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仪的作用可以做厘米波治疗吗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大道华万工业园D栋6楼&&&&&&
电话:6/&&&&&
邮编:518102
&&&&&&&&E-mail:微波疗法_百度百科
应用波长为1米~1毫米(300~30,000兆赫)的特高频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微波疗法。根据波长不同可将微波分为分米波(数10厘米~100厘米),厘米波(1~10厘米)以及毫米波(1~10毫米)三个波段。
微波疗法概述(美强光电治疗仪,激光疗法)
理疗中应用的微波一般指波长为10-30厘米的,目前治疗上最常用的微波其波长为12.5厘米,频率为2450兆赫(MHz)。除连续式微波外,新近又出现脉冲式微波治疗机,脉冲频率为1Hz。
微波疗法生物物理学特征
微波振荡频率极高,波长介于长波红外线与短波之间。但微波的产生、传输、测量等原理既不同于光波,又不同于超短波。微波的某些物理特性类似光波,如呈波束状传播,具有弥散性能,遇不同介质可引起反射、折射、绕射、散射、吸收以及利用反射器进行聚集的作用,其规律与相应的光学规律接近。微波作用时称辐射(或照射)。因微波的弥散性大,故用特制的传输系统,包括波导管(同轴电缆)和辐射器。微波由辐射器中的无线辐射至空间作用于人体。辐射器有半圆形、矩形、圆柱形、耳道辐射器和鞍形辐射器。
当微波辐身到人体时,一部分能量被吸收,另一部分能量则为皮肤及各层组织所反射。厘米波辐射机体时的反射率为40~50%。富于水分的组织能较多地吸收微波能量,而脂肪、骨骼等则反射相当部分的微波。所以当微波作用到有多数界面的部位或器官(如眼、盆腔等)应注意由此引起的过热现象。
微波对人体组织的穿透能力与其振荡频率有关,振荡频率愈高,穿透能力愈弱。波长为12.5厘米的微波,穿透组织的深度一般可达3-5厘米。
微波治疗的主要作用因素也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脉冲式微波治疗时,其所产生的热为脉冲间期时的血流所消散,故其热作用小,适合于对热禁忌的疾病,如急性病。且能作用于更深的组织。但由于其物理特性所致,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与引起的也不一样。
微波疗法热效应
微波辐射人体后,电解质离子随微波频率迅速振动以及电介质的束缚电荷作相对移动,偶极子产生转动,为克服所在媒质的粘滞性而消耗能量并产热。实验证明使水分子转动180°所需的时间大体与微波之半周期相适应,水分子的固有振荡频率与波长3厘米之微波频率相近,可吸收微波能量的98%,10厘米微波可被水吸收50%,介电常数较大的组织吸收微波较多,水的介电常数大,故富于水分的组织(如血液、肝、肾、肌肉等)吸收微波能量最多而产生大量热能,引起组织温度升高,而脂肪和骨组织吸收能量最少。
微波对生物体加热的深度取决于波长、组织的导电率、反射能力、介电性、分层厚度、总的容积和几何形状等。厘米波最显著的能量吸收发生在表浅组织内,其穿透组织深度仅为数厘米,同时大部分能量在组织的交接面上被反射,在此处可能形成驻波而导致邻近组织的过热。微波透入机体组织的特点,使得在某一种动物身上所研究的结果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应用到另一种动物身上,更不能照样地应用于人体。例如,用波长12.6厘米的微波同样作用于老鼠、兔和人,可刺激不同的器官引起反应。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电磁能吸收的精确测定,故目前在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中,微波对机体作用强度的最可靠的指标,仍然是测量受作用组织或器官的温度变化。
微波疗法非热效应
