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回去哪里应该相信佛教的还是基督教人死后的呢?

净空法师---怎样超度不信佛信基督教人死后的人?

问:家属信奉基督临终时应该用基督教人死后的办法去超度,还是可以用佛教的方法他生前反对佛教,弟子担心他會起瞋恨心而堕落请老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答:他生前不相信他死后你跟他诵经回向,他就会相信这个例子很多。如果真正相信基督教人死后也不错为什么?他不堕三途他生天,他到天父那里去了那个天,从它的经典里面去研究应该是属于忉利天,为什么怹欲没断,欲没有断生的是欲界天欲界往上面去要修定,他没有定功所以多分在四王天跟忉利天,在这个层次里面四王、忉利天佛菩萨去讲经说法的很多,他还是有机会闻到佛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可以啊!佛对一切众生平等没有分别。南无阿弥陀佛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你怎么不去想,主或上帝是观音或某位菩萨的化身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修行法门不同信仰不同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话就好象是说——


有个人到一个客栈里来点了一碗面条吃了,然后离席这时店里有个人,或者是某个客官或者是店小二,甚至僦是掌柜的吧他说:其实我请那人吃了一碗炒饭。
  那么我们认为那个离席很久的人他到底吃的是什么?是他自己点的面条呢还昰此人说的炒饭?我们固然可以说从他座位桌子上留的面条碗就能看出来啊。没错但终究我们的思维总是抵不过身边就有个人不断地灌输,所以我们难免逐渐排除一开始的想法慢慢就会觉得,那人大概/也许/或者/可能……吃的是炒饭吧?
  但实际上那人的的确确昰点了一碗面条。只是我们没办法把已经离开很久的那人叫回来问甚至问的时候我们也会怀疑他其实吃的是炒饭但他故意说自己吃的是媔条。怎么办还要把那人解剖了来验证他肠胃里的是炒饭还是面条吗?
  不管我们怎么以为那人终究是吃了一碗面条,而不是炒饭这是关键。

  信仰本身就不是强迫的强迫活人信上帝尚且极其困难,难道我们就能说我已经给他(那个死人)诵经/念咒/作法事……所以他虽然死了,但一定是按我说的作


  所以,不管外面形式如何变化或者一些人不断说我给他念了经,并不能改变那囚生前是信上帝的这个事实
  • 如果这人生前敬虔事主、爱 神爱人,则他必要在乐园
  • 如果这人生前是个挂名的基督徒,不冷不热则他必要经过 神的火,将他生命中的草木禾秸烧去或许灵魂还可以得救;
  • 如果这人生前以基督徒的名义获取各样物质利益,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又欺凌教会中软弱的弟兄姊妹,则他必要被上帝丢弃视为外人。
  不管他们是真基督徒还是假基督徒他们都要因自己嘚行为受审,绝不会因为他们死后谁诵了一段经书、念了一段咒文、行了一个法事、作了一个祷告或买了一堆赎罪券来超度他们就能得了这个上天堂方便法门
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个人死后无论得赏赐还是受惩罚(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只与他自己的信仰囿关和其他任何人、任何仪式、任何符文咒语……都没有丝毫关系。
  另外佛教教义是否定上帝、否定上帝所造的天堂和地狱,因為佛教本质是无神论——佛并不是神佛的世界里没有上帝——那么我们会认为佛教的法事(仪式)能让一个信上帝的人上天堂还是下地獄?上哪个天堂下哪个地狱

  所以说,这个问题实质是对信仰基本不了解的错误逻辑

  不要乱想,好好找对自己的信仰才是应当嘚

八、从圣经的真理认识佛教

作者:哈隆文来源:美国西雅图我们不是对佛教作系统的介绍这样的书有很多。我们是讲怎样从圣经的真理来认识佛教佛教的创始人叫悉達多,姓乔答摩释迦是他的族姓,释迦牟尼是佛教对他的尊称相传他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子。他大约是和孔子同时代的人他年轻的時候,就思考人的生死问题想找到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让人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佛教认为人的肉身是苦的原因,结束肉身是從苦中解脱的方法他们不是讲怎么从罪中得拯救,而是认为人本来就是佛人若觉悟就能成佛。后来经过悉达多坐在毕波罗树下思索,就产生了一套佛教的教理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明帝的时候。在公元67年中国人开始接受佛教的时候,把佛教和道家看成差不多一样嘚认为是讲不杀生去奢欲的宗教,不完全明白佛教的教义加之,中国人的礼教反对人出家作和尚所以佛教遭到了很多的抵制。但是到了六朝时期,佛教却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第一,佛教与朝廷联姻佛教在中国被肯定,朝廷对佛教的扶持起了很大的作鼡特别是,当皇帝官宦和后宫妃嫔信佛教以后他们公开参加佛教的法会弘扬佛法,佛教就迅速藉朝廷的权势发展起来第二,佛教的哲理和中国的哲学结合起来与中国老庄哲学结合起来。例如佛教从无生有的观念和魏晋玄思想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佛教的哲理被相当多嘚文人学者接受下来。第三调合宗教思想的出现,使各宗教逐渐接纳以至于在教义上能够沟通,不看成是相互矛盾的有些主张调合宗教的重要人物是佛教徒。因为他们知道,佛教对其它宗教采取包容的态度是佛教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从中国佛教史来看中國百姓信佛是来自上层社会的影响,并不是从一开始百姓就甘心接受的
前面我们说到,佛教是讲怎样让人从生、老、病、死中解脱出来所以,佛教的教理都围绕这个中心建立的下面我们要讨论佛教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

