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因果故事真实故事问题,明明没有慈悲地爱任何生命却说自己慈悲地爱任何生命算大妄语么

回归原始佛教的用心是要将佛陀的真实教法展现在人间,续延佛陀的法身慧命。原本的佛法是直朴的、平实的,是你我可以经验的。谈「无常」的道理,可以消除对人事物的粘著繫缚的痛苦;谈「苦」,使人重视它存在与扰乱身心的事实,并集中焦点处置它;谈「无我」,可以体证五蕴身心是应因缘產生,没有永住、常在的实体我,而打破自私及自我中心;谈「涅槃」,是认定个人及社会的贪瞋痴三毒之火可以自知自证地分分熄灭乃至澈底熄灭。这些教法佛陀不断地、反覆地教导,成千成万的弟子亲证到与佛陀同等的自在、解脱、离繫的境界。在歷史上,佛陀的法脉除了战争与恶王的毁灭之外,遭到很大的挑战,并非外道的教理,而是佛法被改头换面,从「无常」乃至「涅槃」无不或多或少变色。变了色的佛法,被称为「异方便」而包容,潜藏在大乘经典中,它的存在有市场需求,也能吸引成千成万人的仰信。台湾佛教以往是「大乘佛法」的天地,但是印顺法师的《佛法概论》(1949)、顾法严译的《佛陀的启示》(1968)及一些原始佛教的著作的发行,才开始承接佛陀的法脉。印顺法师本身重视原始佛教是因为他研究佛教起源的需要的缘故,他在感情上与理智上都信奉歷史上的「大乘佛法」(特别是初期大乘),亦即他在介绍原始佛教时还不够忠实,还难免说声闻人悲心不足、「急於求速证」、「初期佛法的时代适应性,是不能充分表达释尊真諦的」之类贬抑的话。我们对立场「坚持是大乘」的人理解原始佛教,谈「回归佛陀时代」,须要持一些保留态度。在以「大乘佛法」为主流的台湾,很难得地能激起这麼一阵修学阿含的热潮,我们寄望佛教界能正视释迦牟尼的原始教法,不要以「小乘」的偏见来排拒原始佛教,也寄望大乘教徒能有因缘修学原始佛教,进而摒除「异方便」的歷史包袱,而正确地踏著古仙人的道。

    「断三结」就是断身见,断戒禁取见,断疑。佛法说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都叫做「见惑」,但是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身见,所以断三结才强调身见。「身见」就是萨迦耶见,我见,执著於五蕴是我、异我(属於我的)、相在,「相在」是「色中我」身体大於灵魂,「我中色」灵魂大於身体,换句话说,即认为有一个不变的主体,一切行动都是「我」在操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把「我」保护得很好,跟别人在一起,只要有什麼利益,「我」一定抢先,这些都是身见。就身见的核心、内涵而言,「慢」才是身见的根源,只要有一丝一毫的自我中心就叫慢。没有慢的人就没有身见,慢是无孔不入的,慢在佛教中后来发展出「七慢」,但在「阿含经」中多讲三种慢:我胜、我等、我劣,我跟你学歷差不多,我却说「我胜」(我赢过你),「我等」是明明我比不上你,却说我跟你一样,而「我劣」就是我认为我比你差,我不受重视,自卑感重,这些都属「慢」的范围,更深入慢的内涵,要直到精通教理,或对生命有很深刻的体验之后,才会渐渐瞭解。

    「戒禁取」就是遵守错误的或不当的戒条,虽其不是见法很重要的关键,但戒禁取会障碍我们破「身见」跟「疑」,所以还是很重要的一节。「戒」不是束缚,其真正意思是要帮助我们的生命获得开展,生命不能开展的原因是被五盖(贪欲、瞋恚、昏沉、掉举、疑)盖住,戒禁取非但不能破五盖,反而增加五盖。佛教所订之戒条係根据正法而界定出来的,由透视宇宙人生的道理之后,发现能够帮助生命开展的,就可以做,但会障碍生命开展的就制下禁戒,所以戒又称作「别解脱」,因为它帮助你获得自由自在,开始时也许会认为不自由、不自在,但渐渐会变得自由自在。

    戒有三个,一是有漏利,即平常的受持戒律。二是禪定以后的定共戒。定共戒是有了禪定以后才必然有的戒。经典说,没有破离贪,不可能入初禪。三是「道共戒」是开悟见法以后,掌握了戒的精神,譬如佛陀时代没有香烟,当然没有戒烟这一条戒,你说:「我受菩萨戒,但是戒条裡并没有不准吸烟,则我可以吸烟。」那是笑话,一个见法的人,知道吸烟的缘起,檳榔的缘起,虽然不在戒的范围,也不会吸烟,嚼檳榔。以上三种戒只有「道共戒」才是究竟,所以又被称为「无漏律仪」。有了道共戒即破我见、破疑,就不会有戒禁取,还没有见法而遵守了错误的戒条,那就无法破身见、破疑了。

    「断疑」就是破疑。没有破疑,不可能有见法的状况,破疑的时候,任何有关佛教教相的问题都能回答,任何复杂奥妙的佛教道理一定都懂,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大概只是名相的问题,不了解名相,查查佛学辞典就明白了,但不通教相的人,因为不懂道,即使名相懂了,也还是看不懂,例如问无我,他能够很清楚的回答。例如俗諦裡说,有父母、有伦理道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胜义諦裡说,没有作者没有受者,没有受报者,没有造业者,没有佈施…。请问到底那一边对?这不是矛盾吗?例如「阿含经」裡有部「第一义空经」,说「一切法无有来去,有业报而无作者。」若说有作者,有受者,是愚痴的说法,真正是无作、无受,无作是什麼状况呢?是因缘作,因缘受,再举一例「杂阿含经」裡说,「世间诸行无常」而「中阿含经」裡说:「世间有常」不对,「世间无常」不对,说「如来死后有」不对,说「如来死后没有」不对。这些矛盾如何回答:「阿含经」裡诸如此类的「矛盾」很多,但如果你是真正见法的人,你会很清楚裡面绝无矛盾,都能贯通,这才是真正的破疑。

    断了三结叫「见法」一见到缘起法而通达宇宙人生的奥秘并掌握住人生的正确方向,经典常这样说:「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心无餘尊,不復从他。」见法的人自己就是善知识,不必再寻找师父。见法的人,心(新)业不再造,旧业也渐渐消亡,身见的痴断掉,贪瞋就等著消亡。像一棵树离开土壤,这颗树再强壮也要死掉。

    向初果与初果在「阿含经」裡界限最模糊,其果位从年级分,有四双八辈,譬如我已考上大学―向初果,终於上了一年级―証初果,一年级期末考过了―向二果,二年级―証二果,……三年级考过了升四年级―向四果,四年级毕业了,証阿罗汉果,这一共有四年级,八个阶位,但从分类上来说,只有七大类,就是钝根的见法,还有利根的见法,分别叫做「随信行」、「随法行」。钝根的人証初果与利根的人証初果,分别叫做「信解脱」、「见道」还有身证、慧解脱、俱解脱这三类。「阿含经」一再举出这七个阶位,表示由入学到毕业,最重要的关键在见法跟証阿罗汉。见法之后,渐渐会将贪瞋剥落,在剥落的过程中,就是向二果以上的阶位前进,直到贪瞋断灭为止,经典称为顺趣涅槃,同初果与初果很接近,以「阿含经」来推论,开悟见法几乎与証初果同时―「阿含经」所强调的不是証初果,而是开悟见法。

    我认为要断三结才能向初果,但经典都说断三结即証初果是较粗略的说法,因为在知法的过程中已经在断三结,就算断的那一剎那已经向初果,或者有时候,当下就是初果了,那就是利根的见法。再者,向初果与证初果,最大的差别是前者虽然一向决定信佛法僧,但还没有成就「四不坏净」,但证初果的人则已具足四不坏净,此中包含「道共戒」在内。(访问於新店.大佛寺,定稿经陈重文老师过目订正。)

    阿含经也有咒语,可是它不是佛说,也不是佛法,它是插播的外道语。为什麼学者不知咒语非佛说,还虔诚朝暮诵读呢?这是因为我们对佛法只有宗教热诚,缺少宗教智慧,无法辨别法**义非义所致。如果我们熟諳佛法便可毫不迟疑的捨弃外道语,毕竟我们标榜学佛,怎麼还不信受佛法反而诵读外道语呢?譬如我们熟諳国歌,若有人於国歌插播情话,即时而知有**语,绝不把情话当国歌唱诵,毫不迟疑的剔除出去。

    学佛而不知法**义非义,如同国民不识国歌一样,是有不如之处,如同国民不识国家文化一样,是有缺憾,如同国民不知自己是何国人氏,是很不应该。

    有说佛法浩瀚如海,难知难学,更难入佛知见,遑论知法**义非义,此说不如理说。为什麼呢?周利槃陀伽不知不识,单背诵「扫帚」二字就背诵了好几天,居然自证阿罗汉果;在没有佛法的时代,有人目睹花开花落而证辟支佛;而释迦牟尼佛更於菩提树下不做学术研究,自知自证等正觉,成佛。无论世间法出世间法,最易学者莫过於佛法,不必背负高深知识学问,也不是不立文字,如周利槃陀伽尊者依「扫帚」二字之意趣扫除了身心烦恼,一下下就自证阿罗汉果。由此而可知,学佛简易不难。世间流行浩瀚的佛法是──学者自述学佛心得,各别循业所见,有曲解有不曲解,后来者不能跨越葛藤直截了当向佛学,反而喜欢研究葛藤,以致遗失了佛法,我们就都误会佛法难知难学。

    追源溯本,如来所说一切佛法流自於苦集灭道四圣諦,我们若盯住苦集灭道四圣諦,熟透苦集灭道四圣諦,如同住在圆心,任它周围扰乱,任它团团转圈圈扩大,圆心如如不动,凡是与圆心不符合的弧线,都非圆心所出。

    此一圆心,苦集灭道四圣諦极简要明白,一则苦諦,二则集諦,三则灭諦,四则道諦,捉住此四圣諦,一切佛法尽在此四圣諦中。

    一则苦諦,所谓苦諦是说宇宙人生只有三种受,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固然是苦自不在话下,乐受其实也是苦受,为什麼呢?因为宇宙人生无常,我们无法令乐受常住不变易,我们喜贪乐受,乐受一旦变易,便在苦受或不苦不乐受中,而我们又不能稍离贪嗔痴,耐不住不苦不乐受的寂寞,所以说不苦不乐受也是苦受。一切有情眾就在苦中作乐,以苦为乐,是名苦諦。

    二则集諦,所谓集諦就是喜贪苦受。我们为喜贪乐受,不得不忍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以苦为乐,实际上就是乐於苦受而不厌倦。也就是说,所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我们自己招集种种贪嗔痴而来。苦受是我们所不喜不愿,但苦受是我们为不善而所应受之不善报,如同欠债无法逃避,不然,谁愿意受苦受呢?若是如此,又谁愿意为不善而招集苦受呢?因为爱喜贪嗔痴,捨不得不贪欲不嗔恨不愚痴,为了发洩贪嗔痴,禁不住非行不善不可。若是如此,受苦受只好承担下来,无法推给别人,无法要求他人替代我受苦。若说乐受,乐受是我们所追逐,为什麼有人受乐,有人不受乐呢?荣华富贵,博学多智,健康快乐,这是为善行所应受之善报,如同工作报酬一样,做什麼工作便得什麼酬劳,我们想要拒绝酬劳都不可得,善有善报是大家共同的意愿。若是如此,谁不愿多做善行呢?很难啊!我们爱喜贪嗔痴,难割难捨贪嗔痴,所以为善者少,为不善者多。若我乐少苦多,应当警惕自己,莫非为不善者多为善者少?至於不苦不乐受,就是所作所为不善不恶,譬如不工作,游手好閒便无所得,不做也不错,一无所成,然而又耐不住无成就感,此种行为不是善不是不善,便受不苦不乐报。如是种种无非都是喜贪这世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贪嗔痴所招集。是名集諦。

    三则灭諦,所谓灭諦就是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我们喜贪心不捨离贪嗔痴诸烦恼,循善不善业而受苦报、乐报及不苦不乐报,若厌离喜贪心,永尽贪嗔痴,则寂静涅槃,心解脱慧解脱,不受苦报,不受乐报,不受不苦不乐报,不受后有。厌、离欲、灭尽、涅槃,是名灭諦。灭諦别无商量的餘地,不灭尽苦因贪嗔痴,必定在苦果中尝受苦、乐、不苦不乐。若说不离欲而得解脱者,灭諦便失其真諦之意义,四圣諦即时坏失。究其实际,从来没有人不离欲而得解脱,所以四圣諦是一切学佛者所应当知,应当学。

    四则道諦,所谓道諦就是完成「厌、离欲、灭尽、涅槃」,自知自证解脱的方法。周利槃陀伽参「扫帚」而涤除心身垢秽,灭尽贪嗔痴自证阿罗汉,虽一下下,其过程有八个步骤,依次是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就叫做八正道。是名道諦。

    如是所说苦集灭道四圣諦之义趣,简明易知Z。杂阿含四一九经:「若於佛不惑者,则於苦圣諦不疑惑,苦集圣諦,苦灭圣諦,苦灭道跡圣諦不疑惑。」学佛人若於苦集灭道不疑惑,凡是学佛行履中,任何行为知见违背了四圣諦,即知**非义,即应不迟疑与予剔除。

    咒语是外道语非佛说,不论善咒不善咒都非佛说,为什麼呢?若为祈福得乐,集諦之理说,行善行得善报,与人同乐必也得乐,而今我们不行善行不与人乐,於诸不善行不稍捨离,但勤於持诵咒语欲得福得乐,若有是事,苦諦苦集諦便一无是处,四諦就应叫做四妄语諦。以其四諦是圣諦,是故可知持咒若干遍便得如何善果,便得所求如愿,如同画饼充飢,我们若看到有人拚命画饼欲充飢,怎不摇头嘆息呢?中阿含一八九经(大正一册七三六页上):「若有求无满意,以若干种畜生之咒,邪命存命,彼不如法求衣被,以**也,不如法求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以**也,是谓邪命。」学佛而邪命,怎麼可能於佛法中获得法喜呢?

    若为趋吉避凶,理应捨诸不善行,不招集苦因得苦果,勤於布施持戒发慈悲心,与一切善行界共鸣,不趋吉也难,自然远离凶厄。而今我们不勤於行善捨诸不善行,反而不稍捨离恶行,恶报临头不能承担,但勤於诵读咒语,以用消除恶报,若有是事,苦集灭道即时坏失,如来便是大妄语者不实语者。毕竟从来无如此事,只是逃债人暴露窘态的行为,我们若看到逃债人不求承担债务,而一味逃避喃喃诵念咒语以求免债,怎不令人轻贱学佛者呢?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正二册六三八页下):「当知有此四大恐怖来至,此身不可障护,亦不可以言语、咒术、药草、符书所可除去,云何为四?一者名为老,坏败少壮使无顏色,二者名病,尽坏败无病,三者名为死,尽坏败命根,四者有常之物归於无常。」

    更有甚者,不离五欲诸不善行,不稍捨离贪嗔痴诸烦恼,拚命诵读咒语欲求解脱,如同用秽水洗澡而欲求身心清洁无染,若有是事,灭諦道諦即时坏失,四圣諦无法自圆其说,如来便是不如语者。毕竟如来是实话者,不异语者,惟有厌、离欲、灭尽、涅槃,实践八正道才有心解脱慧解脱之可能,中阿含(八一经(大正一册七二四页上):「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终无是处。」

    流行於世间之种种咒语,如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準提咒、大明咒、十小咒等等,无不与四圣諦相违背,咒语若是佛说,如来便是一面推销矛,一面推销盾,若肯定咒语是佛说,岂非意谓如来是不肖之徒?若不是如此,何以我们不信受佛说,反而听信外道语呢?杂阿含三九八经:「如小绵丸,小劫贝华丸,置四衢道头,四方风吹则随风去向於一方。如是若沙门婆罗门,於苦圣諦不如实知,於苦集圣諦、於苦灭圣諦、苦灭道跡圣諦不如实知。当知,彼沙门婆罗门,常观他面,常随他说,以不如实知故,闻彼所说,趣说而受,当知此人不宿习智慧。」文中小绵丸就是小绵球,小劫贝华丸就小棉花球,随风飘摇,没有智慧不知四圣諦是如来慧,所以放诸经典中,若有外道插播咒语不知剔除,反而丢弃经文专诵咒语,不只自诵还教他诵,若是在家居士只叫做没智慧,若是出家比丘比丘尼就都犯了戒,若不捨持咒,可於僧眾中举不捨邪见罪,可是中国僧眾都自顾不及此。因为大乘经典传诵地区的学者不知四諦是如来根如来慧,不知戒,不知咒语非佛说,不知持咒是邪命活,此等持咒者尚有可原谅处,若研读阿含经而不知经文中所插播之咒语非佛说,这是智不及此,也有可原谅处,若更擷取阿含经中之咒语广为流传,用资证明咒语是佛说,就如同国民不知自己是何国人氏一样。

    杂阿含二五二经,尊者优波先那住王舍城寒林中,塚间蛇头巖下石屋静坐,时有毒蛇於石樑上堕优波先那身上,即呼唤舍利弗:「毒蛇堕我身上,我身中毒,你们赶紧过来,扶持我身出石室外,以免毒发身亡时污染室内。」

    舍利弗及附近诸比丘闻声都赶过来:「优波先那,我观你脸色不异平常,你真被毒蛇所咬伤吗?」

    优波先那说:「我观色受想行识五阴非我我所,离欲,灭尽,解脱,我不介意中毒身将亡死,是故毒不即发作,然,有生不免老病死,稍后将不免毒发身亡。」

    时舍利弗即扶持优波先那身出於石屋外,优波先那身中毒碎坏而死。时舍利佛即说偈言:

    此偈说是讚叹优波先那比丘善修八圣道,梵行清净,永尽无餘,不受后有,临死无忧悔。随后舍利弗往诣佛所,佛告舍利弗:「若优波先那诵此偈者,则不中毒,身亦不坏如聚糟糠。」佛即为舍利弗而说偈言:

    文中「坚固赖吒罗,慈伊罗槃那,尸婆弗多罗,钦婆罗上马,迦拘吒,黑瞿曇,难陀跋难陀」是诸龙蛇之名。此偈是说,若於一切有情眾生起慈悲喜捨心,常久慈爱一切有情,纵然居住在毒蛇出入的蛇头巖,眾恶也不来加害。如来所说四真諦若依教奉行,一切眾毒以贪嗔痴三毒为最毒,三毒都不能害我身心何况毒蛇之毒。如来三毒永尽是第一佛宝,而佛宝所传法宝得灭眾毒,一切僧宝依法奉行也都永尽无餘,破除凶恶诸毒,如来说法为摄受诸善人破一切毒,区区蛇毒自也被破除。

    这是称讚优波先那尊者依教奉行,已永尽三毒,所以不畏蛇毒,虽被毒蛇咬而无忧畏。假使有情眾生害怕毒蛇之害,应当先慈愍一切有情,不害眾生命,自也不受他眾生毒害,若更依如来所传授法宝,实践八正道,永尽贪嗔痴三毒,何畏於蛇毒呢?经文之旨趣在於此,并非教授诵读咒术章句以用避免因果报应。当知经文后所附之咒文是后人插播之外道语,不如理说。

    经文中佛告舍利弗,若优波先那诵此偈者,则不中毒,身亦不坏如聚慷糟。这是揭示优波先那与毒蛇之间有宿仇(详见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六,大正二十三册六五四页下至六五八页中),若於招集仇恨前先闻此偈,得免於毒害。

    原来优波先那在未出家证阿罗汉之前,兄长远出经商多年回家后,误会叔嫂**,兄为报夺妻之恨,远途追杀已出家逃难之弟弟,不想反而被猎人杀害,临死加深误会及仇恨,投身为毒蛇一心要报仇,却一连几次意外死於优波先那无心之害。这无心之害就是於一切眾生,慈不及畜生类,糊裡糊涂害死畜生都不自知。虽然是无心之过,「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优波先那被毒蛇咬死乃不可逃避之宿报,如来岂教授弟子诵咒逃避罪报耶?此种认知与四圣諦理不合,与本经文之理趣也不合,是故此经文所附诵之咒文不如理说。

    虽然此一经句在多种经律中都有相同之记载,仍得以四圣諦破除其虚偽,当知咒语非佛说。信受杂阿含经为原始教说者,万勿以杂阿含经中有咒语而肯定咒语是佛说。

    (按:本文作者从信法师为汐止「阿含精舍」已改名「广善精舍」住持)

    阅毕,颇感快慰,他在很短的一两个星期内分析五阴,证入了须陀洹向,接近须陀洹果。情况稳,超过了黄崧修悟时情况,这是因为他的襌定接近了二襌、三襌境界之故。

    更加肯定分析五阴为契入须陀洹,断二十种身见的最力法门:他的修行日记抄录如后:

    观身,咳嗽,一直流汗,鼻子不适,呼吸急促,感觉全身无力,精神不佳。

    思维四念处的功能,主要的功能是客观化五蕴,自然產生离繫五蕴现象,而有定慧等持功效(这一点个人有些感受)。

    对离繫五蕴功夫应自然,念念分明,对繫著太紧(之五阴),个人认为慢慢分几次,放下抵抗力,层层分析繫著之因何在;自然发现原因是「无明」。

    1有一种情绪、感受,在观察五蕴之无常一一生、住、异、灭,发现执著五蕴这无常相是自取痛苦。进一步分析这苦的原因,样样皆是五蕴相依相缘,自己繫著玩个不停,内心深深起了一个声音:「我厌离这五蕴!」

    2一分析五蕴。离繫五蕴,自心感觉轻安,那种感觉像放下重担。

    更加不喜欢五蕴,怀疑五蕴非我的主体。这无常相我应该执取吗?

