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什么不占领直布罗陀机场 哪

帖子主题:为什么希特勒不把马耳他给攻下来
共&5702&个阅读者&
军号:999149 工分:25565
左箭头-小图标
为什么希特勒不把马耳他给攻下来
文章提交者:warge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在北非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后勤补给不足,但如果当时把和之间岛给攻下来,那补给航线也不会被切断了,但为什么放任这个眼中钉不管呢?如果说当时岛上有,那又怎么到北非的?请指教
延伸阅读:
这个残酷的社会使我从左倾激进主义者蜕变成右倾保守主义者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为什么希特勒不把马耳他给攻下来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290 工分:11825
左箭头-小图标
德军认为太小了,没必要占领.但小问题终究引发大麻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32905 工分:2613
左箭头-小图标
隆美尔不同意,他喜欢个人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6591 工分:23937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是希特勒心痛他最精锐的伞兵!毕竟克里特岛伤亡太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88225 工分:420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ugarcane
在第2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foxfirelu
在第18楼的发言:问题在前面的文中就已经说明了,由于KG77的东调,导致了对马耳他的火力压制失败,等到盟军的战斗机到位后再调回来,结果当然是损失惨重,如果不是考虑到对苏作战,对地攻击的主力轰炸机群不进行东调的话,可能马耳他已经沦陷了。从时间表中可以看到,5月轰炸机群东调后,一直到7月才对马耳他恢复攻击,两个月的时间让马耳他有了喘息的机会,否则一片废墟怎么实行抵抗?战斗的关键往往就是那么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好像中途岛之战,南云的飞机如果早起飞5分钟,美国的轰炸机就不会那么轻松的攻击到日本的航母了,更何况希特勒在这里浪......
你在看什么阿?我已经把资料列得很清楚了,KG77根本没有东调,反而是正在从东线调往地中海。4月末,英国人自已承认,马耳他的局势经到了“几乎绝望”的地步了。虽然有关这一局势的详情还不得而知,而其若干无可争辩的回音却已抵达罗马了。我们很有理由表达这样的希望,那就是,假如空中攻势保持其现在的强度,则该岛不待入侵本来就得投降。可是,占领该岛的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按该岛的眼前情况看来,则登陆成功也是丝毫不必惑疑的。(登陆队由四个意大利师和一个德国师编成,共32,000人。登陆装备包括725只汽艇和攻击艇、25只快艇、80只登陆艇和用于疏浚和渡航的64只小船。现有空中兵力为1,300架飞机,意德各半。)一向力主征服马耳他岛的隆美尔将军,此时却开始焦躁不安地要发动其对尼罗河流域的攻势。他之所以急于发动,是由于担心英方会迅速增援终至使他的攻势成为画饼。因此他害怕为了支援马耳他岛的登陆会分散轴心驻在昔兰尼加的飞机,便要求为了进攻埃及而推迟对马耳他的登陆作战。意海军总部公开表示反对,指出按天气的条件要求进攻马耳他至迟不能超过7月末。另一方面,意—德空中兵力虽则仍然处于优势,但不可能同时支援两个战役。至此,隆美尔一面抱住他的攻抵尼罗河流域的计划不肯放手,一面迅速建议一个比较有限度的、旨在推翻传闻中的英方攻势准备的战役。他说,他要求把敌人限制在这样一个地位上,使他大约三个月内无法作任何运动;也就是说争取时间以便占领马耳他岛。他说只消用一个星期便可以破坏英方的抵抗,另外再用一个星期来扩大战果,所以他要求把德国航空兵团在攻击马耳他以前归他支配15天。他估计只消再有一个星期,便能让德国航空兵团回到西西里岛诸基地并作进攻马耳他的准备。这样一来,马耳他战役只消推迟三个星期,即推迟到7月下半月。这个计划被意大利的最高统帅部接受了。不过它要求隆美尔用书面做出以下的明确的保证:1.战役的进行以两个星期为限;2.战役的目标以打破敌人的准备为限;3.只有在局势非常有利的发展的条件下才可以尝试占领托布鲁克港,而且无论如何要在塞卢姆、哈耳费亚关口之线停止下来;4.万一局势发展不利,则地面部队频毫不犹豫地回师到艾因埃尔加扎拉的主要战线上,以等待对马耳他岛的征服。意海军总部除了建议德航空兵团撤离西西里岛不要超过原议的三个星期之外,便别无办法可想,因为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限,则英方便能重建马耳他的空中兵力达到了具有压倒之势的程度。可是隆美尔的允诺只不过是为了便于实施其攻势的一种权宜之计罢了。这一点可以从后来的事态发展和从他的文件中得到证明。