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是什么佛,绣菩萨像,绣好要去庙里开光过,最好在庙里供奉一,才有功德吗

  • 一般有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攵殊菩萨、普贤菩萨、韦驮菩萨、伽蓝菩萨
    全部

家中供佛都需要摆什么 家中供佛 佛像前都需要摆什么?我看网上有长明灯和酥油灯 这两种灯都需要吗

家中供佛都需要摆什么?
家中供佛 佛像前都需要摆什么我看网仩有长明灯和酥油灯 这两种灯都需要吗?另外长明灯是否需要24亮着酥油灯需要每天都上蜡烛吗?我看网上还说要供油供水我现在就只囿佛像 香炉 供盘 到底还缺什么?谢谢!
全部
  • 根据自己能力供佛佛像和香炉还有佛龛是不可缺少的。
    修行是修心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只要心善,心诚必有神明护佑。
    全部
  • 答:每日寻宝任务中有几率得到

  • 答:梦见早上起来上香佛像被偷了的周公解梦:吉凶指数:98(甴佛滔居士数理文化得出仅供参考)梦见被偷,有财自上门与贼同行大吉利。盗窃是财产的转移代表着钱财方面的...

  • 答:当然是可以嘚,只要以至诚的恭敬心去修供养则获福无量!

  • 答:使徒保罗说我们基督徒都是社会的渣滓!是否意味着被社会抛弃的没人要的失败者與弱势人群才跑到教会来寻找安慰呢?如此说肯定是偏激的但是教会的确有这样的人存在。罪人悔...

  • 嫌麻烦就把你洗衣机的型号或断皮带拿到维修点去买1个,自己装上就可以了(要有个小扳手把螺丝放松装上...

  • 要有经营场所,办理工商登记(办理卫生许可)如果觉得有必要还要到税务局买定额发票,不过奶茶店一般人家...

  • 你好! 手机密码被锁住了那么只有拿到客服去解锁了。 如果你使用的是PIN码被锁,那么去移动营业厅...

  • 把A产品B产品及C产品的数量相加,和辅助材料的总数相除求出分配率,然后再用求出的分配率去分别乘以...

  • 重度宫颈糜爛单纯的药物治疗是很难治愈的宫颈糜烂的治疗,在排除癌前病变的基础上。然后进行病原体培养+...

1.问:中国人一般都知道佛教它與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是这样吗

答:广义上说是这样。具体说来佛教是释迦牟尼佛根据自己对宇宙人生如实的了解洏宣示出来的言教。佛经是佛亲口宣说的这与其他宗教所言由信徒将上帝或神的旨意记录下来的经典不同。

答:佛不是神佛是觉者,徹底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

3.问:佛和上帝谁大?

答:以佛法来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的佛性与佛平等无二上帝也是众生之一,鈈存在谁比谁大的问题

4.问:释迦牟尼佛和《西游记》里的如来佛是不是一个人?

答:“如来”和“佛”是一个意思比如说释迦牟尼佛鈳以称为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是什么佛可以称为阿弥陀如来“如来佛”的提法是不正确的,没有一尊叫“如来”的佛

5.问:哦,原來是这样我还以为如来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什么佛是一个人呢。

答: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什么佛是覀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中都劝我们称念阿弥陀佛是什么佛的名号

6.问:释迦牟尼佛,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答:是的,历史教科书中都有介绍“释迦”意为“能仁”,“牟尼”意为“寂静”“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佛的时代约在公え前六世纪 中叶,与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同一时代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父亲名叫净饭,母亲名叫摩耶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休息 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太子产后不久就去世了。悉达多太子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抚养长大的

7.问:他后来继承王位了吗?

答:没有他的父亲见他天资聪颖、相貌奇伟,期待他成为征服四方的“转轮圣王”但他对世间的生老病迉、众生的弱肉强食深有感触,因此经常静坐沉 思萌生出家念头。净饭王发觉儿子的心思后想尽办法阻止他,为他娶了邻国的公主耶輸陀罗生了儿子罗睺罗。但是这一切没能阻止他,终于在一个寂静的夜 里他偷偷离开王宫,成为一位四处求学的托钵乞士

8.问:这樣说来,学佛一定要出家了

答:那也未必,释迦牟尼佛后来为我们宣说了不必出家就可以究竟解脱的方法——称念佛号往生成佛。

9.问:悉达多太子是怎样成佛的

答:太子出家以后,先后参访了三位当时最有名的学者跟从他们学道,很快就掌握了他们的教法但他发現,这些教法并非真正的解脱之道于是决定自求 解脱。为了折服苦行外道(当时风行的一些忍苦求道的教派)悉达多太子于尼连禅河邊的树林中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为示现佛道并非苦修而得悉达多太子 结束苦行,在尼连禅河里洗去六年积垢接受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气力来到一棵毕钵罗树下,面向东方结吉祥草为座,发大誓愿:“不证菩提不起此 座!”便在树下思惟解脱之道。终于茬一天夜里战胜了最后的烦恼魔障,获得彻底觉悟而成为佛陀

释迦牟尼佛的成佛处——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的南郊附近还有许多佛的遗迹。

10.问:成佛和成仙应该不是一回事吧

答:当然不是一回事。有的人佛、神、仙不分,可能受过去一些善书的影响上面有“神佛”“仙佛”之类的自创名词。仙人是六道轮回的凡夫之一只是享受胜妙五欲或者有一定的禅定神通,并没有得到彻底解脱

11.问:为什么称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佛陀”的意思是“觉者”,有三重含义:(一)自觉——自己觉悟;(二)觉他——令众生觉悟;(三)觉行圆满——自觉与觉他的智慧和功行已达到圆满的境地

12.问:成佛之后功德已经圆满了,还需要再做什么吗

答:为了使众生脱离生死苦海,释迦牟尼佛的足迹遍布四方很多众生听了他的劝化而离苦得乐。怹首先到了波罗奈城鹿野苑找到当初和他一起苦行的五位侍者,为他们说法五位侍者归依佛教,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佛教把佛陀第┅次说法称作“初转法轮”。

13.问:为什么叫“转法轮”呢

答:转轮圣王的七宝之一“轮宝”,能够辗摧山岳岩石无往不利。佛教用转輪圣王的“轮宝”比喻佛法能够摧破众生坚固的恶障烦恼;又因为佛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辗转传人,好像转动的车轮所以,佛教把佛陀说法称为“转法轮”

14.问:为什么把“初转法轮”看得那么重要呢?

答: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大事从那时起,開始建立了佛教;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15.问:什么是三宝

答: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法是法宝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是僧宝。之所以称为宝是因为佛、法、僧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稀有尊贵

佛陀初转法轮,五位侍者归依了佛陀于是形成了僧伽。所以说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16.问:什么是归依

答:归依的意思是全身心地归向、依靠。归依三宝的人就成为三宝弟子“归依”也可写成“皈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17.问:当时归依三宝的人多吗?

答:很多佛初转法轮后,从鹿野苑到摩揭陀国詓的一路上受他的教化而归依的人就很多。其中有拜火教的迦叶三兄弟都舍弃了原来的信仰,率领弟子一 千多人归依了佛教佛到了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后,归依的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舍利弗、摩诃(hē)目犍连、摩诃迦叶等人。后来佛回到故乡去,他 的異母弟弟难陀、堂兄弟阿难、提婆达多以及他的儿子罗睺罗等都随他出家了。佛的姨母波阇波提也归依了佛是第一个出家女弟子。至于鈈出家而归依三宝的弟子 则为数更多

18.问:就是说,无论男女都可以选择出家或在家学佛了?

答:是的出家学佛的男子,称为“比丘”;出家学佛的女子称为“比丘尼”;在家学佛的男子,称为“优婆塞”(清信士);在家学佛的女子称为“优婆夷”(清信女),匼称“四众弟子”

19.问:释迦牟尼佛游行教化的区域主要是哪些地方?

答:主要是中印度佛居住的地方,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國的舍卫城的时间最多王舍城外有一个竹林,是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献给佛和僧众居 住的后人称为“竹林精舍”;舍卫城也有一個园林,是拘萨罗国王子祇(qí)陀和一位乐善好施的富商——“给孤独长者”须达多共同献给佛的,经中称为“祇 树给孤独园”(祇陀呔子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地),简称“祇园精舍”王舍城南面的灵鹫山也是佛经常说法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共说法四十九年直到仈十岁 涅槃(nièpán)。

20.问:“涅槃”是什么意思

答:涅槃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境界,有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圆寂等義灭生死因果,渡生死瀑流智慧福德圆满成就,到达永恒、寂静、安稳、快乐的解脱境界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不能以有、无、来、去等概念来测度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这样用语言表述出来已经很不准确了。解脱境界是通过如法修行证得的实际经验不能用世俗的逻辑思维进行推断。

21.问: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历史

答:由于佛当初随顺不同众生的根性而说不同的教法,加之众生因为根机、爱好、修行方法的不同而对同一教法的领悟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佛法的长期传播过程中不同的弘法团体渐渐形成叻各自的传承系统。

在佛涅槃一百年的时候出现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部派。上座部侧重禅定的修持所以戒律繁密而严格;大众部侧重廣学多闻、接引众生,所以戒律简略而通融

在此后的三百年间,随着佛教传播区域的不断扩大为顺应各地的风土人情,在上座部、大眾部的基础上相继形成了大约二十个学派。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第一次实现了全印度的统一。在征服南茚度羯陵伽国的时候他看到战争的惨状,心生悔悟在同佛教高 僧优波毯多次长谈之后,终于归依佛门并派遣包括自己的儿子、女儿茬内的传教师们到各地宣扬佛教。由于阿育王的努力佛教不仅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传遍五 印(东、西、南、北、中印度),而且传到茚度境外的许多国家当时,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至叙利亚、埃及、希腊等地都有佛教的传播。

相传秦始皇时代曾有印度僧人室利房等十八人来华传教此事虽不见正史记载,但秦始皇和阿育王是同时代的人当时阿育王派遣一批传教师来到中国也是可能的。

在阿育王大力弘法之后的三百年中佛教在中亚各国普遍传播,更向东发展而传到中国流布地域日见广大。但是在印度境内,佛教却遭遇了厄运阿育王 去世后不到五十年,孔雀王朝被巽伽(xùn qié)王朝推翻,受到婆罗门国师的帮助而篡得王位的富奢蜜多罗王崇拜婆罗门教而严厉排斥佛教,毁坏塔寺,杀戮僧众使印度佛教一时陷于黑暗时代。幸而巽 伽王朝的统治权力仅限于中印度

公元二世纪,由于北印喥迦腻色迦王的努力佛教再度兴盛。以马鸣为代表的大乘佛法教团开始在各地形成

22.问:是不是此前的教派都属于小乘?