    它不在我中,过去、现在、未来也如此罢了。离开五蕴,我呈现无状态(虚空之感觉),另一个感觉是五蕴在外面,远远的,身心的感受不知如何详述它。

    1无常相→厌离五蕴→不执著五蕴→离繫五蕴→呈现五蕴非我。

    2但外境实有,生命实在,认清无常相,对生、住、异、灭是自然现象,不自取痛苦。并善观缘起、行七觉支、八正道、外缘止息。干扰减少,十二因缘,离欲,渴爱断尽,渴爱之缘起亦断,当下解脱!(五蕴止灭,几呈无之状态)

    3感觉自己应该好好调理自己的身、口、意,行八正道,七觉支,心身平衡,善观缘起,生活起来充实得很,待人处事,棒极了,利己利人。

    应该好好调理自己的身、口、意→生命是实有→现在是实有→活在眼前一瞬间。

    我明白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心生欢喜,乐意奉行。

    「我已经从过去的烦恼、生死中解脱出来,清净的正行己经建立,已经完成一切义务职守,自己证知不会再入轮迴接受果报。」

    因为过去恶习產生烦恼,我已清醒,不再行无明,行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品,永远脱离了。

    太感谢宋老师的教诲,提醒「三法印」,回归生活中。行解脱之道。

    一觉照,深呼吸,内心一分析缘起,立刻警觉这是一种个人承袭家庭处理事情的手法,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瞋心像空气消失无影,心灵一片寧静。

    当我察觉五蕴繫著时,内心有种警觉,五蕴非我之感,我慢那种情绪之行为无聊,四念处一觉照之后,深感有止灭之感受。

    内心有一种悲心,见别人我见执著,强烈的指使慾,这种悲心是否正常?

    有一种想法,若他瞭解三法印,就不会如此,真可怜他。

    十二因缘的断除点,在渴爱之点,即是断爱之点,四念处功能在此,造成五蕴离繫之,无明就无法继续。

    观「瞋之缘起」→处事习惯→自小熟习→父母映射学习。(把这些旧经验)当成自己处理事情手法。

    瞋的进行→依过去习惯经验→直觉行动→五蕴繫著→我见。

    明白「三法印」就是佛陀修行三阶段之体验。以四念处下手,中间自然经过三十七助道品、八正道、七觉支、四正断。因为无常,厌离五蕴,诸法无我后,自然有三十七助道品中的行为。次第如下:

    四念处(为三十七助道品根本)→-种繫心功夫→定境培养→观察诸行无常→厌离五蕴(因为五蕴无常,避免自取痛苦)→慧观行为→离繫五蕴→我见断→行三十七助道品→身心轻安。

    因为有觉有观。较能清晰十二入处。变化觉受,在喜乐受时容易產生轻安,对人较有帮助。入深定时,发现身感容易淡化,受蕴、想蕴会强化,空感加大,十二入处不清楚,这样无助於修行。入深意识时还容易產生很多幻觉(自然深意识的反弹),影响正常生活。生理机能一定会起一些变化。

    观察「我」、五蕴、十二入处、无常(生、住、异、灭),非我。

    身心脱落,如卸下重担,如鸟儿轻快,五蕴的干扰度很淡很淡。

    感觉有觉有观。行为端正起来,处事有越做越对的趋势。

    2.心理之压迫(工作繁重,精神之压力)引起神经之紧张。内分泌失调(身体自然平衡反应),於是**,鬆弛神经。

    对策如何?没有结果?道家方法好吗?气往上提?性命双修如何?

    发现情慾对五蕴繫著最强烈,自心一团糟。强烈佔有慾及自私慾。

    1.有人请教佛法,佛陀教学如宋老师般教学,把经验,学理传授给他。如言奉行。

    2.佛陀在生活中,有某人五蕴繫著太紧,佛陀慈悲,智悲双运,予机会教育,当下离繫五蕴,解脱。如此奉行之。

    我发现第二种教育,适合生活,待人处事,有利人利己之行为。

    感觉「无」之定义应该是体验到:诸行无常、五蕴非我、拋弃抽象「我」之感受。

    但是,眼前是实有,生命实在,并不是「一切皆无」之境界。

    观看阿含经「五阴诵」(第一次),大大惊讶,跟我的体验,感受完全在文字表达上一模一样。越看越讚叹。一篇一篇生活体验,文字简单有力。绝非思维逻辑。是修行实际体验的一连串心理感受的反应。

    不知其他人是否有同感吗?或许我体验错误?希望别人纠正我。

    思维我应该行八正道,端正自己身、口、意行为。现在较明白善恶有别。

    因为行三法印后,必然喜欢行善、厌恶行恶,远离都来不及。

    知道了佛陀的态度--活在眼前一刻间,因为过去、未来、皆非我们能完全掌握、观察、分析。所以我个人感觉佛陀对十四无记认为探究它并没有帮助现实问题的突破。烦恼依然照旧,而且第一因的探究,造成想蕴、识蕴繫著不清,加重烦恼(自取痛苦),不如活在眼前,贯彻三法印、四圣諦、三十七道品,体现涅槃重要。

    A.有关林崇德能获致「五阴非我」的证悟,并没有给我很意外的感觉,在前週的修行日记中,我已指出他的襌定境界抵达了二襌、三襌(光界),在这麼优秀的条件下,他要证入四果之证如探囊取物,为我所惊讶的是他证入之深刻性。

    C.他的证悟应该是在四月一日,当他说:「我呈现无状态(虚空之感觉),另一个是五蕴,在外面,远远的。」他事实上已完全证入了五阴离繫的深层体验。到了四月七日,这种状况似乎没有退失的现象。将来亦不可能退失了。也就是说他能永远五阴离繫,永远无我。

    首先是他发现了「我生已尽」的道理。这是证悟之初,轮迴之根(多罗树喻)被彻底斩断的现象。为什麼说证入的「无我」比见解上的「无我」重要千百倍呢?那就是证入「无我」的人,会完全获取「我生已尽」的认知,即使再轮迴顶多也一、两次而已,因为根已断,再生之可能亦断了。

    E﹒在四月五日,他马上知道十二缘起的若干奥秘。指出断爱是一个重要下手处。这一点非常了不起,他可以斩断其连锁性,循著「此灭故彼灭」来逆观因缘,胜於一般人只知「此起故彼起」的肤浅见识。在同一天裡,他又瞭解三法即是三种修行阶段,又知道三十七助道品的运用,可以说发展神速。

    F.在他的体验裡,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用来检定他具有与须陀洹一样见解的证明:

    l﹒对「无我」及「无」的解释十分正确。他认为「无」应该是五蕴非我诸行无常、拋弃抽象之「我」,但外境是实有、生命(界)实在。并非一切俱无。

    2﹒对善恶十分分明,瞭解善恶无法统一。这就是正见的获得。

    「无我」与「正见」就是须陀洹的自知自证。因此我们说林崇德十分接近须陀洹了,只要他再把见解扩大到人间生活及佛教本身加强考察,他将成就须陀洹的果德。之后就是扫除我慢、我使、我欲之习气。

    G﹒对十四无记的看法亦完全正确。和杂阿含经相应也是必然。

    在这麼几天裡,林崇德达到了三法印、四圣諦、七觉支、八正道、十二因缘法的深观,在目前台湾佛教界是很少的,他是继黄崧修之后又一个深入杂阿含奥秘的人,他们的修行充满了古朴、典雅及诚实。

    林崇德之分析「五阴非我」,也不过才二、三个星期而已,足见古时佛陀弟子大半成就阿罗汉果所言非虚。

    今天的台湾佛教界对於分析五阴的重要性十分矇昧,甚至有些人并未能有「五阴非我」的体验,却贸然自称四果圣人,或妄称成佛。诸如李元松大谈一切俱无之断灭论,既无山河大地,也无六根意识(福报78.11.20-25),和须陀洹对外境採取「实有」的修证大大不同,却妄称是三果圣者;当他印证别人开悟时,竟採用了「明与无明都是明」的佛魔等同立场,混淆了明与无明的界线,却一再宣称他「现证涅槃」,被印证的人亦不知这是破坏涅槃之道的说法,大大以为已得圣果,相互自以为满足。这种现象都是对四果位的侮蔑,与阿含精神背反。

    最近李元松的《现代襌》刊物(第五期)登出讽刺奉《阿含经》修行的文章。对阿含的重要性完全无知。此种怪现象都是台湾返回根本佛教的歧途。我特援林崇德、黄崧修可喜、清新之例,不惜笔墨,呼吁台湾佛教界以林崇德、黄崧修为镜,一起来参究「五阴非我」,以使台湾人更懂得四念处、三法印、八正道,以辅日益毁损的世间道德。庶几乎台湾人之幸也!

    ◇◇◇◇◇◇◇◇◇◇◇◇◇◇◇◇◇◇◇◇◇◇◇◇◇◇◇◇◇◇◇◇◇◇◇

    《编者按》作者参加台南维鬘「现代佛法班」之后,有写修行日记的习惯,这是他对佛法体认扎实,进步神速的原因之一,这一段日记是记於,18:00,特别细观约三分鐘发生的一举一动,身心微细的变化都无所遁形,细观是使身心忧恼解体最重要的第一步。《参加「现代佛法班」心得》是在,20:00,花二十分鐘写成。

    耳际三声明亮汽笛声,好刺耳,内心一阵不舒服,縐了三下眉头。

    左手按书桌,右手放下笔,把书往前移,双脚掌著地,挺腰站起,胸腔一股闷气,心裡暗骂:「老是这麼吵!」

    嘴巴吸气,转身,向右走正步,推开落地门,右脚跨出门槛,右手扶著把手,左手扶栏杆,

    身体呈倾斜,探头,向马路看,脚掌垫高,脑海裡出现一个「?」心裡想著:「到底什麼事?」嘴巴嘆口气:「唉!」

    眼看没车子,心想:「车子大概过去了。」脑中一阵空白,两个呼吸,觉得左右脚呈交叉,小腿肌肉有点拉紧感觉。移动右手扶栏杆与左手同时著力,心想:「先透口气也好。」深吸一口气,移左脚与右脚齐,站稳,心想:「作个深呼吸吧!」两手扩胸,双脚移开约30公分,腰有点酸,深吸两口,空气好凉,才想到是下雨天。

    此时**肌肉有点紧,双手不敢太用力,乃放鬆,心想:「人如果不常运动会没精神。」当下扩胸五下,再作大转弧,用力呼一口气,腰际两边明显感觉酸,垫右脚,垫左脚,头一阵昏旋,眼前出现三个星星,闭上眼睛,景象是「黑色底,三白点。」

    背部略微发汗,上衣一些跑出腰带,小腿有点酸。睁眼看「东帝士」招牌,眼前空中,一片白茫茫,好清凉感觉,想起《西游记》天上仙境,一阵腾云驾雾感。觉双手插腰,「喝!」一声,胸口好舒服,拿下眼镜,用力闭眼,蹲跳三下,腰际赘肉连续振动。好了,该继续看书了。

    右转身子,右手推开门,右脚向右移,左手按门框,跨进左脚,心想:「不知刚刚看到第几页?」右脚跟进,右转身,关上门,后转五步,到座位。

    左手按书桌,右手拉椅子,侧身入位,坐下,扭转腰部,挺挺上身,右手拿书,左手翻看至书签,右手提笔,继续看,心想:「该好好看书,不再受外界干扰。」

    抬头。眼望天花板,沉思两秒,呼半口气,嗯,该记下这一段。

    u如实的保留──未亲证知(存在),或未亲证不知(不存在)者,要如实保留。

    u如实的亲证──对他人的口说未亲证者保留;对自己的已证,如实的追查是否已彻底。

    u不以佛法的成就去酬庸自己或他人一一自己尚未亲证,或他人尚未亲证的部份,勿妄加肯定或给予酬庸式奖励。

    1.以加强四念处的自我观察,养成细观、深观、专注一意的觉察能力,去体验无常、无我、缘起互动的法性。由之探索週遭事物的因缘和合互相关係,从而理解到情绪变化之起因、过程、降服方法,进而依次袪除贪、瞋、痴、慢、疑的劣习。

    2.透过四念处修行对自我的探索,可以反照对他人的了解,藉以自觉、觉他。

    感觉──1.从八正道的内涵充实,了解到言语、行为的取捨标準。

    2.从四念处的不断修持练习,我体悟到四圣諦“苦、集、灭、道”的处理方式,也加深了对佛陀当年提到“苦”的那种根源及感觉,知道苦之为何物。

    ◇◇◇◇◇◇◇◇◇◇◇◇◇◇◇◇◇◇◇◇◇◇◇◇◇◇◇◇◇◇◇◇◇◇◇

    迟了二十年,台湾终於在4月22日与世界一百多国同步参与「1990地球日」的活动。这个活动成气候之前,还曾遭部分媒体的联合封杀抵制,可见这个号召「做全球性的思考,从地方行动开始」的地球日在台湾诞生还颇不容易。

    台湾过去十年的环境保护行动,大都集中在地方性、局部性的反污染,对於台湾整体的本土生态保育及全球环境环环相扣的问题的关怀都显得不够,这牵涉到目前的草根环保组织及动员能力都还很脆弱,有高瞻远瞩的环保人士还很欠缺,还有,台湾经济政策还很迷信於追求高经济成长,而未认真落实做生态保育工作。透过地球日的活动,可以提升台湾环保的整体观及对政经发展作一些检讨。

    台湾的政经领导阶层及决策人物及企业界人士对台湾受到各类污染伤害,还很冷漠,还很能抱著得过且过的心态,为了求得令人炫惑的财货,不惜牺牲生活品质及让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对恶化环境的污染自力救济行动,有关单位都还不时祭出「公权力」来惩治抗议者,他们的眼光浅短及立场偏颇,今人忧心与痛心。

    国人现时都略有环保的意识,但参与环保行动还有待提升,除了加强自我节制的「节约能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行为之外,若能随分随力参与环保行动或组织,才能真正提升与确保居住环境的清净。不过,人民肯不肯参与环保行动的前提,似乎还得看自我的绿色(green)观念,能否战胜贪婪(greed)而定。

    佛教界的环保意识与行动又如何呢?佛教的各种净土及园林思想颇为发达,但实际上,大部分教徒的净土思想只停留在一种消极性的嚮往,而不是想主动积极地去创造与建设,这是一种缺憾。佛教徒有一项行为跟环保约略有关的是放生,佛教徒每年花费在放生可能用上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若有心人能进行宣导,建议把这项功德金移做更有计划及长期性的护生及生态保育,不但能提升教徒成就功德的品质且也将对净化台湾做出贡献。

    译者按:Nyanapolika尊者1901年生於德国Hanau(西德中部的珠宝工业城),俗家名SiegmundFeniger,父母是犹太人,犹太教徒。尊者自幼受宗教熏习,但始终不能满足,年轻时曾涉猎佛教典籍,有过极大兴趣。1936年初,出家心愿顺遂,隻身奔赴锡兰,皈依同是德国籍的大上座比丘Nyanatiloka尊者,六月受戒为沙弥,翌年具足比丘,取名Nyanapolika,意为「流向智慧」。尊者於1950年代初期留学缅甸佛国,跟随MahasiSayadaw尊者学习止观,1954年皈依师Nyanatiloka尊者参加缅甸举行的巴利文经论典编纂大会,史称「上座部第六次结集」,大会上,两位尊者贡献许多宝贵意见。1958年尊者与两位在家居士合创「佛教出版社」(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简称BPS),尊者连任30年社长与总编辑,1988年卸下社长职务并将总编重任交付美籍比丘菩提尊者,自己则退居幕后协助。尊者长住锡兰迄今已歷54年。尊者一切言论公认代表锡兰佛教上座部立场。下文译自尊者1986年的”TheVisionofDhamma‘(法眼)第201至第221页,论题是「无我与涅槃」。

    相应部(12:15)佛告迦旃延:「世间有二种依(两分倾向),或依有,或依无,前者是相信(绝对)存在,后者是相信(绝对)不存在。…如未离两边(避免这两个极端)而说中道:无明而有行(业的形成)…,无明灭则行灭…。(译者按:本经文相当於杂阿含因缘相应品301经或阴相应品262经)。

    佛陀在上文中提到存在(atthita)与不存在(natthita)的两分,前者代表常见(sassata-ditthi)后者代表断见(uccheda-ditthi),这两个不如实的错误见解分别以不同形式反覆出现在人类思想史上。

    「常见」指信仰永恆的实质或实体,包括被创造或不是被创造的灵魂或自我,表现上或以一,或以多的形式。「断见」指分别或分隔的自我或人格,只有此世的存在,死后就完全破坏。这两个关键性字眼分别代表:(1)绝对、永恆的存在,包括任何假设的实质(体)。(2)分隔实体的绝灭,也就是死后不存在。此两者,一个是基於永恆静态的假设,另一个是某种无常的静态假设。但生命的真相是如相应部经文所说的缘生缘灭(Paticca-samuppada),是物质与心智连续的流动过程,只有当条件移掉时,这个过程才会停止,因此,上述两个极端假设,缺乏立论根据。

    缘生,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排除绝对不存在的假设(空无或个体存在的结束);这个「缘」字,有英文的dependent之意(译者认为「缘」字更接近英文的contingent)。「缘」指的是,一切存在都不是静态的,根本没有绝对、独立的存在,连极小的现象都要依赖条件才能生起。

    缘灭,指的是相对存在的灭本身,也是有条件的生。这个见解,排除绝对和永恆存在的信仰,也排除自动遁入「非存在」的可能性。

    以存在和非存在的概念性对比,可以想见其对人有强有力的影响,影响所以强大,有其人心根深蒂固,不断滋润的缘由,其中最强的是对自我(ego或self)的实用性与学理性假设。这个假设对「个体的认同」保存并使之不朽的强有力心愿。即使将这个假设变得更为精緻,其背后总是不离对永恆的信仰,即令有人已经在学理上、信仰上排除永恆,他们对个体人的独特和重要性,仍有与生俱来的信仰,这个信仰强到使他们把死亡、个体生命的结束,视为完全的消灭或不存在(译者按:染色体基因的传承理解与歷史文化对个别基因的影响,或可减少断见的迷执)。相信有一个自我(self),不仅会造成常见(永恆论),也会造成断见,后者如一般人认为死亡就是生命彻底结束,或如唯物论所说。

    存在和非存在主要根源於自我的信仰(ego-belief),这个信仰有其语言使用上的缘由。我们的语言结构基本上分主词、述词、名词、形容词,另为了便於沟通与表态,我们採取简化的肯定式和否定式语句。这些语言上的结构性质和倾向於简约的语言习惯,对思考方式有微妙而强大的影响,我们很容易因此而假设:只要有这个字,就必有这个字所代表的东西存在著。

    这种偏面的观点,也有其感情上的缘由。为表达对生命的基本态度,语言可以反映各种情绪,包括乐观与悲观,希望与绝望,一边是想透过形而上的支架来感觉安全,另一边是想要毫无节制的享受唯物化的宇宙。常见或断见的学理性观点,在个人的一生中可能随著相应的情绪或情感上的需要而有所改变。

    此外,也有知识上的缘由,如喜欢臆测和学理化的习性。世间有一些思想家,阿毘达磨论称之为「见行」(ditthicarita)者,个性上喜欢创造不同的哲学系统我满足,很不真实地,他们之间用对立的概念来反对对方,并在这样的思想建构中获得满足,同时也补强了黏著。

    由以上缘由溯源下来,我们将能了解诱使人以「绝对存在」或「绝对不存在」思考、感觉和说话的各种力量及其强度。佛陀因此说,「世间有二种依」。对有人将佛教的解脱目标「涅槃」做错误的极端解释,我们也就不会惊奇了。「存在」和「不存在」的僵化概念,对现实的动态本质将不能有正确认识,因为涅槃是出世的(lokuttara),超越推论思考的(atakkavacara)。

    佛教知识在十九世纪传到西方时,大部份作家学者(叔本华和MaxMuller是少数中的例外)把涅槃视为纯粹而简单的「非存在」。职是之故,西方学者把佛法当成主张虚无并教导虚无为最高目标。这些作家直指这样的涅槃论调,不但在哲学上荒谬,在伦理上则应加以谴责。另在非佛教的文学作品中,有时也出现带有同样成见的陈述。另一个鐘摆反应是视涅槃为「存在」,如解释为纯粹的存有,纯粹意识,清净的自我,或其他一些形而上的观念。

    甚至连佛教思想界本身也不免有一面倒的解释。如早期「经量部」对涅槃就持相当否定的观点;大乘对佛域(Buddhaksetra)、初佛、如来藏的概念,则相当偏好形而上的肯定解释。

    有这样的歷史背景,对当代佛教作家出现这两种极端也就不足为怪。在东方佛教国度裡,现在不只一个佛教宗派主张涅槃为断灭并影响西方作家,上座部佛教明确地反对这种观点。下文我们会再申述。

    要不和「存在」和「非存在」这两个对立观点发生牵连,并保持佛陀所宣示的缘生缘灭的中道并不容易,除非「缘起」的思考方式已经完全融入内心,要不断的修习正念以避免不自觉地掉进常见、断见或与这两者为邻,将是必要的。讨论这些问题时,个人原来的论点将因被带走而变成另一个极端的论点,因此处理问题时,我们要相当小心并自我批判,免得失去中道的见地。

    本文原初目的是对佛陀的涅槃教诫与两个误解,提供清楚界限的材料。原意并非鼓励读者对涅槃本质臆测。因为任何臆测皆属徒然,甚至对涅槃有所不利。所以经论在解释四圣諦时特别提到涅槃(第三諦)当证,苦諦(第一諦)当解,道諦(第四諦)当修。本文所展现的资料不宜用来做片面的论断,或断章取义。希望这些取材能澄清上座部立场,并减少两个对立詮释间的衝突。

    首先,我们看上座部基本论典「清净道论」,这部论典由大註释家觉音大师在五世纪时编纂而成,对佛法做了完整而有系统的说明,这部大作取材自巴利文经藏及古代论藏,部份文献可上溯最早期佛法。

    据「清净道论」第十六章说根諦品「释苦之灭」的章节,我们发现它对涅槃有长文探究,它所抨驳的正是我们所说的「虚无否定的」詮释(指断见),为什麼它没提「常见」,理由我们不很确定,可能是觉音尊者想要从上座部中剔出「经量部」的观点(经量部有许多观点与上座部近似),「经量部」可归类为「声闻乘」,照早期大乘的用语,则是带有贬抑味道的「小乘」,上座部很明确不要成为大乘反「经量部」所指控的断灭论,这有可能是「清净道论」否认涅槃为虚无概念的外在缘由。

    关於「肯定形而上的」观点,觉音尊者或以为论中其他部份已充分讨论对常见和超我的驳斥。虽有这澄清,当今上座部佛教仍常被误指为虚无主义。因此,整理出「清净道论」中一些论辩(见第二小节)将有必要。许多驳斥断见的相关经文,论中已有引用,我们将不分别处理。

    刚才所提「释苦之灭」的章节在论及涅槃时,为清楚起见,它先以三个范畴界定涅槃:

