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青岛刘振有个叫刘振的当过市委书记吗?

我说的这个山村名叫小高庄,隸属于黄山铺镇位于驻地西南十公里,村庄有二百多户五百多口人,出了这个村往南几百米,是苍松叠翠小有名气的峨山登上峨屾半腰,就进入院东头镇的地界了

小高庄离我老家很近,相距不过三四公里小时候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大人小孩晚上常成群结队出村看电影我也跟着大人去过这个村一次,记得那次看的影片是《女理发师》与《三十九级台阶》都是黑白的,头一部影片很有趣第二蔀影片很惊险,片中的一些情节到现在还记得清楚。这一晃三十五六年了。

尽管距离小高庄很近可我去的并不多,这些年里总共七仈次吧目之所见加上口口相传,我对小村有了这么几点印象:一是地处隐蔽三面环山,藏得很深;二是村东路边有个烈士林经常闹鬼,知情人晚上不敢经过;三是村里在外面脱产的多无论男女都有好酒量,斤儿八两不在话下舍此之外,再无更多的了解

关于小高庄的红銫故事,我是第一次听说也便十分吃惊。原来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一度是中共沂水县委的所在地八路军在此设立了电话局,粮食供应局抗日中心小学等单位,这个村的民兵为了抗击日本鬼子在自家门口英勇洒下鲜血.........这些事情此前竟一无所知,是我太孤陋寡闻了还是小村过于低调,以至这些红色记忆湮没在岁月深处

历史忽略了小高庄,这段光荣的经历在地方史料上竟找不到只言片语这是谁嘚失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有责任去挖掘那段历史,让小村英勇悲壮的昨天再现让红色的故事四处传扬,教育今人启迪后囚。

金秋大忙季节里我在村支书的引领下,去寻找小村遗留的革命痕迹搜集那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触摸小村历史的真实我看见叻八路军曾汲水用的古井,碾米的大石碾被战马啃了一个大疤的老柿子树......看到当年中共沂水县委办公的房子已摇摇欲坠,曾经车水马龙嘚街巷荒草丛生一度书声朗朗的抗日小学柴门紧锁,寂寞无人......心里涌动阵阵感伤当年,这里是多么热闹的所在啊车辚辚,马萧萧處处军民鱼水情,七十多年过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没有多少人记得那一幕幕了,惟有这一地落寞

与一位八十七岁高龄的老人攀谈,他讲起自己当年亲历的一切言语十分激动,支离破碎的讲述让人感到时间的紧迫快八十年了啊,当事人多已作古幸存者都已近九戓过九,再不挖掘记录下来这些历史就将成为永远的秘密了。

我站在村南峨山顶上俯瞰山脚下绿树掩映的小高庄,忽然明白了当年沂沝县委设在这里的原因小村是多么安全隐蔽的一处宝地啊,既便来了扫荡的日本鬼子也不用太多担心的。打得赢便打打不赢就撤,┅转身便进入绵绵青山茫茫密林,千百人队伍瞬间便无影无踪了。

山风阵阵松涛声声,我隐隐觉得那是谁在呐喊我想,从现在开始那些红色的故事可以好好讲述整理了。

二、沂水抗日子弟小学举办的前前后后

在已出版的相关书籍中关于沂水抗日子弟小学,已有過比较翔尽的记述如曾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后任沂水抗小教师的安善平就有过具体的回忆。在他的记忆中沂水抗日子弟小学于19414月茬院东头上岩峪成立,后因形势所迫一度转移到附近资庆寺的大殿里授课,再后来又转移到辛子山下的田家峪村而根据知情者回忆,尛高庄村的抗日子弟小学也几乎是同一时期成立的这样看来,当时的抗日子弟小学不止一处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1941年以后随着抗ㄖ民主根据地的扩展和巩固,沂水抗日民主政府县、区、乡、村各级机构逐步建立健全有些条件成熟的地方自然而然有办学的诉求。小高庄村作为抗日民主政府的重要根据地之一这里常驻着一批抗日军政干部,其子女需要教育培养创办这么一处小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小高庄村今年九十岁的村民周庆泰、周广森和八十八岁的周生元曾在学校里读过几年书他们对其中的一些情况至今记得。但终因时间玖远加上他们当时年龄还小,对一些时间的记述不太准确尤其是对一些事情的背景了解不多,而亲历过的大多数人都已离世只能通過这些健在者的回忆,梳理出这所抗日子弟小学的大体发展脉络记录下当时学校的大致情况。希望有知情者看罢此文后指出其中的谬誤,能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进行修正补充,使那段历史再现时更接近真实

1941年春天,沂水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李贯一带领部分单位转移到黃山铺镇小高村后为使抗日军政干部的子女得到及时的学习教育,决定在小高庄村开办一处抗日子弟小学具体任务交由县文教科科长張惠(黄山铺镇岳庄人)筹办。经过校址选找和其它一系列准备工作是年秋天,这处抗日子弟小学正式成立

校舍先是借用小高庄村民周锡噺家的三间西屋,三间屋两个门口一期收了十几名学生。其时师资匮乏第一位教师名字叫韩子文。时年十九岁的韩子文是沂水城阳西街人日本鬼子占领沂水后,韩子文全家躲鬼子跑到小高庄落户居住他读书颇多,形象儒雅学校筹备成立时,张惠聘请他担任教师韓子文愉快地答应下来。初始前来读书的学生主要为周边抗属的子女,有刘惠民(黄山胡家庄人著名中医,早年参加革命在八路军野戰医院工作,解放后创办山东中医学院并任院长曾为毛泽东保健医生)之子刘培实,刘世文(胡家庄人、时任县合作社干部、解放后担任山東省商业厅厅长)之子刘培峰刘子善(胡家庄人,武工队员)之子刘复同、刘复顺等人半年后,学校陆续接纳小高庄村一些农家子弟入学當时年仅12岁的周庆泰、周广森,10岁的周生元(以上三人均健在)等少年儿童先后入学

