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2岁男大专大三,两年来只是混日子的工作,什么也没学到,感觉前途迷茫,在一家公司当普工,谁能指导我?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本类最新08-2808-2808-2808-2808-28&
(美文,情感美文欣赏) - 常阅读,多交友!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大学生村官园地
敢问村官之路在何方?李源潮肯定“重庆模式”谈成长
敢问村官之路在何方?李源潮肯定&重庆模式&谈成长
&& 读2011《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有感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学生上山下乡当&村官&的热潮不亚于七十年代的&知青热&。自2008年国家全面落实大学生村官政策以来,已有三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已达到22万人之多。其中今年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村官有6万名,大学生村官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也给当代大学生就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然而,通过阅读最新出版的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主编的2011《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及在基层的细心观察,笔者发现这个社会群体目前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一些地方领导对如何用好用活这批&村官&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据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 &村官&计划。从2008年开始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热持续升温,这些村官各有其特长,因为他们毕竟是通过&凡进必考&才有幸迈入了这道门槛。他们之中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城乡统筹、村镇规划以及农牧专业等,可以说书本知识已经具备,这些大学生村官,既是一定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又是工人阶级在一定时期内的重要补充力量。他们现在渴望的就是如何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然而现实确给了他们许多无奈和困惑。
一、经济待遇低,部分地区无&三金&保障
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维持在800元/月左右的水平,普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远远低于中组部提出的按照当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水平确定的补贴标准,相当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有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反映,其所在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没有&三金&待遇,并没有按照当初考取村官时出台的政策给予兑现。经济待遇过低,对许多已成家育子的大学生村官来说,随着当今物价水平的上涨,加上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额外花销,早已不能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在离职的大学生村官中,因待遇过低而辞职的占九成,通过网络、媒体和电话投诉等各种渠道反映大学生村官待遇问题的占到100%。
大学生村官是新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对比还流浪在社会上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算&幸运儿&,至少他们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也是光明的,他们有盼头、有奔头、有想头。但笔者认为他们的待遇还是很差,因为现实中他们的工作都已经延伸到乡镇了,他们比很多公务员还累,然而他们所得到的也就是财政拨款给村官应得的那点基本生活费,乡镇有良知的领导还能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我看有很多就没有把他们&捡到篮子里&,总认为年轻人应该吃苦,人生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而村官呢,他们敢怒不敢言!只因为以后的推荐、考核、考察、评比都还要靠乡镇&父母官&帮忙美言几句!
二、出路政策&实际就业,自主就业成摆设
据2011年最新出版的《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将有6万名大学生村官面临分流,2012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7万。《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95万名大学生村官有了创业项目,其中独立创业的5916人,合作创业的1.36万人。面对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许多省市开始出台期满政策,但实际意义并不理想,待遇低,成为许多大学生村官不愿意续聘的重要原因。考公务员成为绝大多数人员的选择,但是公务员队伍吸纳能力毕竟是有限,公务人员也趋于饱和,吸纳比重将逐渐下降,考取难度非常大,很多大学生村官最终不得不放弃。对大学生村官的专升本、考研政策,不具备多大的吸引力,因为毕业后又要面临找工作的竞争压力。大部分村官还要走自主就业的路,许多大学生村官乐意在农村创业,但是因缺乏创业资金而不得不面临再次失业,重新流入社会踏上寻找工作的漫漫长路。最终,大学生村官再次陷入尴尬的创业难和就业难的两难境地。
三、77%的村官称曾被借调到乡镇,甚至1/3大学生村官存在不在岗现象
据最新出版的2011《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8年至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地区有1/3左右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不在岗,中部地区有超过1/3的大学生村官每周到岗时间不到5天。2010年9月进行的调查再次显示,有77%的大学生村官有被乡镇借调的经历,其中23%的人被长期截留到乡镇而不在村里工作,甚至部分地区村官表示该地区有三分之一的村官存在长期在外务工,不在岗的情况,并且补贴一直在领取,每年年终考核均合格,甚至被评上优秀。这些不在岗的村官,在社会上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仅在年底考评时才出现一次,乡镇村委两级干部迫于其所持有的&后台&关系对不在岗的情况视而不见,甚至包容纵容。
不知什么原因,近年来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的随意性相当大,&借调风&盛行,&借用&一词成了时尚,县属部门差人,找乡镇借、大镇差人找小乡借、条件好的乡镇差人找边远地区借&&如此种种。凡借之人没一个还回原单位的,因此乡镇都显得人手紧缺。于是大学生村官也成了&借用品&,据调查了解有99 %的村官没有专用,美其名曰把他们安排在一个村,其实质就在负责乡政府某个部门或某个方面的工作。因为大学生听使唤,他们刚步入社会,又有激情又听话,电脑也熟,只要给事做,待遇也不谈。有的村官一年就很少有时间去做自己所在村里的工作了,一年两年以后,也许没多少村民能认识他们。
四、考核合格均享受加分政策,在岗村官称&不公平&
在各省地市级和县级事业单位招考考试中,基本上每个地区对符合一定工作年限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均享有地市级加5分,县级加10分的加分政策。这一政策遭到大部分在岗的大学生村官的反对,尤其是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许多长期不在岗且一直在领取补贴的大学生村官在享有同样的照顾政策,这无疑对一直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形成竞争压力,造成非常不公平的待遇。&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样的大锅饭政策对在岗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
五、评选先进村官,存在靠关系,走路子现象
部分地区大学生村官反映,当地政府评选的&优秀村官&&先进村官&&十佳大学生村官&等优秀村官评选活动,完全是再暗箱操作。有村官爆料,其地区评选的优秀村官活动,因长期请假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却榜上有名,受到重奖,而长期在岗的工作成绩杰出的大学生村官却得不到表彰。这种暗箱操作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严重挫伤了在农村基层工作优秀村官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一部分村官辞职,人才大量流失。评选优秀村官活动,靠关系,走路子,这种做法是危险的,是不公平的,更是万万不可取的。
六、创业资金缺乏,优惠政策不够
一部分出身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愿意在农村创业,但是某些地区乡镇并未真正落实政策帮助其在农村创业,而是假借大学生村官的名义申请国家帮扶资金,投资在乡镇企业,大搞形象工程建设,国家的优惠政策并未真正落实到大学生村官身上,造成他们创业激情受挫,进而造成他们对自主创业的迷茫。当地乡镇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起到积极的帮扶作用,反而引起当地大学生村官的反感情绪,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也变成一纸空文。
七、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把大学生村官当&临时工&用
绝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大学生村官重视度不够,不注重后续培养,只管&拿来&用。有些乡镇把大学生村官借调到乡镇当&临时工&使用,只要大学生村官能做的工作,尽量压倒他们身上,美其名曰&免费的临时工&,乡镇财政也无需负担他们的补贴。许多被借调的大学生村官称大都任务繁重,事情繁琐,有的大学生村官除干村里的工作外,还承担乡镇的打字员、通讯员、计生员、农保信息员和人口普查员等多种职务,身兼数职,一个人干多个人的工作量,沉重的工作压得他们透不过气,许多大学生村官自嘲自己的工作是&牛马工作&,甚至有的大学生村官被累得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而相比某些乡镇干部,整日清闲得忙于觥筹交错的腐朽生活中。这种&临时工&的用法,对大学生村官来说,既不能实现其个人价值,又违背中央政策的初衷,对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一种损伤。
八、现实条件导致难以长久立足。我没到外面的世界去调研,我只知道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贫困山区有这些现象,大学生在所分配的村难以立足,也难以插手,无所适从,究其原因在于:一是缺乏吃苦精神,难以适应现实条件。我们有很多村办公条件还相当差,即使有办公用房的,也形同虚设。大学生村官多是外地人,吃住行都没基本的保障,加之初来咋到,一看条件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村里的办公条件与农民的小康步伐都相隔太远了,再一想,两年啊,怎么熬出头?二是&老村官&要保名保位,把&新村官&当&叫小口&的使唤。很多村书记或主任本身就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土皇帝&,工作几十年了,他们害怕丢掉手中的&杵路棍&(权利),我了解还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在位的啊!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就把大学生村官安排做一些业务工作,填填表、跑跑腿,像对待驻村干部一样,不给他们能发挥作用的机会,更不给他们有展示才华的平台。三是人生地不熟,难以融入村民当中去。两年的锻炼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外地大学生要能把自己融入村民大家庭,确实谈何容易?不管是风土人情、语言交流和感情融洽,那都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对&三农&问题的迷惘、彷徨、惊恐,应该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 大学生村官&八问&在全国虽然不是普遍的问题,但是对于某些欠发达地区来说,都是共性的问题,这八种问题在绝大部分地区或多或少存在。面对这八种问题,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尽快出台对大学生村官切实有效的优惠政策,让优秀者得到真正的实惠,让合格者得到相应的待遇,对长期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给予辞退等相关严肃处理,提高在岗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补贴标准,切实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期满出路问题,这样才能让全国22万大学生村官得到公平公正的社会待遇。
