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精灵优化三到手,需要老手子完整优化过程怎么优

你所在的位置: >
老手小游戏大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老手小游戏专题】
专题介绍:7399小游戏为您提供最新最全【老手】小游戏在线免费玩,还有各类老手小游戏下载,最新的老手小游戏排行榜,更多好玩的小游戏尽在7399游戏大全!
人气:60093人气:5897人气:3088人气:2183人气:1156人气:564从期货新手升级到老手的历程 (经典)
我的图书馆
从期货新手升级到老手的历程 (经典)
原作者:平百先生期货老手都是从新手走过来了。时间有长有短,长则五年,短则两三年,与经历和悟性有关,期货新手偶然间悟出赚钱的秘密,并且付之实施,得到第一次验证的时候,是最兴奋的。这个时候的新手,最常见的表现是:1. 非常乐观,一扫之前的悲观情绪2. 喜欢谈论期货,认为在期货市场赚钱变容易了3. 对自己的经历毫不怀疑,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对自己使用的方法充满信心我在09年夏初就是这种感觉,持续了不到两个月。用这种状态的确赚到过钱,资金曲线又回升了,看上去很稳定,直到遭遇一次重大的挫折,再次打回原形!而且亏损得更厉害了!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在当时仍然是个新手,只不过是新手后期,老手初期。整体上看,仍然是新手。老手和新手的区别在于:老手对自己的交易能力还是有所怀疑,而新手后期则过于相信自己的交易能力。老手们知道,一套好的交易方法,需要经过多种检验:1. 历史交易检验2. 实盘模拟检验3. 实盘小资金测试4. 实盘大资金测试5. 至少一个完整涨跌周期的测试,通常大于12个月只有经历过这么多重重考验,才能证明一套方法稳定可靠。实际上,也只有经历过这么多考验,才能检测出这套方法潜在的问题。因为任何方法都有其适应和不适应的环境,一旦环境改变,则交易业绩曲线就会变化。老手们都懂的这些,而新手则更多关注于自己发现的新方法的闪光点,而不是短板。帮助交易者获利的,是交易方法或系统的长板,这是进攻的长矛;给交易者带来致命损失的,是交易方法或系统的短板,如果无法察觉这些暗伤、渗漏点,交易者会败在“黑天鹅”事件上,如同没有盾牌的士兵。导致业绩曲线异常波动的,也是这些新手容易忽略的问题。所以,从交易结果上看,新手末期的业绩还是不稳定,仍然会有大起大落,只是大幅回撤的频率低于新手初、中期。例如,设定的每次最大亏损限额是2%,新手后期可能会很少突破这条警戒线,但是肯定会有。最要命的是,往往在一败之后,会接连失败,好像跳进了陷阱无法自拔。老手们的表现呢?虽然业绩并不突出,但是已经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例如,使用的是长线头寸交易方法,规定最大亏损不可超过2%,那么从一年的交易记录来看,除了极端事件发生(连续逆向停板打不开),亏损肯定不会超过这条红线。为什么?主要原因并非老手在止损时手快,而是在开仓时手轻。老手们明白,只有开仓手轻才不至于被很小的逆向波动清洗出场,而一旦手重,稍有不慎就会被迫出场。说得更深入本质一些,老手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和新手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手倾向于试仓,做对时加仓,因为他们知道从长期来看,这样做肯定是可以赚到钱的;新手还有幻想和梦想,寄希望于这一次做对了多赚一些,对于长久规划则没有什么考虑,依然是“过了今天没明天”的活法,所以下手就重。新手后期依然是新手,不能消除自己的希望与幻想,不能消除心理上的侥幸与冲动,只能停留在新手的层面上。说实话,当个老手一点也不浪漫:他们认为期货市场的风险很高,想赚钱必须先考虑亏钱,亏钱还要先计算自己能亏多少,然后再以此为依据开仓。这种交易方法,怎么看也不像是男子汉应有的风格。但是,交易结果可能会比较浪漫。当个新手,可以每天幻想自己能赚多少钱,贸然开了重仓,寄希望行情按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那么被清洗出场必然是大概率事件——过程很浪漫,结果一点也不浪漫。所以很多期货老手看上去缺乏生机,做单中规中矩,好像被某种机械交易系统所控制。然而,在金融市场上,过多的情绪是极其有害的。激情、梦想、兴奋、紧张、火热的渴望,都不是一个成熟的交易者应该使用的情绪。失去浪漫激情应该是一个好的开始,冷静、审慎、轻微压力或兴奋,才是交易者应该使用的情绪。当我写这些文字时,回想自己在新手时的种种可笑之事,也是相当有趣。而回想起老手时,则没有这么多的乐趣,更多是在一次次躲开暗箭之后的庆幸,以及多少有些收益时的满足。毕竟,把交易当做生意来看,还是当一个老手比较好。过年了,谈及这些无聊的话题多少有些不应景。讲一些我知道的轶事吧,顺便解释一下为什么新手无法直接跳到老手的战舰上。股神巴菲特在和段永平的晚餐中透露,他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什么赚钱的方法都试过,包括套利、做空、融资杠杆交易。他在19岁之前已经读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商业技术类的书籍,包括技术分析的著作,他也搜集过大量的图表、走势。可是为什么他后来不用这些方法了呢?因为他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也就是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方法。股神说,这个过程是进化的,而不是突变的。重点在最后一句:这个过程是进化,而不是突变的。我们都想复制一个人的成功方法,而且“复制成功”这个词曾一度很火。