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希本子丨马克思是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吗

当前位置:&>&&>&&>&
马克思唯一的一次炒股经历
  1864年,马克思在英国伦敦全身心地创作《资本论》,因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拮据,多亏了亲密战友恩格斯和其他朋友的资助,才能勉强度日,继续工作。&恩格斯接到信以后,用6天就为马克思办好了沃尔弗的遗产交接手续,很快将600英镑汇给了他。
  我时刻清醒,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
  1864年,马克思在英国伦敦全身心地创作《资本论》,因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拮据,多亏了亲密战友恩格斯和其他朋友的资助,才能勉强度日,继续工作。由于每天工作量巨大,吃住又太简陋,他的身体状况日益糟糕。有一天,他不得不去看医生,医生说:&你不能再这样继续从事无节制的脑力劳动了,找个方式,好好休息,缓解紧张,否则后果将不可预料。&
  马克思无奈地放下工作,好好调养身体。但无所事事的日子,他实在难以忍受,更加抑郁烦闷。
  这年的5月9日,马克思的老朋友威廉&沃尔弗去世,留下遗嘱:将自己一生辛勤积攒的600英镑送给马克思。悲伤的马克思接受了遗产,决定不辜负老友信任,干出一番事业!
  这笔钱是存进银行,还是投资生钱?马克思对经济学造诣颇深,仔细研究了当时英国刚颁布的《股份公司法》,敏锐地意识到英国的股份公司一定会飞速发展,股票市场也会相继繁荣。他决定亲自上阵搏一把,一为松弛紧张的情绪,二也体验一下投资股民的生活,赚取更多的生活费。
  马克思立即写信给恩格斯,请他帮忙:&假如你能在10天内办妥遗产交接手续的话,我就可以投资股票交易市场&&现在伦敦已到了可以凭机智和少量资金赚钱的时候了。&
  恩格斯接到信以后,用6天就为马克思办好了沃尔弗的遗产交接手续,很快将600英镑汇给了他。
  马克思此时专心研究股市行情,每天都买份《金融时报》,留心关注股票每日的指数变化。终于,他看准时机,果断地把600英镑分4次购买了不同类别的股票证券。在股票价格上涨一段时间后,他毫不犹豫地逐一清仓,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以600英镑的本金,净赚400英镑的纯利润。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让马克思兴奋不已。
  赚钱后的马克思颇为得意,他写信给恩格斯报喜说:&医生不许我从事紧张和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所以我就做起股票投机生意来了,不过效果还不错,我用那600英镑赚取了400多英镑,这下我暂时不用你和朋友们资助了,这段经历,也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帮助。&
  此后,有朋友劝马克思不妨继续股票投资,马克思说:&老朋友威廉&沃尔弗赠送我的遗产确实是雪中送炭,我也小试牛刀赚了一把,但我觉得适可而止就行了。万一太过沉迷,又不巧赔个血本无归,我对不起威廉,也对不起自己一直在做的研究工作。我时刻清醒,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是马克思第一次涉猎证券投资生意,也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炒股经历。
网站QQ: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还不是会员?鹿野丨从日本的著名漫画看日本的右倾化
我的图书馆
鹿野丨从日本的著名漫画看日本的右倾化
摘 要其实,之所以现实社会当中很多中国人比较喜欢看日本漫画,往往也是感觉到他们对资本势力一定程度上的批判,不像中国的主流媒体与公知化的专家们只要听见人们说资本家的一点儿不是,就马上跳起来大骂“仇富”。——尽管事实上,日本漫画中这种抛弃了社会主义的批判是虚伪的,其把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诉诸于帝国主义与军国主义,更恰恰是资本势力所求之不得的。近日来,一些人穿日本军服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评论当中,不少人指责日本漫画在中国的流行。但其实,日本漫画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日本军国主义,而是和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整体舆论环境一样,经历了一个从左到右的蜕变过程。笔者在这里想以日本最有影响的漫画与漫画家为例,简单介绍一下那些我们熟悉的漫画所传导的价值观念,仅供参考。一、崛起时代的左翼传统20世纪50到70年代,是日本漫画的崛起时代。这一时期日本漫画界的代表人物是手冢治虫和藤子不二雄。手冢治虫原名手冢治,其少年时代对于医学和生物学很有兴趣,所以就起了一个笔名叫手冢治虫。他虽然后来放弃了当医生的梦想,但是仍然在1961年的时候成功取得了医学大学博士学位。而手冢治虫之所以放弃当医生的梦想,主要就是看了中国的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铁扇公主》。这部歌颂中国抗日战争的进步文艺作品让手冢治虫发现漫画与动画并非只是小孩子的玩意,而是带有社会性效果的。手冢治虫的作品很多,最多的时候可以同时连载七部漫画,一天最快可以画二三十页,也被日本人称之为“漫画之神”。他的很多漫画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像他的《森林大帝》后来就被美国翻拍成为《狮子王》。不过最出名的还是《铁臂阿童木》、《火鸟》和《怪医秦博士》(也被译为《怪医黑杰克》)这三部作品。其中《铁臂阿童木》开创了日本漫画流行的时代,《怪医秦博士》是他销量最大的漫画。正如手冢治虫从事漫画行业是受到中国进步文艺运动影响一样,他的漫画当中也普遍体现了其强烈的左翼思想。