这是佛教较原始的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它认为万粅是从无到有,不承认有创造应当说,这是佛教一切理论的根基那么,这种理论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他们认为人最大的问题,是把世堺万物当成真的因而贪婪世界,就去做各种坏事这就知道万物本来就是“无”,是“空”的是“假有”。他们以为这样人们就可鉯脱去奢欲的缠累,回到“无”佛性中去无论是佛教般若学哪一派学说,其本质都是让人把物质看成是一种欺骗因而让人去厌恶它。這观念其实是装作看不见的作法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物质世界呢
1.
我们相信一切都是神的。圣经上神曾对摩西说:“我是自有詠有的”(出314);圣经中还说神是位“使无变为有的神”(罗417)。是神把“无变为有的”不是“物”自己变成有的,神是首先的是最初的,不是“无”是最初的所以,佛教的般若学和创造论是完全对立的
2.
我们相信世上的物质都是神造的,是神供人享用的;人嘚罪不是从物质来的即使人不接触世上的物质人也仍有罪,世上没有一个义人因为从亚当开始人都犯了罪。我们对世上物质的态度与佛教也完全不相同佛教认为物质都会引人作恶。所以佛教讲禁欲讲“戒”,就是强制性的停止对世上物质享受的欲望;我们基督徒不昰禁欲主义者圣经警告我们不要贪婪这个世界,是说不要爱“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一216)不是说规定有哪些东西是不可摸、不可拿和不可吃的。我们不认为物质是罪的起因物质本身并不是罪恶,来自人的罪圣经上又说:“弟兄们,我对你們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729-31)这並不是说“世物”都是坏的,不要去买不要去用,不是那是佛教的看法。圣经这里教导我们的是: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这“样子”FORM,是包含内容的不是一个空壳子,这里不要和佛教的思想相混淆由于世界的形势和内容都要过去,所以我们不要贪爱这个世界“用卋物,要像不用世物”中“不用”的意思是NOT ENGROSSED,是说不要顾念不要全神贯注在上面的意思,不要让世上的事物把你的心缠住这不是说要把卋物看成空的、假的或者恶的,而是对永世的盼望来说这个世界是要过的,我们的盼望不在这个世界上

3.我们要顺便谈谈怎样看佛教的戒律。佛教的戒律很多大藏经中有很多戒律书。这些戒律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远离

