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因果故事真实故事经典上面作笔记,如法吗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笔记

我不算得虔诚的宗教信徒,但我相信有神。

这算是小时候初一十五跟随奶奶去寺院敬香时和那些民间故事留下的印记吧,即使后来学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我在心里依然相信着那些被称为“迷信”的东西。

奶奶信奉的佛教应该是佛教与中国本土道教结合的产物,我觉得应该是类似《西游记》吧,西方世界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东方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偶尔还会串个门什么的。

我设想过深入的,追根究底的用理论挖掘一个宗教的起源、发展和作用,我觉得宗教应当是有神秘感的,你只要用自己的心去相信、信奉,信奉的是什么样的神,这是自由,但必须是善的,是正义的,是不会危害自己和别人的。

选修宗教与文化这门课程,是因为想要了解,我对文化这一课题很感兴趣,也想要了解一些关于宗教的知识。熊老师说阅读一本关于宗教的书,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就选择了佛教。于是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方立天 著)

这也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我第一次以阅读的方式了解中国佛教与中国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的复杂微妙的相互关系。

一、印度佛教的创立、演变和外传

相传约在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古北印度迦毗罗口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释伽牟尼创立了佛教。释伽牟尼生活和创立佛教的年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新旧思想交替和宗教生活盛行的时代。

当时印度各国通行种姓制度。婆罗门教是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宗教。它以《吠陀》为天书,奉之为神圣的经典。尊奉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是所谓分别代表宇宙的“创造”、“护持”和“毁灭”的。而首陀罗,不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宗教生活上都是没有出路的。

但是反对婆罗门教的教派,著名的如耆那教,信奉业报轮回、灵魂解脱、苦行主义和清净与染污的伦理学说。此外,还有学说相近的三家:一是“七元素”说,认为人身由地、火、水

风、苦、乐和灵魂(命)七种元素组成的,七种元素一离散,人也就死亡。二是“命定论”说,认为人身的一切都受命运的支配,个人的意志是无能为力的,伦理道德是毫无意义的,修行是无用的,业报是根本不存在的。三是“偶然论”说,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偶然的、无因缘的,因此主张纵欲。

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名悉达多。是古印度释迦族人,故又称为释伽牟尼。“牟尼”是明珠,喻为圣人。释伽牟尼29岁时抛弃高贵地位,离别妻儿,剔除须发,到深山旷野参访名师,修持学道,以求解脱人生的痛苦。

释伽牟尼教法的主旨,在于阐发人生痛苦的原因,痛苦的消灭和消灭痛苦的方法,其要点是:痛苦说:释伽牟尼学说的基本出发点是,断定人生是苦的。释伽牟尼的这种学说,涉及到人和世界的起源问题。他反对婆罗门教的神创造人和世界的说法,继承了刹帝利卜拉瓦罕王朝创立的“轮回”学说和颇婆罗门的“业力”说。要消除后果,必须根除前因。要消除人生的痛苦,只能采用净心和恪守道德规律的方法,消除“贪”、“爱”和“无明”这些产生痛苦的原因,才能达到目的。解脱说:涅槃就是贪欲、无明、烦恼永远无尽的精神境界,就是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相传,释伽牟尼在成道时,曾宣称他获得了真正的知识:生死已断,已得较高生活;无明已破,知识已生;黑暗已破,光明已生。他的心灵超越世间,得到了解脱。中道说:只有遵行不偏不倚的“中道”才是合理的正确的修行方法。

释伽牟尼创立佛教是东方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影响了印度宗教的思想和各种部门,影响了日后印度历史的发展,而且由于它的外向传播,也影响了亚洲许多国家的宗教、伦理、哲学、艺术、文化、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释伽牟尼反对祭祀,重视个体道德的自我修养,强调主题人格的自我完善,这也有其合理和积极地一面,虽然它所设计的宗教生活、修持途径、解脱目标在本质上看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释伽牟尼还反对神权,不承认神创造世界,但是又承认天神的存在;不承认灵魂不灭,但又主张轮回转世,从而陷入了深刻的理论矛盾中,不得解决。

