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的一种独特体现.不少对联以

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学年高二5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审核日期: 18:39:04
难易系数: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体现。不少对联以历史时间和人物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下列对联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②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③古城遇劫,民族受辱,卅万同胞饮恨去;妇女遭淫,房屋被毁,不尽江水挟泪来。A.①②③ &&
B.③①②&& C.②③①& && D.③②①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解能力。根据①“赶上英国不发愁”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②“天国春秋”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③“卅万同胞饮恨去”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故选C项。
最多可输入:500个字诗中哪两句最适合做对联,表达怎样的情怀_百度知道
诗中哪两句最适合做对联,表达怎样的情怀
我有更好的答案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体现,它常常可以用来寄托志向,抒发情怀。诗中哪两句最适合用作对联?表达怎样的情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最适合用作对联。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采纳率:95%
来自团队:
1、下面是一副励志联,上联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A、望梅止渴,何苦煎熬自己 B、守株待兔,还是丰衣足食C、走马观花,胜若行云流水 D、隔岸观火,莫若前与帮忙解析:A。在对仗方面,四个选项均较工整,A项略显有诗意,境界高远。因此,可以考虑与上联意思的联系,在意境等方面进行区别。由此可知,除了加强对对联知识的积累外,还须知加强对生活的感悟。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A、一生坎坷知冷暖 B、世事艰辛识人心C、一生坎坷晓高低 D、人事沧桑见冷暖解析:C。四个备选项从对联的知识来考虑,一眼可以排除A项,因其犯了重字的错误,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重字。B项犯了语法错误,同位置词语词类和结构都要相同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人心”是名词,与远近结构也不同。D项对仗工整,对联音律讲究仄超平收,然“暖”为仄,不妥,且语意也没有C项衔接之自然。3、以“近月江楼听水韵”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写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临水楼台听涛声 B、逢春枯木又发芽C、临风野陌醉花香 D、临日山崖观海潮解析:C。C项属于工对,野是田野,陌是小路。与“江楼”对得上。A项犯重字,B项“又”与“听”字词性对不上;D项“日”与“月”都是仄声,而且“合掌”,即上下联所表达的意思重复了。4、为上联“莺啼柳影琴声戚”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蝶恋花丛舞步欢 B、蜂鸣花间叫声欢C、燕舞杨枝倩影赞 D、虎鸣山澜发雄姿解析:A。这属于反对型对联,情景相反,但又和谐统一。相比较之,A项最符合。B项平仄不对,C项赞是动词,戚是形容词。D项平仄以及词组“发雄姿”不对。5、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白雪怎能掩傲骨 B、流水有心歌秋声C、柳絮含情传风情 D、明月有心照客愁解析:D。A项还以梅花为内容,就是“合掌对”了。B项“秋”和“春”都是平声。C项中有两个“情”字,而且“风”与“春”也都是平声。6、为上联“笔传天下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画留尘世情 B、琴抚世间愁 C、棋开胜局行 D、书读无字处解析:B。其他三项平仄都不对。C项“先”字在词性上与“事”不对。7、晚上,上旬月忽明忽暗地挂在天空,刘老师家访手,走在乡间的田梗上,诗兴大发,随口说出一联,上联是:“三分月色不嫌瘦”,最合适的下联是( )A、一 片蛙声更觉闹 B、十里清风倍感静C、一片清幽更觉闹 D、十里清风犹觉幽解析:D。上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平仄相反。因此备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觉”字是古入声,是仄声。学生也许知道,但根据最后一字应该选D)8、为上联“心思淡处如山静”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感情好时似水深 B、情意浓时似水深C、感情浓时似水动 D、情意浓时似水动解析:B。A和C项“情”与“思”平仄不对,C与D项“动”是仄声。9、请为一位曾饱经磨难的成功老者补写下联,上联是“经多风雨已无痛”,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历尽苦难犹有甜 B、历尽沧桑却还伤C、历尽霜雪犹有香 D、尝遍苦难心已伤解析:C。首先可以排除D项的对仗有错,“已无痛”难对“心已伤”。A、B项对仗工整,但缺少“雅”,而且“难”是仄声,而上联“雨”也是仄声。另外,上下联的意义一定要有变化,或相关相承,或相辅相成,或相为因依,或互为表里。D项意义不合语境。10、以“吟诗”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上联:“笔端山水淬成句”,下联: 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 )A、眼中风雨化作诗 B、袖下沧桑演为史C、管中声律唱作曲 D、梦里风烟熔作诗解析:D。“淬”对“熔”,绝妙之对,而且对仗又工整,平仄相对。其它三项逊色多了。A、B、C三项明显平仄有不对的地方。11、某一名山胜地,石壁上一对联折射岁月之匆匆,“孤峰立做苍颜叟”是上联,依稀可辨,下联已模糊不清,下面补上的几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双溪卧成诱人女 B、明月吟醒瘦老樵C、碧水流成翠色姑 D、落日归来老苏仙解析:C。A项“双溪”与上联“孤峰”都是平声,“女”是仄声;B项“醒”和“做”也都是仄声;B项“瘦老樵”和D项“老苏仙”都与“苍颜叟”有重合之意。12、一私塾先生在学生的习作后写下一对联提出要求。上联是“囊中诗句少风月。。”