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佤族人比怒族的人口数多几万人

2010年人口普查各民族人口数据
已有 9736 次阅读
|系统分类:
资料来源于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生育率是根据人口普查短表的人口结构,用长表全国的生育率模式进行估算(由于一些小民族的生育模式与全国的有差异,因此生育率不是很精确,比藏族的生育率用全国生育模式推算就比实际的偏高)。只有9个民族(珞巴族、保安族、撒拉族、仡佬族、阿昌族、门巴族、东乡族、水族、彝族)的0-14岁儿童比例超过26.8%的世界平均水平,加上未识别民族,总人口只有1114万,只占全国的0.84%。只有4个民族(京族、阿昌族、珞巴族、保安族)的生育率超过2.1,加上未识别民族,总人口只有73万,只占全国的0.05%。共有5个民族(朝鲜族、俄罗斯族、赫哲族、纳西族、锡伯族)的生育率比汉族低。生育率最低的是朝鲜族,只有0.6,主要原因是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而东北整体生育率只有0.75。可见,所有民族都是计划生育的受害者。一些少数民族(如苗族、彝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的生育率相对较高,是因为地处贫困山区,经济不发达。人口上千万的民族中,只有维吾尔族的生育率还为2.0,其中南疆喀什地区的英吉沙县、疏附县、伽师县的生育率为2.5-2.6,一方面是因为维族相对较好地保留了传统的生育文化,更主要是因为南疆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而北疆经济较发达,生育率较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南疆和山区的少数民族的生育率也将快速下降。少数民族人口也是中国和世界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需要尽快停止计划生育,不及时出台积极的人口发展政策,提升生育率,促进各民族平等地繁衍。&2010年全国放开普查各民族人口结构(总人口排序)总人口0-14岁生育率0-9岁总人口占全国%民族万比例(%)性别比2010年2000年全国16.61.181119100.0000100.0000汉 族16.11.13812091.599291.5319壮 族1692.620.31.5911181.27001.3020回 族1058.621.21.4781130.79430.7900满 族1038.816.91.1761110.77940.8597维吾尔族1006.925.92.0351040.75550.6759苗 族942.625.51.8191210.70720.7195彝 族871.427.21.8191120.65380.6247土 家 族835.422.51.7441150.62680.6461藏 族628.225.61.6021050.47130.4359蒙 古 族598.219.71.2611090.44880.4679侗 族288.022.62.0231250.21610.2382布 依 族287.026.52.0411200.21530.2391瑶 族279.624.01.9261160.20980.2122白 族193.421.11.4361060.14510.1495朝 鲜 族183.18.40.5971060.13740.1548哈 尼 族166.123.11.5851200.12460.1159黎 族146.322.91.7181160.10980.1004哈萨克族146.323.81.8521070.10970.1006傣 族126.120.11.4491040.09460.0933畲 族70.920.71.8471170.05320.0571傈 僳 族70.322.91.4721030.05270.0511未识别64.032.52.2521240.04800.0591东 乡 族62.227.51.9661210.04660.0413仡 佬 族55.128.42.0941230.04130.0466拉 祜 族48.619.81.3211040.03650.0365佤 族43.019.81.2481020.03220.0319水 族41.227.52.0981280.03090.0327纳 西 族32.616.91.0671040.02450.0249羌 族31.018.91.3231050.02320.0246土 族29.021.01.4341130.02170.0194仫 佬 族21.621.01.6591110.01620.0167锡 伯 族19.017.81.1041080.01430.0152柯尔克孜族18.726.11.7601040.01400.0129景 颇 族14.824.41.5321080.01110.0106达斡尔族13.217.91.2031070.00990.0107撒 拉 族13.128.52.0761120.00980.0084布 朗 族12.024.01.7491020.00900.0074毛 南 族10.122.62.0161150.00760.0086塔吉克族5.126.21.4051020.00380.0033普 米 族4.323.71.4961050.00320.0027阿 昌 族4.028.42.2231050.00300.0027怒 族3.823.31.623970.00280.0023鄂温克族3.120.51.2961000.00230.0025京 族2.823.82.1131280.00210.0018基 诺 族2.320.81.8301010.00170.0017德 昂 族2.125.61.863980.00150.0014保 安 族2.029.22.5531110.00150.0013俄罗斯族1.515.50.9321010.00120.0013裕 固 族1.418.51.1811030.00110.0011乌孜别克族1.122.21.5931110.00080.0010门 巴 族1.127.71.9371120.00080.0007鄂伦春族0.921.11.218970.00060.0007独 龙 族0.724.91.3771050.00050.0006赫 哲 族0.517.10.9831180.00040.0004高 山 族0.418.41.1681040.00030.0004珞 巴 族0.431.12.2591020.00030.0002塔塔尔族0.419.31.5171140.00030.0004外国人入中籍0.111.91.2851060.00010.0001& 人口最多的15个民族的人口年龄结构。 横坐标是各年龄组占总人口的比例(%)。从下往上,依次是0-4岁,5-9岁,10-14岁,....85岁以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易富贤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一分钟看懂云南少数民族渊源,普米族、怒族、佤族、瑶族。。一分钟看懂云南少数民族渊源,普米族、怒族、佤族、瑶族。。潶白历史百家号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特色云南少数民族丰收插画“七彩云南,别样民族别样情”,我们这期接着简说云南少数民族的概况与渊源。11. 普米族现有人口2.96万人,云南有2.93万人,90%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胜等县、旧称“西蕃”。