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学习我做的一般,但是办一些实践工作我做的较好。出身社会工作,更注重哪方面

本帖地址: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社工的本土化发展探究(本科)
  题目: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社工的本土化发展探究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现状:    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特点&  1、制度对象的传统性  2、制度内涵的异质性&&    三、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制度主体的依赖性&  (二) 制度文化的敏感性&  (三) 制度功能的应急性&  (四) 制度运行的失衡性&&&  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 发展本土化社会工作是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面临着实践形式和实施路径的不同和分立、社会理解和公众认同的差异和疏离、服 务理念和管理目标的碰撞与隔离等一系列挑战。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基本思路是加 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进程,积极推动由单一政府主体向多元主体过渡,由 政府包办向“政府购买”机制转型,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制度体系、工作程序、服务经验 和实务方法,逐步扩大社会工作覆盖对象,实现专业理念与中国文化深度对接,切实增 强社会工作发展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社会工作& 制度化&& 专业化&&&    本土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建构社会工作制度、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方向。本土化是与专业化相对 的。专业化是指中国的社会工作价值、理论、实务技巧要与国际接轨,即与国际上通用的、以西方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产生的社会服务方式对接; 本土化则是要结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本土化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专业化发展必需本土化支撑。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产生于西方的专业和职业,要在中国“落地生根”,就必须打通国际通则与中国经验之间、西方话语与本土文化之间、现代方式与传统惯习之间的沟通屏障,在观念契合、人才整合与功能融合中实现本土化; 必须将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国际通则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形成反映中国国情、切合中国实际、指导中国实践、推动中国发展的社会工作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工作制度,形成能够融合中华民族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突出中华民族文化特性的社会工作制度。&    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现状:&    现状一:中国的社会工作,并不是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特征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由众多力量交互作用的社会建构过程。西方社会工作是在助人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下而上、先社会后政府的社会合作发展路径相适应,西方社会工作走的是一条“助人实践—专业教育—职业服务”的道路。中国的社会工作是外部输入的。从目前情况看,社会工作发展中政府主导有余而社会参与相对不足,大量社会工作服务由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及其举办的事业单位提供,还没有建立起政府购买民间机构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化渠道,社会工作服务提供对政府的依赖性还较大的发展现状。&    现状二、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对政府的依赖是明显的发展不足的现状,因为这种由政府组织主导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模式相对单一,将大大消解社会组织发育的动力和社会参与的活力。而且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对社会服务的要求也严密起来,所以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服务应逐步过渡到由个人、非营利组织、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多元主体来共同承担。甚至应将社会工作服务供给主体完全转移到了民间机构,以减轻政府工作压力,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灵活性和效率。但中国社会工作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发展不足的现状    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特点&    1、制度对象的传统性    随着社会工作推进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工作者在经过一定的专业培养和职业实践以后,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不断增强,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社会工作者把社会工作当作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尽管当前社会工作在中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党和政府也从国家层面积极展开顶层设计,但是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职业性质和专业特征的认识仍然非常模糊。中国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或者说受助者虽然规模庞大,但主要集中在传统福利提供领域的弱势人群,如老人、儿童、妇女、残疾人、低保户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延续下来的政府直接提供福利服务的制度传统,使受助者依靠政府解决困难已经成为一种惯习。近年来,尽管许多地方建立起了不少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但主动上门要求提供服务的对象并不多。社会公众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能否提供有效的服务还存在质疑。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信任和社会认同还没有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中国社会工作的深入发展。社会工作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2、制度内涵的异质性&&&    集中表现在中国社会工作存在的二元结构即专业社会工作和广义社会工作并存格局。也就是说,在中国当前的社会工作总体格局中,既存在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为基础、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为指导、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提供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也存在主要由政府社会管理与服务部门干部、群团组织干部、广大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社会服务志愿者所开展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广义社会工作即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广义的社会工作者数量巨大,在相关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占据重要岗位,是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构的重要影响力量。这种二元结构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引进的专业社会工作同我国实际存在的广义社会工作即行政性半专业社会工作未能实现有效整合的集中体现,导致实际存在的中国社会工作总体行政化倾向明显而专业内涵不足,形成了社会发展需要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相互分离、社会公众认同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相互脱节的奇特现象。在对社会工作理念的专业理解和社会理解存在分歧的情况下,有些地区甚至把民政工作人员、志愿服务者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混为一谈,造成社会工作专业边界模糊、社会工作专业认识泛化、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众多但难以形成合力的尴尬局面。长期混淆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与一般性社会服务机构的区别,混淆职业化社会工作者与一般社会服务人员的区别,或者忽视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和职业化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职业&    三、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制度主体的依赖性&    中国社会工作的制度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和社会。从目前情况看,社会工作发展中政府主导有余而社会参与相对不足,大量社会工作服务由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及其举办的事业单位提 供,还没有建立起政府购买民间机构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化渠道,社会工作服务提供对政府的依赖性还较大。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恢复重建到人才队伍的使用评价,从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建设到社会工作社会化、组织化、本土化的培育,无不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可以说,当今中国,社会工作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政府强力推进的深刻印记,反映了中国执政党和政府主动建构的鲜明特色。虽然对政府的依赖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也有积极的拉动作用,但是这种由政府组织主导、相对单一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模式,将大大消解社会组织发育的动力和社会参与的活力。实际上,这种相对单一、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模式与发达国家通过多元主体来承担社会工作服务的总体形势和发展现实是背道而驰的。当今世界各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已经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服务正逐步过渡到由个人、非营利组织、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多元主体来共同承担。部分国家甚至已将社会工作服务供给主体完全转移到了民间机构,以减轻政府工作压力,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灵活性和效率。因此,如何平衡好政府部门主导与民间机构参与,直接关系社会工作持续发展和有效运作,是当前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中需要慎重对待的重大问题。    (二) 制度文化的敏感性&    社会工作具有高度的文化敏感性。将欧美社会工作“元叙述”、“元话语”直接移植过来,难免会出现文化冲突和“水土不服”,这是不可取的。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是本民族智慧的积淀,与本土的人文哲学和道德伦理有着某种天然的适切性,是社会工作制度的文化基础。事实证明,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以及公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同感,离不开对固有社会传统的扬弃。建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制度,必须使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性格和文化环境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对广大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和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在价值选择与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传承下来的“民为邦本”的人文理念、“格物致知”的修身之术、“父慈子孝”的齐家之学、“兼相爱”的经世之道等等,是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理论体系、政策体系与服务体系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任何同民族血脉与精神相脱离、相割裂的社会工作终会因为失去生根的土壤而走入困境。     ( 三) 制度功能的应急性&    我国社会工作制度顶层设计的重要考量是通过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来应对社会问题。从制度理性角度看,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中国建构和谐社会的一种制度选择、实现方式与重要途径。党委政府选择社会工作,就是希望发挥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管理问题、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专业作用。尤其是行政性社会工作兼有社会管理功能,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在遇到大范围的突发性问题时,行政性的服务管理队伍因其高度的组织性而具有动员力。因此,在社会工作制度建构过程中,社会工作被赋予维护秩序的特殊使命,与社会稳定相关领域更容易受到政府关注,更容易得到政府资源支持,也更容易率先组建其职业化的社会工作队伍。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强调要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专门人员,一大批社会工作者将进入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承担起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直接相关的工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两大职能。社会工作只有嵌入与政府职能履行攸关的社会政策制度与直接社会服务领域及环节,与传统的行政性社会工作合作与磨合,才能获得发展空间。社会工作要巩固其专业地位,必须找到政府吸纳社会工作参与的结合点,必须适当嵌入原有行政性社会工作体系。制度依赖的机制决定了传统的行政性社会工作在建构中国新的社会工作制度时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工作问题导向与稳定功能、应急功能的突出强调,从长远看将逐步伤害对社会工作功能的完整定位、伤害对优势视角的重视与社会工作发展功能、预防功能,特别是在人的培养等方面功能的有效挖掘。    (四) 制度运行的失衡性&&&    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目标提出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一时间,社会工作成为某些部门和领导的时髦用语,许多地方成立了专门机构来长期负责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这本来是件好事。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中,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对加快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也要看到,有的地方不顾自身发展条件和能力盲目发展所谓的“社会工作”,出现了社会工作泛化、异化趋势。不同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无论是服务手段还是实务模式严重趋同,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层次性、多样性、差异性体现严重不足,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明显缺乏。从发展程度看,东部地区步伐较快,西部地区在重视程度、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相对滞后。二是城乡之间不均衡。中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在大城市及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非常有限。三是领域之间发展不均衡。民政领域社会工作开展较早,专业化程度较高,其他领域社会工作实务相对滞后。社会工作人才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整合较多的资源和发展条件,而目前中国各地资源和发展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别。如何在整体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关照各地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巩固社会工作专业地位。&    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问题的对策&    二十多年来由社会力量推动而无法达成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目标,通过 5 年多党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初步实现。近年来出台的制度,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政策依据。&    1、品牌项目,优化服务成效& 社会工作的价值在于助人。深入百姓生活、推动专业服务,是社会工作的职责使命,也是社 会工作本土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范围已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服务领域已从贫困救助、扶老助残等传统领域延伸至禁毒戒毒、社区矫治、企业与医疗等新领域,服务对象已从传统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延伸扩展到流动人口、受灾群众和有特殊需要的企业职工、军人与妇女等群体;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围绕城市融合、新农村建设、灾后恢复重建、劳资关系与医患纠纷等问题,创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和推广价值的品牌项目,获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专业形象与专业成效得到了初步确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优化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正逐步显现。&    2、过程督导与效果评估并重& 社会工作督导与评估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或程序,是有效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重 要保证。要加快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督导和评估制度,在社会工作机构内普遍设立督导机构,聘请受过专业教育且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社会工作者担任督导。同时,要加强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行政领导、管理体制、工作方法、经费来源及收支情况,社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服务效果等方面的监督、指导和评估,切实保障服务对象权益。    3、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中的有机融合,& 延伸社会工作的制度功能发展社会工作、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为加强社会建设、优化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做出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在积极融入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大局中做好三方面工作,从而凸显专业服务优势、社会管理成效和群众工作水平。    4、 坚持国际通则与本土经验并重& 现代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主要是外来的,但服务对象和处境却是本土的。要充分尊重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经验,总结梳理反映中国特色、包涵中国元素的社会工作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促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渗透结合。加强国际经验交流,按照“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的基本准则,在吸取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对其实行本土化改造,增强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同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融合,在社会工作全球化共识之中形成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5、 坚持价值理念与知识技能并重& 社会工作是以价值为本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首先是专业价值培养与塑造的过程。要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将价值观融入实践中进行反思与运用,并内化为社会工作者专业素养。价值与知识是社会工作的两翼,价值给社会工作者以见识力和辨别力,知识给社会工作者以方法和技巧。要通过专业教育奠定社会工作的知识与价值基础,实现价值基础与知识基础的辩证统一,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理论水平提升与价值理念强化并重,保持社会工作的专业生命力。&    6、持专业引导与社会教育并重& 社会教育主要是针对社会公众进行的社会知晓度宣传和认同感培养。要加强社会教育,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媒体宣传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传播社会工作知识,提高社会 公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的了解与认识,改变社会公众的认识偏差,改变社会工作由少数人从事、为少数人服务、只有少数人理解和支持的困境,让社会工作走出象牙塔,走入普通民众的生活、融入普通民众的工作,为广大民众接纳、支持、承受、关心与需要,使社会工作从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实践逻辑,转化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物质”力量。提高专业服务的及时性和实效性,通过满足公众个性化服务需求,兼顾传统社会问题与现代社会问题的综合解决,不断提高社远目标。    专业化和社会性是社会工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社会、造福民众的根本,更是社会工作发挥作用和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一阶段,社会自治格局逐步形成,社会力量在公共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 完善的社会政策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使许多社会问题得以在制度内解决,健全的社会自治体制和良好的社会治理结构在社会工作领域得以确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政府与社会合作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这一阶段的社会工作模式可概括为“社会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下的社会工作专注于民生为本的社会服务,专业社会工作成为人人可及、各个群体可以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增进社会资本、加强社会融合、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专业力量。    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由“行政主导模式”向“社会主导模式”的转型过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与投入、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社会公众的理解与认同,以及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良好合作。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基本思路是借鉴社会工作发展的国际通则,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进程,积极推动由单一政府主体向多元主体过渡,由政府包办向“政府购买”机制转型,探索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制度体系、工作程序、服务经验和实务方法,逐步扩大社会工作覆盖对象,实现专业理念与中国文化深度对接,切实增强社会工作发展的内生动力。重点要完成三大任务。&&& 参考文献:略
建立学校社工的必要性及开展策略(本科)