为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笔下文章多患忧 B、杯里酒水缺春秋C、笔下文章有才华 D、文中豪情冲云霄解析:A。B项内容不符,且B项“水”是仄声,与上联“句”不合;C项“有”与 上联“少”都是仄声。D项“中”字与上联重了。13、为上联“月下孤舟一叶远”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树上秋蝉一只闹 B、乡间弃妇盼夫归C、诗中意境十分新 D、山下柳树几枝新解析:C。A项和D项出现重字,且A项平仄相同。B项意境平淡,结构不对。14、逍遥山位于京畿道东豆川市逍遥洞,虽然规模小但山势奇特,云蒸霞蔚。一网友游历逍遥山后欣然作联。上联是:“逍遥去雾绕”,请你为其找出下联( )A、幽泉水横树 B、幽涧水烟横 C、仙侠人游迷 D、仙侠游人迷 解析:B。“横”对“绕”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极富想象空间,经典之对。A项“泉”仄声,最后一字是名词;C项除平仄有问题外,“人游”与“云雾”词性不对结构上也不相同;D项“游人”是偏正结构,而“云雾”是并列结构。15、一茶社高价征联一对,入围上联是:“华灯初上钩如月”,请你为其选定下联( )A、小院新敷雪若诗 B、茶社常开客似云C、小院新敷雪若梅 D、茶社常开云似客解析:B。D项明显不合,B项没有A 、C意境深远,但比较合乎对联所要求的情境,虽平淡无奇,但恭维之意,非常得体,老板当然会喜欢。16、有一书生有一下联,想了好多年都没找到合适的上联。一天傍晚偶见一渔翁垂钓江边,灵感大发,上联顺手拈来,知道他的上联是什么吗?上联: ,下联:落笔意连四海春( )A、收竿肩挂一壶月 B、下竿钩触一江天C、垂钓江沉一轮月 D、收竿钓起数条鱼解析:A。B项意境较深,但“触”与“连”都是平声。C项“钓”与“沉”和上联相对应的字平仄一样,不合格律。D项“钓起”与“意连”结构不同,一是动补,一是主谓,意思也大直白。17、为上联“抚琴弹落西江月”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下联是( )A、把酒醉归东山云 B、横笛吹升东方红C、临水吹开白雪天 D、击剑振飞金凤钩解析:D。上联是双关联,西江月即是景物,又是词牌。A、B两项意思皆可,而且“东方红”是歌名,但“山”与“红”字与“江”都是平声。C项格律合,意思不明。D项与之语意相连,平淡清新,对仗工稳,“金凤钩”也是词牌名,如果学生不了解,可以从格律和意思角度综合判断。18、为“一管寒音撕碎夜”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下联是( )A、两行秋雁赋新诗 B、数杯淡酒切断月C、两行秋雁赋成诗 D、数杯淡酒唤醒月解析:C。上联中“碎”补充说明“撕”的程度,充当补语,这样可以排除A项,A项“新”是“诗”的定语。C项与B项、D项相比,在语意上略显强一些,而且B、D两项第六字都是仄声,不合格律。19、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20、(2007浙江卷)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B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载培桃李满三千株。21、面的对联,内容不符合高考考场情景的一联是 ( C )A十载寒窗天道酬勤九州唯斯多才俊 百万学子壮志凌云社稷于今择栋梁 B盛世重英才问谁可展卷挥毫抒壮志 岭南多俊彦看我能扬鞭策马上征程 C夫子儒雅授业解惑教诲无涯倾厚爱 后生聪敏焚膏继晷书山有路攀高峰 D多年蕴蓄志远功深日日攻坚期获益 一卷推开神驰畅笔科科游刃庆有余22、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其下联是( C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体现。不少对联以历史时间和人物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下列对联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②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 ③古城遇劫,民族受辱,卅万同胞饮恨去;妇女遭淫,房屋被毁,不尽江水挟泪来。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A.促进了各革命阶层的空前团结
B.其首要革命目标是反对外国人侵
C.与民族矛盾激化有必然关系
D.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和排外性质
A.天国缔造者们已经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B.所谓&天国&其实离百姓非常遥远
C.&天国&对民众而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D.旧式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天国&的失败
A.内讧、腐败严重
B.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不能推进社会近代化
D.制度措施具有空想性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奇妙的对联(教案)
作者:张征&&&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教学目的:
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三.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四.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
一.平仄及对仗知识。
二.学习对对子
教学步骤:
阅读下面一段话,说说&对课&是什么意思?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了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对课&即学习对对联(或叫对对子)。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对子一直是训练学生文字基本功的重要方法。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丢了它就是丢了根,忘了本。
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珍珠,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对联里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集中体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二.认识对联
1.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印象中的对联。
2.出示几副对联,让学生对对联有感性认识。
3.什么是对联?