像《铁臂阿童木》就和那些强调“机器人是人类共同敌人”的美国文艺作品相反,强调社会上的种种问题来自于资本主义造就出的人的贪婪,阿童木为代表的机器人表现的要比现实中的种种精英人士高尚的多。《怪医秦博士》更是开宗明义,在第一话当中就写了一个资本家的儿子遭遇了车祸,资本家想要操纵政府胡乱判处劳动者死刑来取器官救儿子性命的故事。最后怪医秦博士把那个人整形成他儿子的模样,使其李代桃僵顺利逃过了一劫。其把资本主义下的种种丑态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一部作品恐怕要被今天的中国主流媒体视作“仇富”而封杀,但是却是在那个年代日本漫画当中的主旋律。甚至不少著名漫画家比手冢治虫还要激进,像曾合用笔名藤子不二雄的藤本弘(藤子·F·不二雄)和安孙子素雄(藤子不二雄A)就非常崇拜当时的红色中国。像安孙子素雄不仅画了一个后来被日本当局所取缔的《毛泽东传》,还在《怪物太郎》等一系列著名漫画当中大力宣扬“日本不如中国”的思想:他们最著名的作品《机器猫》(又被译为《哆啦A梦》)也是这样的。虽然今天的人宣称是1969年时一只猫闯进了藤本宏家中所偶然引起的灵感,但是其实了解一点文化史的人都知道,60年代末时中国的思想文化输出引发了西方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当时西方的反共媒体也针锋相对,借汉语中“猫”与“毛”的谐音,通过大力吹捧老舍的《猫城记》为代表的一批骂“猫人”、“猫国”的文艺作品来指桑骂槐的攻击毛泽东主席。因此,这时期在推崇毛泽东主席与新中国的艺术家笔下出现一个可爱的猫形象,恐怕也是历史的必然。就漫画的具体内容说也是一样的,《机器猫》里边有很多富商子弟小夫给胖虎出坏主意欺负大雄的内容,无疑代表了作者对现实中日本资本势力的看法。特别是,漫画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可谓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当然,作为一个针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漫画,如果要是讲太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合适。但是《机器猫》当中,作者采用了巧妙的手法,使用小学生能够听得懂的浅显话语,抓住一切时机极力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所谓“人性自私论”。像在介绍为什么静香要嫁给大雄时,作者就借静香的父亲之口说: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为别人的不幸而伤心。我们做到了吗?二、鼎盛时代的迷茫1978年,以高桥留美子的《福星小子》横空出世为标志,日本漫画开始步入了它的鼎盛时代。从这一年到90年代中期,日本漫画界呈现出“双峰对峙,群雄并起”的局面。涌现出了无数画技精湛,画风优美而又各具个性的漫画家。但是成就最大的还是小学馆的高桥留美子和集英社的鸟山明,前者除了《福星小子》之外,还画了《相聚一刻》、《乱马1/2》和《犬夜叉》等诸多颇具影响力的作品,但是如果单独拿出其中的任何一部,影响力都不如后者的《七龙珠》大。单从画技来看,这个时期的漫画家无疑要比上个时期水平提高了许多。比如说,《七龙珠》当中对于人物动作的描绘,《乱马1/2》当中对于人物性别特征的把握都颇有独到之处:从情节设定上来看,这一时期的漫画同样具备开创性。像高桥留美子的《乱马1/2》在1987年的时候就开始书写性别转变的故事。主人公乱马本来是一个男孩,但是受到了诅咒,浇了冷水以后会变成女孩,如果浇了热水会再变回男孩。《犬夜叉》则在1996年的时候就写了古今之间不断穿越的故事。这些情节设定影响了无数后来的文艺作品,像前两年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就是把这两种套路结合了起来。甚至不少巧妙的设计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具有独到性的,比如说《乱马1/2》把体操、溜冰等一些小众的体育融合到格斗当中,《犬夜叉》则让女主人公的“今世”和“前生”成为争夺犬夜叉的情敌,都堪称是神来之笔。从漫画内容的人物性格与情节逻辑来看,这一时期的漫画作品把握的也是比较到位的。像不少《犬夜叉》的爱好者对于作品当中桔梗没有参加犬夜叉的小队,和犬夜叉仅有的几次见面还都是犬夜叉去找她的情节感到不太满意,但这正和桔梗清冷孤傲的性格一致。还有,《七龙珠》当中之所以反派人物短笛和贝吉塔先后与孙悟空合作,并不是被孙悟空的嘴炮说服,而是面临着强大的共同敌人而不得不为之。这种情节设置显然是具有逻辑合理性的。当然,他们在合作当中主要作用也就是体现新反派的强大,真正打倒敌人还是要靠孙悟空这样的正面角色。这就好像在抗日战争当中,国民党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日本鬼子的强大,而共产党则在不断证明其实中国人更厉害一样。不过从漫画的思想意识来看,这一时期比上一时期是大大退步了。特别是对于新中国的看法发生了近乎180度的转变。比如说,无论是《乱马1/2》还是《七龙珠》,其中的红五星绿军装等“新中国元素”都不再是漫画家笔下所向往的理想国,而变成了愚昧、荒诞与落后的代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时期漫画名作当中仍然沿袭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判。比如说,《七龙珠》当中就设计了一个“孙悟空开水破忍术”的情节,也就是一个忍者施展出了“水遁术秘技”——也就是用竹管儿躲在水下,结果被孙悟空用开水一浇,而差点烫死。《乱马1/2》则描写了乱马的父亲在乱马小时候立下了“如果乱马不能成为男人中的男人,就按武士道精神和乱马一起切腹自尽”的誓言,结果乱马受到泉水诅咒之后父子俩都不敢和乱马母亲相认的事。这些无疑是对当时借宣扬忍者精神和武士道等传统文化为军国主义翻案的日本右翼势力的辛辣讽刺:可是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漫画的思想性水平还是不高的。因为这一时期的日本漫画名家虽然仍然对现实社会的资本主义与军国主义等等丑恶势力不满,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于是便呈现出一种迷茫无措的状态。