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拿破仑和希特勒和拿破仑谁厉害都说,日本不可能战胜中国

为何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认为入侵中国是愚蠢行为
我的图书馆
为何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认为入侵中国是愚蠢行为
拿破仑被誉为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将欧洲搅的天翻地覆,最终加冕为皇帝,可惜滑铁卢战败之后拿破仑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岛,拿破仑在这个岛上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而这中间关于他对中国的评价一直流传着。1810年,生活在岛上的拿破仑看见了东印度公司船停泊着,船上有几百名从中国广州贩卖来的苦役,这些人将被卖在岛上当建筑工人。拿破仑了解到这件事情后宴请了英国的海军军官巴塞尔·贺尔舰长,对舰长指着这些中国人说:'你看,这些人很善良。他们有才能、智慧和自尊心,决不会长期像这样受英国人或其他任何西方人奴役。'拿破仑可以说是很了解中国人,聪明勤劳的中国人怎么可能愿意长期被人奴役。 1793年,英国史团访问中国,要求中国的乾隆皇帝大开海关交易的大门,遭到了乾隆的拒绝,英国人还是不死心。1816年,英国再次派遣阿美士德来到中国,当时的嘉庆皇帝接见了英国使者,结果因为跪拜礼的问题被开关的事情谈翻船了,后来这个阿美士德叫嚣着迟早有有一天要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来果然英国做到了。拿破仑在同阿美士德的交谈中听闻他如此嚣张对中国不屑一顾的如此说道,拿破仑同样对阿美士德轻蔑的说道:'要同这个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还补充说:'即使一开始你们能够成功,但是中国人终究会战胜你们。' 阿美士德继续对拿破仑反驳道:'中国是泥足巨人,很软弱。'拿破仑对此以为然的说:'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很快,拿破仑将中国比喻成为一头睡眠的狮子的比喻在世界流传了起来一直流传到今天。多年后,又出现了一个将欧洲乃至世界搅的天翻地覆的人,同样也对中国持以仰慕的姿态,也深信入侵中国是件愚蠢的行为,不断告诫他的盟友不要入侵中国,可是蠢猪一样的盟友痴心妄想的想要征服中国,最后以失败告终,可是其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责。这个人就是希特勒,他是继拿破仑之后第二个将欧洲乃至世界搅乱的人,虽然希特勒的历史结论不好,但是他在对中国一直是尊敬的。在二战中,希特勒和意大利及日本组成了协约国,共同瓜分世界。意大利在非洲战场,希特勒的德国在欧洲战场,日本在亚洲战场,世界陷入二战。在日本入侵中国的时候希特勒告诫日本不要入侵中国,可是日本不听,在中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侵占了中国大部分领土,最终还是失败了。希特勒为什么会认为日本不可能战胜中国呢? 因为中国在世界屹立五千年不倒,足以显示其民族的优越性。更为主要的是希特勒希望日本能和他一起夹击英美,日本一心想着灭亡中国,当然不肯听希特勒的劝告。当然,协约国犯下的罪行不容辩解,但是拿破仑和希特勒对中国如此高的评价足以显示中国的国际地位,绝不容小觑。那些妄图侵占中国的国家如果不听前人的告诫,势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当前位置: >>
2010年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中国在世界上, 并不能称为军事强国,因为中国的工业是重污染,技术低的工业,
工业水平就是国家的军事实力。
如果没有核武器, 中国军力在世界排名24位,这是美国蓝德公司的白皮书所说,我认为是中肯的。
中印关系,虽然,印度频频挑衅,但可能中国不会采取过硬手段,从我目前表面新闻来看,中国对日本强硬,对南海和印度态度暂时回避。可能主要不想同时面对多方压力。
中美俄, 是当今天世界唯一的几个大国, 美国为了能在世界上有绝对的话事权,
从没人放弃分裂俄中,苏联的解体入是美国战略的胜利,而且现在进一频在肢解俄,
同时也在肢解中国。中国深陷分裂的阴影中。
其实,这是必然的, 世界上只有几个有足够能力对抗美的国家,
国家之时的关系, 很复杂, 肢解和孤立,每天都在进行, 春秋战国,秦统一前的中国,各国斗争的故事,很能说明今天的国际形势。
2000年的历史,
有1600都是占据第一强盛的国家,如果中国是统一的,能横扫任何来犯之敌,
汉击匈奴, 明代几乎把蒙古打灭族,新中国的援朝,
蒙和满入主中原都是因为中原没有统一的政权了,并不是汉无能,同时日本侵华也是一样,中国内斗外斗一样厉害, 抗日为什么打这么久,还有一部份原因是因为耗在内斗上了,
说的离题了,
今天因为一个台湾人谈到历史和政治,我很激动,我很生气,为什么大陆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而在他们眼里似乎是落后的表现。难道现代国家,就不提倡热爱国家了吗?