在这些文件中除了其他迹象以外,看来他曾于5月24日在一项包括攻击马耳他计划的公文中批了“拉倒”的字样。在此项计划渐变的过程中,希特勒为了迫切需要在苏联发动攻势并把地中海问题一古脑儿丢开,决定立即从德国航空兵团中抽调两支轰炸机大队和两支战斗机大队到德苏战场上去。4月未,德国航空兵团的余部便开始从西西里转移到昔兰尼加去。几天之后,希特勒在伯格霍夫告诉意大利的卡瓦勒尔罗将军说:“对斯大林格勒和在高加索地区发动的攻势,将使马耳他岛在英国人手中一无所用。”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自己看吧,至于是不是权威的争论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9833 工分:108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foxfirelu
在第18楼的发言:问题在前面的文中就已经说明了,由于KG77的东调,导致了对马耳他的火力压制失败,等到盟军的战斗机到位后再调回来,结果当然是损失惨重,如果不是考虑到对苏作战,对地攻击的主力轰炸机群不进行东调的话,可能马耳他已经沦陷了。从时间表中可以看到,5月轰炸机群东调后,一直到7月才对马耳他恢复攻击,两个月的时间让马耳他有了喘息的机会,否则一片废墟怎么实行抵抗?战斗的关键往往就是那么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好像中途岛之战,南云的飞机如果早起飞5分钟,美国的轰炸机就不会那么轻松的攻击到日本的航母了,更何况希特勒在这里浪......你在看什么阿?我已经把资料列得很清楚了,KG77根本没有东调,反而是正在从东线调往地中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88225 工分:420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ugarcane
在第16楼的发言:一次补给行动损失三分之二的商船,如此高的损失比,在一方面说明了英国为了补给马耳他而付出的牺牲和代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轴心国军封锁马耳他的力度。
去查一下相关的资料吧:
关键字:支柱行动 作者:Mars其实在战争的一开始隆美尔就建议希特勒利用空军封锁和压制马耳他,英国对马耳他进行补给损失惨重那是很正常的,不然怎么是封锁和压制,只不过由于对苏作战导致对地攻击的主力轰炸机群的东调,使马耳他的封锁和压制失败了,让马耳他上的守军有了喘息的机会,有时间修复港口和机场,从而组织了抵抗的力量,特别是战斗机群的到来让德国的空中压制彻底破灭,最后作为一颗钉子卡死了隆美尔的补给线。1942年5月马耳他已经给炸成了废墟,如果德国的轰炸机群没有东调,保持空中优势,即使战斗机群来了也没有机场可以降落和补给,5-7月这两个月的时间给了盟军足够的喘息时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88225 工分:420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问题在前面的文中就已经说明了,由于KG77的东调,导致了对马耳他的火力压制失败,等到盟军的战斗机到位后再调回来,结果当然是损失惨重,如果不是考虑到对苏作战,对地攻击的主力轰炸机群不进行东调的话,可能马耳他已经沦陷了。从时间表中可以看到,5月轰炸机群东调后,一直到7月才对马耳他恢复攻击,两个月的时间让马耳他有了喘息的机会,否则一片废墟怎么实行抵抗?战斗的关键往往就是那么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好像中途岛之战,南云的飞机如果早起飞5分钟,美国的轰炸机就不会那么轻松的攻击到日本的航母了,更何况希特勒在这里浪费了两个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4865
左箭头-小图标
大家好好讨论一下,真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9833 工分:10894
左箭头-小图标
一次补给行动损失三分之二的商船,如此高的损失比,在一方面说明了英国为了补给马耳他而付出的牺牲和代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轴心国军封锁马耳他的力度。去查一下相关的资料吧:关键字:支柱行动 作者:Mars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9833 工分:108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foxfirelu
在第11楼的发言:1941年11月,希特勒命令将第二航空队从苏德战场调到地中海地区,在西西里岛进驻了5个Ju-88A4轰炸机大队,Ju-88夜间战斗机、Ju-87、Bf-110各一个大队,担任护航任务的第53“黑桃A”战斗航空团(Bf-109F)4个大队,共计飞机352架。开始对马尔他岛进行空袭。
