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网民中印战争现在还有战争吗

现在世界上有哪些战争
帮你数数:
1、阿富汗反恐相关信息
2、伊拉克反恐战争
3、索马里内战
4、巴基斯坦北部反恐战争
5、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内战
6、墨西哥南部反毒战争。这个大家不大熟悉,但从2006年开战至今,7万军警与近万贩毒集团的武装分子打得昏天黑地,死亡已将近2万人。
7、印度的纳萨尔毛派左翼游击队起义。这个从1967年打到现在都没完没了,光去年就打死了上千人。
以上是年均死亡上千人规模的战争,其它的烈度稍小型的武装冲突大约还有20起左右。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巴以冲突,几十年基本处于战乱状态,这两天还算......
帮你数数:
1、阿富汗反恐相关信息
2、伊拉克反恐战争
3、索马里内战
4、巴基斯坦北部反恐战争
5、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内战
6、墨西哥南部反毒战争。这个大家不大熟悉,但从2006年开战至今,7万军警与近万贩毒集团的武装分子打得昏天黑地,死亡已将近2万人。
7、印度的纳萨尔毛派左翼游击队起义。这个从1967年打到现在都没完没了,光去年就打死了上千人。
以上是年均死亡上千人规模的战争,其它的烈度稍小型的武装冲突大约还有20起左右。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巴以冲突,几十年基本处于战乱状态,这两天还算太平的,但一旦冲突激化就直接是大规模战争。
哥伦比亚国内武装冲突。这个国家出了首都就无法无天了,除了政府军,有左派游击队(还分两支)、右派民团武装和贩毒集团,相互打作一团。
墨西哥的恰帕斯州的农民起义到现在还没了结。
也门政府军正忙着清剿反叛军队和新冒出来的基地组织分支。
印尼和菲律宾的国内武装冲突经常见诸于报端。
欧洲也不消停,我们不会忘了俄罗斯军队一直在外高加索忙着剿匪和平叛。
说实话,放在全世界范围和历史角度,这就算太平盛世了,珍惜吧!
非洲国家的部落冲突已经很难数得过来了。
饥饿问题全世界除了北欧那几个幸福国家(瑞典挪威等)不太可能存在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只是严重与否的问题,欧美日澳等发达国家很轻微只有极端少数人群存在饥饿问题...
正在进行的战争在理论上讲~~~~~~~~~~~~~~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好几场半结束了的战争;基本是美国在主导;如众所周知的 阿富汗 伊拉克\其他的就是...
还有好多呀。著名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就是武装冲突。伊拉克也有,还有不少国家的内战,象猛虎组织,车臣恐怖分子什么的。还有不少军政府国家也很乱的。但是都不能算做发生战...
这个问题比较大
你可以具体点吗?
比如:是近代的,还是古代的。
答: 那要看是什么兵种,如果是飞行员或潜水兵的话,是不可以的,其他兵种对于身体上的伤疤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因此,只要不是飞行员和潜水兵,是可以参军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答: 其实长征没什么军事意义,都是后来根据形势加的。如果非要有的话,那我就说几句吧:
⒈迫于当时形势,中共必须进行战略迁徙,而当时城市,县镇都还在国军的统治下。所以选...
答: 美国就民主了?还不是选一群人出来专政?一个人说的算不民主,难道100个人投票就民主了?其实性质是一样的,所有的事情都不通过人民同意不民主,部分事情不通过人民同意...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震撼:一个中国人在巴基斯坦的真实经历
我的图书馆
震撼:一个中国人在巴基斯坦的真实经历
2005年10月,一位成都网友乘坐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奇努克运兵机到了巴控克什米尔首府Muzaffrabad,在之后的三周里,行走在巴基斯坦数个地区和城市,他亲历了无法想象的感觉……巴基斯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习大大为什么对他们如此重视?全叔特约该网友撰文以记之。
  日,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和巴控克什米尔等地(克什米尔分印度控制区和巴基斯坦控制区两个区域,巴基斯坦这边小得多)发生里氏7.6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7.3万,350万人无家可归。10日,我从成都取道北京前往巴首都伊斯兰堡。
  13日,乘坐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奇努克运兵机到了巴控克什米尔首府Muzaffrabad。克什米尔是我只在成都报纸上看到过的名词,从没想过这辈子居然能踏上克什米尔的土地。
  这之后的三周里,我亲身经历了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大地震的援救行动,感受了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无与伦比的亲热(对,就是“亲热”,比“亲切”要热烈35倍),体会到这个近邻国家的确是中国每天25小时的朋友。
