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需理性作文800字与作恶是自愿的吗

苹果/安卓/wp
积分 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匿名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如果博弈中,人们不是完美记忆的,那么人们对他人的行善或作恶记忆是不是不一样? 有没有这样一个定理?
载入中......
有人“感恩”,有人“记仇”。有人“受点水恩,当涌泉报”,有人“睚眦必报”乃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人们的记忆应该是不一而足的。“经济人”肯定不是真实的人,“经济人性”是理论工作者为了研究方便做的假定,不是真实的“人性”。即使这样人们对“经济人性”也没有完全一致的说法(或假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假设形成一套理论。
对,认识复杂的,但为了研究,必须简化问题。
理性与热情缺一不可!
只抓主要矛盾就行啦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我以前在上消费者行为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厂商以前因为一件丑事被曝光而被大众普遍记住,只能退出商场.若干年后,同样的厂商,同样的品牌再次复出,而人们的印象是这个品牌有名字,至于到底是好事情带来的名字还是坏事情带来的"名气",通常会忘记我觉得这个和行善行恶的记忆有点相似
有两个字打错了人们的印象是这个品牌有名气,至于到底是好事情带来的名气还是坏事情带来的"名气",通常会忘记
在公共选择的理论里有一条类似的说法:选民在给政府投票时主要根据的是对政府负面消息的记忆,所以,一个政府在促进了经济增长后不会增加自己连任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经济增长停滞,它落选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签名被屏蔽
我认为:“对他人无论作恶还是行善的行为”,最终记忆衡量杠杆还是依据对自己的影响程度而定!
行善自己记住行恶别人记住
一纸诗书天地惭& &满腹经纶日月羞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第三方登录:第三方登录:  假设,如果要你去抢银行,你认为什么时候最合适?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芬列维特和记者史蒂芬列维特为纪念他们合著的一本已经出版了十周年的《魔鬼经济学》,编选了一部“魔鬼经济学”博客的精选集,书名叫《什么时候抢银行最合适,以及其他131个更反常的建议和善意的胡扯》。这些博客比他们的书更随意、更亲切也更怪异。
  在书名中提出了一个很有煽动性的问题:什么时候抢银行最合适?
  从统计数据上看,上午比下午好:上午抢劫比下午抢劫收获更大(上午5180元,下午3705美元),但好像劫匪对于抢银行并不在行,银行抢劫案往往发生于下午,而且他们更喜欢周五,“可能是因为劫匪要睡懒觉,或者如果他们早上起得来的话,就成上班族了。”
  他们合著的《超爆魔鬼经济学》和《像怪人一样思考》依然畅销。
  有经济学家从英国银行家协会拿到银行劫案的数据,他们对数据作了分析,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了皇家统计学会的刊物上。文中说,银行劫匪平均能抢到大约3万美元。多人合伙的,每人能分到大约18000美元。这比他们的美国同行高很多。但被捕的可能性也很大。
  根据联邦调查局的统计,美国每年大约发生5000起银行劫案。周五是银行劫案的高发期,每年1042起;接下来是周二922起,周四885起,周三842起。但没有证据表明,在哪一天抢银行更有可能成功。整体上看,美国的银行劫匪成功的话,平均能抢到4120美元,但被捕的几率高达35%。
  所以文章的结论是:抢银行的平均回报几乎一文不值。如果想知道哪一天是抢银行的最佳时机,答案是永远都别去抢。除非你在一家银行上班。但即使如此,这件事也得不偿失,因为你可能要永久地放弃你的职业。
  爱荷华州一家银行有一位职员叫伯妮斯盖革,1961年她因为多年间盗用了200万美元而被捕。这家银行刚好是她父亲开的。
  据说伯妮斯很慷慨,她偷走的钱大部分都被她捐掉了。她被捕后,银行就破产了。入狱五年后她获得假释,又跟她的父母住在一起,显然她父母宽恕了她。
  盖革在被捕前已经筋疲力尽。为什么呢?
  因为她从不休假,因为她要同时记两笔账,如果找一个人替她干活,她的罪行就有可能会被败露。最有趣的是,盖革出狱后,进了一家银行监管机构,帮助他们防止资金被侵吞。她最大的贡献就是,看哪些职员一直不休假。这个标准被证明对于防止资金被侵吞非常有用。
  这就是魔鬼经济学的叙述模式:提出一个挑衅性的问题、分析统计数据,再借助经济学论文,给出一个合理的解答。
  比如:为什么动画电影都找大明星配音?
