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初深山中的修道者,应该怎么做

道在目前:初入道门的居士如何修道?
[摘要]听老修行说过:“祖辈磕了多少头,少了多少香,才换来今生的修道机会?”既然有机会入道门,希望众师兄可以急急下手,从当下开始修。文/黄康忠8月中旬由于身体出了点问题回家休养,赋闲在家已经将近半年了。在农村种地之余,哥哥给我带来了一些多肉、金银花、芦荟等植物让我养,说是培养兴趣,那就浇水施肥呗!经过一个月左右吧,可能有了爱心的养护,她们已经长得有点生机了。可是近几天却来了一些家鸡,下午的时候偶尔来啄我的植物,让我很揪心。经过跟她们的主人交流两句后,并没有圈养起来,我唯有见到前来侵犯的时候驱赶了。两次驱赶后,鸡家族似乎可以看懂我的动作或者眼神,也没有再来侵犯我的养的小盆栽的意思。呵,连家禽都可以这么有灵性,那么身为万物之灵的人怎么还会这么容易失去本真呢?可能是“天降大任”的缘故吧。纯正的心(摄影 黄康中)然而我是高兴得太早,又过两天,才发现原来鸡家族分两批的。一批还好,一批还需要多教化,不听教化就只有驱赶了。其实这件事情透露着守戒的重要性。戒律其实是让我们在日常的修行中不犯错误,更确切来说是在保护我们。正如那些家鸡,本来不该到我的院子里觅食的,戒律就好像规定了他们不准这么做,但是有的这么做了,得到的便是驱赶。如果遇到了比较凶暴的人,可能等待的便是暴打致死或者毒药或者其他的伤害方式了。通过观察这两群家鸡的表现,发现其实跟我们是有共通特点的。很多道友是可以守戒的,但是在一些道友的带领或者怂恿下,也会失去了那一刻纯正的心,开始一些小动作,如果不立马醒悟,将会有更多更严重的问题出现,这对修行是极度不好的,特别是到了一些所谓的“关键时刻”,种种小动作都会引起一些不好的结果,需要剔除小动作,最好最精纯的方法就是守戒。这件事情不得不让我想起了新皈依的师兄问的问题:初入道门应该如何修道?这也是本文出现的原因。我入道已经一年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在家种地的日子里却好好体验了一把大自然的生机和生活的滋味。那么我给师兄的建议大概就是:“道在生活中”,神仙即在人事中,体悟生活之道。具体内容待我慢慢道来,也希望这是“抛砖引玉”之举,大家可以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1、做好手头的事情吕祖曰:“道在目前,目前却难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面临的事情,为衣食为住行,为事业为爱情,追梦想求真知,凡此种种。但是我们既然已经有着求道的初心,就应该立足当下,处理好手上的每一件事情。听老修行说过:“祖辈磕了多少头,少了多少香,才换来今生的修道机会?”既然有机会入道门,希望众师兄可以急急下手,从当下开始修。我们常说一年的春夏秋冬是一个生长收藏的过程,如果我们认真对待每一年的生长收藏,处理好每一件事情或者每一个念头的生长收藏,甚至可以做到处理好每一个时辰、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的生长收藏。如果可以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在家里孝顺父母,抚爱子女,礼待亲友,学习工作时尽职尽责,安守本分,有所创新,有能力者更可以回馈社会,利益众生。个人觉得,只有把当前的事情处理好了,才会有一个安定的身心,这样就有机会更加贴近大道。试着想想,如果我们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哪里去修道,怎么做世人的榜样,引导人们更好的生活?所以我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做好手头的事情”。2、守戒全真道门的弟子,初入门时,一定听闻“三皈依五戒”。经过一年所接触的人事来看,出家的道长还好,但是居家修行的居士部分是处于“听之不闻”的状态的。曾经聊天时,还有师兄说:“原来龟也不能吃啊?”,我有点讶然,还好另有师兄给科普一下,不然我会非常尴尬的。对于”不得荤酒”一戒,个人觉得,蛇龟牛雁犬最好不碰,特别是精修的时候想都别想,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也要会过自新。姜葱蒜等少点吃吧,个人的经历是每次吃了都会有“口气大”和神智不够清醒的感觉,可能正应验了葛洪祖师说的“令人昏神”吧。对于酒,首先的要求是不要酗酒,严格一点的只有在礼仪的要求下才会喝点。修道是自己的(摄影 黄康中)我对自己是严格一点的,不然不能令人信服,也谈不上引导人们更好的生活。曾近有师兄质疑,修道是修给自己的,你对别人怎么严格干嘛?我的答案是:师兄的想法挺好,“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我尽量对自己严格,对旁人宽松些。不过,修道是自己的,责任是道教徒的,修道的成果是道教徒的,是道教的,是中国人的,更是全人类的,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固步自封。世界玄同是个大趋势,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准备不足而到时望洋兴叹。