  时隔多年,旅行中的很多细节早已忘记,但是巴基斯坦人对我的那份热情劲儿终身难忘,在拉合尔、在曼色拉、在伊斯兰堡、在巴拉考特、在克什米尔、在国防部、在总统府……在巴基斯坦的每一天,我都沉浸在巨大的感动和震惊中。
  巴基斯坦人对我太好了,没别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我来自中国。这种好简直到了一种极不正常的、极度夸张的程度。由于历史和现实政治中的种种原因,巴基斯坦人给予我这名普通中国游客的热情,极好地证明了这个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友好和忠诚。
  我在各个城市作了不低于15组对象的询问,主要是了解他们对中美的不同观感。大约有11组对象的答案是:我们喜欢美国,美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爱中国,中国是我们的好朋友,更是我们的亲兄弟;
巴基斯坦人看到中国人通常很友好
  4组人的答案是:我们不喜欢美国,我们爱中国,中国是我们的好朋友,更是我们的亲兄弟。他们还告诉我,巴基斯坦有少数人只喜欢美国,不喜欢中国。他们认为那些人“不好”、“很坏”。遗憾的是,在巴期间,我没有遇到持这样观点的人。
  记忆深刻的事情有这么一些:
  1、走在大街上、商店里,每个看到我的巴基斯坦人,总会主动投来亲切的目光和微笑,每天都有一些人主动走过来和你握手,对话是这样的,“你是中国人吗?”“你真的是中国人!”“你是我们的朋友和兄弟!”“你去哪里,要不要我带你去”……
  有一天,走在大街上,一个中年男子拦住我,他提了一大兜当地特产的蜜枣,他请我吃;有一天,我打算横穿马路,大街上汽车多且快,一时踌躇,街对面正在打闹的一群青年(大约18、9岁)注意到我了。
  突然一起冲我跑过来,我当时刚到伊斯兰堡,以为遭遇不测,很紧张,转身走进旁边的商店,那几个青年过来找到我,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是不是要过马路,然后他们牵着我的手带我过了马路(作者性别M)。
  2、有一天我在小镇巴拉考特,当地几乎没有公共交通,其实即使有我也不愿意坐,因为当时已经在巴国待了几天,基本上对一个普通中国游客能调动什么社会资源非常有自信了。我只需要告诉街上开着汽车的人,我想搭他的车就可以。
  当天我搭了六辆私家车,在近百公里远的市区和小镇之间往返奔波,因为出差性质的原因,我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所以需要随时打听和了解附近地区的情况,以便作出决定。当然不是为了省钱,在巴拉考特,也没有出租车这种东西。
  赶羊的、卖菜的、军人、经商的、当地官员、小孩子、老人、闲逛的青年、蹲在路边的人……都主动给我指路,一些人坚持要送我矿泉水和口罩。到处都有陌生人要来跟中国兄弟握手聊天,我满脸黑灰全身汗水,其实不情愿在地震灾区接触那么多人的手,但是巴基斯坦人的热情无可抵挡。
  3、感情到了,飞机都要“刹一脚”。这句四川俚语并不虚妄,我在巴基斯坦就经历过,刹一脚的是巴军的美制黑鹰直升机。有一周的时间,我需要待在克什米尔灾区,但克什米尔灾区是荒山,少见酒店旅馆这种东西,有也被损坏了,我只能每天在首都伊斯兰堡和克什米尔之间往返。
  去的时候好办,国际社会在巴基斯坦开展大援救,美军(主要是海军陆战队,空军也有)、德军、日本自卫队、法军、意大利军、土耳其军、巴军的飞机还有联合国以及各国NGO的飞机都在伊斯兰堡附近巴国空军总基地集结。
  我只要每天早上8点以前赶到这个空军基地,随便找一个国家的飞机,给驾驶员同志套点儿磁就能上去。三周我大概坐过10多种直升机吧,就没坐过日本自卫队的,试过,但不让上,日本人脸还黑黑的。美国人最好说话,开始直接搭讪驾驶员。
  后来美军干脆搞了个登记处,每天要坐美军飞机的,也不需要任何证件,先登记,随便写个名字就能上,后来登记处的小伙子看到我就喊“Chungtu!where r u going”。
  回来的时候就比较麻烦,因为克什米尔当地的某个临时军用机场,每天下午五点要关闭,所以必须赶在五点之前回到那个机场。克什米尔很辽阔,我又不得不在一个很广阔的范围内奔波辗转,终于有一天,我迟到了,飞机没有了。
  克什米尔那个机场周围没有居民,于是找到一个在机场值班室里的巴基斯坦军人,这是一位上校。上校先生听说面前这位中国人要赶回伊斯兰堡,立即拿起对讲机操着乌尔都语一阵叽里呱啦。
然后告诉我,最后一架飞机已经起飞了,不过,他已经把那架飞机叫回来了。十来分钟后,一架黑鹰飞回来了,尘土飞扬,它是专门来接我的。朋友们,这是多么牛B的事啊,我当时激动得简直要尿裤子了。
  4、有一天,一架飞机把我送到克什米尔山里的一个军用货机基地。我从没到过这个基地,打听到基地负责人Fraiq上校的办公室,我请他派一辆汽车送我去首府Muzaffrabad市区。他迟迟不派车。我未免友邦惊诧了。
  何况这位上校还主动提及他在成都西郊一个大型工厂里学习过两年(他喜欢逛荷花池和春熙路,至于哪个厂,你猜)。他后来告诉我,他要给我看点东西,保证我不后悔。克什米尔日头很毒,我在山坡上闲逛了差不多1个小时,焦急无奈,汗流浃背,无计可施。好在后来看到了我终身难忘的一幕。
  这个货机坪很小,位于一个大山的顶峰,跑道只有一条,很短,大约两公里多一点,宽相当于一条八车道的大马路。这个跑道起降直升机没问题,但无法起降大型飞机。但是我看到一个黄色的大型运输机出现在货机坪的上空。
  这么短短的小跑道怎么降落这样大的飞机?然而,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这架运输机从远处飞来毫不减速,向着地面高速俯冲,在距离跑道不足10米的低空突然平飞并打开舱门。这时,不计其数的白色布袋从舱门中掉下来。
  等候在两边的上千灾民蜂拥而上,但被军人们死死拦住。很快,不足十秒,飞机离开跑道飞向远方,我正在惊叹巴军的创造力,飞机又盘旋一圈掉过头来,它轰鸣着飞回来了!新一轮俯冲空投开始了!
