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上直接跳落掉在海里,真的还能活命么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如果把《西游记》逆向思维。。。这绝对是一部神作!——漫画版!(小翔漫画)
【更多精彩请加微信,每天福利送不停~~~你懂得。。】
狗狗的选择题,被最后一题感动了~~~
那你敢吃么~??食物也不要光听名字哦~~(内容来源于网络)
最后一张我喷了一屏幕的水啊啊啊啊啊。。。
【神奇的动物小知识】 笑屎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fall_ark)
我们会一辈子在一起,对不对? (by伟大的安妮)
《完全匪徒手册》图已挂,转来观摩神贴
1960年初,北京曾经出过一起冒充总理签名诈骗银行20万的案件,当时是举国震惊。我看这个案例的时候还不足十岁,当时第一个感觉就是:20万,好多啊(彼时我国已经换用新人民币,若是在53年以前,旧币20万也没啥说的)!需要惭愧地补充一点,小可生就一双笊篱手,银钱从指缝间哗啦啦地流走,平生存款就没突破过两万。一直到今天,20万对我来说仍然是个天文数字,只不过不会像小时侯那样大惊小怪了,因为现代的贪官都是论千万的,你要是只搞个几十万都不好意思和人家站一个审判席上。
正是在经济犯罪的数字泡沫刺激下,自古以来的暴力犯罪就因为其高风险、低收益而被人看作是上不得台面的犯罪初级阶段--殚精竭虑打家劫舍倒不如人家轻轻松松的三年清知府--想想我国当代的货币形式吧,100块一张的最大面额人民币,只消几百万元就可以给一个剽悍的匪徒在撤退时造成极大的麻烦。据说曾经有富裕人士在购买8000块的皮包时深感100块钱面额太小,而向人大提案发行大票的IDEA。后来大概是给否决了,否则,一定会让众多以暴力为手段分配社会财富的匪徒们雀跃。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被歧视了多年的暴力犯罪,也偶尔会有几起猖狂之作。近几十年来,最让我们大开眼界的无疑是1996年张子强绑架李先生的大公子泽矩兄,当时绑匪一方开出的价码居然是:二十亿。
不管是世纪贼王还是省港旗兵,任何一个前途惨淡、误入歧途的匪徒最初都要面临填饱肚子和武装自己的难题,这两样事情和世间大部分事情一样,是需要一笔钱来做基础的。既然已经决定铤而走险,践踏一切尊严和法律,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走绝路,那么打工攒钱劳动致富的策略,这些人是不会考虑的,而对他们来说,绑架人质勒索赎金往往是第一选择--首先,绑架勒索的风险相对比较低,而收入却要高于一般抢劫。至于溜门撬锁,飞车抢夺,伪装乞丐诈骗一类对于一个粗鲁剽悍追求激情的匪徒来说是非常猥琐的事情,起点太低,更重要的一点,越自卑的人越怕被人看不起,如果说是小偷小摸到了牢里都要被人鄙视就太伤自尊了。
而真正的内行人士都知道,在一起绑架案中,警匪真正的斗智是在拿钱阶段。所谓杀人不难挖坑难,绑人不难取钱难,前者是歹徒有心良民无心,后者是警方有心歹徒无心。尽管以钱壮胆,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还是有很多绑匪在领取赎金时被警察包了饺子,电视里频繁变换交钱地点的土办法在交通通讯高度发达、警察普遍配备无线电的今天已经很难奏效了。
不过道魔相运生,匪徒也不是没有相对稳妥的手段。有一起案例中,绑匪首先指定人质家属携带装有赎金的包裹(最好具有明显特征)和手机(充好值)搭乘一趟长途火车(越破越好,不能是空调车,如果是我国的38次这样的红旗列车明显就死定了)。一般来说,如果人质家属报警,警方一般会以为歹徒在列车上提取赎金而派遣侦察员尾随。& X
俄罗斯&信号旗&特种部队。最后一张图中后两名士兵手中所持的家伙乃是俄罗斯自1998年开始生产并少量配发部队的新枪AN94。此枪护木采用了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制作,脖子粗脑袋细,外形难看得不一般,不过在射程和精度上都有非同寻常之处。
接下来就是警匪片斗智斗勇的高潮时刻了。&
等待赎金的匪徒尽管知道警察也随人质家属上了车,却一点也不会担心--他根本不用上车,而是事先埋伏在长达千里的列车沿线任意一个地点,掐算好列车经过的具体时间,然后在列车到达前两分钟通知人质家属,让他注意观察窗外,一旦有明显标志(比如平坦的农田里突然竖起一个红旗),就把钱扔下火车&&如此歹毒的算计之下,警察是不可能千里布防的,而跟车的警察跳车抓捕的可能性大约为零,这时候,匪徒便可以逃之夭夭了。&&
这个缺德的方案是我当年从一本美国流出来的反政府小手册里看来的,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多年之后听公安朋友谈起国内案件,竟然有一起是和该方案一模一样的手法--看来那本小册子的读者除了我这样的守法良民也不乏作奸犯科之徒,还是流毒颇广的。不过那册子的美国作者明显低估了天朝警察的实力--公安兄弟告诉我说,当时那个绑匪得意洋洋,结果没跑多远就被警方打了埋伏--大野地里没有公安设防,却也没有公用电话,那个匪徒捏着个手机打了个电话要别人扔钱,后来大概是看见钱兴奋得什么都忘了,手机被警方定位也浑然不知,回家的路上逮了个正着。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就是千百年来被各路土匪用鲜血与生命实践的"血酬定律",它告诉我们,为了获得报酬,不流血不流汗是绝对行不通的。
同样是根据"血酬定律",很容易知道,当绑匪多起来的时候,绑票的生意就不那么好做了--竞争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时候,各路绑匪只好战天斗地,在一条绝路上跑到黑。&
我在著名黑帮小说《江湖》里见过两个起的最早的绑匪:潘云飞和楚建明。他们事先约好下午五点在某某商场门口交钱(和电视里作秀不同,交接赎金选在闹市区,警方抓捕难度反而大些,开枪也有诸多顾虑),警察一般会于上午在交易周边地点布防,伪装成路人、摆摊的。而潘、楚这两名匪徒中的极品则在头天夜里潜入旁边的某个观察点(比如附近某宾馆房间),然后耐心潜伏,仔细观察何时有大批便衣人员开进。发现了任何异常,就轻易地跑掉了。不过亡命之徒始终是要亡命的,开出的赎金再高也要看你做匪的有没有福气消受。
《无间道2》里吴镇宇先生反复念叨的:"出来跑,早晚要还的。"诚不欺余。更严重的是,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盛行,匪徒们绑人还开始提政治条件了,教人十分心烦。想当年,美国老爷多齐尔将军被意大利红色旅绑架,带着皮头套的特种部队奉命解救。待一切准备停当,一声令下,特战队员从天上地下同时涌入绑匪关押人质的房间,瞬间放倒所有匪徒成功解救人质,那是何等的英勇啊。而不久前北奥赛梯的人质事件,俄罗斯部队打得就很艰难,这可不能怪"阿尔法"和"信号旗",车臣的恐怖分子足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特种部队挠头。
&  捷克造CZ83,有9毫米和7.65毫米两种口径,后者可以通用国内7.62毫米64手枪弹,弹容量大,性能优异,很容易改装为自动手枪,加之CZ本身是世界名枪,争强斗狠时拿出来倍儿有面子。
就在青海枪连续几次被查处,大家以为它们绝迹江湖的时候,2004年10月华隆又查了一批家伙,这回害是仿64了。
华隆造仿64手枪,从外观上看,握把、护板仿得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俗话说,钱是英雄胆。作为一个匪,对于一个匪,枪的作用大概相当于他的一个肾。90年代初期,武汉曾经出过一个震惊全国的悍匪张明高,杀人外带砍头,大街上随便开枪射杀行人,一下子把枪匪的概念扭曲了。其实从纯粹的犯罪角度来看,张的枪只是为了杀人而存在的,他不是一个"成功"的匪--一个为了生存资源而奋斗的匪。
随着时代的进步,活跃在诸多犯罪领域的恶人也在不断更新观念。任何时代,作奸犯科的歹人相比大队官军总是少数,这时候,小组军事素质和单兵火力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翻看《水浒》就可以发现,以"江州劫法场","智取生辰纲"等著名案例,分明已经具备了现代特种作战的雏形。
在各国巡警还在使用轻冲和手枪的时代,往返于金三角的歹徒甚至已经开始大量佩用的M-4和蝎子冲锋枪。不过我需要插一句,在我国境内使用这些武器的匪,纯粹是脑子不好的残疾人。我国的管制严格,再厉害的枪进来了,子弹不好配就是头号麻烦。即使你有通天渠道搞来了捷克的CZ-83,可以通用大陆的64式7.62毫米手枪弹(会损失精度,另外7.65的枪凑合用7.62的子弹造成的教训,各位歹徒还可以在阴间和一代悍匪魏震海交流切磋一下),但是这些家伙造价昂贵,歹徒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犯罪用枪往往是案件侦破最好的线索--多少拿着家伙"十步杀一人"的壮男被血债所追,在警察叔叔的并案侦察、线索汇集中最终落网。所以现代涉枪犯罪的一个趋势就是用完一把扔一把--这样一来如果用的是进口高级货,成本就太高了。因此,多年以来尽管渠道不断拓宽,但是被查获的国内匪徒用的多还是国造五四和地下仿枪。
日,华隆大捷,警方查获23支枪。&&
(新闻照片)最近一起枪案中收缴的华隆造产品,图左长着81外貌的大概是国产峨嵋或者锡峰运动小口径步枪改造的实验性产品。
COLT的M-1911A1。图中套筒中部的小马徽标即为该公司徽记,也正是当年中国朋友喜闻乐见的&一枪二马&的&马&。此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撤装后,世界范围内仍有大量Fans。&
从左往右,依次是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7.62毫米64手枪弹和最猛的.45ACP。&
长久以来,我国的民间造枪资源历经多次整合,最终形成了以西部青海化隆、广西合浦、贵州松桃为代表的几大 "地下兵工厂",其产品制造成本低,作用只有一个,就是近距离杀人,打上几发就扔掉(想多打也不行,质量不好远了打不准,打多了还炸膛,手枪变手雷),适合武装黑社会分子。最离谱的是这些家伙的品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2003年在青海化隆查获的大量仿54上,居然还被制造者们打上了"化隆制造"的LOGO,看来是准备推行品牌战略了。(就在青海枪连续几次被查处,大家以为他们绝迹江湖的时候,2004年10月化隆又查了一批家伙,这回是仿64了。)&
& 不过仿品终究是仿品,我知道的最讲究品牌的一位枪匪乃是2003年被武汉警方抓获的黄昌兵。该匪多省流窜的传奇经历尚不足为怪,与众不同的是,其他匪徒南下北上搞的多是国产54式及其南亚衍生品,而黄某南下广西凭样搞来的居然是美军越战时期装备的柯尔特M-1911A1。以往我们谈起54式威力大,总是说该枪穿透力强(本地曾经出过一个案子,警察开枪制止犯罪,打中歹徒大腿,顿时双腿洞穿,一枪四个眼),而M-1911发射的45ACP(换算一下是11.43毫米,54式是7.62毫米)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通俗说,该枪停止作用极强,也许不会给你打孔,但是挨上一枪,肯定会被巨大的冲量放翻,这点也是有血的教训的。1902年美军在菲律宾和当地土著干仗的时候用.38小左轮,曾经出现过土著身中六枪还能勇猛上前将美军杀害的悲惨战例。吃了亏的美军痛定思痛,开始考虑换用大口径手枪。最终诞生了一代名器M-1911。在1962年,底特律的一次警匪枪战中,一美国警察放弃公家发的.38不用,而是用上了自己买的M-1911A1,一枪正中歹人胸部,虽然歹人穿着防弹衣还是被.45ACP的子弹震断了四根肋骨,后来上前抓捕时警察动作粗暴了一点,给了他几枪托,踩了几脚,断骨刺破肺动脉,歹人没能抗住在医院挂掉了。
大口径不死。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招标开发的MK-23进攻型手枪。从图片对比可知,从外观到口径到战术装具的选配看来,此枪和USP,特特别是USP战术型乃是非常亲近的&姐妹花&,只是大了许多。看来除了大口经,US SOCOM也相信大体积。
警方查获黄昌兵的品牌装备:柯尔特M-1911A1,.45ACP的子弹,USMC MARK2军刀--KA-BAR公司的1217,皮套被剪掉了一截,最下面的小钢片用途不祥,大概是开锁工具一类。
所以在M-1911撤装后多年,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S SOCOM)还是痴心不死,把便宜轻巧的9毫米M-9扔在一边,劳神费力地把定单给了HK硕大无比MK-23,由此足以证明.45大口径不死。事实证明,黄匪在使用.45的时候,也的确给警方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首次抓捕他时,黄匪隔着门打了几枪,我们的民警倒地,他从容逃脱。
