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问题,为什么英国战列舰舰长加点干舷设计不如德

我想知道一下,二战的英国战列舰有哪几个级别,有几艘,什么号,与战后为什么不像美国那样改装,早早就退役了???
谈到英国相关信息战列舰估计每个海军史爱好者都会想到划时代的“无畏”号战列舰。)
英国二战前有战列舰共计4级13艘:铁公爵级:铁公爵号,作为海军舰艇母船使用。/伊丽莎白女王级: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巴勒姆号、勇士号、马来亚号/复仇级:复仇号、决心号、拉米里号、皇家橡树号、皇权号/ 纳尔逊级:纳尔逊号、罗德尼号
二战爆发时1艘新完工(英王乔治五世号),3艘在建(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豪号)
战争期间服役、建成的有2级6艘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级:英王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豪号/前卫级:前卫号
战列巡洋舰2级3艘:/胡德号/声望级:声望号、反击号
战争期间损失巴勒姆号、皇家橡树号、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胡德号、反击号战列巡洋舰
共计有战列舰19艘,战列巡洋舰3艘,战争期间共损失5艘。
英国“铁公爵”战列舰 HMS. Ion Duke
“铁公爵”号战列舰因是日德兰大海战英国舰队司令杰利科的旗舰而闻名于世。1931年退役。到了二战爆发时,铁公爵号已经不能称之为一艘战舰了。二战中曾遭德国空军轰炸。
同级舰还有“Maloough”号,“Benow”号,...
谈到英国相关信息战列舰估计每个海军史爱好者都会想到划时代的“无畏”号战列舰。)
英国二战前有战列舰共计4级13艘:铁公爵级:铁公爵号,作为海军舰艇母船使用。/伊丽莎白女王级: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巴勒姆号、勇士号、马来亚号/复仇级:复仇号、决心号、拉米里号、皇家橡树号、皇权号/ 纳尔逊级:纳尔逊号、罗德尼号
二战爆发时1艘新完工(英王乔治五世号),3艘在建(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豪号)
战争期间服役、建成的有2级6艘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级:英王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豪号/前卫级:前卫号
战列巡洋舰2级3艘:/胡德号/声望级:声望号、反击号
战争期间损失巴勒姆号、皇家橡树号、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胡德号、反击号战列巡洋舰
共计有战列舰19艘,战列巡洋舰3艘,战争期间共损失5艘。
英国“铁公爵”战列舰 HMS. Ion Duke
“铁公爵”号战列舰因是日德兰大海战英国舰队司令杰利科的旗舰而闻名于世。1931年退役。到了二战爆发时,铁公爵号已经不能称之为一艘战舰了。二战中曾遭德国空军轰炸。
同级舰还有“Maloough”号,“Benow”号,“印度皇帝”(Empeo of India)号,三十年代初期相继解体。
“铁公爵”号开工:日,下水:日。造船厂:朴茨茅斯船厂
排水量:25820吨(正常)30380吨(满载);尺度:189.8米*27.43米*9.0米
装甲:305-102毫米,甲板76毫米,炮塔254毫米,指挥塔254毫米
武备:10门343毫米主炮;12门152毫米副炮;4门3磅炮;4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航速:21.6节;续航力:7780海里
舰员:925人(1918年12月增加至1267人)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中最为出众的战列舰,他们不仅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且在战斗中战功显赫。尤其是厌战号,可以说是皇家海军中最为著名的战列舰。
舰名
完工日期
伊丽莎白女王
朴次茅斯船厂
1926-27年接受现代化改装
至...
伊丽莎白女王级
个人认为是皇家相关信息中最为出众的战列舰,他们不仅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且在战斗中战功显赫。尤其是厌战号,可以说是皇家海军中最为著名的战列舰。
舰名
完工日期
伊丽莎白女王
朴次茅斯船厂
1926-27年接受现代化改装
至1940.10.?:在朴次茅斯船厂接受第二次大规模现代化改装。被改装为旗舰,
1941年被派往地中海服役
1941.5月参加克里特岛战役
:于亚历山大港内被意大利蛙人炸沉(搁浅)
1942.2月打捞,1943.6月于波士顿海军船厂修复完毕
于本土舰队和印度洋服役
1946.8月除役
:出售解体
舰名
达文波特海军船厂
:与巴勒姆号轻微相撞
:参加日德兰海战,战斗中方向舵破损,并被15枚大口径炮弹击中。
1916.6月于罗塞斯修理完毕
:与敢勇号严重相撞
:修复完毕
1917.6:与一艘驱逐舰相撞,轻微受损
1924.11.?:到1926.4.?期间接受了部分现代化改装
1934.3.?:于朴斯茅斯进入干船坞接受改装
1937.3.?:改装完成
1937.6:重新服役,作为地中海舰队的旗舰
1937.?.?:几乎与一艘大型邮轮相撞
1937.?.?:一门砰砰炮误击马耳他首府瓦莱塔市区
1940.4:参加挪威战役,后参加了纳尔维克战役,击沉德国驱逐舰多艘
完成挪威战役后回到地中海舰队
:参加卡拉布里亚(意大利)战役,于26400码外击中意大利朱尼奥.恺撒号战列舰,并迫使其退出战斗(有记载的最远距离炮击)
参加马塔潘角野战
:与刚勇、巴勒姆和数艘驱逐舰一起击沉3艘意大利巡洋舰
:于克里特岛外被一枚500磅炸弹击中,严重受损。但是该舰一直坚持战斗到5月24日,后回到亚历山大港进行临时维修
在亚历山大港被一枚1000磅近失弹击中
:启程赶赴美国
-:于美国布雷默顿船厂维修
1942.1月参加皇家海军东方舰队
:回到地中海舰队服役
参加代号爱斯基摩人的西西里岛登陆
:护送投降的意大利舰队进入马耳他
参加了萨勒莫登陆并于被三枚德军的引导炸弹击中,严重受损
在马而他临时维修
1944.3月在罗塞斯部分维修完成
带伤参加了诺曼底登陆,完成任务后回到罗塞斯
:于朴次茅斯完成维修后被一枚磁性水雷击伤
于罗塞斯修复部分破损
于1944.11月间参与炮轰布雷斯特、勒阿佛尔、瓦尔赫伦
日出售
从朴斯茅斯被拖往拆毁,途中拖缆崩断在康沃尔海岸的普鲁士湾漂浮多日后搁浅
年间就地解体
约翰.布朗,(Clydeank)
:与厌战号轻微相撞
:参加日德兰海战,严重受损
:部分现代化改装
后加入地中海舰队,于参加卡拉布里亚(意大利)战役
参加马塔潘角夜战
:与厌战号、敢勇号和数艘驱逐舰击沉3艘意大利巡洋舰
:被德国U-331号发射的3枚鱼雷击中,倾覆、爆炸。沉没于希迪.巴拉尼 (Sidi Baani 32-30'N, 26-30'E)附近水域。861人阵亡
舰名
法尔费德船厂
1916.2.?