佛教向北传入大夏,安息以及大月氏,并越过葱岭(帕米尔)传入中国西北地区,随着汉对西域交通的开辟,又传入中国内地。佛教在中国经过流传、演变,到隋唐时期形成了八大宗教,使佛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佛教约在公元7世纪传入我国西藏地区以后,与当地的土著宗教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佛教----藏传佛教。

泰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泰王国三色旗上的白色就是代表佛教。

二、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变化和发展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逐渐的适应,缓慢的流传,到东晋十六国的时候趋于繁荣,南北朝时出现了众多的学派,隋唐时期更是形成了八大宗派,至此佛教进入了繁荣阶段,盛极必衰,尔后佛教在汉地逐渐衰落下去,但在西藏地区又出现了藏传佛教----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流传不绝。

一、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路线有两条。陆路:由中亚细亚传入我国的新疆地区,在深入内地。海路: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传入我国。

佛教传入我国的最早年代,最主要的有两种说法:一是东汉时期明帝永平十年传入论。明帝在位时,邀请沙门迦叶摩腾,并用白马驮着经卷佛像到洛阳;二是西汉武帝时传入论。

二、三国两晋时代佛教开始初步流传。此时佛教典籍翻译事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东晋十六国时期,佛典的大量翻译,中国佛教僧侣学术论坛的纷纷问世,般若学不同学派的竞相成立,民间信佛者的剧增,这一切就汇合成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四、南北朝时期,佛教呈现出的某一部分佛典为中心的各种学说纷纷涌现,各立门户,独尊一经一论,彼此争鸣,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五、中国佛教经历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后,进入了宗教的形成和发展的大成时期。具有本地风光的隋唐佛教宗派的先后创建,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划时期的特色。

六、五代以来佛教在衰微中延续。此后的长期里,出现了各宗派互相融合的趋势,禅宗、净土和其他宗派合为一体。

七、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喇嘛教是佛教与西藏原有宗教长期影响、相互争斗的产物。

佛教典籍,通常被称为佛教藏经。“经”是纵线的意思,取其能贯穿摄持各种佛教义理的意义。

大藏经原指的是汉文佛教典籍,现泛指一切文种的佛教典籍丛书,其中做重要的是汉文、藏文和巴利文的大藏经,尤其是汉文大藏经最丰富最完备。

佛典的第一次结集:在佛灭后的三四个月,他的大弟子摩柯迦叶主持集结典籍;第二次是在佛灭后百年,由长老耶舍主持,在玻利迦园召集七百比丘解决戒律的疑问。第三次结集:约在佛灭二百多年后,孔者王朝的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佛教因而日益兴盛。第四次结集:在佛灭后四百多年,于迦湿弥罗城举行。

以上是小乘佛教经典形成的简况。而大乘经典是经时久远渐次而成的。在古代的印度,个人是不被重视的,有的佛教著作连作者的姓名都不署,而是假托释伽牟尼所作。

汉译佛经的翻译大约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期:自东汉至西晋时代,这个时期算是探索时期。第二期:东晋二秦时代。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有一定的进展,鸠摩罗什译佛典标志着翻译经文事业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时期。第三期:南北朝时代。第四期:佛典翻译到了隋唐时期才真正成熟些,其突出特点和基本标志是由精通教义、梵汉语言的中央僧人担任主译。第五期:宋代,这是汉译佛经的尾声。自此以后汉译佛典的事业也就告终结。

“四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

此外,还有藏文译经、傣文译经和中国僧人的撰述。

佛典的流传伴随着写刻印刷历史前进的脚步,大致经过了写到刻经,再到排印经本的演变过程。

在新版印刷术发明以前,佛经的弘布流通,只能靠抄写的形式流传于各大寺院和民间,中国古代的刻经有两种形式,一是石刻,二是木刻。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指佛教庞大的宗教思想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思想理论、学说和信仰。它大体上包括了互相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生方面,阐述人生现象的本质,指出解脱人生苦难的途径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关于伦理宗教理想的学论,是整个佛教教义的基础,最为重要。二是从探索人生问题出发,继之探索人与宇宙交涉的问题,由此展开寻求宇宙的“真实”。形式了“缘起”、“无常”、“无我”(“空”)的世界观。这是最富哲学色彩的宗教理论,也是伦理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佛教的伦理宗教思想是以释迦尼提出后,后人加以发挥的“四谛”说为基础的。“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佛教的伦理宗教有情识得和证悟道的生命体先分十美,名为“四圣六凡”“四圣”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六凡”亦称“六道”、“六趣”、”“众人”、”有情”,是没有超脱生死轮回,没有获得解脱的凡庸者。“六凡”是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总的来说,蔑视人生是佛教的重要特征。