不过,匪徒们觉得光有枪还不够,十多年前就有人买了支勃郎宁M-1935去抢银行。黄匪让人感到非常专业的原因还有他自己弄的一把刀。长期以来,国内匪徒用的多是五块钱一把的烂刀,而黄匪使用的居然是KA-BAR公司的经典军刀1217--和M-1911一样,这个型号(USMC MARK-2)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经典装备。这两样专业的武器,足以认定此匪是个美军的超级FANS,不过在我国去做杀人越货这种明显没前途的职业,显然就是拿着错误的装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错误的行当了。
《沙家浜》中郭建光的造型。双方对峙时,这个动作被人夺枪的概率比较小,因而比较适合押送俘虏或人犯。
影片《枪王》的海报。海报中心的着弹点即表示Double Tap,通俗说法是两连发,怕一枪不能废掉对方的行动能力,多来一下保险。这一战术射击方式多用于CQB中,近来为港片所常见。
我前面说,枪是匪的肾。一个匪,一旦有了家伙,胆子必然就开始膨胀,开始武装抢劫,帮人讨债,教训情敌,甚至黑吃黑。
但是往往都忽视了补肾的关键是吸收,一个匪徒,如果不能熟练使用手里的武器,那么再好的家伙也白搭。
在这一点上,张君就很注意,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张犯曾经多次组织团伙内人员外出打靶训练感觉。
我们经常很遗憾地看见很多国产电视剧里经常渲染的一种错误画面:某人持枪,笔直地伸出胳膊用枪顶着别人的脑袋。
当然我不否认这样比较酷,不过有时导演让犯罪分子这么做也许就是为了渲染坏人的愚蠢,人枪距离过长带来的后果就是不确定因素增加--如果警方有狙击手,就会打他的持枪手臂,如果被挟持的人质胆子够大,在举手投降时耍点花招,完全可以夺下他的枪。
最严重的是中国造54式的握把倾斜角过小,导致枪口指向性很差,需要扳着手腕多加练习,功夫没练成手腕感觉会很不自在。
要是你看过《沙家浜》,那里面的郭建光有几个著名的造型是这么拿枪的。
国产85阻击步枪,和79基本是一回事,细节上稍有改动。和它们的苏联&爸爸&SVD相比,因为没有生产专用弹而用53重机弹凑合,所以精度上有点先天不足。
&除了各地公安特警外,武警特警学院作战队也用79--尽管他们很早就有东德造MP-5了。这应该算是我国城市反恐作战最专业的一支队伍。
末路乃是白宝山案件相关影视作品的名字,但是总有人感觉最后白犯在家中落网的情节不够扣人心弦,不过事实是事实,影视是影视,这点要分清。从纯粹的影视角度讲,大家喜欢看的是警方强攻,打的热闹好看,但是兄弟我心理阴暗,我最喜欢看的是警方的狙击手把罪犯可恶的脑袋套在枪瞄的十字架里--one shot,one kill。(这里需要插嘴,真正的狙击准镜并不是电影里那么一个十字叉那么简单,还有测距、风向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导演估计大家不感兴趣,给省略掉了。
匪徒在在劫持人质的时候,时间拖得越长,遭到狙击手关照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从战术角度来看,双方都应该做的一件事是事先一定侦察好地形,狙击手要找出适合自己隐藏的位置(狙击点),可能遭到冷枪的匪徒则是千方百计找到对方狙击手可能出现的位置和射击盲点,最大可能用人质掩护自己。需要指出的是,国产电视剧喜欢渲染狙击手打眉心,其实实战中的目标应该是颈椎,通过破坏神经系统才能使人最快失能,在射中他那短短的一瞬间,他连扣动扳机射杀人质的时间都没有。
很多匪徒为防狙击手开始使用松发式炸弹,一撒手就爆炸,狙击手便不能轻举妄动。这里需要插一句,某些手雷从理论上讲,拉下保险销就可以充当松发式炸弹,但是由于现场环境紧张造成的心理原因,此种家伙拔掉保险销后就必须尽快出手为安;再有需要强调的是,中国造的73、84、82手榴弹,发火方式为碰炸或拉火管的,不论是结构还是安全性都不大适合这种恐怖活动。&
陆军特种部队反恐演练。尖兵使用的乃是85轻冲,其余为95枪族。
自古以来,打工者得薪酬,卖命者得血酬。歹徒干的是刀头舔血的营生,日子并不好过。随着今年来反恐力度的加大,匪徒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图中为被俄军抓捕的车臣匪徒。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格罗兹尼好像一直就那么冷。
在狙击手被炸弹难住之后,就该特战小队偷袭了。这里说个八卦,早年我国的反恐作战,军队很少正式介入,一般情况,武警机动师已经足以应付。40火箭筒可以对付,上152加榴炮就显得多余了。但是自从9.11事件之后,我国反恐作战策略有了重大调整,军队,尤其是各军区直属的特种大队开始正式介入反恐作战中来(以前大概是属于帮忙性质)。一般来说,匪徒什么时候要是看见偷袭的黑衣人从天而降,手里拿的不是81和79而是95突击步枪,那么就可以做好死亡的准备,因为对手很可能是久负盛名而又一直犹抱琵琶的中国陆军特种部队。
当然,现在95突击步枪渐渐普及,已经逐渐为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算不得什么稀罕事物了,于是有热心观众开始得陇望蜀,觉得我国反恐处没有拿MP-5和国际接轨显得不摩登。实际上,早在80年代前期,刚刚组建不久的首都机场反劫机部队(就是后来的武警特警学院,还被央视排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武装特警》)就已经部分装备了东德制造的MP-5,不过一直剑锋未曾试。据我估计,国内死于军警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下的歹人还没有出现,以后估计也不会有了,不过要是黑吃黑就很难说。
虽然在我国,特种部队介入的城市反恐作战还基本没有,但是还是需要说明一个情况:一次良好的劫持有可能帮助匪徒顺利地拿到赎金走人,也有可能帮助匪徒从100个追杀的黑帮人士中脱困,但是必须记住的一点是,自建国五十余年以来,大小人质劫持案件成千上万,军警一方好像就从来没有对匪徒妥协过,因此,我在这多嘴一句:青春一去不复返,还细想想;认清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
在共和国的土地上,为了避免走上最终的末路,作为匪的最高境界就是--从良。
女特警除了能和男同事一样上阵突击之外,还能执行化装侦察等任务,这是男同志不行的,所以很多单位重视发展女子特警力量。 .&
我所在的大学校园内有山有水,树林茂密,面积较大,管理困难。每年总有一两个研究生跳楼、湖中浮尸之类恶性事件发生。某年开放周时,大量外来人员跑来看樱花,一位同学晚归,居然在宿舍楼下的小树林里有人跳出来打劫。赶巧该同学来自西北,生性豪放,提起醋钵大的拳头就要打,贼人落荒而逃。此事随后广为流传,众生皆叹服西北同学之悍勇。
关于这个西北同学,还有后续故事。该同学家传俄语,多年以来一直梦想北上求学,你要是看书多,那就是胡也频的一本书《到莫斯科去》。为此,我曾经劝他说那地方寒冷,而且自打修正主义时期起就不如我们了,八一九之后一年不如一年,而且还有光头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种穷山恶水还是不要去了。
结果你也许能想到,这个同学很倔,根本不听,还放话说要修理光头党,当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直到看到了北奥塞梯人质事件,看着电视里白花花的尸体,开始知道害怕了,临时向我请教如果在学校里被人劫持成了人质该怎么办。
针对他的担忧,我当即指出,在我国,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此严重的安全危机。历数多次人质事件,多是一二疯汉挟持幼儿园小朋友的丧心病狂之举,一不专业,二不正规,很容易就被我们公安干警收拾了。1996年12月,郑州国棉五厂幼儿园里溜进一歹徒用炸药威胁,被一女警化妆成幼儿园阿姨上前一枪就解决了。如果赶上今年8月份北京幼儿园的那种事情,估计不用干警来,兄弟你一拳头就砸死了。
那同学听我夸奖他勇猛,十分得意。我随后补充到:当然了,这是在咱们国家。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你要是往外跑,出了什么事我可不能担保。英国有北爱共和军,搞爆炸很厉害(这段对话发生在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不久。在之后一年的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恐怖主义成了被全世界鄙视的过街老鼠,爱尔兰共和军顺势宣布放弃武装斗争);东德有新纳粹,看见你就打;美国好像没有什么反动势力,但是他们的警察看你不顺眼没准就揍你。相比之下,俄罗斯算好的了,你是外国人,车臣人兴许不和你计较,2002大剧院的案子里他们还把外国人质都放走了,不过现在比较难说,而且恐怖分子炸错了人好像也不赔偿&&
最后,我那同学被我说得冷汗直冒,也不大想去俄罗斯了,等他们统一再说吧。我告诉他,这就对了。老老实实在家待着,虽然我们在学校里走路上学比较累,食堂的伙食也就那个死样子,虽然每年总要出一两个治安小麻烦,但是总的潮流趋势还是好的,比一个孩子上外面跑强多了。
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人质事件发生后,有同学问我,万一自己运气不好碰上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我当即宽慰他,其实做一个成功的人质并不困难,只要按照我教你的一步一步来就行了。&
第一步,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质,首先必须成为人质。歹徒主动来找你劫持你,恭喜你,你成为人质啦!可是如果歹徒不找你呢?也不是没有办法,你要主动往有歹徒的地方跑,创造条件让歹徒劫持。&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玩笑。我们老百姓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喜欢看热闹。2004年长春人质事件中周围围观的人群就对人质的解救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更为恶劣一种情况是,这种喜欢看热闹的心态很容易被歹徒利用制造连环爆炸案。试想:歹徒首先在闹市区制造一起小规模爆炸,我敢发誓,五分钟内,事发现场一定里三层外三层被好奇的人民群众站满了。如果此时歹徒引发第二枚炸弹,炸弹将在人群密集处开花,则结果不堪设想。西谚有云:好奇之心,使猫送命。同样道理,如果某天你路过某商场门口,听见里边枪声大作,本来没你的事,好奇的你却想挤上前看个究竟,就很有可能被夺路而逃的歹徒劫为人质,恭喜你,好奇心促使你迈出了成功人质的第一步。
碰上大型的人质劫持事件,现场往往乱成一锅粥,歹徒的&任务&也比较重,容易产生疏漏。仔细观察,抓住机会,能跑就跑。&
我国警方普遍采用的64小砸跑,威力比较保守。曾经有人用此枪在5米的距离上射击一个夜市地摊上购得的金属打火机,结果只把打火机砸出一个小凹坑。
第二步我们做这样一个战术假定:如过你是一个匪徒,手持自动武器,身背抢得赃物,在逃跑的时候同时面临两个目标,一个高大强壮,一个矮小瘦弱,你会劫持哪一个?我想任何一个歹徒都会劫持小巧玲珑的目标作为人质。插一句,那个大个子下场可能不大好,歹徒如果穷凶极恶的话多半就一梭子扫过去了。很多心狠手辣的恐怖分子(包括二战时的侵华日军)在控制人群时,都喜欢首先杀掉人群中身强力壮的几个,一方面立威,另一方面给自己减少潜在威胁。所以,如果你是个瘦弱的小个子,恭喜你,你一定要保持体形。如果你不幸是个彪形大汉,你就先别忙着减肥了,人质这个行业很危险的,你快点回家吧。万一哪天不幸碰上了,缩在墙角,千万别引起歹徒的注意便是。
歹徒是凶狠的,越是柔弱的妇女、儿童越容易成为他们的绑架目标。国产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一些身强力壮的猛男警察要求交换女青年人质,一般都会得到歹徒的同意,这基本是导演、编剧的缺心眼造成的。一般来说,笨蛋才会要那一个猛男警察做人质。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某些时候,因为双方谈判有进展,歹徒有意让步交换人质。早年发生在前苏联的一次劫机外逃事件中,一位警官自愿交换20多名儿童人质,歹徒在外逃的要求得到同意之后做出了让步同意交换。如果做到了上述基本的两步,你再招摇一点(比如多穿红衣服引起歹徒注意),再反应迟钝点(听见枪声不要卧倒,要原地站立、不知所措,方便歹徒来抓),我敢保证,如果有歹徒,一定第一个抓你当人质。&
那么我很荣幸地恭喜你,你将有幸和亡命之徒一起同舟共济,体验一段终身难忘的特殊经历。&&
当你顺利地被歹徒劫持成为人质之时,你接下来的任务方向就要发生一定转移:你要千方百计地成功脱逃。
首先一步,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强烈反抗,否则歹徒可能会用枪托砸你,运气不好就脑震荡了。
接下来你要仔细观察,观察歹徒的人数、火力和周围地形。如果是类似北奥塞梯那样的人质事件中,一个掌握了一定情报的人质侥幸逃脱后给反恐部队提供的情报帮助是很大的。
然后你要冷静,冷静地等待警察的到来,警察来了你才是歹徒的护身符,你的价值才能体现。这个时候不要试图和歹徒沟通,我相信这时你也不能问出什么有水平的问题来,要是火烧眉毛的时候有人突然问你:你妈贵姓?而你手里凑巧有把枪的话,那么你会有射击的冲动吗?
