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领抗日将领 有多少国民党将领的将领在抗日中牺牲

国民党十大抗日将领排名
第一名非张自忠将军莫属。张自忠将军出生于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第二名,李宗仁将军。李宗仁将军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日在北京逝世。
第三名,杜聿明将军。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 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
第四名,孙立人将军。孙立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千余 ,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第五名,薛岳将军。薛岳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自由勋章和国军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抗日战争中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时有抗日“战神之称。
第六名,卫立煌将军。中华民国高级将领,国军陆军二级上将,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中的“虎将”。 在中原大战中击败石友三解除了南京之围,在鄂豫皖“围剿”、镇压“闽变”分路暨主功、击败冈村宁次收复郑州、缅北滇西反攻战役(含强渡怒江战役)等一系列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忻口会战亦破坏了日军的作战计划。日军华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称其为“支那虎将 ”。
第七名,傅作义将军。傅作义将军于1936年11月初,发起百灵庙战役并肃清了绥远境内的伪军,挫败日军西侵绥远的阴谋。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
第八名,戴安澜将军。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日,授陆军少将。
第九名,张灵甫将军。陕西省长安县人, 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1938年,在万家岭战役中,国军屡次拿不下张古山。张灵甫主动请战,反击时立下奇功。在激战中,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不下火线。战后,名震天下。1943年,在常德会战,张灵甫率58师在外围,孤军与日军五个联队激战。在最后的大反攻中,张灵甫将军率部在外围反击,十分有力。日军第13师团长赤鹿理在督战时也负伤而归。
第十名,王耀武将军。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介石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时人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想知道更多历史趣事,将军情怀,请点击查看。
他到底何德何能?吃了败仗后毛主席亲自前来安慰。
今日搜狐热点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致敬!抗战中牺牲的国民党爱国将领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国民党抗战初期,因为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几大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 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国民党爱国官兵投身抗日战场,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国民党将级军官达200余名,其中军衔最高的上将达八位,值得我们永久的纪念,来看看这八位将军都有谁?一、佟麟阁:马革裹尸埋忠骨佟麟阁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国捐躯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佟麟阁,字捷三,1892年出生在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一个农民家庭.幼年读过几年私塾。1912年3月,时任北洋备补军左路前营管带的冯玉祥到直隶景县募兵,佟麟阁应募投军,开始了戎马生涯。1935年冬,佟麟阁出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佟麟阁力主战议,在军事会议上他慷慨陈词:&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7月28日凌晨,因寡不敌众,被敌四面包围,在指挥突围中,佟麟阁被敌机枪射中腿部.不久他头部又受重伤,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时年45岁。
上一页&1共4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后使用百宝箱没有帐号?
查看: 3411|回复: 39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 & 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面战争。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阶段。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附:抗战中牺牲殉职的国民党将领名单,共271人
国军上将(19人)
=========
1、佟麟阁上将 ,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
2、赵登禹上将 ,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 
3、郝梦龄上将 ,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4、饶国华上将 ,1937年11月于安徽广德自戕殉国
5、刘 湘上将 ,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
6、王铭章上将 ,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7、蒋方震上将 ,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
8、张谞行上将 ,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
9、陈安宝上将 ,1939年5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
10、廖 磊上将 ,1939年10月于安徽因病殉职
11、宋哲元上将 ,1940年4月于四川绵阳因病殉职
12、张自忠上将 ,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
