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在梵文里在田字格里怕字怎么写写

来自子话题:
Apr,4.2015更,&br&Onedrive 在大陆的同步问题微软已经给解决了,不过我目前出于习惯还是继续在坚果云(付费版)。Onenote 我也没有设置笔记本了,而是把它拆成单独的小文件分散在各个工作文件夹里,就像Word一样,再配合everything快速检索,用着也挺顺手。&br&总的来说,虽然现在每天主要都是在写代码基本用不着onenote,Onenote 还是很贴心的,比如它最强的快速表格创建功能,用来制作简历对齐文字简直又精美又快捷。&br&谢谢大家的评论~&br&——————————————————————&br&特意来说下怎么完美解决Onenote最大的毛病——同步。&br&&br&Onenote自带的微软Skydrive(现在是Onedrive)同步起来慢得就像一坨屎,一个神一样的笔记本却出现了这种无可奈何短板,真的是让人心痛不已。&br&&br&所以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用印象笔记。说起来印象笔记也算是蛮良心了,共享笔记本、多终端同步,再配合轻量级笔记本evermemo,用起来确实蛮得心应手。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印象笔记的微信公众号做得也相当不错,界面美观,简洁大方,营销给力,由于我自己也在管一个公众号,所以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br&&br&扯远了,印象笔记虽好,但它也有一个很让人无语的缺陷,就是无法编辑图片,表格功能也很鸡肋。印象官方给的说法是他们是要把印象笔记做成一个专注于记录的笔记本,刻意阉掉的编辑功能就是为了保证它身为笔记本的纯粹性。&br&&br&看见这个说法我当时就惊呆了——就好像一个把自己阉掉的太监告诉你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抛开肉欲保存自己身为一个高尚的形而上的人的纯粹性——这种时候你就想甩一坨鼻涕到他脸上。&br&&br&作为一个动不动就要做PPT的研究僧,Onenote随意粘贴图片调整大小和快速表格的编辑功能对我而言实在是贴心至极。更不用说它可以在整个窗口任意位置创建文本的设计,在做科研课题还有行业研究的时候,印象笔记从上到下的线性排版完全无法满足进行发散性头脑风暴的需求。&br&&br&辗转纠结痛苦许久,我终于又下了狠心跑回来用Onenote,所以下面我终于可以进入正题了——同步!&br&&br&首先我反复试验了很多次,Onenote自带的Onedrive确实很慢,不仅在手机上慢,在PC端上也慢。还有就是它没有同步进度条,多数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它到底有没有同步,到底同步完了没。就好像你那么喜欢一个姑娘,和她走的也很近,可你就是猜不透她那暧昧的心意,摸不清你们关系的进度,这种感觉是不是很沮丧!&br&&br&姑娘还可以慢慢等,但辛苦操劳换来的重要工作资料要是不幸丢失,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了!&br&&br&然后我就想用第三方的同步软件,国内的百度云同步盘还真是蛮不错,只要把Onenote的默认笔记本可以设置成同步文件夹,就可以在的笔记本和工作电脑里快速同步,不仅Onenote本身,其他诸如PPT、Excel等文档也能实现同步,还能用平板电脑随时查看,十分方便。&br&&br&我以为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欢欣鼓舞了一个晚上,到了第二天放心开始用的时候又发现了另一个很麻烦的问题——Onenote用多了体积就会变得很大,少则几M多则几十M,据说有人能上了1个G,对此我表示膜拜。Onenote和其他Office文档不同,它没有保存按钮,而是每隔20s(或者30s,大概这个数)自动保存,文件分分钟都在变,这种喜怒无常内心戏丰富到死的小婊砸,你根本就跟不上她的想法。百度云同步盘的方式是文件一有变化,就整个替换,你写完一行字,它就要上传下载个几十M,等你写完十行字,它就直接疯了,一下子整出来七八个冲突文件。所以百度云方案也不可行。&br&&br&自带的不行,第三方也不行,我走投无路就打算用VPN,这个方法其实很多人也在用,每个月花二十块钱就能享受到国外自由世界开放网络,完全物有所值。但是由于我平常用的都是校园内网,VPN怎么折腾都搞不定。这条路也是行不通。&br&&br&走到这一步我差不多也是醉了。整日茶饭不思,课也懒得上了,作业也懒得写了,强迫症之血彻底燃了起来——据我爹说我小时候不准不认识的人抱,那时我刚学会走路,没法自己上楼,我爹的一个朋友好心把我抱上四楼,我死活挣脱了,自己爬到一楼又一个人爬了上来。我妈事后知道了给气半死,打了我整整一年就为了治我这个臭毛病。&br&&br&扯远了。&br&&br&总之我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就是还用第三方云盘,但不用整体同步的百度云(说实话百度就是有这个老毛病,什么都想做但什么都做不精,除了搜索引擎),而用增量同步的&b&坚果云&/b&,增量同步的首创貌似是国外的dropbox,坚果云把这个技术很好的本土化,用户界面很赞。&br&&br&所谓“增量同步”,是指软件会对你改动的文件进行分析,只对其中更改的小部分进行同步,相当于在云端重现了你的修改过程。这样一来就完美解决了Onenote自动保存的问题。