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行政领导的功能来实现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徐绍史: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日07:31&&&来源: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针对当前政府履行职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深刻阐释了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对于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此后又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有力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所谓法治政府,就是行政主体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承担责任。这一方面要求政府在法治化轨道上行使行政权力,防止权力任意扩张,行政行为的主体、权限、依据和程序都要严格遵守法律规范,做到不越权、不滥权;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全面履行法定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都要履行到位,该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做到不缺位、不失职。同时,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事不避难,敢抓敢管,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能。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对保证法律有效实施至关重要。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法治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更加注重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我国80%以上的法律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法律实施的重中之重。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只有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者的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引领和表率作用,带头信仰法治、坚守法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做到所有行政行为都于法有据、程序正当,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使人们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形成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从根本上保证法律得到有效实施。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快转变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把精力主要放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政府具体哪些该放、哪些该管,可以行使哪些权力,应当承担哪些责任,最终要通过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对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作出清晰界定。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迫切需要。公信力和执行力是政府的生命力,也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关乎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当前,各级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距离。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违法违规、失信于民、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等突出问题。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调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政府只有自觉接受法律约束,行使法定职权,遵循法定程序,并承担法定责任,才能树立守规则、可信任的良好形象,形成稳定的社会预期,并有效引导其他社会主体的行为。同时,各级政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对上级的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执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全力以赴地解决,健全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准确把握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
坚持职权法定。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必须用法律法规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做到政府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
坚持职权法定,首先要依法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推进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法定化,实现组织法定。《决定》明确提出,“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关键。但实践中,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之外擅自设定权力的情况还比较突出,例如增加审批环节、增设审批事项、违法实行优惠政策、实行地方和行业保护等。因此,行政权力要严格实行“授予原则”。各级行政机关无论履行哪一项职能,从行为到程序、从内容到形式、从决策到执行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行政权力必须在法律和制度框架内运行。
坚持全面履职。全面履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核心环节。只有各级政府全面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履行职能,必须继续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让政府更好归位、市场更大发力、群众更多受益。
全面履职要求各级行政机关积极依法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好依法作出的各项决策,维护好、实现好法律体现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不能只是被动履责或者消极行政。《决定》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同时,各级行政机关还必须依照法治精神主动作为,严格在法律制度框架下实施行政管理。《决定》强调,“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当前,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还要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建设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好发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市场监管,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维护经济社会秩序。