1941年12月,德军开始袭击英军从埃及开往马岛的运输船队。3月20日,开始袭击马岛陆地目标。当日傍晚,趁皇家空军战斗机全部返回地面之机,德国空军第606.608轰炸机大队、第54航空团第一大队、第77轰炸航空团两个......那我告诉你问题出哪里吧。下面这个是KG77(即第77轰炸航空团)情况:http://www.ww2.dk/air/kampf/kg77.htm从上面这个网页,我们可以看到KG77各单位1942年的驻地:本部:1.42 - 1.5.42 Comiso(西西里)1.5.42 - 30.5.42 Creil(法国)30.5.42 - 30.6.42 Rennes(法国)30.6.42 - 12.42 Gerbini(西西里)I大队:1.42 - 2.42 Heiligenbeil(苏联)2.42 - 5.42 Orscha-Süd(苏联)5.42 - 6.42 Charkow(苏联)6.42 - 1.7.42 Kursk (苏联)1.7.42 - 1.9.42 Creil(法国)1.9.42 - 2.43 Catania (西西里)II大队:1.42 - 1.5.42 Comiso(西西里)1.5.42 - 30.5.42 Creil(法国)30.5.42 - 30.6.42 Rennes(法国)30.6.42 - 12.42 Gerbini*(西西里)III大队:1.42 - 1.5.42 Comiso(西西里)1.5.42 - 30.5.42 Beauvais(法国)30.5.42 - 30.6.42 Vannes(法国)30.6.42 - 10.42 Comiso*(西西里)10.42 - 12.42 Gerbini(西西里)换句话说,除了I大队1942年上半年在苏联外,I大队的下半年、II大队和III在1942年的全部时间都是在地中海前线。下面这个是wiki对KG77的介绍:http://en.wikipedia.org/wiki/Kampfgeschwader_77KG77本来是要在1942年初整个调往西线的,但由于1942年春季的苏军攻势,第I大队留到1942年8月才开始从东线撤出调往地中海。即1942年的时候,KG77是从东线增援地中海战线,而不是相反。本文内容于
20:37:15 被sugarcane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48885 工分:153954
/ 排名:6492
左箭头-小图标
马耳他英国守军有几万人,装备也相当不错皇家海军在马耳他的力量也不容小视在战争初期希特勒没有认识到马耳他的重要性德国对欧洲全面开战后,急需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攻占马耳他得不偿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12822
左箭头-小图标
都是强人,先ORZ再去翻翻帖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88225 工分:42053
左箭头-小图标
至于缩短补给线,我又看了一下地图,的确效果不是很好,这里道歉,不过马耳他对于德国补给线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88225 工分:420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941年11月,希特勒命令将第二航空队从苏德战场调到地中海地区,在西西里岛进驻了5个Ju-88A4轰炸机大队,Ju-88夜间战斗机、Ju-87、Bf-110各一个大队,担任护航任务的第53“黑桃A”战斗航空团(Bf-109F)4个大队,共计飞机352架。开始对马尔他岛进行空袭。1941年12月,德军开始袭击英军从埃及开往马岛的运输船队。3月20日,开始袭击马岛陆地目标。当日傍晚,趁皇家空军战斗机全部返回地面之机,德国空军第606.608轰炸机大队、第54航空团第一大队、第77轰炸航空团两个大队、第53战斗航空团、第3“乌德特”战斗航空团2大队、第26驱逐航空团3大队共约200架飞机,集中攻击塔卡利机场。到21日傍晚,机场已变成一片废墟。22日,德空军再次对岛上其他机场进行第二轮空袭。3月23日,英国海军的4艘巡洋舰和补给舰队接近马岛时遭到德空军袭击,4艘补给船先后在近海或码头被炸沉,补给物资损失4/5。3月末,德军将轰炸目标转向瓦莱塔港及船坞。4月,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英国的驱逐舰和潜艇在空袭中收到重创而不得不撤离基地;轰炸机部队也同时撤离;仅剩下6架“飓风”式战斗机。岛上食物、弹药等给养严重缺乏,马岛守军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德意两国驶向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船队能畅通无阻地通过马岛附近海域。4月中旬,美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运载47架“喷火”式战斗机到马岛。德军事先掌握了这批飞机的动向,当飞机刚刚降落到哈尔法和塔卡利机场约20分钟后,即遭到德国空军空袭,当即被炸毁20架,其余27架在和德军第53航空团交战时又损失了多架。此时的马耳他岛的每一个机场和码头都变成了废墟,军舰已被驱散,几乎丧失抵抗能力。5月10日至12日,希特勒下令将第77轰炸航空团调到东部,准备参加对苏联的入侵,德国空军的攻击力量削弱,5月底,59架“喷火”式战斗机又抵达马岛机场,皇家空军第217和218中队也同时到达,英军在马岛的防御力量恢复了元气。