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世界前列,但为什么又说我国的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很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填表绘图题
&排&&序&&方&&式&&
使用次数:30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试卷及答案4.doc
2007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爱一滴水就是爱全世界”。图1所表示我们平时的各种生活习惯,能起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做法的是 ( &&&)
A.过量使用清洁剂 &&&&&B.水龙头漏水&&&&&
&C.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D.长流水解冻食物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338');">&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12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doc
读“我国南部沿海区域”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我国海洋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产业难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B.海盐生产及海洋油气开采等传统海洋产业增量不足
C.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属于新型海洋产业
D.每年5月16日南海开始两个半月的休渔期,利于促进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20.关于我国南部沿海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岩岛位于海南岛的西南方向
B.南海是东亚通往东南亚、大洋洲、非洲以及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
C.三沙市的成立,既维护了主权,又加强了海洋管理与保护
D.南海诸岛周边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交通,战略价值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73');">&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38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 系统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及答案.doc
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B.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39');">&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31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 系统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及答案.doc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  )
A.土地&&&&& &B.森林 &&&&&&C.煤炭 &&&&&&D.石油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37');">&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18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 系统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及答案.doc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 &B.铁 &&&&&&&&C.石油&&&&&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36');">&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6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 系统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及答案.doc
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 &&B.铁矿石 &&&&&&&C.煤炭 &&&&&&D.石油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35');">&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42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 系统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及答案.doc
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阳光、土地、水、大气
B.森林、天然气、铀矿、阳光
C.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D.石油、水、煤炭、天然气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34');">&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11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 系统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及答案.doc
可再生资源有(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天然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33');">&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11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 系统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及答案.doc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天然气&&&&&
&③核能&&&&&
&⑤地热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32');">&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19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 系统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及答案.doc
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
A.利用风力发电
B.利用石油生产化学纤维
C.利用耕地生产粮食
D.利用钢铁制造机器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31');">&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34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 系统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及答案.doc
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29');">&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11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 系统复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习题及答案.doc
读漫画,炭火烧烤破坏的主要资源是(  )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25');">&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读图16青岛地形图、图17青岛某山地植被分布图,完成33—35题。
33.由图16可知,青岛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平原、高原&&&& &&&&&& B.平原、丘陵&&&& &&&&&& C.山地、盆地&&&& &&&&&& D.平原、盆地
34.图17中,山麓植被类型主要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5.导致山体南北两侧植被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水热&&&& &&&&& &&&&&& B.气压&&&& &&&&&& &&&&&& C.土壤&&&&&
&&&& &&&&&& D.坡度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14');">&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33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读图14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29—30题。
29.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A.石油 &&&&&& &&&&&& B.水&&&&&&&&&&
&&&& D.煤炭
30.图14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 &&&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
D.人均占有量多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112');">&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14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读西北部分地区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铁路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分析其种植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
(3)西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资源调配工程是 ________,说出该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4)2010年喀什称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与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其独特的优势是      ________(填字母).
A.工农业发达& &&&B.发展边境贸易& &&&&C.劳动力充足& &&&D.科技力量雄厚.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077');">&
题型:综合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2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
1990 - 2010 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项)
&( l ) 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多造成的, 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据材料分析该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
&( 2 )材料一涉及的新能源中,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均丰富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
( 3 )读材料一,说出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 4 )作为中学生,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为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哪些事情?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056');">&
题型:综合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5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初三复习题及答案.doc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
(1)甲图中,A、B两省所在的地形区是   &&&&  。
(2)读乙图可知,西双版纳的经济支柱产业是  &&&&
&&。该自治州植物种类繁多,被称为“植物王国”,其成因是
  &&&&   &&&& &。
(3)由丙图可知,攀枝花产值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简述攀枝花发展该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请你谈谈去西双版纳旅游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7013');">&
题型:综合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27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下表是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和人均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据此完成19~20题。
19.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少&&&&&&&&&&&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多
20. 针对这一国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出行时,尽量乘坐私家车&&&&& & &&&&
B.外出就餐时,多使用一次性碗筷
C.洗手后,及时关紧水龙头&&&&&&&&&&&
D.购物时,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6980');">&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10
入库时间:
来源: 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读图19,完成38-40题。
&38. 山东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说,其中的“水”①和“山”②分别是(&& )
A. 京杭运河、崂山&&&&& &&&&&& &&&&&&
B. 黄河、泰山
C. 渤海、太行山& &&&&&& &&&&&&
D. 黄海、千佛山
&39. B地理事物是(&& )
A. 兖州煤矿& &&&&&& &&&&&&&
B. 招远金矿&&&&&&&&
C. 胜利油田& &&&&&&&&&&&
D. 莱芜铁矿
&40. 每年夏季,山东沿海海域采取休渔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 增加渔业收入& &&&&&&
&B. 保证捕捞安全&&&& C.
