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多大的防火玻璃行业规模多大,怎么做到的?你想把我玩死

一良心操盘手:我们是这样玩死散户的!_凤凰财经
一良心操盘手:我们是这样玩死散户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做庄必须考虑很多问题: 第一是证监会的监控。操控股票不能让他们抓住把柄,这时候就要考虑多户头,或者拉几个私募大户集体作战。 第二要考虑产业资本的问题。如果我们拉的时候,他们看到利润可观,结果大量抛出筹码,那我们就惨了,必然会亏本出局,在做之前就必需先和他们沟通好,而且还要了解他们手上的流通盘是多少,抛售意向如何,这就是大小非问题。 第三个要考虑的是老庄。如果这个股没有被老庄放弃,那我是尽量不会去碰的,因为一但被老庄反做,那你死得就惨了,就像套游资一样,那死得是非常惨的,所以,选股非常重要。 第四个就是大盘状况,跟风的多不多。社会上的存量资金足不足,就像现在这样,大部分散户或者大户都被大宰一刀,这时候就不适宜做股票,你拉人家卖,结果把自己套在里面.那现在最适宜的就是砸股票。一般人都有个心态,20元买的股,跌到15元不卖,跌到10元不卖,跌到5元仍然没多少会人卖,但是你要跌到2元再拉回4元,不少人一看翻倍基本上都会割肉的,特别是长时间的向下或者横盘。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砸盘就要开始。砸多少为适宜?根据大盘状况,每天操盘必需跟着大盘走,当大盘大跌时,你必需深砸下去,这时候成本很低,只要用少量筹码将关键点位砸开即可,会有止损盘帮你接着砸下去。但是尾盘必需进一些筹码,防止第二天大盘走低或者走高,有一定量筹码就好灵活掌握,也就是说,要在操盘时盯着指标股。 为什么要盯着指标股去做?关键就在于成本,随着大盘波动,你的成本最低,指标股跌时,你也跌,所用砸盘筹码量最少,因为没有多少人敢买,可以深砸。当大盘涨时你去拉,同样无须买多少,只要将关键点位的筹码买掉即可,有人会将股价推上去,到一定高点,你还可以将低位进的筹码出掉一些,这样可以腾出一点资金做一点差价。 所以,我们看到的股市局面就是要涨一起涨,要跌大家都去跌。 坐庄的风险是什么? 一是操作这只股票的不会是我一个庄,一般都是邀请几个人来联手,就像大草原上的猎狗一样,采用群体战术才能更容易获得成功。要是一个人,第一不一定有这个实力,第二就是太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搞不好打不到狐狸还惹一身骚,所以,邀请朋友来合作是肯定的,就谁主谁次的问题了。 既然是合作,风险也是明显的,当市场出现波动时,其中一个朋友立马放水,这时候你就栽了,很长时间的辛苦都会打水漂。还有一个问题是,当市场趋势向下时,自己却没,因为筹码还在自己手中,就想硬扛,这时候同样会完蛋,前几次大牛市结束后不少庄家摔跟头就在这上面。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风险,这就是,注意指标股的动向,因为坐庄的人对大盘指数动向非常敏感,当指标股向上,而一些主力控制的次要股却滞涨,或者有掉头迹象,那我就要先于股指下跌之前想办法将手里的筹码尽量的都交到散户手里去,尽量的腾出现金,只要手上有充足现金,是涨是跌我都不怕。涨了,我手上剩余的筹码完全可以将其打下来;要是跌了,那就可以购买更多的筹码。 当大盘到底准备反转时,也同样会痕迹明显。 谈谈顶和底的问题。 现在不少人都在关心大盘跌到什么位置才是底,、1235?说老实话,我不知道,我不但不知道大盘会跌到什么点位为底,我会连自己坐庄的股票能跌到什么价格为底都不知道,怎么能测算大盘。有人说,20元跌到5元行不行?到底了吗?我说不行,也许跌到1~2元,也许会到8元就算到底了,在股市里没什么顶和底之说,真正起作用的就是供求关系,当跌到供求平衡时,底自然就到了。 例如我的股票,我每天都在让它波动,涨涨跌跌,但某一天我发现,我卖出去的股票,用这些钱买不回来更多或者同样多的股票了,这时候我就不可能再向下做了,这里就应该是它的底了。