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vs中国海军曾拥有9艘航母,为什么现在只剩一艘了

原标题:不止“辽宁舰”,中囯竟还藏了6艘航母,一直不为人知!

中国海军远洋活动的日益频繁,中国舰队需要一个可靠的空中防御力量。未来随着中国海外贸易的不断深化拓展,中国航母战斗群将成为一支战略机动力量为中国的海外利益保驾护航。

拥有航母是中国人的百年海权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过非常非常多的艰难尝试,被誉为中国航母之父的前海军司令刘华清"中国不造航母我死不瞑目"生前遗言更是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

2012年9月25日中国海军辽宁号航空母舰服役,成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中国真的只有一艘辽宁号航空母舰吗?答案是否定的。转网络侵删看下面的:

2000年,经过中国国务院的批准,天津市政府作为废钢铁从俄罗斯购入基辅号航空母舰,由上海救捞局"德意"号拖轮拖离俄罗斯维佳耶夫军港开始启程,途经大西洋,绕好望角,穿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的南海、东海、黄海驶入渤海湾。于2000年8月29日顺利抵达天津南疆码头,历时102天,航程16850海里,永远停靠在国际游乐港的平静港湾。

2005年10月9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业公司公开拍卖取得原天津国际游乐港有限公司5.57km2土地及基辅号航空母舰的所有权。公司将对园区实行总体规划,以"基辅"号航母旅游资源为主体,以娱乐性军事活动为主题,将参与娱乐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在2006年4月9日基辅号航空母舰对游客开放。

1995年10月22日,明斯克号与诺沃罗西斯克号被几条拖船牵出海参崴港湾,许多俄罗斯水兵流下伤心的眼泪。韩国国防部门以及美国情报官员仔细地分析其奥秘,尽管俄军方在交付之初便将武器和电子系统拆除或者炸毁,但遗留的技术思路仍让韩美双方惊喜异常。

在俄罗斯的一再催促下,诺沃罗西斯克号航母在韩国人的焊枪下变成废铁;但韩国却试图让明斯克号起死回生,提前实现自己的"航母梦"。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一下子把亚洲四小龙变成四小虫,明斯克号也顿时变成累赘。听说中国有家云南公司想购买,韩国便马上同意以530万美元廉价脱手。

1998年9月明斯克号来到广东东莞沙田港,1999年8月拖至广州文冲船厂,进行封闭式大规模修整与改造。目前明斯克号整修一新,2000年5月9日驶向深圳大鹏湾,成为目前世界上少数由四万吨级航母改造而成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目前,明斯克号航母已落户江苏南通。

2012年9月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这个消息,对于关心、热爱中国国防事业的人来说,无疑非常激动人心。而在十年前,在位于上海郊区淀山湖畔的东方绿舟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里,也诞生了一艘巨大的"航母"。每天,当成群结队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里时,都会忍不住发出一阵开心的惊呼:啊,航母!

其实,这只是一艘仿真航空母舰,是用钢板加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按照美国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外形1∶1仿制。

为什么要造一艘钢筋混凝土的仿真航母?面对记者,东方绿舟的建设者说:我们的航母是为孩子们准备的。

4.中国航母梦的开端--收购澳大利亚墨尔本号航空母舰

墨尔本号航空母舰属于澳大利亚海军,原为英国皇家海军威严级航空母舰威严号(英文:HMS Majestic (R77)),从未参与过军事冲突及战争,惟多次与多其他船舶相撞及发生过多次严重事故,共造成了155名澳大利亚军人殉职,于1985年,被卖予中国广州黄埔造船厂解体。

墨尔本号航母在解体前中国军方曾派出海军技术专家登上墨尔本号航母进行测绘,墨尔本号航母是一艘弹射型航母,上面有完整的蒸汽弹射器,可以说在那个时候中国已经实际接触到了航母蒸汽弹射器。