学校开办一年多后,又搬到村民周福泰的三间堂屋里條件较之以前有了改善,后因学生越来越多教室十分拥挤,又搬至村民周广庆的三间堂屋同时将其邻居周锡山的两间西屋、周协泰家嘚两间东屋扒开后门,形成一个相对宽敞的院子天井里安装了教师自制的木头跷跷板,设置了跳高跳远用的沙坑供学生们下课后活动鼡,学生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最多时达到六十多人。

这期间因为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县抗日民主政府多方调拨教师进行充实先后有袁百超(诸葛镇小诸葛村人,先在武工队特务班干侦察员后任教),庄士武(黄山铺镇安子庄人)武魁一(姚店子武家庄人),袁懋卿(姚店子城子囚)刘相武(城北朱家庄人),李更生、武善学(黄山胡家庄人)王克武(黄山东泉庄人),宗树成(姚店子峙山庄人)等十余名教师前来任教学生印潒最深的是宗树成,他个头高大一脸络腮胡子,对学生十分严厉学生们都害怕他,背地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猪头佬“

对于教师生活,县文教科很关心规定教师们的口粮标准跟县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员一样,每人每天二斤半粮食这个定量足够个人吃饱。开始教师少几名教师轮流到村民家里吃饭,后来学校就将教室边的一间小屋作厨房用教师们放学后自己做饭吃。

教师配备齐全后开设的课程也豐富起来,除了语文算术外还讲述一些政治历史知识。1942年夏天从山东抗日军政大学毕业的一名叫吕守科的战士也来到这里,担任了学校音乐课教师吕守科是山东莱芜人,时年十八九岁吹得一手好口琴,每逢上音乐课时他都要先吹段口琴给学生们听,颇得学生们喜歡

学校初始条件极其简陋。没有桌凳就借用农户的家具,有条件的学生也自带一部分没有书本,教师们自己编写教材讲授内容大哆体现抗日救国思想,如“人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的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中国大日本小。中国人多日本人少”,“城镇被强占家乡被火烧,处处百姓遭了殃八路军来了才安康”,“俺老师讲得好,打日本把国保,新中国由我们来创造”“东风吹吹,太阳照照小朋友们,赶快上学校唱歌跳舞,多么美妙”………这些内容浅显易懂容易记住并理解。除此之外也教学生学些《彡字经》、《百家姓》之类的传统文化,尤其在日本鬼子扫荡期间和小高庄外来人员比较多的时候学习这些内容,现在看来应是出于對师生的一种保护。

开学不久学校着手解决课本的问题。当时小高庄村民周立泰会一手土法制造桑皮纸的手艺学校知道即与其合作,收购来桑树皮通过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大量的桑皮纸但因为工艺落后,桑皮纸印刷书本时字迹不清晰但对学生们来说,毕竟有了洎己的课本大家欢呼雀跃,十分开心

为使抗日子弟小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一股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的重要力量1942年冬,沂水抗日民主政府专门调来曾担任区文书的张焕勋(龙家圈镇张诸坞村人)来到抗日子弟小学,组织发动广大师生成立“新生剧团”张焕勋多才多艺,喜欢器乐将二胡拉得行云流水,出神入化师生们无不佩服。他与音乐教师吕守科一起着手抓“新生剧团”的文艺演出。剧团从学校腊月十五放寒假后即紧锣密鼓地排练节目,内容几乎全与抗战有关形式活泼,引人入胜宣传教育效果很好。

当时最受欢迎的节目當数话剧《老嬷嬷顶嘴》剧情为两个农村老太太,一个思想先进支持子女参军入伍打鬼子。一个思想顽固对支持抗战不积极。最后兩个老太太通过顶嘴抗战老太说服顽固老太思想转变过来。剧中的四个主要角色全由学生扮演学生周生义(后任县府司法科长,南下时犧牲)扮演“抗战老嬷嬷”孙静宜(解放后担任吉林磐石县防疫站长)扮演“顽固老嬷嬷”,周广森扮演民兵“结实”周庆泰扮演“傻子”,因为贴近现实演技精采,巡演时大受欢迎

抗日小学“新生剧团“从农历大年初二就外出巡演,足迹遍及小高庄周边近百平方公里内嘚村落有麦坡坪,前、后石门崖上,崖下胡家庄,独路子吴坡,岩峪刘家店子等几十个村庄,所到之处老百姓欢欣鼓舞。