:发生严重碰撞事故
1916.10月于罗塞斯修复
期间进行部分现代化改装
1937.3进入达文波特海军船厂干船坞进行完全现代化改装
1939.10完成改装
后加入地中海舰队,参加卡拉布里亚(意大利)战役
参加马塔潘角夜战
:与厌战号、巴勒姆号和数艘驱逐舰击沉3艘意大利巡洋舰。在于亚历山大港内被3名意大利蛙人炸沉(搁浅)
1941.12月被打捞,于1943.5月于南非的西蒙斯顿修复
1945.7月除役
出售解体
舰名
阿姆斯特朗船厂
:参加日德兰海战
期间进行现代化改装
1934.10进入达文波特海军船厂干船坞进行完全现代化改装
1936.12月完工,二战期间未参加大的战役
1945.12月除役
日出售解体
复仇级战列舰
伊丽莎白女王级的缩小版本,由于动力装置改回传统结构,性能大打折扣。
二战中仅执行辅助性任务。当乔治五世级形成战斗力后,该级舰大多数功成身退,
作为训练舰直到二战结束。仅有一艘皇权号租借给苏联,即阿尔汉格尔斯克号。
舰名
维克斯(Baow)
1916.3.?
前声望号
1917年接受小规模改装
:与坎帕尼亚水上飞机母舰相撞
二战中仅执行辅助性任务
1944年改为预备役,执行训练任务
1948.9月出售解体
帕尔莫(Newcastle)
1916.12.?
1918年接受小规模改装
二战中仅执行辅助性任务
1944年改为预备役,执行训练任务
1948.5月出售解体
彼得莫 & 坎贝尔.莱德船厂
1917.9.?
1926年接受小规模改装
二战中仅执行辅助性任务
1944年改为预备役,在朴次茅斯执行训练任务
日出售解体
舰名
朴次茅斯船厂
1916.5.?
1919年接受小规模改装
二战中仅执行辅助性任务
1944年改为预备役,后于日交付给苏联海军使用,被重新命名为阿尔汉格尔斯克号
日归还
出售拆毁
达文波特船厂
年接受小规模改装
与被德国潜艇U-47号发射的3枚鱼雷击沉于斯卡帕湾锚地,833人阵亡
该级舰还有声望和反击两艘于停建并改为战列巡洋舰,另有一艘坚定号(HMS.Resistance)停建
纳尔逊级战列舰
皇家海军唯一一级装备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虽然设计不佳,而且主炮性能有所欠缺,
但是由于防护较好,在战斗中应当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舰名
阿姆斯特朗.怀特沃斯船厂 (Newcastle)
年接受现代化改装
1944年接受第二次改装
1946年改为训练舰
1947年除役
:出售解体
舰名
坎贝尔.莱德船厂 (Bikenhead)
进行改装
1945年进入后备役
1946年除役
出售解体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皇家海军使用的最新式战列舰。
结合了一流的装甲防护和防空火力,在战场上表现中规中矩。
舰名
维克斯.巴罗
二战中参加多次战斗
1950年除役
:出售解体
威尔士亲王
坎贝尔.莱德船厂(Bik)
:于关丹外海( 3-30'N, 104-30'E)被日本陆基飞机投下的4枚鱼雷击中沉没
约翰.布朗(Clydeank)
原安森号
1949年除役
出售解体
斯旺.亨特船厂(Newcastle)
原杰利科号
1949年除役
:出售解体
法尔费德船厂(Glasgow)
原贝蒂号
1950年改为训练舰
1955年除役
:出售解体
前卫号战列舰
皇家海军最后一艘战列舰,同样也是唯一一艘没有向敌人发射过一枚炮弹的战列舰。
她为无畏舰在英国的历程划上了一个无声的句号。
舰名
约翰.布朗(Clydeank)
1949年作为训练舰
后作为皇家游艇,出访南非
1954年除役
出售解体
至于退役原因很简单国力下降无法支负庞大的海军军费其次主要对手已经消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战列舰作为一种武器已经过时,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英国海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旧式战列舰wVYWqJ
铁公爵级:铁公爵号(作为海军舰艇母船使用)
伊丽莎白女王级: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巴勒姆号、勇士号、马来亚号,
复仇级:复仇号、决心号、拉米里号、皇家橡树号、君权号
战列巡洋舰
声望级:声望号、反击号
条约型战列舰
纳尔逊级:纳尔逊号、罗德尼
英王乔治五世级:英王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豪号
新型战列舰
前卫级:前卫号
英国在一战结束至二战前投入建造的条约型战列舰为了追求防护性能从而导致在航行性能上都有重大的缺憾,这和英国国力衰退有很大关系。
开战时英国战列舰队以一战时服役的两级战列舰为中坚,在战争中这种老式战舰不断改进在护航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战争期间共损失5艘,巴勒姆号、皇家橡树号被u艇击沉;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战列巡洋舰、铁公爵号舰艇母船被航空兵击沉;胡德号炮战中被击沉。其余在战后相继拆除(英国佬对那些有功于他们的东西都挺狠的,无论是居功至伟的丘吉尔首相还是战功卓著的厌战号战列舰,过河就拆桥,使完便抛弃)。
航空母舰 大约10几艘 不过都不如日美的大型航母
战列舰是全世界最多的 不过大多数是一战时期的
其他的很多 按吨位算世界排名第2 实力很雄厚
因为德国的潜艇...