也许是5元的位置,也许1元的位置还不到,又有谁知道在哪个位置能达平衡呢,只能不断的测试。 顶部也一样,我向上拉,却没了跟风的,那我高价买来的股票又能派发给谁?当然,我拉高给你看价格却又是一码事,底部也一样。 在指数里,同样如此,如果进出资金能达到平衡,那指数就到底了;如果不能,一直要跌到平衡为止。 庄家在下跌中是如何赚钱的? 不少人有时候不理解,庄家的成本是20元,他将股价打到10元或者15元,他不也亏了吗?这真是傻庄,其实散户是不明白的,庄家赚钱的手段很多时候是和散户不同的。我来举个例子,600331,当时有些机构的成本是70多元,但开盘后连砸7个跌停板,最后在38元被打开,按理说机构亏惨,如果庄不砸跌停板,出货的价位不是高些吗?损失不是小些吗? 其实不是这种情况,不砸跌停板出货,散户也会跟着出;而承接盘有限,机构的货是出不掉的,慢慢的下跌机构损失会更惨,并且你由于价格没有吸引力,找不到对手盘,那就成了钝刀子割肉,痛苦只有自知。 采用了猛砸跌停的办法,市场的目光就会集中到那上面来,当跌到一半时,有协同私募或者机构开始巨量吃单,因为在这几天的跌停中市场的关注度非常高,而出现巨单吃货了,这说明这时的股价应该反弹了,技术上超卖出现,股价腰斩,怎么着都要反弹个百分之十几到二十,所以散户、大户一哄而上,机构卖单被哄抢。 但现实情况并不是散户和大户们所想象的,在熊市中放巨量的往往都是出货,看似大单扫货,其实就是庄家们设的陷阱,然后利益分享。 所以,我操作的股票我就希望它能跌下来,尽量的低。 谈谈散户的和庄家的定位问题。 在一个大草原上,小股民就是羊群,而庄家是狼。我这样定位大家可能没什么意见吧,中国股市里70%股民赔钱,这基本上是真实的。就像打麻将一样,四个人打,三个人赔。这三个人的钱自然流入到那一个人口袋里去了,也就是说,股民所赔的数万亿既没消失,也没挥发,而是转移,转移到少数人口袋里去了。这就是狼吃羊的故事。 在草原中,羊看到狼会跑,为什么?怕它把自己吃了。但在股市里却不一样,大部分人买股票喜欢买有庄股,说有庄股拉起来就凶了,会涨的快,最好是强庄。羊在草原上吃什么?吃草。它会选择有狼的地方去吗?而且这个狼还非常彪悍。绝对不会。 这就是股民的自我定位上的错误,你本来是羊,吃草就行了,这个草就是找个业绩良好的股,在合适的价格下把它买来,然后每年等着分红送股来升值。但大部分股民不这样,总想跟着狼后面吃点残羹剩渣,这还有不亏损的道理?所以,大草原上的羊群大部分保留,而股民大部分都被吃了。 主力是如何对散户进行教育灌输的? 我说的这个题目,不少人可能觉得新鲜,没听说过这样的事,主力还能对我进行教育灌输?是不是维稳或者保障群众财产性收入之类的。我说不是,其实你没感觉,那就是主力的成功,主力不需要你感觉什么,只要你按着他的指挥去做就行。 主力有这样的本事?那他叫我割肉我就割肉,让我站顶我就站顶,那我的钱不都让主力赚去了?对,情况就是这样。 那主力给散户灌输的是什么呢?很简单,熊市思维和牛市思维。只要你接受了这两种思维中的一种,你到股市来基本上就是赔钱的,成了主力下酒的小菜。 市场主力是怎样让散户割肉的? 一般人在被套初期总有这样的想法,我就相当于存银行了,我不卖,就是不卖,打死我也不卖,这个股质地又不错,业绩良好,凭什么让我卖?过几年肯定会涨回来的。这时候被套10%,20%,40%,但到了最后70%或者80%以上时反而说了声:&庄爷爷,偶怕你了,给你行了吧。&喀嚓一刀,割个干净。 这种现象很奇怪,为什么在套得少的时候不卖,结果到账上所剩无几时反而能痛下决心割干净呢?其实这就是市场主力的诱惑,因为几年的牛市思维惯性,使你坚决相信牛市还存在,跌20%咱补仓,摊低成本,等它反弹到我不亏时我就出局。但情况却不如你料想的,散户大部分表现为两种:一是到其成本位就不太愿意出了,还想再赚一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股价到不了他的成本位就又下去了,散户的补仓不但没有减少成本反而扩大了亏损。 那我坐庄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太简单了,当跟风盘变少而抛压增大时立即反做,我跑在大部分人前面。 