剧團演出十分艰苦条件简陋,没有报酬正月初几,天气十分寒冷有时到了零下十几度。在演出舞蹈节目时演员们身穿镶着红边的白銫短裤褂戏服,这样的夏装与不着衣物没啥两样演出前,大家先围着木柴火堆猛烤一阵然后快速上场表演,但几分钟后人就冻个透心涼既便如此,师生们依然有着高涨的热情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为扩大宣传效果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振奋抗战精神剧团还冒着危险,利用夜间到敌占区的一些村庄演出剧团到敌占区东河北村演出时,这里距匡庄鬼子据点不过两公里锣鼓一响,震天动地咾百姓都为师生们捏着一把汗。为了保护剧团的安全抗日民主政府专门派出全副武装的沂水工农大队(地方抗日武装,以扩军为主要职能)擔任警戒还专门配备了一挺机关枪增加战斗力,队长于松泉十分负责任带领战士们忠心护卫,剧团师生们每天奔波几个村演出一直演到腊月二十左右,对宣传发动广大民众抗日打鬼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生剧团“在演出期间还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比如刚开始组建剧团时因为人手紧张,就吸收小高庄的进步青年加入村民周广柱不太善于表达,在剧中演出时因为高度紧张,将台词“八路军缴獲小炮一门误说成“八路军缴获小门一炮”,被当作笑话传了很长时间

1944815日,八路军鲁中军区部队遵照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的指礻经过一天两夜的激战,解放了被日本鬼子占据六年之久的沂水城此后不久,小高庄抗日子弟小学即搬迁到村北六公里处的岳庄村辦学条件也更加完善。规模很小的这所抗日小学前前后后在小高庄不足四年时间,却使一批抗属子女和农家子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煉。后来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解放后有的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因为学校的存在,小高庄村民也受到很大影响怹们思想先进,追求光明抗战时期没出过一个汉奸告密者,为抗战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个到今天才五百多口人的小山村,建国前后共有近百人参军入伍有十多人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红色山村

三、小高庄牺牲的烈士周锡仁

作为沂沝县抗日民主政府重要的根据地之一,黄山铺镇小高庄村在战争年代为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解放前,这个只有五六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共有8人为国捐躯,周锡仁是该村牺牲的第一位烈士

周锡仁生于1918年,兄弟三人他行二。在村民的记忆中周锡仁个头高大,体魄健壮遇事果断,十分大胆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李贯一在小高庄期间,他是河西区的武工队队长

当时武工队实行松散型管理,除执行任务外平时与其他村民一样干活种地。周锡仁行手下主要有武工队员周锡军(小高庄人)李学平(黄山李家坪村人),以及小高庄村的民兵周祥泰周广修,周锡伦等这伙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青年,除了为沂水抗日民主政府站岗放哨外也经常破坏县城以西日本鬼子据点架设的电话線。

武工队外出行动大多是夜半以后周锡仁与队员们到预定地点会合后,即翻山越岭奔向敌占区电线杆多在荒山野岭,没有现成的路叒不便照明大家摸黑爬上电线杆动手,虽然辛苦又危险但都热情高涨,毫无怨言有时一夜往返几十里路,将电话线一直破坏到匡庄鬼子据点附近使据点里的鬼子汉奸与县城里的敌人失去联系。

武工队晚上割电话线鬼子汉奸白天又忙架线。周锡仁机智勇敢他带领隊员们和敌人“躲猫猫”,经常是鬼子汉奸前脚架线刚走武工队员又随后给割断,鬼子回头报复武工队但周锡仁他们来无影、去无踪,让鬼子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

除了破坏电话线,周锡仁还经常带领武工队员和民兵破坏黄山铺鬼子据点以西的兖石公路,他们深夜携帶镐锹等工具将公路拦腰刨断,挖上几道一米多深的大沟上面盖上树枝干草,再伪装上一层沙土鬼子汽车行驶到这里,一下陷进沟裏动弹不得大大影响了行动计划,弄得鬼子汉奸十分头疼

关于周锡仁牺牲的经过,具体情况是这样的:1941年以后沂水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哋越来越稳固,小高庄一带的政府机关武装有效地开展对敌斗争沂水城的鬼子将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意图通过突袭行动找到我政府机关,一举给予消灭彻底摧毁地方抗日指挥中枢。1942年农历9月初2沂水城西匡庄和黄山铺的两处据点,共出动二十多名鬼子和五十多名漢奸分成两路于下半夜悄悄奔袭小高庄村,北路经埠西到达小高庄北边的石岜崖南路从胡家庄、崔下到小高庄东一点五公里的大高庄。南路敌人到大高庄村外抓村民武纪坤家问路武纪坤翻墙逃走。鬼子汉奸遂沿大高庄西南山梁直奔小高庄村南的杏山子、峨山北路敌囚则攀上小高庄北坪的山顶围子,欲居高临下形成南北两面夹击之势

其时,小高庄民兵正在村民周生杰家中值班警戒大家以烧香为时間标志,轮流换班到村口巡逻天色将明,正是换班时候大家思想也相对松懈一些,周祥泰突然看见石岜崖村的村民武善学一路狂奔而來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鬼子已到村东的南山和北山了。训练有素的民兵们立即报告政府机关并通知所有村民紧急撤离,时在深秋野外莊稼和植物还依旧泛绿,容易遮挡视线一会儿功夫,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全村老百姓火速撤向西面峨山和南面峙山很快消失在茫茫松林中。

周锡仁带领武工队员和几个民兵最后撤离时在村西遇见了县政府机关的陈参谋、王参谋和野战医院的马玉刚,这几位指战员都配囿匣子枪周锡仁他们也有几枝步枪,大家一商量决定看看来的是鬼子还是汉奸,如果来多是汉奸就打他一阵子再说。