只能说路很长很长,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3、多读道门经典很多师兄都喜欢讨论道教五术,也有师兄问修道需要读哪些书?其实葛洪祖师给了一个明确的态度:“以道统术,以术显道”。道,法,术是不同层次的东西。个人愚见,我们入道应该是朝着大道的目标去修行的,所谓“取法乎上”。至于得到五术中的哪一点,其实不用太理会,因为大道的随便一点都可以让我们受用终身。记得《南華真经》的“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欲望太多的时候,就蒙蔽了我们的契合天机的那一个纯正的心了,这样的情况下对事物的反应就好比多了一层滤镜,可以看到并有所反应,但是已经不是比较高的境界下的了。所以个人觉得,保持求道的初心就好了,然后努力去做,得到了什么也不是光得到,一定是拿去度己度人的,就像电影《功夫》的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始终觉得担重任的时候到了才会有相应的法或者术来显现出来,不然就是浪费资源了。接下来说说该读哪些书。由于每个人的教育经历不同,禀赋各异,所以这里没有也不敢提太多建议。考虑到很多时候会遇到繁体字或者生僻字,所以建议师兄们可以手中常备一本新华字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条件允许的可以用康熙大字典、辞海等,喜欢电子读物的也可以去下载对应的书籍。太上感应篇书影(资料图)下面也将我读过的道学书籍罗列出来,供师兄们参考:《太上感应篇》、《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邱祖忏悔文》、《道学十三经》、《文昌帝君阴鹫文》、《太乙金华宗旨》、《唱道真言》、《修道真言》、《太上玄门早晚课》、《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海琼白真人语录》、《南華真经》、《道德经》、《太上老君内观经》、《洞玄灵宝定观经》、《重阳立教十五论》、《天隐子养生书》、《坐忘论》、《道教南传与岭南文化》、《三官经》、《北斗经》、《玉枢宝经》。提醒师兄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精力集中、安定身心,如果感到累了,要放慢速度甚至需要停止去休息一下。看不懂的时候不用去揣度里面的意思,只认真看完就可以了,机缘到时,里面的道理自然会浮出水面,让人有一种“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啊”的感慨,那时就是开始运用里面的道理去度人的时候了。4、唱经这里说的唱经是真的唱出韵律来的,不同于读经书,可以默读也可以读出声。唱经的关键是“唱”字,上边一个“口”,右边一个“昌”。“口”说明需要用处于身体上方的嘴巴这个器官进行,同时说明需要张嘴形成一个空的形状,“昌”上“日”下“曰”,这是一个激发能量的举动,能量在唱经的时候经过引导,从下往上走,通遍全身。所以我给师兄们的唱经建议是:(1)诚心定气,随声应和(2)脚踏实地(根深蒂固,方可绵绵不绝)(3)身体端正(不偏不倚,方可内外相应)清净身心(摄影 黄康中)我们先说说发音这件事情。发音时,运气在丹田,气流经肺腑,震动在声带,呼气经喉咙,碰撞在舌头,回流在口腔,摩擦在牙齿,出气在嘴唇。每天上午端正衣冠、清净身心后,开始调动身体的精神开腔唱经,或清唱,或只有木鱼伴奏,或有乐器相伴,又或者是听着录音跟着唱,都是调动精神、激发自身阳气上升的过程。在阳光的照耀下,将能量回应到身体,在或高或低、或长或促的唱腔中,感受经文蕴含的道理,感受经文的文学艺术,并且可能感受乐音带来的身心愉悦,应该是养生的一个好方法。希望师兄们记住,我们是求道的,不管出家在家,都应该做世人的榜样,引导人们更好的生活,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道教的复兴需要我们的每一份努力和细心呵护!(编辑:忆慈)(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黄康中)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taoismyao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修道之人如何称呼自己_百度知道
修道之人如何称呼自己
下是初修道之人,年龄不大,不知应如何称呼自己,望诸位帮助。还有,请一一指点,修道之人应如何做,修道之人应练什么武功
“贫道”。在古代 ,不管是道士还是和尚 ,的自称
。后来和尚自称 “贫僧' 了 。在家修道的人 ,自称 ”弟子“ 。【红楼梦】里面的宁国公贾敬 ,他没有出家 ,就是自称弟子 。道士之间互称
采纳率:76%
可是称作 自己 为 小道 或者直接称 自己的名字 或者 我其实没什么特别的 ╮(╯_╰)╭修道之人 最重要的就是悟道 天地万物皆有道 能领会多少就看你自己了什么武术 那就凭个人喜好 武当是修道的 你可以去武当做一下入门弟子还有老子的道德经是一定要读的 不要去看书上的注解 要自己去领悟现在的编辑想必也不是什么得道之人其实我也算个修道之人 有机会交流交流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请自称为&哥& 自称为&哥& 称为&哥& 为&哥& &哥& 哥& &
就一个字 :哥! 一个字 :哥! 个字 :哥! 字 :哥!
:哥! 哥! !
