近臣,往往不离左右。翌年,马文升为兵部尚书兼提督京营军务,他严核将校,罢黜贪懦者30余人。因马文升久历边事,熟知戎务,被进为兵部尚书兼提督12团营。此后,累官至吏部尚书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忠心耿耿供事于朝。
弘治初年,针对赋税徭役日益繁重,百姓痛苦不堪的情况。马文升当面劝谏孝宗,并要求孝宗下旨,严令各部节省开支,不得向老百姓随意索税,立即停止修建各王府,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孝宗予以采纳,受到百姓的拥护。
当时还发生了新疆哈密卫(今哈密市)被土鲁番人占据之事。弘治四年(1491)马文升向朝廷提出,哈密归附元朝时间较长,其地方“有回回、畏兀儿、哈刺灰三种”人,而“北山又有小列秃乜克力相侵逼”,必须派元人后裔去管理,方可慑服其地。明孝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封原哈密忠顺王脱脱的近族后裔,名叫陕巴的为哈密新忠顺王,并派人亲自送往哈密。这一举动惹恼了土鲁番统治者阿黑麻。六年(1493)阿黑麻夜袭哈密,劫走了陕巴及明朝授予的金印,引起明朝政府的严重关注。在马文升的建议下,明朝廷拘留了土鲁番派遣入贡的使者亦满速儿等40余人。八年(1495)马文升率精锐兵士,日夜兼程,奔袭哈密,迫使阿黑麻于十年(1497)送回了陕巴,哈密又重新置于明朝的控制之下。马文升还向朝廷上奏“御边三策”,就如何加强明朝边防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建议。在加强宣化、大同的防御,及处理贵州、安南等处少数民族与官府的纠纷方面,马文升同样为朝廷立下了功劳,尽心襄务,屡平边塞事端。

马文升一生仕途坎坷不平,几起几落。明朝中期宦官专权严重,马文升经历了英宗朝王振、曹吉样,宪宗朝汪直,武宗朝刘瑾等宦官窃权乱政的时期。弘治初年,太监陈喜打着皇帝的招牌在祠庙内伪撰碑文,以刮骗百姓的财物,马文升即上《祛除邪术以崇正道疏》,借皇帝的名义除去了此害。他任兵部尚书13年,孝宗对他言听计从。他忠心为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孝宗一朝之所以治绩远胜宪宗,这和马文升的关系很大。当时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的一部份)被安南国(今越南北部)侵占去了5个州的土地,占城国向明王朝求救,朝廷众议不决。马文升立即会同礼部,对两国进贡使臣,陈述利害,晓知大义,促使安南国归还侵略占城国的土地,使两国又恢复了正常关系,后来马文升的继母赵夫人去世,他在家守丧未满,孝宗即诏他复职,并累进官职为太子太保。十四年(1501)马文升任吏部尚书,他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多有建策。十八年(1505)马文升主持吏部考查朝中官员,他采取果断措施,淘汰不称职的官员2000余名。接着在正德初年(1506)明武宗朱厚照即位时,马文升又承孝宗的遗诏,汰除传奉冗官。同时,又把静海河一带的皇家庄园,改为收租的形式,由农民租种。由此又触动了太监们的利益,太监王瑞诬陷马文升“违上欺君”,但内外大臣们都为马文升辩护,才使马文升免受灾难。二年(1507)权阉刘瑾乱政,这时,马文升年事巳高,他连续上了21道奏章,辞官回到了家乡,屏居于三峰山之别墅中,更号“三峰居士”。在马文升回家后三年,太监刘瑾诬告他在吏部任上“朋党”,将马文升予以除名,其家小皆遭诛连。第二年,即正德五年(1510)六月八日,马文升含愤逝世,时年85岁。葬于家乡以北大隗山麓。起义军赵燧部至钧州时,以马文升家在钧州,舍之而去。一直到刘瑾伏诛,马文升之冤才得以昭雪,被追赠为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端肃”。嘉靖初年,又加马文升为左柱国、太师。

马文升文武双全,著有《约斋集》及《奏议》、《三事记》若干卷。其中《奏议》今有《马端肃公奏稿》16卷本。《西征石城记》、《抚安东夷记》、《兴复哈密记》,合称《马端肃公三记》,流传于世。马文升所作的诗,仅在清刻本《马端肃公奏议》之后附录有若干首。其《南征过桃花源》、《抚陕征西过陇关》等诗,都有边塞诗的特点,这与他多年的戎务生活是分不开的。

从马文升的事迹来看,马文升的一生在少数民族地区为官许多年,他恩威并施,加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使边陲各民族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也维护了明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并使之统治更加牢固,马文升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另一方面,长时间与少数民族交往,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和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也是必然的。由于马文升受到边陲各族百姓,也包括回族主要聚居区域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把他奉作“神”已在情理之中。

二、有关文献史料的记载和回族马姓冒用汉族马氏郡望、堂号的情况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明代时回回人士改马姓的居多,而马文升本身姓马,不管是出于宣传他的事迹也好,还是崇拜他的为人和品德也好,经明清传至民国,总之出自马依泽后裔民国史学家马以愚,他是安徽省怀宁(今安庆市)人,在其著的《中国回教史鉴》述其先世曰:“余始祖依泽公,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西自鲁木来居中国之长安,官司天监……”,“钧州今禹县,墓葬(即马文升墓)县北其茨山麓。予家由陕而豫而皖,故先端肃公为豫人也。”马以愚先生把马文升奉为自己的祖先,这种崇拜马文升的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而白寿彝先生在1943 年发表于《边政公论》杂志上的《中国回教小史》中曰:“(明清的回回名宦)明时回回入仕,颇有得大名者。如:马文升,字负图,河南钧州人,历主兵吏两部,兼有文武之材,朝野属望,名重外国。”

根据《多桑蒙古史》中所说:“鲁木地属小亚西亚,非波斯之务鲁木。马氏者,其译音也。是由原姓氏译为汉姓马氏,其族源则来自鲁木。”怀宁《马氏宗谱·志尚公弁言》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系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授姓。”就是说马依泽的马姓,为宋太祖赐姓马,是音译为汉姓的马氏。