    涅槃以(内心)寂静为特性,其作用是不死,或解脱苦恼的乐。其外观是无相(没有贪、嗔、痴的相);或外显为「非异」(non-diversification)。

    论辩一开头,觉音尊者首先拒斥涅槃「非存在」(或「没有」)的观点,他认为涅槃是「有」,有道可修、可证,所以是存在。反方虽承认涅槃不是没有,却仍然对涅槃持否定面解释,如反方把涅槃理解为只是「五蕴的没有」。觉音说,涅槃可在有生之年证得,同时五蕴俱在。反方接著提出涅槃只是所有烦恼杂染的止息并引相应部(38:1)说:「朋友,涅槃即是贪嗔痴的止息」,觉音也拒斥这个观点,因为这时候涅槃变为暂时的,它向著不可欲的后果:烦恼杂染的止息变成发生在时间中的一个事件,涅槃变成有条件的缘生,因为烦恼杂染的实际止息是有条件而生。觉音指出,涅槃所以称为贪嗔痴的止息,是由於涅槃(非缘生的实际)是杂染完全断尽的基础。

    觉音尊者接著解释佛陀何以使用否定性的字眼描述涅槃。他说,涅槃极度微妙。反方说,涅槃既有道可以修证,就不能不被创造;觉音的答覆是:涅槃虽由道而得,但并非由道而製造出来,它是「非创造的」,没有开始,也没有老死。接著他继续申论涅槃的实质:

    (1)佛陀的目标是一,非多(不为别的)。佛陀以涅槃为单一目标,涅槃一开始叫做有餘涅槃(sa-upadisesa),意指过去黏著的结果。它是阿罗汉有生以来过去五蕴攀缘所留下的结果,如今他的烦恼(杂染)业已寂静(未生烦恼不生),只剩过去(积习)留下的攀缘。接著是无餘涅槃(anupadisesa),阿罗汉如今已捨断未来五蕴的生起(除去集因),业果无从在未来存在,五蕴不再生,已生的(过去)五蕴也消失了。因为过去五蕴攀缘留下的结果已不存在,所以叫「无餘涅槃」。(以上文字参考「如是语」第44章)。

    (2)由於孜孜不倦的精进和殊胜之智,涅槃可以亲身证得,另因涅槃是一切智者所说,就其终极意义的实质而言,涅槃不是「不存在」,如经典所说:「诸比丘,有不生,不成(有),无做作,非形成」(见「自说经」第73章,「如是语」第45章)。

    (1)世尊以这些文字宣告涅槃的实际存在(就终极意义而言),他没有以涅槃为其教派指令而宣称:「我是法的神和主」;对那些以知解为最高而可得的人,世尊也慈悲的在上述「自说经」第73章后结论说:「诸比丘,如果不是不生,想要避免不生将不可能;诸比丘!正因有不生,所以逃离所生是可以理解的。」经文意思是:如果以「不生」、「非形成」为性质的涅槃不存在,则五蕴形成或缘生将无从避於世间;五蕴最终的止息将不能知觉、发现、理解,而且不可能实现。但如果有正见和其他八正道的修行,以涅槃为目标,则烦恼杂染将可完全消除,如此一来,他就能知觉到一种解脱,苦恼的完全出离。

    涅槃存在的终极意义已由正等正觉者所显示,觉者的慈悲表达,出现在很多经文,如「诸法没有条件」、「不形成的诸法」(见「法聚论」);「诸比丘,有入处,既非地…」(「自说经」71章);「这个状态很难见到,是诸行寂灭,一切实体有(爱→取→有的「有」)的消灭」(长部14章,中部26章);「诸比丘,我将教你无行与向无行之道」(相应部43:12);「诸比丘,有不生」(「自说经」第73章)。这些字句如「诸比丘,有不生,不做作,不形成」等等,都在表示涅槃究极意义上的存在,这些字句由一切智者亲口宣说,不会误导,如法句经与增支部(3:134)所说:「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

    (2)如果涅槃不存在,描述它的字眼就不会这样使用,所谓「甚深,难见,难解,寂静,高巍,推论所不及,微妙,唯智者能知」;或所谓「无行,无害,真实,彼岸」(相应部43:12-44)。或所谓「业的中立」(指不再造业),没有条件,不包括在存有的三界(见「法聚论」)。

    「清净道论」及评注所引经文,都表明了佛陀所宣称的涅槃是可获证的真实存在,不可想像成消灭或断灭。所有以否定语句形成的陈述,都得以这裡所引经文去理解,不可承认与经文相违的詮释。任何牵强附会的詮释将与佛陀直截了当的说明相违。

    上面我们已说涅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个字眼的使用已排除「不存在」如「自说经」强调「有不生…」;「有非地的入处…」但它也不意谓一般存在的意义,因为一般所谓存在通常限於五蕴或五蕴中的任何一蕴;就最严格意义说,涅槃是不能描述的(avacaniya)。

    从我们所选录的这部权威性作品「清净道论」中可以看出,上座部传统很强调对以虚无主义的概念为最高目标的拒斥,这个事实或有助於去除当代作家和佛教宗派对此的争论,而不再以为上座部或甚至巴利文经藏是以断灭为最高目标。

    另一个对佛教詮释的歧异点,特别是对巴利文经论,在於无我法印的有效性和应用范围,这个法印,不仅用於缘生的现象界,也用於涅槃,否认无我可以用於涅槃,就落到「肯定形而上的」极端,下一章节我们就来处理。

    印度这个国家宗教味很浓,哲学上也很有创造力,在这样的国家,要保存佛法中道的特性,有其更大的危险。危险另一个极端,即把涅槃的概念认同或连接到任何一种有神的、泛神的或任何臆测的肯定形而上的观念(主要与一个持续不变的自我概念有关)。根据长部「梵网经」敏锐的分析,所有形而上和神学上有关自我世界属性的论点,以及随之而来的神学立场,起源不外有二:(1)有限并错误的禪定体验(也可以叫做啟示或先知式灵感)。(2)哲学臆测和神学推论。所有形而上与神学观念的背后,都不免有堵在心头的暗影,正是这个强大的驱力迫使人们非在某种形式上相信有一个持续不变的个体人格存在不可,在这个个体人格上,他可以对永恆、安全和永久幸福做投资性的索求。我们不奇怪当今也有不少佛教詮释者以这种自我保存的强大本能驱力,致力於对涅槃和无我做肯定形而上的詮释,其影响力既深且广。这些人中的确有人真诚地相信自己是真正的佛教徒并且真心事奉佛陀,对佛陀教诫也有一定重视,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些观点。

    以中道精神而言,驳斥肯定形而上的极端也意谓反对由拒斥虚无主义所衍生的任何形而上结论。反过来说,否定虚无的极端可以视为对肯定形而上观点的「防卫反应」。

    肯定形而上的极端,在詮释涅槃时,对精緻或净化后的自我有认同或形而上的联想。下面我们区别两种形而上观点的主要类型:

    (1)假设一个全体而单一(非二也非多)的通则,此中有一个净化的自我,自可经验区别的个体人格解放出来,进入此宇宙的一(或本来就是一)。这样的观点细节上或有差异,但大致上都分别受神智学派(Theosophy),吠檀多(Vedanta)或大乘佛教影响。其中大乘另有不同程度的理由。

    (2)假设阿罗汉离五蕴入涅槃的是一个超自然、超经验(或先验)的自我。涅槃这时变成「永恆的归属」与唯一正确的境界。虽承认涅槃「无我」,但圣者(阿罗汉)在涅槃中仍保有某种「个体性」没有解释也不能解释。致力於这个观点的有德国学者乔.格林博士(Dr.GeorgGrimm)及其跟随者。

    (a)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假设五蕴之外另有一个永恆的自我,就是这个自我,构成个体人格及其整体存在。佛陀在相应部(22:47)清楚而充分地驳斥这样的看法:

    任何苦行者或婆罗门,把事情或观念的多面(事理圆融)当成自我,就通通是以五蕴或某一蕴为自我。

    这段经文扫除了对无我法印的任何错误解释,无我法印是「这(五蕴或某一蕴)不属於我(me),我(I)不是这,这不是我的自我(myself)」(译者按:此引文即杂阿含经反覆强调的「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相应部经文有译为「非我所,非我,非我的我」,译文字面上不易理解,修行上则特指多做因缘思考,少从个体本位出发)。有些作者相信这个无我法即可推论成自我存在於五蕴之外或超越五蕴,这样的演绎推理与上面引述的经文不能并存,其错误不难看出。佛陀说过所有自我的多样概念,只能推到五蕴,只能是五蕴的集体或其中几个。任何自我或对个体认同的观念之形成,如非经由五蕴材料与对五蕴的误解而生,如何可能?自我的观念(离开五蕴)还能拿什麼做基础?有关对自我观念形成的唯一可能途径,佛陀接著上引经文之后做了下述说明:

    「比丘!无闻凡夫以色蕴为我,或以我有色蕴,或自我中存在色蕴,或色蕴中有自我,受想行识四蕴亦復如是。因此,他得到『我是』的概念。」

    相应部(22:154,155)引进一步说:「因为有色受想行识。所以生身见…并进而臆测有一个自我(self)」。

    (b)如果「我(I)「自我」(ego或self),「个体认同(Personality)有任何意义,即表示任何形式的自我概念,连最抽象和稀释过的在内,必然会连结到特殊或分离的观念,而把「自我」和「非自我」区别开来。同样的,如非经由五蕴组成的身心现象体验,我们也推论不出特殊(particalarity)或分别(differentiation)

    中部蛇喻经(22经)说:「和尚,如果我存在,那我所存在否?」「是的。」「如果有我所,那也将有我的自我?」「是的。」「但我与我所实不可得(不能真正找到),这样竟还以为这是世间,这是自我、持绩、永恆、我死后不变且永远同一,这难道不是完全愚蠢的信念?」「是的,真是愚蠢。」

    经文第一句强调:「假设自我,就得假设我所。」所谓「我所」就是「自我与他有别的属性」,主张「自我」(译者按:如说「如来藏我」),而绝口不提他与眾不同的属性,也不给「自我」这个字眼有意义的内容和指出其特色,「自我」将变得完全没有意义,同时也和「自我」(ego或self)这个字的一般用法矛盾。前述「肯定形而上」的极端的第一个类型,即是假设有一个大我(mahatman)併入一个全体而不可分的(nirguna)形而上根源,这个根源有时也等同於涅槃。主张这样观点的人,有时会大胆宣称:佛陀仅否认有分别的自我,并没有拒绝超验的自我。对於这个问题,这个小节我们已有回答。

    「肯定形而上」极端的第二个类型和前一个类型观点刚好相反,他们坚持涅槃中另有解脱的、超验的自我的分别存在。不过留下很多问题没有解释,他们未指明如何能不提经验世界而单提分别?他们也未澄清何以离诸分别(nippapa?ca)的涅槃如何能有与其正相反的分别性!

    以上两种类型的「身见」都企图将自我的概念融入佛陀的涅槃寂灭,蛇喻经一起头就以哲学上很有力的说辞加以驳斥。我与我所(或我的)、所有人与财產,实体与属性,主词与述词,是不可分且相关的词,但他们在终极意义上就失去真实。

    对涅槃做肯定形而上解释的两个主要类型,及其错误观点,佛陀都会提到,并分别加以驳斥,下面提供的材料将足以说明任何带有「常见」(永恆概念)的自我和涅槃,都与巴利经藏发现的最古老说法不能并存。

    (a)相应部(22:86)可以读到的文句是:「阿?罗度,你想,离色是如来…离识呢?」「当然不是如此,世尊。」「你想如来是一个无色的人…乃至无诚的人吗?」「当然不是,世尊。」「阿?罗度」只因你(甚至在此生)不能真正见到如来,你就可以说,如来可以在下面四种可能性以外知道: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可以说存在,也可以说不存在…既不能说存在,也不能说不存在?」「当然不,世尊。」

    这段经文可用来看待假定五蕴之外有自我的两种类型。这裡要特别注意论藏裡的评注,将「如来」视为「眾生」的异名,也许这意谓著经文中所说的(译者按:此指离五蕴没有如来,如来不能以四无记论议),既对如来这个传说的字有效,也对任何一个个体有效。

    (b)因为自我的概念必然连结「所有」和「属性」,所以上面提到的两个主要类型都不出二十种身见。

    乔格琳博士(Dr.GeorgGrimm)特别是属於第二种主要类型,他说到五蕴是自我的属性(译者按:德文的Beilegungen相当於英文的attributions),即使乔格琳认为属性不等同於自我或属性可以拋弃,都免不了要假设自我与五蕴的关係,只要这层关係存在,前面所提的「身见」就恰如其分地套上。

    (c)中部根因经提到:「他以为他自己有别於或超越四大、色界天、无色界、见、闻、觉、知,乃至一切。」这段文字适用於两个类型。「他以为他自己进入涅槃(nibbanasmim)或异於涅槃(nibanatoma??ati)。」

    有关自我的六种学说都主张:「我有一个自我」和「因为自我,我知道自我。」(这主要是吠檀多学派的概念)

    对自我的存在本质有十六种疑惑,都推论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例如:「我是或我不是?」「我是什麼?」「我将会是或不会是?」「我将会是什麼?」

    (e)长部梵网经对主张自我的学说有细节性的陈述。那些致力於「肯定形而上」的极端者,一般都避免对涅槃与自我做详尽的说明,因为他们如果假定自我永恆而超验。这样的自我必然要理解为被动的,不动的和不变的,因为只要对世间的关係主动,就会涉及放弃所假定的超验状态。所以说,「肯定形而上」的两个类型都不能免於「常见」(永恆论)的极端,梵网经指出它们的特色是「自我与世间永恆,不动如山,稳如磐石」。

    (f)对拒绝有关自我(持久不变或暂时)的信仰,拒绝存在和不存在(有无两边)的两个极端,相应部(12:15)有再好不过的警语:

    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natthita);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atthita)。迦旃延,世间羈绊一般因习气、攀缘、偏见而起,有正见者能考虑这些癖性、攀缘、固著心态、偏见和根深蒂固的积习,他就不会攀缘、习近,不会有「我有一个自我」(n’adhitthatiattame’ti)的心态。他不疑、不惑(没有不确定),正见苦、苦生、苦灭,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者。

    巴利经论对涅槃分别用肯定和否定式文句,前者包括「甚深、真实、纯净、常难信」(相应部,43),也有如第2小节所引的章句,「有入处…」「有未生…」等。后者包括定义涅槃为「贪瞋痴灭尽,和「有尽」(bhavanirodha)。要正确理解佛教的涅槃观,这两种文句都要给予完全的份量,只引述其一来表白意见,其结果都难免观点上显得片面而且偏颇。

    使用正面文句的目的是(1)排除虚无断灭的极端。(2)减轻那些尚未正确掌握「苦、无我」真相者的恐惧,而不对苦灭產生畏缩,以免堕再生的无底深渊。(3)显示涅槃真实可欲并可证得。

    「自说经」强调涅槃「有」,目的无非是说涅槃不是灭尽或在对绝对零做偽装掩饰,而是要提防对这个严肃的宣称做形而上的错解,我们同样要强调离两边。

    即令涅槃的文句是以「有」做开头,却也包括一大部份否定式文句,如:

    「有入处,非地…非此世亦非彼世(或下一世),不来也不去。」

    「有不生,不形成(不「有」,此有是十二缘起中的「有」)。」

    「我会教你不形成…甚深…和证得之道,到底什麼是不形成…甚深?它就是贪灭、瞋灭、痴灭。」

    这些经句,由肯定式和否定式组合,如我们早先说的,涅槃需要肯定与否定式文句才能充分说明,缺一不可,为的是不掉入极端立场。

    否定式文句避开正面辞句,是强调涅槃的出世和不可说的本质。我们的语言基本上不适合这样的描述,因为语言结构和用辞,必然连结到我们的经验世界。要注意当经文使用肯定式文句时,最多也只是一种方便比方(pariyayadesana),其所以使用带有情感性价值的字眼,则是为了描述一种未曾有的经验与反应,目的主要是唤起和实用,不是真能如实描述。否定式文句本身也稳当可靠而有效,因为涅槃和世间经验的关係只能以否定来表示,否定法能取消对涅槃不适用和与涅槃不能并存的内容,却又比使用抽象字眼更有助於抓住涅槃的出世间状态,也肯定更有用。肯定法充其量只是比喻。否定式文句用来说未曾有、不可思议(acchariya)和希有(abbhuta),最合适也最虔敬。

    否定式表达另一个主要方便,如把涅槃定义为「贪瞋痴的灭尽」,直指修行方向与实证涅槃实际要做的事,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降伏贪瞋痴是一个此时此地可以展开的显而易见的工作,这个工作不单指出本身的实用与价值,还把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变成此时此地可以经验的东西,涅槃不再是一个遥不可知的世界。如增支部(3:55)所说:

    「贪瞋痴灭尽,即见涅槃,可检验,并由智者所直接体验。」

    亲证涅槃的人讚这可见的涅槃为不折不扣与不能转让的幸福,为最高安慰,为不可说的如释重负,如束缚的完全解除。任何一个快乐的离欲行为与清澈的离执当下,也多少可以品嚐涅槃的一点滋味。明白自己,即使只是短暂地或部份地,出离了激情的奴役与自欺的盲目性;做自己的主人并依知识之光生活和思考,即使只有一阵子,即使程度有限量;这两者都不但不是负面的,而且是正面且增上(提昇)的经验。增支部(2:64)说:「有两种幸福;感官愉快的幸福和离欲的幸福,但比较起来,离欲的幸福(以其内在的出离而不是外在的吸力)比较大。」

    如此说来,这些看起来虽係否定式的文句,如贪瞋痴灭尽,所传达的却是有深思、有活力的鼓舞性正面讯息:有路可走,有目标可达,有幸福可经验。

    这种此时此地可以证得的崇高幸福,并没有要掩饰一个真象:证得涅槃就是再生的结束(译者按:即不是永生),不受「后有」。再生的结束或后有的止息,都不意味破坏或消灭任何实体,所结束的只是引发新生(五蕴)的根本原因:无明与贪欲。

    深澈见到苦諦者,「不再为不真实所转,也不再对真实退缩」。他知道:「苦生,苦灭」。他的心决定地向著不死的涅槃——苦的终极止息。集篇(VV.761-762):

    不喜(不同意)世间凡夫,对那些能清楚看见的,却没有不喜(不同意);

    (译者后记)「身见」(sakkaya-ditthi)的「身」主要意思是个体。在字源上原指不可分的最后单位,而所谓「不可分」,其实是已经「分」到不可分,所以这个「个体」的真意是「可以分」,因为「可以分」,「个体」很容易就变成自他截然二分的「自体」、「自性」,很容易就以为这个世界可以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世界再怎麼恶浊,自己大不了龟缩到自体裡面,眼不见为净。因为有这样的「身见」,人变成两种类型,第一类是逃避世间痛苦,不管世间不幸,只顾自我节制欲望,第二类是滚入世间万丈红尘,不管清浊,随波逐流,尽情享受。

    有这样的「身见」就看不见缘起,只看见「什麼是我」,「什麼是我的」「什麼与我不相干」。

    「身见」的「身」不是老子「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的「身」,后者指的是「身体」,前者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其后 向外传播传 播,分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锡(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 东南亚国家和我国云南边境地区,即是南传佛教。所谓南传佛教,主要指盛行於上述五国, 而以锡兰大寺派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而言。另一主流,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 ,后来传到韩国、 属于北传大乘佛教。两大主流最大不同处在于:南传佛教三藏经典用巴 利文书写,佛教徒重实践;北传佛教之三藏经典用梵文书写,佛教徒重义理的发挥。按其传播地区的语言划分,分为巴利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即 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汉语系佛教即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据史书 记载,汉语系佛教大约在公元前二年传到中国中原地区,至今已经有二千年的历史,;藏语 系佛教从公元八世纪,沿着喜马拉雅山脉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後来又传到蒙古,又称为藏传 佛教。

  第一节 佛教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发展

  佛教,广义上说,它是一种世界性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 织等等 ;狭义上说,佛教就是佛陀所说的教言,如果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包括四圣 谛、缘起法、四法印、四摄六度、八正道等教义,解释人生和世界的问题。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国南部)的释迦族。关于他 生卒年代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24年,卒于公元前544年。享年80岁。他姓“ 乔达摩”,名“悉达多”, 成道後,人们常尊称他为“释尊”,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 人,成道后,佛教徒称之为“佛”、“佛陀”,其意为 “觉者”或 “觉悟的人”。释迦牟 尼时代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他当时是迦毗罗卫国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王, 母亲名摩耶。根据当时印度的风俗,摩耶夫人3生产前回到母家去,路过蓝毗尼花园,在树 下休息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摩耶夫人产后七天便去世了,悉达多王子由他的姨母波者波提夫人养育。他自小从婆罗门学 者们学习文学、哲学、算学等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学识广博。又从武士们学习武术 ,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他父亲净饭王因为他天资聪明,相貌奇伟,对他期望很大,希望 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圣王”,即统一天下的君主

  悉达多太子在幼年就有沉思的习惯,世间许多现象,给他看到,都会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 饥、渴、困、乏,弱肉强食,人会生、老、病、死,促使他思索如何解脱世界上的这类痛苦 。他感到从他当时读过的书上找不到答案,他未来的王位和权力也不能解决这类问题。于是 他就有了出家修道的念头。他的父亲净饭王早就发现了儿子的心思,曾经用各种办法防止他 ,特别想企图通过生活上的享受来阻止他出家的念头。于是在他16岁时便为他娶了邻国的公 主耶输陀罗为妃,生有一子名叫罗睺罗。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能够阻止他。29岁时感到人生无 常,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地离开皇宫,换去王子的衣服出了家。他的父亲曾力劝 他回去无效,就在亲族中选派五个人随从他一起,先后寻访三个有名的宗教家学道,仍不能 满足他的解救人类痛苦的要求,便离开了他们,来到尼连禅河岸边的树林里,和那里的苦行 人在一起。为了寻求解脱,他尝尽了艰苦辛酸,坚持不懈,经历六年苦行,但都没有获得所 期望的结果。方悟到苦行是无益的。他于是放弃以前的做法,他一个人来到菩提伽耶一棵菩 提树下坐禅,并发誓说:“我如果不证得到无上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经七 天七夜,最后终于战胜了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觉悟,成了有大智慧的人。时年35岁。此后 45年(一说49年)内,佛陀把自己觉悟的内容向社会各阶层宣说,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他 最初找到离开他的五位侍者,为他们说法,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说 法的活动,称做“初转法轮”。