警察到来之后,你就要开始观察警察了。当然,匪徒也在观察他们。你所要注意的是,警察有没有针对你特别地发出一些暗示,可能会在一会儿的人质解救中发挥作用(插句嘴,这个是理论上的,一般来说,警察不会给你什么任务)。当然,你还要多想想等会警察突袭了你该怎么逃跑,不仅仅是逃出罪犯的魔爪,更要小心警察的火力伤到你。虽说国内警察现在一般使用64小砸炮,挨上一下问题不会太大,但是就怕事有凑巧。多年以前,某小国的一件人质解救案中,三名持刀歹徒在人家客厅劫持了一个小孩,结果在警方突袭之后,歹徒连同小孩全部死掉了。小孩的致命伤是头部的一个圆洞,而事后查证,歹徒没有枪,也没有使用56棱刺一类圆柱状凶器。
如果警方和匪徒谈崩,开始强攻,流血往往不可避免。人质最好祈祷不要出现这种状况。
国产88狙,隶属95枪族,通用5.8毫米机枪弹,继续保持了79狙通用53机枪弹的统统。
西方一些国家的警察,经常会放歹徒逃走(有的是谈判妥协,有的干脆就是歹徒突围了),这种恶劣的作风导致的结果是西方人质事件中屡屡出现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对歹徒产生心理依赖,与劫匪同呼吸共命运,同穿一条裤子对付警察,帮歹徒压子弹,掩护歹徒,欺骗警方,甚至干脆用自己的身体护住歹徒持枪向警方射击。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虽然古怪而且麻烦,但是西方警察已经发现了它可以大大降低人质的死亡率,于是开始了鼓励和推广。&&
而根据我国的惯例,警方一般不向歹徒妥协。所以你的求生重点应该放在和歹徒的沟通之上,劝其投降。纵观国内绑架案件,大规模劫持人质提出重大政治经济要求的几乎没有,多数是一步步逐渐走上绝路的,这样一种情况下,就要配合警方谈判人员对歹徒进行心理疏导。如果实在不行了,只能最后放手一搏,希望你能勇敢地配合警方和歹徒搏斗。首先你要期望警方的狙击手能够将歹徒一枪毙命而不伤到你(如果不是现场条件不好,其实这一点并不是太困难,只是歹徒的脑袋在你脑袋边上炸开你需要有个心里准备),这就需要你尽量和歹徒拉开距离,给警方留出足够的射击角度(国造85狙的精度实在让人不放心,你离得越远越好)。&&
另一方面,国内的歹徒普遍战术动作较差,别别扭扭地拿几个小时枪一定不会舒服,你瞅准机会也许就能下他的枪。当年有个案子十分了得,话说一名歹徒在面包车上持刀劫持了一名孕妇,警察怕误伤人质不敢开枪,危机关头,孕妇竟然勇气惊人,空手入白刃把歹徒的刀子生生掰断了(大概是伪劣产品),虽然一手鲜血淋漓,但是成功地化解了危机,堪称是优秀人质之榜样。
形形色色的排爆机器人。时间证明,发生在我们学校的那次虚惊一场的&爆炸案&中,警方出动的并非是排爆机器人,乃是一个圆圆的防爆罐,报信的同学没见过世面认错了。 ?&&
一年前的中秋前后,在我们学校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个故事。山脚下(我们学校大,有山有水)那家我经常光顾的邮局在某一个中午突然检测出了邮包炸弹,于是大批 警察叔叔开来严阵以待,小邮局被里三层外三层地戒严了,层层警察外边,是更多层数来看热闹的同学们。这样一个剑拔弩张的场面我竟然没赶上。当时我正在校外 走动,现场看热闹的同学给我打电话报信,说是连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排爆机器人都给他们瞧见了,场面十分刺激。我听了赶紧打车往现场跑。等我跑到现场的时候, 警察叔叔已经开始撤退了。逮个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邮局大惊小怪,所谓的邮包炸弹不过是一盒月饼。天知道邮局是通过什么手段检测出了里边有几根细细的电线, 于是联想起电雷管来,心急火燎把公安叔叔找来了。
需要说明的情况是当时那个邮包里确实有两根电线,不过和爆炸物无关,而是一张音乐贺卡的线路,事情基本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什么大场面出现,也没有人失望。 对于爆炸案来说,NO NEWS IS GOOD NEWS。而在7年前的武汉,一则爆炸案的新闻则在最短的时间内震惊了全国。
1998年的情人节那天中午,我正在家听广播,就听见负责播报交通路况的直升机传来消息说长江大桥上发生严重爆炸,把路给堵了。当时的广播语焉不详,主要 是号召司机绕道,因此没能引起我的注意,都还以为是交通事故。到了下午给我上课的老师就给堵在汉口了,没能及时赶回来,大家才知道爆炸不一般。晚上看了新 闻才知道是遇上了罕见的大案。
防爆罐只能控制爆炸威力而不能拆除炸弹,一般可用于敏感地段执勤,摆在新华门边上就像个寻常的垃圾桶一样不起眼,一旦发现疑似爆炸物就扔进去等待专业人员拆除。&
2003年著名的北大、清华食堂爆炸案中,罪犯选择了用鞭炮对付食堂玻璃制造恶劣社会影响的超初级犯罪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7年前我还是个半大小子,刚一听说这个案子,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罪犯选择情人节作案,一定是因为感情纠纷搞不清楚。后来公安部门把案子破 了,果然就是这么回事--这倒不是说我多么有先见之明--根据当年我们一伙中学生的讨论,罪犯为了个人感情去搞这些实在是愚蠢之至。作案动机的愚蠢同时也 作用在了作案手段上,用的是导火索引爆硝鞍炸药,在矿区工作过的人作案却连一点特色都没有。不过在这一点上他要比在北大清华制造爆炸案的那个家伙强一点, 那个家伙使用的玩意居然是落后一百年的黑火药,更离谱的是这点东西居然还是他不辞劳苦从鞭炮里一点一点剥出来的。
相比之下,国内搞爆炸犯罪的最高水平出现在西安,2002年就有人玩上了黑索金,要不是后来被逮住了,他现在很可能已经玩起了C4。2003年7月的炭市 街爆炸案,歹徒用的炸药虽然没有什么长进,但是随后出现的敲诈案就厉害了。犯罪分子居然没有任何实物炸药作为资本,光凭一张嘴就开始勒索,已经基本达到要 什么有什么,想谁就是谁的老Q境界了。
第二章 活命 第二节 热水袋也能成炸弹
政府按照AZF信中的提示,找到了炸弹。
那是在一年以前的12月11日,法国总统府和内政部同时在那个雾气蒙蒙的早晨收到了一封署名为AZF组织的爆炸恐吓信,这封信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被扔进了情报处的冷宫。此后的三个月里,相同来历的恐吓信接二连三地出现在了法国政府的办公桌上,歹徒在后来还附上了相关信息,邀请政府排遣专家前去巴黎 通往图鲁兹的铁路沿线上观察他们的炸弹。政府的专家漫不经心地出发了,然后像受惊的兔子一般回来报告:歹徒极其专业!