13、唐淮源上将 ,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
14、周 复上将 ,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
15、李家钰上将 ,1944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
16、陈训泳上将 ,1944年因病殉职
17、邹 洪上将 ,1945年4月因伤殉国
18、方振武上将 ,1941年遭暗杀殉职(另一说法:1945年因病殉职)
19、陈季良上将 ,1945年于重庆因伤病殉职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国军中将(81人)
==========
1、王凤阁中将 ,1937年4月于吉林通化被俘殉国
2、黄梅兴中将 ,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3、蔡炳炎中将 ,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4、姜玉贞中将 ,1937年10月于山西崞县阵亡
5、刘家麒中将 ,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6、郑廷珍中将 ,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7、庞汉桢中将 ,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8、秦霖中将 ,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9、朱耀华中将, 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自戕殉国
10、吴克仁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1、吴继光中将 ,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2、夏国璋中将 ,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3、吴国璋中将,日于浙江湖州阵亡
14、萧山令中将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5、高致嵩中将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6、司徒非中将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7、赵锡章中将 ,1938年2月于山西阵亡
18、张培梅中将, 1938年2月于山西大宁自戕殉国
19、刘震东中将 ,1938年2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0、谢升标中将 ,1938年3月于安徽广德阵亡
21、陈钟书中将 ,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2、方叔洪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自戕殉国
23、周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4、李必蕃中将 ,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5、黄启东中将 ,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6、陈德馨中将 ,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27、税梯青中将,1938年9月于四川成都因病殉职
28、范荩中将 ,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29、陈芝馨中将,1938年10月于广州马口河船沉殉职
30、江煌中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31、朱炎晖中将 ,1938年11月于湖北金牛地区阵亡
32、冯安邦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襄阳阵亡
33、郁仁治中将 ,1938年11月于山东肥城阵亡
34、李国良中将, 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
35、王禹九中将 ,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
36、柳漱风中将,1939年3月于湖南桃源因车祸殉职
37、唐聚五中将,1939年5月于河北迁安阵亡
38、赵侗中将 ,1939年于河北阵亡
39、马玉仁中将 ,1940年1月于江苏阵亡
40、郑作民中将,1940年3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
41、罗启疆中将 ,1940年4月于长沙会战中因病殉职
42、钟毅中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自戕殉国
43、戴民权中将,1940年5月于河南遂平阵亡
44、陈烈中将,1940年10月于广西靖西因病殉职
45、俞星槎中将,1940年阵亡
46、丁炳权中将,1940年于江西武宁因病殉职
47、朱鸿勋中将 ,1941年初于湖北阵亡
48、陈师洛中将 ,1941年2月于江苏淮阴阵亡
49、蒋志英中将 ,1941年4月于浙江海门阵亡
50、邢清忠中将,1941年春于中条山会战中因病殉职
51、王竣中将 ,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
52、寸性奇中将 ,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自戕殉国
53、陈中柱中将 ,1941年7月于江苏泰县阵亡
54、金崇印中将 ,被俘后1941年7月于山西绛县殉国
55、刘克信中将 ,1941年7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
56、章亮基中将,1941年8月于江西宜春遇敌机轰炸殉职
57、武士敏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沁水阵亡
58、李翰卿中将 ,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
59、赖传湘中将 ,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
60、石作衡中将 ,1941年9月于山西绛县阵亡
61、朱世勤中将 ,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
62、戴安澜中将 , 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
63、王凤山中将 ,1942年6月于山西临汾阵亡
64、常恩多中将,1942年8月因病殉职
65、王赓中将,1942年于埃及开罗因病殉职
66、王立业中将 ,1943年2月于山西稷山阵亡
67、黄维纲中将 ,1943年3月于湖北南漳因病殉职
68、吕继周中将,1943年10月于甘肃临洮因病殉职
69、彭士量中将 ,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0、许国璋中将 ,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自戕殉国