然而在《明史·马文升传》中曰:“马文升,字负图,钧州人,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1451)进士……。”

明朝学者焦竑辑的《国朝献征录》中有王世贞撰写的《吏部尚书马公文升传》中曰:“马文升,字负图,河南钧州人,生而有异兆……。”

明赐进士第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李逊学撰写的《明故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  谥端肃、今皇上加赠左柱国、太师马公行略》中曰:“公讳文升,姓马氏,字负图,别号约斋,又更友松道人。世为河南钧州人。……”

马文升的门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进士,正德十四年(1519)任南京户部尚书的王鸿儒,在其撰写的《太傅马端肃公传并年谱》中,谱主:“马文升,字负图,号三峰居士,谥端肃,钧州人,……”。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进士王圻和其子王思义编集的《三才图会·人物》,其中收录有马文升的画像和传曰:“马文升,钧州人,……”。

清朝纪昀等纂修的《四库全书·史部·马端肃奏议》提要曰:“臣等谨案,端肃奏议十二卷,明马文升撰,文升,字负图,均(钧)州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端肃’”,事迹具《明史·本传》。”以上这些为马文升撰写传、行略、年谱的学者、史学家和门人,没有一篇文章说马文升是回族的。

不仅如此,而且明清至民国有关省、府、州、县地方志,凡有马文升的列传中也找不到马文升为回族的记载。

民国时期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就是居住在安徽省安庆市城内的回族马姓人多势众,而汉族马氏势单力薄,为免遭外姓人欺负,考虑到都姓马,于是汉族马氏要求与回族马姓合谱,但当时安庆的回族人士大多不同意,恰恰也是这位马以愚先生却极力主张合谱,并做这些不同意合谱的回族人士的工作。马以愚先生为什么主张合谱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今天我们能够找到安庆汉族马氏的家谱,如上面记载马文升为他们的祖先之一,那就至少是个有力的佐证,来证实马文升的族籍。

清同治十三年(1874)安庆回族马姓纂修的家谱谱名为《马氏宗谱(铜柱堂)》,记载着其先世马依泽应宋太祖赵匡胤之请,由西域鲁穆入中原修订历象,后定居于陕西泾阳县永安镇李(靖)尚书塔旁,至第十一世马乾玠任河南知府时,迁居新野,为由陕入豫之始;第十八世马哈直任指挥使时,又由新野迁居安徽怀宁,为豫入皖之始。马哈直重孙马方伯弟兄三人立谱派,谱字为:“一士如玉邦家光,迪宏祚吉肇自扬;徽声上国宣和起,紫极纶新颂辅良。”谱中还收录有马孔斯、马大用、马邦彦、马家贵、马光德、马迪驯等人的事迹,是以安庆回族马氏为主体。其迁徒路线是:西域鲁穆—→陕西泾阳—→河南新野—→安徽怀宁(今安庆市)。

安徽怀宁《马氏宗谱》记载,马依泽,西域鲁穆人,《多桑蒙古史》考证:鲁穆今属土耳其共和国辖地。宋建隆二年马依泽来华修历,历时2年,宋太祖封他为侯爵,后定居陕西泾阳永安镇李(靖)尚书塔旁,其后迁居山西大同。马依泽有二子,长子马额曾,宋太宗至道三年(997)袭侯爵,授司天监监正,次子马怀亦,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封承德郎,任司天监监副。至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前,已传30代。洪武二十八年(1395)马哈直一代起由山西大同迁居安徽怀宁(今安庆市)。其迁徙路线为:西域鲁穆—→陕西泾阳—→山西大同—→安徽怀宁(今安庆市)。同为马依泽家族的两部家谱在其迁徙时间、迁徙地点、世系等这些重要记载上均有不同之处,个中原因恐怕只有这一家族的成员才能解释清楚。

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回族到后来也重视了家谱的纂修,其中有的回族马姓还把汉族扶风马氏的郡望当作自己的祖籍,如明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调遣回纥(维吾尔族)将领哈八十(即翦八士)和回族将领马德成率回回军南下任湖南常德指挥使,屯兵戍守,后来落籍为民。在其族谱中记载曰:“德成公于明洪武五年,由北直迁常郡,子孙由郡迁桃邑。”这支回族马姓就自称为“扶风马氏”。不仅如此,还有的回族马姓使用汉族扶风马氏的堂号,其中马依泽家族的家谱是《马氏宗谱(铜柱堂)》,还有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族的一支马姓,其族谱也用的是“铜柱堂”之堂号,据查回族马姓在历史上没有立过铜柱的记载。

历史上汉族扶风马氏所立过的铜柱:第一位立铜柱的著名人物是汉光武帝时期的伏波将军马援。马援(前14—49),字文渊,陕西扶风人,在汉建武二十年(44)秋九月,南征交趾胜利后“马文渊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立铜柱为汉界,一在钦州之西三百里分茅岭东界;一在凭祥州南界;一在林邑北为海界;一在林邑南为山界。铭之曰‘铜柱折,交趾灭。’”自此越人“奉行马将军故事”,越南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进行了转变。至今越南的许多地方,为了缅怀马援,在不少庙宇中还供奉着马援的牌位。

第二位立铜柱的是唐代官至户部尚书的马总。马总(?—823),字会元,陕西扶风(今陕西省凤翔县)人。他也是一位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注重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的好官,因而在安南、广西等地均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拥戴,威信很高。马总发扬了汉代马援的遗风,他于汉所立铜柱之处,又立了两根铜柱,用铜1500斤,铜柱上镌刻着唐朝的威德,以继承汉代伏波将军的遗愿。马总以安抚治理少数民族地区之功,被朝廷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官至户部尚书。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有赠马总的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征入中台作侍郎”来歌颂他。

