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佛陀说的话是真是假不会骗人的吧?

经典不是佛菩萨说的吗?怎么会有错误经典不是佛菩萨说的吗?怎么会有错误风流物语百家号经典不是佛菩萨说的吗?怎么会有错误“经典不是佛菩萨说的吗?怎么会有错误。”有的人会这么问。但事实证明,有些经典真的错了。经典错误的原因很多,有的根本就是伪造的经论,有的是翻译的错误,有的则是错悟祖师所造的论。错悟祖师所造的论不在少数,但大众未必能够拣择,往往尊称错悟祖师为“菩萨”,这种菩萨其实是假名菩萨,不是实义菩萨,但一旦冠上“菩萨”的头衔,人家就不敢随便批评,时日一久,假名菩萨坐稳了权威的地位,便误导了后世许多修行人。乃至有的真悟祖师,虽然在核心法义,也就是第八识的体性上,完全正确,却在其它细节上面有错误的说法;有时候是真悟祖师悟前的开示,后世的人搞不清楚,将悟前错误的开示也视为正论。真悟祖师悟前的开示,被误为正论的,最有名的当是惠能大师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怎么说呢?古来皆说,明心开悟的人,是“知有”之人,如傅大士〈心王铭〉[1]说:“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而惠能的偈子却说“本来无一物”,几近于断灭论,若惠能大师当时已经明心,不可能讲这种话。洞山良价禅师便批评道:“直道本来无一物,犹未消得他钵袋子”[2],意思是说,惠能作此见解,别说达摩祖师的衣钵消受不起,就连装衣钵的袋子,他也消受不起。惠能大师直到听五祖解释《金刚经》时顿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时候才是证悟,才是知有之人,所以《六祖坛经》[3]接下来说:“祖〔五祖〕知〔惠能〕悟本性”。日,我曾和几位师兄到台南市某个道场,作法义辩论,因为那边有位曾经被印证为破参的法师主张:“八个识是用,是生灭法;真如是体,方是不生不灭。”到了以后人家发一份讲义给我,其中引用龙树菩萨的《释摩诃衍论》:“初契经〔指《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第一真识,直是根本无明所熏本觉真心。第二现识,直是现相阿梨耶识。第三分别事识,直是意识。粗分意识,细分即末那故。”我吓了一跳,这个论竟然在阿赖耶识之外,另立一个真识,这样一来岂不是有九个识吗?这很明显违背《楞伽经》和《成唯识论》等唯识经典。而且,其中说到“第三分别事识,直是意识。粗分意识,细分即末那故”,和我明心之后的现量观察完全不吻合。我不相信龙树菩萨会讲这种话!但是当时没有时间查证《释摩诃衍论》的真伪,只好引用佛说的经文证明只有八个识,绝无九识并存的说法;事后才知道《释摩诃衍论》果然是后人伪造的。[4]大家不要以为,法义上一点小差错,没什么关系。上面那件事,造成一个和合僧团的分裂,有不少已经明心、甚至明心见性的修行人,因而退失掉。只要涉及法义,特别是核心的法义──有关根本识的问题,都是极为严重的事。这件事所牵涉的法义很深奥,初学者不易理解,所以不在此处详论。读者若是想知道这件事的始末,和其中所涉及的法义差异,可以读某居士所著的《灯影》[5]、《真假开悟》等书。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那些已经破参的人,读了一本伪论,再加上一些断章取义、扭曲解释经论的言语,便否定自己的现量观察。后来看到那位师兄的《辩唯识性相》,才恍然大悟。“学人深思之,世尊既于《楞伽经》中授记龙树乃初地菩萨而显世尊正法教,岂不知其入地、住地心耶?所解经文有错无错耶?若知有错而犹授记,将欲误导众生耶?”他竟然用这种方式来证明《释摩诃衍论》不可能有错误,让我想起那些小朋友,有些人就是宁可相信教科书,不相信自己眼见的事实。难道那位师兄不知道,经典所说的“依法不依人”吗?小学生还有人可以做到“相信实验的结果,不盲目接受教科书的说法”,为什么这些大人,反而不如小学生呢?再来讲翻译的错误。“楞伽经有三种译本:第一译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刘宋朝代[6]时,从天竺来的求那跋陀罗法师所翻译。第二译本为《入楞伽经》,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翻译。第三译为《大乘入楞伽经》,唐时大周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所译。”[7]《大乘入楞伽经》序文[8]说:“元嘉建号,跋陀之译未弘。延昌纪年,流支之义多舛。”这是批评《楞伽经》的前两个译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语焉不详,《入楞伽经》则有许多错误。也就是说,古人早已发现经文译本,有错误的问题。例如同一段经文,三种译本出现以下的差异[9]:《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1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大慧!识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转相识,二者业相识,三者智相识。大慧!诸识有三相:谓转相、业相、真相。2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大慧!有八种识,略说有二种:大慧!识广说有八,略则唯二:3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何等为二?一者了别识,二者分别事识。谓现识及分别事识。4大慧!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大慧!如明镜中见诸色像,大慧!了别识亦如是见种种境像。大慧!如明镜中现诸色像,现识亦尔。5大慧!现识及分别事识,此二坏不坏,相展转因。大慧!了别识、分别事识,彼二种识无差别相迭共为因。大慧!现识与分别事识,此二识无异,相互为因。6大慧!