像《七龙珠》的后期通过书写人们对于孙悟空和撒旦先生的不同态度,辛辣的讽刺了真正的英雄不为人们所赏识,善于炒作的小丑反而会功成名就的现象。但是,鸟山明却不敢说这种现象的诞生是资本操控媒体的必然产物,却将其说成是“人类的劣根性”,当然也就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高桥留美子在早期的漫画中还追求妇女的解放意识,却在后期的《犬夜叉》当中越来越推崇平庸和苟安。她之所以在漫画当中一再强调富有个性的桔梗是“没有未来的死人”,恐怕正是因为漫画家的初心已经在死期到来之前死去。当否定了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把资本主义视作“别无选择”之时,现实问题的解决也就只能成为一种奢望了。三、近20年的“和平演变”以1997年尾田荣一郎开始连载《海贼王》为标志,日本的漫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漫画尽管数量庞杂,但是质量却呈现出每况愈下的态势。就拿近20年来一直占据销量鳌头的《海贼王》来说吧。与其说这部作品是一部“日本漫画”,还不如说是一个“日本人画的美国漫画”。因为这部漫画不仅在内容上完全是英美所流行的海盗题材,而且在形式上也完全看不到日本漫画界几十年来所擅长的人物美型,基本上都是美国漫画中常见的扭曲、变形和丑陋。或许也正是因为西方人看惯了这种风格的缘故,《海贼王》在东亚地区以外一直销量不佳。如果要是和前一个时期的漫画作对比,日本漫画水平的倒退就更明显。像下面两张《七龙珠》和《海贼王》当中的格斗场景图,只要不带偏见的人看过,恐怕就都会觉得左边那一张人物形象虽是虚构的,但看上去也令人感觉到自然舒服,画面也整洁清晰,而右面那一张则让人感觉人物形象丑陋不堪,画面也肮脏凌乱、看不清楚:更加致命的是,这一时期的漫画名作当中所流露出来的价值观较之上个时期又大大的向右转了。在比较早的《海贼王》和《火影忍者》当中,其虽然仍然标榜“追求和平”,但是已经开始流露出了为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辩护的色彩。比如说,《海贼王》当中讲了一个鱼人岛的故事。即以前人类经常掠卖鱼人为奴隶,鱼人当中分裂成了抵抗派与对话派,主人公路飞强调只有消除种族的偏见才能够解决问题,最终通过努力消除了“鱼人对人类的偏见”。有人说这一段故事是取材于日本侵华,有人说是取材于以色列侵略阿拉伯,也有人说是取材于历史上的黑奴贸易,但是不管取材于哪个历史事件,作者有意的模糊侵略者的罪行,鼓吹“和平要靠消除被侵略者对侵略者的偏见来实现”的论调都是很明显的。《火影忍者》也大同小异。比如说其中关于反面人物“晓”组织首领佩恩(长门)的一段故事,就是说他以前出生于一个受压迫的小村“雨忍村”,父母都被主人公鸣人所在的木叶村的忍者所杀。他本来要摧毁木叶村,最终被鸣人依靠木叶等大村维护和平的观念感化,用生命复活了自己所杀的木叶村忍者们。简单的说,也就是“尽管小国备受大国的压迫与欺凌,但是为了‘和平’还要支持大国所建立的国际霸权秩序”。而近十年的漫画名作则连“追求和平”的遮羞布也不要了。像2009年开始连载的《进击的巨人》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岛国的国王因为自己的子民可以变身成为巨人吞噬人类而选择了自我封闭,但是大陆上的人仍然不依不饶,利用科技手段制造巨人企图将他们赶尽杀绝。以主人公艾伦为代表的新一代人物打破了前辈们为了所谓和平愚蠢的自我封闭,不仅击败了大陆来的侵略者,而且已经积极向大陆发展了。这个故事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想明眼人大概一眼都能看出来。当然,几十年来日本漫画当中的左翼传统不可能一下子被彻底消灭的干干净净。近20年来,日本漫画的主流虽然已经实现了“向右转”,但是也仅仅停留在鼓吹民族主义和为历史上的军国主义招魂层面上,并没有歌颂现实社会当中的资本家。相反,当下流行的日本漫画中偶尔闪现的富豪身影几乎都是买卖奴隶、虐杀平民的变态。这较之中国当前流行的那些把资本家少爷小姐包装成“抗日英雄”的神剧来看,恐怕还是多少要左一些。毕竟,左与右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嘛。其实,之所以现实社会当中很多中国人比较喜欢看日本漫画,往往也是感觉到他们对资本势力一定程度上的批判,不像中国的主流媒体与公知化的专家们只要听见人们说资本家的一点儿不是,就马上跳起来大骂“仇富”。——尽管事实上,日本漫画中这种抛弃了社会主义的批判是虚伪的,其把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诉诸于帝国主义与军国主义,更恰恰是资本势力所求之不得的。因此,我们与其指责日本漫画的不良影响,还不如认认真真搞好自己的文化事业。如果真正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念,敢于揭露现实社会中资本势力的种种罪行,谁还会看日本漫画呢?相反,到了那个时代,日本的漫画家多半就又会像藤子不二雄一样,把中国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了。最后,就用日本动画与漫画大师宫崎骏的一段亲身经历作为结尾吧:【从1984年开始,宫崎骏就对中国动画失望了。原来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怀有崇敬之情的宫崎骏,在1984年同高炯勋一行人访华,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高层交谈时发现他们对动画本身并无兴趣,对薪酬的分配却是非常关注。高烟勋回忆道:“宫崎骏对中国的失望无以复加。我在这一点上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很尊敬的,没想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高层却只关心这个。一旦计件付酬,就再也拍不出中国学派的影片了。”徐飞主编,经典悦读 第4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04,第234页】【鹿野,察网专栏作家】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究竟如何产生?