那这个国家离灭亡不远了,
军力排名:美、俄、中
1、美国:
战略核力量:(单项排名:第一)实力计在海、空军内。主要装备有:432枚潜射弹道导弹,配置于18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中(&俄亥俄&级SSBN-734型10艘,每艘携24枚&三叉戟&D-5导弹,SSBN-726型8艘,每艘携24枚&三叉戟&C-5导弹);洲际弹道导弹580枚,其中&民兵&Ⅲ型530枚,&和平维持者&50枚;战略轰炸机174架,其中B-1B型95架、B-52H型66架、B-2A型13架。
陆军:(单项排名:第三)美国陆军兵力49万人。编有3个集团军司令部、4个军部、10个作战师(2个装甲师、4个机械化师、2个轻步兵师、1个空中突击师、1个空降师)、5个航空旅、3个装甲骑兵团、6个炮兵旅、9个&爱国者&和2个&复仇者&防空导弹营、3个独立步兵/空降兵营。
主要装备:主战坦克M-60A3、M-1A1和M-1A2型等共7836辆;
轻型坦克M-551型131辆;
装甲侦察车&狐狸&113辆;
步兵战车M-2和M-3型,共6720辆;
装甲输送车M-113型18200辆;
各类火炮7428门,其中277毫米多管火箭炮734门;
反坦克导弹:&陶&和&龙&式,共32857具;
高炮329门,其中20毫米&火神&式118门;
防空导弹&复仇者&式660部,&爱国者&式474部;
各型飞机264架,直升机约5002架,其中武装直升机1460架;
两栖舰艇161艘。
海军:(单项排名:第一)
海军是美国第一大军种,共57万人(包括海军陆战队17万人)。编有5个舰队,即第2舰队(大西洋)、第3舰队(太平洋)、第5舰队(波斯湾、红海)、第6舰队(地中海)、第7舰队(西太平洋)。还设有海军运输司令部。
主要装备:潜艇95艘,其中战略潜艇18艘、战术潜艇75艘、其他用途2艘;
主要水面舰只143艘,其中航空母舰12艘、导弹巡洋舰30艘、导弹驱逐舰57艘、导弹护卫舰44艘;
另有巡逻舰艇20艘、扫雷舰艇25艘、两栖舰艇252艘、支援及杂务舰船93艘(其中中途补给舰40艘)。军事运输司令部辖船只123艘。
海军航空兵:编有12个舰载机联队。装备飞机2732架,其中作战飞机1598架;直升机1361架,其中反潜直升机321架、攻击直升机180架。
海军陆战队:17.3万人。编有3个陆战队师、3个勤务支援大队、1个安全保密部队营、1个警卫营。主要装备:主战坦克403辆、轻装甲车590辆、两栖装甲车1258辆、火炮857门、反坦克导弹3225具、火箭筒3142具。航空兵编有3个联队,装备各型飞机约1000架,其中直升机约560架。
长期以来,航空母舰一直是美国对外军事扩张,推行其全球战略的得力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依靠航空母舰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制海权,并由此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从此,航母就成了美国海军的宠儿。在战后半个多世纪里,美国海军先后建造了6个级别的航空母舰,冷战结束时,美国海军共有15艘航母,年期间,参加过海湾战争的&中途岛&号(CV-41)、&突击者&号(CV-61)、&萨拉托加&号(CV-60)和&美国&(CV-66)号航母相继退役,&福莱斯特&号(CV-59)也于1993年从美国海军的编制序列中消失,日,服役39年的福莱斯特级&独立&号(CV-62)也光荣退役。在此期间,又有三艘新的尼米兹级航母服役,这样,现在共有2个级别的12艘航母在美军服役。见下表:
级别名称编号服役时间动力方式
1小鹰级小鹰号CV-631961年常规动力
2星座号CV-641961年常规动力
4约翰肯尼迪号(预备役)CV-671967年常规动力
3企业级企业号CV-651961年核动力
5尼米兹级尼米兹号CVN-671975年核动力
6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号CVN-691977年核动力
7卡尔文森号CVN-701982年核动力
8西奥多罗斯福号CVN-711986年核动力
9亚伯拉罕林肯号CVN-721989年核动力
10乔治华盛顿号CVN-731992年核动力
11约翰C斯坦尼斯号CVN-741995年核动力
12哈里杜鲁门号CVN-751998年核动力
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目前处于更新换代阶段,40~60年代建造的航母到2000年都将退役,2008年以后“尼米兹”级也将停止建造。为填补退役航母造成的空缺,2007年前仍将继续建造“尼米兹”级航母,而且将该级航母的建造数量由原来的8艘扩展为10艘。待“尼米兹”级第10艘CVN77服役后,其它级别的航母将全部退役。
美国航空母舰舰载机联队的编成情况
1~2个战斗机中队各10~14架F-14A/B/D
2~3个战斗/攻击机中队各12架F/A-18C/D
1个预警机中队4架E-2C
1个战术电子战飞机中队4架EA-6B
1个直升机中队4架SH-60F、2架HH-60H
1个舰队航空侦察机中队3架ES-3A
1个海上控制机中队8架S-3B
1个舰队后勤支援飞机中队2架C2-A
根据美国海军的《2001年的兵力规模和结构》中提出的方案,1997财年,海军舰艇由90年代初期的540多艘缩减到357艘,到2000年缩减到340艘,海军年度军费由80年代的1100亿美元降低到约740亿美元。与1988年相比,2000年兵力结构的削减比例分别为:舰艇总数43%~47%,海军人数24%,水面作战舰艇43%,作战支援舰船47%,攻击型核潜艇47%,弹道导弹核潜艇41%,两栖舰船33%,航空母舰14%,航空联队26%。根据兵力结构调整的这些大方向,在舰种方面将有更具体的调整。到2000年,美国海军兵力结构为:航空母舰12艘(现役11艘,预备役1艘),水面舰艇110~126艘,两栖舰船40艘,反水雷战舰艇20艘,战略导弹潜艇14艘,攻击型核潜艇45~55艘。
空军:(第一)
美国空军现役兵力38.26万人。编有空中作战司令部和空中机动司令部。空中作战司令部辖5个航空队(其中1个为洲际弹道导弹航空队)、23个飞行联队;空中机动司令部辖2个航空队、13个飞行联队。
主要装备:远程轰炸机175架,其中B-52H型67架、B-2A型13架、B-1B型95架;
侦察机57架,其中U-2R/S型31架、SR-71型3架;
指挥所机52架,其中E-3B/C型32架、EC-135型16架;
战术飞机2674架,其中F-15型707架、F-16型1503架、EF-111A型37架、F-117型53架、A-10A型233架、OA-10A型134架、EC-18型先进测距飞机4架、E-8C型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飞机3架;
运输机846架;
加油机607架;
教练机1225架;
直升机220架.
