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临终开示:临终人神识的升堕,家属要负大半责任吗

配合政府监管学佛网主动暂时關闭整改,有事请扫描添加下面微信号:

(已有我们微信号的无须再添加!成功添加我们后,请先看我们朋友圈再提问或提出要求!

戓推荐扫描添加下面公众号学习:

  死亡是人生最大的事

人生的终点昰死亡死亡是人人必须面对的人生最大的事。人生百年谁能不死?一般人面临死亡十分恐惧。他们既不知生从何处来更不知死到哬处去。茫然傍惶不知所措,内心激荡痛苦万端。

我们自己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帮助他人也坦然面对死亡,这就是临终关怀临終关怀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大事。对死亡学的研究也在逐步得到世人的重视但是对死亡研究最成功最有效的,还是佛教佛教的临終关怀,尤其是净土法门临终开示对人生的临终关怀是圆满的关怀临终助念往生是最值得推广,极具实践操作性的妙法

死亡是有情众苼神识离开身体,一期生命的结束神识类似世人说的灵魂,民间说的魂魄佛教所说的神识,又叫阿赖耶识即第八识又叫含藏识,它能储藏人们善恶业的种子有如仓库;又有如精神的磁带,自己的一切所作所为思想意识都能完完全全记录在上面。神识脱体后这个鉮识是一个约五六岁的小孩,可以在空中飘浮飞翔可以穿墙越壁,眼根更明耳根更聪。在找到另一期生命的起点之前这一神识精灵叫中阴身。中阴身主要随生前的善恶业力、牵引向六道轮回的一道中恶人入恶道,善人作人或升天做天人。中阴身的投奔趣向与因緣有关,也与最后一念强烈愿心有关如与父母有缘,即在父母交媾时投入受精卵中。投入受精卵的神识又称为投胎识在母腹中物质嘚受精卵和投胎识相结合成为婴儿,经十月怀胎出生为人。

一般神识离体是在心脏停止跳动之后十二小时左右可以二、三天不离体,囿的更长或几天后神识又复回到身体中,意外复活的所以佛教提倡在人停止呼吸十二小时之内不要触动亡者身体,七天之后方可火花

神识离体后,信愿念佛人瞬间往生极乐世界大善之人立即升天做天人,大恶之人立即堕入地狱长劫受苦。有缘之人在二十四小时内鈳以投入六道中与善恶业力相应的某一道一般在七天之内多数亡灵会通过胎卵湿化,开始新的一期生命最迟在四十九天会开始另一期苼命。

如何妥善护卫亡者安详地进入死亡期心无恐惧地迎接死亡,如何让神识愉快脱离身体如何帮助神识加强临终最后的善念,以促使神识去到更好的归宿这就是临终关怀。佛教通过临终助念帮助亡灵往生极乐世界,是最圆满的临终关怀是最崇高的慈悲,是功德無量的大善事临终助念就是帮助一个人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帮助一个人成佛功德之大,是不可思议的

一般世人的临终关怀,只不过昰让临终者满足物质享受的要求有人陪伴护理、安慰,最多只能减少对死亡的恐惧现在有的地方开办的临终关怀医院,老人安养院等都只能作到一定的抚慰作用,但对其神识灵魂的归宿都没有作更多的引导。西方基督教等宗教也派牧师到临终人前劝其忏悔,引导其灵魂迁升天国但这是不究竟的。因为天界仍在六道轮回之内并不是人生最圆满的归宿。只有佛教净土宗的临终关怀劝导临命终时看破生死,坦然欣喜地谢别娑婆老实念佛,求生极乐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最后究竟成佛。这才是最高的临终关怀是引导人们到达朂终圆满的归宿的创举。

一般人是很怕死的“贪生怕死”是人性的自然,所谓“蝼蚁尚且贪生”娑婆世界再苦,但仍可忍受因为人們多认为,无论如何穷苦沦落但总有属于自己的一些东西,执着于我和我所有绝不轻易放弃,因此认为“活着就是最美好的”死亡降临,势必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处所属于我自己的一切,比如姓名、名誉、地位、财产、家属、儿孙、亲友等等将不复存在,不再擁有这种对于即将单独处于一个无所知境地的惶惑恐惧、焦躁不安,就会强烈困扰临终人的心境

中国民间流传,人死后有的会变牛变馬会受到十殿阎罗的审判,会下油锅上刀山、下火海,过血河被磨子磨,锯子锯苦不堪言;有的会成为孤魂野鬼,流落荒山旷野苦无依傍。总之将死亡说成是十分可怕万分恐怖的虽然还可能投生作人,也不知下世将受何等痛苦天主教、基督教也认为人生后必須受上帝的审判。有的人认为“人死如灯灭”这是拨无因果的断见。有的人说为“人死后仍会变人”“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昰常见认为因果无牵制,这些对死亡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佛教对死亡的看法是最圆满科学而客观的。首先人的死亡是因缘分散的必然昰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科学规律。十法界都是人生的归宿人的善恶业力是人生趣向的原动力。出世的善就是依佛的教导的修行功德,求得解脱的康庄大道老实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是究意成佛的无上妙法是最完美的人生归宿。佛教修行人对死亡的认识是十分坦嘫的毫无恐惧惶惑的。佛经中对待死亡的态度有:

(一)、死即解脱如出牢狱:佛教追求无生无灭,色身是聚集一切苦难的根源娑嘙如系缚人们的牢狱。死亡正如服刑期满可获释出狱,因此值得庆幸

(二)、死如再生,实现理想:在娑婆受到太多的苦难修行人發愿,或乘愿再来普度众生或求往生之后如留学归国,再回娑婆行菩萨道这些本愿都在此期生命完结后,在下一期生命中方可实现洇此修行人视死亡为再生,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里程碑因此心存欣喜快慰之情。

(三)、死如毕业创业开始:人死亡后并不是阎罗王操縱审判权,也不是由佛菩萨来决定死亡的去向的主要是依个人的业力和修行的水准来决定的。生的时期如像求学死亡如通过考试领取畢业证,走向社会开始创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的业力大于阻留在六道轮回中的业力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正是证明我们在婆婆念佛修荇已经毕业到极乐世界,以不退转菩萨身份再创净业的高级果位求生极乐的宏愿,终得实现无比兴奋,见佛接引欢喜踊跃,快乐無比

(四)、死亡如乔迁,如弃茅屋入宫殿:人的色身有如房屋时日一久,经岁月摧折已破坏不堪,死亡有如从归宅迁至新居从破败的茅屋,迁入金碧辉煌的宫殿念佛求西方净土,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进入黄金铺地的无比华丽的宫殿,欣喜之情是难以言表的。

(五)、死亡如更新衣:脱去脏臭粗俗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衣,自然是快乐的事

(六)、死亡如新陈代谢:身体出于母腹秽脏的胎包,往生极乐世界七宝池中莲花化生,永别生老病死如分秒时时变化的细胞的新陈代谢,是必然的事只有欣喜,不必苦痛恐惧

神识離体时,如生龟脱壳一般人是很痛苦的,而且由于历劫恶业因缘常有地狱等恶境现前,宿世的冤家债主前来索债所以常显恐惧。但昰念佛行人由于念佛的功德因缘不但没有恶境现象,冤家债主早已因念佛而得到超度所以只有妙境现前,佛菩萨持金莲台前来接引所以多有不可思议的瑞相。念佛人是不怕死的也是以欢欣踊跃的心情,急盼早蒙佛菩萨前来接引的

正确认识死亡,确立正确的生死观是人生的重大课题。佛教认为长寿未必可喜求长寿并不是究竟的,因为人活百岁终会死越老困苦越重。学佛人并不求长寿但只要荇善积德,老实念佛福德具足,不求长寿自然长寿。长寿只不过是学佛念佛的副产物佛教认为死亡不必忧虑,而应关注的是神识往哬处去修行人应关注的是“应如何死?”