我特意做过实验,把笔记本和台式机放一块,同时打开Onenote,在一台电脑上创建新笔记写下“吃饭”二字,大概10s左右修改就立刻同步到了另一台电脑。&br&&br&有没有觉得简直快到飞起来!!!!!&br&&br&下图是我自己&b&坚果云&/b&界面的截图(两张图截到Onenote里拼在一起对齐调好大小),图中的“快速笔记.one”就是我常用的Onenote笔记本,&br&&img src=&/10aca1d02a759d0787e6_b.jpg& data-rawwidth=&898& data-rawheight=&7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8& data-original=&/10aca1d02a759d0787e6_r.jpg&&&br&&br&以上。吃饭去了。&br&&br&——————————————————&br&看了下大家的评论,我也是震惊了,看来Onedrive也不是所有人都慢。不知道是为什么,或许是我这边网络的问题。&br&&br&关于手机端,个人觉得手机端本质上就不适合进行编辑工作,只需拿来记录灵感和事情就好,用第三方云盘确实解决不了手机上同步Onenote的问题。反正我是觉得没太大必要,也懒得管了。&br&&br&另外还有一点,关于记笔记的习惯。我以前的做法是设置详细的笔记本、笔记本分区、子笔记本,就像文件夹一样一层套一层,这是用惯了windows系统的人的本能方式。后来我意识到这样其实完全没必要,想找什么东西用它自带的搜索工具检索就行,又快又准。于是我彻底抛掉细分目录,将所有笔记全放在唯一一个笔记本里的唯一一个分区,需要查看的时候直接找关键词——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大大减轻使用者的记忆负担——我只专注于信息的整理和再加工,信息的存放这种dirty work,交给软件就好。&br&&br&这也算是我最近在尝试的生活理念,与诸位分享。&br&——————————————————&br&评论区有很多朋友讨论出来的干货,欢迎进来看看~~
Apr,4.2015更,Onedrive 在大陆的同步问题微软已经给解决了,不过我目前出于习惯还是继续在坚果云(付费版)。Onenote 我也没有设置笔记本了,而是把它拆成单独的小文件分散在各个工作文件夹里,就像Word一样,再配合everything快速检索,用着也挺顺手。总…
来自子话题:
因为你最初的朋友都在里面。&br&&br&我从初中开始使用QQ,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微信没有出现时,好友久别重逢,临别总会问一句QQ何在。于是我又加上了小学同学,后来又有再一个班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到大学同学。&br&&br&后来大学里面参与的组织等等工作安排都是用微信或者飞信,于是也用这些加了以前的好友。发现微信里面的公众号可以看到很多东西,用微信的时间也多起来了。&br&&br&再后来发现微博,知乎可以更多的获取你想要的信息,因为大多是陌生人还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br&&br&于是用QQ空间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可是还是会经常打开。&br&因为只有在里面,你看到的几乎全都是你认识的人的生活。那些曾经天天在一起的,生活得怎么样了?如果那些逝去的好友每天的生活几乎都精彩纷呈,免不了自怨自艾一番,但也要有真诚祝福;曾经的风云人物语气嚣张不在,大家都变了很多,经历了很多;从这张照片里可以看到好久不见的她的样子,又漂亮了呢!初恋很久没发动态了,据说只有过得好的人才懒得博得他人关注吧,他又和谁在一起了吗?&br&&br&人人也衰败了,只有在这里,你才能看到那些曾经和你朝夕相处,如今却天各一方甚至再不联系的人与你完全无关的生活。虽说几乎与你无关了,可是免不了你内心还有牵挂或者好奇。&br&&br&在别的社交网站上,纵使你可以看到更多,结交一些更棒更有趣的人,但是你也要付出很多努力,搏来别人关注,成为网上常常互动的好友,但是只要一段时间的沉寂,他们往往就将你忘在脑后。&br&只有QQ空间,只有这里不需要。不管你沉寂了多久,你只要突然冒个泡,就依旧会有一堆曾经现在的朋友评论点赞,无论是调侃还是思念还是关心的询问;无论你潜水多久也会有人偶尔开空间留言,说想你了;无论你多封闭内心关闭了QQ空间,也会有人在QQ上和你叫骂:敢对我锁空间!无论你长的多平凡,发了自拍还是会有人夸赞。&br&&br&有的时候,没什么事很久不发说说了,突然就觉得那些只在QQ上有所联系的好友要忘掉我了;很久不打开空间,突然就好奇他们过的怎样了,我是不是错过很多部分对他们的生活感到陌生了;&br&其实太多事情已经与我无关我也学不到什么,让我牵挂的,大概叫做情感。
因为你最初的朋友都在里面。我从初中开始使用QQ,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微信没有出现时,好友久别重逢,临别总会问一句QQ何在。于是我又加上了小学同学,后来又有再一个班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到大学同学。后来大学里面参与的组织等等工作安排都是用微信或者飞…
来自子话题:
我觉得上市是必然的~
仅仅品牌广告的收入足够满足条件了&br&&br&融到资金的话更利于微博的独立运营&br&&br&也许以后新浪微博直接改名为微博。。。 看看其他的微博咋玩。。
我觉得上市是必然的~ 仅仅品牌广告的收入足够满足条件了融到资金的话更利于微博的独立运营也许以后新浪微博直接改名为微博。。。 看看其他的微博咋玩。。
来自子话题:
这是我的真实感想:&br&&img data-rawheight=&336& data-rawwidth=&477& src=&/1e6db66e4f506cf536d159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7& data-original=&/1e6db66e4f506cf536d159e_r.jpg&&
这是我的真实感想:
来自子话题:
做一个总结:&br&&br&firefox:性感风骚娘,虽然有时候慢吞吞,吃内存会觉得让人受不了,但是她总会用各种小伎俩让你陪着她。各种小插件让你欲罢不能&br&&br&chrome:居家性贤妻,勤勤恳恳,规规矩矩,最重要的该做啥做啥,这种女人绝对让人信赖。速度快速,做事麻利是她的风格&br&&br&opera:半老徐娘,靠着你偶尔回光返照吃点饭,难受到宠信了,貌似都是一些大娘控活着。&br&&br&IE7:丑陋的低俗妇女,长相平平,天天唧唧歪歪,又慢又难用,对于WEB DEVELOPMENT来说更是噩梦,最好快点弄死。但是这种女人偏偏过的很开心,偶尔街上骂你两句,你还得听着。你可能没有过上面这几个女人,但是这个女人你一定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br&&br&遨游,360,搜狗。。。:浓妆低俗妇女,看起来好看点,其实内心还是一个低俗的家伙。&br&&br&safari:神秘女子,我不懂。
做一个总结:firefox:性感风骚娘,虽然有时候慢吞吞,吃内存会觉得让人受不了,但是她总会用各种小伎俩让你陪着她。各种小插件让你欲罢不能chrome:居家性贤妻,勤勤恳恳,规规矩矩,最重要的该做啥做啥,这种女人绝对让人信赖。速度快速,做事麻利是她的…
来自子话题:
下厨房,一个教人做饭的破 app,也要用地理位置,这不是有病么,你要我的地理位置是想干啥,我做的不好你还要派人来打我么?(推友 yuevvei
下厨房,一个教人做饭的破 app,也要用地理位置,这不是有病么,你要我的地理位置是想干啥,我做的不好你还要派人来打我么?(推友 yuevvei
来自子话题:
&b&TL;DR&/b&&br&&ol&&li&&b&高逼格图片(低饱和度、黑白)&br&&/b&&/li&&li&&b&字少(最好用外语)&/b&&/li&&/ol&&br&&br&&b&Part 1, 食物&/b&&br&食物是朋友圈中发得比较多的东西 发食物想要发出高逼格的照片 除了要有好的滤镜之外 图片的构图也要逼格够高 而食物的构图无非就是两种↓&br&&br&&br&&br&&img src=&/796e0ab35ed08e12d0f04d581de2362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796e0ab35ed08e12d0f04d581de23625_r.jpg&&&br&&br&1. &b&从正上方拍下去&/b&:遇到西餐等 碟子特别大 食物特别小的情况则效果拔群(上图食物太多了 而且手抖了 是个反例)&br&&br&&img src=&/9a1f2c4dc81e3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a1f2c4dc81e3c_r.jpg&&&br&2. &b&大特写&/b&:参考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手法 再不堪的食物用特写一拍 也别有一番感觉 注意要近一点 角度要低一点&br&&br&&b&Part 2, 随手拍&/b&&br&生活之中的随手拍也许是朋友圈中最多的内容 这类朋友圈无非就是2点&br&&ol&&li&意想不到的构图&br&&/li&&li&不经意中透露出你有(shi)生(yi)活(ge)品(tu)味(hao)&br&&/li&&/ol&&br&&img src=&/ea20ecfd628802ade0f90e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a20ecfd628802ade0f90ee_r.jpg&&&br&&i&从特殊的角度拍下去 一个你桌面上的玻璃杯也可以很有逼格&/i&&br&&br&&br&&br&&br&&img src=&/993e8e0fd7c074d30d98717fdf8af19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93e8e0fd7c074d30d98717fdf8af19e_r.jpg&&&br&&br&&i&黑白一直都是一个可以提高逼格的快捷方式&/i&&br&&br&&br&&br&&br&&img src=&/170507adca52bcf45aeadf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70507adca52bcf45aeadfb_r.jpg&&&br&&br&&i&大量留白 建筑物只占小小的一角 这是拍摄天空而不至于太斋的好方法&/i&&br&&br&&br&&br&&br&&img src=&/f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d_r.jpg&&&br&&br&&i&遇到好景色就赶紧发一条装逼的朋友圈&/i&&br&&br&&br&&br&&br&&img src=&/dea891b432b7136a7ecf4cff8daaba1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ea891b432b7136a7ecf4cff8daaba10_r.jpg&&&br&&br&&i&不经意之间透露了:1. 