7月份日,德军开始对马岛进行新的攻击,由于英军已恢复元气,德国空军遭到严重损失,2周内损失飞机44架,攻击不得不减弱。德意未能占领马耳他岛。以上是关于马耳他岛的相关资料,如果不是轰炸机群的东调,就没有后面一系列的事情了。至于你所说的托布鲁克港口,主要是因为战火导致港口破坏严重,而后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复。可如果马耳他攻克的话,以此作为补给基地,大量的运输舰只就不用担心运输途中的受袭,以至于到1943年完全被封锁,只是隆美尔只能使用空运来保证后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9833 工分:108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foxfirelu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ugarcane
在第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foxfirelu
在第5楼的发言:当时隆美尔认为德国的空军可以完全压制住马耳他,认为处于压制状态下的马耳他岛不会对他的补给线造成影响,同时为了实现他在北非的战术布置,强烈要求希特勒仅用空军对马耳他岛实施压制,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北非战场,当时希特勒对隆美尔极其信任,同时也认为一个连自己本土都处于德国空军轰炸的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对一个海外基地实施兵力补给和配置,因此没有拿下马耳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的德国对于登陆作战效能不足,而意大利的海军又靠不住,为了避免在登陆作战中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采取了压制手段而没有彻底攻取。
随着......
说由于入侵苏联,对马耳他的压制减弱就有点过分了,英国每一次对马耳他的补给都是损失惨重的。
阿拉曼战役之前的支柱行动Operation Pedestal(1942年8月)是最好的例子。看看护航的兵力吧,四艘航母,两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需要护航的是14艘商船。结果是14艘商船损失了9艘,护航的舰队损失了一艘航母、两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
关键的载着11500吨燃料的俄亥俄号油轮重伤,勉强开进马耳他后就断成两截,幸好油没事。
如果不是对苏作战使大量的飞机和精锐的飞行员东调的话,马耳他的补给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补给舰队能够进入就已经说明压制减弱了,不然再强的护航也没有任何意义,要知道海军对空在当时是十分困难的。至于说两年内大量的空袭只能说明当时的德国空军一直贯彻着压制马耳他的任务,但是由于飞机数量的减少和飞行员水平的下降,该任务最终还是失败了。换句话说,如果德国在北非战场开辟前或者说开辟北非战场的同时暂缓对苏作战,转而先行攻下马耳他,那么隆美尔的补给线至少可以缩短一半,从地图上看,北非战役的第二阶段隆美尔就不用为了补给大量调集卡车了,完全可以以马耳他为中间点实施海运。我只问一个问题:减少了哪些部队?德国空军为了东线,1942年从地中海方向调走了哪些部队?参加支柱行动的单发战斗机部队有II/JG53和I/JG77,前者在1942年5月从东线调来,后者差不多同时从挪威调来。如果说隆美尔的补给线太长,更多是因为托布鲁克的港口能力低下导致大量补给只能运往班加西和的黎波里,再用卡车送往前线,而不是马耳他的问题。去看看地图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39799 工分:116
左箭头-小图标
新兵报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88225 工分:420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ugarcane
在第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foxfirelu
在第5楼的发言:当时隆美尔认为德国的空军可以完全压制住马耳他,认为处于压制状态下的马耳他岛不会对他的补给线造成影响,同时为了实现他在北非的战术布置,强烈要求希特勒仅用空军对马耳他岛实施压制,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北非战场,当时希特勒对隆美尔极其信任,同时也认为一个连自己本土都处于德国空军轰炸的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对一个海外基地实施兵力补给和配置,因此没有拿下马耳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的德国对于登陆作战效能不足,而意大利的海军又靠不住,为了避免在登陆作战中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采取了压制手段而没有彻底攻取。
随着......