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氏羌的支系,公元八世纪左右逐渐南移至川、康一带,公元十三世纪中叶,由部落首领率众加入蒙古族军队,随忽必烈入滇。普米族自称“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他称有“博”、“巴苴”等。1960年定名为普米族。普米族姑娘12. 怒族现有人口2.7万人,云南有2.6万,主要分布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及兰坪县的免峨乡。此外,迪庆州的维西县也有少量分布。由于长期与僳僳族相处,怒族人普遍会僳僳语。贡山、福贡两县的怒族,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自称“阿龙”和“阿怒”,在古代就与独龙族有亲属关系。原碧江县的怒族自称“怒苏”被认为是唐代“庐鹿蛮”的后裔。这两部部分来源不同的怒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怒江峡谷内,相互相往通婚,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怒族小伙儿13. 佤族现有人口35.1万人,其中云南有34.7万多人。主要聚居在沧源、西盟两县,双江、孟连、澜沧、镇康等县亦有分布。佤族的先民在先泰时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唐代称为“望蛮”、“望苴子”、“望外喻”;明代称为“古刺”、“哈刺”;清初称为“卡佤”等。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文言。佤族姑娘14. 纳西族现有人口27.8万多人,云南有26.5万多人,主要聚居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维西、中甸、德钦以及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量分布。纳西族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有渊源关系,古文献里记载的“牦牛夷”、“摩些旁”、“摩沙夷”指的就是纳西族的先民。其自称叫“纳”、“纳西”、“摩梭”等。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们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纳西族姑娘15. 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人,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族在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瑶族姑娘16. 藏族现有人口459.3万,主要居信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萧、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云南又主要聚居在迪庆州、少数散居在丽江、怒江等地、州,有11.1万多人。藏族聚居在高原,那里海拔较多。幅员辽阔、山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厅而壮美。传说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结合而产生的。据史料记载、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为今天的藏族。分元七世纪,独赞干布在拉萨建立吐蕃王转时,曾把势力扩展到滇西北地区,建立神川都督,设铁桥节度使,一些藏人就来到了迪庆。迪庆州地处滇西北,地势高峻,气候严寒,是我国原始森林的宝库之一,这里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化绚丽多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歌舞、音乐、戏剧、绘画都有独到的特色。《格萨尔亚传》是举世闻名的英雄史诗,也是全世界最长的诗篇,情节也很生动。藏族姑娘17. 拉祜族现有人口41.1万多,其中云南有40.8万人,主要分布在澜沧、孟连、耿马、沧源、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拉祜”是自称,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拉祜族姑娘18. 回族全国回族有860万人,其中云南有52.2万多人,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全省所有县市几乎均有回族居住。回族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北“回纥”、“米回鹘”、“大食”诸郡。元世祖忽必烈攻来大理国后,任命回回人赛典赤为行省长官,以后才大量迁入。由于长期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衣着打扮与当地民族基本一致,如迪庆的回族,酷似藏胞;西双版纳的回族妇女,穿窄袖紧身上衣,下着统裙,犹如傣家女;白族地区的回族着白装;汉族地区的回族着汉装。遇有红白喜事或节日,男子喜戴小白帽,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递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云南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圣祭,所有节日都与信奉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回族姑娘19. 傈僳族现有人口55.74万多,云南有55.71万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聚居在云南西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丽江、保山地区和迪庆德宏、楚雄、大理等自治州。僳僳族为氏族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公元八世纪时,僳僳族先民便居住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公元十五至十九世纪间,逐渐迁移到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怒江流域的僳僳族在解放初期还保留着氏族制度的残余,各村寨和家族内部有虎、熊、猴、蛇、羊、鱼、蜂、鼠、鸡、鸟、竹、麻、茶等十多种氏族各称,代表不同的血缘亲属关系。狩猎在僳僳族传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僳僳族男子都在狩猎中练就了高超的射弩技艺,射弩以赛时,射手以能将竹箭射在刀刃上劈为两半者为胜。傈僳族姑娘20. 苗族苗族有739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云南苗族有89.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两个自治州和昭通地区。