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维加斯的民主进程是前进了呢还是倒退了

王从圣&|&缅甸民主转型的历程和启示
王从圣 天人讲堂
缅甸民主转型的
历程和启示
(一)近代缅甸成为英国殖民地,独立后陷入军人统治。
1897年,缅甸完全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属印度的一省,由英国派出总督驻缅治理。为摆脱英国统治,昂山和奈温所领导的缅甸独立军于1942年引领日军占领缅甸。1944——45年,昂山又秘密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联盟”,举起了武装抗日旗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重返缅甸,以昂山为副总理,后为总理。日,昂山与英国首先艾德礼签署协议,保证缅甸一年内独立。7月,昂山将军及六位阁员被暗杀。日,缅甸脱离英国独立,成立缅甸联邦共和国。
在独立的大约头十年,缅甸人曾经尝试过民主政治。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缅甸在首任总理吴努领导下实行多党议会选举,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联盟连选连胜,保持着议会多数。尽管如此,这期间是缅甸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各项指标在东南亚地区名列前茅。数百家报刊杂志自由争鸣,大批年轻学子赴海外留学。
新共和国一诞生便陷入内战。最先造反的包括由前“三十志士”成员领导的共产党武装。由于一开始便坚持通过暴力实现国家独立,以及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乱,军队的角色在缅甸举足轻重。
1962年初,吴努在仰光召开民族协商会议。吴奈温以防止国家分裂的理由发动了军事政变,关押了总理吴努和时任总统。吴奈温还废除联邦宪法,成立“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排除民选制度,开始军人独裁统治。后吴奈温将军脱下军装,自任“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确立一党专政。
吴奈温要建设具有缅甸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在缅甸进行了大规模国有化改造,实行计划经济。于是,缅甸陷入经济停滞,1987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缅甸军人政权用高压手段对付社会不满,镇压但同时也激起了一次次强烈的反抗,整个社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1974年,1977年都曾发生学生运动等诸多抗议风波,但都被军人政权轻易镇压了下去。缅甸社会在高压下维持着相对的平静。
1988年,吴奈温宣布进行“货币改革”遭到人民的抵制。从3月13日起,由仰光理工大学开始,学生抗议活动逐步升级。社会各界也开始游行示威,并从支持学生转向要求实行多党民主制。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吴奈温于7月23日辞去纲领党主席职务,但仍然在幕后掌控大权。
日,缅甸全国学联举行全国大游行。各地的学生、农民、工人和地下活动人士都行动起来,公开活动,包括政府职员、僧侣、教师、医护人员、甚至部分空军和海军的军人也参加游行。军政府在日宣布从晚上8时至早上4时之间实施戒严,并禁止5人以上的群体聚集在一起。但缅甸人没有理会戒严令,游行、抗议的规模越来越大,估计有50万人聚集到了仰光市中心,其他城镇也举行了同样的游行争取民主和人权。
当时,昂山素姬刚回国不久,正在仰光医院照顾因病入院的母亲。她在8月26日在仰光大金寺向50万民众演讲,表示支持人民争取民主和人权的斗争。她劝说民众不要采取暴力,不要采取刺激军队的行为,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来寻求和平。昂山素季是缅甸独立领袖昂山将军的女儿。昂山素季的加入为民主运动增添了新的巨大的动力。昂山素姬本人很快就成为这场运动的象征。一些老资格的政界人士也纷纷现身支持恢复民主,保护人权,其中包括前总理吴努和退役将军昂基等。在当时的缅甸议会中,90%的议员同意成立一个多党政府。纲领党也表示将会筹备选举,但是坚持由执政党主导。不过反对党派要求解散军政府,成立临时政府。双方要求的差距巨大,一时难以调和。反对派当时乐观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以为有可能继续发展以给军政府最后一击。
退居幕后的奈温发出威胁说:军队已经做好准备应付紧急状态。这一姿态加剧了军队和市民之间的敌意和对抗。抗议民众的扩大和持续时间的拉长,使得组织工作越发困难。他们中有些人向军队投掷燃烧瓶、刀子、石块、毒镖和自行车的车条。有些人甚至放火烧了一个警察站,打死了四名警察。
日,军方突然接管全国政权。以苏貌将军为主席的“恢复法律和秩序全国委员会”接管全部国家政权。由19名高级将领组成的委员会决定实行军事管制,强硬镇压抗议者。军队开进全国各主要城市,对示威者不加区别开火射击。一个星期之内,约有1000名学生、僧侣和儿童被杀。另外还有约500名抗议者在美国使馆外面被杀。大批的少数民族和很多学生在军政府的追击下逃入森林,甚至逃亡泰国和中国。到9月21日,军政府重新控制了全国局势。1948年缅甸独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民主运动在军政府的血腥镇压之下结束。民间估计死亡人数在三千至一万人之间;官方公布的伤亡数字是95人死亡,240人受伤。此外,还有许多人失踪和被捕。
