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业被判15年儿子自杀

豫ICP备号-6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新闻播报:
反腐消息:
导读:反贪秋风扫,一季落叶黄。继9月1日前国资委主任蒋洁敏被查45天后,57岁的季建业成为了十八大后落马的第10位副部级以上干部,这位任期内倍受争议的“拆城"市长,终未躲过中央反腐的一计重拳…[]
  季落马后邱宁曾深思过这个细节,“这其实体现了季建业身边政治生态的一个侧影,党政一把手往往能一手遮天,连一根小小的鼻毛都没人敢说,更别提有人来对权力进行制衡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季建业还是苏州市下属吴县的县委副书记时,这位高官曾到苏州市视察,当时,该市大小官员陪伴左右,高官在人群中把30多岁的季建业叫到身边,拍着他肩膀对大家笑说:“这是我女婿,以后大家多多关照,多多批评!”[]  
季“市长”其人
·南京日报:
一个省部级贪官从落马到判刑,要经过哪些程序,需要多长时间?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
在中纪委查办窝案的过程中,通过获取关键口供顺藤摸瓜是常用的办案手段。而要完成对“老虎窝”的一锅端,中纪委熟练使用的远远不止这一种“武器”。[]
官员大范围职位空缺如何填补,绝对是一门技术活。在中国,官员落马之后“接棒”的方法,从来就不止一种。[]
习近平接任总书记后,已在不同场合多次就腐败问题发出严重警告。有舆论称,中共新领导层将会有更多具体措施出台,抓反腐料成为下一阶段改革攻坚重点。提速治腐超出民众期待…[]
我来说两句
请登录后发表您的个人看法
策划:反贪秋风扫,一季落叶黄
图集:“拆城市长”季建业
聚焦:被双规前的100天
回顾:季建业在南京的日子
&&&&& 2010年1月,季建业就任南京市市长,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兼管财政、审计、机构编制、规划、监察和人民武装方面工作。期间,季建业曾因修建地铁3号线砍伐、迁移梧桐树引起市民强烈抗议。&&&&&有南京官员表示季建业落马在“意料之中”:“季建业在扬州期间,全城大规模翻新“修旧”,当时城建规模工程量很大,但很多工程公司都是他引进的苏州工程公司。日,季建业来南京市任副市长、代理市长职务,他一边高调宣称‘进了中山门,就是南京人’,一边迅速启动‘三中路改造’,此后,砍伐梧桐树、拆城西干道、投巨资上马雨污分流等大量工程,南京这座古城不断被‘开膛破肚’,4年间,民怨沸腾。
【雨污分流】最受争议的“民生工程”
&&&&&& “斥资183亿,从2010年初至2014年底,5年时间在20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全面施工,5年内敷设500公里污水干管,完善3000个居民小区及单位近2000公里排污支管。”这就是南京2010年公布的“雨污分流”计划。也是在这一年1月,季建业正式当选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上任至今,他被公众认为是“雨污分流”工程的主要推动者。&&&&&& 雨污分流简而言之就是“雨水入河、污水进厂”,减少水污染、明显改善水环境、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然而常年挖路扰民不断,好好的路挖得面目全非,南京人生活不堪其扰,“季挖挖”也由此得名。183亿巨额的花费有没有必要,如何监管,有没有漏洞?这些成了长期以来南京人心中的疑问。
█ 【梧桐之争】南京“移树风波”