题目:建立学校社工的必要性及开展策略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建立学校社工的必要性&  1、学生问题日趋复杂与多元  2、学校原有心理辅导体系功能的有限性  3、学校社工与心理辅导员需要相互配合&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实施&  (一)实施方法&  (二)实施对象及相关问题&    四、学校社会工作开展中的困境    五、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策略&  (一)国外和香港地区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及启示  (二)探索自身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学校社会工作是透过运用社会工作中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校园环境中协助青少年成长、发挥潜能及面对并解决遇到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将以学校社工的发展历程为起点,对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困境和出路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并对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的本土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青少年;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化&    在青少年成长历程中,学校教育对每个人的个性品格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且随之而来的青少年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社会工作是由专职社会工作者与其他学校辅导人员配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一种全新学校工作模式。经国外近一百年的发展与完善,这一模式己成为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港澳台地区广泛运用,并正在向我国内地传统的学生工作和单一的学生人格培养模式发起挑战。    一、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学校社会工作源于二十世纪初一美国东海岸的大都会纽约、波士顿和哈福地区。最初是由校外民间福利机构或市政单位的工作员以访问教师的形态提供服务, 加强家庭和学校间的相互配合, 以使学校方面能尽到照顾学生整体福利的责任。这项工作逐渐引起各地学校董事会的认可, 年罗切斯特城的学校率先建立访问教师制度, 随后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学校也群起效仿。配合当时义务教育的实施, 在注重学生个体化差异及教育生活化的呼吁声中, 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日益确立, 并最终成立了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协会。& 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也出现过, 二十世纪早期主要由基督教青年会在一些中学建立青年会组织, 协助青少年更好地处理个人生活与社会适应等问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社会工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是相关工作仍由一些其他措施所取代。时至2002年, 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支持下, 国内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乐群社工服务社开始从事民工子弟学校的社会工作服务, 再次揭开了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序幕。&    二、建立学校社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复杂,当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有可能导致青少年问题的发生。单纯依靠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劝导已经得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心理咨询员起到的作用也并不全面。因此,尽快开展中小学社会工作对于解决青少年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1、学生问题日趋复杂与多元&    由于社会的急速变迁, 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伦理价值的无情颠覆, 学生的成长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而其问题也呈现出复杂与多元的趋势。单一的心理辅导人员已无法满足学生需要, 而社工则可发挥其专长, 整合各个领域的专家与资源, 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2、学校原有心理辅导体系功能的有限性&    首先, 许多学校目前并未具备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而部分学校虽然已经具备心理辅导体系,但老师任务繁重, 无心全力辅导工作。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心理辅导老师通常仍需兼任教学任务, 每周近二十节的心理辅导课已令其身心疲惫。若要其再全力辅导学生, 恐怕有所勉强。其次,心理辅导老师受制于学校的氛围与教师的角色。心理辅导老师由于受制于学校的氛围, 其处理学生的问题必然以学校角度出发, 这样容易忽视学生在学校外的情况, 无法领会“ 人在情景中”的理念, 找出问题症结。加之其教师的角色使得其与学生的关系往往限于师生的传统关系之中, 难以建立专业的辅导关系。最后,心理辅导老师少有专业出身, 且 无社工相关知识,通常只是在大学师范教育中修过心理学课程而已。专业技能的缺乏, 使其在心理辅导工作中达不到预期效果。通常心理辅导老师的辅导工作仅限于运用校内资源,对于家庭、社区等社会资源则无法做到有效的调配整合,而学校社工的出现则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点。&    3、学校社工与心理辅导员需要相互配合&    通常学校辅导工作体系需要三类专业人员:心理辅导人员, 教育协商人员、学校社会工作者。当我们强调学校社工与心理辅导人员之间差异性的同时,亦不能忘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性。社会工作与心理辅导是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专业。& 学校社工擅长整合全部的资源,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考虑;而心理辅导老师擅长针对学生个人问题, 做深度的心理辅导。两者若相互孤立, 则会出现纰漏;若相互弥补, 则可以产生巨大的功效。学校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预防功能的发挥,如香港社会福利署的理念, 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项预防性、发展性和补救性的服务。其预防功能是学校辅导工作体系的重要目的。由于学校社工的职业敏锐性, 使之可以比其他老师更容易体会学生的变化。学生问题在轻度时发现及补救, 既可提高辅导的功效, 减少人力物力支出, 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学生的伤害,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人格成长, 降低问题的发生率。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实施&    (一)实施方法&    学校社会工作的实施随学校的性质及政策的不同,其偏重点也各有不同。学校社会工作按实施的方式可分为三种模式:传统治疗式、学校变迁式和社区学校式。&    1、 传统治疗式:这种模式采用个案工作方法为学校的问题学生及其家长提供服务和咨询。 “问题学生”是指心理及行为上有些失常,并进而出现适应困难的学生。传统治疗模式的重点在于治疗这些“问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并找出问题的成因。&    2、 学校变迁式:这种模式下的学校社会工作把学校理解为一个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辅 导,除了个案辅导法以外,更多的是采用群体辅导的方法。群体辅导借助团体竞赛、集体讨论、群体治疗等方法,打破学生自我封闭的防线,培养学生学习的朝气和遵纪守法、 互助合作的精神,为全体学生提供各种辅导,主要包括生活辅导、学业辅导与职业辅导三个方面。&    3、 社区学校式:社区学校式的学校社会工作方法是社区教育制度下必然采用的方法,它有 利于启发学生的服务精神,协助社区建设,改善教育环境。这一模式强调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在这一模式中,学校社会工作者也是社区组织工作者。学校社会工作者不仅在学校协助学生,而且通过协助社区影响学校的政策,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实施对象及相关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应当包括学生本人、学校教师,又包括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 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文化变迁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身心成长造成很大影响,譬如父母婚姻问题、家庭教育方式、独生子女问题、价值迷失、学校教育自身的不足、大众传播媒体的负面影响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面对以上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就要发挥作用,积极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对青少年进行帮助,尤其要注意已经存在问题的学生个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在各种学校社会工作模式中,针对教师群体的工作也是不能被忽略的。教师面临的不仅仅是行业的竞争,还有来自社会、家庭等诸方面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有效排解,就必然会影响学生及教学质量。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为学生群体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应该为教师群体提供一个舒缓压力的空间以及心理上的支持,缓解其紧张的情绪,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建立起高水平、高素质、身心健康的教师队伍,对青少 年身心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并且,将教师作为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点,拓宽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面也未尝不是打开学校社会工作目前发展缓慢状态的新思路。    四、学校社会工作开展中的困境    由于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建立历史短暂, 社会对于社会工作的认同这几年才有所好转, 所以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仍遭遇到不少困境。&    1、我国学校辅导工作体系建立时间短暂& 自20世纪80年代, 我国的一些大中小学便开展了心理健康辅导, 但仅限于个别发达城市与重点学校。其模式通常仅限于课堂教育, 即心理辅导课的开设, 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辅导工作模式相去甚远。直至1999年, 我国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正式对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必要性、任务、途径、原则、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都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意见。至此, 专业学生辅导工作体系才算初步建立, 但文件却丝毫未提及学校社会工作。由于学生辅导工作体系的建立,是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基石,所以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仍困难重重。    2、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地位未受重视& 在我国,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地位与专业形象都未获得社会的认可,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情况也是如此。其原因,主要有:一, 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历史很短, 仅十五年时间;二, 本土化遭遇困难, 社会参与、社会融合仍有间隙;三, 职业资格未获确立, 既无香港的社工注册制度, 又无台湾的社会工作师法给予保障, 且国家目前仍未将社会工作列为一种职业;四,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威与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因此要说服教育体系、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区接纳学校社工进入学校存在一定的困难。&    3、“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二者观念上的混淆& 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两者虽有关联,互相配合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功效, 然而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心理辅导工作注重“人的本体” , 而社会工作则注重“ 人在情景”, 导致了两者的最终差异。然而, 我国教育界却普遍存在对二者观念上的混淆, 认为学校社会工作仅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简单重复, 既然已有学校心理辅导老师, 则无需学校社工的存在。