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坛城挂在家里盘值多少钱

该商品图片为网友上传的晒单图片,仅供参考,因购买时间或批次不同,实际购买的商品可能与此图片不一致。
正在加载中...
京品评分:拍卖结束截止时间:
拍品编号:PM536981
一口价:¥2900
起拍价:¥99
拍品运费:¥24
拍品尺寸:细看描述慎出价
当前价格:¥400 
拥有出价资格且登录后才可以出价或设置代理价,,,
温馨提示:此拍品为专场拍品,
a*  ¥400
22:57:06 z*  ¥360
22:53:48 a*  ¥350
311 次浏览
..【友情提示】【 1】出价前请认真仔细查看商品的全部图片、描述和尺寸,以免因为大意造成退货退款,而给您产生不必要的损失!【2】本店默认顺丰快递!七内可无理由退货,买家需承担来往运费(退货请使用顺丰快递,其它快递拒收),拒绝到付!【3】对拍品有疑问或不明之处请拍前发站内信或手机/微信:,QQ:进行拍前沟通,经过之前多场拍卖总结,好多买家拍后有许多很可笑的退货理由,如不是真假问题退货的买家需主动承担200元的费用补偿给卖家。请参拍者慎重出价,避免拍后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4】承诺:本店商品一律保真出售,支持复检。【5】希望结拍七日内及时付款,专拍对于送拍人来说是非常辛苦的事情,鸽友请绕行,拍后找一堆理由退货的请绕行,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6】拍卖对于送拍人来说是一件很费心费力的事情,请买家朋友多多理解,本店以专拍为媒,广交朋友。全场超低价起拍,不指望拍多高价,只想您满意我就开心,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祝您参拍愉快,捡漏成功。.【名称】清代藏传佛教极美品坛城不动佛老擦擦 【年代】清代 【尺寸】长5.1cm宽4.02cm厚1.3cm 【品相】全品 【描述】擦擦,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
不动佛,又称不动如来,即无动如来、阿z如来。无动如来之刹土在此世界东方,称东方妙喜刹土。供养该佛,可以净除一切业障,积攒善业功德。
该擦擦为清代所制,造型经典,工艺考究。正面佛便为不动佛,呈跏趺坐姿,法相庄严。如此品相非常难得,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
出价记录(12)
藏友出价时间IP
a*  ¥400
22:57:06 100.97.177.* z*  ¥360
22:53:48 171.223.146.* a*  ¥350
22:50:59 100.97.178.* z*  ¥310
22:48:40 171.223.146.* a*  ¥300
22:47:55 100.97.177.* z*  ¥240
22:46:06 171.223.146.* a*  ¥230
22:44:39 100.97.177.* z*  ¥210
22:43:18 171.223.146.* 古*  ¥200
21:39:45 100.97.178.* b*  ¥130
10:56:22 100.97.177.* 古*  ¥120
19:56:27 111.197.248.* h*  ¥99
16:48:01 58.242.98.*
点击查看全部报价