中央党校的教授如果连这一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性的原理都没有搞清楚,如何对党校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呢,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认识社会现实问题呢?王长江的整个讲话中几乎没有运用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认识现实问题,几乎对所有的基本原理都做了歪曲和荒谬的解读。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摘要: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究竟如何产生?中央党校的教授如果连这一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性的原理都没有搞清楚,如何对党校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呢,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认识社会现实问题呢?王长江的整个讲话中几乎没有运用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认识现实问题,几乎对所有的基本原理都做了歪曲和荒谬的解读。同时,王长江以自己没有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由此推导出所有的理论学者都没有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这种推论也是以偏盖全的极其荒谬的形而上学方法。】
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央党校教授讲党建课必须要提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王长江教授的讲话自然也不例外。但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究竟如何产生?中央党校的大教授如果连这一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性的原理都没有搞清楚,如何对党校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呢,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认识社会现实问题呢?王长江教授这个讲话中如何谈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呢?
王长江认为,马克思主义最主要观点就是讲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如他说:&马克思主义说了半天说什么,这个大家很清楚,它说的是一个道理,就是,资本主义有一对基本矛盾,这对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啊,说起来逻辑并不复杂,你逻辑比较简单,就一条线,起点,资本主义有一对基本矛盾,终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概括基本是正确的,实际上就是《共产党宣言》第一章所阐发的&两个必然&思想。但这个结论马克思是如何做出来的呢?王长江说:&为什么这对矛盾导致他的必然灭亡呢?你看,你得论证吧,喔唷马克思是个哲学家,那是个思辨学家,对吧,他是个学者,于是他开始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抠,抠完了概念然后弄成范畴,范畴之上搭建框架,框架之上再弄个体系,哎呦整个体系出来之后,就跟数学做出来的一步一步往前推呀,就推出来那么一套东西,巨大无比的庞大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就这套体系呀,咱们在座的诸位,包括我,你研究一辈子你也未见得研究清楚。啊,连我们都研究不清楚,你说它拿来武装全党?&这里实际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坐在屋子里主观主义凭空想象的产物。二是说,马克思单纯依靠几个概念、范畴进行纯粹的&思辨&如数学推理一样逻辑推导的结果。三是说,马克思依靠如此逻辑推导方法做出的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胜利的结论及其庞大严密的理论体系不是科学,至今人们也没有研究清楚,怎么能够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呢?这种概括和转述完全是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过程及其科学性的污蔑和歪曲!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既有客观历史条件,也有主观条件。
翻开中国当代出版的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教材谈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都要讲这样几个基本观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这里又包括三点即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开始显露其固有的深刻矛盾,爆发了多次波及整个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是阶级斗争日趋激烈,在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法国、英国、德国爆发了三大著名的工人运动。