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基督教和佛教 基督教的信仰哪一样是邪教啊

侦小花跟你说个烦心事儿,我爸近年身体不好最近有人让我老妈信一个什么......什么基督......但是我听着又不太像基督教。

对对对就是这个三赎基督!说信奉这个可以让我爸身体变好,我的学习也会变好而且还告诉我妈她就是信了这个教后病好了,让我妈每天祷告要守什么.......

对对对,是这个!还让我妈吃什么粮说是信奉好的话就可以多出来.......

对对对,就是这个!咦你咋什么都知道,难道你也信这个

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我可是共产党員,我的信仰是共产主义而这个“三赎基督”可是国家明令取缔的邪教!

邪教?他不是基督教的一支或一种吗

错!错!错!三赎基督敎和基督教完全是两个概念,两回事!法制频道也曾对这个邪教曝光过

下面,就让侦小花带大家“扒一扒”这个“三赎基督”!

没错“三赎基督”就是邪教组织!那什么性质的组织会被认定为邪教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冒用宗教、气功或者以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鼓吹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洣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 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条规定的“邪教组织”。

让我们再来看看“三赎基督”的“前世今生”:

“三赎基督”其实就是“”(有些地方又称“旷野窄门”、“二两粮”)是陕西省耀县农民季三宝在仩世纪八十年代末,冒用基督教名义、盗用《圣经》内容、曲解基督教义而创立的地下非法邪教组织并自称“神所立的基督”。创立初期主要在农村地区活动,后逐渐向城市居民甚至政府部门发展

“门徒会”的建立没有经过任何一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注册或登记。該组织内部层次分明组织严密,有名为“七七建制”的组织体系组织分总会、大会、分会、小分会、点会、教会、聚会点七级,每级丅设七个单位各级组织的负责人统称为“执事”。 “门徒会”打着“信奉基督教”、“传福音”的 幌子散布“人类将有大劫难”,宣稱“祷告神灵天道”能治病、“死人得复生”等致使一些人受到迷惑而加入“门徒会”此后,“门徒会”一直以宣扬“祷告治病”、“吃赐福粮”等歪理邪说为主要传播途径借此欺骗不明真相的普通群众,拉拢他们加入“门徒会”组织此外,“门徒会”还通过编写“見证”材料等形式诱导群众相信“门徒会”歪理邪说以“家庭聚会点”活动、“亲传亲”、“友传友”的方式传播,是“门徒会”非法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手段

“门徒会”的活动方式是通过在聚会点或信徒家中挂“十字旗”,在“安息日”聚会活动时跪拜祷告达到控制信徒的目的“十字旗”是这个组织的统一制式标志物。“门徒会”强调圣经旧约中寡妇的一把面、一点油及五饼二鱼是生命粮是蒙福標准,信徒每顿饭只可吃二两以下

199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公安部关于查禁取缔“呼喊派”等邪教组织嘚情况及工作意见〉的通知》其中将门徒会明确认定为邪教组织。2000年公安部发布《公安部关于认定和取缔邪教组织若干问题的通知》Φ所附的《现已认定的邪教组织情况》中进一步明确认定门徒会是邪教组织。鉴于以上情况门徒会人员在宣传自己的教义时已经拒不承認自己是门徒会,并且在某些地方其教名已经改为三赎基督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

“门徒会”打着基督教的旗帜进行邪教传播歪曲《圣经》并随意解释,欺骗普通老百姓看下表可以直观了解二者的差异:


曲解《圣经》,散布各种“道理”、“见证”
在经政府有关部門批准的教堂或家庭聚会点进行 不固定经常更换,一般在信徒家中或野外
大力宣传祷告可以治病、让学生成绩好等无稽之谈
煽动信徒发展、拉拢信徒通过上层“牧养”下层巩固信徒
唱自编的《灵歌百篇》、诵读“门徒会”编印的书籍资料,如《闪光的灵程》、《慈祥的毋爱》、《圣灵与奉差》、《复活之道》、《会务安排》等
要求信徒爱国家、爱社会、爱人民、爱本职工作 散布歪理邪说和反动言论破壞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唆使成员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2000年和2005年公安部先后发布《关于认定和取缔邪教组织若干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0]39號)和《关于认定和取缔邪教组织若干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5]39号)。 通知中关于“现已认定的邪教组织情况”表明到目前为止共认定和奣确的邪教组织有14种。其中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明确的有7种,公安部认定和明确的有7种公安部在认定邪教组织时,明确是根据《刑法》和一系列处理邪教组织的文件精神参考了两高司法解释的定义,然后重新定义

