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间国共在金门马祖为何留给台湾例岛.发生战争么

随着各种历史档案的逐步解密,关于建国初期我人民解放军停止武力攻台的真相已经愈来愈清晰了。本文试以多种历史档案解读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 

三大战役结束以后,*河蟹*将解放台湾问题列入议事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三、四野战军在相继解放福建、广东等沿海城市后待命,中央在此间作了如下军事部署:1.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前线指挥部,由粟裕担任总指挥并制定解放台湾的具体计划;2.培训台湾籍干部,准备解放台湾和台湾解放以后使用。具体做法是将参加台湾“二二八事件”退到内地的台湾籍干部和部队中台湾籍士兵集中起来,参加“台湾训练团”;3.在沿海地区征集民船和民工进行渡海训练;4.选调一批年轻有一定经验的后勤干部集训,准备为解放台湾做好后勤保障。 

我军攻台时间的选择 

关于攻台时间的选择,中央有三种表述。 

*河蟹*在一次谈话中说,希望在1949年,最迟在1950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以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第二种表述:1950年下半年。 

根据*河蟹*的指示,1949年7月4日,刘少奇在访苏期间以*河蟹*中央代表团的名义给苏共中央政治局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对台湾问题作了如下分析:*河蟹*中央决定至迟在1950年解放台湾、海南和新疆。具体来说,先解放新疆和海南,通过解放海南,取得渡海作战经验。解放台湾问题拟在1950年下半年。1949年7月25日,*河蟹*在一份电报中说:“我们认为最好在明年下半年,即我军攻打台湾时,整个大陆,西藏除外,为我们所占领。” 

1949年7月10日,*河蟹*给周恩来写信,信中提到,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 

从以上三种表述分析看,1949年实现攻台是不可能的。三大战役后,我军准备渡江作战。4月20日,我百万雄师过大江,利用台湾海峡三四月的南风已无可能。四月以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正待解放,而渡海作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准备,故当年利用十月北风也不现实。因此,我军武力攻台的时间最早只能在1950年。 

按照*河蟹*的计划,希望苏联帮助我们训练一支空军,训练至少需要半年左右时间,所以1950年下半年攻台是比较实际的。

关于攻台时间的选择,从1949年到1950年下半年,再到1950年夏季,时间愈来愈具体,也愈来愈符合实际,表明*河蟹*与*河蟹*中央对于攻台是下了决心的。 

建国初期我军攻台的利与弊 

*河蟹*中央下定决心攻台,那么,在建国初期攻台合适不合适呢?也即攻台的利弊因素如何呢? 

一、 建国初期我军攻台的有利因素 

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后士气高昂,建国初期攻台可以发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一鼓作气,解放台湾。 

1949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湾。这时,大陆除西藏外已全部解放。为了实现中国领土的完整与统一,*河蟹*中央于1950年元旦发表新华社社论,指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1950年4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解放海南岛战役,驻守海南的国民党守军于4月奉命退往台湾, 5月1日,海南岛全部解放。 

2.国民党军队溃退台湾,台湾全面防务系统尚未建立建全。 

蒋介石虽然早就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由于台湾在日据统治下50年,二次大战后期曾遭美军大规模轰炸,陈仪接手的台湾百孔千疮,工厂倒闭、港口毁坏、物质奇缺,导致1947年发生震惊中外的“二二八事件”。蒋介石溃退台湾后,虽着手台湾防务,但在我军计划攻台的时间前,由于经济原因和时间原因,台湾防务不可能形成规模和系统。 

3.因为国民党军在大陆连年失利,建国初期,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不明朗。日本在二次大战中战败,无力无暇顾及台湾问题,我军攻台的对手主要是国民党军。 

建国初期,美国国务院在台湾问题上曾经提出放弃台湾的主张。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在一份绝密文件《政策情报提纲:台湾》中提出,对于台湾陷入*河蟹词*之手这一情况有可能马上出现,美国应尽量缩小其意义和不良影响。同年12月2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了决定不援助中国国民党防守台湾的意见。美国国防部的意见与国务院相左,表示反对放弃台湾而应当通过有限的军事援助支持蒋介石,以后则视台湾发展情况而定。 