  等候在两旁的灾民开始在跑道上抢夺包裹。不到半小时,运输机在跑道上往返俯冲了7次,抛下近5吨的白色包裹。Fraiq说,每个包裹里都是毛毯和食水。我盛赞这种行为“Great”,Fraiq却指其“very crazy”,他说,他在空军服役21年,从来没见过这样空投物资。我意识到,这个救援场面是区别于其它
 5、在伊斯兰堡某一天,我到国防部拜访了一位巴军上将,名字是苏丹(音)。我打车到国防部,说我要找军方那位负责救援总调度的将军。我告诉警卫员我没有预约,当然如果要预约,我也可以预约。
  几番联系,原来这位苏丹将军本来不在国防部办公,但当天恰好在国防部,听说我是中国人,同意见我,我就进去了。见到了将军。有人要问了,这个将军多忙啊,有那闲功夫见你?是的,他让两个少将在门外先等着,和我聊了40分钟。
  他到过成都,巴基斯坦基本就是这么一个国家,穿长长的衣服、信伊斯兰教,大街上、商店里、酒店里……总有一股咖喱味儿,喜欢吃裹着牛肉或鸡肉的油炸面食,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劲。
  在伊斯兰堡和拉合尔这样的大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民风朴实,贫富悬殊,虽然人民教育程度不足,但自小受政府循循教导,爱华敬华,对中国人极其友好。在当时那个时间段,人们也喜欢美国。
  美国的价值观和流行文化无疑是鲜明的、强烈的,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山里一个放羊的残疾人,从未去过离家40公里外的小城市,但也会唱迈克尔·杰克逊的“beat it”,向往着电视上看到的麦当劳鸡肉汉堡。
  虽然随机询问的15组对象都表示中国是朋友加兄弟,但当我深入问他们中美之间更愿意去哪个国家旅游,他们还是统统都选美国。美国开启反恐大业之后,两国政府之间颇有嫌隙。今天巴基斯坦人民是更喜欢中国还是美国了?我不知道。
  我曾经反思,为什么绝大多数巴基斯坦人对我无比友爱,但是某些巴基斯坦人就冷静得多?后来总结出有两种巴基斯坦人见到我很淡定,一种是做涉外生意的,比如开高档餐馆的、卖传统手工艺品的等等;另一种是开奔驰的以及高档酒店和商店里的顾客,后一种人其实就是有钱人。
中巴友谊经久不衰
  全世界有钱人都一个样,高冷,衣着光鲜,目光随时看着远方(反正绝不会看着你)。这两种人因为见多识广,后者多半还在海外受过高等教育,知道像我这样的普通中国游客,其实不值两个钱,巴基斯坦政府对人民的爱华教育在他们那里不起什么作用。
  除了这两种人,普通巴基斯坦人对我可是蜜里调油。通过历届政府几十年如一日的宣传,他们知道中国给予了无数帮助包括粮食、大坝、化肥、工厂、药品、道路还有科技技术,项目有免费的,也有免息的,当然还有钱,总之就是各种好。
  他们相信,中国人也喜欢他们,对他们也很友好。当年回国后我曾许愿,如果我在中国街头遇到巴基斯坦人,一定也要友之爱之。记得有一年,新闻里说某央企山东籍的援巴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武装势力绑架。
  巴国上下动员了各种力量开展援救,请出了平时不涉世事的大阿訇出面调停,但最后还是出现了死伤。巴国上下各个层面向中国道歉。我脑补了这些场景,深信该事件让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感到内疚和不安。
  中国为什么对巴基斯坦特别好,这里面有地缘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这也的确构成了两国间的交往传统。这两年,中国政府提出一路一带的发展思路,巴基斯坦正是一路一带上的重要国家。看新闻说,两国签署了50多个协议,涉及金额近500亿美元。
  我看《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报道称,这项计划一旦落实,将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协助另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最大手笔投资。巴基斯坦对中国怎么样呢——他们是全球第一个全面采用中国北斗系统的国家,说明对中国非常信赖,这种信赖是毫无保留的。
  习总即将访问巴基斯坦。根据巴方媒体报道,中国和巴基斯坦近期将集中签订约90项协议及备忘,协议和备忘包括“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瓜达尔机场项目,以及核电、能源、基建、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另据英国媒体2日报道,巴基斯坦政府批准了一项从中国购买8艘潜艇的协议(大概率是中国最先进的柴电潜艇元级的出口型S20)。这一协议也得到了中国外交部的间接证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传统友好邻邦,双方保持着正常的军工和军贸合作,有关合作不违反国际条约,符合中国军品出口的一贯原则。与此同时,中国的武直10直升机已现身巴基斯坦。
  一口气可能继续拧如此众多的大项目合作,一次性出售如此大规模的高端军备,这是绝对的最亲密兄弟国家。这一方面说明进入印度洋是中国的战略需要,中国绝对支持巴基斯坦;另一方面也说明,巴基斯坦和中国彼此绝对信任,双方合作毫无障碍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中国只有一个铁哥们,那就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与中国铁到什么程度呢?1989年东欧剧变时我国也出现了动荡,在西方都制裁中国时,在朝鲜都不吱声时,巴铁毫不犹豫站出来支持中国!2008年4月,奥运火炬全世界传递时在西方遇到了严重困难,西方纵容藏独份子抢夺火炬、制造事端。
  而当火炬到了巴基斯坦,火炬被总统马车车队护送到传递地点,巴国总理和总统同时在起点迎接,最后的时候又同时在终点等待。2008年汶川5·12地震,巴铁把全国之内包括军队的战略物资帐篷都运到了中国,当别人问价值多少时,巴方官员说中巴友谊不是用钱来衡量的。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用枭龙战机护航,总统总理同到机场迎接。中国人到巴基斯坦,总是得到热情的迎接。而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同样慷慨,譬如,2010年巴基斯坦爆发巨大洪灾,中国向遭遇洪灾的巴基斯坦提供了超过15亿人民币的物资援助。
  那么,很多人会问,巴基斯坦是伊斯兰教国家,中国虽有2000多万穆斯林却并非穆斯林国家,为何中巴关系这么铁呢?为何这世界上只有这一个国家称得上中国铁哥们呢?为何中巴关系是全天候呢?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印度的存在,其次是因为巴基斯坦对中国地缘战略意义的提升。