"水泥航母"位于滨州市的"中海"水库上,"中海"是滨州市着力打造的水利风景区。2003年,当地政府部门投资1.2亿建造了一座航母形建筑,想将其打造成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2005年建成的"中海航母"长260米、宽56米,建筑高度31米。除舰艉部分缩进外,其余部分外形几乎是按照1:1的比例模仿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建造。

武汉船舶设计院在武汉郊区建造了一个仿辽宁号航母的水泥航母,这艘水泥航母可不同于上面两个水泥观光航母,这是一艘承担有军事任务的水泥航母。

在武汉这艘水泥航母上,技术人员会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电磁兼容测试以及舰载机调度试验等任务。

武汉水泥航母为辽宁号顺利服役以及形成作战能力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信息支援!

看完这些大家有没有被中华民族的韧性所感动?这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任性"!今天我们终于百年梦圆。但是我们的航母之路才刚刚开始!

前苏联海军最多时曾同时拥有4艘中型航母,曾是当时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海军。但是前苏联的航母严格来说仅仅是中型航母,与美国海军的大型航母在作战能力和使用思想上有很大的不同。加上美军在海军航空兵的实力上对苏联有压倒性优势。因此,前苏联航母的反舰和防空火力都十分强大。

因为航母耗资、维护开支巨大,同时受到高层“潜艇制胜”和“导弹制胜”思想的影响,苏联的航母建设一直是断断续续。不过为了捍卫自己全球的霸权,同美国的海军进行抗衡,陆陆续续建造了9艘航母。随着苏联的解体,这些航母大多数也跟着解体或者被出售给他国。目前仅有一艘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服役于俄罗斯海军。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空母舰:莫斯科号、列宁格勒号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空母舰是苏联海军的首级航空母舰。苏联方面的设计代号为1123号计划“封锁线”。

该级船舰由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首舰已于1965年下水,并命名为“莫斯科号”;服役后两年,二号舰“列宁格勒号”开工,于1969年服役。原本3号舰即将开工,由于1、2号舰服役后报告指该级舰艇在风浪较大的海面行进时操控性不佳,而取消了建造。

严格来说,“莫斯科级”由于不能搭载固定翼飞机,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舰载机全部为直升机,因此充其量最多为直升机航空母舰。

两艘同型舰均隶属于黑海舰队,均于1991年退役,并于1990年代被解体。

标准排水量14,950 吨 ,满载排水量17,500 吨 ,全长189米,全宽23米,最高速度31 节 。

基辅级航空母舰: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

基辅级航空母舰,苏联航空母舰的一个级别。是苏联第一种固定翼航空母舰。

苏联由于赫鲁晓夫的导弹理念,对航空母舰本身不以为然,仅注重于弹道导弹潜艇和导弹巡洋舰的发展,虽然在1967年制造了一台莫斯科级直升机航空母舰,但该舰并未达西方正规航母之水准,且冷战海权也不能只依靠直升机航母。

苏联海军出于战略上的需要,决定建造新一代的,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由涅夫斯基工程设计局负责设计航母,雅科夫列夫设计局负责设计舰载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结合小型甲板和导弹巡洋舰的设计,诞生了基辅级航母,苏联也称其为“战术航空巡洋舰”或“航空巡洋舰”,苏联海军于此时算是初步发展出航空母舰。

经过重重考虑、筛选,最终出炉的基辅级航母规格:全长273米,水线长249.5米,宽47.2米,水线宽32.7米,吃水10米,标准排水量36,000 吨,满载排水量43,500吨,(巴库号分别为38,000吨和45,500吨),全舰编制1,600人,前甲板还搭载了各式导弹等巡洋舰武装。

基辅号航空母舰,1970年7月21日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1972年12月27日下水,1975年1月3日服役,1977年2月基辅号作为北方舰队的旗舰。1993年6月30日退役,1996年出售给中国一家公司,并存放于中国的天津军事主题公园。2011年5月起改建为航母酒店。