事情随后的发展证明了歹徒的专业不仅仅体现在爆炸物制作上,反正法国政府当时从大局出发,表面上服软给钱,然后想尽办法(可能还派出了传说中的GIGN、 RAID、UCLAT等等神秘部队)捉拿歹徒,不过歹徒一直没露面,终成一件悬案。此事搞的法国政府颜面尽失,一直藏藏掖掖地不太想说,最后是被媒体捕风 捉影捅出来的。
政府开始不理歹徒,歹徒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给了政府颜色。政府服了软,按照歹徒要求在报纸上发暗号消息和歹徒街头。
政府被讹诈的消息走漏了。
相比这个没有硝烟的爆炸案,最近发生在兰州的热水袋炸弹案虽然没有任何爆炸物(除了警方惟一一颗狙击弹的底火)却要惨烈得多,60多岁的犯罪嫌疑人抱着热 水袋混充炸药包去讨债,被警察包围,顽抗9个小时不投降,手里藏着的热水袋被警察判断为炸弹,叫狙击手来打爆了他的脑袋。只能是这样,因为在实际操作中, 要判断犯罪嫌疑人所持炸药的真实性非常困难。2002年2月初,乌鲁木齐天山百货大楼爆炸案中,乌鲁木齐的警察还没来得及看歹徒的炸药就被玉石俱焚了。
但是这种案子最教人头疼的一点绝不在警察而在罪犯,根据近期国内刑警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频频采用狙击战术(成功或者不成功)这一趋势,很可能导致歹徒,特别是玩爆炸物的歹徒在做炸药的时候引入松发式起爆--预防警察冷枪,人死松手就炸。
兰州&热水袋炸弹案&现场照片。
除此以外,还有种种多元引爆的诡雷:衰竭电路的爆炸装置就不能乱剪电线,热敏和气压敏感的爆炸装置就不能乱用液氮,平衡引爆里的小钢珠和水银柱则是众多港 片中喜欢用来渲染紧张气氛的,如此种种,十分凶险。针对这一犯罪趋势,警方也由过去的经验技术排爆逐渐走向远程遥控排爆的路线,机械臂、高压水炮(火药推 动)等工具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排爆的安全系数。&
从另一方面来说,真正有野心的犯罪分子做炸弹,多半是为了谈条件,因此炸弹都是有破绽可以拆除的。所以说,任何复杂的炸弹,再先进的技术,还是可以拆除的,这一点早在1994年的《生死时速》里,还没有学会靠衣服和眼睛装酷的青年基努里维斯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枪火》 第二章 活命 第三节 打不死
★国产92式手枪的大容量弹夹是个很好的进步,警察用它和歹徒的54式作战,火力就不会吃亏了。
数年前,我曾经有过一次旁听生的经验,那是一位不知名的老中医奉命前往某军事单位进行有关针灸战场急救的授课。那会儿距离战场的炮火停息也有很多很多年 了,战场急救几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听课的战士们只在演习时用过过期的三角巾急救包,看见一个半老头子上台讲战场扎针就很郁闷,怀疑人家是江湖骗子,老 头为了保住面子,开场说了三句话,把大家都镇住了。全身二百多个穴道,不能要你们都记下来。除了五个地方:眼珠、后脑、心脏、丹田、宝贝蛋不能扎,其余的 你们记住:哪疼扎哪儿。战场上那么大一颗子弹只要不打中要害都死不了人,何况一根小针?
这个老中医惊世骇俗的理论此后我一直没能在任何渠道得到学理上的证实,更没有欲望和机会去试验。不过有一点他说的是没错的:战场上一颗子弹只要不中要害, 一般很难打死人。根据外军的统计,战场上手枪毙敌,平均需要11发子弹。具体的枪弹特性撇开不谈,光就子弹数量来说,我国除了80冲锋手枪和最新的92手 枪之外,大家平日里喜闻乐见的54、64,平均下来要在战场上干掉一个人至少需要更换一次弹夹(这里忍不住要再次插嘴呼吁在公安队伍中配备9毫米的92手 枪,警匪枪战时火力持续性决定生死啊)。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军的野外生存课程中一向不太提倡用自卫手枪去捕猎,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这样太 浪费子弹了。
不过任何事物都不能走极端,电影里的猛男们一个个挨了枪子还能冲杀的情景在现实中基本不能出现,现代化的步枪发射的子弹可以轻易地卸掉一个人的胳膊大腿。 如果说国造7.62毫米子弹能把人轻易放倒、拉回医院还能捡回一条命的话,那么西方国家的5.56就显得阴毒了,人中枪也许还能冲一段,但是一倒地就不能 活了。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子弹还不是主要因素,战争死亡率关键还是要看战线的推进情况。根据克劳维塞茨的理论,正常情况下作战双方僵持阶段的死伤人数应该差不多,而一旦逃跑被人追着屁股打就危险了。
&第二章 活命 第四节 歹徒越来越耐打了
★最上面的是我国第一支定型步枪,53步骑枪,仿苏44式制造,精度、威力都不错。
很多年以前的《故事大王》曾经刊登过一篇讲述抗美援朝期间我军狙击战术的儿童故事《冷枪战》,深得童年的我的喜欢。现在想来,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听说狙击战 术。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显示,当年在朝鲜志愿军的冷枪战中确实让美军吃足了苦头,特别是我军的狙击之王张桃芳(这里爆个料,张老除了枪打得好,后来还去开 飞机,在那个汽车司机都很少的年代实在是难得的全能人材),前前后后用冷枪打死了200多个敌人--而且用的是苏联44式步骑枪--你要是见过国产53步 骑枪(国造53是仿苏44式的)就知道,这种东西是给骑兵造的,突出火力和便携性。设计时,精确射击并非主要出发点,但是真正打起来,却精确地出人意料 --这里插句嘴,其实张老除了老大哥的44式之外,大概还用过美军的M1,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军很早就喜欢从敌人手里夺取武器,只要能打击敌人, 管它是黑猫还是白猫。
纵观国内历次使用79狙(后来还出了改进型85狙,未必强到哪里去)的战例,多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打脑袋,结果要不就是没打着罪犯(这里发个牢骚,79狙 是仿苏SVD,由于成本原因,没有像苏联一样特制专用精确射击的子弹,而是一直在使用53重机枪弹凑合着,精度缺陷问题在战场上能凑合,处置突发事件时就 有点力不从心),最后不得已玉石俱焚,要不干脆就是一枪爆头,很少出现打上一枪让歹徒瞬间失能却不伤性命的情况。
这样看来,2004年10月发生在佛山顺德的人质劫持案中的犯罪分子就应该大感庆幸,新闻报道显示,武警同志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最初是考虑上狙击步枪的 (兄弟估计八成还是85狙),后来研究发现,30米的距离用狙击由于瞄准镜通光量小、视野小,晚上用,远了看不清,近了抓不住活动目标,还不如用普通机械 瞄具反应快,最终决定换了81。神枪手一枪下去,子弹刚刚稳定就打上了歹徒的脖子,还没来得及翻滚又擦着颈椎飞出去了。大家都以为他必死无疑了,可两天之 后被子弹穿喉而过的他竟然奇迹般地在医院里坐起来喝水了。
我认为,这个事情应该不是狙击手手下留情的结果,瞄准后脖子打的,明显是冲着颈椎去的,目的就是破坏歹徒的中枢神经让其瞬间失能不能伤害人质。但是距离太 近,子弹还没来得及翻滚擦着颈椎就打穿脖子飞出去了,歹人捡回一条性命。这里不是说81性能不行,想当年空降兵某部里一个马上要转士官的小兵不知道怎么回 事,实弹射击时用81把指导员给打了,子弹穿头而过,受害人连声音都没来得及出就死了。
《枪火》 第二章 第五节 子弹夺门而出
★推销员最害怕像让 .雷诺先生这样开门的人。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有这么一段:Mathilda遭受灭门之厄的时候,小女孩躲进了邻居莱昂家里,多疑的警察前来搜查敲门趴在猫眼上往里看,屋里的莱昂没有出声,只是摸出了一枝枪悄悄顶住了门上的猫眼,只待警察准备破门时给他一枪。
不过影片里那颗子弹最终没有射出,对此不知是否该感叹这个警察好运气,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飞入他脑瓜的除了那颗大口径的手枪弹之外,没准还有个净重500克以上的铜制猫眼和不计其数的玻璃茬子,我敢肯定那颗倒霉的脑瓜一定会比一个摔坏的西瓜更难看。
这个警察的幸运或许让部分心里阴暗的观众没能得到满足,所以我号召大家看北野武的《大佬》。在这个日本黑帮的意淫片中,北野老大猛龙过江召集了一批美国手 下,其中一位黑人兄弟在被人寻仇时趴在猫眼上往外看,被人用枪顶着门镜打漏了脑壳,完成了吕克-贝松中那颗未射出子弹的遗憾。
★美国的警察一般用霰弹枪破门,没什么技术含量。途中7号是破门手;1号是先锋,第一个进门,他的防弹衣一般比较厚;2号是队长,掩护策应先锋。
这两个段子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都到了动刀动枪的地步,不管是有人来敲门还是自己去敲别人的门,都不要趴在门上瞅了。凶悍的匪徒,就像保定逃犯黄昌 兵,一见警察敲门就隔着门开了三枪打伤两名警察从容逃脱;如果是警察的话,就要费事些。警察不能隔着门先用子弹把屋子清扫一遍,通常的做法是悄悄的潜入, 比如在门缝里塞一个探头什么的,看看屋子里情况再作打算,做好破门而入的准备。这里也不妨披露一个警察破门的战术动作:通常是一个小组中的前面两三人负 责。国内警察破门很少看到用霰弹枪打独头弹或者用专业破门器(就是金属制的大锤,类似古代攻打城门的大树桩,为了对付日益坚固却防不住小偷的防盗门,现在 有了更先进的液压破门锤),一般就是警察叔叔穿着靴子用脚踹了。一个人猛力踹门锁把门踹开,身旁接应的战友(这个位置的人一般是战斗小组组长)一看见门开 了,立刻把踹门的战友一把拉到旁边避开可能射出来的子弹(这个时候破门手身体是出于不平衡状态的),然后边上的战友才跟上进屋清扫。
★国内警方简陋版的破门大锤及撬杠。见于广东警察开放日展览,被市民摄下&英姿&。
★这个是豪华版的。见于广东警务公开展览,估计八成是进口的高档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警察都是这样严格训练的。80年代美国中西部发生过这样一起破门事件:一名下了班的巡警喝了一夜酒,凌晨时回家。他找错了门, 用钥匙打不开门,于是用脚端。那家的女主人被惊醒了,躲在卧室里锁上了门。巡警醉得昏头昏脑,抽出勤务用枪,一枪射穿了卧室门。子弹从女主人背后进去,前 胸穿出,将她射穿。她虽然幸免于死,但花了3万美元医药费。醉酒的巡警被推上了法庭。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当你去喝酒时,把枪留在家里是最安全的。如果 你把枪锁在车里,可能会被人偷走。
《枪火》 第二章 活命 第六节 小提琴盒里的枪