第三位立铜柱的是五代十国时期楚国楚王马希范。马希范(898—947),字宝规。河南鄢陵人。楚王马殷第四子。应顺元年(934)春正月,后唐封马希范为楚王。马希范在任期间,做了一件大好事,应值得大书特书,就是加强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当时与楚国马氏交往频繁的辰、溆、溪诸州的土家族。后晋天福四年(939)其首领、溪州刺史彭士愁,率锦(今麻阳)、奖(今芷江)、溪(今保靖、永顺、龙山)诸蛮,大举东侵辰、澧二州,马希范与彭士愁双方为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投入了几十万军队,进行了有名的“溪州之战”。

溪州之战以彭士愁战败而告终,遂携三州牌印请降。楚军班师回长沙。马希范宽宏大度,未穷追猛打,斩尽杀绝,而是化干戈为玉帛,双方议和,后晋天福五年(940)马希范用铜5000斤铸成铜柱,柱呈六稜,内空,柱高一丈二尺,埋入地下六尺,竖立在溪州(今湖南省永顺县)会溪坪,以铜柱为界。铜柱柱面铸有2118个字,由楚天策府学士李宏皋撰写铭文,马希范铭刻誓词,来显示唐朝的威德,表明自己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此后彭士愁的长子彭师裕守下溪州,次子彭师杲守保靖州,子孙世代沿袭,统治着土家族地区,自立铜柱至北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60余年间,保持了安定。彭氏家族从开平四年(910)起,历马楚、宋、元、明迄于清初,再也没有燃起战争的烽火,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直到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才结束了817年的土司统治的历史。

因此,汉族扶风马氏宗族早就有了“铜柱堂”之堂号。随着岁月的流逝,马援、马总所立的铜柱早已湮灭,但马希范所立的铜柱,至今保存完好,不仅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汉族扶风马氏历史上团结少数民族有力的佐证,溪州铜柱现仍然被土家族视为“神物”。至今湖南省永兴县、炎陵县马殷第二子马希声的后裔们仍沿用着“铜柱堂”之堂号。

早在战国末期赵国马服君赵奢的孙子赵兴就从河北邯郸迁到了陕西咸阳,并以其祖父的爵号,由赵姓改姓“马服”,后去掉“服”字,单姓马,马兴是扶风马氏宗族的改姓祖,因是以赵奢的爵号改姓马的,所以,其后世子孙均奉赵奢为扶风马氏的始祖。至扶风马氏第七世祖马通,官任侍中,封重合侯,汉武帝时又率领马氏家族从邯郸马服山迁到了陕西扶风,此后这支马氏在扶风一带发展壮大,特别是东汉时扶风马氏成为名门望族加外戚之家,儒学兴盛之家族,这就更加使扶风马氏人口迅速发展,进而历朝历代从扶风迁徙至全国各地,现已成为在全国马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支汉族马氏,扶风也就成为这支汉族马氏的郡望,并且作为堂号。因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是光大这支汉族马氏门楣的重要人物,所以又有“伏波堂”之称。因此,“扶风堂”、“伏波堂”、“铜柱堂”、“白眉堂”等堂号,就成为了今天汉族扶风马氏使用最广泛的堂号。

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寻根问祖百家姓·马姓》专题片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镜头,就是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长子马崇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指着门上挂着的一块匾,匾额上书写着“扶风后人”四个大字,说自己是“扶风后人”。马连良,字温如,号古历轩主,别署扶风馆主,北京市人。在陈玉堂先生编著的《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中曰“别署扶风馆主(1930年组扶风社,故署)。”至于“扶风社”的来历,郭卿友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英才传》中曰:“在喜连成毕业(称‘出科’)后,马连良自己成立‘扶风社’(以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陕西扶风受封而得此名)挂头牌,不仅在北京演出,还到上海、武汉等地出演,声震全国,享誉京剧剧坛,并逐渐形成马派艺术风格。”回族的历史和回族马姓的来历,以及回族的祖籍、发祥地等问题,研究少数民族史的专家、学者们应该再清楚不过了,此不赘言。因此,安徽安庆和湖北仙桃回族马氏和马崇仁先生是冒用汉族扶风马氏的堂号和郡望。在这里有必要还历史的本来面貌,事实就是事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将马文升的族籍定为回族,则具有攀附的嫌疑。

三、禹州有关文献和文物古迹及其马文升后裔的反映

回族史学家马以愚的《中国回教史鉴》中曰:“重庆清真寺二:一在十八梯,今名中兴路。是寺为先端肃公于明成化时,遭中官汪直之谗,谪戍重庆时所建。”而且白寿彝先生也是根据其寺中的一通古碑文来断定马文升为回族的。但古碑及碑文的拓片下落在何方呢?

笔者曾多次去河南省禹州市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调查,2006年9月第一次去河南省禹州市时,拜访了禹州市原博物馆馆长,80多岁的学者教之忠先生,他详细叙说了马文升家族的历史、迁徙和名人情况,否认马文升家族为回族。在禹州市博物馆笔者还见到了马文升的灰汉白玉石质的墓志铭石碑,其《明故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端肃马公文升墓志铭》由马文升的老同事,赐进士第正治上卿户部尚书致仕前南京兵部尚书奉敕参赞机务韩文所撰写,在这篇墓志铭铭文上也找不到马文升为回族的记载。而且全文均为汉族文字镌刻,墓志盖为篆体字,墓碑上找不到一个阿拉伯文字。

在禹州城北十二里处具茨山麓朱阁乡有马文升的坟墓,俗称“马坟”,其埋葬所在附近的村子,村名也叫马坟,在禹州市是很出名的,笔者站在村西约300米马文升的墓地向远处眺望,杏山静默,湫水长流,这里曾经是探幽寻古的名胜之地,难怪明代钧州阳翟(今禹州市)人,进士和诗人王尚纟冏,他在拜谒马文升墓后,感慨万千,留下一首《马少师坟》诗,诗曰:

“展墓春风一望多,杏山湫水入吟窝。

少师功业穹碑在,千载行人仰伏波。”

