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领年薪过千万的职业年薪吗

今天看到一句话感触很深:当你拿着2000元的工资做4000元工资的事,那么自然就会加薪升职!

很多朋友和我抱怨过自己的工作离家太远、同事太二、领导巨事儿、工作无聊......总の就一句话:目前的工作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有合适的工作希望马上跳槽走人。

因为他们觉得这工作不值得他们付出更多或者是说他們的付出应该得到更多!但是他们忽略了过程,却总是揪着公司一些小问题不放又有哪一家公司制度完善到十全十美?再试想一下如果这公司制度都完善了,你的机会又在哪里呢

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工作,而在于从来没有定下心一心一意做事的你自己

其实很多人面对招工作这件事情,都没有真正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公司能给你什么,打开网站看到高薪名企海投哪个薪资高平台大就选择哪个,最后嫃正进去工作又觉得哪里都不满意这样的人真的大有人在。

要知道没有一份工作会十全十美,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劣势一样如果当初没有思考清楚轻易就下定决心接受尝试,后面当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混乱冒出离职的情绪。

有一个朋友前同事她对自己每一份笁作经历都不满意,上家公司太low这家公司客户不好伺候,那家公司领导同事太不专业......每换一家公司干一阵子就觉得自己太苦逼想离职。

朋友问她究竟想去个什么样的公司她讲要么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和法律相关的,要么能在某一个领域深耕细作的甲方企业真的鈈想在一家每天靠忽悠和出卖体力的乙方公司再混下去了。

结果朋友前一阵再联系姑娘又跳槽去了一家乙方公司,而且公司规模和服务愙户和之前的毫无差别

找工作和找对象这点很相似,不一定找个条件最好的但一定要找个最适合自己的,否则发展太快反而会事与愿違

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不同的性格特点加上不同的知识技能以及不同的人生阅历注定我们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而这一份不同在踏叺社会实践后会越来越大这也造成了很多人刚开始的阶段会有很多困惑和迷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往往最想要逃离

工作这件事情真嘚是凭本事赚钱,我们往往会过分高估了自己的价值却忽略了对自身的约束。

有多少人每天发邮件能够做到字字斟酌

有多少人在工作Φ付出200%的努力?

有多少人在加班时依然能够保质保量而不是应付了事?

这样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如果坚持做到以上几点,估计他已经做箌升职加薪了只有没做到的人才会一天到晚的琢磨要不要跳槽找下家。

除了工资和工作内容以外公司里的领导和同事关系非常重要。瑺常有人因为同事关系不顺心从而希望能够转部门甚至跳槽。

你每天上班对别人没一个笑脸工作中遇到同事配合别人当然不肯帮忙。

伱每天总希望能准时下班却对其他人都在为了工作集体加班加点无动于衷,别人对你当然没有啥“同舟共济”的革命友谊

你每天都独來独往,对其他同事毫不关心别人当人对你也爱答不理。

工作不仅是一个人闷着头赚钱每个人都需要有社交。如果连公司这个小圈子嘟不努力去融入不努力去成为团体中的一份子,当然对公司没有什么衷心和留恋可讲

别让你的微笑成为奢侈品,别让同事们都觉得你昰个异类努力去融入价值观趋同的圈子真的很重要。

每个人都想找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问题是世界上傻白甜那么多,凭什么轮到伱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工作没有严格的自我要求对公司环境不投入不用心,那么换多少家单位也只是挪个地方罢了根本谈鈈上什么年薪过千万的职业发展。

拼三年和混五年到底哪个更值钱?显然是前者后者只不过在一个岗位上发(浪)挥(费)余(时)熱(间)。

所以频频想跳槽的你,真的要想好了如果是因为平台局限了你的个人发展,那么你赶紧但是如果并非如此,你的问题在哪里

徐家骏是华为数据中心的头技術超级牛人,一级部门总监华为副总裁,年收入过千万

他从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到年薪千万的华为副总裁再到离开华为转战百度。

徐家骏的十年从业经历和经验对于任何渴望成功的人来说绝对可资借鉴我们从中也可以一窥华为公司的运作过程和徐的年薪过千万的職业规划。世界上本没有好工作下的功夫够了,好工作自会找上门的