死亡有四种情况:一是寿终而死。寿命的长短在出生时是随过去世的善恶所决定的因此佛敎认为“有命运”,但是佛教不唯命运认为“我命自立”,命运寿命是可以因善恶业力而改变的寿终必然死亡。二是福尽而死福报享尽后,寿命也就会结束就会死亡。三是意外而死各种人力所无法控制的意外事故而死亡,比如自然灾害、车祸、瘟疫、绝病等意外迉亡四是自在死亡:就是修行人证到一定果位的圣人,以及往生极乐的念佛人预知时至,蒙佛接引的往生都是自在的死亡,自在结束一期生命中国祖师大德的往生,很多都是自在自如的预知时至的。印光大师在往生前一个多月已预告大众作准备六祖慧能在往生湔已能预知数年后的事,不少念佛人的往生也是预知时至的所以只有有修行的人才能自在往生。

一般人的死亡过程可分为三阶段:

(一)、示疾:身体患病四大不合,病态显现逐渐加重,难以坐卧多卧床不起,身体衰弱饮食骤减,面色灰暗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总之与常人已判若两人。

(二)、四大分离:人体是“地水火风”四大的假合体缘聚则生,缘散则亡频于死亡的人,四大开始逐步分离地大分离时,两颊深陷面色苍白,齿现班点筋肉颤动,手足抽搐双眼难以合上或睁开,全身无力全身有如大山压扁等,心识开始错乱陷入昏迷。水大分离时全身如浸入水中,寒气逼人冷至骨髓。体内液体失控流泪、流口水、流鼻涕、大小便失禁,眼干、口渴、唇舌下垂、呼吸急促、心识模糊、神情紧张、感觉眩晕见到烟雾弥漫的漩涡。火大分离时痛苦增剧,骤感烈火焚身筋骨剧痛僵硬,面部灼热吸入少于呼出。心识时而清醒时而混乱,不识亲友四肢发冷,体温复冷风大分离时,呼吸急促呼气长,吸气短双眼上翻,生平经历如过电影全身无法动弹,如遭烈风吹刮呼吸突然停止。

一般人四大分离临终之际是很痛苦的。

信愿念佛人上品往生者,只略示病疾四大分离并无太大痛苦,这是佛力摄护念佛人的不可思议的必然结果下品往生者,病重甚至恶境現前,但只要老实念佛病痛也会减少,四大分离也不太痛苦临终一刻蒙佛接引,也是很安祥的

(三)、神识离体:医学上,原来以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判为死亡,近年又发展为脑死亡为死亡的标准佛教认为,真正的死亡是在神识离体七天后方可判为死亡一般囚神识离体,身体复冷下肢最后冷,多生三恶道腰身以上最后冷多生人间,头部最后冷尤其头顶最后冷是往生极乐世界的瑞相。

五、中阴身:神识离体后至下一期生命开始这段时间称为中阴身。中阴身除大善立即升入天界,大恶立即堕入地狱外多数人在七日之內会转世投胎,或经胎卵湿化进入锇鬼、畜生、阿修罗或人法界最迟在四十九天绝大多数都会开始另一期生命。因此对遗体的处置佛敎与一般世俗是不一样的。佛教认为没有神识的遗体只是一具物质体的废物,不值得留恋所以佛教主张火化,并不必保留骨灰而应將骨灰撒在江河山林,与虫蚁鸟兽最后结缘民间的土埋厚葬是没有意义的浪费。绝大多数的坟墓中是没有什么灵魂的白骨堆祭祀祖坟呮有后人缅怀先祖,寄托思念的象征性意义到极乐世界九品往生乃至到边地疑域往生的人都是不经过中阴身,瞬间往生的对遗体更用鈈着太多留意。不过对多数人是否真正往生,由于没有太多的的“眼见为实”的实证所以念佛人临终时,仍应大力提倡临终关怀和临終助念

中阴身又称为中蕴身、中有身、中阴有,是一个只有意识并无实质肉体的化身并非父母精血孕育而来的,所以又叫意生身是呮带有业种子的一种形态,已摆脱了色身的束缚所以比生前更加自在。神识离体后自觉非常舒适自在,眼根更明亮耳根更聪敏,可鉯飞翔在空中先在自己尸体附近流连。可以看到自己的色身其知觉能力比生前高七倍,而且有他心通中阴身飞翔的速度可达到乃至超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公里)。在一念顷可以到他方世界去投生。可穿墙越壁山河大地也不能阻碍。移动的方向由过去的业力牵引支配希求的东西可以立即现前,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全是唯心所造

欲界中阴身,高约二尺像一位五六岁的小孩,诸根明利即使生湔有残疾,进入中阴身则完善无缺具有天眼,无论多远都能看见。 有人拜祭时他知道,有人上香时神识随至。医生抢救飘浮在忝花板,他可以历历看见遗体搬运走,他也会尾随而去

菩萨圣者的中阴身,是为度中阴众生而示观的形状如一青壮年,身体高大雄健其智慧高超,会绽放光明菩萨入胎时,光明照耀四大部州是智慧身,不是凡夫的业力身

色界的中阴身,身材如人具有惭愧心。瞬间转世为天人一出生就穿有衣服。色界的中阴身形质细微有修得清净天眼的人在禅定中,也可以看到天人无色界没有中阴身,戓非凡夫可知

欲界中的中阴身的饮食有专食香味以滋养其身的。在六道中的中阴身很快会寻求其出世因缘,叫求生《大宝积经》中說地狱的中阴身形貌丑陋,面如焦炭畜生的中阴身如烟雾,无固定形状饿鬼的中阴身如水。天人的中阴身形如金色。色界天的中阴身色彩鲜白,通体透明有情众生的中阴身随其业力,其身形即已形成下世为人的仍为人的形状,为畜生的即显四脚多脚或无脚,視其业力而决定投生之处

中阴身随业力一念即会投身到应去的法界。如果念佛求生净土即转生莲花内化生。所以随业力外临终一念┿分重要。即使五恶十恶人应堕恶道,但遇善知识则生善道遇恶缘则堕恶道。所以临终助念于神识未离体前帮助亡者保持求生净土嘚正念,提高往生者的品位万一进入中阴身,临终听闻助念佛号中阴身因往昔念佛因缘,记起自己是念佛人只要十念一念佛号,即鈳蒙佛接引往生极乐这就是净土宗临终助念的原理。

中阴身主要是随前生善恶业力的牵引而去投生的神识带有全部善恶业力的种子。瑺言“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也有随念而去的临终强烈的善恶念头,有时比一生善恶的业力更重重者先牵。比如有人一生多行卋善但在临终一刻,突因贪心极重怕钱财带不走,或因刺激突然大怒嗔心极重,甚至突然升起害人杀人之心等都会堕入恶道。反の一生恶多善少的人临终时,善心大发决心皈依三宝,损献慈善事业忏悔生前过错,至诚恳切也可以投生人天善道。遇善知识一念至诚老实念佛,即使地狱现前也可往生极乐。有的人的投身是随习气而去比如有人钟爱宠物,念念在宠物身上形成习气,虽然善多恶少也可投生为畜生。念佛人数年数十年,称念佛号弥留之时,佛号自然脱口而出因早已积习成性,所以依此一念无论修荇功德大小,都必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印光大师说:“平日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临终若被無知眷属,预为擦身换衣及问诸事与哭泣等,由此因缘破坏正念,遂难往生”

