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个中等强国,为什么韩国 文化强国在外交上却表现的像小国

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效果为何有限?-中国社会科学网
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效果为何有限?
日 09:56 来源:《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2期
作者:凌胜利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中等国家一般是指实力介于大国和小国之间、具有中等力量或规模的国家。它们不具备大国的国力条件和影响力,但在国际社会又发挥着不同于小国的作用。中等强国的概念已从过去简单地对一国规模、实力及其在国际政治力量分层中所处位置的考察,转向更加强调该国实现本国利益和国际责任的能力,及强调其在国际社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①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中等强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韩国是中等强国的典型代表,其中等强国外交的实施,对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总体而言,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效果有限,其原因何在?本文将通过全面分析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目标、资源、方式等,从战略过程角度探讨韩国中等强国外交效果有限的原因。这对于理解韩国的对外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加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一、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目标  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目标与其他中等强国相比,既存在一般共性,如提升国际地位,增强外交实力,但也有独特之处,最为明显的是希望摆脱大国束缚和谋求半岛统一。总体而言,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不懈地提升国际地位。韩国开展中等强国外交的目标与提升韩国的国际地位密切相关。正如李明博总统在卸任时所说,韩国已经由“边缘小国”转变为世界“中心国家”。①不过,韩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中心国家”还有待商榷。为了提升韩国的国际地位,韩国通过中等强国外交的积极运筹,旨在提升韩国的国际知名度,推动韩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开展中等强国外交的目标基本类似。②  韩国欲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主要受韩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主义日益膨胀的驱动,这在冷战后表现得尤为明显,韩国提出了诸如“东北亚均衡者”、“全球韩国”、“主导亚洲”等一系列口号。历届韩国政府也都积极推动韩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如金泳三推行“四强外交”,金大中奉行“四强协调外交”,卢武铉要把韩国打造成“东北亚均衡者”,李明博提出以“资源外交”、“贡献外交”、“文化外交”为三驾马车的全球外交。③此外,韩国还通过举行大型国际活动、国际会议,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来扩大韩国的国际影响,提升韩国的国际知名度。上述表明,冷战后韩国历届政府都致力于追求韩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这也是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长远目标所在。如2005年3月,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首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其“东北亚均衡者”构想。所谓“均衡者”,主要是指韩国在东北亚大国关系中将发挥协调者的作用,同时在朝鲜半岛事务中确立韩国的主导地位。④事实上,“东北亚均衡者”构想是卢武铉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在2003年就职仪式上提出的要将韩国建成“东北亚中心国家”的想法一脉相承,也与和平繁荣政策相辅相成。⑤“东北亚均衡者”构想旨在利用韩国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发挥其连接东北亚和太平洋的枢纽作用,打造东北亚物流、旅游、贸易和产业的中心,使其成为东北亚货物、能源的集散地,构建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⑥从而提升韩国的国际地位。  二是追求独立以减少大国束缚。韩国外交深受美韩联盟制约,在很长时间内,韩国外交主要唯美国马首是瞻。冷战后,美韩联盟出现利益分化与战略分歧,矛盾日益凸显,韩国面临着外交选择困境。如何更加独立地追求韩国的国家利益、减少大国束缚成为韩国开展中等强国外交的重要目标。正如有学者指出,韩国外交由冷战时期的“安保外交”进入冷战后的“统一外交”,国内外交共识难以形成。⑦其实,选择困境的出现与联盟限制有很大关系,美韩联盟导致韩国很难在独立追求国家利益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在中国经济、美国安全之间寻求平衡看似一箭双雕,实则无奈之举。韩国大国环抱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韩国最理想的外交战略选择是多元平衡而非结盟,“亲中不疏美”面临着巨大的外交智慧考验。⑧通过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韩国可以降低对美国的需求与依赖程度,同时也增强了其对美、日、中等大国的国际影响力。李明博任期提出的“新亚洲倡议”可以被视为韩国试图减少大国束缚的中等强国外交的重要努力。