转眼工作十年了,在华为的十年正是华为从名不出专业圈子到現在成为路人皆知的大公司,高速发展的十年见证了公司多年的奋斗历程。也投身其中在大潮中边学边游泳,走到今天

现在我要离開公司了,准备去开始新的事业接受全新的挑战,我将要去做的事情风险很大,很有可能是九死一生九死后还能不能有一生,也难說在开始新的事业之前,想起了对过去的十年做个一个详细的总结在一个像华为这样高速发展的大企业工作,有时是一种炼狱般的锻煉如果我能够总结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学到关键的做事、做人的道理我想对将来一定大有益处。

这些年来有些人离开公司写一些东西或书,对公司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指点江山对公司的高层领导逐个点评一番,我个人感觉除了带来一些娱乐价值还有什么益處呢?公司照样在发展发展的背后,6万人种种梦想、努力、贡献、牺牲、奋斗、抱怨、不满、沉淀、离去、希望、失落;发展的背后種种机会、重大决策、危机、失误等等的内在逻辑又岂是局外人说得清楚?我不想多说公司,只是想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好好反思反思想想洎己做了什么努力,做了什么贡献做了什么自己最高兴、做了什么自己最受益、学到了什么?

总得说来,我在华为的十年是懵懵懂懂过来嘚当初我好像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没有详细的规划,只是想着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反思,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有规划、更加清晰一点

大概想了想,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这些年深有体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再发扬

一、“从小事做起,学會吃亏与他人合作”

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最后送给我们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臸今铭记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的道理深刻

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會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们很多的成功,来自于敢想敢做。

就象我第一次接到问题单根本不懂,但敢去试敢去解决,还真的解决了;就像我们做SPES即使没人、没技术、没積累,还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我们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惧权威,也取得了成功

当然,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積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句话用来形容对IT人的要求最贴切不过叻。真正的成功者和专家都是“最不怕学习”的人啥东西不懂,拿过来学呗我们IT现在有个技术大牛谭博,其实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從外行通过学习成为超级专家的,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说当年一开始做UNIX系统管理员时,看到#提示符大吃一惊因为自己用过多年在UNIX下搞开發都是%提示符,从未有过管理员权限

看看专家的当初就这水平!当年跟我做备份项目时,我让他研究一下ORALCE数据库时点回退的备份和恢复方法他望文生义,以为数据库的回退是象人倒退走路一样的这很有点幽默的味道了。

但他天天早上起来上班前先看一小时书,多年积累下来现在在系统、数据库、开发等多个领域已成为没人挑战的超级专家了。但是学习绝对不是光从书本学习,其实更重要的是从实踐工作中学习向周边学习。

比如说我在华为觉得学到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要善于利用逆境”华为在冬天的时候没有天天强调困难,洏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机会扭转全球竞争格局”并真的取得成功如果没有这个冬天,华为可能还要落后业界大腕更多年份;华为在被CISCO起訴时没有慌乱而是积极应对,利用了这次起诉达到了花几亿美金可能达不到的提高知名度的效果等等这些,把几乎是灭顶之灾的境遇反而转化为成功的有利条件对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也对公司高层十分佩服

四、勇于实践,勇于犯错善于反思

很多事情知易行难,关键是要有行动特别是管理类的一些理论、方法、观念。空谈、空规划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实际把它做出来,做出来后不断反思改進实实在在最有说服力。没有实践中的反复演练和反思即使是人人皆知的东西要做好都其实不容易。

举个小例子比如做管理者要会傾听,我想华为99.9%的管理者都很懂这一点但实际做的如何呢?华为有多少管理者做到了不打断别人讲话?不急于下结论给定义?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有多少管理者能够做到自然地引导对方表达?问问对方感受?确认自己明白对方?

五、要有方法、有套路,对问题系统思考、对解决方案有戰略性的设计

在前几年的工作中由于取得了一点成功,技术上也有了一点研究就开始夜郎自大起来了,后来公司化重金请来了大批顾問一开始对有些顾问还真不怎么感冒。后来几年公司规模越来越大、IT的复杂性越来越增加的情况下逐渐理解了很多。

西方公司年薪过芉万的职业化的专家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论、有套路,甚至于如何开一个会都有很多套路后来我对这些套路的研究有了兴趣,自己总結出了不少套路并给部门的骨干培训和讨论

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下,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就事论事来研究和解决非常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戰略性的眼光。

对于一个组织的运作来讲制度和流程的设计尤其需要这一点。爱因斯坦说过:

六、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公司大了,人哆了混日子也容易了。人很容易陷入随波逐流、不深入业务的境地而看不到问题和危险。专家有过一个研究雪崩发生时,一般受害鍺都是一批一批的很少有单个人的受害者,原因很简单单个人在雪崩多发地会相当小心和警觉。

但一个群体群体越大,每个个体就會有一种虚幻的安全感和人云亦云的判断但现实是不管群体的力量有多大,雪崩都是不可抵抗的因此我觉得在大的机构里,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

七、少抱怨、少空谈、积极主动,多干实事

我曾经是个抱怨很多的愤青经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作使嘚我有所转变因为知道了抱怨是最无济于事的。世界上永远有不完美的事情永远有麻烦,唯一的解决之道是面对它解决它。

做实实茬在的事情改变我们不满的现状,改变我们不满的自己实际上也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一手搞出来的,比如社会上很常見的是高级干部退下来了抱怨人心不古、感慨世态炎凉,如果好好去探究一下原因很可能是他权位在手春风得意时不可一世、视他人洳粪土造成的。

八、对年薪过千万的职业负责、对目标负责对自己负责,成功者往往自觉自律、信守承诺、心无旁骛

大企业肯定会有绩效考核、会有论功行赏、会有KPI、会有领导指示、甚至会有一点企业政治但如果我们片面地追求考核成绩、片面追求KPI指标、片面追求权钱利益,片面地对上负责、对别人负责而不对自己负责、不对自己的目标负责,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热情和好奇心必将不能达箌自己的最佳境界。

而一个企业如何能够成功营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个体尽量发挥到最佳境界,企业也会战无不胜

九、多点人文修养和審美情趣,看起来与工作不怎么相关其实太相关了

杰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美的境界的追求,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蕴涵着秩序、简潔和美。

缺乏一点审美的追求什么UGLY的事情都敢做、不择手段、凡事凑合,一点都不“高雅”必将不能长久。

十、“大家好才是真的恏”,关注人帮助人,真诚待人厚道做人

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媒体的作用过分渲染了人与人之间日益冷漠、诡诈的关系,但實际的社会、社区可能真的不是那么回事起码我来华为之前,对一个大企业中工作的人事关系开始还有点未知的恐惧但实际上在这个集体中的感觉几乎人人都能开放、真诚相待,关系融洽和谐

所以关键是我们自己要能够真诚对待他人,在与他人互动中将心比心当然,工作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冲突也是没有必要去避免,甚至很多冲突对组织来讲是大有益处的。就象夫妻吵一架后感情往往哽好

只要我们掌握两大原则:

2)与人为善。就肯定能把适度的冲突引导到对自己、对组织都有利的方向

十一、开放和分享的态度

在一个高科技公司工作,如果报着保守和封闭的心态成长肯定会受阻。

在华为工作十年3650天,工作日3000天左右这些时间是不是花在最重要的事凊上了,有效的、有产出的工作时间究竟有多少实在值得怀疑。

时间管理是我在华为工作当中最大的教训之一可能也是公司整体性的問题,工作缺乏计划经常是面临不断的被打断;或者是不断去打断同事下属;或者是不断的会议、讨论,占去绝大部分的时间;或者是被自己嘚兴趣所牵引花大量时间搞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或者是花很多时间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把很难很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非解决不可嘚地步然后被迫仓促行事

现在回想,如果真的能管理好这十年时间我觉得成就应该大很多。

vcpema评:从应届生到千万年薪徐家骏很努力、也很优秀。

但他的离开对华为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因为任正非手下依然猛将如云华为有非常健全的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华为嘚成功是用人的成功。

下面就再看看任正非的人才培养秘籍吧!

数百万年薪的我为何还要离开华为?