  我们知道,历史上印巴都是英国殖民地,二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瓦解,印度这片土地上也开始独立运动。但是,由于北部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南部主要信仰印度教,最后在英国主导下完成印巴分治。由于印巴分治的领土分割是在短期内很草率完成的,自然会引发印巴的巨大矛盾,双方在1947年即因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爆发大战,这就是着名的印巴第一次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各占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宣布结束。
 第一次印巴战争与中国无关,那时中国还没解放。但是,第二次印巴战争就和中国有密切联系了。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时的国际环境是,中苏关系破裂,中美关系也未解冻并正与中国在越南进行较量,中印则在1962年刚刚爆发了中印战争并以印度溃败而告终。在这种时候,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非常好,已经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当时,巴基斯坦的主要盟友是中国和美国,巴基斯坦的军事装备主要都是美式装备。
  第二次印巴战争起因又是没有划清的边界问题,双方因此大打出手。当时中国明确支持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总统1965年3月访华期间,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就曾向其明确承诺,如果印度侵略巴基斯坦,将军队开入巴基斯坦境内,中国将支持你们,那时候看巴基斯坦需要中国做什么。另外还表示,如果印度进入中国,中国也可以进入印度,如果印度打巴基斯坦,中国就可以抄印度的后路去德里(相关内容见《外交评论》第三期《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援》,作者成晓荷)。
  中国明确对巴基斯坦方面如此承诺,实际上就是准备好了随时介入战争。之后,印巴战争果然越来越激烈,巴方处于严重劣势。中国刚开始主要是外交和舆论方面的声援,后来中国方面由毛主席确定了军事介入。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却是支持印度,其政治目的是试图借此推动亲美政权上台,从而进一步遏制中国。那时候,由于巴基斯坦的装备基本都是美式装备,美国保持“中立”(对巴军事禁运)的结果就是支持印度,本来就弱于印度的巴基斯坦,整个国家实际上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这个时候,中国担心巴基斯坦内部因为外部巨大压力导致亲美势力政变,于是决定改变过去外交舆论上的支持策略,转而开始进行军事支持。中国军事支持非常给力,中国不但援助普通装备,甚至援助巴基斯坦包括T-59坦克和米格-19战机,有很多军事装备都是直接从我军装备中调拨。
  就在巴基斯坦危在旦夕,军事要塞拉合尔濒临失守之时,中国果断出手,拔掉了中印边界印控工事,然后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即限印度3天时间拆除中锡边界上的所有工事,立即停止中锡边界的一切入侵活动。中国的这一通牒和一系列行动,震动了美国和苏联,他们担心中国的介入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大战,从而影响自己的战略利益。于是,在通牒后的第二天安理会即通过决议,限令印巴3天内停火。于是,印度很快拆了中锡边界的工事,偃旗息鼓回家了,第二次印巴战争就此结束。
巴基斯坦街头的中国标语
  第三次印巴战争,是印度扶植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搞独立,1971年11月在东巴基斯坦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在苏联的支持下出兵东巴基斯坦。12月战争扩大到了西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无力招架,军事重镇拉合尔再次面临失守,巴方求救中国,中国政府再次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在中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下,印度宣布停火。这次战争的结果是,东巴基斯坦获得独立,成为今天的孟加拉国。
  2008年,因为印度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印度一度将责任归于巴基斯坦,甚至试图因此发动战争,最后在中国强大压力下印度放弃了战争幻想。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完整的存在,是因为背后有中国的支持。否则,实力远强于巴基斯坦的印度,不知道会侵略多少巴基斯坦领土。印巴之间的平衡,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背后支持巴基斯坦。
  因此,对巴基斯坦来说,中国就是巴基斯坦的命。本来,美国也是巴基斯坦的最重要盟友,从原来巴基斯坦大都是美式装备可见一斑。但美国在印巴战争中不但不支持巴基斯坦,还背后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实施武器禁运。看当时的形势,可见巴基斯坦是多么的困难。关键时刻,是中国这个真兄弟、真朋友出手,三番五次挽救巴基斯坦。
  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原因,巴基斯坦无论谁上台、谁执政,都会把和中国的关系放在第一位,都会把中国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无论任何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尽自己所能支持中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称巴基斯坦为巴铁的原因,也是巴铁为什么那么铁的原因。
  相比过去,今天的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比过去更加重要。如今,巴基斯坦不但是中国平衡印度的重要地缘“兄弟”国家,还是中国进入印度洋联通中东、非洲和欧洲最近的一条路,中国武装巴基斯坦,就相当于拓展了自己在印度洋的势力范围。巴基斯坦还是中国陆地上贯通伊朗影响中东格局的最重要支点。