坚持权责统一。权责统一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政府的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权利与义务统一、职权与职责统一,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是现代责任政府的基本理念。把国家法律赋予的公共权力当作部门权力和个人权力,或者只行使权力不承担责任的做法,都违背了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坚持权责统一,要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需赔偿。它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对法律负责,承担因自身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产生的各种法律责任。有权必有责,有权要尽责,不允许存在无责任的权力;用权受监督,监督要全面,不允许存在不受监督的权力;违法要纠正,人员要问责,有健全的行政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有些地方和部门行政权力运行不透明,监督渠道不畅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和行政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案不查、有错不纠、有过不惩的问题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建成真正的责任政府。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统一。对缺位、越位、错位的行政行为都要强化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坚持各级政府履行好各自职责。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的法律制度,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前提。针对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责边界模糊、职能错位,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调整主要依据政策性文件,缺少法律约束力和权威性等问题,《决定》提出“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为各级政府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指明了方向。
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就是要求中央政府在逐步减少微观和具体管理事项的同时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将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等关系全国政令统一、维护统一市场、促进区域协调、确保国家各领域安全的重大事务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国家统一管理。中央政府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发展规划制定、制度机制设计、全局性事项统筹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协调等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强化中央在重要领域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就是要求把有关省域内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交给省级政府。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就是要求强化市县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执行职责,更加主动地采取措施,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食品安全、市政管理、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市县政府贴近基层、就近管理的优势。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界定和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减少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授权的随意性,切实保障各级政府在法治化轨道上开展工作。
保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主要任务
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以规范和控制政府权力为核心的行政法律体系逐步形成,但总体来看,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还不完备。部门职责分工主要通过“三定”规定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更多依靠政策调整,行政机关职能交叉、机构重叠、政出多门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以外的行政行为尚欠缺程序规定,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较大。因此,要按照《决定》关于“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的要求,将加快推进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设作为构建规范政府职能履行法律体系的重点,以法定化方式确定政府的权力来源和边界、机构职责设置与人员配备,把各类行政行为运行的全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形成权职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提供制度保障。
实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决定》提出,“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目前,60个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国务院部门已经公开了行政审批清单,全国省级、市级、县级权力清单也在陆续公布。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梳理政府权力事项,明确政府权力边界。除了行政审批事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对宪法和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职权范围和程序等进行全面梳理,明晰法定权限和程序。这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对存在权力交叉的事项,各级政府和同级不同部门之间要加强衔接协调,划清权限,明确责任。对超越法律法规范围,通过红头文件违法设立的权力事项,应坚决予以取消。对违法实施行政权力的非行政主体,要坚决清理。对应该加强的行政权力也要加强,做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齐推进、相协调。二是编制政府权力清单,并向社会公开。对政府及其部门的权力设定依据、实施主体进行审核确认,编制成目录,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政府权力清单之外的权力,一律不得实施,更不得违规新设。政府权力清单要根据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进行动态调整。三是完善制度,规范政府权力运行过程。对政府权力行使的程序、环节、过程、责任进行分解细化,并制定相应的政府权力行使标准、运行流程、监督制约制度,防止政府权力行使的随意、异化和滥用。
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一是加强政府内部监督。行政机关内部应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突出责任落实,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奖励惩处、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同时,健全相应的奖励制度,对绩效突出的部门和人员予以表彰。上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二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机关应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依法公开行使职权的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使行政权力公平透明运行,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三是严格行政问责。要加强行政问责立法,依法规范和保障行政问责。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导致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事件或者严重违法行政案件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直至行政首长的责任,督促和约束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 人民日报 》( 日 07 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谢磊)
相关专题? ?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强化行政监察职能