三是人类思想文化领域里取得了极其突出的伟大成就,主要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第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这也包括三点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投身和参加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压迫制度的斗争。如马克思1842年《莱茵报》期间参加并极力支持德国农民反对普鲁士政权的斗争,恩格斯年全身心地深入到英国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斗争中去。二是马克思、恩格斯自觉改造世界观,其立场彻底转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是工人家庭出身,但他们在投身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剥削制度的斗争实践中,彻底把自己的立场和立足点转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没有这种立场和立足点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创立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学说体系。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人类最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主要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创立了唯物史观。
二、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现实科学研究的结果。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过程时讲到,科学社会主义一是有它的物质来源,二是有它的思想来源。他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95年,第355页)但物质来源是最主要的。所以恩格斯还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同上,第358页)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归根结底是对社会现实进行研究的结果。如何对社会现实进行研究呢?毛泽东在《实践论》一书中谈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感性材料十分丰富,合乎实际;二是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做到了这两条。一是他们通过深入工人阶级斗争实践中掌握了当时英法德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状况特别是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的符合实际的大量感性事实材料。二就是他们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中创立了唯物史观理论。恩格斯谈到这一点时说:&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德国的产物,而且也只能产生在古典哲学还生气勃勃地保存着自觉的辩证法传统的国家,即在德国。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95年,第691&69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的客观现状后,接着就是依靠科学的历史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和抽象过程。如果这个研究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的话,那么叙述的过程就是从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这种抽象到思维具体逻辑推理过程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是统一的、一致的过程。整个这个论证过程体现了辩证逻辑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同时论证和叙述的每一过程都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唯物史观同以往历史观的最大区别是承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存在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基本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种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里就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它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源泉和最终推动力,而非英雄豪杰。《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的整个论证过程就是如此。因篇幅所限,笔者这里不再复述《宣言》第一章的详细思路了。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再精读《宣言》特别是第一章的内容。我国目前出版的绝大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都是这样阐发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特别是科学论证的过程。