动物和临床实验证明,微波的热作用是明显的,但实验中,出现一些不能用热效应解释的生物学现象,例如鸽子在微波束(雷达)中出现慌乱而古怪的飞行。鸽子这种异常活动,不可能与热有关,因为根据辐射器的功率和辐射源与鸽子的距离分析,其能量密度绝不会引起热效应。又如以脉冲持续时间为1/10微秒的微波作用于兔眼时,20分钟后可出现严重损害,但测到的平均功率远不足以引起热效应;还有当以不会引起产热的剂量作用于机体时,发现可以血流加速,接受低场强微波照射后,在不引起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却能引起某些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或形态学方面的变化,如嗜睡、、血压下降等反应,苏联学派称此为热外作用。认为当接受作用的介质发生温度变化之前,已发生了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有机物和无机物荷电颗粒随电磁场方向的变化而转移,膜上荷电粒子浓度和通透性改变,蛋白结构造形过程的变化,细胞上的胺基基团及细胞的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这与电磁场频率与受作用的动物种类,作用部位和机体原始状态有关。这种特殊作用在较低强度微波作用时受作用时(小于10mw/cm2)表现明显,高强度作用时引起的明显热效应掩盖了细胞和组织内的小能量作用下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反应,故非热效应就不易显示出来。因此,可以总结为:微波的非热效应在由于细胞内成分的布朗氏运动而产生热效应之前最为突出,尤其是当应用低强度微波时最为明显。在微波的作用机制中,当受作用的细胞内结构的固有频率与电磁场频率相一致或成倍数时所产生的效应最大。有人指出在微波作用上,细胞内水分发生构形过程,而这些水分的固有频率大约为500MHz,而蛋白质分子内的结合水本身又决定了分子形态的变化。因此整个机体系统对低强度微波振荡不仅具有特殊的极高的敏感性,而且接受其影响的能力也增强。有人提出微波的非热效应需从信息学说的观点来认识电磁场的生物学活性问题。在基本相同条件下的外源热作用不引起类似的非热效应。但国际上对此尚有争议,需待继续研究。我科与生物教研室等协作,进行低场强微波照射小白鼠实验,在1Mw/cm2组中,照射后,测动物皮温变化为-0.4℃(均值),肛温变化为-1.59℃(均值),但可见到心肌部分线粒体有溶合、变形、嵴数减少变短和部分空化,并偶见心肌肌丝轻微松散等改变,这就很难用热效应解释。1973年国际微波华沙会议曾建议1Mw/cm2以下为非热效应,1~10W/cm2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的复合作用,10mW/cm2以上为热效应作用,这与我科等所进行的实验中,各微波场强组小白鼠体温变化和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有相符之处。亦初步认为从微波卫生防护和微波临床应用出发,应考虑到微波的热作用和非热作用的生物效应因素。
微波疗法生理作用
微波疗法对心脏血管系统的作用
(1)大多数实验研究证明治疗剂量的微波对心脏有拟迷走神经作用(心跳变慢、心电图R波T波幅度下降,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延长和血压下降等)。小剂量能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和改善心肌梗塞时的血循环。但过大剂量照射对心脏有损害作用。
(2)组织温度升高、增强血液循环,血流量可增加50%左右。用80mw/cm2的微波辐射兔耳时可见到迅速的充血现象;作用于人手指甲皱时,可见到微血管扩张和血运加速;辐射狗的后肢,肌肉内的增加104%。用微热热量微波10~15分钟作用领区,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心肌供血改善。