★汤姆森冲锋枪,锯掉木质枪托后可以塞进小提琴盒,曾经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帮的爱物。此枪便宜可靠,换装大弹鼓后泼弹如雨,虽然子弹的侵彻力差点意 思,但是用于黑帮火并、屠杀平民已然绰绰有余。20世纪20年代黑帮大亨卡彭用它配合手雷开道,一时成就了芝加哥黑帮霸业。
有一个著名的笑话,说是一群学生正在练习小提琴,其中一个学生打开了小提琴盒,发现里面有一支枪。他惊叫:糟糕,我爸爸拿着我的小提琴打劫去了。这个笑话 一方面告诉我们做事要胆大心细,另一方面暗示了那个小孩的爸爸可能是个黑手党分子。因为在1929年,由美国黑帮历史上旗帜性人物卡彭导演的著名的情人节 大屠杀里,黑手党分子就把汤姆森式冲锋枪锯掉了枪托放进小提琴盒子里携行的。该枪事后也被称为芝加哥小提琴,为世人所熟知。看过《教父》的兄弟都知道,老 教父的大儿子桑尼就是被人用汤姆森打成蜂窝煤的,如果不幸没看过洋片《教父》,你也可以回忆一下土造猛片《乌龙山剿匪记》,那里的汤姆森是四川兵工厂仿 的,打仗都能凑合,随便看看也是不错的。
不过更值得注意的一个案例却是来自苏联。1988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住在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的一个音乐之家老少11口,举家上阵,劫持了一架飞往列宁格勒 的图-154,希望借此外逃伦敦(为什么不是维也纳)。据说动机是该家庭爵士乐队曾经在事发前旅日演出,被资本主义的灯红酒绿迷惑,回国后变卖家产,携带 两支短枪,塞到琴盒里开始了犯罪之旅。
&  该劫机家庭的母亲奥韦奇金太太有11个孩子,被苏联政府授予英雄母亲(苏联人少啊,鼓励多生)称号,四处演出,7个儿子还在伊尔库茨克文化宫担任固定演员。这么大的名望之下,机场安检人员放松了警惕,热情地招呼,草草地检查,让家庭劫机团伙顺利登机。
苏联方面对知识分子的拼命精神缺乏应有的警惕。在飞机被劫持后的谈判中,大胆晃点了劫机家庭,骗人家说先在列宁格勒加油,然后转飞西方自由世界。结果却让 飞机降落在某军用机场,然后大胆派兵包抄。空姐配合士兵,在飞机上吸引劫机家庭注意力。结果知识分子敏锐的观察力使得政府的计划破了产。来自音乐之家的劫 机犯们发现受骗,自尊心遭受极大伤害,情绪开始波动起伏。反劫机突击队趁机发起强攻,双方在机舱内短兵相接。结果知识分子毕竟没受过什么恐怖活动训练,自 身五死二伤,但是顺便也打死了空姐和乘客四人垫背,突击队员无一伤亡。值得说明的是,死的五个劫机犯里有两个都是自杀的。
这个事情彻底扭转了某些人脑子里关于知识分子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印象。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电视剧里的坏蛋开始由传统的体态剽悍络腮胡子向文质彬彬金丝眼镜过渡。
《枪火》 第二章 活命 第七节 杀人不见血
有一个著名的推理题目说的是某女谋杀亲夫,警察死活找不到凶器。你可能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答案了,凶器要么是一根大冰棍事后融化了,要么就是一根大骨头事 后被凶手炖了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凶手使用这两样钝器杀人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钝器击人重在穿透性,冰棍、骨头(整块冰冻大排除外)在横向受力 时太容易发生断裂了,不能施以足够的打击力。
去年3月的时候,国内某搏击杂志刊登了一套平民防身锤法,正是基于国内实行刀具管制、良民急需一件趁手的兵器对付持械歹徒的背景推出的。在推荐理由上,编 者隆重提出了锤子平日里杀机隐藏,而关键时刻又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这一优点,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正好就是在这期杂志出刊的那个月,堪称锤杀界第一人的小马同 学的通缉令开始出现在了大街小巷。石工锤一词以前所未有的知名度传遍全国。
如果当时媒体所言不差,小马对暴力、侦破等项目兴趣比较大,那么从技术上看,马加爵当初选择石工锤作为作案工具还是颇见功底的。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当年 名动天下的一代悍匪白宝山最初的两起杀人案所用的工具就是锤子。那是80年代白某赶上严打去新疆搬砖,坐牢时和两人发生口角,于是趁外出放羊之机在小帐篷 边上挖好两米左右的坑,然后突使杀机,用锤子把牢友砸死然后把尸体竖着埋起来。如此反复杀了两人,毁尸灭迹,管教干部一直以为是两人越狱潜逃了,直到若干 年后白某事发,这个事情才被交代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案子中,白宝山第一次杀人没有见血,属于成功地运用了锤子的特点,而第二次作案时不知是因为紧 张还是手法,一锤下去鲜血喷溅。现场那些血点虽然在当时没有被立即发现,但是在日后定案时却成为了重要的证据。
小马的案子里,藏尸柜中充分延续了锤杀的隐蔽特点,使他被发现的时间大大推迟。但是他也正是败在了这一点上,恐怖可以隐藏一时,但不可能就此湮灭,柜中四 具尸体一旦被发现,引起的爆炸效应惊天,当然,所有一切只能延缓,而最终不能逃避惩罚。这一点,不论时间、手法、地域,是在犯罪之初就已经注定了的。
枪火》第二章 活命 第八节 杀还是不杀
很多朋友是通过看港片了解飞虎队的,坦白说,这样一种理解会很有障碍。我以前就老觉得SDU的兄弟们蒙着个脑袋,千人一面让人觉得不是很有个性,不符合银 幕猛男的标准。那个时候小孩子不懂事,甚至宁可觉得叶继欢那样用AK横扫半条街的匪徒更厉害些。其实和做匪徒一样,警察做到最高的境界,也是陈道明教导的 那样--不杀。
过去的案子给了我们很多错觉--建国以来,二王,三李,到后来的田明建,都是抓捕时负隅顽抗被军警击毙的--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更顽强抵抗的匪徒是被40火 箭筒击毙的,而我知道的最够级别的匪徒是死于152加榴炮之下。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也看到了对悍匪的成功抓捕,比如张君团伙,比如白宝山。对于这种现 象,我们不应该错误地以为是我们的军警不够勇猛,不能把歹徒K死,实际上,对于亡命悍匪,活捉要比击毙困难得多。而飞虎队一直很值得夸耀的一点就是自他们 建队以来,每一次飞虎出动,只要情报正确(指真的有劫匪在某处),没有任何一次有劫匪可以逃走,也没有一个劫匪被飞虎队打死,当然这个歹徒的零伤亡率不是 鼓励大家放心大胆去当匪。
相比之下,1993年2月份发生在海南的围捕刘进荣一案就显得很有意思。根据事后多个版本的文字通讯描述,刘进荣毫不知情地被我武警官兵打了狙击,第一枪废掉腿脚,第二枪废掉持枪手,然后继续负隅顽抗,最终被击毙的。&
★国内的公安特警在城市抓捕时能用上40火的还很少,一般情况79轻冲足以应付。下图中特警穿的乃是翻毛皮鞋,估计是早期的空降兵伞靴,结实耐用,只是不大好看。新式的空降兵伞靴是黑色的,多个地区的公安特警觉得好看也弄来穿了。
但是不幸的是,那次行动正好有中央台记者跟随录像,并且在电视里播出了,更不幸的是,当时我还看了那个录像。根据录像现实,当时的情况是刘进荣老大正在路 上溜达,突然周围烟尘四起,原来是被武警的一杆79狙和一杆81打了埋伏。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是武警枪法不行打不着刘犯(后来他们领导都出来说话 了,说是射手太紧张),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两个射手八成是故意的--故意把刘犯唬住让他别跑,可是这个家伙冥顽不灵,被打伤了手脚还往林子里钻。警方没 办法,只好来了通火力覆盖,下边的情景就和当年的二王差不多了:刘进荣最终下场和二王差不多,破破烂烂的尸体被警犬从林子里拖出来。
这里需要多嘴的是,压制性的射击,也就是火力覆盖,是我军警在对付悍匪时常用的一招,虽然没什么战术可言,但是非常实用。2000年朝阳区围捕于全文,于 犯跑到居民楼里,被我方的火力压制随手击毙的。不过新时代的要求不一样了,光把人打死不算厉害,眼下流行抓活的,那么火力覆盖的招数还得少用些,否则就是 少年亚历山大的悲哀--你把歹徒打完了,我上哪里去抓啊!
第一节 上厕所要不要带枪
孟京辉在他改编的话剧里提出过一个问题:在米兰的大街上用不用带刀自卫。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昆汀.塔伦蒂诺在《低俗小说》里给了我们一个更严酷的思考。神 气活现的黑社会杀手约翰.屈伏塔在猎物家蹲守期间内急,上厕所的时候只拿了本书而把枪落在了厨房,结果被回家的猎物布鲁斯威利拿到,一阵扫射,屈伏塔被他 在马桶上干掉了。很明显,这就是导演向我们提问了:上厕所要不要带枪?
2001年著名歹徒张君被抓获的时候,坊间小报突然冒出大量相关小道消息,其中有一条就是说张犯爱枪如命,洗澡拉屎都要带一支在身边。
对此,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一方面说明了张犯的狡猾,另外也不排除他是看过《低俗小说》的,并且从中受到启发。
我的一个朋友(绝对良民)自幼体弱多病,惟一的嗜好是上厕所时带一本书看。当年没有马桶的时候,他经常把卡夫卡里尔克的小册子掉进粪坑,损失惨重。后来为 了降低成本,开始改看《参考消息》,虽然后来用上了马桶,掉书风险大大降低,这个习惯却一直保持了下来。自从发生华盛顿连环枪击案以后,我再去他家厕所, 发现以前放报纸的架子上现在摆的是一堆《兵器知识》之类的杂志。
&  报上的调查说,现在的美国,人均占有一支以上的枪,而在中国,电话的普及率都没有这么高。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设想,现在美国人正在努力地把枪普及到 伸手可及的位置:走廊,车库,卧室,厨房,厕所,如此等等。以便如某个著名广告里的场景一样:一中年眼镜男子坐在马桶上面看报纸,突然冲进来一个武装歹 徒,眼镜男子随手从卫生纸篓里抽出一把沙漠之鹰将歹徒打倒,然后吹吹枪口,说出那句经典台词--小莉啊&&
早在200多年前,本杰明.富兰克林就努力推动枪支弹药的生产,在1776年,他又为宾夕法尼亚起草法律,确认了武器的所有权。此后一段时间内,枪支在美 国逐渐由不大趁手的兵器(早期的火枪根本不如斧头弓箭好用)转变为高贵身份的象征,进而演变成男人的标志。直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一种代表着自由与开拓的文 化象征深深植根于美国人的心中。尽管自华盛顿连环枪击案后,美国舆论要求禁枪的呼声很高,但很有可能是喊喊就罢了,其他的不说,就是军火商支援布什总统的 竞选赞助,那么大一笔款子哪能白给了呢?