问题也在于此,健康的成长过程是自然的,而不是突变的。从新手到老手的转变过程,不是强迫自己接受“轻开仓,试对了再加仓”的方法,而是和“开重仓,下赌注于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行交叉对比使用,看看哪种方法的长期效果更好。自己的想法可能具有欺骗性,但是交易结果是客观的,具有统计规律的历史是不会骗人的。通过这种方法,当然你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新手会自然地过渡到一种更好的方法上。相反,强迫式的接受,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是在长期使用时,侥幸心理是断不掉的:总会在某个时间神经短路了,尝试一下被老手证明过,但是自己没有证明过的“欠佳方法”,结果就这一次侥幸出了意外——如果相反,则变成老手花的时间更长。幸好,有一种客观的软件,它能够让使用者练习以前的期货历史行情,过程非常逼真,通过不断的对比,能够帮助新手渡过这个心理障碍期。这种软件还有一种优点,就是速度可以调节,可以以1秒钟模拟真实行情中的一分钟,也可以用5秒钟,或者五分之一秒来模拟,最快速度可以用2个半小时模拟一年的行情。通过这种效率的提升,期货新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验证各种交易策略的优劣,从而较快地过渡到期货老手的阶段。关键不是软件,而是你要付出时间下功夫。一个人凭空相信别人的话,要么是太没自信,要么是具有大智慧;一个人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特别是重复出现的经历,更容易一些。我承认自己没有大智慧,也不是没自信,所以现在使用的方法、策略、系统,不过是一个悟性一般的普通人通过不断实验测试出来的结果。因为我相信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我相信自己的经历。成熟的老手会管钱&很多人以为,期货交易的高手肯定对K线、均线、各种技术指标如数家珍,张嘴K线,闭嘴MACD,说得条理清晰没有漏洞,这就是高手。我在呱呱的视频讲课区,看到很多这样的高手,讲的真是不错,水平还是有的,至于是新手、老手,还是高手,不取决于说得怎么样,而是看长期的实战能力。只要在市场中待过两三年,基本上就能悟出K线、均线、技术指标是怎么回事。在高手阶段,只管用就是了,没有什么好谈的。而在新手阶段,则对这些指标敬若神明,一天到晚不念叨几句,好像这一天就过不安宁。老手阶段则知道,技术分析只是一个概率游戏,技术分析固然重要,但是远不及资金管理。为什么我在前面几章没有提这些东西呢?因为争议性太强,很容易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有人用的是K线,有人用的是均线,有人用MACD或KDJ或布林带,或其它技术指标例如RSV,W&R,RSI……哪个好用?哪个正确率高?哪个实战效果好?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答案。就好比功夫的门派,有少林、武当、峨眉、西洋拳,你说哪个好?问这个问题就是自讨没趣,因为没有答案。硬说哪一派好,必然会招致另一派的攻击。百度贴吧里,这样的争论还少吗?尽管争论不断,但是核心问题人们总是不愿意触及:自己的功夫如何?争论哪个门派更优秀,不如问自己:我的功夫够优秀吗?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中有一段很耐人寻味的台词:功夫没有好坏之分,习武之人有强弱之别。不要争论中国功夫更好,还是泰拳更厉害,这个问题很欠扁。你应该问张开印能打,还是蓝桑坤能打。谁赢谁负,决定了两个人的水平强弱,而不是各自的功夫门派的好坏。这个道理如此简单,可是人们就是不愿意扪心自问:我的功夫足够好吗?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的门派、师傅,就是不愿意实际检测一下自己的功夫。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自己的门派声望够好就可以了,至于自己的功夫,还是不要提的好。在期货市场上,账户盈亏取决于你自己的交易水平,而不是你使用K线、均线,还是技术指标。交易水平的高低,与使用技术分析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关系。相信、坚信、痴信、迷信任何技术分析的门派,不管鼻祖是道琼斯,还是江恩,或者艾略特,对于自己的交易结果都没有积极影响,因为你是亏钱还是赚钱,取决于你自己,这些技术分析的神仙是不会因为你每天烧香拜佛就保佑你的。大家可能听说过,期货高手使用最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就能获利,好像武侠小说里的剑客以落叶为武器,全凭内力取胜一样。这是真的,我是说这两个都是真的:前者容易相信,至于后者,读过南怀谨大师的青年游学经历的人也会相信了。我曾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某位价值投资的“大师”,得出了“使用价值投资就一定赚钱,使用技术分析就一定亏钱的”的结论。因为他是巴菲特的信徒。唉,我只相信巴菲特在他自己的领域使用价值投资赚钱。可惜我现阶段只做期货,而巴菲特的主要业绩亮点是股票、股权,而且不是普通股,大多是有分红保障的折扣优先股。那么,我一个做期货的,为什么要相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与其相信股神,做期货不如相信约翰墨菲、史蒂夫尼尔森、青泽、丁圣元、包不同等人。这也是新手和老手之间的分界岭:新手倾向于迷信技术分析,认为这是致胜的法宝;老手知道技术分析是有缺陷的,可以拿来用,但是不能完全依赖它,胜负取决于多种因素。