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懂得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基本过程,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如何进行科学论证的过程。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类历史,涌现出相当多的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思想家、理论家,特别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一大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或者说人本主义思想家写出相当多的有深刻思想的人文方面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他们有许多极其高的评价,也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内容。但是这些思想家、理论家及其著作一个共同的特点或致命的缺陷就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都不懂得理论的本质归根结底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都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由于其历史观和思维方法的非科学性,导致其整体结论也是非科学的,尽管其中有许多精华内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问世的代表作《共产党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进行科学论证和科学研究的著作,因此《宣言》也是人类历史上在人文学科方面的第一部科学著作。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许多自然科学著作具有科学精神,但没有人文精神,许多人文方面的著作具有人文精神但没有科学精神,那么《宣言》就是人类历史上所有著作、所有思想理论方面第一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内在统一的第一个学说体系。必须从这样的高度认识《宣言》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显著特点,否则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及无法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活动。
三、王长江歪曲和污蔑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及其手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王长江整个讲话中歪曲、污蔑马克思主义产生过程的手法如下:
第一,只字不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的历史条件和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条件。这实际上是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看做脱离历史、脱离现实、脱离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理论,看做任何人都可以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的产物。这是典型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表现。
第二,混淆唯物史观概念、范畴与唯心史观概念、范畴质的根本区别。离开唯物史观的具体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内在联系抽象地把马克思主义单纯看做概念、范畴一个一个主观抠出来逻辑推演的结果。实际是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文学者非科学的概念、范畴及逻辑推理方法与唯物史观科学的概念、范畴及科学的逻辑推理方法混为一谈。即便王长江讲话中也使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唯物史观概念,但实际表明王长江教授对马克思两大最主要成果之一的唯物史观基本内容一窍不同,也表明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论证方法的极端无知。
第三,歪曲哲学和唯物史观的特殊功能。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著作中曾经批判过的杜林在解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时,就是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比喻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的关系、数学公理与数学结论的关系。所有的具体科学都是依靠哲学成分、元素、公理构成事物的整体、化合物和数学结论一样。他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整个社会主义学说也是依靠马克思所发现的哲学成分、元素、公理单纯构造和纯粹逻辑推理的结果,而马克思所发现的这些哲学成分、元素和公理如真理、自由、平等、矛盾、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等都是荒谬的东西,由荒谬的成分、元素和公理构成或推论出来的结论自然也都是荒谬的。