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今后的公务员队伍,那就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用武之地,大学生当村官、当公务员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那么现在还在掌权用权的老高中生或函授(电大、夜大)大学生领导,就应该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让他们大胆的去拼、去闯、去干,使之发挥更好的作用,让六零后、七零后安全着陆,八零后、九零后顺利起飞,从而能够切实解决他们的出路和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要把当村官当作人生的又一个新的起点,把广大的农村当作自己大学生活后的第二课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真正的奉献精神,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小康农民、小康农村;其次,要发扬父辈创造的&知青精神&,敢于吃苦,乐于吃苦。想当年父辈们中那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啊!今天的农村尽管条件还是有很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对比&知青生活&,我们好多了,因此要有能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和农民同甘苦、共患难,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也只能这样,才能当农民的&贴心人&、&领头雁&;第三,还要虚心向原村级老干部和农民学习,在他们面前要甘当&小学生&,要学会为人、要学会做事、要学会劳动,农民是最现实、最淳朴的群体,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讨、去发掘。 要把大学生村官真正放在农村第一线去磨练、去打拼,绝对不能过早的让他们在乡镇政府守机关、坐办公室。村官的用武之地本身就应该是在村里,要让他们去面对农业、面对农村、面对农民,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应该是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要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道实行&值日坐班制&、&定期办公制&,一切为了村民、一切方便村民。也只能这样,我们的村民才能接纳他们、认可他们、相信他们、依靠他们。至于乡政府有什么突击的业务需要村官帮忙的,只要是短期抽借,也未尝不可。但绝对不能把村官当作&西部志愿者&、当作&优大生、选调生&,甚至当作了&驻村干部&来使用。他们今后迟早都要陆续走进机关,但必须要&有了这个村,才进那个店&啊!如果过早的让他们做政府工作,一是会培养他们的懒惰行为;二是会增加他们的消极因素;三是让他们失去了在农村锻炼的机会;更有甚者也许还能造成他们心理失衡、心态不平等问题。 要把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工作纳入对乡村领导干部考核机制,特别要增强村级领导对大学生村官培养和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是一支最具活力,最有朝气的队伍,他们有专业知识、有专业技能、有发展前景,任何阻碍他们茁壮成长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极其错误的。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他们的在岗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每位领导干部要联系一个村官,主动要求他们定期汇报思想和工作,找他们定期谈话,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特别要引导他们积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优势,为所在村的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要做到凡是有村官所到的村,就有新门路、新发展、新面貌。对原任职的老干部,要消除他们的不正确想法,不遗余力的搞好传、帮、带,要让他们知道带好了一个村官,就能带富一方百姓,更能带活一片土地。 要从早建立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评价制度,村官也要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严把进口,畅通出口。对成绩突出的村官要破格提拔(乡镇副科级、甚至县级干部等),对考核不合格的村官,要取消其公务员考试资格,特别是对平时工作不力,在考核评比中弄虚作假的行为更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也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村官乡用&的怪现象,因为有的乡领导就有这个指导思想,把村官&挪用&了,给他们承诺两年后考核时,保证做过关,有些村官也就更感觉有底气了,不去接触村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到时候还是能顺利通过考核考察。总之,就是要让村官能够真正沉下去、留得住、办实事。 大学生村官要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不安的情绪,不争权、不争名、不争利,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当好人民的勤务员。有些大学生村官到一个地方以后,焦躁不安、情绪低落、后悔不已,感觉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否走错了;有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感觉把自己搁在村里是否&塘小鱼大&了;还有的呢,这也干不来,那也干不了,从小娇生惯养,使我们的村干部大伤脑筋。这些现象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要面对现实、面向农村,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一个合格的村官,从小事做起、以&诚&字为人、以&实&字做事、以&干&字贯穿始终,也只能这样,&村官&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变为&乡官&,乃至&县官&。 解决大学生村官八大问题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提高准入门槛,把真正适合农村工作的人选拔进来。由于前两年新时代知青招录的名额很多,很多人并不费什么力气就考了进来,可工作后才发现,想要干得好绝非易事。实际上,想要做好知青工作,是需要比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足以应对基层复杂的工作环境,才有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为农村发展多做贡献,也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同时,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做新时代知青们时,也要仔细考虑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是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自己是否适合农村的工作环境,而不是仅仅迫于就业压力来选择做大学生村官。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网&人民论坛有许多学者认为,解决大学生村官八大雷人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被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的&重庆模式&: 重庆在2008年启动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时,就通过政策杠杆,创新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即&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公务员&区县的年轻领导干部&的干部培养链条,这已成为&重庆模式&最突出的特色。以&给身份、给待遇、给位置、给空间&的优惠条件,确保前期&引得来、引得好、下得去&,中期&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后期&送得好、有前途&。它集上级重视、政策整合、系统规划、多渠道转移、专款保障于一体。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大学毕业生志愿到基层服务的积极性,同时亦从机制上完善了公务员培养模式,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批示:&重庆通过政策杠杆引导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做法很好,他们的经验可推广&。
综上所述,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打造成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强基工程&,培养造就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育苗工程&,就必须增加投入,提高工资待遇,细化五种出路,特别要对&老、少、边、穷&等地区任职新&知青&给予政策倾斜,只要我们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就能够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更多更大贡献!(保虎)
大学生“村官”——一部大学生“村官”的真实报告
楔子:城市与农村(1)
中南海的目光,仍然投向广袤的田野。
此时,跨年度的美国华尔街举步维艰,世人仰慕的金融泡沫訇然破灭,经济衰退的危机向全球蔓延,而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尽管不能独善其身,但处变不惊,果断推出4万亿救市方案,促使经济形势显现积极的变化。在世界一片唱衰声中,中国的平稳发展是一个异数,超出了人们悲观的预期。
几乎一夜之间,西方媒体眼中贫穷落后的中国,突然演绎了灰姑娘传奇,变成世界经济的光明所在。综合经济实力排名靠前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了最多的话语权。网民热议,中国高兴或者不高兴,终于有人在意了。
然而,我亲爱的祖国,在谩骂与偏见中成长的祖国,并没有被鲜花所遮蔽,也没有被掌声所陶醉。中国领导人有一句话在不同场合提起: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做好。言下之意,中国还有太多自己的事没有做好或有待于做好。这绝不是一句谦虚的表态,而是对于中国现实的准确把握,对于国计民生的深透认识。
如果说,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农村改革就是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庄掀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波浪潮,那么,当今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前行态势,仍然离不开农村的深刻变革,离不开成千上万的普通村庄。
谁也没法否定,了解农村才了解中国。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13亿人中有7亿人在农村的中国,还有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中国,人均收入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城乡差距仍然较大。没有农村的稳定,谈不上国家的稳定。
连续六年的"中央1号文件",恰如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台阶,始终贯穿一个清晰的治国理念: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2009年"中央1号文件"保持着一个农业大国的清醒头脑,它以前所未有的气魄,一举推出28个惠农举措,并且明确提出:"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
"一村一名大学生"列入"中央1号文件",表明大学生"村官"的局部试点告一段落,正有条不紊地推向大江南北。
在采访大学生"村官"之前,我确实以为,大学生"村官"仅仅与大学生就业有关。而当我深入了解他们之后,才知道不求甚解的浅薄。
确实,大学生"村官"的全国性推广,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助于今后大学生去向的引导,但是由此而得出结论,大学生"村官"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权宜之计,显然大大低估了它的宽广内涵与长远价值。因为在此之前,大学生"村官"在各地实践了10年之久,包括江苏率先作为省级推广的成功尝试。只是如今"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规划,动用了国家财政的支撑,也是国力强盛的一个标志。
放在世界经济寒潮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大学生当"村官"的暖流显然是一个巩固农业大国根基的大手笔。
中国有多少村庄,就需要多少大学生!即使那些最偏远、最贫困、最无助的村庄,大学生"村官"计划也不会拉下。也就意味着,国家没有忘记每一个村庄,没有忘记最底层的百姓,"一村一名大学生",一个不能少!
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昌盛,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已经经历了几代人的摸索与努力。客观地说,中国的"扶贫工程"成就斐然,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下降举世公认,但中国农村大范围地脱贫致富,仍然任重而道远。大学生"村官"接过的,就是这样承前启后的接力棒。在中国扶贫攻坚的第一线,在中国最基层的农村组织,加入高学历的新生代,如同注入了澎湃的新鲜血液。
大学生"村官"成为千家万户的话题,成为我们不再陌生的名词。它带来了一种深刻的改变,波及着我们古老的农村和年轻的城市&&
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人才工程。
也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 楔子:城市与农村(2)
2009年春天,酝酿多时的中国户籍改革呼之欲出。挣脱封闭束缚的中国,坦然走过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也许是巧合吧,户籍制度是一个代表城市与农村关系的连接点,恰好浓缩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迁。
2009年的北京,举行了作家路遥60诞辰纪念会。80后一代大多不知道路遥是谁,更不知道高加林又是谁。上世纪80年代之初,陕西汉子路遥写出《人生》,这部搬上银幕的小说轰动全国,小说主人公高加林,一个依靠个人的努力走出大山的农村青年,为了得到城市生活的权利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路遥说出了当时中国的一个现实,城乡子女之间横亘着巨大的鸿沟,表达这种鸿沟的物化形态,就是一本硬纸壳的户口簿。有了城市户口就等于拥有了城市,可以获取招工资格,可以吃商品粮,可以在城市居住(即使再挤拥),可以享受商场、公园、电影院等城市设施。农村户口则不能进城,哪怕打工也不行。
为什么《人生》能感动那么多人?一位有着高加林同样经历的友人说:读《人生》一遍我就哭一遍。拥有城市户口,的确是一代农村青年孜孜不倦的理想,的确是我们在那个年代发奋苦读的动力。天不亮起床上学,吃糠咽菜,开水下饭,春夏秋冬只有一身衣裳,草稿本用了一次用二次,先用铅笔写后用钢笔写,努力、努力、再努力,最终我们中的一部分人能够进入城市,能够获取城市青年一出生就有的那个城市户口。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农村孩子最后走向城市,谁没有这样艰辛的经历?
而今的城市户口,早已失去了炫耀的资本。只要你有能耐,你就能在城市生存。工作也罢,买房也罢,谁也不在意你有没有城市户口。
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天壤差别,曾经让作家路遥笔下的高加林们痛不欲生的深刻鸿沟,陆续取消或即将取消。人才流动如同开闸之水,早已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汹涌激荡,淹没了城乡之间的疆界,塑造了移民文化的辉煌。
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地突飞猛进。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短短30年,相当于西方工业时代300年。城市大规模建设离不开农民工。改革开放的中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几亿赤脚踩在田埂上的农民离开祖辈坚守的土地,浩浩荡荡地奔向了城市,这是一个后现代社会进步的典型标志。
我在北京采访过一个新四军后代,他出生在苏北老区,而今古稀之年,就想为老区办点实事。他与其他新四军后代商量,尽自己所能,办几所"希望小学"。第一所"希望小学"落成,县委书记到场祝贺,村民们充满了感激。他筹备第二所"希望小学"时,县委书记告诉他,不用了。他非常意外,问书记为什么。县委书记说,父母外出打工,把许多孩子带进城上学,乡村学校都在撤并,没必要再办新的学校了。
老同志集资办学的钱,至今无法花掉。
也许我们记得《打工幼儿园》吧,那个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的小品,是一场催人泪下的真情演出。跟随父母到北京的孩子们,需要这个城市的平等接纳,需要人们更多的疼爱关怀。许多人热泪盈眶,许多人慷慨解囊,更有许多人为农民工子弟入学难愤愤不平:凭什么不能在大城市有一张课桌?