诗中马少师坟,即指马文升坟。杏山湫水分别在马坟北和南边。少师,当然是指马文升。穹碑,泛指高大的墓碑。伏波,明眼人一看就知是指的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是偶然的巧合吗?当然不是,在这里诗人的用意就不言而喻了。马文升如不是汉族,诗人是不会以汉族扶风马氏第十一世祖马援与之相比喻的,并出现在同一首诗里。

笔者还阅读了《马端肃公奏议·像赞》,这些《像赞》是由刘健、李东阳、谢迁、王鏊、吴宽、张元祯、徐溥、秦金、马廷用、李旻、王本等人撰写的,在这些人当中,不少人是进士出身,官居高位,有的就曾任过馆职,不可能不知道马文升的族籍是汉族,还是回族?其中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河南按察司奉敕提学副使秦金所撰写的《像赞》中曰:“汾阳系天下之安危,伏波幸一身之矍铄。”从王尚纟冏的《马少师坟》诗和秦金撰写的《像赞》来看,至少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马文升是汉族。

对马文升陵园情况,禹州市第八届政协委员,原禹州市文化馆馆长,现已80多岁的曹子元老先生在他的《明少师吏部尚书马文升陵园》一文中写道:“该陵园面积120亩,四周砖砌双层围墙,其内墙为城垛式,厚约2市尺,高约9市尺,从远处看去,陵园好似一座城池的缩影。陵园位在杏山之阳,由下而上,因以山势坡度而建形成4个台地,三门三院。其三道门的建筑结构皆为过洞形门口,进深一间,洞顶为歇山单檐九脊四坡式,绿色琉璃瓦覆盖洞顶。陵园坐北面南,头门前数米面南立石碑坊一座,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处。石碑坊后,头门前左侧面南立‘明故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端肃马公文升陵墓’石碑一通。进入头门,中有甬道,穿过二门、祭堂、三门直通墓冢台地。甬道建在中轴线上,用青砖铺成,砖的两侧加砌青石。头门内,甬道两旁立有用青石雕刻的俑、猴、羊、马、虎、侍人等石俑石兽,双双对立,造形生动,雄伟壮观。从石兽后,便要步上第一台地,这里甬道两侧建有廊房,为祭奠者歇息之处。由此拾级而上,通过二门,进入第二台地,园中建祭堂,祭堂前立功德碑五通,西三东二,由此再北进。穿过三门,即入第三台地,正中亦建祭堂一座,从第二祭堂向北数步,拾级上去,便是第四台地,即墓冢区。墓冢中高侧低,成缓坡状,墓冢周围数百株苍松翠柏,遮天盖地,阴森骇人。

民国年间,围墙、祭堂等被拆光,古柏殆尽,仅存的石兽及墓冢,在十年动乱中,被打砸抢者毁坏。”难怪笔者见到了几块10多米长残留在马文升坟地的牌坊石柱,石柱上环绕雕刻着龙凤图案,雕刻精细,凸凹有致,显示出明代雕工的高超艺术水平。陵园四周青砖彻筑的围墙地基遗迹随时可见。马文升的后裔们眼望着先祖墓地至今的现状就痛心疾首,马文升的第十五代孙马佩珷老人说,先祖马文升的墓室虽然未被掘开,但现在只剩下10米方园的墓土堆,原墓前的石人、石马、石香炉、石供桌等都被砸碎烧成了石灰,真是可惜呀!曹子元老先生认为,马文升家族是汉族,不是回族。并说当时这些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绝不会去虚构。

禹州城内原有十几座气势宏伟的牌坊,其中有十座是专为马文升而立的,均为明、清两代建筑,为马文升立的牌坊分别为“泮宫坊”,坊额东面题曰:“德配天地”,西面题曰:“道冠古今”,“古颖川郡坊”,“嘉惠元元坊”,“冢宰坊”,“太师坊”,“三孤里坊”,“绣衣坊”,“进士坊”,“少保坊”,“左柱国坊”又称为 “五朝元老坊”。其中南大街的“五朝元老坊”为一座跨街牌坊,“该坊通高约十二米左右,东西横跨宽约八米左右,四柱三间,在四柱的南北两面。各置一抱鼓石支撑着柱体。中间及两侧间坊顶,分别用相应的三块青石,仿明朝宫殿建筑式样,雕成五脊四面坡单檐简瓦坡式。坊顶之下,坊额之上,雕饰仿木结构斗拱。斗拱下中间坊额:南面是‘五朝元老’,北面为‘昭代名臣’”。另外还有“五马寻春坊”是为马文升的长子,官至六安州知州马璁立;“进士御史坊”是为马文升的堂兄马文麟之孙,明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进士,官至江右参政,曾任过御史的马纪立;“世御史坊”是为马纪、马斯臧父子立。马斯臧,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科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左参议,也曾任过御史。此外,当地父母官为祭祀禹州籍名宦,而建有“乡贤祠”,此祠明代建,明末毁于战火,清顺治十八年(1661)由知州史廷桂重建,雍正十二年(1734)由学正孙铸重修,其中祀有马文升、马安、马纪。清雍正六年(1728)由知州黄敬中创建的“忠义祠”,其中中楹祀有马文升。这十几座牌坊和“乡贤祠”、“忠义祠”,现已荡然无存。但是,笔者与马文升的后裔们来到禹州城北关门外,路西约50米处的“马端肃公祠”,又称“马家祠堂”,这座祠堂为窑洞式的明嘉靖年间建筑,祠堂内供奉着马文升塑像,祠堂两侧镶嵌着一些珍贵的碑刻,其中有当年官方为马文升举行悼念活动的记载。这些建筑物,包括马文升陵园建筑,均为典型的汉族建筑风格,没有一点回族和穆斯林建筑风格或回族墓制及阿拉伯文字的痕迹。