保护渔业资源 &&&&&D.
降低海水污染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6909');">&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使用次数:21
入库时间:
2016年专项练习及答案8.doc
青藏地区丰富洁净的能源指的是(&& &)
  A.铀矿、石油&&&&&&
&B.地热、太阳能&
 &  C.煤、水能&&&&&
&D.水能、天然气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116794');">&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 问题详情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总量上看,我国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总量上看,我国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B.从人均量看,我国自然资源也很充足,所以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C.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大,但是种类少D.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不足,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缺乏的国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水泥B.风景C.阳光D.空气2下列有关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低,周围被高山环绕B.地势高,空气稀薄C.多云雾、阴雨天气D.地处非季风区3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生物资源D.森林资源4据有关研究机构称:地球上的石油仅有几十年的开采”,煤炭开采时间稍长,但也不过二三百年的”。请你出出主意,一旦煤炭、石油等能源没有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提示:可搜集新能源开发方面的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考试作文】考场作文资料包:资源_考试作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贴子:
【考试作文】考场作文资料包:资源
中考满分作文?看这位同学30天如何从差生变成优等生的亲身经历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仓满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包拯  2.钓而不网、 弋不射宿。 ——孙 子  3.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 借用了它。  —— 1979年,联合国颁布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有一句名言  4.地利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 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司马光《资治通鉴》  (二)妙语集锦  5.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6.谁道群生性命微,一样骨肉一样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唐 (白居易)  7.人类若不能与其他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8.天空是小鸟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  9.近水不可枉用水,近山不可枉烧柴。 ――汉族谚语  10.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11.取之思尽、用之思绝,珍惜我们有限的资源。 —— 公益广告  事例类  *数据*  从自然资源总量讲,我国许多种自然资源的总量都在世界前列,称得上是地大物博的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是很少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占有量却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森林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5;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相当世界人均值的3/5……而且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多,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会继续下降。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性因素。我国的资源还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例如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耕地资源却南方少、北方多,很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点拨]我国一方面自诩为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有量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分配不均匀,和浪费的现象严重存在,于是,我们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  [适用话题]此素材可适用于“节能降耗”、“合理开发资源”、或“可持续发展”等上面。  *历史事件*  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平台陷入熊熊火海之中,原油以每天4080吨的流量向海面喷射。后来在伊斯托克井800米以外海域抢打两眼引油副井,分别于9月中、10月初钻成,减轻了主井压力,喷势才稍减。直到日井喷才完全停止,历时296天,其流失原油45.36万吨,以世界海上最大井喷事故载入史册,这次井喷造成10毫米厚的原油顺潮北流,涌向墨西哥和美国海岸。