  基于此,中国不但会在政治、军事上大力支持巴基斯坦,在经济上和巴基斯坦紧密合作战略意义也极其重要。而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巴基斯坦作为陆路联通“一带”和“一路”的一环,作为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南线的一支,其地缘低位越发凸显。特别是,在美国撤出阿富汗后,中巴合作再无任何大的障碍。因此可以预见,这次习总访问巴基斯坦将会展开N多项目合作,中国会对巴基斯坦进行更大力度的全方位扶持。
  中巴关系是全天候的伙伴关系,就亲密程度而言,全世界无出其右。巴铁,还会继续铁下去,这是历史铸就的生死与共的兄弟国家!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印之战全世界只有巴基斯坦支持中国;古诗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农业时代相比;胆固醇都是吃出来的,2010年中国人的人均肉食量;稍早之前,中国在2008年奥运会中第一次取得了金;笔者还记得小时候,一到有什么比赛,大家就会吐槽:;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现代体育是工业化社会之;人的体能来源于肌肉,长肌肉需要蛋白质,蛋白质主要;比如刚才说到的印度,每年
中印之战 全世界只有巴基斯坦支持中国
古诗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农业时代相比,工业化社会最大的不同也许就是食品变得丰富,以至于普遍体重超标,没人担心变成路边的冻死骨,倒是人人都害怕心脑血管哪天爆掉。 胆固醇都是吃出来的,2010年中国人的人均肉食量达到了60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40公斤),超过了我们最富的邻居日本(46公斤),与我们都以为富得满地流油的沙特阿拉伯(58公斤)大体相当。除了科威特、阿联酋、新加坡那几个城邦之外,在亚洲大国中仅次于以畜牧业为主,只有肉没有菜的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稍早之前,中国在2008年奥运会中第一次取得了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第一,到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已经没人关心中国得多少金牌了,因为现在的亚运会又被戏称为“第二全运会”。 笔者还记得小时候,一到有什么比赛,大家就会吐槽:“中国有十亿人,为什么就拼不过那些只有几千万、几百万人口的国家?”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现代体育是工业化社会之间的游戏,农业社会的人口再多,比科技不算数,比体能也不算数。这里没有瞧不起人的意思,以前旧中国也参加过几次奥运会,连个名次都没拿过。现在的印度人口比中国少不了多少,2008年奥运会只得了一块金牌――相比之下朝鲜还有两块。 人的体能来源于肌肉,长肌肉需要蛋白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食。国家之间比体育,只有能吃到足够多肉的国民才能算作人口基数。肉是粮食变的,牲畜要吃饲料,饲料中大部分是玉米、豆粕、米糠、黑麦、大麦、糙米之类粗粮,没有多余的粮食就没有肉。 比如刚才说到的印度,每年的人均粮食产量不到200公斤,最近几年更是下降到180多公斤,比号称“饥荒”的朝鲜或者中国的“三年困难时期”还要少一大截(人均210公斤左右),顶多满足口粮需要,自然没有多少余粮养牲畜。当然印度也有人均7公斤的肉食量,实际上是几百万富人和一千多万中产阶级在吃肉,也就是印度能和我们拼肌肉的人口基数只有我们的几十分之一,所以我们奥运会上的金牌比印度多近100倍。 与我们三年困难时期想方设法进口粮食不同,印度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粮食出口大国,每年要出口上千万吨。笔者经常去中东,中东的所有超市里粮食区的货架有一多半摆满了印度大米,而且印度大米也是最便宜的。到2007年印度人均粮食产量跌破了190公斤以后,印度才颁布了粮食出口禁令。不过即便是有余粮出口的年景,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也没有超过我们“三年困难”的时候。经过了三年禁而不止的粮食出口禁令管制之后,印度再次开始出售大米,随即恢复了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地位,只不过这个冠军并不是什么荣耀。为了有余粮可卖,也为了保证百分之几的富人和中产阶级有肉吃,需要有1亿穷人被拐卖作地下奴隶,以便把口粮压缩到最少,另外还有上千万人要到中东去打工。 粮食是地里长的,说起农业中国人什么时候都忘不了说一句“人多地少”。印度的粮食安全问题要比中国严重得多,不过印度的地却并不比中国少。中国前几年说要保住19亿亩耕地不动摇,这几年又说要保住18亿亩耕地不动摇,印度的耕地有24亿亩,人均耕地2亩,比中国要多出一大半。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差不多400公斤,每亩地年产量350公斤左右,印度的平均亩产却只有不到100公斤。 单产低不是印度的水土或者气候不好。印度是热带国家,水稻一年三熟,印度全国的平均降雨量将近1200毫米,相当于中国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印度自称有1/3的国土是“干旱地区”,不过印度给“干旱地区”定的标准足够把我们气死――年均降水是750毫米――相当于我们淮河以南和江汉平原――还是鱼米之乡。笔者没去过印度,不过有几次坐飞机经过,不管走哪条航线,不管什么季节,只要天气好,放眼望去印度都是一片翠绿,其实不用坐飞机看,打开卫星地图就一目了然,印度是一片绿,中国是一片黄,巴基斯坦也是一片黄。 而且印度人70%是农民,其中一半是佃农。我们名义上只有一半农业人口,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还在城里打工,家里干活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印度用全世界最多的农业劳动力种全世界最大、全亚洲最好的一块地,自己却处在挨饿的边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关键原因在于化肥。 粮食来源于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养分,自然界提供的养分很有限,现代农业主要靠化肥人工补充。中国现在每年的化肥消耗量是5000万吨,每亩地要用将近30公斤,印度只有5公斤不到,差出去5倍,印度的庄稼差了这么多养分,自然就打不了我们这么多粮食。除了化肥,现在农民种地靠农药、除草剂,灌溉靠水利、水泵,耕地、收割靠农业机械,育秧靠大棚、地膜。综合起来我们现在每年的粮食平均亩产是农业时代的5倍。 日的《人民日报》有一篇通讯,标题叫《迁安、抚宁、卢龙等小麦亩产百余斤――丰收的象征》,也就是说当时亩产百斤就叫丰收。1949年中国人均耕地是3亩,人均粮食产量207公斤,亩产不到70公斤,这是算上每年套种的豆类、土豆、白薯之后的数字。