2009年3月,韩国总统李明博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名为“新亚洲倡议”的计划,旨在将韩国外交政策的重心从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四强外交”转移至整个亚洲地区,谋求提升韩国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影响力。“新亚洲倡议”显示了韩国作为亚洲新兴国家的领导者,逐步成为在国际社会代表亚洲利益的中心国家的愿望。①更为重要的是,韩国希望通过与区域内大多数国家发展双边关系,增强地区影响力,减少传统四强对其外交的束缚。  三是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增强国际影响力。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主要借助一系列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奉行多边主义,②从而将韩国的力量从大国权力政治中释放出来,同时增强韩国的国际影响力。长期以来,韩国综合国力虽日益增强,但国际影响力并未相应增强,进而导致其国际影响与国家实力不相符。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旨在通过多边舞台不断宣扬韩国的政策与主张,让世界更多地意识到韩国的存在与价值。通过多边主义的迂回战略,在大国政治中寻求多元平衡,韩国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影响力,还能借力打力地弱化大国因素对韩国外交的影响,进而增强韩国的国际影响力,这在经济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近年来,韩国积极推进自贸区(FTA)外交,不仅推动美韩FTA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也在筹划之中,还与欧盟建立了自贸区。“目前,韩国可以和占全球经济总量(按GDP标准)60%的经济体进行零关税贸易,相当于经济领土扩大了30倍。”③对外贸易多元化有效地降低了韩国对中、美、日市场的依赖程度,也相应地增强了韩国与大国竞争的底气与实力,并将功效外溢至其他领域。现任韩国总统朴槿惠提出的“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中等强国外交,可以视为通过多边外交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典范。该政策是韩国政府为缓和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构想,主张韩国、中国和美国等六方会谈与会国首先从气候变化、反恐和核能安全等非政治领域议题进行对话,逐渐增进区域内国家之间的信任,扩大交流与合作。“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也是韩国希望搭建多边舞台、扩大国际影响、发挥中等强国作用的重要举措。  四是积极争取国际支持,谋求半岛统一的主导权。冷战后韩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导向便是服务于半岛统一的需要,但统一外交的开展若仅面向朝鲜将步履维艰,成效甚微。韩国更希望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来提升其对半岛统一的影响力。为此,韩国积极开展了与东盟、非洲、中东、欧盟等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寻求统一外交的国际支持。事实上,韩国争取国际支持也确实收到了实效,不再独自面对朝鲜的威胁,在国际舆论竞争中也取得了相对于朝鲜的重大优势。韩国现任总统朴槿惠“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的实施是中等强国外交的另一重大举措。该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中等强国外交的实施营造东北亚和平友好的信任环境,从而为朝鲜半岛的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二、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资源  无论是从有形的国家实力,还是无形的国际影响,韩国都具备了开展中等强国外交的资源,主要包括强大的国家实力、众多国际组织成员的身份、引人注目的韩裔国际组织高官和影响世界的韩流文化。  一是强大的国家实力。韩国经济实力较强,GDP长期位居世界第10~15位之间,并且在造船、电子等产业上世界领先,拥有三星、现代等国际知名品牌。有关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研究大多对其比较雄厚的国家实力达成了共识,无论是人口、经济、军事,还是科技、文化,韩国的实力都不容小觑。①雄厚的国家实力为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韩国得以举行大量的重要国际活动或会议,积极开展国际贡献外交、参与国际议程的创设。  二是众多国际组织成员的身份。韩国是众多全球或地区组织的成员,并且还在一些国际组织中占据重要地位。自从1991年加入联合国以来,韩国已多次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足以显示其国际认可和国际影响。韩国也因其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二十国集团(G20)的成员,并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地区层面,韩国与中国、日本一起推动东亚地区开展合作,是“10+3”和东亚峰会的重要成员。韩国还曾积极推动中日韩领导人会晤机制的形成,促成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落户韩国。此外,韩国还积极组建中等强国国际组织。2013年9月,韩国与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澳大利亚等拥有相似价值和立场的中等国家为共同应对国际事务而成立的中等强国合作体(MIKTA)宣告成立,并举行了第一届部长级会议。MIKTA至今已举办多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中等国家抱团取暖来增强国际影响。  三是引人注目的韩裔国际组织高官。韩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日常工作。