老手在初级阶段,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交易经验的增加,胜率比以前显著提高,可是交易业绩为什么还会大幅逆向波动?答案就是,技术分析的水平,决定了交易胜率的高低,但是无法决定交易业绩的高低。例如,10次交易里有9次获利,总获利是5%,这是短线交易者常有的成绩;唯一的一次亏损,吃掉了4%;资金曲线就是慢慢上升,突然回头,虽然还没有全部回吐利润,但是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判断错了,因为90%的胜率已经不是判断错误能解释的了。而是资金管理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因为它能够决定资金波动的幅度。新手们对胜率津津乐道,一天如果有5次获利,1次亏损,哪怕这1次亏损比5次获利还多,他们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会拿出来炫耀。老手在初级阶段,可能还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在中级、高级阶段,断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想法:胜率比胜利还重要。胜率是有用的,如果胜率低于30%,则打平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只要胜率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例如30%至60%,如果资金管理得当,从年终来看,获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老手们都明白这一点,胜率不会再让他们兴奋,如何获胜才是焦点。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下几点,基本上就可以算是一个成熟的老手了:1. 进场前考虑风险多过盈利2. 持单时宁愿小亏不愿大亏3. 知道技术分析有缺陷,但是仍然能够使用4. 对胜率不再感冒,对获利有强烈的兴趣5. 交易业绩趋于稳定,大幅回撤非常少有些内容还没有解释清楚,例如技术分析体系是怎么回事,技术分析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建立自己的技术分析框架。这些内容下期会提到,但是要完全解释清楚,只能用具体的案例来解释了。老手的高级阶段 赌性全无前面一直在讲新手和老手的区别,这个分析只是大体如此,纯属经验之谈,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也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撑。这些是我在学习期货交易前3年的真实感受,有一篇篇的交易日志和心得笔记来揭示心路历程的变化。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因为走的路不同,但是大体上是相似的。期货交易不是赌博这句话要看谁说。老手初级阶段,悟出了技术分析是有缺陷的,不能完全依赖技术分析来做单;中级阶段则倾向于结合资金管理,以“轻开仓,试仓成功之后加仓,否则止损离场”为主要的操作模式。但是这两个阶段,都摆脱不了“赌性”。赌,是指凭借某种缺乏事实依据的想象,例如预测,来进行交易。不赌,则是根据有规律可循的操作模式进行交易,结果具有统计特征的可重复性。赌与不赌,不是指技术分析如何,而是看整个操作过程。老手们在初级阶段已经知道了“技术分析不可靠”的原理,知道它不可能完全准确,只是从长期来看,比闭着眼睛瞎做有一些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只是一种“或然性”,而非“必然性”。下单时百分百满仓交易的,如果不是高手,那肯定就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如果知道了,还百分百满仓,就太不明智了。可是下单多少才是对的呢?这个问题,对于老手初级阶段来说,通常的做法是在自己的习惯上减半或减至三分之一,然后观察交易业绩的变化。正面效果肯定是有的,可是这样的依据何在呢?对于老手中级阶段来说,则是通常对比减仓与之前重仓交易的结果进行对比,找出最好的模式,坚持使用。这样做有统计规律做依据,但是它可靠吗?交易业绩是最佳的吗?业绩表现是最稳定的吗?老手初级、中级阶段,只有经验,没有答案,大概能说出个所以然,但是说不上为什么。这样的状态下,赌性并非自愿,却属于必然。所以,只有期货交易的老手,才有资格说“期货不是赌博”。这样的老手,通常会有3年至5年的交易经验,而且是在侧重于资金管理一两年之后。这时候的老手,已经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每一个操作的的理由都可以讲明白。例如,本金10万元,老手在初级阶段可能会尝试交易橡胶,原因是自己曾经做过,很有经验;在中级阶段,则会小心翼翼,只选择行情发展平稳时参与;而在高级阶段,则断然不会做这样的蠢事,因为不符合交易原则。为什么不符合交易原则?有什么样的交易原则?要回答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先阅读一下《海龟交易法则》。我在入市第2年就买了看过,说实话没看懂,因为里面没有讲多少技术分析,只有长周期均线突破一招,那时候我只对K线、均线、MACD以及优化指标参数感兴趣。交易了三年半之后,再回头看这本书,发现最重要的内容是资金管理部分,特别是选择适合的交易品种一节。橡胶这个品种,按现在的价格,10万元最多可以持仓6、7手,那么1手橡胶占用的资金就多达15%,对于追求“本金安全,复利成长”的交易者来说,只有10万元本金,这个品种是不能碰的。因为你没有试仓的机会,很小的逆向波动就会触发2%的止损,更别说隔夜仓了。所以,只能做日内短线,或者炒单。