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6973675部队 联欢是什么73675部队 联欢

“要高起点谋划区域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着力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始终坚持发展绝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让优质的环境成为吸引人才、宜居宜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2015年8月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到上海市青浦区调研“十三五”规划及青西地区发展等工作时的嘱咐。
作为上海的“后花园”,黄浦江上游的重要水源地,青浦区正处于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其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2015年以来,青浦区环境监察工作在“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下,以新《环境保护法》为抓手,不断强化监察执法能效,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夯实基础能力 实现提质增效
青浦区高度重视环境监察能力建设,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环境监测和监察能力大幅提升。
——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完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的要求及环境保护部推进移动执法工作的要求,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创新执法方式,运用移动执法手段,强化污染源事中和事后环境监管。青浦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项目(一期)于2014年11月底通过区财政局采购平台完成了公开招标程序,确定了中标单位。项目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实施了项目的前期需求调研、系统的初步设计开发,至6月底完成了移动执法系统软件开发(包括总体结构设计、软件的功能和计算方法、模块的编程设计、终端设备的选型),10月完成系统的集成测试并通过验收,11月正式上线运行。
——排污费征收实现信息化
青浦区2015年启用了新版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软件,实行网上动态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基本完成了全区企业单位的排污申报、排污量核定、收费数据的汇审工作和计算机录入工作,做到了申报全面、数据详实,确保排污费依法足额征收。2015年,全区排污申报296户,共开征排污企业233户,开征排污费246.62万元 ,解缴入库237.56万元。
——信访回复率100%
环保信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信访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环保部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近年来,青浦区经济快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企业违法排污、城区异味扰民、固(危)废非法储存处置等问题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和健康。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的愿望日益增高,随着投诉渠道不断畅通,2015年青浦区共受理“12345”信访热线投诉1633件,占环境投诉总量(4260件)的38%,增幅达52%。
“一把手”亲自抓。自2013年区信访工作纳入区环境监察支队的管理范围后,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的支队长和副支队长分别兼任区环保局信访办主任和副主任,在全局范围内统筹协调每一件信访,并对初信初访进行了分类,及时转办到各业务科(室),弥补了单一科室在处置环境污染问题中的监管漏洞和盲区,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问题齐抓共管,做到监察、监测、监管全方位管理。
完善信访调处工作制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及环境信访调处工作的要求》、《关于加强信访调处的三点建议》,修改了《信访调处工作流程》,制定《12369环保微信举报工作管理规定》,规范了信访工作的接待、登记、领导批阅、转办、催办、督查、回复、办结等各个环节,使信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先行联系率、信访处理率、答复率均达到100%。
改变工作方式。为及时解决百姓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在调查处理信访案件时,主动联系群众了解信访矛盾根源,在强调高压执法的同时,以解决实际扰民问题作为化解信访矛盾的准绳,及时化解信访积怨。同时,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各类信访问题进行梳理,把重点、疑难信访列入阶段性工作目标,区环保局领导牵头统一协调处理,约谈排污单位负责人,对环境违法行为持零容忍态度进行执法、监管,规范了企业排污行为。此外,继续开展信访工作主动进社区活动,领导带队上门听取群众及社区工作者的意见,以积极的态度解决社区居民反映的环境问题,有效的把信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联合执法逐步加强
“我们发现目标以后,可能对现场很难控制,如果和公安部门对接,特别是刑事案件,就可以在现场快速搜集证据,包括对案件后续的跟进有很大帮助。”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长陈俭说。为此,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与公、检、法等部门多次召开联席座谈会,明确了移送工作规程,对违法的案情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据悉,2015年支队共移送了5起涉嫌环境犯罪案件,包括非法倾倒危险废物1件、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污染物1件、利用渗坑排放有毒物质3件。还移送了6起涉嫌环境违法行政拘留案件,包括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1件、通过暗管偷排污染物2件、利用渗坑违法排放污染物3件。
突出重点区域 回应群众关切
青东农场地区位于青浦区东南部,占地面积约747.71公顷,区域内主要包括青东农场二号厂区、东江公司用地、政法单位用地(包括青浦监狱等)和解放军73669部队农场、武警上海总队野马浜后勤基地等部队用地。长期以来,青东农场地区的属地化管理尚未实现全覆盖,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和违法居住的“五违现象”大量存在,其中违法用地约127.06公顷,约占总用地面积的17%,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外来人员聚集,社会管理薄弱,安全隐患突出,
彻底解决青东农场地区违法乱排污、环境面貌差、群众投诉多等问题成为青浦区环境监察工作的重点。为此,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制定了详细的综合治理方案。