第二:俄罗斯
战略核力量:(单项排名:第二)
曾经的核大国,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洲际导弹和美国的性能差不多,但数量较少
陆军:(单项排名:第二)
俄曾经拥有历史上最为强大的陆军力量,现在缩减了很多。坦克从高峰时的5万余辆,减少到目前的一万辆左右,但可以认定剩下的都是T-72以上级别的型号(T-64B等视同)。俄在过去一直奉行大规模装甲战的战略,其打大规模陆战的经验和方案无疑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很多人嘲笑俄在车臣战争时期的低下表现,但一经研究就可以发现,那是俄国人把大规模陆战形式错用到城市巷战的结果,并不代表俄罗斯军队在集团作战中也会是那样的。直观比较中、俄装甲力量,中国目前的主战坦克属T-55水平,虽然多加改进,但战力上升有限。很多人可能会跳出来拿所谓59D的火炮威力和上升了的防护力做反驳,但凭什么说加装反应装甲的59能够挡住T-72的攻击,加了反应装甲的72却挡不住59的呢?还有59那几乎不存在的火控系统怎么说?俄国的穿甲弹和炮射导弹都不是1990年的伊拉克拥有的,不要被美国人的刻意贬低产生太多的误解。
空军:(单项排名:第二)
总共空军战机约达5,200架,第一线战机,目前约有2,900架包括500架MiG-23、MiG-25的110架、MiG-29的450架、SU-27有150和若干架SU-30战机均属空优战机,对地攻击机以MiG-27的600架、SU-17及SU-20有300架、SU-24有480架、SU-25有340架。第二线本土防卫战机也约有2,000架。
海军:(单项排名:第二)
以巡洋舰为主、辅以大型航空母舰的水面作战部队,核潜艇数量多,称为全球挑战海军.但由于经济影响,军方已经不能够供养很多海军舰艇,使得俄罗斯海军大打折扣。
第三:中国、德国
机密,各国猜测不一,保密工作做得好
综合国力:美、日、德、中
1.美国
年底美国仍将以世界第一的国民生产总值,黄金储备,教育力量,科技力量,军事力量(尤其是军费开支),全球 500强企业数量,综合国力和世界第一大货币美元(与欧元影响力相当)等稳坐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宝座。美国受世界经济大繁荣和本国各项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的带动,必将逐步走出次贷危机,重新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预测美国全年经济增速约为2.6%.
世界第二且仍占世界较大比重的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的外汇储备量,世界第四的对外贸易额,处于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先进的教育实力,世界第七的军事力量和世界前五的军事潜能。日本几乎所有的优势都直接表现在经济上和以经济为支撑的科技上,所以一旦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下降,综合国力的排名就会大幅下滑。
凭借着欧元对美元的微量升值和一定的经济增长,多年的世界出口冠军和保持巨额贸易出超,2016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位居世界第三,对外贸易额也有望(超越美国,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随着法国影响力的略有下降,作为欧盟经济实力最强国,德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必定会在全世界日益突显。教育一直领先于世界,哺育了康德、贝多芬、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等世界级伟人。
2009年起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引擎。2011年底军事力量世界第二,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内市场规模世界第三,科技力量世界第二(航空航天科技,军工科技,核科技,电子信息科技等核心领域世界第二,船舶科技世界第一),占全球商业500强比重世界第二(紧次于美国),人口世界第一,高等院校在校生总数世界第一(3000万人以上),世界第一金牌数(体育超级大国地位的象征)。吞吐量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国拥有五座以上:上海,香港,广州,深圳,青岛,天津等。经济上与欧盟,美国形成世界经济大三角;军事上与美国,俄罗斯形成世界军事大三角,超级大国地位显现。但由于那时中国仅处于中等发展中国家高级阶段且欧盟和美国优势较大,所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甚至超越欧盟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实体,还有一段路要走。
中国的内部发展问题:通货膨胀率很高;财政赤字问题和国债问题也有一定的压力;黄金储备量在世界大国中排名靠后(与欧盟各国黄金储备总和及美国黄金储备相差悬殊);资源科技和能源科技的发展速度低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增速;人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会使中国百姓在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高速攀升是俄罗斯经济高速增涨的重要基础。2008年第一季度外贸额为16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8%;外贸顺差为5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莫斯科已成为欧洲房地产商在欧洲的首选投资地。2012年底前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将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贸易出口额将上升到世界第五位。
中印巴关系:
俩字--利益。都有各自的算盘,只是阿三仗着美国想称霸南亚,而巴基斯坦又不想任人宰割,中国也不能失去马六甲-印度洋这个重要航道,所以中巴联合对抗印度。
中美朝伊:
就俩字--利益。只不过不同的是,政治和战略利益。重要的是伊朗是中国唯一在中东的石油供应国,够重要的吧?