&    4、我国民间社会服务团体严重缺乏& 近些年来,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 原因之一便是第三部门的严重缺乏及其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美国、香港、台湾的学校社会工作历史中, 最先的倡导者与推动者便是民间社会服务团体,它们有着特别的敏锐性、灵活性与奉献精神, 这是政府机构无法替代的。然而在我国, 由于独特的历史原因, 民间团体严重困乏, 少量的现有机构也能力有限。因此学校社会工作之服务提供的缺乏, 就成了影响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建立的关键性因素。&    五、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策略&    (一)国外和香港地区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及启示    1、美国学校社工概况& 美国社会福利体系较为完善。其社会工作较发达,而作为社会工作事务之一的学校社会工作也走在世界的前列。200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简称NASW)公布一个对全国学校社会工作都有指导意义的服务标准——《学校社会工作者服务标准》。该标准指出,学校社会工作是“由经过认证和许可的社会工作者在教育组织中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中的这一专业(指学校社会工作)是以帮助学生成功地适应和调整,影响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努力来达到学生发展的目标”。可见,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努力来协调、调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力量。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在法律、政策、机构、人员安排、资源协调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政府机构。负责提供政策、法律和经费等支持;2)社会服务机构,如非政府组织(NGO)和非盈利组织(NPO)等,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如资源的协调、社工的分配、指导和监督,与学校协商等;3)社工教育与学术界,负责培养未来的社工并对社会工作进行理论上的研究;4)基础教育合作体系,基础教育部门有相应的机构设置.可以及时、多渠道地与社工合作。同时,美国学校社会工作拥有多种实践模式,并综合运用,不仅注意学生、家庭和社区的综合作用,还注重与相关工作领域,如心理咨询员的合作。    2、 香港学校社工发展概况& 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首先由社会服务机构开始推行。1971年, 世界信义宗社会服务处、香港明爱、圣雅各福群会、基督教儿童基金会等机构, 开始在中小学推行学校社会工作。1974年, 香港政府在部分学校开展另一项实验计划, 由社会福利署辖下的家庭服务中心将个案工作服务延伸至学校。政府在1977年进行评估, 肯定学校社会工作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同年,制定了“ 青少年个人辅导社会工作程序计划” , 对学校社会工作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承担, 确立了学校社会工作制度。1982年, 全港中学都获得了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香港政府于1979年发表的《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进入80年代的社会福利》和1991年发表的《跨越90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都充分肯定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持续需要, 并制定了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 表明应由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所有的学校提供服务。香港政府在1991年的白皮书中承诺, 在年要达到为每2000个学生提供1名学校社工服务的目标, 且已提前一年达到。到2000年, 全港已完全实现了“ 一校一社工” 的目标。&    3、 对大陆地区开展学校社工的启示& 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事业在开展的十几年取得了很大进步, 特别是近年来, 社工事业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重视。在社区、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社会工作渐人佳境, 但是, 学校社会工作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展, 专业的社工在学校难觅踪迹。学校的心理辅导体系也只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初成体系, 学校社会工作似乎根本还未成为人们的一般观念。我国在推行学校社会工作的过程中, 必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困难与障碍。其他地区学校社会工作制度成功推行中的许多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探索自身发展策略&    学校社会工作制度真正的建构与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 寻求政府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2、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专业素养;& 3、 积极探索发展道路,通过部分试点学校进行推广,主动争取社会各界认可。& 学校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是社会工作者提供青少年服务的重要载体。通过驻校服 务,学校社工可以深入且即时地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服务,避免因为延误或不了解实际情况而错过了助人的最佳时机。综观世界各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结合我国本土的教育体制,可以看到学校社工在我国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关乎我国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建立有效的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黄德祥.青少年发展与辅导[M].第1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4版。&  [2]樊富氓, 陈启芳, 何镜炜.香港高等学生辅导[M].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版.  [3]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公正视角下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措施(本科)
题目:公正视角下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措施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为什么要公正的对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内容    三、从公正角度看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四、公正角度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    五、公正角度看解决我国农民公社会保障问题的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内容提要]工农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当人们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果实的同时,农民却并没有水涨船高式地分享中国GDP的果实。他们还在被贫穷和歧视包围着,谢朝曾套聂耳一首着名词说过:他们种的粮,他们盖的房,分享盛宴场,罕有他们档。是啊,排排坐,吃果果,却少有农民的档位。这对农民工是极其不公平的。 农民工问题解决的好与坏,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显得刻不容缓,而其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公正的对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 公正& 保障    一、为什么要公正的对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工问题,是指中国大陆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工作,却未改变农民身份,未被城市认同接纳,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一问题是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农民工问题的严重性在不断加剧。只要有城市化,就有劳动力需求和农民工进城务工,而农民工的出现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是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他们在农村拥有土地,但离开农村,在城市寻找工作;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这一状况使农民工群体被严重“边缘化”,由此引发了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切实的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今天人们大都认同是改革将中华民族的经济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GDP做大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大国(尽管从人均角度看名次十分落后)。& 显然,这是很不公平的。农民工为中国的GDP贡献了大约四分之一的份额(2004年),为经济发展付出的巨大代价,与他们获得的微不足道的回报相比,太不相称了。我们必须正视农民工阶层,必须深刻认识他们对经济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农民工,一个庞大的打工阶层,据有关方面统计现阶段农民工总数已逾1.2亿直奔1.5亿,已成为中国产业大军的主力:占全国加工制造业总数的68%,占建筑业的80%,占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的52%。现今中国农村,80%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这意味着有七到八亿人与农民工有直接经济关系,加之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的亲情联系,在当代中国有十亿以上的人口关系着农民工!    似乎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农民工阶层的出现与发展壮大,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具有什么样的划时代历史意义?在我看来,农民工阶层的形成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具有以下九大革命性意义。第一,为中国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 第二,壮大并更新了中国产业大军,正是这支大军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第三,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难题,为三农问题困境踏出一条坦途。&& 第四,农民工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脱贫的主力军。&& 第五,大量农民工进城冲击着城市消费,已经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城市消费规模、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第六,对传统中国农村的生育观念起到了根本性冲击。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在新一代农民工那里正从心灵深处崩溃着。像城里人那样生活成为他们的学习目标,成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模式。少生优生,已经成为他们的生育新观念。第七,为中国市场化的进程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农民工进城,就没有今天的市场化现状。第八,将城市生活的新观念,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新规范,带回了农村。第九,农民进城打工,事实上在培养着一代新型农民,即农夫转变为“农商”。&    由此可见农民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不公正对待农民工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群体就一直处于权利缺失的状态。由于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他们成了城市中最弱势的群体,并带来了许多其他社会问题。因此,我认为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内容    医疗保险&    农民工的工作多以体力劳动为主,个别行业的工作还会对身体有较大危害,工伤也十分常见。因此,农民工应该得到医疗上的保障,比如医疗保险。但是医疗保险的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覆盖农民工群体,直到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民工问题,才使医疗保险成为保障农民工生活的一部分。