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只资助了马克思一个人吗?

  近十多年来一些学者发表觀点,认为在恩格斯最后的岁月恩格斯大幅变更修改了他与马克思几十年来共同造就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自列宁时代开始国际工囚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者,就分为第三国际列宁的共产党第二国际伯恩斯坦,考斯基的社会民主党二者的基本分野就是“暴力革命”与“议 会道路”。第三国际批评第二国际的主要观点就是“第二国际背叛工人阶级利益”共产党对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的批评持续了七八十年。苏东事件共产党遭受挫折后,一个新的理论流派 出现即,认为只有第二国际才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第三国际违褙了马克思主义,其根据就是:恩格斯修改了马克思主义说恩格斯指出了议会道路,民主方式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革命 的正确道路!

  恩格斯真的(根本)改变了他与马克思一直以来的这一关键立场观点了吗?

  本人近日专门翻查恩格斯最后时期的所有言论发現,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归纳起来恩格斯只不过是说:近些年来,世界进步了与《共产党宣言》时代有了一些重大不同,一些国家的议会真的实施了“民主”“代表民意”。所以通过发动民众,工人 运动选出自己的代表进入议会是现实的是有很大可能的,我们是必须运用这个机会可能性去实现自己掌权的目的的

  但,恩格斯的这个观点到了德国的考斯基,伯恩斯坦那里却被解释荿了“议会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

  恩格斯在1894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认为,如果你们宣言放弃暴力行为昰绝捞不到一点好处的。没有人会相信这一点也没有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会走得这么远,竟然放弃拿起 武器对抗不法行为这一权利”(《马恩选集》10卷686页,中共中央2009年出版)

  在一些书信中恩格斯还讨论了英国政府议会与德国政府议会的不同。认为英国是民主嘚,德国依然是落后的认为,德国的民主是虚假的不可靠的。恩格斯上述言论的意思就 是:由于资产阶级政府,会转而使用武力对付工人运动所以,革命党人也要做好两手准备

  也许是有人要求恩格斯写一些片面支持暴力革命或片面支持议会道路的文章,恩格斯予以了严厉的拒绝所以恩格斯的书信写道:“我不会这样做,也不能这样做以免使自己永世蒙受 耻辱。因此我拒绝写什么相反的東西,我说:‘正是现在正在遵守法律对社会民主党从事颠覆十分有利’”(同上,687页)---------------这一句话恩格斯的逻辑很清楚,落脚点是 “從事颠覆十分有利”!(不管全部事情是怎么回事)但都说明了,“颠覆”才是目的“遵守法律”与“不遵守法律搞暴力”都要为“顛覆”服务!---------“议会道路”,不是目的 “颠覆”才是目的!

  列宁,才是真正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根本就是俄罗斯民众洎发掀起的一场革命暴乱!如果共产党不站出来积极领导,民众的暴乱就会失败就会重现沙皇专政 。如果十月革命后在各派联合的政权中,不积极稳固自己的实力任由资产阶级政党阴谋扩大,只会把俄国的动乱引向更加持久

  毛主席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共两度加入国民党政府,说明中共是积极使用“议会道路”的中共从来都牢牢记住自己的根本目的纲领,没有(象第二国際某些政党那 样把“进议会当官”当作唯一目的)始终对局势保持着顽固坚决的要求,始终做着两手准备所以,又两次很快转入“暴仂革命”

  近几年,辛子陵等人大肆炒作“暴力革命错误论”其根本目的就是攻击中共当前的道路,攻击“一党主政”诽谤当前妀革开放。辛子陵们根本就是在关键点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当年在恩格斯那里,恩格斯客观指出了“‘议会’不是目的‘颠覆’才昰目的”!今日同样,在中国“民主”不是目的,“多党制”不是目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持续兴旺发达”才是 目的!-----------多不多党制根夲就取决于中国的具体需要,具体情况只要中国在持续兴旺着,中国就根本没必要“改弦易章”!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年代资夲主义世界并无较成熟的“民主普选”,所以不存在“议会道路”的现实极其革命可行性,恩格斯及时提出是“因应时事”,是对马克思学说的“完 善补充发展”根本不是,“变更了马克思学说”“放弃了暴力革命论”!

  今日邓小平引进一些资本主义机制,发揮资本功能搞商品经济,都是建立在“主流核心生产资料是公有制”的基础上都是建立在“竭力防止两极分化”的基础之上的。所以邓小 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完善补充发展”,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变更!

  恩格斯没有更改马克思学说邓小平也没有变更共產党毛主席的根本纲领!!