1、此拍品为专场拍卖品,在本网押金1000元,开通专场参拍资格及以上参拍资格的藏友才可以参加拍卖,;2、本网采用4分钟延时拍卖,因为不是实时刷新,以及用户网络环境有异,可能会出现4分多钟还有出价,均属正常,以能有效出价为准;3、出价幅度机制,100以下加价5元,101-500(含)加价10,501-1000(含)加价20,(含)加价50,(含)加价100,10000以上加价200,4、报价必须不能低于起拍价(起拍价为0元的,报价必须高于0元),也不能高于一口价,上传本人只能评论不能报价;5、竞价品一旦超时,只有和藏品上传人才可以评论回复;6、由于网速和浏览器功能等问题,在提示超时后,请按F5刷新本页再次确认是否超时;7、竞价结束后,本网视能提交报价的最后一个报价且不低于保留价的有效买家为最终买家;8、考虑到卖家疏忽和实际操作性,预展期间(结拍7天前)可向管理员提出申请进行资料修改(包括起拍价、保留价、一口价、起拍时间、结拍时间等);9、关于黑名单的使用,卖家有权拉黑信誉不好,退货率高等不良记录的买家。所以买家一定要珍惜自己的信誉;10、提醒买家:到货后一定要检查货物的完整性后再签收,如果发现有损、少件,当场拒收退回,并确认做好包装,如已签收请要求快递当场出具证明。
 拍卖卖家需知:
 拍卖买家需知:
 拍卖相关:藏传佛教艺术瑰宝——坛城【附真实图片】
&happytilliely 整理
藏传佛教艺术瑰宝——坛城
  坛城(dkyil-vkhor)有“中轮”、“轮圆”之意,系梵文mandala的意译。汉译时,尚有曼荼罗、曼陀罗、轮圆具足、聚集、坛、坛场等不同音译和意译。
  坛城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道场。古代印度密宗修习“密法”时为防止“魔众”侵入,遂筑方圆的土坛,安请诸尊于此以祭供。本智为主尊,道果功德为眷属,眷属环绕本尊游戏庄严,是为轮圆。
  坛城系密宗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上号称“四曼”(曼即曼陀罗)。据《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唐不空汉译本),这4种主要的坛城分别为:大坛城(mahamandala),总集诸尊之坛场及其诸尊的形体,一一格绘诸尊;三昧耶坛城(samaya-manda-la),绘诸尊的标帜和手印,因三昧耶系诸尊的本誓,故以此表示诸尊的本誓念愿;法坛城(dharma-mandala),主要图画诸尊的种子真言和一切经的文字义理,表示诸佛菩萨种子文字的坛城,故也有种子坛城之称;羯磨坛城(karma-mandala),系描绘塑造诸佛菩萨威仪(作业)事业的坛城,以及诸佛菩萨的铸像、画像和捏像等雕塑。其中,大坛城和羯磨坛城与佛教美术的关系尤为密切,大坛城以绘画平面表现诸佛菩萨,羯磨坛城则以雕塑立体表现诸佛菩萨。
  从坛城中诸佛菩萨的配置和安请形式来看,上述4种坛城又可以分为下列3种形式:即都会(都门、普门)坛城,三世十方诸佛菩萨聚集一处,其中以金刚界坛城和胎藏界坛城最为著名;部会坛城,主要表现密宗各部部会诸佛菩萨的坛城,如十一面观音坛城、系莲花部,佛顶坛城、系如来部;别尊(一门)坛城,以一尊为中心的释迦坛城、如意轮坛城等。
下图是QQ好友 《》
作者卓玛拉措微博中上传的真实图片
上师在刘师兄家做会供,大家看上师身上的很大的一个坛城。随喜师父的功德。感恩刘师兄一路的护持,感恩大家老远的赶来参加会供。
精华帖子推荐:
<img TITLE="此博文包含图片" ALT="红与黄&&wbr&&wbr&&wbr&&wbr&&wbr&色彩中的宗教情愫"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
红与黄&色彩中的宗教情愫
更多文章请进:
我的更多文章:
( 13:10:43)( 22:50:22)( 06:31:57)( 19:35:20)( 17:20:38)( 21:08:41)( 09:20:09)( 07:34:00)( 07:44:00)( 20:17: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藏传佛教的坛城,建好为什么要被毁掉?
坛城辛苦建好,为什么还要毁掉,有什么含义吗?