&&&&&&2011年,南京曾因修建地铁大肆砍伐梧桐树引来市民抗议,当时网上市民对季建业也是骂声一片,对其施政提出质疑。有官员私下说,自从季建业任市长以来,所做的系列政绩工程“无一不是败笔”。
&&&&&&日,南京市太平北路上的49棵悬铃木开始迁移。这些一人合抱的大树在2月底被砍去枝杈,只剩光秃秃的主干,在料峭的春寒中伫立了十多天。网民随之发起的“拯救南京梧桐树”活动,声明参加者迅速过万。南京部分市民自发地为可能遭砍伐的梧桐树系上绿丝带,以无声的方式表达控诉。
&&&&&&在事件引发强烈关注后,季建业曾在媒体公开报道中强调“今后涉及重大工程的规划、建设,要以保护古树名木、保护行道树为前提,不得乱砍树,不得乱移树。”
█ 【大搞城建】拆拆拆,修路,修路,还是修路
&&&&&&2011年,南京全年完成城建投资620亿元,2012年的动作更大,预计有680亿元将投向交通、环境、文化等各项工程。而2013年,南京城建总投入750亿元,地铁建设、快速路改造、城中村拆迁等已全面铺开。其中地铁七线共建,总里程210公里,跨年度总投资1000多亿元,如此大的城建工程,给城市运转带来了很大压力,从“三中路”改造开始,网友的质疑和拍砖就从未间断,南京城“灰头土脸,主城没有一条好走的路”。
&&&&&&面对这些质疑,季建业的回应“理直气壮”:“网上有人说我‘季建业、挖挖挖’。有朋友劝我,你傻不傻啊,等南京这些工程做好了,你都退休了,何苦这样?我的回答是,这些工程都是城市急需做、能解决百姓宜居大问题的,我们这届政府不做,难道把矛盾交给下任?”
语录:媒体公开报道中的市长形象
&&&&& 在媒体公开的报道中,季建业一项乐于以“亲民”、平易近人、语言犀利直白的形象示人。
“城管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2012年4月
&&&&&& 南京渣土肇事,季建业在报纸上做了近400字的批示:“又一起事故又一个家庭破碎,心里真堵”“城管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
█ “机关干部都要'下河摸鱼'”——2012年5月
&&&&&&季建业在相关会上说“:每天都要扪心自问,现在有些部门忙得很,但老百姓还是不满意,为什么?”“机关干部都要“下河摸鱼”,只有这样才知道水冷不冷、鱼大不大。到下边一看,口号一个接一个,新提法不断,连我都看不懂了。
█ "不在阳光下操作,就容易出事"——2013年1月
&&&&&&“不在阳光下操作,就容易出事。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就重点控制哪里。政府要走上依法行政道路,不然很难一把尺子量到底。”
█ “委屈的事情睡一觉就忘了”——2013年1月 再次当选南京市长
&&&&&&“在(当选)当天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季建业始终站着,记者们坐着,从12:30到1:10,提问不断,笑声连连。见面会之前,记者不停打探,谁能提问?提问有限制吗?得到的回答都是:随便问,没限制!”当记者问“市长在南京的1000多个日夜里,有过委屈吗?”季的回答是:“当然,我也有过委屈的时候,也有委屈的事情,晚上睡一觉就忘了,早上起来照样精神抖擞。”
█ “梦想是希望经过努力,百姓生活更美好”——2013年3月 “两会”期间
&&&&&&“作为南京的城市管理者,我的梦想是,希望我们这座城市经过几年持之以恒的努力,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使百姓在蓝天白云下生活得更美好。”
█ “南京的环境整治往往就处于"响水"状态”——2013年8月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南京的环境整治往往就处于"响水"状态,烧到90几度,差那么一点,就是烧不开!老百姓怎么能没有怨言?”