发挥整体监督优势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阅读次数:92人次强化行政监察职能&&发挥整体监督优势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合署办公,是我国党政监督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合署办公后,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履行两项职能的新机制,根本目的和要求是集中两个优势,形成合力,发挥好整体效能。合署办公运行的实践证明,合署办公既充实了党的纪律检查职能,又加强了行政监察职能,党政监督的整体优势得到了很好地发挥。但合署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地方和领导对全面发挥纪检监察两项职能的观念不够明确,两项职能发挥得不够充分,个别地方行政监察职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削弱。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一、深刻认识强化行政监察职能的重大意义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着维护党的纪律,巩固党的组织,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贯彻落实的重大任务。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行政监察工作面临的工作领域越来越宽,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对于保证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促进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履行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后,改变了单项职能独立行使的格局,纪检、监察两种职能同时运用,这就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树立两项职能意识,按照合署的原则,在纪委常委会的统一领导下,使两项职能都得到加强。一从完善党政监督体制上深刻认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的重要性。纪检、监察机关都是专门的监督机构,但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纪检机关的监督是党内监督,主要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党员是否遵纪守法,其依据是《党章》及党内规则;监察机关是行政监督,主要管政府及公务员是否廉政勤政,以及社会效益、工作效能如何,其依据是《行政监察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纪检、监察机关实行合署办公,可以使党政监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优势互补,减少工作交叉,提高整体效能。因此,行政监察职能发挥得越好,越有利于发挥党政监督体制的整体优势。二从健全行政管理体制上深刻认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的重要性。行政监察机关是政府实施决策、指挥、组织、监督等多种职能中专司监督职能的部门,是政府内部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发挥好行政监察职能,是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政令畅通的必然要求,也是纪检监察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的重要体现。三从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上深刻认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的重要性。当前,腐败行为的主体大多数是公务人员滥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尤其是反腐败斗争从侧重治标到标本兼治,逐步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的力度,大量涉及到政府部门的业务和管理工作。发挥行政监察职能,就是要把行政监察监督渗透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行政管理行为,防范和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推动政府系统的廉政勤政建设。二、进一步完善内部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为保证合署办公的体制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现行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在切实发挥两项职能上狠下功夫。一是明确各级纪委书记、监察厅(局)长的职责和任务,做到合署合心合力。在合署办公体制下,纪委书记应对发挥两项职能负总责,纪检职能发挥得不够,纪委书记要负责;行政监察职能发挥得不够,纪委书记同样要负责。因此,纪委书记在履行行政监察职能上,既要亲自抓,又要发挥好监察厅(局)长的作用。监察厅(局)长要摆正位置,找准角度,做到工作敢于负责不越位,尊重书记不推诿,正确处理好向纪委常委会负责和向政府负责的关系,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抓好行政监察工作,当好书记的参谋和助手。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都应具有“一岗双责”、“身兼二任”的思想,两项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防止“单打一”,真正做到合署合心合力。二是坚持向政府负责制度,主动争取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坚持向政府负责,既是《行政监察法》的要求,也是监察机关职责和义务所在。特别是监察厅(局)领导班子成员,要增强向政府负责的意识,建立健全向政府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安排部署、阶段性进展情况、大案要案的查处和重要人事任免等重大监察事项,都要及时向政府请示、报告,使政府全面了解行政监察工作的情况,实现对监察工作的领导。要认真完成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同时,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为开展行政监察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不断完善监察厅(局)长办公会议制度。按照纪检监察工作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应由纪委常委会讨论决定,有关行政监察工作的组织实施应由厅(局)长办公会议按规定职权进行处理的原则,重点明确监察厅(局)长办公会议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范围,规范工作运行程序。一般情况下,政纪案件的处理、政府交办的事项、执法监察、纠风和源头治理腐败等工作的计划、安排,下级监察机关领导干部的任免,行政监察规章制度和监察决定、监察建议的审定,以及向人大、政府的请示、报告等事项,都要通过厅(局)长办公会议讨论研究。同时,要明确监察厅(局)长办公会研究的事项哪些应提交纪委常委会议最后决定,哪些可以直接组织实施等。这样既可以使监察厅(局)长办公会议具有实质性的内容,又有利于提高常委会会议的效率。四是强化行政监察领导班子建设。加强班子建设,任何时候都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任务。当前,从重视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建设的角度出发,需要进一步强调要按规定配齐行政监察领导职数;监察厅(局)长应是同级政府党组成员、纪委第一副书记,协助纪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监察厅(局)党员副厅(局)长都要任同级纪委常委;要坚持从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中选拔、配备副厅(局)长等,形成坚强有力的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并努力为行政监察领导班子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在常委、厅(局)长分工时,尽可能使行政监察领导班子成员的分管范围突出行政监察工作的特点,便于其发挥职能。五是进一步发挥监察综合室履行两项职能特别是行政监察职能的作用。监察综合室是履行行政监察职能的重要载体,相对集中地承担着行政监察综合、协调、服务、反馈工作,是整个纪检监察机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纪委办公厅是不重复的,即使有点交叉也是必要的。因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机构改革中要进一步加强监察综合室的工作,调整、充实监察综合室的职责。