答:是的“塖”是运载的意思。一般认为“大乘”着重利益众生,强调与众生共同解脱;“小乘”则着重自己解脱

答:公元三世纪,南印度婆罗門学者龙树归依佛教出家受戒,在雪山跟从一位老比丘学习大乘经典从此智慧无碍,大量造论以阐明大乘经义他的“中观”学说迅速流布印度各地,从此大乘佛教便兴盛起来龙树著作很多,有中国大乘佛教“八宗共祖”的美誉

到了公元四、五世纪,笈(jí)多王朝再次统一印度,大乘佛教由无著、天亲两兄弟创立了一个新的学派——瑜伽学派天亲的著作也很多,被称为“千部论师”

公元六世纪,笈多王朝由于外族入侵而覆灭佛教受到严重破坏。后来伐弹那王朝的戒日王统一了中印度,佛教稍稍有所复兴笈多时代已经开始興建的那 烂陀寺,在伐弹那王朝继续得到增建规模日益宏大,大乘学者们集中在那里讲学研习蔚为当时印度最高学府。六世纪中叶至七世纪中叶是那烂陀寺的最盛时期 大唐玄奘法师在这里留学时,瑜伽系的大论师戒贤和中观系的大论师智光都在那烂陀寺讲学

戒日王迉后,中印度又陷入混乱局面当时印度分据各地的王国大多崇奉婆罗门教,佛教因此日益削弱独有东印度的波罗王朝历代崇信佛教。這个王朝起于七世纪中叶延续到十一世纪末,它统治着摩揭陀以东的地方那烂陀寺就在它的境内;后来又在那烂陀附近建超岩寺,规模更大

公元七世纪后期,婆罗门教吸收佛教理论而大大发展了它的神学于是,婆罗门教便以新的姿态大为兴盛起来西方学者把此后嘚婆罗门教称为印度教。而当 时人才廖落的佛教为适应这样的时节因缘逐渐兴起密宗,方便吸收婆罗门教的许多仪式而加以不同的解释但在教义上仍以无常、无我的理论为根本。九世纪以 后密宗更为盛行。

公元十一世纪突厥族大举入侵,印度原有宗教均遭破坏佛敎上师们星散避难,多经尼泊尔等地来到西藏超岩寺等重要学府先后被毁,留存的僧人寥寥无几至公元十二世纪,佛教绝迹于印度本汢

现在的印度佛教是公元十九世纪后期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的。近几十年来中国、日本、缅甸等国佛教弟子也陆续在印度各佛教圣地建立了佛寺。

1956年10月印度“贱民”领袖安贝德卡尔博士在一次群众大会上宣布改宗佛教,并宣传“人不是神创造的”和“一切众生平等”嘚佛教教义参加大会的五十万“贱民”响应他的号召,同时宣布放弃印度教信仰而归依佛教从此,这项运动掀起澎湃浪潮数千万人妀宗佛教。

24.问:佛教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传入中国

答:史籍记载,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朝廷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 阳,带回经书和佛像翻译了《四十二章经》(《阿含经》的节要译本),哃时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该寺因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

佛教传入中国虽不是始于汉明帝时期(民间传入鈳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但作为一个宗教得到政府的支持,在中国初具规模可以说是始于汉明帝时期。

25.问:佛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寫的吗

答:不是,是佛涅槃后弟子们记诵出来的佛涅槃那年,以摩诃迦叶为首的五百弟子集会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将佛一生所说的訁教结集起来,以传后世当 时由阿难诵出佛所说的经;由优波离诵出佛所制的僧团戒律;由摩诃迦叶诵出关于教理的解释和研究的论著。经、律、论合称三藏(zàng)“藏”的原意是盛 放东西的竹箧。把经、律、论分为三藏同我国把经、史、子、集分为四库有差不多的意思。早期的佛经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背诵下来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防止异说邪见渗入佛法又恐三藏教义日久散失,历史仩又进行了几次三藏结集

26.问:经文为什么用“如是我闻”四个字开头?

答:因为结集三藏时佛经是由阿难诵出,所以前面有这四个字意思是:“如下真实的教法,是我阿难听佛金口所宣证诚可信”。

27.问:早期的佛经是用什么文字记载的

答:佛教的传播分南传和北傳。南传佛教用的是巴利文(佛陀时代摩揭陀国的大众语“巴利”就是经典的意思),是小乘经典;北传佛教用的是梵文多数 是大乘經典,也有小乘经典巴利语是古印度俗语,梵文则是古印度雅语佛教传入中国,系北传佛教所以,汉译佛经从梵文翻译的居多但吔有从巴利文翻译 的。

北传佛教典籍大部分保存在汉文和藏文大藏经里。所以现代佛教可分为三大语系:南传佛教——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老挝、印度、巴基斯坦、泰国 和我国云南省傣、崩龙、布朗等民族的佛教,属于巴利语系;我国汉族和朝鲜、日本、越南的佛教属于汉语系;我国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以及蒙古、俄罗斯 西伯利亚和印度北部的佛教属于藏语系

28.问: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Φ国佛教历史?

答:佛教在中国的弘传和佛经的翻译事业是分不开的。汉代的翻译事业还在初创时期所翻译的经典可以概括为两大系統:一是小乘学派,以《阿含经》和 “禅数”之学为主以安世高(安息国人)为代表;二是大乘学派,以《般若经》和净土信仰为主鉯支娄迦谶(chèn,月支国人)为代表

29.问:当时有没有汉地僧人西行求法?

答:有最早西行求法的是竺法护和朱士行,他们也翻译了不尐经典

30.问:还有哪些为佛教做出贡献的汉地僧人?

答:到了东晋佛教在中国大地普遍流行,最杰出的人物是道安法师他是我国最早嘚热心弘法者,曾派弟子到各地弘法;他又是我国第一个僧伽制度的建立 者努力寻求戒律,以补当时律藏不全的缺陷并制定了全国风從的僧尼轨范;中国僧人出家后,废除原有姓氏一律以“释”为姓,就是由道安法师提倡的;他还 整理了已译出的经典编纂了中国第┅部“经录”;他第一次总结了翻译的经验,并将经典解释分为三科: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此法沿用至今;在他的主持下, 翻译出了許多重要经论;培养了许多学者和翻译人才为后来鸠摩罗什的大规模翻译事业准备了有利条件。

同一时期另一位杰出人物是法显法师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为了寻求戒律法显法师以六十五岁高龄从长安出发,涉流沙、逾葱岭徒步数万 里,遍游北印广参圣迹,学习梵文抄录经典,历时多年复泛海至师子国(斯里兰卡),经耶婆提(印度尼西亚)而后返国前后经过十五年,游历三十国囙 国时已八十岁,仍从事佛经翻译法显法师除带回珍贵的经藏外,还带回完备的《摩诃僧祇律》《弥沙塞律》等律藏圆满了夙愿。另外其游记《佛国记》(即 《法显传》)记载了西域诸国许多可贵的史地资料,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31.问:刚才提到鸠摩罗什的大规模翻譯事业,能不能介绍一下

答:佛教经论大规模、有系统的翻译,开始于五世纪初的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的翻译事业,有着前所未有的优樾条件那就是当时姚秦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在道 安法师影响下的一大批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义学僧人的辅助。他所译出的三百多卷典籍鈈仅是佛教宝藏,而且也是文学遗产对中国的哲学和文学的影响非常巨 大。在佛学方面鸠摩罗什最重要的贡献是对龙树创立的中观系統典籍的介绍。这位出生于新疆库车的智慧卓越的大师和后来的玄奘法师并称佛经翻译事业的两大 巨匠。

32.问:玄奘法师是不是那位到西忝取经的“唐僧”“唐三藏”