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大慧!了别识不可思议熏变因。大慧!现识以不思议熏变为因,7大慧!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大慧!分别事识,分别取境界,因无始来戏论熏习。分别事识以分别境界及无始戏论习气为因。其中的第2句,《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译为:“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入楞伽经》译为:“有八种识,略说有二种”,《大乘入楞伽经》则译为:“识广说有八,略则唯二”。到底是略说有三种,还是略说有二种?二和三的差异,不可谓小,已不是见仁见智所能解释的。碰到这种译本的差异,您该怎么抉择呢?有的人会“少数服从多数”,二个译本说“略说有二种”或“略则唯二”,只有一个译本说“略说有三种识”,因此选择多数的“略则唯二”。问题是,如果什么都是“少数服从多数”,当我们发现众生的人数远远多过诸佛菩萨,是不是应该得到一个结论:“凡夫我见才是对的,而佛菩萨的‘人无我、法无我’则是错的”?中世纪欧洲主张地动说的天文学家,人数也远远不及主张天动说的宗教家,是不是应该得到一个结论:“天动说才是对的,而地动说则是错的”?可见“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不能用在法义的抉择。有的人会对照前后文,他看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在“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的后面,讲“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现识及分别事识,此二坏不坏,相展转因”、“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都只有讲现识和分别事识,他就主张,应该是“略则唯二”。这个主张高明些,但还是有问题。照这些人(包括《释摩诃衍论》的伪作者)的主张,八个识略分为二之后,只剩下现识(了别识)和分别事识二种分类,而其中阿赖耶识即是现识,分别事识即是前七识。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的真识跑到哪里去了?所以在伪论《释摩诃衍论》中,伪作者解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不得不替它加上一个“无明所熏本觉真心”,说这个才是“真识”。加上这个“无明所熏本觉真心”之后,连同原本的八个识,就变成九个识,又违背了《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这些人又不敢说《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翻译错了,进退维谷,不知该如何收拾。其实,对照经典的前后文,不能只看几句就下定论,应该看整部经,甚至还要参考其它的经论,整个体系都正确、没有矛盾,才不会断章取义。以这段经文来说,产生争议的是第2句,上面的第1句,三个译本都是将诸识分类为三种,为什么下面变成二种,这就要小心在意了。如果认为“阿赖耶识即是现识,分别事识即是前七识”,那就要再看看,这样的解释套到5、6、7等句,是不是解释得通。不过,作前述主张的人,大都规避这个问题,即使勉强解释,也是错漏百出。再说,《成唯识论》也是将八个识分成三类:“初能变识”即阿赖耶识、“第二能变识”即末那识、“第三能变识”即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或者是圆成实性的阿赖耶识、遍计所执性的末那识、依他起性的前六识。末那识和前六识的体性差异极大:末那识是“恒审思量”(末那识贯通三世,从无始以来即存在,甚至到成佛时仍然存在,只有二乘人入无余涅槃位才会将祂消灭),而前六识则是“审而不恒”(在沈睡无梦、正死位、闷绝位、无想定、灭尽定等五位时中断)。在八个识的配合运作方面,末那识一向居于主宰,必须有末那识的五个心所(触、作意、受、想、思)起作用,前六识才会现起,乃至第八识才会配合而作用,因此末那识又称之为“现识”;这个名称不只出现于《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和《大乘入楞伽经》,《大乘起信论》也是将末那识称为“现识”。末那识和前六识体性既有极大的差异,祂们受熏转变的原因与过程,当然也会有极大的差异,硬把祂们归为同一类,是没有道理的。其中最难懂的,应该是第4句:“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既然是像镜子一样的色像,当知此种色像乃是一种模拟,与物理世界的真像,有所不同。哪一个识才有仿真色像的功能?当然是阿赖耶识,不可能是末那识![10]那为什么说“现识处现”呢?这是说,阿赖耶识是在末那识可以接触到的地方,现起这些模拟的色像。这一句《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译得语焉不详,其中省略了“真识”二字,怪不得后人看不懂。《入楞伽经》却译为“大慧!如明镜中见〔古文中,见、现通用〕诸色像,大慧!了别识亦如是见种种境像。”竟然说“了别识(末那识)可以像明镜一样,现起种种境像”,这很明显是翻译的错误,怪不得有些人以为此处的“了别识”是指阿赖耶识。至于《大乘入楞伽经》,基本上是沿袭《入楞伽经》的错误。基于以上种种理由,此段经文,应以《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为准,其语译如下:大慧!这些识有三种相,就是转相(指前六识)、业相(指末那识)和真相(指阿赖耶识)。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识。是哪三种识呢?就是真识、现识和分别事识。大慧!譬如明镜上面会显现色像,真识也是一样,会依据外六尘相而在现识可以接触到的地方,现起内六尘相。大慧!