大致说说拥有驱逐舰的国家:
阿根廷:胡胡伊级2艘、拉普拉塔级2艘、塞万提斯级2艘、门多萨级3艘、布宜诺斯艾利斯级7艘
巴西:马西利奥.迪亚兹级3艘、亚马...
1921年11月,海军裁军会议在华盛顿召开,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确定英美日意法海军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各国在...
前卫号战列舰 (1944) 是英国设计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在陆续开工建造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后,英国海军开始设计狮级战列舰,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狮级战列...
这4艘都是1战时期的老船了,不过2战时的主要战列舰行动和战绩都是他们创造的,大和级虽然比他们好但很少参战.
答: 根据国际法,两国一旦宣战,双方就有互相攻击对方领土的权利。所以在法理上攻击对方的首都是绝对合法的。另外首都是国家的权力与政治的中心,如果有条件的国家基本都会选择...
答: 这个人问了问题从来不处理,大家别上当啊!
答: 民主是为了给决策者一个选择的空间,民主是为了集中服务的,是为了决策者的决策更加合理服务的,即使是美国的民主也不是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最终还是要集中。不知道是不...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英国皇家海军“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建造于1930年代末,是二战前英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设计遵守了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标准排水量不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大于356mm(14英寸),是典型的条约型战列舰。该舰一共建造了5艘,分别是“英王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与“豪”号。在“英王乔治五世”级设计时,由于伦敦海军条约仍在生效,导致1937年已经设计完毕的“英王乔治五世”级的排水量、主炮口径都是当时新一代战列舰中最小的,原本三座四联装共12门的主炮,也因为排水量超标的原因,减为了10门,导致火力密度也没有任何优势。英国人在舰船设计上的功底是相当深厚的,这样缩水过后的“英王乔治五世”级,装甲防护能力却十分强悍,该级舰弹药库顶装甲厚149毫米,舷侧装甲厚374毫米;轮机舱顶装甲厚124毫米,舷侧装甲厚348毫米;主炮面板厚324毫米、塔侧厚224毫米、塔顶厚149毫米。149毫米厚的装甲能抵御406mm炮弹在28003米距离上的命中。不过,守旧的英国人在尽可能的提升了“英王乔治五世”级的火力与装甲后,却悲催的发现:为了降低稳性使用的低干舷设计,导致在北大西洋的恶劣海况中航海性能偏差;为了降低重量而使用的四联装炮塔,结构复杂,可靠性存在问题;最后,为了追求战列舰A炮塔主炮能向正前方0°仰角设计的无用需求,导致在大风浪下前甲板上浪严重。“英王乔治五世”级的首舰“英王乔治五世”号于日下水,日服役。日,该舰参与了对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搜寻,5月27日,“英王乔治五世”号与“俾斯麦”号展开激烈交火,并命中“俾斯麦”号,最终“俾斯麦”号在多艘英军战舰的围攻下沉没。刚服役时的“英王乔治五世”号。“英王乔治五世”级的二号舰“威尔士亲王”号于日下水,日服役。“威尔士亲王”号在刚刚服役仅一个多月后,就参加了追击“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战斗,5月24日,在丹麦海峡之战中,“威尔士亲王”号的一发炮弹命中了“俾斯麦”号,造成“俾斯麦”号燃油泄漏,航速下降。在这场战斗中,“威尔士亲王”号被命中7弹。丹麦海峡之战中的“威尔士亲王”号。值得注意的是,“威尔士亲王”号前方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此战中被击沉,这张照片是该舰存世的最后一张照片。在纽芬兰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1941年8月,该舰搭载着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举行了会面,这次会面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1941年11月,“威尔士亲王”号受命前往远东,支援太平洋地区的美军作战。该舰与“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一起组成了大名鼎鼎的“Z舰队”。 “Z舰队”在截击日本登陆舰队的途中被日本潜艇伊-65发现,12月10日,“Z舰队”遭到日军86架轰炸机的袭击,“威尔士亲王”号与“反击”号相继沉没。正在被日军攻击的“威尔士亲王”号(上)与“反击”号(下)。正在下沉的“威尔士亲王”号,船员们正在逃生。“英王乔治五世”级的三号舰“约克公爵”号于日下水,日服役。该舰服役后主要在北大西洋活动,1943年12月,“约克公爵”号在北大西洋的北角海战中击沉了德军“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由于北角海战打响之时正值北极的极夜,因此后人用油画的方式描绘了“约克公爵”号击沉“沙恩霍斯特”号的壮举。击沉“沙恩霍斯特”号以后,“约克公爵”号的炮手们在前主炮前合影留念。“英王乔治五世”级的四号舰“安森”号日下水,日服役。该舰服役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与“约克公爵”号一样,都是在北大西洋度过的。1944年4月,“安森”号参与了围歼德军战列舰“提尔皮茨”号的战斗行动。“英王乔治五世”级的最后一艘“豪”号于日下水,日服役。1943年7月,“豪”号参与了进攻意大利的作战行动。“英王乔治五世”级的五艘战舰,除了“威尔士亲王”号于日战沉以外,其他四艘都幸存到了战后。可惜的是,四艘战舰都没能逃过战后的大裁军,在年,全部拆毁。2002年,“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船钟被英国潜水员打捞出水,安置在利物浦的默西塞德郡海事博物馆。