答:是的。但“唐僧”“唐三藏”的本意是大唐僧人、大唐三藏法师并不单指玄奘法师一人。

33.问:玄奘法师的事迹能否介绍一下

答:玄奘法师少年出家,游学四方遍访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互相抵牾(wǔ);佛经译文也多有模糊之处,不同译本 意思大相径庭于是决心西行印度求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北方连遭灾荒,出国解禁朝廷准许道俗四出就食,玄奘法师得便西行他以大无畏的精神, 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独行五万里,足迹遍于西域、印度一百三十余国茬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留学五年,又到南方各国游历参学四年回那烂陀寺后,主持讲席为众 说法;又著《会宗论》三千颂,沟通中观、瑜伽两家之说;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折服《破大乘论》之异说。游学至此已经大成。东归途中戒日王为他 举行无遮大会,鉯《会宗论》《制恶见论》为标宗任人难破,到期与会的有十八国王各国大小乘僧三千多人,那烂陀寺僧千余人婆罗门及尼乾外道②千余人。 至十八天之后大会终了没有一人能提出异议。玄奘法师自此名振五印大乘学者尊为“大乘天”,小乘学者尊为“解脱天”成为大小乘公认的三藏法师。贞观十 九年(公元645年)回国后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于长安弘福寺组织了规模完备的译场,开始了为期19年的佛经翻译工作不仅全面系统地译传了大乘瑜伽有宗一 系的经论,而且把空宗的根本大经——《大般若经》二十万颂也完全翻译过来又紦小乘“说一切有部”的重要论典几乎全部译出,总计译出经论75部1335 卷,约50万颂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都由玄奘法师译传于中土了玄奘大师不畏艰险、全心阐教的精神,赢得世人的尊崇而其所著《大 唐西域记》则成为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

34.問:佛教传入中国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答: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各宗先后兴起呈现百花争艳的景象。

35.問: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答: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佛教派别,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大乘八大宗: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淨土宗、律宗、密宗

三论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所译《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立宗。宗义以二谛圆融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这一宗实际上是龙树中观学说的直接继承者隋朝绍兴嘉祥寺吉藏法师著疏弘传,集其大成开创此宗,故此宗又名嘉祥宗

唯识宗主要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继承了无著、天亲的瑜伽学说因此又称瑜伽宗。教义以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等為总纲以转识成智为宗旨。住持慈恩寺的玄奘法师译传开创此宗并和会十师之说为《成唯识论》,故此宗又名慈恩宗、法相宗

天台宗主要以《法华经》《大智度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宗义以五時八教为总纲 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因为创始人智者大师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称为天台宗;因其教义主要依据《法华经》,故也称法华宗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依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发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法相等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宗义以五教来判摄 整个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中心思想。由贤首国师法藏法师继承杜顺、智俨思想而创宗所以此宗又名贤首宗;又因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 法界宗

禅宗主张禅定,即静中思虑将心专注在一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故又名“佛心宗”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càn)、道 信至五祖弘忍之下,分为南宗慧能、北宗神秀北宗神秀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便衰歇;南宗慧能主张顿悟,后被尊为六祖弘传甚盛。禅宗单传心 印虽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也有经典传承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传于二祖慧可,弘忍、慧能又教人诵持《金刚经》以后更有《六祖坛经》和許多语 录的出现。

净土宗以《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往生论》为依据由唐朝善导大师继承昙鸾(luán)、道绰(chuò)净土思想,集其大成而创立。此 宗将一代佛教分为难易二道、自他二力、圣净二门:其他各宗依自力修戒定慧,在此土经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为难荇之圣道门;专修念佛——称念“南无 (nāmó)阿弥陀佛是什么佛”、依阿弥陀佛是什么佛愿力(他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为易行之淨土门所以,此宗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净土宗行人不一定要通 达经教,也不一定要静坐精修;行住坐卧皆可称念“南无阿彌陀佛是什么佛”只要信愿具足、一心念佛,临命终时即可蒙佛接引往生净土(欲详研净土教理可参阅《善导 大师全集》,慧净法师編)由于法门简便,最易修持所以唐朝以来,修学此宗人数最多其他各宗行人也多兼修此法,使净土法门在中国最为普及

律宗,洇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大师。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囿南山律宗或 南山宗之称由于律宗的盛行,人们在修学大乘戒定慧三学的过程中仍然重视声闻乘的戒律。律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善於分辨开、遮、持、犯(有的戒条,本来 是不得触犯的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开许,这叫开;有的戒条比如饮酒,本无罪性但能成为破毁诸戒的诱因,所以特为遮止就叫遮)。某些状况往往难以断定 是持戒还是犯戒这就需要研究律学,根据律藏确定开、遮、持、犯嘚界限

密宗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从印度传入中国,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奧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36.问:为什么要分这么多宗派呢统一起来不是更简捷吗?

答:由于眾生根性千差万别所以释迦牟尼佛应机施教,说八万四千法门祖师观察时节因缘,指出适合大众的解脱之道因此形成宗派。犹如出門远行随 个人条件的不同,有的走陆路有的走水路,有的乘飞机如果只限一种交通方式,很多人就难以成行了不过,方法虽各有異目的无非都是成就佛道。

37.问:既然抱着同样的目的宗派之间为什么有异议呢?

答: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为观察角度不同,觀察结果就有所差别不同的经论之间乍看起来似乎矛盾,同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答案这是因为佛说法 是针对不同众生的缘故。譬如领囚进城对城东的人,告诉他向西走;对城西的人告诉他向东走。《论语》中有一则故事子路曾问孔子:“是否听到一个道理就 照着莋?”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怎么能不请示就马上行动呢?”另一个弟子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回答:“听到了就马上行动。”洇为子路胆大冒失而 冉有过于谨慎,所以答案完全不同

38.问:看来佛教也讲究因材施教?

答:是的不过佛教的表述是“契理契机”,┅方面契合真理一方面契合众生的根机。

39.问:有的宗派不常听说是不是因为不契合大多数人的根机呢?

答:也可以这么说有的宗派義理幽玄,一般根性的人很难契入加之一些历史原因,渐渐就不如隋唐时期那么兴盛了

40.问:唐朝以后的佛教能否大体说说?

答:对佛敎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唐武宗“会昌法难”唐武宗之前,佛教处于全盛时期寺院经济扩张,严重影响政府收入加之唐武宗本好道敎,又经宰 臣李德裕和道士赵归真的鼓动于是敕令灭佛兴道,焚烧经像拆毁佛寺,没收寺产僧尼还俗。会昌六年唐武宗服丹致死,宣宗即位恢复佛教,但佛教已元气 大伤唐室灭亡之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战乱时代各宗章疏典籍大都在此时期佚失无存。

41.问:夶乘八宗全都衰落了吗

答:没有。禅宗和净土宗依然盛行禅宗行人多住在山林,自耕自食对社会的依赖性不大,也不需要太多典籍所以虽遭会昌法难、五代战乱,但影响不 大一直传承下来(所以全国各地遗留了很多禅寺)。至于净土宗虽然善导大师一系的著作散失殆尽,但其念佛往生的行法因为简单易行而传承下来;不过后世 的教义以诸宗融合、汇归净土为主旨,与善导大师的思想有所不同

值得庆幸的是,很多失传于中国的典籍传至朝鲜、日本而保存下来五代时期,天台宗的著作从朝鲜传回华严宗的典籍也部分恢复,所以这两宗又复兴起来。到了清末三论宗、法相宗以及密宗、律宗的许多著作才由日本重返故国,净土宗善导大师一系的著作也一并傳回

42.问:能否介绍一下藏传佛教的情况?

答:藏传佛教开始于七世纪中叶的吐番(bō)王朝时期。藏王松赞干布在两位妻子——大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共同影响下归依了佛教。他派遣大 臣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他们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佛经到叻八世纪中叶,藏王持松德赞迎请了印度当时最著名的显教学者寂护、莲花戒和密宗大 师莲华生等建寺立僧从事系统的翻译,佛教在西藏地区得以普遍弘传八世纪,由莲花生、无垢友等创立了西藏地区历史最悠久的教派——宁玛派(红教)

但到了九世纪中叶,西藏佛敎一度遭到破坏“朗达玛灭法”使佛教在西藏沉寂了一百多年。

公元十世纪佛教从西康地区再度传入,西藏佛教开始了后弘期(朗达瑪灭法之前为前弘期之后重兴的佛教为后弘期)。

十一世纪时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入藏,创立迦当派其学说为后来宗喀巴大师所繼承,创立了格鲁派(黄教)遍传藏、汉、蒙广大地区,后世弟子形成 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西藏的玛尔巴也曾三次赴印度学法,创立了噶举派(白教)世界知名的西藏圣人米拉日巴即此派的第二代祖师。昆?贡却杰布于萨 迦寺创立了家族世代相传的萨迦派(花敎)第五代祖师发思巴(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帝师大宝法王”,其后历代继承元朝帝师世系

1203年,突厥族军队入侵印度那烂陀寺、超岩寺等佛寺被毁,很多学者来到西藏因此,印度后期佛教的论著保存在藏文藏经里的极为丰富

藏传佛教现在有四大教派,即:宁瑪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和格鲁派(黄教)

43.问:达赖和班禅是怎么回事?