&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则将其范围扩展至农民工群体。根据调查,农民工医疗保险基本上得到普及,但仍有少数农民工未听说过医疗保险制度或不清楚医疗保险的赔付标准,较少有农民工自觉购买医疗保险,多是根据国家要求由用工方统一购买的。所以,多数农民工基本上不了解 医疗保险制度,这往往在需要时不知所措,使医疗保险的赔付难以落实到位。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但长期以来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常常被忽视。& 根据调查发现,许多农民工依然倾向于传统的家庭养老(由子女赡养)、土地养老(回乡种地或出租土地),许多农民工并不了解社会养老和社会保险养老。他们多认为子女赡养天经地义,很少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但事实有时却不是这样,城市化的发展使他们的子女外出打工,土地有可能被城市占用,身处城市,农民工很难自己解决养老问题。所以,农民工养老问题依然是一个难题。    其它社会保障&    农民工群体具有流动性,时常因工作迁移,不定的居所和农村的户口使他们在城市遇到许多障碍。例如子女的教育问题,如果将孩子留在农村,既阻碍了孩子和父母间的沟通,也是他们的发展局限在农村。而如果将孩子带到城市,又因户口的问题使他们很难接受较好的教育。与此同时,农民工多进行简单的劳作,一旦失业,再就业也是一个问题。&    三、从公正角度看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给农民以同等国民待遇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能促进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为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社会保障最基本的公平公正原则。社会保障从出现开始,就是针对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和保障人权的重大举措,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就是说,不管一个国家是发达还是不发达,只要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收入低于贫困线,就有权利向政府申请救助,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只要失业,就有权利享受失业保险。所以,逐步将城镇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保障的本质和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公正角度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    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享受社会保障,与我国长期以来的重工轻农、以农补工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正是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农民(包括农民工)在政策、经济、法律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不平等,影响到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中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体制上对农民的不公正对待,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根本原因。&& 城市居民感恩心理的缺失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不公正对待农民的结果,也使农民工缺乏维持自身权利的意识和动力。&    五、公正角度看解决我国农民公社会保障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依然相互独立,当前应该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一系列保障农民工生活的政策法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争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 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坚持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绝不能有任何歧视性政策。坚持公平对待农民工,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坚持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这些是构筑合理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    (二)加强社会保障宣传& 根据调查发现,许多农民工不了解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所包含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所以农民工自身不重视也是导致政策空白的原因。因此,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促使农民工主动维护自己的利益。    (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现在,许多地区已进行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试点,开始推行农民工社会保障,甚至希望社会保障实现城乡一元化管理。但是,能否贯彻落实是关键,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监督,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保证农民工可以从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受益。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关键是从转变过去那种重工轻农的思& 想,消除历史遗留的城乡二元结构,从体制、政策等方面切实保证农民工平等的国民待遇。同时,也要加强对城市居民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为农民工获得各项权利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社会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做的是:& 1、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给农民工平等的国民待遇。& 2、分类分层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农民工人数众多、流动性大,因此要建立完备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还不现实。而应像一些学者如郑功成提出的,采取分类分层的保障办法,优先解决突出的基本的保障问题。&&    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做的是:&    1、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农民工能享受社会保障。目前,尽管我国一些地方已经颁布了与农民工有关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或法规,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特别是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几乎是空白,使农民工的权益缺乏法律保护。因此,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应尽快出台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并及时严肃处理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件,使农民工能获得充分的法律保障。&    2、政府在对农民工社会保障承担相应的财政责任的同时,也必须通过制度设计和现实政策来调动雇主和农民工分担责任的积极性。应依法严格监督用工单位为受雇农民工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因为农民工的大部分劳动贡献给了用工单位,雇主作为农民工劳动的最大受益者,应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为受雇农民工支付一定的保障金、保险金,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3、在农民工方面,关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思想文化素质,包括文明素养、劳动技能、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素质;其次,在各类用人单位成立农民工工会组织,通过农民工工会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在这一问题上农民工自己需做的是:& 1、要生存与发展,在进城之前就应明确自己“准备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的自我设计和定位。如果缺少这一项,必然导致求职盲目和不确定性,找不道与城市的吻合点。 2、少一些对现状的抱怨多一点对自己权利的争取和维护,要自尊自强自立。    结束语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影响着社会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当前,我们应采取多种方法,研究并解决城乡差异带来的农民工“边缘化”问题,从根源上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宣传、改进监督机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都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 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对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的一种认可和回报,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措施。只有公正地对待他们,给他们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保障的本质。这也是一个社会公平公正与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吴忠民.社会公正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李& 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政策研究,2001(5)&&  [3]陈美球.农民工社保时机成熟了吗. 中国改革,2002.9。&&  [4]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霸气小温柔sky
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研究(本科)
题目: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研究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前言&    一、 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介入中的现状  (一)介入的目标&  (二)介入的模式与方法&&  (三)介入的成效&    二、 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中的主要问题&  (一) 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二) 社会工作者介入公办救助机构中的困境  (三) 介入对象即流浪儿童带来的问题&  (四) 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困境&    三、 多措并举推进社会工作的介入&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流浪儿童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工作者迅速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中开展了介入工作。本文以J市救助站的两名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访谈为个案分析,从微观和宏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阐述社会工作者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介入中的现状、发展困境,并做出对策研究。&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浪儿童救助;困境;举措;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流浪儿童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社会的稳定、社会公平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流浪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正经历着“心理断乳期”,同时由于长期脱离家庭、学校,很可能成为问题少年,因此,流浪儿童常被称为“犯罪的后备军”,这些流浪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流浪儿童救助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介入。