由于CS游戏在我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家看见了56都叫AK,其实本来也就是一回事。
大概是在1997年的时候,阿尔巴尼亚社会动荡,一不小心国家军火库遭人抢了,大量军火外流。致使该地区一度成为世界各地非法武装采购武器的批发市场。由 于家伙太多压了货,价钱也一度达到历史最低点--AK47单价只卖到30美元。其直接后果就是对原有的国际军火黑市造成了致命的冲击,另一方面又重新洗 牌,诞生了一个新的国际军火黑市。
1997年被劫的那批枪中有很大一部分被俄罗斯的车臣非法武装买去了,后来发生在莫斯科附近的人质事件中,保不齐就有当初的阿尔巴尼亚枪支参与。
枪支的流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倒垃圾、加汽油时会被人莫名其妙地打狙击,看歌剧会被人绑架。照这个趋势下去,很难保证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不会在马桶上检查子弹夹。
还是在《低俗小说》里,一个小角色拿一把左轮在厕所里埋伏,结果他出其不意地杀出来,瞬间浪费掉六颗子弹却无一建功,紧接着他被人打死。你应该知道这是昆汀.塔伦蒂诺再度提醒我们:上厕所要带枪,而且要把枪法练好。
&第二节 枪支泛滥成追忆,知是当时已惘然
一代名器,54式手枪,装备时间最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记者最为常见的手枪。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小报记者对任何一款手枪外形的东西都叫什么&仿五四&。&
姜文的《寻枪》似乎起了一个负面的作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和一些觉悟比较一般的朋友们互相开玩笑,打招呼时充满了低级趣味:你的枪丢了吗?这里的枪指的是身体某个部位,真正别在腰里的铁家伙,我们谁都没有。
其实在实际情况中,很多配枪的警察朋友往往不喜欢带枪,原因一是怕重,没事儿腰上带砣几斤重的铁不是什么拉风的事,搞不好上厕所就掉坑里了,另一个主要原 因是怕丢,根据公安系统的管理制度,丢了枪就要背处分,找回来处分才撤销。要是在找回来之前失枪惹了祸,失主的麻烦就大了。根据这个情况,要是你哪天看见 某警察没事别着把枪到处威风,那么你就基本可以判断他就是新警察了,用鲁迅先生的话讲,这简直是一定的。
基于以上因素,眼下能看到枪支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最离奇的一个状况是自90年代初白宝山杀害哨兵夺取步枪一案发生后,我发现好多岗哨也都撤下步枪换上了警棍--这下安全了,大概没有哪个匪会对橡胶警棍感兴趣。
在这么一个形式下,很多朋友也许忘记了,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我国的枪支普及率还是很高的,很多基层单位的保卫系统都配备有强大的火力,大量人员 带着家伙威风,有效打击犯罪的同时也为枪支管理带来了难题。我一个同学的老爸当年在某单位保卫部门任职,有一次和单位业务员一同携带一皮箱的公款到外地出 差,结果住店时被同屋的两个坏蛋盯上(大概是四人间),夜里两坏蛋双双掏出匕首,意欲行凶劫财。不曾想我那同学的老爸机警得很,早就有了准备,刀出鞘(当 年有保卫部配有警用匕首)枪上膛,武器放在被子里,乃假寐,迷惑贼人。
这里可以披露一个他们当年的战术动作:将五四上膛,用手轻压扳机,大拇指扳住击锤向前轻放。遇到紧急情况时迅速出枪,用手扳开击锤就可以射击了,这样可以 省下一个拉套筒上膛的动作,关键时刻可以抢占先机决定生死。需要强调的是,这个状态下的手枪极不安全,很可能因为击锤被挂开而走火,只能用于紧急时刻,日 常携行时要万万杜绝之。
再回头说那两个贼人,双刀面前猛然蹦出三支五四(业务员带一把,我那同学的老爸是双枪,用现在的话说,那是酷毙了),不禁骇然。大概是从来没见过带两支五四的人,一时摸不清对方的来历,还以为是遇上了二王一类的流窜悍匪,吓得跪地求饶,请前辈原谅。
上面这个故事有着戏剧性的转机,却没有一个光彩的结尾,我那同学的老爸做烂好人,得饶人处且饶人把两个贼人放走了,未能有力地打击犯罪。
相比之下,1981年沈阳吕海鹰杀人案中就有一位群众十分了得:当时歹徒吕海鹰正在袭警夺枪,被路过的一群众发现,这位群众大概是个新上任的保卫干事之类,身上正好带着一把枪在威风。赶巧遇上了歹人,于是掏枪就打,异常神勇地将歹徒击伤,并最终将其抓获。&&
另据朋友描述,当年的民间火力强大到颠峰状态时,曾经见过工厂保卫部门押送货物,一出去就是几十号人,大卡车上架56班用机枪,人手一把56冲,坏蛋看见 了简直要闻风丧胆,因为那太像严打时的游街了。只是这样的场面和我上边讲的那些故事,随着我国枪支管理的日益严格,以后估计是再也不可能发生了。我一面感 叹治安形式好转,另一面不免还是从心底生出些小小的遗憾,正是:
枪支泛滥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三章 枪火 第三节 岂在多杀伤
威震江湖的五连发,在各地扫黑新闻和公安题材的影视剧中频频出现,威慑力大,技术含量低,容易上手,可广泛应用于一对多的尴尬场面,实为国内最佳匪用火并武器。
大约是在七十年代中期,日本东京闹市区曾经发生过一起抢劫运钞车的案子。这个案子的厉害之处就是在于劫匪仅仅凭借一支仿真玩具手枪和一个妇女用的防身辣椒喷雾就搞定了银行押运人员,而且成功逃脱,并且至今逍遥法外,确实做到了一枪不发,尽得风流的劫匪最高境界。
这个案子在一定程度上能给我们很大启示:当面对良民的时候,匪徒手中的枪支,最大的作用也许是在威慑,而非杀伤。当年轰动一时的1994年千岛湖劫杀台胞 案件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歹徒从开始作案到最后杀人焚船,手中那些威震江湖的五联发只是起了一个威慑的作用。只是这个智慧型的作案思路未能一直保持下来, 令人有点遗憾。
根据报道,近十年来各地涌现的绝大多数匪徒基本都是掏枪就打的冲动类型,连一个小小的持刀蟊贼,最终都要搞出命案来,走入了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的怪圈。想想帅哥布拉特.彼得的《十一罗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啊。
其实在很多香港影片里,都有过实战中使用仿真玩具手枪的思路,比如《刀手》里的雷宇扬,又比如《顺流逆流》里的谢霆锋,这两位是艺高人胆大,除了他们这 种,还有的是被动使用的,运气比较衰,比如《中南海保镖》里的郑则士。只是这些香港导演的思路完全没有放开,未能充分开发玩具手枪的潜能,雷宇扬拿玩具 BB枪的同时还必须掂着一只真家伙压阵,谢霆锋拿着仿真GLOCK的时候就被人追着屁股打,胖子郑则士更不必说了,这个家伙似乎根本就不大适合扮演警察, 影片中的枪战里,他是错拿了玩具枪,差点被匪一枪打死。
反过头来,我们这边在几十年前就有很成功的范例,《小兵张嘎》里的桥段是人人皆知,张嘎子同志就是用木头家伙缴获敌人的真家伙的。相反,在众多战争影片中,打红了眼,愤然摔下帽子抱起机关枪突突突的家伙,多半是很快就要被子弹在胸口钻出几个血窟窿的倒霉蛋。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作战主导思想就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从来就是以多打少、迂回包抄之类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和当年的长平之战,秦将白起悍然坑杀赵国 四十万降卒(你能说强大的秦帝国迅速垮掉和这次残暴的行为没有一点关系吗)不同的是,即使是在当时那样一种情况下,被煮了夹生饭的国军基本也都是被迅速编 入了我军的队伍。
辽沈战役时有个故事,说是解放军的担架队正抬着一个炮兵伤员往后撤,突然抬担架的民工发现自己抬的竟然是个国军,乃大怒,欲拳脚相向,吓得受伤的国军急忙解释:我投降啦,衣服还没来得及换,刚才正调转了炮口帮解放军打蒋军呢!
第三章 枪火 第四节 匪徒也&寻枪&
小的时候淘气,上学时屡有不带书笔的龌龊行径发生,每每被老师教育:上课不带书,就好比战士上战场不带枪。其实同样的意思还可以这么表达:上课不带书,就 好比匪徒抢劫不带枪,和士兵打仗一样,匪徒作案基本也是靠家伙吃饭的。在旧社会,某些家伙政治立场薄弱,带着枪四处混饭,仗着枪法好朝三暮四到处投靠靠山 混饭吃。
前国军上尉黄仁宇先生在其回忆录《黄河青山》里就提起过山上土匪明码标价,一只手枪多少大洋,一只机枪多少大洋,诱惑国民党士兵带枪投靠。针对于此,国军 对带枪开小差的家伙也是一律以投敌论处,统统枪毙。即使是这样的高压之下,这套枪在命在,有枪就是草头王(老舍《茶馆》中,两个逃兵没有了枪就处处被人欺 负)的理念还是一直继承了下来。到了后来,不仅是步枪机枪,连军舰飞机都开始有人悬赏引诱,不过那时候大洋不够用了,就得用黄金,一架普通歼击机,反水费 乃是黄金5000两。
建国多年以来,把枪上升到战略高度的匪徒惟白宝山一人尔。此人扫河北,奔新疆,打哨兵,杀警察,撬仓库,众多所为无一不是为了搞枪而展开。抢钱只干了两 次,长短枪倒是搞了一堆,从56半自动、五四手枪,再到后来的81冲,我估计他还有个当班长的个人野心,否则很难解释他一个人(惟一的同伙后来被他自己消 灭了)搞那么多家伙干什么。事情后来的发展也正好证明了,白宝山的犯罪生涯始于枪,也毁于枪,正是因为这么多涉枪大案引起了上面重视和枪支线索逐渐被发 现,最终葬送了白某人的天才犯罪事业。
而数年后,发生在湖北省内的一个案子则和白某的案子有着惊人的类似。话说九十年代前后,湖北某地有一好吃懒做的家伙孙浩龙,成天想着搞钱,1999年的时 候在一村办小作坊里用车床自己做了把手枪,预备用于抢劫,难为他小学文化竟有如此之强的动手能力。可能是他对自己也没什么信心,不知手枪威力如何,在田间 闲逛的时候看见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民兄弟正弯腰干活,于是悄悄绕到他后面开枪射击其后脑。这个倒霉的农民兄弟当场就死了,罪犯证实了手枪威力足以满足其犯罪 需要,满意地将枪藏好,等待时机。
两个月之后,就发生了轰动一时的荆州杀警案夺枪案,孙匪在音像店里枪杀路过巡警,夺取六四手枪一只。他采取了和白宝山类似的人枪分离的办法,从戒备森严的古城荆州逃走,并在一个月后警戒解除时顺利取出枪支,再次隐藏下来。
这样又过了四年(真佩服他的忍耐力),到了2003年年底,孙匪的侄儿长成半大小子,他觉得时机成熟,和侄儿一人一把枪来到武汉,在我家附近的中百仓储再 次开枪作案,打伤数名顾客和店员,一保安英勇追击,不幸被打死。歹徒抢劫未成,慌忙逃跑,被路过的两名武警战士(文艺兵,十分了得)拼死擒下。这里需要插 一句,我当天回家正好从那里路过,只要晚走十五分钟就能看见这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了,没准还能混在愤怒的群众里狠狠踹歹徒两脚,可惜错过良机,终成一大憾 事。
&  这个案子中的歹徒除了枪法略逊于白宝山(逃跑途中曾经向武警开枪,打穿了衣袖,万幸没有伤到人),抢劫方案不成熟之外,其心肠之狠辣,心理素质之冷静,均可跻身于一流悍匪的行列了。值得崇拜的是那两名武警,面对凶悍的歹徒,奋勇搏斗之余还没有带伤,实在是万幸。
第三章 枪火 第五节 &丢枪&的故事
BHI的电话绳枪纲,美国名牌。由国内订购拿到手需要200大元以上,快抵得上一把枪钱了。国内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巡警所用枪纲乃是钢丝内置的,结构类似钢卷尺,数量不多,其图已不可考。
我小时候为了买玩具手枪,曾于午睡时偷偷翻过我妈的衣兜,盗得小面额人民币若干,在学校门口小贩处获玩具手枪一把(多年后想来,大概是一把M-1911),放学时黑枪无处隐藏,乃寄放同学处,结果第二天一来同学就说我的枪给搞丢了,气得我数月不和他说话。
这个事情告诉了我一个道理,枪不能乱放,否则就有失踪的危险。玩具手枪是一回事,真枪也差不多。我有一同学的舅父当年乃是某大型国企的保卫干部,此人仗义 疏财,惟有一个酒后无德的缺点,具体说就是爱撒酒疯,常常是在眼花耳热后从保险柜里掏出六四配枪,对着天花板打上几发助兴。后来这个毛病终于惹了祸,又一 回他带着家伙和朋友在外喝酒,喝完后出来,被小风一吹,觉得酒劲上来了。这时他还有点清醒,掏出配枪递给了旁边的朋友:我喝多了,你帮我保管,明天我去找 你拿。
这个事情的悲惨结局你大概能猜到,当时那个朋友也醉醺醺的,两个醉汉来回推让,第二天就发现那只枪丢了,事后该保卫干部发疯似的掘地三尺找枪,终于没找着。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为了避免大意失枪的事故发生,在相关人员配枪之时都是配发了一根枪纲,让枪和裤腰带捆在一起的。开始是牛皮的,后来换成了尼龙 绳。我有一位大学毕业去当警察的朋友,可能是港片看多了,觉得单位发的尼龙枪纲不威风,自己花几百块钱从网上订购了一根BHI(黑鹰)枪纲。新警察拿在手 里得意得不得了,马上得意地拴在了腰上,那会正好赶上夏天穿短袖衬衣,腰间一条醒目无比,一去单位登时为众人所侧目:小伙子怎么把电话线拴腰上了?搞得我 那朋友羞愤无比。这才发现,很多老同志觉得枪纲这个玩意麻烦,单位公发的尼龙绳都拿去穿钥匙了。