微波疗法对血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大剂量微波有抗凝作用,小剂量对和无明显变化。大剂量可使红细胞脆性增高,降低血中磷的含量,血中的活性下降。有人用3.5mw/cm2的波长10cm的脉冲微波长期辐射豚鼠和家兔,发现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增多,红细胞数无明显变化,骨髓内成红细胞有异常的染色质结构,核溶解和碎裂,有丝分裂异常。总之,由于实验方法和条件不同关于微波辐射对血液成分影响的报告颇不一致。微波辐射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报导亦不相同。动物实验证明,低强度的微波辐射可使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活力下降,抗体生成严重受抑制。但有些作者在用微波治疗肺炎患者过程中发现,血清中备解素,补体滴度升高,组织胺酶增加,提示微波可改善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我科与检验科协作应用频率为2450MHz微波,治疗剂量范围(21.7mw/cm2-73.2mmw/cm2),每日一次,每次照射15分钟,病区局部连续照射25~30次,根据治疗前后、体液免疫和总补体、白细胞数检测,无明显差异,而所治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并未出现不良反应。
微波疗法对神经系统影响
短期中、小剂量加强大脑兴奋过程,长期大剂量增强抑制,均可引起和条件反射改变。直接照射动物头部,小剂量引起暂时充血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变化,大剂量则有损害作用。长期辐射可使大脑皮质细胞活动能力减弱。用非致热功率的微波长时间辐射实验动物,可引起鞘磷脂和代谢紊乱,在大脑白质和小脑中出现异染性球形小体,增生。长期接受超过允许剂量微波辐射的人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表现为头痛、头晕、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减弱、睡眠障碍等。客观检查见腱反射减弱,手震颤,皮温不对称,以及心动徐缓,血压波动等。但一些美国学者曾对雷达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未发现以上异常现象,认为微波辐射不引起神经系统障碍。对可引起拟迷走神经的作用,能降低周围神经兴奋性和减弱支配肌张力的γ纤维的兴奋和传导功能,有缓解肌肉痉挛和止痛作用。
微波疗法对生殖系统影响
睾丸由于血液循环较差,对微波特别敏感,当微波辐射使睾丸温度高于35℃时精子的产生即受到抑制或停止,过量辐射可使曲细精管萎缩,局灶性坏死。故用微波辐射睾丸附近部位时应将睾丸屏蔽防护。据有人报导,睾丸组织允许功率密度5mw/cm2。此外,有报导,大剂量照射动物卵巢时也可受到损害,失去生育功能,照射妊娠动物可致动物早产或流产。现已有报道用微波照射睾丸进行男性避孕。
微波疗法对眼的影响
由于眼球是富于水分和多层介面的组织,血循环差,容易积热,大剂量或长期辐射微波后玻璃体和晶体出现浑浊,有人认为,可能由于微波作用后眼球组织温度升高使眼部焦磷酸酶、三磷酸腺苷酶活性降低有关。用180mw/cm2的微波作用于动物的眼球时,可导致晶体的浑浊和白内障,同时发现眼睛的焦磷酸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下降;晶体内细胞的抗坏血酸、DNA的合成及细胞核的有丝分裂都发生改变;微波作用后,晶体中的电解质和水分增加,细胞膜的渗透性发生改变。一般认为形成晶体损害的临界微波功率密度为100mw/cm2;当晶体内温度达44℃时,便形成白内障。有人用兔子作实验证明,如果动物处于低温状态下,即使达到致的强度和时间也不引起白内障。但小剂量照射未见到损害作用,国外报导利用小剂量治疗某些眼病有良好作用。应用微波治疗眼病时特别要注意用小剂量。
微波疗法.对呼吸系统影响
小剂量微波作用于肺部时发现呼吸变慢,肺轻度充血,肺泡间隙有少量白细胞浸润,微波对有治疗作用。据国外报导,中、小剂量微波对、迁延性肺炎、有良好效果。