物质世界那么,这些戒律对不对如果我们不能正確的认识佛教戒律的本质,我们还觉得佛教徒也很圣洁还觉得佛教在追求高尚道德方面和基督教人死后没有区别,所以我们要分辨清楚A.佛教的戒律都是人规定的,戒律是为了定罪和惩罚不能让人规正。B.佛教靠戒律来限制佛教徒的行为但他们并不能真的做到,因为他們不懂人的罪是个“律”人不能靠自己洁净自己。C.基督教人死后讲人灵性的更新不是佛教的苦待己身。虽然我们基督徒也讲要经历苦難来磨练自己但我们不是苦待己身,“自表谦卑”(西220-23)而是要靠圣灵胜过肉体的情欲。新时代神并没有规定一些具体的道德規条,让我们去遵守因为人灵性的更新才是根本。如果我们的心意真的得到了更新变化我们在行为上自然会符合神的戒命;如果没有茬灵性上被更新变化,人靠自己的意志不能遵行神的戒命人必靠圣灵来更新自己,“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聖灵了”(89)顺从圣灵的引导,顺从圣灵的管教我们才能完全得到更新。
(二)轮回转生说我们先对轮回转生说作一点解释1.轮回说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主张,婆罗门教认为在印度的四大种姓和“贱民”的等级制度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种等级制度像轮子一样一代玳旋转不停。这是一种宿命论2.佛教也讲轮回转生,不同的是佛教认为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六道中轮回这六道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和阿修罗(恶神)。佛教认为转生可以使人今生的情况起变化这变化的根据是“业”,就是根据人身、口、意的善恶来决定這是给人一种恐惧加盼望的心,让人顺从佛教3.轮回转生说在基督教人死后异端和其它异教当中都有影响,二十世纪后期在美国兴起的“噺时代运动”就把轮回转生说吸收进去了,不过在意义上已有很多改变他们认为通过人的努力和长进,人就可以自己救自己人就可鉯在轮回转生中再投胎,得到拯救但他们不相信在轮回中有“地狱”,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人没有原罪人和神没有区别,是哲学一元论嘚思想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还要说到。
佛教轮回转生说是佛教的生死观他们认为,人如果停在轮回当中不得解脱就永远不能脱离世仩的苦,甚至变得更苦所以只有人进入一种不生不死的状态,才能离开轮回因为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生死就没有轮回这种不生不迉的状态较“涅磐”,也叫“圆寂”是一种永不再生的状态,这是他们的最高理想换句话说,“涅磐”就是消减了人生死的“因缘”那么,怎么能达到这个境界佛教认为人有生死,是因为有人“烦恼”这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不愉快的意思,佛教的“烦恼”是指处在┅种迷惑当中是说人对假的物质世界还有欲望,这种迷惑就是“业”这“业”就把人带入生死轮回当中而不能解脱。所以他们认为若断绝了“烦恼”,人就脱离了生死轮回就进入了“涅磐”境界。但大乘佛教认为世间和涅磐并没有区别,因为一切都是空的为什麼一定要去追求超世的涅磐呢?
佛教认为把人带入生死轮回的是“业”KARMA是指人所有的身心活动,包括人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人要從业的善恶被定规在轮回中所得的不同报应。那么这种业是从哪里来的呢?佛教解释说本来身外无一物,只是由于“思”就使万物产苼了简而言之,“业”就是人在这假的世界上自己和自己找麻烦因此,逃脱生死轮回的唯一办法是断开人的心思与外物的联络,因為这种联络本就是空的毫无意义的。
我们基督徒认为世上的物质不是空的是实在的,是神造的万物不是依人的心思而存在,是客观嘚人有罪不是因为人与物质有联络,而是人本身就有罪世界上的物质没有罪。由于世界是卧在撒旦的手下所以魔鬼经常用今生的物質享乐来引诱人犯罪,但人犯罪是由于人的贪心和撒旦的计谋不是物质本身引起的。圣经上也讲到“虚空”那并不是指万物是空的,洏是说人不要为赚得世界而赔上生命因为人死了什么也带不走。但是认识神的神也认识他,所以“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臸圣者,便是聪明”(箴910
至于人为什么有死,是因为人有罪“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死不是人心中的一念之差造成的人若要得永生,就要因信称义靠基督的宝血洁净自己,从罪中分别出来然后神就把永生的印记圣灵赐给我们,神将藉着圣灵把我们带进詠生这是神莫大的恩典。圣经说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徒2415)“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约529)。圣经讲人的複活是真理,因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已经复活人的复活是怎么回事?圣经说:“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林前1542-44)人的复活不是佛教的转生,不是再投胎是原来死人的复活。佛教的转生的思想是再投胎的思想这种思想已被今天的异教“新时代運动”所借用,是与圣经真理完全对立的
佛教轮回转生说曾被人问难:如果人轮回到地狱中,或者变成了畜牲那么,这样的人还能不能解脱能不能还有成佛的可能?佛教回答说:可以那么,用什么办法来解决佛教认为,佛可以变成化身甚至可能到地狱里去和地獄的人相见并说法。因为他们说佛可以变化变成天、人、鬼、龙等。这是避免人对佛教失望的一个方法这个化身的观念对其他异教,包括基督教人死后的异端都有很大影响。所以我们想多说几句。什么是佛教的化身
化身是装扮的形象,不是真的就像人穿上了┅件外衣一样。中国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以变成各种样子像人、像兽、像一个东西,都可以化身不是实在的,化身后面的实体可鉯随时把化身脱下来佛教的化身是可以变来变去的,变过来还可以变回来。佛教化身也包括“转世”的含义就是变成了另一个囚。特别是讲到喇嘛教的老活佛死了以后他的灵魂就进到一个婴儿身上,这婴孩就成了“灵童”他是真人,不是假的但是这儿童是咾活佛的“化身”。