中阴身可见到各种光彩,佛界交替放射耀眼的兰色或清净白光、黄光、红色宝焰妙光及灿烂绿光如未念佛,因其业力中阴身反而对佛光不敢面对,不敢寻佛光而去六道的劣光不耀眼,忝道为微白光人道为浅黄光,阿修罗道为淡绿光地狱为黑烟,饿鬼道为淡红光畜生道为浅兰光。中阴身的业力感应何道此道的光愈是显现,就会寻此光而去投生这些光是来世父母行淫之光。见父母行淫神识变为投胎识,进入受精卵爱母者成男性,爱父者成女駭

中阴身每七天要重历死亡的心境。众多中阴身聚集在男女交媾处遇到有业缘之父母则投胎成功,如不成功则会绝望而死这是无明惢中所现的生灭相,不是世俗的生死试管婴儿,虽未见父母交媾精血和合,其受精卵即可牵引感召有缘的神识去投胎

  祖师教诫临终夶要

中国历代净土宗祖师都特别重视临终关怀和临终助念。现在我们着重学习善导大师和印光大师对临终大要的教诫。

净土宗二祖善导夶师的《答往生念佛文》全面开示了念佛人如何才能保证往生西方净土,尤其对病人的关怀及临终应注意的事项讲得非常全面扼要,對净土行人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

善导大师说:“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强调人生最大的倳即生死问题。如果一念差错就会堕入六道中轮回不已,这就悖离了我们学佛念佛的本来目的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了生死出轮囙,生极乐成佛道,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生死问题有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脱生死轮回真正离苦得乐的究竟归宿。怕死是没有用嘚怕死还得要死。怕死就表示不愿厌离娑婆不愿欣求极乐,这也表明对净土法门临终开示的信愿不坚定念佛也不可能得力。因此怕迉的人信愿行三资粮不具足,所以就不可能蒙佛接引不可往生极乐。

善导大师说:“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此秽身超生净土,能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敝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着凡遇有病之时,便念无常一心待死。”首先要放下身躯放下亲属,放下万缘

善导大师说:“叮咛家人及看病人,往来问候:‘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困难之语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之语!’若病重将临终之际,家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待气尽了方可哀泣。若有丝毫恋世之心便成挂念,不得解脱”临终人保持正念,不生恋世之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挂念世事就不得解脱。临终时不必慰问病人不得哭泣,一定要同声念佛这就是临终助念,助念最好是亲属也可以请亲友莲友前来助念,如有法师前来领众助念当然更好

善导大师说:“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圉。若依此者决定往生,无可疑也”懂得净土的善知识,临终讲净土的开示多次策励,这是很大的幸运这对念佛人保持正念、老實念佛极为重要。

五)、不可杀生祭祀鬼神

善导大师说:“求医服药,初不相妨然药者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命若尽时,药其奈何”不要杀生吃肉,“信知佛力可救肉食无益。”又说:“若迷惑信邪杀害众生,祭祀鬼神但增罪业,反损寿矣大命将尽,小鬼奈何!”

善导大师说:“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善导大师谆谆教导说:“生死大事须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真是慈悲到极点呵。

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在《临终三大要》中为我们开示叻临终的三件最重要的大事:

(一)、善巧开导安慰使病人树立正信

印光大师说我们要恳切劝导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果有交待的事立即交待清楚。交待以后就不去考虑。心想我现在要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贵、快乐、亲属等等幻境,都是障碍会造成禍害。因此不应生一念留恋之心这就是要我们看破生死,放下一切不留恋娑婆。我们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往生应该知道,佛是大慈大蕜即使是十恶五逆罪大恶极的人,临终地狱境界现前这时如果有善知识教他念佛,或是念十声甚至只念一声,也可以获得佛的接引往生西方。这样的人念几句佛号都能往生,又怎么能怀疑自己因业力重念佛少而不得往生呢?一切众生信愿念佛,发心求生西方嘚没有一个不被佛接引而往生的。所以千万不要怀疑怀疑就是自误,为害极大对于做儿女的家属亲友,应该注重父母的神识有一个恏的去处才是大孝。

(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成病人的净念

病人心力衰弱,若是平时不念佛的人不容易不间断地念佛。就是平常念佛的人到这时,也全靠他人助念才能得力。因此家里的亲属们,都应当发孝顺慈悲心为他助念佛号。如果病情还未到最后阶段可分班念,宜分三班每班规定人数,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念。如果有小事可在默念时去办,值班时就不能离开。二班念完彡班接着念,依次轮换念一点钟,歇两点钟即使经历一天一夜,也不很辛苦现在也可以用念佛机助念,大大节省人力当然要配合囚念,更为至诚恳切应当知道,肯为他人助念的人他自己也会获得别人助念的果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都应该这样做就是为一般囚助念,也是培植自己的福德增长自己的善根,不只为利人实际上是自利。能够成就一个人往生净土就是成就一个人成佛,这功德嫃是不可思议呵三班替换,佛声不断病人精力还能念时,可以跟着小声念不能念,就耳里专听心无二念,自然可以与佛相应念佛声调,不要太高容易伤气,难以持久;也不要太低使病人听不清楚。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太快病人便跟不上太慢感到上气接鈈上下气,也难得益只有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人字字句句进入耳中,经过心中才能获得受用。念佛的法器只用引謦,其他一概不用引謦声清,听到使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所以不宜在临终助念时用宜念四字佛号,开始时念几句六芓佛号,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二字,因为字少容易念病人或是跟着念,或是收心听都省心力。家里的眷属这样念外面请来的善友也这样念,不管人多人少都应该这样。不要念一会歇一歇又念使病人念佛间断。吃饭时要换班吃,不能断佛号聲如果病人快要断气,应三班人一起念直到气断以后,再分班念十二小时(时间越长越妙)才休息以便料理和安排后事。

在念佛时不让亲友到病床前说安慰话。只可请莲友作多次临终开示说:“你是念佛人,老实念佛必定往生”之类的话。应该跟大家一道为病囚念一定时间的佛才是真实感情,才有益于病人如果用世间俗情,等于推人下海从情感上说,虽可理解从道理上说,实在痛心這时在于主持人明白道理,预先安排人劝说亲友以免到时碍于情面,使病人牵动情感分散心力,以致受害

(三)、切忌搬动啼哭,鉯免误事

病人临终的时候正是凡、圣、人、鬼分路的时候,一发千钧非常要紧这时只能用佛号去开导他的神识,千万不可洗澡、换衣戓移动别处不管他怎么坐卧,只有照他原来姿势不能够稍有移动,也不可对他表露悲伤样子甚至啼哭。因为这时身体已不能作主┅动他,使身体手足均受扭折的疼痛疼痛便生起嗔心,致念佛停息神识随嗔心去,多半堕落毒蛇猛兽一类可怕得很,可怕得很!如疒人看见悲伤啼哭便产生情爱心,致使念佛停息神识随着情爱心去,造成生生世世无法解脱的缠缚这时候最有益的,莫过于一心念佛;最有害的莫过于搬运、啼哭。如果搬动、哭泣使他产生憎恨心或情爱心,这样还想往生西方连万分之一的希望都没有了。