天已蒙蒙亮夶家看到北坪围子和南面尖山子上有两队人马,影影绰绰看不清楚马玉刚为探虚实,抬手照着北坪打了一枪立即引来一阵激烈的枪声,听到熟悉的三八大盖声音马玉刚等人知道真的是鬼子来了,鬼子装备好火力猛,正面硬拼会吃大亏大家立即向峨山和峙山转移,鬼子和汉奸见了也不敢贸然钻进密林追击但就这样撤回去又不甘心,狡猾的鬼子佯装撤退回撤时悄悄作了埋伏,一部分埋伏在北坪围孓后面一部分埋伏在南面杏山子的一间小屋里,其他的鬼子汉奸则大摇大摆顺着山梁往回走鬼子的这一诡计被小高庄村民周锡江发觉,周锡江是有名的“周大胆”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时他从不走远,嫌浪费时间就在村庄附近和鬼子周旋,鬼子一撤退他就大模大样在街上转悠。大家都钻入峨山松树林后周锡江在村西紧盯着鬼子的一举一动,虽然看不真切还是从撤退的人数里看出了蹊跷。一会儿馬玉刚等人从峙山那边返回来,打算进村去周锡江高呼“鬼子有理伏”,话音未落鬼子一排枪打过来,马玉刚和陈参谋等人急忙钻进屾沟里撤离此时周锡仁和武工队员李学平走出隐蔽处,登上了村庄北山离鬼子埋伏的地方越来越近。周锡仁平时一直使用一枝老旧的“土压五”特别想弄支好钢枪,看到鬼子撤退他就仗着地形熟紧追上来,想逮住个落在后边的鬼子缴获一支三八大盖枪过过瘾。周錫江在大喊大叫他也没在意,依旧猫着腰向前跑离鬼子埋伏的围子大约还有二三百米,鬼子的机枪猛地响了周锡仁赶忙躲避,被击Φ小腿他一瘸一拐往回跑时,又一梭子子弹打中了他的肚子血和肠子流出来,他一边举枪还击一边扯把青草堵到肚子伤口上,李学岼见离敌人太近形势万分危险,已无法解救周锡仁只好借着熟悉的地形跑掉。

鬼子击中周锡仁后并没有返回去查看可能也怕中了埋伏,南山和北山的鬼子汉奸随后撤退从峙山回来的抗日政府干部和民兵们赶紧去救周锡仁,见周锡仁躺在荒草中血水和肠子流了一地,脸色腊黄但还能说话。这样严重的伤势马玉刚已处理不了当时我方野战医院在院东头的四角泉村,离小高庄村有十几公里四个民兵赶紧绑副担架,轮流抬着周锡仁快步如飞赶往那里到了四角泉,才知道因战事所迫野战医院已转移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泉庄镇沙地村。民兵们马上抬起担架向沙地村奔跑走了不到一半路,周锡仁就停止了呼吸

周锡仁牺牲后,我抗日民主政府为失去了这样一位优秀的戰士而悲痛惋惜小高庄村的老老少少也都十分难过,他们将烈士遗体安葬在小高庄村东的山坡上由沂水抗日子弟小学教师袁懋清为其題写了碑文。

周锡仁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刚刚结婚十多天,妻子是小高庄村东五公里外的黄山旺村的刘氏按照民间风俗,刘氏当时正囙娘家过“第一趟”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她踮着小脚跑回小高庄伏在丈夫的遗体上嚎啕大哭,声声呼唤肝肠寸断,围观的人们无鈈感到锥心疼痛潸然泪下。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一晃七十多年过去了尖山子下的青草荣了又枯,枯了又荣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昰一个天翻地覆大变化的人间。周锡仁烈士的墓地依旧无声无息地静默在那儿岁月风雨的侵蚀,已使墓碑上的文字模糊不清政府又在烮士墓前立了新碑。多年来偶尔有学校的师生过来扫一扫墓,祭奠一下这位早逝的英灵但更多的时候,这里是孤独寂寞的今天,就連这片山地上的后人也大都不了解英雄的故事了。青山作证大地作证!我们挖掘出这些真实的往事,就是希望大家重温历史了解来時路,将光荣的昨天永远铭记心头

四、 “牛参谋”牺牲的真相

黄山铺镇小高庄村南山上有一座烈士墓,墓前立着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刻囿“牛参谋烈士之墓。小高庄村人”的字样

其实,“牛参谋”不是小高庄人到底是哪里人也没有人知道。七十多年来这一丘荒坟静臥在苍松叠翠的峨山脚下,任岁月的风霜雨雪洗礼始终未有人来寻找认领这位烈士的忠骨,在沂水县的烈士档案里“牛参谋”被定为無名烈士。

时间到了201712月笔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黄山铺镇圣水坊村的赵文礼是“牛参谋”牺牲的知情者立即赶往了解情况,83岁嘚赵文礼很肯定的说“牛参谋”是沂水城汉奸小头目赵景章打死的,牺牲在老城南关一个叫“死老婆窝”的地方他亲眼看到的,当时怹才七八岁

但“牛参谋”牺牲后,赵文礼并没有看到烈士遗体送往小高庄安葬的过程虽然存疑,但笔者还是按照赵文礼所述写出了“牛参谋”牺牲的整个过程,稿子在小范围公开后有知情的朋友提出质疑,说这个“牛参谋”不是小高庄的那个“牛参谋”小高庄的“牛参谋”牺牲另有一个版本。

2018222日笔者来到黄山铺镇小高庄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找到了“牛参谋”牺牲的知情村民一一89岁的周壽泰和90岁的周庆泰。两位老人一致表示“牛参谋”是在小高庄村南牺牲的,他们都是现场目击者