  转法轮的概念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不战而胜的武器, 它的形状象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说法,即征服四方的大王叫“转轮圣王”。所以,释迦 牟尼出生时,传说空中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是无上乘的教法 ,因此人们就用战争用的“轮”,即不战而胜的武器比喻佛所说的教法,名曰“法轮”。佛 教的理论出现于世,对一切不正确的见解和说法都破碎无余。所以佛教把佛法的弘扬称为“ 法轮常转”。到后来传到中国,法轮成为佛教的标志和象征,因此,有的寺院房子上建有法 轮,僧人的香袋上也绣有法轮,表示佛教徒对佛教的信仰。世界佛教联合会将“法轮”的图 案作为佛教的教徽。李洪志不懂佛教,把佛教的法轮概念剽窃去,利用佛教的影响装潢门面 ,歪曲佛教关于法轮的涵义,说什么他给每个炼功的人小肚子上一个“法轮”,完全歪曲和 篡改了佛教关于法轮的象征意义,蒙骗了不少善良的群众。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后到摩揭陀国去的路上,受到他的教化而归依的人很多,其中有拜火 教的婆罗门姓迦叶的三兄弟率领一千多人归依佛教。他到了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后,归依的 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等人。回到故乡,佛陀的 异母弟弟难陀、堂兄弟阿难、提婆达多和他的儿子罗睺罗等都出了家。佛的姨母波者波提也 归依了佛教,成为僧团中第一位出家的女弟子。

  根据记载,佛自己足迹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地区。他的弟子到四方游化更远一些。斯里 兰卡和缅甸都有佛曾经到过的足印的传说。

  佛陀最后在毗舍离城生了病,度过雨季后,偕弟子们向西北走,最后到了拘尸那伽一条河, 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着绳床上侧卧着安祥逝世。佛陀逝世后,遗 体举行火化。摩揭陀国和释迦族等八国将佛陀的舍利分为八份送到各地建塔安奉。其中摩揭 陀国安奉在菩提伽耶的那一份舍利,到公元前三世纪,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许多份送到各地 建塔。

  佛陀是Buddha的音译,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即觉悟者或者智者 ,圆满觉悟的人。佛陀的概念是印度早就有的文字,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一是正觉,即 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二是等觉或者遍觉,即不仅自己觉悟,而 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使别人觉悟;三是圆觉或无上觉,即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经达 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界。

  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报应等基本教义,后来结集为四 种《阿含经》等,称为“经藏”;还有戒律方面的“律藏”;议论方面的“论藏”。在教团 生活中维持着释尊在世时的羯磨(会议)制度和托钵乞食等各种戒律。约在佛灭后100——2 00年,佛教发展迅速。特别是阿育王(公元前286——232在位)时,广建佛塔,支持布教, 尊佛教为国教,并派传教师到周边国家传教,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由于弟子们对 佛陀的教义和戒律理解不同,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二大派;其后又分成十八部或二十 部,从此原始佛教发展到部派佛教。部派佛教在印度佛教史上很重要,是通向大乘佛教的桥 梁。

  公历纪元前后,有一部分佛教徒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 解深密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典,进行修行和传教,形成了大乘佛教中观派——阐 发空、中道、二谛等思想;瑜伽行派——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理论,构成空宗和有宗 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称为小乘(声闻乘)。其后大乘(菩萨乘)佛教经过龙树、世亲等 人的宣扬,得到较大发展。

  七世纪以后,古印度产生了密教。它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基本经典,吸收了中观 和唯识学派的观点,又吸收印度民间的宗教信仰,以持诵咒语为主要修行方法。九世纪初, 密教发展很快,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时轮乘等系统。十三世纪时,伊斯兰教的势力扩 散到古印度各地,破坏佛教,加上佛教内部不良因素,佛教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本土几乎销 声匿迹了。

  十九世纪印度出现佛教复兴运动。1947年创设研究机构,1956年在司法部长安培克等人的组 织下,有几十万“贱民”集体皈依佛教。此后信徒增多。在思想界、文化界颇有影响。

  第二节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 谛),说苦 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佛教经典非常多,其实都没有超 出这四圣谛,而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是缘起法,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法而来。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相待相 持的互 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事物和现象。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 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例如,没有树木就没有森林,而树木则是由树的种子发芽后长出来的,因此没有种子,就没 有树木。树木是要靠土壤、阳光、空气、水分才能成长的,因此,没有土壤、阳光、空气、 水分等一切条件,就没有树的种子的生长。所以,森森、树木、土壤、空气、阳光、水分是 相待相持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了它们,就没有树木,没有树木也就没有森林。

  互存关系也就是因果关系,如种子是因,芽是果,树木是因森林是果等。实际上没有绝对的 因,也没有绝对的果,在前一因果关系中,种子是因芽是果,在后一因果关系中,芽是因, 树是果,在再后一个因果关系中,树是因森林是果。世界就是这样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 不断的因果关系组成的无限的网络构成的。所以,佛教常说的一个偈语是: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缘起说被视为佛教的根本思想,被认为是有普遍的客观真理。以佛教的法语表示,即是“见 缘起者即见法,见法者即见缘起”,又说:“见缘起者见法,见法者见佛”。这就是说,若 能真正理解了缘起法,也就真正理解了佛教。

  佛经中说缘起有十一个意义:1、无作者义,2、有因生义,3、离有情义,4、依他起义5、 无动作义,6、性无常义,7、刹那灭义,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10 、因果互相符顺义,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这些教义都是不同于其他教派教义的。

  四法印(也有说三法印),印是印玺,盖有国王的印玺的文件有通行无阻的作用。法印就是 “佛教的标记”、“佛教的特征”之意。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和涅盘寂静为佛教的主要 教义,此四项义理可用以印证各种说法之是否正确,故称四法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否 则即是魔说。,四法印是判定佛教 伪的标志,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佛法通达无碍。因此 ,若理解了四法印,也就理解了佛教的根本思想。下面简单介绍四法印的内容:

  诸行无常,“诸行”,这里的“诸”是指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指宇宙中的万事 万物,“行 ”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迁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行”字本身就包 含了无常的意思。“无常”是指没有恒常的存在,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和现象。“诸行无常 ”就是宇宙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相待相持的相互关系,没有恒 常不变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 中 的“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 “生灭”二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个字。这里每一 个字表示着一种状况:一个现象的产生、发生叫做和“生”;当它存在着,发生作用的时候 叫做“住”;在它存在或者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发生变化,如机器的磨损、动植物 的成长和老化等等,叫做“异”;通过变化一种现象消失了,叫做“灭”。“刹那”是个极 短的时间单位,佛经中说弹指一下的时间就有60刹那,一个刹那具有“生、住、异、灭”的 过程。一个人有“生、老、病、死”,佛教把人从生到死为一期,他这一期有“生、住、异 、灭”,也即是“生、老、病、死”,但从各个组成部分来说,则是刹那刹那的“生住异灭 ”。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生住异灭,即成住坏空,实际上都刹那刹那生灭相续 的存在,佛教认为,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刹那生灭的。

  “诸法无我”,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并无形而上所谓我的存在”。 “无我”在 这里是“皆无固定性”,无固定性也称为“无自性”。自性是指“自身独立的形而上之存在 ”,佛教不承认固定独存的形而上之存在,成为佛教的根本理论。

  如何理解“无我”论呢?上述十一义中的“离有情义”、“依他起义”、“无动作义”,都 说明无我的道理。佛教把人和一切有情感的生物都叫做有情,婆罗门教和各派主张一切有情 的众生都有一个固定的起主宰作用的自我存在。佛教认为,所谓“有情”,无非是由种种物 质的和精神要素的聚集体。例如,人,的身体组织没有象实我实法那样的本体存在,而是由 地、水、火、风、空、识六大要素所构成的,依借前五大要素而论,地为骨肉,水为血液, 火为暧气即身体温度,风为呼吸,空为种种空隙;依借后一大要素“识”表现的种种精神活 动,有情的组织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简单地解释:色是指世界上的各种物质 ,包括人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即是人的五个感觉器官),人们感觉到的颜色、声音 、气味、尝到的味道、身体感触到的东西,都是属于物质的;受是感觉(感觉苦、乐,不苦 不乐等);想是印象(对事物的相貌、颜色、大小、长短、方圆等);行是思维(行是推动 身心活动的力量,所以叫行);识是了别(对于所认识的对象,予以判断和推理)。上述这 五蕴,不是因为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起主导作用的自我存在,不是固定的单一独立体,而是 种种社会要素的聚合体,任何要素又是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着。所以,在世界上找不到一个 固定的独立的有情在支配着身心,也就是找不到“我”的存在。这是佛教中无我的简单解释 。

  “漏”是烦恼的意思。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 而在无常的 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惑,惑使人烦恼。烦恼 种类极多。贪(贪欲)、嗔(嗔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等叫作痴)是三毒,加上慢 (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为六大根本烦恼。佛教说世 间有无量的苦,这苦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自己生起来的,也不是造物主给予的,而是有因缘 的,上面说的因惑所造的烦恼,即是业,因业而有生死苦,就是有漏皆苦。

  涅般一语是由吹灭之意而来。人们在生活中,不明白无常、无我的道理,而贪爱 追求为“我 ”,或为我所有,佛教叫“惑”,“惑”使人产生烦恼,主要有“贪”(贪欲)、“嗔”( 嗔恨)、“痴”(不知无我无常之理等等叫痴),佛教称人生的三毒,加上“慢”(傲慢) 、“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为六个根本烦恼。由于有烦 恼,就会感到人生是苦的。一般地说,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涅般是指人生苦因苦果的消灭,是人生烦恼的消除,从 而得到极大自在。

  佛教反对当时印度各教所说的人的一生是由神的意旨决定的观点,也不同意一切 由前世决定 ,后天不能改变的观点,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都取决因果关系。同样,人的苦 、人的生命和人的命运,也都是自己造因,自己受苦。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 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缘起的内容和互相关系如下:

  (一)老死,这是佛教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二)生,缘何有老死忧悲苦恼呢,是由于有生,如果没有生,就无所谓老死,也就没有忧 悲苦恼。所以老死缘于生。

  (三)有,生的条件虽然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有”,“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 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着一种力量叫做“有”。有了业力 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所以生缘于有。

  (四)取,有的缘起是取,“取”是追求执着的意思。即是人们追求色、声、香、味、触五 欲,执着可爱的事物为我所有,这叫取。由于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追求,就能引发身、口 、意三业的活动。

  (五)爱,取又以爱为缘。“爱”的简单解释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有生命 欲才有追求执着,有追求执着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 所以爱、取、有同是生死的因。这也是构成惑、业、苦的因果关系。

  (六)受,“受”是感觉的意思,即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不快感(苦受),或 者不苦不乐感(舍受)。由于苦乐的感觉,激发和冲动着生命的欲求,所以受缘起于爱。

  (七)触:受即感觉依赖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会合而有的心理活动的开始。如眼 睛(根)对红色(境)时,红色刺激眼根,司掌视觉的眼识生起活动,根、境、识三者会合 ,才会发生红色“触”(反映)。

  (八)六入:触缘起于“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传递色、声 、香、味、触、法(法,即对前五种事物遗存下来的印象,是意根的对象)六境的机能。

  (九)名色:六入的存在,缘于“名色”,名色是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 组织,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因此,有名色才有六入。

  (十)识:名色缘起于识,“识”是人的心识,是精神活动。“识”虽然是名色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把名色当成认识体看,识乃是中心的东西,名色全体的成立依存于识,但是识又不 能离开名色而独立存在,又依存于名色。因为外境对人感官的剌激,和受、想、思的帮助发 生才有识的现起,识不能离开名色而独立。识与名色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十一)行:识又缘于行:行的意义与前述的“有”相同,从现在身、口、意作的业来看它 替伏着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已经成熟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叫作“行”。由 于过去无始以来“行”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所以生死苦恼 现象连绵不断。

  (十二)无明:行又依存于无明。“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灭、无我的真实相 不认识,特别对自已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以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 宰的是我。由于我的执着,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而造 成种种恶业。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于无明。

  十二因缘归纳起来仍不外乎上面所说的惑、业、苦的关系。无明、行是过去无始以来的惑和 业,招致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果;爱、取、有,是现在的惑和业,招致未来的 生、老死苦果。这是四谛中“苦谛”和“集谛”的内容。

  上述十二缘起,否定了人生由神的旨意和前世决定的说法,对于破除迷信,树立正信有重要 的意义。

  四、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

  佛教提出人生的烦恼,如何使人获得解脱,达到理想境界呢?在这方面佛教的论述很多,下 面简要介绍三学、八正道和六度的主要内容。

  三学是指“戒、定、慧”,八正道也可归结为三学:正语、正业、正命归于“戒”,正 念、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维归于“慧”,正精进是学佛的态度,也是慧的一种表现 。通过戒、定、慧三学,熄灭贪、嗔、痴三毒,通常被认为是学佛者修持的主要内容。

  〖HT4”K〗1、戒学

  戒,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仰者制定的戒规,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 ,借以 防非止恶,从是为善。其内容有别脱解戒、菩萨戒、三昧耶戒三个层级。别脱解戒中的五戒 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出家和在家弟子共同持的戒。十戒是沙 弥、沙弥尼持的戒。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我国汉地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 。通过持戒克服“贪”的心,过清净平淡、有规律的生活。也称熄灭“贪”毒。

  〖HT4”K〗2、定学

  由持戒使人产生“定”力。“定“是指精神上既不昏沉(即不瞌睡),又不纷驰 的安和 状态。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 的心理条件。由于定,身心远离爱欲乐触等的分别,逐步作到身心安定,宁静安稳不受干扰 进而产生一种无任何烦恼的智慧。“定”有世间的四禅和四无色定,有出世间的受想灭尽定 、有世间的九次第定、三三昧等。通过修定,克服嗔恨心、妒忌心、轻慢心等,过上安静和 谐的生活。也称熄灭“嗔”毒。

  〖HT4”K〗3、慧学

  由“定”而后引发“慧”。“慧”就是智慧,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正确认 识的精 神状态。是分别一切法的自相(特殊性)与共相(普遍性),通达四谛的道理而有断除迷惑 ,证悟真理的作用。为培养增加佛教智慧而进修,称为慧学。分为三种:一是闻所成慧,闻 听佛法,学习五明(即佛教说的五种学问:声明,即语言文字,声韵学等;工巧明,即工艺 、技术、历算等;医方明,即医药学;因明即逻辑学、认识论;内明,即佛学),即从他所 闻得智慧。二是思所成慧,依自己以前所闻经过深思熟虑,条理贯通,得到的智慧。三是修 所成慧,依由闻和思得到的智慧,修习禅定,由定生明,得于证悟的智慧。慧学主要阐明的 是佛教人生观和宇宙观,内容极其丰富。通过修慧,使人正确地认识世界,正确地认识人生 ,破除迷信,增长智慧。也称熄灭“痴”毒。

  戒、定、慧三学包括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修行法门 共37道品,在这里不一一介绍,只介绍一下八正道。

  佛教针对出家修道各种主张,提出了修道中八种合理成佛途径,称为八正道,也 称八圣道。

  1、正见:就是于一切法上见到无常、无我、缘起、四谛的道理,明确认识它并把它成 为自己的知见。概括的说就是佛教的智慧。

  2、正思维:即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离开迷惑的妄念,作纯真智慧的思考。

  3、正语:纯正净善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 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语。

  4、正业:合乎佛教要求的正当的活动使身、口、意合于佛教的法则。具体的说,如不 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作一切恶事。

  5、正命:正当的生活,即按佛教的标准谋求衣食住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 ,如诈现奇特、自说功德、星相占卜等,都不是正命,都应当反对。

  6、正精进:即身、口、意毫不松懈地努力向正见所指引的目标前进。

  7、正念:经常忆念着佛教正确见解,使正念不忘失而经常现前。

  8、正定:在正见思想的指导下,修习进入无有烦恼和苦恼的清净的禅定。

  “度”是梵语“波罗密多”, 意思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 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从烦恼到觉悟的方法,其内容是:

  1、布施:是指用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去济助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是为他人造福 成智,也为自己积累功德,以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 的叫做“财布施”,包括身外的财物,仍至生命;凡以体力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远离怖 畏的叫“无畏布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使其觉悟人生的叫“法布施”。

  2、持戒,也有三种:防止一切恶行、修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佛教菩萨行中最根本的 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

  3、忍辱:为利益有情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

  4、精进:即不懈息地努力于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事业。

  5、禅定:大乘佛教提倡禅定不专主于静坐沉思,而是强调悟解事物的实相,重视将禅 定活动贯穿到普度众生的教化事业中去。

  6、智慧(也称般若)为自觉觉他,重视用缘起性空的理论去观察认识一切事物,证悟万物 性空的真理,达到智慧的境界。

  六度体现了大乘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念,它以大慈大悲,济渡众生为道德的出发点,以克制自 我救助他人为行为的准绳,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为宗旨,作到个人利益和众人利 益的统一,一已解脱和众人解脱的统一。

  “摄”的意义是大众团结的条件,“四摄”就是四个团结和凝聚大众的前提条件 。四摄的内容如下:

  1、布施:是指用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去济助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是为他人造福成智 也为自己积累功德以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

  2、爱语:用慈爱的言语,和善的态度,慈悲的心怀对待他人和众生。

  3、利行:做一切有利于大众的事,积极为众生服务。

  4、同事:使自己的生活和一切活动方面与大众同甘共苦,一律平等,没有任何特殊行为。四摄是佛教的菩萨在众生中进行工作,自渡渡他的工作方法。

  以上介绍佛教的主要教义,其最根本特点,就是根据缘起的道理而论,引出法性空的理论。 从而破除了世界上有一个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的理论。所以佛教说的空,不是平常说的 没有,而是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 “我”存在,没有一个自性本体的法存在,没有 一个常恒不变的主宰体存在。这是佛教同当时印度其他宗教的主要区别。

  第二节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与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说法很多,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有八种之多。比较一致认同的 说法是汉明 帝永平十年(公元67)的白马驮经说。近年来,学术界一般以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 年)视为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标志。至1998年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中国佛教由于传入 时间、路线、民族等因缘不同,构成了“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教派具全的这一独特格局。

  公元前三世纪中叶,阿育王之子摩哂长老往锡兰传教,佛教迅速发展 ,公元前一世纪, 巴利文三藏正式记录成册。公元五世纪,觉音论师于大寺把巴利文三藏进行注释,奠定了南 传佛教的基础。大约到十四世纪,缅甸、泰国、高棉、老挝等,已经完全变成以锡兰为传承 之上座部佛教。十九世纪,上座部佛教在锡兰分裂为暹罗派、阿摩罗普罗派及罗那派等派别 ;在缅甸分裂为善法派、瑞琴派及门派等;在泰国、高棉、老挝则分裂为法相应部与大部等 派别。

  上座部佛教在公元七世纪就有上座部佛教从缅甸传入我国云南边境地区,后来情况不明。十 一世纪后期,蒲甘王朝重兴佛教,上座部佛教再次从缅甸传入云南边境地区。此后不断发展 ,1277年始有傣文的贝叶经出现。云南上座部佛教有傣族、布朗族、景颇族、佤族、德昂族 、阿昌族等6个民族全民或者部分信仰。主要派别有:润派、摆庄派、觉囊派、觉域派、希 结派、霞鲁派、郭扎派、多列派、左抵派。所用经典,系巴利语三藏的傣语音译本,重要部 分有傣语翻译。此外,傣语和布朗语的佛教注疏和着述也不少。

  它是佛教的一支,俗称喇嘛教,流行于蒙藏地区。公元七世纪,佛教最初从中国 汉地和印度 传入藏族地区。佛教传入后与当地苯教发生激烈冲突,而两教在相互斗争中也互相吸收。此 后不断发展,十一、十二世纪,形成带有藏族地区特色的藏传佛教。它把以释迦名义编述的 大小乘佛法统称为显教;以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的教说,称为密教。所据经典有:《大日经 》、《金刚顶经》、《现观庄严论》等显密经典。藏传佛教按时间分:前弘期——七世纪到 公元838年;后弘期——公元978年至今。其中朗达玛禁佛100余年。藏传佛教也分不同的宗 派,主要有:宁玛派、噶丹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教义上基 本是把显、密二教结合起来,提倡显、密兼学兼修。藏传佛教由于莲花生大师、阿底峡尊者 、八思巴帝师、宗喀巴大师等人的努力,发展迅速,影响深远,成为藏族人民灿烂的民族文 化。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国派了一个名叫伊存的使者出使中国 ,向博 士弟子景卢传授佛经《浮屠经》。因为年代久远,战乱频繁,已经失传了。东汉明帝(公元 67年)曾派人到印度求法,请回了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僧人到洛阳白马寺宣扬佛教,并翻译 出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这是现存最早的经文。从东汉以后,印度大小乘佛经不 断传入中国,译成汉语。魏晋时期盛行老庄玄学,佛教大乘般若学说在思辩方法上与玄学相 似,所以很快风行社会。南北朝时期,后赵石勒石虎、前秦王苻坚、后秦王姚兴、梁武帝等 人大力支持佛教,同时教内出现佛图澄、道安、鸠摩罗什、慧远等高僧大德,他们讲经说法 ,着书立说,翻译经典。当时影响很大。并且出现了许多以研究一部或几部佛典为中心的佛 教学派:有研究《大涅盘经》的涅盘学派;研究《成实论》的成实学派;研究《十地经论》 的地论学派;研究《摄大乘论》的摄论学派;研究《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的三 论学派等。它们为后来中国佛教宗派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南北朝虽然发生了北魏太武帝和北 周武帝两次灭佛事件。但从总体来看,佛教已经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之中。

  佛教经南北朝时期的普及发展,为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基本条件。隋唐是中国封建社 会的盛世,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兴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高僧大德,例如: 鉴真和尚、一行禅师、各宗派祖师等等,玄奘法师更是一位杰出人物,他置生死于度外,从 印度取回了大量的经卷,进行翻译,是着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被鲁迅先生称为“ 中华民族的脊梁”。佛教经过长期与中国文化思想和社会习俗的融通、结合,形成了一些具 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主要有八宗:

  (一)天台宗,陈隋间的智者大师主要依据《法华经》和他所着《摩诃止观》、《法华 玄义》、《法华文句》而成立。此宗以“中道实相”为最高真理。通过观想一念三千——一 切物质、精神现象,皆一念所具等止观方法,就会认识到空、假、中三谛相辅相成,圆融无 碍的道理,由此得到最高的真理。天台宗以“五时八教”判释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很有特 色。