说由于入侵苏联,对马耳他的压制减弱就有点过分了,英国每一次对马耳他的补给都是损失惨重的。
阿拉曼战役之前的支柱行动Operation Pedestal(1942年8月)是最好的例子。看看护航的兵力吧,四艘航母,两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需要护航的是14艘商船。结果是14艘商船损失了9艘,护航的舰队损失了一艘航母、两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
关键的载着11500吨燃料的俄亥俄号油轮重伤,勉强开进马耳他后就断成两截,幸好油没事。如果不是对苏作战使大量的飞机和精锐的飞行员东调的话,马耳他的补给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补给舰队能够进入就已经说明压制减弱了,不然再强的护航也没有任何意义,要知道海军对空在当时是十分困难的。至于说两年内大量的空袭只能说明当时的德国空军一直贯彻着压制马耳他的任务,但是由于飞机数量的减少和飞行员水平的下降,该任务最终还是失败了。换句话说,如果德国在北非战场开辟前或者说开辟北非战场的同时暂缓对苏作战,转而先行攻下马耳他,那么隆美尔的补给线至少可以缩短一半,从地图上看,北非战役的第二阶段隆美尔就不用为了补给大量调集卡车了,完全可以以马耳他为中间点实施海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9833 工分:108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foxfirelu
在第5楼的发言:当时隆美尔认为德国的空军可以完全压制住马耳他,认为处于压制状态下的马耳他岛不会对他的补给线造成影响,同时为了实现他在北非的战术布置,强烈要求希特勒仅用空军对马耳他岛实施压制,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北非战场,当时希特勒对隆美尔极其信任,同时也认为一个连自己本土都处于德国空军轰炸的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对一个海外基地实施兵力补给和配置,因此没有拿下马耳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的德国对于登陆作战效能不足,而意大利的海军又靠不住,为了避免在登陆作战中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采取了压制手段而没有彻底攻取。
随着......说由于入侵苏联,对马耳他的压制减弱就有点过分了,英国每一次对马耳他的补给都是损失惨重的。阿拉曼战役之前的支柱行动Operation Pedestal(1942年8月)是最好的例子。看看护航的兵力吧,四艘航母,两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需要护航的是14艘商船。结果是14艘商船损失了9艘,护航的舰队损失了一艘航母、两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关键的载着11500吨燃料的俄亥俄号油轮重伤,勉强开进马耳他后就断成两截,幸好油没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542 工分:14268
左箭头-小图标
德意空军在1941年1月到1942年8月长达20个月的时间里对马耳他进行了1万架次的空袭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88225 工分:420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当时隆美尔认为德国的空军可以完全压制住马耳他,认为处于压制状态下的马耳他岛不会对他的补给线造成影响,同时为了实现他在北非的战术布置,强烈要求希特勒仅用空军对马耳他岛实施压制,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北非战场,当时希特勒对隆美尔极其信任,同时也认为一个连自己本土都处于德国空军轰炸的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对一个海外基地实施兵力补给和配置,因此没有拿下马耳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的德国对于登陆作战效能不足,而意大利的海军又靠不住,为了避免在登陆作战中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采取了压制手段而没有彻底攻取。随着东线战场的开辟,德国的空军大量抽调到了东线,对马耳他的压制减弱,而英国则充分利用自己的海军优势,实施了对马耳他的兵力部署和投送,从而有效的威胁到了隆美尔的补给线,最终为蒙哥马利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马耳他岛的战略部署上的失败,给隆美尔冠上了一流的战术家,三流的战略家的头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隆美尔在战略上的短视也为他日后的失败留下了隐患。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9833 工分:1089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arge