按投票排序
象征着无常,成,住,坏,空
您说的是指沙坛城吧?毁灭坛城的通俗解释是:为了表现尘世的虚幻。被毁灭的只是外在的坛城,而在喇嘛的意念中,通过此修炼他们已吸取了更多的能量,意念中的坛城是越来越坚固了。也有人说,坛城作品是为了表现生命的短暂易逝,它似乎在告诫我们,生活就是漫长的付出,短暂的收获,和失去的痛苦。佛教界人士是这样解释的:"此举昭示佛之事业始於一无所有,而能建立具足庄严之坛城,进而展开化渡之力用,终究还归一无所得。如此完全符合宇宙间不断经历生、住、异、灭之迁演,而无有停滞、执取,却能使传扬正觉之法脉无尽地延续,以便不停地开展救渡众生的大事业。沙坛城以手轻拂即归空,最能呼应"无常、幻化、不执着、空性"的佛法本质。坛城:梵文的音译为曼陀罗,藏语称“集阔”,有“中轮”、“轮圆”之意。
坛城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眷属聚集的道场,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必须供奉的一种对象,其形式多样,大都以唐卡、壁画形式出现,在寺院的各殿墙壁上或天花板上都绘有精美的坛城。就其平面可分为4种,即大坛城、三昧耶坛城、法坛城和羯磨坛城。其中,大坛城以青、黄、赤、白、黑5种颜色,总集诸尊之坛城及其诸尊的形体,一一描绘诸尊。
这5种颜色分别代表地、火、水、风、空;三昧耶坛城,不直接绘画诸尊的形象,而只是描绘诸尊的标识和手印,如金刚杵、刀剑等,故以此直接诸尊的本誓念愿;法坛城,主要图画诸尊的种子真言和一切经的文字义理,表示诸佛、菩萨种子文字的坛城,故又称种子坛城。
修行者见到代表诸佛、菩萨各自称的第一个梵文字母,就如同拜见诸尊一样;羯磨坛城,系描绘塑造诸佛、菩萨威仪事业的坛城,以及诸佛、菩萨的铸像、画像和捏像等雕塑。从坛城中诸佛、菩萨的配置和安请形式来看,上述4种坛城又可分为下列3种形式,即都会(都门、普门)坛城,三世、十方诸佛、菩萨聚集一处,其中以金刚界坛城和胎藏界坛城最为著名;部会坛城,主要表现密宗各部部会诸佛、菩萨的坛城,如11面观世音坛城、系莲花部,佛顶坛城、系如来部;另尊(一门)坛城,以一尊为中心的释迦坛城、如意轮坛城等。绘制坛城时必须尊奉固定的格式,造像的规格尺度都有明确规定,不得改动以免降低其神圣性。叹为观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日,Ven.TenzinThutop和Ven.TenzinDeshek二个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和尚,在纽约Ackland的Yager画廊将“修建”一个“医学菩萨沙子坛城”,来展现亚洲艺术。整个过程将近一个月,每日作画几小时,展出到6月8日,然后他们将作品清空,付诸流水。以此象征生命的瞬间。2月22号开始的情景。2月26日2月27日开始绘图,材料是一种用于藏医药的细沙2月28日佛(本性)是万物的起源,是世界的中心3月1日: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创作3月2日3月4日3月4日细沙如何汇聚成世界3月5日 繁华初现3月5日 繁华初现围绕在佛周围的芸芸众生,每一种生命都跃然沙上围绕在佛周围的芸芸众生,每一种生命都跃然沙上( 这个,不知道是否就是人,在佛的眼里,与其它生灵平等。)创作工具创作工具3月7日:佛泽四方 3月9日 (孩子,你是否看到了繁华背后的脆弱?) 3月11日3月12日逐步显现的最后的圣堂逐步显现的最后的圣堂宝塔两端的丝带因沙线颜色差异造成的立体感,叹为观止3月14日3月15日3月15日3月16日延续的人生,膨胀的世界 3月20日:完成的日子终于到来,辉煌的成就,瑰丽的画卷,以一种强迫的姿态占据每一个人的视界和心灵,乃至灵魂当一切已趋近完美,人可以做的事情也趋近于无精致得难以置信的细节自始至终一丝不苟的创作者3月21日最后完成的作品,完美的画面,繁华的世界,多看一会儿吧,记住它展出延续到6月8号。 然后就是简单但是庄严的仪式,也是这次作品的最后完结!那么,然后呢? (ok,注意看他们在干什么.)装殓,艺术品的生命完结了 但可能他们留给人们心里的那种感念 才是这件作品真正的生命 也才,刚刚开始(人们从来没有庆祝过生,但对于消亡,却总是有隆重的仪式。)鲜花是用来装饰的么? 