要去纽约噜;2. 爷有Macbook;&/i&&br&&br&BTW 不要再发你手机的截图了 尤其是你与其他人的微信对话 真的很low&br&&br&&b&Part 3, 演唱会、汇演等&/b&&br&虽然演唱会等场景不易遇到 但是这里场景里面特殊的光影和烟雾 非常容易就可以拿出一条逼格爆棚的朋友圈 把握好灯光是重点&br&在此处有过一个ios拍照的小技巧 长按需要对焦的地方 即可以锁焦 这样的话相机不会重复自动对焦 延误了最佳的拍摄时机 这对于需要灯光不断变化的同一物体 帮助非常大&br&&img src=&/9e6be75dbbd4ec0d4b8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e6be75dbbd4ec0d4b88_r.jpg&&&br&&i&↑注意上方的AE/AF锁定 此时即相机处于锁焦状态&/i&&br&&br&&br&&img src=&/b7d252bb92d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7d252bb92da_r.jpg&&&br&&br&&br&&i&↑没有滤镜的噢&/i&&br&&br&&br&&br&&br&&img src=&/6bc45f40e556db0a614e5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bc45f40e556db0a614e56_r.jpg&&&br&&br&&i&要对着光的地方对焦 否则光的地方就会变成一团白了&/i&&br&&br&&br&&br&&br&&img src=&/429f3a24b1d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29f3a24b1df_r.jpg&&&br&&br&&i&失焦有时候也是一件逼格很高的事情 再调成黑白色 更加有一种淡淡的哀伤&/i&&br&&br&&br&&b&Part 4, 文案&/b&&br&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 以上的朋友圈都是惜字如金(而且没有出现过中文)&br&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以下两条朋友圈↓&br&&br&&img src=&/46cf60bdb6a62d4f5cafd6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6cf60bdb6a62d4f5cafd6f_r.jpg&&&br&逼格高低立判&br&右方的图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有意境 但配上了中文(完全没有从洋媚外的意思 : ))和emoji 马上就低了一格的感觉(没有了那种淡淡的哀伤) 我们来换一下看↓&br&&br&&img src=&/6e562afd717dfc2c75e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e562afd717dfc2c75e4_r.jpg&&&br&效果拔群&br&&br&再高者 来点小语种怎样↓&br&&br&&img src=&/1f63ab5db8e6d914e0f8d11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f63ab5db8e6d914e0f8d11e_r.jpg&&&br&&i&就是图片没配好&/i&&br&&br&&br&&br&&br&当然 外语不是必要的 只要你文案写得足够好 要在短短的字里行间描绘出一个故事 一段情愫 用平淡的语句媚媚道出一场跌宕起伏的冒险 这才是最高手&br&&br&&img src=&/ab269bdef33b6fd1f949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b269bdef33b6fd1f9496_r.jpg&&&br&&i&慵慵懒懒的一句话 彷佛就是王家卫的电影&/i&&br&&br&&br&&img src=&/dc3cffe87f6ecf0d12ff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c3cffe87f6ecf0d12fff_r.jpg&&&br&&br&&i&用平淡的口吻诉说着似乎不可能的事情&/i&&br&&br&&br&如果想不到招了 还有最后也是最方便的一招 说一些与图片无关的文字 这样就似乎能让人觉得 你与某一个人有着一段只属于你们的过往 寂寞深沉的形象再一次被勾勒了出来(但其实只是想不到什么文案而已)&br&&br&&img src=&/fc0b49c7f6fca5ccb54065c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c0b49c7f6fca5ccb54065c9_r.jpg&&&br&&br&&br&&b&Part 5, 结论&/b&&br&综上所述 首尾呼应 我们如何发一条逼格爆棚的朋友圈的结论就是&br&&ol&&li&&b&高逼格的图片(绝对关键)&/b&:一个好的构图加上一个好的滤镜就可以得到一张逼格很高的图片。推荐2个不错的图片处理app VSCOcam(很好的胶卷效果)和Typic+(为图片加上文字) 还有Instagram 和 Path、EyeEm这3个的自带滤镜都是不错的&/li&&li&&b&字少&/b&:短小精悍的文案 用外语可以加分 顾左右而言他(当然你有绝妙的段子的话这是最好不过的了)&/li&&li&&b&少发&/b&:这是上面没有提及过的一点 控制你朋友圈的数量 一定要以质量取胜而非数量 当你发得足够少的时候 你每发一条 都将会是力量与逼格的代名词&/li&&/ol&