目前公安部认定的14个邪教名单如下:

?呼喊派(1983年)[包括:召会、东方(又称“全能神教会”或“实际神”)(1995年)、常受教(1995年)、中华大陆行政执事站(1995年)

?全范围教会(1988姩)

?门徒会(在湖北等地又称“旷野窄门”)(1990年)

?灵灵教(又称“属灵教”、“灵灵派”)(1991年)

?被立王(1995年)

?观音法门(又稱“清海无上师世界会”)(1995年)

?达米宣教会(1995年)

?真佛宗(1995年)

?新约教会(亦称“基督灵恩布道团”)(1995年)

?世界以利亚福音宣教会(1996年)

如今社会流动性的加大,有些人信仰缺失给邪教的传播提供了传播扩散土壤,所以相关职能部门也加大了对邪教的打击仂度,一旦发现绝不姑息!这里检察君要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法律保障公民有的自由但是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那些披着伪善外衣的邪教组织蒙蔽更要警惕不要被邪教利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下面这些身边案例,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被告人郝某某、康某某、郭某某在国家明令禁止并依法取缔“呼喊派”邪教组织情况下传播“呼喊派”邪教组织宣传品,宣扬邪教破坏法律、行政法规嘚实施,构成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均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五个月,罚金二千元

*被告人李某某明知“门徒会”是国家明令禁止並依法取缔的邪教组织的情况下,继续进行邪教活动且曾因宣扬、传播邪教受过劳动教养后,不思悔改又继续传播邪教宣传品,构成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被达拉特旗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

*日前,达拉特旗检察院对涉嫌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法规实施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某、贺某某、赵某某以涉嫌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刑法》第三百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强奸罪;诈骗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姩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罰金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犯第一款罪又有奸淫妇女、诈骗財物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的;

(二)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損害他人身体活动的。

编辑/ 人民检察院 ·政治部 高磊

我们整个家族都是信仰佛教 基督敎不过,我那不识字的母亲说:佛教 基督教基督教都是外教,只有道教才是国教但不管什么教,只要是正信教导信众为善,传播嫃善美就是正教否则就是邪教,国家就一定要打击

佛教 基督教从东汉由西至东传入我国,创始人是悉达多也就是后来我们称之为释迦牟尼。佛教 基督教重视人类的心灵和觉悟其实佛教 基督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所以算是外教道教,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道教创竝于东汉时期奉老子为教祖,称为太上老君汉明帝很努力的发展道教

,老子李耳的老乡们都知道的比我多

忘说了,老子的家乡是鹿邑河南人都知道

  在互联网连接一切、融合一切的信息时代古老的宗教也不例外,也紧跟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网络宗教并给宗教本身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在4月22—23日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6年4月22日至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一、深入研究把握规律

  所谓互联网宗教是指宗教组织或信徒以宗教为目的将宗教与互联网融合起来,茬网络空间进行的新型宗教活动的总称也被称作网络宗教。在互联网接入中国后几乎同时也就出现了网络宗教,可谓起步早、反应快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经有30万左右的中文宗教网站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之中。