微波疗法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在治疗剂量下,发现微波能够加强实验动物胃肠的吸收功能,对分泌和排空功能亦有调节作用,使胃蠕动减慢,胃的全酸和游离酸均见减少,当分泌和排空功能亢进时,微波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但由于胃肠等空腔器官的调节机能较差,对热敏感,因此,不能用较大剂量微波治疗,否则可引起损伤。对肝脏作用,小剂量可引起充血反应,大剂量辐射亦有损害作用。
微波疗法对内分泌系统影响
国外报导动物实验采用微波一次或多次短时间(30分钟)3mw/cm2照射动物能使动物甲状腺功能增高。有人用1~10mw/cm2微波长期照射动物,引起和内分泌活动增高,甲状腺浓集放射性碘的能力明显增强。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微波刺激了下丘脑垂体功能使垂体的促甲状激素增加之故。另有人研究报导,微波能够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以治疗剂量的微波辐射关节病和皮肤病患者的肾上腺投影区,可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血中抗炎激素增加,促炎激素减少,尿中儿茶酚胺排出减少,电解质代谢转为正常,提示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机能状态得到改善。
微波疗法对细胞染色体和核有丝分裂的影响
用波长为10厘米,功率密度为3~7mw/cm2的微波,直接作用于人的淋巴细胞和猴的肾细胞培养物时,便可见到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和核有丝分裂的异常现象;如将波长为10厘米,功率密度为10mw/cm2的微波,作用于动物的眼球时,便可发现角膜的上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改变,这些现象对研究微波细胞学和遗传学将有密切关系。
微波疗法对炎症过程的影响
微波对亚急性、慢性及急性炎症有抗炎作用,这是因为:
(1)微波降低与炎症过程的始动机制有关的致炎介质,如用微热量和温热量作用后炎症组织和血液中增高的组织胺、、缓激素肽等含量降低。但高热量微波可增加体内致炎介质的含量并使炎症过程恶化。
(2)降低微循环、微血管增高的通透性。发炎反应与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微血管反应有关,微血管细胞损伤及其通透性增高是受致炎介质影响的结果。微波(分米波和厘米波)作用后,这些活性物质在组织和器官内的含量减少,导致增高的组织通透性降低,使炎症过程的发生逆转。
(3)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使组织内吸收加快。
(4)微波在抗炎中除对异化过程的抑制性影响外,对同化过程有激活作用。有人发现,微波在不使细胞结构升温的剂量下,对细胞的氧化-还原过程有刺激和使之正常化的作用。
因此,有人认为对决定发炎程度的那些过程的抑制作用,对适应系统的激活和修复过程的刺激作用,是应用微热量微波抗炎作用的基础。
微波疗法治疗作用
1.微波辐射使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局部血流加速,血管壁渗透性增高,增强代谢,改善营养,促使组织再生和渗出液吸收等作用。
2.有镇痛、解痉、消炎作用,对肌肉、、、关节等组织及周围神经和某些内脏器官炎症损伤和非化脓性炎症效果显著,并主治亚急性炎症,弱剂量对某些急性炎症(如浸润性乳腺炎等)亦有效。
3.眼睛及睾丸对微波特别敏感,治疗时应防护,对血循环差和富于水分的组织应避免过量引起病情恶化。
总之,微波有镇痛、抗炎、脱敏和改善组织代谢和营养等作用。
微波疗法设备与治疗方法
微波疗法治疗机
国产微波治疗机频率多为2450兆赫±30兆赫,波长约为12.5厘米,最大输出功率为200瓦。必须用特殊的多腔磁控管才能产生微波辐射,微波电磁能量,经同轴电缆传输辐射器的天线发射出来。
微波疗法辐射器种类
微波是通过辐射方式作用于人体的,一般将用的电极称为辐射器,辐射器的各类、形状、常用的有四种:
1.半球形辐射器:直径17厘米,适用于一般部位的治疗。
2.圆柱形辐射器:圆形截面管状,有大小不同规格,常用的直径为8厘米,适于较小部位的治疗。