鉴于以上原因,国民党溃退到台湾以后,美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对国民党政府采取“袖手政策”。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过去四年来,美国及其他盟国亦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得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的途径”;“不拟对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咨询”。 

驻日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在杜鲁门发表声明后就台湾问题提出五点意见:1.阻止共产主义扩散;2.阻止亚洲的共产主义和阻止欧洲的共产主义同样重要;3.台湾地位重要,必须由非共产主义势力控制;4.台湾如果落入中国共产党之手,将会破坏整个西太平洋的防共锁链;5.美国不能承认*河蟹词*。麦克阿瑟的五点意见实际反映了美国军方对台湾问题的态度。美国军方认为,美国只要支付不多的费用便可以支撑蒋介石治下的台湾,而台湾只要在蒋介石之手,共产党就要解放台湾。“只要共产党仍须与台湾抗争或解放台湾,他们就不会向东南亚实行扩张”,从而也就阻止了共产主义向东南亚的扩张,这就是所谓“阻止亚洲共产主义的扩散”

二、建国初期我军攻台的不利因素 

1.我军渡海作战有极大的难度。 

在海南战役前,我军仅有渡江作战经验。此后,我军虽然取得解放海南以及舟山、一江山岛等渡海作战经验,但与攻台作战的要求相距甚远。台湾海峡最窄处为130公里,数十万军队要横渡宽达二三百里并且是风浪险恶的台湾海峡是有极大困难的。攻岛部队如果后援不继且遇到守军的顽强抵抗,将使自己陷入险境。

此间,我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对大小金门岛发起的战役失利,使我倍加感到渡海作战的艰难。金门岛战役中,我登陆部队三个团计9086人,由于渡海作战准备不足,登陆后后援不继,守岛敌军顽强抵抗,我军登陆部队大部牺牲,少数被俘。从历史上攻台的经验看,施琅以夺取澎湖为攻台第一步。澎湖为台湾门户,夺取澎湖即控制台湾咽喉:或以澎湖为基地对台实行海上封锁,或以澎湖为跳板进攻台湾,可谓进取退守,立于不败之地。澎湖从战略上看,是攻台的天然跳板,“它位于台湾海峡的中途而偏东,西距金厦约220公里,航程七更,东抵台南约50公里,航程四更”。我军攻台,必须以夺取澎湖为第一步。如能夺取澎湖,将完成攻台三分之二左右的渡海航程,可以在澎湖休整补充,养精蓄锐,相机进取。同时,澎湖岛屿分散、地势低平、防守薄弱,比地形复杂的台湾容易攻占。 

2.国民党拥有空军和海军,而我军没有空军和海军,强行登陆将会造成极大的伤亡。 

1949年4月和11月,我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先后成立,但尚未形成作战能力。鉴于大小金门岛战役失利的教训,我军深感解放台湾如果没有空军、海军的支持,登陆将是异常困难的,伤亡将是异常巨大的。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实行封锁,我海军、空军要形成作战能力,必须得到苏联的支持与帮助。 

3.苏联对我进攻台湾问题态度暧昧 

1949年1月31日,米高扬奉斯大林之命,化名安德列耶夫取道大连、石家庄到达西柏坡,与*河蟹*中央五大书记会谈三天,其中谈到解放台湾问题。 

考虑到渡海作战的困难,*河蟹*当时考虑了两种可能,即除了武力以外,不排除和平解放的方式。*河蟹*对米高扬说:“目前,还有一半的领土尚未解放,大陆上的事情比较好办,把军队开去就行了。海岛上的事情就比较复杂,需要采取另一种较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这就要花较多的时间了。”*河蟹*虽然提出了解放台湾有军事和和平两种方式,但是*河蟹*中央当时的战略方针完全是从武力解放台湾出发并制定战略方针的。 