同一片蓝天,同一片星空。
我们绝对不该有任何歧视,人生而平等,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父母从农村到城市打工,城市理应善待他们及其孩子,理应给予市民待遇。
一位著名作家在报告文学中写道,有一位农民工子弟写信给北京市市长说,我不要回到贫困的农村去,我要当北京人!
城市不接纳,就说明城市缺乏爱心。谁也不是生来的城市公民。向往城市,向往文明,让儿女有个好的前程,无疑是所有父母的权利。
没有围墙的城市在扩张,没有屋檐的城市在长高。
一个显而易见的难题难以绕开,甚至用城市的爱心无法解答:北京、上海扩大多少倍,才容得下所有农民子弟的课桌?
这是一个尊重个人意愿的年代。 楔子:城市与农村(3)
我们曾经有过"组织分配一切"的过去,个人意愿可以忽略不计。而今,不是分配你做什么,而是你愿意做什么。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可以舒展张扬你的个性。只是个人终究离不开群体,敲响成功之门的渴望似乎来自共识。随便漫步于街头,抬眼可见成功人士的广告,悄然之间,某些价值取向约定俗成。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白领阶层,名牌享受,小资情调,时尚追求,这些曾经贬义的名词,如今是成功的象征。没有理由指责任何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谁也没有勇气告诉年幼的孩子,你长大了不要留在城里,而要下乡去当一个农民。
理论上,我们都知道城市离不开农村。共产党人打天下,是"农村包围城市"使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建设新中国大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民为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然而,城市与农村难舍难分却又渐行渐远。
在三百六十行中,农民排在第几位?
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理想中,立志"缩小三大差别"中就有"城乡差别"。一辈子牵挂农民的毛泽东听说农村很苦,不止一次地落泪,他的号召是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砸碎大学梦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打起背包奔向乡村,把人生理想埋没在广阔天地。
那时的农民代表是贫下中农,时常出现在工农兵宣传画中。一个头扎雪白毛巾、怀抱一把麦穗的农家大婶和紧握钢钎的炼钢工人、手持钢枪的士兵一起,并肩站上光芒迸射的平台,受到整个社会的特别尊敬。
狂热,激奋,幻灭。知识青年远离知识,远离城市,并没有快步奔向共产主义,而是在贫困农村扭曲自我,耽误了一代人的大好年华。
城市与农村的鸿沟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直到1977年,停了11年的高考重新举行,570万城乡青年同一时刻走进考场,终于改变了成千上万城市知识青年的命运,也给成千上万农村青年打开了一扇门。
城市与农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讲述。你是走向城市,还是留在农村,一场高考又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道分水岭。
我的一个年轻同事,是苏北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他在县中准备高考,老师在讲台上摆了两双鞋,问大家是不是认识:一双是皮鞋,一双是草鞋。
谁不认识呢,可谁也不吭声。老师缓缓地说,如果考上了,这一辈子是穿皮鞋的。如果考不上,只能回家种地,下地干活穿草鞋。
所有复杂的命题只有一个最简单的解:跳出农门。
年轻同事给我看一册当地名人录,看得我倒吸一口气,真的不得了,一个小小的乡镇,高考中榜的人才冲进各类名校,毕业后洒遍四面八方,从院校到机关,从省城到京城,从地方到中央,耕读之乡何等的光彩夺目!
我说,你们那里这么穷,出了这么多大学生?
他说,有出息的人只有考大学一条路。
我说,这么多人上大学,你们那里为什么还这么穷?
他说,没人愿意回去,再说靠个人力量也没用啊。
流行于世的成功宝典里,苦苦寻觅的奋斗目标中,伴随经济大潮的涌动而蜕变的概念,难以安放与现实农村有关的内容。 楔子:城市与农村(4)
中国恢复高考32周年的时候,一部名叫《高考1977》的电影受到中年观众热捧。当年参加高考的知青大学生,仍在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回首欣喜若狂的那些改变命运的日子。社会上聚集了那么多羡慕的目光,校门外那么多等待他们的岗位。大学生意气飞扬,一毕业就进入各行各业,很快成为骨干,成为栋梁。
《高考1977》的"导演手记"中说:"往事毕竟过去了,我们的孩子们再也不会,我们的民族再也不会,流泪了。"
这位激情满怀的导演可能没想到,今天大学生失却"天之骄子"的光环,曾经改变命运的高考并没给许多人带来命运的改变。题海中奋斗拼搏而出的80后,虽然通过高考读完大学,却很少有对高考的"感恩情结"。
还会有人在流泪,因为不知道哪一个高楼的窗口,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奔走于人才招聘会的大学生们,尽量将简历做得越来越厚实,越来越漂亮,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却日见萎缩,供大于求的矛盾锥心刺骨。
这是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假如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在大都市里"漂"着,绝不回头。毕业不离校,叫许多高校领导非常头痛。
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的希望值落差甚大。
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留在城市,而农村中青年劳力也以城市为目标,奋力离开农村,广大农民正发生着向城镇迁徙的一场变革。
农村的出路在哪里?
我说的农村,并不包括江浙一带经济迅速腾飞的农村,这些地方的农村民营企业星罗棋布,生活水平不亚于城市,甚至超过了城市。我说的农村,还是指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虽然一再扶贫,当地仍然贫困的农村。
很多资深专家说,只有一个办法,让农民进城。
农村"空"了,城市"满"了。面对农村姑娘小伙目光从土地上移开,都把城市作为奋斗目标的"集体意识",这样的担忧也许并不为过:谁来坚守农村?
换句话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靠谁?
7亿农民都能进城吗?
我不只一次地站在黄河故道的土地上。
被人们热情称颂的黄河,孕育了千年中华文明的黄河,留下了九曲十八弯的辉煌里程。这位温顺的母亲河也会发脾气,用泛滥成灾证明它的桀骜不驯。
淮河两岸曾经土地肥沃,鸟语花香。当黄河奔泻而来,冲垮淮河堤岸,旱涝之灾就连绵不绝了。历史上的"夺淮入海",长达七百年。黄河仍回山东入海之后,废黄河一带"有田皆斥卤,有地但蓬蒿"。江苏境内的废黄河流域,沿途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市23个县,被统称为苏北平原。
贫苦、落后、无奈,让苏北压抑得太久了。
同样在江苏,一条万里长江奔腾到下游时,圈出了一片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成为中国赋税最多的地区之一。苏南农民是提前进入小康的新农民,他们不会把城市户口当回事,住着城里人羡慕的乡间别墅,开着轿车上班,无论民营企业还是订单农业,打开手机就能联系全国城乡乃至世界各地。你别看他们貌不惊人,说不定就是老板富翁,一年的收入比你一辈子还挣得多。
因为有苏南,江苏走在全国经济大省前列。
因为有苏北,江苏还有"脱贫攻坚"的重任。
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使苏北各市融入了时代的快车道。改革开放的意识跨过长江,扫荡着废黄河的阴影,苏北在阵痛中躁动不安。
苏北登记在册的经济薄弱村,就有1011个之多。其实它们就是江苏的"贫困村",只不过比起西部不发达省份,综合经济指标有所不同。 楔子:城市与农村(5)
2007年,江苏公布"扶贫开发工作要点",对苏北1011个经济薄弱村实施财政扶贫"整村推进"规划,开展"菜单式"扶贫(根据当地群众的意愿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的帮扶项目),重点推动其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各类涉农资金,包括财政打包资金、农村"新五件实事"项目(农村道路通达、教育培训、农民健康、环境整治、文化建设),陆续优先安排到经济薄弱村。
2007年,苏北1011个经济薄弱村同时出现了一件新鲜事,都有一个大学生到村任职,也就是人们后来所说的大学生"村官"。
苏北就是"文革"中知青下乡最集中的地区。
有人说,这是又一次"知青运动"。这显然并不确切。与父辈不同,这批大学生是"文革"后成长的一代,典型的80后,完全出于自愿。个人报名,层层选拔,严格考核,所有的程序公开透明。对于渴望挑战的年轻人来说,参与共和国最基层组织的管理,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带动农民致富,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我了解到,2007年以前,江苏一些县市也有过大学生"村官"的聘用尝试,但没有这么大的规模,也没有这么多的保障。为什么2007年江苏率先举行全省性的选拔招聘,将1011个大学生派往1011个经济薄弱村?
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我揣着问号来到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采访分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负责人,听他们讲述"1011工程"的启动经过。这个在当时超前的决策是怎么形成的,决策过程中又有怎样的思路?
"当时省委提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我们都知道,苏南没问题,苏北是短板。1011个经济薄弱村,江苏最贫困的村,主要分布在苏北五个市十多个县,大多远离城市,是乡镇与乡镇的交界处,是建设新农村的薄弱环节。省委下了决心,年年派扶贫队,扶贫成绩是明显的,但是扶贫干部身为省级机关公务员,下乡毕竟是短期行为。资金给了,项目给了,下一步靠谁长期地落实?
"我们到苏北调研,经济薄弱村令人担忧。青壮年劳力外出比例很高,在家留守的大多为老人、孩子。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的,大专以上的不到20%。我们和一些乡村干部座谈,60多岁老书记坐在那里,一会儿就睡着了。这样的精神面貌,哪里会有活力?还有的村家族势力、宗派势力严重,群众怎么会没意见?农民宁可到城里当农民工,月收入几百元,也不愿意留在村里,怎么推进新农村建设?