3.长形或矩形辐射器:虽外形稍有不同,但其开口处都呈长方形。这种辐射器适于脊柱、肢体部位的治疗。
此外,还有一种马鞍形辐射器,适于治疗面积较大,凹凸不平部位,如胸、腰、腹、膝等。还有适用于小部位的聚集辐射器,以及外耳道和其他体腔治疗用的辐射器。
微波疗法各种辐射器的应用方法
1.有距离辐射:如采用圆形、圆柱形及长形辐射器,照射时辐射器与人体表面有一定距离,由于机器的设计装置,照射时若距离太近,将引起失谐,影响输出功率,因此,这些辐射器必需做有距离辐射,一般规定为7~10cm左右。马鞍形辐射器基本上亦属这种类型,但辐射器结构中已固定好与体表足够的距离,因此亦可直接与治疗部位接触。
2.接触辐射:由于特殊的设计,耳、聚集和体辐射器均可作接触辐射。用耳辐射器时,每次用前应套上橡皮套,扑以少许滑石粉,让病人自己持小电缆之插入外耳道,每次治毕后,取下橡皮套,用1/1000新洁尔灭浸泡30分钟消毒。
用聚焦辐射器时选取直径与病灶面积相近的辐射器,盖好盖罩,让病人持把柄将辐射器的辐射面紧贴在病区上,使用功率亦不能超过10瓦。
用体腔(直肠等)辐射时,应先将专用的外套套上,在外套上涂以润滑油(凡士林、液体石腊等)再缓缓放入体腔内。为了便于消毒,用时可将外套上再套一个乳胶橡皮套,套外涂润滑油,放入体腔内进行治疗,治毕后弃去橡皮套,以减少外套消毒手续。用体腔辐射器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少,反射消耗也少,使用功率也不宜超过10瓦。
3.隔沙辐射法:这是在用有距离辐射时,在辐射器与皮肤之间用沙子代替空隙的方法。由于介电常数的特征,微波经沙时,更易于集中成束,散射显著减少,因而到达人体的功率比不用沙子时大一倍,故治疗剂量比通常少一半。可采用冲洗干净和干燥后的河沙、海沙等,沙粒宜较细,大小应较均匀。
治疗手足等不平整部位时,可将手足包埋于沙中,沙层厚7~12cm,再将圆辐射器放于沙面上对着手或足辐射;治疗平整部位时,可用4~7cm的细沙袋放在辐射器与体表间接触照射。
4.微波体腔内辐射器加温疗法,采用单极同轴微波天线(辐射头),直径0.7cm左右,低位腰麻取膀胱截石位尿道扩张至F26,插入F22膀胱镜冲洗膀胱后经镜鞘入微波辐射极于精阜近端,按前列腺大小,输出功率50~100W,照射60-90秒,按后尿道长度照射1-3次,术后插留置导尿7-10天。亦可借内窥镜用直径1.5mm单极同轴微波天线,尖端连接一个5mm长的细针电极,插入体腔病变部或肿瘤内,以治疗疾病,适应证:①(50-100W)。②子宫出血。③脑瘤(加温+切除)。④微波刀切除肝癌。⑤腔内及。⑥中心性肺癌。⑦食道静脉曲张。⑧。⑨。⑩直肠内肿瘤。(11)内痔。(12),等。
微波疗法治疗剂量 治疗时间及疗程
治疗剂量: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剂量的大大小小。一般规律是急性期剂量宜小,慢性期剂量可较大些,剂量的大小,需参考病人的主观感觉和机器输出功率而定。
1.与超短波相仿,根据病人主观感觉大小将剂量为为Ⅵ级:
Ⅰ级:无热量,恰在病人感觉阈以下,调节输出时调到病人恰有温感,然后回调至恰无温感为止。
Ⅱ级:微热量,恰有温感。
Ⅲ级:温热量,有舒适的温热感。
Ⅳ级:热量,有明显的热感,但尚可忍受。
Ⅰ、Ⅱ级属于小剂量,Ⅲ、Ⅵ级属于大剂量。
2.根据机器功率计上之读数划分:对于马鞍形、长形、直径17cm 的圆形辐射器,在距离10cm左右情况下:
小剂量 约在20~50瓦
中剂量 约在50~90瓦
大剂量 约在90~120瓦
在应用耳、聚集、体腔等小型辐射器不能采用上述剂量。采用耳、聚集、体腔辐射器时,最大功率不应超过10瓦。对于8cm直径的圆柱形辐射器,最大功率不应超过25瓦。
治疗时间和疗程:一般每次照射5~15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急性病3~6次为一疗程,慢性病10~20次为一疗程。
微波疗法注意事项
1.治疗区域及附近不应有金属物品。当体内有金属固定钉、片等存留又必须治疗时,需用很小剂量。
2.治疗时一般不需脱去内衣,但湿的衣服,不吸汗的衬衣、裤(尼龙或其它化纤制品)必须脱换,易燃的衣服(尼龙等)亦宜脱除,局部油膏药物或湿敷料亦应去除。
3.对温觉迟纯或丧失者,以及照射局部有严重血循环障碍者,治疗应审慎用小剂量。