佛教认为,人身是五蕴和合而成的集合体(色、受、想、行、识)。五蕴最终需要分离消散,人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论,因而,人的本质是“空”的。

人生的八苦,即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人生最是苦,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石。正是由于佛教创立者病态般地把人生涂抹为苦难的历程,视为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从而奠基了超脱世俗的基本立场。

六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生,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个环节,辗转感应,所以称为因,互为条件,所以称为缘,合称十二因缘。

释迦牟尼还把十二因缘和业力、轮回的思想联系、统一起来,用也报轮回说来说明众生的不同命运。佛教把现世的祸福归结于前世所做的业,而现实所做的业要待到后世由神明的裁判。这种神学复杨实际上也到与承认现世的善喜和祸福是不一样的。

缘起论事释迦牟尼佛独创的理论,是当时印度思想界的无因论。偶然论和因论等理论根本对立的。无常论呈从缘起论中派生出来的重要理论。无我论是理论根本对立的。无常论呈从缘起论中派生出来的又一重要理论。

佛教论尊奉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为本师,而自称为释迦摩尼的弟子。出家男女又有四类,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四众。

佛教信仰者出家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程序的,有条件的。一般的程序是按照佛教戒律的规定,先到寺院找一位比丘,请求他作为自己的“依止师”。这位比丘再向全寺院的僧侣说明情由,广泛征求意见后取得一致同意后,方可收其为弟子,然后再为他剃发,受沙弥戒。沙弥至20岁时寺院住持,依止师经过僧侣的同意,召集10位大德长老,共同为他受比丘戒,才能成为比丘,受比丘戒满5年后才可以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行,云游各地,居住个寺院中。

佛教论众多比丘一处和合,如同大树丛聚,故称僧众聚集之处为丛林。我国的丛林清规形成于唐代,在此之前,自后秦逐渐形成由“三纲”负责僧职4的管理制度,三纲包括上座,寺柱和维纳。

佛教徒修行的方式一般来说又两种:一是学习教程,二是修习禅定。

忓法是佛教徒教自我修行的一种重要方法,是通过念经拜佛来忓法遗忘所犯罪,永不退转的一种宗教仪式,打七是禅宗和净土的重要佛教仪式。禅宗在直接参究心性的本身净土专心念佛愿求往西方极乐世界为目的,这样他们的修行仪式就不是礼拜忓法,而是于七日之中,专心参考,称之为“打七”。

浴佛法会: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盛大节日,元代《敕修百丈清规》规定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诞辰,此后南北均以四月八日为浴佛日,举行浴佛仪式。

盂盆会:佛教僧侣的自嗣日在七月十五日。这是佛教超度祖先的一种仪式,依据《论盂盆》举行的盂兰盆仪式,创始于梁武帝,此后成为历代帝王及民间的一种风俗,相沿不绝。

水陆法会: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也称“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水陆会”、“水陆斋仪”、“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的一种非常隆重的忓法事,水陆法会一直沿徒到明清两代。

“焰口施食”后来成为修持密宗的人每天必须修持的一种行事。迈代的习惯,凡佛教重大法会圆满结束之日,或丧事期中,也多举行焰口施食。

我国改地佛寺经历了漫长过程。佛教寺院不仅和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相联系,还和农业生产、商业经济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相联系,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寺院也称“寺刹”、“梵刹”、“僧刹”,佛寺还称“兰若”。改地佛寺发轫于汉代,风靡于六朝,继盛与隋唐,没落于明清。相传自东汉早期明帝时于洛阳雍关西自立白马寺以来,至东汉末年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佛寺,南北朝时期,佛教隆盛,建寺更好,自元代起,我国喇嘛教日益兴盛,尤其是黄教寺庙的建筑,在明清时代到达了高峰。

殿堂时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一般供奉像借以瞻仰礼拜的称为“殿”。僧侣说法修道和日常起居的房舍则称为“堂”,“伽蓝七堂”为佛殿、法堂、僧侣、库房、山门、西净,浴室。