现识和分别事识,前者不坏(末那识恒审思量),后者则有坏灭之时(前六识审而不恒),这二个识相互之间辗转为因。大慧!不可思议的熏习,和不可思议的变化,是现识的因。大慧!向外执取六尘,并以无始的妄想来熏习,就是分别事识的因。《大乘入楞伽经》序文说:“元嘉建号,跋陀之译未弘。延昌纪年,流支之义多舛。”我因此勾画出以下的过程,做为可能的假设:《楞伽经》的原文写得很简略,求那跋陀罗在翻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时,便是按照梵文的语法,很忠实的译出“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第2句)、“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第3句)和“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第4句)等句子。而菩提流支在翻译《入楞伽经》的时候,他看不懂第4句,因此将它译为“如明镜中见诸色像…了别识亦如是见种种境像”,这已经翻错了,他不知道经句原文里面省略了“真识”这个词,他找不到真识,以为只有二种识,便大胆的将原文的第2句,译为“有八种识,略说有二种”,又大胆的将第3句译为“何等为二?一者了别识,二者分别事识”。实叉难陀在译《大乘入楞伽经》时,也是看不懂第4句,因此便沿袭《入楞伽经》的错误(虽然如此,幸好实叉难陀保留了“现识”这个译名,已悟的人因此可以判定,求那跋陀罗的译文才是正确的)。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原来的梵文经典,就有版本不同的情形,如〈新译大乘起信论序〉所说:“此本即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赍梵文至此,又于西京慈恩塔内,获旧梵本,与义学沙门荆州弘景、崇福法藏等,以大周圣历三年岁次癸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已丑,于授记寺,与花严经相次而译,沙门复礼笔受,开为两卷。然与旧翻时有出没,盖译者之意,又梵文非一也。”[11]其中的“与旧翻时有出没,盖译者之意,又梵文非一也”是在讲,《大乘起信论》的二种译本,真谛的旧译,和实叉难陀的新译,有一些出入,不但译者的意思不同,甚至二人所依据的梵文原本,本来就有所不同。这种情形,可能不只出在《大乘起信论》。若是不同译本所呈现的意义,差距很大,就该怀疑它们所用的梵文原本不一样。另一个问题,就是译者对经义是否能够如实的理解、译文是否精确的表达原著的意义。有善知识曾对《大乘起信论》译者意思之不同,有一段精辟的开示:[12]这一段论文中的最后面两句,真谛三藏译错了,马鸣菩萨的本意是:“若随言执义增妄分别,不生实智、不得涅槃。”他怎么译呢?他如此翻译:“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他的意思就变成这样:“你就是要把心住于无念啊!离开了一切念的时候,这样就是归到真如了。”所以他确实是译错了。我们用的译本是实叉难陀所译的,他的翻译则是正确的。所以从翻译里面,也可以看出来这个翻译的人有没有悟,有时候会有蛛丝马迹看得出来。如果他用自己的意思翻译,马脚就会露出来;如果他不加上自己的意思,纯粹依经典的原意表相来翻译,还不会有大错误,但是加上了自己的意思来翻译就会有错误了。真正的意思是:如果不依真实义,而依语言文字的表相意思去执取佛法的真实义,就会增加许多的虚妄分别,那就无法生起真实的般若智慧,一定会出生误会了般若的假名智慧;因此也就无法亲证涅槃的实际,也就无法灭除性障,也就无法取证涅槃境界了。由于真谛并非真悟,所以他的译文会发生错误,后世的人不察,要是把他译错的文句,拿来做为印证,麻烦就大了!用这么多篇幅讨论这些东西,初学者可能会觉得不耐烦,笔者只想告诉大家:“经典并不是绝对的权威,必须符合真相,方可信受。盲目信受经典的人,很容易以自己的意思曲解经义,堕入邪见而不自知。”您如果确认这一点,以后就会检验经典是否符合事实,并以事实来解释经典,这样您就不会被经典的文字所拘碍。为什么要以事实来解释经典呢?譬如人家告诉你:“请吃馒头!”“请吃香蕉!”这二句语法完全一样,但“吃”这个字的意思,在二句中并不相同──你可以把整个馒头吃掉;但吃香蕉以前,一定要先剥皮。香蕉该怎么吃,大家应该都有经验,所以不必特别强调;不然的话,讲话会变得很啰嗦:“香蕉皮不能吃,请先把皮剥掉,就可以享用里头香甜的果肉了。”如果你从来没吃过香蕉,不知道香蕉皮不能吃,你就依文解义,以为主人上次叫你吃馒头,可以整个吃下去、不必剥皮,这回叫你吃香蕉也应该可以整条吃下去,那误会就大了。这是“依义不依语”的道理。同样的道理,记录经典的人知道,《楞伽经》是为久学菩萨而说的,有关八个识的基本知见,大家都很清楚,不需要写得那么啰嗦。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第七识、第八识到底在哪里,就跳级学习唯识经典,又不依止真善知识的注解,当然会有很离谱的错误──这只能怪他们自己“所学躐等”,不能怪当初记录经典的人。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佛经在纪录与传译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生失真的情形,与世尊所说不尽相符,我们必须逐一去检验其中所说的,依据证量、本于事实,去校正失真的部分,才不会被文字表相所误导。[1]《景德传灯录》(CBETA, T51, no. 2076, p. 456, c28-p. 457, a1)[2]见《景德传灯录》卷15。[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4]参见平实居士造〈关于《释摩诃衍论》作者之考证〉,刊于同作者《灯影》页444。[5]平实居士《灯影》台北市佛教正觉同修会,2003年5月初版。[6]所谓的“刘宋朝代”,是指南北朝当中的刘氏所建立的宋王朝,为了有别于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朝,故称之为刘宋。