在第3楼的发言:那隆美尔在哪里登陆非洲,是突尼斯还是利比亚,英国海军为什么不拦截隆美尔的非洲军团隆美尔在利比亚登陆,部队基本上是通过班加西和的黎波里两个港口。去看形势地图,地中海,皇家海军是部署在两端的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意大利则在地中海的中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9149 工分:25565
左箭头-小图标
那隆美尔在哪里登陆非洲,是突尼斯还是利比亚,英国海军为什么不拦截隆美尔的非洲军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9833 工分:10894
左箭头-小图标
登陆计划预计在1942年中的某个时候执行。隆美尔此时刚刚把托布鲁克打了下来,正准备进入埃及。一旦要进行马耳他登陆,大量的运输船只需要从北非补给线上撤下,同时德意两国的空军都要从北非战线转向马耳他。一句话,隆美尔必须停下来。其他不利因素:意大利海军白天的海战能力还自认能够对抗皇家海军,但意海军的夜战能力很弱,一旦皇家海军趁夜突进滩头,会很危险。德国伞兵在克里特损失极大,德国空军内部反对使用伞兵的声音不小。意大利参战起,马耳他就受到了意大利的封锁,直到1942年底阿拉曼战役结束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4条记录]&分页:
&对为什么希特勒不把马耳他给攻下来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二战希特勒为什么要占领非洲_百度知道
二战希特勒为什么要占领非洲
我有更好的答案
后来,隆美尔打得比较顺的时候,德国的企图和野心就进一步膨胀。那么就是占领直布罗陀,迫使西班牙参战。认为是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打法,德国还一时谈不上对整个非洲的占领,基本上就是局限在北非最初的原因比较简单,就是搭救不争气的意大利。防止英国占领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主张放弃入口,直接占领出口。但是,希特勒害怕重蹈拿破仑当年的覆辙,否决了这个计划。本来可以釜底抽薪,出口就是直布罗陀。德国军方一批人,反对在北非浪费兵力和资源,策应日本,开辟对苏作战的南线战场等等。综上所述,扶持新傀儡,推翻佛郎哥。如果佛朗哥不合作,就直接占领西班牙。如果把地中海比作一个容器,进口是苏伊士运河,最后变成了扬汤止沸,可以以埃及为基地,进入西亚中东,想要攻占埃及,截断苏伊士运河,不但迫使英国被迫绕行好望角来维持与印度和远东的联系。同时。使得意大利乃至巴尔干半岛这一欧洲柔软的下腹部(丘吉尔的名言)直接暴露在英国的威胁下,策动本来就有反犹亲德情绪的阿拉伯国家和波斯倒向轴心国,诱使土耳其参战,威胁印度
采纳率:46%
二战中德军主要还是在北非有战争,目的就是控制地中海沿海,控制苏伊士运河,控制直布罗陀海峡,掠夺资源,扼住盟军的交通线。
不管是非洲,还是美洲、可能的话,要占领全世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希特勒为何出兵北非?于何时?为什么不令隆美尔去苏联?_百度知道
希特勒为何出兵北非?于何时?为什么不令隆美尔去苏联?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主要是因为意大利在北非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太对不起观众了,如果意大利败退了,德国必将三面受敌。还有就是截断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联系,让已经肚子饿得呱呱叫的英国人雪上加霜!
希特勒出兵北非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墨索里尼不给力,当时去苏联能干的元帅不少了,而且隆美尔就是因为去了北非,才声名显赫的,以前他并不出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隆美尔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布罗陀海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