黑油带长480公里,宽40公里,覆盖1.9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  日早晨,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组反应堆突然发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时的100倍。核事故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使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  原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胜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汉堡也有3/4的树木面临死亡。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雾都之痛——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气污染事件  与1952年的状况相比,今天的伦敦是一座洁净的城市。那时候,伦敦有燃煤发电厂,离市中心不远处有许多工厂。大多数住家用烧煤来取暖,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车拉着一节节列车进首都。对小汽车和卡车产生的废气几乎没有控制措施。从所有上述的这些污染源产生的碳、硫化合物和其他化学烟雾,充斥在空气中。在多雾的天气条件下,化合物与雾混合,会产生污染严重的“烟雾”覆盖层。这就是日发生的事情,当时大片雾云降临伦敦。  雾云在城市上空悬浮了5天,逐步变得更脏和更有毒。伦敦市中心空气中的烟雾量几乎增强了10倍。烟雾使数千受害者患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最后,到12月10日烟雾散去时,估计已有4000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年长者,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阿斯旺大坝  阿斯旺大坝是修建在埃及南部荒漠地区横跨尼罗河的高坝,1970年建成,耗资约15亿美元。水坝体积相当于世界最大的胡夫大金字塔的17倍,迄今仍是世界七大水坝之一。按照初衷,高坝截流后形成的水库可用于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养鱼,应该是一项综合效益显著的工程。为了修建这一工程,埃及政府不惜巨资。竣工20多年来,阿斯旺高坝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的广泛争议。一方面,它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养殖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大坝使埃及的母亲河(埃及的主要城市几乎都位于尼罗河沿岸)——尼罗河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带来了一系列难以应付的严重问题,甚至对全国的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构成了威胁。大坝建成后很快”发现”,由于阿斯旺高坝处于蒸发异常强烈的荒漠地区,大坝蓄水后宽阔的水面造成水资源因蒸发而大量浪费,纳赛尔水库的水位下降,不仅影响了发电,也减少了灌溉面积,使得大坝的经济效益迅速下降。而大坝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尤其深远:历史上,尼罗河水每年泛滥带出的淤泥为沿岸土地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肥料。阿斯旺大坝建成后,下游的洪水灾害的确是减少了,但这些肥沃的淤泥也失去了惠泽两岸的机会,造成了下游农作物大面积歉收;由于夹带大量有机物的泥沙在大坝前沉淀下来,河口水质养分降低,在尼罗河汇入地中海处形成的著名的河口鱼场严重退化,渔业捕获量大幅下降;此外,大坝还造成了上游的水涝和下游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尼罗河中多种传统的名贵洄游鱼类更是遭到灭顶之灾。综合看来,大坝工程对农业产生的效益已是负值,对生态环境和物种的影响更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点拨]人类文明的进步更多还是体现在大型工程上,因此工程“生产”出来的自作聪明影响就更大。以兴利除弊为目的的巨大工程,如果不讲科学,就会利弊并存,甚至弊大于利。如同有人搬起石头搞建设,这块石头放不好就会砸在自己脚上。  [适用话题]此素材可用于“和谐相处”“合理开发”等话题。  *社科知识*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意义  “可持续发展”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 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会因为资源的枯竭或者对生活环境的毁灭性破坏而让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或者倒退。  [点拨]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书来那个比较多,但是处于一种盲目和无节制的开发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的提出,从理论上为我们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指引。  [适用话题]此素材可用于“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资源”“社会和谐发展”等话题。  *社会万象*  一次性筷子消费  我国已经成为一次性筷子生产大国。早在2001年,我国筷子生产企业就达到3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6万人左右。据有关资料表明,自2000年以来,我国一次性筷子年出口量一直在14万吨至16.4万吨之间,出口值在1.2亿美元至1.6亿美元之间。其中,每年向日、韩出口的一次性筷子就达150亿双以上。  日本有居世界前列、高达69%的森林覆盖率,但每年消耗的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而且他们还把用过的筷子回收制成纸浆。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却”吝啬”到全靠进口解决一次性筷子生产的程度;而森林资源紧缺(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排世界第121位)的国家,却大量砍伐林木生产一次性筷子换取外汇,这实在值得反思。日本用一次性的筷子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他们用的是边角料,而现在中国的一次性筷子的制造是大批量地生产,用的木材。这样一来说来,前面的方法是综合利用,后边的方式是造成浪费。  [点拨] 中国大量生产方便筷子是对环境的践踏,对自然的不尊重.是急功近利的体现.我们的方便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损害上的。  [适用话题]此素材可适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或急功近利”等话题。