本文「“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为皇家海军征战全球」转载自网络,作者hawk26讲武堂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德国H级战列舰据说在H-44后还曾设计过一艘更大的,装载8门800毫米主炮,满载排水量627843吨,是真的么?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众所周知,在纳粹海军的H计划里,希特勒曾经异想天开地提出把主炮口径加大到800毫米,把设计师差点吓昏过去.后来,鉴于设计难度和战争进程,H计划的头两艘军舰只是用了15寸380毫米主炮.那么,800毫米主炮可行吗? 个人觉得这个可行性仍然是微乎其微的. 先说大炮本身.800毫米炮是什么概念,“多拉”列车炮大家都见过了,不是一般国家能玩得起的.德国能造出“多拉”,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德国军工业有能力造出可以用于实战的800毫米炮. 再说上舰问题.Bismark的舰体设计本来足以容纳16寸炮,但海军还是采用了比较稳妥的15寸炮.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当时德国还缺乏从406毫米到800毫米炮的成熟的设计经验,即使能造出来,稳定性和实战性能未知,存在一定风险. 关于军舰排水量问题.要安放800毫米炮,军舰需要造多大?衣阿华用406,排水量在65000——70000之间,800的炮几乎正好是衣阿华的2倍,但是并不能简单地按算数逻辑认为需要13——14万的排水量.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第一,800毫米炮怎么布置?如果是只安装一门炮,可能几万吨排水量就够了,但是如果要三联装的三座炮塔,那个排水量可是天文数字了.第二,后座力问题.看过一个战争纪录片,就是“多拉”开炮的,后座力使得上千吨的列车炮后退了十多米.当然军舰上的炮的后座力和陆地不一样,海洋本身就是很好的缓冲.但是想想,9门800毫米炮近距离侧舷齐射将会何等壮观.我敢肯定,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军舰都无法承受,包括10万吨级的美国航母,基本就只剩空壳了.这么强的弹药投送量会产生多大的冲击力?恐怕10万吨级别的军舰立马会侧翻. 关于入港停泊问题.根据上面的分析,800毫米炮的战列舰排水量我斗胆估计在200000吨以上.这么大的军舰,舰宽和吃水量都非常惊人.军舰肯定不能走基尔运河.(基尔运河在1965年扩建后,只能容纳吃水9米、宽40米的海轮日夜通航,桥梁净空高度也只有45米.如果当时造那么大的军舰,这个运河肯定过不了!)如果走易北河停汉堡,在航道布雷(防御英国军舰和潜艇)的话肯定会有很大的空隙,对港口的安全性也有影响. 不确定因素.800毫米炮的射速极低,准确定未知,势必遭到敌舰小口径(16寸炮在800毫米面前也是小口径了)舰炮的轰击,能否承受?如果军舰那么大,装甲按比例有那么厚(BISMARK主装甲带有320毫米),比如有600毫米甚至更多.这么厚重的装甲,当时英国海军没有一艘舰艇能对付,鱼雷可能都没用.如果甲板装甲也很厚,是否能抵挡航空炸弹的攻击呢?要是真这样,就真是一艘“永不沉没”的军舰了. 可惜,这样的军舰需要的原料和经费是非常惊人的,怕是到战后都造不完.不过,如果参加莱茵行动的是这艘军舰,怕二战大西洋海战的历史真的要改写了.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1110850',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观察者网?,智库与专业新闻媒体的完美结合.
陕西张扣扣案:除夕连杀邻家父子三人,两天后他投案自首
[广告]●●●●●●●●●●●
热门公众号Accounts
?第一推?专注于社会化媒体营销:公众号代运营、微活动策划与推广、公众平台功能开发等服务,?第一推微转化?平台(www.diyitui.com)采用大数据整合运营精准引流助力公众号运营.运营咨询电话:9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thepapernews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cctvnewscenter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公众号,提供时政、社会、财经、体育、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路况、视频直播等服务信息.
xinhuashefabu1
?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现场新闻、原创新闻报道的大本营.
致力于?美女?写真图片集,包括街拍,舞台,自拍,网络采集,定期推送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官方微信.传播中国声音,服务海外同胞.
?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新闻发布
聪明女人必知美容保养秘籍:俗话说鈥溍挥谐笈??只有懒女人!每天花一点时间?学??学?保养技巧.