落实工作机制。成立了青东农场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统筹协调。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青浦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青浦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管理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绿化市容局、市司法局、武警上海总队、73669部队等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青浦区。同时,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推进各项任务全面开展。
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各项治理任务的工作内容、阶段目标、时间节点、责任单位、推进机制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到位。定期形成《青浦区青东农场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简报》,总结工作推进内容和成效。同时增加管理和巡查力量,落实管控措施,使青东农场的经营户、人员、生产资料、原料产品等做到“只出不进”,确保无新增违法行为和无新增引进项目。根据整治工作的时间安排,逐步解除房屋及土地等租赁合同,推进违法排污企业的停产停业和主动撤离,疏散从业人员,为全面推进整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各相关责任主体在全面梳理现状、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以重点违法用地、公共场所违法搭建、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为方面为重点开展集中整治,加强行政执法,以高压态势推动整治,在整治的基础上推进建设用地减量。
落实资金保障。青东农场区域各类问题面广量大、由来已久,要全部清理存在较大困难,且实际上许多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的处置,难以享受面上政策。为稳妥有序推进整治,青浦区积极筹建青东农场环境综合治理周转资金,将治理工作所需资金先从资金库中支取,待治理任务结束后,从青东农场相关土地的开发利用中予以平衡。
开展严密排查。通过地毯式摸排调查,共排查了164家企业,实际有生产行为的151家,主要涉及木制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行业,其中木制品加工31家,金属制品加工64家。
制定执法方案。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确定重点排污企业,利用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加大处罚力度。截至目前,已对区域内25家存在环保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对其中9家违法生产企业已下达了正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共处罚金346万元。从违法事实来看,这些企业普遍存在未经环保审批验收擅自投入生产的违法行为;从经营注册地来看,有6家企业为实地注册经营,其他大部分企业为异地经营。对未经环保审批验收擅自投入生产的违法企业,依法处1~10万元罚款,并责令停止生产;对3家企业利用渗坑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并移送公安机关,对违法责任人实施了行政拘留。
严字当头 铁腕治污
环境监察面广、事多,但监察人力、物力有限,为突出执法成效,2015年,青浦区环境监察部门围绕做好大气、水以及重点项目和行业等方面的污染防治开展了一系列执法检查,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
青浦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二氧化氮污染指标达到国家I类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指标达到国家II类标准。其背后,离不开青浦区环境监察部门的执法震慑,对于做好大气污染防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对青浦区内13家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重点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有机废气排放控制情况,推进企业实施VOCs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检查发现,企业生产普遍达不到《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要求的关于VOCs排放的生产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进行的规定,存在挥发性有机物收集不完全、有无组织排放及治理设施不完整等现象。目前,已对上海上骅涂装有限公司边界臭气浓度排放超标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实施按日计罚,共处55万元,对上海博舍工业有限公司不正常运转废气污染防治设施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并对其外籍责任人依法实施了10日行政拘留。
二是开展清洁能源替代的专项检查。配合各街镇对辖区内未完成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企业进行检查,共检查单位30户(次),特别是对华新地区10多家浴室,通过下发告知书的形势,促使企业及时完成清洁能源替代。已完成73台锅炉和11台炉窑清洁能源的替代工作。在执法过程中对1家企业违法情况依法进行了立案处理。
——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
青浦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水环境治理工作也是全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重点,确保水源地安全,加强源头管控。对饮用水水源地43家风险企业实行严格监管,掌握企业动态风险信
息,促使企业自觉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高风险企业实施每月1次监察,中、低风险实施每两月1次监察,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情况。通过高频次、严格的检查及不间断的政策宣传,并及积极配合各镇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改量化政策,一批风险企业已停产或关闭。
保障截污纳管力度,开展污水处理厂减排专项检查。对区域内12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每月一次检查,主要检查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处理、处置量的匹配情况,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备案验收情况、日常运行情况、维护比对情况等。发现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浓度高、波动大,出水悬浮物超标,中控室运行和在线设施运行维护不足,日常运行台帐记录不完善等问题。对此,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及时与这部分处理厂召开座谈会,分析问题原因,发出责令改正通知11份,并对两家污水处理厂征收了超标排污费。
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成为环保工作中的难题。对此,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对11家污染防治设施未建、不完善和不运行的养殖场进行了立案查处,对上海盈明畜禽有限公司、上海复兴猪场和青浦太平牧场开挖无防渗渗坑排放污水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处,对香花奶牛场持续超标排放违法行为实施了按日计罚,目前有7家禽畜养殖场通过实施行政处罚完成了退养工作。