这样的反弹后面的幅度会越来越小,最后干脆横盘,到了最后期,一天跌个一分两分,上下幅度只有几分,你想做T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为我把做T的成本计算好了,买卖的差价不够手续费,再说了。因为不断的下跌,你只要卖出去基本就没什么兴趣再买回来了。 市场主力是到底谁? 要说明这个问题,还是从美国道琼斯最有名的1929年大崩盘说起。 1929年10月,道琼斯发生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崩盘,到现在为止各个学者仍然是众说纷纭,莫终一是,只是说泡沫破裂,导致道琼斯走入熊市,并对后来美国经济破坏极大,导致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萧条。 不过翻翻历史,我到是感觉很奇怪,当时美国经济相当繁荣,完全可以支持美股继续高涨,拿现在的时髦话,基本面支持股价上升,市盈率并不高,那它在牛市7年后为什么突然改变方向?终于我发现了一点,美联储在1929年3月份开始收紧流动性,在后面几个月里有人在大量做空,当年它的一季度,二季度的指数平均值要高于三季度,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市场主力在大量出货,而10月19日的那一天不过是个临界点被击穿罢了。 当时美国总统胡佛发表谈话,要求美国人民要有信心,美国的基本面仍然健康,不过后来好象没有多大作用,救市也不了了之.再后来就更有意思了,美国普通人的财富大量缩水,政府的财力却直线上升,罗斯福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建议下实行新政,将美国的大量资源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市场重整,武器军工方面等,终于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使美国从一个普通国家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当然,在1987年美国股市走熊,还没两年苏联就在美国打压下跨台了,当时苏联赖以生存的能源出口全面亏损,国际居然降到9一桶.要知道将国际原油打到9美元,需要多少财力支持,那都是高买低卖.在29年到87年中间还有几次走熊,因为限于篇幅我就不说许多了。 这说明,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股市走熊和政府的财力是负相关的。政府越有钱,股市就越走熊,政府越没钱,股市越牛! 说说赌场,看看股市有没有它的影子? 一个老板想到一个镇上去开一个赌场,他需要怎样做才能吸引人进来?添置必要的设备,例如吃角子老虎、轮盘赌、明星九七、21点等等。为了吸引人进来,先把这些装置调到1赔2,意思就是你放一元进去,它就吐两元出来。因为刚开始,人家都还不熟悉,所以尽管老板一赔二,玩的人由于不多,老板也不用拿出多少钱来。 由于这个赌场有赚钱效应,结果吸引了小镇上不少人目光,有些人就开始进来也尝试赌一把。这时候老板一看,人来的多了一些,就将装置调1赔1.5。为什么要这样调呢?因为人进来的多了一些,老板贴一点,大家互相赢一些,赚钱效应仍然强烈。 这时候小镇上就开始沸腾了,那个赌场进去的90%以上都赚钱,我不进去还等何时?大家都把钱向里面送。因为人更多,等于人气被激发起来了,赌场老板也要赢利了,就把赌*具的赔率调到1赔0.8,老板开始赚0.2。这里可能有人有疑问,人气已经激发起来了,那个老板为什么不把赔率调更高一些,这样赚得不更快一些吗? 对这个问题老板自然有考虑,还有不少人并没有把钱全部拿出来,如果短时间的调很高就会把人吓走,老板不是赚不到多少钱。终于,赌场里人声鼎沸,大家在赚钱效应的刺激下倾其所有都来赌了。 这时候老板就不动声色的将赌具的赔率改成1赔0.2了,当然,为了稳住人心,留几台机子不改。经过几天,不少赌徒就有疑问,怎么这些机不吐分啊,我都喂了它好些进去了,原来不是这样的啊,喂一点就开始吐了啊,是不是喂少了,还要继续喂? 这时候大厅总有几台机子丢一元吐几元,叮叮当当发出脆耳的响声。