现在我们拿豆子做点心,白薯当零食,土豆当蔬菜。如果把这些扣掉的话,当时我们的谷物产量只有不到8000万吨,人均只有140多公斤。而这个时候印度的谷物产量近6000万吨,人均160多公斤。 所以当时印度人均寿命是41岁,我们才38岁。其他社会发展水平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个差距:印度的城市化率是17%,中国是13%;印度人均GDP是170美元,我们才100美元;印度的发电量是49亿度,我们是43亿度。在这个数字的背后,印度当时的化肥产量是我们的4倍,当然4倍也没多少,才2万吨。我们当时只有两个化肥厂,使用的是最老的技术,年产量一共只有5000吨,肥效还不如一个大城市每年制造的大粪。除了化肥工业,印度还有英国留下的工业基础。钢产量是我们的8倍,生铁产量是我们的7倍,水泥产量是我们的4倍,铁矿产量是我们的2.7倍,石油产量是我们的2倍,铁路里程也是我们的2倍多。说实话,刚解放的时候我们对印度只有仰望的份。 和我们相比,印度的外部环境也好得多。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和东北亚,顾不上南亚,所以美苏在别处大搞军备竞赛,在印度大搞送礼竞赛。整个冷战期间,印度都是要啥有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全世界从来没有卖核潜艇的,俄罗斯却把核潜艇租给印度用。美国把战略空军当成心头肉,名字上带“战略”俩字的飞机很少外销,印度却能买到其中先进的C-17战略运输机,还是第一大海外用户。不光是美苏如此,德国的看家本事是造内燃机,其中最核心的是坦克发动机,美国都只能买成品,印度却能买到全套技术,只是买了技术也没造出合格的来。 现在如此,以前更夸张,1957年英国向印度提供了“风神”式喷气式战斗机的图纸,1961年又为印度设计了“胜利”式主战坦克,都是当时相当先进的技术。当这一代英国武器落伍之后,苏联人又送来了更先进的Mig-21战机和T-55坦克,再之后是Mig-23和T-62,Mig-29和T-72,Su-30和T-90缮解放初期,苏联曾经提供给我们156个大型工业项目,基本上都是国防工业和相关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工业。后来对印度,苏联也提供了100多个大型成套项目,也是引进苏制武器的配套产业,和给我们的东西相比先进很多代,总价值也比给我们的多近10倍。之所以项目总数比我们的少,是因为印度看不上苏联的钢铁、冶金、化工、汽车技术,这些行当都是买的西方设备。 发达国家对印度的态度是“有钱的捧个钱场”,不发达国家也得“没钱的捧个人场”,别人不说,我们在1962年中印战争之前没少给印度帮忙,印度人不知好歹发动中印战争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一个巴基斯坦支持我们,其他穷国都在给印度捧场。教训了印度一顿之后,我们还是把军队撤回到了战前的位置,可谓仁至义尽。 既然没有外部威胁,印度作为一个实行多党制的民主国家,自然会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这时候美国为了对抗苏联的“输出革命”政策,针锋相对地搞了一个“绿色革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通过让发展中国家购买美国的化肥、农药、优良品种、农业机械、灌溉设施等等,改善本国的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消除穷国爆发革命的土壤。 印度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好事,20世纪50年代,印度就靠美国贷款购买美国化肥、美国农药,搞起了“绿色革命”。一直到今天,印度仍然是美国化肥农药的最大海外客户之一,也是除美国之外,全世界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产地。 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靠美国的化肥农药把粮食亩产从1950年的35公斤左右提高到了近50公斤,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们这时候正好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连毛泽东都在吃红薯,还要忍着胃酸公开说好吃,此消彼长之下印度人便趁机挑起了中印战争。 如果按照中国人几千年总结下来的历史经验来判断,1962年的中印战争不管输赢,我们都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局。那个时代我们腹背受敌,全世界都在帮印度说话,北约华约两大集团直接送来了军火,第三世界全体打酱油,这说明冷战双方正在对我们进行最后的战略合围。 但是很显然,我们没死,还把这个局走活了,一直走到今天这般光景。这其中的道理即便到了今天也还是有一大票人不能理解。不知道有多少知识精英一直纠结在1960年前后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之类的口水之中。 天灾也好,人祸也好,反正我们走过来了,天也没塌下来,而且路越走越宽,就像上一章里说到中国这几年的高速增长同样让很多人没法理解一样。我不得不说,中国几千年来积累出的治国谋略,生存智慧很多都已经过时了,要不然中国近代也不会混那么惨。
1962中印战争:印度的大国之梦破碎 中国、印度几千年都是农业社会,并没有形成适应工业化时代的思考方式。拿着农业时代的逻辑去理解工业化时代,制定生存发展的战略,必然是南辕北辙,搞不好就会作茧自缚,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反面教材。 1962年印度看明白自己占了天时。在中国和美苏闹僵之后,印度已经成了美苏的座上客,如果能从中国身上刷出一场胜利来,自己就可以当第三世界的领袖了。当了领袖自然有当领袖的好处,将来代表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讨价还价,中间免不了可以捞不少油水,这就是封建社会包税人地主的典型想法。 天时是敌人的,地利也不在我们这边,打个比方,我们的藏南地区相当于印度家门口的一堵墙。虽然是高原,不过印度的公路直通山下,印军有多少人就可以上多少人,重炮可以直接拉上战场。印军派了一个军来爬墙头,后面调动的二三线部队更是多达十几万。我们隔着一个青藏高原,交通极为不便,旧中国,直到建国之初,中央政府派个官员去拉萨通常都是绕道印度。这样的交通条件换了一般国家只能得到一条结论:后勤无法支持作战,然后也就罢兵议和了。至少在抗日战争时期,西藏地方政府拒绝重庆国民政府订购的武器过境,国民政府就一点脾气没有,只有求美国人空运。 解放军虽然忠勇能战,但也只能就地拢拢凑了1万边防部队,重武器只有少量无后坐力炮和迫击炮。1万多边防军和敌方1个军辖十几个旅,五六万人的兵力对比在这摆着,地图上那点居高临下优势完全不值一提,更不要说印度后面还有多少部队可以随时增援。