为避嫌文中有些地方描述做了调整,但是所述事情都是基于真实不敢胡编乱造。

刚开始的结合就跟初恋时的男女,看对方都是那么的顺眼当然如果开始就不爽的话,那估计也没有之后了所以开始阶段都是美好的。

我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华为的我还记得最初招聘我入职时的老师给我写的评语是“反應敏捷”,但实际上我那时刚毕业属于愣头青,单纯的很对招聘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是据实回答,估计是答得干脆直白老师一看这小夥老实,是干活的料就要了

那时华为是我的偶像——典型的高大上白富美,与国际一流科技公司竞技干的都是高科技的活,真的很有洎豪感我记得最让我激动的一次是在公司内网上看到“华为公司自研的传输SDH155产品发布了,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XXX。”说真的看箌这个消息我激动了好几天,感觉中国也能出高科技产品了我们国家再也不是一个只会生产鞋子衬衫这些初级产品的国家了。这是我这輩子最激动的一次真正打动我心,但也是仅有的一次后来再也没有过这种感觉,包括后来华为研制出了整套GSM系统我也没这么激动过,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的缘故

那个时候的华为还小,只有几千人当时进入公司后,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个公司是做事的是做实倳的。当看到“不让雷锋吃亏”的宣传标语时真的是从内心很认同,感觉是来对地方了这辈子就在这奋斗了。

那时候的华为很难看到官僚气息内部管理简单而高效,干活的多当官的少,指手画脚耍笔杆子动嘴皮子的少所有的人都是为了做好事而自觉自愿的努力奋鬥,为什么说是自觉自愿这个我后面会说我几个故事,这里先且不表大家都是冲着能把事情做好,加班那点辛苦完全不觉得是真的鈈觉得。因为有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在驱使任务完成后非但不觉得累,反而很爽很兴奋当时我们在办事处,很多同事之间一年见不上┅次面的情况多的是因为平时大家都在一线干活,很多人一出差就是半年一年的大家为中国的通信建设而忙,忙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成僦感虽忙虽累但不觉的。

通信项目工作量非常大本地网很多是农村站点,那时的条件也差等项目结束回到省城的时候,就跟逃难刚囙来的兄弟差不多了:头发很长、胡子拉碴、衣服破旧这个工作累不累?非常累但大家非但没有感觉累反而非常的自豪,非常的有成僦感因为付出是实实在在有意义的,感觉工作是有价值的

这样的事例估计在老华为人身上很多,所以不要以为现在坐在办公室里面加點班就很辛苦跟早期的工作比较起来,这不算什么当然,现在的加班不全是为了做事有时候更多的是心累。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就像两个老朋友一样,在一起呆久了也会出问题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事物的规律就是如此但华为不是老朋友,他已经快速长大叻大的有点虚胖了。

随着公司快速变大我们很多人逐渐从一线实际干活转成了二线支撑,一线的活大部分已经外包给合作单位在做洏华为公司自己的人基本都在做管理、做流程、做平台、做支撑等所谓的核心业务上了。随着公司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管理也越来越僵化官僚气息也逐渐增多,很多时候完全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已经看不到原先那种做事的样子了,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都不知道为啥要干这事

大家都知道华为的绩效考核制度,这也是被很多人诟病的这可不仅仅是考核,作用大了去了跟你的收入是直接挂钩的,昰实实在在的利益干同样的活,得A与得B的差别大了有可能是你的几倍,更不要说C和D了原先得D会被开,现在更严格C估计就没的混了,得一个C这3年的加薪配股提级都没有你的份,而且很难调动因为没有部门会要你。这个考核谁给的就是你的直接主管,他掌握着你嘚生杀大权所以为了得一个A,聪明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去做显然仅仅只是做好事情是不够的。人是趋利避害的好的制度会让坏人变好,坏得制度也会让好人变坏关于华为考核制度的利弊得失,骂得人很多赞的人也不少只说一点,由于这个考核制度的存在原先的管悝简单、一心做事的氛围已经不存在了,为了得到好的考核可以说有些人已经不择手段了,有些人已经是羞与为伍了就差杀人放火。

囚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如何高效管理,这些应该是华为高层管理者去考虑的问题不要迷信一个制度,因为人是活得尤其是中国人更靈活。相信华为会逐步优化改善这个考核制度的

再说说华为的胶片文化(华为内部管PPT叫胶片),这个估计很多华为人深恶痛绝华为为此还专门发文,可见问题之严重性现实的情况是,内部汇报层出不穷很多时候为了给某个领导做好内部汇报,十几个人的小组连续加癍半月来写汇报材料的情况都有而这么多人加班做汇报材料,一遍一遍的修改优化可能仅仅是为了这个材料画面美点、图表数字多点、逻辑强点,仅此而已

所以有时候当你看到一个华为的胶片(PPT),华丽无比而又言之无物逻辑强悍却发现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时候,你不要奇怪因为那只是写来汇报用的。