而期货交易的老手高级阶段,交易行为更像是受到某种机械化交易系统的控制,虽然没有那么直接,但是从本质上讲,已经是机械交易系统的主观化操作了。如果本金是100万元,最大持仓65手橡胶,那么操作起来的安全性就很高了。例如,我们的目标仓位是10%至15%,那么:试仓单只需要投入本金的3%,也就是2手左右,3万元如果盈利加仓到5%,也就是加1手或2手,再盈利再寻机加仓至目标仓位如果亏损2%离场,也就是损失掉试仓单保证金的66%,这种可能性远大于盈利后加仓的可能,但是由于试仓单手数很低,交易者可以轻松处理亏损,而不会有心理障碍。使用这种操作方法,一年当中的交易次数可能也不到10次,哪怕有6次亏了2%止损,亏损控制在12%以内;而一旦有一次盈利,幅度很有可能超过5%(加仓后,我的经验是在获利达5%时开始锁定利润,通常可能做到一单盈利10%),3次就可以打平,4次就可以获得不错的盈利。期货老手在高级阶段,有能力判断何时减仓止盈,则每年获利20%是相当可行的,一旦抓住一次中级以上的趋势,年获利达到30%至50%也是可能;更妙的是,最倒霉的年份亏损也不会超过10%问题是,有几个做期货的会把20%看在眼里?对于他们来说,翻番都不足以满足胃口,更别说小小的20%了!可是,期货市场上的交易者如此众多,又有多少人能稳定实现这个目标呢?惭愧地说,我自己也不过只做到了一年半多一点。这种方法,适用于100万至2000万(或者更高至5000万)的本金。熟练掌握此方法的交易者,完全有能力管理一支小型的期货基金。上面的方法,就是完全没有赌性的操作模式,甚至可以说有一些保守。我曾经试过各种各样的交易方法:从单纯依赖K线、均线、技术指标,到使用各种各样的交易系统,例如Elder的三重滤网,丹尼斯的海龟法则,斯波朗迪的“趋势交易+2B法则”;使用过炒单操盘手的规则,仅凭买卖手数对比交易,一天进出场四五十次;曾研究过拉瑞威廉姆斯和伯恩斯坦的日内短线方法——曾经在实盘中实现过单日获利达8%(被扣在跌停板里一天亏30%也有过),也曾在模拟盘中两次做到10万本金两年翻到100万以上(爆仓的次数更多)——但是,直到我把下单手数减轻,才取得稳定的交易业绩。由此,我深知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远超过技术分析。看得准,不如做得稳!或许是在经历过大大小小的众多战斗之后,对于资金的大幅翻滚失去了兴趣;或许是看明白了这个到处是金银的市场,只允许你拿走属于自己的一小块,我不再追求收益率的高低,即使有明显的好机会摆在眼前,也不再动心,而是更关注于资金的安全,与长期复利成长性。诚如《以交易为生》的作者Elder所说,一个交易者如果有每年获利30%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收取每年2%的基金管理费用加利润分成过上舒适的日子。那么,何必用自己的10万、20万、30万本金,冒着刀光剑雨的风险,却搏取每年翻番,甚至翻几番的刀口舔血的利润呢?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个高级阶段的老手,不仅是在操盘手法上更加老练、稳定,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已经完全接受赌性全无的资金管理模式。这样的老手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战斗,深知各种操作模式的优劣,对于某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方法,不是不懂不会做,而是不去做。只有知道自己的选择,以及可能的结果,才会做到真正的从容与淡然。期货老手的高级阶段到此算是基本结束了。有很多内容没有写出来,本人文字的表达能力实在有限,私下交流尚可,真要写得非常透徹,还是力有不逮。虽然期货老手已经是可以在战场上成功生存的老兵,而且过的日子是很多新人所羡慕的,但是大家不觉得有些遗憾吗?这样的生活就是期货人应该有的状态吗?呵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切都都是进化发展的,穿越只有电视里才有,现实中还是稳步发展吧。三年或五年时间,能成为期货老手我已经很知足了,至于下一步,则是边走边看,不可强求。自然成长虽然慢点,但是很健康。期货高手什么样?我也只是梦到过,见到的不多,做到的时候更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只是我转载的一篇帖子而已,原作者是平白先生,对其中的理念性描述也有很多共鸣,看到你的回复我深感高兴,对于你的遭遇我也心有戚戚焉,正如帖子中巴菲特所说,一切都是进化,而不是突变。我深深认同这句话,不管是交易还是其它,唯一的捷径只能是方向正确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有些东西没有人可以替代,那些刻骨铭心的亏损非经历不可,否则有些错误就不能下定决心改掉,正如利弗莫尔所说,当你学会绝不可做什么才不会赔钱之时,正是你开始学习应该做什么才能盈利之刻。连如此卓越的人物都有如此境遇,再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何德何能可以避免?除了多实战、思考、总结之外,多学习前辈们的经验教训,并下定决心让自己的心先放一放,静一静,执着地完成自己认为胜算最高的交易,一步一步慢慢建立信心,然后再迈开步子,我想才是我们逐渐走向坦途的门径。做交易也好,做其它事情也罢,别想走捷径,捷径有时就是最大的弯路。之所以有非分之想,全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够平静,不够自知,我们总是被太多的外物所诱惑或干扰,而不能一心一意的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所以,事后回顾,有些我们应该赚的钱也因为我们的欲望膨胀反而没能赚到。有时想想,不是交易太难,而是我们那颗心太难以驾驭。天助自助者!让我们共勉!