?爱情?让人甜蜜,却也让人受伤,让人充满期待,却也让人迷失绝望.但无论何时,我们依旧对?爱情?充满无限热忱,我们依旧相信,我们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muyingyuedu
父母是全世界重要的职业,可是我们基本都没经过培训,就仓促上岗了! 鈥滮∧赣ぴ枚笼⑩EUR澲铝ξ?烁改刚?提供"生""养""教"与爱的知识和技能,从精神到营养、健康上抚育新时代中国人! 鈥滮∧赣ぴ枚笼⑩EUR?每天早7前点发...
dapeibaodian
?教你?学?穿衣?搭配,品时尚潮品!分享潮流资讯,交流搭配知识.专属你的美丽!关注我!让你走在时尚潮流的前沿!
美国最新“无畏”战舰如此先进,它还有什么弱点吗?
&发表于& 22:16:25
日,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美国海军最新型战舰“朱姆沃尔特”号开始了海试。美国媒体欢声一片,标题充斥着“隐身战舰”、“最大的战斗舰”、“未来战舰”等词汇。
一个有趣的细节也启发了媒体们的想象力,这艘战舰的首任舰长詹姆斯·寇克恰好和《星际旅行》中著名“联邦星舰”舰长的名字一样。而这艘战舰的外形也确实非常科幻,就算它脱离水面飞到宇宙里,也不会让人感到有什么违和感。
一张奇妙的照片,外形接近南北战争时期铁甲舰的“朱姆沃尔特”号通过南北战争时期的火炮前方
时隔一百多年,采用干舷内倾设计的,以舰炮为主要武器的战舰又出现在美国海军序列中……图为美国内战中“弗吉尼亚”号铁甲舰与“莫尼特”号铁甲舰(分别是南北两军的第一艘铁甲舰)的首次海战
也正是因为其“科幻”感,有一些专家也有意无意的开始夸大其威力,比如,新美国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彼得·辛格说,“朱姆沃尔特”级战舰关注的重点不是打击“伊斯兰国”组织,而是在太平洋阻遏中国,“鉴于大国敌对状态再度进入21世纪政治,这是一件好事。”
这就让笔者“不太厚道”地联想到:上一种得了“星际战舰”诨名的武器装备,名声可不太好。那是美国曾经寄予厚望的M60A2主战坦克,这种以反坦克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坦克由于采用了太多难以实用的先进技术,在美军中犹如流星一般迅速退出现役。
M60A2“星际战舰”坦克在美国陆军手里装备时间非常短,因为实在是——太不实用了
民间和官方对“朱姆沃尔特”的“两极化”评价
“朱姆沃尔特”一出世就引来了不少批评,很多网民对于这艘有些不符合古典舰艇审美观的战舰很不待见,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网民,更是不客气。读者有兴趣可以,看看读者们的评论,就不在这里一一引用了。
其实美国网民对“朱姆沃尔特”的批评之声也不少,比如在笔者逛的某美国论坛上,就有一条很典型的评论:“朱姆沃尔特”和隐形一点关系也没有,你能想象一艘比纳粹的“格拉芙斯佩”号袖珍战列舰还大的船能隐形?显然这位以为所谓隐形就是“消失在空气中”了。不过美国议会里大部分议员对军事技术的理解,可能也就和这位网民差不多……
美国网民绘制的漫画,因为朱姆沃尔特号在恶劣海况下稳定性不佳,他们设想了一个解决方案……
那么美国军方的观点如何呢?今年美国有一本得到诸多主要媒体关注的幻想小说叫《幽灵舰队》(作者之一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位说“朱姆沃尔特”是对付中国的利器的彼得·辛格),这本小说的内容有点类似当年汤姆克兰西描写苏联进攻欧洲的《红色风暴》,是关于中国对美国全面开战的想象。显然作者也很清楚关于“朱姆沃尔特”战舰不受民众和议员待见的事实,因此在书中这样设定剧情:“朱姆沃尔特”号服役短短几年后就因为军费削减,与许多老式舰艇一起被划归了预备役舰队,加入“幽灵舰队”行列,在美国西海岸的基地里了却残生。而美国海军未来的主力变成了被议会寄予厚望的LCS舰,新一代的美国海军军官们也迷恋上了驾驶LCS舰以45节航速“飚船”的感觉——直到中国的“石斑鱼”(书里给东风-21D起的绰号)砸到美国航母的头上。于是美国不得不一边用残存的舰队苦苦支撑,并动员民众和本国的网络精英展开网络和现实中的“游击战”(我们且不论这想法有多奇怪)拖延时间,一边重启“幽灵舰队”,准备夺回西太平洋的制海权。
“朱姆沃尔特”号被改装成了美国的“秘密武器”,装上电磁炮(为了“政治正确”,还特意安排这是在麻省理工的华裔科学家搞出的技术突破,一下子让美国在电磁炮领域领先中国20年……)之后,这艘战舰带着一支庞大的舰队,在阿留申群岛与中国舰队展开决战。“朱姆沃尔特”用“威力巨大之电磁炮”轰沉了中国舰队的旗舰,带领美国走向胜利……
电影里的电磁炮
现实中的电磁炮……差距有点大
笔者曾与熟悉中俄军事合作的一位知名军事科普作者谈起这本“抗中奇侠”式的小说,他却表示:“为什么你会觉得这全是笑话呢?”并解释说虽然细节和情节确实很离谱,但其作者之一是“大西洋理事会”会员,实际上书中体现了一些美国理论界的看法。例如,关于未来的海上冲突很可能是长期战、总体战的观点,就是美国海军现行战略理论的一部分。而“朱姆沃尔特”舰因为采用全电驱动能力,有比“伯克”级驱逐舰高10倍的供电能力,也确实适合改装为使用定向能武器的战舰。在强调发展“未来武器”,利用先进一代的作战能力压倒亚太地区主要对手的美国军方心中,对“朱姆沃尔特”的期许或许也能从这本小说里窥见一斑了。
开创新时代的“朱姆沃尔特”
虽然“朱姆沃尔特”肯定不是什么“一炮糜烂中国舰队”的“神器”,但在笔者看来,“朱姆沃尔特”和一战前的“无畏”舰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将成为划分时代的标志性战舰,其对海军舰艇技术的意义毋庸置疑是巨大的,这艘舰的许多特点值得我们讨论。
首先,这两种战舰都有一项前所未有的开创性设计。在“朱姆沃尔特”号上,是结合智能蒙皮和整体式舰桥的全舰高度隐身化,而在“无畏”上,则是统一大口径主炮。
其实,大口径主炮和舰艇隐身都并非“朱姆沃尔特”或“无畏”首创,但以这两艘战舰这样的形式运用确是首次。
90年代想象中的CVN-78(现在的福特号)——具备隐身能力的航母问你怕不怕!