TL;DR高逼格图片(低饱和度、黑白)字少(最好用外语)Part 1, 食物食物是朋友圈中发得比较多的东西 发食物想要发出高逼格的照片 除了要有好的滤镜之外 图片的构图也要逼格够高 而食物的构图无非就是两种↓1. 从正上方拍下去:遇到西餐等 碟子特别大 食物…
来自子话题:
1.kindle 1:2007年11月推出,配备6寸四级灰度显示屏。内置250M内存,可以放SD卡扩容,这也是kindle唯一一版能够连接外置卡。目前这个版本已停产&br&2.kindle 2:2009年2月推出,配备6寸16级灰度显示屏。内置2g内存。支持语音郎读功能,支持pdf格式,机身更薄,而且比k1刷新页面快&br&3.kindle 3:经典版本,2010年7月推出。有wifi和3g两个版本,比k2有了质的改进。机身更薄,屏幕面积减少了20%,机身重量减少了17%。内置4g内存,支持的文本格式更多。&br&4.kindle 4:2011年9月推出,减掉了键盘,只保留了五个硬件按键及一个触控板。内存减为2g,但是更小,更轻(仍然是6寸屏),开始支持多看系统。&br&5.kindle 5:别名kindle black。不可触摸屏,是kindle 4的升级版。&br&6.kindle touch:就是可触摸屏而已,跟k4没有太大区别,但是这个版本看pdf不爽&br&7.kindle paperwhite:2012年9月推出,全触摸,屏幕分辨率提高,厚度仅为9.1毫米。开始有背光,可以在夜里看书咯。而且开始支持中亚推送&br&8.kindle paperwhite 2:就是2013年10月推出的,比kpw的翻页速度更快,背光更加均匀,加入了生词本功能,加入了Smart lookup功能,不用像上一代查个单词还需要跳转到新页面,无需离开页面也可以查询单词。&br&就是这样了,码完字了
1.kindle 1:2007年11月推出,配备6寸四级灰度显示屏。内置250M内存,可以放SD卡扩容,这也是kindle唯一一版能够连接外置卡。目前这个版本已停产2.kindle 2:2009年2月推出,配备6寸16级灰度显示屏。内置2g内存。支持语音郎读功能,支持pdf格式,机身更薄,…
来自子话题:
我是来反对 &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李楠& data-hash=&29c46bb90cbd& href=&/people/29c46bb90cbd& data-tip=&p$b$29c46bb90cbd&&@李楠&/a& 的回答的。他的回答有&b&严重的技术错误&/b&,而且居然上了知乎的每日精选?!&br&(我已经赞了跟我观点一样的知友,就不重复我的猜测了。)&br&&br&技术上没什么难点,Amazon 也没什么「技术突破」。制作 USB 线缆不需要什么高端技术,只要良心选材,两三米长的线缆跑个高速设备不是大问题。我曾在市场上买过两条一米多的「USB 延长线」串在一起再连普通 USB,一样照样用。&br&&br&所以 Kindle 数据线长跟「技术突破」没什么关系。&br&&br&下面开始跑题。&br&&br&以下图片引自 USB 规范 2.0。&br&&br& 6.6 节:线缆机械配置与材料要求(Cable Mechanical Configuration and Material Requirements)的 6.6.3 部分:电气特性:&img src=&/fc71ab75bfdc_b.jpg& data-rawwidth=&798&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8& data-original=&/fc71ab75bfdc_r.jpg&&&br&这里明确指出线缆电阻不得超过每百米 23 欧姆,就算来回也不过才 46 欧姆。&br&&br&对于信号线来说,电阻也不是越小越好,按照 7.1 信号特性的要求,在无负载情况下,D+/D- 对地的直流阻抗要求是 45 欧姆±10%,是的,电阻不够大需要 USB 设备增加电阻去做匹配。&img src=&/a6dacae366c0e0e625aa91c2251cad78_b.jpg& data-rawwidth=&832& data-rawheight=&1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2& data-original=&/a6dacae366c0e0e625aa91c2251cad78_r.jpg&&再看第 7.2 节 功率分布 (Power Distribution)7.2.2 压降预计。最差情况下一个 Low-power 设备也要求不得低于 4.4 V 的电压。这还得是工作在 Low-Power 模式下的设备。4.4V 电压直接接到电池上,给大部分电池充电也毫无压力了。&br&&img src=&/fddc_b.jpg& data-rawwidth=&836& data-rawheight=&7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6& data-original=&/fddc_r.jpg&&&br&再看 7.3.2 总线时序/电气特性表,工作在高功率情况下的设备需要降压才行。