8888民主运动被镇压以后,苏貌将军履行了先前的承诺于日举行了全国制宪会议的选举。但选举结果大大超出了军政府的预料,其支持的缅甸民族团结党惨败于刚刚组建和登记的全国民主联盟。昂山素姬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是次选举中大胜,赢得了492个议席中的392个。
这一结果使军政权感到恐惧和难以接受,其内部也发生了激烈争论,结果倾向民主改革的苏貌被排斥,强硬派军人领袖占了上风。军方最后宣布选举无效,这导致不少异议人士被迫流亡。获得选举胜利的昂山素季不但不能执政,反而遭到长期软禁。全国民主联盟也被宣布为非法。1992年,丹瑞将军取代苏貌将军全面接掌军政大权,继续一党专政。
8888运动和1990年选举所展现出来的民意使得军政府的核心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坚持军人专制是没有出路的。丹瑞大将在加强对国家的控制的同时也开始推动经济发展,缓和国内紧张局势。军政府在确定控制了全国局势后解除了8888运动期间颁布的戒严令,开始同包括反对派在内的各政党和社会各界人士对话。日,昂山素季被释放。
与此同时,军政府也开始自身的改革。军政府支持的“联邦巩固发展协会”(后改为“联邦巩固发展党”)来扩大与基层民众的联系,争取民众对军政府的支持。从1997年起,“巩发会”频频召开群众大会,从公务员和中学生等群众中大量吸收成员。到1998年3月,该协会成员已经达到1100万,成为缅甸最大的政党。
2003年8月,军政府宣布了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动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路线图计划,其要点是恢复举行国民大会、启动制宪程序和举行民主选举,把国家权力转交给民选政府。但当时人们认为,这个计划是军政府为延长自己的统治而耍的一个花招。而军政府在推行路线图的进展上也确实缺乏力度。
2006年下半年,缅甸基本商品,如大米、鸡蛋、和食用油等,开始大幅度涨价,涨幅达30%到40%。2007年2月仰光街头开始出现民众抗议。日,军政府突然取消燃料补贴,把汽油价格提高一倍,其它很多商品,特别是食品价格都跟着上涨,中下层民众生活负担加重,引起社会的恐慌。
从8月19日开始缅甸各地民众涌上街游行。9月5日,僧侣阶层开始参与。后来,参加游行的民众为了表示对僧侣们的支持也把深红色的带子别在衣服上。所以,这场运动被称为“番红花运动”。9月24日,示威规模急剧扩大。仰光两万多僧侣和众多的支持者从大金寺出发,沿途大声诵经,高呼和平与慈悲的祈祷词。据估计,游行人数超过十万人,队伍绵延达20公里。全国25个城市都举行了游行示威。军政府从25日开始加紧调动部队,并向人们发出警告。9月26日,当局宣布在仰光和曼德勒实施戒严,禁止五人以上聚集在一起。26日这一天,至少有三名僧侣和一名妇女被军警开枪打死,还有100人受伤。另外还有300多人被当局拘留。
军政府的镇压行动在27日继续进行,至少有9人死亡,其中一名是法新社的日本摄影记者长井健司。这场番红花革命虽然也像1988年的民众起义一样被当局镇压下去了,但它对军政府的权力基础造成了更为强烈的震撼。在佛教国家中,杀害僧侣是不可饶恕的,军政府犯下了这样的罪行,也就彻底失去了民意的基础。军政府从这次运动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漫长的独裁统治将国家搞得一塌糊涂,原本富饶的乐土变成了世界最贫穷的国家。2007年,缅甸和索马里一同被透明国际组织列为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外交政策》杂志将丹瑞列为世界第三大的独裁者,前两名分别是金正日和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
(二)昂山素季成为反对派领袖,坚持非暴力抗争。
在民主化运动中,前述昂山将军的女儿昂山素季承载着人民的期望而脱颖而出。昂山素季出生于日,在她两岁的时期其父昂山将军遇刺身亡。19岁时独自到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并在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3月,昂山素季因为母亲生病住院回到仰光,正值国内政局动荡,民众对军政府多年的独裁统治的积怨开始爆发。日,缅甸各地都爆发了民主抗议活动,要求结束从1962年政变上台的军政府统治。日,昂山素季在仰光著名的圣地大金塔广场面对五十万民众发表讲话的时候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她说:“我不能对祖国所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我参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昂山素季被推举为民盟总书记并领导民盟在1990年5月大选中力压群雄,获得议会全部485个议席中的396席。军政府属意的民族团结党仅获得10个议席。但军政府耍赖拒不承认选举结果并派军队搜查民盟总部,并逮捕了民盟骨干。此前,因为组织竞选,日军政府以煽动骚乱的罪名判处昂山素季六年监禁。后来在国际压力下,军政府把这个判决改为六年软禁。从1988年回国以后的21年中,昂山素季的大部份时间都是在某种形式的看押中度过的,中间穿插一些短暂的附加各种条件的“自由”片断。