71、孙明瑾中将 ,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2、柴意新中将 ,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3、韩文英中将,1944年4月于福建光泽因伤病殉职
74、吕公良中将,1944 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
75、王甲本中将 ,1944年9月于豫桂湘会战中阵亡
76、陈济桓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
77、阚维雍中将 ,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
78、李忍涛中将,1944年因飞机失事殉职
79、洪行中将 ,1944年于滇西反攻中因车祸殉职
80、高双成中将, 1945年1月因伤病殉职
81、齐学启中将 ,被俘后1945年于缅甸殉国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国军少将(171人)
==========
1、杨特少将 ,1925年5月于山东济南阵亡
2、滕久寿少将,1932年2月于淞沪抗战中阵亡
3、韩家麟少将,1932年7月于黑龙江海伦阵亡
4、王润波少将 ,1933年3月于长城抗战中阵亡
5、曾邦宪少将 ,1937年7月于河北宛平阵亡
6、眭宗熙少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7、张树桢少将 ,1937年8月于河北怀来阵亡
8、张本禹少将,1937年8月于北京南口阵亡
9、路景荣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0、李友梅少将 ,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1、尉迟凤岗少将,1937年9月于河北涿州阵亡
12、梁鉴堂少将,1937年9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13、杨杰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4、庞泰峰少将,1937年10月于河北宁晋自戕殉国
15、秦庆武少将 ,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6、刘眉生少将 ,1937年10月于山西洪山阵亡
17、宫惠民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8、丘之纪少将 ,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9、吴桐岗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0、邓玉琢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1、朱之荣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2、刘启文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3、唐惠洽少将 ,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4、高志航空军少将 ,1937年11月于河南周家口机场殉职
25、李伯蛟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6、曾庆敏少将 ,1937年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7、万全策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28、蓝运东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29、朱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0、易安华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1、姚中英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2、李兰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3、李绍嘉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4、罗策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5、黄纪福少将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6、韩宪元少将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7、华品章少将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8、陈节少将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9、刘国用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0、雷震少将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1、谢承瑞少将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2、蔡如柏少将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3、赵渭滨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4、邹绍孟少将 ,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5、范廷兰少将,1938年3月于河南修武阵亡
46、陈纯一少将 ,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7、杨怀少将 ,1938年4月于江苏溧阳阵亡
48、罗芳珪少将 ,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9、江帷仁少将 ,1938年4月于安徽蒙城阵亡
50、吕晓韬少将 ,1938年4月于山西安泽阵亡
51、刘桂五少将,1938年4月于绥远黄油干子阵亡
52、严家训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53、李友于少将 ,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54、扈先梅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55、朱家麒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56、马骥德少将 ,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57、彭璋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58、马威龙少将,1938年5月于河南兰考阵亡
59、邓佐虞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60、陈蕴瑜少将 ,1938年5月于河南兰考阵亡
61、毛麟义少将 ,1938年5月于河南开封阵亡