  (二)净土宗,东晋慧远法师为初祖,唐朝道绰、善导大师对弥陀净土信仰作了系统论 证。此宗主要经典依据为三经一论:《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往 生论》。本宗以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为宗旨。修行方法以“念佛”为主。

  (三)华严宗,唐朝法藏大师依《华严经》创立。最主要的理论是法界缘起和四法界。 法界指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此宗以达到“事事无碍”为目的。以五教十宗判释释尊一 代教法,有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四)禅宗,奉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初祖,至唐朝六祖慧能大师时, 才真正创宗立派 。主要依据经典:《楞严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此宗主张“识心见性,自成 佛道”。以“无念”为宗旨。后来发展为五宗: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宋代从“临济宗”中又分出黄龙、杨岐二派,与五宗合称“五家七宗”。

  (五)律宗,唐朝道宣律师创立。主要弘扬《四分律》。此宗以严持戒律为方法,“由 戒生定,因定发慧”,达到解脱烦恼。

  (六)唯识宗,唐朝玄奘法师及窥基法师创立。所据经典有:《解深密经》、《瑜伽师 地论》、《摄大成论》、《成唯识论》等。主要理论为“三性三无性,万法唯识,一切唯心 ”。它是佛教的心理学。

  (七)三论宗,唐朝吉藏大师创立。依据经典:《般若经》、《维摩经》、《中论》、 《十二门论》、《百论》。以“无得正观”为宗旨。主要理论:八不中道,真俗二谛,中道 实义等。

  (八)密宗,唐玄宗时印度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法师来华,译出:《大日经》、《金 刚顶经》等密教经典,把密教传入中国,形成中国汉地的唐密。此宗基本教义为“菩提心为 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认为众生若能修持三密:1、结手印(身密),2、诵密 咒(口密),3、作意观想(意密),便可以逐渐与大日如来相应会通,即身成佛。

  中国汉地佛教在唐朝是鼎盛时期。自唐武宗灭佛后,开始衰退。可以说唐朝以后中国佛教没 有突破性的发展。宋以后,佛教各大宗派逐步走向融合。直至今日各派很少有门户之见。元 朝时期藏传佛教兴盛。晚清出现了以杨文会为代表的居士佛教。

  中国是北传佛教的中心。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方以中国佛教为祖庭。中国是唯一具足 世界三大语系佛教的国家,成为中国传统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佛教的主要典籍

  佛教的经典非常之多,按体例的不同,分为“经”、“律”、“论”三藏;按语 言的不同,分为巴利语佛经、藏语佛经和汉语佛经。下面简单作一介绍。

  三藏经典并不是释迦牟尼佛本人所写,而是由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生前讲的法记诵出来的。在 佛逝世的那一年,佛的弟了们500多人进行第一次集结,将佛一生所说的言教经集结(含有 编辑的意思)起来,以传后世;佛逝世110年后,由长老耶舍召集700位学德兼优的僧众进行 第二次集结;在佛逝世235年后,阿育王时代,有很多外道混入佛教中混乱了教义,以国师 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1000比丘诵出三藏,清除外道,这是第三次集结;佛逝世400年后,在 大月氏国统治西印度时代,以世友菩萨为首的500比丘造论解释“六足发智论”,共30万颂 ,900多万言,其中主要一部就是《大毗婆沙》,是一部重要的论,这是第四次集结;距今9 0多年前,缅甸国王邀集众多比丘校勘巴利文大藏经,并将三藏全文和校勘记刻在石碑上, 他们称为第五次集结;1954年——1956年,缅甸联邦政府为了纪念释迦牟尼逝世2500年,发 起第六次集结,邀请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等国 的比丘2500人参加,他们进行了两年工作,根据各国的版本和第五次集结的校勘记对巴利文 三藏进行严格的校勘,印成了最完善的巴利文三藏。

  二、佛经三藏的分类及称谓

  在佛经第一次集结时,侍从释迦牟尼时间最长的大弟子阿难背诵了释迦牟尼对佛 教教义的许 多论述,被整理确定下来后,被称为“经”;持律最精的优波离背诵了释迦牟尼有关戒律的 教导,被整理确定后被称为“律”;在第一次集结除了诵出经与律外,还由大弟子迦叶诵出 了不少佛学弟子们发挥佛教教义的论述,被称作“论”。

  三、佛经三藏的语言种类

  (一)巴利文经典。巴利文是古代印度的一种语言,是佛陀时代摩揭陀国一带的 大众语 。据说佛就是用这种语言说法的,所以佛的弟子们也用这种语言记诵佛所说的经教。公元前 三世纪时,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公元五世纪,三藏法师觉音在这里重新用斯里兰卡的僧伽罗 文字母把巴利文三藏全部记录下来,刻在贝叶上,称为贝叶经,就是巴利文藏经。巴利语现 在已经不通用了,是靠佛经把它保留了下来。原来的巴利文字母已经不存在,现在缅甸、柬 埔寨、泰国的巴利文三藏也都是用他们本国字母记录的。同时,除巴利语三藏外,还有梵文 三藏,佛教分南传和北传,传到南方去的用巴利文,是上座部佛教,传到北方去的用的是梵 文,多数是大乘佛教的经典,也有上座部佛教经典。巴利语是印度古代俗语,梵文则是印度 古代雅语。巴利文经藏分五部: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巴利文律藏分三部: 分别部、度部、附篇。巴利文论藏有七部:法聚论、分别论、界论、双论、发趣论、人施设 论、论事。

  (二)藏文经典。藏文经典全都是从梵文翻译的,汇集为藏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主要 分两部分:一是正藏,即“佛语部”(含经部、律部),名叫“甘珠尔”,即经藏、律藏, 共1108部;二是副藏,“论疏部”名为“丹珠尔”,共3461部。

  (三)汉文藏经。传到我国最早的佛经是《浮屠经》,经过战乱失传了。汉明帝派人求 法,请回来最早的汉文经叫《四十二章经》。随着佛经不断大量翻译传入,佛经越来越多, 到了宋代,集中刻印成大苦恼经。我国第一次刻印大藏经是公元971年宋开宝4年刻本,经历 代先后有20余个刻本。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刻的大藏经(通称龙藏),尚有版本留存。汉文 大藏经共有1692部,共6241卷。

  佛教的平等、慈悲、缘起等理论逐渐被现代人接受。南传佛教国家斯里兰卡、缅甸、泰国、 柬 寨、老挝等大部分是全民信教;北传佛教国家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埔地方也有数目 可观的信徒。当今欧美也兴起了佛教热,英国政府已把佛教纳入公共教育科目,法国、美国 等建有不少寺院,欧美人信仰佛教人数增长很快。佛教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文化,带来了种种 思考。

  [JZ]第四节汉传佛教寺院的日常行事

  一、日常课诵 在原始佛教时期,僧众的日常行事,除了出外乞食,每日各自修 行。修行 的方法,一是闻佛说法,或互相讨论;二是修习禅定。佛灭度后,后来寺院立有佛像,又有 佛经,于是便有了礼拜供养佛像和读诵佛经的行仪。佛教初传入中国,弟子随师修行,也没 有统一规范日常行事。在东晋时代,道安法师创立僧尼规范:一是行香、定座、上经、上讲 之法,即为讲经仪规;二是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之法,即为课诵临斋仪规;三是布萨、 差使、悔过等法,即为忏悔仪规。当时天下寺院普遍遵行。宋明以来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寺 院普遍奉行的朝暮课诵,逐渐统一为每日“五堂功课”、“两遍殿”。早殿有两堂功课,念 诵《楞严咒》为一堂功课,念诵《心经》、《大悲咒》“十小咒”等为一堂功课。念诵的开 始有“香赞”,中间有“赞佛偈”,最后有“祝韦陀”,并且有钟、鼓、磬、木鱼等法器伴 奏。晚殿有三堂功课,一堂功课是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祈愿自己往生西方净土。另一 堂功课是念“八十八佛”和《大忏悔文》,表示自己改悔过恶,发愿今后精进修行,永不退 转。在一般寺院里,逢单日念《阿弥陀经》和念佛;逢双日念“八十八佛”和《大忏悔文》 ,但是全部念的寺院也不少。第三堂功课是“蒙山施食”,则是每天都要举行的,就是在晚 殿时,僧众取少许米及水,按照《蒙山施食仪》,一边念诵,一边施给饿鬼。这一仪式源于 密宗,蒙山在今四川省雅安地区名山县,相传甘露法师在蒙山集成此仪。

  二、打七是指在七日克期求证的修行。修行者为求在短期内得到较佳的修行成果, 常作限期之修行,通常多以七日为期,称为打七,又称结七。如于七日中,专修念佛法门, 愿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称为“打佛七”;专修禅宗法门,直接参究心性的本原,称为“打 禅七”,略称“禅七”。打七活动时间有一七(一个七日)乃至十七(十个七日)的不同。 每一个禅七的开始与结束,称为“起七”、“解七”,各有其规定仪式。

  三、浴佛法会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的重大节日。在悉达多太子 诞生之日,有九条龙口吐香水洗浴佛身。根据这一传说,于每年四月八日举行法会,在大殿 里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全寺僧人和信徒用香汤为佛像沐浴,作为 佛诞生纪念。

  关于佛诞节的日子,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徒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节,也是佛成道日.佛涅盘日 ,中国的蒙藏地区也是如此。中国佛典中对佛诞日的记载有二月八日、四月八日和十二月八 日三种。北朝时多以四月八日为浴佛节,自南朝梁开始经过唐至辽初,大多在二月八日浴佛 。宋代北方改在十二月初八,南方则在四月初八日。元代《敕修百丈清规》规定四月八日为 释迦如来诞辰,此后南北均以四月八日为浴佛节,举行浴佛法会,至今相沿不变。1991年, 根据赵朴初会长提议,中国佛教协会决定:汉传佛教将阳历五月的月圆日作为佛吉祥日,每 年举行纪念活动,其他传统的佛教节日仍按原来的习惯进行。

  四、盂兰盆会这是汉语系佛教地区的佛教徒根据《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 举行超度宗亲的法会,梵语Ullambana译音,意为救倒悬。

  据《盂兰盆经》所载,佛弟子目连以天眼通见其母堕在饿鬼道,皮骨相连,日夜苦闷相续; 目连见已,以钵盛饭,送给他的母亲,但是他的母亲因为恶业受报的原因,饭食都化为火炎 。目连为了拯救他的母亲,于是向佛陀请示解救之法。佛陀就指示目连在七月十五日众僧自 恣时(印度雨季期间,僧众结夏安居三个月,此日乃安居结束之日),以百味饮食供养置于 盂兰盆中以供养三宝, 以这样的功德使七世父母和现生父母在厄难中者,脱离饿鬼道,生 人世或天界受乐。

  五、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也称“水陆道场 ”、“水陆大会”、“水陆会”、“水陆斋”、“水陆斋仪”、“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 各种经忏佛事中规模最大、最隆重的一种。法会特意标出“水陆”、“普度”是指一切众生 都能因经法会之缘而得救度,“大斋胜会”指此法会是以食施、法施为主而令众生得到解脱 的法会。

  举行水陆法会的时间较长,最少七天,多则可达四十九天。参加法事的僧人有几十甚至上百 ,法会上设内坛和外坛,以各种饮食为供品,供养圣凡水陆一切众生,法会上并且设立法华 坛、华严坛、楞严坛、净土坛等等坛口,诵经设斋,礼佛拜忏。由于这种法会规模较大,故 富者可独力营办,称“独姓法会,贫者只能共财修设,称“众姓水陆”。

  水陆法事是由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相传 梁武帝笃信佛教,为了普济群灵,武帝便与宝志和尚广寻经论,历三年而在镇江金山寺撰成 科仪。北宋熙宁中,杨锷整理金山旧仪,撰成《水陆仪》三卷,盛行于世。南宋末年志磐又 续成《新仪》六卷。于是金山旧仪称“北水陆”,志磐所撰称“南水陆”。宋元佑八年(10 93年),苏东坡为其亡妻宋氏设水陆道场,作水陆法像赞十六篇,供养上下各八位,称眉山 水陆。宋以后又屡有修订,现在通行的是明代祩宏订正的《水陆仪规》。

  六、焰口焰口即“放焰口”,又是叫“焰口施食仪”,这是密教中举行的一种仪式 ,其源于唐不空所译《救拔焰口陀罗尼经》。“焰口”有时又译为“面燃”,是佛教经典中 所说的鬼王之名。据《焰口施食仪》说,人生饿鬼中,苦难异常,佛陀为了使饿鬼得度,为 此说施食的方法,体现了佛陀度人苦厄,普度众生的愿力。此后,这一施饿鬼食法便成为密 教修持者每日必行的仪规。但中国唐末密教失传后,施食仪规也失传了。直到元代时,由于 藏族喇嘛进入汉地,密教随之复兴,焰口施食之法也得以复传。

  焰口施食仪的内容,有净坛、供养、归敬三宝,以手结印,口诵有关施食灭罪等各种神咒及 变食真言等。此仪式多在晚上举行,是追荐死者、超度亡灵的佛事之一。此外,一些重大法 会圆满之日,也都举行这一仪式。

  七、诵戒又称布萨,梵文音译为优波婆素陀、布萨婆沙,义译为长净、增长、净住、说 戒。同住的比丘每半月集会一处,或齐集说戒堂,请精熟律法的比丘读诵戒本,以反省过去 半月内的行为是否合乎戒条,如果有犯戒的,则应该在大众面前忏悔,使比丘都能长住于净 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

  八、寺院处理僧人遗产:僧人圆寂后,由寺院执事们将全部遗产封存保管。丧事过后,首将 遗产分为轻物和重物,轻物可在现前僧中分,或者“唱衣”。唱衣,即估衣,或卖衣,由寺 院的维那(掌管寺院威仪)将亡僧的遗物集中,如果遗物中有亡僧生前就送人的,就让人取走 ,其生前未送人的,则于现前僧人中分配送给,另对看护病人者也应视看护程度而送给,此 等分配工作,禁止在亡僧尸身前进行。另外,若亡僧生前负债,或给付疗养、丧葬等费用时 ,一般由维那预先评定遗物价格,集合僧众而出售,由维那拈出一物,说出价格,若有人愿 意,当场付钱便可取走,此法便称为“唱衣”,由“唱衣”处理亡僧的遗物所得全费,可支 付债务、疗养、丧葬等费用,若有剩余,交由常住(公家)保管。由此亦可见僧团民主和合之 一斑。

  凡是重物,桌、椅、田、树、金钱等贵重物口,一律不得分,全部归该僧人圆寂的寺院 集体所有,其他任何人无由占用,若占有,则犯偷盗僧物戒。

  〖HT2”H〗第二章佛教的禁忌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 针对僧人和僧团的,一方面是针对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都是为了佛教事业的兴盛, 佛教的根本教义得到弘扬为目的的。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藏族地区、云南地区后,同当 地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不同的禁忌。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JZ]第一节汉传佛教禁忌的基本特征

  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后,与中国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佛教徒在 生活方 式、社会交往、人生禁忌和信仰活动等方面,都与世俗百姓有着显着区别,这些独特的风俗 习惯构成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佛教禁忌风俗一方面来自佛教本身的戒律仪 规,显然留有古代印度社会风俗的痕迹;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本土传统民间风俗的影响。它 是随着佛教在中国文化圈里的传播而逐渐形成的。这些禁忌风俗一经形成之后,反过来又推 动了佛教向民间的广泛传播。

  对于中国佛教来说,中国人对印度佛教的接受就是以“礼”为标准,传统中国文化的核 心——“礼”是中国文明接纳外来文化的限度,也成为改造外来文化面目的一种坚韧力量。 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佛教,中国的佛教,实际上是中国化了的佛 教,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礼”起了决定性因素,所以中国佛教伦理道德的中国化,如 孝道的思想、忠君的思想等;又如清规的制定,就是戒律的中国化,这些都能集中体现佛教 对中国文化“礼”的适应。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禁忌又有自身的一些特性。如佛教僧团中的各种禁忌虽因时代不同而有演变,因地区不 同而有差异,因宗派不同而有分别。但变化差别之中又具有一定的共同特性:

  首先僧团生活是一种宗教生活,故不但各种宗教活动构成了僧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且 饮食、穿衣、睡眠、出行等无不渗透着佛教的各种教理,于是人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活 动也成为佛教精神的仪式化。

  其次,僧团生活又是一种团体生活,故不但要有种种规定约束各个成员,而且还强调团结友 爱,互相合作。特别是中国禅宗丛林有着细密的分工,全寺四十八个职位,或称“四十八单 ”执事,或称“一百零八单”执事,寺众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保持了僧团生活的高度和谐 协调。

  第三,僧团生活又是一种和平宁静、严谨检朴、极有规律的生活。因为只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才能保持僧众内心的静谧恬淡,超脱清高,才能使僧人的心灵升华到解脱的境界。

  佛教深入民间传播发展,必须采取根据民众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从事佛法的弘扬。民众 一般只关心“有求必应”的现世利益,只能接受通俗易懂的道理,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 完成他们的宗教实践。所以,这就形成了各种民间佛教信仰习俗,如烧香拜佛、许愿还愿、 放生、造像、造塔等。

  所以,中国汉地佛教禁忌风俗从印度传到中国,经过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消融与吸收,成为 中国佛教特有的禁忌风俗。在这过程中,佛教禁忌受到中国本土传统风俗的影响,同时也改 变了许多风俗。在中国佛教的禁忌中,僧团生活的禁忌与一般民众的佛教禁忌有所不同,这 是佛教“向上门”的提升与“向下门”的深入,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第二节汉传佛教禁忌的主要内容

  一、对一切学佛者的普遍禁忌

  (一)归依。佛教对一切学佛的人,无论出家或在家,都要求归依三宝,这是入 佛学佛的第 一步,表现了佛教中对佛、法、僧三宝不可分离的观点。近代以来,曾经有只承认佛宝和法 宝,而不承认僧宝的行为,或者只承认法宝,只读佛经,来拜佛、恭敬僧人,以上作法都不 如法,犯了佛教的禁忌。不归依三宝,就不是真正的佛教信徒。佛在成道之后,初转法轮之 前,僧团尚未建建立,但是为居士授归依时,仍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未来僧”。可见 ,不归依僧的话,就背离了佛的言教,那么归依佛、归依法也就谈不上了。三归依有庄严的 归依仪式,如归依时立志发誓四宏愿:“我某某,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断,法门无 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体现了入佛学佛的庄严和神圣,表达了佛教信仰者的宗教 感情,所以凡进入佛门的人,要郑重履行佛教的三归依。

  (二)持戒。归依佛教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了发慈悲心,增长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 ,最基本的有五戒十善。

  〖HT4”K〗1、五戒:

  (1)杀生戒,这是佛教的重要禁忌,体现了对众生的慈悲心,因为一切众生,都 有不希望 自己被杀被害之心,由于我们持不杀戒,任何人不必害怕我伤害,多一持此戒者,就会减少 一分制造灾祸的威胁,所以持不杀戒的人越多,对社会,对众生,对自己的安全越大。凡持 不杀戒者都有无限功德。戒杀以戒杀人为重,因为佛教认为,在世界上,人是为最为保贵的 ,因此以戒杀人最有功德。杀旁类畜生为轻。杀人构成五个条件,罪不可悔:一是被杀者是 人;二是蓄意杀人,即明知对方是人;三是有杀人的意图;四是运用杀人的方法和手段;五 是被杀者断定已死亡。杀人方法多样:自手杀、劝人自杀、派人杀都负杀人的责任。杀生以 心为主,不意杀者、误杀者、自不由主杀者无犯。由不杀生,又延伸到对于一切虫类,甚至 危害人体的害虫,只能驱除,不能灭杀。当然对危害农、林的害虫,另当别论。教外的人, 要理解佛教徒的这一行为。

  (2)偷盗戒,偷盗是不给而暗中自取的行为。对他人之物或明知是他人之物而起盗窃之心 并且采取种种方法达到偷盗的目的。佛陀时代,偷盗五钱即犯不可悔之重罪。“偷盗五钱” 当时在印度可以判处死刑,所以这里的五钱在今天应当理解为以国家刑法规定的贪污、盗窃 多少以判死刑为限。如果物主不同意,无论用任何手段取得财物,皆构成偷盗;无论天上的 地上的,水中的地下的,只要有所属主权者,都不得暗中谋取。包括一切应交给国家的税款 ,均不得偷、漏,凡偷、漏税款者,一律视为犯偷盗戒。另外,凡是没有道理而任意侵损别 人财物的行为,也犯偷盗戒。

  (3)邪淫戒,是指出家后的僧人不得有男女欢娱之事。在家信佛弟子,允许正当的夫妻生 活,除了国家保护的合法的夫妇关系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承认的男女关系,均 称为邪淫。人间安立,皆由男女夫妻的和合,正常的夫妻生活,对社会不会带来悲剧,男女 问题之所以带来悲剧,都是由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所致。对同性、对畜牲、对死尸等邪淫, 也可构成不可悔罪。

  (4)妄语戒,妄语就是虚妄不实的语言。妄语在佛教来说分三大类:大妄语、小妄语、方 便妄语。最重要的是犯大妄语罪。具备下述条件,构成大妄语罪:一是对人说大妄语;二是 认定对方是人而向对方说;三是蓄意要使对方受到欺骗;四是说大妄语,即自己没有证得圣 果圣法而向人们说已经证得圣果圣法,自己未能见到天来、龙来、神来、鬼来,而说天来龙 来神来鬼来等。妄语的定义是: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见言见,见言不见,未觉言觉,觉 言不觉,不闻言闻,闻言不闻。妄语的方法:自已妄语,教人妄语,遣使妄语,书面妄语, 现相妄语等。凡是存心蒙骗人不论利用何种方法,使得被骗的人领解,无论达不达到目的, 都构成妄语之罪。故意互相吹捧,获得第三者受骗,也是妄语罪。为了成就善事,方便妄语 ,不犯。

  (5)饮酒戒,因为佛教是讲智慧的,饮酒可能会造成智慧迷失,甚至会酿成罪恶,饮酒后 兴奋、胆大、冲动、盲目,失去了理智的控制。饮酒后可以骂人、打人、杀人、强奸、放火 等。不饮酒,包括不饮能使人醉的饮料。但是,为了治病,经过医生诊断并处方,非用酒调 药不可救治的,方可用酒调药治病。

  〖HT4”K〗2、十善

  十善实际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细化,十善分为身、语、意三业的禁忌,其内容如下 :

  身体行为的善(即禁忌)有三支:

  (1)不杀生,杀生有三种:一是贪欲而杀:为贪肉食美味,为贪杀生贩卖得的利益和 报酬;二是嗔恚而杀:为报仇泄愤,为恼羞成怒,为除去障碍。三是邪见而杀:为求福报, 为求功德,为祈平安,为祷丰收而杀。

  (2)不偷盗,偷盗有三种:一是贪欲偷盗:见利忘义,为求发财,为求享乐为求贪心 满足。二是嗔恚偷盗:嫉妒他人的财富,不满他人发财,或为报复他人而使他人遭受财产损 失的。三是邪见偷盗:为求平安,为求愿望达成等。

  (3)不邪淫,邪淫有三种:一是贪欲邪淫:为贪淫欲的享受,无论通奸、强奸、诱奸乃 至淫业,为贪图淫乐与夫妇之外的男女发生超友谊的关系者,皆是贪欲邪淫。二是嗔恚邪淫 :为了怨仇而奸淫他人母女姐妹与妻子。三是邪见淫:为求功德,为求福报,为求子息,为 求长生等。

  语言方面的善(禁忌)有四支:

  4、不妄语,妄语有三种:一是贪欲妄语:为贪名闻利养,为贪酒色势力等。二是嗔恚妄语 :为使怨家受骗,为使一切障碍自己的人受到损失,故作妄语。三是邪见妄语:以为说谎可 以避难,骂人可以消灾等。要求人们说话要诚实,不以欺骗人为目的说假话,大话,空话。5、不两舌,出于破坏对方的和睦和谐为目的,挑拔双方的关系,离间他们的和谐,使其变 为仇敌的行为。两舌在社会上危害很大,如果任期发展,就会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因 此,佛教界人士是必须克服的。

  6、不恶口,恶口即是用难听的语言诽谤人、攻击人、讽刺人、咒骂人等。这也是佛教徒十 分禁忌的。不言人恶,不贪嗔嫉妒他人,不谄害诽谤,这是每一位佛教徒的起码素质。不恶 口要出于内心对人的慈悲,如果口善心恶,也是不行的。

  7、不绮语,绮语就是花言巧语,情歌艳词,说笑搭讪,言不及义等。佛教徒要修持自身为 终生要务,因此要随时检点,不能忘乎所以,绮语惑人,违背了佛教徒修行的本意。如果犯 了小小口过,立即悔改,仍可造就。

  意识方面的善(禁忌)有三支:

  8、不贪欲,佛教视“贪”为人生三毒中之第一毒。贪欲是人把自己视为恒常的自性主 体,为自己生活的美满和舒适,对不属于自己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具有无限的占有欲望 。甚至为了占有,不惜采取各种非常手段,例如:杀人、偷盗、抢劫、贪污、走私、恶语诽 谤、诬蔑谄害等等。这与佛教教义提倡的慈悲济世,众生平等的道德观是违背的,所以贪欲 是佛教徒的重要禁忌之一。佛教提倡不贪欲禁忌,从内心里树立对自己的清净观。

  9、不嗔恚:就是人们在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思想上产生对社会、对他人的怨恨、恼 怒、仇恨等等情绪。并且出于上述情绪,可能进而采取对社会、对他人实行损害、伤害、报 复、报仇等行为。这同佛教提倡合和共处的生活环境是不协调的,于是佛教提倡不嗔恚的禁 忌,树立对社会、对他人的慈悲观。

  10、不邪见:邪见是指对社会、对他人和一切事物存有错误的思想认识,对佛教的教义有不 正确的看法,存有不符合佛法所说的八正道的意识。这种邪见可能会对粹、对他人作出各种 违背佛教的行为。这与佛教提倡的智慧不符的,于是佛教提倡不邪见的禁忌,用佛教的智慧 看待事物,树立佛教的因缘观。

  二、对出家僧人的基本要求和禁忌

  出家修行是佛教的传统,从印度到中国,都有男、女二众出家。出家修行有 两大任务:

  一是自度,为求得自己解脱,为证得阿罗汉果而出家修行:二是协助他人和护持众生修学佛 法,帮助众生得度和觉悟。因此出家僧人不担任什么神与人之间勾通的神职,他不应当,也 不可能代人祈福禳灾,或代神降福免罪等等。因此佛教对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为严格, 这里仅介绍一部分内容。

  (一)饮食方面的禁忌:汉传佛教规定出家僧人饮食方面有很多禁忌,下面作一介绍。

  1、素食。素食成为汉传佛教区别于其他佛教宗派和其他宗教的重要标志之一。素食的 概念包括不吃“荤”和“腥”,“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 《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比丘戒规定,吃了荤菜要独住,并于他人下风坐 ,或者必须漱口,没有异味为止,主要为了不扰乱大众。所谓“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种 动物的肉,甚至蛋,出家二众都不能吃,这是我国南北朝时,梁武帝从佛陀戒杀生的教义中 ,提出进一步提倡僧人不吃肉,所以大乘经典《梵网经》、《楞严经》等,都强调素食,严 禁肉食,体现了佛教的慈悲观。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富贵型疾病骤然 增多,人们从健康角度出以提倡素食,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素食,素食有可能成为一个人们 追求健康保健的新潮流。

  素食有广大的范围,例如:辣椒、生姜、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芜荽、芹菜等 都不是荤菜。牛奶和乳制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

  2、不饮酒:酒能麻醉神经,能乱性,出家人是自度度他的人天师,所以要绝对禁酒。不饮 酒也包括不饮一切能麻醉人的饮料,包括粳米酒、果酒、大麦酒、啤酒等。尤其包括麻醉神 经与分泌系统的各种“毒品”,更在禁忌之列。

  3、不吸烟:出家僧人是佛教三宝中的僧宝,是护持众生修学佛陀教法的人,是在家佛教徒 行为的表率,因此,僧人的形象至关重要。吸烟虽然不是五戒范围的内容,但是吸烟是一种 不良的习惯和嗜好,体现了一种精神的追求和贪欲,同佛教要求清净无我的境界不符的,因 此吸烟也应当是佛教的禁忌。

  4、上殿:僧人在寺院生活除完成各项工作外,要做早晚五堂功课,就是早晚上殿诵经,这 是僧人基本的修行内容。因此,寺院生活中,无论僧人多少,早晚都要上殿诵经。

  5、过堂:僧人在寺院过集体生活,吃饭要过堂,不能三三两两,各人自己在住处私自搞小 灶,乱做饭菜。过堂是出家人一项重要的仪规和修行生活,是出家团体修行的一项重要制度 ,作为出家僧众,要坚持进行,不能偏废。

  6、过午不食:这是佛陀在世时的制度,在上座部佛教坚持较好。汉传佛教不注重。但是, 近年来也有不少汉僧把过午不食作为自己修行生活的重要内容。甚至有的寺院晚上不开火, 这是佛教修行生活的一部分,作为教外人士,应该理解和支持。

  7、不吃零食:这是佛教对僧人的要求,既是僧人威仪的需要,也是僧人修行的需要。

  8、禁止比丘、比丘尼同住一寺:僧人出家受戒后,戒律严格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别住在各 自寺院,不能同住一个寺院。“文革”以后,由于落实宗教政策中寺院较少,有些地方出现 比丘和比丘尼混同住在一个寺院的现象,这种情况是违反佛教规制的。当前,通过落实政策 ,寺院数量不断增加,男女分寺居住应当因缘具备。所以应当创造条件,坚决纠正僧人男女 同住一寺的现象。

  9、出家僧人的遗产,俗家亲属不能继承:根据佛教寺院清规戒律:“一切亡比丘物,尽属 四方僧。”僧人出家后不能私自蓄财,除生前赠予外,其死后遗产皆由寺院遵照佛教丛林规 制,概由常住处理:一份准丧事另用,及灯烛花香等费;一份归常住作陪贴供养(“重物” 者归寺院);一份请僧众念诵并佛事等用(给诵念僧众酬劳或供斋)。其俗家亲属不得继承 。

  〖HT4”H〗(二)着装和修饰方面的禁忌

  1、僧衣:出家僧人必须着佛教规定的出家人的服装。根据佛教制度,僧众的袈裟 衣服 有五衣、七衣、大衣: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是劳动时穿的;二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 是平时穿的;三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是出门或见尊 者时穿的。三衣总称为架裟。僧衣是出家僧人的重要标志,是僧人修行的体现,因此,僧人 已经出家,不得着在家人的服装。

  2、剃发:又作削发、祝发、落剃、落发、净发等,根据佛制,僧人出家时必须剃发,这是 取得僧人资格的必备条件,僧尼剃发是出家佛徒时有的相貌。为什么要剃发呢?佛教出家人 剃发,是为去除慢心,或避免世俗的虚饰,断诱惑,以便静心修道,且有别于外道。经上说 ,释迦佛剃发时发愿说:“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以业障。”意思是为了舍弃美 好的服饰,过朴素无华的生活。所以僧人出家前,必须落发。蓄发不具备佛教出家僧人的基 本条件,是僧人最大的禁忌。

  3、剃胡须:留胡须也是佛教的禁忌,要求出家皆不得留胡须。但我国汉族僧人也有极少 数留胡须的,他们认为出家时应当剃胡须,以后可以留,但是为数极少。上座部佛教和藏传 佛教的僧人一律不许留胡须。

  4、香疤:香疤,即是僧人受戒时在头上燃香烫戒疤,出家人在受戒时,为了表示发菩 萨的大宏誓愿,以期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以燃顶香来显发自己的心迹,藉发大愿而供养十 方诸佛法僧,在家菩萨则燃臂香,以别于出家菩萨的形象。

  汉族僧人在唐朝就有炼顶的习惯,这个习俗曾经普遍风行。实际上受戒不必在头上烧香疤。 因为这样影响身体健康。除汉传佛教外,其他民族佛教都没有烧戒疤的规矩。所以,解放后 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第14条规定:“废 止烫香疤的做法”。但也有少数僧人受戒时仍要求烫香疤。

  〖HT4”H〗(三)个人生活方面的禁忌

  1、不结婚:出家僧众担负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重大责任。在家修行障碍多,心 意难以专 纯,出家生活自由无累,容易集注精力从事无我无欲的修行。淫欲为生死之本,所以要出离 生死证得阿罗汉果,使法轮常转,慧炬常明,必须独身出家才能成就。终身不结婚,这是出 家僧人同在家人信佛者的重要区别,也是僧人身份的根本标志之一。中国佛教协会制定的《 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中,把“独身、素食、僧衣”作为汉传佛教僧人的根本条件。因此 ,不结婚是僧人的重要禁忌之一。

  因僧人不结婚的戒规同儒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是根本对立的,所以,僧人独 身的戒规曾遭到历代无聊文人的讥讽,成为不懂佛教义理的人的笑柄。解放以后,国家实行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受到法律保护,僧人不结婚的戒规受到党和政府的尊重。所以 ,对于出家僧人不结婚的戒律,要给予充分尊重,不能用世俗的观念来看待佛教不结婚的戒 规。更不要对此进行讽刺和讥笑,以免伤害出家人的宗教感情。

  2、不蓄私财:出家僧人是代佛行道,在世间弘扬佛法的人天师,因此,僧人必须是舍已为 众的楷模,以佛教事业作为终生事业,寺院是僧人生存和进行佛事活动的宗教活动场所,是 僧众共同共有的生活集体,弘扬佛法是他们的终身愿力和事业。僧人的财产既来自佛教,又 用于佛教,僧人个人没有私有财产可言。因此佛教戒律要求僧人出家后不得私自蓄财。这是 出家二众无我无累修行的根本条件。因此,僧人积蓄私财是违背出家本意的,也是违反佛教 戒律的。

  3、不着香花鬘:出家人身着袈裟是终身的事,所以要求僧人不着香花鬘。在家居士在持斋日 ,衣着也应力求朴素为宜。着香花鬘是古印度的美化装饰品,用香花结成花冠,戴在头上, 挂在胸前等,相当于现在女人戴的项链、耳环、戒指、手镯等。这里也包括不着高贵华丽与 色彩鲜艳的衣服在内。

  4、不香油涂身:香油涂身本来也是印度的习俗,由于天气炎热,有钱的人,不论男女都有 涂香油的习惯。出家人除了治病外,是不可以用香油涂身的。在家居士在戒斋的日子,也一 律不得使用。对于香料的运用,戒律规定可以涂在佛殿里、僧房里,驱除异味是可以的。

  5、不自歌舞:娱乐是俗家人调剂精神生活的一种文化活动。但是娱乐中也有健康向上的, 也有有害于身心健康的。为此,出家人向往出世,过修行的生活,就不能以闲情逸致的顺世 心态来享受世俗的娱乐。因此,僧人除了念诵经时的佛教音乐外,不能自行唱歌跳舞。

  6、不观看听取歌舞:娱乐场所对出家人来说,有如下不便:一是歌舞好坏不等;二是观众 男女混杂,贤愚不齐;三是出家人的服饰形貌与俗人区别很大,易受注目,受人讥谤;四是 出家人生活应以摄心闲静为职志,应以禅诵听教为务。所以出家人不观看听取歌舞。根据佛 制,如果观看听取佛乐和有关佛教教化方面的歌舞是可以的。目前,汉地许多寺院有电视机 ,除收看新闻节目外,主要用于播放弘扬佛法的音像制品,这是遵守佛制,坚定信仰必然行 为,教外人士要给予理解和支持。

  7、不坐卧高级豪华床位:佛教称,床高一尺六寸,坐时双脚着地,过此量者即为高,可容 身转侧为限,过此量者即为广,既高且广,即为高大。作为出家人,唯有淡泊物质享受,才 能提高道心,勇猛精进。如果资生用品越好越美,就会被物质欲望所左右,甚至爱护物质用 品比爱护自己的道心更为热切,高傲之心出现,道心也就失去了。

  8、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这是佛教的银钱戒。人类对于财富的占有欲十分强烈,佛教的 根本教义就是为了解除这一束缚的索链才坚持出家修道的,所以,佛教教义令其修道人产生 清净心,禁止出家人捉持财富,。否则就不能保证出家人一心一意修道,有违出家修道的意 义和初衷。

  9、不作买卖:买卖商品是一种商业行为,商业行为必然以盈利为目的,出家人从事买卖行 为,必然会心想盈利,进而会生起贪物、贪财之心。因此出家人为了破除贪心,专心修行, 不作买卖,不贪盈利。但是,有的寺院为了自养,将自己生产的蔬菜、粮食(按规定上交公 粮后)吃不完的,可以出售,但这种行为不属于作买卖的范畴。也有些寺院办有法物流通处 ,经销部分佛像、经书等,是寺院集体自养的经济行为,应当以弘法为根本目的,不以盈利 为目的。

  10、不看相算命:看相算命是在我国流传很久的迷信行为,算命看相相信命运,同佛教信仰 的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教义是根本对立的。所以,算命看相不是佛教提倡的正 信、正行和正业,历来为佛教界人士所不齿,是佛教寺院坚决禁止的行为。因此,佛教出家 人不得从事这一骗人、害人的迷信活动。

  11、不显示神奇:人们身体的神奇和特异功能,是由于各人的业力不同,修行所获得的感觉 和结果不同所至,并不是人人皆有。同时神奇和特异功能对于众生解脱烦恼和觉悟人生没有 根本的帮助。所以佛教从来不主张显示神奇不误导别人走入歧途。因此,不显示神奇,是佛 教同一切形式的外道、气功、附佛魔法的根本区别。凡是搞个人神奇,借此进行个人迷信和 崇拜的行为,都是佛教所严格禁止的。经教育坚持不改的,就证明他们不是佛教。

  12、不禁闭、掠夺和威吓他人:佛教是教人生智慧的宗教,又是和平的宗教,它注重教人智 慧,启人觉悟,具有教化人生,觉悟人生的意愿和功能,致力于以慈悲济世的心志普渡众生 。所以佛教是不强迫别人,不禁闭、掠夺和威吓他人,对待相邻关系上,不以武力相威胁, 这是由佛教的和平和慈悲的教义所决定的。

  〖HT4”H〗(四)对在家居士的禁忌

  在家居士,即是不出家而信仰佛教,学修佛法的男女二众,目前从约定俗成的意 义上统称居士。居士学佛也有禁忌,下面略作介绍:

  1、归依三宝:归依即是身心归向依靠之处,归依三宝即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自己终生身心依 靠之处。学佛者不能归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神庙。

  2、奉行五戒十善八正道:(即参见本书出家僧人的禁忌的相关内容,这里从略)

  3、持斋: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制的生活,即不涂香装饰,不观听歌舞剧,不坐 卧高广床座。持斋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HT2”H〗第三章 教外人士对佛教的禁忌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信仰宗教与不信教宗教的“实行政治上团结合作 ,信仰上互 相尊重”的政策。但是,由于我国从历史上看宗教影响就小,信仰宗教的人数只占人口极少 数,解放后由于在宗教问题上“左”的思想影响,信仰宗教人数比解放初期呈下降趋势。当 前信仰宗教的人数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六。因此,对宗教不了解,不理解,不尊重 的事时有发生。特别对佛教,因服装特别,戒规严格,生活习惯特殊,同以儒家为主流的传 统文化差别很大,更容易被人们误解为怪异,往往遭到歧视或轻视。为了贯彻“政治上团结 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方针,在日常生活中不至于行为上违反了佛教的禁忌而剌激佛教 界人士的思想感情,这里向教外人士介绍一下同佛教人士交往中应当注意的有关禁忌。

  第一节佛教称谓方面的禁忌

  一、 对佛的称谓方面的禁忌

  佛是梵语buddha的音译,全称为佛陀,意译为觉者,是觉悟真理的人,为佛教中 修行证到最 高的境界。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层意思。佛有十种称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尊称,如觉 王、法王、医王、宝王、空王等等,这些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赞扬佛的各种功德而给予的各 种尊号。

  1、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纪的一位实实在在的人,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 族的圣人。有人把佛教视为有神论,说释迦牟尼佛是佛教最高的神,这是不对的。有人不懂 佛教,便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李洪志就是利用人们不懂佛教基本知识的弱点,剽窃了佛教 的名词、概念,把自己神化为比释迦牟尼高几万倍的神,闹出一幕蒙骗广大善良人的丑剧。

  2、佛教不是迷信的代名词。佛教是一种启人智慧的宗教,佛教观察人生和世界的基本观点 ,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意识和成分,恩格斯曾经指出:“辩证的思维——正因为它是 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只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较高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 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而其充分的发展还要晚得多,在现代哲学中才达到。”(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45页)迷信一词是来自于佛教经典的 ,是佛教称那种不能正确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义理的人,对充满贪心、恨怨心和痴 迷心的人为迷信。现在有人不懂佛教,用来自佛教的“迷信”一词反用在佛教身上,称佛教 为“迷信”,这种作法当然受到佛教界士的坚决反对和掏。这是教外人士应当特别注意的。

  3、烧香拜佛不是迷信。烧香拜佛是信仰佛教的人的一种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是佛教信仰 者宗教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对佛陀产生恭敬心,坚定自己的信仰,求得 人生的智慧和解脱。因此,烧香拜佛是佛教宗教信仰的组成部分,是宗教活动和宗教仪式中 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是受党的宗教政策和法律保护的,不是迷信活动。有人往往把烧香拜 佛同迷信活动混同起来,把佛教信仰者的烧香拜佛当成迷信活动加以反对,往往引起佛教信 众的反感,影响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

  菩萨是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全称是菩提萨埵,意译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 。菩提是觉 、智、道的意思;萨埵是众生、有情的意思。即求道或求大觉的大心人。泛指上求佛果,下 度众生,修六度万行,发慈悲心,能给人快乐、代人受苦,自利利他的修行人。菩萨的种类 很多,依修行所证悟的境界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称呼,还可以根据其各种功德的差别而给 予不同的称呼,如《菩萨地持经》举出菩萨有十种之多:种姓菩萨、未净菩萨、最后身菩萨 等。

  1、菩萨不是神,是佛教慈悲思想的实践者。菩菩萨的各种行为,称为菩萨行;以达到 佛果为目的的教法,称为菩萨法;其经典称菩萨藏;讲述菩萨应守持的戒律为菩萨戒。我们 通常最熟悉的菩萨有: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大势 至菩萨等,尤其以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最为知名。

  2、菩萨不是神。菩萨是人不是神,从广义上说,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也可以称为菩萨,如:

  龙树菩萨、马鸣菩萨、无着菩萨、

炮火连天,兵荒马乱,有人吓出了毛病,整天心神不定,一会儿急着看医生,一分钟都等不及;一会儿医生开了方子却不肯服药,医生请了一个又一个。

大师笑他像小孩子一样,告诉他这样求医治病,只会添病,他却惴惴不安地说自己就是心烦意乱,大师开导他:“你忙着胡乱吃药看病,就是自己给自己添病。

还说什么发心出家修行,了生死大事,这种富贵娇气不改,出家要是得了病,只怕你会急死。

”居士一听,脸都红了。

大师提醒他:“学道之人,凡是遇上种种不如意的事,只可用佛法来领会,逆来顺受。

遇到危险,也不至于当场吓得手足无措;事情过了,那就事过情迁,如昨日之梦,不要老是挂在心上,弄出心病。

要知道,一切境缘都是自己宿世的业力感招,至诚念佛,就能转变业力。

”可他还是说,眼下这种局势让自己怕得要命。

大师说:“你又没做伤天害理的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人自有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什么东西?常常害怕,会着‘怕魔’,无量劫来的怨家,趁你有这个怕的心,都来恐吓你,令你丧心病狂,以此报仇。

”居士自言自语说:“我是念佛的,他们不至于会这样吧。

”大师一语道破:“你整个心神都集中在‘怕’上,这种心态与佛相隔,倒与魔相通。

不是佛不灵,是你自己失去正念,念佛不能得力。

大师劝他:“希望你能认真反省,宿业真的现前,怕了就能消灭吗?只有不怕,因此正念不失,举止得当,邪鬼就没机会入侵。

否则以你的邪心招来邪魔,宿世怨家都来催讨,弄得你六神无主,慌了手脚,那多悲哀。

你要放开心胸,什么事都可以好好合计,不必担忧。

你在家修行,与家人互相帮助,同修净业。

不然也可以去上海佛教净业社,每天随众念佛,又能听经闻法,过几个月回家看一看,与家人话话家常叙叙旧,住几天再去净业社,多好。

”最后,大师说:“在这个险难的世道,你应该放开心胸,努力修持净业,吉凶祸福,一概不去担心,随缘应变就好。

纵然大祸临头,也要想,与自己相同命运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况且你在没有办法中,还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可以依靠,有什么好怕的。