&img src=&/ee9a5de7c702dc9d620e5eac40ef097b_b.jpg& data-rawwidth=&843&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3& data-original=&/ee9a5de7c702dc9d620e5eac40ef097b_r.jpg&&&br&最后是线缆特性要求:&img src=&/e38baa63be6fbacd4089f_b.jpg& data-rawwidth=&722& data-rawheight=&7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2& data-original=&/e38baa63be6fbacd4089f_r.jpg&&&br&可以看到 USB 规范对供电电压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只要是符合 USB 规范的线缆,基本不会出现无法充电的情况[1]——因为按照标准必须提供至少 4.4 V 的电压,而一般设备使用的 USB 设备并不工作在 Low-power 规范下(启动后立即转换成高功率设备,因此供电必须是高于4.75V),李楠所说的情况根本不成立。&br&&br&关于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不再赘述。即便是国内,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包括深圳手工作坊生产手机的公司)会不加任何控制地直接把 VCC 接到电池上面充电。涓流充电技术等等等等只要一块几毛钱就可以搞定了,网上搜原理图一把一把的。&br&&br&此外,关于 USB 充电可行性,还有另一个实例,可以完全推翻李楠的猜测。&br&有一种叫做稳压管的东西,还有一种叫做升压芯片的东西,完全可以做到低压-&高压变换,而且极为低廉(几毛钱一个)。能够做到宽范围电压输入,定点电压输出。&br&&br&比如众所周知的这个诺基亚 USB 充电线就用到了这个技术。&br&用普通的 USB 接口取计算机提供的 5V 电压,输出 7.5V 毫无压力。&img src=&/feb50e83d69c44e5dc6f72d42ac0550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eb50e83d69c44e5dc6f72d42ac05508_r.jpg&&&br&___________________&br&[1] 感谢知友 &a href=&/people/hu-yang-tao& class=&internal&&胡杨涛&/a& 指出劣质 USB 线缆的存在。&br&此外,有些奇葩设备(比如苹果)不是在 VBUS 上给个 5V 就充电了,所以在不能 Hack 充电器的时候,就需要 Hack 线缆。例如 iPhone 只在正确识别出 USB Host 端时才会充电,而按照规范,当设备刚接入 HUB/Host 时,HUB/Host 应工作在 Low-/Full-Speed 模式下。而此模式中,Hub/Host 端的 D+/D- 应当通过 1.5k 欧姆电阻连接到 GND。于是如果想给 iPhone 充电,就必须加入这两个电阻来欺骗 iPhone,让它以为自己连接到了 USB Host 上面,然后它才会充电。&br&&br&ps. 稳压、限流的设备(所谓「涓流充电」)大多做在手机内部,像 Nokia 这么奇葩的在线缆里面做了升压的情况,我只见过这一个。大约是为了兼容旧充电器 7.5V 的输出吧。
我是来反对
的回答的。他的回答有严重的技术错误,而且居然上了知乎的每日精选?!(我已经赞了跟我观点一样的知友,就不重复我的猜测了。)技术上没什么难点,Amazon 也没什么「技术突破」。制作 USB 线缆不需要什么高端技术,只要良心选材,两三米…
来自子话题:
前两天刚好和一帮产品同学聊过,特指一个APP里面的各页面应该怎么做,大家的总结如下,原理一样,关键是了解Native和Web各自的优劣势:&br&1. 偏交互的Native,偏浏览的Web:交互指复杂操作,输入/选择什么的&br&2. 已稳定的Native,试错中的Web:H5页面用来做低成本验证很好&br&3. 访问硬件Native,信息展示Web:指手机里的各种传感器什么的&br&4. 核心功能Native,周边辅助Web:把工作量多投在刀刃上&br&5. 当时有5点,我实在想不起来了。。。
前两天刚好和一帮产品同学聊过,特指一个APP里面的各页面应该怎么做,大家的总结如下,原理一样,关键是了解Native和Web各自的优劣势:1. 偏交互的Native,偏浏览的Web:交互指复杂操作,输入/选择什么的2. 已稳定的Native,试错中的Web:H5页面用来做低成…
自答。推荐一个系列加两个应用。皆为日本app store的内容,需要注册日本号下载。都不太知名,但是我认为是内容质量和美工都很优秀的应用。&br&下图中前七个都属于第一个列举出来的系列。&br&&img src=&/ef2ba093d9ab803e098eb9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br&1,はんぷく系列。 是一个面向日本中小学生的语文数学学习系列。有些应用有付费版,但免费版内容也非常充实。&img src=&/caf223ffe2be0bc7f5a191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其中最为推荐的,是“小学生汉字” 和 中学生汉字。前者适合初学者,后者适合初中级水平学习者。&br&&br&小学版:&br&写法我们都会。主要是练习读音和在词语中的用法。&br&&img src=&/7ea4fd99b3dbec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中学版(读音篇):&img src=&/85d45b699b332d85adf456d3e09107cf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主要测试动词和名词的汉字读法等。