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增强党的要坚持 增强纪律意识识

党员干部要强化纪律意识坚决抵制政治生活庸俗化
要坚持不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不懈强化宗旨意识,解决好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问题,党员、干部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教育引导、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纪律约束。(人民日报)
“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共产党员要做遵守纪律的模范,仅仅具有觉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体现在日常言行中,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
“敬畏”意识。“为官须自律,做人当崇德”。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的纪律、对国家法律法规要从心底里敬畏,并用这种敬畏约束自己,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某些领导干部“天老大,我老二”的架势,那些“党纪、国法、制度”全不放在眼里的态度,最终跌进了深渊,其教训不可谓不深。
“自觉”意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个党员干部自觉地把党的政治纪律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人生准则,时时做到慎独、慎微、慎欲,用好手中的权,用对手中的钱,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脚,在纪律面前不越雷池半步;只有经常用党的纪律要求自己,才能防微杜渐,真正成为一个遵守纪律的模范。
“思齐”意识。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只有见贤思齐,我们才能做到党的纪律入心、入脑、入行,将遵守纪律从有条规到无条规的转变,从有意识地强制遵守到无意识的自然行为,最终达到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转变。作为一名党员,要将党的纪律化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干任何一件事,首先要判断是否符合党章的规定和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本文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Copyright ©
古汉台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
为什么要强调唤醒党章党规意识
发布日期: 15:19:4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字体大小:
5月8日至10日,王岐山同志在浙江省调研时强调,要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推进制度创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虽然这是首次公开提出唤醒党章党规意识,但强调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章,增强党员意识、组织纪律意识,强化党的观念,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严明党的纪律、从严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
围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王岐山同志作出一系列重要阐述:“党章,章章重要,首先要熟读总纲。……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宗旨源自于此,理论基础根源在此,认识论方法论的本源也来自于此。”“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增强党员意识,做合格党员。”“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必然要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党员义务,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近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三严三实”专题党课上,王岐山同志又带领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锤炼严实作风。
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强调唤醒党章党规意识,体现了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律认识的深化。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要抓关键、抓根本,将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摆到重要位置。
我们党拥有的一整套层次清晰、运行有效、以党章为统领的党内法规制度,是管党治党建设党的重要法宝,也是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唤醒党章党规意识,促使广大党员自觉遵守党规党纪,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充分发挥党规党纪管党治党的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大量违纪违法案件表明,党员干部违法犯罪,必定是党章党规底线“率先失守”。“我如果按照党的纪律严格要求,也不会犯法。”这是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法庭上的忏悔。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泉山区原区委书记张引在忏悔书中说:“党纪条规、法律法规更是放在书架上当成摆设,束之高阁,却从没有翻开看过一眼。”追根溯源,党章党规意识缺失,是党员干部先“破纪”再破“法”的重要思想原因。唤醒党章党规意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才会不断增强,党章党规要求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避免触碰纪律“红线”。
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有助于强化领导干部党的观念和责任意识,使其真正扛起管党治党责任。日,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王岐山同志指出:“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四轮巡视,发现了一批在作风、纪律、腐败和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究其根本在于,有的党组织管党治党不严,执政意识淡化、党的观念淡漠,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正是因为党的观念淡漠,有些党员领导干部淡忘了党员这个第一身份和为党工作这个第一职责,没能有力扛起管党治党的责任,导致组织涣散、纪律松弛,致使一些地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由小变大、由少变多。解决这些问题,亟须通过唤醒党章党规意识,切实强化领导干部党的观念,促使其牢记职责使命,将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位。
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有助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最终实现“不想腐”。新一届党中央明确要求,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以严格执纪、严惩腐败,营造“不敢”的氛围,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强化监督制约,使之“不能”,那么如何实现“不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讲话中王岐山同志指出:“最终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真正做到使之‘不想’。”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他又一次强调:“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确立‘三个自信’,强化‘不想’。”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实际上都蕴含在党章党规之中,是达到“不想腐”的根本路径,也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更高要求。做到这一点,首先也是要唤醒党章党规意识。
归根结底,党员能否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领导干部能否扛起管党治党责任,腐败蔓延势头能否得到有效遏制,“不想腐”的机制能否最终形成,关键在于党员干部有没有强烈的党章党规意识,是不是始终牢记党员这个第一身份。可以说,只有唤醒淡漠缺失或陷入沉睡的党章党规意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广大党员才能始终牢记自己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本刊记者 张国栋)
&中共四川省纪委、省监察厅版权所有三、加强纪律建设的核心是要强化宗旨意识
报告人:黄苇町 现任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研究员
导读:报告指出,加强纪律建设的核心是要强化宗旨意识。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改革措施都可以看到宗旨意识在加强。不论干什么,都要遵循一定宗旨,比如,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顾及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对雾霾的治理,不能一味的追求高速发展。党员干部更要加强化纪律意识
  党员干部更要加强化纪律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五次全会上特别指出:“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再一次强调了严明纪律的重要性。
  纪律,是党员干部在政治方向、立场、行动上的刚性约束和依据标准,必须严格加以遵守。可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或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或无视组织、唯我独尊,或口无遮拦、肆意妄为……都是因为这些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缺乏、法律法纪观念淡漠,守不住底线,逾越了红线,最终滑向腐败犯罪的深渊。
  重申“守纪律、讲规矩”,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只有强化党性、严守纪律、忠诚于党、实干为民,干部队伍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强化纪律意识,首先要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教育。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细学,学深悟透,对照要求将自己摆进去,弄清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根源,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抓真改。要结合实际,将讲话中的重要思想、工作要求转化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强化纪律意识,关键是要抓好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要把严的纪律贯穿到抓班子带队伍全过程,强化组织意识,不断突出当干部就必须接受更严格约束的思想意识。要坚持从严培养、从严选拔、从严管理干部,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驰而不息加强规范治理,稳步推进干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真正做到选好、用好、管好干部。以严的标准、严的举措、严的管理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忠诚、为民、担当、干净。
  强化纪律意识,最后要落实到担负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守纪律、讲规矩是做好工作的保证,做好工作最终还在于落实。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识到管党治党的重大意义,继续健全完善党委权力运行机制和党建工作定期研究推进制度,不断强化基层政权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保障发展功能。要进一步加大对落实党建责任的经常性检查督办力度、失责追究力度,重点解决责任不明、考核不严、追责不力的问题,推动各级党组织在管党治党上真正做到主动作为、全面从严。
编辑:杨仁昌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导干部增强纪律意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