马文升的第十五代孙,现已84岁的马佩珷与第十八代孙,67岁的马炎甫俩人,早在2005年11月就专程从禹州给笔者送来了《扶风(马氏)族谱》,此家谱为清康熙六十年(1721)修,道光八年(1828)重刻本,经过178年岁月的沧桑,家谱已残破不堪,纸面已全部发黄,但一些主要内容,如序言、世系、墓表、传等还依稀可辩。家谱的封面上是“扶风族谱”,谱内有“马氏族谱卷之三”、“马氏族谱卷之四”,所以,这部家谱谱名应为《扶风(马氏)族谱》。扶风是汉族马氏的郡望和堂号,从而证实了马文升家族为汉族。谱内世系第一代为马伯川,记载曰:“晋洪洞人也,明初太祖以中原凋丧,迁山右大族以实河南……”。山右就是现在的山西,马文升为第五代。谱中的序言为第十二代马相晋所撰写,马相晋,字三士,号仁奄,以贡生任河南府登封县儒学训导,他在清康熙六十年(1721)所作的序言中曰:“吾祖自晋洪洞迁於此越十三世矣……”,其迁徙路线是:陕西扶风—→山西洪洞—→河南钧州(今禹州市)。

“扶风(马氏)族谱”内“马氏族谱卷之三”为表传,收录有明大学士李贤分别为马文升之父马荣,堂兄马文麟撰写的《明封文林郎监察御史公墓表》、《江阴县尹见图公传》,明兵部尚书刘大夏为马文升撰写的《左柱国太师端肃公传》,明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状元,修撰舒芬为马纪撰写的《京畿道监察御史公传》,明大学士高拱为马斯臧撰写的《广东道监察御史公传》,明编修邹德溥为马悫撰写的《户部主事嵩嶽公传》,马元英为其高祖马呈瑞撰写的《先高大父宿迁县县丞府君墓表》,清辰州别驾刘湛为马呈书撰写的《清光州儒学训导鉴塘公传》,清翰林官詹耿介为马濬撰写的《郡庠生学海公传》等9篇表传,从这些表传中也找不到这一家族为回族的任何记载。而且这部家谱是清道光八年(1828)时的重刻本,比安庆回族马姓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纂修的家谱要早46年。

马炎甫说,这册家谱是他的老父亲亲自收藏的,他的家现还住在“马家花园”,他的父亲把家谱藏在屋里青砖砌的夹墙里,躲过了历次劫难,保存至今,并当作命根子,平时秘不示人,这次为了证实他们是汉族,才让其子送来武汉让笔者查阅。马佩珷老人说,他们从不知安徽安庆有祖先马文升的分支,既然安庆回族马姓认为马文升是他们的先祖,为什么不到禹州来寻根祭祖呢?我们历来与安徽回族马姓没有任何联系。

据甘肃省宕昌县马土司《马氏家谱》中记载,这支马氏自称为东汉马援的后裔,从元至正九年(1349)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从马纪到马广臣共承袭了17任土司之职,时间长达584年之久。在这部家谱中,刘春生在明嘉靖三十年(1551)为这支马氏撰写了《序》;清代张玉书在清康熙五十年(1711)时撰写了《开宗》和《马氏世谱序》。张玉书,字素存,江南丹徒(今江苏省丹徒县)人,为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科进士,史称其“历官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风度凝然,得大臣礼。所作古文辞春容典雅,称一代大手笔”。他在《马氏世谱序》中曰:“马氏祖伯益。伯益之后,近世姓氏尤望者李氏、徐氏、秦氏。伯益后——(十三)世而至造父,又十有一世而至夙,夙为赵氏。又二十世而至马服君,厥后遂为马氏。马氏望于扶风。扶风马氏至东汉新息侯尤著。隶扶风而望者,曰茂陵,曰郿垀扶风,曰岷阳宕昌。宕昌自扶风传九世而至。又暨扶风并望者,曰南阳、曰凉、曰茌平、曰汝、曰蔡、曰东平、曰乐平、曰钧、曰西安、曰比平[州]。其望于浮屠老子氏者,曰洪、曰登。其望于江南者,曰宿、曰和、曰无锡、曰桐城、曰潥[溧]阳,而潥[溧]阳尤望于甓溪。……康熙岁次辛卯春正月,文华殿大学士京江张玉书撰。”文中的“又暨扶风并望者,……曰钧”,钧,就是今河南省禹州市,而且已说明了钧州马氏属于汉族扶风马氏。此谱为抄写本,以最晚的抄写时间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算起,也比安庆回族马姓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纂修的家谱要早28年。

2011年3月笔者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吉夫图书馆馆长,意大利华侨马振忠老先生,为这支马氏寻根问祖而又赴禹州市,其温州永强下垟街南桥《马氏宗谱》中记载曰:“初翁,字吉夫,号慎修,河南钧州人,生于元朝,职系两浙运判,至省至瓯,奉征盐课。”在禹州市有关部门领导丁进兴、马二霄和禹州市档案局及“马文升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经查阅史料的实地查访,证明温州市龙湾区马氏为禹州马氏的分支,而且还有突破,弄清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好几个问题。其实他们的共同祖先是马光祖。马光祖,字庆祥,元代时河南阳翟(今禹州市)人。潜心力学,补刑台令史,大同路武州民有重征,监州以下同为不轨者,秋官往察之,光祖以吏掌其柄,白于主者,曰:此系极刑,尤当祥谨宁坐己以稽慢之,推究原委,尽得其情,杖决而罢,众人复得更生。延祐元年(1314)授安丰路总管,府知事,累迁至汝宁府判官。死后葬在禹州城东关外二里(泰山庙)附近。而马文升的高祖父马伯川墓、曾祖父马献墓,均在禹州东郭外迤南。据温州永强下垟街南桥《马氏宗谱》中记载,马初翁“配张氏,太孺人,未升任而蚤(早)故,葬于家乡祖墓侧。”经禹州市有关部门和马氏宗亲们证实,并到实地查访,在今禹州城东关外二里(泰山庙)附近,也就是马伯川、马献所葬之处的禹州东郭外迤南之地,当地俗称“马家祖坟”,原有几十亩坟地,今已盖上楼房,建了宽敞的街道,现马家祖坟还存在约5亩地。所以,马光祖、马伯川、马献、马初翁的妻子张太夫人是葬在同一个马家祖坟里。