寺院的外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是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口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故称“三殿门”。在天王殿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其左右时四大天王像,弥勒佛的背后是手执宝杆的现天将军的韦驮天像。

寺院中的正殿也称大殿,大雄的宝殿。

菩萨是梵文中“菩提萨埵”的略称,意称为“觉有情”,还译为“开士”、“圣士”“大士”等。菩萨在佛国世界中的地位仅次于佛。相传释迦牟尼为成佛时就以“菩萨”为称号。

汉译典中著名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地藏等。后来观世音、文殊、普贤成为了中国化的菩萨,并称为“三大士”。三大士和地藏菩萨又合称为四大士菩萨。文殊菩萨分别以大智和大行为尊号,而观音菩萨也有大悲,地藏菩萨又有大愿的美名。

大雄宝殿两旁常配有东西配殿,东殿一般是伽蓝殿,西殿一般是祖师殿。

罗汉堂内供奉着五百罗汉,关于五百罗汉的故事,佛经中的说法很不一般。五百罗汉堂中还另有济公像。禅宗称演说大法之堂为“法宝”,其他宗派称为“讲座”,是宣讲佛法皈戒集会的场所,在佛寺中通常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

佛教石窟寺是中国佛教最引人入胜的历史文物和旅游热点。随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在我国由西到东,由北到南形成了几乎遍布于绝大多数地区的佛教石窟群。

敦煌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洞。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首推莫高窟。因此,一般说法的敦煌石窟指的就是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市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是我国最大石窟之一,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气势雄伟著称。

龙门石窟也称“伊阙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的伊柯入口两岸,这里香门和龙门山两山对峙,远望如同一座天然山阙,所以古称“伊阙”。北朝时多凿释迦牟尼,弥勒佛像,唐朝时期主像多是阿弥陀佛,弥勒佛,也有卢舍那佛,药师佛等。反映了唐代净土宗的兴起和石窟造像艺术世俗化的倾向。

佛教徒一向有导师求法的传统。自唐代禅宗兴盛以后,更是强调“学无常师遍历为尚”禅僧常常远离乡曲,脚行天下,寻师访友,求法悟证。

到了唐末,佛教徒集中朝拜的地方共分为四处:五台山——文殊菩萨圣地,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后来主要是集中于由北到南,由东到西的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和安徽的九华山。而五台山为四山之冠。

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东北隅,从北岳恒山蜿蜒而来,有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台山也被成为清凉山,并被佛教比附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

五台山著名的寺院有很多,大量的雕塑,碑刻,墓塔,佛经,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寺院,有显通,塔院,菩萨顶,殊像和罗睺,称五台山的“五大禅处”。

普陀山是浙江省东北部普陀县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原名小白华,又名梅岑山。传说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圣地。普陀山成为近代中国佛教最大的国际性道场,整个普陀山洞幽岩奇,历来为游览避暑圣地。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城西南7公里,因山势逶迤“如臻首娥眉,细而长,美而艳”,故有此名。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且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称。

峨眉山最初流行于道教,东汉时就开始创建道教庙观。到了唐代峨眉山日益兴盛。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圣地,峨眉山佛寺到了明清两代臻于极盛。梵宇林宫,大小寺院近百座。自清以后,寺庙破败不堪,所存不及半熟,主要寺庙有:报国寺,万年寺,洪椿坪,普光殿等等。

历史上在峨眉山阐化的僧人,多属禅宗学人主持道场,初多为青原下法嗣,有曹洞宗,云门宗的僧人,少有属于临济宗的,今则多属临济宗,次为曹洞宗,云门宗的僧人,少有属于临济宗的。今则多属临济宗,次为曹洞宗。

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西南20公里,主峰海拔1342米。其中的天台,莲花,天柱,十王等九峰高出云表。九华山的著名寺院有百岁宫,东崖寺,祗园寺,甘露寺四大丛林。此外还有化城寺,月身宝殿等。

隋唐时代中国佛教形成了八个宗派,这些宗派都有创始者和主要继承人,他们同被奉为祖师。这些祖庭是中国佛教宗派的发源地,在佛教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是天台山:天台宗祖庭,慈恩寺和兴教寺:法相唯识宗祖庭。华严寺和草堂寺:华严宗祖庭。大明寺:律宗祖庭。大兴善寺和青龙寺:密宗祖庭。玄中寺,香积寺和东林寺:净土宗祖庭。禅宗祖庭。