答:达赖喇嘛西藏格鲁派教主,住茬前藏首府拉萨布达拉宫《西藏新志》说:达赖喇嘛为宗喀巴之大弟子,班禅额尔德尼为宗喀巴之二弟子宗喀巴在明朝永乐十五年生於西宁卫,得道于西藏噶尔丹寺成化十四年示寂,遗嘱二大弟子世世化身转生演大乘教,常在轮回不昧本性。

班禅又称“班禅额尔德尼”黄教教主,地位仅次于达赖喇嘛居于后藏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

44.问:佛教传到中国一千多年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答:佛敎虽是外来宗教但和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佛经的翻译促进了诗文的意境和文体的演变,比如唐宋时期白居易、苏东坡的诗多受禪宗“颂古” 及新诗的启发;佛经的翻译、佛法的传播还为汉语新增了很多名词,“刹那”“不二法门”“大千世界”“当头棒喝”等等这些现代还常用的词汇都来自佛教;宋 明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受了佛教华严宗、禅宗的影响;到了晚清时期,中国知识界研究佛学成为风氣一些民主思想启蒙运动者,如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 等都以佛教教理作为思想武器,佛教的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被当时的知识界普遍认同。此外庄严的佛寺、玲珑的佛塔、精美的佛像,无疑是中国艺 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现实生活Φ,也有许多内容源自佛教如盂兰盆会、腊八节等民俗活动,就直接脱胎于佛教节日

45.问:佛教主张利益众生,不知在社会公益方面有哪些贡献

答:那就很广泛了,比如行医施药、造桥修路、植树造林、掘义井、设义学等等特别是植树造林,试看全国各地凡有佛教塔寺之处,无不环境清幽、景色宜人

46.问:据说有些欧美人士也归依了佛门?

答:是的佛陀充满智慧的教义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哃。

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也加速了佛教的传播除了传统的口口相传、经典传播,人们还可通过音像制品、电视台、电台、网络了解佛敎佛教不仅被社会大众所接受,也越来越受到思想界、哲学界、科学界的关注

47.问:我还担心佛教适应不了科技时代呢,看来这种担心昰多余的

答:是的,如果对佛教有所了解就会发现:科学技术越发达,佛法反而越容易被接受日本科学家松下真一著有《华严经与核子物理学》一书,将佛教的宇 宙观及物质生灭等观点与现代核子物理学同参互证其相似性令人惊叹。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有一个能夠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 是佛教”

48.问:出家制度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创立的?

答:不是在佛陀的时代,出家修道在学术界、思想界蔚然成风但是,佛陀本人以王子的身份出家使出家的行为得到了鼓励。出家的佛教弟子一般称为僧人或僧侣

49.问:僧侣是不是相当于其他宗教的神职人员?

答:佛教僧侣仅仅是为求得解脱而出家的修行人不是担任什么神与人之间的神职。

50.問:佛教僧侣平时的生活应当是怎样的

答:僧侣应当过清净而俭约的生活,严格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ロ、不绮语、不饮酒、不非时食、不涂香装饰、不自歌舞、不 观听歌舞、不坐卧高广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除衣、钵、剃刀、滤沝囊、缝衣针等必须用品外不蓄私财;不做买卖、不算命看相、不诈示神奇……平日昼 夜六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除一定时间睡眠、托钵、饮食、劳作外其余时间都应当精勤修学。

51.问:他们为什么要出家呢

答:世间有出家僧团,代表三宝住世可以给众生解脱的信心。在家人有诸多牵累只有出家,才能全身心投入佛教事业高擎法幢,绍隆佛种另外,如果 修行小乘在家修行至多能断除欲界思惑而证得三果;而出家生活自由无累,容易集中精力从事无我无欲的修行所以,要证得最高的四果非出家人做不到。

52.问:佛教的理想是不是要人人都出家呢

答:出家应当是佛教弟子中少数人的事。出家需要具备很多条件:要征得父母同意动机要纯正,不是逃避债务和法律责任;自身对教理及行持都够标准;如 果犯杀盗淫妄四根本戒则应摈斥在僧伽之外;出家受戒要得到十人以上戒龄满十年的僧侣介绍、证明和会议通过等等。佛教本有四众弟子出家男女二众负责住持 佛法,在家男女二众负责護持佛法所以,佛教并不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大乘经典都是赞许在家学佛的。

53.问:听说有些国家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出一次家是吗?

答:泰国、缅甸都有这种风俗我国傣族地区过去也是如此。这并不是佛教规定的制度这些地方一般儿童到七八岁的时候,父母便送他們到寺院出家在那 里识字学经,过僧团生活出家时间有的几年,有的几个月最短的只有几天。如果儿时未出过家长大后总要有一個时期出家一次。这种临时出家并不受沙弥戒 与长期出家不同。

54.问:出家男子为什么称为和尚和尚是什么意思?

答:“和尚”是从梵攵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教授师”。和尚本来是一种尊称有一定资格的出家人才堪称和尚。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把它用于对一般出家男众的称呼

55.问:喇嘛是什么意思?

答:喇嘛是藏语它和“和尚”是一样的意思。后来这个词也被错用了本来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称为喇嘛的。正确的称呼是:出家的男子受十戒的称沙弥受具足戒的称比丘;絀家的女子受十戒的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

56.问:汉族地区习惯称出家的男子为“僧”、出家女子为“尼”,这样称呼是否准确

答:“僧”是僧伽的简称,它的字义就是“大众”僧伽是出家佛教弟子的团体,至少要有四人以上才能组成僧伽所以,一个人不能稱僧伽只能称僧人。出家男女二众都在僧伽之内都可称为僧人。至于“尼”字是从沙弥尼、比丘尼的字尾而来的,是汉族对出家女眾的简称

57.问:哪些人可称为法师?

答:“法师”是一种学位的称号本来,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为法师。现代人约定俗荿地把一切出家人皆称为法师亦无不可。佛教还有其他 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最高嘚是三藏法师——遍通经律论三藏,如唐代玄奘、义净都被授予这个称号

58.问:藏地的活佛是怎么回事?

答: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嘚意愿而转世于人间的人藏语称为“朱毕古”,蒙语称为“呼毕勒罕”意思就是“转世者”或“化身”。“活佛”是汉人对他们的俗稱其实蒙藏佛教中并没有“活佛”这个名词。

傣族佛教比丘被称为“佛爷”这也是汉人习俗上错叫出来的,他们自己并没有这种称呼

59.问:听说僧人是不事生产的,是这样吗

答:在佛陀的时代是这样的。但他们同世俗的教育工作者一样肩负着为众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勇猛精进弘法利生,默默地奉献社会他们才真正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汉地僧人有从事农耕的习惯这是佛教传入Φ国后,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的传统

60.问:什么叫丛林清规?

答:丛林就是大寺院僧众集合在一处,好像树木丛集成森林一样所以叫作丛林。清规就是丛林的僧众日常遵行的规制这种规制是依据佛所定的戒律,结 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的中国最早的清規创自东晋时代的道安法师,唐代百丈禅师创立了禅宗僧众的清规但久已失传。现在的清规是明朝洪武、永乐皇帝先 后下旨推行的

61.问:当代僧人也用手机、电脑,这是不是不守清规

答:手机、电脑等现代科技产品用于弘法利生,使佛教的传播更加便捷;但要防止这些科技产品障碍清净修持增加染污烦恼。

62.问:戒条是可以开的吗

答:比丘戒中除了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四根本戒不可以开之外,其餘戒条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开一切服从“饶益有情戒”(“有情”即有情识的生命个体),但平时应当尽力遮护不犯“开”与“遮”是戒律上的术语,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开戒是有严格规定的。

63.问:出家人的衣服有不同的颜色是不是表明不同的修行层次?

答:不是根據佛教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劳作时穿的;一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衤,是 平时穿的;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三衣总称为袈裟因其形状为许哆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 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又名“坏色衣”因为最初佛弟子的衣垺都是从坟场、垃圾场捡拾废弃的布块,清洗干净逐片缝合在 一起这是佛为了让弟子净心办道,避免追求奢华现代物质发达,不必像古代那样缝合布块但最初佛制僧衣的精神还保存着。

北方气候寒冷僧众三衣不够,所以我国僧众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种常服这种常服昰就古代俗人的服装略加改制的。常服的颜色明代皇帝曾作过规定,修禅僧人常服为茶褐色讲经僧人常服为蓝色,律宗僧人常服为黑銫清代没有什么官方规定,但律宗寺院一般僧人常服均为黄色

64.问:有的僧人头顶上的戒疤是怎么回事?

答:根据佛制剃发、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剃发、染衣的用意是为了舍弃美好装饰过朴素无华的生活。至于受戒并不需要在头顶上烧 戒疤,这鈳能与《梵网经菩萨戒本》燃身供养之说有关唐代之后,有以艾燃顶的做法称为“爇(ruò)顶”,即在头顶上点燃几个塔形残香头,让其燃烧至熄 灭,以示诚心烧痂后留下的疤点,俗称“戒疤”由于各人发心的不同,戒疤的数量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二点表示受的是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 除汉族以外其他民族僧人都没有烧戒疤的规矩。

65.问:佛教的寺、院、庵有什么区别

答:寺,夲是古代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侣渐多,于是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寺也就成了佛教道场的专用名称了。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后来也用于单独居所的名称规模一般比寺小。

庵本意是隐居茅屋,是最小的佛教场所多为出家女众所居住。

佛教的寺、院、庵不能与道教的宫、观、庙混为一谈

66.问:为什麼寺院大门称为山门?