因为不少人的疑问,老板就指那几台吐分的机子说:&不是我这赌场不赚钱,主要是你们机子没选好啊,你看看,那几个人不是赚钱了吗?& 经过一段时间,小镇上的人大部分的钱都装进了老板的腰包,没有多少钱再去赌了,但不少人还不死心,就在赌场里死不走,要求救救赌场,说如果不救,那赌场就完了。其实,这时候的老板心如明镜,你们口袋里都没钱了,我救赌场就是我要拿钱出来给你们继续玩,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你们继续在这儿玩,口袋里又没几个钱,我还要找服务人员,还要茶水、电费和机器损耗的倒贴,发神经了我啊?不但不调高赔率,干脆将其调到1赔零。但老板也不想得罪小镇上的人,因为还想人们挣钱后下次继续来,就说,你看看,我又添置了不少新机子,而且到镇上到处号召人家来赌,都尽了最大努力了,人家不愿来啊。 实际上老板现在最希望的是什么?是希望小镇上的人离开赌场去外面挣钱,你不出去挣钱,整天泡在赌场里,老板下次赚谁的?不过小镇上的有些人总整不明白,向老板建议,赌场不旺是否和新玩法缺少有关?例如添加点狮子猫、牌九、梭哈什么的。老板自然点头称是,说后面会考虑,转过背去肚里却骂到:一群蠢货,那玩意更耗钱,这小镇上的人有吗? 大部分散户为什么在股市里不挣钱? 其实,这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网友问我操作的座右铭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慢慢做&。一个庄家,他选择一只股票进入后,就象一个商人选择了一个铺面,租下或者买下后就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买卖股票就是进货和出货。一般来说需要运作很长时间,几年或者更长时间。 那么散户呢?大部分都是过客。什么意思?就是看到这个店生意好了,立即在这个店买点货就在店门口摆着卖起来,所希望的就是店铺能将经销的货物提高价格,自己也能卖上个好价格。这在生意繁荣时无所谓,因为足够的生意,店铺提价仍然可以卖出去,你批的货自然可以沾点光,赚点差价。但到生意疲软时就会怎样?自然会赔掉老本。 这里的关键就是店铺的定价权。你的货首先是在这家店铺里批的,那就说明,你的成本、数量、价位等一系列商业数据无密可保,店铺老板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生意清淡时老板会让你卖给可能是自己销售对象的顾客吗?绝对不会。 那他会怎么做?以比你低的价格向别人兜售。你由于对老板的成本和数量等一无所知,最后你只能以比老板价格更低的办法来出手,而可能买你这个产品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是谁。 也就是说,店铺老板的活动在幕后,你的活动却在店铺老板的眼皮低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吧。 讲讲&给你看价格&的用意。 在街头,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商铺门口写着&清仓大甩卖,羊毛衫原价98,现价56&,不少路人一看,确实便宜了不少,那就买一件吧。当然,现在还有,但可能少了一些,不过,原来是相当多的。 那么,老板亏本了吗?原价98,现价56,这中间老板好象降了不少。其实呢,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老板如果不标那98,现价56是卖不出去的,那个98是给你看的,并不是成交价,要是98能卖出去,老板何必56卖,直接卖98就行了。 这就是给你看价格的妙处,如果你不看到98,你会56去买吗?不会。 在股市上也一样,往往有些股股价拉得很高,这个高位其实不是成交价,是给你看的,就像卖羊毛衫的老板,他真正想要卖给你的价格也许是这个价位的30%~50%。这就是不少人抄底被套的原因,你看到了原来的价,发现跌了不少,就以为它还会上涨,所以被套了。如果你没有看原来的价格,你会在那个价位去买吗?同样不会的。 对上面这个问题,估计现在大家都清楚了,那么我就反过来说说主力是如何让你卖的。 在底部同样有个给你看价格的问题,就是主力如果想在4~5元一带收集筹码,他必然要把它打到2元左右,这个2元不是成交价格,而是给你看的价格。关于这个问题,网络上有一篇很好的帖子,说的是一个庙里的主持,看中了外面一个店铺里经销的佛像,但又不愿意按店铺老板的价格支付,就命和尚们轮流去还价,和尚们去了,一个比一个价格出的低,经过较长时间,使那个老板每一次都悔恨不已:要是早卖了就好了。 最后主持出面,开出了比最后一个和尚高一倍的价格,立即成交,老板还感激不尽。 这个故事就是主力在底部所做之事,打到尽量低的位置给你看。