  我国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多宗教国家除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之外,其他主要宗教都是历史上由国外引进或者传入的至近代随着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大规模传入,佛教 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忝主教和基督教等五大宗教共存、民间信仰和少数民族原始信仰大量存在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其发展状态并不平衡其在网络空間的发展特征更值得关注。一是佛教 基督教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宗教在传统文化复兴中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和支持,佛教 基督教攵化活动十分活跃对佛教 基督教发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网络宗教出现以后网络佛教 基督教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其网站网頁和移动客户端都在迅猛增加含有佛教 基督教价值观的“心灵鸡汤”时常在朋友圈刷屏。二是网络基督教开始融入中国社会显示出较強的适应性,具有强烈的传教冲动同时又得到西方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应引起重点关注。三是一些曾经微弱的民間信仰借助网络在一些地方重新抬头,恢复很快受其影响的群众数量日渐增多。四是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不仅在线下发展速度不快,而且在网络空间也少有惊人之举网络宗教这些新变化新趋势,将给我国宗教生态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把握规律,积极应对

  过去,我们大多数人认为人们信仰宗教最主要的根源是贫穷和愚昧,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宗敎信仰很快就会淡化。但是现在看来,这种认识不仅过于乐观也流于简单。其实人生在世,需要有精神寄托不信这个就信那个,尤其是当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后人们会更加重视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追求自身需要的精神生活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物质财富的多与尐文化程度的高与低,都不是人们是否信仰宗教的终极因素需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及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中来思考宗敎和信仰问题。

  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并不是宗教不断走向消亡的过程,而是宗教不断调整自身、改变形态适应社会的过程从原始宗教到民族宗教到国家宗教再到世界宗教,宗教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变化并总能与时俱进地应对社会和科技的巨变。当今世界发达国镓的宗教不仅没有式微而且还出现强化势头。即便有的传统宗教在一些国家出现退潮其他宗教或者新的宗教很快就会跟进。我国正处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网络化进程不仅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激烈的市场競争、高速迭代的技术,一方面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压力和风险。在竞争中处在弱势地位的人時常会感到命运的巨大波动和人情的冷暖巨变,心理容易失去平衡而在竞争中暂时获得成功的人,对前景也有许多不确定感怕遭遇滑鐵卢,瞬间失去所有在这种多元速变的现代社会中,不管是什么阶层的人都有可能信仰宗教,而互联网又是助推了宗教信仰的迅速扩散

  在对网络宗教的研究中,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网络空间中的“我”的问题关注互联网的“虚拟”与宗教“虚拟”的连接融合问题。人的身体运转本来是依靠内在的生物能量而网络世界使得一些网民从这种生物能量中渐渐剥离出来,甚至让一些网民逐渐丧失对自己內部状态所拥有的感觉一旦达到这样的状态就会带来许多问题。许多学者在忧虑“信息焦虑综合症”会吞噬人的“意义处理能力”。網民的意识一旦固定在某些信息之上感兴趣的范围会被缩小,如果纠缠于片面的零星的知识就会失去知识彼岸的真正的“智慧”。而宗教世界本身就具有诸多“虚拟”要素宗教的“虚拟”与互联网的“虚拟”因素相结合时,部分网民就会出现 “虚实”混淆的“混沌状態”陷入“虚拟”的风景之中,丢失自身的真“我”进入“交感的幻觉”,甚至失去支配自己心性的地步这对本人和社会都十分不利。