62、傅忠贵少将,1938年9月于山东惠民阵亡
63、梅一平海军少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64、杨家骝少将 ,1938年9月于江西麒麟峰阵亡
65、李秉君少将 ,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66、毛岱钧少将 ,1938年9月于江西庐山阵亡
67、雷忠少将,1938年10月于安徽霍邱阵亡
68、钟芳峻少将,1938年10月于广东福田自戕殉国
69、王锡山少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70、李大中少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71、王桢祥少将,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72、蔡劭少将 ,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73、田耘少将 ,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74、邵令江少将,1938年11月于广州三水船沉殉职
75、范筑先少将,1938年11月于山东聊城自戕殉国
76、张镜远少将,1938年11月于湖南城陵矶自戕殉国
77、徐积璋少将,1938年12月于山西闻喜阵亡
78、周卓然少将,1938年于山西风陵渡阵亡
79、李少初少将,1938年阵亡
80、张廷玉少将 ,1938年于山西沁源遇敌机轰炸殉职
81、胡文臣少将 ,1938年于江苏宿迁阵亡
82、林英灿少将,1939年1月于广东清远阵亡
83、卢尚秀少将,1939年1月于河北阵亡
84、李树棠少将,1939年2月于山西太原自戕殉国
85、王自衡少将,1939年3月于山东阵亡
86、朱毅先少将,1939年3月于河南新乡阵亡
87、龚选登少将 ,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
88、陈世藩少将 ,1939年8月于江西景德镇遇敌轰炸殉职
89、武汉卿少将,1939年8月于河北安次阵亡
90、马秉忠少将,1939年9月于河南淮阳阵亡
91、邵一之少将 ,1939年11月于广西昆仑关阵亡
92、韩炳宸少将,1939年11月于山东莱阳阵亡
93、潘滨少将,1939年于江西广丰阵亡
94、韦灿少将 ,1940年2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
95、吴赓恕少将,被俘后1940年3月于上海殉国
96、袁聘之少将,1940年3月于河南宁陵阵亡
97、张敬少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
98、蓝挺少将 ,1940年6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
99、田温其少将,1940年于枣宜会战中因伤病殉职
100、夏杨寿先少将,1940年于河南安阳阵亡
101、燕鼎九少将 ,1941年1月于河南汝南被俘殉国
102、张雅韵少将 ,1941年3月于上高会战中阵亡
103、艾亚春少将 ,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
104、梁希贤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
105、陈文杞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
106、李石安少将,1941年于中条山会战中被俘殉国
107、杨生少将,1941年7月于江西南昌阵亡
108、梅明章少将 ,1941年8月于安徽阵亡
109、朱实夫少将,1941年9月于甘肃因伤病殉职
110、刘世焱少将 ,1941年9月于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阵亡
111、王儒钦少将,1941年9月于山西阵亡
112、黄红少将 ,1941年9月于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阵亡
113、程啸平少将,1941年于浙江绍兴阵亡
114、李挺少将,1942年4月于浙江桐乡阵亡
115、谢晋元少将 ,1942年4月于上海“孤军营”内殉国
116、刘星南少将,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
117、郭子斌少将,1942年5月于山东潘庄阵亡
118、胡义宾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
119、凌则民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
120、柳树人少将 ,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
121、岑家焯少将,被俘后1942年6月于新加坡殉国
122、袁福崇少将 ,1942年6月于浙赣会战中阵亡
123、窦来庚少将,1942年8月于山东莒县自戕殉国
124、张庆澍少将,1942年8月于山东莒县阵亡
125、薛如兰少将 ,1942年10月于陕西阵亡
126、黄光炎少将,1942年12月于广东乳源因车祸殉职
127、闵季连少将 ,1942年于云南保山阵亡
128、周致中少将,1943年2月于山东恩县阵亡
129、张少舫少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
130、杨世立少将 ,1943年4月于山西垣曲阵亡
131、陈涉藩少将 ,1943年5月于鄂西会战中阵亡
132、高道先少将,1943年5月于山东被俘殉国
133、江春炎少将,1943年7月于山东邹县阵亡
134、李竹林少将,1943年夏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
135、陈飞龙少将 ,1943年10月于安徽凤台阵亡
136、黄德兴少将 ,1943年10月阵亡
137、陶绍唐少将 ,1943年10月于湖南桃源阵亡
138、张惠民少将 ,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139、董瀚少将,1943年因飞机失事于云南芒市阵亡
140、陈范少将,1944年1月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
141、张剑虹少将,1944年1月阵亡
142、丁立群少将,1944年1月于江苏阵亡
143、王成桂少将, 1944年2月于重庆遇敌机空袭殉职
144、曾万里海军少将 ,1944年4月于印度孟买殉职
145、肖孝泽少将,1944年4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
146、黄永淮少将 ,1944年4月于豫中会战中被俘后自戕殉国
147、杨尚武少将 ,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
148、李培芹少将 ,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
149、卢广伟少将,1944年5月于安徽颍上阵亡
150、覃子斌少将 ,1944年5月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
151、陈绍堂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
152、周鼎铭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
153、王家让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