[7]参见萧平实著《楞伽经详解》第一辑页2。[8]《大乘入楞伽经》(CBETA, T16, no. 672, p. 587, a21-22)[9]见暗夜明灯〈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刊于《正觉电子报》创刊号,页21。[10]参见本书〈唯识与修证〉和〈我看电影黑客帝国〉。[11]《大乘起信论》(CBETA, T32, no. 1667, p. 583, c10-16)[12]平实居士述著《起信论讲记──第四辑》页271-272。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风流物语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博古通今谈论天下事,满腹经纶甘做打柴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真有菩萨会说话这回事吗?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啊?_百度知道
真有菩萨会说话这回事吗?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啊?
讲到这个很玄乎的问题,对于我这一个大学生真的是有点亦真亦假。。谁也不能用科学的问题回答这一疑惑
但它却真实的发生在了我的身边。。
我的母亲不知在什么时候买了一尊菩萨雕像回家另带一副“有求必应”的匾,从这之后家里有接二连三的奇怪事连连发生。...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是一个即科学又神秘的问题:有人说人类,是第八次文明,您觉得有什麽己见,我暂时还不能理解,但我相信世界上,仍然有很多解不开的迷.比如说,有人反对不明飞行物,但是我确实在1975年的夏天遇见,(那一年,我在银川的部队当兵,是在夜里2点,见到有三个月亮般的光体,从贺兰山西北方向飞过来,从头顶划过,当时有17个高炮测距手见到此景,后来,我曾给别人讲过,有人信,也有人不信.)所以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采纳率:32%
这是真的假的,听起来象鬼故事!!
净土的信仰
长老的智慧
名字为佛事
为众生而成就
名号的含义
生命共同体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阿弥陀经大义》净宗法师讲
净土的信仰
长老的智慧
名字为佛事
为众生而成就
名号的含义
生命共同体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总结 正文 【疑点】
《阿弥陀经》是我们净土宗正依三部经中的一部,篇幅很简短,意义很明朗,易读易诵,所以被列为早晚功课,很多人都会背诵。
《阿弥陀经》中有一段经文:
善男子,善女人,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有些莲友对这段经文有几点疑惑的地方:
一、什么是“少善根福德因缘”?
二、“一心不乱”是什么含义?
三、“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是什么含义?
对这几点,如果不能正确领解,我们读诵《阿弥陀经》就达不到正行的效果,因为读诵是要助成正定业的称名。
往往有人读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他就把念佛放下,去修其它的自认为“多善根福德因缘”,去积累去了。这样恰恰和善导大师的判教、和净土宗的宗旨产生矛盾,走杂行杂修的道路,违背了“一向专称”的宗义。
经文所讲的,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今天我们要把他说明一下。 【大致结构】
《阿弥陀经》大义有三点:
一、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目的是要发起我们愿往生的心。
二、往生的方法。
三、诸佛的称赞。
这是《阿弥陀经》的大致结构。 【依止善导】
这部经自古以来有很多注解。我们今天在这里修学,是以善导大师的解释为标准,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专修、专弘净土法门,是净土宗的集大成者,是中外共同敬仰的大祖师,是能够楷定古今的大祖师,是净土宗最正的法脉。所以,依善导大师的解释最稳当,而且我们往生有希望。如果依其他的知识所解释的,可能就觉得没有希望,这是因为他们站在别宗别派的立场。 【经题】
《阿弥陀经》的经名很简洁,“佛说阿弥陀经”。
一部经的经名,往往把这部经的宗旨揭示得明朗无遗,我们先解释经题。
“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同时也是指十方诸佛。
“说”,现代汉语意思是“解说”、“讲说”,但这里不光是一般性的介绍,还有一种称赞的意思。《阿弥陀经》有两个版本,我们平常读诵的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玄奘大师的译本就翻译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就是称赞的意思。
“阿弥陀”,是西方极乐教主的名号。
“经”,现在理解为经典,如果依字典的解释,比较细腻一些,大体来讲,“经”就是方法、道路,“佛经”就是“成佛的方法”。
“佛说阿弥陀经”的意思就是: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我们往生净土成佛的道路。
这就很明确了。这部经虽然有三个要点,但重点是讲:名号是我们往生的道路。 【如是我闻】
经文一开头,“如是我闻”,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是我们闻法得益的基本。
“如是我闻”贯穿两方面:说法要如是说,闻法要如是闻。
什么叫“如是”呢?就是按照事情的本来面貌来体认它、认识它,不加自己任何的主观想象。
