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广州,想做模特,如何怎么才能当上模特步入这个行业呢?

本广告公司成立2007年一家以庆典、礼仪、广告、物料租赁为一体的公司,拥有自己的物料仓库,提供一手各类活动物料租赁。 公司专业庆典、会议会展、活动地推、开业推介,大量服务案例,为推介会、经销商大会,提供专业策划,提供专业会议流程策划,给您不一样的现场活动氛围 公司宗旨: 贴心的服务、专业的设计、合理的价格 注重活动效果、真诚服务于广大客户 真正做到为客户省钱 与广州众多的模特经纪人及网红平台合作 模特资源: 平面模特、汽车模特、内衣模特、时装模特、礼仪模特、T台走秀、模特大赛等商务公关活动及企业营销需求匹配高质量模特。 网红资源:100万粉丝主播、10万粉丝主播、模特网红、草根网红、MC男主播、游戏网红,网络红人/主持直播业务,网络红人推广业务,网络红人现场直播广告植入,网红代言,网红炒作业务

1、该信息由列表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列表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列表网免责条款。

2、在签订合同或相关协议之前,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产品名称:模特经济
  代表产品:高超模特公司、早期模特
  质量鉴定:受港台经济的影响,广州的模特经济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应当时服装加工和销售的需要,已经有广东省广告公司和广东省丝绸公司的模特队活跃在一些服装的展示会上。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所谓“野模”在酒楼、宾馆等场合演出。但模特公司的成立却到了1997年,异彩模特公司(后改名为高超)作为广州第一家模特公司正式成立。

  2004年,一个模特风情万种地走过舞台。今天的模特,已经有了相当专业的水准。 邹卫 摄

  霓裳羽衣催生天桥风云

  上世纪80年代初,应广州服装出口和销售的需求,模特经济开始萌芽。广州人的身材普遍不高,这使得模特的来源受到了限制。因此起初每年的交易会,广东省是从上海、杭州等地请来模特进行表演。后来广东省丝绸公司为了适应自己服装展示的需要成立了一支十几人的模特队,广东省广告公司也组建了自己的模特表演队,这两支模特队当时活跃在广东的各种服装展示会上,引领一时时尚风骚。 
  1989年第一届全国性的模特大赛在广州举办,标志着职业模特业的起步。随着广州本地服装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模特的需求也逐渐加强,不断有北方的模特通过中介来到广州表演和发展。本地大企业在进行较大的服装展示时也会请来模特走秀。但是由于一直没有专业化的模特公司出现,导致了广州的模特市场一直处于一种零散化、不成规模的状态。很多模特都是独立门户,自己做自己的经纪和代理人,整个市场缺乏有力的集中和引导。
  上世纪90年代,广州大学和华南农大模特专业设立,通过从全国选拔一批学生以及进行专业化训练,在本地模特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97年高超模特公司的成立,集合了本地时装业和模特业的力量,对于本地模特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州的模特业虽然起步较早,由于错过了一些发展的契机,在后期的发展上却比不过北京上海等地,一直未能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但在今天,广州的时装时尚界正在政府的关注下,以服装协会、设计师协会等组织为枢纽,开始形成合力。2003年的广东时尚周、今年的广州时装节等一系列活动的召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广州时尚的未来,也预示了广州模特业的美好前景。

  起个大早 赶了个晚集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已经有一些小型的、零星的模特表演,比较正规、大型的走秀到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1993年,广州大学设立了服装设计专业的大专班,创立了一支准专业的模特队。1997年,广州第一家模特公司——异彩模特公司成立。现在广州大大小小的模特公司已经有十多家。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完善模特的专业化,是每个公司都面临的问题。

  身材 不够标准的三围
  上世纪80年代初,广州的服装加工业开始起步,丝绸纺织品业比较发达。因此在每年的广交会上都会有国内外大量的丝绸、棉纺织类服装的订货需求。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特进行服装展示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需要,广东省丝绸公司的模特队由此产生。同时应拍广告的需要,广东省广告公司也成立了模特队。出现了李秀、刘晓华、康璐等最早一批的本地模特。这两只队伍成为上世纪80年代广州主要的模特来源。
  与今天相比,当时的模特们身高不够,三围基本都不符合标准,也缺乏专业的模特训练。很多人还不懂得肢体语言表达的技巧,更谈不上对服装理念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其表演也是很不专业的,更多带有娱乐的性质。就展示的服装而言,当时的服装都比较保守,模特们绝对不敢穿着暴露、夸张的衣服上台,更没有内衣模特表演。
  此外坊间还活跃着一些非专职的模特,就是一些身材还过得去、样子也不错的女孩子,以业余、兼职的形式被一些中间人组织去进行表演或拍宣传册,被称为“野模”。甚至有一部分是服装企业内部的员工,为了表演的需要而挑选出来的。这些野模通常在1.65米以上就可以去表演了,她们在身高、三围和素质上都离今天的专业模特很远。