154、徐亚杰少将,1944年5月于湖南雪峰山阵亡
155、张景南少将,1944年5月于山东邹平阵亡
156、林谋盛少将 ,1944年6月于新加坡被俘殉国
157、王剑岳少将,1944年6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
158、余子武少将 ,1944年8月于长衡会战中阵亡
159、王寿廷海军少将, 1944年9月于上海因伤病殉职
160、易凤翔少将 ,1944年9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
161、史蔚馥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被俘殉国
162、胡厚基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
163、吕旃蒙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
164、吴展少将 ,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
165、李颐少将 ,1944年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
166、王魁一少将,1945年2月于山东阵亡
167、萧健九少将,1945年3月于山东临清阵亡
168、王宇震少将 ,1945年5月于豫西鄂北会战中阵亡
169、胡旭旰少将,1945年6月于浙江孝丰阵亡
170、曹向经少将,1945年于湖南被俘殉国
171、张治平少将 ,1945年于湖北阵亡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 && && &赵登禹上将 ,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
  赵登禹(),字舜臣,汉族,陆军上将,民族英雄,山东菏泽赵楼人(今菏泽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未入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师从武术名家朱凤军练习武术。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后在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 && &&& 赵登禹阵亡时乘坐的轿车
   日拂晓,日军进攻宛平城、衙门口、八宝山、北苑的中国军队阵地,同时以步兵3个联队、炮兵1个联队、飞机30余架进攻南苑。因力量悬殊,中国军队伤亡较大,日军从东、西两侧攻入南苑。赵登禹指挥第29军卫队旅、平津大学生军训团等部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当天,在南苑的前敌总指挥赵登禹和督战的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接到北平的第29军军长宋哲元的命令,要求他们放弃南苑,率部撤往北平方向。但是,日军起先获得汉奸潘毓桂等人出卖的第29军作战计划,7月28日当天日军又得到宋哲元身边的参谋周思静(已受日军收买)的密报,遂抢先在南苑至北平之间的天罗庄(推测为今大红门一带)的公路两侧进行埋伏。当天中午,赵登禹乘轿车指挥部队向大红门方向撤退途中,遭遇埋伏在此的日军袭击。赵登禹当场阵亡,享年39岁。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 &&& 郝梦龄上将 ,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郝梦龄(),河北藁城人,先后入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抗日战争时任卫立煌部中央兵团中将前线总指挥,忻口会战时,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认其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郝梦龄将军是抗战初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为纪念郝梦龄的功勋,武汉的汉口北小路改名为“郝梦龄路”。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饶国华上将 ,1937年11月于安徽广德自戕殉国
  饶国华(日-日),名厥卿,字弼臣,四川资阳县东乡(今雁江区宝台镇)张家坝人,川军第145师师长。抗战中在广德、泗安和敌军作战,因属下临阵脱逃而丢失阵地,他深感指挥不灵,愤而自杀,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饶国华主动要求率部抗战。9月21日,第21军奉令出川抗日。10月,率部步行2000里,11月中旬到达前线。此时,上海苏州、常州业已失守,日军兵分四路进攻南京,并在海空军掩护下,直趋安徽芜湖,威胁南京侧背。蒋介石立即命令刘湘派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进驻安徽青阳一带,牵制、阻截从太湖流域进攻南京的日军。唐式遵遂委派饶国华镇守广德。
  不久,无锡、江阴、武进相继失守,11月22日,日军牛岛师团由飞机大炮掩护,由太湖分乘百余艘汽轮,橡皮艇侵入宜兴、长兴,尔后分兵两路准备抢占泗安,直扑广德。日均采取用重火器猛烈破坏中方工事,出动27架飞机轮番轰炸。步兵在重炮、机枪掩护下发动进攻。
  饶国华指挥第433旅佟毅部在广德前方约60里的泗安占领阵地,于11月27日与日军展开战斗。日军依靠装备优势于30日攻陷泗安。与此同时,日军主力沿吴嘉公路直奔广德,饶国华得知后率领第433旅奔赴广德前方约五里的界牌,阻击日军,饶国华到前线督战。日军不断从东洞庭山、西洞庭山调部队增援。在激战中双方均损失惨重,不久,中方从宣城至广德的铁路干线被日机炸毁,补给中断,饶所部被日军三面合围,11月30日,日军占领广德。
  饶国华受命组织反攻,但其手中只剩下一营士兵,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据点,日军派使劝降,饶国华在给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将军写了绝命书后举枪自戕,以死殉国。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刘湘上将, 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
  刘湘(1888——1938)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四川成都大邑县人,一级陆军上将。他是四川近代一世枭雄,在战事中勇猛,外号“巴壁虎”,又名“刘莽子”,1925年起盘踞四川,手握军政大权,与蒋介石虚与委蛇,生前始终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在担任四川省主席期间对四川的交通、工业、文化、教育比较重视,创建重庆大学并任校长。卢沟桥事变后,刘湘出川抗战,1938年因痼疾复发在汉口去世,逝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刘湘上将, 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