馆藏&1995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从期货新手升级到老手的历程
& 原作者:平百先生
期货老手都是从新手走过来了。时间有长有短,长则五年,短则两三年,与经历和悟性有关,期货新手偶然间悟出赚钱的秘密,并且付之实施,得到第一次验证的时候,是最兴奋的。
这个时候的新手,最常见的表现是:
1. 非常乐观,一扫之前的悲观情绪
2. 喜欢谈论期货,认为在期货市场赚钱变容易了
对自己的经历毫不怀疑,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对自己使用的方法充满信心
我在09年夏初就是这种感觉,持续了不到两个月。用这种状态的确赚到过钱,资金曲线又回升了,看上去很稳定,直到遭遇一次重大的挫折,再次打回原形!而且亏损得更厉害了!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在当时仍然是个新手,只不过是新手后期,老手初期。整体上看,仍然是新手。老手和新手的区别在于:老手对自己的交易能力还是有所怀疑,而新手后期则过于相信自己的交易能力。
老手们知道,一套好的交易方法,需要经过多种检验:
1. 历史交易检验
2. 实盘模拟检验
3. 实盘小资金测试
4. 实盘大资金测试
5. 至少一个完整涨跌周期的测试,通常大于12个月
只有经历过这么多重重考验,才能证明一套方法稳定可靠。实际上,也只有经历过这么多考验,才能检测出这套方法潜在的问题。因为任何方法都有其适应和不适应的环境,一旦环境改变,则交易业绩曲线就会变化。老手们都懂的这些,而新手则更多关注于自己发现的新方法的闪光点,而不是短板。
帮助交易者获利的,是交易方法或系统的长板,这是进攻的长矛;给交易者带来致命损失的,是交易方法或系统的短板,如果无法察觉这些暗伤、渗漏点,交易者会败在“黑天鹅”事件上,如同没有盾牌的士兵。导致业绩曲线异常波动的,也是这些新手容易忽略的问题。
所以,从交易结果上看,新手末期的业绩还是不稳定,仍然会有大起大落,只是大幅回撤的频率低于新手初、中期。例如,设定的每次最大亏损限额是2%,新手后期可能会很少突破这条警戒线,但是肯定会有。最要命的是,往往在一败之后,会接连失败,好像跳进了陷阱无法自拔。
老手们的表现呢?虽然业绩并不突出,但是已经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例如,使用的是长线头寸交易方法,规定最大亏损不可超过2%,那么从一年的交易记录来看,除了极端事件发生(连续逆向停板打不开),亏损肯定不会超过这条红线。为什么?主要原因并非老手在止损时手快,而是在开仓时手轻。老手们明白,只有开仓手轻才不至于被很小的逆向波动清洗出场,而一旦手重,稍有不慎就会被迫出场。说得更深入本质一些,老手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和新手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手倾向于试仓,做对时加仓,因为他们知道从长期来看,这样做肯定是可以赚到钱的;新手还有幻想和梦想,寄希望于这一次做对了多赚一些,对于长久规划则没有什么考虑,依然是“过了今天没明天”的活法,所以下手就重。
新手后期依然是新手,不能消除自己的希望与幻想,不能消除心理上的侥幸与冲动,只能停留在新手的层面上。
说实话,当个老手一点也不浪漫:他们认为期货市场的风险很高,想赚钱必须先考虑亏钱,亏钱还要先计算自己能亏多少,然后再以此为依据开仓。这种交易方法,怎么看也不像是男子汉应有的风格。但是,交易结果可能会比较浪漫。当个新手,可以每天幻想自己能赚多少钱,贸然开了重仓,寄希望行情按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那么被清洗出场必然是大概率事件——过程很浪漫,结果一点也不浪漫。
所以很多期货老手看上去缺乏生机,做单中规中矩,好像被某种机械交易系统所控制。然而,在金融市场上,过多的情绪是极其有害的。激情、梦想、兴奋、紧张、火热的渴望,都不是一个成熟的交易者应该使用的情绪。失去浪漫激情应该是一个好的开始,冷静、审慎、轻微压力或兴奋,才是交易者应该使用的情绪。
当我写这些文字时,回想自己在新手时的种种可笑之事,也是相当有趣。而回想起老手时,则没有这么多的乐趣,更多是在一次次躲开暗箭之后的庆幸,以及多少有些收益时的满足。毕竟,把交易当做生意来看,还是当一个老手比较好。