4.眼、睾丸附近治疗时应用防护罩遮盖或戴防护眼镜。
5.老年和儿童均宜慎用,预防灼伤,对成长中的骨和骨骺、颅脑、心区前后禁用大剂量照射。
6.仪器启动前,电缆各接头必须紧密连接,否则没有输出、接头处发生、甚至损坏磁控管。
微波疗法主要适应症和禁忌症
微波疗法适应症
1.肌肉、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和损伤 如肌炎、、、肌腱周围炎、、关节周围炎以及关节和,脊住关节炎等,微波的效果特别明显。
2.一些慢性和亚急性炎症 鼻炎,付鼻窦炎,中耳炎,喉炎,神经炎,神经根炎,四肢,胆囊炎,肝炎,膀胱炎,肾炎,肾盂炎,,附件炎。
3.一些急性软组织化脓性炎症 如疖、痈、乳腺炎,但疗效不如超短波优越。
4.内脏病 胸膜炎,肺炎,,支气管肺炎,心胶痛等,停经或月经不调,肾、十二指肠溃疡。
微波疗法禁忌症
(治疗),出血及,局部严重水肿,严重的心脏病(心区照射),恶性肿瘤(小功率治疗),孕妇子宫区禁止辐射,眼及睾丸附近照射时应将其屏蔽
微波疗法附:处方举例
1.微波 大圆辐射 温热量 40~60瓦
距离 10cm 右肩前 10~15分钟 1/日 10次
2.微波 针状辐射器 温热量 8~10瓦
接触法 左右鼻腔对准下鼻甲 各3分钟 1~2次/周 3次
适应症:慢性肥大性鼻炎,,变应性鼻炎。
3.微波 长形辐射器 温热量 70~100瓦
距离 10cm 两膝关节 15分钟 1/日 10次
适应证:两膝关节积液、积血,滑囊炎。
企业信用信息微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微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近场处置用的微波辐射装置。用以激活增加自身免疫系统,提高防病,抗病,治病的能力,迅速杀灭细菌修复,恢复韧带,肌肉拉扭伤,通透软化组织,肿瘤肿块使之消失。现在治病的微波仪器在技术性能上只能穿透人身组织内部深度在3公分左右,而且用控制大小作用于人体组织深度治疗疾病不理想,治疗病种有局限性,疗效差,因当输出小时,治疗效率更差,当输出功率大时由于皮肤表面聚积热量猛升,患者难以承受,并易引起烫伤,所以,对急性炎症是禁用的,否则会引起扩散,加重病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在不超过要求微波输出的最大功率情况下,用的方式将微波瞬时输出峰值脉冲功率可达到500W-5000W,可以穿透人体组织深度15公分,热效应向人体深层组织迅速传导分散使皮肤表面不聚积热量,不升温,不会烫伤即产生非热效应或微热或温热或热效应以治疗炎症,,软组织创伤,拉伤等症。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治疗仪包括电源、微波源、散热器,和键盘,相连的主控、辐射器、,输出网络,功率调节器,其中,220V交流电源分别与散热器、主控电源、相连;直流稳压电源分别与脉冲调制器、功率调节器,主控计算机相连;主控电源分别与、输出网络、功率调节器相连;脉冲调制器连输出网络;微波源分别与高压电源与传输网络相连;传输网络连辐射器。根据国家GB技术标准微波功率输出≤200W,本发明是在输出20W-200W范围内充分选择此脉冲幅度进行脉冲输出方式调制输出功率在间断输出,瞬时脉冲输出功率可达到500W-5000W高能量,最佳输出为W,穿透人体组织深度16公分以上,深部组织的热温度可达50℃-60℃,微波源的输出频率在1500MHZ-3000MHZ。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由于本发明采用了脉冲调制能间歇地瞬时产生高输出脉冲功率达500-5000W,所以能穿透人体组织深度超过现有技术5倍可达16公分以上,因而热效应向人体深层组织迅速传导分散,皮肤表面不会聚积热量,不会升温,不会烫伤,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由于不能透过较深人体组织,当加大微波输出只能将热量聚积在皮肤表面,因而造成皮肤烫伤或者因输出功率小而治疗疾病效率差的结局。本发明是在国家规定的输出功率和频率的范围内,是经,第9军医大等多家医院疗效证明能迅速杀灭细菌,修复无菌性炎症,恢复韧带肌肉拉扭伤。