而他自己发现的所谓哲学成分、元素和公理都是真理,因而由此构成的他的法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才都是科学的真正创新的东西。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不仅批判了杜林这种荒谬的所谓哲学成分、元素和公理,而且特别批判了杜林对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哲学功能的荒谬认识。恩格斯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决不是部分与整体、化学元素与化合物、数学公理与数学结论的关系。一般对个别只是指导作用,而不是构造和简单推理关系。任何哲学或具体结论归根结底都是对社会现实研究的结果。所以《反杜林论》哲学编第三章有一段极为重要的论述:&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这样一来,全部关系都颠倒了: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杜林先生的相反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它把事物完全头足倒置了,从思想中,从世界形成之前就久远地存在于某个地方的模式、方案或范畴中,来构造现实世界,这完全像一个叫作黑格尔的人的做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95年版,第373页)王长江攻击马克思主义也是依靠抠几个概念,弄成几个范畴,再搭建框架,框架之上再弄个体系,就跟数学推理一样,推出一套东西。对照杜林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哲学功能的荒谬论断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竟如此相似和等同。看来王长江教授不愧是被恩格斯称之为&江湖骗子&杜林的得意门生和徒子徒孙。王长江如此照搬杜林荒谬的思维方法,用以解读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形成过程,不仅说明王长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极其低下,而且还赤裸裸地表现了王长江反马克思主义的卑鄙丑恶目的。
第四,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认识马克思唯物辩证的科学结论。《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对待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有两个极端的观点。一个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全盘肯定,说得好上加好。另一个是以欧文、傅里叶、圣西门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采取全盘否定态度,把资本主义说得坏上加坏。原因就是他们的思维方法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马克思恩格斯《宣言》中对资产阶级采取了唯物辩证的态度。指出资本主义初期,资产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本主义100年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人类历史生产力的总和都要大得多,其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初期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但历史是发展的,伴随着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其不适应且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方面逐步显露出来。其当时爆发的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正是其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其总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依据这种发展的、辩证的、唯物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最后做出&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站在彻底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立场上,是根本无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科学分析方法的。原国防大学辛子陵教授2008年在《炎黄春秋》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指责《宣言》的这种唯物辩证方法做出的结论是&自相矛盾&,应该予以否定,而资产阶级的革命作用和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才是资本主义本质,由此得出结论:资本主义是永恒的。而王长江讲话中转述这种方法及其结论时竟然这样说&你那儿越发展,这不禁锢得越紧吗,你那越发展,这箍得越紧哪,就跟紧箍咒似的,越发展越箍得越紧,越发展越箍得越紧,最后箍不住了,嘣爆炸了,看看,资本主义要灭亡了吧,对吧,讲的是这套道理呀。&实际也是说,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的这种&矛盾&不是客观事物自身的&矛盾&,而是马克思主观捏造的&矛盾&。他完全重复了杜林&矛盾等于背理&的荒谬前提。这难道不也是站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立场上对《宣言》方法及结论的歪曲和污蔑吗?