第一次看押是从日到日共六年。第二次是日到日,共19个月。
第三次是日被拘留3个月,然后转为软禁。
第四次是日,当局在她软禁结束之前宣布延长软禁一年。第五次,军政府在日宣布软禁期限再延长一年。第六次是当局借一个美国青年游泳进入昂山素季住处为由说她违反了软禁规定而再次把软禁延长18个月,直到日最近一次获释。
在昂山素季的理念中,爱是政治的核心。她说:“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民主政治,一个有着同情心和爱心的民主政治。我们不应羞于在政治上谈论同情和爱心,同情和爱的价值应该成为政治的一部份。”
昂山素季是和平、非暴力的民主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这与印度圣雄甘地的政治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昂山素季在15岁与作为缅甸驻印度大使的母亲到了印度,在那里,她接触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思想。
甘地的思想和佛教容忍、宽恕的思想有着一致的内涵,并被昂山素季融入到自己的政治理念,成为她长期政治实践的一个基本原则。昂山素季常说,绝对不能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来解决国内的危机。这种方法表面上看最有效,实际上却让自己堕落到与军政府同样的地步。
她在日接受美国媒体访问的时候更加详细地解释了她关于非暴力变革的思想。她说:“(民主运动)应当是一个能够给我们的民族带来更大的幸福、更多的和谐和更好的和平的过程。如果我们无法摆脱愤怒,无法消除复仇的欲望,这个过程就无法完成。”
昂山素季还说:“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愤怒和嫉恨能够引领我们向前迈进。唯一的途径是理解,是尽最大力量去理解对方,是通过跟我们想法很不一样的人进行谈判,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同意保留分歧。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之中寻求和谐。”因为正义需要宽容来缓和。”
在她2010年11月获得自由后发表的第一次公开讲话中就表示,她对军政府没有仇恨,只有和善,愿意和他们进行对话和沟通。
由于昂山素季的卓越贡献,日,欧洲议会向昂山素季颁发了萨哈洛夫自由思想奖;日,诺贝尔委员会向昂山素季颁发了诺贝尔和平奖;1992年,印度政府授予昂山素季尼赫鲁国际理解奖。
缅甸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通常处于很边缘的地位,因为昂山素季的努力,全球的注意力不断地被吸引到这个国家。
昂山素季与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曼德拉一道成为了全球瞩目的历史性人物。
(三)国际社会对反对派的声援和对军政府的压力
昂山素季极其领导的民盟的活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为表彰昂山素季推动缅甸的民主进步的努力,1990年,昂山素季获得萨哈罗夫奖;199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曾向丹瑞请求释放昂山素季。缅甸的问题首次被联合国安理会提及是在2005年12月召开的一次非正式研讨会上。东南亚国家联盟在对缅甸政府表示失望之余,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内部国会缅甸核心小组会议,并讨论了缅甸缺乏民主的问题。
(四)军政权主导民主改革,确立推动民主进程的“七点路线图”
在民盟等反对派的长期抗争中,军政府清楚地意识到必须进行民主改革,以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2003年8月,改组后的缅甸政府正式对外公布了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动民主进程的计划。
第一步:召开制宪国民大会。
1993年1月,缅甸制宪国民大会召开,但这是完全由军方控制的机构。由于军方和民盟存在重大分歧,昂山素季于1995年11月率全国民主联盟退出制宪国大。后来,缅甸军政府与民盟虽然进行了数度谈判,但始终在新宪法原则及军队未来政治作用等原则性问题上未能取得突破,双方矛盾不时激化。
2004年5月,中断8年之久的制宪国民大会复会,但民盟因昂山素季参政资格问题拒绝与会。制宪国民大会在主要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抵制的情况下,在军方的控制下向前推进。
第二步:确立制宪原则。
日制宪国民大会确定了制宪的基本原则和15个章节的制宪原则和细节。之后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12月起草工作正式启动。但当时人们普遍对军政府缺乏信任,社会普遍的看法是,当局在玩骗人的把戏。
第三步:起草并公布宪法草案。