█ “坚决避免反复开挖、来回折腾”——2013年9月
&&&&&&“要把雨污分流和市政管线、小区出新、景观整治等工程拼在一张图上,做精做细,一步到位,坚决避免反复开挖、拉链马路、来回折腾,对那些施工质量不过关,百姓意见大的施工队伍,要建立处罚机制,清退出南京市场。”
常识:中纪委调查到移送司法流程
&&&&&& 立案调查代表对违法事实基本认定,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并正式启动调查程序。而立案同时,往往伴随着的是免去党内职务,而此时被立案者仍保留党籍,对其仍保留同志称呼。
█ 2、双规:规定时间、地点交待问题。
&&&&&&“双规”是中共纪律检查方面调查的用语,即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坦白问题。“双规”只能适用党员,要求被采取“双规”的党员必须立案。经纪委常委同意后才能采取“双规”。但特殊人员须任命机关同意。南京市长季建业日前因经济问题,就是处在被中纪委“双规”的阶段。
█ 3、双开:开除党籍、公职
&&&&&&党内政治生活中,双开是指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双开是对党员的纪律处分。被双开后,对被处分者,不再以同志称呼。
█ 4、免去人大代表职务
&&&&&&《代表法》规定,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人常委会或人大报告,经同意方能罢免。
█ 5、开除党籍
&&&&&&前四步都是党内调查。对于官员的违纪行为,中纪委什么时候会要求司法部门介入?答案是“开除党籍”后。党员的纪律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中纪委只要 对当事人做出开除党籍的处理,即表明此人构成违法,可以移送司法机关。
█ 6、移送司法,立案侦查
&&&&&&落马人员被移交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立案侦查,特指公安机关或检察院行为。这与前面的立案调查不同,前面立案调查是由纪委部门展开的,是党内的调查。
·(04/09 03:25)
·(04/08 07:08)
·(04/08 05:49)
·(04/08 02:06)
·(04/07 23:08)
·(04/07 11:51)
·(04/07 11:03)
·(04/07 10:40)
·(04/07 10:39)
·(04/07 10:35)
·(04/07 10:33)
·(02/19 04:03)
·(01/30 13:55)
·(01/30 13:52)
·(01/29 01:53)
·(01/21 03:01)
·(12/27 01:54)
·(12/26 15:40)
·(12/25 15:07)
·(12/02 21:21)
·(12/02 09:47)
·(12/02 05:37)
·(11/27 03:59)
·(11/22 01:24)
·(11/21 03:34)
·(11/21 03:10)
·(11/15 12:34)
·(10/30 01:45)
·(10/28 06:29)
·(10/26 09:20)没有账号?
季建业自杀最新消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京报讯(记者 李超 实习生 贾世煜)据苏州多位独立消息源称,11月中上旬,江苏吴中集团董事长朱天晓被有关被带走,疑牵涉季建业案,目前处于监视居住状态。他是继金螳螂实际控股人朱兴良之后的第二个苏州商人。今日,苏州市一位处级干部称,朱目前处于被监视居住的状态...
大公网报道《南京市长季建业被中纪委 双规 》,虽然文章随即被删除,但微博上已有不少网友转发。到了晚间21:27,香港《南华早报》编发报道《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被双规》,文章称 一位消息人士向《南华早报》证实了季建业被调查的消息。他表示,南京市今天在小范围向 有关干部 传达了这一消息。