第五,用嘲笑、讽刺、挖苦的口气叙述马克思主义产生过程。任何人写文章都有可能用自己的语言转述他人的思想。但这种转述中采取什么方法和使用什么口气、语言直接或间接表明了转述者对被转述思想的肯定否定、赞同反对、褒扬贬低的立场和态度。王长江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执政党最高级别的党校教员讲课中谈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时,竟然用嘲笑、讽刺、挖苦、贬义的态度对待之。如&一个一个概念的抠,抠完了概念然后弄成范畴,范畴之上搭建框架,框架之上再弄个体系,&、&就推出来那么一套东西,巨大无比的庞大的严密的理论体系。&&越发展越箍得越紧,最后箍不住了,嘣爆炸了。&甚至还说:&就这套体系呀,咱们在座的诸位,包括我,你研究一辈子你也未见得研究清楚。啊,连我们都研究不清楚,你说它拿来武装全党?&王长江这里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真实面目不就暴露无遗了吗?
第六,把马克思打扮成一个纯粹的&哲学家&、&思辨学家&、&学者&。王长江说:&马克思是个哲学家,那是个思辨学家,对吧,他是个学者&。马克思确实是一个学者、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也一定是思辩学家。王长江没有说错。但马克思是一个纯粹的甚至是一个杰出的学者、哲学家和思辩学家吗?如果这样界定马克思的身份,马克思与哲学发展史上的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洛克、笛卡尔、爱尔维修、狄德罗、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有什么区别吗?与现代西方哲学家罗素、波普尔、库恩、叔本华、尼采、萨特、弗洛尼德、马尔库塞等人有什么区别吗?显然这样界定马克思的身份无论是对马克思本人,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是极大的贬低、丑化和歪曲。其实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墓前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95年,第777页)也就是说,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的最伟大的领袖。这是马克思区别于其他历史和现实中所有杰出的哲学家、学者的最显著、最突出、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和身份。由此才能真正说明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实践性与阶级性统一的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体系。把马克思打扮成单纯的学者和哲学家并不是王长江的独创,当今西方和中国当代相当多的学者、研究者就是这样界定马克思身份的,其目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纯学术化,把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降低,以此阉割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等灵魂思想,歪曲、否定和取消马克思主义对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包括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地位。
第七,以偏盖全。马克思主义学说博大精深,仅仅我国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就有50卷,因此不是所有的理论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者都能够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所有每一个原理和思想的细节。这是客观事实。但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多数学者还是基本掌握和搞清楚了的。王长江讲话中不打自招,自己都承认没有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但这里并不是说,他没有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某个具体原理,而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他都没有研究清楚。事实也确实如此。王的整个讲话中几乎没有运用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认识现实问题,几乎对所有的基本原理都做了歪曲和荒谬的解读。同时,王长江以自己没有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由此推导出所有的理论学者都没有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这种推论也是以偏盖全的极其荒谬的形而上学方法。王长江这句话的潜台词实际是说,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是科学体系,而是自相矛盾、混乱不堪。我们理论学者怎么能够研究清楚呢?怎么能够拿来&武装全党&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王长江的反马克思主义,企图改旗易帜的真实面目不就昭然若揭了吗?
「赞同、支持、鼓励!」
自定义金额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当前理论界有一种错误倾向,把捍卫马克思主义,批判假马克思主义,当作垄断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一切否定、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这是捍卫马克思主义,而不能叫作“垄断马克思主义”。要知道,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并不断取得胜利,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往往也打出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他们阉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把它搞成一种资产阶级也能接受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在西方经济学看来,不可量化的范畴怎么能是科学呢? 既然价值不可量化,那么就应当从经济学教科书中剔除。所以,自马歇尔以后,西方经济学干脆连 “价值”这个概念也回避不提了,于是 “价值理论”变成了 “价格理论”。令人费解的是,既然西方经济学承认价值无法量化,那么,为什么还要讥讽马克思定义的价值 “无法量化”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讲授岂不是不允许有个性吗?非也。哲学当然是个性化的学说,但这是就哲学体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性化的哲学,它不同于一切古代的现代的哲学,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奉者的观点却不能各吹各的号,一人一个样,如果这样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鹿野希本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