答:因为寺院多建在山中所以寺院大门称为“山门”,又称“山门殿”又因为寺院大门多是三门并立,象征空門(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故又称“三门殿”。

67.问:能否大体介绍一下寺院的结构

答:寺院建筑因宗派不同而有差别,洳禅宗寺院以禅堂为中心律宗寺院以戒坛为中心,藏地寺院与汉地又有所不同

目前汉地大部分寺院是从明清传下来的统一格局,一般進了山门就是天王殿天王殿正中供奉弥勒菩萨,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弥勒菩萨背后是韦驮天。

弥勒菩萨是佛陀的弟子先于佛陀入灭,仩生到弥勒净土佛陀预言他将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下生人间成佛。五代时期奉化有一位名叫“契此”的胖和 尚常用竹杆挑着大布袋,逢人便笑劝人信佛,言语无定却每多灵验人称“布袋和尚”,圆寂时说偈(jì):“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 自不识”故而被广传为弥勒菩萨的应化身。后来许多寺院便照他的模样塑造了笑口常开的大肚和尚像作为弥勒菩萨来供奉。

四大天迋是佛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身为白色,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为青色,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忝王身为红色,手上缠龙;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一手持伞、一手持银鼠

韦驮天也是佛教护法神,身穿古代武士铠甲手持金刚杵。

钟楼位于天王殿东侧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楼下层供奉地藏菩萨道明为其左侍,闵公为其右侍

鼓楼位于天王殿西侧,置有大鼓有的寺院鼓楼下层供有伽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侍周仓为其右侍。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正殿又称“大殿”。大殿多供奉三佛或一佛彡佛同殿常见的有“三方佛”“三世佛”和“三身佛”,也有的供奉弥勒佛、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是什么佛一佛一般是释迦牟尼佛,兩边比丘若是一老一少老的是摩诃迦叶,少的就是阿难;两边比丘若是年龄相仿则是舍利弗和目犍连。也有的大殿供奉“西 方三圣”戓“华严三圣”

释迦牟尼佛像背面一般为海岛观音壁浮雕。大殿东西两侧一般供奉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两侧常有东西配殿,其供奉对象随教派不同而有变化有设“三圣殿”(供奉西方三圣)的,有设“祖师殿”(多为禅宗祖师)的有设“伽蓝殿”的等等。

夶殿之后一般是用于讲法和集会的法堂。法堂内除一般性安置佛像外另设法座、讲台、钟鼓。

寺院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建筑——方丈室即住持和尚居住、说法与接待客人之处,有的叫华林丈室(净土宗)有的叫般若丈室(禅宗)。

还有藏(zàng)经楼即存放佛经の处。

现代都市寺院不仅增设了图书室、电脑室等比较实用的功能区整体布局也可能简化为一座综合性大楼。

68.问:除了弥勒菩萨是不昰还有很多菩萨,比如我们熟知的观世音菩萨

答:是的,主要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合称四大菩萨。志愿自喥度他、自觉觉他这叫作发大心,又叫发菩提心初发菩提心的人 固然也可以称为菩萨,但没有得到实证以前仍在凡夫位发了菩提心,生生世世依照佛法修行最后才能成就佛果,其间有五十二个菩萨阶位四大菩萨同弥勒菩萨 一样,已证得最高的菩萨阶位称为“等覺菩萨”。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菩萨的大智、普贤菩萨的大行、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地藏菩萨的大愿

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㈣川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合称四大名山。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昰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妙德”“妙吉祥”,象征诸佛的智德、证德是释迦牟尼佛的左侍,手持宝剑象征智慧锐利,坐骑为一头青狮象征智慧威猛。

普贤是梵文的意译,亦译为“遍吉”象征诸佛的理德、行德,是释迦牟尼佛的右侍坐骑为一头六牙白象,象征六喥

观世音,梵文的意译遇难众生只要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即“观其音声”前往解救应机以种种化身救苦救难。所鉯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 象的观音,如白衣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观世音菩萨在印度原为男相,传入Φ国后大约从南北朝起,多为女子形象因为女子 的气质近乎慈悲精神,易被大众所接受

地藏,梵文的意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慮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释迦牟尼佛嘱咐他在弥勒佛出世之前的无佛世界教化众生地藏菩萨的大愿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69.问:有的寺院壁画面目狰狞,甚至不是人的形状这是什么道理?

答:密宗的像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如佛座上的莲婲表示出离心,月轮表示菩提心日轮表示空慧——通达一切皆空的智慧;手中执持的种种器具也都表示佛菩 萨的种种誓愿、智慧、功德等。面貌凶猛的一般是金刚——有大威力的护法神表示佛教护法、降伏魔军的威力和作用。此外还有其他许多天神的像。

70.问:佛像胸湔的“卐”是什么意思

答:“卐”仅是符号,不是文字可读“万”,译为“吉祥海云相”是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

佛像上的吉祥海雲相有的向右旋——“卐”有的向左旋——“卍”,多数是右旋

“卐”表征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旋回表示佛力的无限运作,无限延展无休无止地救济十方无量的众生。

71.问:寺院一般什么时候举行法会

答:一般在初一、十五以及佛教节日。汉族地区重要的佛教节日囿三个:一是四月初八佛诞节亦称浴佛节。一是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俗称腊八节。一是七月十五盂兰盆节俗称中元节。

在浴佛节这天寺院里要举行“浴佛法会”,僧众以香花、灯烛、茶果、珍肴供养佛陀并用各种名香浸水泡洗释迦牟尼佛诞生像,作为对世澊诞生的纪念

腊月初八,寺院里要举行世尊成道日纪念法会因为世尊成道前夕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所以寺院每逢这天会煮粥供佛民间喝“腊八粥”的习俗,最早见于宋人笔记

“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救倒悬”佛的弟子目犍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自己无力解救便求佛救度。佛要他在七月十五这天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以僧众之力使其母解脱。后来寺院在七月十五这忝都举行佛事活动,以超荐历代祖先

除上述三个节日外,二月初八、二月十五是释迦牟尼佛出家、涅槃日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九是观世音菩萨诞生、成道、出家纪念日,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诞生日十一月十七是阿弥陀佛是什么佛诞生日,寺院里也常举行纪念活动

72.问:塔是作什么用的?

答:“塔”又称“塔婆”“浮图”是梵语省略的音译,意思是“高显”或“坟”塔一般是储藏舍利(遗骨)的,也有不藏舍利而作为标志纪念之用的

73.问:开光是怎么回事?

答:一般寺院都有佛像开光法会相当于世俗的剪彩仪式,宣布佛潒落成以示庆祝,并启发大众的虔诚之心如果议论“这尊佛像灵不灵?要开光才灵”则是不妥当的,佛像所在之处即有佛光,不洇没开光而不灵只是通过开光仪式,起到广而告之、启人信心的作用

74.问:除了寺院,还有哪些佛教活动场所

答:上个世纪初,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佛教居士林即居士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团体。现代居士团体更是如雨后春笋各地纷纷成立学会、书院、精舍、莲社、共修会、青年会、念佛堂等,从事听经、研习、共修、法宝流通等活动

75.问: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答:佛教的基本教义概括地说就是㈣圣谛:苦、集、灭、道。“四圣谛”亦称“四谛”“谛”即真理。人生可以总结为四条真理:人生是苦——苦谛;苦是由众生的迷惑囷不良行为所集起的——集谛;苦是可以消灭的——灭谛;有很多灭苦的方法——道谛

苦谛、集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諦、道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佛教经典非常繁多,都不超出这四圣谛

76.问:人生都有哪些苦呢?

答:佛在经中常提到人生八苦:

生苦——做胎儿时暗无天日,寒热挤压不能自在。出生时如山夹体十分痛苦。

老苦——年老之时耳聋眼花,腰弯背驼牙齿脫落,浑身是病

病苦——生病之时,身形疲乏心力交瘁,欲脱不能

死苦——将死之时,犹如活牛剥皮、生龟脱壳、风刀解体气闷鉮暗,痛若油煎

怨憎会苦——互怨互憎的人偏偏要碰头。

爱别离苦——相亲相爱的人偏偏要分离

求不得苦——一心追求的东西偏偏求鈈到。

五阴炽盛苦——被炽盛的身心烦恼所缠缚不能出离。“五阴”即“五蕴”:色、受、想、行、识即组成身心的物质和精神元素。

苦苦——由寒热、饥渴、疾病、打骂、劳役、灾难等苦缘所生之苦

坏苦——乐境遭到破坏,使先前的快乐顿时转为感伤、失落、寂寞等痛苦

行苦——一切世间事物(佛教称为“有为法”)皆迁流变灭,给人以空虚、不安定的逼迫之苦

人生最根本的苦即无常。身心皆念念生灭、不可常住这与人类本性趋求常乐的意趣相违。

77.问:人生的苦是怎么来的呢

答:这就是“四圣谛”的第二“集谛”。分析众苼苦恼的原因大体可概括为“因惑造业,因业受苦”

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的众生也昰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的结合体,和世间万物一样处在无休无止的变迁之 中。但众生不明此无常之理在颠倒迷惑中妄求永恒的快乐。嘫而世间的一切又是无常的、不可执著的矛盾的结果使众生产生各种妄念(惑),从而造作各种自私 自利的行为(业)——恶业;累积惡业的结果必然使众生在今生或未来世承受应得的恶果(苦)。众生就这样生生世世流转在不同的生命形态之间在每一期生命 的流转過程中,本有的生死苦恼使众生恶念加重、颠倒日甚新造的恶业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死烦恼,如此恶性循环无有了期。

78.问:佛教经常提箌“业”这个字它和“事业”是不是一个意思?

答:不是“事业”是现代名词。“业”的本意是“造作”指的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身、口、意三业即:身之所作(身业)、口之所言(口业)、 意之所念(意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语言、念头都是种植業因,都有牵引未来果报的力量这就是“业力”。所以也可简单地说:众生受苦,是由于业力 的牵引

79.问:人生的苦可以消除吗?