16日晚20:00左右...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7号消息,江苏省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季建业1957年1月生,江苏张家港人,2009年任南京市副市长、代理市长职务,至2010年任南京市委副书记, 市长. 有南京媒体人士称,季建业涉案金额或超2000万元人民币。有内部人士指出... 凤凰资讯
原标题:中报季最新消息 广东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及披露时间统计
人民网广州7月8日电(记者陈霄 见习记者王媛)进入7月,上市公司中报季正式拉开序幕。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底,沪深两市有932家公司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业绩呈上升趋势的公司共计583家,占公司总数的63% 凤凰资讯
最新近应验的一例,是2013年10月南京市长季建业的落马。杨卫泽和季建业作为南京市党、政一把手时,他们之间的矛盾,早已是南京市近乎公开的秘密。矛盾高潮出现在季建业落马前夕,杨卫泽对于季主导的“雨污分流工程”进行公开批评。一位曾经接近季建业的人士讲述了这样一则往事:2013年9月... 凤凰资讯
最新近应验的一例,是2013年10月南京市长季建业的落马。杨卫泽和季建业作为南京市党、政一把手时,他们之间的矛盾,早已是南京市近乎公开的秘密。矛盾高潮出现在季建业落马前夕,杨卫泽对于季主导的 雨污分流工程 进行公开批评。 一位曾经接近季建业的人士讲述了这样一则往事:2013年9月... 凤凰资讯
季建业案发,也源于城建项目——某在南京做项目的房地产商将其举报。随着案情扩大,几个“追随”季建业做项目的地产商也先后被查。其中之一,就是江苏前首富朱兴良被带走调查。据报道,直到季建业落马,在季建业曾工作过的昆山、苏州、扬州、南京等地,由朱兴良实际控制并担任董事的上市企业——金螳螂装饰公司都曾获得大量政府项目... 凤凰资讯
杨卫泽与季建业的官场交集更为人关注。据媒体报道,早在季建业被查前,杨卫泽对季已经“态度转变”,曾三次打回季建业的自我批评;季建业被查后,杨卫泽更是公开批评季。两人共事3年左右,目前俱已落马,也使得南京成为十八大后第一个书记、市长均落马的省会城市。除季建业、杨卫泽落马,南京市六合区委书记娄学全... 凤凰资讯
关于赵本山的消息满天飞。“从赵本山家中搜出20吨黄金”“赵本山自杀”“弟子纷纷脱离师徒关系”等各种传闻层出不穷。1月12日下午,铁岭本山民族乐团“迎新春·弘扬孝道音乐会”在铁岭大戏院举行。一直包裹着外界重重猜想的赵本山,正是在这次活动上现身亮相。亲历现场者给记者发来活动录像,就录像现场来看... 凤凰资讯解析多面季建业:上百人前像骂儿子一样骂下属
新华通讯社主办
地方网群:
政法网群:
 企业网群:
解析多面季建业:上百人前像骂儿子一样骂下属
日 14:57:28
  季建业
  “对一些市民心声,季没有给予及时的回应,大家有气自然就全都撒到他的身上。可以说,雨污分流对季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很大,也是季被很多市民认定为蛮干的一个重要依据。”
  季建业是个什么官?
  文_本刊记者 舒炜
发自南京、扬州、苏州
  季建业到底是个怎样的官?
  在今年10月17日被“两规”之前,他是不少扬州老百姓口中的“好市长”,干部认可其雷厉风行,在台湾媒体眼中更是“能为台商端洗脚水的市长”,而他自认是城市的CEO。
  但在10月17日之后,季建业成了官民和一些媒体指责的巨贪、“黑社会”和“文抄抄”,可谓“罪大恶极”。10月18日上午,南京作家,也是《东方文化周刊》副总编的薛冰甚至在自己微博上写下:公道自在人心。饱经历史遗产被毁之痛,饱受大拆大建、挖路不止、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之苦的南京人,怨声载道;听到季被“两规”,同声欢呼。
  这些指向的是同一个人吗?廉政瞭望记者沿着季建业的仕途路线,辗转苏州、昆山、扬州、南京等地,试图尽可能去解答这个疑团。
  “忌”建业,多大事啊?
