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瘦腰这几个穴位,女人瘦腰,男人瘦肚,老人降三高

艾艾贴艾灸带脉,瘦腰,瘦肚子!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原标题:艾灸这7个穴位,可解决90%疾病!效果显著,值得珍藏!

1、大椎:万能的大椎穴位置: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能摸到的第一个突出的下面)

功效:疏风散寒,温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强身健体。

1.风寒感冒,流鼻涕,咳嗽。2.风湿劳累,月子病。3.过敏性湿疹,鼻炎,哮喘。

此外,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隔三厘米左右悬灸,可以适当调整距离,10~15分钟,每日一次。

2、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功效:调理脾胃,助消化,补虚弱。

主治疾病为: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隔三厘米左右悬灸,可以适当调整距离,10~15分钟,每日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外台》:凡人年三十以上,苦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以三里下气。意思就是三十岁以后可灸足三里穴,气血不能上攻头,不头晕。三十岁以后需要经常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寿。

3、人体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神阙位置:神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

功效: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主治疾病: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隔三厘米左右悬灸,可以适当调整距离,10~15分钟,每日一次。

4、任脉穴位:关元位置: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简便取穴,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功效:培补正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

A、元气亏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

B、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

C、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妇科疾病。

D、还有就是下焦疾病: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隔三厘米左右悬灸,可以适当调整距离,10~15分钟,每日一次。

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5、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中脘穴位置: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脐上4寸。

功效: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体质等功效。

主治疾病为: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隔三厘米左右悬灸,可以适当调整距离,10~15分钟,每日一次。

6、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穴位置: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前方平神阙穴。

主治疾病为:四肢清冷、虚损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阳萎、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隔三厘米左右悬灸,可以适当调整距离,10~15分钟,每日一次。

7、补肾首选穴位:太溪位置: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力按压时,脚趾会出现麻木感。

功效: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腧穴。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来补养。

主治疾病为: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耳鸣、耳聋、失眠、健忘,或者肾阳亏虚出现的肢冷、下肢水肿、分别是等疾病。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隔三厘米左右悬灸,可以适当调整距离,10~15分钟,每日一次。

艾灸注意事项1.灸前和灸后都要喝一杯温热的水。

2.要专心灸,注意防火。特别是不能一不留神烫伤自己。也不要把衣服等烧着了。灸后清除烟灰,确定熄灭艾烟。

3.注意保暖和防暑。灸疗期间不可吹空调、电扇,也不要太封闭了,夏天太热,防止中暑。但是绝对不能直接吹风。不能吃西瓜,因为西瓜寒凉,易减弱艾灸效果或引起过敏,灸疗前后不宜食用。

4.灸完半小时到1个小时不要立即洗澡,不要直接吹风。

艾灸小贴士:取穴诀窍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原标题:传统中医认为,以下10个最适合艾灸的保健穴位,你知道几个?

艾灸久治慢病,好处多多,喜欢养生的人都知道艾灸足三里这最个常见的穴位保健,小编建议喜欢吃那些市面不明的保健品养生保健的朋友,倒不如好好研究下中医推拿,艾灸等,既不花钱也有好的效果,对症疗法,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下最适合艾灸保健的10个穴位。

定位:在脐区,脐中央。

神阙穴指神之所舍其中或者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穴可以温中养胃、健脾、鼓舞一身阳气。

悬提灸神阙穴,每次10~15分钟。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艾灸关元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悬提灸关元穴,每次10~15分钟。(注意艾灸时不隔衣物)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气海穴位于两肾之间,与人元气想通,是元阳之本,艾灸气海穴对妇科虚性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或者男性阳痿、遗精以及卒中、脱肛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悬提灸气海穴,每次10~15分钟。

定位:在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直接灸百会穴,可以治疗各种头痛、头寒,还可改善脑梗死和卒中后遗症,大补元阳。

悬提灸百会穴,每次3~5分钟。

定位:在腰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肚脐水平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按压有凹陷处即是。

命名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所在,是生命的根本,艾灸命名穴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穴使各脏器的生理活动得到温喣,推动生命之火。

隔姜灸命门穴,每次10~15分钟。

定位: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艾灸肾俞穴,可以强壮肾气,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改善肾脏的功能,让人有精力,促进人体造血和排毒功能,具有祛除病痛,养生固本,延缓衰老的效果。

悬提灸肾俞穴,每次15~20分钟。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犊鼻穴与解溪穴连线上。

艾灸足三里穴,一能扶正培元,强脾健胃,二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壮机体,三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力。

悬提灸足三里穴,每次15~20分钟。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缘后际。

有老话说:女人常灸三阴交穴,终身不变老,三阴交穴是滋阴大穴,为三阴经肝经、脾经、肾经的交会穴,在小腿内侧,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有奇效。有人说人体的三阴交就是父母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可以帮助女性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魅力。

艾灸方法:雀啄灸三阴交穴,每次10~15分钟。

定位:在项背部脊柱区,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艾灸大椎穴可行气活血,祛寒湿,在人体阳气虚衰,特别寒凉的时候,灸这个穴位非常好。

悬提灸大椎穴,每次15~20分钟。

定位:在股前部,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血海,顾名思义,是血的海洋,艾灸血海穴能补血养肝,滋润皮肤,瘦腿,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贫血、腹痛等。

艾灸方法:悬提灸血海穴,每次5~10分钟。

安利给喜欢养生的朋友,希望你们都有一个好的体魄,认真热情的面对生活。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灸瘦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