通透软化组织,使肿瘤,肿块予以消失。并能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抗病、防病、治病的能力。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加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2为本发明脉冲调制器线路3为本发明功率调节器的线路4本发明的指示灯线路5本发明的指示灯线路的一个反射器线路6本发明的指示灯线路的另一个反射器线路7本发明的线路8本发明的应用程序控制如图1所示,微波治疗仪由14个功能部分组成。主控计算机通过键盘和显示器,控制着微波治疗仪的全部操作过程,从启动,运行,微波输出功率换档治疗时间记时,累记记时,自动停机,关机。如图8所示,主控计算机内装Win98最先进的操作程序,微波治疗仪的应用程序,通过键盘操作进行本应用程序,通过密码确认后微波治疗仪进入正常工作状态,通过显示器屏幕展示10个标志窗口供治疗时选择,选择好档位后,主控计算机开始治疗记时,如预选在10分钟档位上,治疗时间到10分钟时,治疗仪自动停止工作。如预选在20分钟,程序同前,20分钟时治疗仪自动停止工作。其流程为开始→初始化内部变量→输入正确密码→功率档选择→启动功率输出并开始计时与计数→时间到→停止功率输出。如重新选择功率档,则再启动功率输出并开始计数与计时→时间到→停止功率输出。如图3所示,功率调节器即功率档选择是通过显示器屏幕上展示的10个窗口图标,选择其中之一后,通过程序指令进入计算机总线,再通过治疗仪控制板上IC3和IC4打开其中之一的通路,接通主控电源(即是多抽头的初级及次级组成的)相应的初级抽头,完成一次换档动作,如需加大或减小微波功率,可灵便更换档位,完成更换双向可控硅通路。功率调节器是由锁存器IC3连接8路驱动器IC4再连8路双向可控硅通路组成的。如图4-6所示微波治疗仪面板上有8个功率换档指示灯,是和显示器展示的窗口图标是相对应的。即IC4中的PUR1-8接IC5的PUR1-6和图5.6的PUR7.8。通过观查面板指示灯也可确定微波输出功率在那一个档位上。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IC4的输出端,直接接入6反相器,其余两位通过分立器件来完成即图5图6,再通过IC5驱动8个发光二极管,那只发光二极管发光,表明微波治疗仪在那个功率档位上。销存器IC3,8路驱动器IC4,6路驱动器IC5和相应的分立器件和发光二极管有专用的直流稳压电源供应。如图7所示,为使直流电压稳定可靠,线路通过桥式整流后,又通过IC6稳压器稳压,再通过二级π型滤波网络后,把非常稳定的电压5V直流电压供应给IC3、IC4、IC5。如图2所示,脉冲调制器是由脉冲发生器IC1的3端通过R43和光电隔离器IC2的1端相连及连接一些元器件组成。其中,IC1的和R41(10K-300K)R43(10Ω-1KΩ),3端相连,IC1的2,6端相连并通C1(1-100MF)接地,通过C2(0.MF)接地,1端直接接地,IC1的4,8端和R41,R42(100K-10M)相连后接5V电源;7端和D11正端连后和R45中间抽头接电位器。R45(100K-10M)的两端分别与R42,R44端相连;D11负端和D12正端相连后与IC1的6端连。R44(0.5-10K)一端接D12的负端,IC2的2端接地,5端接+5V电源,+5V电源有C3(1-100M)C4(0.001-0.1MF)滤波电容,IC2的4端和R37(100Ω-10kΩ)R46一端接连,R37另端接地;R46(100Ω-10kΩ)另端接高速开关管T1基极;T1集电极接电源,T1发射极接输出网络并通过R48(10Ω-100Ω)接地。微波治疗仪的脉冲调制器,是产生微波脉冲的根源,是通过IC1,集成电路产生可变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改变脉冲宽度是通过R45可调电位器,由于脉冲源抗干扰能力差,因此采用IC2光电隔离器,使经过一次光电转换,完全切断通电干扰,再通过T1高速开关管产生脉冲电流,再经过输出网络送到主控电源的变压器。