比如说,这里有一只杯子,我拿出来,说:“这是一只杯子。”听到的人当下就相信、领受这件事,“哦,这是一只杯子。”他不加任何其它的想象,“哎,为什么是只杯子啊?”那就没达到“如是我闻”了。
同样,一件物品,比如说这支钢笔,可以写字,跟他说:“用它可以写字。”他就拿去写字,这样,说的和闻的就产生交流了。
佛的每一部经开头都是“如是我闻”。我们闻法的人,要有这样的心态,不加任何主观的想象,不加主观的意识,佛怎么样讲,我们就怎么样相信。
“如是”用现代汉语说就是“是这样,是这样”。阿难讲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我们往生净土的唯一道路。这件事确实如此,这是我从释迦牟尼佛所亲自听到的,不加一点折扣的。”
“如是我闻”贯穿整个一部经,一文一句,我们都用这样的心情来听闻,这部经就很容易看懂。不然,你看不懂这部经。
接下来的“六种成就”,说明佛宣讲这部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听众等,是说明这部经很可信。 【无问自说】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没有人发问,自己说的,因此称为释迦牟尼佛的本怀。
大家也有这个经验,有时跟别人谈话,想讲的话好像没有机会开口,对方跟我们讲了半天,但总是扯不到我们的话题上,到后来,快要分手了,如果再不把内心的话讲出来,就没有机会了,这个时候,即使人家不问,也要把它讲出来。这时候想讲的话,就是我们真正想讲的话。
跟别人打交道,要注意,没有问他,他主动讲的话,就是他的心。到领导那里去,领导讲了很多客气话,但那不一定是他真实的意思,到最后讲的几句——你没问——那几句抓住了,你就知道他的真正意思了。
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是在晚年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法座,有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诸大菩萨,还有长老舍利弗,种种大阿罗汉,一千二百五十人,云集法座。释迦牟尼佛巍巍独坐。这时候,大众一片寂静,没有人提问。
为什么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都默然无语呢?
因为净土的境界,非菩萨的境界,菩萨问不出来,不知道从何处发问。“十万亿国土之外,有极乐净土”,阿罗汉的根机是不知道的,菩萨也要佛的威神加持。所以,大家都没讲话。
这部《阿弥陀经》从头到尾,都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讲,弟子都不讲话。在整部经中,释迦牟尼佛还提问了几次,弟子都没有回答。开头就问了:“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舍利弗也不讲话。 【净土的信仰】
我们来看经文: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国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今现在说法。”
这句话,我们已经听得很习惯了。中国有句成语叫“天外来音”,可以说,这句话就是天外来音。如果不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告诉我们,以我们凡夫的智慧,怎么能够知道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个净土呢?那里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呢?是不可能知道的。
我们净土的信仰,是从这里开始的,是不讲任何理由,不打一个问号为什么,要问为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这是一尊佛像,“为什么是尊佛像?”谁也解释不出来,就是一尊佛像,事实就是如此,这就叫“如是我闻”。
释迦牟尼佛亲口说:“十万亿国土之外,有世界名曰极乐。”你要信,那你就是净土中的行人,就能够入门了;你要用科学的脑袋、逻辑的思维考虑考虑、分析分析、调查调查、研究研究、证明证明,找不到一个结果——信就信了,因为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洞彻宇宙一切万象,说有净土,就有净土。
在这里边,能够分出我们自我的修行吗?是因为要读很多书才能相信这一点吗?“大学教授大概可以相信。”没有这回事,大学教授不一定相信;不识字的老太婆,可能很容易相信。净土的信仰,和知识学问没有关系,信仰就信仰了,有净土。为什么?是佛讲的,没有为什么,佛讲的就是真理,就是标准。
释迦牟尼佛一下把我们的眼光,从狭隘的、封闭的、局限的娑婆世界,从这个五欲烦恼的娑婆世界,一下子引到十万亿国土之外,那里有一尊阿弥陀佛。 【长老的智慧】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详细地展开,这个国土是什么样子的,就问了: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一般来讲,教主释迦牟尼佛问弟子,弟子要回答,在这部经里边,没见到舍利弗的回答。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佛这么一问,舍利弗当时就张口结舌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那我们今天各位都会回答:“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那你的回答很高明,跟释迦牟尼佛的回答一样——这也不是靠我们的智慧可以理解的,舍利弗的智慧也不能清楚。 【名字为佛事】
单是极乐世界的名称,就含有无量的含义。昙鸾祖师在《往生论著》里说:
但闻极乐国土名称,克念愿生,
亦得往生彼清净土。
极乐国土名称为佛事,
焉可思议?