"我们调研后有一个共识,苏北'扶贫攻坚'靠资金靠项目不够,关键还得靠人。上面再好的政策,没有人向老百姓宣传,没有人具体地贯彻,肯定大打折扣。那么苏北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需要的是能人,是带领群众致富的人。就这样,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提上了议事日程,要把'输血'变为'造血'。
"1995年到2006年,江苏有些市县着眼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进行过大学生'村官'选聘的尝试,有什么经验和教训?我们也作了调研。以往各地的选聘,只是把大学生看成特殊群体,没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一个,这些'村官'身份怎么解决?第二个,出路在哪里?第三个,谁来培养与管理?第四个,最大的问题,没事干没么办?不能派下去一个好苗子,回来蔫掉了,这很关键。
"当时在江苏主持工作的李源潮书记,对选聘大学生'村官'作出批示:此举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扶贫富民步伐的重大举措,也是改革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扩大基层党政干部来源的重要改革。组织系统不仅要以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选配好这批干部,还要跟踪训练,培养、选拔好这批干部。
"江苏制定了全省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政策,身份是'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没有先例。大学生到村任职,只要你每年考核合格,就会有基本的保险系数。以后乡镇招考公务员,重点面向大学生'村官',前提是三年考核合格。大学生'村官'待遇问题,省财政按每人每年1.8万元的补贴标准,拨给当地财政。"
2007年江苏招聘大学生"村官",虽然是全国第一次省一级选聘,当时定的标准在全国是比较高的,必须大学本科以上。面向省内外42所高校,竞争比例1∶4到1∶5。招聘的工作思路非常明确,首先要有规范化的选拔。从报名、面试、定分数线,到考查、录取、体检,都是全省统一组织的。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不怕竞争,最渴望公平。如果随便招聘,没有标准,好多优秀的学生不会愿意去。好中选优,说明了组织上的重视,是对大学生负责,也是对这项事业负责。 楔子:城市与农村(6)
对录取的大学生"村官",江苏集中进行了岗前培训,还强调了跟踪培养。要求大学生"村官"当农村基层的调研员,用下村后一个月时间写出有分量的调查报告,了解所在村的村情,有什么产业,有什么建议,将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当好村情的调研员的同时,也要当远程教育的宣传员、法律知识的普及员、农村科技的传播员。年轻人到农村,一方面要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要得到锻炼成长,最好的途径是干事创业。如果什么也得不到,去农村干什么呢?他们为什么不能在城里呢?
2008年7月,江苏又选聘167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他们来自省内外140多所高校,其中大多数分在苏北各市县,也有分到苏中乃至苏南的。
我在省委组织部采访时,看到了2008年《关于选拔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实施意见》,从事业编制到安家补助,从工资收入到任职期满考研优先录取,从办理"三险一金"到确保拨款按时到账,7项保障措施领先于全国。
我留意到,事关大学生"村官"的文件,是省委、省政府8个部门联合发文的,它们是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工委、教育厅、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强调对大学生"村官"的跟踪指导与关心扶持。
我问,这些红头文件保密吗?
他们说,不保密,网站上都能查得到。
他们说的网站,就是"江苏大学生'村官'网"。大学生无一例外是网民,省委组织部、省选聘办联合电信部门,共同打造大学生"村官"信息服务工程,给他们免费开通宽带网服务,以大学生"村官"为主题开设网站,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搭建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村官"的"网上家园"。
在阳光下运作,这也是一种现代意识。
200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确切地说,是以政治运动的方式组织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并不包括之前自愿回乡务农的知青典型。
当年天真单纯的小年轻,风华正茂的"老三届",如今已经两鬓斑白、年过半百,提到自己插队过的农村,无不激情荡漾,牵肠挂肚。
他们最年轻的时光留在了苏北。城市户口变成农村户口的痛苦无奈,"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的蹉跎岁月,"不回城,毋宁死"的强烈渴望,都在以后的人生长河中经受过冲刷,淘洗出另一种怀旧的味道。
这是一代人的青春纪念。
虽然陆续返城许多年了,老知青对"第二故乡"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他们在省城组织"知青聚会",在网上发起"知青时代"的征文。苏北许多市县迎来了老知青回访的热潮,比如洪泽湖边,就有四辆大巴满载着200多位南京知青,又到原先落户的生产队与乡亲叙旧,拉着手感慨万千,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洪泽县委、县政府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当地领导感谢知青在苏北的贡献,老知青感谢父老乡亲的深厚情谊,愿意为苏北发展做桥梁,在信息、招商、引资等方面再作贡献。
似乎也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当"村官"的大学生中不乏当年老知青的子女。我采访过几位家长,就是曾在农村"战天斗地"的老知青。
21岁的大学生胡博报考"村官"时,父亲胡光五十出头。胡光16岁下乡插队,还是一个稚气而瘦弱的初中生,起早带晚挣工分。赶上恢复高考的胡光上了大学,问他到农村的收获,他说磨炼了身子骨,像一个真正能吃苦的农村小伙了。至于对于农村的建设,他觉得他起到的作用甚微。知青上山下乡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嘛。儿子胡博大学毕业后下乡担任"村官",这就是时代的反差。
当年被农民改造,而今要改造农村。
当然不是一个前后关系的颠倒,而是一个时代进程的写照。非名牌不穿的胡博告诉我,他到农村才懂得了父亲,也懂得了老百姓的生活。他不再买名牌了,因为一件名牌衣服的钱,可以救助好几个失学儿童。他在帮着村里脱贫致富,要把父辈没完成的事做下去,让苏北的乡亲有一天也能穿得起真正的名牌。
从2008年到2009年,我奔走在苏北各地最偏远的乡村,采访这些有志于建设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当我摒弃外界给他们制造的光环,寻觅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面容,连同他们的喜怒哀乐,已经在他们任职的乡村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楔子:城市与农村(7)
在大学生"村官"的身后是日新月异的城市。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人才聚集的高地,也是一个财富增长的摇篮,机遇与梦想同在。
繁华而喧嚣,快捷而现代,城市播洒太多成功的欲望。也许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最关心的是球星、名车、酷型;也许这个年龄段的女孩,最关心的是化妆、美容、逛街、网吧、KTV、迪厅、餐馆&&留在城市的选择无可厚非,留在城市的成功值得赞美,城市发展带给人们的舒适也是一种社会进步。
这些80后告别城市,因为一种理想,因为一种召唤。尽管他们的同学选择的是另外的成长道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们、赞许他们、认同他们。但是他们当"村官"的跌宕经历,却是这一代80后在农村的奋斗足迹。
但愿若干年后,我们的农村比我们的城市更美丽,我们的农民比我们的市民更富有。没有水泥森林,没有空气污染,瓜果飘香、绿树成荫、山清水秀的人居环境,怎么会不吸引有志于创业的人?怎么还会有农村的"空洞化"?
写到这里,我想起电视上一则公益广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相信有一天,电视上会有另一条公益广告:"农村,让生活更美好。"
毕竟,这是今天中国人的理想。
理想是通向成功的灯塔。我看过许多大学生"村官"的村情调查报告,他们给所在村勾画的致富远景,也许并不成熟,但透着不甘平庸的青春锐气。我在采访本上写道,这些大学生"村官"就站在理想的起点上。
2009年,随着"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国家战略的实施,大学生"村官"事业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2007年江苏率先启动大学生"村官"全省统一招聘,将地方性、临时性的政策加以规范之后,北京、浙江、四川、山西等13个省(市)陆续统一选聘大学生"村官",其他18个省份也有部分市、县开展此项工作。2008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部制定《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意见》,各地实践10年的大学生"村官"招聘,由全国统一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所取代。
2009年3月,江苏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选聘方案公布,本年度"扩招"5010名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
2009年到2012年,江苏将采取省市联动、分级选聘、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将省、市、县三级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纳入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总体安排,于2012年底前全面实现。
采访大学生"村官"的过程,是一个倾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话听起来太虚,其实有实在的内容。我身边有些朋友对政治不感兴趣,中央开什么会,出台什么文件,一概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学生"村官",他们关注党的方针政策,什么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什么叫"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什么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给我上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重温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时,我听到了一个坚定的声音,"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面向全国推广大学生"村官"的决策,正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由疏导代替阻隔,并不能改变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中国人口比美国多10亿,超出日本的10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可能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那样,实现人口基本城镇化。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仍将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国家在重视城镇化的同时,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 楔子:城市与农村(8)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牵挂百姓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可持续的长远发展,中国人不仅要站起来,而且要富起来!
奔赴农村与贫困与愚昧作战,需要高层的重视,需要政府的扶持,也需要实施的人才。大学生"村官"就是这样的人才,命运由此而转弯,平庸由此而非凡。非凡不一定辉煌,但肯定不一般。少数名字出现在媒体之上,更多名字并不为人知。改变农村,改变社会,宏大的题旨在点滴之中呈现,尽心尽力就会留下痕迹。
十年、二十年之后,再回头看大学生"村官",无疑会对这样的壮举有更多的理解。走向各地乡村的10万大学生"村官",来自10万个不同背景的家庭,来自数百所不同专业的高校,他们所带来的生机,他们所面临的困惑,他们所经历的奋斗,以及他们的成功或者失败,对我们的城市,对我们的农村,对我们的教育,对我们的观念,都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个命题不只属于他们,而且属于我们整个社会。
大学生"村官"的成长道路并不平坦。不断壮大的"村官"群体队伍,不能改变到村"一个人战斗"任职形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官"能够适应农村?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官"?什么样的政策能给大学生"村官"解除后顾之忧?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学生"村官"规划,如何使之具有长远的生命力?