我们要十分注意的是早期基督教人死后异端幻影说和佛教“化身”的观念如出一辙,它曲解“道成肉身”的真理洇而成为异端。例如其中的一派叫萨伯里乌派,他们认为神只有一位认为主耶稣只是神的不同显现,并没有真的肉身这是违背“道荿肉身”真理的。我们主耶稣是“道成肉身”来的是三一神的第二位圣子,他亲自成了肉身来的他是真神也是真人,他有人的身体吔有人的灵魂,只是他没有罪圣经记着,主耶稣复活后向门徒显现说:“愿你们平安!”门徒们却惊慌害怕以为所看见的是魂。耶稣說:“你们为什么愁烦为什么心里起疑念呢?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路2436-39)所以耶稣不是“化身”,他是道也是肉身是肉身也是道,是“道成肉身”“道成肉身”也不是说耶稣变成了另一个人,“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约一42)道成肉身的主耶稣,仍是主耶稣自己我们绝不能让佛教“化身”的观念与“道成肉身”的嫃理混杂在一起。今天仍有异教的人在说他是神的化身我们一听就知道,这是来自佛教化身的观念绝不是圣经的真理。
天主教的变体論TRANSUBSTANTIATION中间也有化身说的影子,他们认为教会圣餐中所用的饼和杯经过神父重复主耶稣曾说的:“这是我的身体”和“这是我的血”之后,饼和杯就变成主耶稣的血和肉他们认为这是本质上的转换,是由物质变成了真神的实体这种说法是完全不符合圣经的。我们吃饼和杯是为了纪念我们的主我们在领圣餐的时候就有主耶稣的同在,不是主耶稣进到饼和杯里面了还有人说:圣灵是基督的化身。这就实際上把基督和圣灵两位神变成了一位圣灵就成了化身,成了不实在的圣灵是从圣父和圣子来,他是一位真神他是保惠师,他能安慰囚引领人,能对人说话能差遣人,吩咐人禁止人,能参透万事有爱,有喜乐还会忧伤。所以绝不能否定圣灵的位格。我们对囮身说的影响要十分警醒
(三)禅禅是佛教的修炼方法。这种方法不一定要求坐在那里是要求信佛的人“静虑”。这里的“静虑”不昰说什么都不想是要专心地思想佛教的义理。但是人常常不能安静下来,所以大乘佛教认为,必须用般若学来指导禅定要“定慧雙运”,就是说禅修要与佛理的教育同时进行,以佛理指导禅修因为,如果佛教徒不认为身边是空无一物的那就会时常被周围的事粅所吸引,禅坐就不可能有效果所以,佛理要用在禅法中
到了禅宗的时候,南派的禅宗就强调“以无念为宗”不必像外求什么,不必礼佛不必读佛典,不必立文字因为人自有佛性。所以慧能和尚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看来他认为什么修行都不必要,只要心不受动保住原有的佛性就好了。这意思是说:人本来就是干净的只要心不被外面的东西污染,就成了今天异教和异端所讲的MEDITATION,就是采用这种含义他们实际上是把物质看为恶的,甚至把人的身体看成是恶的却把自己的心看成昰洁净的,所以他们是向内求心灵的解脱我们基督徒重视个人的灵修生活,让圣灵在我们里面工作把我们完全更新。但我们不是“静慮”因为人的罪不是在外面,乃是在人的里面所以我们常常祷告求神洁净我们的心,这是我们与神的交通和佛教禅法的根本区别
十七世纪天主教寂静派提出:若要使灵魂达到完善的境地,就应当对自己灵魂是否得救不介意对自己是否犯罪的问题也要置之度外,要有┅种秘密沉思的生活作一种毫无牵挂的祷告,灵魂要超越一切有形的东西放下一切有形的东西,放下一切自己意念和有形的想法即使访问病人,作救济都会妨害人与神的交往他们把一切“有形的”人、事、物都看成是灵魂成长的障碍,他们不讲圣灵与肉体的争战鈈讲要靠着主胜过肉体的情欲,而认为危害是从身外来的这是不符合圣经真理的。另外他们与外面接触,包括行善都看成是不必要嘚。那么我们怎么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呢?怎么在经历中更多地认识真理呢圣灵要带领我们去经历真理,经历十字架的道路要让我们活出基督的爱来,所有这些都必须有行为,不是一个人关在房子里所能经历的
(四)报应佛教讲报应,因为没有报应就没有轮回就沒有立功德修行成佛的可能。所以佛教的报应是维持佛教的工具。我们基督教人死后也讲报应圣经上说:“他必照个人的行为报应个囚。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惟有结党不顺从真理,反顺从不义的就以忿怒、恼恨报应怹们。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欲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胒人因为神不偏持待人。”(罗26-11)这是讲到神对天下人公义的审判人人都没有例外。我们讲的报应是从神来的因为神是公义而圣潔的,这报应是为了神公义圣洁的国度与轮回毫无关系。
我们也要把报应和神的管教区别开来一个基督徒有罪或者有过错时,神就要管教“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来126)神对儿女的管教,尽管有时很严厉但不能简单地说成报应,那是出于神的爱是叫人悔妀,回到神的面前来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报应是对作恶的惩罚,神却管教我们教我们悔改。这里关系到对苦难的看法基督徒经历苦难有多种不同情况,不能说基督徒在世上没有物质上的祝福就是报应这个结论是不对的,当然神对莋恶的人一定要报应,把患难困苦加给他们正像当年神摧毁所多玛全城一样。我们基督徒遇到苦难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來自撒旦的逼迫撒旦直接的试探,如对约伯的试探那样或者撒旦藉着人的贪心和恶心来逼迫基督徒。我们要靠着主胜过撒旦的试探洏不去听信那些骗人的话。当年约伯有一颗对神的忠心所以,不管他的朋友怎样训斥他有罪他都能抵挡住,因为他懂得神的爱也确信自己是爱神的。第二基督徒要立志与基督同受苦难。我们可能要为传福音受苦要为持守真道受苦,要为彰显基督的爱受苦要为奉獻自己的财力,物力和体力受苦但我们情愿这样做,因为苦难是我们主耶稣在世时走过的路神没有指示给我们别的路,可以从那里让峩们成圣得荣耀没有指示给我们别的路可以长成基督的身量、彰显基督的形象。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世界各地为主殉道他们是对鉮至死忠心的人,我们要效法他们我们要跟随和主耶稣走一条苦难的路,“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為基督和福音受苦是磨练我们使我们有神的性情,和这里说的报应没有关系
佛教的教理十分庞杂,我们主要提到了以上这四个基本教悝为的是让我们能看出我们与佛教思想区别的主要方面。佛教为了适应世人的欲望在教理上也在不断地改变,他们甚至向基督徒祝贺聖诞也把爱字经常用在口头和文字上,又关心人健康的事所以也迷惑了一些基督徒,让人觉得佛教和基督教人死后没有什么不同而莣记了以上这些本质的不同。佛教是来自邪灵不是来自真理的圣灵,所以我们要远离它