对于解放台湾问题,*河蟹*考虑到了复杂的国际背景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困难。*河蟹*对米高扬说:“比较麻烦的有两处:台湾和西藏。”“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现在估计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大概全要撤到那里去,以后同我们隔海相望,不相往来。那里还有一个美国问题,台湾实际上就在美帝国主义的保护下。这样,台湾问题比西藏问题更复杂,解决它更需要时间。”在对台湾问题作了充分的分析以后,*河蟹*认为,如果我们现在就解放台湾,当然是武力解放台湾。以武力解放台湾,没有空军和海军是不行的。而要建立空军和海军,必须得到苏联的援助。 

对于解放台湾,*河蟹*当时作了比较切合实际的考虑。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尚没有渡海作战的经验,*河蟹*认为,要解放台湾,必须有来自空中和海上的支持。7月10日,*河蟹*给周恩来写信,信中说,根据朱德建议,可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苏联学习空军。同时购买飞机一百架左右,连同现在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7月25日,*河蟹*发电报给在莫斯科的*河蟹*中央代表团并转斯大林,针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们的包围和封锁,*河蟹*在电报中表达了他对解放台湾问题的思考和对苏联方面的希望:“自封锁之时起,上海就更加困难了。但是为了打破封锁,必须占领台湾,而占领台湾没有空军是不行的。我们希望你们同斯大林同志交换意见,苏联能否给予我们这方面的援助,即莫斯科用六个月至一年的时间为我们培训1000名飞行员、300名地勤人员。此外,苏联能否卖给我们100架至200架歼击机、40架至80架轰炸机,用于攻占台湾。在建立海军方面,我们还请求苏联给予我们帮助。”这封电报与7月10日的信相比较,飞行员由三四百人增加到一千人,飞机由100架增加到280架,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表明*河蟹*在解放台湾问题上的深思熟虑和周密部署。 

1949年7月11日,斯大林第一次接见在苏联访问的刘少奇,对刘要求苏联以海军和空军支持中国进攻台湾的计划作了综合性回答。斯大林私人特使科瓦廖夫在口述实录中记载了斯大林的意见:“他强调苏联经济经过战争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西部前线一直到伏尔加河一片荒芜。苏联对进攻台湾的军事支持,将意味着与美国海空军发生直接冲突,为其发动新的世界大战提供借口。当时,斯大林建议将这个问题提交苏共中央政治局,在邀请一部分军方和部长参加的扩大会议上进行讨论。在1949年7月27日召开的上述会议上,刘宣布他同意斯大林的看法,并称经*河蟹*中央政治局批准,授权他撤销在台湾、香港问题上的上述要求。”关于刘少奇所说他撤销在台湾、香港问题上的上述要求系经*河蟹*中央政治局批准,内情不详。 

1949年12月16日,*河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首的身份出访苏联。当*河蟹*再次就解放台湾问题提出希望苏联帮助我们培训飞行员并派遣教官、参谋人员和志愿飞行员等问题时,斯大林在无法回避的情况下虽然表了态,但态度不明朗。斯大林这样答复*河蟹*:“援助是要援助的,但援助的方式需要考虑。这里主要是不要给美国人以干涉的口实。至于参谋人员和教官,我们随时都可以派。其余事项我们也要考虑。” 

在莫斯科会谈中,斯大林就台湾问题向*河蟹*提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建议,斯大林说:“从向共产党投诚的国民党登陆团中挑选一连登陆人员,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把他们派往台湾,通过他们组织岛上起义。”在斯大林看来,解放台湾这样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既不要空军,也不要海军,甚至不要正规陆军,只要派遣一个连左右的投诚的国民党士兵到台湾发动组织起义,台湾就解放了。这样的天方夜谈,大约斯大林自己也不会相信。