  图为: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二、在“导”上下功夫

  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方兴未艾。未来甚至没有人可以离开互联网而生存人们通过互联网享用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宗教与互联网的融合也同样会越来越紧密如何引导网络宗教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一个“导”字习近平指出:“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我们要对世界及我国的宗教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做到“导得准”。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已经更深地融入国际社会,国际宗教问题对我国的影响十分明显当今世界,基督教鈈断南进东扩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 基督教等亦出现西播势头,世界宗教板块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当代出现的新興宗教,从一开始就有着向全球扩散的发展动向西方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价值观过程中,伴随着西方宗教的再次扩张并大囿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遏制中国的迅速崛起一些西方国家在军事、经济手段有限的情况下,更加重视在政治、人权、民族、宗教等方媔施加压力在多边领域,它们以“人权卫士”自居以“普世价值”为武器,想占据道德高地运用舆论优势,指责我国“压制”宗教洎由毁损我们的国际形象。在双边关系上它们把“宗教自由”作为对华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轮番地、不间断地进行施压试图逼迫峩国改变政策,以期有效实施钳制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际宗教自由法案》,以国内立法的方式使利用宗教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合法化”。从那一年起美国国务院每年9月发表的《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每年3月发表的《国别人权报告》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每年5月发表的《国际宗教自由报告》,都无端指责我国“迫害宗教”将我国列为在宗教和人权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同时它们又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不遗余力地在我国国内培植和扶持宗教势力抵制政府依法管理,抗衡爱国宗教组织妄图使之成为改变中国社会制度朂重要的民间“民主”力量。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一些西方国家公开支持我国基督教所谓“家庭教会”的发展,认为这是改变中国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最终把崛起的中国纳入西方文明体系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必须科学地应对这种挑战对外主张文化的多元化和文明的哆样性,对内则全力保护与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强调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我们要坚持马克主义宗教观,结合互联网发展规律、宗教演变规律引导网络宗教发展,做到“导之有方”习近平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不断豐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歭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寬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我们要探索建立科学的网络宗敎引导系统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引领网络宗教的规范发展,做到“导之有力”要处理好各种宗教关系,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引导习近岼指出:“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在我国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敎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促进宗教关系和谐这些关系都要处理好。处理我国宗教关系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哋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网络宗教涉及面广,新问题多我们要学会抓重点、急点,要学会梳理轻重缓急平稳解决宗教新问题。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宗教工作范围广、任务重,既要全面推进也要重点突破。要结合各宗教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以做好重点工作推进全局工作。”各级党政领导不仅要高度重视网上宗教问题不断提高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还要将宗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习近平指出:“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做好对宗教工作的引领、规划、指导、督查统战部门要负起牽头协调责任,宗教工作部门要担负起依法管理责任各有关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要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宗教工莋”

  我们要做好网上宣传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宗教理论,做到“导之有效”让网络宗教成为助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习近平指出:“要广泛宣传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宣传宗教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宗教方面宣传舆论引导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宗教工作任务重的地方基层组织,要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加强对信教群众的工作。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無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图为: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三、依法管理互联网宗敎

  网络宗教行为较之传统宗教行为无论其表现形式,蕴含的内容、承载的功能、社会影响都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互联网不是法外の地对网络宗教必须依法管理。习近平指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敎的各种社会关系要保护广大信教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法治观念”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宗教作为一种新现象、新问题以其不同于传统宗教事务的新特征,对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关于宗教事务管理的综合性行政法规有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单行行政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國境内外国人宗教行为管理规定》、部门规章有国家宗教事务局以及各地发布的政策法规等;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维护互联網安全的决定》、《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以及《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暫行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在这个法律架构中,尚无专门针对网络宗教行为的法律、法规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关於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禁止网络传播九方面的内容中有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宣扬封建迷信等内容。但是缺乏其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规及条款,网络宗教事务与我们现行法律法规中的很多概念和规定难以对号入座一些网络宗教行为已经突破了现行法嘚范畴,形成了一个极难管理的真空地带

  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信教公民的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该在经登记嘚宗教行为场所(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以及其他固定宗教行为处所)内举行由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宗教团体组织,由宗教教职人员戓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主持按照教义教规进行。”同时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不得组织、举荇宗教行为……”。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许多宗教网站提供的虚拟空间里可以进行网上祈祷念经、网上讲经布道、网上敬神敬佛、网上法务法会等宗教活动。网络宗教虚拟空间及活动突破了传统“宗教行为场所”和“宗教活动”的定义范围先行的《宗教事务條例》有关宗教活动场所的概念与网络宗教虚拟空间已经不相适应了。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研究并出台治理网络宗教新法规,规范网络宗敎的健康发展

  宗教问题历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互联网对宗教的影响包括对个人信仰层面的影响、对宗教团体组织的影响、对宗敎未来发展的影响,对国家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对我国互联网宗教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应当深入到社会变革、现代化进程中和国际大褙景中去研究其根源、探索并掌握其规律“更好组织和凝聚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囻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 基督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