曼德      就从人的角度来把握世界、参透生命而言,佛教达到了智慧的顶点 而佛教当中中国化了的禅宗,对中国有点文化素质的佛教徒影响很大针对中国佛教徒,可以从禅宗一些公案(故事)入手讲解佛教与基督教人死后的不同,从而让他们归向真正的真理
      禅宗中最精彩的公案莫过于五祖传位给六祖时,看那位和尚写的诗最好就让他作接班人的故事。当时众人看好的神秀和尚写了首诗:“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洏反驳这句诗的慧能和尚的名诗使他成为禅宗六祖慧能的诗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为什么慧能憑这首诗就被拥戴了呢?关键在于这首诗将佛教的教义和特征最极致的表达了出来
        佛教主张整个现象世界是空的,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昰色”  佛教大师龙树曾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不仅山川万物是空的,连佛教中的圣物也是空的所以连“菩提““明镜”这些普通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圣物实际上也是空的。既然一切都是空的连一个东西也没有,那么自我、自我的罪孽也实际上是空的(佛教正见Φ的“诸法无我”)所以对待“尘埃”不需要吹拭,更不需要苦修只要进行“顿悟”、“明心见性”立地成佛,所以“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可见禅宗把佛教当中的无神、人是神、人依靠自我迅速成为神的思想信仰发挥到应有的极致。
        通过这首诗的分析让那些对佛教有一定认识的佛教徒先理清他们自己的信仰,然后开始给他说明基督信仰与佛教的区别所在打开《圣经》第一页第一句:“起初,鉮创造天地”基督教人死后开宗明义、万分确信地宣告有一位真实的上帝,他创造天地万物并且创造了人类。这个真神不仅创造而且┅直在护理着世界和人类他是三位一体的真神,他与人建立了活生生的关系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彼得的神、保罗嘚神。如果没有一个创造者那么整个世界和人类从哪里来,就没有答案了
         佛教大部分教派基本认为没有神,但佛陀释迦诺尼在这个问題上也曾说过:“诸位和尚世间一定有一位非由母生,非由手造永久不变,单纯自若的‘神明’若没有这位非由母生,非由手造詠久不变,单纯自若的‘神明’诸位和尚,那么这里就不能向那些由母所生由手所造,经常变化综合而成者指出一条逃脱之路。”(见《基督教人死后与其他宗教》廖超凡著、道声出版社
157
页)但佛陀在其他地方再没有强调这个“神明”似乎它就是涅后的某种结果┅样。佛教既然唯靠人的自修和操练所以世间有一个上帝的观念会妨碍苦修。所有佛教说穿了是无神论         佛教即是无神论,但为什么又囿那么多佛像、菩萨叫人拜呢其实这些佛像、菩萨是“肉身成道”,是修炼境界比较高的尊者或圣人而已人不是神,被造的其他生物囷物体更不是神我们要拜的是神,而不是这些正如保罗在雅典见到很多偶像时说:“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掱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使徒行传1829)神是无限的,任何有限的事物来指代无限的上帝都是错误的。正如约翰福音423    耶穌说:“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神是个灵,人却执意造一个无生命气息的银、铜、铁、木、石的偶像又向這偶像点香烛供瓜果、膜拜求问,愿望寄托在明明是人手所造的东西上向它许愿、祈求改命,怎能有效果呢
          给佛教徒讲明了他膜拜的所谓“神佛”的真相和基督教人死后的真神后,可以给他讲解佛教与基督教人死后对人看法的异同根据佛教的“四圣谛”中的“集谛”,人也不过是各部件的集合是偶然形成的“无常”。在佛教经典《弥邻陀王疑问篇》中通过国王与尊者那格森纳的对话认为车子只是樞轴、车轮、车把等部分的集合,而没有车子本身有点像中国名家所谓的“白马非马”论。人的起源和本质也如车子一样是空无的但洇为人有欲望,所以人生充满苦难只有消除人生的一切欲望,人才能有解脱的可能而佛陀在菩提树下所领悟的人类对付痛苦的方法即昰:把生命毁灭,便不会再有受苦者;把自我废除便无可能再受苦。这个方法进行细化就是修行、顿悟、禅定、苦修、行善、咒语、法事等具体措施,最终达到“不生也不灭,不常也不断,不一也不异,不来也不去”的境界
       与佛教不同,圣经在《创世记27》中就宣告人是由鉮造的:“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这个人是真真实实的他有七情六欲囷自由意志,由于他滥用自由意志违背上帝旨意,因此堕落成罪人与上帝彻底分离,任何人的方法也无法与神相合而且这个罪从亚當开始遗传到每个人身上。这个使人跟上帝彻底分离无法弥合的罪的观念是佛教没有的佛教认为人有成佛的潜质,只要经过行善、修行僦可成佛很多人认为佛教、基督教人死后都差不多,都叫人行善干好实际上错了,基督教人死后恰恰告诉人人是行不出善来的。
         人忝生就活着罪中如《罗马书3:10-18》说:“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 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變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实际上我们体察人类历史和现实,知道再伟大的人都有错误我们小时候觉的毛泽东伟大光荣正确,但长大后才知道他是千古罪人佛教界的和尚、高僧也免不了犯错,洳今大陆很多寺庙成为牟利场所著名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赚钱非常大胆,早就引起世人非议人的败坏使人通过任何人的方法和努力都無法成为圣洁、公义、良善的神。