2007年10月,缅甸政府成立以首席大法官为主任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开始制订新宪法草案。次年2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完成宪法草案起草工作。根据宪法草案,缅甸政治上实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总统将负责组建并领导政府,同时还明确了军队在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宪法草案的公布,标志着缅甸政府完成了路线图计划第三步。
第四步:公决宪法。
2008年5月,缅甸政府在救灾的同时,按原定计划在全国举行对宪法草案的全民公决,结果显示大约92.5%的选民支持这部宪法。在通过的缅甸联邦新宪法中,军方的利益已经得到确认。宪法规定,联邦和省级议会中有1/4的席位留给军方。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缅甸政府开始根据新宪法的要求,着手制定与大选相关的基本法律。
第五步:举行大选。
2010年3月,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签署《联邦选举委员会法》、《政党注册法》、《人民院选举法》、《民族院选举法》、《省(邦)议会选举法》等五部重要法律。缅甸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将在2010年内举行多党大选,落实路线图计划中的第五步。从2010年3月起,一些原有的合法政党和新组建的政党纷纷向新成立的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交了注册申请。吴登盛总理也根据法律规定脱下军装,向联邦选举委员会申请成立巩固和发展党并担任党的主席。8月,联邦选举委员会正式确定大选日期,并在竞选期间为各政党安排通过电视、广播及报纸公开阐述政策主张的时间。
但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自由联盟就以选举不具合法性为由而拒绝参加。
在主要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抵制的情况下,日,缅甸举行联邦议会人民院、民族院和14个省(邦)议会大选。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民族团结党、全国民主力量党等37个政党的3000余名候选人及80多名独立人士参选。
第六步:组建议会
根据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于17日公布的结果,吴登盛总理领导的巩发党在总数1154个议会民选代表席位中赢得882席,包括人民院259席、民族院129席和省(邦)议会494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支持军方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拥有80%的议会席位。作为巩发党候选人参选的现任国家领导人吴瑞曼、吴登盛、吴丁昂敏乌和30多名内阁阁员顺利当选,其余席位由20多个政党和独立人士取得,占议会代表席位总数25%的军人代表则将由三军总司令在稍后时间任命。
第七步:组建政府,军政府移交权力。
日,缅甸国会选出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的登盛为缅甸总统。3月30日,军政府最高领导人丹瑞和副主席貌埃当天退位,下令解散了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军人政府),将政权移交新政府。4月4日,缅甸官方正式宣布,统治国家将近20年的强人,78岁的丹瑞已卸下军事领导人的职位。
(五)新政府向反对派伸出橄榄枝,释放昂山素季,全国和解。
显然,在没有主要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的参与,缅甸的选举就是缺乏合法性的。为此,吴登盛上台后采取切实措施来缓解这一困境。
日,缅甸官方媒体发表题为《握手问候、携手共进》的社论,呼吁各方摒弃前嫌,携手前进。缅甸政府向已被取缔的全国民主联盟发出积极信号并于11月13日释放了被软禁的昂山素季,再次向外界传递希望实现全面和解的信息。获释后,昂山素季与总统登盛、总理Aung
Kyi进行了对话:“双方同意搁置分歧、一起为有利于缅甸和国民的共同目标携手前进”。昂山素姬也被允许可以自由到缅甸各地。
为推动改革,吴登盛于2012年大规模改组内阁,提升了改革派阁员的地位,边缘化保守派。29个内阁职位中的9个有变动。
(六)反对派开始合作并加入议会
2011年12月,全国民主联盟重新登记注册并决定参加选举议会补选。日: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发布公告,在45个议会议席补选中,全国民主联盟最终获得了43席。全国民主联盟主席昂山素季当选联邦议会人民院议员。这样,全国民主联盟就成为缅甸联邦议会中的第二大政党和最大的反对党。
(七)释放政治犯。
吴登盛担任总统以后,为缓解政治紧张局势而多次、大量地释放了政治犯。2011年,缅甸进行了两次大赦,上万名被释放的关押者中有300人是政治犯。但其中著名的良心犯有喜剧演员札哈纳,而8888民主运动的参与者敏哥奈仍在狱中。此时大赦国际等组织估计有600到1700名政治犯还被关押着。