中美俄欧:
还是俩字--利益。战略合作伙伴和大国经济、军力竞争,有利益也有摩擦,美国从来都是得谁宰谁,但的确有那能力。
2010年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军事实力排名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一种理解是这样的:排名靠前的国家能够打败排名靠后的国家。但是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即排名靠后的国家,在事实上击败了排名靠前的国家。这使得排名失去了意义(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举不胜举)。
此外两个国家发生战争,还要涉及到战争程度的大小是局部战争还是全面战争。比如美国对越南战争似乎是失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打不过越南,而是美国没有动员一切力量,而越南似乎动用了超过本国更多的资源。而如果要去比较中国和美国在战争的结果,似乎可以这样理解:由于美国存在的武器装备优势,发生小规模局部战争,而战争又在较短时间内结束,即中国没有来得及动员全部力量。但是如果美国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战争,战争的选择场地是在中国周边或者中国境内,中国有足够能力和时间动员全部力量,即便美国投入所有力量(除核武器外)也无法战胜中国。
还有战争场地的选择。可以拿以色列和中国进行比较,显然中国的综合实力要强国以色列无数倍,两国甚至没有比较的价值。但是战争如果在以色列境内,我想中国的空军和海军都无法靠近以色列,以色列到中国的任何势力也将有去无回。那如果战争在距离两个国家的中间位置,似乎以色列的投送能力还要强于中国。
所以战争规模和地缘特点似乎是战争中具有非常重要甚至决定的因素。
第一档次:强大海权支撑强大陆权――美国
由于美国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海洋势力,控制了世界大半以上的水域,即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入侵美国大陆,发动一场局部战争或者大规模的全面战争。相反美国凭借海上的霸权,可以轻易将军事力量投送到欧亚大陆边缘地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海洋是美国的延伸国土,美国和任何一个沿海国家都是邻国。在战争中,即占据了地利优势。按照这样的思维,美国侵入中国大陆虽然可以做到,但代价是巨大的。同样中国想侵入美国海洋势力范围,代价也是巨大的。
总结:美国本土是安全的,然而美国把海洋当做自己的延伸国土,从而要遭遇到更大的挑战,因此美国又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国家。
第二档次:强大陆权支撑强大海权――俄国和中国
即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根本灭亡俄国和中国。比如拿破仑和希特勒在莫斯科遭遇的失败,以及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
由于任何国家不敢妄自发动对这两国的战争,因此这两个国家不会局限于保卫自己的陆地领土,而会大力发展海洋力量,还会把陆权影响扩展到更广阔的区域――以至于这个区域被称作后院――如中亚国家或者中南半岛国家。
还这种日渐发展的海洋力量,必然会和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海洋势力和以英日为代表的局部海洋势力接触,因此这种力量的比较是极其重要的。既然美国是全球海洋势力,俄国和中国想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俄国和中国的海军实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和英日的海军做到平起平坐的份上。但是俄国和中国可以借助陆权力量来支持海洋上的战争,以至于能够取得对英日的海洋优势。当然我们得看到俄国和中国的海军对英国或者日本的海军完全不具备绝对优势,俄国和中国的海军遭遇日本的两次失败足以证明。
第三档次:海权国家――英国和日本
即在海洋上,这两个国家是不会轻易被战胜的。比如英国海军自建立之后,就很少遭遇到失败,一再抵御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可能入侵或者事实入侵。而日本两次战胜中国和俄国,甚至突袭美国成功,也能够说明这些完全海岛国家,所具备的海洋优势。只是由于英国和日本所具备的资源,相距美国差距太大,所以无法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但是在海洋上,英国和日本不会惧怕俄国和中国,更没有理由看重德国和法国的海军。