过年了,谈及这些无聊的话题多少有些不应景。讲一些我知道的轶事吧,顺便解释一下为什么新手无法直接跳到老手的战舰上。
股神巴菲特在和段永平的晚餐中透露,他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什么赚钱的方法都试过,包括套利、做空、融资杠杆交易。他在19岁之前已经读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商业技术类的书籍,包括技术分析的著作,他也搜集过大量的图表、走势。可是为什么他后来不用这些方法了呢?因为他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也就是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方法。股神说,这个过程是进化的,而不是突变的。
重点在最后一句:这个过程是进化,而不是突变的。我们都想复制一个人的成功方法,而且“复制成功”这个词曾一度很火。问题也在于此,健康的成长过程是自然的,而不是突变的。从新手到老手的转变过程,不是强迫自己接受“轻开仓,试对了再加仓”的方法,而是和“开重仓,下赌注于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行交叉对比使用,看看哪种方法的长期效果更好。自己的想法可能具有欺骗性,但是交易结果是客观的,具有统计规律的历史是不会骗人的。
通过这种方法,当然你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新手会自然地过渡到一种更好的方法上。相反,强迫式的接受,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是在长期使用时,侥幸心理是断不掉的:总会在某个时间神经短路了,尝试一下被老手证明过,但是自己没有证明过的“欠佳方法”,结果就这一次侥幸出了意外——如果相反,则变成老手花的时间更长。
幸好,有一种客观的软件,它能够让使用者练习以前的期货历史行情,过程非常逼真,通过不断的对比,能够帮助新手渡过这个心理障碍期。这种软件还有一种优点,就是速度可以调节,可以以1秒钟模拟真实行情中的一分钟,也可以用5秒钟,或者五分之一秒来模拟,最快速度可以用2个半小时模拟一年的行情。通过这种效率的提升,期货新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验证各种交易策略的优劣,从而较快地过渡到期货老手的阶段。
关键不是软件,而是你要付出时间下功夫。一个人凭空相信别人的话,要么是太没自信,要么是具有大智慧;一个人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特别是重复出现的经历,更容易一些。我承认自己没有大智慧,也不是没自信,所以现在使用的方法、策略、系统,不过是一个悟性一般的普通人通过不断实验测试出来的结果。因为我相信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我相信自己的经历。
成熟的老手会管钱&
很多人以为,期货交易的高手肯定对K线、均线、各种技术指标如数家珍,张嘴K线,闭嘴MACD,说得条理清晰没有漏洞,这就是高手。我在呱呱的视频讲课区,看到很多这样的高手,讲的真是不错,水平还是有的,至于是新手、老手,还是高手,不取决于说得怎么样,而是看长期的实战能力。
只要在市场中待过两三年,基本上就能悟出K线、均线、技术指标是怎么回事。在高手阶段,只管用就是了,没有什么好谈的。而在新手阶段,则对这些指标敬若神明,一天到晚不念叨几句,好像这一天就过不安宁。老手阶段则知道,技术分析只是一个概率游戏,技术分析固然重要,但是远不及资金管理。
为什么我在前面几章没有提这些东西呢?因为争议性太强,很容易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有人用的是K线,有人用的是均线,有人用MACD或KDJ或布林带,或其它技术指标例如RSV,W&R,RSI……
哪个好用?哪个正确率高?哪个实战效果好?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答案。就好比功夫的门派,有少林、武当、峨眉、西洋拳,你说哪个好?问这个问题就是自讨没趣,因为没有答案。硬说哪一派好,必然会招致另一派的攻击。百度贴吧里,这样的争论还少吗?
尽管争论不断,但是核心问题人们总是不愿意触及:自己的功夫如何?