  公元212年,孙权把秣陵城(今南京)改名为“建业”,意在“建功立业”。在历史翻过了一千七百多年后,这座城市迎来了与其同名的一任市长。
  季建业是南京前任市长、现任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的老乡,但南京官场人士指出,这两个张家港人身上却有着很多的不同:学历为在职大专的蒋素来低调实在,在离宁履苏时曾表示“苏州是最后的归宿”,“不再东张西望”,“自己已经55岁了”。而季顶着法学博士的头衔到南京后,面对一些“非议”,仍然高调。
  “可以说,自季建业到南京任代市长开始,人们对季就一直有种‘误解’,季自己也陷入了误区。”上述官员表示:“他希望移植过去昆山、扬州的成功经验到南京,但忽略了水土问题。”
  不论在何地任主官,城建项目始终是季建业推进工作的一大抓手。在南京,人们最反感季建业的有四个代表性工程:大行宫砍树、三中路改造、雨污分流和炸掉城西高架。这些工程共同的特点是投资额高、施工周期长,给百姓生活带来持续影响。
  2011年,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曾向干部们推荐过一本叶兆言的《南京人》,书中道出南京人的典型性格——淡定、包容,遇到再大的事,也只会说一句“多大事啊”,照常生活。“季建业似乎不了解市民的心态,建地铁三号线时,在公示不完善的情况下,把大行宫的大批粗壮梧桐一夜迁移,当市民白天看见光秃秃的大行宫街面时,只能把季和已经落马的原南京市长王武龙联系起来,王当时的一条‘罪名’也是砍树。” 江苏省委党校一名教授如是说。
  他还向记者透露,在今年南京市“两会”上,季建业因为拆迁的事,和几名院士起了正面冲突,态度也比较蛮横,不尊重专家和老南京人的看法。“这直接导致季在南京知识界中是个坏印象,被看成是没文化的人。”
  江苏省级单位一名老干部分析说,南京人和扬州人对季建业的不同态度实属正常。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大规模城建从未停止过,南京人对此向来反感;相反,从某种程度上讲,季刚去扬州时,扬州的城建是欠发展的,他在那里得到的“口碑”使其更加自负。
  不过,这名老干部向记者表示,这些工程并非全是季建业拍板并上马的。
  日,南京城西干道工程获得了宁城投字[2009]79号的批复。当月28日,时任南京市建委新闻发言人郭建对外发布,始建于1996年的城西干道将拆除全线高架,采用以隧道下穿十字路口方式。
  关于雨污分流,也同样是一项长期的立项过程。据《扬子晚报》今年9月7日的一篇文章介绍,无锡太湖蓝藻事件后,为防止玄武湖发生类似环境事件,2007年南京市启动了雨污分流研究工作。2008年立项开展锁金村片区雨污分流试点,2009年5月启动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8月,季建业才离开扬州,担任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即便如此,但季建业作为市长,很难说他在这些重大决策的执行过程中一定没有问题。”江苏省级机关一名副处长告诉记者,“季来南京后,显然加快了这类重大工程的施工。其中一些工程规划不完善,施工管理不到位,但又和市民日常生活、出行紧密联系,正好市民还可以近距离观察施工。可惜这些市民心声,季没有给予及时的回应,大家有气自然就全都撒到他的身上。可以说,雨污分流对季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很大,也是季被很多市民认定为蛮干的一个重要依据。”
  “老季工作效率很高,他的特长是快刀斩乱麻,善于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有时执行起来不近人情,可以当着上百人的面像骂儿子一样骂下属,说他‘霸道’绝不为过。”上述处长表示,“像孙中山铜像迁移回新街口,玄武湖、中山陵免费开放,这些都是季建业的手笔,在之前都是长期悬而未决。但这种‘霸道’的性格对季建业在南京的工作并不讨好,相反,得罪了一些官员。”
  2010年,南京环保部门向季建业提出,城市空气质量差是工地管理不善造成的。时任环保局长韦昌明为此和季建业发生争执,韦罗列了自己掌握的科学数据和专家意见。季建业说:“你能不能让你们家那些环保专家闭嘴?那这样吧,我和组织部说说给你换个岗位。”
  据记者了解,和季建业“不睦”的官员,既有下级,也有上级。在南京,季建业先后和两任市委书记搭班子,“但感觉老季有自己的一套,他爱说‘打铁还须榔头硬’。”南京市政府一名官员表示,“他认为市长是一个城市的CEO,也就是大小事都要亲自过目。”
  在中央纪委宣布对季建业进行“两规”当天,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公开场合指出,城市生态建设要“多点道法自然的传统,少点人定胜天的霸气”,被各媒体重点报道。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大三学生陈雷是南京人,他对季建业谈不上好感,但比较支持季推行的公交车免费Wi-Fi,“对我们来讲,都不怕公交绕路和堵车了。”
  “其实老季并非‘粗人’,当时在扬州,为了不破坏周边建筑与瘦西湖的和谐,他亲自带人在瘦西湖五亭桥上放气球到25米高,然后就到周边去看,如果能看到这个气球,说明所在的这个地方就不能建高楼,以保留它最自然最美丽的风光。”扬州市文化部门一名干部表示。
  南京坊间八卦则称:“季建业的名字可能注定了他不适合到南京来,明摆着,‘忌’建业嘛!”