你只管念佛念观世音,以此作为无畏的倚靠,放开心量,不要事情还没来就自己先吓自己。

慢慢地,你的病自然能够痊愈,身心安乐。

否则危险还没来,自己倒先陷入危险中去,这样佛菩萨都救不了你。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同影居士书》 不自量力 民国十七年,上海有一位皈依弟子,请大师到他家吃饭,席间说起,他家有个亲戚,学佛多年,学问不错,也有五十开外了,于是请来见面。

大师劝那位亲戚说:“你年纪大了,赶快念佛求生西方。

”她竟然说:“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

”大师摇头:“你的志向太下劣了。

”她辩解道:“我是要即身成佛的。

大师严肃地向她指出:“你这样的志向又过于高尚了!为什么清净世界你不肯求生,偏要选择生在这个浊恶的世界?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现在没有这样的人,况且这也不是你我有能力办到的事。

你不把求生西方当要紧事,就辜负了佛的大恩。

”大师又回头告诉大家:“要想利他,先须自利。

人往往自作聪明,想要救度众生,却不知生到西方才能弘法利生。

世上总有一些不自量力的人,往往将菩萨才能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任务,却不知自己还在苦海中未能出离,又怎么能普度苦海中的众生!”《印光法师文钞增广-与心愿居士书》《文钞三编-复志梵居士书三、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 弃妇莫怨 赵冷姑的丈夫,因贪恋妓女而抛弃了她,令她心灰意冷,看破红尘,发心念佛。

从世俗人情上讲,她是苦命不幸;但按照佛法说,却是她的大幸。

倘若丈夫没有背叛她,则夫妻情爱,儿女纠缠,没完没了,很难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如今赵冷姑被丈夫抛弃,反而能专心念佛,临命终时,就能蒙佛接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这些都是拜她丈夫所赐。

因此,大师劝告她,千万不要心生怨恨,应当怀着感恩之心,更要将自己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丈夫,令他快快走出迷途,回头是岸。

否则因为贪爱或怨恨,不是爱就是恨,很难得到念佛的大利益。

大师为她取法名:慧冰,希望她的心,能像冰雪一样洁净,不受尘事的影响。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王慎斋居士书》佛法与气功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

外道的炼丹运气等方法,应当予以摒弃;倘若还是按照外道的方法修习,就成为佛教的罪人。

炼丹运气,不过是养身的方法而已。

有人说气功是佛法真传,佛法反而不如气功,使得无知的人,以为气功才是佛法。

这个练气功的人,由于他不恰当地抬高气功、贬低佛法,因而贻误他人所造下的罪,要远远超过他养身得到的好处。

而炼丹运气,实在讲更是学佛的戒忌,因为其宗旨与佛法相反。

佛法教人首先要看破这个色身,炼丹运气却叫人处处保护这个身体,练气功的人还说自己得到了佛的正法,由此可见其中的错谬。

在此,不得不为大家说清楚,免得信众出于好心,却得了谤法坏法的恶果。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罗铿端居士书一、复李慰农居士书一》 大 妄 语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居,决没有说我是佛、是菩萨的。

佛在楞严经上特别强调:“我灭度后,一切菩萨及阿罗汉,化作种种形像,示现降生,度脱众生。

不允许自己说自己是真菩萨,真阿罗汉,以此泄漏佛的密因,除非临终前留下遗嘱说明。

”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临终时尚且不说破,目的要让后学励志精修,不至于有点成就自以为是,以凡滥圣。

如今的魔徒,胡说自己得道、开悟、得神通,说自己是菩萨;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吸引无知的人效法,他们就是坏乱佛法、贻误众生的大妄语人。

这种大妄语的罪,比五逆十恶要严重百千万倍。

大妄语师徒,当永堕无间地狱,永受极苦,不得出离。

何苦为了一时的虚名浮利,承受长劫的惨罚酷刑?修行人必须韬光隐德,发露罪愆。

倘若虚张声势,充假场面,纵然有些修行功夫,也被虚伪心所磨灭。

所以佛将妄语作为根本重戒,目的就是防止虚伪心,这才能得真修实证。

修行人不可向任何人夸耀自己的工夫。

《文钞增广卷一-与林枝芬居士书二》、《文钞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求生西方比来生做人容易 就算你能活一百岁,也只是弹指而过。

只要一息尚存,就应当寻求出路,不要到了临终,后悔来不及。

既然皈依佛门修习念佛,就应当依照佛的教诲去做。

佛教我们求生西方,有人却偏不肯,偏要求来生。

他忘记自己活了几十年,不知经过多少回刀兵水旱、饥馑疾疫等灾难,要是不曾遇到佛法,不晓得出离的方法,倒也没有法子,只好听任死后轮回;可现在已经遇到了佛法,而且皈依成为佛弟子,却偏偏不相信佛的话,固执己见,胡思乱想,想来生还做人,要晓得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西方还难。

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有多少,别的罪不说,单单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就已经是一大堆。

佛弟子要发大慈悲心求生西方,见佛得道后,再来度脱被自己杀害的众生,仰仗着佛的大慈悲力,可以不必偿还这笔债。

可要是求来生,此人就没有大道心,修行工夫再好,功德毕竟有限,因为从凡夫的人我分别心里做出来的事,不会有大功德。

况且众生从无量劫来,所造罪业不计其数。

一旦业障现前,三途恶道,决定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

我们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生死不了,难免堕落。

所以如来极力劝勉众生,发真实信心,持佛名号,求生净土。

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要容易,仰仗佛力加被,宿世恶业容易消除。

既然修习念佛法门,就必须生信、发愿、求生西方,不可求来生福报。

因为念佛法门是教人求生西方的法门,念佛却不求生西方,偏要求来生,就是不遵从佛的教化,就叫破戒违法。

有的人说无论什么念头一概不起,包括一心念佛、誓生极乐、能不能往生,所有这些念头都不动。

这种大话,只有法身大士说,才有实际意义。

而法身大士为了要利益凡夫,尚且不说这样的话;博地凡夫,自己尚且要求生西方,还说这种大话,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自误误人,贻害无穷,最终象苏东坡一样耽误自己,哀哉可伤。

凡夫往生西方,靠的是至心切念,把一切都付诸无念,还怎么能感应道交?所谓感应道交,完全来自于至诚恳切的决定信念。

念佛人所作的一切功德,一概不能求来世的人天福报,否则就没有往生西方的希望了。

在没有摆脱生死轮回之前,福报越大,造业也越大,来生难免堕入三恶道中,想要再次得人身,再遇到净土法门,难如登天。

不仅不求来生福报,甚至不求今生长寿康宁,但求临终往生净土。

这样,念佛人的心愿与佛的誓愿相契合,必定感应道交,就象有人落海,有船来救,只要肯上船,立刻得度。

若求人天福份,不求往生西方,就像掉在海里却不肯上船,早晚免不了沉溺。

佛要我们超凡入圣,你却求有漏的福报,福报一旦享完,立刻堕入三途。

好比拿着一颗无价珠宝,用来弹黄雀,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传德师书、一函遍复》《文钞三编-复周智茂居士书三、复智正居士之母书》难得念佛不论圣凡都应当念佛。

圣人指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凡夫指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天人快乐享受,多数不能念佛;三恶道太苦,不能念佛的就更多;阿修罗瞋恨心重,也难以念佛;只有人最容易念佛。

但其中富贵人被富贵迷惑,聪明人被聪明耽误,愚痴人又困于愚痴,所以说芸芸众生,能念佛的又有几个?懂这个道理,就应当勇猛修持,不要被欲念牵绊不能念佛,才不负今生得遇净土法门的殊胜因缘。

宿世培植这个慧根实在不容易。

倘若不专心致志力争往生净土,就只能象坯器未经火烤,被雨一淋就化了。

光阴短促,人命几何?一气不来,就是隔世。

未能证道的、从悟入迷的人,一万个就有十千(还是一万);悟了之后还能提升境界的,一亿个中也没有一二个。

人啊,怎么忍心让无上的法器之坯,经历再生之雨,重又碾做尘土!《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三》《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复张云雷居士书一》烦恼是沙石,弥陀是巨航 人在生死轮回中,无量劫来所造的恶业无量无边。

倘若专仗自己修持的功夫,想灭尽烦恼惑业,了生脱死,比登天还难。

假如能相信佛所说的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无论业力大小,都能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譬如一粒沙子,掉进水里就沉,而千万斤石头装进一艘大船,石头不但不沉没还能运往别处。

石块比喻众生的业力深重,大轮船比喻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广大。

倘若不念佛,靠自己修持的功夫想了生死,必须到业尽情空才行。

否则就算烦恼惑业断得只剩一丝一毫,仍然不能了脱生死。

惑业比作极小的沙子,沙子再小,照样沉没水中,决不能自己浮出水外。

只要有真切的信心,念佛求生西方,不再起别的念头,专一志诚念佛,就能灭除宿世恶业,犹如太阳一出,冰雪融化。

若能深信不疑,无论生死,都能得大利益。

念佛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就与佛的菩提誓愿相合,如一滴水,投入大海,立刻与大海一样深广;未到大海的水,不要说一滴,就算长江大河,与大海相比仍是天壤之别。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二-复裘佩卿居士书二》《印光法师嘉言录:四、论生死事大-乙-诫专仗佛力\丙-示临终切要》生死随缘,一意西方 立志求生西方世界的人,不能怕死,假如今天就要死了,今天就生西方。

正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修西方净土的人,今天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完全随缘,根本不去分别计较。

怎能今天要死,却不肯死。

有了这份贪恋尘境的感情,不能放下,便被贪爱障碍了往生,净土境界不会显现;相反,受业力支配,三涂六道的境界倒出现了。

此境界一现,决定随着业力轮回,一生往生西方的愿望,终成泡影。

倘若信愿真切,这一生果报结束,生命终结的时候,就能一下子超越娑婆,生到西方净土,从此不再受业力的牵引,摆脱世间的一切痛苦。

生到西方,在九品莲花中化生,得阿弥陀佛授记,一生不退成佛。

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苦痛来临之际,唯有放下万缘,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气力不足,可以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

除此一念,心中不可再起丝毫别的想念,也不可盼望病快好,也不可另外去求神求天保佑,只要有那种念头,就和阿弥陀佛的心隔开了,得不到佛力加被。

天地父母,谁都不能让你出生死轮回,只有阿弥陀佛能帮你。

如果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倘若寿命未尽,就会很快恢复健康;寿命已尽,就能往生西方。

但是不可求病快好,只能求快快往生西方。

因为想求病好,万一寿命已尽,却因为没有求往生的愿望,就不能往生西方;如果病重求往生,只要寿命未尽,病反而能马上痊愈。

往生西方的好处说也说不完。

比起那些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的,还要好过无数无量万万万万倍。

切不可痴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能往生了。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徒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

往生西方,如逃出粪坑监牢,回到清净安乐逍遥自在的家乡,怎么可以怕死?有怕死的心,反而只能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再也没有出苦离难的日子了。

病中念佛,能出声就轻轻地念,不能出声就心里默念。

用耳朵听别人念,自己心中也跟着念。

眼睛望着阿弥陀佛像,心中想着阿弥陀佛,一有别的念头生起,应当立刻自责说:我要仗佛力生西方,怎么可以起这种念头,坏我大事。

要是肯这样念佛,必定能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再没有丝毫苦痛,又哪会有疾病苦恼?假如心中生起烦恼,要晓得这是宿世恶业,破坏我往生西方的大事,要令我永远受生死轮回的苦。

既然明白他要害我,就偏不被他影响,除了念佛,什么事也不牵挂,就能与佛心心相应,蒙佛接引,当生直接往生西方净土了。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一》《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示华权师病中法语》五台山人皮鼓民间流传的五台山人皮鼓的故事,是因果报应极其鲜明可怕的实例。

据《清凉山志》记载:唐代,五台山北台顶后的黑山寺有一僧人名叫法爱,担任监院二十年,亏空常住钱财,私自置办田产,传给徒弟明诲。

法爱死后,投生到一户农家做牛,力大无穷,能独自耕作。

三十年后,牛老迈多病,主人想用它和人换油。

一天晚上,明诲梦见死去的师父哭着对他说:“我盗用常住财物,为你置办产业,死后投生为牛。

如今我老弱病残,你剥下我的皮作一面鼓,写上我的名字,在礼拜课诵的时候击打,这样能消除我的业障,而我的苦难,才会有出头的一天;否则就算沧海桑田,我都不得超升。

明诲吓得从床上蹦起,却只见夜黑沉沉,万籁俱寂。

惊魂未定的他立刻鸣钟集众,向大家宣布这件事。

第二天,就有人来报,说老牛在树上撞死了。

明诲依师父的要求,剥下牛皮制作成鼓,把他的名字写在鼓上,又变卖田地,所得钱财送去斋僧,自己更倾囊而出,为死去的师父设供养忏悔。

后来这只鼓被送到五台山文殊殿。

时间长了,鼓渐渐损坏,寺院又更换新鼓,而百姓谣传居然说成是人皮鼓。

需要说明的是,寺院用牛皮制作鼓面,不是因为要造鼓,特地去杀一头牛。

要知道牛被宰杀后,若有人取它的皮制成鼓,在作佛事的时候击打,对这头牛有着莫大的利益。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语》幽 冥 钟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丛林法器,大钟第一。

钟声能由耳根震撼人的心灵,开启人天耳目;钟声响彻天地,是恶趣罪苦众生的救援。

《阿含经》云,如果人在打钟时,发愿一切恶道的苦难能得休止,听闻钟声及佛经咒语的,可灭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

所以付法藏传中记载,厨腻吒王因为杀业太重,死后堕地狱,化作鱼身,刀剑杖戟围绕着他不停转动,刀起头落,万死千生,生而复死,死生之苦一刻不停。

当时有一罗汉担任维那,每天按时打钟。

钟声一响,刀剑铁轮就在空中暂停。

于是厨腻吒王要求维那连续敲钟,七天后,地狱苦刑从此休止。

又有传说,南唐上元县,一百姓遭遇横死,三天后回尸还魂,告诉人们自己死后来到阴间,看见先王被捆绑幽禁,问及原因,先王说:“都是因为我听信谗言,屠杀和州缴械投降的一千多人,怨魂向阎王告状,我被关押囚禁,不得自由,只有钟声响起,我的痛苦才能停止!你回阳后转告皇子,让他为我造一口钟,长时间叩击。

他要是不相信,就说我在瓦棺寺的佛像左膝中藏了一个白玉天王像,这事没人知道,可以作为证据。

”皇帝听后,派人一查,果然有这么个天王像,就在南京清凉寺铸造了一口钟,镌刻钟文:超荐先祖孝高皇帝,出离幽冥界,离苦得乐。

这就是叩打幽冥钟的由来。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二-南京三汊河法云寺募铸幽冥大钟疏》 瘫子应供 明朝崇祯年间的一天,当涂县官圩村的百姓正忙着赶集,人群中爬过来一个满身污垢的瘫子,伸出黑糊糊的手,向过往的村民讨饭,大家如避瘟神,惟恐沾染。

瘫子拖着病体处处遭人讥嫌,心中忿忿不平。

听路人闲聊,说起塘桥庵有位水谷和尚,很有修持,于是满腹委屈的他赶到寺院,一头栽倒在师父足前,哭诉道:“师父啊!您看,我这半死不活的人,从山东老家逃荒到这里,没想到遭尽了白眼,眼看就要饿死了,人们见了我却都躲得远远地,一个个都那么讨厌我,难道是天要灭我吗!”水谷和尚说:“你若能发心出家,仰仗佛的大慈悲力,或许能有施主肯供养你。

”瘫子磕头,涕泪涟涟,求师父为他剃度授戒。

出家后的瘫子照例挨家挨户行乞,但绝不沾荤腥,纵然被人辱骂,一样安心忍受。

水谷和尚又教他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兼持准提咒。

受持二年后的一个秋天,瘫子忽然在梦中见到一个老婆婆,喊着他叫他起来。

他说:“我是瘫子,哪里站得起来?”老婆婆上前伸手扯起他的双脚,感觉一下被拉直了。

早晨醒来,瘫子想起昨夜的梦,就试着站立,自己果然直直地站了起来,并且能正常行走了。

于是自号半崖,从此也获得信众的供养。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一-致谛闲法师问疾书》 杀鸡记录 《蕅益大师见闻录》记载:湖北有个读书人,心地正直,刚好阴曹地府第七殿缺人,阎王就请他暂时代缺。

每隔几天,他就必须去阴间处理事情,他的工作只是检查登记簿,并不需要判案。

有一天,他看到簿子上登记了他太太的一条罪状:偷邻居一只鸡,连鸡毛一共重一斤十二两。

于是他把这页折起来作记号。

回到阳间后,他火冒三丈地质问妻子:“你怎么可以背着我偷邻居的鸡?还杀鸡。

”妻子连连摆手:“我没有我没有。

”见妻子不承认,他更生气:“你还想抵赖?阴间簿上已经有记载了,你盗杀邻鸡,连毛一斤十二两。

”妻子这才坦白:“那天我在院子里晒东西,邻居家的鸡跑来抢着吃,我就捡起石头砸死了它。

因为怕邻居骂,只好把鸡藏起来,还没动过呢。

”夫妻俩就把死鸡拿出来秤,不多不少,刚好一斤十二两,他们十分惊异,簿子上登记的实在太准。

于是他们就折合市价,连同死鸡,拿去赔偿邻居,请求他们的原谅。

不久之后,读书人又到阴间上班,拿出登记簿来看,折角的痕迹还在,而太太的罪状已经消失了。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某居士书》、《见闻录白话》 三僧三甲 清乾隆嘉庆年间,有三位参禅的和尚,是同参道友。

死后一个生在江苏,叫彭蕴章;一个生在云南,叫何桂清;还有一个生在陜西,名叫张费。

三人中只有彭蕴章还能记得前生的事情。

后来他进京赶考,见到了另外二人,就向他们讲述前生一起出家修行的事。

二人虽然想不起来,却也一见如故,三人成为莫逆之交。

经过殿试,彭蕴章考中了状元,何桂清榜眼,张费则中了探花。

之后,彭蕴章先后担任过主考官、学台等职,却纵欲贪色,最后死在了家里。

何桂清出任南京制台,太平天国起兵,南京失陷,他被皇帝处斩。

张费还给咸丰皇帝教过书,却在回人反清时,被骗去杀掉。

这三个人都不是平常的僧人,可惜不知道求生西方,虽有福报,其中二个当生就不得善终,姓彭的又贪著女色,来生后世,恐怕下场更惨。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语》 良医自诬 清朝苏州孝廉曹锦涛,医术高明,无论什么疑难杂症,都能妙手回春。

一天他刚要出门,一个女人跪倒在他家门口,哭着哀求:“先生行行好吧!替我姑姑看病。

我们家穷,实在请不起别的医生,听说先生慈悲心肠,您一定肯屈驾上门医治的。

不料他看病结束离开后,病人发现枕头底下藏着的五两白银不见了,怀疑被他偷走了。

那女人上门兴师问罪,曹公二话没说,拿出五两银子给了她。

回去后,姑姑说银子找到了。

女人很难为情,赶回来送还银子并赔罪,同时她不解地问:“先生既然是被冤枉的,何苦还说自己偷了银子?”曹公说:“我一心希望你姑姑的病快好,要是不承认,她一定急得病上加病,甚至再也无法医治。

我只求你姑姑病体康复,不怕别人说我偷钱。

”这一片忠厚之心感人肺腑。

曹公所生的三个儿子,长子为御医,活到八十多,家境殷实;次子当了翰林,官一直做到藩台;三子也是翰林,精通经史,著书立人;孙辈乃至曾孙辈,人才济济,门庭显赫。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语》 求生华藏不容易,阴境现前反见娘 有两个发愿求生华藏世界的同修。

有一天,其中一个得病,另一个去探视。

眼看他病入膏肓,探病的同修就赶紧叫他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华严海会佛菩萨”。

过了一会,问他有没有看见什么境界,他说没有。

这样问过两三次,都说没有。

最后一次,他却说了句:“娘来了。

”唉呀!这个问他的才晓得他们如此靠不住了。

因为念南无华严海会佛菩萨,希求生华藏世界,应当要看见华藏世界才对,为什么见到的却是娘来的阴间境界呢?要知道华藏世界,是分破无明的法身大士,才能见到生得的;其他哪怕是断尽尘沙烦恼的菩萨,都没有分,何况是具缚凡夫呢。

就是华严会上,已证等觉的善财童子,普贤菩萨还教他和华藏海众,以十大愿王回向极乐,以期圆满佛果,可知净土法门是无机不收的。

从此以后,他才回过头来,修净土法门了。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恶霸回头念佛 无锡有一个兵痞,名叫华贯千,曾在袁世凯手下当过亲兵,仗势欺人,吃喝嫖赌样样具足。

尤其烟瘾大,大到连饭都不要吃,五六十岁时,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

后来他哥哥去世,秦效鲁前往吊唁,见他境况可怜,就现身说法,告诉他自己曾经身患三种顽疾,求得印光大师的大悲水后不治而愈,因此皈依佛门。

秦效鲁为华贯千讲解因果道理,劝他吃素念佛。

华贯千也真能生起信心,痛改前非,当天就断绝了烟酒肉三毒,更坚持每天念佛,不久双目复明,地方一霸居然成了一个好人,还积极提倡念佛。

可吃够了他苦头的乡亲没人敢跟他来往。

后来当地疟疾流行,华贯千把大家一一治好,从此乡亲们相信了他,跟随他信了佛,他还带着十多人前往印光大师处皈依,俨然一位老修行的居士。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张觉明女居士书八》 听佛号的功德 在印光大师德行芬芳的感染下,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

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打佛七的道场,都请他去做菜,他也因此有意无意地,每天都能听到佛号声。

后来这个人的儿子病重将死,对他说:“父亲,我就要死了,可是前景堪忧!不过,只要把您的佛号送给我,我就有好地方去了。

”父亲莫名其妙:“我又不念佛,哪有什么佛给你?”“不,您那里佛多的很,您只要说一声,我就好去了。

”那人也搞不明白,就答应说:“好好,随你要多少,拿多少。

”话音刚落,儿子就咽了气。

那人百思不解,想想自己平时从不念佛,那来的佛呢,居然还能帮儿子。

有人提醒他:“你做菜时住的屋子,离念佛堂很近,天天听大家念佛,当然也有大功德。

这还是你无心听得的,要是留心去听,功德就更大了。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张觉明女居士书九》发心愿代众生苦,恶疾速消 世人的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召。