同时,政府救助职能机构的不足和救助模式的单一僵化,民间组织对流浪儿童救助的非专业性和局限性,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现状,而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救助模式恰好可以弥补政府和民间组织救助的缺陷及不足。&    社会工作即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接受了社会服务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具备科学的助人理念和助人方法,其工作更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宗旨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不是把受助者看成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把助人当作一个社会互动系统,了解受助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挖掘其自身解决问题的潜能,帮助其恢复社会生活的能力。他们能够对不同类型或有不同需要的流浪少年儿童开展针对性的工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有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的最佳方案。    一、 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介入中的现状&    当前,在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动下,全国不少地区的公办救助机构都已纷纷引入社会工作人才加入到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中来。& 在救助中心,有这么几类社工:第一类是在编的社会工作者,主要从事管理岗位,他们是通过事业单位统一考试进入事业单位编制系统的,这类人往往数量非常少且要能满足很高的聘用条件,譬如要有研究生学历并具有助理及以上级别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第二类是政府购买岗位的编制外社工,隶属于民间非企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这类社工数量相对较多且聘用条件相对第一类要低。第三类是救助站内原有工作人员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考取了社会工作助理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这类人虽然原则上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工作者,但是在对于受助人员的管理上坚持的却不完全是社工方面的理念。本文所指的社会工作者是指前两类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且主要探讨的是第二类社工。    综上,社会工作中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渠道多是以政府(这里即民政系统)从民办非企业的社会服务机构中购买社工岗位,外派社工到服务单位即公办救助机构中参与救助性工作。我国现阶段为了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政府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下属的一些公办社会服务机构按照要求安置少量社工。笔者认为,这种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为社工进入公办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保障,但从目前情况看,社工进入机构后的发展空间有限。& 据笔者调查,J市救助管理站是隶属于J市民政局领导的正县级事业单位,主要担负辖区内的流浪乞讨等城市生活无着人员的食宿、交通、寻家等临时性救助服务管理任务,并辅助于省中转站工作。该中心共有编内人员51人,主要由退伍转业军人、接班制人员构成,专业素质不强。购买的社工岗位共7个,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生1人、专科生5人,几乎大部分都没有社工职业资格证,从业年限多为1年左右,从业时间较短。该站一共有七个科,其中负责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是妇女儿童保护科,在该科工作的社工只有2名,数量有限。结合J市救助站的调查,笔者认为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介入具有以下表现。    (一)介入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单位即公办救助机构的目标占主导地位,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目标退居其次。实际情况中机构多以临时性的救助即返乡策略为工作目标,这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念和工作目标是相冲突的。    (二)介入的模式与方法&&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分析得出,目前,社会学界对以标签理论、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为基础的问题视角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多持批判态度,取而代之的是主张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优势视角。    在对J市救助站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机构社会工作者介入救助站的模式和方法还是比较传统和单一,缺乏对流浪儿童的甄别分类救助,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心理建设与行为矫治、回访等系统有效的长效救助机制。社工A说:“我们对于流浪儿童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流浪儿童从进站到出站这段时间的饮食起居、身体锻炼、人身安全及简单的心理疏导和文化课辅导”,社工B说:“我们对于流浪儿童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负责儿童的进站、离站的核对、登记,给他们提供食宿,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安排、管理和组织,做好巡视巡查工作,询第 4 页 共 10 页& 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做好疾病的救治和防疫工作,儿童衣被的清洗消毒及生活环境的卫生,经常和他们谈话询问他们的基本情况,关心他们在救助站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流浪经历,安抚他们的情绪,根据流浪儿童的特点进行心理纠偏和行为纠正。”综上,他们大多是以对流浪儿童的生活照料为主,辅之以小组游戏、类学校、谈话等形式的浅层次的心理疏导,以寻找他们行为背后的需要,重塑他们对回归家庭、重返学校生活的渴望,但是缺乏更深入层次上的介入。    (三)介入的成效&    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社会工作评估机制,我们只能从感性的角度来评价社工介入的成效,目前全国的社会工作介入都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和摸索阶段,就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像郑州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的社会工作样本——“类家庭”模式,上海的“中途寄宿站”模式等都有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但是也还存在很多问题。& 从J市救助站来看:一方面,社会工作介入对救助站的改变不大。社会工作者服从救助站的领导和安排,只能在有限的条件内开展工作,缺乏自主性,自下而上的体制建设渠道不畅通。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介入对流浪儿童的影响较小。据调查显示,当调查人员问到流浪儿童认为救助机构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他们最满意时,他们选择的是上学的机会和钱,而社工在儿童的心理建设、行为矫治等工作方向上的努力是微弱的且无法立即见效。&    二、 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中的主要问题&    (一) 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1.政策支持不足&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社会工作的介入缺乏行之有效、施之有力的政策保障。结合国情来看,我国的社会福利机构主要是政府出资并主导的公办福利机构,而社会工作者想要参与进来并在其中充分的发挥自主性必须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几年,我国出台了若干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中央文件,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加快社会工作机制引进的决心,但在我国大力倡导“加强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的引进”,各地纷纷如火如荼的引进社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政策支持的片面性和笼统性。这些政策往往只是号召性的,缺乏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就J市救助站而言,救助站本身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是相对较完备的,但是对新引入的社会工作者却缺乏相应的职业标准和管理评价制度,使社工们常常觉得开展起工作来无据可依,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强。    2.救助物资匮乏& 资金和救助资源匮乏是目前几乎所有的社会福利组织面临的共同困境,我国社会工作者在流浪儿童领域的深入介入时,譬如建立“类家庭”、建立长效回访机制等工作时,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救助资源的支持,活动经费很紧张。社工B说:“资金确实不够,政府买岗,一年一个岗是3万,包括我们的工资经费,算下来很紧张”。一方面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救助能力是有限的,公办救助机构的非营利性导致自身财力有限;另一方面社会慈善组织和民间组织吸纳的救助物资的发放和使用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和监管机制,从而导致救助物资的分配的不合理。&    3.社会救助组织没有形成合力& 首先,各类政府部门开展救助工作的职能机构多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缺乏协作,救助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其次,公办救助机构、民间救助组织与专业社会工作者之间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制度和方法层面上的广泛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经验的分享和推广及资源的共享;再次,现在各地的社工经验分享和交流合作大多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工作总结和工作模式效仿,无法上升到因地制宜或能够广泛推广的理论和机制层面。&    (二) 社会工作者介入公办救助机构中的困境    1.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理念与机构的工作目标定位的冲突& 社工的理念不能和救助管理站的管理模式相分离,但是临时救助的性质和工作目标和社工理念还有不相一致的地方。始终以案主的最大化利益为主,从案主的利益出发,根据服务的需求来开展工作,这是社会工作一个至关重要的价值理念。对救助站来说,则要时刻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孩子的最大化利益为主,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但调查中发现,救助站有着自己的工作目标定位:即送流浪儿童安全返乡,并在救助站期间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保证孩子能吃饱、穿暖、不生病、不出事,安全把他们送出救助站就算工作顺利完成了。虽然近几年救助站依托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使得救助工作目标有所延伸和拓展,但是上述工作目标取向还是在救助站中占主导地位。“可以看出,像救助站这种公办的社会服务机构,其工作理念并不是从孩子的利益出发,而是以少承担责任,管理方便为本,这一点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不仅冲突甚至是背道而驰的。”①&    2.社会工作者与机构原有工作人员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磨合困难& 机构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其员工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救助站原有的工作人员也秉持尽量简化、少担责任的理念。据调查,他们的工作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对流浪儿童进行仔细的甄别并采取分类救助的策略。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孩子的各方面信息,然后尽快联系把他们送出去。这就导致了救助站的流动性非常之大,使社会工作者很难有效地开展介入工作。他们对待流浪儿童的方法和态度也较为简单,甚至时常对孩子有标签化印象(如认为他们都有撒谎、偷盗等恶习),甚至有些孩子不愿回家,机构便采取哄骗手段,每次问题都能得到暂时而迅速的解决。显然这些都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相冲突,必然导致社工与机构原有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摩擦,大大限制了社工的发展空间和专业救助的实施开展。    3.