现实中的CVN-78要保守得多
“无畏舰”让海军炮术进入新时代,并成为后来战舰模仿的对象。那么“朱姆沃尔特”的隐身意义何在呢?
它从设计之初就强调了全舰高度隐身,从当初这个方案还叫DD-21的时代就已经开始的。美国在20世纪末研制了包括“海影”号在内的隐身试验船,对舰船全面隐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提出DD-21方案的时候,与它配套的有一整个实现舰队全面隐身的计划。就连最难实现隐身的航母,也有了一个CVNX隐身航母方案。如果这个计划实现,那将具有革命性意义。因为那将意味着航母作战舰队获得了战略意义上的隐身性。
90年代美军设想的全隐身舰队,如果能实现的话,对于美国的对手来说确实是非常不好对付,甚至海洋监视卫星的效能都要大幅度下降
现代条件下,对深海大洋中的舰队进行定位仍是一个难题,即使有海洋监视卫星和高速信息网络,要想详细确知敌方舰队实时的位置信息也不容易。而要发起反舰攻击,更是要用雷达、红外、光学等手段详细确定敌方舰艇位置。
如果舰艇能够让敌方难以在远距离上用雷达发现自身,那么无疑就可以让对方的很多攻击手段失去目标。事实上甚至可以让对方因为不知道舰队的动向而丧失战略主动权——要搞海上对峙都不知道上哪找对方,那还怎么搞?
正是因为隐身性可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追求隐身。
从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到现代不同吨位的主要民用船舶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这个数据直接决定了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
事实上在“朱姆沃尔特”号之前,采用隐身技术的舰艇并不少。例如美国海军自己的“阿利·伯克”级Flight2A型(现役最新型)驱逐舰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就可以控制在10000平方米左右,这已经与一艘“佩里”级护卫舰相当,后者吨位比“伯克”小了很多。而到了“朱姆沃尔特”号,其雷达反射截面积比“伯克”小了两个数量级,只有220平方米。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朱姆沃尔特”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智能上层建筑的,所有电子设备都采用了共形天线,将在传统舰艇上雷达反射截面积贡献的大户一举除掉。连前面两座155毫米主炮都将炮管收藏在炮塔里面,以减小反射面积,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如此极端化的做法,效果也是明显的。根据俄罗斯苏-35战斗机雷达的公开资料,该机的雷达能在400公里距离上发现雷达反射截面积为50000平方米的目标(没有隐身处理的一般大型战舰)。根据雷达探测距离的一般公式,如果用它来探测“伯克”级舰,那么相应的发现距离就要缩小到100-150公里,而如果要探测反射面积只有220平方米的“朱姆沃尔特”,那么其发现距离进一步缩小到50-100公里。
1978年美国海军对常见民用船只测量RCS结果列表,这其中500吨级的小型沿海货船的RCS值在40-2000平方米之间,与“朱姆沃尔特”号的RCS值可能相近。从这个列表也可以看出,关于“朱姆沃尔特”的RCS和一艘小型渔船相当的说法是有些夸张的,列表中最上方,小型近海渔船的RCS值在3-10平方米之间。但能将一艘15000吨的战舰的雷达反射面积缩减到500吨货船水平,这无疑是一个技术上的巨大成就
俄罗斯2007年对苏-35战斗机的“雪豹E”雷达的宣传图,其中可见对RCS值为50000平方米的水面目标发现距离是400公里,对小型水面舰艇的探测距离就在100公里左右了,这也大概就是发现“朱姆沃尔特”的距离——换句话来说,如果“朱姆沃尔特”能够装备远程防空导弹,将可能在对方战机发射反舰导弹前将其击落。相比之下,现代海战中战舰的防空系统所能够拦截的基本是对方已经发射出来的反舰导弹,这两者间的差距自然是巨大的
现代舰船雷达实际截屏,看得出来,海面杂波很容易将真正的目标掩盖住,让人难以分辨
中国的22型导弹艇雷达反射截面积更小,甚至反舰导弹的雷达近距离都难以“看见”它
看起来“朱姆沃尔特”费了这么大力气似乎只是让苏-35难以在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上发现自己。但实际上,雷达对海搜索没有这么容易,只有220平方米反射截面积的战舰是很容易被海浪、气象回波所混淆的。
换句话来说,“朱姆沃尔特”之前的战舰还只能利用岛礁、货船、舰队中其他战舰来让敌方难以识别自身真正身份,而“朱姆沃尔特”却能够几乎实现“完全隐形”,至少在能从海面杂波中检出战舰雷达特征的技术出现之前。
中国海军自己手里也有几乎“完全隐形”的舰艇,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022型导弹艇,该艇本身尺寸就小,其隐身性能还要远远超过“朱姆沃尔特”,甚至反舰导弹的雷达都无法跟踪它。022导弹艇在进出港口过程中为了避免碰撞,不得不在桅杆上挂角反射器以便别的舰船能够发现它。该艇的隐身设计也毫不马虎,连窗口都用了锯齿形设计,导弹发射箱外面也有形状特殊的罩子——要实现真正的隐身,就必须争取从每一个细节上根除增大雷达反射截面积的问题。从这一点上讲,台湾那个看似“放大”022艇,却将高反射面积的导弹发射器暴露在外的“沱江”舰根本就不“隐身”。