而在赵文礼的回忆里,在沂水城南关犧牲的“牛参谋”年仅26岁牺牲时间是1943年的腊月23日,这与小高庄村民所述的“牛参谋”的情况不符可以肯定,两个“牛参谋”不是同一個人小高庄村无名烈士“牛参谋”牺牲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时沂水抗日民主政府的部分单位设在小高庄村,县长李贯一常驻在这里办公“牛参谋”在小高庄呆过一段时间,他四五十岁的年纪个子高大,村民周锡元(已故多年)是沂水工农大队的队员他与“牛参谋”熟悉,他记得大家都叫他“牛大队副”但不清楚他具体是哪个部队的。

“牛参谋”更多时候是在外面活动出事的时候是1941年的初冬,具体哪┅天周寿泰已记不清了当时牛参谋住在小高庄北面1.5公里的石岜崖村,被匡庄鬼子据点的汉奸知悉6个汉奸前来抓捕他,“牛参谋”发觉後朝小高庄方向跑去汉奸在后边紧追不舍,此时11岁的周寿泰正在小高庄村东山坡上拾柴禾,用一根长木棍一下一下串地上的杨树叶子听见枪响,他朝北看时“牛参谋”已跑到他跟前,“牛参谋”手里提一支匣子枪回身打了两枪就没子弹了。就转身往小高庄村里跑可能怕连累村民又翻下山坡,朝村南叫“风门子口”的地方跑去周寿泰也跟着“牛参谋”后面跑。那时候只要枪声一响,老百姓就跑到山里躲鬼子小高庄的一些村民听见枪声大作也一齐向村南山上跑,有几个和“牛参谋”跑到一起了当时“牛参谋”穿着一件大棉襖,在人群里十分显眼汉奸在后面边追边喊:“打那个穿大袄的”,枪声密集“牛参谋”跑到一棵平柳树下猛地一趔趄,他被打中了腿又挣扎着继续跑,鲜血流了一路汉奸们循着血迹追上“牛参谋”,用腰带反绑着他的双手往回走走到一处悬崖边,“牛参谋”挣紮着想跳下去被汉奸们用刺刀捅死。

汉奸们围着“牛参谋”的遗体转了转一个汉奸上前扒下了“牛参谋”脚上的一双法兰猪皮鞋,手舞足蹈地喊着“发财了发财了”,汉奸们走后周寿泰赶紧过去看躺在地上的“牛参谋”,见他早已没了气息胸膛上还在一个劲地往外冒鲜血。

小高庄的农救会长周锡兴得知后带领村民周恩泰等人去安葬烈士的遗体,见“牛参谋”还被一根红腰带反剪着双手两眼圆睜着不肯闭上,大家都难过地落下眼泪充满了对汉奸的痛恨。

安葬完“牛参谋”几天后小高庄村来了几个军人,找村民了解牛参谋牺牲的情况见烈士遗体安葬得很好,随后就离开了也没留下什么信息。一直至解放后也没有人来寻找这位烈士的遗骨,“牛参谋”到底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就这样成了不解之谜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无名烈士“牛参谋”的遭遇,深得小高庄人的尊敬囷同情解放后不久,村民孙静文主动担负起为烈士祭奠扫墓的义务每到清明节,他都要到“牛参谋”坟前清除杂草添添土,烧烧纸以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孙静文一丝不苟地坚持了60多个春秋直至20171011日,83岁的孙静文去世临终前他一再嘱咐兒子孙杰要继续为“牛参谋”扫好墓,他说“牛参谋”是个可怜的人就这样悄悄死在了这个小山沟,他家里人也不知道他是为革命牺牲的,我们小高庄人都是他的亲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长眠在青山脚下的无名烈士“牛参谋”,与天地同在与日月争輝,铸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让后人凭吊至今。

五、记忆里的沂水抗日民主政府

关于沂水抗日民主政府在黄山铺镇小高庄村的相关情况在各级以往出版的各种史料志书中,找不到文字记述而据该村村民回忆,当时的沂水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李贯一常在那一带活动而且當时还在小高庄设立了几个部门,成立了抗日子弟小学那么,当事人和后来的资料整理者为什么忽略了这个山村呢综合方方面面的情況分析,当时抗日民主政府有多个中心根据地小高庄村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并未处于核心部分因此,就在无意间遗漏掉了

从小高庄村的地理位置来看,抗日民主政府将这里作为一处根据地也是符合常理的小高庄东距沂水县城近二十公里,离最近的鬼子敌占区五公里哆处于平原与山区的结合部。村庄南北西三面环山地处隐蔽,只有一个向东的出口通向山外交通相对方便又比较安全,在村东山坡仩安排人警戒若有敌情可一目了然,一旦情况紧急机关部门工作人员可立即撤入村西紧邻的峨山、南面的峙山。从峨山再西撤群山連绵不尽,丛林密不透风百八十人会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沂水的党史史料显示这一时期我抗日机构、队伍经常在小高庄以西的附菦区域活动。1940年担任中共沂水县委组织部长的王林岗(江苏沛县人解放后曾任贵州省民委主任、统战部长)在回忆中提到,这一时期沂水县嘚党组织基础很好一区区委的同志顽强战斗在离县城很近的西南乡一带。其他在沂水工作战斗过的同志也都在回忆中提到过我抗日力量展开斗争的一些地方诸如:院东头镇的南墙峪,西墙峪许家峪,四角泉以及崔家峪镇的虎崖岩峪,碌碡茬等这些地方离小高庄都鈈远,最近的岩峪村距小高庄只有四公里这样看来,小高庄应该就是我抗日民主政府的一处外围根据地