  刘湘(日-日),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川军领导人之一。死后获追赠陆军一级上将。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王铭章上将 ,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王铭章(),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今成都市新都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刚毅、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 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中国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 1938年初,第四十一军第122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3月14日,日军以第10联队以3000人左右的兵力进攻藤县,当时藤县守军除122师的三个团与124师一个旅约7000人的兵力驻守。王铭章决定将兵力部属在城内与日军进行肉搏争取时间。在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殉职。滕县的死守为中国军队完成战略合围争取了宝贵时间,让台儿庄大捷得以实现。
日,蒋介石为王铭章殉国致电李宗仁,全文如下:
  李司令长官勋鉴;王故师长铭章,力战殉国,达成任务。缅怀壮烈,悼惜殊深。准给特恤一万二千元,转请国府特予褒扬,追赠陆军上将,由军委会依上将例给恤,并将生平事绩宣付史馆,以奖矜惜,而慰忠勇。
日,国民政府特令褒扬王铭章,追赠陆军上将,令曰:
  陆军第一百二十二师师长王铭章,赋性刚毅,志行忠贞,此次于滕县之役,苦守要区,逾三昼夜,卒待援军到达,阵线得以巩固,不幸殊勋甫建,以率部奋力巷战,竟尔殉职,缅怀壮烈,悼惜殊深,应予特令褒扬,追赠陆军上将,交军事委员会从优议恤,并将生平事绩存备宣付史馆,用彰忠勋,以资矜式。
  毛泽东、吴玉章、董必武送了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朱德、彭德怀、周恩来联名撰赠挽联:“一旅守孤城,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真是炎黄子孙,流芳青史;万人兴义愤,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将使沦亡大地,复兴中华。”
  日,成都八万多人到牛市口迎接亡灵,8月30日将忠骨运至新都安葬。次日在新都举行数万人公祭,数架飞机在空中散发宣传他事迹的传单。事后在成都少城公园铸造了将军骑马铜像,表达了四川人民对抗日英雄的崇敬。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蒋方震上将 ,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
  蒋方震(1882年-日),字百里,以字行,晚清浙江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人。中国近代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陆军上将,著有《国防论》。蒋方震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37年出版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中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是国民党将领中的第一人。并在日后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白崇禧等人。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蒋方震上将 ,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
  1925年,蒋百里再度出山,任吴佩孚的总参谋长,因吴不“讨奉”而辞职,去上海投孙传芳。1929年,他支持原湘军将领唐生智起兵“倒蒋”,翌年入狱。稍后,两个姓蒋的同宗达成和解。1933年,他奉蒋介石之命再赴日本,拟就国防计划,以备不可避免的中日之战。1935年,他被聘为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翌年赴欧美考察军事,归后提出建设空军的建议。中国最早关于空军构建的思想,却是来自陆军出身的百里。
  1937年初,蒋百里最重要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轰动一时,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蒋百里的主要论点是:第一,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蒋百里并且犀利地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所以,蒋百里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
  遗憾的是,蒋百里无法看到自己的理论变成现实。1938年10月,他出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原由蒋介石兼),同年11月,在迁校途中,他病逝于广西宜山,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蒋方震上将 ,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
  蒋百里终身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役,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先后被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只是充当高级幕僚,颠沛于诸侯。他的盖棺定位,应该是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我们看《大公报》主笔王芸生回忆他的文章,或者曹聚仁的《蒋百里评传》,都审慎地使用了“军事学家”一词。在“老虎总长”章士钊的挽诗里,甚至说他“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或许黄任之的挽联相对客气一点:“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张谞行上将 ,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
  张谞行(1905年-1939年),字春生、春笙,浙江杭州人。日生。早年入北京大学求学,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毕业后分配到浙军,先后任初、中级军职。1926年,入北伐军,参加浙、苏等地作战。1927年春蒋介石组建徐州行营时任总部高级参谋团办公室上校主任。1932年,考入陆军大学第十期学习,毕业后留校入研究院深造。1935年,毕业后调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参加拟定《首都(南京)攻防计划》、《长江防御计划》,督导加强长江上下游炮台要塞,以备与日军作战所用。1936年与林蔚赴广州调处两广事件。日,调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作战处处长。芦沟桥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保定行营作战组组长。日升至少将军衔。后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参谋长。1938年因功升中将军衔。同年,为阻止日军南下,拟制黄河决口计划,报经蒋介石批准实施。1939年春,奉令筹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天水行营,负责行营作战,奉命赴西安。3月7日,日机轰炸西安并投毒气弹,张谞行中毒殉国。3月29日国民政府为其举行葬礼。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 &陈安宝上将 ,1939年5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