我想,应该同样是象征着美和短暂吧 走了走了怅然若失的观众剩下的朋友看看像什么 像不像苍茫的宇宙? 不知道是巧合, 还是摄影师有着同样的感觉。。所以拍了这张照片在当地居民的护送下,盛装出行, 护送作品的原始形态。。。 去哪里?时间仿佛已经停止,一个月的时光凝聚在潺潺流淌的溪水边。远处围观的人群,近处沉思的男子,对于一个世界的消失,做着不同的凭吊和评价。而僧人手中缓缓流逝的细沙,已不再有那惊艳的容貌,那些漫天飞舞的佛,那些欣欣向荣的生命,那些宏伟的庙宇,那些千姿百态的繁华。一切都随风飘入溪水,沉淀,褪色,永不再返。时间仿佛已经停止,一个月的时光凝聚在潺潺流淌的溪水边。远处围观的人群,近处沉思的男子,对于一个世界的消失,做着不同的凭吊和评价。而僧人手中缓缓流逝的细沙,已不再有那惊艳的容貌,那些漫天飞舞的佛,那些欣欣向荣的生命,那些宏伟的庙宇,那些千姿百态的繁华。一切都随风飘入溪水,沉淀,褪色,永不再返。又或者说,所有的繁华已属于流水,外人不再得见呢?整个过程将近一个月,每日作画几小时,展出到6月8日,然后他们将作品清空,付诸流水。以此象征生命的瞬间。
他们用的沙子好像是藏医所用的一种药物,作画的过程却实在是很震撼,虽然有表演的成分,但依旧觉得了不起。尤其是最后的付诸流水,看画面的时候就觉得生命的短暂易逝,后来看文字介绍,这也是他们的初衷之一。整个作品是为了展现生命的短暂易逝,而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但实际上,它的意义远大与此。
从艺术的角度看,整幅图画结构严谨,色彩丰富,借助沙粒这种富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媒介,将宗教的意义表现得十分到位。无论是端坐正中的佛,还是围绕在佛周围的神态各异的生灵,还是围绕在世界周围那一圈缥缈的气,都恰到好处的拥有了各自的神采,又和谐的构成了圆满的世界。更令人叹服的是,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限制了太大的改动的可能,因此整个图画是一气呵成,就像僧侣们将自己脑中的烂熟的世界观默写出来一般。
而从行为的角度看,僧侣本身的创作过程也契合了图画的意图。漫长的创作,成功后短暂的喜悦,然后是毫不犹豫的毁灭。似乎在告诫我们做事的道理,漫长的付出和坚持,短暂的收获,失去的痛苦。
当然,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有没有痛苦,面对精妙的画卷,竟然能伸出那把刷子,境界的确不一样。但从表情看,周围的观众是痛苦的,那恋恋不舍的眼神说明了一切。我也是痛苦的,于是想把它记住,希望看到的人,能驻足慢慢地翻看,静静的思考。
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我是华丽分割线——————-—————————————严格版!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种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喇嘛们用数百万计的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但是,喇嘛们呕心沥血、极尽辛苦之能事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没有用来向世人炫耀它的华美。用沙子描绘的世界,会被毫不犹豫地扫掉,在顷刻间化为乌有……细沙将被装入瓶中,倾倒入河流中。  这就是坛城沙画,在藏语中叫作dul-tson-kyil-khor,意思是“彩粉之曼陀罗”。繁华世界,不过一掬细沙。从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亲自教导弟子制作沙坛城开始,这门精致绝伦的宗教艺术,就历代相承毫无间断。而在十一世纪,由印度北传到西藏,保存至今。
万事万物没有永恒不灭者,连佛居住的地方也是
與蜜續儀軌的生圓次第有關~生起壇城~以供養諸佛來修德福資糧化空壇城~融入空性禪修來修智慧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传佛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