在*河蟹*提出的培训飞行员和购买飞机等实质性问题上,斯大林没有表态。斯大林故意回避解放台湾问题,在谈到实质性问题时,斯大林要么不表态,要么扯一些天方夜谈的话,主要是出于民族利己主义的考虑。斯大林认为,美国对*河蟹*以武力解放台湾绝不会坐视,苏联如果帮助中国培训飞行员并向中国出售飞机,将使苏联卷入因台湾海峡问题而引起的苏美军事冲突,甚至引发*河蟹*,这是斯大林和苏联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苏联方面曾经向中国政府发出劝告,认为因台湾海峡问题而引起的军事冲突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非常危险的。从表面上看,苏联不赞同以武力解放台湾是为中国人民着想。实际上,苏联很清楚,没有苏联在军事方面对中国的援助,主要是空军和海军的援助,中国当时武力解放台湾是根本不可能的。 

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在台湾问题上的回避态度和暧昧态度,使*河蟹*中央和*河蟹*建立空军,以从空中掩护渡海作战、解放台湾的计划落空。 

朝鲜战争爆发导致我攻台计划受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袖手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台湾问题发表声明,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杜鲁门发表声明后,悍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声称此举是为了保护朝鲜战场侧翼之安全,同时制止国共两党军事冲突。6月2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严厉驳斥杜鲁门声明,谴责美国武装干涉台湾,使台湾问题复杂化。8月1日,杜鲁门又提出“台湾中立化”的方针并派遣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岛。一个美国战略分析家分析说:“共产党显然在1950年夏季计划进入台湾,杜鲁门总统于6月27日发出的行政命令挫败了共产党的那次准备工作;杜鲁门总统当时下令派遣美国第七舰队,以使台湾海峡中立化,那次干涉的借口是朝鲜战争的爆发。” 

美国政府散布“台湾地位未定”并决定协防台湾。1951年2月,美国与台湾达成协定,由美国向台湾派遣军事代表团并运送武器。4月,美国在台湾成立以蔡斯为团长的“美国军事援华顾问团”,公开协助蒋介石训练军队。8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发表《9000万美元援台方案》。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美台关系进入密月时期。次年,美国国会通过紧急决议案,授予总统在台湾海峡有使用美国武装力量的权利。美国为了实现对中国大陆的封锁与遏止,给予台湾国民党当局大批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从1950年到1965年,美国给予台湾的军事援助累计达45亿美元。 

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国际局势骤然紧张,迫使我对台湾的军事部署不得不暂时中止。美国政府的干涉和介入,台湾海峡的局势日益复杂化。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和空军第十三航空队入驻台湾,大大增加了我武力解放台湾的难度。加上苏联政府在我武力进攻台湾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我海军与空军均不能得到苏联的支持。 

朝鲜战争结束后,*河蟹*再次提出武力解放台湾的问题,中央提出了“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政治口号。为了配合对台的政治宣传攻势,1954年9月3日和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奉*河蟹*之命炮击金门,表示中国人民不放弃武力解放台湾的立场和决心。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数次渡海作战,陆续解放了沿海岛屿,剪除了台湾外围屏障。台海局势当时一度剑拔弩张,美国政府劝告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倾全力固守台湾,蒋介石没有接受。 

鉴于以上原因,以武力解放台湾的问题暂时被搁置了,和平解放台湾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阐明了对台战略方针的调整。周恩来说:“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即战争方式和和平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年5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再次宣布了这一方针。 

1958年,针对美蒋在台湾海峡不断加紧军事部署、制造“两个中国”或“*河蟹*”的局势,*河蟹*决定予以武力警告。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再次炮击金门。炮击金门的炮声使海内外以为中国政府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发生了变化。为此,*河蟹*在9月6日会见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时声明,中国政府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没有改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是为了阻止美国政府在台湾制造“两个中国”或“*河蟹*”的阴谋。 

*河蟹*逝世前不久,还提到台湾问题。他在病塌上讲了一段关于“盖棺论定”的话,说“我一生办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指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对这件事,持异议的人甚少。只有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法要我及早地把那个海岛收回罢了”。这一段讲话表明*河蟹*对台湾未能在其手中解放的深深遗憾。*河蟹*当时在病塌上已经不大能讲话,此话讲后不过两个多月,*河蟹*逝世。 