是的,我们理应更多地关注他们&&
那些大步行走在田埂上的年轻身影。●2007年大学毕业时她才20岁。20岁有20岁的勇气,可以不知道天高地厚。20岁有20岁的烦恼,感觉头顶一片光明,什么都可以重新开始,只是不知道先迈哪一步:一边是考研录取通知,一边是村官录取通知&&
●虽然他喜欢旅游这一行,可是当村官似乎更有挑战性。当初他和父母谈得很僵,但他还是没动摇,不就是因为农村苦,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更应该参与改变农村吗?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做事总比不做事好吧。
●乡村对于城里长大的她,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去处。而她学的是工业设计,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她为什么偏要当村官?她的选择让周围的人不理解。她其实还在用心设计,设计自己的人生,也设计农村的进步。
●有人问,清华学子为什么当村官?他却说,清华学子为什么不能当村官?清华传统时常被老师告诫,要做可担大任的清华人,而不做只管自己吃饱穿暖的"自了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一种活法都可以精彩。 换一种活法(1)
据《中国人事报》报道:日,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江苏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出征仪式。
来自江苏42所高校的1011名大学毕业生,即将奔赴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出征仪式上讲话指出,选择一批有理想、有知识、有潜能的高校毕业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对于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增添农村发展内在活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大批优秀基层干部,保证江苏"两个率先"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举措。
5月下旬以来,江苏招聘全日制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经过组织推荐、资格审查、面试、考察等程序,1011名大学毕业生脱颖而出。出征仪式上大学生"村官"代表发言,作为一名国家培养多年的大学生,我们决不把到经济薄弱村任职设计成为人生历程中的"短期行为",将用实际行动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在省会城市聚集,被全省统一录取的大学生因为第一份工作而激动,他们如同携手在一条起跑线上,就等着那一声出发的枪声。2007年选聘的1011名大学生"村官",2008年选聘的1670名大学生"村官",上任之初都参加了这样的出征仪式。80后大学生们,接过的不只是一面面红旗,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莘莘学子的使命感,在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传统。大学生"村官"所激发的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使命意识。
用一位专家的话说,国家领导层对于农业的重视,已经是"无以复加",年年的"1号文件",年年的增加投入。而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统一招聘大学生"村官",也就是夯实农村的根基,要使"扶贫攻坚"的政策落到实处,要实现全省南北的共同富裕,不能让贫困的苏北农村长期落后于江苏发展的平均水平。
然而去农村真是如同上战场吗?
2005年,中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超过2300万人,比2000年增加107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比2000年提高8.5个百分点,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中国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已是世界第一。
我采访过一所著名高校,正逢"创业求职辅导进高校"的系列活动展开,点燃学生的如火热情。巨幅告示上大书:"中国知名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职业中介组成的专家团队,围绕创业、求职、成功等话题交流,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意思维,鼓励创业精神,帮助你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择业观念、人生理想。"
成功的标志当然是做白领。
大学校园只是培养城市精英。
什么叫"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
城里长大的孩子,许多人回答不出来。
我们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农村。我们或者原先在农村,或者父辈是农民,或者父辈的父辈是农民,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城市的大学培养目标与农村无缘,我们的高校,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者,把我们的农村弄丢了!
农村似乎淡出了大学生的视野。
广袤的农村,底层的农民,"民以食为天"的农业,似乎是另一个天地,与校园象牙塔崇尚的精英理想格格不入,甚至毫不沾边。
不难理解,为什么到农村需要冲锋的勇气。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论哪一个子女,在父母的眼中都是最可爱的,也是最优秀的。孩子跻身于大学生行列,当然更属于优秀的一个证明。
做父母的是普通百姓,或是成功人士,只有一个家长的身份,对于子女都愿意倾其所有,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在任何一个大学生的身上,毫无例外地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太多希望。这希望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变得非常具体,也非常物质: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穿着光鲜地穿行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 换一种活法(2)
当选聘"村官"的告示进入校园的时候,80后大学生似乎猝不及防,之前这样的择业定位,肯定不曾出现在入学苦读的职场蓝图上。
城里长大的年轻人到乡村去?
农村来的年轻人又回到农村?
在高度物质化的商品社会,如此的毕业去向与时尚潮流并不合拍。且不说与家人的希望值毫不沾边,与报考大学时的梦想相距甚远,就是80后大学生自身,他们已经适应了高校所在的城市,真的能舍弃城市的诱惑,拥抱还不富裕甚至贫困落后的农村,把宝贵的年华交给"村官"这个陌生的岗位吗?
这些颇有难度的命题,是出给这些80后大学生的,是出给不断扩招的高等学府的,也是出给我们离农村越来越远的城市的。
由此,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出征仪式显得不同寻常了,它给大学生"村官"一份应有的敬意,它给农村一份应有的尊重。 放弃与坚持(1)
2007年大学毕业时她才20岁。20岁有20岁的勇气,可以不知道天高地厚。20岁有20岁的烦恼,感觉头顶一片光明,什么都可以重新开始,只是不知道先迈哪一步:一边是考研录取通知,一边是村官录取通知&&从小在徐州长大的何楠楠,看上去很斯文。她戴着眼镜,留着短发,笑起来还有些腼腆。村民叫她"小何书记"。她在铜山县单集镇阎庄村任党支部副书记,说起村里的事情头头是道,有一种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何楠楠今年21岁,苏州大学本科生。我翻看手头的村官名册,看到何楠楠简历上写着1986年出生。她说写错了,其实她1987年出生。我一算,2007年大学毕业时她才20岁。20岁有20岁的勇气,可以不知道天高地厚。20岁有20岁的烦恼,感觉头顶一片光明,什么都可以重新开始,只是不知道先迈哪一步。
"我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其他工作而来当村官的。"何楠楠大概想纠正我的偏见,上来就明确地告诉我。她在家是独生女,原先的志向只有一个,就是考研。她念书一向不用父母操心,每个学期成绩都拔尖。读本科最后一年她报考了本校的研究生,专业是体育社会学中的法学。在等待考研成绩的日子里,网上公布了省里招聘村官的信息,学校就业指导科也接到了文件,动员各班的老师推荐优秀学生。
何楠楠就在被推荐的名单上。"我们老师跟我说,这个村官蛮适合你的,你虽然年龄小,但组织能力还可以,你可以考考看,就当是去证明一下自己。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进了考场。当时考场的阵势把我给吓倒了,一个是组织的严密,再一个考官都是省里来的,七个人坐在你的对面,而且答题还限定时间,我就感到紧张,心跳得特别厉害。出了考场我没抱多大的希望,我以为我自己考不上的。"
老师把"组织能力"当做何楠楠的优点,因为她在大学一直担任副班长,全班49人里她年龄最小,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她叫"小四九"。她对集体活动特别热心,虽然有些害羞,但不怕出头露面。不几天,考研成绩张榜了,何楠楠过了分数线,熟悉她的同学并不意外。何楠楠考不上研究生,那才奇怪呢。
就在这时,何楠楠接到家乡铜山县教育局的一个长途电话,要她赶快回去签约。她这才想起来,年初铜山县教育局招考教师,她想看看自己的实力,就回去参加考试,考过了就忘到脑后了,没想到竟然考了全县第一。电话里说,学校增加的编制下来了,凡是签约的都有编制,教师待遇参照公务员,别错过了。
一边是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一边是当教师的签约通知,何楠楠正拿不定主意,这边学院老师又给她打电话:"你的村官面试通过了,祝贺啊。"放下电话,一向无忧无虑的何楠楠有些不知所措。没有选择痛苦,太多选择也痛苦。
何楠楠说:"当时我真的是为难,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一整天愁眉苦脸。同宿舍的人跟我说,楠楠,你知足吧,我们毕业后工作还没着落呢,你现在还要为做什么而发愁,真是叫我们嫉妒死了。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徐州市委组织部去苏州大学考察预选"村官",找老师和同学了解何楠楠的情况。过后老师和同学见到何楠楠都说,你要好好干,我们都看好你的。她的爸妈一向开明。妈希望她考研,爸说考研不还是要工作吗,最后的结论是让她自己拿主意。何楠楠犹豫不决,就去找了念一大时的班级辅导员朱老师。听她倒出了三岔路口的苦恼,朱老师只问她一句话,你怕不怕吃苦?她说,运动员出身的没有几个怕吃苦的。
何楠楠在中学打过排球,也就是"小排",所以算运动员出身,她和小伙伴曾代表江苏参加全国比赛,拿过女子组第五名。乍一看她挺文静,其实生性爱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个老师到学校去选苗子,那时她身高一米六二,在小学生里面算是个头高了,就被选到业余体校去了。那时她身体瘦弱,面色菜黄,天天坐着做功课,还有点驼背,父母想让她强身健体,也愿意让她去运动队锻炼锻炼,并没指望她今后吃运动员这碗饭。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她打了六年球,等于性格形成的青春期是在运动队里度过的。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平时都是娇生惯养的,而排球作为一个集体项目,每个人要经得起摔打,教她懂得了什么是团队,懂得了个人在团队中应该定位成什么角色。