  “朋友”季建业
  季建业和商人关系好,这几乎是江苏官场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大家觉得没什么问题,苏南模式就是靠招商起家的。”昆山市一名招商系统干部如是说。
  在昆山的5年里,季建业显然是台商的“好朋友”。他把手机印在名片上,24小时开机,办事不过夜,台商大大小小的困难几乎有求必应,不少台商因对他的好印象而投资昆山。台湾“21世纪基金会”董事长高育仁曾说,会去昆山投资,就是为了季建业。原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则认为:“每个地方都在招商,但最重要的不是优惠,而是地方官员的热忱。”
  这种热忱,也被季建业带到了扬州。在当地人眼中,他至今仍是名有个性、令人印象深刻的领导。
  在扬州政界季建业有很多“轶事”,比如,扬州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前后有14年,季建业到扬州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大功告成。当地一名老干部对记者表示:“你可以说他赶上了节点,但后来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呢?人不可能总靠运气来说话。”再比如,当年一名台商拖了8年都没办全的手续,季建业到任后,29天就到了位。
  2009年,时任扬州市台办主任纪凯对媒体披露,季建业2001年7月到扬州任市长就对台办提出明确要求,“要天天有人在南方,月月有团在台湾,他到扬州第一年引进的台资比过去9年加起来的还要多”。
  台湾冠军建材董事长林荣德曾向媒体表示:“2008年中国大陆实施两税合一时,各地台商叫苦连天,只有季建业表示,不要去查账,让企业好好经营下去。”
  季后来到了南京,依然和台商保持着良好关系。2011年带团在台北办春茗联谊会,超过400位政商名流出席,可以说是“超人气”。当场就有台商开玩笑,马英九与台湾工商界大佬会面,可能都没这么大的阵容。
  “如果说老季和台商的关系大部分是从工作出发,那他和一些民企的关系则有点说不清。”扬州市建设领域的一名官员在记者再三追问下吐露实情:“不管是招投标也好,指定也好,我们的很多工程都是苏州来的老板在做。当时季的思路是发展扬州西面,和南京对接,但他走后,扬州的城市战略又变成了发展东面,搞得如今东西都难兼顾。”
  在季建业和诸多苏州籍老板“扯不清”的过程中,金螳螂装饰公司实际控制人长朱兴良慢慢浮出了水面,但转瞬又沉了下去。廉政瞭望记者在实地采访这家位于苏州西环路上的上市公司时,遭到了多次拒绝,理由只有一个:“不能乱发布消息误导股民,还是等官方消息。”
  不过,苏州当地媒体人对记者介绍,“朱出身于书香世家,是一个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商人,媒体圈对他的印象都非常好。也许最开头和季建业有那么一点交集,但作为国内第一品牌的装饰公司,得过40多项鲁班奖,能承揽鸟巢、井冈山干部学院这种项目,很难说这家公司的真实能量到底有多大,季建业又能帮到什么份上。”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晓一则坚定表示,金螳螂不会因为个人因素受到实质性影响,行业龙头地位依旧稳固。金螳螂2012年的工程项目,从地域分布看,江苏以外的占73%以上;从投资主体上看,民营资本项目也占70%以上。
  “演说家”季建业
  季建业从政经历始于宣传口,29岁就担任了苏州日报副总编,对文宣的重视和依赖,也一直贯穿着他的地方主政生涯。
  不过,季建业没有经历过全日制的大学本科教育,却在从政以后,逐渐获得了硕士、博士等头衔,并在各种学术大刊上频频发表论文,“这种现象并不罕见,想当初王立军不就是这样的吗?”苏州大学政治学院一名老教师如是说。
  据季建业老家张家港锦丰镇上的老人介绍,当时季被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选择是复旦大学或上海外国语学院,但后来他因为去了苏州地委宣传部门而没上成,“他从小就比较好学,要是学习不间断,没准会成为个真正的教授。”
  前述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告诉记者,在扬州代市长的“代”字去掉前,季建业曾多次到江苏省委党校学习,“上课比较专心,几乎从不缺课或请假,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