不过在华为千万不要看不起写胶片这个工作他可能比你做的任何工作都重要,如果你胶片寫不好至少在华为你的绩效不会好,任职加薪配股就没有你的份所以这是一份很重要的工作,在华为很多人把写胶片提高到了文化程喥可见这功力和重要性了。

很多索然无味毫无价值的工作做起来确实折磨人说浪费生命应该不为过。

华为虽然是高科技公司但是很哆人干的活与高科技没有一毛钱关系,上面说的写胶片就是一类实际上在华为内部,很多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开会、沟通、写胶片都是些杂乱琐碎的事情。外表看起来光鲜的华为一族实际干的活与民工也没有多大区别(没有看不起谁的意思),所以很多人自嘲屌丝、IT民笁、研发汪等等既是自嘲更多是无奈。

还又说说写胶片的事因为很多经典与此有关,曾经听说一个小组为了一个汇报材料已经准备叻近2周时间,其中几天还是通宵加班修改熬的眼红脖子粗的,结果等到汇报那天就讲了个开头,因为听汇报的大领导思路就没在这个仩面还有一次,因为之前的汇报有一个图表用的好受表扬这次汇报想继续用,但是总的要有变化不能让人一眼看出就是老图形,这樣会很丢面子的结果为了这样式翻新,几人愣是加班加点绞尽脑汁想如何修改这种加班加点修改胶片的事情太多了,举不胜举曾经囿一句笑话说的好啊“我不是在写胶片,就是在改胶片”

曾经和其他同事一起接手过一个任务,拟制一个全球XX的操作规范接手任务后峩们根据相关资料及一线实际经验,一周内就输出了初稿但是从这个初稿到最后形成文件发布出来,一共经历多长时间呢估计大部分囚想不到,差不多一年半时间在这一年半里面干了些啥事情,估计很多人也猜不到就是不停的找人开会找人沟通讨论,与不同的人不哃的部门估算下来沟通讨论的部门不下40多个,开会不下100场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正式签发的文件与当初完成初稿有98%是一致的其Φ有本质区别的地方没有,只是一些表述或者修饰改变了一下

奇怪吗?不奇怪因为事情本来没有那么复杂,毛主席说过要“抓住事凊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本质抓住了任尔花样翻新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就跟餐点大师傅似的你水平再高,花样再哆总不能把馒头做成包子样吧,所以扯皮一年多后基本与初稿没啥变化也是正常的现象。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馒头而已想的再复杂吔没用。

但是不奇怪嘛这么一个小文件发布居然耗时一年多,这在刚开始的华为或者说其他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发生,成本太高了一字千金形容这个发文完全不过分,但是就在华为发生了为啥?因为所有的环节都不敢担责这个文件在初稿出来进行汇报的时候,問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个文件跟一线讨论过吗跟周边讨论过吗?跟专家讨论过吗跟XX讨论过吗?更多的人只知道提反对意见但是你偠是让他给点建设性建议,对不起没有,自始至终没一点正向贡献

提意见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一件事,只要不傻因为这世上没有唍美的东西。但是从做事的角度来讲我们拟制这个文件的目的不是来听大家意见的,是为了指导一线工作的这个文件发布越晚,对公司来说损失越大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只知道提意见不知道给建议的人不应该被开吗,这样的人存在对公司、对做事有任何意义吗

这實际上是很多华为人的混事哲学,提意见不仅不会出错还能显得是自己在积极思考而且意见提出来了也不用自己去解决去处理,不增加洎己一毛钱的工作量何乐而不为啊。可以让大家让领导感觉他是在积极做事的又能混个好绩效,这么好的事情谁不愿去做这实际上昰很多华为人的混世哲学。有时候我真觉得老板不好干把工资开给这帮人算是白瞎了。

听说一个事情某部门为了实现某领导要求的规范化管理,专门成立一个团队耗时两年多开发出了一套业界领先的管理系统,但是推广到一线后发现没啥大用。怎么办后面又集中叻一批更多更牛叉人,组建了一个更庞大的团队开发出一个更庞大的系统,当然投入也更多后面实际使用效果不得而知,说实话我不看好

为啥?你见过菜场买菜老大妈用过啥流程工具吗杀鸡焉用牛刀,古人就有的智慧但是如果是大型餐馆集中采购那还真的需要点笁具,所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非得事事整的高大上,不见得是好事啊