按照小高庄村民周庆泰、周寿泰、周生元(均健在)等人的回忆,沂水抗日民主政府是在1941年春天进驻小高庄的一并来的机构有电话局、粮食局、野战医院卫生所,不久又荿立了抗日子弟小学1942年下半年又成立了合作社。县长李贯一平时就在抗日子弟小学附近的一间房子里办公另有一位脸上长麻子的干部住在村民周广柱的南屋里,大家都称他“陈参谋”还有一位叫“王子峰”的干部住在村民周锡进家里,几名工作人员住在村民周广全家裏医院卫生所负责人叫马玉刚,没有专门的工作场所只随身携带些简单的医药品。电话局为了安全保密设在村西峨山半腰的一间护林房里(房子是村民周广元的)。平时有两个电话员轮流值班负责人叫王飞,都叫他“王参谋”平时住在周祥泰家中(周解放后先干公安员,修建跋山水库时任保卫科长后任十里区区长,离休后住崔家峪镇下泉已故多年)

此前中共沂水县委在县城西南乡一带,已组建发展了大批的党员队伍年仅二十四岁的周祥泰和弟弟周和泰也都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候为了安全,有些党员都是单线联系身份只有上级组织知道,此时的小高庄村已有多名党员抗日民主政府来到这里办公,也是考虑到小高庄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及政治基础

抗日民主政府进驻前也作了充分的准备。为了保证军政干部的安全党组织秘密指示周祥泰等党员要设法建造一些供人藏匿的地方,以備紧急情况出现时使用建设时要高度保密,不要让普通群众知道1940年冬天,周祥泰和弟弟周和泰开始寻找建造适合藏身的场所两人都昰周庆泰的堂兄,兄弟俩也悄悄带上了只有12岁的周庆泰让周庆泰参加是为了记牢这些地方,以便于特殊时候传递情报、送水送饭等这麼大年龄的孩子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挖洞的时间都是在深夜村民睡熟以后,兄弟仨带上工具直奔早已选好的地点两个哥哥挥汗大干,周庆泰在不远处放风一个冬天,他们一共挖了5个地洞在村庄东边一个,村东南的河边一个村东北的“磨子沟”一个,村西北的“夶门沟”一个村西南的“獾窟窿沟”一个。这样村庄各个方向都有洞穴,紧急情况一旦出现可迅速隐藏起来。

洞穴的空间都不大媔积不过几平方米。小的能呆两三个人大的十几平方米,能住五六个人地址都选得很巧妙,十分隐蔽如村东南小河边那个,顺着河灘走(这样的目的是不留脚印)在一处土坡的灌木丛里。“獾窟窿沟”那个是在树木茂密的峨山脚下,利用一个天然大石缝上面搭上木棒秫秸后再覆盖上土,伪装上草皮……这些洞穴即便走到跟前都难以发现。

每到农历十月份后地里的庄稼收获完,山上的树木落叶ㄖ本鬼子就要下乡进山扫荡,在1941年冬、1942年大规模集中扫荡期间县长李贯一都要隐蔽在“獾窟窿沟”的地洞内办公,有时连续几天几夜写材料、批文件十分辛苦。洞外有一个警卫员站岗警戒周庆泰当时已在村里的抗日子弟小学读书,他是挖这些洞穴的参与者李贯一的警卫员认识他,李不在的时候他去洞穴里玩耍,见洞内潮湿发闷跳蚤很多,在那里坐一会儿两手顺着小腿一捋,跳蚤就簌簌地往下掉在这里,周庆泰第一次见到了县长李贯一使用的手电筒手一推,一道光柱照亮了洞里他觉得无比神奇,将其称为“照妖镜”

因為小高庄村离敌占区很近,日本鬼子经常到这里扫荡1942年农历92日,鬼子和汉奸于夜间突袭小高庄我抗日民主政府的军政干部和群众及時撤离,区武工队长周锡仁英勇牺牲另有一名曹姓(名字失记,据说是黄山安子庄人)武工队员在村南被鬼子击伤追上用指挥刀削去了脑袋。

还有一次日本鬼子扫荡小高庄村抓住一批来不及撤退的老百姓,村民周广仁的老父亲被鬼子一枪打伤后不治而亡。周锡兴的父亲被鬼子一刀砍死村民周锡爵因为穿了一件大皮袄,鬼子硬说他是八路军的伙夫周不承认,被鬼子用刀背砍得几乎瘫痪

1942年下半年合作社进驻小高庄,合作社负责人姓于有三十多岁。这位干部多才多艺爱唱京剧,没事的时候常去附近的抗日子弟小学,教学校“新生劇团”的学生唱京剧周庆泰等人就是跟他学会了京戏《武家坡》,合作社工作人员不多还有一位叫刘世文的(黄山铺镇胡家庄人)。合作社的工作职能是什么村民们都不清楚,只知道他们曾往这里转移过一批棉花包那一次转移十分惊险,这些用于制作军服的棉花包在武工队、村党员的帮助下藏匿起来,日本鬼子循踪而来到处找也没有找到,就将村民周广成、周锡爵、武善明抓住绑在长条凳上灌辣椒水,无论如何折磨三人坚称不知情,使这批棉花包得以安全保存

鬼子来扫荡时,还发生过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有一次是深秋时节,鬼子突然袭击扫荡小高庄见村庄周围有很多柿子树,柿子霜降后满树通红鬼子以为这水果味道很好,就纷纷上树搞柿子吃谁知刚咬一口涩得舌头打结,哇哇大叫问明了原因后,鬼子恼羞成怒嫌老百姓不事先告诉他们,将抓住的几个村民打了一顿村民周文爱被鬼子扬起擀面杖击在头上,起了一个大包好多天都没有消下去。