英国和日本相对于德国和法国,他们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海洋优势轻易的投送军事力量。尽管现在德国和法国仍然有较多部队进驻伊拉克和阿富汗,这是因为德法借助了美国这个投送平台和海洋控制权。也就是说,如果失去美国这个投送平台和保护的话,英国和日本更有潜力向海外派兵。
当然由于日本本土受制于美国,这种论述显然是建立在日本完全独立的理解之上。如果日本还是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他想发挥军事上的建树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国际影响力而言,日本距离英法德可能还要差距很远。但是就目前的军事装备以及构成军事方面的各个要素来讲,都已经不次于英法德。
之所以把代表海权势力的英日排在以陆权势力的法德前面。是考虑到这些国家单独和别的国家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也只能是局部的战争,而这种战争显然更依靠军事投送能力。
第三档次:海陆兼备国家――法国和德国
由于法国自拿破仑以后的种种表现,让人感到万分失望,因此尽管有诸多刊物把法国排名弄得很靠前,有排世界第三的,甚至还有排世界第二的。可是我一想到当时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被德国短短的几个月攻陷,就忽视了这种毫无意义的排名。
假如一个这样的法国安在中国的旁边,而且两个国家可能发生战争的话,我想再没有人会把法国的名次排在中国前面。一旦发生战争。法国的灭亡甚至可能比二战还要快。
事实上,英日德法在军事实力上应该在同一档次,不分伯仲。之所以把德法排在英日的后面,主要基于:欧洲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能爆发。德法甚至将会退出将来可能的大国军事纷争。另外一点,战争只可能是局部战争,而且是在北约体系之下的,能够发挥作用的只是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投送能力。显然英日能够发挥的这种作用要大于德法。
综合理解:
战争发生在中国和俄国之间。由于两个国家几乎占据了地缘上相当的资源,但是俄国有核优势,中国有人口和经济优势。势均力敌,两个国家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谁先发动战争,谁就具备战场上的优势。基于这种认识,两国间的战争不会爆发。
中国和日本之间。尽管中国相比日本占据优势,由于日本存在的海洋优势,中国不可能贸然侵犯日本,日本更不会进犯中国。尽管两个国家在钓鱼岛上龌龊不断,但是我的观点:钓鱼岛不会导致战争,钓鱼岛只不过是遏制日本的一种手段,也让中国海军有个发展的借口。怎么也得超过日本吧?要不和日本打架了,我们输了,丢不起这人。
中国和美国。除非美国入侵中国本土,否则不可能开战。这当然把台湾计算在内。 而现在由于台湾国民党的当政,使得战争的可能性降低。
中国和印度。既然印度都没有进入这个排行榜,那么出现冲突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武力。
注:以下是张召忠少将的观点:
如果对2020年中国军力进行一下世界排名的话,我认为届时中国综合军事力量应排在美、俄、英、法之后,位居第五。
在核力量方面,无论是在导弹运载工具还是分导弹头方面,中国不会排在上述四国前面。第二炮兵在C4ISR、信息战、精确打击武器和新概念作战平台等要素方面也排在第五。
在海军力量方面,由于中国海军缺乏万吨级以上的水面战斗舰艇,排名只能屈居第八,排在美、俄、英、法、日、意、印之后。潜艇兵力由于中国海军核潜艇数量少,应排在美、俄、英、法之后,居第五。
在空军力量方面,由于中国空军缺乏超音速巡航和隐身能力的四代战机和高性能无人机,只能排在美、俄、英、法、日、印之后。这个排名,随着美国四代机的大量外售和俄印五代机的研制及装备,中国空军军力的排名可能还要往后顺延。
在陆军力量方面,由于缺乏大量先进的直升机和无人机,排名大幅后延,排在美、俄、英、法、日、印之后,居第七。
目前,中国军队正处在从半机械化向机械化转型的过程中,信息化刚刚起步。到2020年,中国军队基本上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信息化方面的排名差不多在第七位。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认为入侵中国是愚蠢的行为?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认为入侵中国是愚蠢的行为?