据《明史》、《明实录》等文献记载,明初洪武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移民18次。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元末的河南十分荒凉,自然成为明初移民前往的重点地区。河南省移民以“太祖时徙民最多,”其次为永乐朝。明朝初迁山西民于河南最早的时间为洪武二年(1369)。其实历史文献对于明初的移民记载,从洪武元年(1368)就开始了,到永乐十五年(1417),历三朝五十年。《禹州市志》中曰:“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六月,将山西居民3.5万户迁徙钧州等地。据私家谱乘云:洪武初年,钧州有民迁自山西洪洞县。是为移民最早的记载。”这一记载与马文升后裔们所说,他们先祖马伯川为洪武四年(1371)迁来禹州,并和其《扶风(马氏)族谱》上的记载互相印证。据此,至少明洪武二年开始,明政府就已有组织地把山西民迁徙到了河南地区,洪洞“大槐树移民”在河南主要分布在106个县市,其中就有禹县(今禹州市)。马光祖的祖籍是什么地方人?地方志中没有记载,他当官在离禹州不很远的汝南,致仕后定居在禹州,所以,说他是阳翟(今禹州市)人,马伯川当时应该是奉旨迁到河南钧州(今禹州市)的,有投靠对象的从山西迁到了禹州,从此也在禹州定居,说明马光祖祖籍应是山西洪洞县人,为洪洞县的马氏大族,这从马光祖在元代所历任的官职和事迹证明了这一点。马光祖应是马伯川的父亲,他们之间至少是叔侄关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马光祖在元末时己去世,马伯川迁到禹州来投靠马光祖的夫人或婶娘,这应该是说的通的。马初翁之子马天叙,经查阅有关地方志上的记载,是“明代例贡,任湖广襄阳府检校”,先在京城任鸿胪寺序班(从九品),后外放升任湖北襄阳府检校(正九品)。与禹州《扶风(马氏)族谱》中的记载:“马天叙,襄阳检校”相符合。而且,马文升家族多人尚武,其次子马绣,曾随马文升征战于陕西。做过锦衣卫百户,因军功升任指挥佥事,子孙世袭锦衣卫千户;三子马蚧,为锦衣冠带七品散官;四子马璐,武举出身,官至锦衣卫冠带舍人。四孙马天彝,锦衣舍人;五孙马天泽,武举人。马天叙的长子马保,字宪之,号绥在,任职于京城(今南京市)锦衣卫。其家族中还有马俸,明正德十四年(1519)已卯科武举人。马家彦,丁卯科解元,任江西蕲州卫千总。马浩,甲午科武举人,任光州汛千总,升守备等人。仅马初翁、马文升而言,如果没有一定的武功基础,马初翁不会任两浙运判,加之从河南钧州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温州南桥海边盐场;而马文升也不会任兵部尚书13年。马天祖初任刑部令史,官至河南汝宁府判官,与马初翁任两浙转运判官,这些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能解释清楚的。

据洪洞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马姓人口有8289人,按人口多少排序,马姓排在全县627个姓氏中的第13位。而1995年统计,洪洞县总人口有650309人,其中蒙古族、回族、满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只有96人,其余均为汉族。可想而知,明洪武四年(1371)当时的洪洞县能有多少回族马姓呢?只是现在已无法统计或考证了。1982年禹州市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时,全县人口总数为949572人。其中汉族93546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8.514%;回族14066人,占1.481%,其中也有马姓,其他14个少数民族有43人。据碑文记载,山西洪洞县回族姓氏中迁禹州的有赵姓,在明洪武四年(1371)迁山货厂,大枣树刘姓迁梁北东刘庄,丁姓、艾姓先迁桑坡,丁姓再迁砖桥,艾姓再迁皂角坪。从而证实了这时期没有回族马姓从洪洞县迁来禹州。禹州回族中的马姓主要分布在城关镇、梁北乡、文殊镇。至今禹州市还有三座清真寺,分别位于城内南大街、山货乡、文殊镇皂角坪村。其中城内南大街清真寺创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此时马文升已去世26年,早已被平反昭雪,被追赠为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端肃”。嘉靖初年朝廷又加马文升为左柱国、太师,而该清真寺离马文升在城内的住宅“马家花园”,仅相距约200米。对马文升这位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五朝元老”,且政绩卓著、声名显赫的人物,正史和历代有关省、府、州、县地方志等古籍文献均有他的事迹记载,然而,在他的家乡三座清真寺和明嘉靖年间至今的多部《禹州志》中却没有马文升为回族的任何文字记载,而离禹州千里之外的重庆十八梯清真寺,仅凭“清真寺,明河南侍郎马文昇建”和安徽安庆籍的马以愚先生自称马文升是其先祖,就断定马文升是回族,笔者实在不敢认同其说。

对于马文升家族的族籍,中国作家协会河南省分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禹州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郭水林先生在他的《五朝元老马文升》一文中曰:“马文升(1426—1510),字负图,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晚年更号友松道人,汉族,明末钧州(今禹州市)观耜园村人。”郭水林先生认为,说马文升家族为回族的是一家之言,没有事实依据。笔者也曾去电给禹州市市志办咨询过。2009年8月笔者第二次去禹州市时,询问了禹州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他们均证实马文升为汉族,不是回族,当然其后裔都是汉族,他们说这是禹州家喻户晓、妇幼皆知之事,说马文升是回族,感到不可理解。

马佩珷老人说,马纪之孙马悫为明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科进士,官至户部主事。马时芳是马文升的第七代孙,是我的老太爷,马时芳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乡试中副榜,后任封邱县、巩县教谕,他一生著述甚多,是理学家和当时著名的文人。

马文升的第十七代孙马景林、马丛林、马春发等人及马佩珷,马炎甫都说,这些专家、学者、教授们给我们禹州马文升后裔们带了几十年的回族帽子,可我们的户口本上清清楚楚注明的是汉族,从祖上传下来,就是我们的祖源地是河北邯郸,发祥地在陕西扶风,后迁至山西洪洞,明洪武四年(1371)奉旨又迁到了河南钧州,怎么能说我们是回族呢?现禹州马文升家族分为长门、二门、三门,共有2万余人,户口的族籍一栏都注明的是汉族。同样,温州市龙湾区马氏及其分支温州市平阳县周岙马氏、苍南县水头、桥墩马氏、龙港区第七河、黄家蓬马氏共有5千多人,其族籍也都是汉族。