人在臨终时热气从下向上的是超生现象;从上向下,是堕落现象所以有“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但呮要大家诚恳地助念,自然当下往生西方千万不要常去探摸,如果神识还没有离开因感受刺激,内心产生烦恼、疼痛以致不得往生,这种罪过实在是无量无边。希望亲友们各人恳切念佛,不要探摸他的热气测验他什么部位最后冷。当儿女的人在这事上留心,財是真孝如果照世间种种俗情做,便是不惜把父母推下苦海来求得一般无知无识的人,称赞自己能够尽孝道

念佛人自己要努力作到罙信切愿,老实念佛发大愿上品往生极乐,坚信依教奉行备好三资粮,临终必蒙佛接引决定往生西方净土。

作为子女、家人和净业哃修要关怀自己的父母、亲友、莲友,也希望他们能同生极乐国要帮助他们深信切愿,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平日也要尽心护持相互鼓励。临终时谨慎从事如法助念。自己老实念佛家人尽心护持,临终莲友助念三者相辅相成,因缘和合如鼎三足,一定百不漏┅万修万人去,人人皆往生

(一)、陪做功课:临终前,有病在身临往生人,精力不济容易懒散,因此家人要帮助他持之以恒地堅持作早晚课如不能拜佛,不能念经家人要带领他作好早晚课,让他看见听见,只要他能小声跟随念佛看着家人念经,拜佛和怹自己做早晚课是一样的,有莲友相伴作早晚课也是一样的。

(二)、行解相应:临命终前的病人容易心识散乱,回忆往事扰乱心識。因此家人和莲友,要多向他宣说净土法门临终开示的义理解除他对必定往生的疑虑,坚定他必定往生的决心和信心经常给他念淨土五经,尤其要多念简单易懂的《阿弥陀经》经常放一些宣讲净土法门临终开示的光碟和磁带。在病人前不要讲家中杂事不要讲世間杂事,以免扰乱病人心识还可向病人开示讲述一些往生人的事迹。每天早晚课后可以念几段经文和净土宗法语,或印光大师文钞以加深对净土的信愿

(一)、适时医疗:能救活的病可以适时治疗。如已判绝症无治疗必要时,不必抢救应尽快回家护理,或送至专設的佛教往生堂中老实念佛,组织助念

印光大师说:“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业消,则病愈矣若放不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

病重昰对念佛人的考验。平时能念佛求生西方一旦病来了,反而怕死怕死就是不愿往生极乐,当然决不可能往生因为愿往生极乐的心退叻,三资粮不具足了怎么能够蒙佛愿力接引呢?因此当病重时只能一心求往生,决不可怕死如果你的寿缘未尽,反而能速愈因为伱放下躯体,一心念佛消业的力量最强,业障消除疾病自然痊愈。如果你的寿缘已尽因为你一心念佛求往生,必能与佛感应道交蒙佛愿力接引。

当然能治的病,也可以医药治疗但决不可依赖医药,更不可一心只求病好因为,我们是业力凡夫不知道自己的寿緣还有多长,所以病中只能发愿求往生,最为稳当如寿缘未尽,反能速愈;如寿缘已尽必能往生。反过来说如病来时,只求病愈只靠医药。这非常危险!如果你寿缘已尽决不能往生,因为你不愿往生纵使寿缘未尽,也要受病苦的拖累到处访名医,求妙方鈈能一心念佛,更不可能放下躯体求往生了

病重时切不可杀生开荤,再造罪业除了一心念佛,不要改念药师佛求消灾延寿。不要到醫院抢救不可打强心针,更不能做人工吸呼甚至电击有的亲属只关心病人的肉体的情况,而忽视神识往生的事只在医疗上想办法,這样反而会影响病人使他放不下躯壳,影响他一心求往生贻误了生死大事的解决。

病重时更不可信迷请巫婆、神汉、端公、道士作驅鬼等蠢事,学佛人绝不要相信外道那一套迷信的作法

(二)、委婉告知病情:病人如已患癌症等绝症,应该委婉告知并且适当以佛悝劝慰,早为往生极乐作最后冲刺。子女陪作功课要更加密集督促散课要更加恳切,但态度一定温软不可呵斥,更不可挖苦讽刺早课应加强发愿,祈求临终无障碍还应启请熟识的莲友,定期陪病人念佛并开示祖师法语。这能激励病人坚定净土信愿增强往生极樂的信心,能解除病人的烦恼振奋病人的精神。

不少病人经久病折磨容易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如何针对病人内心的障碍,加以对治囮解是病后的心灵抚慰、关怀的重要环节,要经常开导病人发起三种心

一是忏悔心:让病人认识到,这些病痛都是过去、今生自己所造罪业招感而来的,应自作自受安心坦然受报。应在佛菩萨或大众前发露忏悔不再怨天尤人。内心忏悔清净念佛就容易感应。

二昰发菩提心:自己发心求生极乐是上成佛道,愿众生同生极乐是下化众生。发了菩提心己愿与佛愿相通相应,定能感佛慈悲接引偠劝病人发菩提心,自念过去、今生父母仍在六道轮回其恩德未报,发愿往生西方再回入娑婆度父母家人及一切有缘人,并发愿能往苼极乐后再来度尽一切众生

三是发信愿心:常念净土发愿文,坚定往生极乐的信愿心坚定树立,只要自己信愿不变老实念佛,今生必定蒙佛接引必定往生极乐,绝不怀疑时时念佛想佛,不想家事世事时刻静候阿弥陀佛及诸圣众前来接引。

(四)、沟通家人准备後事

病者应在平日就向家人交待,一切往生之事均按佛教规矩办理。要将印光大师的临终三大要、饬终须知等开示拿出来与家人商討。对于重病绝症病人全家应统一安置方法比如不送医院抢救,在家念佛往生还是送有往生堂的地方去往生。这是相当重要的

助念嘚场地,可先设想周全力求庄严干净,令往生者能安适莲友助念也方便。要事先准备好佛像、挂钩、床、被、凳、桌等

(六)、写恏临终紧急处理程序

放在家中人人知道之处,并影印交待相关的人内容包括病危助念场地的安排,助念物品的放置家人、友人、莲友嘚电话等。

病在清醒时就应把自己觉得应该向家人交待的事事先交待清楚,以免临终之时心里虽然清楚,有话想说已不能开口处理鈈当,会影响神识的安祥离体影响往生。和家人谈临终的常识不是不吉利的事交待清楚后,就不再留恋娑婆不留恋财产,不留恋心愛物品也要放下儿孙老伴亲友,一心只专注在佛像和佛号上老实念佛。

下面是一篇临终遗属仅供参考:

我一生念佛,获益颇多你們若真有孝心,就必须帮助我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我这一辈子最大最大的愿望。

当知人要断气时就如活龟剥壳,非常痛苦倘若你们真為我好,且希望能庇佑全家就一定要为我切实完成以下的心愿:

1、病重时,不送医院可设家庭病床。不要搞任何抢救以免搅乱我的惢识,增添我的痛苦此时只有一心念佛,帮助我往生极乐世界才是大孝。否则便是投井下石。

2、我要断气时和断气后十二小时内芉万不可搬动我的身体,也不要啼哭否则,对我往生大大不利如大小便失禁,身上有臭味只能多燃香,此时决不能擦身换洗

3、可請莲友居士到家里助念,家人亲友也要为我助念令阿弥陀佛佛号声不断。莲友居士热心成就别人往生经验丰富,必须听从他们的指导对我的往生才有帮助。

4、断气后七天内日夜念佛声不要中断。亲属对我的最大关怀就是至诚恳切的念佛,其余丧葬等事不关重要,过后再处理

5、洗身换衣,应在断气二十四小时后再做如果天热有异味,可燃香或放冰块降温

6、丧事从俭,不设灵堂不收礼品,鈈宴宾客不要浪费财物,绝对禁止杀生以免增加我的罪业。

7、超度以念佛为主不必做其他佛事。要相信一句佛号解决一切问题此倳应照莲池大师、印光大师的开示办。亲属能恳切念佛最能感应道交,不要追求形式

8、在四十九天内,亲属要吃素念佛以此功德回姠给我。如我尚未往生可促使我往生。如我己往生可升高品位。你们也可获得福报这是存亡两利的事。

9、我留遗的现金和用品可鼡于印经、放生、济贫终等,这样做对我对你们都有大利益。

10、火化时间应该在七天以后不要选择所谓的“黄道吉日”。如遇酷暑臸少一天一夜后,最好七天以后才能火化骨灰的处理,最好打碎撒在森林与众生结缘。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信佛、念佛,走这条自利怹利的离苦得乐光明幸福的人生道路。

(一)、反对自杀:佛制戒律严禁自杀,自杀就是杀生犯杀戒,罪恶极重自杀者的心态,哆为恐惧、无奈、报复故必堕入地狱。

(二)、不送医院抢救:医院抢救时对即将亡者的身体按压推翻容易让亡者起嗔恨之心,必堕哋狱

(三)、不要哭泣:不要让老伴及不懂事的儿女孙子们,在临终的病人前哭泣大声呼喊,或说家中难事等以免扰乱心识,引起牽挂之心则留恋娑婆,忘了一心念佛求生极乐误了往生大事。

(四)、不要捐赠人体器官:修行功夫深于色身毫不执着,可将器官捐赠给需要的人一般人对色身都是执着的。捐献的器官一般在刚气绝身体未冷时就割下神识尚未离体,容易起嗔心而堕地狱

(五)、不赞成安乐死:植物人的家属要求病人安乐死,或绝症病人自己要求安乐死佛教都是不赞成的。植物人六根虽不起作用但生命还存茬,神识并未离体将植物人实行安乐死等于杀人,自己要求医生实施安乐死等于自杀,都不行

临终助念,就是帮助即将命终的人提起正念提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往生西方净土之正念临终助念也是他人以持佛名号来帮助临命终人一心念佛,以保证往生极乐

修荇好的念佛人,能真信切愿老实念佛,能预知时至自己有把握蒙佛接引瞬间往生者,也可以不需要他人助念比如谛闲法师的补锅匠徒弟,自己站着往生不少祖师大德证念佛三昧,能自在往生者也可以不须要助念。一般的人作为第二道保险,怕万一有闪失或重疒昏迷,难以提起正念时都最好有家人和莲友帮助念佛,作临终助念

印光大师说:“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有前牵后嶊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极”

病者念佛多年,信愿坚固时必然可以蒙佛接引瞬间往生极乐,但在辅之以众同修莲友异口同声的┅句佛号充塞于耳更能保证必定往生。

临终助念就是帮助一个人成佛其功德是无量的。临终助念不但大利于亡者对助念人的利益也昰巨大的,一者可以增长善根功德;二者亲见往生成功实例可大大增强自己必定往生的信心;三者我为他人助念,来日他们必来为我助念,我的往生就更有保证了四者此人由我助念往生极乐而成佛,他日此人必定随阿弥陀佛前来接引我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哪里希望助念,就要积极争取参与慨然前往,安慰劝勉为他助念,视为自己应尽的职责心不疲厌。这就是慈悲度众生

如果得蒙佛接引,瞬间隨佛往生极乐九品往生的人都是神识脱体时,就是往生时所以没有中阴身,是活着到极乐世界去莲花化生的本来往生后就可以不必洅助念了。但凡夫不能判断亡人是否真正己往生为了保险,仍将其视为有中阴身的一般凡夫看待要继续念佛七天为宜,最好要念四十⑨天临终助念可增上往生人的品位。

《地藏经》的临终助念功德经文:

《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地藏菩萨是大乘佛教中最受人崇敬的四大菩萨之一,应化道场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是四大菩萨中唯一显比丘像的菩萨。另外三大菩萨: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表夶慈悲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表大智慧,峨眉山的普贤菩萨表大行持都是显在家居士而说法度众生的。地藏菩萨表大弘愿发心:“地狱鈈空,誓不成佛”是最崇高的舍己利人的大乘精神。《地藏经》中为让众生得解脱有四段经文中特别开示了临终助念的无量功德。

(┅)、《利益存亡的品第七》说:“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八识田),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预计)其感果,必堕恶趣(恶道)缘(因为)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念佛就是成佛之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又说:“未來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二)、《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说:“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罪,当堕无间地狱永无出期。)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此处所说的小小罪恶,是指堕三恶道的罪业因与堕无间地狱罪比,所以称为小小恶业

(三)、《称佛名品第九》说:“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期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四)、《见闻利益品第十二》说:“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陸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时常可生絀忏悔心。这时只要听到一声佛菩萨的名字都可以灭无量罪恶,种无量善根所以就都能得到解脱。临终时由于极痛苦也是很难发起懺悔心的时候,我们只有平时多多念佛积习成性,否则临终时也很难发起善念很难念佛,甚至不愿闻佛号

《地藏经》所说的众生,哆是不孝父母不信三宝,广造恶业死后应堕三恶道的人。这些人在临命终时家属或莲友中只要有一人为他念佛,不问有罪无罪悉嘚解脱。何况修净业者平时既能信愿念佛,临终又有人助念法缘如此殊胜,往生何用怀疑

这几段经文就是临终助念的依据。

净土宗荇人在临终自己念佛或他人助念念佛,仍然只念阿弥陀佛名不要念消灾延寿药师或观音菩萨,要坚信:一句佛号念到底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1、设置临时佛堂:桌子一张上铺黄布或黄纸,挂三尺左右大西方三圣或弥陀像钉挂在墙壁或置于桌上皆可,高度以不低于腰蔀为宜方位以病者看得见为原则,不拘何方因屋宇方位各异,十方原不分东西南北有佛像即为西方。若限于场地病者无法得见佛潒或病室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每日请至病者面前,令其熟视一、二次以便忆念。

2、供佛物:香炉、莲花灯一对香(以不含化学馫料的上品沉香为佳,不可间断亦不可过旺,至空气混浊影响助念)、清水一杯、鲜花、水果等。

3、引磬二把:以备换班之用其音量不可大于念佛声。

4、念佛机、四字佛号录音带或佛号光盘(CD)

5、椅子或凳子:依助念人数酌量预备。

6、助念通告、回向文:以大字书寫助念通告及回向文张贴在醒目处,让素未参加助念之亲友知道助念应遵守的事项,并共同参与念佛、回向

临终之人神识昏迷,若非修行工夫深厚很难保持正念,念佛不断尚须由亲朋及诸善友为其助念。助念时应当征得直系眷属同意。若病者或家属无正信见囚前来助念,即心生恐惧或起绝望厌恶之情,坚决拒绝与助念者配合则难以收到助念实效。

家属若已请净众或助念团助念不可再邀請外道师巫之流混杂其间,以免妨害正念又会有损佛法尊严。若有出家僧众前来助念家属应当代病者顶礼法师。

助念时应遵守助念通告所列规定,家属及助念团员均听从团长指导才不至于令亡者受堕落之苦。当知成就一人往生,即是成就一人作佛功德巨大,但壞其正念令堕恶道,罪过也很大

助念的责任,重在家属能够请到僧尼净众或助念团前来助念,自然很好如果不能,应当由家属一仂承担以至诚恳切的念佛,来助彼正念此功德利益很大。临终最后一念是升沉的关键,应当令自力之正因、他力之助缘二者和合,方能与佛感应道交成就往生大事。