著名喇嘛寺有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外八寺,雍和宫。

中国佛教渊源于印度佛教。大乘佛教兴起以后,其学说和以前小乘佛教学说有所不同,它宣传佛祖慈悲救世,普度一切众生,把出生事和世俗事,即出生和入世融合起来。印度的大小乘佛教是混杂在一起传入中国的。佛教与儒家的论辩,也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佛教的政治观点。

㈠佛教的兴盛和名僧的参与政治。东晋时北方十六国的统治者,多数是为了利用巩固其统治其统治而加以提倡。统治者重视利用佛教的头面人物,也是为了发挥佛教的宗教信仰作用,更有效地统治各族人民。

㈡沙门拜俗问题之争,反映了佛教与王权,儒家的矛盾,从东晋南北朝的情况来看,其结局是互相妥协,二是以王权和儒家的胜利而告终。

㈢灭佛事件。北朝二武灭佛事件,暴露了封建统治者和佛教的矛盾,这表明最高统治者在兴佛灭佛方面的巨大作用,又表明佛教和封建统治者既有适应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

㈣沙门起义。随着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加深,和寺院教职制度的日益等级化,佛教寺院的下层僧众不堪各种奴役,也奋起反抗。

㈠佛教宗派与隋唐王朝。隋文帝杨坚的父母对佛教信仰极深,隋朝时佛教得到了很大发展,唐代约历290年,在20来个皇帝中虽经唐太宗诏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武则天则颁佛教在道法之上,唐睿宗又复敕僧道齐行并进。

㈡唐武宗灭佛和五代后周世宗沙汰佛教。

㈢文人,官吏的佛教和护佛。这也表明了佛教与政治关系的复杂性。

㈠佛教是维护皇权统治的思想工具。

㈡名僧参与元代立国活动。

㈢巩固民族团结和增进对外交往的纽带。

㈣号召和组织农民起义的工具。

佛教学说包含着戒,定,悲三学。戒是指戒律,是防止佛教徒作恶的清规戒律,佛教的一套心性修养途径也为唐以来儒家学者汲取,并熔铸为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在近代佛教道德又一度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派利用为改造国民道德,推进反封建斗争的工具,但成效甚微。

印度佛教的伦理道德观,有一个由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的演变过程。小乘佛教的伦理道德,根据由痛苦折磨所造成的被扭曲了的人性的分析,从人生是苦的判断出发,强调排除自身的生理欲望,提倡出家苦行,以消除自我的痛苦。大乘佛教继承,改造并发展了小乘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它以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为道德出发点,强调“慈悲喜舍”,“自利利他”,“自觉觉人”,以个人解脱和众人解脱的统一为真正解脱的目标。比小乘佛教增加了对待人际关系和关心社会的新内容。

佛教道德修行为的推测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这是基于因果报应原理而确立的。按照因果报应理论,人生的命运,前途受到因果的支配和主宰。佛教道德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追求朝道德的境界。佛教的根本宗旨是深感人生的痛苦,世间的忧患,而以超现实的解脱涅槃为最高理想的境界。大乘佛教认为,涅槃解脱虽然是佛教的最终理想,但绝不是少数人的事,它还主张。众生在经过修持,进入涅槃境界成佛以后,为了普度众生,要不住涅槃,而是深入现实世界,在世间继续教化世人,这是解脱后又回到现实世界的道德活动。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内地,它首先是通过翻译佛典来传播和扩大影响的。印度佛典是从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国家法制和风尚习俗蜕变而来,并吸取和批判印度神话和传统思想而写成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争取了地盘,也推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关于男女关系:印度佛典在涉及男女并称时,有时先列女子,再列男子,即女子在男子之前。为了适应当时中国人的习惯,改变了许多。

关于夫妻关系:淡化了丈夫对妻子的义务,浓化了妻子服从丈夫的依赖性。

关于父子,主仆,君臣关系:这与中国儒家的身份高下的服从支配关系都不同。

中国人当时完全是以黄老之学和神仙方士的观念去迎接和理解佛教的,和佛教原来的宗旨和特质是迥异其趣的。但是,佛教又正是由于被认为和中国黄老同类,和方士道术思想相通而获得了流传。