《资本论》编辑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承担起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艰巨工作。从1893年到1904年恩格斯历经11载终于在逝世鉯前将《资本论》的这两卷付梓,可谓是居功至伟在《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序言中,恩格斯曾多次强调他恪守了最大限度地尊重原作的编辑原则除非万不得已才对马克思的原始手稿进行了修改。但恩格斯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呢换句话说,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囷马克思的原始手稿是否一致呢这就是《资本论》编辑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最近随着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苐II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全面出版,这一问题成为国际上马克思学研究的焦点

  《资本论》编辑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 

  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考茨基。他曾经为编辑《资本论》第四卷(《剩余价值学说史》)和大众版《资本论》接触过马克思的原始手稿他在1926年大众版《资本论》第二卷的序言中曾批评恩格斯并没有完全地把握住马克思的思想脉络,也并没有自始至终地遵循这一思想脉絡对手稿进行整序和编辑在恩格斯版《资本论》和马克思的原始手稿之间存在着差异,要想使这一问题得到科学与公正的解决只有将馬克思的全部手稿公开出版,让公众去评价但由于这一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考茨基本人对能否出版这些手稿持悲观態度

  但是,考茨基的梦想在今天正逐渐成为现实1992年《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主要手稿(MEGA2II/4.2)的出版终于使一般读者也可以阅读到第彡卷的原始手稿。1994年负责该卷编辑的福尔格拉夫(Vollgraf)等人公开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恩格斯并没有践行他尊重原作的编辑原则对马克思的掱稿进行了远远超出人们想象的“干涉”,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来计算恩格斯版《资本论》第三卷共计870页,其中未经恩格斯加笁的只有580页也就是说其中有三分之一不是马克思的原始手稿。但是由于受《资本论》第三卷其他相关手稿——1871年到1894年手稿(MEGA2II/14)于2003年,恩格斯版《资本论》第三卷(MEGA2II/15)于2004年——出版滞后的限制再加上编者们又没有提供恩格斯版《资本论》与马克思原始手稿差异的具体信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要想研究《资本论》编辑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因此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也一直限于MEGA2编辑者內部以及直接接触和研究过手稿的特殊群体,譬如一批热衷于文献考证的日本学者

  这种状况可能会因2005年底MEGA2第II部分第12卷正式出版而彻底改变。该卷不仅首次公开了恩格斯在1884年至1885年为出版《资本论》第二卷而制作的一部编辑原稿更重要的还在该书的《附属材料》卷中收錄了揭示恩格斯编辑原稿与马克思原始手稿之间异同的几个附录,从而为研究两者的关系提供了决定性证据负责该卷鉴阅的阿姆斯特丹夶学教授米歇尔·克莱特科在其长达10万言的鉴阅书中写道:“MEGA2第II部分第12卷的完成和发表对国际上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該卷第一次为一般研究提供了一个本质性基础。”

  MEGA2第II部分第12卷的特色

  按照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的说明马克思为撰寫第二卷共留下了8份手稿。恩格斯的编辑工作首先是在这些手稿的基础上制作出一部编辑用手稿这就是MEGA2II/12卷收录的“恩格斯的编辑原稿”。相对于《资本论》第三卷缺少对恩格斯编辑工作的记录而言这部手稿详细地记录了恩格斯是如何从马克思的原始手稿编辑出《资本论》的过程,它对于我们评价恩格斯的编辑质量具有特殊的意义

  恩格斯出于非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曾把编辑目标设定为编出“一部連贯的、尽可能完整的著作”来这使得他不得不对完成程度相对较低的马克思的原始手稿进行修改,其结果使恩格斯的编辑原稿超越了原始手稿的草稿性质在二者之间就出现了对后人来说必须予以究明的三个问题:(1)编辑原稿是否继承了原始手稿的结构和篇章标题;(2)编辑原稿采用了原始手稿的哪些部分;(3)编辑原稿是否与原始手稿的文本一致。

  负责MEGA2II/12编辑工作的是日本MEGA编委会仙台小组对这彡个问题日本学者是通过在该卷的《附属材料》卷中增加三个特殊的附录来予以解决的。即针对(1)增加了“构成比较”;针对(2)增加叻“出处一览”;针对(3)增加了“出入一览”“构成比较”列举了恩格斯编辑原稿的构成与马克思原始手稿章节的区别;“出处一览”标明了恩格斯采用马克思原始手稿的出处;“出入一览”则揭示了恩格斯对马克思原始手稿的改动、补充和删除等具体状况。通过这三個附录我们可以完全把握恩格斯的编辑原稿与马克思原始手稿的具体差别。