争论哪个门派更优秀,不如问自己:我的功夫够优秀吗?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中有一段很耐人寻味的台词:功夫没有好坏之分,习武之人有强弱之别。不要争论中国功夫更好,还是泰拳更厉害,这个问题很欠扁。你应该问张开印能打,还是蓝桑坤能打。谁赢谁负,决定了两个人的水平强弱,而不是各自的功夫门派的好坏。
这个道理如此简单,可是人们就是不愿意扪心自问:我的功夫足够好吗?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的门派、师傅,就是不愿意实际检测一下自己的功夫。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自己的门派声望够好就可以了,至于自己的功夫,还是不要提的好。在期货市场上,账户盈亏取决于你自己的交易水平,而不是你使用K线、均线,还是技术指标。交易水平的高低,与使用技术分析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关系。相信、坚信、痴信、迷信任何技术分析的门派,不管鼻祖是道琼斯,还是江恩,或者艾略特,对于自己的交易结果都没有积极影响,因为你是亏钱还是赚钱,取决于你自己,这些技术分析的神仙是不会因为你每天烧香拜佛就保佑你的。大家可能听说过,期货高手使用最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就能获利,好像武侠小说里的剑客以落叶为武器,全凭内力取胜一样。这是真的,我是说这两个都是真的:前者容易相信,至于后者,读过南怀谨大师的青年游学经历的人也会相信了。
我曾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某位价值投资的“大师”,得出了“使用价值投资就一定赚钱,使用技术分析就一定亏钱的”的结论。因为他是巴菲特的信徒。唉,我只相信巴菲特在他自己的领域使用价值投资赚钱。可惜我现阶段只做期货,而巴菲特的主要业绩亮点是股票、股权,而且不是普通股,大多是有分红保障的折扣优先股。那么,我一个做期货的,为什么要相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与其相信股神,做期货不如相信约翰墨菲、史蒂夫尼尔森、青泽、丁圣元、包不同等人。
这也是新手和老手之间的分界岭:新手倾向于迷信技术分析,认为这是致胜的法宝;老手知道技术分析是有缺陷的,可以拿来用,但是不能完全依赖它,胜负取决于多种因素。
老手在初级阶段,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交易经验的增加,胜率比以前显著提高,可是交易业绩为什么还会大幅逆向波动?答案就是,技术分析的水平,决定了交易胜率的高低,但是无法决定交易业绩的高低。例如,10次交易里有9次获利,总获利是5%,这是短线交易者常有的成绩;唯一的一次亏损,吃掉了4%;资金曲线就是慢慢上升,突然回头,虽然还没有全部回吐利润,但是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判断错了,因为90%的胜率已经不是判断错误能解释的了。而是资金管理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因为它能够决定资金波动的幅度。
新手们对胜率津津乐道,一天如果有5次获利,1次亏损,哪怕这1次亏损比5次获利还多,他们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会拿出来炫耀。老手在初级阶段,可能还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在中级、高级阶段,断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想法:胜率比胜利还重要。
胜率是有用的,如果胜率低于30%,则打平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只要胜率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例如30%至60%,如果资金管理得当,从年终来看,获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老手们都明白这一点,胜率不会再让他们兴奋,如何获胜才是焦点。
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下几点,基本上就可以算是一个成熟的老手了:
1. 进场前考虑风险多过盈利
2. 持单时宁愿小亏不愿大亏
3. 知道技术分析有缺陷,但是仍然能够使用
4. 对胜率不再感冒,对获利有强烈的兴趣
5. 交易业绩趋于稳定,大幅回撤非常少
有些内容还没有解释清楚,例如技术分析体系是怎么回事,技术分析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建立自己的技术分析框架。这些内容下期会提到,但是要完全解释清楚,只能用具体的案例来解释了。
老手的高级阶段 赌性全无
前面一直在讲新手和老手的区别,这个分析只是大体如此,纯属经验之谈,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也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撑。这些是我在学习期货交易前3年的真实感受,有一篇篇的交易日志和心得笔记来揭示心路历程的变化。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因为走的路不同,但是大体上是相似的。
期货交易不是赌博
这句话要看谁说。
老手初级阶段,悟出了技术分析是有缺陷的,不能完全依赖技术分析来做单;中级阶段则倾向于结合资金管理,以“轻开仓,试仓成功之后加仓,否则止损离场”为主要的操作模式。但是这两个阶段,都摆脱不了“赌性”。
赌,是指凭借某种缺乏事实依据的想象,例如预测,来进行交易。不赌,则是根据有规律可循的操作模式进行交易,结果具有统计特征的可重复性。
赌与不赌,不是指技术分析如何,而是看整个操作过程。老手们在初级阶段已经知道了“技术分析不可靠”的原理,知道它不可能完全准确,只是从长期来看,比闭着眼睛瞎做有一些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只是一种“或然性”,而非“必然性”。下单时百分百满仓交易的,如果不是高手,那肯定就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如果知道了,还百分百满仓,就太不明智了。
可是下单多少才是对的呢?
这个问题,对于老手初级阶段来说,通常的做法是在自己的习惯上减半或减至三分之一,然后观察交易业绩的变化。正面效果肯定是有的,可是这样的依据何在呢?对于老手中级阶段来说,则是通常对比减仓与之前重仓交易的结果进行对比,找出最好的模式,坚持使用。这样做有统计规律做依据,但是它可靠吗?交易业绩是最佳的吗?业绩表现是最稳定的吗?老手初级、中级阶段,只有经验,没有答案,大概能说出个所以然,但是说不上为什么。这样的状态下,赌性并非自愿,却属于必然。
所以,只有期货交易的老手,才有资格说“期货不是赌博”。这样的老手,通常会有3年至5年的交易经验,而且是在侧重于资金管理一两年之后。这时候的老手,已经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每一个操作的的理由都可以讲明白。例如,本金10万元,老手在初级阶段可能会尝试交易橡胶,原因是自己曾经做过,很有经验;在中级阶段,则会小心翼翼,只选择行情发展平稳时参与;而在高级阶段,则断然不会做这样的蠢事,因为不符合交易原则。
为什么不符合交易原则?有什么样的交易原则?