双重管理、双重负责带来的困境——服务单位与受雇机构的冲突& 在访谈中,社工B说:“我们是双重管理、双重负责的身份,我们要接受机构和服务单位两方的管理,同时工作的开展也要向机构和服务单位两方负责”。 J市救助站的驻站社工受雇于民办非企业的社会工作服务社,并以政府购买社工岗位的形式被外派到救助中心来,他们一方面要遵循社工服务社的规章体制和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他们也要听从服务单位即外派公办救助机构的领导和安排,所以在工作中往往感到矛盾冲突和缺乏自主性。社工B说:“机构领导对社工接受但不一定认同,有些工作人员就把社工当成是普通劳动力,是因为缺少工作人员了而不是需要社工的存在。”& 这是目前政府积极探索社会工作的的引入机制问题带来的负面效应,这种形式的功过利弊我们还无法评述,但可以肯定这是探索的初期阶段必然经历的且目前还无法避免的事实。&    4.救助机构的领导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较狭隘& 专业社会工作者在这种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中从无到有,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对机构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他们能进入到公办社会服务机构靠的是行政的命令和编制,因此领导对他们的定位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行政命令的影响。社工A说:“他们对我们的职业和角色定位认识还不够充分,我们刚来救助站那会,救助站领导就曾问我们,‘你们来这能做些什么’。救助站一位领导曾说过,‘我就希望社工只要能好好的配合救助站的工作,适当开展些心理咨询,用专业的方法带孩子们做做游戏就可以了’,甚至有时候他们嫌孩子们做游戏时太吵太闹腾会制止我们的活动。”由此看出,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公办救助机构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性受到很大的局限,角色定位也比较狭隘,很大程度上让人感觉社会工作者只是为撑场面、应付检查所用。    (三) 介入对象即流浪儿童带来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流浪儿童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流浪儿童群体不同于其他正常未成年人群体,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第一,流浪儿童自身特性加之机构的临时性救助的目标效应,使得救助站的流浪儿童往往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社会工作者很难开展长期的有针对性的介入。第二,受地域的限制,社会工作者对流浪儿童的信息掌握不全面,很难对其家庭学校情况做深入了解,仅根据流浪儿童自己的讲述来了解分析问题,在儿童离站之后也很难建立长效地跟踪回访机制。第三,流浪儿童流浪在外受不良生活环境的影响容易养成诸如说谎、偷窃等不良行为习惯,同时,流浪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也正经历着“心理断乳”的过渡期,有易敏感、多疑、自卑、叛逆、冲动、抵触心理和自我防御心理强等心理特点,这样很可能导致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这些都会对社会工作的介入造成一定的障碍。    (四) 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困境&&    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经验不足;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所欠缺;社会工作者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也不明确;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偏低。& 访谈中,两位社工都表示,其实还是有一些机会是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的,但受限于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足而最终放弃。同时,他们也谈到了因社会认可度低及福利待遇偏低而导致的社工人才流失问题。    三、 多措并举推进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改变观念,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社会工作职业在我国刚刚起步,社会各界对它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而社会工作的开展是一个与社会网络紧密相连的过程,工作开展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个社会对它的认同,因此政府、民间组织及社会工作者都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认可度。首先,积极地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宣传社会工作者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政策、动向、活动、榜样人物等,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其次,将一些社会工作已在流浪儿童救助中取得的好的经验和成就面向社会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的认可度。譬如,秉承让流浪儿童回归家庭的工作愿景,郑州市的“类家庭”模式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以面向社会推而广之。再次,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倡导者、协调者的角色,带动社会上广大的志愿团体投入到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中来,并为他们提供经验和方法,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    (二)政府加大支持& 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社会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特别是在制度上的支持。第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快建立有针对性的流浪儿童救助办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制度,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救助依据和保障;第二,大力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第三,政府要为社会工作民间救助组织的建立和运作提供政策空间和制度支持,积极鼓励民办非企业的社会工作民间组织的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来;第四,政府的制度支持是社会工作者目前进入公办救助机构的有力保障,但是这也存在社会工作自主化与行政干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问题。因此,民政系统要加快探索更加有效地社会工作引入机制,要积极协调、配合和督导各类公办救助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救助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职业标准、职业规范、管理和评价体系,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目标、规范和依据;第五,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开展救助工作的职能机构之间以及民政部门下属的各类公办救助机构之间要加强协调和配合,为社会工作介入救助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救助支持网络。就流浪儿童救助领域而言,流浪儿童的救助涉及司法、公安、民政、妇联、教育、城管、交通、卫生、残联等19个部门,其中民政部门的救助站、福利院、流浪儿童保护中心是救助流浪儿童的主要基地,承担着救助的主要责任,&& 而社会工作者的在救助工作中的角色之一就是资源的提供者,只有这些部门和机构通力协作、积极配合才能够为社会工作更好的联系救助资源、开展救助工作提供强大后盾。第六,资金支持:加大政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形成制度性安排,加大政府对民政系统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政府买岗的社会工作者的福利待遇。&    (三)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反思与努力&    1.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公共救助机构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平衡点&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存在一个本土化的问题,以救助站来说,社会工作者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机构按照自己的专业理念和方法行事,他们在机构的工作过程,也是与机构的制度、原有工作方法和价值理念等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在各方力量不断博弈的过程中,最终寻求到一种折衷的办法。例如社工可以与救助站的领导积极沟通协商、积极建言献策,在不违反大目标和原则的前提下通过自下而上的努力开展介入工作。    2.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培育同政府和公办救助机构对话的力量& “这个力量团体可以由专业的社工组成,角色定位在一则及时有效地监督政府与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二则如何为公办机构中专业社工争取他们应得到的发展空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工作方法,一方面要和政府及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多促进双方的合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力量,寻求像舆论媒体、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NGO 的支持等等,使专业社会工作者能在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中更好的发挥作用。”②    3.社会工作者加强在职培训与学习& 社会工作者自身在开展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会遇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欠缺、专业价值观缺失、自身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包括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价值理念的培训,以及流浪儿童自身特点规律、流浪儿童救助历史现状等知识的培训。    (四)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社会工作者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初探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各国各地区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 第 10 页 共 10 页& 民政部门及社会工作界有必要加强社会工作救助领域内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加大救助工作的社会工作政策与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探讨,积极借鉴国外和其他省市优秀的社会工作经验,加强信息沟通和经验分享,整合社会资源,建设良好的社会救助网络。&    通过文献研究,笔者总结了一些可以推而广之的好的社会工作介入理念和方法,首先,从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干预策略角度来讲,在机构内的服务可以开展心理行为矫治、学业就业辅导等;机构外的服务可以开展家庭维系服务(family-centered services)和社区安置等;对流浪儿童的安置机构我国多是送到福利院,而欧美国家则探索出多种形式且行之有效的安置方式,如居住性治疗中心、“中途之家”(Halfway House)、“团体之家”(Group Home)、安全之家等。我国也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流浪儿童保护模式与教育体制,比如街头救助、“类家庭”、“大房子”、“全天候救助点”、“ 巡逻救助”等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模式,以及“短平快”教育模式、“长效教育”模式等[6]。其次,从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形式角度来说,可以走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的渠道。像欧美国家及香港的社会工作主力还是存在在非政府组织中,譬如英国的救助儿童会、香港明爱和协青社等。虽然我国国情下,民间组织一直发展缓慢,但是不可否认它的巨大作用和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志君. 社会工作者在救助和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工作中的作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9).&  [2] 高万红,郭柏炎. 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模式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11).&  [3] 中央文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6).