  陈安宝(),字善夫,横街乡马院村人,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苦,作新小学校长准免费入学。20岁从军南京入伍生队,后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1911年,考入南京临时政府属下入伍生队,后又转入湖北陆军预备学堂。。民国5年(1916),陈安宝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三期,担任浙江陆军第二师的排长、连长。1926年7月北伐开始,1927年至1928年冬,他分别担任二十六军第一师的营长和第六师三十三团的营长,参加了两浙、苏、皖、直、鲁、豫、鄂等北伐西征,前后参加40多次重大战役,都取得了胜利。1930年春因功升为第三十三团团长,1931年10月提升为第十七旅旅长,1933年10月调升第七十九师副师长,1935年秋代理师长,冬晋升为师长。部队先后驻扎在黔南和陕西一带。1939年因战功升至29军军长,官拜中将。之后,他于南浔战场指挥中国军队作战,于日于南昌战斗阵亡于江西。日,中华民国政府特以1281号褒扬令明令褒扬。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廖磊上将 ,1939年10月于安徽因病殉职
  1907年,廖磊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1911年进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堂,参加武昌起义。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投湘军赵恒惕师任连附、连长、营长、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四师少将副师长兼第三团团长,第三十六军第一师师长,第三十六军副军长、军长。蒋桂战争时辞职去香港。1929年后回广西投新桂系反蒋,任“护党救国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第七军副军长兼第二十一师师长、军长,广西航空学校校长。1931年、1932年两次率部进攻右江革命根据地,在百色、龙州、东兰等地围攻红七军、红八军。1934年率部在桂北堵截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安徽省主席。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建立大别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任鄂豫皖边区游击总司令。
  日,廖磊因脑溢血逝世于安徽,后追晋二级上将 。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下载 (54.59 KB)
宋哲元上将,1940年4月于四川绵阳因病殉职
宋哲元上将,1940年4月于四川绵阳因病殉职
  宋哲元(日-日),乳名宋室,字明轩,汉族,山东乐陵县赵洪都村(今属乐陵市)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宋哲元是冯玉祥手下的“五虎将”之一(其他四位是张之江、鹿钟麟、郑金声、刘郁芬)。
  1935年(民国24年)6月张北事件事后处理中,宋哲元的心腹秦德纯代表中国方面同日本方面代表土肥原贤二交涉。结果秦土协定缔结。根据协定,宋哲元的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一职被罢免,宋哲元深表反感。7月何梅协定签订,国民政府的主力军从河北省撤退。结果,非中央系的宋哲元被任命为平津卫戌司令。同年末,宋哲元兼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并任由平津卫戌司令改称的冀察绥靖公署主任。此后,宋哲元将河北省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蒋介石的中央不再容易控制河北。宋哲元在中国国民党中央、中国共産党、日本等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复杂交缠之中进行协调。冀察政务委员会的设立也标志者抗日运动被取缔,中国对日本妥协。
  在对日本的敌视态度下,一切和日本妥协的姿态都受到中国国内舆论的挞伐。1936年(民国25年)8月19日宋哲元委员长欢迎宴会上,宋哲元和秦徳纯同日本方面的今井武夫、牟田口廉也、河边正三、松村孝良、川越茂等出席。宋哲元和驻北京武官今井武夫、支那驻屯军的田代皖一郎、香月清司、桥本群、第29军军事顾问樱井德太郎关系良好。
  1937年(民国26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宋哲元试图通过在日本军方面的人脉达到停战。7月11日香月清司中将接替重病的田代皖一郎为支那驻屯军司令官。7月18日宋哲元借参加田代皖一郎葬礼之机,与香月清司会面,表示对此次事变甚感遗憾,但拒绝签订解决事变之书面协定。19日张自忠代表29军与日方签订《细目协定》,试图停战。但是宋的第29军抗日情绪高涨,而日本军的攻击意思明确,宋哲元在抗战与妥协中进行着思想斗争。7月22日,宋哲元会见熊斌、刘健群等国民党中央的代表,在获知了中央的抗日决心后,宋哲元表示了其抗日的最后决断。宋率第29军同日军激战,后来失败,放弃北平、天津。因为在是否组织防御上犹豫不决,丧失北平、天津,宋哲元被中国国内舆论激烈挞伐。
  此后,宋哲元任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总司令,继续同日本军作战。1938年春,他任第一战区副司令,不久染上肝病,于1940年3月辞职改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并回到其夫人常淑清的故乡四川绵阳疗养。
  日,宋哲元因肝病复发病逝于绵阳,享年56岁(满54岁足),国民政府追授其为一级陆军上将。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张自忠上将 ,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
  张自忠(日-日),字荩臣,后改荩忱,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原为西北军系将领,中原大战后接受中央政府改编,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曾参与喜峰口战斗。