修道之人应称呼自己是哥道之人应称呼自己是哥之人应称呼自己是哥人应称呼自己是哥应称呼自己是哥称呼自己是哥呼自己是哥自己是哥己是哥是哥哥
“哥”为“哥”己为“哥”自己为“哥”呼自己为“哥”称呼自己为“哥”该称呼自己为“哥”应该称呼自己为“哥”人应该称呼自己为“哥”之人应该称呼自己为“哥”道之人应该称呼自己为“哥”修道之人应该称呼自己为“哥”修炼《葵花宝典》
要不就给自己起个外号, 如,
在下正是 蜀山派弟子秋无风,~!!!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想修道。是专业的那种!所以我想求教一下步骤是什么?第一步应该干什么?请专业人士或高手或有自己见..._百度知道
我想修道。是专业的那种!所以我想求教一下步骤是什么?第一步应该干什么?请专业人士或高手或有自己见...
我想修道。是专业的那种!所以我想求教一下步骤是什么?第一步应该干什么?请专业人士或高手或有自己见解的回答一下。
想打坐,还有用咒…我现在不能上网,所以希望大家说的详细点,还有,因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不懂道教所以不要让我选择
我有更好的答案
方的和尚,西方的修道士。不同的流派意识所守的位置不同,但都是先从杂念归成一念。这就是你第一步要做的,开始修行都会有一项相同的内容:打坐冥想。注意事项,不要强求任何结果
首先你要做的是 在凌晨灵气最浓郁的时间段 吸纳灵气
我觉得您的第一步要搞清楚您要修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或目的。
首先你要了解你自己所要专业修道的项目是什么,修道的种类繁多,提问太过含糊,建议还是先了解所选项目的内容,有疑问和困难在求助不晚。
当然是盘腿静座了,能够身心静下来,无思无想且不睡着,初步入门!恩,你可以参考南怀瑾的《静座修道与长生不老》文库有!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专业人士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在家初修道,应该怎么做?
有很多人在公众号留言问,在家人修道应该怎么做。因为我平时上网并不是很及时,微信平台设置的最长回复时间是48小时,所以很多善人的咨询我也无法及时一一回答,再此做一下统一回复。&
在家人想修道,一般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有心学习,却不知道学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学;二是想要拜师父,跟着师父学习,却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师父。&
先说第一个问题,在家人学道、修道应该怎么做。
修道未离道经师三宝。&
道宝乃天地之自然,修道最不该违背的一点即是自然。天地昼夜自然,人体运行自然,凡是在修行中你觉得身体有不适的情况,都是不合适你的。恰当的修行方法,必定和你的日常生活相适应。所有让你抛妻撇子去修行的,除了邪教,便是另有所图。背道违真,再好的说教也在根本上选择了错误的方向。
二曰经宝,祖师的所有修行秘法都在经文中,不读经文枉看后世人所著修行书,如嚼他人之蜡,不但无味,还可能有偏差。经为基础,不得不看,不可不持。曾有人和我这样说:“我不需要你所谓的三四年学经功夫,我只要你告诉如何最快达到目的就行,那些经文上的东西我看不懂,也不想看。”祖师爷留下的大宝贝你都不想要,却又和我等俗人来取什么!
因为经文的排版印刷以及文言隐晦等原因,经文确实有很多人读不懂。《心印妙经》中有一句话,“诵持万遍,妙理自明”。诵,是读诵、背诵;持,是坚持、行持。万,虽然是个概数,却也需要相当的数量累积。不要怕读不懂,最怕不去读。你若连最基本的走路都不想下功夫,又怎么能成为长跑健将呢?
三曰师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师父,也正是你在不懂经文之意时所要求教的对象。所以在拜师父的时候,不求名师,但却要求明明白白的师父。一个好师父,不一定能回答上你所求教的所有问题,他却可以给你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不要希求师父是你的“百科全书”,他能领你进门已经是无上功德,之后究竟能走多远就是修行看个人了。
初学者理应先经明理,再求师解惑,才可知晓道之自然。道经师三宝是相辅相成,学道必须请师、读经;诵经,不违道、不逆师;尊师,经所意、道之体。真正明了道经师三者含义,才是踏上修行路的第一步。
在这里回答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好师父。
有人对道家规矩略有知晓,知道道家有“师父找徒弟”一说。这是说明道家道法道术不能随便乱传,所以要择明理明德的徒弟入室相授。一旦误传,祸害众生。重阳祖师一生只收七个徒弟,便是最好的例证。这和我们普通人拜师学道并不冲突。也许你觉得自己资质尚浅,并不足以成为师父眼中的那个“宝”。你可知,玉不琢不成器,是不是那个宝,重点在于你有没有努力去做。
道家最讲究缘分,凡是你觉得为人不错又值得尊重和学习的对象,都可以征求对方意见是否可以拜师。缘分是靠争取。若是太在意个中规矩和说法,岂不又违背了自然之法?
最后要强调一点,不要用自以为的标准去可以评判一个修道人的作为,你看到的也许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待他岁月过后,或许另有一番景象。修道的最基础,是让自己有一颗淡然的心去看世间万事。当你可以洞明这一点,再去炼修道法道术,可得与日俱增之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道如何做减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