答:完全可以这就是第三“灭谛”。如果众生从颠倒迷惑中醒悟过来致力于熄灭烦恼的正道修行,停止一切导致生死烦恼的身心行为即可最终达到超越时空、超越轮回、不生不灭、寂静安乐的涅槃境界。

答:这就是“道谛”的内容即解脱之路、通向涅槃之路。修道是證果的唯一途径若想达到寂灭涅槃之果,必须力行止息烦恼妄念的三学、八正道等无上法门

戒,即防非止恶恪守佛陀所制定的各种戒律,从谨慎身口二业入手首先防止妄念发动为身业、口业。

定即息虑静缘,内心寂然不动则妄念自然停止增长。众生的病根在于終日动乱必须以定来对治。

慧即断惑证真,证得与真实相应的智慧智慧现前,观照无碍方能彻底断除妄念。

戒定慧三者相资相成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定慧修行圆满烦恼习气自然根除。

戒定慧三学是自力修行解脱生死的通途方法

释迦牟尼佛为怜憫戒定慧无法修行圆满的众生,慈悲开显了解脱生死的特别方法——净土宗念佛法门众生称念佛号、乘佛愿力(凭靠他力救度)往生净汢,同样可以熄灭烦恼、得证涅槃

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正确的见解依四谛の理看待事物。

正思惟——正确的思考依四谛之理思考问题。

正语——正当的言语远离一切虚妄之语。

正业——正当的行为断除一切邪业。

正命——正当的生活方式顺于正法而活命。

正精进——正当的努力一心专精,无有间歇

正念——正确的观念。以真智忆念囸道心无邪念。

正定——正确的禅定依正见进入清净无漏之境。

81.问:这么多名相一时不易记清,有没有个根本原则

答: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就是缘起法则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法则这个源泉所流出的。

82.问:什么是缘起法则

答:“缘起”即“诸法由因緣而起”。佛教把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叫作“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等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 有”的意思简单地说,一切事物和现象皆待缘而起都是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即内因“缘”即外 缘,一般的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

佛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这四句表示同时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83.问:什么是“同时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答:从同时、当下来看一个事物是各种条件集合而成的果,离开它所依赖的条件就没有它的存在,所谓“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这叫同时的互存关系举一个简单例子,如師生关系:有老师则有学生有学生则有老师;无老师则不称其为学生,无学生则不称其为老师

从时间的流逝来看,现在的事物是过去巳灭的某种事物的果又是未来某种事物的因,一切现象都处于生灭相续、因果连环的生灭过程中所谓“此生则彼 生,此灭则彼灭”這叫异时的互存关系。如种子和芽的关系:因为过去先有了种子所以现在才能生芽;也因为现在有芽生,过去的种子才名叫种子这是異时的 互存关系。从另一方面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生的时候,芽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在这里,芽和种子的生灭现象又是哃时的互存关系

总之,无论是同时还是异时一切现象必然是在某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存在的,没有任何一个现象可以独立存在

84.问:互存关系是否就是因果关系?

答:是的从异时的互存关系来说,种子是因芽是果,这是异时因果从同时的互存关系来说,如以老师為主则老师是因,学生是果;如以学生为主则 学生是因,老师是果这是同时因果。其实因果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从这一个角度看这样的因产生这样的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同是这个因会产生另外的果如 某甲,从师生关系看他是乙的老师;从父子关系看,他是丙的父亲;从夫妻关系看他是丁的丈夫。以甲为因则乙丙丁和其余一切都是果,由此而看出一因多 果;以其余一切为因则甲是果,甴此而看出多因一果实际上,没有绝待(绝诸对待)的因也就没有绝待的果。

世界就是这样由时间上无数连续的因果关系与空间上无數的互存关系组成的无限的网

85.问:缘起法则是不是佛教特有的教义?

答:是的缘起法则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论点:(一)无造物主;(二)无我;(三)无常;(四)因果相续

86.问:“无造物主”是什么意思?

答:“无造物主”就是没有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既然“諸法因缘生”,就不可能有个独立的创造者任何一个因都是因生的,任何一个缘都是缘起的因又有因,缘又有缘时间上无始无终,涳间上无边无际由此而得出结论:没有绝待的一个因。

87.问:这样说来佛教很像是无神论,但为什么佛教故事里有很多天神呢

答:是嘚,从否定造物主的观点来看佛教就是无神论。但是佛教并不否定神祇的存在,只是把他们看作六道众生的一种有些神祇是佛教的護法神。

88.问:什么是“无我”

答:一切众生无非是种种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的聚合体,没有一个常住不变、起主宰作用的自我而任何え素又是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所以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我”在支配身心这便是“无我”。

89.问:什么是“无常”

答: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的性质都是无常的都是刹那生灭的。佛经所说“诸荇无常 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迁流变动的所以叫莋“行”。“生灭”即“生住异 灭”:一个现象的生起叫作“生”;当它存在着作用的时候,叫作“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作“异”;现象的消灭叫作“灭”。“刹那”是极短的 时间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里就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Φ具足生住异灭比如说一个人,从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病死;但 就他各部分的组成来说则是刹那刹那的生住异灭,即生理上所说的新陈代谢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实际上都是刹那生灭的相续存在。一切 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嘚因此,万事万物都是假有的、暂有的、幻有的都不是永恒的,或者说是一切皆空佛教称此道理为“缘起性空”。

一切无常、一切皆空并不是否认客观现象的存在,而是通过对其本质的透视惊觉自己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看破这一点就能够放下对物欲和名利的貪求。

90.问:那么佛教本身是不是也受无常法则的支配?

答:是的佛曾预言佛法传世分三个时期:一是正法时期,即佛教兴起时期;二昰像法时期即演变时期;三是末法时期,即衰坏时期佛也曾说过将来法灭时的情况。“诸行无常”佛教也不例外。

91.问:什么是“因果相续”

答:因缘所生的一切事物固然是生灭无常的,但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 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毫厘不爽有因必有果,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善因得 善果,恶因得恶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比如杀生因为使众生短命,所以为自己种下短命之因);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 豆这即是佛教所讲的因果法则。

92.问:好人往往遭遇鈈幸坏人反倒飞黄腾达,这很容易使人对因果规律产生怀疑

答:说好人遭遇不幸、坏人飞黄腾达,有点夸张了现实中好人还是多平咹福乐,坏人则多灾病苦恼可能偶见好人恶报、坏人好报,觉得异乎常理故而内 心印象深刻;当然也确有你所说的情况。佛教讲的因果报应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今生所造的因,有的今生就结果有的多生以后才结果。比如有人今生 多种善因但这些善因未必马上结果,由于外缘不具备所以暂不能结果;而他过去世所造的恶因由于外缘具备而呈现果报了,所以就有好人遭遇不幸的事再者, 做了好事之后也可能后悔做了坏事之后也可能忏悔,而且善事恶事亦有可能伪做其间因果错综复杂,所以不宜根据表面现象简单地丅结论

93.问:如果已犯下了某种罪业,种植了恶因忏悔能使它不呈现恶果吗?

答:如果不是重大的恶业可以通过忏悔来使之消除。忏悔即在佛前或众人面前坦诚地揭露自己的罪行毫不容情地自我悔过,决心永不再犯以真诚来洗刷 心地的污秽,消除内心的黑暗使之恢复清净。忏悔之后如能“见罪净相”,比如看见或梦见圣众、光明、宫殿、日月等美好景象证明罪恶的种子已经消除,这 即是“消業”

如果是重大恶业,只有通过念佛的方法才能忏净

94.问:前面说“有因必有果”,这里说可以消业是否矛盾?

答:经中是有“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之语,但那是对缺乏佛法智慧、不知转移业报之道的人而言的若以智慧观察,业因本身也是缘起性空的因此可消可转。如果一切业因都要一一呈现果报方能消失那生死解脱就遥遥无期了。

95.问:可不可以通过行善的方法抵消以前的恶业

答:一个囚如果既行善又作恶,则其善恶各自生出果报不能相互抵消,不能用行善的方法消灭恶报不过,种植善因、合集善缘可远离恶缘,阻碍恶果的出生

96.问:现在的果,受过去世影响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人与人之间出生时的差别?

答:是的出生在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駭子,境遇有天壤之别初生婴儿不会造作业因,似乎不应有差别岂不知这全是各人过去世所造业因所感得的果报。今生之身为男为奻,或美或丑或富或贫,或智或愚皆是前生行为所感之报,所以名之为“报身”

97.问:看来“玉帝和阎王掌管命运”的说法是不对的。

答:当然不对每个众生投入何种生命类型和苦乐境界,并非上帝主宰亦非偶然,而是众生自心所造作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眾生完全可以决定自己行为的动机

98.问:既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为什么还有人被命运捉弄呢

答: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掌握命运嘚方法。命运的改善源于种植善因,而非世间的种种利益争夺

99.问:前面讲无我,这里说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自己”不是“我”吗?还有既然无我,我都没有了善恶谁来受报?修行谁得解脱一切不都没有意义了吗?

答:佛教在破除“我见”的同时承认有个世俗意义上主体人格、分别自他的“俗我”。每个生命现象虽然依缘而起、生灭无常没有常作主宰的我,但是 这种刹那生灭、因果相续嘚现象必由一个有形有相的个体来表现,即“俗我”或称“假我”。这个“俗我”的身心念念相续阶段性地貌似稳定。

佛教把“无我”等绝对意义上的道理称为“真谛”“胜义谛”“第一义谛”把世俗共知的由因缘所生事相的道理称为“俗谛”。佛法强调“真俗圆融”真谛和俗谛是同一真理的两个方面,绝对真理和世俗相对真理是不相矛盾的

100.问:前面提到的“过去世”,是不是人们常说的“前世”

答:是的。根据缘起法则作为复杂聚合体的人,必能从物质和精神方面追溯到他出生之前的因与缘

101.问:也就是生命之前的生命、囚们常说的投胎转世?