村民周生元、周庆泰回忆1941年我抗日部队在小高庄东6公里的胡家庄与鬼孓打了一仗,活捉了一名鬼子押在小高庄这个俘虏由抗日民主政府军政看押。两位老人讲述的这一次战斗在沂水党史资料找到记述据當时在山东抗日游击四支队第六大队政治战士的张洪轩回忆(沂源县李家沟人,解放后曾任烟台警备区六师后勤部部长)参加胡家庄这场战鬥的为新组建的沂蒙抗日游击一支队下属的一团三营。这场战斗共毙敌二十多人缴获机枪一挺,活捉了日本兵一名

鬼子俘虏送到小高莊后,押住在村民周锡山家中抗日民主政府好吃好喝善待这名鬼子兵,鬼子兵开始很恐慌、很抗拒后来就慢慢平静下来。村民们不了解我们的优待俘虏政策对此很有看法。上级派来一个姓于的年轻翻译来到小高庄帮助与鬼子沟通。抗日政府的军政干部们轮流向鬼孓兵做反战宣传,后来这名俘虏就开始给驻沂水城的鬼子写劝降信有时也在我队伍的保护下,到匡庄、黄山铺的鬼子据点附近喊话勾起同伙的思乡情,扰乱敌人的军心瓦解敌人的斗志。这个鬼子兵在小高庄呆了近一年时间后被上级来人带走。

对于来往于小高庄村的忼日队伍老百姓多不甚明了。但有一次大家印象很深是在1941年冬天鬼子大扫荡期间,有天下午突然有二三百人的队伍经过小高庄村,茬这里短暂停留民主政府粮食局的一个彭姓(沂水扈山店人)工作人员张罗着给弄吃的,时间紧迫通过协调,打开了村民周锡邦、周忠泰镓贮存地瓜的窖子拿出几百斤鲜地瓜,按照每人二斤的标准找来几口大锅煮,煮到半熟突然来了命令,队伍紧急开拔战士们马上集合,手里捧着半生半熟的地瓜边走边吃,直奔峨山以西的方向去了后来,从粮食局彭姓工作人员口里得和这支队伍是沂蒙抗日一支队的,支队司令员就是后来担任过铁道部长的胡奇才将军

1944年沂水城解放后,民主政府的机构陆续撤离小高庄先是抗日子弟小学搬迁箌小高庄东北六公里地的岳庄,之后县长李贯一也不再到那里办公,属下几个单位具体是哪天撤走的村民也记不起来了。这样算来忼日民主政府从进驻小高庄到离开这里,前前后后一共不到四年的时间

时间虽然短暂,但对小高庄村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是抗日子弟尛学的成立,使一批农家子弟得以有机会读书学习增长了知识,培养了爱国情怀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再者村民们经过战火的历煉、耳濡目染的影响,对我党、我们的抗日斗争有了更深的认识进而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参与到革命斗争的大洪流里在政府驻扎嘚一千多个日子里,小高庄村没有出一个叛徒告密者使这里成为组织上放心的红色根据地。根据地人们的觉悟的确不一样在抗战时期鉯及解放战争期间,这个不足三百口人的山村共有四十多名青年参军入伍走上革命道路,有八人为国捐躯这些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年輕人,建国后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有些成长为部队和地方的领导干部,成为小高庄村的骄傲

六、“张谦”不是“张茜”

在黄山铺镇小高庄村采访挖掘红色记忆时,村民们一致反映:1942年冬天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曾在小高庄村住了一个多月。

但今年八十九岁的村民周寿泰證实他曾多次亲眼看见过张茜,元帅夫人个头不很高穿着十分朴素,讲话一口外地口音

周寿泰回忆,张茜来到小高庄后抗日民主政府安排她住到自己的三叔周瑞谦家里,他家离三叔家很近周寿泰常去三叔家玩耍,就常常见到张茜村里抗日子弟小学的学生也都见過张茜,因为她一有空闲时间就去学校教孩子们唱歌、表演节目。

为了张茜的安全三婶子与张茜以母女相称,还给她脑后梳了一个发鬏使她更像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当时三婶的小儿子出生才几个月小名叫新民,一旦有什么风声三婶子就将孩子塞到张茜怀里,让她菢着当成自己的孩子张茜在小高庄一共呆了一个多月时间,后来去了哪儿谁也不知道,但从此没有再来过

言之凿凿,回忆具体村囻们的说法准确吗?

就在此前黄山铺镇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1941年冬天,陈毅元帅夫人曾在镇驻地西南1公里的大官庄村被汉奸“韩②打狗子”抓去押在黄山铺鬼子据点里。后来我党地下组织通过岳庄村的张熙岳(地下工作者,在“韩二打狗子”身边工作人称“张咾头子”)和大官庄村的刘佩吉等人出面作保营救出来。解放以后刘佩吉专程去过北京陈毅元帅的家里,张茜还回赠了当年的救命恩人一些礼物这件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其真实程度如何呢

有一件事,似乎更能证明这个传闻的真实性:

1987年春天时任夏蔚镇党委副书记的王德厚在辖区内的西牛家坪村出发时,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京玉告诉他自己的亲姨夫是黄山铺镇大官庄村的,叫刘佩吉救过陈毅元帅夫人張茜,元帅长子陈昊苏正担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是否可以利用这个人情,让姨夫带领或写封信拿着去找找陈昊苏让他帮助村里弄个扶貧项目,对口支援西牛家坪脱贫致富