不过穿钥匙是有代价的,2004年年初的时候,西安某押运员就因为忘了系这个小玩意(是不是挪用穿钥匙了不清楚),丢了一只六四,后来悬赏10000元寻枪,结果还比较幸运,枪被人送回了。
当然,枪纲一类都还是细节。某地就曾发生过不法商贩和执法人员争斗时抢夺枪支、生生将尼龙枪纲拉断的事情。碰上运气不好或者歹人存心,预防措施未必能起多 大作用。2004年的8月,一伙匪徒大概是受了《黑白森林》的启发,在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步行街上袭警夺枪,在敲翻警察撤离现场时,竟然还扔出了一颗冒着 烟的土制炸弹,被袭巡警担心炸弹伤人,勇敢地压在了炸弹上,枪却被抢走。不久后,三名歹徒在杭州落网,而那勇敢的警察的运气也不太差:当时炸弹没有爆炸。 值得一提的是被抢走的那只枪,一个匪徒在围捕时用它自杀了,这个小家伙也算为它的原主人报了仇。
枪在警察手里,是自己的作战武器,而武器一旦落在罪犯手里,天知道会出什么事。为了护枪,除了重庆的那个事情,还有其它许多悲壮的故事。1990年的时 候,辽宁省一乡镇派出所里出过一位二级英模蒋德国。他是一位快要退休的老警察(出事那一年他48岁),夜里出任务,遇上两名歹徒袭警夺枪,老警察和两名年 轻力壮的歹徒搏斗时枪卡了壳,紧急关头,为了避免枪支落入歹徒手里,他没有交枪投降,甚至没有花时间推出卡住的子弹,而是作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用尽最后 的力气把枪扔入草丛中。歹徒在黑暗中寻枪不到,恼羞成怒,刺了他13刀,刀刀致命。次日战友们在现场,无不为之落泪。
第三章 枪火 第六节 我们都是神枪手
巴雷特12.7毫米狙击步枪。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狙击手用它射击高塔上的伊拉克自由战士,枪声过后,观察哨发现目标下半身还在塔上,上半身给大没了。
狙击手的故事历来是好莱坞影片关注的题材,沉着、低调、凌厉,一枪下去万朵桃花开,整个战局顿时为之风云变色。狙击手这个职业的所有特点个个出彩,充分满足了观众们的好奇心理,导演们不关注简直就是和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但是实际中的狙击手却不一定有那么威风。吃苦受累不说,还不一定每枪都能消灭敌人,这一点是在电影中很少表现的,片子里的英雄们都是ONE SHOT ONE KILL。我记得的惟一的一个例子是很早以前的一个片子《豺狼的日子》,杀手绰号豺狼,思维缜密,手段残忍,猛男一个。花大价钱定做了一只特制长枪狙杀戴 高乐,最后差那么一点,功败垂成了。我很早就知道了戴高乐是好人,看到最后还是为豺狼惋惜不已。当时年纪小不懂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惭愧自己立场不坚 定,再后来不小心看了余秋雨老师的《霜冷长河》才知道当年的观众都是这种龌龊想法。
现实中的狙击手,由于执行的是见不得光的特种任务,也受到对方的重点关照,不管任务能否完成,大都没什么好结果。早年美军在太平洋岛屿上用37mm反坦克 炮装打特制的霰弹(全是一根一根的小钢箭,当年淮海战役中有几辆坦克就是靠这个家伙杀出一条血路跑掉的)以肃清茂密的丛林顶冠,那时日军很多狙击手喜欢上 树找掩护,全都被这么揍下来了。
20世纪90年代初,海南著名黑社会老大刘进荣最威风的时候,被我军警伏击。参加战斗的有一杆79狙和一杆81,一场枪战打得昏天黑地。心狠手辣的刘老大 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先是惊奇地看见自己脚下的泥土左右崩溅(很显然这是81的手笔),直到被一颗跳弹打中手指才意识到有人在向自己射击,于是仓皇逃窜, 后被击中小腿,坚持逃窜了几下,被击毙。这个事情给双狙战术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两人一起失手怎么办。十年后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以色列在最近刺杀 亚辛的行动中,用微型的光纤制导导弹代替了狙击步枪,看来狙击手要失业了。
第三章 枪火 第七节 让我再看你一眼&&暗哨
板在天台上站着打,基本属于艺术夸张的范畴
第一次从电影里看见暗哨,应该是在《董存瑞》里,解放军佯攻隆化中学,侦察守军火力分布,回来做了详细的布置,总攻时国军火力点被一一拔掉。谁曾想,就在 胜利临近之时,又冒出来一个事先没发现的暗哨,两挺英国造布伦机枪挡住了大军前进的脚步。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董存瑞舍身,把这个暗堡给端了。这个 电影使得我对暗哨极度仇视,到了1989年,张艺谋的《代号美洲豹》推出,更加剧了我这种仇恨。
《代号美洲豹》里,葛优扮演了一个名叫亚洲黑色特别行动小组恐怖组织的小头目。他带领一帮手下劫持了台湾飞机迫降大陆,遭到两岸军警携手打击。整个片子里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飞机迫降草丛里,双方谈判周旋的时候,解放军突击队派出了一个云南的小战士悄悄爬上了飞机顶,眼看着就可以从上面神兵天降,这个时候, 葛优接到飞机外面草丛中暗哨的报告,毫不犹豫地对着头上就是一梭子子弹,然后就看着飞机舷窗上流下一条血迹--观众心中一沉--突击队员牺牲了。
其实,这个惨痛的结果并不是没有实战例证的。日,在离法国本土6800公里以外的吉布提附近一法国基地,一辆载有30多名学生和社会福利 员的校车被一伙武装歹徒劫持到索马里一个边境哨所附近。法国当局立即派遣国家宪兵干预队(传说中的黑衣人)前去处理,除了布鲁托队长(不要看该队长名字不 咋样,和《大力水手》里的反角一样,但却是个传奇级的高手,厌恶暴力的同时还精通东方武术)一行九人外,法国还调动了著名的外籍军团协助处理此事件。
从4日零时45分,布鲁托队长到达吉布提,8小时后,谈判破裂,巴黎传来消息可以强攻。但是布鲁托又命令手下趴在50多度的沙漠上等待时机。这样一直到了 下午3点过后(这个时间好像是人一天中最不容易集中精力、最容易产生疲劳感的时刻。一般情况下,拖延时间是各国军警解决人质危机的通行手段,大事件一般都 会拖上三天,防止有些极端民族主义恐怖分子吃药振奋精神。歹徒脑子一直绷着,又缺水少粮,时间一长,战斗力自然大大降低,喝红牛也顶不住啊),布鲁托中尉 下令射击。车上四名歹徒同时倒下,没想到这时候从旁边树丛里又出现了两个暗哨,向突击队射击不说,还有一个强行登车。突击队员再向此人开火已经晚了一步, 该人死前将一梭子子弹射出,打伤车上七人,其中一名学生因伤重不治身亡。
这个事情给了特勤人员很多启示,当时的情况来看,牵涉到边境问题,布鲁托队长无法布置事发现场的军事封锁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的一些新闻报道中,还有法国 外籍军团和索马里哨兵交火的说法,可见事态牵涉之复杂。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经常可以在电影里看到军警封锁现场的情景,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碰到了《全职杀 手》里刘德华那样变态的暗哨,远远地站在天台上,用反器材的巴雷特M-82Al来打人,管你是霸王花还是飞虎队,都乖乖认命吧,12.7毫米的口径打到什 么人身上都烂了。
第八节 衣不如新,枪不如故
56半自动已经逐渐淘汰为军训专用了,寒光凛凛、名声大于使用的三棱刺刀终成了一个时代的传说,不知道以后的娃娃们军训时是否晓得。
这两天我一位朋友跑到我学校里来找我商量事,路过大操场的时候看见了成排的新生在军训,立刻发表言论嘲笑了一通。这里需要补充一句的是,我的这位朋友来自解放军某部,而且是精锐部队,按照《兄弟连》里的说法那是一只准备被包围的队伍,恭喜你答对了,这位兄弟是伞兵。
回头说这伞兵兄弟,很不客气地把我们学校的军训批评了一通,我在边上一直脸红,看着在操场上席地而坐的小兄弟们少年不知愁滋味哗啦哗啦地拨弄81玩,十分 窘迫地想起了一些往事。当年,兄弟我军训的时候拿的是缺牙断齿的56半自动,一发枪我就被56的三棱刺深深吸引住了,用指甲抠了半天,把指甲抠坏了没能得 手,第二天偷偷在兜里揣了把工具钳,却再也没发枪,于是56刺刀就一直没到手过。
为了这个事情,我长期耿耿于怀,后来看了《中华保镖》,这个郁闷就更严重了。后来的小孩子运气要比我当年好很多,他们手里的是81。不过基于81的刺刀要 远远比56好卸下,发到学生手上的枪都是没有了枪刺的,否则的话,81刺刀那四道杀气凛冽的血槽一定成为学生们下手盗窃的理由。
但是根据一位老兵朋友描述,他却非常不喜欢81刺,原因是做工糙钢质脆,某次他一位战友没事用81扎树,结果嘎巴一声,81刺折了。相比之下,同样用于 81枪,由浙江先锋机械厂仿美M9生产的D91就要好很多,不过这一款大家见得太少了。后来由山城某兵工厂生产的95式刺刀倒是见得多些。需要指出的一点 是,因为是大批量生产,为了控制成本,所以95在做工和刀鞘的材料上,可能会比D91来得粗糙。
和81刺刀同样理由遭到战士们不满的是65式伞兵刀,这确实是一把非常非常好用的刀,就是因为生产定型年代过早,钢材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后来先锋厂果然就 生产了99式伞兵刀,全面和美式风格接轨,不过去掉了剪铁丝的功能,那是因为现在军事用途的铁丝网不像当初,都是环形的了,给个钳子功能,用处实在不大。 根据最新的小道消息,这个沉重的铁家伙已经在广东开始配发了。
但是我敢肯定,一定还有人喜欢65甚至81而不喜欢99,除了笨重,战士们的感情也很重要。当初95式突击步枪配发某部后,大家纷纷反映不适合风沙环境, 于是又换回了81,这其中,有多少是个人情感呢?某位战士曾经有过一把95在手里打散架的经历,于是觉得81好,其实81未必比95皮实到哪里去,枪托不 结实就不提了,最离谱的是,开头提到的我那位伞兵兄弟某次打81,打了一半,弹夹居然掉了下来。
第九节 它来自江湖&&五四手枪
二十年前,波及全国的二王大追捕直到今天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那二王兄弟,堪称建国以来影响力最大之悍匪:首次作案盗窃部队医院,即杀伤十余人,世纪末的 张君团伙亦远不能及;此后二人从沈阳流窜南下,流窜全国作案,打死打伤公安武警革命群众多人;最凶残的是在最后被围捕时还负隅顽抗,打死军警二人。自20 世纪90年代中期的田明建案件后,治安大为好转,便再没听说过有如此凶悍之歹人。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次追捕,让很多老百姓听说了国产54式手枪。当年二王兄弟出道的时候就有从部队偷出的三只五四,后来在武汉岱山检查站还打死一个人抢了 一只五四,统共是四把。后来全国通缉持枪在逃案犯时,衡阳有一个革命女群众十分了得,拼死抢下了二王兄弟五颗手榴弹和一堆子弹,避免了更大的危害。
再回头说那五四,乃是新中国成立后,仿造苏联TT30/33式托卡列夫手枪制造的。由于装备时间长,工艺不断进步,加之周围国家的仿制,导致有多个版本的 出现(插句嘴,张君的短枪大概是我国当年抗美援越的M20,设计上,和五四有点亲戚关系)。此枪的特点是穿透力强得不像话。江湖上曾经有个故事说有人在室 内扣动扳机击发该枪,威力无比的54手枪弹打穿了一个人体后不屈不挠又在后边的人体上打了个透明的窟窿,还没完--然后撞在墙上发生反弹,跳弹又把一个倒 霉蛋的头盖骨给掀开了。一箭三雕,可谓威力无穷,惟一遗憾的是,死伤的三个人中有两个是自己人。
虽然这个传说的结尾处情节让人联想起《天龙八部》里段誉的六脉神剑,真实性无法证实,但五四手枪的穿透力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作为警用手枪,五四的穿透力有余(容易误伤群众),而停止作用(弹头在体内翻滚造成伤害,放倒罪犯)不足,被后来的64式手枪逐渐取 代。但是在中国民间众多地下造枪窝点的产品里,54式仍然是主打商品。有的土枪即使在内部结构上模仿的都是64式,但是外观仍然是五四的样子。原因一方面 是54容易加工,更重要的是54远比64看着威猛。
第十节 陪审员就是六发子弹
拍《辣手神探》的时候,黄秋生也许不会想到,多年之后他竟然回变成警察,成为卧底梁朝伟的上司,而手下爱将居然就是被这支他当初看不起的.38小炮击中眉心而一弹毙命的。
在《无间道》出现很多年之前,梁朝伟还演过一次可怜的卧底,那是吴宇森的《辣手神探》。黄秋生一脸凶相在当时还没有进化成警官,披散着迪克牛仔式的大波浪 在片中倒卖军火。当时这个十分嚣张的黑道老大在被警察包围、手下慌作一团时,曾经鼓励兄弟们说:怕什么,警察扒了那身皮和我们一样--.38--&噼-- 咻&!