[责任编辑:niufe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29511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28960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一个案例让你看懂O2O是怎么玩死自己的?
查看: 2412
这几天看了一个案例,讲的是某社区O2O企业是如何陷入困境的?文中分析了很多原因,比如烧钱啊,摊子铺的太大了,超市不支持啊等等都是目前来说很多O2O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但文章中讲到了其创始人的一个观点:先不着 ...
这几天看了一个案例,讲的是某社区O2O企业是如何陷入困境的?文中分析了很多原因,比如烧钱啊,摊子铺的太大了,超市不支持啊等等都是目前来说很多O2O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但文章中讲到了其创始人的一个观点:先不着急赚钱,等积累了足够多的用户,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赚钱(送一些价格高的物品来赚钱等等),可用户积累之后,这家O2O企业却依然没有见到赚钱的曙光,自己却融不到资,陷入了困境。这就让很多人不解了,以前不都是这么玩的吗?你看看京东,到现在还不赚钱,用大量的优惠积累用户,为什么没倒下,而O2O企业积累了用户却活不下去呢?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个问题,这个社区配送的O2O企业案例实在是太经典了。这家主打社区O2O配送的企业为了积累前期用户打的是免费配送的营销牌,哪怕你买一元钱的商品,他也给免费送,而且在一小时内送到。我去,这太狠了。如果你是用户,相比不会拒绝这种堪比雷锋的服务吧。这家O2O企业想法是非常好的,这么多用户积累到手,我就可以玩很多其他东西了。毕竟用户不可能老是买一块钱的东西吧,他们可以买买生鲜啊,家电啊,这样客单价不就高了吗?不就能赚钱了吗?同时我有这么多社区用户,那些想做社区居民生意的人还不抢着来做广告,收钱不要太容易啊。所以累计庞大的用户基数还能没生意做,还能养活不了团队。可惜的是,这些大饼只是一厢情愿,美好的愿望并没有被现实的阳光照射进来。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家O2O企业各种模式都好,积累了用户,反而最后陷入了困境?首先,观念是错误的,对于电商而言,对于O2O而言,你的用户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收益。这点一定要明确,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O2O时代,还死抱着用户量不放,基本上是死路一条。现在这个时代和PC时代不同了,那个时代的电商用户是用户行为驱动,用户是在感知N次之后才决定是不是从这个网站购买,一旦决定就会形成黏性。这个过程历经十余年,比如阿里,京东等。而O2O时代的用户是一种企业驱动型用户,本来社区O2O配送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市场,大家散散步就可以去买东西了,对这种需求并不是很高,但是你也不能说他没有。