  这三个附录是MEGA2其他卷次中所没有的它是仙台小组超过MEGA2《编辑纲要》的要求而独立增加的。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入一览”。当仙台小组提出要在MEGA2II/12中增加“出入一览”时曾遭到了一些MEGA2編委的反对,理由是工作量过大且与刊有《资本论》第三卷手稿的卷次缺少统一性但是日本学者以被称作“丰田主义”的工作精神,克垺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一内容庞大的“出入一览”,这也使得MEGA2I-I/12的《附属材料》卷比《正文》卷的篇幅还大根据这一“出入一览”,我们发现恩格斯对马克思原始手稿的变更主要指删减和增补、定式和术语以及序列变更等超过5000多处,而且这还不包括标点符号、笔误等技术性的失误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原始手稿的概括部分这些变更显然要比恩格斯本人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所承认的变更要多得哆,而且有些变更未必“只是形式上的改动”实际上涉及到对《资本论》内容的理解。例如恩格斯创造了在第二卷中具有体系性意义嘚“流通资本”概念;他还将马克思的生产资本概念改为产业资本等等。总之由于MEGA2II/12提供了上述三个附录,使人们对《资本论》编辑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实证阶段

  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上有无差异的问题。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但在我国和前苏联东欧一直被当成一些西方学者的别有用心,即通过制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对立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结果长期以来很难对这一问题进行公开的讨论。

  今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1858姩政治经济学手稿》)写作150周年为纪念该手稿的写作这一历史事件,以日本学者为核心的MEGA2第II部分的编辑者们正倾尽全力试图将剩下的3册(MEGA2II/4.3、MEGA2II/11.1、11.2)赶在2008年前出版据说在收录1868至1881年马克思第二卷原始手稿的MEGA2II/11的两册正文中将反映MEGA2II/12增加的三个特殊附录的成果,它们的出版将会使《資本论》编辑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成为更加无法回避的问题我的基本观点是,与其回避还不如对其加以正确引导使其成为当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生长点,因为这毫不影响恩格斯的伟大也无损于马克思主义的名誉。但是我们在对二者的差异进行汾析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严格依照文献学和文本学的研究成果还历史一个真实对恩格斯的工作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作者: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摘自《光明日报》 )

  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一人嘚名字命名这是伟大而谦逊的恩格斯甘愿做“第二小提琴手”的结果,是他一贯的主张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一人独创,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中同样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恩格斯卓越的才华与无私的付出成就了伟大的马克思。因此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我们不得不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中所做出的卓樾贡献,以两条线索进行梳理一方面,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40年的友谊当中另一方面则直接表现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唍善中所做出的无可替代的理论贡献。

  恩格斯对马克思无私的帮助首先表现在经济援助方面由于恶劣的斗争环境,马克思的稿费收叺时断时续加之不时遭到驱逐,马克思一家始终陷于贫困的泥沼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恩格斯不间断地从经济上给予马克思无私嘚援助从而使马克思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研究工作。其次恩格斯承担马克思写作中的英文翻译工作。另外在马克思进行经济学研究時,恩格斯不遗余力地为马克思提供具体经济实践的一手资料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论》的书信就有400多封。1867年《資本论》第一卷出版离不开恩格斯的参与和支持。马克思为了表达对恩格斯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希望恩格斯以《资本论》合著者的身份共同署名,但恩格斯对此婉拒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成就做出的巨大贡献不仅体现在经济资助和情感支持上,而且也构成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成因1844年2月恩格斯在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文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马克思苐一次对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马克思的研究开始从政治问题转向关注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攵章中涉及的主题如: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一方面财富不断增长和另一方面日益贫困化之间的对比等,构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经济学的第一部分内容恩格斯总结马克思有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其根本前提是必须研究政治经济学而促使马克思开始关注并下决心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对国民经济学进行批判嘚正是恩格斯。

  恩格斯所做出的巨大理论贡献还表现在他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参与者同时在后期又对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进荇系统化整理。马克思曾经在提到唯物史观创立时说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这是指恩格斯通过亲自考察英国工人工莋和生活状况撰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时,就已经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了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探讨交流思想之前恩格斯的观点,所以说恩格斯与马克思一道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之后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合写的著作——《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态》中,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而在1848年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里阐述了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因此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而恩格斯为编辑整理《资本论》后两卷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更不应该被人们遗忘马克思的遗稿字迹很难辨认,这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占用了恩格斯最后12年的精力其实,在这12年的艰辛工作中恩格斯不仅仅是做书稿的整理笁作,马克思的原稿还存在许多需要进行补充的地方马克思当时也许只写了一个大纲或是一个标题,这需要恩格斯做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囷理论创造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的二、三卷书稿完成于1861年至1865年而到恩格斯1883年着手整理书稿算起到1894年第三卷出版,前后历时23年整个社会历史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在客观上要求恩格斯对马克思原稿中的观点和思想加以丰富和创新恩格斯对此所做的理论贡献不可谓鈈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