仗打到最后一个多月,我们才又调来一个师的援兵,只带来了几门榴弹炮和少量汽车。这并不是我们反应不够迅速,而是需要边行军边修路,实在是已经到了我们后勤能力的极限了。从战后的统计数据也能看出双方后勤补给能力的差距,我军打这一仗总共消耗了2万发炮弹和70万发枪弹,缴获的炮弹倒有8万发,枪弹400多万发。 印军打败仗,也不是因为士兵太烂,印军的主力第四师是参加过“二战”的王牌部队。“二战”中这个师在英军序列中从北非打到意大利,英国人每次有自己啃不动的骨头就让印度人上,自己顶不住的时候还是印度人上,以至英国人当年有句笑谈“不流尽最后一滴印度血,我大英绝不屈服”。这个师的锡克旅、旁遮普旅,几乎个个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库尔喀联队则长于白刃突击。这些印度部队作为英军的炮灰,在德军的千锤百炼之下,每个能活下来的都堪称精华中的精华。 解放军的重火力和北非、意大利战场上的德军完全无法相比,轻武器比“二战”时候的德军强不了多少。但是几场战斗打下来,印军这些王牌军全交代了,参加战斗的9个旅被歼灭了6个,剩下3个重创,阵亡5000人,被俘4000人,我军只损失了700多人。 为什么这样一场对印度来说本该顺风顺水的战争却打了个一塌糊涂?我军在打仗的时候发现,消灭印军一个旅部,就等于歼灭了一个整旅,打死一个班长,一个班就立即丧失战斗力,士兵顿时斗志全无,甚至乖乖坐在地上等着被俘。印度兵跟着英军打“二战”的时候就经常有英国军官被打死之后整支印度部队当场不知所措的战例,没了英国主子发号施令,印度部队不但不会继续进攻,也不会有组织的撤退,甚至连撒丫子溃逃都不会,就那么傻愣愣地在敌人的火力下等死或者束手就擒。 这只能说印度人是当顺民当到家了,英国人统治了印度200多年,英国人以前,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建立的莫卧儿帝国还统治了200多年,再早还有一个德里苏丹国,也是中亚人建立的,再往前则是由更早到达印度的雅利安人统治。雅利安人为印度留下了种姓制度,自己是高等种姓,波罗门(僧侣、祭司)和刹帝利(武士、贵族)、原住民则是低等种姓。 中国当了100年半殖民地,现在还有不少人为汪精卫叫屈,以上海租界里的“民国范”为荣。印度几千年都是殖民地,有点独立自主意识的人不被杀掉也会被气死。剩下的顺民畏惧主子甚于怕死,主子让打仗的时候,可以是最一往无前的炮灰,主子让干活也可以是最勤劳的奴隶,英国人在的时候,印度发展得比“老大中国”强得多,同时还能给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当地基。主子拍屁股一走,顺民就傻眼了。第一件事就是四处寻找新主子,所以“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里印度既亲苏又亲美,同时还保留着英联邦成员的身份,又当社会主义又当资本主义,对德法日和东欧各国也都笑脸相迎,把资源和市场拱手相让。 在同一个时代,中美对立,中苏反目,中国的外援断绝,面对美苏两个虎视眈眈的超级大国,只能靠自己。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样板戏也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于是中国就有了两弹一星,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在印度靠美国贷款和美国化肥、农药进行“绿色革命”的时候,一场“靠自己的绿色革命”也在中国悄无声息地发生了。1958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了2亿吨,就算是1958年有“放卫星”的嫌疑,之前几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也已经达到了1.9亿吨,但是直到中国爆发本土绿色革命之前,1969产量年仍然只有2.1亿吨。即便那时候在农业上奉行的是“以粮为纲”的政策,把所有非必需的农副产品全都停掉,节约土地和人力来保障粮食生产,但是仅仅靠人的双手,从土里刨不出多少产量来。 现在中国每亩化肥施用量近30公斤(纯养分),如果换算成养分相同的粪肥,至少需要1吨,那时候中国人均耕地2亩多,一个人一生产生的排泄物积成肥料也只有七八吨,每年平摊到每亩土地上不过相当于一捧化肥。 所以无论怎么努力,粮食产量必然会卡在这个水平,这不是经济学,只是生物学。 但是从1970年起,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开始以平均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增加,1962年我们的粮食总产量是1.6亿吨,到1978年实行农村承包制改革之前,粮食总产量已经突破3亿吨,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超过320公斤。这个变化是在1978年以前发生的,显然不是靠积极性,也不可能是由于中国忽然找到了很多大粪。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完全掌握了化肥、农药制造技术,开始大规模建设化肥厂。 这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和过往的王朝兴衰相比,这一次中国的粮食产量开始稳定地超过人口增长,中国人从此永远告别饥饿,也将永远告别“一将成名万骨枯”的王朝周期率。 现代化肥工业最重要的部分叫合成氨工业,合成氨工业生产氨,氨则是制造几乎所有氮肥、磷肥的基础原料。新中国成立前留下两座合成氨工厂,20世纪50年代又建了4座,20世纪60年代建了20多座,到1970年总产量也只有200万吨,不到现在化肥用量的1/20。那时候中国人还在饿肚子,为什么不能多建点呢? 不是我们不想建,那时候我们实在是没那个技术,想建也建不起来。欧洲人19世纪中期就发现了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但是真正建造出能够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氨装置是20世纪。合成氨的原理是我们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内容,到现在我只记得一个“高温高压”,高温是三四百度,高压是几十到几百个大气压,介于19世纪末的战列舰上用的高压汽轮机与20世纪的潜艇壳体之间。设备管路需要承受的压力更高,大约是炮管的1/10,所用的原材料也是和炮管差不多的合金钢无缝管。 所以19世纪末西方列强造了几十年巨舰大炮,到20世纪初就能造合成氨设备了。现在,哪些国家能独立设计建造下潜深度几百米的潜艇,哪些国家也就能建造年产几十万吨的大型合成氨设备,能得到吃不完的粮食。大炮和黄油在工业时代根本就是一回事。 合成氨工业最初并不是用来做化肥的,而是做炸药,巨舰大炮就意味着一发炮弹几吨重,两条战列舰对打一个小时要消耗几百上千吨弹药,旧中国全部的合成氨产量也不够一场大海战消耗,列强们对炸药的巨大胃口为合成氨工业提供了一个必须出现的理由。中国在巨舰大炮时代是旁观者,自然也就错过了巨舰大炮时代的技术积累和产业积累。