拿破仑被誉为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将欧洲搅的天翻地覆,最终加冕为皇帝,可惜滑铁卢战败之后拿破仑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岛,拿破仑在这个岛上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而这中间关于他对中国的评价一直流传着。1810年,生活在岛上的拿破仑看见了东印度公司船停泊着,船上有几百名从中国广州贩卖来的苦役,这些人将被卖在岛上当建筑工人。拿破仑了解到这件事情后宴请了英国的海军军官巴塞尔·贺尔舰长,对舰长指着这些中国人说:“你看,这些人很善良。他们有才能、智慧和自尊心,决不会长期像这样受英国人或其他任何西方人奴役。”拿破仑可以说是很了解中国人,聪明勤劳的中国人怎么可能愿意长期被人奴役。1793年,英国史团访问中国,要求中国的乾隆皇帝大开海关交易的大门,遭到了乾隆的拒绝,英国人还是不死心。1816年,英国再次派遣阿美士德来到中国,当时的嘉庆皇帝接见了英国使者,结果因为跪拜礼的问题被开关的事情谈翻船了,后来这个阿美士德叫嚣着迟早有有一天要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来果然英国做到了。拿破仑在同阿美士德的交谈中听闻他如此嚣张对中国不屑一顾的如此说道,拿破仑同样对阿美士德轻蔑的说道:“要同这个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还补充说:“即使一开始你们能够成功,但是中国人终究会战胜你们。”阿美士德继续对拿破仑反驳道:“中国是泥足巨人,很软弱。”拿破仑对此以为然的说:“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很快,拿破仑将中国比喻成为一头睡眠的狮子的比喻在世界流传了起来一直流传到今天。多年后,又出现了一个将欧洲乃至世界搅的天翻地覆的人,同样也对中国持以仰慕的姿态,也深信入侵中国是件愚蠢的行为,不断告诫他的盟友不要入侵中国,可是蠢猪一样的盟友痴心妄想的想要征服中国,最后以失败告终,可是其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责。这个人就是希特勒,他是继拿破仑之后第二个将欧洲乃至世界搅乱的人,虽然希特勒的历史结论不好,但是他在对中国一直是尊敬的。在二战中,希特勒和意大利及日本组成了协约国,共同瓜分世界。意大利在非洲战场,希特勒的德国在欧洲战场,日本在亚洲战场,世界陷入二战。在日本入侵中国的时候希特勒告诫日本不要入侵中国,可是日本不听,在中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侵占了中国大部分领土,最终还是失败了。希特勒为什么会认为日本不可能战胜中国呢?因为中国在世界屹立五千年不倒,足以显示其民族的优越性。更为主要的是希特勒希望日本能和他一起夹击英美,日本一心想着灭亡中国,当然不肯听希特勒的劝告。当然,协约国犯下的罪行不容辩解,但是拿破仑和希特勒对中国如此高的评价足以显示中国的国际地位,绝不容小觑。那些妄图侵占中国的国家如果不听前人的告诫,势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欢迎订阅公众号ID:NEN393682,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投稿/合作请联系邮箱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破仑和希特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