  这两年间,季建业在苏州大学政治系干部专修科学习。1985年,季在苏州大学学报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谈谈农村发展与农民的文化素质》,把自己的关注领域集中在了农民问题上。
  自此,季建业在高校里面展开了一场“求学之路”,头顶“法学博士”和“农民问题专家”头衔多年,直到落马后被人“揭发”学历注水。截止落马之日,他在中国知网上的文章篇数也锁定在了130篇上,但这并不包括他在江苏省委党刊10月号上发表的最新一篇文章——《让被征地人员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
  和王立军不同,季建业几乎从不在高校担任兼职教授。“一来可能是真忙,二来是本事不过硬,怕露马脚。”南京大学一名副教授如此调侃。
  “我不会让你们失望。”这是2010年1月,季建业当选为南京市长后,在记者见面会上的第一句话。“这让我们心头一热。”参加了当时见面会的两名记者回忆说,“感觉老季比较好说话。”
  “南京名嘴”东升则感叹,“(季)市长口才太好了,说起话来不回避、不兜圈、不耍官腔。
  而在一个月前,季建业接受采访时称,“我的工资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买一个小房”,引发网络上的“轩然大波”,网民纷纷表示——谁信啊?
  有南京官员却对廉政瞭望记者分析:“老季说这话表面上看没问题,但往深层里看,就不对味儿了,潜台词是——我才到南京,这里的高房价不是我造成的,瞧,我也买不起房。但在他治下的扬州房价已涨到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甚至部分超过了苏南的无锡、常州等地。”
  不少南京人还记得,去年10月,季建业和世界体育大会主席维尔布鲁根等名流一起,在钟山风景区骑自行车。从当时的新闻照片上显示,外国友人们均身着外套,唯独季建业一身短袖打扮,引得不少市民评价:“季市长很精神。”
  季建业则当场“忆苦思甜”:“中学时代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行车,我的第一辆自行车还是我妈妈通过养猪换来的。”
  2008年,季建业以扬州市委书记身份,入选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选的中国城市十大风云首脑之一,后来被他多次提及。这个榜单中排名第一的是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此外还有原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
  不过,季建业口才最为人“称道”的一次,是他在离开扬州之时所演说的那段“扬州八年”。扬州网友jsyzl本是在出租车上的广播里听到“扬州八年”的只言片语,谁知越听越感动,马上打电话叫老婆在两小时后的新闻重播时录下来。
  “一个人的生命中,真正能干活的年龄就是三四十年,我在扬州这八年,是我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经验最丰富的一段时光,我把黄金年华奉献给了扬州。人生能有几个八年?!”这段话,jsyzl到现在仍可原封不动背下来,“季市长带着四大班子在35.66公里长的润扬长江大桥走过时,我们扬州人的那种兴奋、那种自信、那种豪情,至今仍记忆犹新。后来他当了书记,我们仍喜欢叫他季市长。”
  不过,对季建业的口才,有的人却并不感冒。季建业在扬州主政时,曾有一次去山东德州考察,与会人员对廉政瞭望记者回忆:“老季当时参加德州市委常委会议并作辅导报告,介绍扬州经验,讲得眉飞色舞,但却喧宾夺主。”
  在10月28日的江苏省委党报《新华日报》社论中,不点名批评了某些官员“规划夸海口,危害公信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说季建业。
  南京市人大一名官员表示:“文章中说到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型翻建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就是今年初出台的《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这就是一句海口,季建业还说过要两年内完成所有城中村拆迁呢?你信吗?”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季建业自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