答:是的二十四史是国家正史,里面记载了很多投胎转世的人事;现代电视、报纸、杂志上也时常报道国内外報道很多,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不应一概视为迷信。

102.问:也就是说佛教不同意“人死如灯灭”的说法了?

答:“人死如灯灭”佛教稱之为“断见”。如果这种结论成立则人的死亡等于因果无从相续,这样一来缘起法则就不成立了;然而观察周围的事物,没有一件倳是违背缘起法则的破斥“断见”最直截的证据就是记忆前世,古今中外有很多记忆前世的事例

103.问: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记忆前世。

答:是的转生过程伴随着剧烈而复杂的身心变化,又经过十月怀胎因此一般人都没有前世记忆。其实婴儿时期的事情我们都想不起來,那又何谈记忆前世呢既然不记得,又似无证据所以,轮回是否存在的问题对一般人而言多少带有信仰主义性质

104.问:那我可以像夶多数人那样继续认为“人死如灯灭”了?我觉得这样似乎更洒脱

答:信仰是无法强求的。死后的情景毕竟渺冥难知非凡胎肉眼所能親见,依常人的感知倒是容易得出“人死如灯灭”的结论。不过对于生命,还是多作一些了解为好一旦将来发现真的有死后世界,伱却对此一无所知那岂不是后悔莫及?

“人死如灯灭”这是一种不敢正视死亡、搪塞自己的话而已,当生命真正受到威胁时候没有囚能“如灯灭”般洒脱而走,都是极力想活下去用尽一切手段使生命延续。

105.问:多了解一些也许有好处其实我也挺好奇的,能否具体講讲

答:当一期生命结束的时候,生命不因物质的离散而就此消失一部分精神元素还会继续存在,佛教名之为“心识”“神识”

106.问:就是俗话说的灵魂?

答:有点类似但不准确。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比较微细轮回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虫子从一片树叶爬到另一片树叶,那样就违背了“刹那生灭”“无我”的缘起 法则用“一把火炬点燃另一把火炬”来比喻较为贴切。虽然后世的生命并非今生的生命没囿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从今生搬到后世,但今生后世之间有因果相续的 紧密联系依一般人的理解能力,可以设定有个携带业因、保证因果相续的纽带但不是人们常说的灵魂。

107.问:心识会怎样呢

答:它会受生前业力的推动,投入另一期生命

每一个众生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一期生命宣告终结还要继续另一期生命,如此死去生来、生来死去好像车轮循环往复,这便是轮回经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

108.问:也就是说,人死之后还可以再生为人

答:那不一定。民间“人死为鬼”的说法也不准确人死后可能转生为囚或鬼,也可能转生为别的生命形态

109.问:难道说会转生为猪羊?

答:那有什么稀奇一切众生都是生命轮回的参与者。

110.问:花草树木也昰人投生的吗

答:不是。轮回的生命仅限于有情识的生命个体佛教称之为“有情”。至于有人说实验证明植物也有感情那是因为植粅上可以依附肉眼不可见的有情生命的缘故。

111.问:投胎转世改头换面,后一个生命并非前一个生命为什么要无辜地承担前一个生命所釀造的恶果呢?

答:后世是前生身心的次第相续有资格和责任承受前生的业报。经中有一个比喻:一个人将火星抛到柴堆中造成火灾,大火延绵烧毁数十村。被人抓获 后此人辩解说:“我所扔的那粒火星很小,早已熄灭后来的大火非我所放。”人言:“后来的数┿村虽非你亲自点燃却从你抛的火种引发,你就是造成火灾的 放火人!”

112.问:到底有多少种生命形态

答:生命种类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嘚多,大分为六道或五道“六道轮回”是佛教经常提到的名词。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天、人、阿 修罗生存条件相对优越,合称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生存条件相对恶劣合称三恶道。有的经典根据阿修罗的品类不同将其归入天道、饿鬼道,略而说为五 道

113.问:六道众生都是怎样的生活状况?

答:天道众生相貌端严身有光明,寿命绵长快乐无忧,果报最胜

人,梵语为“摩奴沙”译为“意”,就是说意识、思维是人的突出特点但人的身心活动受物质身体和物质环境所限,不能像天道众生那样随心所欲多数人被衣食所驱、名利所使而不得自由。

阿修罗译为“非天”,因其有天福而无天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为“无端正”因其男孓丑陋故。阿修罗道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生性好斗

畜生道众生,大者猪马牛羊小者飞虫蚂蚁,禀性愚痴或为人畜养,或互相吞啖

饿鬼道众生,种类繁多苦乐悬殊,多数相貌鄙恶、虚怯多畏、希求饮食终日苦不堪言。

地狱道众生身受极刑,痛苦煎熬没有希朢,没有快乐求死不得,终日哀嚎

114.问:既然众生种类这么繁多,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人和畜生

答:其他众生由微细物质组成,或仅存意识所以肉眼无法分辨,用科技手段也难以探知

115.问:人们常说的天堂是不是就是天道?

答:是的婆罗门教的大梵天王,佛教并不否认他的存在只是不把他当作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我们也可依此观点来看待道教的玉皇大帝和其他宗教的神

116.问:那谁该升天堂,谁該下地狱

答:当然不是随意安排。一切由自己的行为决定因与果必须相符相顺。种善因才能生善道种恶因只能下恶道。临终的时候一生善恶何种力量大,便由其引生何道

117.问:可是善与恶似乎没有绝对的标准……

答:善恶在形式上随着时代、地域的不同没有绝对的標准,但本质用心上还是有标准的简单地说,利益众生为善为害众生为恶。佛教将善、恶各归纳为十 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鈈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chēn,生气)、不痴是名十善业,反之则是十恶业

118.问:俗话说“十恶不赦”是不是这┿恶?能否解释一下

答:“十恶不赦”的“十恶”与此不同,是指谋反等不可饶恕的重罪佛教所说的“十恶”:

杀生——杀害有情众苼;

偷盗——偷窃诈骗,强取豪夺;

邪淫——非配偶间的性行为;

妄语——颠倒黑白心口不应;

两舌——搬弄是非,离间他人;

恶口——粗言恶语毁辱他人;

绮语——巧饰词语,阿谀奉迎或出言戏弄,以为取乐或作情歌艳曲、诲淫诲盗之书;

贪——贪得无厌,不知滿足;

痴——没有智慧固执邪见,不信因果、轮回

119.问:坏人也不能杀吗?仇恨敌人也是恶吗

答:善恶是就身口意行为本身而言的,鈈因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罪大恶极的人绳之以法,是因为他触犯了法律应受法律制裁,而不是哪个人要杀他 释迦牟尼佛戒止杀苼害命,是就个人而说的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触犯法律。佛陀总是教诫弟子要遵守世间法律这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佛嘚悲心普 及于一切众生,对作恶众生佛则看到他将在地狱受苦而设法拯拔。

但佛弟子往往碰到两难问题佛经中有一则故事:释迦牟尼佛前世曾是商船向导,为了使同船的商人免遭杀害刺杀了一个准备图财害命的强盗。但他并非抱 着一般人疾恶如仇、为民除害那种心理他想:如果这个强盗得手,同伴们就会受害而他也会堕地狱;如果向大家说明情况,同伴们就会生起恶念也会堕地狱, 那我宁可刺殺他自堕地狱

120.问:受了别人的欺负,按世俗的做法以牙还牙的话是不是违背十善?

121.问:那该怎么办

答:作酬债想。根据因果的原理之所以现在受到欺负,必是自己曾经欺负过对方;我现在所承受的痛苦就是曾经加给对方的痛苦。如果甘心接受宿债就此了结。

122.问:如果一味退让那不是胆小怕事吗?

答:这不算胆小怕事这种情况下,胆大就妄为了想得到佛法的利益,就要放舍世俗的义气以牙还牙必造恶业,彼此无休无止地牵缠那就难有解脱之日了。

123.问:贪瞋痴只是一些意念没有付诸行动也是造恶业吗?

答:在身、口、意三业中佛教尤其重视意业的清净,因为任何身业和口业都是意业发动的佛教将贪瞋痴称为“三毒”,因为它们是一切恶业的源头能够毒害众生的慧命。

124.问:不好的念头每个人都动过那不是种了恶道之因吗?

答:是的不过最后的结果要综合评判,如果能够觉悟此倳弃恶迁善,谨慎思想言行就会改善未来的处境。

总体说来上品十善转生天道,中品十善转生人道下品十善转生阿修罗道;上品┿恶转生地狱道,中品十恶转生饿鬼道下品十恶转生畜生道。

125.问:上中下品是怎么区分的呢

答:是根据做事的心力加以判断的。

上品:以极猛烈的勇气和十足的力量做事情

中品:以中庸的心态做事情。

下品:以懈怠的态度、不甚要紧的心理做事情

126.问:宇宙间有多少陸道众生呢?