何楠楠告诉朱老师,虽然她也是独生子女,打小就被父母娇惯,但自从进了运动队,就与娇惯拜拜了。上初一刚跑越野赛,跑得脸都发青。大冬天地上一片积雪,照样穿短裤短褂露天跑步,训练场上磕磕碰碰不当回事,从来就是继续练球。拦网时不小心碰着了,流了血,抹点药继续练,所以说不怕苦。
听了何楠楠的话,朱老师给她的建议就是去试一下。朱老师还说,研究生可以推后读,或办一个休学,你可以打个报告给学校。 放弃与坚持(2)
何楠楠说,一个老师带过很多学生,把学生教出来,一批批毕业送走了,大学校园有点像部队的感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师没有义务给学生规划未来走什么样的路,但是我的这个老师,他能为我想到这些,我蛮感动的。我自己又认真地想了一想,决定走"村官"这条路,学校说话算话,为我保留了学籍。何楠楠下村第一天,村书记周平就搂搂她的肩,像对自家孩子似地说,你这个小丫头到村里工作,别怕,要泼辣,要大胆。周书记召集村里党员,开了个支部扩大会,三十多人挤满村部会议室。周书记大声说,我们村来了一个大学生"村官",下面由你作自我介绍。前一句对大家说的,后一句对何楠楠说的。
一个20岁的小女生站在一大堆长辈中间,向来不怯场的何楠楠手足无措,有些浑身不自在。村里党员大多四五十岁,最老的七八十岁了。往台上走的何楠楠就像上考场,知道所有的眼睛盯着她,大家想看看她几斤几两,敢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她还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也从来没有这么心头不踏实。
何楠楠站在农村的土地上,和她在学校面对她的同学,和她实习当教师面对她的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她面对的都是她的父辈或她的祖辈。她把嗓子清了一下,就看见老人们都善意地笑了。
何楠楠正儿八经地介绍自己:"各位爷爷奶奶,叔叔伯伯,我叫何楠楠,我是一个小辈,有不懂的我要向大家多多请教。我担任支部副书记,想帮助我们村发展经济,早日甩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有什么能够为你们提供帮助的,或你们有什么事要找我的,我的联系方式是&&"
也许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说到这里,何楠楠转过身找黑板,她在课堂上都是用粉笔写字的。现她的眼前只是一面白墙。哦,这不是在课堂,哪来的黑板啊。这时她有些慌乱,转过身来接着说:"这样吧,各位长辈,我就住在镇政府二楼的宿舍,你们叫我小何吧,我的'村官联系卡'没来得及做,我把联系电话留在村部了,你们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就请打电话找我吧&&"
何楠楠紧张得脸都红了。她说完了走下来,周平书记捶捶她,丫头,还行。台下的人鼓掌,哈哈哈地笑。
这就是何楠楠的就职演说了。
下面继续开会安排工作,何楠楠听党员们七嘴八舌,讨论建大棚的事,还有粮食植补的事。听到周平书记在布置,她一点也听不懂,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只知道村里有新的工作了。等散了会,何楠楠问周书记什么叫粮食植补,周书记跟她解释,她这才知道,这是落实国家扶助农业的政策,种小麦或是种玉米,每亩地村民出四块钱,政府给你补两块钱,若是碰到旱灾或是涝灾,政府可以补你一亩地一千块钱。
"我记得周书记第一次带我到村里转转。当时我们村有七十多家贫困户,那天下着雨,路不好走,磕磕绊绊的。我看到土砌成的墙,上面盖着茅草,屋顶几片瓦,什么年代的房子啊。到贫困户家的院子,告诉他们我是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他们伸出颤抖的手拉住我说,你是上面领导派来的人啊,政府还想到我们,你看我们困难啊,我和老伴每天光吃药就要花七八块钱,我们又没什么收入。我到他们家里一看,锅灶还用老式的风箱呢。我不是那种很感性的人,早在当运动员的时候,泪水已经被我们教练用球给砸完了,但我看到他们那种寒酸的情景,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
"后来我自己又去看那一家贫困户。当时我买了两个西瓜,还拎了些水果,到他们家坐坐,和他们聊天。男的姓陈,女的姓蒋,年过半百,没有孩子,又病又穷。我把我头一个月工资大部分都给了他们,一千块钱,给了个整数。他们拿出一个塑料杯子,上面沾着土,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简单冲了一下,就热情地给我倒开水,放在我面前让我喝。我看那个杯子没涮干净,水也是混浊的,要在城里我不会碰的,那时我还是说谢谢,端起杯子喝下肚。他们特别高兴,如果我不喝就有点见外了。
何楠楠走在村里的泥土路上,脑海中跳出最多的词是反差。她上大学在苏州那个繁华城市,出校门却在这个苏北小村庄,她感慨地跟周书记说,我知道经济薄弱村,没想到这么穷。周书记说,看出来,你有这个心,是来干工作的,不是来耗时间的。周书记以后到镇里开会或研究村里工作,都能跟何楠楠商量。何楠楠记住了周书记的叮嘱:咱得对得起老百姓,不能让人家戳脊梁骨。
47岁的周平是个能干的女书记,何楠楠很佩服她。周平儿子都读大学了,何楠楠私下喊她大姨,但她维护何楠楠,公开场合叫"小何书记"。周平原先在镇计生办上班,丈夫在县城开公司,日子根本不用愁。可是阎庄村基础太差,连换了六任村支书,有一任只干了七个月就撂挑子了,组织上选中了阎庄人周平回村当支书。当时阎庄村上项目亏了,欠人家的账,把村部都抵押出去,还是周平用自己的钱把它赎回来的。 放弃与坚持(3)
我采访周平,她刚从镇上办事回村。一说起何楠楠,周平就提到昨天村里整治环境卫生的事。村里道路两边堆的柴草,乱糟糟的,周平带几个人打扫。何楠楠整了材料送给周平,看到周平正在干活,把材料往村部一放,卷起袖子跟着干起来。村民阎怀迎说,哟,这个小村官也跟俺们一起干啦。周平说,楠楠你看,你一下子跟老百姓的距离又贴近了。做农村的支部书记,就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的。
周平跟何楠楠商量,如何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中年劳力在外面打工。他们这把年纪在外面很难挣钱,道理明摆着,人家都是要有技术的,他们只能出苦力,干点粗活,所以村里要把他们吸引回来。政府不是有农业政策吗?可以让农民上项目多挣到钱。何楠楠先是跟着周平,后来自己到村民家,拿着远程教育材料,说说村里的产业调整。何楠楠能独自在村里做事了,周平就说不错啊,你越来越上道了。
当我又采访何楠楠时,她当村官已经一年多了,保留学籍已是破例,这个例显然不会无限制地破下去,毕竟母校读研还是有规定的。母校给她发函,老师打电话来问,要她作出选择:是回校读研,还是放弃读研?何楠楠虽然有些不舍,还是放弃读研了。不管是哪一种选择,对于何楠楠都是忍痛割爱。
我说:"考上研究生却不得不放弃,会不会觉得可惜啊?"
她说:"有一点吧,读研确实很诱人的。"
她又说:"可是村官不当也可惜啊,我觉得农村工作吧,真是蛮锻炼人的。我学会要讲策略,讲方法。和村里人交往,他们看我的长相,有时候把我当小孩子,但是谈起工作来,毕竟我在这个位置上,他们还会把我当成大人对待。
"过去我妈说我是长不大的小孩子,现在我讲村里的事情给我妈听,我妈听了特别开心,有时还会拉着我小姨和我家亲戚来听,我有时习惯地说我们村怎么怎么的,她们听了都笑,反正她们都挺支持我的。我自己干得也挺开心,挺有成就感的。我不是有什么了不起的抱负,只是我既然选择了当村官,就想当一个像样的村官。"
何楠楠读大三的时候,全运会在苏州召开,她被苏州平江区借调当助理裁判,结识了当地文体领导。她当村官后整理了村里材料,分别寄给他们,说你们帮着留意一下,有没有人愿意到我们村投资,有一点苗头,你们都帮我讲点好话。关心她的友人来电话,何楠楠也会说,你们有没有帮我找到投资人啊。他们说,你们那里太偏僻了。何楠楠说你们帮帮忙,哪怕有点苗头,我都可以去谈,白跑一趟也没关系。他们说要有把握才可以告诉你啊。虽然至今未成,何楠楠仍在努力。欣慰的是,何楠楠与周平齐心协力,拽回了几个在外创业有成的本村人,给村里脱贫增添了动力&&
确实有同学不理解何楠楠,当村官耗在农村,有意思吗?何楠楠觉得有意思,这两年多的农村经历,在城里四年大学根本学不到。她已经对"我们村"很有感情了,有时出去一段时间就想村里人。她在村里忙,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她忘不了还有没脱贫的人家,她想让所有的村民都富裕。
大学生报考村官,对于何楠楠绝不仅仅是就业的方式,更是另一种人生体验。正是由于当了村官,何楠楠才与她不熟悉的农村情感交织。很多人都在谈论,大学生当村官三年服务期满,下一步该怎么办。何楠楠从来不担心。三年后不做村官了,她也忘不了"我们村"。无论做什么职业,这三年将会影响她的一生,懂得农村就是懂得底层,到哪个岗位上都能游刃有余。 乡村的诱惑(1)
虽然他喜欢旅游这一行,可是当村官似乎更有挑战性。当初他和父母谈得很僵,但他还是没动摇,不就是因为农村苦,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更应该参与改变农村吗?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做事总比不做事好吧。郑慢慢,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他是徐州师范大学本科生,在单集镇姚庄村担任主任助理。就像郑慢慢的名字那样,他说话也是慢条斯理的,带有一种厚重的磁性。按理说,他大学毕业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给我的感觉却仿佛在社会上闯荡了很久似的。他告诉我,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他的社会经验是被生活摔打出来的。至于当村官,对他和他家都是个意外。
"当时我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这是一个热门的专业,就业是不犯愁的。大四实习,就是给学生毕业打前站,我是在徐州一家有名的旅行社实习的。老总对我印象很好,觉得我挺实干的。我带过旅行团,做过导游,跑过外联,还当过计划调度。计调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做行程,如徐州跟南京联系,向你们那边发团。老总看中我了,跟我说等毕业后就到他们那里去上班,承诺我的待遇不错。后来我也就没再去找工作,心想反正工作已经定了嘛,毕业后直接就可以过去,所以也没什么压力。"
2007年大四下半学期,郑慢慢得知要招大学生"村官"的消息,突然觉得毕业志向该调整了,虽然他喜欢旅游这一行,可是当村官似乎更有挑战性。他觉得挺适合自己的,他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嘛,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当时也没跟家里说。没说是因为村官要经过层层筛选,也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跟父母启齿。
郑慢慢家在铜山县房村镇大沟里村。父亲叫郑庆玲,今年48岁,初中没毕业;母亲叫郝恒芳,今年43岁,只上过小学二年级。两口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郑慢慢是老大,还有妹妹在常州轻工业技术学院上学。郑庆玲和郝恒芳文化低,尝够了读书少的苦头,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省吃俭用送孩子到学校念书。这一儿一女也争气,凭着过硬的成绩双双考进了大学,成为周围乡亲的羡慕对象。
等到一关一关地过了,郑慢慢被列入省选大学生"村官"的名单,接到通知过两天就要准备上任了,他回家和父母聚一聚,想告诉他们当村官的事。第一天,看着父母兴高采烈的神情,他的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生怕父母接受不了。第二天,他就要走了,才鼓足勇气跟父母说,我工作定下来了,也签了合同了。
父亲郑庆玲说,还是那家旅行社吧?老总这么器重你,你得好好干,对得起人家!以后你在徐州城里安了家,我和你妈跟你过!
母亲郝恒芳说,儿子有出息,我们就熬到头了!
郑慢慢说,我不去旅行社了,换了一个地方。
郑庆玲脸上笑呵呵的,这小子,又换到哪个好单位了?
郑慢慢说,单位就在徐州市,不过不在城里面。
郑庆玲奇怪了,什么单位啊,难道还能到乡下?
郑慢慢说,真的是到农村,当大学生"村官"。
郑庆玲大声说,你疯啦!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愣愣地望着郑慢慢,这个叫他感到无比骄傲的大学生儿子。
郝恒芳哭了:儿子,你怎么这么傻呀!