有人只要听到极乐世界的名称,“那我愿意去往生!”他就能去往生,不需要了解更多,“国土名字为佛事”,“极乐”两个字就可以度众生了,这个叫做不可思议。 【拔苦与乐】
释迦牟尼佛问舍利弗,舍利弗没有回答,因为智慧所不及;文殊师利菩萨闻到了,也没有回答。释迦牟尼佛就说:
其国众生,
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
故名极乐。
这也是我们净土的宗旨。佛法的目的是拔苦与乐,这两句话里边,充分体现了拔苦与乐的宗旨:到了净土,“无有众苦”,苦自然就没有了,“但受诸乐”,给你一切法喜、法乐。 【为众生而成就】
释迦牟尼佛接着介绍极乐世界依报,并说:
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句话重复过四次,什么意思呢?再三叮咛我们说:极乐世界已经成就了,这种种的功德庄严已经完成。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反复叮咛好几次呢?这里有深刻的内涵。极乐世界成就了,它的意义是什么呢?它是为谁成就的?
极乐世界是为我们成就的。
就像父亲为儿子把房屋建好了,建好了就是儿子的,是儿子应该得到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十方众生成就的,不是我们修行成就的,不是说我们现在修行,极乐世界才存在。弥陀要十方众生往生他的极乐国,如果极乐国还没造好,怎么去往生呢?
为我们成就的极乐国土,当然我们往生有份,丝毫不用退让。 【名号的含义】
介绍完依报之后,介绍正报,正报就是极乐世界的佛、菩萨。
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阿弥陀佛的名号到底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释迦牟尼佛解释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无量光;二、无量寿。 【无量光】
一、无量光。
彼佛光明无量,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我们听这一段经文,也要用“如是我闻”的心态。阿弥陀佛的光明也是无量无边的,是遍照十方国土,没有障碍的,因此阿弥陀佛也叫做“无碍光佛”,什么叫“无有障碍”呢?阿弥陀佛用他的光明神力度众生,“我的光明能救度你,没有障碍。”
“没有障碍”不光是说:房子不能障碍,山河大地不能障碍,重点是指我们的烦恼罪业不能障碍弥陀的救度。
如果你听到之后,不能当下信受,说:“我这么罪重业深,怎么能够往生?”那这“无碍光”你就没听进去了,就“有碍光”了,好像你的烦恼业障障碍了弥陀的光明,那就不能称为“无碍光”了。
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既然称为“无碍光”,那么,我们称念它,阿弥陀佛就可以自在、没有障碍地把我们救度到净土去。 【无量寿】
二、“无量寿”。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
无量无边阿僧只劫,
故名阿弥陀。
“寿命”就是人的生命了。这句名号的本身,就是佛的生命和我们众生生命的共同体,名号本身是阿弥陀佛的生命所在,也是我们的生命所在。人在世间活着,就有寿命,没有寿命就死掉了。
阿弥陀佛如果没有“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个佛就死掉了。
这句名号是特殊不共的名号,弥陀就是用名号来度众生的,它存在的意义、存在的全部,就是用名号来救度众生,所以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你不能往生,我就是不成佛!”那么,没有成佛的话,怎么叫“阿弥陀佛”呢?他的名号就是让我们往生的。 【生命共同体】
一方面是弥陀的正觉,就是弥陀的生命,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往生,也就是我们的法身慧命所寄托的地方,那是众生的生命,这就是说:弥陀的生命和众生的生命是一体的,在名号当中。我们不能把名号单独看作是弥陀的,“是他的,与我没有关系。”或者说“与我有某种程度的关系,我要念佛达到某种程度,才可以得救”。那个,就不是共同所拥有的了。
阿弥陀佛离开了我们,他不能成佛的,具体地讲,阿弥陀佛离开了我们的往生,他不能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嘛。反之,我们离开了阿弥陀佛的正觉,当然不可能往生。这两点是不能分开的。既然弥陀成佛了,他是为我们往生成佛的,他把他无量的功德缩在六字名号里边,成为众生和弥陀所共有,所以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人民”就是指念佛的众生了,我们信佛、念佛,就获得了弥陀名号所具有的功能,必然往生,这就是名号给我们的启示。 【发愿往生】
把极乐世界正报、依报讲完之后,释迦牟尼佛就劝导说:
众生闻者,
应当发愿,
愿生彼国。
意思很明了:讲这些,不光是让我们去想象,如果很欣慕,但是不能去,那没有意义,而是让我们发愿往生。 【怎样往生】
众生怎样才能往生呢?这里是关键所在。
首先,如果依我们众生的心态,“极乐世界这么好,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七宝池、八功德水,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往生是想往生,不知道像我这样的人到底能不能往生?”心里边就在怀疑。
不仅如此,我们读到释迦牟尼佛说“得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继续怀疑:“‘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像我这样罪根深厚、善根很少的,大概不行吧。如果能往生,那也一定是要有多善根福德因缘,我要怎样怎样修行,才可以去往生。”