要回答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先阅读一下《海龟交易法则》。我在入市第2年就买了看过,说实话没看懂,因为里面没有讲多少技术分析,只有长周期均线突破一招,那时候我只对K线、均线、MACD以及优化指标参数感兴趣。交易了三年半之后,再回头看这本书,发现最重要的内容是资金管理部分,特别是选择适合的交易品种一节。
橡胶这个品种,按现在的价格,10万元最多可以持仓6、7手,那么1手橡胶占用的资金就多达15%,对于追求“本金安全,复利成长”的交易者来说,只有10万元本金,这个品种是不能碰的。因为你没有试仓的机会,很小的逆向波动就会触发2%的止损,更别说隔夜仓了。所以,只能做日内短线,或者炒单。而期货交易的老手高级阶段,交易行为更像是受到某种机械化交易系统的控制,虽然没有那么直接,但是从本质上讲,已经是机械交易系统的主观化操作了。
如果本金是100万元,最大持仓65手橡胶,那么操作起来的安全性就很高了。例如,我们的目标仓位是10%至15%,那么:试仓单只需要投入本金的3%,也就是2手左右,3万元如果盈利加仓到5%,也就是加1手或2手,再盈利再寻机加仓至目标仓位如果亏损2%离场,也就是损失掉试仓单保证金的66%,这种可能性远大于盈利后加仓的可能,但是由于试仓单手数很低,交易者可以轻松处理亏损,而不会有心理障碍。
使用这种操作方法,一年当中的交易次数可能也不到10次,哪怕有6次亏了2%止损,亏损控制在12%以内;而一旦有一次盈利,幅度很有可能超过5%(加仓后,我的经验是在获利达5%时开始锁定利润,通常可能做到一单盈利10%),3次就可以打平,4次就可以获得不错的盈利。期货老手在高级阶段,有能力判断何时减仓止盈,则每年获利20%是相当可行的,一旦抓住一次中级以上的趋势,年获利达到30%至50%也是可能;更妙的是,最倒霉的年份亏损也不会超过10%
问题是,有几个做期货的会把20%看在眼里?对于他们来说,翻番都不足以满足胃口,更别说小小的20%了!可是,期货市场上的交易者如此众多,又有多少人能稳定实现这个目标呢?惭愧地说,我自己也不过只做到了一年半多一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100万至2000万(或者更高至5000万)的本金。熟练掌握此方法的交易者,完全有能力管理一支小型的期货基金。
上面的方法,就是完全没有赌性的操作模式,甚至可以说有一些保守。我曾经试过各种各样的交易方法:从单纯依赖K线、均线、技术指标,到使用各种各样的交易系统,例如Elder的三重滤网,丹尼斯的海龟法则,斯波朗迪的“趋势交易+2B法则”;使用过炒单操盘手的规则,仅凭买卖手数对比交易,一天进出场四五十次;曾研究过拉瑞威廉姆斯和伯恩斯坦的日内短线方法——曾经在实盘中实现过单日获利达8%(被扣在跌停板里一天亏30%也有过),也曾在模拟盘中两次做到10万本金两年翻到100万以上(爆仓的次数更多)——但是,直到我把下单手数减轻,才取得稳定的交易业绩。由此,我深知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远超过技术分析。
看得准,不如做得稳!
或许是在经历过大大小小的众多战斗之后,对于资金的大幅翻滚失去了兴趣;或许是看明白了这个到处是金银的市场,只允许你拿走属于自己的一小块,我不再追求收益率的高低,即使有明显的好机会摆在眼前,也不再动心,而是更关注于资金的安全,与长期复利成长性。
诚如《以交易为生》的作者Elder所说,一个交易者如果有每年获利30%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收取每年2%的基金管理费用加利润分成过上舒适的日子。那么,何必用自己的10万、20万、30万本金,冒着刀光剑雨的风险,却搏取每年翻番,甚至翻几番的刀口舔血的利润呢?
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个高级阶段的老手,不仅是在操盘手法上更加老练、稳定,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已经完全接受赌性全无的资金管理模式。这样的老手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战斗,深知各种操作模式的优劣,对于某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方法,不是不懂不会做,而是不去做。只有知道自己的选择,以及可能的结果,才会做到真正的从容与淡然。
期货老手的高级阶段到此算是基本结束了。有很多内容没有写出来,本人文字的表达能力实在有限,私下交流尚可,真要写得非常透徹,还是力有不逮。
虽然期货老手已经是可以在战场上成功生存的老兵,而且过的日子是很多新人所羡慕的,但是大家不觉得有些遗憾吗?这样的生活就是期货人应该有的状态吗?呵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切都都是进化发展的,穿越只有电视里才有,现实中还是稳步发展吧。三年或五年时间,能成为期货老手我已经很知足了,至于下一步,则是边走边看,不可强求。自然成长虽然慢点,但是很健康。
期货高手什么样?我也只是梦到过,见到的不多,做到的时候更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影精灵2pro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