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美国哪个发达要是不占领香港,香港还会那么发达吗?

原标题:1945年,蒋介石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弃收复香港?(组图)

原标题:香港回归 45年蒋介石为何放弃收复香港(组图)

蒋介石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弃收复香港?

每年的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纪念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曾有机会收复香港,让“东方之珠”提前52年回归祖国,然而蒋介石为获得美英的支持,发动内战,屈从于美英压力,在最后关头放弃了收复香港的主权。

1942年,蒋介石要求英国归还香港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不得不请求中国派兵支援英国军队。蒋介石于是打算趁此良机收复香港。1942年,蒋介石向英国提出了收回香港的要求,为实现这一愿望,他在访问印度期间会见了印度独立运动领袖甘地和尼赫鲁等人,表示支持印度的独立要求,以促使英国在远东的殖民体系瓦解。蒋介石这一姿态在国内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浪潮,并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同情。

英国出于需要中国出兵保卫其殖民地缅甸和印度的目的,主动提出与中国进行废除不平等条约及签订新约的谈判。谈判之初,蒋介石坚持收回香港,然而,英国人从内心里并不想交还香港,谈判只是权宜之计,为的是让蒋介石能够坚持抗日,以减少英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随着战争向有利于盟军的方向发展,英国在香港问题上也日趋强硬。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了交锋,但丘吉尔直接回绝了蒋介石,蛮横地宣称:“不经过战争,休想从英国拿走任何东西!”在英国人的威逼利诱下,蒋介石的立场逐步软化,最终放弃了将收复香港这一内容写入新条约,仅仅要求英国在口头上承诺在战后同中国商讨九龙问题。

中国军队准备从日军手中接收香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香港问题重新摆到了桌面上。此时的形势对中国收复香港极为有利,因为按照远东盟军统帅麦克阿瑟发布的第一号受降令:凡在中华民国(满洲除外)、台湾、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之日军,均应向中国军队投降。香港就位于北纬16度以北地区,而且在战争期间隶属于中国第二方面军所辖战区的一部分,因此许多人建议蒋介石趁机派兵进驻香港,然后再与英国交涉。蒋介石于是命第二方面军司令张发奎将新一军和十三军集结于靠近香港的宝安地区,准备接收香港。然而英国政府却拒绝接受麦克阿瑟的受降令。8月18日,英国新任首相艾德礼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要求杜鲁门指示麦克阿瑟重新发布命令,让驻港日军向英军投降。

其实,恢复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是英国的既定政策。为了重占香港,1944年初,英国政府就成立了一个名叫香港计划小组的机构,负责策划恢复殖民机构的事宜,并确定了战后武力占领香港的方针,准备在战争后期出动军队不惜一切代价攻占香港。为配合军事行动,英国还向香港派遣了大批间谍。日本投降前夕,英国派人秘密联络被日军囚禁的港英政府官员,要求他们与日军交涉,为英军重占香港做准备。

1945年8月13日,英国命令海军少将夏壳率领一支特遣舰队开赴香港。为配合海军的行动,英国派出了大约一个师的陆军兵力前往香港。

在派出军队的同时,英国也对美国展开了外交攻势。英国人很清楚,在香港归属问题上,美国的天平倾向于谁,香港就将归谁所有。在中国这边,蒋介石虽然已经集结了部队,做好了进入香港的准备,但他却迟迟没有下达进军香港的命令。蒋介石知道,将来发动内战,不能少了英美两国的援助,若此时出兵香港,必然会失去英国的支持。于是,蒋介石连续两次声明中国无意以武力收复香港,希望这件事能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他还向美国派出了使节,去寻求美国的支持,幻想通过美国的干涉来实现香港的回归。

杜鲁门转向支持英国,蒋介石措手不及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鼓励中国对日作战,减轻美军的压力,美国曾表示支持中国收回香港。同时,美国也想趁机瓦解英、法在远东的殖民体系,并取而代之。因此,在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曾敦促英国在战后将香港归还中国,但遭到丘吉尔的拒绝。