&&&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字数相等,对仗工整的文字就是楹联。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联也并不只局限于题写在柱子上。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两边字数相等,对仗工整的句子均可称为对联。
三.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1.唐、五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即是春联。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ǎ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2.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双手劈开生死地,一刀割断是非根&据传即是朱元璋在一年春节为一个阉猪匠家题写的春联。此联以阉猪为题,既切合阉猪匠的职业特点,又借此抒发了自己打天下,建明朝的惬意之情,写得很不错。
3.清代:对联的兴盛时期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撰写对联的高手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如乾隆与纪晓岚的游戏之作&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即是一副很好的拆字对。
四.具体赏析一些奇联妙对。(学生分组讨论,先自己赏析,然后教师总结)
1. 孙行者&& 胡适之
赏析: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谐&猢狲&之妙,&适&对&行&,&适&在文言文中有&行、走、去&之意。&之&对&者&,均为文言虚词。考生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满分。
2. 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赏析:此联为拆字对。&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因火&合为&烟&,&夕夕&合为&多&。同时全联内容又与事理很切合。
3.瑟琴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赏析:19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腐败的清政府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侮辱中国人民,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你们也应如此。&还没等清政府的代表回答,他就念出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他们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了,发出一阵阵笑声。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有不平,但无词可答。这时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个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道: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仅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代表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4.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赏析:金圣叹(),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临刑前写给儿子的对联。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出神入化,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魄。
5.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赏析:此联传为明徐文长作,上下联读音不同则意思完全不同。
6.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赏析:此联为回文联,即每联自上往下读,自下往上读均一样。
7.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赏析: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
此联对仗工整,命意含蓄,富有哲理。其最大特点在于用典灵活有新意,上下联呼应自然,一气贯下,如行云流水。后成为中国历史诸多名将心中督己奋进的千古名句!
8.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赏析:理发店的传统名联之一。自赞手艺好,&毫末&与&顶上&双关用得极为精当。
9.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
赏析:乾隆五十大庆时,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参加者有位一百四十一岁的老人。乾隆以其年齿为题出句云: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纪晓岚对道: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花甲,指六十岁。重开,指两个花甲,一百二十岁。三七为二十一岁。上联加起来共一百四十一岁。古稀,指七十岁。双庆,指两个古稀,一百四十岁。一个春秋,即一岁。下联加起来也是一百四十一岁。联语的特点在巧于用数。
五、对联的特点(先由学生根据以上对联,自己分析总结,然后教师列出要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特例: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此联乃一老秀才在袁世凯死时所作,初看此联不通,当时众皆不明,认为此联不对,秀才问?有何不对?众曰:袁世凯对不上中华民国。秀才笑,众人方醒,原来如此。可算是活用对联。)
2.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平仄是声律音韵学方面的专门术语。在在古音中,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三声。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属于平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属于仄声。
写作对联,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仄起平落&,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3.词性相同,结构对称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运用对偶,语意相关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但又不能重复。从这角度说,有三种类型。
一是正对,就是上下联意思相似相近,从不同角度来共同说明同一事理。上下联的语气、态度、感情上应当是一致的。或同为肯定,或同为否定。
二是反对,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相互映衬,把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
三是串对,就是上下联相串成对,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或条件等关系。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题。&串对&顺势而下有如流水,故又名&流水对&
六、有关对联的练习
1. 说说下列对联与什么人、什么典故或什么地方有关?
(1)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2)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甫)
(3)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醉翁亭、欧阳修)
2. 清代画家郑板桥当知县时,一年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贫苦人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横批是&&&&&&&&&&&&&&&&& 。 (缺衣少食)
3. 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 上联:迎三湘学子青青子衿图大志&&&&&&&& 下联内容:育英才百年创辉煌济济一堂
下联:育百年英才济济一堂创辉煌
4.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结构已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内容:鹤辞黔城 怀沙阳关皆因此园有李艳桃芳
上联:黔城辞鹤 阳关怀沙 皆因此园有桃芳李艳
下联:书山涉足 学海竞渡 只为他日能凤翥龙翔
七.总结并布置课后练习
2011年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广州亚运会,&天宫一号&成功发射&&请以这些事件为题材,选取其中的一两件,拟写一副对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