大多数苗族是从明代以后从湖南,贵州迁入云南的。苗族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定居在湖南洞庭湖和沅江流域一带,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后经过历代不断迁徙进入西南地区。苗族自称“蒙”,云南的苗族有八个冠以“蒙”的自称单位,解放后统一称为苗族。苗族居住分散,支系较多,有青苗、花苗、白苗、独角苗等。21. 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1.4万,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代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哀”、“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午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物产丰富。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傣族姑娘22. 壮族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548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56年统一族称以前,壮族自称和他称较多,仅云南就有40多种,主要“侬人”、“沙人”、“土僚”等。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住。壮族姑娘23. 哈尼族哈尼族共125万多人,其中云南省124.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卡多”、“尼”、“碧的”等自称,他称20多种,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哈尼族姑娘24. 白族白族共有160万人,其中云南省134万人,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龙画凤,坚固结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远近闻名。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要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等。白族姑娘25. 彝族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最多,有405万多人。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西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彝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采。其中《太阳历》和《十二兽历法》有其独特之处。自称地称不下一百余种,主要的有诺苏泼、纳苏泼、改苏泼、撒尼泼、阿细泼等,解放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彝族。彝是鼎彝的“彝”,从汉文字义上来讲,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美意。彝族姑娘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较著名的节日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僳僳僳族的刀杆节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插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特色,明天为大家讲讲云南最全行政区名单,教你走在路上识“老表”。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下期见!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潶白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看黑白君给你瞎掰,真假且听黑白君娓娓道来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您现在的位置:
<DIV class="f24 f_b" style="LINE-HEIGHT: 70 COLOR: #16年全县人口情况
&&&&&&发布时间:&&&&&&次数:
2016年,全县总人口115.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58‰。
沂水县主要系汉民族聚居区。自明代以后,有回族人移此定居。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干部职工调动,大中专学生分配及婚姻等因素,有少数民族人口迁入。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共有汉族、回族、满族、藏族、朝鲜族、白族、高山族、壮族等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县总人口的99.27%,其次为回族,占总人口的0.42%,其他6个民族人口数很少。仅占总人口的0.01%。1990年人口普查,全县共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苗族、 彝族、壮族、朝鲜族、满族、白族、土家族、傣族、傈僳族、佤族、高山族、水族和达斡尔族等17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55%,回族占总人口的0.44%;其它15个民族仅占总人口的0.01%。2000年人口普查,全县共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 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景颇族、土族、仫佬族、布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怒族、独龙族等3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48%,回族占总人口的0.45%;其它31个民族占总人口的0.07%。2010年人口普查,全县共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景颇族、仫佬族、阿昌族、怒族、独龙族等25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45%,回族占总人口的0.51%,其他23个民族占总人口的0.04%。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佤族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