——重点项目行业执法检查
针对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等问题,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根据《上海市饮行业环境集中执法行动工作方案》,开展了餐饮行业环境集中执法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检查“12345”和“12369”热线中信访矛盾较突出的餐饮单位,共对144家餐饮单位进行了检查。经查,这些餐饮店大多是个体经营的小餐饮,大部分是在商住楼下或离居民距离较近,且都未办理环评。环境监察支队对其中6家餐饮店进行了立案处理。
针对企业排污问题,监察人员对23家一类污染物重点排放企业实行了专项执法检查,以确保一类污染物排放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具体包括: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工作;加强精细化环境监察工作;实施一类污染物排放企业每两月至少监察1次制度,及时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种类、去向、浓度和总量,污染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水平,达标排放情况等;进一步规范台账管理工作,对1家重金属超标排放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
针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监察支队配合青浦区环保局环评科,严把环评审批关,开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共对123家违反“三同时”制度、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有信访矛盾的建设项目依法进行了查处。同时,开展了对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仓储企业的执法检查,对3家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未经环保审批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的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
2015年,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共出动执法人员近1496多批(次) 3387余人(次),对3861多家(次)排污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60份,依法立案 267件,作出行政处罚 232件,处罚金额1814.9万元,移送环境刑事案件 5起,继续保持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利用新环保法,对私设暗管逃避监管的6家企业负责人移送公安机关实施治安拘留,起到了较好的震慑和教育的效果。对两家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且拒不改正的情况实施按日计罚,共处罚92.5万元。发出听证告知书284件,实际听证105件;召开案件评审会31次,评审案件354件,复审案件60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49件,执行完毕120件。
来源:中国环境报)
【】【】【】【】【字号:
】【】【】
一周访问热点
视频专题片
中央电视台
各大新闻门户
青浦区内网站
青浦博物馆
青浦出口加工区
四季百果园
上海大观园
主办单位: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地址:青浦区公园路100号 联系电话:021-
办公时间: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30
邮编:201799
建议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站为“绿色青浦·上善之城”保驾护航
——上海市青浦区环境执法工作纪实
日作者:蔡新华 史小静来源:中国环境报
公安机关现场了解环境违法案情
环境执法人员现场取样
  ◆蔡新华 史小静
  “要高起点谋划区域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着力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始终坚持发展绝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让优质的环境成为吸引人才、宜居宜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2015年8月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到上海市青浦区调研“十三五”规划及青西地区发展等工作时的嘱咐。
  作为上海的“后花园”,黄浦江上游的重要水源地,青浦区正处于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其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2015年以来,青浦区环境监察工作在“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下,以新《环境保护法》为抓手,不断强化监察执法能效,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夯实基础能力 实现提质增效
  青浦区高度重视环境监察能力建设,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环境监测和监察能力大幅提升。
  ——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完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的要求及环境保护部推进移动执法工作的要求,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创新执法方式,运用移动执法手段,强化污染源事中和事后环境监管。青浦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项目(一期)于2014年11月底通过区财政局采购平台完成了公开招标程序,确定了中标单位。项目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实施了项目的前期需求调研、系统的初步设计开发,至6月底完成了移动执法系统软件开发(包括总体结构设计、软件的功能和计算方法、模块的编程设计、终端设备的选型),10月完成系统的集成测试并通过验收,11月正式上线运行。
  ——排污费征收实现信息化
  青浦区2015年启用了新版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软件,实行网上动态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基本完成了全区企业单位的排污申报、排污量核定、收费数据的汇审工作和计算机录入工作,做到了申报全面、数据详实,确保排污费依法足额征收。2015年,全区排污申报296户,共开征排污企业233户,开征排污费246.62万元 ,解缴入库237.56万元。
  ——信访回复率100%
  环保信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信访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环保部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近年来,青浦区经济快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企业违法排污、城区异味扰民、固(危)废非法储存处置等问题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和健康。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的愿望日益增高,随着投诉渠道不断畅通,2015年青浦区共受理“12345”信访热线投诉1633件,占环境投诉总量(4260件)的38%,增幅达52%。