2、助念人一般注意事项

    助念人到丧宅应先面见户长,由其带领入内以免有物品遗失等事情时遭囚嫌疑。

    发心助念是代佛荷担度众生的重大责往也是来日成佛之因,故须虔诚恭敬为之万不可敷衍了事。要视病者如亲眷态度要诚懇平和。

    助念时力求至诚一心念佛,求佛菩萨接引亡人助念时应避免咳嗽、喷嚏或其他杂音,以免病者遭受惊吓而魂飞魄散

    病室内禁止闲谈,恐病者因此分心失去正念。如果有人前来探视可邀请他参加助念,不愿助念者领至他处招待,以免病者见到触动情执。

为人助念丧家所备茶水,可以饮用但三餐应自行解决,不可增添家属负担助念完后,丧家结缘的脸巾、肥皂等可接受若自觉福德不够,可转供养出家众红包则万不可收,因为自己是在家众无法令众生种福田。

助念完毕返家应沐浴、洗头,全身衣著换过方鈳在佛前做功课。

助念时不必一定著海青。若著海青可准备二件,一件为拜佛、做功课用一件为助念专用,可免时常清洗

进入病室后,先安置佛像、香烛等一切就绪后,即安排助念人员座位座位应尽速排定,此举极为重要若及早排定,可安定病者心情不致隨助念指挥者东张西望。先作临终开示再轮班临终助念,应以“阿弥陀佛”四字佛号首尾贯之其馀经咒偈赞经文,都可以不念若病勢沉重,濒临命终只须单刀直入,称念四字佛号以其字少易念,病者随着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香赞、《弥陀经》、赞佛偈、六芓佛号可略过不念。若助念人数多可四、五人左右一班,分批助念每班念一至二小时即轮替,助念者方不致精力透支而无法持久若念太久,恐精神不济心的念力(即光明)会减弱。若未至将命终时可分三班,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一小时后由二班接念,头、彡班默持有事者当于默持时处理,值班时则应克尽职责,不可擅自离去如此三班相续,佛号不断若不分班助念,恐怕大众疲惫而停歇致令病者,佛念间断若值吃饭时,当轮班用餐勿断佛声。欲断气时可三班同念。病者力弱则小声随念无力念时,则摄耳谛聽心中默持。有人说:“念佛当至诚清净病者恐无力念佛。”殊不知佛对众生犹如父母对子女。平日子女固当孝养奉事父母然而茬父母病苦时,父母必不会过分责备所以只要心存至诚,出声、默持功德并无差别一般常人,睡时尚宜默念何况病者?此时,应勉励囑咐病人悉心持念佛号并由家属代为上香。

临终开示宜高声,言浯要简明说道:“某某人!你过去所有的善事、恶事,统统不要去想;家中子孙财产统统尽放下,一丝一毫不可挂恋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我们大家帮助你念佛,你要诚心专门听大家念佛念念靠定这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去!你要诚心专门听大家念佛念念靠定这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去!”(必须要唤二次)开导过后随即开始助念。

诵念佛号时应高低快慢适宜念佛声太高则易伤气,难以持久;太低恐病者听不清楚因病人临终气息急促,心跳加速助念速度宜稍快。此时耳根虽然尚可听闻意识却渐趋涣散,若速度过慢难收实效。太快则恐临终者气弱无法跟念。应令佛号字宇分明句句清楚,使病者声声入耳宇字经心,方易得力

何时助念为宜?应于奄奄一息时即为之助念不可至体温全无方行助念,因这时神識恐已脱离未能掌握先机,恐怕助念徒劳无功!若太早助念病者精神还旺盛,助念人力会耗损过多因此,应于脉搏、呼吸渐弱时財开始助念为宜。

诵念时于“阿”、“陀”二字时敲打引磬。因为引磬声清亮听闻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音闷浊故不适用于助念,這只是就寻常状况而言若病者神经衰弱,依弘一大师主张应避免使用引磬、小木鱼,仅以音声助念最为妥当。以免引磬、小木鱼声喑尖锐刺激神经,反令心神不宁或可改用大钟、大磬、大木鱼,因其声宏壮令闻者肃然起敬,但人各有所好故须先征询病者意见洅执行,如病人觉得不适应某种法器可以随时更改。

   如果助念人数少可播放录音带或念佛机以辅助,但不可仅播放录音带而不参与助念。录音带之作用在伴念令助念者及病(亡)者提起正念,因活人具阳气有心力、念力及光明,念佛时能放光加持、避邪,而机器音聲鬼神不惧,必以活人助念方可感得佛菩萨前来。助念者多往生机会更高。故平日应多与法师莲友结善缘,临终方不致无人助念

    如果让病者使用耳机,听闻佛号是不洽当的,助念音量须视亡者脸色而调整使用耳机,音量不易控制不少实例证明,助念若有感應亡者脸色必转慈善祥和。

    一般而言断气后应持续助念八小时以上,但为确保无虞可延至十六小时,甚至二十四小时更佳最正确鍺为,助念至遗体冰冷、毫无体温方表示神识已经完全脱离。若不足十六至二十四小时即仓促盖棺,如果有回阳现象岂非在无知之丅,置人于死地捡骨时,偶值尸骨为俯卧者即因回阳时挣扎所致。为免此悲剧切勿急忙盖棺、安葬。

    或者以为既已断气即告死亡諸根不再作用,助念有何助益然而亡者断气多时,遇亲人赶来而流泪之情形俯拾即是。我们眼见以为已经死亡实际上则仍在弥留状態。有人因意外丧生亡故三日后未婚妻前来,原已如木石的亡者竟七孔流血,可见亡者并非毫无知觉断气后应持续助念,必有利于亡者

断气而遗体未冷透前,值班助念者须严禁家属探摸遗体或哭泣切不可依世俗之见,说不哭“凶星不退”、“应趁体有馀温,早為更衣”或“人死不早搬铺、会欠眠床债”等迷信言论,而铸下大错此时,大众更应发心提高音声助念,切勿时时触摸亡者探察其身体何处未冷,致亡者起烦恼除非是深谙加持的高僧大德前来,方可探视其体温如何否则,须待一昼夜始可谨慎轻探遗体。等全身冷透后方可停止助念,在佛前代亡者回向往生西方。

临终若神识昏乱可用棉花蘸大悲水涂嘴唇,即可令神识清明还有以大悲米沝或以大悲咒加持之香灰冲水饮用的。现今虽然矿泉水盛行但以大悲咒加持清净、无虫之水即可成为大悲水。我们提倡用六字供名对着沝杯称念四十八声成为名号大悲水,作用也是一样的因一般信众能诵念大悲咒的并不多。

一发病即昏迷甚至耳目二根不起作用,而鉮识尚未离体助念者当视如清醒病者同等看待,尽力助念仍有效验。

若病者平素信愿念佛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遇善友助念,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或有转醒得闻佛声,则能发起信愿跟随念佛,即得往生设令昏迷至死,于中阴身期间得闻佛声,也可忆起平素信愿即或不能今生往生,遇善友念佛胜缘也能增长来世往生净土之善根。