社区养老的现状、困境及改善建议(本科)
题目:社区养老的现状、困境及改善建议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导 言&    二、社区发展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研究选点的背景介绍&  (二)社区服务的现状  (三)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三、改善社区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四、本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原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统包统揽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开始分化并逐渐回归社会和社区,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城市,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我国城市目前仍然处在“亚社区”向现代社区的过渡阶段,这就造成了我国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还处于探索和经验的积累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城市社区服务面临着管理职能权限不明确、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社区建设资金缺乏的各种困难。所以,面对市场经济形势下社区服务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不断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以推动我国社区服务的良性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中国本土化的社区服务模式。&    关键词:社区;& 社区服务;&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导 言&    (一)研究背景&    社区服务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服务事业,这一服务主要在我国一些城市展开故称为城市社区服务。随着我国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社区服务由政府及事业单位统筹管理的社会服务开始逐渐社会化与民间化,特别是在1993年8月,有民政部,国家计委等14个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社区服务的意见》之后,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社区服务的进入为社区内提供了多元化的便民服务,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依据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在城市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为此城市社区服务在满足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城区852个,街道6152个,社区79947个。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广之下,各城区、街道普遍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各居委会大多建立了社区服务站,形成了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服务网络以方便居民的生活同时丰富其业余时间。我国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个内社区施设19.5万个,便民利民网点66.5万个。&    深圳市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在社区建设方面,更加注重社区服务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深圳市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在社区建设领域已出现了社区建设深圳模式——“深圳经验”。目前,在深圳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带动和发展民间公益组织机构,以政府买岗,组织机构提供服务的形式,成立将近300家以社会工作者为核心的社区服务中心,整合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服务平台,进而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与建设。& 所以,社区服务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在我国现阶段起着必要的作用,本文希望以对禾花社区的调研为基础,了解和发现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现状及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目前,随着学术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对社区服务的研究有所增加,但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社区服务在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我国对于社区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学术理论的探究以及相关理论与概念的界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指出:“通过努力,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这说明,社区服务受到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服务的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实现。&&&&&&&    针对社区服务发展路径,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徐道稳在 2001年发表的《城市社区服务反思》中从专业化的角度,将专业化视为社区服务生存的依据和发展的附身符,强调在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同时,加强县人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发展我国社区服务的现实选择;唐忠新2002年在北京机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中指出:社区服务的社会化是政府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等各种力量共同参与,而不由政府包办,并提出了一系列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的措施。一些学者及政府部分职能部门将社区服务的专业化与社会化置于同一平台上进行谈论,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且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这说明,在社区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结合是社区服务良性发展的必备途径,具备专业理论与专业化实务的社区服务机构在吸引和号召志愿者参与的同时,将志愿服务的理念灌输给每个享受机构服务的人,再通过他们向社区传播,从而获得社区乃至社会的广泛参与,从而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国内对社区服务的研究应更多地借鉴国外的研究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出一种中国本土化的社区服务发展模式。&&&&    (三)基本概念界定    1.1 社区&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与亲密的伙伴。首先将“社区”这一术语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F藤尼斯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会与社区中提出了社区的概念》,认为社区表示一种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社会学研究在翻译英文社会学文献时,将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成“社区”,这一词的翻译主要归功于费孝通,日,他在学术期刊《社会研究》第77期上发表的《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在此篇论文中,费孝通谈到了20世纪30年代翻译滕尼斯的着作及汉仪词汇“社区”的形成过程。& 长期以来,各国的社会学家由于研究角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理论背景的不同,对社区下过140多种不同的定义。2000年,“中办发(2000)23号”文件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给社区下的定义是: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区生活共同体。社区的范围也被正式界定为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社区作为居民居住生活和人际互动的共同体,是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和社会关系在家庭、组织基础上的自然延伸。因此在社区的各项社会功能中,社区服务是现代社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所谓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政策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机构以及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其服务的本质是无偿性的服务并辅以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微利、低偿性服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也包括社区中的边缘群体和全体居民;服务的形式和层次具有专业人士、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和非专业化服务之分别。    1. 2 社区的基本要素&    做为一个社会实体,社区由以下一些基本要素构成:& 1.它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 2.它有人们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具有一定界限的地域。 3.它有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 4.它有自己特有的文化。& 5.它的居民对自己所属的社区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认同感,即“我是某一个地方的人”的观念。 1.3城市社区& 相对于人口密度低并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农村社区,城市是一种经济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的非农产业活动在一定地域空间的集聚形式。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以后,城市社区就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影响力最大的一种居住地或生活共同体。&&&    (四)研究方法&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坚持事实求是的态度、深入社区服务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并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使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在具体的调查方法上,采用了非参与式实地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收集到了详实丰富的感性资料,这些资料是本文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为了获得客观真实的资料,选择访问的对象不但包括禾花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还访问了社区居民、社区内企业、工厂和志愿服务人员等。& 本文还运用文献资料法获取了大量相关研究背景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城市社区服务反思》、《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等。&    二、社区发展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研究选点的背景介绍&    禾花社区设立于2006年,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隶属平湖街道办事处,社区总面积约为3.8平方公里。禾花社区下辖水门和任屋2个居民小组,设有3个物业小区和1个商住小区,本社区是一个外来人口聚集的地区,社区总人口人口约3.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只有600人。& 社区内现有各类企业120余家,包括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中国电子、华润万家等一批着名及市属重点企业和深圳市中南金刚石、深圳市气派科技、福昌精密制品(深圳)有限公司等数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利税大户”企业。其中,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总规划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60亿元人民币,现共有6000余家各类商行和企业进驻。同时,还有大型项目广弘美居家居广场已在建设之中。&    社区现建有一个片区党群活动中心、一个以社工为主干的社区服务中心,修建了以书法艺术与健身运动相结合为主题的特色社区广场---禾花地书广场。而正在修建的福星广场占地约两千平方米,内设休闲草坪、篮球场等群体休闲活动设施。&&& 禾花社区综合党委拥有党员83人,设有8个党支部,并组建了一支200余人的义工队伍。& 近年来社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居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至2012年底,水门居民小组人均收入达到12800元,任屋居民小组人均收入也有较大提高。&&    (二)社区服务的现状    1.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为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要,以街道、镇、居委会和社区组织为依托,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居民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由社区福利服务业、便民利民服务业和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业组成,是社会福利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部,1995)目前深圳市社区服务以公益性,非营利性为特点,主要通过区居委会,社区公益性组织以及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来完成,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成为促进社区发展,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措施。& 开展社区服务的必要性& 政府要建立“小政府、大服务、大社会”格局,就必须进行职能转变,也必须相应进行机构改革,将社会职能交还给社会,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由谁来解决?社会管理工作由谁来承接?这一连串的问题,最终要交给社区去承接、去管理。&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方位转变,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着整体性变迁。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迫切要求拓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    2、禾花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分析& (1)调查中发现,社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居多,同时通过实地研究与调查研究,了解 到社区内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平日里忙于打工与做生意,无暇顾子女的照顾与教育。为此在实地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父母希望社区内能够为自已的子女提供更多的服务与教育。 (2)妇女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本社区内由于绝大多数妇女属于家庭主妇型,一般多以家庭为主,平时的生活除了做家务、照看孩子之外更多闲暇生活相对比较单调。在实地观察与访谈中可以了解到绝大多数妇女文化水平比较低,对生活的追求也相对简单,同时法律知识相对少。& (3)深圳市作为一个外来人口居多的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之间的差异及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以禾花社区为例,通过与社区内本地居民之间的沟通及了解,本地居民一般对外地居民排斥,但与外地居民相比较他们对其所在社区更有归属感和优越感,而相对应的外来居民相对的只是把自已所在社区当做是一& 个暂时安身的地方。这种地域文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社区文化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障碍与困扰。& (4)在实地调查中通过对禾花社区整体资源体系的了解,该社区内相对的工厂比较多,这样吸引了一批青年人士前来工作,同时暂时性的居住在本社区,由于对其环境的陌生及工作压力等因素,他们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相对的业余生活时间相对比较少,个人的人际交往及情感上的满足往往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渴望,为此,社区内针对于这一群体的服务更多的会有利于他们自身生活需求的满足及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5)从社区内整体角度看,社区服务对于社区内不同的群体及社区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地研究中,本社区由于是一个“城中村”,还没完全城市化,相对的各种交通设施,公共设备及文化娱乐设施还不够完善,同时,从软件设备来看,本社区资源相对分散,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较少,这就需要有一种社区服务平台来整合社区资源的同时,满足居民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需求,有助于推进建设和谐社区。&    3、禾花社区社区服务现状分析& 现代生活离不开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完善的社区功能,良好的社区服务,优美的社区环境,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这一新型专业的兴起与发展,作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的深圳,根据区委区政府《龙岗区2012年度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项目推进方案》(深龙委办〔2012〕54号)要求,结合实际,2012年,我区在已建20家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再完成了45家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禾花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其中的一家,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已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    第一,在设施服务方面,近年来禾花社区为满足社区内居民基本需求,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增强其社区归属感与责任感,于2012年12月成立了由深圳市政府买岗,百合社工机构提供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内设有棋牌娱乐室、健身室、乒乓球室、阅览室、儿童乐园等。此外,还修建了以书法艺术与健身运动相结合为主题的特色社区广场---禾花地书广场,为居民自发的广场舞等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    第二,在服务对象方面,依据社区内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