佛学从依傍玄学到补充玄学,般若学的流传大致经历了“格义”“六家七宗”和“不真空论”三个阶段。

佛教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一方面依附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流传而流行,一方面依附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流派的批判。佛教神不灭论和中国传说的有神论不同,不仅更细致,更严格地阐发了神和形的区别。而且还和轮回转生,修行成神联系起来,成为中国佛教理论的主要支撑点。中国佛教在遭到无神论者的有力批判的沉重打击之后,在思想理论方面就逐渐转向于阐发宗教本体论,认识论,心性论,修养论等问题,这也是后来隋唐佛教哲学的重要内容。

隋唐是中国佛教最隆盛的时代,诸宗并兴,名僧辈出,佛教哲学空前繁荣。佛教与儒林之苑,哲学论坛呈现出了极为复杂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佛教宗派对传统哲学的吸取和对古代哲学的重大发展;二是佛教融合儒道的趋势;三是儒家学者对佛教的支持和反对,排斥和借鉴。

隋唐佛教宗派富有哲学思想的,主要是天台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些宗派的领袖纷纷著书立说,阐发唯心主义哲学,其内容涉及宇宙结构论,本体论,认识论,真理论,意识论,心性论等广泛领域,丰富和发展了古代哲学思想。

佛教和儒道两家的融合也进入了思想文化的深层了。

佛教哲学对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佛教得以在中国长期流传,是和它能够为中国哲学提供,补充新东西直接相关的,佛教还对古代辩证法作出了贡献,如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对主体,自我意识和客观能动性的强调等,都体现了较高的辩证思维水平,值得我们认真地批判总结。

随着佛典的翻译和流传,僧人和文士交往的增多,寺院讲经方式的普及,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各方面灌注着愈来愈大的影响力。魏晋以来中国文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小说,戏曲,都呈现出与先秦,两汉文学的不同面貌,其重要的,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佛教经典的文体和佛教理论的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生命观念以及佛教宣传方法的冲击,渗透,感染,影响。

佛教翻译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佛教推动音乐学的前进,律体诗的产生和诗歌的发展。

佛教导致说唱文学——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的依次产生。

佛教为古典小说提供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由此又可以说,和佛教对中国伦理,哲学领域的作用不同,佛教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较多的值得肯定和批判继承的合理因素。

佛教建筑——佛殿,佛塔和经幢

佛教建筑艺术集中体现在佛寺建筑上面。中国佛寺建筑早期以佛塔为主,至隋唐时代渐以佛殿为中心了,这样佛殿建筑和佛塔建筑两大类,此外还有经幢等建筑。

佛教雕塑是指寺院和石窟中雕刻,塑造的尊像,以及各种金石玉木陶瓷等刻的器皿或艺术品,其中以栩栩如生的木雕泥塑像最为典型。佛教雕塑是佛教艺术的集中体现,主要保存在历代所开凿的洞窟之中,石像不易朽烂,不易被盗走,石窟可以久存不坏,由此也称洞窟艺术。

佛教绘画是佛教引发信仰热忱,扩大宣传影响的一种重要工具。佛画可以形象地传播佛教教义,也可以供佛教信徒礼拜敬奉,还可以备寺院殿堂庄严之用,佛教学者往往也用佛画为宣传佛道的第一方便。

佛教音乐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一些专长歌唱的僧人,一面不断吸收传入的佛曲,尤为重要的是,一面又不死守佛教的旧曲调,善于创新,不断补充新的佛曲,从而使中国佛教音乐获得不断的发展。

㈠腊八节喝腊八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到南北朝日益隆盛,佛教界人士又把腊月祭日和佛祖释迦牟尼纪念日统一了起来,这样腊八节就成了中外合璧的节日。

㈡修佛,菩萨诞日的节日活动。中国佛教僧侣为了强化佛教的宣传效果,对若干佛,菩萨都确立了诞生日,寺院经常举行并不见于印度佛教的诸佛,菩萨诞辰日的纪念仪式。

㈣萨格达瓦节和泼水节。蒙族人民信奉喇嘛教,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成佛,每逢公历四月十五都要举行“萨格达瓦节”。