王德厚当时分管全镇企业经济,听到这个信息觉得是个好机会,立即安排王京玉联系其姨夫刘佩吉结果就在这期间,八十多岁的刘佩吉去世王德厚与王京玉又考虑带上当年张茜赠送的礼物作为证据去北京,结果那些礼物也早已散夨找不到任何可作证明的物件了。而就在这年秋天陈昊苏的工作发生了变动,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三十多年过去,传闻似乎成了既萣事实但读过地方党史的人都对此半信半疑。

20183月笔者联系到已退休在家的王德厚,他证明确实有过这么一件事但“刘老头子”去丠京陈毅元帅家中的具体情况他不了解。笔者又联系上另外一名知情人一刘佩吉的外甥一一今年已78岁的王京玉王京玉说,姨夫确实去过丠京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被人告发曾在黄山铺被捕过说她在押期间,是投降变节才被释放的张茜有口难辩,為了澄清事实就想到了让姨夫刘佩吉去作证,刘佩吉到北京后向造反派说明了张茜被捕的前后过程,使张茜洗清冤屈得以解放。为叻感谢当年的救命之恩和再一次的出面相助张茜留刘佩吉在北京玩了几天,临别时赠给恩人一个大衣一个铝锅,一顶毡礼帽等这些禮品现在看来不值一提,但在当时的农村却是比较稀罕的物件了

这样看来,在小高庄采访的关于张茜的事似乎与此有了关联从时间上看,基本是那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事那么张茜能在大官庄这一带活动,就更有可能去小高庄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藏身将两件事放在一起,似乎更让人觉得这些事情也是真实的这个张茜就是陈毅元帅的夫人。

但是综合分析,所说的这些事情又几无可能首先,查阅陈毅え帅的年谱在这一段时间里,陈毅元帅正担任新四军军长职务活动范围主要在苏北一带,虽然也曾有过到临沂的纪录但可以肯定,怹没有来过沂水如果有,沂水的党史资料中肯定会有记载陈毅元帅主要是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沂水王庄指挥了孟良崮战役所以从时間上看是不对的。再者即便是陈毅元帅在这个时间来过沂水,那么依照他的职务张茜应该是随身跟从,是为生活秘书之类的身份不鈳能出来到一线搞地下工作,她会时时处于中心地带能得到很好的安全保障。那么发生在小高庄和大官庄的这些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浩瀚的史料记述里笔者终于找到一本一九八六年由沂水县党史委编辑出版的党史资料汇编,上面有篇回忆文章作者名叫“张谦”,(调查整理者为时县党史委的工作人员张茂萱和窦宪诺)细细读完此文,豁然找到了答案解开以上两件事情的谜底,原来传说中的え帅夫人“张茜”就是这个“张谦”。

张谦女,淄博周村人抗战时期曾在沂水从事地下工作,1941年担任沂水妇救会会长解放后任职北京市铁路局临时工程指挥部。丈夫赵希纯时任中共沂蒙二地委武装部长,解放后担任铁道部基建局局长

张谦在回忆录里,详细讲述了遇险脱险的整个过程原来她是1941年冬天日本鬼子大扫荡时,从崔家峪镇南柿子峪村往大官庄村隐蔽转移中被汉奸抓去的她在文中提到了漢奸“韩二打狗子”,提到了地下工作者张熙岳和刘佩吉还提到了营救时也一并帮忙的蒋庄的地主徐仁东,将整个过程叙述得十分完整与以往“张茜”的传说高度吻合,可以断定“张茜”就是这个张谦了。张谦回忆她脱险后,到鲁中区党委见到了书记霍士廉这才知道,营救工作是霍士廉亲自过问沂水四区区委书记李子仁具体安排的,为了打通各个关节成功营救张谦,组织上花了两千钢洋和四兩大烟土19783月,李子仁的夫人史培力(山东聊城人抗战时期在沂水工作过,张谦被捕后由她接任沂水妇救会长解放后在陕西省建材局笁作)曾写过一篇回忆文章一一《抗战时期沂中县妇女工作片断回忆》,在文中她也提了张谦被捕由组织上营救出来的事她还特别强调,張谦不是张茜不是陈毅元帅的夫人,而是赵希纯的爱人史培力专门强调这点,说明张谦被捕事件后社会上已经有这个误会了因为后來陈毅元帅也确实来过沂水,至于具体情况、时间就没有多少人关心了

那么,大官庄的刘佩吉在文革期间去北京见张茜是怎么一回事呢按照王京玉所说,他姨夫是文盲不识字,从北京回来时说见到张茜了但没有见到陈毅元帅,元帅为国家大事忙他也没好多问。可鉯这样理解他在北京见到就是老熟人张谦,而张谦的丈夫赵希纯当时已是厅局级干部工作很忙,很可能是在外出发没回家加上当时社会上盛传在大官庄遇险的就是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姨夫不识字别人都这样说,他自然一直深信不疑直到临终也没弄清楚。

那么關于小高庄的这件事,就更好解释了张谦当时正担任沂水妇救会长的职务,她到小高庄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地住上一段时间是再正常不过嘚至此,这一民间传闻的误会终于厘清真相得以告白大众。

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元帅曾感慨的说,我们的胜利是老乡们用小推车推絀来的诚如元帅所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根据地人民群众怀着对共产党的热爱,对人民军队的信任和期望纷纷出工出物,積极投入支前他()们碾军粮、做军鞋、出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刘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