  “一把手”亲自抓。自2013年区信访工作纳入区环境监察支队的管理范围后,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的支队长和副支队长分别兼任区环保局信访办主任和副主任,在全局范围内统筹协调每一件信访,并对初信初访进行了分类,及时转办到各业务科(室),弥补了单一科室在处置环境污染问题中的监管漏洞和盲区,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问题齐抓共管,做到监察、监测、监管全方位管理。
  完善信访调处工作制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及环境信访调处工作的要求》、《关于加强信访调处的三点建议》,修改了《信访调处工作流程》,制定《12369环保微信举报工作管理规定》,规范了信访工作的接待、登记、领导批阅、转办、催办、督查、回复、办结等各个环节,使信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先行联系率、信访处理率、答复率均达到100%。
  改变工作方式。为及时解决百姓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在调查处理信访案件时,主动联系群众了解信访矛盾根源,在强调高压执法的同时,以解决实际扰民问题作为化解信访矛盾的准绳,及时化解信访积怨。同时,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各类信访问题进行梳理,把重点、疑难信访列入阶段性工作目标,区环保局领导牵头统一协调处理,约谈排污单位负责人,对环境违法行为持零容忍态度进行执法、监管,规范了企业排污行为。此外,继续开展信访工作主动进社区活动,领导带队上门听取群众及社区工作者的意见,以积极的态度解决社区居民反映的环境问题,有效的把信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联合执法逐步加强
  “我们发现目标以后,可能对现场很难控制,如果和公安部门对接,特别是刑事案件,就可以在现场快速搜集证据,包括对案件后续的跟进有很大帮助。”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长陈俭说。为此,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与公、检、法等部门多次召开联席座谈会,明确了移送工作规程,对违法的案情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据悉,2015年支队共移送了5起涉嫌环境犯罪案件,包括非法倾倒危险废物1件、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污染物1件、利用渗坑排放有毒物质3件。还移送了6起涉嫌环境违法行政拘留案件,包括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1件、通过暗管偷排污染物2件、利用渗坑违法排放污染物3件。
  突出重点区域 回应群众关切
  青东农场地区位于青浦区东南部,占地面积约747.71公顷,区域内主要包括青东农场二号厂区、东江公司用地、政法单位用地(包括青浦监狱等)和解放军73669部队农场、武警上海总队野马浜后勤基地等部队用地。长期以来,青东农场地区的属地化管理尚未实现全覆盖,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和违法居住的“五违现象”大量存在,其中违法用地约127.06公顷,约占总用地面积的17%,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外来人员聚集,社会管理薄弱,安全隐患突出,
  彻底解决青东农场地区违法乱排污、环境面貌差、群众投诉多等问题成为青浦区环境监察工作的重点。为此,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制定了详细的综合治理方案。
  落实工作机制。成立了青东农场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统筹协调。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青浦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青浦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管理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绿化市容局、市司法局、武警上海总队、73669部队等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青浦区。同时,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推进各项任务全面开展。
  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各项治理任务的工作内容、阶段目标、时间节点、责任单位、推进机制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到位。定期形成《青浦区青东农场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简报》,总结工作推进内容和成效。同时增加管理和巡查力量,落实管控措施,使青东农场的经营户、人员、生产资料、原料产品等做到“只出不进”,确保无新增违法行为和无新增引进项目。根据整治工作的时间安排,逐步解除房屋及土地等租赁合同,推进违法排污企业的停产停业和主动撤离,疏散从业人员,为全面推进整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各相关责任主体在全面梳理现状、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以重点违法用地、公共场所违法搭建、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为方面为重点开展集中整治,加强行政执法,以高压态势推动整治,在整治的基础上推进建设用地减量。
  落实资金保障。青东农场区域各类问题面广量大、由来已久,要全部清理存在较大困难,且实际上许多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的处置,难以享受面上政策。为稳妥有序推进整治,青浦区积极筹建青东农场环境综合治理周转资金,将治理工作所需资金先从资金库中支取,待治理任务结束后,从青东农场相关土地的开发利用中予以平衡。
  开展严密排查。通过地毯式摸排调查,共排查了164家企业,实际有生产行为的151家,主要涉及木制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行业,其中木制品加工31家,金属制品加工64家。
  制定执法方案。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确定重点排污企业,利用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加大处罚力度。截至目前,已对区域内25家存在环保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对其中9家违法生产企业已下达了正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共处罚金346万元。从违法事实来看,这些企业普遍存在未经环保审批验收擅自投入生产的违法行为;从经营注册地来看,有6家企业为实地注册经营,其他大部分企业为异地经营。对未经环保审批验收擅自投入生产的违法企业,依法处1~10万元罚款,并责令停止生产;对3家企业利用渗坑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并移送公安机关,对违法责任人实施了行政拘留。
  严字当头 铁腕治污
  环境监察面广、事多,但监察人力、物力有限,为突出执法成效,2015年,青浦区环境监察部门围绕做好大气、水以及重点项目和行业等方面的污染防治开展了一系列执法检查,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