  走秀 不够专业的表演
  走秀的关键作用是形象展示和推动订货。上世纪80年代广州已经有一些小型的、零星的模特表演,比较正规、大型的走秀到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早期的走秀是谈不上专业的。模特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她们不懂得肢体表达的技巧,无法展示不同服装的内涵和理念。而且在舞台方面的手段也极其贫乏:如没有与服装理念相结合的音乐、没有好的灯光效果等等。
  尽管如此,上世纪80年代的走秀仍然是极其新潮、非常能够吸引人目光的。据广州设计师协会的副会长李基海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他第一次看到广东丝绸公司的服装表演时,感到非常兴奋。美丽的舞台、美丽的女孩子、美丽的服装,那种新奇和美感,让人感觉看不够。
  1993年左右,广东还出现了一种奇特的风潮:各种宾馆和酒楼纷纷请模特队去表演以招徕顾客。在客人吃饭的席间,模特们身着怪异或暴露的衣服穿梭来去,客人边咀嚼食物边欣赏秀色,许多野模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表演。还好不理性的市场风潮很快过去,这种怪异现象也成为了今天的笑谈。

  教育 摸着石头过河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专业的模特和走秀越来越多。首先在学院里出现了模特专业。1993年,广州大学设立了服装设计专业的大专班。为了配合设计服装的展示,李基海等人作为当时的创立者,创立了一支准专业的模特队。这支队伍大概有20多人,开始是从学生中挑选,后来也吸收了一部分社会上的模特,其中一些优秀的模特还因此被吸收入校做了学生。
  1994年,广州大学的模特专业正式设立,当时叫做“服装设计表演专业”,同一时期,华南农业大学也设立了模特专业。当时全国的整个模特教育还是一片空白,相关的资讯很少,创办者们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自己组织编写教材,安排课程。模特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形体训练、音乐训练、服装基本理论、服装表演的组织和策划等等。
  另一方面,这时的一些服装企业和丝绸公司开始组织大型的、比较专业的走秀,为专业模特提供了更多的表演机会。广州大学从1995年起每年在中国大酒店做一场广州地区最大型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作品发布会,在推出优秀设计者与作品的同时也推出了一些优秀的模特。
  但是,由于没有模特公司和成规模的模特经济,从模特专业毕业的学生也面临着就业的困境,毕业后往往无处可做模特,后来找的工作大都不对口。

  潮流 整合势力扩大竞争
  1997年,广州第一家模特公司——异彩模特公司成立。2000年改名为高超模特公司。创办人孙冰原本在广东电视台做晚会。1987年为了一台晚会他去了北京,在那里结识了一帮模特。以此为契机,他开始改行做“穴头”——争得表演机会,然后组织各地的一批模特来表演,获取中介费。当时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几个,都是靠自己在圈内的人脉关系来拉动一次次表演。
  因为没有公司,每次组织表演都必须要找一个单位来挂靠,而且力量单薄。这样做了几年以后,孙冰终于决定自己开一家公司。1997年,异彩模特公司成立。
  异彩公司的成立,对于聚合服装业和模特业的力量,推动模特表演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在成立后的第二年,异彩公司就领头举办了“’98广州异彩模特精英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700多名模特参加了初赛,30人进入复赛,最后选出了十佳模特。大赛请来李默然、陈娟红、胡兵做评委。这次大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为初生的异彩公司快速提升了在圈内的影响力,培植了自己的第一批模特。
  现在广州大大小小的模特公司已经有十多家,比较有影响力的也有四五家。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完善模特的专业化,是每个公司都面临的问题。


采访嘉宾:张全欣(星际传播机构总裁、高超模特公司股东);孙冰(广州模特协会副会长,高超模特公司艺术总监)   