建国初考虑武力解放台湾

建国初期,毛泽东主要考虑用武力方式解放台湾。早在1949年5月下旬,毛泽东就责成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组织三野部队进行攻台准备,因当时上海战役刚刚结束,华东许多地区还未解放,已占地区又需要分兵剿匪,所以只能抽出野战军主力第9兵团的4个军部队进行攻台的训练,并兼任上海地区警备。金门岛登陆失利后,华东野战军首长对渡海作战艰巨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台湾战役的计划也一再被修改。1949年秋天制定的台湾战役计划是投入8个军的兵力,其中以第9兵团的4个军(第20、第23、第26、第27军)为第一梯队。1949年末,华东野战军首长经研究决定增加投入战役的兵力,三野部队除担任剿匪和地方警备任务外,主力12个军全部参加攻台。中央军委马上同意了这一意见。

当时估计美国不会协助台湾

当时,因为美国公开表现出和台湾国民党当局拉开距离的政策,所以一般估计攻台时美军不会介入。栗裕副司令员在《华东军区1950年政治工作指示》中曾解释说:直接参战在政策上、军事上都是对美帝不利的,所以美帝只能间接参战,如动员日本的“志愿兵”去帮助蒋匪。基于这种估计,华东野战军在研究台湾战役的计划时,曾设想了同日本援蒋军人作战的可能性,并有信心消灭这些“志愿兵”。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军委认为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台湾战役的准备,早日完成解放全中国的任务,以实现祖国统一。为争取尽可能先在沿海岛屿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人民解放军在准备对舟山、海南岛和金门实施攻击时,都强调要集中优势兵力,确保登陆后能够有把握打歼灭战。经中央军委同意,在第四野战军攻击海南岛的同时,华东野战军决定调集第7、第9兵团共6个军(第20、第21、第22、第23、第26、第27军)20万人发起舟山战役;并调第24、第25、第32军入闽,接替第10兵团(辖第28、第29、第31军)的剿匪及修筑道路、机场等任务,以腾出该兵团用以攻占金门。华东野战军还准备将对舟山、金门的攻击作为攻台的实战演习。为了更细致地筹划台湾战役的具体事宜,1950年3月11日新任海军司令员的肖劲光同粟裕会商了攻台的准备工作。中央军委同意华野领导和海军会商的意见,设想投入50万部队用于渡海攻台,分两次运送。当时做出这一设想,是对东南沿海地区国共双方军事力量进行对比分析后做出的估算。

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共还有50多万军队,其中在舟山、金门和海南岛的部队随时又有撤回台湾集中力量防御的可能,再加上少量日本“志愿”人员的协助,还有一定的战斗力。解放军进行的又是背水的登陆作战,按照一般的登陆作战规律,第一批登陆部队要有能突破防线并向纵深发展的充裕力量,而最忌“添油”式的逐次增兵。所以预定第一梯队要有足够的兵力,再待第二梯队上岸,总兵力至少应和台湾守军大致相当。当时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战斗力明显高于同等数量的国民党军,有50万部队登陆就可以确保在短期内不间断地发展胜利,以占领全岛。

强调空军海军的重要性。根据毛泽东提前解放台湾的战略设想,为取得渡海作战时战略优势,毛泽东在解放台湾的各项准备工作中特别强调突击建立空军海军的重要性。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提出了渡海作战建立空军的设想,他指出:“我们必须准备进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我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例如一年)是不可能的。但仍可以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远方学习六至八月,同时购买飞机一百架左右,连同现有飞机组成一支攻击部队……”1949年7月中旬,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准备秘密访问苏联。7月26日,刘少奇在与斯大林会谈中,向斯大林提出帮助中国建立空军的问题,并说明了我们准备在1950年进攻台湾的计划,要求苏联提供200架左右的飞机并请代训飞行员。斯大林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不过对于要求苏联在作战时提供空军和海军援助的要求,斯大林表示难以赞同,他说这样做必定会引起美国的介入。此后,中苏通过谈判,斯大林同意中国就适当时机解放台湾进行必要的准备。这样,有了苏联援助解放台湾的承诺,中央开始把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作为1950年军事工作的首要任务,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华东军区已把解放台湾列入其工作的首位,1950年5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决定以三个兵团、十二个军共50万人的兵力,投入对台作战准备,成立粟裕为总指挥的前线总指挥部。在空军建设方面,人民解放军抓紧从苏联购进作战飞机,突击训练飞行员,在6个月的时间内训练出两个歼击机团和一个轰炸机团的全部空地勤人员。1950年5月,空军第一支作战部队——第四混成旅成立。1950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举行签名仪式,建成了拥有133艘舰艇的舰队。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武装侵入台湾海峡。由于抗美援朝的需要,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重点由东南转向东北,武力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