  青浦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二氧化氮污染指标达到国家I类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指标达到国家II类标准。其背后,离不开青浦区环境监察部门的执法震慑,对于做好大气污染防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对青浦区内13家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重点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有机废气排放控制情况,推进企业实施VOCs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检查发现,企业生产普遍达不到《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要求的关于VOCs排放的生产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进行的规定,存在挥发性有机物收集不完全、有无组织排放及治理设施不完整等现象。目前,已对上海上骅涂装有限公司边界臭气浓度排放超标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实施按日计罚,共处55万元,对上海博舍工业有限公司不正常运转废气污染防治设施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并对其外籍责任人依法实施了10日行政拘留。
  二是开展清洁能源替代的专项检查。配合各街镇对辖区内未完成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企业进行检查,共检查单位30户(次),特别是对华新地区10多家浴室,通过下发告知书的形势,促使企业及时完成清洁能源替代。已完成73台锅炉和11台炉窑清洁能源的替代工作。在执法过程中对1家企业违法情况依法进行了立案处理。
  ——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
  青浦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水环境治理工作也是全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重点,确保水源地安全,加强源头管控。对饮用水水源地43家风险企业实行严格监管,掌握企业动态风险信
  息,促使企业自觉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高风险企业实施每月1次监察,中、低风险实施每两月1次监察,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情况。通过高频次、严格的检查及不间断的政策宣传,并及积极配合各镇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改量化政策,一批风险企业已停产或关闭。
  保障截污纳管力度,开展污水处理厂减排专项检查。对区域内12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每月一次检查,主要检查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处理、处置量的匹配情况,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备案验收情况、日常运行情况、维护比对情况等。发现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浓度高、波动大,出水悬浮物超标,中控室运行和在线设施运行维护不足,日常运行台帐记录不完善等问题。对此,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及时与这部分处理厂召开座谈会,分析问题原因,发出责令改正通知11份,并对两家污水处理厂征收了超标排污费。
  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成为环保工作中的难题。对此,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对11家污染防治设施未建、不完善和不运行的养殖场进行了立案查处,对上海盈明畜禽有限公司、上海复兴猪场和青浦太平牧场开挖无防渗渗坑排放污水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处,对香花奶牛场持续超标排放违法行为实施了按日计罚,目前有7家禽畜养殖场通过实施行政处罚完成了退养工作。
  ——重点项目行业执法检查
  针对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等问题,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根据《上海市饮行业环境集中执法行动工作方案》,开展了餐饮行业环境集中执法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检查“12345”和“12369”热线中信访矛盾较突出的餐饮单位,共对144家餐饮单位进行了检查。经查,这些餐饮店大多是个体经营的小餐饮,大部分是在商住楼下或离居民距离较近,且都未办理环评。环境监察支队对其中6家餐饮店进行了立案处理。
  针对企业排污问题,监察人员对23家一类污染物重点排放企业实行了专项执法检查,以确保一类污染物排放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具体包括: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工作;加强精细化环境监察工作;实施一类污染物排放企业每两月至少监察1次制度,及时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种类、去向、浓度和总量,污染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水平,达标排放情况等;进一步规范台账管理工作,对1家重金属超标排放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
  针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监察支队配合青浦区环保局环评科,严把环评审批关,开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共对123家违反“三同时”制度、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有信访矛盾的建设项目依法进行了查处。同时,开展了对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仓储企业的执法检查,对3家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未经环保审批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的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
  2015年,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共出动执法人员近1496多批(次) 3387余人(次),对3861多家(次)排污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60份,依法立案 267件,作出行政处罚 232件,处罚金额1814.9万元,移送环境刑事案件 5起,继续保持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利用新环保法,对私设暗管逃避监管的6家企业负责人移送公安机关实施治安拘留,起到了较好的震慑和教育的效果。对两家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且拒不改正的情况实施按日计罚,共处罚92.5万元。发出听证告知书284件,实际听证105件;召开案件评审会31次,评审案件354件,复审案件60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49件,执行完毕120件。
编辑:赵晓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3618部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