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如果你是北洋水师布阵使用劣质炸药遭到侵略能不战败吗

【摘要】:爆发于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大东沟海战,在中国和世界近代海军史上都有着深远影响。这场继利萨海战之后人类史上第二次大规模蒸汽机舰队决战给日后各国的海军技术装备发展和海权战略、战术阵型的定位提供了很多借鉴和教训,同时也是中日近代海军史乃至中日关系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然而,有关这场海战交战双方的胜败原因分析和评价,在学术界却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方失败的主因是技术装备过差,而另有很多学者坚持认为体制落后是北洋水师失败的主因,在落后体制下滋生的腐败、训练弄假、小团体主义等现象造成了官兵素质低下,战场表现低劣,从而输掉了海战。 本文在借鉴近年大量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资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的海军技术发展为背景,从北洋水师的人员素质、装备、后勤等几个角度来进行剖析,得出黄海海战中方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装备和后勤状况过差,而人员军事素养因素并不大的结论。 从当时北洋海军的后勤情况和中日两军的装备对比来看,战事失利主要是因为中日在火力输出、机动性能、给养供应等环节相差悬殊,而北洋水师官兵自身的军事素养虽然存在一定问题,但对黄海海战胜败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不是主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3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韩文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渠长根,陈树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欧阳跃峰;关成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宋建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籍宝林,刘怡昕,王希星,李兴治;[J];兵工学报;2005年01期
高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姜雪,佟玉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永春;;[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王晓梅;张静;;[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李卫华;;[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黄新宪;;[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戴东阳;;[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李强华;张继平;;[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赵志宁;米东;石全;唐坚;冯新华;;[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建明;[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聂慧丽;;[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董蔡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丘均元;[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张凤翔;[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董蔡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吴如嵩;[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冷绣锦;;[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陈明福;;[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李苒苒;;[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黄新宪;;[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张序三;;[A];《毕业南开》纪念南开大学成立100周年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钟文典;;[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朱贻声;梁永祥;蔡光耀;;[A];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C];2004年
王启超;周岳峰;;[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苑书义;;[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苏涛 王君策;[N];中国海洋报;2010年
方洽平 百色军分区政治部主任;[N];战士报;2011年
深圳市委党校原副校长 刘申宁;[N];深圳特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晓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原标题:清末北洋水师的实力到底有多强?甲午的战败真的是水师战斗力不如

清末北洋水师的实力到底有多强?甲午的战败真的是水师战斗力不如日军?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清政府也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时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

“北洋水师世界第九、亚洲第一”。

这句话从小就听到几乎人人这么说,这句话的真实性究竟如何,仔细探究之,原来,这是句不完整的话,却以讹传讹如此之久,使人提到北洋水师就嘲笑当年浴血奋战将士们的无能。

让我们回首当时的情况,仅从武器角度,负责任的来看看当时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究竟谁的实力更强。

甲午海战爆发前,中国海军由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舰队组成,共拥有大小舰船78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83,900吨。

日本海军编成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甲午海战时合编为联合舰队),共拥有舰船31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61,373吨。

论吨位和舰艇数量,当时的中国海军强于日本,位居当时世界第9位,日本位居第11位。但从主战舰艇的质量来说,日本则明显优于中国。

请注意,首先这句话中指出,当时从吨位上看,位居世界第9位的是整个中国海军(包括4支舰队),而不仅仅是北洋水师。而在甲午海战与北洋水师交手的则是日本联合舰队,即全日本海军的所有军力。

再者,这句话指出的是从吨位和舰艇数量上看,中国强过日本,而不是性能上。吨位大、数量多就意味着实力强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全欧洲(除了俄罗斯)所有国家空军的战斗机数量之和还不到中国空军战斗机数量的一半,中国空军有5、6000架第二代战斗机,你会就此认为中国空军强过全欧洲吗?

至于日本联合舰队在当时性能有多好,究竟强过北洋水师多少,请接着看。

黄海海战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那场战役双方主力倾巢而出,其实就是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的大决战。长久以来,人们对这次海战中北洋的0:5战败,心有不甘,在这里我就对此战中双方舰船性能做个比较。

黄海海战参战主力舰艇北洋水师12艘,日本联合舰队12艘,双方数量相同。

北洋水师参战舰艇吨位合计32,396

日本联合舰队参战舰艇吨位合计40,849

很明显,从吨位看,黄海海战中日本舰船总吨位占优。

其具体吨位和舰名如下:

北洋水师吨位合计:32,396

日本联合舰队吨位合计:40,849

从以上的2张表格中对比可以发现,北洋水师除了“定远”和“镇远”2艘七千多吨的巨舰外,其余10艘舰船排水量全在3000吨以下。

反观日本联合舰队,除了“赤城”、“千代田”、“比睿”三艘战舰外,期余9艘战舰排水量全部大于3000吨。

北洋水师舰船速度慢,机动力不如日本联合舰队,已是公认的。

机动性差对于海战中排列阵型、抢占有利攻击位至关重要。同时,在战斗中欲追则可追之,欲退则可速退。

通过对比,毫无疑问日本联合舰队在航速和动力上占优。

航速在18节以上舰船对比,中日之比2:5。

3、主要武器与参战兵力

当时的海战,舰船装备的主要武器为火炮和鱼雷发射管,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口径火炮。而这也是北洋水师最致命的差距。

在以上对比中可看出,双方参战兵力来看,日本多于北洋水师。

装备的大口径火炮数量比较(150mm口径以上),中日之比42:43,日本占优。

装备的速射炮数量比较(120mm口径以上),中日之比0:97,日本战压倒性优势。

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带反后座装置的速射炮,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据统计:150毫米口径速射炮每分钟可5发至6发,而同口径之刚性炮架的后装炮每分钟才1发。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大量速射炮,达150多门,日本舰队充分发挥了速射炮的威力。据统计,日本舰队的速射炮“所发炮弹相当于清舰队同一口径火炮3-6倍”。美籍洋员马吉芬认为:“改良速射炮,以及能大量装填火药的榴弹效力显著”。北洋海军另一个技术缺陷是缺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北洋水师备战不足。所缺乏穿甲爆破弹(也就是所谓的开花弹)一直被存放在旅顺、威海基地的弹药库里。还有弹药不足、炮弹击中敌舰而不爆炸、所用炮弹“不合式”的情况。

北洋水师自从1887年致远、靖远、来远、经远到华后,直至甲午战争爆发,再未购置一舰一炮。而日本直到战争爆发前仍然则在一直购舰,“吉野”就是原本属于中国订购的战舰,但是由于没有经费被日本买去,海战中的机动力、火力北洋水师都处于劣势,而且就连弹药也是严重不足,这种战斗,换了是谁去都是难以取胜的。甲午海战失利,败在整个国家的弊病,不能简单的责怪北洋水师的官兵,不能简单的以一、两个将领承担全部责任。“军人可以打赢战争,但是有的战争,无论如何军人都是无法打赢的。”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路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慈禧肯定挪用了北洋水师的军费,只不过数字多少而已,少者有人说几十万多者说上千万,有人还争论说挪用的海军军费不是北洋军费,其实,这就属于较真儿了。尽管北洋不等于海军,但海军的大部分花费都是给北洋。

(1)慈禧地挪用对当时的战局有很大关系,但不是战败的直接主因。

慈禧挪用军费其实只是影响了北洋海军的硬件建设,也就是“九年未添一舰一炮”。所以,我们才说有一定影响。但是,北洋水师战败不仅仅是“甲午海战”,而是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旅顺、威海两大基地陷落,北洋海军彻底被击溃等在内。

以北洋海军的实力,整个“甲午战争”的作为不是武器的失败而是人的失败。特别是慈禧的战略思想、李鸿章的战术思想。以前我们总说李鸿章(详见2018年3月3日回答的“甲午黄海海战后的‘避战保船’是李鸿章的主意还是慈禧的主意?”一文),今天就该说说慈禧的慈祥。

(2)她的挪用本身就代表她的主政思想已经改变,这对“甲午战败”起到了战略指挥责任

慈禧在主政初期,为了和恭亲王、东宫太后竞争主导权,自然要显示出强势和勇气、智慧要高于大部分满汉精英男人,否则,谁会服她、怕她。由此,她在1881年之前支持左宗棠的诸多政策,例如收复新疆。但其后,恭亲王因为“日本侵略台湾”“中法战争”等失去了许多支持,东太后又不明不白死去,彻底掌控了朝政。

由此,慈禧治国思想已经变为“稳定状态下的妥协与制衡”。

例如战前归政光绪退居二线,但黄海海战、平壤战役失败后,慈禧立刻从后台转向前台主抓合谈事宜,而光绪在此情况下根本没有插言的余地。谁掌握政权不言而喻。

而慈禧不计后果的“和谈恳求”,对于我方军事指挥,特别是李鸿章“避战保船”政策的延续肯定是有影响的。

因此,“慈禧挪用军费”与战败没有重大关系,但慈禧却对战败有重大关系。

更多的内容可参考2018年5月8日我回答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慈禧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2017年7月回答的“为什么大清在祸国殃民穷奢极欲的慈禧太后主政下还能撑40多年?”两文。本文只是说更多的内容,以前写过的最好不重复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