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以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命名。1972年12月29日在明斯克造船厂开工,1975年9月30日下水,1978年9月28日服役,1979年被调到太平洋舰队,1993年1月退役,1995年底,明斯克号被韩国大宇集团当废铁所买下,后来被卖到中国改建成深圳军事主题公园(即明斯克航母世界),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由四万吨级航母改造而成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

新罗西斯克号航空母舰,1975年9月30日在尼古拉船厂开工,1978年12月24日下水,1982年9月12日服役;1993年1月退役。于1995年8月1日宣布抛售,1996年1月18日被韩国大宇集团当废铁所买下,按当时合约已拆解。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原名为“巴库号”,1990年更名戈尔什科夫号,1978年12月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1982年4月17日下水,1987年1月服役,1994年在一场大火之后便始终处于搁置状态,在改装后被卖给印度改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已于2013年11月16日交付印度海军。

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瓦良格号

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是目前俄罗斯最新的航空母舰级别,是苏联/俄罗斯海军继基辅级航母的又一重大进步。该级航母是苏联/俄罗斯的第三代航空母舰(当时苏/俄方称之为“重型航空巡洋舰”),在建造过程中吸收了约800个学科的专家参加,有7000多家工厂提供了材料和设备,系集当时苏联科技发展大成之作。

最初,北约称之为黑海-COM-2,黑海船厂厂方代号分别为“订单105”、“订单106”。后来“订单105”四度更名为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勃列日涅夫号、第比利斯号及至服役前才正式更名为库兹涅佐夫号。“订单106”最初命名为里加号,于1990年更名为瓦良格号,以纪念在日俄战争中被击沉的瓦良格号巡洋舰;于1998年售予中国,经过改造后于2012年更名辽宁号入列。

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由涅夫斯基工程设计局设计,船体设计参照了其前型基辅级。在设计之初,苏联意图建造一种达吨级的奥廖尔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性能与美国配备有蒸汽弹射器的航空母舰相似;但因应资金,技术及战略需要,苏联被迫降低标准。最终,该级别航空母舰为65000吨级,放弃了配备蒸汽弹射器转而采用滑跳式甲板。舰载固定翼战机依靠使用本身的引擎动力,冲上跳板升空。这种设计比起采用平面弹射器的航空母舰具备更高的飞机起飞角度和高度,所需要的操作人员较少;但飞机离舰的动力完全依靠该飞机的自身引擎,要在较短的甲板上达到足够的离舰速度,增加了对其舰载机设计的难度。故此,对于舰载战机起飞的重量亦有所限制,较难实现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升空,大大降低了其作战效能。为了保证飞机在超低速的状态下平稳而不进入失速状态,会对飞行员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尽管如此,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无论规格上抑或规模上仍要比基辅级的更大。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于1981年3月3日下订,1985年10月动工,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服役,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接手,1993年接收舰载机。目前服役于俄罗斯海军的北方舰队。

瓦良格号航母于1983年下订,1985年12月动工,1988年11月25日下水,尚未完成仪器安装苏联已解体,由乌克兰接手该舰,截止至1991年,该舰建造率已达68%。后因乌克兰无力建造该舰,1997年拆除电子装备及武器系统后于1998年被香港“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以2000万美金的代价买下,幷于2001年拖运抵大连港,之后进行了相关的修缮与改造工程。在2012年9月25日入列,命名为“辽宁号”。

乌里杨诺夫斯克级航空母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是苏联时代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乌里杨诺夫斯克级航空母舰的第一艘。1988年船体随同瓦良格号下水,其装备核动力及蒸汽弹射器。因为苏联解体令乌克兰经费不足,继而暂停航母建造计划。直至1991年11月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只有40%完工。但最终,因苏联解体而经费不足的乌克兰放弃了这艘航母的建造工程,并遭拆除。该舰的拆解标志着苏联航空母舰发展成了一曲悲歌。

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起初命名为克里姆林号,而后又被命名乌里杨诺夫斯克号,源于苏联城市乌里扬诺夫斯克,而该城则是为了纪念列宁(本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海军vs中国海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