郑慢慢看着父亲从兜里摸出一包皱皱巴巴的纸烟,抽出一支放到嘴边,再掏出一个塑料打火机。郑慢慢要帮他点火,被他推开了。啪嗒,啪嗒,一团火苗点亮了父亲痛苦不堪的面容。呛人的烟雾表明了父亲彻底的失望。
采访时郑慢慢也有些伤感,他父母死活不同意儿子的选择,妈妈一直在流泪,爸爸在一旁抽闷烟,一块钱一包的烟,一支接一支。看到爸妈痛苦的样子,他心里也特别难受。他父母才四十多岁,就在风吹日晒中衰老了,脸上的皱纹特别深。与城里的孩子不同,他确实有些早熟,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苦涩。 乡村的诱惑(2)
"务农的人家贫困,没什么钱,父亲心情不好,脾气有点暴躁,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和我母亲发生口角甚至打架。我们是在这种吵吵闹闹的环境下长大的。父母在农村嘛,知道农村苦,收成好坏要靠天。他们就指望儿女改变命运,能出人头地,到大城市去工作,去发展。只要我们能读书,能读到哪一步,就供到哪一步,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读。所以我爸妈都拼命干活,整个村庄都出名的,都知道他们俩能干。
"以前我们村西边有一个豆奶厂,我爸去当装卸工,我妈去干包箱。我上初中那会儿,每逢夏收夏种的农忙,我爸回家收麦子、收玉米,我放暑假就去厂里替他当装卸工。那时我的个子一米七,力气不太大,扛着重物到仓库,走得歪七扭八的,一干就是半个月。也就是我放假的半个月,每天都有活。装卸工都是我们一个村的,在厂里签到就行了,我顶我爸没事。我爸跟他们关系不错,而且我也能把活做下来。装煤碴,一车都是十几吨。一锨一锨地往外甩,肩膀都肿得很硬很硬的。
"有一次回到家,我爸在卸麦子,我妈做饭,看他们干农活也累了一天了,我也不愿意闲着,就到厨房帮着塞柴禾烧地锅,突然我的鼻子流清水鼻涕,我抬手一擦黏乎乎的,全都是鲜血,止都止不住,可能是累了上火,把我爸妈吓得够呛。从那以后他们不让我干那么重的活了,但我还是去做,我知道他们不容易。
"我上大学时,豆奶厂裁员,我爸妈年龄大了就都被裁了下来。回到家后,他们开始做点小生意,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卖煤球。小麦熟了的时候,收人家的麦子,卖给粮管所赚差价。秋季的时候收玉米秆,然后卖给奶牛厂。不干就没办法,没有挣钱的地方。我在徐州上学,平时周末和寒暑假就回家帮他们干活。
"帮我爸卖煤球,要跑不少村庄。煤球很脏,我也弄得手上都是煤灰,买煤球的村民就问我爸,老郑,这个小孩是谁啊。我爸说,这是我儿子。他们就跟我爸说,你儿子长这么大个子,要个有个,要人有人,你不让他学点手艺,就让他跟你卖煤球啊。我爸就跟他们说,我儿子是大学生,现在读大学呢。当时那些村民都挺羡慕的,说这么个大小伙子,他也不嫌煤球脏,觉得我跟其他孩子不一样,挺懂事的。
"跟我爸出去收麦子,都是我大声地吆喝,'收麦子,收麦子',人家听到就出来了,然后我就跟人家讲价。我爸的精力毕竟不及年轻人,力气也不是很足,他一般就在那里看秤,付钱。比如今年粮管所收麦子八毛二分五,我们在下面收一般是八毛,每斤赚二分五。一般一车拉五六千斤,最多一百来块钱,都是体力活。
"反正赚点钱,真的非常难,所以那时上学的时候,我拼命地学。其实我的脑子不是特别聪明,但我非常用心、非常认真。我就觉得,我要对得起我的爸妈给我的生活费。无论我将来学成什么样,只要我尽力了就无怨无悔。就像有些事情,你不去做的话一点进展也没有,你要是尽力去做了,我就认为你是成功的,哪怕失败了,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否则你永远不了解、不知道的。这也养成了我的人生态度,无论什么事,都应该尽力去做,也愿意尽力去做。毕竟我付出了,努力过了。
"可能就是我做事努力,让旅行社的老总看中了,没想到又遇到村官这个机会,我还是想努力地试一试,到农村去尽一份力量。虽然我和我爸妈谈得很僵,也能理解老一辈的想法,但是我还是没动摇,我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后来我说,就是因为农村比较苦,你们把我培养出来太不容易了,我现在大学毕业了,也有一定的知识了,我就想能不能为农村做一点事情,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做事情总比不做事情要好。我是农村出来的,对农村也有感情,我愿意回报你们,也回报农村。
"我也把省里的大学生'村官'政策讲给父母听,他们看我这么坚决,也不再说什么了。到单集镇报到之后,县委组织部和镇领导很照顾,电动自行车、微波炉、太阳能热水器、电视、衣柜、床铺都给我们配备好了。我跟我妈说,在乡镇的吃住不用钱,工资就像纯收入似的,我还可以负责我妹妹上大学的生活费。"当欢送的锣鼓声远去之后,迎接郑慢慢的是一个陌生环境。毕竟人生地不熟,第一次骑电瓶车下村,看到村委会门边有个小超市,不少人在晒太阳闲聊。他赶忙下车,热情地跟村民打招呼:大叔大婶,大爷大娘,你们好啊。没有一个人理他。他有些郁闷,出于礼貌他们也应该理我一下,但是他们就是不理我。哦,他们不认识我。郑慢慢站着一脸尴尬。村里老书记,也就是那个小超市的老板,赶紧出来圆场,说这是我们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来当副书记的小郑。几个大娘大爷朝他点点头。 乡村的诱惑(3)
郑慢慢第二次下村,见到他们又打招呼:大叔大婶,大爷大娘,你们好啊。他们说,是啊,你来啦。第三次他骑着车还没下来,这些村民老远就跟他打招呼,说郑主任来啦,小郑来啦,郑慢慢心里特别舒坦。不是说这么快被村民接受了,最起码他们认识我了,知道我是谁了,下一步工作也好开展了,如果他们连认识都不认识你,你怎么开展工作呢?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郑慢慢发现,再有大的理想,也要从小处着手,别小看了认人,村民们都叫你小郑了,周围环境才能由陌生到熟悉。
当秋收时节来临时,郑慢慢又露了一手,他会开手扶拖拉机!
郑慢慢告诉乡亲们,他是从农村长大的,地里的这些活儿都会。人们将信将疑,大学生能吃得了这样的苦?村里一些贫困户,不是年龄比较大的,就是手脚不太方便的,想找手扶拖拉机却付不起油钱。郑慢慢二话不说,借来一台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开进田地,帮他们耙地,种麦子,一亩地五六个来回。
一个大学生竟然干得有板有眼,出乎所有村民的意料。地没耕之前,就先洒肥料,把麦种也洒下去,用拖拉机的耙齿耙一遍,再换大耙拉着人,踩在上面再耙一遍,整个流程都要做。脚踩方向盘,大耙拴在后面,上面搭块板,人踩在板上,那也挺危险的。如果方向盘把得不牢,站在上面脚踩不稳,就会掉到耙齿中间,而耙齿长而锋利,后果难以预料。一连几天,他忙了十几户人家的地,有惊无险。
操作手扶拖拉机的郑慢慢,尘土满面汗水津津的郑慢慢,使村民倍加亲切,如同一个毫不见外的村里人。那些受惠于郑慢慢的劳作的贫困人家,用语言表达不了内心的感激,拉着郑慢慢到家里吃饭,专门买来啤酒,给他打来了干净的洗脸水。郑慢慢推辞不去,他们死活不答应,拦着他不让离开。郑慢慢说,为你们干点活是应该的,镇上有我们的食堂啊。推辞不去,但又不伤人家感情,是他最头痛的事&&
我赶去姚庄村是一个雨后乍停的上午。姚庄村是属于单集镇,却又离单集镇最远的一个村。进村的水泥路不久前刚修通,四周是连绵的丘陵山地,老百姓住家大多是黑瓦灰墙。在当地的经济薄弱村中,这个村也是最差的,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郑慢慢带我看一排旧屋,那是直到2008年初才搬出的村部。石头围墙不到一人高,推开屋子的门板,里面透出一股霉味。拉了一下灯线,一根电线垂下的灯泡亮了,昏黄的光照出墙上张贴的标语、口号、章程。抬头看,屋顶上露出条条缝隙。
郑慢慢说,他刚到姚庄村是夏季,在老村部开会或写材料,外面大雨,里面小雨,老书记想修村部,多少年了,就是没钱。
现在的新村部落成于2008年2月。老书记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提出让贤。新上任的年轻书记想把村部修起来,也正是郑慢慢的想法,他们向县里后方帮扶单位求援,化缘来了村部的修建资金。郑慢慢担任施工监理,天天盯在工地。新村部给贫困村带来了希望,村里办事有地方了,村民把它看成一个好兆头。
我见到的村书记顾艳松果然年轻,他1982年出生,只比郑慢慢大一岁,也是一个有志于家乡建设的年轻人。他在部队当过四年兵,班长,代理排长,2007年初退伍回到家乡,正赶上老书记辞职,镇党委选来选去,选到了顾艳松。顾艳松说,郑慢慢是个好帮手,也是个好兄弟。到底是大学生见多识广,平时我们一起交流特别多。脑子老是在琢磨,我们村这么穷,找到什么突破口才能富起来?