&img src=&/a2b89fbeddc6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另外该系列还有四字熟语、ことわざ等练习应用,内容很全面。&img src=&/23bebff666acc072cac5d567da67e2a0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br&第二个推荐的应用名字叫JAPOW! 适合各个水平的学习者和日本文化爱好者。是用很有趣的漫画来表现日语中很多新词、常用词的意义。词语经常更新,并且以投票形式进行排列,可以知道很流行的日语用法。(话说最近的这版里面有点奇怪,可能是有bug。但不影响看。更新之后估计会恢复。)&img src=&/fb17cdf3ced4ae6f4151e23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结构很简单,点进每一个分类里面有排名,再点词汇就是以下的内容。之所以推荐,除了词汇新颖贴近生活,还有就是漫画实在是画的太好玩了。整个应用的设计质量很高。&br&&img src=&/53c6ed80a02a37c83bc4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img src=&/74eece753e97dcdd50fc34f14fe9f7a4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br&&br&第三个应用叫做SPI言語。此应用有付费版。适合高级学习者。&br&本来SPI是在日本找工作时的统一测试。换句话说,是面向日本人的较简单的语言测试。因此难度较高。由于一级门槛相对于整体日语学习进度来说,还处在比较低的位置。这个应用可以用来给过了一级的人测试自己的日语水平。&img src=&/0dfa94fafca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img src=&/c51bd014832eab2b877d7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img src=&/e73ad107abba8a6ecef4f0c9944cbf79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以上。如有好的发现,再进行补充。
自答。推荐一个系列加两个应用。皆为日本app store的内容,需要注册日本号下载。都不太知名,但是我认为是内容质量和美工都很优秀的应用。下图中前七个都属于第一个列举出来的系列。1,はんぷく系列。 是一个面向日本中小学生的语文数学学习系列。有些应用…
来自子话题:
给用户一个链接,安静地躺在菜单里,让用户时不时会注意到可以去给你们加个好评就行。&br&弹窗什么的,一般主要作用是招徕恶意差评。&br&平时一个我觉得值得4星的软件,如果弹窗求好评我一般就给2星,评论内容就俩字,弹窗。
给用户一个链接,安静地躺在菜单里,让用户时不时会注意到可以去给你们加个好评就行。弹窗什么的,一般主要作用是招徕恶意差评。平时一个我觉得值得4星的软件,如果弹窗求好评我一般就给2星,评论内容就俩字,弹窗。
微信送菜小区门口地推,扫描关注送盒蔬菜沙拉,被一群接小朋友放学的大妈围住。&br&&br& “咋不送我一盒呢…不送我一盒呢…送我一盒呢?”&br&&br&“微信是啥?”&br&&br&“你等着,我叫我儿子来。”&br&&br&“我手机你看能整不?”(老人手机)&br&&br&“要不你先给我一盒,明天肯定关注你!”&br&&br&“诶哟,我真不会弄,你看孩子爱吃,要不就送一盒呗?”&br&&br&最特么奇葩的是一群高中生路过,拿了传单走了,又折回来,确定关注能送以后,七八个人拿出手机…… =.=# 这样真的好么!!&br&&br&咱们能不闹了么!!!我做个地推容易么我!!!&br&&br&------------碎不着,起来更一段-----------------&br&&br&其实做这个项目的时候,遇到的奇葩事情很多,但更多的问题是:&br&&br&1.大多数家庭都是年轻人去上班,老年人在家里操持。&br&&br&2.微信送菜项目是一个被大多数互联网创业媒体吹嘘出来的蓝海。&br&&br&3.模式不成熟,未有行业标准,客户不认可质量,大多数人在看你搭台唱戏,为创意叫好多数,买单者寥寥数几。&br&&br&4.中小型创业者难成气候,前期推广烧钱,目标客户难以聚拢,所下订单不足以维持开支。&br&&br&------------------更到这又困了,手机打字将就着看,明天有空再更。-------------------------------&br&&br&跑完步,继续更。&br&&br&5.大部分下班晚的白领,基本都在饭馆解决,一部分会顺手在回家路上简单买些菜。&br&&br&6.有好奇,且喜欢尝鲜的,会订购几次。但后面就不会再订购了,觉得很奇怪,做电话回访的时候问:&br&&br&我:“感觉服务怎么样?”&br&客户:“不错啊!食材新鲜,搭配得也挺好的。很方便!”&br&我:“那您现在是怎么选择您的食材的呢?”&br&客户:“哦,我现在每天都去市场买菜。”&br&我:“……”&br&&br&我还碰到过一次,一个客户驻足研究了我们地推时的广告,感到很有兴趣。便跟我一直在聊,在我觉得有可能发展一个长期客户的时候,他手机响了。接完电话,他略带歉意的说,我家的保姆做好饭了,我得先回去吃饭了。我:“……”&br&&br&其实做这个项目,想法很多。但是所有构思都集中在一个前提上,就是你的平台有足够多的粉丝、流量。&br&&br&有了流量,就可以做数据引流。不但可以做常规的送菜,还可以进行食谱分类。比如:&br&儿童餐&br&孕妇营养餐&br&老年人养生餐&br&等等……&br&然后根据不同需求的人群推送所需的产品。&br&&br&&br&&br&以上只是构思的一小部分。&br&&br&&br&我还有无公害农场的资源,离市区仅需40分钟。周末可以把客户都组织起来,去农场亲自采摘蔬菜瓜果,体验农家生活。&br&&br&&br&还做了某品牌有机大米的深圳总代&br&&br&世界杯期间还上线了鲜果拼盘、无注水新鲜牛肉、进口零食、进口啤酒等等&br&&br&&br&可是越到到后面,越是举步维艰。&br&&br&在一次喝酒,一位前辈问我:&br&你觉得你做的这个项目成功可以成为你的梦想吗?&br&&br&&br&看我沉默,需而又说:&br&&br&&br&