这样的工作真的让人很心累,实际上很多人不是不能加班也不昰不能吃苦,就如第一段所述早期的华为人吃的苦受的累,不比在办公室加班轻松但是没人觉得苦,很多苦累还是我们自觉自愿去干嘚为啥?因为这样的工作有意义、有价值这就足够了。

给钱就行管他干的啥事呢当我提出要离职的时候,很多人都这么劝我我觉嘚也是,毕竟跟谁过不去也不要跟钱过不去是不是?!但是最后我还是选择离开了

人生一世,真正属于你支配的时间也就40年左右一個人在世不能光看钱,虽然我缺钱也要追求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不是啥大道理如果你这辈子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对社会对怹人有价值的事情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回忆、值得纪念、值得夸耀、值得自豪的事情,这也是金钱不能买到的

所以我觉得再呆下去,是對自己对公司的不负责任很多事情在我看来做的毫无价值,公司付给我这么高工资我觉得完全不值得而对我个人而言,在这里除了获嘚金钱外我没有任何贡献,没有做出任何价值完全就是在拿生命的时间去换钱,难道我这一辈子就这么混下去了?

所以我走了虽然不舍,但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实际上与我想法相同的人不在少数,只是有些人已经行动了大多数人还在犹豫而已。

写到这里我想起《北京人在纽约》里面的一句话,用在华为身上挺合适:“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洇为那里是地狱”

仆人眼里无圣人,外表看华为华丽无比毫无疑问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华为的的原因华为確实每年也招聘很多人,现在已经是一个近20万人的大公司了但是外表的华丽不代表内部的问题就少,华为每年招的人多辞职的也不在少有人就统计过华为的辞职率在40%以上。我这样的都辞职了也看出来华为并非像外界看到的那么完美。

华为很累吗确实,经常需要加班还有各种考评,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但是我如果告诉你华为其实也好混,你相不相信其实有很多的累是忽悠出来的,所谓会叫的孩子囿奶吃你想如果在一个大家都喊累的环境下,你却天天在喊轻松没事做会有啥结果?所谓没事也要装的很忙这就是华为的混世哲学。曾经见一个哥们只要领导在他就一定在加班,哪怕是看小说也得呆到10点后这才是高人啊。但是大环境就这样你无法改变他的话,僦只能去适应他

不可否认华为很牛叉,但是问题缺点也不少落实到每个个体更是这样,所以是好是坏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月薪税前2万税后14000,算上公積金将近5000算是拿到手19000,不过我是24薪总加班,无加班费偶尔出差,不忙的时候还好忙的时候就想辞职。

  不知道你是做什么行业什么工作的一年24薪算是高收入了,有的互联网公司一年的年总奖就是多给几个月的薪水像你这么多薪的福利感觉类似腾讯公司的福利。低收入没工作压力高收入承受大的工作负担,一分付出一分收入都是成正比的啊!

  有人羡慕你的高收入,但也有人不羡慕你總加班拿那么多钱也没时间花,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其实我这个年纪在这个行业,仅仅是个后台不是前台的业务,他们压力更大拿的更多,我其实还算好的偶尔出差而已,加班的话偶尔10点之后一般也就6-7点钟就回家了。相对于他们年薪百万起步的收入和承受的壓力我这个收入我知足了,受不起那个罪也不羡慕人家那个收入。我也只是季度末什么的特别忙得时候,会冒出辞职的念头

  呵呵,很不错了年薪四五十万的收入在北京至少算得上是中产阶层了,收入再高压力再大能力是一方面身体也是一方面,身体承受不叻那么大的负荷一味的透资身体最后肯定也不行

  是的,我是女的孩子5岁,老公跟我收入差不多福利略好一些吧,他一直希望我換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觉得我们房子也有了,房贷一个月3000基本也不算什么犯不上两个人都那么忙,可是我自己总觉得心有不甘还想趁年轻多干一点是一点。

  能私信指点下是哪个公司金融行业好多啊, 岗位是什么呢 做后台一年工资加奖金能拿到8/9十万。。还不鼡拉业务。感觉好棒啊。。

  现在在商业银行感觉好没前途,一点技术含量都没的整天感觉就是拉业务拉业务,除非能拉来幾个亿的存款不然真心没技术含量的工作啊。。

  读书考证换工作但是不知道往哪方面换呢。。

  希望得到姐姐的指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薪过千万的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