释迦牟尼佛体察到众生的心态,直接说出来了: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这句话说出来,往往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大多数人都会理解说:“对呀,极乐净土那么好,依我们这样罪恶的凡夫,怎么可能去往生呢?那一定要有很多的善根福德因缘,要如何如何去修行。”
释迦牟尼佛首先好像给我们泼了一瓢冷水。但是,接着,释迦牟尼佛把答案就公布出来了:
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
执持名号……
这样就能往生!这段经文,从上下的文义来看,首先从反面,告诉我们“那样不能往生!”把这条路堵死,不然的话,凡夫的心就会东想西想,“我这样做、那样做,大概可以往生……”佛告诉我们:这些道路都是不通的,“此路不通、此路不通……你只剩下一条道路,”然后把这边的门打开,我们就看到光明进来了:
闻说阿弥陀佛,
执持名号,
这就引导我们从种种杂行杂修当中,导归一向专称佛的名号,打开了六字名号这条唯一的道路。
比较而言,六字名号本身是不可思议的善根福德因缘,是绝对性的“多善根福德因缘”,这个“多”不是多少的“多”,“多少”的“多”是相对性的,“你是五个,我是十个,比你多。”不是那个意思,六字名号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不是在数量上可以加减的,如果可以加减,那就不是“多善根”了,多,还有更多,一万,还有十万;十万,还有一百万;一百万,还有一千万。
六字名号,不可思议,充满着整个宇宙法界,叫“多善根福德因缘”。
经文的次第是如此:先说明不能往生的原因是“少善根福德”,然后开示出来能够往生的道路:专念佛的名号,“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闻”就是听闻,“说”就是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的称赞,十方诸佛都称赞阿弥陀佛的名号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当我们听到以后,在心中领纳,叫做“执持名号”,如果心中怀疑,那就不叫“执持名号”。
“执持名号”的表象是口头的称念;从心相来讲,就是领受名号的功德,愿往生。
那么,怎样“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一心不乱。
或者一天,或者两天,或者三天……或者七天,古文表达比较省略,如果在现代汉语中,后面要加省略号,“若八日、若九日、若十日,若一年、若两年、若七年,若十年、若二十年……”这就是延续一生的念佛,外表形象就是相续性的念佛,一生专念阿弥陀佛。 【一心不乱】
他的心态是怎么样呢?“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常常被解释为修行的功夫,“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等等。善导大师没有这样的解释,在后面我会说明善导大师的这一段解释。
“一心不乱”就是我们信靠阿弥陀佛一佛,从今天开始,专心信靠阿弥陀佛了,定死了,“不乱”,不再动乱了,人家再怎样讲,我心不动摇了,我就专修这个法门,专念弥陀名号!
如果张三说:“哎,你这样恐怕不行。”你心里边马上打了拨楞鼓了,就要换别的法门了,那就乱了。所以叫不动乱。
第二点,叫不杂乱,专念这句名号,不用别的行法来掺杂,叫“不乱”。
“一心”也是我们能做到的,做妈妈的会对孩子说:“你要一心读书啊!”小孩听了,绝对不会说:“事一心还是理一心?”“一心读书”很简单,就是专修专念,要用功,不要三心二意的。跟别人交往,也说“你要一心哪,不要三心二意啊”,很简单,“一心”是跟“二心”、“三心”相比较而言的,就是信仰的对象是唯一的。心里边只有阿弥陀佛一佛,就叫“一心”了。如果心里边除了阿弥陀佛之外,还觉得不足,还有许多,那叫“三心二意”,“三心二意”自然就乱了,就不可能“一心不乱”了——这就是我们净土宗的解释。
净土宗称为“凡夫之教”,是十方众生都能做得到的。如果解释为那样的“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没有一个人做得到。在玄奘大师的译本里边,“一心不乱”翻译为“系念不乱”,我们心中系念阿弥陀佛名号,不再换别的法门,不再动乱,不再动摇。很简单做到的事情。
善导大师对这一点,有四句简洁明朗的开示:
极乐无为涅盘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佛所居住的地方,是“无为涅盘界”,远离凡夫有为、有漏的造作。凡夫都是有为,即有造作,“我在修行哪”,有为、有漏。真正的修行,叫“如实修行相应”,不行而行,并不觉得自己在修行,没有这个造作。圣道门讲“顺法性”、“顺真如”;净土门来讲,就是“顺名号”,我们称念名号,并不是自己的修行,是阿弥陀佛的力量,让我们到净土去,这个叫“无为”。极乐净土是无为涅盘的境界,“涅盘”是不生不灭,这个境界就很高了,所以称为“报土”。
果地是这个样子的,那我们的往生呢,底下讲“随缘杂善恐难生”。“随缘杂善”四个字,是解释“少善根福德因缘”,善导大师解释得很简略,如果我们参考《观经疏》,就会很明了,善导大师在这里讲的“随缘杂善”,就是杂行,也就是《观经》里所讲的“定散二善”,叫“杂行杂善”。
什么叫随缘杂善呢?人家今天跟你说:“这个法门好!”你听了,耳根就发软了,要去修一修,明天说:“那个法门好!”你也去学,随着你所遇到的缘不一样,去修不同的法门。
“恐难生”,语气比较和缓,说的没有那么坚决,释迦牟尼佛说得很坚决:“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恐难生”也就是不能往生的意思,但是好像给你一点希望,这是什么含义呢?就是说报土不能往生,但是化土还是有点可能性的。
为什么说“随缘杂善”不能往生呢?佛法讲因果的法则,极乐报土是不生不灭的境界,我们凡夫所修行的,是有生、有灭、有漏、有为的功德,因果不相吻合,所以不能到达无为涅盘界。比如说我们行布施,我们也没有三轮体空,这布施也就是有漏、有为的功德了,这怎么能够达到无为的境界呢?因果不相吻合,不能去往生啊!