日,登盛大赦6656名服刑人员;日,缅甸政府又释放了651名被判刑人员,其中包括自2005年7月以来一直被软禁在家的改革派军方前总理钦纽、政治犯敏哥奈(1988年学生运动领袖之一)、掸邦民族领导人昆吞乌,以及著名博客家赖乃风。9月17日,即总统登盛即将访美前夕,缅甸新闻部宣布基于“人道理由”再释放500多名囚犯,全国民主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透露,获得特赦释放的可能包括在押的所有424名政治犯,以及前军事情报官员。政府也通过法律允许工人享有组建工会和罢工的权利。
2012年11月中旬,缅甸政府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缅甸前夕释放了452名犯人。
2013年1月中旬,缅甸政府废除了前军政府对异议分子所实行长期监禁的法律。
日,首次对英国正式访问的登盛表示,2013年年底前会释放所有政治犯。7月23日,登盛签署特赦令释放了73名政治犯。同年12月11日,缅甸政府释放了41名政治犯和三名童兵,其中的政治犯大多是根据和平集会法被扣留的异议人士。同年12月30日,登盛宣布特赦所有政治犯(预估约230人),包括尚在法院审理的案件也一律撤销。从吴登盛上台以来陆续有上万名囚犯获释,其中包括近数百名政治犯。
(八)解禁新闻出版和游行示威
日,缅甸政府信息部在其官网上宣布,即日起开始废除对所有缅甸当地出版部门的审查制度。
日,缅甸新闻部在其官网上宣布,公民若希望出版日报,可以在2013年2月提出申请,日报可使用任何语言。申请获得通过后,最早在日就能与读者见面。缅甸军政府自1964年以来就禁止民办日报,国内只有3份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日报,另有180多份周报的一半为新闻报.
日,缅甸有四份由民营周报转型成的日报正式面市,它们分别为《言论报》(The Voice)、《金色新土报》(The
Golden Fresh Land)、《联盟报》(The Union)和《标准时报》(The Standard
Time),许多报纸很早就被读者抢购一空。美联社和日本放送协会(NHK)也将在缅甸设立办事处(缅甸军政府时期,外媒仅有新华社和《光明日报》的中国籍编采团队获准常驻)。同年4月30日,缅甸政府批准10家私营日报出版,其中包括美国的《国际先驱论坛报》英文原版。截止目前共有26家私营日报获准出版,包括24家缅文报纸和两家英文报纸,其中已有6家正式出版上市。
在这个过程中,日,缅甸一名议员表示缅甸议会已通过一项允许公民和平示威的《和平集会与游行法案》,法案在获得总统吴登盛批准后就能成为正式法律。
缅甸社会并没有因为这些松动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九)缅甸议会大选顺利举行,民主转型成功在即
由于2010年议会选举,缅甸最大的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抵制了大选,这使得缅甸民主的真正转型被推迟了。但五年来,缅甸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缅甸政府和执政党都诚心诚意地推动了自由民主的进步。这一点也取得了反对党的认可。
在确保国家稳定和实现平稳政治转型上,总统吴登盛的贡献尤其引人注目。
2012年1月,缅甸总统吴登盛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缅甸改革绝对不会走回头路。我们正处于迈向民主的正确道路上。国际社会应该继续对我们追求目标的努力予以支持和鼓励,因为一个年轻的民主国家正在这个地球上出现。
2012年吴登盛在接受BBC采访时说:我与昂山素季之间没有任何问题,我们正在合作。如果缅甸人民在2015年选举昂山素季担任总统,我将给予支持。
日,缅甸如期举行了五年一次的全国大选,将选举产生联邦议会和省邦议会共1100多名议员。
选举前缅甸政府多次重申要举行一次自由公正的大选。总统吴登盛在大选前夕发表电视广播讲话,明确表示政府和军队将接受大选结果。他还呼吁各方合作确保大选后社会稳定和平稳过渡。
为了确保选举公平公正,减少民众不必要的猜疑,经选委会批准,共有1000多名国际观察员和近万名国内观察员在全国范围监督本次大选。中国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孙国祥率领中国观察团也应邀观察大选。
这次选举,因为最大在野党全国民主联盟的参与而成为全球瞩目的一件大事。据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数据,缅甸有投票资格的选民约3300万人,全国共设46400多个投票站。共有91个政党推举的5728名候选人和310名独立候选人参加本次角逐。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和民盟均推举了1100多名候选人展开全面竞争。
日,缅甸选举委员会公布大选最终结果:民盟在1150个联邦议会和省邦议会议席中共获得886个席位,其中在联邦议会人民院获得255席,在民族院获得135席,在省邦议会共获496席。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收获约八成选票。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共获得118个席位,其中在人民院获30席,在民族院和省邦议会分获12席和76席,位居第二。现在议长,执政党巩发党成员,吴瑞曼承认自己的政党选举落败。