  1935年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后,张自忠曾先后任察哈尔省省主席与天津市市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曾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与北平市市长。后升任第59军军长,后升第卅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曾参与临沂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
  1938年1月,第59军改由第五战区节制,任机动预备队。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第13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于1938年1月进攻淮河一线,2月初突破第51军(军长于学忠)的防线,在淮河北岸建立了桥头堡。第59军奉命前往救援后,于2月15日抵达前线,对日军展开攻击。到22日,日军在淮河北岸要点小蚌埠被第59军收复,第13师团被迫退回淮河南岸,两军遂在淮河一线对峙。
  1938年3月,由于日军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与第三军团(司令庞炳勋)于多日激战后相峙于临沂阻击战,第59军于3月12日抵达临沂西郊后,在13日至17日,与24日至30,会同第三军团庞炳勋的部队两度与日军第5师团展开战斗,最后第5师团被迫往东北撤退。临沂一战阻隔了日军第5师团与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使之无法合流进攻徐州。后第10师团在台儿庄被围歼,是为台儿庄大捷。张自忠亦因功升第27军团军团长兼第59军军长,辖第59与第92军。
  虽然临沂与台儿庄两次战斗居获得胜利,但之后由于日军华北与华中派遣军共派出7个师团与两个独立旅团,从南、北两路在5月上旬切断了徐州西面的交通线,集中于徐州的部队有被包围之虞。于是国军主力于5月18日起往西南撤出徐州,第59军负责断后。至6月1日,第59军退至许昌后才停止。当武汉会战于6月11日展开时,第59军在豫南与日军作战,直到9月6日奉命至潢川以掩护鄂北部队的集结。从6日至18日,第59军与日军第10师团(师团长筱冢义男)展开潢川的争夺战。由于日军从16日起对第59军施放毒气,且在18日切断了潢川西方的交通线。鉴于已达成掩护的任务,张自忠在19日凌晨下令部队从潢川西南方突围。
  日,张自忠因功升第卅三集团军总司令,仍兼第59军军长。11月13日,张自忠又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所辖部队除第卅三集团军外,还包括第廿九集团军(总司令王缵绪)、第廿八军团(军团长刘汝明)、江防军及若干独立部队等,司令部设于荆门。
  1939年3月,由于在京山一役击退日军,国民政府加张自忠为上将衔,并颁四等宝鼎勋章。5月1日,日军第11军(军长冈村宁次)向襄河以东的随县与枣阳进攻。6日,襄河以东阵地为日军突破,张自忠率59军渡河,击退日军后,在5月10日反而切断了日军的交通线,迫使日军撤退。该役之后定名为随枣会战。
  日,军事委员会发动冬季攻势,以第五与第九两个战区为主攻地区。张自忠指挥13个师攻击日军第13师团(师团长田中静壹),但由于日军已经掌握国军的计划,于是国军部队被迫进攻日军的既设阵地。双方在钟祥、长寿店缠斗三个星期后,在周碞的第75军支援之下,严重损失的日军才在2月下旬后撤。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张自忠上将 ,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
  由于日军在国军的冬季攻势损失严重,为消除第五战区的威胁,遂调集6个师团,装甲与航空大队,向枣阳与宜昌一线进攻,拉开枣宜会战的序幕。5月1日,日军第3师团(师团长山胁正隆),第13师团(师团长田中静壹),第15师团(师团长渡边右文),与第39师团(师团长村上啓作)对右翼兵团襄河以东各阵地发动攻击,以其会师于枣阳。3日,右翼兵团长寿店阵地被突破之后,张自忠决定在7日率领第74师至河东以增援第38师与第179师。临行前张自忠写了封信给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内容是:
  “仰之我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取得联络,即率该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设若与179D、38D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做好做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小兄张自忠手启五月六日于快活铺”
  张自忠渡河之后,便与第38师与第179师取得联系。由于日军第3与第13师团已于8日会师,第39师团亦已占领枣阳,于是张自忠在11日亲率部队往北追击(此时张自忠所指挥的部队共第38,74,179,180等师,与骑兵第9师,共5个师的番号,但战斗兵力仅2万人),以求截断日军退路。为避免此一结果,日军第13与第39师团便往南正面攻击张自忠的部队。13日,由于第179与第180师为日军所阻,因此张自忠命第38师为左纵队以接应第179师,他率第74师与骑9师的四个团为右纵队,以接应第180师。日军以第39师团攻击右纵队,在15日将张自忠与第74师围于宜城南瓜店,16日所部损失殆尽,血战殉职。
  日军验明身份后,在陈家集征集一口棺木将他下葬。第38师师长黄维纲获报后率便衣队将遗体夺回,18日送回集团军司令部,以上将礼服重殓,经宜昌转送回重庆。28日,灵柩抵达重庆,蒋中正率军事委员会高级将领与国民政府五院院长亲临致祭,蒋还抚棺痛哭。7月7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张自忠,并追赠陆军二级上将。张自忠墓位于重庆市梅花山麓。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唐淮源上将 ,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
  唐淮源(,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滇军名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1941年3月中条山会战被围不得脱,唐淮源曾召集李世龙、寸性奇、公秉藩等三位师长训话:“现情况险恶,吾辈对职责及个人之出路,均应下最大决心,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气。”言罢令各师分路突围。唐淮源则被困悬山,三次突围受挫,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即于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饮弹自尽于悬山之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唐淮源升任第三军军长。9月19日(农历八月十五),朱德同唐淮源在山西省阳泉站会面。其后,唐淮源部转战河北、山西,参加了冀西、晋东、晋南等战役。1938年夏,唐淮源率第三军自晋东北转入晋南中条山作战,隶属第五集团军,负责防守中条山中部的闻喜、夏县以东地区。
快速回复主题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聊聊?
&下次自动登录
用其他账号登录:
Powered by
111返回顶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高级将领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