综上所述,笔者在研究马氏源流史中发现,回族中确有攀附汉族马姓名人,冒用汉族扶风马氏郡望和堂号的现象,无巧不成书的是,持马文升家族或江苏溧阳马世俊家族等为回族说的专家、学者中有的就是回族人士。甚至还有的专家、学者在其主编的书中将“一代儒宗”马一浮、抗日名将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定为回族;马援的后裔东汉末期豪强马腾、蜀汉“五虎大将”之一马超父子俩定为羌族。坚持研究中国社会历史乃至家族历史的原则至关重要,仅马文升家族而言,据《明史》,明清至现代多部省、府、州、县地方志,《扶风(马氏)族谱》,马文升墓志铭等古籍文献和有关资料,均没有马文升为回族一说。而且,安徽怀宁回族马姓与禹州马文升家族在迁徙的时间、地点、路线都不相同。关键是连马文升的后裔们都不承认他们是回族。因此,马文升家族为回族一说根据不足,应予更正。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光岳先生,禹州市博物馆老馆长教之忠老先生等人均支持笔者的这一观点。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这是研究历史及少数民族史的基本原则,也是最基本的常识,望共勉。

(作者:马善田,世界华人宗亲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特约研究员,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

一、本文所依据的主要文献和资料有:

1.《后汉书·马援传》(南朝刘宋·范晔撰)

2.《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

3.《旧唐书·马总传》(五代后晋·刘眴、张昭远等撰)

4.《新唐书·南诏传》、《新唐书·环王传》(宋·欧阳修、宋祁等人撰)

5.《新五代史·楚世家》(宋·欧阳修撰)

6.明[嘉靖]《钧州志》(明·谢澭纂修,明嘉靖三十二年修,明抄本)

7.《马端肃公奏议》(明·马文升著,清刻本)

8.《三才图会》(明·王圻、王思义编集,明万历三十七年左右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月)

9.明[嘉靖]、[万历]《固原州志》(明?杨经、刘宽敏、董国光纂修,明嘉靖十一年修,万历四十四年刘汝桂刻本,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10.《国朝献徵录》(明?焦竑辑,明万历末年刻本,上海书店影印,1987年4月,其中王世贞撰写的《吏部尚书马文升传》)

11.《明史?马文升传》、《明史?广西土司列传》(清?张廷玉、万斯同、王鸿绪、张玉书等撰)

12.《十国春秋?文昭王世家》(清?吴任臣撰,徐敏霞,周莹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13.清[顺治]《禹州志》(清?朱裴修,李嘘云、孟希圣增修,赵来鸣增纂,清顺治八年刻,十八年增刻本)

14.清[康熙]《禹州志》(清?刘国儒修,刘湛纂,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15.浙江温州龙湾区永强下垟街南桥《马氏宗谱》(明代始修,清康熙年间重修,手抄本)

16.清[雍正]《河南通志》(清?田文镜、邹升恒修,孙灏、夏兆丰纂,清雍正六年修,民国三年河南教育司印历次补修本)

17.清[雍正]《陕西通志》(清?刘於义修,沈青崖,史贻直纂,清雍正十三年刻本)

18.清[乾隆]《江南通志》(清?尹继善、赵国麟修,黄之隽、章士凤纂,清乾隆元年刻本)

19.清[乾隆]《甘肃通志》(清?许容修,李迪、张能第等纂,清乾隆元年刻本)

20.清[乾隆]《禹州志》(清?邵大业修,孙广生纂,清乾隆十二年刻本)

21.《四库全书?史部》(清?纪昀总纂,文渊阁刻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9年12月,其中的《马端肃奏议》)

22.清[道光]《禹州志》(清?朱炜修,姚椿、洪符孙纂,清道光十五年刻本)

23.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清?孙尔准等修,陈寿祺纂,程祖洛等续修,魏敬中续纂,清同治九年修,十五年续修,正谊书院刻本)

24.清[同治]《禹州志》(清?朱炜修,姚椿等纂,宫国勋增修,杨景纯、赵甲祥增纂,清同治九年增刻道光十五年本)

25.清[光绪]《山西通志》(清?曾国荃、张煦等修,王轩、杨笃等纂,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26.河南禹州《扶风(马氏)族谱》(清康熙六十年修,清道光八年重刻本)

27.[民国]《湖北通志》(吕调元、刘承恩修,张仲炘、杨承禧纂,清宣统三年修,民国十年刻本)

28.[民国]《奉天通志》(翟文选等修,王树枬等纂,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29.[民国]《禹县志》(曹广权、车云、王桓武修,王琴林、陈嘉桓、田春同纂,民国二十六年刻本)

30.《安庆文史资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安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31.《禹州市志》(王国谦、尚万德、贾克明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32.《河南历代名人辞典》(王天兴等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

33.《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谢巍编撰,中华书局,1992年11月)

34.《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陈玉堂编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5月)

35.《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宛耀宾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

36.《咏禹诗抄》(郭水林编著,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12月)

37.《中国回族姓氏溯源》(魏德新编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38.《名人轶事》(郭水林编著,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1月)

39.《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志》(魏光荣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7月)

40.《洪洞大槐树移民志》(张青主编,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

41.《寻根问祖百家姓·马姓》(葛云生总策划、总编导,周萍总制片人、总撰稿,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广东省惠州市东田音像有限公司总经销)

42.《宕昌历史研究》(陈启生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43.《湖北回族古籍资料辑要》(答振益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二、笔者目前已见到的马文升家族为回族说的书籍有:

1.《中国回教史鉴》(马以愚著,商务印书馆,1941年)

2.《回教先正事略》(白寿彝著,上个世纪40年代前期)

3.《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志》(谢启晃、胡起望、莫俊卿编著,民族出版社出版,1985年1月)

4.《民族词典》(陈永龄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

5.《回族人物志(明代)》(白寿彝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

6.《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高文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5月)

7.《中国回族大辞典》(邱树森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

8.《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高文德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9.《明代民族史》(杨绍猷、莫俊卿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

10.《中国回族史(上、下)》(邱树森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11.《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英才传》(郭卿友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12.《回回旧事类记》(吴建伟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13.《回族史话》(丁国勇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14.《中国历代民族史·明代民族史》(杨绍猷、莫俊卿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

15.《中国回回民族史》(白寿彝主编,中华书局,2007年9月)

16.《走进回族》(王国强编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17.《古今回族名人》(海正忠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加载中,请稍候......