  一种可能是,大明星给动画片配音时收费并不高。《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说,给动画片配音不会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果真如此的话,演员配音的费用只占电影成本的很小一部分。但情况并非如此。据报道卡梅隆迪亚兹和麦克梅尔斯给《史莱克2》配音,分别拿到了1000万美元。
  第二种可能是,人们真的很喜欢听明星的声音。但除了几个著名的例外,许多观众如果不看字幕的话,他们听不出给角色配音的是一位明星。
  第三种解释是,假说听上去很奇怪,但经济学家对它很熟悉。根据这种假说,制片公司雇用大明星给动画电影配音,正是因为他们收费高。配音这种活,找一个没有名气的配音演员也许只需要花5万美元,但制片公司之所以愿意、也花得起上千万美元去请一个大明星,是因为它必须相信这部电影会大卖。
  第四种他们比其他人擅长配音。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不对的。应该有许多人没有长着一张明星脸,但是声音很好听。
  因此,雇用大明星纯粹是为了向外人发出一个信号,让人知道制片公司认为这部电影会很火。
  经济学家不仅琢磨跟钱有关的问题,他们还研究激励,所以他们有资格对如何给主队加油提出建议:主要任务应该是影响裁判而不是队员。
  在《比分预测》一书中,托比莫斯科维茨统计了各种运动中主队获胜的比例,其结论是:“运动员在主场比赛时,他们好像在棒球比赛中的击球和投球并没有更优秀,足球运动员传球也没有更准。观众好像并没有帮助主队或伤害客队。”
  那为什么主队获胜的比例更高呢?
  这是因为裁判会略微偏袒主队,比如在判点球的时候――在足球比赛中裁判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更大,所以主场优势更大。
  莫斯科维茨还发现,裁判的偏向是不由自主的。裁判并不是有意偏向主队,而是因为作为社会动物,裁判会吸收主场观众的情绪,不时地做出让观众高兴的判罚。
  经济学家发现,干坏事的人有时是很有创意的。孟买的通勤列车每天要运送600万人,火车公司没办法检查所有人的票,只能随机抽查、检票。所以有许多人不买票。虽然不买票很少会被抓到,但是一段抓到就会被罚一大笔钱。
  另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看法:在足球场边还有跑道的赛场,主场优势更小,在没有跑道的体育场主场优势更大。这显然是因为观众越靠近球场,裁判越容易受到主场观众情绪的影响,虽然裁判越公正执法机会越多。
  一个聪明的乘客就设计了一个保险政策,使被抓的人能够得到补偿。乘客可以花500卢比(大约11美元)加入一个逃票乘客的组织。如果没买票时被抓获,会员交了罚款之后,可以向该组织出示发票,该组织会补偿罚金。
  他们发现的反常的结论还有:食物的包装对环境是有好处的。
  环保分子抗议用塑料袋包装的水果和蔬菜,其实包装可以降低浪费。包装了的黄瓜保质期可以提高3到14天,用塑料膜包装的苹果受损的可能降低27%。没包装的水果和蔬菜会过早烂掉,然后被送到垃圾填埋场。它们在腐烂时还会释放出甲烷,这种温室气体的毒性是二氧化碳的毒性的二十多倍。
  在博客上跟读者互动时,两位作者还请了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来捧场。
  比如关于如何行善,他们设置了一个场景,请了一些同行来回答:你在纽约街头漫步,口袋里有十美元。在街角一边是一个热狗摊,另一边有一个一直在喝酒的乞丐。你会如何分配这十美元?
  经济学家亚瑟布鲁克斯说,他要考虑那个乞丐的欲求和自主性,以及他送出的东西对世界的影响。
  他有四种选择:
  一是他关心行善的效果,而不关心乞丐的自主性,这样的话他会给乞丐买一个热狗,或者把钱捐给帮助无家可归者的事业。
  第二种是他关心乞丐的自主性而不关心行善的效果,这样他会把钱捐给乞丐,哪怕他把钱拿去买酒。
  第三种选择是既不关心乞丐的自主性又不关心行善的效果,他就会把十块钱用来给自己买一个热狗。
  第四种是既关心乞丐的自主性又关心行善的效果,这样他需要劝说乞丐去寻求帮助。
  通常他会选择第二种做法,但如果旁边有人知道他写过一本关于慈善的书,他会选择第一种做法。
  还有一种选择是把钱撕掉,这会让别人手中的货币更值钱,由于许多美钞的持有者是贫穷的外国人(大部分在拉美),用美元存款的人会得到好处,包括许多辛苦工作的穷人。
  但不妙的是,毒贩和其他罪犯也持有许多现金。其次,美联储只要多印些纸币,就能撤销他的行动的效果。
  “如果那个乞丐刚好还是个酒鬼,倒更应该把钱捐给他。因为他只是随机地乞讨,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在装乞丐骗钱,”《牛奶可乐经济学》一书的作者罗伯特-弗兰克说。
  (原文出自于)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善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