“随缘杂善恐难生”,就是说,除了六字名号之外,所有的一切修行,统统算做随缘杂善,统统不能往生报土。
“杂”有好几种含义,“杂”就是多,杂七杂八,很多——名号就很专一;“杂”也是杂毒,内心有贪瞋痴根本的烦恼存在,虽然行善法,不是清净的,是杂毒的;“杂”当然还是杂乱,心里边没有主张、没有目标,所以叫“随缘杂善”,从外表来看,也在行善,但是跟往生没有关系。
善法、恶法,都是分别法,也是轮转法。六字名号是非善非恶法,也可以说至善,不是我们所讲的善恶之法。
善导大师接着讲: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世界这么好,我们想去往生,往生的心刚发起来,又给泼了一瓢凉水,说随缘杂善不能往生,那我们就绝望了?不是的。
依我们众生的根机来讲,随缘杂善都很难修到,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边说:这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日夜修行,然而,“众名杂毒之善,不名真实之业”,他这样的修行,还说杂毒之善,我们跟他比呢?连杂毒之善我们都没有学到,连随缘杂善我们都没有,那往生靠什么呢?
阿弥陀佛的大悲本愿,怜悯我们这样的众生,“连随缘杂善都修不来,怎么让你去往生?”“故使如来选要法”,众生的苦恼、无奈、无力,触动了弥陀的大悲,使得弥陀为我们选择了紧要的法门。
是什么时候选择的呢?是在阿弥陀佛成佛之前发大誓愿的时候就选择好了。
第十八愿说:“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选定了六字名号,作为我们往生的功德资粮。
六字名号是不生不灭的,六字名号不依据我们的心而有所改变,它和无为涅盘的境界就吻合了,本来涅盘的境界就是六字名号所展现出来的,也收缩在六字名号当中。极乐世界,当然,我们会说在西方十万亿国土之外,这是经典所说的,一点不错,但是,总觉得在西方十万亿国土之外,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了,那么远……十万亿国土之外的极乐世界,变成了六个字,六个字里边就包含了极乐世界了,让我们来称念,所以,这六个字本身,就是极乐的境界,就是无为涅盘界,当然就和这个境界沟通相应了。
所以,弥陀怜悯我们无善造罪之辈,为我们选定这个法门。这就不是随缘杂善了,而是如来为我们选的。我们学这个法门,不是靠我们自己的“法眼”来选择,是阿弥陀佛亲自为我们选定,“选要法”,“要”就是紧要、关键、惟一。
选什么要法呢?“教念弥陀专复专”。善导大师用“专复专”三个字,来解释“一心不乱”,教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专还要再专,这就是善导大师的解释,这里并没有解释得那么难,就说要专心,一个专心还怕对你叮咛得不够,专心再专心,从这里我们感受到善导大师慈悲无尽。 【佛所选定】
称念弥陀名号的法门,是佛为我们直接选定的,这就是这个法门的高超之处。我们念佛,也不是依我们本身的根机、智慧而能够称念出来的,而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教我们的,“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释迦牟尼佛亲自教我们的方法能不灵验吗?
释迦牟尼佛讲法是“对机说法”,对污浊恶世的烦恼众生,教我们念佛,没有不灵验的。 【专修念佛】
那教我们怎么念佛呢?“专复专”,就是“一心不乱”,从心要专,从行也要专。
所谓“从心要专”,就是我们心里边明了:只有这尊佛能救我们,专一仰靠这尊佛,没有三心二意,不在弥陀佛之外,另外仰求别的佛,如果另外仰求别的功德,那是不了解阿弥陀佛与我们的关系,也不了解只有阿弥陀佛一佛发了誓愿救我们,十方诸佛没有发这样的誓愿,能懂得这样的道理,心就专了,一心一意就靠倒阿弥陀佛了。
心里边专了,外表自然就专了,就专称“南无阿弥
绝对是假的,烧香拜佛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会说话?NO
菩萨说话是不可能的,but,你妈妈应该是把菩萨当作鼓励自己的来源,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建议你读一些佛教入门的书籍,你的问题就解开了。不过你记住一句话,“是心是佛,心既是佛,佛既是心”。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会说话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说的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