个人感觉就算没有美国的干涉,解放军解放台湾也困难重重。两次运50万军队过去需要多少艘舰艇?那时空军刚刚组建,形成战斗力还需要几年!渡海作战跟渡江作战迥然不同!其复杂性不是渡江作战所比拟的!没有强大的海空军是很难解放台湾的!古宁头战役,金门离大陆只有10公里,我们却遭遇了三个团全军覆没的代价!那么解放台湾更是会血染台湾海峡!所以,1950年无论发不发生朝鲜战争,我们也很难解放台湾!

  前些天,朝鲜举行朝鲜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阅兵式,将人们的注意力重新汇聚到六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也引起了国内对于当年那场战争的争论。有人认为该打,有人认为不该打,一时间众说纷纭,好不热闹,本人不才,也来凑个热闹。

    首先要说的是,我认为抗美援朝是值得的。这点上,很多人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我就不再赘述。接下来,我着重分析下当年台湾未能收复的原因。

    在这里,我们要分析另外两场战役:1949年的金门战役和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

    1949年的金门战役,可谓惨烈,战斗部队9000多人,全军覆没。这一重大失利,引来了足够多的研究,总结出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四条:

    1、没有足够多、足够好的渡海工具。

    除去这四条,个人认为还应加上两条:

    1、金门岛空间不足,不适合打游击固守待援。

    2、国民党军对金门非常重视,兵力布置、海空火力支援都非常之强,远非一般战役可比。

    再来回顾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胜利的原因有如下:

    3、海南岛足够打游击,便于隐藏保存实力,固守待援。

    4、守备力量不足,首先,海南守军是临时拼凑的,多为杂牌军、地方保安队,其次,海空军力量不强,海军给类舰艇不过50余艘(个人估计,战斗舰艇不足30),飞机40余架(个人估计,战斗机种不足35架,而且不能夜战)。

    5、国民党政府对于海南的重视不够。

    大家对此可能有疑问,且听我慢慢解释。

首先对比两场战役,国民党方面防守力量有很大差别。金门战役中,守岛部队多为蒋介石嫡系的中央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比海南战役时的薛岳指挥的拼凑部队高出一大截;在金门1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部署了22兵团、第12兵团,青年军第80军之第201师第601、602团等兵力,而在海南岛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不到十万的临时拼凑的军队,成分包括残兵败将、地方保安队等等,而琼崖纵队也拖住了一部分敌人,因此,在整个防御正面上,金门的防御密度远远大于海南岛。

其次,是渡海工具的问题。两场战役,渡海工具都差不多,结果也都差不多,都是登陆成功了,只是最后的结局不一样,原因何在?在于海南岛比金门适合打游击,而且海南岛有琼崖纵队接应。金门战役,作战部队登陆以后,就面临着背水一战的险境,无处藏身,只有不停的战斗,而在海南岛就不一样,在战役发起前,就已经在接应下,偷渡了两千人左右的精锐部队,而且解放军一旦登陆海南岛,即使失利,还能在岛上打游击,慢慢周旋,等待后援。