输出网络是通过T1高速开关管产生的电流脉冲,进行整形后,进入固体开关器件,并通过RC形成输出网络,把高压脉冲送往主控电源,再通过高压电源把脉冲高压电源送往磁控管阴极上,形成脉冲微波振荡源。高压电源是由高压变压器,桥式整流,阻容滤波组成的线路。微波治疗仪的微波部分是治疗仪的核心,例如可用2450MHZ的脉冲磁控管,产生微波,微波的产生是通过脉冲激荡起来的旋转辐射电子流,通过多腔谐振再通过耦合环,把微波能量施放,通过微波传输网络,也就是通过微波元件如微波衰减器起到微波缓冲提高传输性能,然后通过微波方向耦合器经100∶1的耦合孔再经分支同轴再经微波检波器把微波振荡中的脉冲波形重现出来,能有效的监视微波功率输出质量。微波辐射器是微波治疗仪的关健部件,通过磁控管产生的微波能量经过传输网络再通过辐射器直接作用在人体的治疗部位,因此辐射器的传输特性,方向性、能量衰耗指标都很重要,其中最关键的高频电缆要求微波损耗要小,并保证中间传输特性阻抗变化小,使微波能量无衰减的传输到辐射器。(辐射器是由振子和反射器组成的)脉冲调制器产生的脉冲宽度变化通过功率调节器的调节加到主控电源的变压器初级使高压电源电压变化,从而使微波源的瞬时峰值变化,可以在辐射器测得输出20-200W的平均功率。权利要求1.一种微波治疗仪包括电源、微波源、散热器和键盘、显示器相连的主控计算机、辐射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脉冲调制器、输出网络、功率调节器;其中,220V交流电源分别与散热器、主控电源、直流稳压电源相连;直流稳压电源分别和脉冲调制器、功率调节器、主控计算机相连;主控电源分别与高压电源、输出网络、功率调节器相连;脉冲调制器连输出网络;微波源分别与高压电源、传输网络相连;传输网络连辐射器;本治疗仪输出平均功率20W-200W,瞬时输出脉冲功率可达500-5000W,最佳瞬时脉冲输出功率W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调制器其组成是脉冲发生器IC1的3端通过R43和IC2光电隔离器1端相连,IC1的2,6端相连后通过C1接地,5端通过C2接地,1端直接接地,4,8端和R41,R42一端接电源,IC1的7端和D11正端和电位器R45中间抽头相接,R41另端和R43一端接入IC1的3端,R42另端和R44一端分别接R45两端,D11负端和D12正端均接入IC1的6端,D12负端接R44另端;IC2的2端接地,5端接+5V电源,IC24端接R46端并通过R47接地,T1基极接R46另端,T1发射极接输出网络并通过R48接地,T1的集电极接5V电源,5V电源有滤波电容C3,C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调节器是由锁存器IC3连接8路驱动器IC4再连8路双向可控硅通路组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源,它可使用输出频率为1500MHZ-3000MHZ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计算机其应用程序为开始→初始化内部变量→输入正确密码→功率档选择→启动功率输出并开始计时与计数→时间到→停止功率输出;如重新选择功率档,则再启动功率输出并开始计数与计时,时间到即可停止功率输出。全文摘要一种微波治疗仪由交流电源连主控电源和直流电源;直流稳压源连脉冲调制器、功率调节器、计算机;主控电源连高压电源、输出网络、功率调节器;脉冲调制器连输出网络;微波源连高压电源、传输网络,传输网络连辐射器,本发明能产生间歇瞬时输出脉动功率500—5000W高能量穿透人体组织深度16公分以上,深部组织热温度可达50℃—60℃。热效应向人体深层组织迅速传导分散,皮肤表面不积热,不升温,不烫伤。产生的非热微热或温热效应,能治各种炎症、风湿、恶性肿瘤等症。文档编号A61N5/02GK10016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发明者叶志明 申请人:叶志明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波治疗仪厂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