  呼唤专业水准和良性竞争

  记者:能综合评价一下广州的模特业吗?
  张全欣:广州模特业发展的土壤是非常肥沃的。广州的服装几乎占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市场,相应地模特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广州模特业起步也很早,1989年的第一次全国模特大赛就在广州举行,是中国第一批专业模特的选拔赛。但就后来的发展来看,广州模特业错失了一些机会,没有能够很好地发展起来。
  记者:为什么会错失机会呢?
  张全欣:我觉得关键是在发展的早期,整个行业缺乏有眼光有魄力的领头经营者,也缺乏成熟的公司机制。没有能够一下子形成大的实力,形成良好的行业秩序。所以当外地公司进入广州后,本地公司就失去了竞争力。
  记者:发展模特业的关键是哪些方面?
  张全欣:首先是大赛。模特公司必须拥有自己的全国性大赛,大赛是选拔模特,获得优秀人才资源的根本。像全球性的福特大赛就是这样;其次是能够拥有一批出色的模特,以一种良好的机制来吸引好模特聚集;最后还要能够有大型演出的机会。有了这三样,一个模特公司肯定能获得很好的发展。
  记者:您说的主要是模特公司的发展,那么从行业的发展来看呢?
  孙冰:我觉得模特行业要发展,要有良性的竞争。现在广州的模特市场是越来越大,资源是很丰富的,听说有一两家北京的模特公司正打算进入广州。但是目前广州模特行业的竞争状态并不是很良性,很多时候是在拼价格。大家都压低价格,演出的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模特专业化的发展就受到阻碍。而本地企业一方面不重质量只重价格,一方面遇到大的演出时又会到外地去请制作人和模特,这对广州本地的模特业发展是一种打击。我认为,只有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将模特业发展好,如果大家都能在怎样做得更有专业水准上下工夫,那么就会有良好的发展。

  模特是一种美丽的事业。在聚光灯下,在舞台的中央和人们的目光聚焦下,轻巧地转身、展现美丽的身姿和衣裳,这是很多女孩子梦寐以求的场景。记得韩国电视剧《天桥风云》讲述的就是一群模特的成长故事,这部展现模特生活的连续剧在中国也曾风靡一时。
  而模特的事业高峰期又是短暂的,现在的模特越来越年轻,到25岁几乎已经是老前辈了。不知当年那些美丽的模特今天都到了何处。李兆玲曾经讲起,当年她到日本去演出的时候,在那里见到了中国最早的模特之一,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孩子,从北京到日本去发展,在日本却只能以做吧女为生。广州早期的模特们现在有自己做老板,做服装、首饰等生意的,也有的嫁为人妻,不知去向。像李兆玲这样至今还活跃在时尚圈,偶尔还接拍广告的模特可谓是极少数了。
  广州的模特业就像其他行业一样,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很早萌芽的。但是它后期的发展却不是很如人意。广州至今只出了一个超级模特李艾,也缺乏有力的模特经纪公司。高超公司在成立的初期是以表演制作为主的,它当时基本没有签约模特,只是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离国际上通行的成熟的模特经纪公司的模式还有距离。正如张全欣所说,没有能够在早期一下子形成强大而成熟的机制,因此在后期的竞争中就失去了优势。
  模特业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人才选拔途径(模特大赛),需要有良好的公司机制留住人才,也需要培训、包装、推广优秀模特,获得大的演出机会。从过去的服装企业自设模特队,到后来专业模特公司的出现,模特业是向着一个日益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的。
  在采访的过程中,被访者普遍对现在广州模特业表示遗憾,但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现在的广州,正在政府和服装协会的支持推动下,向一个“时尚之都”的方向努力,时尚周、时装节等活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如今的模特公司经营者已经清楚地明白做好模特业的关键所在,也正在计划进行大的调整和改变。据透露,一个大的、机制完善的模特公司或集团正在酝酿之中。
  无论这些承诺是否真的能够兑现,有识之士能够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有努力改变的愿望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最大的希望。真心地祝愿这个“美丽的事业”能够越来越美丽。

  李兆玲是广州人,是广东的第一批模特,后来又转做设计师,在圈中可谓元老级人物。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她还是广州军区体工队的职业运动员,后来到深圳大学学习服装设计。在深大期间,李兆玲第一次看到了香港英文电视台上的模特表演。当时的李兆玲激动不已,热血沸腾,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美丽的事业,我不也可以做吗?她的身高、三围条件都非常好,在她看来,自己和那些在台上优雅迈步的模特就是一样的。就在1988年她刚毕业的时候,深圳举办了“青年模特大赛”,李兆玲想都不想就报了名,结果一举夺得了冠军,从此走上了花团锦簇的发展道路。先后在北京、深圳和广州做模特。
  李兆玲与其他模特最大的区别,就是她还在服装设计上有天分。因此模特与设计师兼于一身就成为她的特色。通过将世界各国的品牌穿到身上展示,李兆玲比那些只能看书上图片的设计师更有机会直接、感性地接触品牌服装,因此也大大促进了她对服装的理解和想像力。1993年,李兆玲在广州开个人时装设计展,展示了自己设计的150多套服装。她带领着模特亲自上台表演自己的作品,当时几乎轰动了全国。

  模特公司是卖塑料人的吗?