那是一个又一个的夏夜,寂静的山村虫鸣四起,郑慢慢与顾艳松这两个单身汉,横躺在一张竹篾大席上,仰望满天疏朗的星星,聊村里的工作,聊个人的志向,聊脱贫的项目。靠天吃饭,无所作为,似乎一切认命,这两个年轻人忍无可忍。地处丘陵的姚庄村土地贫瘠,种些小麦玉米,旱涝都不保收,土地产出率特别低。郑慢慢说还得提高土地的产出率。顾艳松说道理谁都知道,可不知道该做什么。郑慢慢说,山地适合种果树吧。顾艳松说种果树可得选好品种。后来他们选中了栽种杏树&&
村里人都说,小郑主任的心好。村后有一片坡地,常有孤寡老人种些花生,平时不用管,只要种和收就可以了。但是地势不平,机械用不上,全是靠人力,只能用手推车。郑慢慢到村里处理了手头的事,然后就去坡地帮那些老人。分田到户后,各家顾各家,孤寡老人再吃力也得自己做,郑慢慢于心不忍,挽起袖子就干起来。这一家忙过了,又去那一家,就像对待自家的长辈,老人们又高兴又过意不去。 乡村的诱惑(4)
一天上午,郑慢慢帮一对老夫妇,忙到十一点多钟,他说我该回去了,老人硬拉着不让走,要管他的午饭。说是到家里随便吃点,郑慢慢知道老两口生活本来不易,你要是真去的话,他们肯定不会像平时那样随便就算了,怎么能让他们破费呢?郑慢慢就说,大爷大娘,我就不去了,镇上还有工作,我得赶回镇上,我想你们也不想耽误我的工作吧。老人说,我们不耽误你工作,你不吃饭,那就带点花生吧。
大娘赶紧拿了一个蛇皮口袋,把地里刨出的花生往里装。郑慢慢一把把口袋夺下来,说花生我不能带。他们说:为什么?你嫌花生不好吃吗?郑慢慢说:不是,大爷大娘,山里的花生特别香,哪能不好吃,你们看,我是骑电车过来的,这里离镇上还有四十多里的路程,本来就不知道电是不是够了,我要带着花生,无形中增加了重量,电可能就更不够了,你们也不希望我骑到半路再推车走到镇上吧。
郑慢慢说这些,其实是临时编的借口,但他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或方式可以谢绝老人的好意。这一对老人都七十多岁了,一直独自过日子,平时就把自己种的一些花生和山芋用口袋装好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一点钱回来,生活很不容易。郑慢慢哪里忍心再拿他们的东西呢。这也是善意的谎言吧。虽然郑慢慢不会吃老人的花生,老人们的举动还是温暖着他的内心,让他懂得普通百姓的善良。
郑慢慢说:"我在村里感觉很踏实。上次我被评为徐州市优秀大学生'村官',我把证书拿给我爸我妈看,我对他们说,你们看我当初选择这条路没错吧,他们乐呵呵的,也认可我了。我觉得我对他们也算有一个交代了。"
从农村考出去,又回到农村来,大学生"村官"中有许多"郑慢慢"。这绝不是简单的轮回,而是一次重生的涅槃。农村父母的不理解,折射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许,当大学生到农村的就业成为我们社会的常态,大学生在农村与在城市一样体面,所有的父母习以为常了,我们的社会就进步了。
人生的设计
乡村对于城里长大的她,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去处。而她学的是工业设计,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她为什么偏要当村官?她的选择让周围的人不理解。她其实还在用心设计,设计自己的人生,也设计农村的进步。2007年7月,24岁的赵艳回到家乡灌南县,在百禄镇盆窑村任党支部副书记。她是从小在县城长大的独生女,没有一天乡下生活的经历,灌南的乡村对于她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去处。而她毕业于江南大学,学的是工业设计,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虽然知道赵艳一向很有主见,她的选择仍然让很多人大为吃惊。
时隔一年多,我到盆窑村采访,听到这个村的干部与群众都说,赵艳是个好姑娘,她能吃苦,也能干。我眼前的赵艳,是一个身材高挑、眼睛明亮的快乐女孩,天蓝色的高领毛衣,深藏青的薄绒风衣,醒目的是胸前和衣摆的四只大口袋,尽管衣着随便,仍可以突显年轻的时尚,那就是花费不多,与众不同。
我说,你学的是一个热门专业啊!
她说,是啊,要不怎么人家都为我可惜呢。
我说,你觉得可惜吗?
她说,不可惜,这是我为我的家乡做事啊!
工业设计在中国刚起步,大学设立这个专业也是顺应潮流。还在赵艳这批学生大四的时候就有用人单位找上门来,根本不愁分配。赵艳早就与要好的同学约好,要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去闯荡。深圳有她家的亲戚,还有新潮的环境,她的人生目标是靠自己的能力成立一个设计工作室,自己给自己打工。
赵艳喜欢异想天开,她对绘画的痴迷一直没改。如愿以偿地考进大学,学了一门与现代理念接轨的专业,与那些把校园当做保险箱混日子的人不一样,她比以前更刻苦。设计就是鼓励奇思妙想,这正符合她的个性,不断地探知未知世界,永远不重复自己。在创新的专业中她学得开心,每年都是奖学金获得者。 乡村的诱惑(5)
还是大学第一学期,班上民主选举团支书,赵艳当选了,一干就是四年。平时组织同学活动,热热闹闹,气氛很活跃。学校推荐赵艳当学生会主席,她没去。大四时,老师找她谈话,说工业设计是一门新专业,需要增加师资力量,准备从应届毕业生中选几个优秀的留校,赵艳也是人选之一。江南大学在无锡太湖之滨,地处经济发达的苏南,又能继续从事自己爱好的专业,赵艳打电话告诉了妈妈。
"如果你问我崇拜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我妈。我妈是个女强人,从来不向命运低头,我特崇拜她。她不到二十岁开始工作,当了一个棉花厂的副厂长,开始是国有企业,后来改制了,她就不干了。我爸也在国有企业当会计,我妈下岗后到宁夏做生意,后来我爸也去了。我们灌南的经济,前几年还是封闭的。我妈敢走出去,吃了不少苦,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我就觉得我要成为她那样的人。
"听说我有希望留校,我妈特别高兴。我想到深圳她支持,能留校她更支持,学校在无锡,女孩子嘛,在大学里面当老师多好啊,专业又对口。我妈在宁夏忙生意,很少回来,为了我留校的事,她专门回来过一趟。"
当我听说赵艳妈宋灿那几天就在灌南,就与她联系面谈。宋灿告诉我,她之所以急着去无锡,就怕女儿留校的事黄了。
原来,赵艳那一届学生多,留校的名额少,不少人就想点子,挤进留校的名单。有的当地学生托关系,找门路,学校的口气也有了微妙变化。赵艳感觉良好,她的学习成绩明摆着,考核打分也名列前茅,只要择优录用,她就没问题。但宋灿是过来人,她在赵艳的表述中听出了危机,能不能留校还玄着呢。
宋灿是个性格果断的人,她匆忙交代了生意上的事,就买机票飞南京,再坐火车赶到无锡。她这一趟可谓恰逢其时,留校名单正在最后酝酿之中,学生与家长的质疑不断。她找到班主任,找到系领导,得到了一定公开、公正的承诺。她回宁夏后,赵艳打电话来,说老师跟她谈了,留校的方案不变。
此时,赵艳的男友对她能留校也很支持。当大学老师和当设计师都不错,一个有想法的女孩应该拥有自己的事业。
"我的对象在张家港沙钢集团做销售工作。他跟我是校友,比我高一届。上高中我们就是一个学校的,考大学后他在徐师大,学的是市场营销。我在大三的时候,他那时刚毕业到无锡找工作,知道我上大学在无锡,就跟我联系上的,我们挺谈得来,就好上了。他的理想是自己当老板,做钢材生意。我要留校,他没什么意见,反正高速公路到处通,无锡离张家港也蛮近的,他说你先做吧。"
"我和他都是年轻人,其实都还传统,对待感情非常慎重。他妈也是下岗创业的,跟我妈很谈得来。也是有缘,我们两家差不多,都是妈妈比较强一点。他们提出来,你们也老大不小了,先订个婚吧。我们就订婚了。订婚就是两家人在一起吃个饭,其实就是双方家长谈谈,他比我年龄大一个月,同龄人。
"非常巧的是,他叫宋明,跟我妈一个姓,我妈挺喜欢他。听说我要留校,他妈和我妈通电话说蛮好的,争取能留成。"
江苏选派大学生"村官"的消息,让赵艳趋于平静的心绪又波动起来。她从没想到过会去农村。班主任问她,你有没有兴趣参加报考,苏北五个市也有连云港,你可以回灌南啊。当然,学校已经考虑让你留校,你自己决定吧。
"我想来想去,尝到了思想斗争的滋味。之前我也和同学探讨过今后的发展,但再多的探讨也要你自己拿主意。我最后还是决定回来,到村里去锻炼一下。我明白,家里人希望我留在学校,如果先跟他们说,我可能就没这样的勇气了。别看我与人相处很随和,该果断时绝不含糊,干脆先去报了名。
"我打电话给我妈,告诉她,我不想留校了,我要当村官。她说留校基本都定了不是很好吗,怎么又要当村官了呢,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我当然不敢跟我妈说,我报村官就是学她的样子,什么事都敢去试一试。
"我妈在社会上打拼了那么多年,做领导也做了那么多年,她知道这中间多么不容易,当女强人或女干部之类的要承受多少压力。她说女孩子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吧,社会挺复杂的,其实她是不想让我做村官的。 乡村的诱惑(6)
"我没办法说服我妈,只好说我已经决定了,也报名了。她听了就不吭声了,最后说了一句随便你吧。"
从小到大赵艳都是个听话的孩子,要说违背妈妈意愿,当村官是第一次。初到盆窑村那些天有兴奋又有茫然,她想象以前碰到什么事那样,当面跟妈妈说说,但妈妈在宁夏忙生意,很长时间没回来。有人对赵艳说,你家就在灌南,要是找人说说,分到离县城近的村,条件肯定好得多。但赵艳根本没动这个脑筋,既然村官到经济薄弱村,就是去帮助贫困落后的地方改变面貌的,条件差也很正常啊。
赵艳知道妈妈的脾气,气头上说什么也不成。等过了个把月,她再打电话去,生气归生气,女儿还是女儿。宋灿叹了口气:"既然你选择了,那你就要好好做。"赵艳忙说,好的,我会好好做的。宋灿语重心长,给赵艳传授一些做人做事的经验,首先把人际关系搞好,女儿脾气比较急,说话也比较直,有什么就要说出来,妈妈告诉女儿到社会上不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协是个混日子的单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