第三,国民党当局对于海南岛并不是很重视,尤其是金门战役后,大陆方面始终未放弃对金门的进攻态势,国民党当局的防守重点在于金门、本岛一线,海南并非是重点。在金门战役之前,国民党便已开始增兵金门,而在海南战役中,从战役准备,到解放军偷渡,再到最后的战役中,从头至尾,台湾方面未增援海南作战,由此可见两者的重视程度。

 第四,支援金门作战的海空军,是守卫台湾本岛的海空军精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海南岛的守军的海空力量所无法比拟的。金门战役之前,国民党当局就已炸毁沿海船只(金门战役的船只是通过沉在水底保存下来的),而在海南战役中,从头至尾,没有听说国民党当局炸毁各类船只(这可能跟国民党在海南的海空力量不强有关系),这也为两次战役的后续增援奠定了计基调。

 通过以上分析,个人认为,金门战役的失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假设满足了三个必要条件,一次运载了足够的兵力登陆,在岛上歼灭了大部分的敌军(即便是全歼),占领了金门岛,但是在国民党海空军的打击下,幸存的船只数量也必定不多而且解放军完全没有造船能力沿海船只都被摧毁,江浙一带的船只都未能幸免),对于后续的补给是个很大的问题,上万人的吃饭喝水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还要面临国民党的疯狂反扑,难道要像后来的上甘岭一样悲壮么?所以,即便占领的金门岛,后面仍然可能败退。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解放台湾的问题。

    假设当年我们攻占了金门岛,是不是就能解放台湾?我看未必。

从金门到台湾本岛,最少也得100公里以上(这是金门战役和海南战役渡海距离的三倍以上),中间隔着一些小岛屿,无论是直接进攻台湾还是逐岛占领,都不现实。假如从金门直接进攻台湾,以解放军的装备,一晚上肯定不能渡过台湾海峡,只要天一亮,整个渡海部队,将直接暴露在海上,没有海空力量、又缺乏重武器的渡海部队,在国民党海空军看来,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屠杀,毫无还手之力。假如我们逐岛争夺,步步为营,逐步推进到台湾本岛,那又是损兵折将的拙劣战术,那么长的战线,每个岛都要分兵把守,还要保证后勤运输,在没有海空军的情况下,想要完成,其难度绝对不亚于两万五千里长征。

    再说台湾本岛的防御力量。早在大陆解放前,蒋介石就已派心腹陈诚赴台,苦心经营,而且赴台部队都是精锐的中央军,数量上也相当可观,实力之强,恐怕抵得上解放军的一个野战军了。而且台湾是蒋介石最后的地盘,说什么也不会轻易拱手相让的,必有一番殊死较量。

    不论朝鲜战争是否爆发,美国都会插手台湾海峡,因为,就以当年的中美关系来说,美国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失去台湾这个战略要地的,这是美国牵制新中国的最大的筹码,事实也证明如此,直到今天,台湾依然是抑制中国的一个咽喉要地。

在这里,必须要声明一点,本人没有半点对革命先烈的不敬,也没有忽略解放军的战略战术以及战斗意志等等,但是海战毕竟同陆战不一样,对于装备的依赖程度是天差地别的,在陆地上,有枪就可以打死敌人,可以依靠地形等因素弥补装备差距等等,而在海上则完全不一样,茫茫大海,毫无遮掩,没有足够的装备,你有枪都打不死人,用木帆船和铁甲舰对抗,无异于送羊入虎口。放眼二十年前,我们的近海舰队,能够在远离本土打击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么?不能。即使偶尔成功一次,也不能根本上扭转形势,同样,我们在木帆船时代的渡海作战,也是如此,可以创造奇迹,但不能因为一次两次的成功,就自信心爆棚。当年,即使我们拿下了金门,也很难解放台湾

    不论是否抗美援朝,美国都会插手台湾事务,而我们未能解放台湾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抗美援朝牵制了我们大部分的力量,而是我们没有强大的海空军,不能够在茫茫大海上取得优势。在抗美援朝中,人民空军飞速发展,这才有了以后解放沿海岛屿的基础。所以,未能收复台湾与抗美援朝并无太多关联,而是形势使然。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门马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