宁波镇海方文年的儿子,十九岁得了肠痈,中医没法治,西医说要开膛剖肚才能治,父母舍不得。

好在他母亲读过印光大师文钞,吃素念佛,全家上下都吃长素,只有一家之长的方文年没吃全素,但也减少节制了许多。

母亲和一个老娘姨帮孩子拼命念佛,念观世音、念金刚经。

不到三天肠内毒疮自行崩溃,脓血顺着大便流出,五天后就痊愈了。

由此可见,至诚念佛诵经,能够消除宿业。

可怜世人只知造业,不知消业。

海盐的徐蔚如居士,在北京工作。

得了脱肛病,每次大便后,必须睡上一刻钟,等肛门缩回才敢动。

一次大便后,因有急事,刻不容缓,于是坐车出门。

由于受到磨损,肛门再也缩不回,七天七夜,痛如针扎,没有停息的时候,整整七天没能合眼。

一开始他也念佛,病却没有减轻。

于是徐蔚如发大菩提心,说这病太苦,愿我多受点,只愿世间人不要再受这样的苦。

之后至诚念佛,不久就睡著了,醒来后病自己好了,从此断根。

在这个患难的世道,虽说念佛能灭宿世恶业,但应当发大惭愧心,将损人利己的心,转变为菩萨普利众生的心。

这样一旦恶业现前,因为发大菩提心,心中才能充满佛号的光明,得以灭罪。

倘若前生或往昔曾造作大恶业,如今虽然断恶,却未能努力修善,只是泛泛地念几句佛,这样的一点功德敌不过以前的恶业,也就难免遭受恶报。

不是念佛功夫白费,是因为不发菩提心,恶业深重,难以消除;倘若能发大菩提心,则如皓日当空,寒霜雨露顿时消融。

世上有不少人半辈子作恶,后来改悔,却由于没能完全避免恶报,就说佛法不灵,修行没好处。

念佛法门,信愿行为宗旨,菩提心为根本。

念佛之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发四弘誓愿,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

活着就是圣人,临终直登上品莲花,这才不负今生学佛的因缘。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康寄遥居士书一、复章道生居士书一》 印光大师:县令拜上天,求赐民命,忽大雷雨,蝗灾随雨而灭 章以铨居士提出,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应当扑杀,为民除害。

大师针对此言论,作了严厉的驳斥:“它们伤害人类,是由于人心凶恶;假如对它们念佛,又教大家都念佛,它们自然会离去,哪里是杀了就能为民除害?你说这种言论会引发人造作杀业,将来生生世世受杀报。

身为学佛戒杀之人,你却说出如此可恶的言论,如不赶紧忏悔,必遭天谴。

”大师又举出实例:“过去,龙梓修在江北作知县,接到报告说当地蝗虫灾害严重,百姓苦不堪言,请他现场勘验并代为除灾。

到了灾区,龙知县只觉脚下松软塌陷,并不见蝗虫,问蝗虫在哪里,百姓说脚底下所踏的都是。

低头一看,蝗虫的幼卵有几寸厚、几里宽、十多里长,一旦翅膀长成后一飞,将遮天蔽日。

龙知县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自认为无法处理这样的灾害,于是俯身叩拜天地,祈求上苍赐给百姓一条活路。

不到二三个小时,忽然雷闪电鸣,大雨如注,蝗虫被雨浇灭。

这就是没有办法,求天灭蝗的大感应,如果发出命令烧杀土埋,也不一定有这么大的威力。

”大师又说:“一个小女孩买了一只苍蝇拍,看见苍蝇就拍,不久,满屋子都爬满了苍蝇。

她的祖母赶紧大开门窗,念佛求苍蝇离去,苍蝇果真全部飞走了。

幸亏她祖母制止了她的杀业,否则小女孩天天杀生,自己也将夭寿。

你难道不见《普门品》中‘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可见动物是可以通过善念感化的,你不懂道理,说出这些害人误己的严重恶语,若不为你说破,你将怨家载道,话是可以随便乱讲的吗?”《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章以铨居士书三》【附录】印光大师此段原文节录:龙梓修在江北某县作知县,民以蝗虫为灾请验,至一处,其地踏著,颇松陷脚,问蝗虫何在,云脚下即是,有数寸厚,数里宽,十多里长,尚未长翅,翅成一飞,则将蔽天日,吓极不敢出一言,遂拜天地,求赐民命,未经二三小时,忽大雷雨,蝗虫随雨而灭,此以不能设法,而求天灭蝗之一大感应也。

若出令令烧埋杀,试问有此大力乎。

念佛虎口余生 傅邹仁显,江西清江县傅春浦居士之妻,为人慈祥敦厚,吃苦耐劳,恭敬三宝,念佛不懈。

丈夫去世后,邹仁显伶仃孤苦,孑然一身,靠友人多方接济维持生计,后来被送入清净庵居住。

仁显居士念诵精勤,有空时上山拾柴换取粮食。

当地人大多不懂念佛,见到仁显的良好品行,都愿意与她亲近。

仁显为病人诵经施药,往往有奇效发生。

一天早课后,她照常上山拾柴。

捆好柴背上了正准备要走,猛然看见前面芦苇丛中好象有条牛,村中的二口猪路过,其中一头被咬住了,命在旦夕。

仁显见到,立刻大声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条“牛”居然就此将猪放下,听任它逃之夭夭。

此时仁显感觉对面一双眼睛正目光寒冷地盯着自己,定睛一看,几乎吓死,原来眼前竟然是头老虎!她嘴里还在叠叠地念着佛号,声音却已走了调,想逃可怎么也挪不动脚步,就这么不停地念着佛号,双方不知对峙了多久,突然,老虎屁股一摆,撇下她跑得老远。

山下不远处就有农民在耕田,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那头猪鲜血淋漓地从田埂上逃回家,大家都傻了眼,不明白猪怎么能从虎口逃生;但认为那个念佛的人肯定遭遇不测。

然而断断续续依然听到念佛声,大家一起循着声音前往,只见仁显独自站在那里呆若木鸡,嘴里还在念着佛。

众人赶忙上前一问,她这才缓过神来,丢下柴禾撒腿就跑。

经过这次奇迹,乡里人才知道佛力不可思议,相信的人因此渐渐增多。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附录-跋傅邹仁显念佛感虎舍猪记后》 难产念观音,下体布兜掉 一名佛弟子在四川时,一天到朋友家,听到他家中传来女人的惨叫,一问才知道,朋友的老婆生孩子已挣扎了两天,就是生不下来,再这样下去恐怕大人小孩都保不住了。

他一听,赶紧劝道:“快叫产妇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朋友早已六神无主,只要能救人,自然同意:“好好好,那我能做点什么?”“你嘛,就在院子里,烧香拜佛,跪着念观音菩萨,管保你老婆马上顺利生产。

”于是,夫妇二人拼命念观音菩萨,果然过了没多久,孩子就生下来了。

一开始产妇自己还不知道,听到婴儿哭声才知道孩子生下来了。

产妇告诉大家:“我生孩子时,看见有人用布兜住我的下身,我怎么使劲都生不出来;念了观音菩萨,那块布就掉了,孩子就生下来了。

”大师还听说湖南有个女人生孩子,被怨鬼附体,发狂大笑,咬着自己手上的肉还笑。

公婆见了没有办法,于是大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产妇突然不笑了,儿子就生了下来,这是由于志诚念观音,怨鬼离去了。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下-重印达生福幼二编序》《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净善居士书四》 饭店经理梦见无数人向他讨命 一般来说,从事餐饮行业的人因为杀业太重,不容易修行,不过诚心也能有感应。

北京阜城门内大街有一家名叫九如春的饭店,生意很兴旺。

一天晚上,饭店经理梦见来了无数人向他讨命,心里清楚这些都是自己经营饭店所杀的动物。

经理急忙对他们说:“我一个人,要还你们这么多条命,哪里还得完?我从今不做这个生意了,再请和尚诵经念佛超度你们,好不好?”多数人答应了,但还有少数人不答应,指责他说:“你为了挣点钱,把我们杀得太痛苦,就这样算了,太便宜你,不行!”多数人劝少数人说:“算了,他要是真的肯这样做,对大家彼此都有好处,还是答应他吧。

”少数人还是不放心:“他可要真的这样做才行。

” 经理赶紧发誓:“一定一定!否则你们再来找我嘛。

”讨债的听了,一哄而散。

等到天亮时分,店里伙计起来照例要进行宰杀,却见鸡鸭等纷纷跑出牢笼,四散奔逃。

伙计赶紧报告经理,经理说:“饭店今天不开张了,没有杀的,逃出来的,凡是还在店里的就收起来,已经跑出去的就随他去。

”然后,经理请来东家,说出昨晚作的梦,同时表示,自己决定辞职不干了。

东家说:“既然你不愿杀生,我们不妨将饭店改作素斋馆,这样可好?”于是皆大欢喜,饭店仍叫九如春。

前来吃素的人还是很多,饭店从此更加发达。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覆琳圃居士书》 家和秘诀 周伯遒居士苦恼于亲戚关系,大师向他开示:人生在世,首先要利益于人。

你的亲戚孤儿寡母,处境艰难,他们正是你种福田之处,你不可心怀烦怨,这样才是行菩萨道。

倘若心中怨烦,则不但与菩萨道不合,还与自己的天性本分不合。

妯娌之间不和,你应当以无私大度的心对他们,要怜悯他们不懂佛法,借机开导,让大家同沾法润,才是实行佛法;假如弄成怨家,可就遗憾了。

即使遇到不得不制止的事,也不可心怀怨恨,否则,心量小,功德也小。

他们靠你养活,切记不可摆出你对他有恩的样子,否则人家就算受你恩惠,也难以心存感激。

有则若无,实则若虚,既往不咎,这是家庭和睦的妙诀。

我谦下相待,对方也会和气往来。

很多家庭不和,都因为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斤斤计较,倘若能放下人我心,自然可以不和而和。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居士书三》掌权与度众生 有权力的人,救人救世相对容易,害人害世却也同样容易。

假如靠着干害人害世的事情夺取权力,即使目的是为了救人救世,也不如安心老实地怀着慈善心,随分随力地救世度人,这样才能有益无害。

倘若贪恋权力,还说想以此救人救世,扪心自问,这种大权能平白得到吗?真能诚心修行的人,虽没有权力,同样救人济世,只不过不能象有权势的人做得那么大。

人一旦大权在握,即便能做些救人救世的事,但要他专心办道,不造恶业,当今之世恐怕找不到这样的人了。

平常人,手中拿着别人托为转交的钱,还不是自己的东西,心念就变,造作诸恶;何况真有大权,而不变心的,能有几个?希望同修们不要以为追逐权力就能为大众造福,但能安分守己,就是自己的大幸,佛法的幸事了。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吴沧洲居士书三》印光大师谈“因果报应”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

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弟子吃素念佛多年,总相信学佛之人,有十方三世诸佛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也时常相随拥护。

至于过去生造就的种种恶业,也能渐渐消灭,纵然怨家对头,也无法加害于他。

这是佛经上说的,决定真实不虚。

然而今年三月,我接到上海亲戚寄来的一则讣闻,说一位虔诚信佛的张太太,吃素二十多年,常到居士林听经,逢人必劝念佛吃素,心地慈悲,乐善好施。

不料一天给师兄送素菜,在马路上行走,竟然被汽车轧死。

尸体被巡捕房收去,三天后,家人才接到通知认领尸体,带回安葬。

我听到后,心中十分惊惶,至今疑惑不解。

同修们听到,也都感觉不安,恳求师父开导,告诉我们为什么,她临终遭受如此苦难?她还能不能往生西方?请替大家说个明白,我们才能安心念佛。

大师听了,知道他对佛法还没有真正明了。

就告诉他:众生从无始以来,所作的恶业无量无边。

《华严经》云:假使造作的恶业有形状体积的话,十方虚空也容纳不下。

一个人修持若能真诚无伪,就能转业,可以把后世严重的恶报转化为现世轻微的果报。

凡夫肉眼,只看得见眼前的吉凶祸福,对于过去乃至未来的因果却无法了解。

这位老太太多年精进修行,一朝惨死,也许她这个苦报,可以消灭过去所造的堕三恶道的恶业,反而转生善道。

如果她生前有真信愿,还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没有神通,不敢胡乱猜测说一定往生或是不往生,但可以肯定的是,行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作善却得恶报,是她前世的恶业招来的果报,决不是现在做了善事得的结果。

你们见到老人这种果报,心中便产生好人没好报,还是不要行善的邪见,大家惊惶疑惑,这种知见,和那些不懂佛法的人比,有什么两样?果真深信佛的圣言,决不会因为此事疑惑不安。

因果重重叠叠没有穷尽,这个因还没来得及报,那个果已经成熟。

就象种稻一样,早种的早收;又象欠债的,有权有势的可以先讨到钱。

自古就有一生作善,临终恶死,以此消除往昔恶业,来生便得荣华富贵的。

宋代阿育王寺有一位僧人发心修缮舍利殿,想到沂亲王有势力,就去化募,对方却只捐了一点点。

悲愤之余,他来到舍利殿前,挥刀断手,血流不止死去。

就在同时,沂亲王生了一个儿子,哭闹不休,乳母只得抱着他到处玩耍,走到挂有舍利塔的图像前他就不哭了,一离开又哭,最后把图取下,拿到他面前,居然再也不哭了。

亲王听说后很好奇,派人到育王寺查问,才知道那位僧人正是在儿子出生当天,断手流血而死。

王爷不胜感慨,毅然担当起修复舍利殿的遗愿。

儿子二十岁时,宋宁宗驾崩,膝下无子,就将孩子过继,登基做了四十一年的皇帝,他就是宋理宗。

这位僧人也是惨死,假使他不是哭闹不止,见到舍利图才不哭,谁又会知道亲王的儿子正是断手惨死的僧人夺胎呢?这件事记载于《阿育王山志》,我在拜舍利的日子里读到的。

真正懂佛法的人,不管境况遭遇如何,决不会怀疑因果定律出偏差,或者说佛法不实。

那些不懂道理的人,知见不正,死搬规矩又不知因果复杂,反而错误地生起怀疑。

比如你说的,念佛之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这是确定的真理,决非虚妄不实,但你对于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的道理,并不了解,所以产生了这种不合理的疑惑。

过去西域的戒贤法师,是一代高僧,名震印度,却因宿世恶业,感召重病,痛苦得无法忍受,要自寻短见。

绝望中文殊、普贤、观世音三位菩萨现身,告诉他:“你过去生中,常作国王,恼害众生,本来应当永堕恶道,因你弘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你长劫地狱之苦,你应当忍耐。

大唐国有僧人名叫玄奘,三年之后,将来这里接受法化。

”戒贤法师听后,安下心来,以坚强的意志忍耐病苦,真诚忏悔,过了一段时间病好了。

三年后,玄奘法师来到,戒贤法师嘱咐弟子把自己当年所受的病痛告诉他,那位说苦的人,说得自己泣不成声,可以想见,戒贤法师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

不明白前世因缘的人会说,戒贤法师不是得道高僧,或者说,象这么有修行人都会得如此严重的大病,佛法还能给人什么灵感和利益呢?就是因为你们心中知道得太少,所以稍微见到些不正常的现象,就惊慌失措。

没有善根的人,因此退惰道心,看见恶人现前得福报,对因果起了怀疑。

却不知这是前世所造的因,后来得的果报。

既然行善的人可以把后世严重的恶报转为现世轻微的果报,当然也有造恶的人会把现世轻微的果报转为后世严重的果报。

这些因缘果报都是复杂而难以言表的,祈望你能明察。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周颂尧居士书》印光大师:果报通三世,转变在人心 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由于怕遭恶果,预先就断除恶因,这样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到圆满成佛;众生常造恶因,却想免除恶果,好比在太阳下逃避自己的影子,徒劳奔驰。

无知愚痴的人,稍微作了点善事,就希望得大福报;一遇到逆境,就认为自己作了好事还倒霉,说明没有因果,由此退悔初心,反而毁谤佛法。

他哪里知道果报通三世,命运的转变在于自己的心。

报通三世就是: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遭殃,这叫现报;今生为善作恶,来生获福遭殃,这叫生报;今生为善作恶,第三生、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甚至无量无边劫以后,方受福遭殃的,叫做后报。

后报则迟早不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凡所造作的一切善恶业,绝对没有不报的。

所谓转变由心,就是譬如有人所作的恶业,本来应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此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今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以及遭遇不如意的事,这样,先前所作的本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的恶业就此消灭,还能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

《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间人稍微受点灾殃,不是怨天,就是尤人,没有人作还债想,生悔罪心。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杂草不能得谷米,种荆棘别指望收稻粱。

作恶获福的,是宿世的栽培深,倘若现在不作恶,福报会更大;作善遇殃的,宿世罪业很深,倘若不行善,灾殃也会更大。

善恶之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譬如冰冻三尺,非一朝之寒,切不可怨天尤人、犹豫退悔。

《印光法师嘉言录:六、劝注重因果-乙-明因果之事》吃菜杀生吗? 有人说,吃菜也是杀生。

大师指出:这种话,完全是阻碍人吃素,劝人吃肉。

他怎么不说,我也是肉,大家先来吃我?这句话,就是杀了他都不肯说。

说什么吃菜和吃肉是一回事,都是杀生,其实不然。

人生在世,谁能不呼吸?有人说因为呼吸,伤害微生虫,这就等于吃肉杀生,因此劝人干脆每天杀更大的生命,吃肉算了。

这种邪说,正如同愚痴的人看见人们用粪作肥料,五谷丰登,菜蔬鲜肥,就说粪是最美的东西,应当专门吃粪一样。

多少人按照这种邪说,攻击别人吃素,鼓励人杀生。

曾经也有人这样问大师,大师打了个比喻给他:譬如有人从小生长在茅厕中,总以为粪坑里的东西是世界上最鲜美可口的,唯恐附近一位大富长者没有享受过,特地请他到自己的茅厕中赴宴。

长者骂道:“你真是不知羞耻!自己整天呆在粪坑里吃屎,居然叫我也去。

”粪坑中人一听,大发雷霆,破口大骂:“你这粪坑子,胆敢骂我每天吃屎?你肚子里边,充满屎尿,你不就是一个大粪桶嘛。

还要讲什么清净?苍蝇跳虱在你头上身上拉屎放尿,你完全就是一个粪坑,还敢骂别人?你吃的米和水,都有虫子拉屎放尿,你难道不是吃屎吃尿的人,还有脸来骂我?”长者虽然洁净,然而粪坑中人所责备的情况,一样也不少。

但他只能选做得到的,保持干净;还能真的因为粪坑中人那样说,就去茅厕赴宴不成?我们既然只能量力而为,又如何能将做不到的事提出来责备人?真的一定要人吃肉,为何不请人吃自己的肉?此种邪见,被这面明镜一照即破。

事实上,杀业所涉及的事相十分微细,任何人只要尚未证得初果,持不杀生戒是难以做到真正清净的。

我们只要尽力护生就好,不该苛责无意的伤害和力不能及的事情。

佛要求证得天眼通的阿罗汉,不得用天眼看水,否则,就找不到没有虫子的水了。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二》《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复许止净居士书一》放 生 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师说:人们常常担心,动物放生后又会被抓捕,就连佛弟子也多怀疑,曾有人问起此事。

弟子说,仗佛慈力加被,放生的动物决不会再投罗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但总觉得没能把道理讲透彻。

大师开示说:虽然说大鱼吃小鱼,确有其事;动物放生后又遭捕猎,这样的情况也不能完全避免。

可要是说小鱼都被大鱼吃得一条不剩,绝没有这种道理;放生的动物又全都被抓回去,也没有这种事情,何必多虑。

说小鱼被大鱼吃掉,就算放到长江,也难免不遭网捕,这种担心,似乎有理,实际上是阻碍人行善,反助人杀业。

他自己倒幸运地做了人,又不被杀,才敢说出这种无理的话,来炫耀自己的智慧,想以此说服放生的人。

倘若他自己做鱼做猪,将被杀时,无论如何都不肯这样想。

心里除了希望有人救自己的性命,再不会有别的想法。

他难道会说,我担心自己将来还要被别的动物吃掉,被别的人抓去,宁愿现在就被杀掉,免得以后再遭殃?怎么可以无关痛痒地说出这种阻碍人善念,启发人杀心的话。

这种人来生,倘若不自食其果,只怕天地日月都要挪移换位了。

譬如救济难民,施舍他一件衣服一顿饭,也只能保他不至于马上就死,总不能说:这一点点反正也救不了一辈子,给他有什么用,不如让他冻死饿死算了,免得日后继续挨饿受冻。

又好比强盗抢劫,被抢的人总要反抗,难道会说:有本事抵抗一生,才算幸运;抵挡一时,有什么用,索性让强盗抢光算了,省得以后再被别人抢。

父母对子女,用心抚育,而慈母一旦去世,也不能再养育子女,她是不是也要说:既然我死后养不了孩子,干脆现在就杀掉拉倒。

君子修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难道一定要万无一失,才肯放生?如果这样,全世界的人永远都不能做戒杀放生的事了。

说这种话的人,必将落得自己要死了没人救的下场,可悲可叹。

还有人说:动物太多了,你放得完吗?大师答复:放生这件事,原本是为了使人受到感动,体会到放生的意义,心生恻隐,不忍心吃肉;只要不吃,抓捕者就没有市场了。

水陆空一切生灵,都能在自己的天地上自由生活,这就是不放之普放。

纵然不能人人做到,但哪怕只有一个人不忍心吃肉,这个人一生,就少杀许多生命,就有无量的生命幸免于难,何况还不止一个人。

人和动物虽然不同,佛性却本来不二。

动物因为恶业,沦落得披毛带角,我们因善业幸得人身。

倘若对动物不加怜恤,只顾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总有一天,人的福报享尽,动物的罪报受完,免不了从头偿还,反过来沦为他的盘中餐。

刀兵大劫,都是宿世杀业所感。

所以,提倡戒杀放生,不仅仅救了那些将要被杀的动物,也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了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因;种下长寿无病、安乐团圆、夫妻偕老之缘,使人们生生世世,永不遭受骨肉分离之苦,常享福寿安乐。

因此要随分随力放生,然而,注重戒杀吃素,才是究竟解决的办法;否则,所能放生的毕竟有限,所杀的仍是无穷。

放生原本是为了戒杀,而戒杀必须从吃素做起。

戒杀放生是避免天灾人祸,挽救世道的关键。

大师进一步提示:念佛人更要将自己与一切同伦,通通放生到莲池法海中,永离生死之苦,享真常妙乐,这才是放生最大的收获。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愚僧居士书、复战德克居士书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因果故事真实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