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最大的一条国产军舰是2700多吨的“平远”号,很多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材料还是进口的,当时日本最大的国产战舰是4000吨,关键零部件同样是进口的,那时候中日之间并没有多大差距。 不过,甲午战争我们打败了,赔掉了2亿多两银子,曾经在战场上重创日军旗舰,自己中弹数百发,无一处被击穿的“平远”舰成了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绝唱。日本打赢了甲午战争,拿着我们赔的银子去建造新军舰、新大炮,开始积富积强。我们把银子赔光,再也造不起战舰。从此我们所失去的技术积累、产业积累就此成了日本人的发展空间。 20世纪50年代,我们从苏联得到了156个工业成套项目,其中就有制作炸药、大炮、潜艇的工厂,但是苏联人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用这些技术造一座化肥厂,我们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经过十几年艰难的探索,到1970年,我们的“济南”号驱逐舰和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两条主战舰艇都使用高性能汽轮机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合成氨成套设备的建造技术,随后一口气建了几百套合成氨装置和上千个化肥厂。 有了工厂就有化肥,从1970年之后,平均每年化肥产量增长100万吨,1975年之后每年增加200万吨,相当于1970年的化肥总产量。而在这之前,由于没有突破关键技术,我们建化肥厂还必须进口关键设备,20世纪60年代我们的化肥产量平均每年只能增长20来万吨,对应的粮食产量起起伏伏,10年只增长了3000万吨(按1958年算),印度同期靠买化肥,买设备造化肥,粮食产量也增长了3000万吨。 数字是繁琐的,但把这些数字堆在一起,又一次无可争辩地表现出了一个指数增长态势。农业化社会并没有什么指数增长,所以用农业社会的思维做出的政策很难考虑到自己会被别人的工业化指数增长甩掉。 农业社会只有一种指数增长――王朝更替的时候,流民的增加是指数式的,这个指数增长总是创造一些历史奇迹。所以我们在被逼无奈的时候,没有放弃努力,而是干脆懵懵懂懂地决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结果奇迹就降临在我们身上。印度几千年都没出过陈胜吴广,不知道啥叫指数增长,不知道啥叫滚雪球,自然就错过了和我们一起打开物质财富指数增长的阀门的机会。 工业都是相通的,我们的农药工业、农机工业也按照和化肥工业差不多的路数发展起来。以指数式增长生产出化肥、农药、水泵、农业机械、地膜和塑料水管,保证了中国粮食亩产增长保持在平均每年10公斤以上,远远高于人口增长率。与此同时,印度的粮食亩产量平均每年增长不到2公斤,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量增长速度逐渐开始低于人口增长速度,到了印度的90后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就算把裤腰带勒断,也不可能再勒出余粮用来出口了。 这些数字说明,当我们开始积富积强的时候,印度开始积弱积贫。现在中国的粮食可以吃一半,另一半喂猪、喂牛、喂鸡,自己吃肉。每年吃的肉比印度人多10倍,每届奥运会金牌比印度多得多。 从笔者记事起,批评中国独立自主搞工业就是时尚,现在仍然还有这样的人。在很多知识“精英”的眼里,中国只要独立自主就肯定错过了点什么。但是错过了什么呢?中国和印度都是从殖民地半殖民地起家的农业国,我们错过的大概就是印度拥有的。可是印度又拥有什么呢?印度招标买三代半的“阵风”战机的时候,我们的四代机已经在天上飞了,印度靠购买国外的技术试着搞两弹一星的时候,我们已经能把两弹一星打下来了。 印度还拥有百年老店塔塔钢铁集团,世界第一大钢铁公司“米尔塔”的总裁是印度裔,印度是世界第三大铁矿出口国,印度从始至终都可以买到任何先进技术,还有美苏俄日欧联合国三天两头地送来各种援助、贷款缮我们没有这些,我们只有十几倍于印度的钢产量。和1949年只占印度1/10的钢产量相比,我们拥有的只是里里外外100倍的变化。我们拥有的只是一个世界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我们拥有的,只是“靠自己”三个字。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中学教育、专业论文、38中印之战 全世界只有巴基斯坦支持中国等内容。 
 中国解决中印领土之争最佳方法 中印之间有三块有争议...五十年后的世界将会是这样的: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这不是说克什米尔不重要,主要涉及到巴基斯坦 的感情,...  德国一针见血:中国为何如此重视巴基斯坦-头条网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据德国媒体报道, 经常有人对中印关系寄予高大上的希望,各种不切实际的绮丽 幻想不断...  总结巴基斯坦国内反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理由,主要有...当然,不论是“中巴经济走廊”,还是“孟中印缅经济...并在自愿 平等的基础之上签订的;换而言之,中国在...  (周恩来《关于中印边境自 卫反击战的十个问题》,《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册) ...在这场冲突中, 公开表示支持中国的仅有北越、朝鲜、缅甸、巴基斯坦、 阿尔及...  战 争的失利使巴基斯坦意识到, 要想维护国家的主权...中印的冲突是有限的,西方国家 没有必要向印度提供...在整个80 年代,中国一直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巴基斯坦,...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印关系取得长足发展,而...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啊,那可是蓝星 上的...那意思就是中国 和巴基斯坦如果不做盟友就是...  全世界有六个国家欲要和中国决一死战_军事/...弹到中印边境等等, 把针对中国的举措叫嚷得...个就是 针对中国的,现如今的“空海一体战”...  当时的伊斯兰文明,综合实力远在印度文明之上;而印度...对美国来说, 大力支持巴基斯坦, 一来力有不逮, ...而从中国角度来说, 西藏归属中国的现实,决定了中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基斯坦人看中印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