尤素夫·马本斋(1901~1944),是抗日英雄马本斋的经名,原名马守清,男,回族,共产党员,河北沧州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杨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回族,河南省确山县人,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马彪(1885——1948),字炳臣,回族,甘肃河州(今临夏)人,行伍出身。马海晏(马步芳的爷爷)六弟马海清的长子,马步芳堂叔,国民革命军中将衔。

张鸿仪,生于1912年,古城台儿庄顺河街人,回族,抗日英雄,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创办了《抗敌报》。闻名全国的铁道游击队回族政委张鸿仪,率部队在津浦线临枣线上,神出鬼没,出奇制胜,使日寇的铁路运输线多次陷入瘫痪。1945年张鸿仪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突围而英勇牺牲。

马鸿宾,字子寅。甘肃省临夏县韩家集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从先世属于临夏老教毕家场门宦。父名马福禄,字寿三,曾率回民军队马步七营旗,编为“简练军”,驻防山海关等地。抗战爆发后,以回族官兵为主的马鸿宾部 81军和马鸿逵部骑兵师,也奉命开往绥西参加抗战。1939年 7月,任绥西防守司令的马鸿宾指挥军队在乌拉脑包与日军展开激战,首战获胜。

马继武(),回族,原名马炳奎,字继武,云南省邱北县曰者镇河边村人。云南讲武堂第5期毕业。1946年被选为国大代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60军183师542旅少将副旅长,出滇参加抗战。

吴松林,字鹤年,回族。1893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其父吴德奎(曾祖父),在清朝末期曾任左宝贵总兵所属马步十三营哨长,因为吴松林带的是骑兵旅,“其部下也有不少回族官兵,兼有汉族、蒙古族、满族等”。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中唯一可与赵一曼女士同称为钢铁意志的人。汉族。”而关于杨靖宇将军的民族身份,其实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是没有争议的,就是汉族。但是1993年出版的《当代中国》丛书《当代的民族工作》中提到“有些过去没有公开自己少数民族身份的领导干部……和已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如杨靖宇(回族)…”。当时即引起争议。2000年,杨靖宇将军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期间的师政委韩光发表回忆录《征途漫漫》,书中提到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是汉族人。由此更是引起广泛争议。

在此我插播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因为这条消息未登载于公开出版物上,所以我说未经证实。韩光回忆录刊发后有抗联老战士因此事询问《当代中国》主编之一邓力群,邓回答这是原抗联的一些民族干部告知的,比如抗联某军某师师长刘某某(吉林回族)。

“中穆网在2005年和2011年两次有网友前去杨靖宇将军籍贯所在地调查,2005年调查人到达河南驻马店确山县李湾村后发现当地历史上没有回族群众生活,所以认为杨靖宇将军应该不是回族。2011年,确山当地一位阿訇再次查访,认为杨靖宇将军的祖父原先居住在驻马店市泌阳县贾楼乡,而当地是回族聚居地,据此推断英雄杨靖宇是回族的。”

 为了坚定正确历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同时由于杨靖宇将军的民族问题也导致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题发挥,散布负面言论。(如下图)为了澄清事实,经多方查访找到了杨靖宇将军的后人,杨靖宇将军之孙,靖宇县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特别顾问马继民先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吉林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

采访时间:2016年8月1日

采访人:马先生您好,最近很多人对杨靖宇将军的民族问题提出了质疑。作为将军后人对这一问题您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请问杨靖宇将军是汉族吗?

答:我本人和父亲奶奶都是汉族。我爷爷牺牲时还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民族登记,所以我只能做推论。

答:我的所有亲戚,特别是叔表亲、姑表亲也都是汉族。

采访人:请问这些表亲中您见过与杨靖宇将军同辈的吗?

答:我爷爷是属于德字辈,这中间我见过我的三爷,五爷和大姑奶,当然如我前面所说他们也都是汉族。

采访人:请问这些老人中还有在世的吗?

采访人:有传闻说抗联四军四师师长刘振国宣称杨靖宇将军是回族,您知道吗?

答:你昨天告诉我这个事我专门问了一下,他一直在北满,原先又是国军系统的,也没有在满洲省委工作过。他和我爷爷见过面的可能都很小,当然我会联系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核实这个情况。

▲学生们来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向烈士致敬

采访人:杨靖宇将军与金日成见过面吗?

答:我应邀到平壤参加过一个活动,金日成纪念馆里有专门讲抗联的一部分,参考金日成的回忆录他和我爷爷只见过一面。

采访人:请问有没有家谱存世?这是最直接的证据了。

答:没有家谱,那个时候闹革命家里被抄了。咱们分析一下嘛,我爷爷五岁的时候我太爷爷就去世了,如果我家里是少数民族的话,我太奶奶应该会知道,会告诉我奶奶这样传承一下。那个时代的人对这个还是很看重的,但是没有。所以断定我爷爷不是汉族的可能性很小。

▲采访当天笔者与马继民先生的合影

采访人:是的,主要是2011年有人考证出杨靖宇将军的祖父是从泌阳县贾楼乡迁来的,当地是回族聚居地,所以有人有疑问。

答:曾经有马氏宗亲会与我联系,考证出我家这一支是从陕西扶风迁出的,但是这都太久远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采访人:多谢您的回答。

本文出自北朝论坛,作者:男爵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族人为什么恨汉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