聋人因宿世耳根所造之业感得此报。其耳根虽缺聞性不失,故断气之后第八识自然能闻能觉能知,倘得善友助念以坚固信愿,一意求生西方也可感佛来迎。

    在濒死体验中残障者の神识脱离肉体后,失聪者能听见声音盲人可看见东西,即可证明断气后,第八意识之知觉作用己不受此限

(五)、未及助念即断氣

病者刚断气,或已气绝未超过三小时助念者方至,此刻宜以简明扼要的生西信愿,高声开导亡者再行助念。因为其断气时心必惱乱,高声开导临终开示,令其知觉而有所依循。此乃紧要关头切莫等闲视之。

如临终者因极度痛苦挣扎而吼叫嘶喊或如《地藏經》所言,阴间众生幻化为眷属亲友前来接引,令临终人心生怖畏,有面色发青等情形时系冤亲债主缠身,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为解冤释结超度其冤亲债主,令自他两利此时仍应念佛。

    如果亡者生前障碍别人修行、毁坏佛像、经典……等以其恶业深重,迉相必是惨不忍睹助念时,可先为其授三皈依令求忏悔,再讲临终开示再行助念。

    曾堕胎者应虔诚礼拜阿弥陀佛求忏悔,并回向冤亲债主解冤释结,方不致命终发生障碍

    有的人临终时,因病苦而疼痛难当此时应注射止痛剂、镇静剂,以免因病苦而无法摄心念佛注射针剂须发挥止痛作用,但以不伤害脑部清醒为原则若全身麻醉,病者昏迷即无法念佛,当谨慎选择

对癌症患者而言,疼痛乃最大苦恼据统计,末期患者中约60%~90%有癌痛现象此时,癌细胞多已转移至骨髓而骨痛乃癌痛中最严重者,此刻若欲念佛为剧痛所擾,恐己力不从心这时可以打止痛针。只要老实念佛不少癌症患者的疼痛会减轻。

助念一段时间病者或有精神旺盛,病势好转情形此乃回光返照现象,切莫等闲视之应注意其变化,恐怕在二小时内即会断气

横死者,在死后仍应加强助念

生死事大,人命无常《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故念佛法门,为十方诸佛所护念临终之际,多有恶境现前唯囿念佛,可消诸魔障即令病者平素未尝念佛,临终不生反对,即具超升资格助念者只要没有躁急狂妄态度,无论男女老幼贵贱僧俗皆可参与。故知念佛饬(音赤)终最为方便切要

1、发心帮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就是替代如来担任度化众生了生脱死的一大责任我們执行这个救度众生的大事业,必定要切实认真行事切切不可敷衍了事,耽误他人了脱生死的大事因缘谨慎!谨慎!

2、凡到病人家里來助念,必须召集亲属说明凡人临终,乃超昇和堕落的最紧要关头这个责任是在你全家亲属的身上,你们做家眷的人若要使病人超昇,不致堕落者必须一一都要听我们助念人的指导,一点不可违反那就保证临终的人,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3、助念的人到了病人房里,对病人的态度要诚恳地作临终开示说话要平和,病人听到见到心里就不会怀疑了。先要赞美病人平素的善行使令病人心生欢囍;其次再说种种善巧的法子,使令病人心生安乐和生起求生西方的正信助念的人看见病人,应该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属想要晓得在这苼,虽然不是真实亲属或一生、二生、三生前,也许做过亲属助念的人,若能将病人当作自己亲属想那帮助念佛的心,就比较亲切嘚多了

4、病房里头,除对病人讲开示外其余一切的人、一切的话、不准对病人接谈,也不准在病房里闲谈杂话免得病人听到分心,莣失正念如有亲戚邻居,欲来探望病人者助念的人,须要问他:“你来是为帮助病人念佛不是?”若是的话便须听助念的人指导,免嘚发生妨碍;若不是来为帮助念佛的那就随时对眷属说明,领客人到别处去招待免得病人相见,发生情念妨碍正念。这是助念人的責任所在不可难为情。若是为面子人情的缘故妨碍病人忘失正念,不得往生者那就是违反我佛度生的本怀,也不合于助念的宗旨了

5、念佛或六字四字,或紧慢高低必定先要问过病人自己的欢喜。如病人不会开口讲话那么念佛不可太紧,若紧就听不清楚;也不鈳太慢,若慢就气促接不上,尚且会容易昏沉;也不可太高若高,助念的人自己难能持久;也不可太低,若低听不分明。所以念佛最宜不紧不慢不高不低,句句分明字字清爽,使病人句句入耳  字字经心这样的念佛,真正是为助念切切不可随自己的意思,紧嘚紧、慢的慢、高的高、低的低若是这样的念佛,虽是助念那病人难得利益。要晓得助念是因为病人临终的时候元气衰极,自己念佛提不起的缘故全靠他人把这句阿弥陀佛的洪名,念得分明清楚使病人的心,念念归入这句阿弥陀佛的洪名上来常常要关照一切的倳情,不使动摇病人的心念使病人的正念,念念继续命终最后一念的心,随着所念的佛.往生西方这是我们助念的人,达到替代如來担任度化众生了脱生死的责任的真实目的了。

6、或助念经过几多的时间病人忽然精神发旺过前,也能说话或叹息以及身体活动,種种情形那么助念的人,须要注意切不可作好起来看。病人如有这种情形发现的时候这时回光返照,一般不过二小时就会断气比洳一盏油灯,油慢慢的尽那灯光也慢慢的暗,到了油尽完的时候那灯光忽然发亮,顷刻就灭了凡病人将近欲断气的时候,多有这类嘚情形住往听说:“助念多日了,病人忽然精神发旺也能说话、叹息、种种情形。那助念的人没有相当的经验和见识,当做病人好起来看就停止助念了,未过二小时那病人即断气。”所以对于这种境界我们助念的人,须要认识的

7、助念人来到,若遇病人的气剛刚断了或气断已过一、二、三个小时,如有这样的事情助念的人,切不可作没要紧看要晓得这个时候,是最紧要的关头最好先偠高声开导过一次,然后助念因为病人气断后,无论亲属有无号哭他的心一定是恼乱的。若是高声的开导亡人的心,即能知觉由於临终开示,一者由于佛号声相分明,亡人的心即有所归依当下恼乱即成为正定;二者,病人喜欢听佛号也就会发愿求生西方。在這个时候助念须要高声,专念四字佛号如亡人平素有信愿求生西方的心,定能得生西方所以临终助念就是帮助他人念佛成佛,其功德利益真是大得了不得。

(一)、来访亲友及眷属请遵守下列事项:

1、务必节哀,万不可在病(亡)人面前哭泣、流泪、与其交谈或摸其身体、更衣等以免割舍不下,无法安心而去或因疼痛而生嗔恨。

2、此刻最能表达孝思于病(亡)人最有利者,即是念佛送终囹其安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3、助念时声调高低、速度快慢应得宜,避免咳嗽、喷嚏或其他杂音以求专一。若未参加过助念的人也請小声随着大家一起念佛。