  孙冰第一次去工商局注册模特公司的时候,办事员感到很奇怪,追问孙冰做的究竟是什么模特公司。他的理解,模特公司就是那种制造和出售塑料模特的,搞得孙冰哭笑不得。当说明是要办表演性质的模特公司时,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不敢批,要求必须要有国家单位做证明。于是孙冰找到文化局,在文化局的支持下,凭着一纸“具备演出资格”的证明书,这家公司才终于注册成功。

  靠合影拉来机会   组织走穴关键是要有人际关系。首先要能拉来演出机会;其次还要认识一些有名的模特,获得她们的信任。孙冰认识很多模特,包括一些名模。因此主要的任务就是说服客户相信他的组织能力,争取表演机会。为此,孙冰一有机会就与名模们合影,去拉演出的时候就拿照片给客户看,让对方相信自己确实能够找来这些名模做表演。

  2003年汕头服装节,孙冰参与编排四个品牌的专场演出。其中花花公子正好是成立50周年,请来香港名模ROSA做表演。孙冰设计了在刚开场的一两分钟,让ROSA借电影《芝加哥》中的一段音乐跳一段舞。ROSA当晚就跑去买了《芝加哥》的VCD看,连夜设计舞蹈。并且为了对上口型,还把音乐中的歌词一句句记录下来然后背熟,当晚表演的时候简直无懈可击。孙冰为此非常感慨,已经是大牌名模的ROSA只为了短短一分多钟的表演就下了那么多工夫。他表示,如果广州的模特们都能具有这样的敬业精神,那整体素质一定能大大进一步。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模特,仍不太懂得肢体表达的技巧。区志航 摄

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模特,设计师只好自己披挂上阵。 李兆玲供图

上世纪80年代的模特,其身材和表演都极不标准。potoe供图

广州第一家模特公司——高超模特公司(原名异彩模特公司)。  邹卫 摄  

  真是不在行内混,不知行内情。
  走在大街上你可能会觉得广州的模特真多——商场促销有模特走台,房地产开盘有模特捧场,但这是走马观花的印象。我在时尚杂志工作多年,每个月都要找两三个模特拍照,才深深体会到,广州的模特不但少,而且高素质的很难找,比北京的行情差一大截。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大街上靓女这么多,一个月还找不出两三个?若你也这么认为的话,就真是有所不知了!要知道,大街上看人离得远,而且伴随着表情、动作和气氛,这些因素都能弥补长相的不足。所以,只要长得漂亮一点,在生活中就能显得动人。但拍成照片的话,把个头放得鬼那么大,毫发毕露,简直就是让人拿着放大镜挑毛病,能经得起如此挑剔的女孩子当然就少啦。
  照片真是个怪东西,生活中肥瘦适中的人,一上镜就肥,非得瘦得让人可怜的人上镜才好看。比如张曼玉、梁咏琪之类的明星。
  所以,做模特要经得起放大镜挑剔、不能经常熬夜泡吧(靓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还要控制饮食永远保持半饥饿状态、面对镜头还得轻松自如表情丰富。大多数女孩当模特都是贪图好玩或找不到工作暂过来周转一下,谁会做得如此敬业呢!
  香港有一家叫Models International Ltd.的模特公司,在广州设有分部,操作很规范,旗下的模特也很多,可惜大多是“鬼妹”,而我们更需要黄种人面孔。
  这帮“鬼妹”模特可比我们的本地模特“乖”多了,公司要她们去哪里就去哪里。如果客户要求前一天晚上早睡,她们就不能泡酒吧。
  这些都是十七八到二十几岁的女孩,如此奔波,还有时间学习吗?给我们做造型的香港化妆师说:“当模特很辛苦,正是上学的年龄,却整天跑来跑去又学不到东西。能做出名的少之又少,大部分等到二十几岁退休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做。我要是有女儿,就不让她当模特。”
  可行外的小女孩并不这么看,她们觉得当模特能整天照相、整天试新衣服,还能天南海北到处飞,又开心又有钱赚,最后不定被哪个大款看中嫁进金窝,就一辈子衣食无忧啦,多好呀!
  但我同意化妆师的看法——不建议女儿当模特!□老熊(资深时尚编辑)
  撰文/本报记者 田志凌

  1989年,中国首届超模大赛在广州花园酒店举行,实现了中国模特发展史上一个“零的突破”——终于有了自己的资质比赛,第一次评选出中国首届“十佳”职业名模,标志着中国全国性意义上的专业模特大赛诞生,是在中国模特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只要身材均匀(或微胖型),有自己的气质特点,爱拍照,能接受化妆,适应能力强,模特不是梦,只要有机会,你也可以成为模特!
主要为公司拍摄雅典风格的婚纱,日韩风新款服饰,不限经验,新手可边拍摄边指导,微胖模特目前市场比较紧缺,原因是缺乏自信,微胖也是可以做模特,只要你喜欢拍照,面对镜头不胆怯,都是可以尝试。
年龄:18-35岁,身高:女156cm以上,男170cm以上,五官好看,皮肤好,身上无明显疤痕,工作敬业,喜欢拍照,可以接受穿高跟鞋与化妆,沟通表达能力良好,能积极配摄影师表达产品的感觉。工作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当上模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