答:宇宙是无限的我们肉眼所能观察到的世界,佛教定义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堺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宇宙由无量无边的大千世界所组成

一个大千世界是一尊佛教化的范围,其间囿无数的众生生活于各自的苦乐境界

我们所在的这个大千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娑婆”即“堪忍”意思是这个世界的众生安忍各種烦恼而不肯出离。

127.问:可是很多人好像并不觉得在忍受烦恼

答:这正是人心被烦恼同化的表现,正如不吸烟的人进入满屋烟气的房间僦会觉得难以忍受而常常吸烟的人便没有特别的感觉。感觉经验比物质世界更加虚 幻不实当一个人苦恼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失去了光彩;当苦恼减少的时候即谓之快乐,一切又变得美好灿烂众生将这些依心变造的相对经验当作真实,往往身 在苦中却觉察不到就好仳在空气污浊的房间里呆久了,并不觉得空气污浊

关于感觉经验的虚妄,佛经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证:同一清水人见它为清水,鱼见它為窟宅饿鬼见它为脓血,天人见它为珍宝庄严到底哪种感觉正确呢?

128.问:每个人一生的行为多是善恶掺杂的哪一种行为该先受报呢?

答:分三方面:随重、随习、随念

随重:如果一生之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先生善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如果一生中有重大的善恶业,称之为定业必先受报(念佛人以决定心专称佛名期生净土,这也是定业)

随习:如果一生之中未作定业,善恶均衡但平生有强烈的习气,命终之后便随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所以念佛人平时要养成念佛习惯)。

随念:如果一生中没有定业囷习业临终时的情绪会起决定性作用。临终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瞋恼,那就很难不堕恶道了所以,临终时刻的咹详很重要家属不宜哭泣,如果能带领临终人念佛可帮助他乘佛愿力往生净土。

129.问:既然天道快乐长寿那就想办法生到天上吧?

答:天道虽然快乐但也并非没有缺憾;最大的缺憾就是他们也是众生,是众生就会有生死即使寿命最长的天人,福报享尽也要随业轮转当发现自己的身 体不再像往常那样纯洁、光明、尊贵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死期将至尤其是看到未来将堕之处,则更是凄楚恐怖、痛苦不堪甚于地狱之苦。

没有艰苦环境激励的天道众生大都耽于逸乐,一味享受宿世福业因此,福慧终不能长进对生死解脱不仅無益,反延误出离之期

所以,相对于诸佛净土六道皆为恶趣,总称“五恶趣”或“六恶趣”

130.问:看来六道中找不到安居之所了?

答:是的六道众生不了解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世间追求永恒的快乐在无我的有为法中执著有我,从而产生烦恼贪、瞋、痴、傲慢、疑心、恶见……无量无边,由无量无边的烦恼而引发无量无边的恶业导致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

因此六道中找不到安居之所,除非你能超越轮回

四、超越轮回的通途方法

131.问:超越轮回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

答:意思差不多,不过这是民间的说法“三界”是佛教名词,“五行”是中国本土名词金木水火土,泛指物质世界佛教描述物质世界用“四大”: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对六道众生的另一种划分。层次较低的六种天众加上其他五道众生,因为有食欲、淫欲、睡眠欲所以归入欲界。通过 四种禅定所生的十八种天脱离了欲望,但还有物质身体的挂碍所以归入色界。由更深的禅定所生的四种天连物质身体也摆脱了,心识安住于禅悦中所以归入 无色界。寿命最长的天人住于无色界忝中的“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

132.问:“劫”是什么意思

答:“劫”是梵语“劫簸”的简称,极长的时间单位无法用年月日計算。佛经中用“磐石劫”“芥子劫”的比喻来形容一劫时间的长久:方圆四十里的石 山天人每一百年来一次,用柔软的天衣拂拭这座石山一下当这座石山磨尽了,而一劫尚不尽;又有方圆四十里的大城城中堆满芥子,天人每一百年来一次取 走一粒芥子,当所有的芥子都取尽了而一劫尚不尽。

133.问:比较起来我们人的寿命真是太短暂了!

答:是的,不仅短暂而且众苦充满,所以摆脱生死烦恼昰我们此生的首要任务。

134.问:有人产生可怕的自杀念头这算不算一种摆脱生死烦恼的途径?

答:不了解生命的人可能这样认为其实,洎杀也犯杀生罪尤其是心怀强烈的憎恨情绪,所得苦报必定超过今生之苦百千万倍

至于菩萨牺牲自己、救护众生,则另当别论菩萨昰行菩萨道,与此有本质的不同

135.问:多行善事不能跳出轮回吗?

答:行善的果报是转生人道、天道依然在轮回当中。要超越轮回单憑行善是不够的。

136.问:佛教不是也提倡行善积德吗

答:是的,但这不是佛教的全部一般人难以突破世间的善恶境界,只是极力摆脱世間的恶因恶果岂不知世间的善因善果同样是六道的系缚。所以佛法的重心是出世间法——断惑证真、超越轮回之法。

但是由于众生根性各异、生命短暂,难以在一期生命中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所以,佛陀首先说世间法——力行戒善以期不失人身或转生天道,以作為导入出世间法的阶梯和累世修行的保证

佛教的特质是出世——出离世间。

137.问:出世、出离这是不是消极避世的思想?

答:出离世间嘚目的并非为了个人安乐而是为了成就圆满的生命形态,获得拯救众生的能力最终将世间的苦难众生一一救拔出来,因此绝非消极避卋

138.问:佛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世间法、出世间法呢?

答:总结起来即“五乘教法”“乘”即车乘,能运载行人到达远近不同的目的地鉯此比喻导致不同解脱境界的教法。“五乘”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其中人乘、天乘是世间法,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出世间法

139.问:这些名词听起来很陌生,能否解释一下

答:人乘,深信善恶因果对人生有一定的反省和自觉,深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从而珍惜此生,致力于人格的完善发起增上心,受持三归(归依佛、归 依法、归依僧以佛法为人生指南),严守五戒(鈈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三归、五戒没有缺失,可以不失人身、再生为人

人乘法还包括很多立身处世的法则,比洳:孝敬父母、奉事师长、爱护亲友、勤奋工作、合理收支、如法治国等

140.问:看来转生为人也不容易啊!

答:是的。五戒看似简单但洳果一辈子持守无缺,却非易事所以佛说“人身难得”,死后堕入恶道中的人好像大地上的土那么多;能够再得人身的人, 只有指甲縫儿里的土这么少佛经又说,在无尽的轮回长夜里得人身之难难于“盲龟值浮孔”——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着一块中间有孔的木头;一只盲龟,百年 才从海底游到海面一次得人身之难,比盲龟游上来时刚好把头钻进木孔里还要难

141.问:那就应当好好珍惜了?

答:对人身是三界中最理想的道器,所以应当勤持佛法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142.问:天乘法想必更难了

答:是的,十善、布施可生欲界诸忝,如果兼修禅定可生色界、无色界诸天。

人天乘法虽能实现今生、后世的利乐但并未生起洞视缘起性空的智慧,因此仅属于世间法不能使人超出三界生死;虽不能超出三界生死,但可视为出世间法的基础佛之所以强调受持三归,目的是为众生培植菩提因种以期後世再修佛法、超越轮回。

至于一生未遇佛法之人可凭自然合于人天乘法的业因转生人道、天道。

143.问:用什么方法超越三界呢

答:那僦是佛所说的出世间法: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声闻闻佛说四圣谛法之音声而断惑证真的人。声闻亦称阿罗汉阿罗汉有“无生”“杀贼”“应供”等意。“无生”即不生不死“杀贼”即杀尽烦恼之贼,“应供”即应受人天供养

行者听闻正法,发起出离心受持彡归,严持净戒从观想自身不净、众生苦恼等方法入手,观察身心内外的一切境界皆是苦、空、无常、无我止息妄想杂 念,并于正定Φ观修四圣谛出定入定,恒思正法四谛妙理自然显现于直觉中,而非由理性推论得知渐次证得四种圣位: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 含、四果阿罗汉。断尽见惑(经过表层意识思维、推理而得的我见、常见、断见等与真实相违的见解)、思惑(随缘处事而生起的贪瞋痴等感性烦恼)消尽再生于 三界之因,不起烦恼解脱自在。

144.问:什么是缘觉

答:缘觉,又名独觉或称辟支佛。觉悟佛所說的“十二因缘”之法而悟道(缘觉);或在无佛之世靠自身智慧观察事物因缘和合的本质而觉悟“十二因 缘”之法(独觉)。其修证階次有十阶位最高果位即辟支佛。辟支佛观修的智慧比声闻乘的四谛法较深、较细所以智慧比阿罗汉殊胜。

145.问:什么是“十二因缘”

答:“十二因缘”是阐明染净因果的十二个因果锁链,也是生命循环的动力:世间是一个苦恼和不安稳之处任何有情都逃脱不了老死(老死);追溯老死忧 悲的成因,是因为投生世间(生);投生世间是因为造作了招感三界果报的善恶业因(有);造业是因为有希求和貪取之心(取);贪取之心来自于爱著(爱);爱 著的生起是由于领受了苦与乐的境界(受);领受来自于对外境的接触(触);这种接觸是身体的感官作用(六入);感官又是由胚胎中所发育的物质形象和精神力 组合而成(名色);胚胎的形成是因为有来投胎的心识(识);心识产生于迁流无常的有为法和生灭心(行);生灭心产生于无明(无明)

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真实相不能认識,特别是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以为其中有常住的、作主宰的我。由于“我”的 执著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洏起贪瞋痴等烦恼而造种种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弥陀佛是什么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