1945年5月纳粹德国灭亡后,美国同苏联为了控制欧洲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急需英国的支持。因此,美国改变了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杜鲁门转而支持英国重返香港。他通知麦克阿瑟:“为顺利地接受香港地区日军的投降,须将香港从中国战区的范围划出来。”

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之下,正乞求美国人帮他打内战的蒋介石只好从命。但蒋介石还想给自己挽回点面子,他在致杜鲁门电报中要求:“在未来的受降仪式上,驻港日军应向中国方面的代表投降,美国和英国均可派代表参加这一受降仪式。在受降仪式后,英国人将在中国战区最高司令的授权下,派遣军事力量在香港登陆。”

令蒋介石意想不到的是,美国人连这一点面子也不给。杜鲁门在给蒋介石的回电中表示:“美国不反对一个英国军官在香港接受日本人的投降。”蒋介石看到电文后大为恼火,但他不敢得罪美国人,最后不得不表示:“愿意授权给一个英国军官,让他去香港接受日本人的投降,同时派一名中国军官和一名美国军官赴香港参加受降仪式。”

前港督复职,英国再度霸占香港

蒋介石在香港问题上的一再妥协,使得英国人得寸进尺。英国政府强硬地提出,蒋介石无权委派一位英国军官在香港接受日本人投降。英国人步步紧逼的嚣张气焰,使得蒋介石感到脸上无光,这样屈辱的事,令他在手下将领面前无法交待。为了找回面子,愤怒的蒋介石告知杜鲁门,不管英国方面接受与否,他都将以中国战区最高司令的身份,任命夏壳作为他的受降代表,在香港接受日本人的投降,并表示必要时将以武力来抵制英国人的行动。

英国方面对蒋介石的态度转变有些始料不及,考虑到国民党在靠近香港的宝安地区屯兵两个军的现实,他们不得不接受蒋介石的建议。

1945年8月20日,夏壳率领英国海军特遣舰队大摇大摆地在香港登陆,香港同胞眼睁睁地看着英军接过了香港的管辖权。9月1日,驻港英军成立了军政府。蒋介石派遣的军事代表团也在这一天抵港,并正式宣布:国民政府同意英军占领香港。

1946年5月1日,被日军囚禁的前港督杨慕琦返港重任总督,恢复了英国对香港的统治。蒋介石在美英帝国主义面前的软弱致使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整整推迟了52年。

原标题:港警新“一哥”上任 强调法治是香港成功的基石

  新“一哥”卢伟聪上任。(谭达明 摄)

  曾伟雄在纪念警队殉职警员时献上花圈。(张宇 摄)

  国务院根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的提名和建议,任命卢伟聪为香港警务处处长。本周,香港回归后第六任港警“一哥”走马上任。

  “一哥”缘自车牌号

  “一哥”是港人对警务处处长的称呼,来自一个典故。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警务处发放香港机动车牌照时,将1号车牌留归警务处处长使用,这个车牌沿用至今。从那时起,所有的警务处处长都有一个共用的名字:一哥。

  早在香港回归前,不少内地人已经从香港电影里熟悉了督察、警司、警长等警衔,这些都归“一哥”领导。虽只是一个“处长”,但“一哥”领导3万人,包括警察队伍、辅助警察、警界文职人员。警务处占特区政府公务员队伍的1/5,“一哥”也可以说是特区政府里最大的处长。警务处虽然隶属于特区政府保安局,但根据香港基本法,警务处处长一职被列为特区政府主要官员,须经特区行政长官提名,由国务院任命,并在宪报中公布。

  香港回归以前,港英政府对“一哥”也非常重视,此职一直由英国人出任,直到1989年才有了第一位华人“一哥”李君夏。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香港犯罪率低破案率高,香港警务处大名在外,屡次被国际刑警组织评为“亚洲最佳”的警务机关。