二、运用指导:  1.素材点拨:  以上材料以翔实的调查、具体的数据、生动的事例,全面揭示了我们的环境恶化的问题及成因,深入探讨了让我们把“绿色还给”的方式方法,在针对环保难点、探讨环境问题的热点、研究改善环境上可以很好地使用。  “环保”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可以写人们在开发建设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可以写人们对自然的关心爱护,也可以议论自然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写这个话题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太空泛,欠具体。所以一定切入点一定要小,以点带面,来反映主题。  2.素材适用:  可以适用于“和谐相处”“可再生资源”“批判急功近利”等话题。  3.真题展示:  A.树,与人类相生相伴,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就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你以“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三、运用示例:  1.文题示例:  《人与自然》《动物搬迁记》《别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沙漠一日游》《绿色的堕落》《失落的绿色》  2.优秀语段示例:  ①我是一只小鸟 / 森林中是否有我停栖的枝头? / 我是一条小鱼 / 潺潺的河流中是否有我游动的空间? / 我是一棵小树 / 茂密的森林是否是我最终的目的? / 我是一滴水滴 / 无际的海洋是否是我最终的归宿?  如果…… / 小鸟没有森林 / 是否可以飞上蓝天? / 如果…… / 小鱼没有呼吸 / 是否可以穿梭水中? / 如果…… / 小树没有阳光 / 是否可以茁壮成长? / 如果…… / 水滴没有伙伴 / 是否可以汇聚成洋?  ②每当叮咚的泉水淙淙点击我心灵的键盘时,便展现出了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心灵的牧场,充满生机的景象;大自然,则更应用活泼的甘泉来滋养。  ③曾经的大自然是那么温和,亲切,如今她却风度不再了。她憎恶没有良知的人类,无情的人类,如此肆无忌惮地杀戮野生动物,砍伐“空气清洁工”森林……大自然流泪了,她忍不住自己的伤感,哭了,眼泪足以使世界变成一个没有边际的太平洋。然而,大自然强忍住了自己的情绪,等待着人类意识的苏醒,等待着有朝一日人类能够感悟大自然。  ④向往那“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碧波蓝天,却不禁在“黑云压城城欲摧”中迷失了自我。碧波蓝天,被黑云无情地取代了。谁愿看到一望无垠的绿色被一群树桩代替,谁愿呛人的毒气取代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谁愿嘈杂的机械声取代动人的天籁之音呢?谁愿漂着泡沫的湖水压抑山泉动人的音符呢?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好事物太多了,人类不知感恩,却恩将仇报,可悲,可叹,可怜!  3.例作品析:  树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记得自己是生活在一篇大大的森林里的。那片森林很大很大,以至于那时挂在妈妈身上的我都看不见森林的尽头。直到有一天,一阵大风把我刮走了,大风带着我飞了好久,可我依然看不见森林的尽头。我所看见的依然是绿的树,绿的草,蓝色的天。当大风停下的时候,我掉到了一片树的中间。它们又高又大,而且很热情。离开妈妈的第一天,我很快活地和小草聊天,听大树讲故事,自由极了。可是不久,我就想家了,想妈妈,想姐姐。大树安慰我说:“不管是谁,都会有离开母亲的那一天,好好地活着就是对妈妈最好的报答。”于是,我坚强、我奋斗、我成长。  终于,我一天比一天长大。可是,有一件事奇怪,那就是森林好像一天比一天小了。尽管我想这不可能,但我的确是这样感受到了,而且还经常会听见轰轰的响声。突然有一天,我身旁的大树倒了, 被那种叫“人类”的动物砍倒的。大树死的时候,我的泪水从幽暗的根底缓缓上升,却流不出来。我听见大树说:“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好好地活着,替你妈妈、替我把生命延续下去……”那时候,我伤心,我恨,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动,不能救大树,恨人类为什么这么狠,这样狠心地杀害一个生命……我发誓,一定要好好地活,为那些死了的树而活。于是,我不断地吸收,不断地长大。猛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竟看见了这个森林的边缘。那儿辽阔而空虚,那儿满是沉默的树桩。  一个月后的一天。一觉醒来,突然发觉身上很痛,像有什么东西在我的皮肤。我低头,天啊!那种叫“人类”的动物,不知拿什么在锯我,好痛。难道我也要死了吗?像其他树一样吗?不!我要活下去。  可是,我的身体越来越疼,像要折断了似的。我的血液开始向下流,叶子因剧痛而开始凋落,树皮也从伤口炸开。我想,我快要死了,尽管不愿意,但这是事实。于是我大喊:“朋友们,好好地活,替我们大家一起活下去。替我继续……”  终于,我失了痛的感觉,失了选择的权利。我知道,我该和这个世界再见了,该和这片曾经美丽的森林再见了。抬起头,我想最后再看这森林一眼。恍惚中,似乎还看见了伐木者头盔上的几个字句——××木材公司。  一秒钟以后,我倒下了。在倒下的时候,我做了一个选择,我选择了倒下的方向,朝着那个人,倒过去!  于是,一声惨叫,划破了森林上空,但那不是我的。  【点评】  《树》以第一人称写了人类的乱砍滥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我”对这一切的痛惜,等厄运降临在“我”头上时,“我”仍在惊恐中带着善良的希望,希望其他的树能好好活。文章的结尾发人深思,形象地告诉人们,人类破坏自然的同时就是伤害自己。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保护自然资源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