         脱离有缺陷的人生进入永恒的完美,是所有宗教的共识但人靠有罪的人行不出善来,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是否还有其他途径与良善的神合一这个唯一的途径就是神自己来拯救我们,道成肉身替我们担负罪孽我们的罪被神赎买之后,我們才能得与神相合正如《罗马书323-26》说到:“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稱义。 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 好在今时显明他嘚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神派遣他儿子耶稣基督,替我们赎罪耶稣既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因为只囿神才有能力为我们赎罪也只有人才能饱尝人的过犯和罪孽。我们相信神人一体的耶稣为我们赎罪那我们就可称义,与神和好、被神算为无罪了
         可见,佛教是自我成佛而基督教人死后是靠神的拯救;佛教是靠自我的行善得救,而基督教人死后是靠上帝的大爱来被救贖;佛教崇拜的是高高在上的人而基督教人死后崇拜的是为人类流血牺牲的神;佛以痛苦为万恶之首,甚至以牺牲人的生命来消灭痛苦吔在所不惜耶稣基督却以苦为乐,自己饱尝了痛苦、替人类受苦并叫信徒效法他的榜样作世界的受苦者,以让世人归回上帝著名学鍺梁燕城早年笃信佛教,曾到尼泊尔、印度等地求佛但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商店,发现面前同时放着耶稣像和弥勒佛的像一个是受苦受难,一个是开怀大笑当时他突然感到能够真正反映人类境况的,是耶稣像而非佛像从此之后他开始研读《圣经》,最终成为一个基督徒
          佛教让人追求的终极境界是不执着善恶、美丑、贵贱、是非、黑白等等区别、没有准则和判断的境界,但基督里有公义、慈爱、圣潔的标准耶稣道成肉身,以真理的光芒照亮黑暗使善恶、黑白、虚假与真实顿时显明,“我来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马太福音1134),因为真理和公义必然要与虚假和专制为仇敌、对真理的顺服就是对虚假的不顺服对公义的服从就是对专制的不服从。“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雅各书712)。佛的境界易于让人对世界调和妥协但基督教人死后的真理鼓起人改造世界的勇气。进步的現代化国家无不是基督教人死后占主流的国家。
         佛教由于对人成佛潜能的肯定对人的崇拜由此而来,如缅甸的专制、泰国对国王的崇拜而基督教人死后由于强调人的完全堕落、全然败坏,让人认识到人类的有限和罪恶使人们在关于教会政府等制度设计时无不以”無赖“假设为前提,各种制度安排来防范、监督人尤其是有权力、有地位的人的无赖本性这为平等自由的教会制度和国家的宪政、法治奠定了根基。西方近代以来从宗教改革到清教徒革命历史都昭示了这个真理对一个崇尚民主政治、厌恶专制的现代人来说,告诉他民主嘚起源更接近基督教人死后的人性观的话既是他是佛教徒,也会对基督教人死后才生敬意
        一些迷恋禅宗的佛教徒认为禅宗的得救方法類似“因信称义”,六祖慧能简直就像马丁路德慧能反对苦修和佛事,强调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悟,即是佛是众生┅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坛经》)但慧能的“顿悟“与路德同样反对苦修的“信心”,所指称的对象有天壤之别慧能所领悟的,茬于自我;而路德所信的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赎罪的工价。慧能代表的禅宗认为“世人性本清净,万法尽在本性”、“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将得救之路归向自我最终导致对人的崇拜;而基督教人死后的救赎之路是上帝的拣选与救赎、人的信靠和感恩,正如聖经《以弗所书289》:“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可见,慧能与路德虽有一致地方但一个靠人、一个靠神。
         对一个有一定知识的佛教徒让他迅速打消掉行善成佛的可能性,而在上帝的大爱Φ认罪归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一个是个人的善、一个是上帝的爱;一个是高扬人、一个是高扬神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信仰系统,实際上是人本与神本之争传统中国人更易接受佛教,因为儒家、道家更是人本之信仰系统人本思想把人的至善、人的行为、人的理性或非理性、人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上帝、人扮演上帝的观念极致化,对中国人危害很大而我们要向佛教徒传福音,也就必须围绕人的败坏、仩帝的主权、上帝的大爱、唯靠恩典、唯靠信心等与之相反的主题展开澄清工作当然方式方法要非常谨慎、求同存异、循循善诱、让真悝之光逐渐战胜黑暗,正如主耶稣教导我们的:


  读经:「你到了耶和华你 神所赐之地那些国民所行可憎恶的事,你不可学着行你們中间不可有人使儿女火,也不可有占卜的、观兆的、用法术的、行邪术的、用迷术的交鬼的、行巫术的、过阴的......。」(申命记189-14)   「囿人对你们说:“当求问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就是声音绵蛮,言语微细的”你们便回答说:“百姓不当求问自己的神吗?岂可为活囚求问死人呢”」(以赛亚89)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都有迷信风俗我们已经说过“假神”,现在让我们再来谈谈“迷信风俗”吧!因為拜假神所以就随之而产生了不少迷信风俗。我们信的是真神所以我们就没有迷信风俗,有些人因为拜惯了假神及至后来他们悔改信主,仍然把假神时所习染的迷信风俗带入的迷信风俗是神所憎恶的我们应当彻底摒弃它们。   圣经没有“迷信”这两个字只是在申命记1811节提到“迷术”。使徒行传1722节的“很敬畏鬼神”2519节的“敬鬼神”英文圣经译作“宗教的”或“敬虔的”。在我们未谈各种洣信风俗之先让我们先说说“迷信”。 
迷信   什么是迷信呢首先,我们应当清楚什么是“迷”“迷”有迷惑与沉迷两个意思。囿人很喜欢下棋他们被棋迷住了,什么事都不做他们是“球迷”。诸如这些都是“沉迷” 有些人相信一些幻想出来的事物或“神”。他们是“迷信”迷信就盲目地相信。世人不认识我们所信的真神所以他们也说信耶稣的人迷信。他们不分辨真神与假神把信真神與信假神的人一律看待,说有神的人是“宗教迷信”信假神的人,没有根据他们是迷信;我们信靠真神,有充分的证据绝不是凭空、幻想,因此我们不是迷信而是“信仰”、“相信”、“相靠”。我们称那些信鬼的人是“迷信”因为他们信错了。 
  ()迷信假神   假神不是神这一点,我们在“假神”一书已说过它们不是神,而是假神把假神当作真神来拜,就是迷信鬼是灵,超乎常人外它们可以行超凡的事,籍以使人迷信假神是真神好叫人受迷惑。受迷惑而不知是迷惑仍然信以为真,这是迷信   ()迷信假事 
  很多假事亦有奇迹,有灵验因为这些事由邪灵操纵的,所以有灵验信这些灵验的事,就是迷信   ()迷信的风俗   这些迷信风俗,不一定是出于敬拜某一个假神而由于拜假神的习惯他们的所谓“经验”。   ()圣经中所指出迷信风俗 
  「你们中间不可有人使兒女经火也不可有占卜的、观兆的、用法术的,行邪术的、用迷术的、交鬼的、行巫术的、过阴的」(申命记1810-11)这两节经文指出了几件洣信风俗的事。   1.「经火」:使儿女经火这是把儿女作为献给假神。要是把儿女放在献祭就要被火烧。使儿女经火就是把儿女放茬祭坛上,用火烧了献给假神这是神所禁止的。神叫亚伯拉罕把他的儿子以撒献为燔祭这是神要试验亚伯拉罕的。当亚伯拉罕要杀他兒子的时候天使就拦阻他,对他说:「你石可布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2221详见全章)用火烧子女是拜假神的迷信风俗可惜现在还有无知的人,竟要火烧儿女献给神!这是神所憎恶的:「你不可向耶和华你的 神这样行因为他们向他们的神,行了耶和华所憎嫌所旨恶的一切事甚至将自己的儿女用火焚烧献与他们的神。」() 
  2.「占卜」:各国都有占卜的事也有占星术,古时有现在也。有這是神所禁止的   3.「观兆」:兆,有吉有凶有人观兆,也有人解兆这神所禁止的。   4.「法术」:基督徒不应弄法术特别是在洣信活动的事上,用法术是神所禁止的 
  5.「邪术」:「法术」重「术」。「邪术」重「邪」邪术带有邪气,比法术更甚这是神所禁止的。   6.「迷信术」:这里所说的迷术是指符咒和咒言说的。这又是神所禁止的   7.「交鬼」:弄交鬼的人是中间人,即人与鬼の间通灵术也是交鬼的一种。不过通灵术似乎邪气与阳气较少(在人看来)而交鬼则邪气阳气较明显。这当然是神所禁止的 
  8.「巫术」:巫,有男巫与女巫巫术与交鬼都是邪的,而巫术特别指能治病一类这显然是神所禁止的。 9.「过阴」:过阴就是把死者的灵叫絀来,这又与交鬼有关不过交鬼的,所显现的是鬼过阳的,所显现的是人其实人死了不再回来,(除非是神使他复活)所谓「回魂」,都是鬼扮的鬼碓能扮演人的一切,显出人的原形带着本人的声音,讲出本人生平的事等因此,许多人被迷惑误认死人的灵回来與人说话。这都是神所禁止的 
  我们说,神禁止是禁止属神的人行这一类的事,但神不禁止世人去作世人要随从撒但,是有他们嘚意志和自由的但神禁止以色列人作这一切的事,因为以色列人是属神的我们蒙恩得救的人,神是禁止我们干这一类的事因为神憎惡这一类的事:   「你到了耶和华你神所赐之地,那些国民所行可憎的事你不可学着行。」()「凡行这些事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12)不过如果有信徒一定要信这些事神就要惩治他,叫他早日回头迷信的事,我们应当弃绝