  卢伟聪是“老警务”,大学毕业即入香港警界,一干30多年,一路走来成绩亮眼。他毕业于名校香港大学,拥有社会科学学士及管理学硕士学位,干过刑事调查、国际联络、服务素质管理等警界各方面的工作,于2009年及2014年分别获颁香港警察荣誉奖章及香港警察卓越奖章。

  见过大阵仗的卢伟聪虽然受命于多事之秋,但在上任记者会上的“首秀”从容诚恳,有问必答。笑言当天6时起床,没吃早餐,因为要在记者会后和记者茶叙。他首先强调法治是香港成功的基石,希望社会各界继续支持警方打击犯罪,警方会与国内外的执法队伍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他上任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领警方持续健康发展,并在打击科技犯罪及反恐方面加强训练、补强装备和对外联系。

  有记者关心卢伟聪将如何处理违法“占领”活动,卢伟聪表示将秉承政治中立、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态度尽忠职守。他个人重视团队精神、实事求是,在强大的管理团队和优质、专业、优秀的同事协助下,他有信心带领警队维护香港的安全稳定。对于随时可能再出现的“占领“行动,已经指示密切留意,预先做好风险评估,并以公众安全为大前提进行部署。

  香港有声音质疑警员在去年的“占领”活动中有过激执法行为,卢伟聪表示,希望上任后加强与市民沟通,因为有些市民对警队工作有误解。警方只想保护市民生命财产,他亲眼所见前线警员工作实在太辛苦,今后会多向市民解释警方的决定和行动的原因,希望市民多体谅。

  前任“一哥”的临别赠言

  与卢伟聪同时出现在记者会上的还有他的前任曾伟雄,虽然即将退休,但他仍忧心忡忡,表示时下香港有些政党、社团示威时视法律如无物,有关人士在争取政治理念的同时,也应守法。至于对他曾经领导的香港警员们的批评,他表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个人为警队感到自豪。

  曾伟雄年轻时有过卧底毒贩集团成功破案的传奇经历,在回归前曾被借调到英国伦敦警队出任侦缉警司,于2011年被任命为香港警务处处长,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一哥”,也是到目前为止任期最长的“一哥”。按照规定,“一哥”必须在届满57岁时退任,曾伟雄年龄到线交棒。

  香港坊间流传曾伟雄作风硬朗,出言直率。果然,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如何看待警民关系“撕裂”,曾伟雄答: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以个人喜好看警民关系,并不全面。你问一个绑匪警民关系有多好,他一定答不好。香港治安良好,过去多年全赖警方与市民共同付出,警方与各区、界都有合作计划,警民关系一直良好,应全面看待警民关系。

  曾伟雄任上遇到香港的游行文化从和平走向暴力,过去香港无论多大规模的游行都会在表达完意见后按时散去,过程理智平和。但五六年来,有些激进人士在申请的集会时间过后仍继续示威,强占道路,港警不得不采用更强硬手段维持秩序,这引起部分港人的不安与不满,指责曾伟雄“暴力”,要求他道歉。曾伟雄以一贯的硬朗个性留下一句有棱角的话:“为维护法纪要道歉,是天方夜谭”。他任上最大挑战就是去年的“占中”执法行动,在长达79天的乱局中他控制住局面,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最后和平清场,受到香港政府和市民的肯定。事后有警员被检举暴力执法而被捕,他坚持“立法会议员被捕后有拒保候查、保持缄默等不合作行为,警员被捕同样有不合作的权利”,不避争议为警员维权,受到下属拥戴。

  曾伟雄的人生将展开新的一页,但香港的“占领”活动仍蠢蠢欲动,曾伟雄表示相信卢伟聪“已有准备”,会成功带领警队应付未来挑战,维持香港的秩序及稳定。(陈晓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和美国哪个发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