败选政党,尤其败选的执政党是否承认失败是决定选举结果能否被认可,以及选后国家是否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对原来具有垄断地位的执政党来说,推动自由选举常常意味着自己放弃国家政权。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勇于放弃政权的政党要比争取政权的政党同样伟大。我们由衷地感谢缅甸巩发党为世界民主事业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十)总统选举及新政府组成
在日缅甸议会选举中,全国民主联盟获得过半数席位;巩发党败选,获得议会第二大党地位。根据缅甸宪法,人民院、民族院以及军方议员组成的3个议员团将分别推选出一名总统候选人,经由议会全体议员投票选举产生总统,其余两人自动当选副总统。日,全国民主联盟资深成员吴廷觉和民盟钦族议员亨利班提育分别被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推选为副总统。现任仰光省省长吴敏瑞也被军人议员团推选为副总统。
3月30日,在缅甸内比都,当选总统吴廷觉(右二)、第一副总统吴敏瑞(左二)和第二副总统亨利班提育(右一)在联邦议会议长曼温凯丹面前宣誓就职。缅甸新政府30日在联邦议会集体宣誓就职。在当天正式公布的新政府部长名单中,全国民主联盟(民盟)主席昂山素季同时担任4个部门的部长职务。
在新政府18名部长中,除3个职位依照宪法由军人出任,民盟把两个部长职位“让”给前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更是邀请7位独立人士出任7个部长职位。民盟自己只有6人出任部长。
军方在新政府中仍然有牢固的控制能力。政府中国防、内政、边境事务这三个重要部门仍由军方控制。此外,对缅甸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安全委员会是由正副总统、人民院和民族院议长、国防军正副总司令及国防部、内政部、边境事务部和外交部的部长组成,其11名成员中有5名现役将军和1名军方推举的副总统,全国民主联盟方面只有5人。
<img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 box-sizing: border-box ! word-wrap: break-word ! height: auto !"
ALT="王从圣&|&缅甸民主转型的历程和启示"
TITLE="王从圣&|&缅甸民主转型的历程和启示"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英语学习推荐
听写强化训练系统有听写比对,按句停顿,中文翻译、听写错词提示等特色功能.
关注可可英语官方微信,每天将会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VOA慢速英语
VOA常速英语
PBS高端访谈
科学美国人60秒
频道文章点击排行
听力文本BBC news with Mick Cooper.The German manu
听力文本BBC News with Stewart MacintoshThe first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美国称将寻求最有效方式推动缅甸“民主化进程”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5月19日电 (记者蒋国鹏 赵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伊恩凯利19日称,奥巴马政府正在全面检讨对缅甸政策,以寻求通过最为有效的方式推动缅甸“民主化进程”。  凯利当天在就缅甸局势发表的声明中说,仅靠制裁或接触都未能成功地使缅甸发生改变,美国对缅甸政策的目标是“鼓励民主化进程及对人权的保护”。
奥巴马政府正在全面检讨对缅政策,以确保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实现上述目标。  本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称,鉴于缅甸政府的“敌对”政策继续对美国利益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决定把针对缅甸的经济制裁延长一年。舆论认为,此举意在向缅甸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释放长期被软禁的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公民约翰耶托未经缅甸政府许可,秘密前往昂山素季在仰光的居所拜会并滞留两晚。事发后不久,昂山素季即被当局以违反软禁规定为由关押,而耶托也因违反缅甸的安全和移民法律被关押。  据此间媒体报道,缅甸司法部门已经启动针对昂山素季和耶托的法律程序,将择日对二人进行审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凯利对此称,美国驻缅甸大使馆一名领事官员已经获准旁听审判。
08-07-21 14:32·
08-05-29 07:43·
08-05-28 07:40·
08-05-07 09:19·
07-11-09 04:21·
07-11-09 00:14·
07-11-08 04:36·
07-10-25 23:09·
07-10-23 10:06·
09-04-17 11:35·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afari前进倒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