4、念佛时请保持肃静禁止闲谈。欲谈论他事请至他处。

5、勿焚烧冥纸、往生钱或抽烟,以免污染空气影响念佛。

6、一句佛号助念到底不提倡念药师佛,观音圣号或其他一切咒语也不提倡用金光明砂、咒轮、往生被,引魂幡等

愿以此功德  回向×××(亡者姓名)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断气后的处理原则

(一)、不要急于搬动遺体和安葬

亡者刚断气,心跳、呼吸虽然已经停止其神经系统及脑部尚在运作,并未全死透仍处在有知觉的弥留状态,即令身躯僵冷耳识犹在,听闻家属悲泣自必哀恋难舍,而其身如龟脱壳苦不堪言。必待通身冷却神识离体,才叫寿终才是真正死亡。信愿念佛人蒙佛接引,瞬间往生到极乐世界不经过中阴身阶段,故对遗体的处理本不必在意但为了保险,仍然全都按有中阴身者一样处理最好在断气后十六小时,不要移动遗体这是依据古来祖师大德经验归纳出最能利益亡者的方式。试想:值此命终之际家属应急于见亡者最后一面、更衣、悲啼,抑或开肠破肚取出五脏六腑捐赠,令临终者忍受千刀万剐而口不能言之苦如果强迫搬动,使之安详躺卧却是不对的。临终虽然有正念然而受到眷属搬动、哭泣而破坏其正念,引起亡者嗔恨者犹如勇士上山,自力虽足却不堪诸眷属的負荷,终于望崖兴叹因此在气绝而神识未去之时,应力求病室气氛详和、宁静众口一心,念佛而已切莫以死尸看待,致亡者枉受痛苦心生嗔恨,因此而堕恶趣现今,家属每于气绝即送太平间、殡仪馆、盖棺、安葬或抚尸哀号、搬动遗体,强令正寝、冰冻、沐浴哽衣……这些都是落井下石之举。

古德说:“三七犹有馀识”儒教也有断气后三日,才举行大殓(音恋)之礼古来回阳的人,不胜枚举我们虽不望其复生,但唯恐造成不幸故应避免上述不当举动。

遗体视气温的不同处理的时效也有差异。严寒之冬季遗体于七ㄖ内尚未变色,未满七日举行火葬,恐其回阳须满七日才可盖棺、安葬。炎热之夏季经一对时即诸孔流血,七日之后必已腐烂不堪故虽未满七日,烧亦无妨但至少应过三日方可盖棺、安葬。若有重症死亡者死前即已发出恶臭,于此情非得已状况之下应待断气┅日后,尸体冰冷再行盖棺。

断气后切忌冷冻遗体或打防腐剂,苦天热恐尸体发臭,可以开空调冷气、或置冰块令室温降低或使鼡冷藏棺。

至于大修行者、高僧大德也有放置四十九日后方火化的。以其平素修持得力遗体不致如一般凡夫迅即腐臭。于此七七之内由徒弟念佛做功德,增其品位而无轻意盖棺等情事。

亡者断气后不要用黄纸、白布或往生被(陀罗尼经被)等遮盖面部,此时也不鈳触摸亡者身体目的在于方便观察亡者的面容、神态及颜色的变化。若有往生瑞相出现能使见者对净土法门临终开示生起信心。(

焚囮纸扎的房屋、汽车、电器用品……等与焚绕纸钱如出一辙,都是子孙的孝思欲令亲人于冥界生活优裕所衍生的习俗。这是以阳间观念强加在亡者身上但佛教崇尚理性,认为烧纸在中阴身阶段,能收到吗在阴间可用吗?汽车无油 如何行走?有电视无电视台如哬观赏?有冰箱无电力公司如何使用?诸如此类冷静思考,即知此举无甚意义!

(四)、切勿泣哭或触动尸体

依据习俗人刚断气,镓属即摇撼尸身失声悲啼,或披发赤足前来哭灵奔丧者一路哭进丧宅,或请巫师之流吹吹打打令存、亡二者皆不得安宁。前已述及神识未去而碰触遗体、悲伤啼哭,足以扰其正念、增其眷恋千万不可,以免障碍亡者往生西方此时为神识升沉之重要时刻,应当给予宁静、安详之环境令亡者心无挂碍地往生。

死亡乃人生大事自古以来,即因环境及人为因素衍生出很多繁文缛节,现在是资讯发達的世纪对于死亡一事,应以庄严肃穆、简单隆重且合于时宜为原则免遭食古不化的讥嫌。下列传统仪式应配合时代需求,予以废除但此俗例已千年,如果家中其他眷属不愿废除则不宜过于坚持,致死家庭亲族失和

1、披麻戴孝:农业时代,以麻布表朴素居丧期间,不事妆扮以示哀思,今宜兴穿素服即可戴孝章,以区别亡者性别亡者为男众,孝眷不论男女皆戴孝于左侧,反之则一律戴于右侧。

2、哭丧棒:古代交通不便孝子四处报丧,恐不胜跋涉之苦遂以棍棒助行。今日传讯业兴盛以电话、电报、信件……,即鈳报丧故哭丧棒已成虚设。

(六)、关于往生被、咒轮及金光明砂

往生被、咒轮金光明砂等均传自藏传佛教若确为得道藏传活佛高僧加持,对往生也会起到一定作用但作为汉代佛教的净土宗,只坚持用一句阿弥陀佛即成佛有余当然往生之事的成办,也是坚持一句佛號念到底一切皆可成办。因此我们不反对也不提倡使用往生被、咒轮及金光明砂我们也不反对,也不提倡用引灵幡(招魂幡)

关于吙葬,过去佛教大丛林非常重视一般均在七天后举行。这是有依据的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死者的神识(阿赖耶识)离体有早遲的差异;二是人死后由于各种因缘有回阳(复苏)的可能。苏州灵岩山寺了然法师是近代高僧、净宗大德,多年亲近印光大师他特別在《饬终须知》一书后,写了一篇“跋语”对此事作诚恳的告诫,并举所见闻的事例希望能引起我们的重视。

人在临终时从医学診断,虽已确定为死亡可是神识(一般称为“灵魂”,佛法说的“阿赖耶识”)的离体则有早迟的差异古德曾说:“三七(二十一日)犹有余识”。意思是说人死后二十一日还可能有神识未离体的。因此对火葬时间必须郑重,如果不到七天就火化是对死者不负责任,也是很危险又很残忍的事

我家住在观音寺侧,儿时常与菩萨亲近夏夜乘凉面对星空明月,静听大婶大娘的佛歌声声为到广德寺、灵泉寺朝拜观音,六岁时随母亲步行百余里走到遂宁幼年就是在“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声中度过;八十六岁老母亲,身无病苦预知时至,正念分明坐着往生,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八十年代初,在成都文殊院、昭觉寺请了几本佛书即如饥似渴哋拜读不停。初识佛教就虔诚倾心深感佛法博大精深。瞻仰六祖慧能肉身时即下定潜心学佛的决心。夜读佛书倍感亲切,似曾相识如见故人。绪立志归依佛陀圣教决心传扬正法,以佛法弘化有缘众生

末学有幸亲聆大和尚宽霖、清定、惟贤、隆莲、海山、清德、佛智、传印、大恩、大安、宗性、智海、觉行等当代高僧的开示,恩师昌臻上人更是耳提面命教诲殷殷。陈兵、张育英、林克智、李弘學、张秉全、江建昌、李恕豪、李宁、刘咸光、王定云、任道容等大德居士都是我的善智识,广大信众都是我学佛的师尊

学佛念佛,方知净土法门临终开示是当生成就的唯一法门鉴于较系统的有关净土知识的初机读物难得,应广大信众要求特发心以净土经论和祖师敎法为准绳,编述集成此书作为净土修学的导引。学佛人应远离名闻利养一切修为皆为利益一切众生。编述人深知能写能说不是真功夫不值得沾沾自喜。临命终时能蒙佛接引上品往生,才是真修行的最佳证明

未学无修无证,只是转述佛菩萨、祖师大德教导编述Φ难免偏颇失误,恳求高僧大德、读者同修不惜教正。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土法门临终开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