据统计,在国际机构中活跃的韩国人有400余名,主要分布在联合国事务局、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②其中一些韩国人或韩裔人士担任高官,如潘基文担任联合国秘书长,韩裔美籍医学专家金辰勇出任世界银行行长,李钟郁曾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由韩国人或韩裔人士担任国际组织的高官,无疑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影响,与此同时也为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实施提供了便利。  四是影响世界的“韩流”。韩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为塑造其国际形象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成为韩国开展中等强国外交的宝贵资源。长期以来,韩国一直重视文化立国战略,积极推行文化外交,调动政府、企业、社团等多种力量参与到韩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当中,塑造了影响世界的“韩流”。通过韩国文化等软实力走出去,韩国增强了其国家品牌构建,有利于韩国国家形象的提升。  三、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实施方式  基于中等强国的有利资源,韩国制定了比较合理的中等强国外交目标,并在国内外积极采取行动,推动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总体而言,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推动国际倡议外交、国际贡献外交、国际会议外交、文化外交等四种方式。  一是推动国际倡议外交。开展中等强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借助国际舞台不断呼吁和倡议,谋求对国际议程的影响甚至是主导。如澳大利亚陆克文政府时期的中等强国外交就特别注重在国际机制、尤其是亚太地区机制的构建中保持首创精神,谋求扩大国际影响力。③韩国也特别注重对国际议程的倡议。如利用担任G20“主要三国”的契机,有韩国学者就建议“韩国应提出渐进的、行之有效的、短期内可实现的对策方案来发挥外交领导力,主导性地参与G20峰会。推动韩国影响由朝鲜半岛向全球拓展,提高韩国国际威望。”④李明博政府为了推行“全球韩国”工程,极力打造“绿色韩国”名片,在不同国际场合倡导绿色增长,试图赢得在国际生态、环保领域的话语权。2013年9月,韩国倡议设立的中等强国国际组织MIKTA成立,这是韩国的国际倡议外交获得重大落实的体现,有力地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影响力。  在地区机制创设上,韩国也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为推动中日韩三国首脑会晤机制的形成做出了贡献。2007年的新加坡会议上,韩国提出不定期轮流召开三国领导人会议,得到中国和日本领导人的赞同。2011年9月1日,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在首尔开始办公,标志着韩国作为“东北亚均衡者”迈出重要一步。这有助于发挥韩国在东亚地缘政治中的“枢纽”地位和平衡作用,为东亚共同体建设创建了一个循序渐进与阶段促进的发展模式。①2013年,朴槿惠政府提出了“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主张以遵循渐进、由易到难、稳步推进的路径,不断推动地区机制化建设,为地区和平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东北亚,韩国的国家利益是增强实力,但近期内韩国想要拥有超过中国军事力量或日本经济力量的国力又不太现实。为此,韩国主要谋求推动东北亚制度化建设,通过多边主义引导周边大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韩国总体实力稍逊的困境,提升韩国的地区影响。②通过议程倡议和机制创设,韩国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在中等强国外交的发展道路上取得突破。  二是开展国际贡献外交。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特别注重国际贡献外交,突出表现在参与国际维和与对外援助。1991年加入联合国后,韩国在外交上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这就需要韩国以实际行动来证明其具备在国际社会发挥重大作用的能力与意愿。李明博时期将贡献外交、资源外交、文化外交视为韩国外交的三驾马车,足以显示其政府对贡献外交的重视。贡献外交不仅可以帮助塑造韩国的良好国际形象,还能增强韩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同时也是开展中等强国外交事半功倍的捷径。2009年,韩国成为发展援助委员会(DAC)正式成员,从而使韩国成为OECD成员当中首例从受援国变身为对外援助的国家。最近几年,韩国有关官方发展援助(ODA)的预算大幅增加,韩国政府的目标是截至2015年使ODA规模达到国民总收入(GNI)的0?25%,以2009年加入DAC为契机,表现出要把ODA作为韩国贡献外交核心内容的强烈意愿。尽管韩国的贡献外交主要是服务于国家利益,但对外援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韩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③韩国的非政府组织(NGO)也积极开展对外援助,有利于传递韩国亲和、慈善等良好形象。此外,韩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尽管这些军事行动并非完全出于公益与善举,但拓展了韩国的国际空间,保障了经济安全。”④  三是加强国际会议外交。举行重大国际会议或大型国际活动成为提升韩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为韩国开展中等强国外交积累了成功经验。汉城奥运会的举办让韩国首次引起世界关注,之后与日本联合举办世界杯又再次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影响。通过举办重大国际活动或国际会议,展现韩国魅力,提升韩国知名度,是韩国中等强国外交开展的重要方式。“事实上,韩国一直是举办国际会议的大国:承办国际会议的次数在全世界可以排在第15名左右,在亚洲位列前三。2010年,韩国主办G20峰会,这在韩国被上升到有史以来‘最大外交胜利’的高度,举国欢呼。”⑤2012年,韩国还举行了第二次核安全峰会,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相聚首尔,围绕防范核恐怖主义活动、确保核材料与核设施安全、打击核材料走私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实际上也借此在朝核问题上向朝鲜施加压力。