二,轮回和成佛观念与民间风俗

佛教学说在民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因果报应,轮回转生,修行成佛的一套说教。这些观念对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里冲击,并逐渐形成了信仰民俗:笃信灵魂不灭,崇信佛和菩萨的崇奉膜拜,对鬼神的敬仰畏惧,以及对死者举行的一套丧仪。

有庙神膜拜,丧俗的神秘化,火葬,放生,素食,饮茶等。

看完这本书,大体上对佛教与中国的渊源有了一些了解。很敬佩方立天教授写出了这么详尽的一部作品,高明但不晦涩,全面又赘余。

佛教本就是一门高深的文化,不论信仰与否。从产生到如今,它都在中国,印度以及全世界的历史上留下过了深深的痕迹。佛仁慈,愿我们都能有一颗良善之心,满足之心,清净之心。

加载中,请稍候......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略称《观普贤经》,本经与无量义经、妙法莲华经合称法华三经,贯穿大乘佛教义透、法正、行直的完整体系,涵盖了佛法的见、修、行、果。其中无量义经被称为法华之开经,普贤观经则被称为法华的结经。值得注意的是华严经的最终一品是普贤菩萨行愿品,法华经的终品则是普贤劝发品和观普贤经,籍此可知,佛陀的大乘教法是要依正见发明心地并最终落实于愿行。

经首,佛告与会比丘众自己将在三个月后入般涅。阿难、迦叶和弥勒菩萨代表大众请问如来灭后的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能让众生升起菩萨心,修行大乘方等经典,正念思惟一实境界。二是菩萨如何不失无上菩提之心。三是如何能够不断烦恼不离五欲。得净诸根灭除诸罪。如何能以父母所生清净常眼,不断五欲而能得见诸障外事。佛告曰,往昔在多处已广分别实之道,今于此处为未来世众生等,欲行大乘无上法者欲学普贤行者说。由此一问一答可知本经是佛为已经真正了知法界实相,明彻二层相依不舍万法的大菩萨众所说,教导大菩萨化导众生发起菩提心趋入大乘的行法(观法)。

随即佛陀依次宣说了普贤观法、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大乘义和忏悔法。

一普贤观法。此法经中所说详尽周备,其要点集中于一句若有众生欲观普贤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是名正观,若他观者是名邪观”意为作此观时行者需观自身与普贤菩萨无别是一非二,即是行者当生起境智,转能缘为所缘,达众心同源净秽同心之境,若观者还有佛、菩萨等法相对而观,于大乘究竟了义来说是颠倒想是邪观。

二读诵大乘经思大乘义。大乘经典记录了佛法义理,承载了法界实相和生命背景中的信息,当我们读诵并思维其义时,即能将其开导并显现,产生不可思议之力用。经中亦说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力故,普贤菩萨劝发行故,是十方诸佛正法眼目,因由是法,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佛如来从此法生。”“当勤修读方等经典,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令此空慧与心相应。修学佛法不能经藏,只过他人的片言只语或自己的识见,臆测揣摩无疑是抽刀断水,终无解脱之望

三忏悔法。佛于经中告诫众生,由因缘聚集的六根对六尘生起贪爱执着,遂生诸惑离境逐相,当觉知此不正见所生之烦恼毒害,造成了三界之轮回,唯有依佛教导真心忏悔,发心藉教悟宗,方是度海之舟。所以佛陀作如是说“若有忏悔恶不善业,但当诵读大乘经典。”“若欲忏悔灭诸罪者,当勤读诵方等经典,思第一义。当知此人,于念念顷,一切罪垢永尽无余。”此处的忏悔灭罪,不是世人所理解的认罪处罚,而是众生因执着迷惑落于妄想所生的业障苦海,是自我惩罚,而能摒弃对根识幻境的认同既是忏悔,是自我救赎。此是大忏悔,亦名庄严忏悔,亦名无罪相忏悔,能破六识之妄想境,能身心清净不住于法,念念之中得见普贤菩萨和十方诸佛。切记:“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及此,曾经的修与不修之争当息论了,我们能铭记佛之教诲,落实于行既是行普贤行,是真佛子。既能以父母所生清净常眼,不断五欲而能得见诸障外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因果故事真实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