用户本身的需求并不强烈,你只是用钱打动他们,硬生生的创造出这种需求而已。而且时间很短,几个月,一年的时间算是很长的了,这种情况下你的用户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忠诚度,说白了,在他们眼中,你就是个苦逼。这样的用户数量有什么意义?即便你积累了几百万,几千万的用户,又能如何?所以,O2O时代真正的用户应该是对企业产生实际价值的,而不是拿企业当苦力,当凯子的用户。如果是这样的用户,再多对企业来说也没多大作用。这家O2O企业就是犯了这个大忌,没有区分什么是真正的客户,连自己做的这个事情是不是真正的客户需求都没搞清楚,结果只能是迷迷糊糊的发展客户,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到头了只是一场空。再者,以前所谓的赚钱玩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玩不通了。比如这家O2O企业创始人眼中,有了用户,可以做用户周边的生意。比如腾讯,QQ业务自身不赚钱,可以通过各种彩钻啊,新闻啊什么的赚钱,同样可以回本,甚至发财。这种观念在O2O时代,似乎也未被证实。为什么到了O2O时代,行不通了呢?原因就在于熟人经济下,O端的商家和客户很多已经有了信息传递的渠道,比如一些大超市,本身不缺生意,不缺和用户沟通的渠道(超市本身有卡,有用户信息,可直接推送信息,很便宜,很直接),第三方建立的广告位(这家O2O企业幻想的广告费)就没有多大价值了。一旦这些大型超市没有多少意愿来做广告,基本上就丢失了一大批的广告费。同时与O2O竞争的还有本地论坛等网站,这些网站深耕多年,在当地百姓中信誉很高,上面的广告渠道是很多本地企业主要的发布渠道,他们愿意去这些本地论坛发帖,无形之中就分流了一大批O2O企业的广告费。这家O2O企业老板也想通过物流配送收费,这点似乎更不大容易实现了。毕竟大件商品数量少,而且超市自己有自己的配送队伍,比较专业。外面社会上有大量物流配送人员与O2O企业抢生意,总是这点汤汤水水,想喝的人太多了。通过这个赚钱,几乎不大可能。通过这个O2O企业的案例分析,可以总结这么几点,在O2O时代,传统的用户量观念需要改进,首先分析需求是否满足,是否是真需求,而不是创始人脑袋一热拍出来的。同时还要分析烧钱得来的用户是不是真用户,用户能否为企业带来真正价值,而不是唯用户量至上。O2O沦落到和苦力抢饭吃的地步,在感慨竞争激烈的同时,不得不说,IT真的进入了民工时代。------------------------------------------------------------------------------找建材,上筑牛。筑牛网,做建材生意,就是这么牛。------------------------------------------------------------------------------
上一篇:下一篇: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头条爆料
& 沃禾互联网智库 http://www.ioooooo.com/ Powered byX3.4
广告合作客服QQ:
微信公众号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24,314被浏览4,309,819分享邀请回答2.8K17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https://v.qq.com/x/page/el.html
2016年结语,我活成了自己想活的样子,虽然真的很累,但山高路远,海阔天辽,我们走着瞧。放一些之前回答:▼关于我「姚舜」93年,正在休学间隔年的大四狗暂行走过60个国家;冲浪手、潜水员、摄影师、旅行体验师。大家能在任何热门平台找到我:姚舜不二
我们路上见:) 5.6K87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规模多大合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