此外,韩国还举行了亚运会、APEC会议、世界烟草控制大会(2012)等国际会议。  四是促进文化外交。韩国的文化外交、软实力输出一直为世界称道。长期以来,韩国政府一直将文化作为战略产业予以全力支持。韩国推行文化立国战略,不断向世界推销韩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不仅有优秀的影视作品如《大长今》,还有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这些对于提升韩国国际知名度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李明博政府倡导将韩国传统文化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继续推行文化外交,更多地将文化外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可以预计,韩国政府还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文化外交,奉行软实力输出战略,这有助于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实施。  四、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评估  从韩国三届政府实施的中等强国外交来看,其效果可谓毁誉参半。对之进行评估,既需要考虑韩国中等强国外交具备的优势,也应审视韩国中等强国外交面临的限制;既需要参照其他中等强国外交进行横向比较,也需纵向考察三届韩国政府中等强国外交的实施成效。  4.1 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优势  一是国际体系转型为中等强国发挥影响提供了契机。“冷战期间,中等强国的作用发挥受制于美苏两霸,主要充当国际事务的中间人和斡旋者。”①冷战后,国际行为体的多元化、国际问题的复杂化、全球治理的多样化使得中等强国更有用武之地。受全球经济危机推动,当前国际体系加速转型,比较显著的是全球经济治理由G7转向G20,中等强国的力量得到重视。②“中等强国可以利用国际格局正处于‘旧破新未立’的特殊阶段,摆脱大国跟随者定位,成为国际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③作为中等强国的一员,韩国完全可以利用国际体系转型、全球治理改革的机会增强韩国对国际社会的参与力度,提升韩国的国际地位。④目前,韩国正是利用这一契机,主办了G20峰会、核安全峰会,主导创建中等强国国际组织,极大地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影响。  二是充足的资源奠定了中等强国外交实施的实力基础。韩国开展中等强国外交是基于韩国自身实力的务实选择。韩国经济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对国际组织的参与也比较积极,众多韩国或韩裔人士在国际机构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构成了韩国开展中等强国外交的宝贵资源。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历届韩国政府都不遗余力地追求韩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从金大中到朴槿惠更是保持了强势延续。开展中等强国外交离不开实力支撑,资源充足为韩国开展国际贡献外交、主办大型国际活动等提供了支持,极大地推动了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  三是大国环绕的地缘政治对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构成了双重效应。一方面,韩国的实力因周边大国的强大而被削弱;另一方面,韩国也可以通过对周边大国实施多元平衡外交而巧妙地提升国际影响。此外,强国环绕的地缘政治使得韩国较易引发世界关注,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也更为便利。与和一群小矮人跳舞相比,在巨人之间跳舞更引人关注,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深谙此道。  4.2 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限制  一是美韩联盟影响韩国的外交独立性。韩国作为地缘政治战略支点上的中等强国,其生存之道是周旋于大国之间。不少研究认为:中等强国受到的安全威胁较大时,会与大国结成同盟;安全威胁减少时,则希望独立发挥作用。⑤作为美韩双边不对称联盟中的弱势一方,韩国外交深受美国影响,因而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也不能离美国太远。⑥美韩联盟的存在意味着韩国外交的独立性受到限制,特别是美韩利益出现分化时,韩国外交可能陷入困境。卢武铉时期主张韩国成为东北亚的均衡者,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因而遭到了美国的排挤与打压。“李明博上台后,极力修复美韩联盟,将推进21世纪美韩战略同盟关系作为首要任务。美韩之间积极开展国防合作、联合军演,并在对朝问题上加强了沟通与协调,在国际上也给予美国更多的支持。”①事实证明,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必须处理好美韩联盟关系,过于唯美或疏美都不利于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  二是大国权力政治深刻影响韩国外交政策。尽管国际格局变动、国际体系转型给予了韩国中等强国外交更多的运筹空间,但大国权力政治的现实却成为韩国诸多国际倡议难以超越的现实。对于韩国而言,其中等强国外交不应追求取代大国的地位与影响,而应充分利用大国的支持以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更多地充当协调者而非主导者的角色。在全球层面,韩国虽然于2012年再次担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于2010年成功举办了G20峰会,但韩国却难以提出实际性的政策建议并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在地区层面,韩国相对中日两国而言实力稍逊,韩国提出的东北亚平衡者、亚洲领导者很难全面实现,倚重而非取代大国权力政治才是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明智选择。在亚洲地区,国际政治的现实依然是权力政治,中美日是亚洲地区最有可能的领导者。尽管韩国的“新亚洲倡议”并不谋求取代中美日的亚洲地位,但要取得与这三国相当的地位也是困难重重。不过韩国谋求地区领导权也并非没有可能,这取决于亚洲地区形成何种领导模式。