但022艇毕竟只是一种220吨的小艇,“朱姆沃尔特”却能够以一万多吨的排水量,实现如此的隐身性能,它的技术水平确实当得起“革命性”的评语。虽然为实现这一点,“朱姆沃尔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43亿美元(关于其造价,有70亿、46亿美元等多个说法)的造价,足够用来多造好几艘“伯克”级驱逐舰。
如果以这个技术组建一支“全隐身”舰队,那么就真的可以实现战略意义上的“隐身”海军,完全颠覆海战的模式。从这一点上来讲,“朱姆沃尔特”确实可以像“无畏”一样,达到“一夜之间让全世界所有战舰过时”的标准。
而且,“朱姆沃尔特”和“无畏”一样,都是集当时代先进技术之大全,为后来设计的舰艇立下了新的标准。
美国海军DDG-1000项目PPT,对比了具备隐身性能的DDG-1000在防空作战中的优势,当然最后“朱姆沃尔特”并没有装备区域防空系统,这张图就成了镜花水月
“朱姆沃尔特”采用全电综合推进系统,不仅保证了其航速性能,还为未来安装更强大的雷达,甚至激光、电磁炮等定向能武器在供电方面留下了余地。
该舰网络化程度很高,整个指挥控制通讯系统都基于高速网络,其新一代TSCE-I作战系统要比现役“宙斯盾”系统领先一代。而且该舰自动化程度很高,全舰编制人员只有148名。
如同科幻电影里太空战舰指挥室一样的“朱姆沃尔特”号的作战情报中心布局,其信息作战能力是不容小觑的
此外,该舰还装备了MK.57新型垂直发射装置,其尺寸远大于现役MK.41,为未来舰载导弹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空间。
和“无畏”舰的蒸汽轮机与强大装甲一样,这些特性并非“朱姆沃尔特”号首创,但所有这些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就是指出了未来战舰应有的发展趋势,相信其中很多特性在未来其他国家设计的舰艇上也会出现。
“朱姆沃尔特”后继有人吗?
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了,“朱姆沃尔特”无法复制当年英国“无畏”号服役后引起全世界海军疯狂模仿的那股子劲头了。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朱姆沃尔特”并没实现90年代提出DDG-21、CG-21、CVN-21等“21”系列战舰时的设计目标。该舰在研制过程中被变成了以对岸攻击为主要任务的“突击”型战舰,美国海军在21世纪初“天下无敌”那段时间内搞出“由海向陆”战略,便有了这样的新任务。
至今我们仍能在“朱姆沃尔特”号上看见“由海向陆”战略的影响,例如,其装备的双波段声呐系统主要考虑濒海作战,因此具备反水雷功能,且在浅海的性能优于在深海时的性能——美国海军当年的PPT上面可是直接把黄海甚至渤海湾,以及霍尔木兹海峡都画成DDG-1000的“可安全活动区域”,可以想象这艘战舰设计时,美国海军对于自己掌握制海、制空权的信心有多高;也可以想象一下,计划建造32艘这样的战舰,美国人是打算干什么。
而同时,该舰又强调支援近岸地带作战的需求,它除了用Mk.57发射器来发射“战斧”导弹外,还专门设计安装了两座155毫米先进自动舰炮,该炮可以携带900发炮弹,并且发射的火箭增程制导弹药射程可达200公里。为了容纳这两座巨大的炮塔,该舰的设计整个都被“扭曲”了,变成了新世纪罕见的以舰炮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战舰。而这两门大炮,也成了“朱姆沃尔特”今日遭到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的火箭增程制导弹药数量少,而且装填麻烦。结果“朱姆沃尔特”实际上只能在向40公里外岸上目标倾泻非制导炮弹或者慢吞吞向200公里外的地面目标发射制导炮弹之间做选择——而且制导炮弹还只能带几十发。结果这两门看似“超级先进”的“隐身巨炮”就成了笑话。美国海军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目前还没谱的电磁炮身上了,但正如我们开篇提到的小说里写的那样,除非出现什么天才一下子突破了电磁炮的几个主要瓶颈问题,否则这种武器距离投入实用还是遥遥无期呢。
Mk.57垂直发射系统,与中国海军在052D和未来055上使用的垂直发射系统一样,都加大了尺寸,为未来更大型的导弹上舰留下了余地
正是在“由海向陆”战略的要求驱动下,DDG-1000在研制过程中日益强调它“突击”的性质,防空反导、深海大洋作战这类的要求则随着经费超支越来越多,反而被认为可以“砍掉”——美国海军当时不觉得世界上有谁能挑战其绝对优势。
例如,2010年,时任五角大楼采购主管的阿什顿·卡特(现在的国防部长)为了节省预算,否决了在DDG-1000上安装双波段雷达的设计。取消原来用于远程预警的S波段AN/SPY-4雷达,只保留X波段的AN/SPY-3火控雷达,通过软件调整,使之具备一定的对空搜索能力。DDG-1000就因此丧失了远程防空反导能力,只能用“先进海麻雀”导弹攻击近距离的目标。
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也就都知道了,2010年后,美国海军发现未来亚太地区可能发生的海战中首要的问题是对付弹道导弹……而且其主要假想敌的发展速度也远超过他们之前的所有设想,今年的实力已经超过2008年大部分国际专家对其2020年水平的预测。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濒海作战”已经成为过去时,当航母不得不躲在距离东亚海岸2000公里的地方行动的时候,DDG-1000“濒海突击”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注意上方右侧的地形图哦,连渤海湾都被作为DDG1000的“安全活动区域”了有没有……