排除吴宇森导演一贯喜欢让演员挥霍子弹的因素(到了好莱坞之后还是不改),黄秋生大哥在当时鄙视香港警察所用的.38是有充分理由的--左轮手枪能量消耗 过大,威力也很差,和这批全副武装的悍匪交手实在是讨不到什么好。在我可怜的记忆里,那大概算是警察被打死最多的一部电影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港产警匪片里的众多硬汉诸如周润发、李修贤之类,即使是当了警察,在和人交手时也常常摸出一只M-1911、大黑星五四之类开打。左 轮手枪不仅看上去细小,而且打六颗就要换子弹,而对于银幕猛男来说,赶上科尔特转轮一颗一颗往外抠子弹壳实在是太猥琐了,远没有自动手枪单手换弹夹来得 帅。我这么说不是没根据的,香港演员中玩枪玩得最帅的周润发到了后来基本就实现无手换弹夹了,双手子弹打完,空仓挂机,此时帅哥腾空跃起,按下弹夹扣,弹 夹自动滑落,手下保镖龙五向上扔出两个弹夹,被发哥双枪向下一迎,顿时严丝合缝,此时套筒复位,英雄继续射击之!
当然,观众应该明白的是,以上镜头都是艺术的夸张。当年西部片里有个著名的说法:法官就是柯尔特手枪,陪审员就是六发子弹,而最后的判决永远是--有罪。 多么豪情盖天的说法啊,左轮手枪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有其强大生命力的。虽然港片里的左轮看起来很纤巧,配不上威猛的警察,但是相比之下,我们这边使 用的64式手枪也好不到哪里去,食指搭在扳机护圈上之后,只有中指和无名指能握住短短的握把,这时小拇指无事可干,有的同志会不自觉地翘起,于是就出现了 兰花指射击的恶劣画面。
无间道》中一张广为流传的截图,除了这个持枪的警察哥哥戴个眼镜,看上去不太威猛之外,他的持枪动作非常善良,食指根本不在扳机上也是广大人民嘲笑的目 标。实际上,这种持枪动作才是比较合理的,由于各种枪型的扳机力不同,加上现场因素导致的心理紧张,二指头放在扳机上说不定就走火了,这种手法现在被笑称 为金手指。持枪警戒时,食指离开扳机已经成为国际上执法部队比较流行的做法。从国内的新闻图片看,新的做法已经逐渐在国内的军警兄弟之间流传开来。有朝一 日你看见他们把食指搭在扳机护圈上,不要以为那是在给77手枪单手上膛,更不是太紧张抠错了地方。
更重要的是左轮手枪对瞎火的处理十分合理,只要再扣一次扳机,臭子就离开了火线,下一颗子弹又会上膛,这是自动手枪永远赶不上的。观众朋友也不要以为臭子 永远是出现在电影里的,1990年西安警方第二次抓捕悍匪魏震海时,魏犯用勃朗宁自动手枪顶着干警朱瑞华的眉心射击,幸好遇上一颗臭子,也幸好魏犯使用的 不是左轮,朱瑞华死里逃生,顺势拿下了名震一时的魏震海
旧中国境内的手枪牌子多型号杂,乃有&一枪二马三花口&的说法,说的是最好的几种手枪:M-1900、M-1903和M-1910。比利时FN的M- 1900型手枪因为握把上的图案是一支枪而被称作&枪牌撸子&,因为相同的原因美国COLT的M-1903被成为&马牌撸子&。而如你所见,比利时FN的 1910的握把商标比较难概括,人们就根据它套筒前端有一圈突起的菊花状网纹称其为&花口撸子&。
解放后,国内收缴的大量花口橹子一直被各基层公安单位持续使用,至20世纪80年代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90年西安魏震海被捕时所使用的也正是购自云 南的M-1910,那颗幸运的臭子其实大有文章。M-1910本是7点65毫米的口径,国内不好弄子弹,只有拿7.62毫米64手枪弹凑合--当年警察也 是这样用的--7.62的弹底没有底缘,虽然不会对抛壳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子弹进入弹膛后比却会比7.65毫米弹塞的更深一点点,有时击针撞上去就不能达 到击发的底火深度,于是就打不响。事后证实,魏案中那颗臭子,底火上确实被砸出一个浅浅的小坑,却没响。
第三章 枪火 第十一节 杨子荣与盒子炮
德国原版毛瑟M-1932,即大家喜闻乐见的盒子炮。在军事博物馆里可以看到此枪的众多版本。各将领所用多位德国原版,惟独周总理长征期间使用的盒子炮比 例失调,做工粗糙。仔细一看居然是一块铸铁雕刻的M-1932模型,连枪管都是实心的--原枪大概是给博物馆另外收藏了。
《高山下的花环》有一段说是说小战士北京炸敌人地堡的时候,连续遇上了两颗臭弹,意外牺牲。这一细节后来被人说是整部电影中最让人难过的镜头。我没看过电 影只看过书,也同意这一说法。不久之前央视制作的系列片《电影故事》里讲了《林海雪原》的许多细节,其中提到了侦察英雄杨子荣后来牺牲的细节。对比发现杨 子荣和小北京的牺牲过程,也是十分相似的。
话说当初杨子荣搜剿土匪郑三炮,带着手下几个战士摸到土匪藏身的屋子,抬脚将板门踹开,用他的盒子炮一撩帘,把枪探进门去,大喊一声不许动。那时候的土匪 比较凶悍,纷纷拉开枪栓要顽抗到底。杨子荣于是果断开枪,谁知当年进山缴匪,条件所限,乃是用猪油擦的枪,在屋子里烤火时猪油融化,出门后行军时间一长, 天气寒冷,猪油就把粗糙的枪机冻住了。枪没能打响。这时候,土匪孟老三抓起79式步枪(估计乃是中正式骑步枪一类,当时但凡口径是7.92mm枪都被人叫 成79式步枪)开枪打死了杨子荣。
我还记得《高山下的花环》原书里交待的细节,当时导致意外发生的原因是小北京用的那几发臭弹正好是文革高潮时期的产品,其质量差得是不行不行的。与之类似 的是杨子荣当时使用的盒子炮。我一直觉得那把临阵掉链子误大事的破枪是假货,说起来,被大家称为盒子炮的毛瑟M-1932冲锋手枪也是一代名器,为众多中 国老百姓所喜爱。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很多描述民国初期的电视剧里看见不论好汉还是土匪,基本都是人手一把盒子炮。另据史迪威日记记载,大军阀张宗昌收 编了一支3000人的白俄步兵旅(十月革命后,不少白俄士兵跑到中国来混饭吃),斜挎盒子炮,身背大砍刀,凶猛剽悍得那是不行不行的。
这个枪操作灵活,性能优良,杀伤力还大。《铁道游击队》里形容说:掏出盒子炮来就是一梭火,可见不是盖的。在国共内战时期,所收缴的原版盒子炮,往往作为 礼品逐级上送,其中也不乏送到总部和中央军委,供首长或警卫人员使用的。在西柏坡的时候,毛主席还曾风趣地说:我们走到哪里,老百姓一看都知道,因为我们 背&盒子炮&的多。但同时,这个枪也就出现了大量国内仿制,前有汉阳兵工厂一类的国有大型企业,后有河北、河南、四川一些乡镇企业甚至个人,大家都攒足了 造假。
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盒子炮遍地开花,有的还算是正经军工企业产品,有的就是民间人士自己用锉刀手工制作的,质量参差不齐。可以想见,后来杨子荣的牺牲和 这种枪的版本加工精度原因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当初杨子荣手上的是那么一把正经的M-1932冲锋手枪,十个郑三炮也给收拾了。这个悲惨的案例又一次告诉 我们,装备是多么重要,精良的装备也许并不能取代艰苦的训练,但是在很多时候,却能避免更大的牺牲。你若是看过岳飞的故事,就应该知道挑花车的高宠(就是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的那位)因为战马不良而丧生敌营的悲惨事迹。
&第十二节 神威江湖的AK
有朋友曾经和我谈起枪支,开玩笑说在中华大地上行凶作恶的匪徒,长兵器还是使用56式冲锋枪比较合适,因为广大老百姓一般不认识外国枪,你花大价钱买了一只外国货别人还以为你是拿玩具在吓唬他,一般还会反抗。但是看见56冲就老实了--不认识56还不认识AK47吗?
当年香港黑帮片里的大圈仔就是靠着这种家伙打劫金铺杀人越货的。飞虎队猛男们拿着玩具一样的MP5赶来堵截,被匪徒们拿着这种家伙一扫,防弹衣上就是一个洞&&从此以后,这种家伙就随着五四手枪(香港叫大黑星)一起走进了老百姓的视野,也由此名震江湖。&
1997年美国好莱坞北部曾经发生过一起银行抢劫案,刀枪不入的歹徒手持罗马尼亚生产的AKM(多数老外和国内群众认识有限,看见AK枪族的家伙都一个 样,兴奋地大叫AK47)配合中国生产的出口型56式弹鼓,肆意扫射的精彩场面给人印象很深。后来这两个悍匪被赶来增援的反恐特警当场击毙,但是他们的精 神一直活跃在好莱坞老板的脑子里。那个著名的场面也不止一次在好莱坞大片里出现过,《反恐44分钟》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原场面,但是票房不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