作为中等强国,韩国有资格和能力成为亚洲地区共同领导、合作领导、协商领导的一部分,因而韩国的巧妙策略在于推动亚洲的地区主义,通过多边主义弥补韩国的实力差距,提升韩国的地区影响。  三是国内政治变动是影响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重要因素。韩国的政治制度规定总统不能连任,每一任期为五年,这就导致韩国的很多政策缺乏延续性。毕竟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要求其承担大量的国际责任,国际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不一致导致韩国民众对外交政策的支持缺乏保障,这与其他国家的中等强国外交遇到的困境比较类似。“中等强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或混乱也严重妨碍了其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性。”②中等强国外交的运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韩国历届政府坚持不懈地努力,国内政治的变动构成了政策延续的挑战,成为影响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潜在负面因素。总体而言,“东北亚均衡者”、“新亚洲倡议”、“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是韩国过去三届政府中等强国外交实施的重要尝试,这显示了韩国外交的远大理想。但作为一项长远战略,韩国的中等强国战略很难在一任政府期间实现,其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战略时间等存在失衡,严重地影响了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开展。三届政府在中等强国外交的实施上看似延续,实则各有侧重,进而导致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一致性、延续性不足,深刻地影响了其中等强国外交的有效性。  总体而言,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通过各种方式塑造了韩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了韩国的国际影响,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地位。但也由于联盟制约、大国权力政治的限制、国内政治变动等因素影响,韩国当前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地区领导权或较多的国际话语权。不过只要韩国历届政府坚持不懈地推行中等强国外交,其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对此应予以重视。从横向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等强国发挥国际影响大多面临着大国政治、权力政治的约束,其更多是通过搭台唱戏的巧妙方式发挥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同样如此。通过主办或参与国际会议、国际大型活动,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在一段时期会显得卓有成效,但由于资源、能力的限制,难以贯彻执行,导致大多停留在倡议外交层面,缺乏延续性和实质性。从韩国三届政府的纵向角度考察,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就目标而言基本一致,即增强韩国实力、扩大韩国影响、提升韩国形象;就活动区域而言,主要是立足东亚,保持在东北亚到东亚、南亚、中亚的区域影响;在实施手段方面,各界政府虽在实施路径上有所不同,但基本利用韩国的经济实力、地缘优势,通过国际组织外交、倡议外交、国际活动等发挥影响;从实施效果来看,卢武铉政府和李明博政府的中等强国外交并未完全实现既定目标,但对于提升韩国的国际影响还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朴槿惠政府的中等强国外交与其信任外交紧密相连,未来效果如何有待评判。  五、结语  地缘环境、资源优势等条件使得韩国具备了开展中等强国外交的可能,国际贡献外交、国际倡议、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等则使韩国中等强国外交逐步变成现实。从卢武铉到朴槿惠,三届韩国政府都将中等强国外交视为重要的国政课题,并提出了“东北亚均衡者”、“新亚洲倡议”、“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等一系列战略构想。不过从过去两届政府中等强国外交的实施效果来看,可谓不尽人意。通过分析韩国中等强国外交战略过程,可以发现,战略目标过高、战略阻力过大、战略周期过短是韩国中等强国外交面临的主要难题,也是导致其效果有限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尽管目前很难对朴槿惠政府的“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盖棺定论,但可以预计,韩国希望主导、协调各大国的战略目标很难实现,信任难以在短期建立,渐进路线能否成功尚难预料。  中韩互为重要战略伙伴,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实施对中韩双边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可以支持韩国积极开展中等强国外交,推动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减少美韩联盟对地区合作和中韩关系的限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孙志香)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拒绝访问 | mini.itunes123.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mini.itunes123.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db724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2ch锛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国是强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