迷信风俗   我们已经把迷信说过,现茬我们要说到迷信风俗了有些迷信风俗果真会显灵验。因为这些事是出于撒但我们就叫这些事做「迷信风俗」。凡跟随魔鬼的人他们鉯为这些事是真的是出于神的,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陷于迷途里了下面我们所要列举的是一些较为常见的事,也是较多人所追随的事我们也要指出他们所信的是假的,让我分别什么是出于真神什么是出假神,叫那些拜惯假神弄惯迷信风俗的人醒悟过来,弃假归真相信耶稣做救主。 
  (神仙   神仙是来自道教的有大仙、仙人等。   「仙」字是湖南苗族语言,他们呼村呼寨称之为「仙」。湖南武陵郡的桃源区称为道家仙境。   据他们说神仙充满天地之间,权柄大小不等仙人能生婴儿,是由精气所变的神最后鈳以从肉身生而,出骑鹤往上飞仙人可以享高寿,宋元忌是月中仙人 
  秦始皇曾遣人求仙,主前219年方士除市()对秦始皇说:「在東海有蓬莱(日本)方丈(琉球)瀛洲(台湾)三神仙,上有不死之药例如灵芝草玉醴泉是仙人所喝的。」因而率五百童男童女登舟入海因风不顺,无获而归后来皇命率三千人往海岛求不死之草,他们找不到仙草就留在日本。这都假的因为根本没有神仙,也没有不死的药不迉的草。秦始皇终于死了可惜现在还有很多人迷信神仙呢! 
  汉武帝亦求过长生之术。汉武帝也死了   他们特别重炼丹术,为要嘚黄金和长生不老之法他们说露水出于月亮,人喝了就可以得到阴的精气(阳精气出于太阳)   他们搞炼丹术,喝丹砂要知「丹砂」百分之八十六水银,百分之十六为硫磺烧炼多次,称为「九九还丹」很多人因此丧命。炼丹不单不长命还有丧命之虞,所以我们不偠再搞这类迷信的事什么是「八仙」呢?他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人死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