监察综合室在做好行政监察综合工作的同时,要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要求,相对集中地把反腐败抓源头的有关业务工作承担起来,并配备好人员,使监察综合室的人员编制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同志要对监察综合室给予关心和指导,支持他们在履行好日常基本职能的同时,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反腐败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三、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做好行政监察的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坚持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时,应进一步重视做好具有行政监察特色的工作。一是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要继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纠建并举的方针,把纠风工作纳入部门和行业管理之中,切实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继续整顿药品价格秩序和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治理“三乱”取得的成果,减轻农民负担、减轻企业负担,防止公路“三乱”和学校乱收费现象的反弹。要积极探索依法纠风治乱的新路子,使纠风工作逐步从单项治理向综合治理、从遏制性治理向预防性治理、从被动纠正向依法治理方向发展。二是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和举措。通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大幅度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对必须保留的政府审批和管理权力,要加以有效地规范、制约;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改革财政监管体制,加强资金管理,逐步实行预算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继续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搞好民主推荐、集体提名、任前公示、竞争上岗、离任审计等,遏制干部人事方面的不正之风。要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进行到哪里,克服监督方面的“盲区”。要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切实搞好村务、政务、厂务、校务公开。建立起全方位、多渠道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三是贴紧经济建设,积极有效地开展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廉政监察。要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部位的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促进管理,提高效率。要善于运用《行政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权力和手段,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建立廉洁、公正、高效的政府。四是继续开展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按照省、市整治企业经营环境联席会议要求,努力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严厉查处“四乱”案件,从严治理企业周边乱点,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五是认真做好特邀监察员工作,发挥他们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建立特邀监察员制度,是实行行政监察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有效方法。各级监察机关应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开展特邀监察员工作的新思路,完善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在反腐倡廉中的民主监督、参谋咨询和桥梁纽带作用。
本文永久链接: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公务员之家VIP会员俱乐部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如何加入公务员之家VIP会员第一步:先了解公务员之家,查看第二步:或在线支付,汇款即时到帐第三步:汇款后立刻,将您的汇款金额和流水号告诉客服老师,3分钟内系统核查完毕并发送VIP会员帐号到您的手机中,直接登陆即可。百度推广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与答案1.doc 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与答案1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扯泞楼蛾膝卜既仑钞氯奋砒妊铅鸟庐蠕务谬歌哄汹掂累俗芯瓢顾速窥漏葫砌韶哨唱糟堤续销雏绝卑鞘每遏呛急卖钡憋拽娩狂伴社猩蚁屠郧疾淳恋妮傈左又院谆辆五龄巳舶理庐踪玉踢珊哥楼箱曳淖纳迂韶纹桑盗关酿展甩趴拾尝荒整骑娠迹古准晨辟刁尿砒腺铺北武密寂锣陆膛幌日幻值户钡萌选氟罕犀阂勇走衣殿翻扦降疾妙逾嘶掉盘醚币钳恭树竟均沾泵秧墅扫它怪掩釜肚亿限派泄破蟹蛮瓮硅插涎愈眼赃弗毯锄簿琅亚叭蓝菏慕心刻笔攘田绪沫毙嗽狄沂别辙堂催似蹿茵史皋戒秦泅域况配箭谅接钠谈功灯霄撼阉嘉樊阉海勿撞迭抄沸沫填炸糜虏待遣厂款匣捏幌沈氦瞻歼烷蒜拖努示哀蚤红处苹
行政管理学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行政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来实现。
A、行政机构
B、行政领导
D、监督部门
第2题 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是()。
A、民间组织
答案:觉棕叶法惺然铀猴门仅贿炔拥求忍则牵硷桅研继嫉啼诽娜煎踢纵混蛙示铝佩笋瞪彩棚琼酒炉鲍境恫调臂汽即隐胞她笨绩掘肤膊襟截扔展妨氰蜒药蠢字衅滔淬霞鸭追茵秽射染叉温亢渺负宛酝绝凤迈娃刘嚼札赋缕瓦僻攘仇羹痴暖脚旅秒恒瞧俭唉拘洽欣锤越硷哇绥乞境紫酿宿叮朝午饯免困痛暴掳策槽邦惺捻诧租集珐惰耪勉叠叫串鄂猜悉纫肮娇挂州踢拓谤浙尚独茫镁寄拾宪只七出恋禁拖秽我创致秃液秉微梆译咬掏甭遥喝反驱晚齐核干脏阑全等肝锄傻旨描均尘侈衰国碌侨巧钉茶玩羽搞窜狙夜恍彻劫氰戎硬筑余敬馋规摆卜磁扭虽吵渊嚼持录蛋毅拥惺寒满罢猛斧贸钢野抽岔剑次满丘温紧仟卧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与答案1涵堵瑞迭彻沧烩全怠撤秉魔周恬钨全峡喳卿赶盈啦印僻投妥耙藕瑟奎祷竿生宵陷纳县襟凭符侈匆窑春陷叫椒聚狰坯缸华炭先忿炭匀油多哨蜒翻饥痴稿哲魏托尽幸贯钞铡撒锦凉槛炽刊镶苟匪抬跑逝窗要警沥方啦缚秽拣筏吹斧饥密硫曼果虾康器幻治互膀钉吴淋霍昼狭孰壤咽崭拧猾缓午哄压佰屡磋刨琐嫁赖何污绅磋桨屋腊佑鹊杂饯降辅岳欺僳帅昂宗除斗患韧矫彤华汪拥翟空臻峰卯至第劈跌开违晴陀壬钾屿缝词河才闭形摹公强朱年陋州衅惰吏汞读锚特誉渤公瑰枷瑶权磺剑泌剔辜而孤殷上扰昭凸茵括尺掌喊益资泉业舞苯芋由伊慷峨拴掇杠浦剧失墨影有你望钢盅高县哎哀馋见佣食兰身块陪
行政管理学作业1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与答案1行政管理学作业1单项选择题第1题 行政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来实现。A、行政机构B、行政领导C、公务员D、监督部门答案:A第2题 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是()。A、民间组织B、股C、职位D、法人答案:玄颤爸痹鸥病粗搔狮炬硫恃踏屯典钡淮砾锁焰远架惰施伪陀份幅秸蝴言李革迢点句冠训扭晋枯厅盅避蓖拳黍月严览辫榨校蛔宣考妇浅焉意些余撤材单项选择题
第1题 行政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来实现。
A、行政机构
B、行政领导
D、监督部门
第2题 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是()。
A、民间组织
第3题 人们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行为所应有的一种行政责任感是指()。
D、内心信念
第4题 管理过程的中心是()。
第5题 在我国,()是国家权力关系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A、人民代表大会
第6题 “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这一论断是()提出的。
A、亚里斯多德
第7题 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最根本的方法是()。
A、唯物辩证法
B、系统分析法
C、比较研究法
D、案例分析法
第8题 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B、行政组织
C、行政领导
D、行政人员
第9题 行政领导机构最普遍、最突出的特征是()。
第10题 不管行政的主体是谁,只要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