射程可达200公里的火箭增程制导炮弹在PPT上简直是惊为天人,让“朱姆沃尔特”的火力支援能力远远超过了用127毫米舰炮的“伯克”级
美国人敢想中国占领夏威夷,自然也敢想美国海军陆战队到上海“支持民主”……图为游戏《战地4》中的场景:上海之围。现在我们可以对此置之一笑,可在“朱姆沃尔特”开始研制的年代,恐怕美国海军是真想过把这一幕搬到现实中来的
因为“由海向陆”而被“削足适履”得如此厉害的“朱姆沃尔特”舰,当然不会有别的国家去效仿其设计构型。
自美国海军逐步将其战略重点重新转回深海大洋夺取制海制空权作战后,美国也有将DDG-1000改为防空舰的想法,海军前后搞过几个研究方案。
例如提出把“伯克3”计划安装的AMDR雷达装到DDG-1000上,或者安装更先进的雷达,使之具备反导能力。理论上来说这完全可行,而且该舰的TSGE-I系统可比“宙斯盾”要好,改造完成后的“朱姆沃尔特”防空效能肯定要超过“伯克3”级。
但问题就在于,钱呢?
2007年,国会要“砍”掉防空为主的CG(X)巡洋舰,美国海军却反其道而行,上书国会提议建造5艘新舰:以DDG-1000和CG(X)为基础进一步放大吨位,达到25000吨,采用核动力,装备可以发射KEI反导拦截弹的“核动力国家反导巡洋舰”,代号CGN(X),同时再建造14艘CG(X),用来取代现役的CG-47“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2008年国会否决了美国海军提出的核动力防空巡洋舰CGN(X)方案,该舰的垂直发射系统里可以装得下大型反导拦截弹,被称为“国家反导巡洋舰”,如此丧心病狂的提案简直就是不把国会放在眼里,国会山上的老爷们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其实,就像“无畏”舰后各国纷纷跟进一样,采用一体化桅杆增强隐身性能的大型驱逐舰显然是大势所趋,连俄罗斯也提出了一个23560E型驱逐领舰方案(国内媒体称之为“领袖”级,其实是对“驱逐领舰”的误译,该舰的真实名称是“暴风”级),计划2019年开工,但究竟何时能够实现就不知道了
英国45型驱逐舰目前是最接近DDG-1000的主力舰,虽然在隐身性上没有“朱姆沃尔特”这么极端,但也可算是在实用性和先进性之间做了较好的平衡,在英国现有国力下,已经是很完善的设计了
反而是美国人自己,在经费、造舰数量、研制进度……各方面错综复杂的权衡之后,提出的却是一个看起来有些“不起眼”的DDG-51FlightIII“阿利·伯克III”型驱逐舰方案,该舰主要特点是安装AMDR双波段雷达,大幅提高反导能力
2008年,国会毫无悬念地否决了海军这个雄(po)心(guan)勃(po)勃(shuai)的提案,理由很简单,没钱。现在这个情况又有多少变化呢?
至于DDG-1000的隐身性能,确实是非常强大,但是真正能最大发挥该舰隐身优势的前提是整个舰队都具备强大的隐身性能。既然硕大的“福特”级航母无法让自己消失在对手的雷达屏幕上,它的护航舰就算隐身性能再好,意义恐怕也有限。
既然如此,那么与其让“朱姆沃尔特”改行去当防空舰,不如多造几艘相对便宜的“伯克3”级,火力还强一些。
在美国新一代航母本身不具备隐身能力的情况下……
中国对“朱姆沃尔特”所采用的新技术一样很有兴趣,智能化桅杆什么的,是好技术,可以学嘛……论起关键的防空反导作战能力,同样采用高度隐身化设计的055型大型驱逐舰可要比为“由海向陆”把自己“玩残了”的“朱姆沃尔特”强得不是一点半点了,尽管从技术水平上讲,还只能说是望其项背
正是因为“朱姆沃尔特”的这些问题,该舰最终未能大批量建造。不过换个角度看,这对美国海军来说不是坏事,看看“由海向陆”战略的另一个“急先锋”LCS吧,由于已经向企业方面下了大量订单,现在只能捏着鼻子继续造下去了。这是一种为了顺应“由海向陆”作战要求,而比“朱姆沃尔特”更为“特化”的舰艇,它要转向适应深海大洋作战,难度更高。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上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的“有朝一日我们会打不起高科技战争”的说法已经变成现实。上世纪20年代,世界各国曾经签署过海军军备条约,像模像样地规定各自的战舰吨位、数量。讽刺的是,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不想签这样的条约了,经济现实已经成了“隐身”的“条约”。这对于中国来说,未尝不是个好消息。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美国国会对挥金如土的海军可是不会手下留情的——这是个好消息 感谢阅读!这里是华语地区首屈一指的政经资讯新媒体观察者网。24小时滚动更新,每日独家热点评论,私人定制外媒内参,政治波普情趣阅读,不同凡响资讯体验!长按炫彩二维码免费关注观察者网微信(ID:guanchacn)加入我们
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且版权归属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战列舰加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