如果可以,请你用10年的时间来完成它,但是你会走得很艰难,这个门槛太低了,只要有钱,谁都可以进来做这个事。别人看你做好了,大资金进场,挤占你,打垮你。你根本没有还手之力。&br&
或许你想要坚持,但我建议你先去做回你的实业,等你有了资本,再回头看看,决定要不要回归你的梦想。&br&&br&&br&以上,现在我做回了工程。祝大家的创业之路有惊无险,哈哈哈哈哈。&br&-----------------------------------日更---------------------------------------&br&诶,一不小心过百赞了,实在是诚恐惶恐,看了一下评论,很多知友间接或直接的都有接触过这个项目。忽然觉得认同感蛮强的。接下来是说另一个事情。&br&&br&在结束这个项目半年左右,我闲来无事,跟一个许久不联系的朋友联系了一下,问他最近在做什么大生意。结果他说他跟朋友在惠州某CBD片区做微信送菜的项目。。。天了噜~~内心当时凌乱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为啥凌乱。)当时我跟他电话说了,我半年前刚刚做过这个,结果没有做起来。当即他就要约我见面细谈。&br&&br&几天后,约在了一起吃了个午饭。他先到了,跟我说他们在惠州也是刚开始搞了几个月,效果不行啊,钱前前后后砸了不少,结果泡都不冒。由于是有一个合伙人比较有钱,而且是那个合伙人的想法,所以他跟另一个朋友跟这个合伙人组了个小团队,以下把那个比较有钱的合伙人简称为A。&br&&br&我这朋友的意思是,觉得再做下去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希望我能说服A(我去,我还当反面教材了!)继续聊了一会,A到了,是个25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以前是在某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的。&br&&br&不知道为什么做这个项目的,大多都是从互联网行业过来的,都怀着跨界为王的想法~都以为互联网思维能改变一切。他一谈到这个项目,虽然做了几个月没起色,但还是想着坚持,他的想法就是,马云当时也是这么过来的。我听他这么一说,得~都扯到马云了,看来又走进胡同里了。我觉得跟他说再多也没有用的了。我抿了一口茶水,悠悠的问了他一句:你目前为止可以拿多少钱出来做这个事情?他思索了一下表示,可以拿30万出来。我点上一支烟,吸了一小口,继续问:你想着这30万投下去,要做到什么效果?他这次思索了很久,没有说话。我继续说:&如果你30万投到其它的地方,回报率比你做这个高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如果要投进这里,我感觉亏的几率会比较高(含蓄的说法~)你觉得呢?”&br&&br&最后走的时候,我不知道他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反正一直不说。我觉得吧,做什么事情都得量力而行,人家马云做事业的时候,失败失败失败失败了N次,才成功了一次,而且人家的创业团队号称18罗汉好吗!拥有这么屌炸天名字的团队,怎么可能不成功呢!所以不要轻易的说马云当年如何如何。(这里只是大概说一下,不讨论人家能成功的因素。)所以奉劝广大创业者,一句:&b&千万不要转牛角尖,有时候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开始!&/b&
微信送菜小区门口地推,扫描关注送盒蔬菜沙拉,被一群接小朋友放学的大妈围住。 “咋不送我一盒呢…不送我一盒呢…送我一盒呢?”“微信是啥?”“你等着,我叫我儿子来。”“我手机你看能整不?”(老人手机)“要不你先给我一盒,明天肯定关注你!”“诶…
来自子话题:
作为一个自购自破分享书籍的学生党对此伤心且无奈,而知乎的态度太让人心寒。索性匿了。&br&不过是一群爱书之人合理分享和使用资源,并没有人以破解的电子书谋取个人利益,现在却连这样一种平台都要被迫关闭——让我想起小学时代的图书角,一人带几本书供全班传阅,坚持数年,最终却不了了之。&br&喜欢一本书,手抄了一份传看难道也是错?&br&找到了早已绝版的书,扫描分享难道也是错?&br&发现中亚值得入手的书在特价,把消息分享给朋友难道也是错?&br&我并非不买电子书。入手kindle一年有余,买过的正版电子书不少,但这些电子书从内容到排版,令我满意的实在不多。而kindle人让我在众多书籍之中学会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和当今与书籍内容不相匹配的包装推荐相比,我更愿意相信和我一样的读者对书籍的评判),在获得资源的同时也学会适当地分享。&br&每过一段时间,我会从读过的电子书中选择值得保存的部分,购买实体书收在家里。我承认我还是更爱纸质书的,它的存在感无法替代,因为盗版电子书会影响实体书版权而导致论坛关闭这种苍白的理由恕我无法想象。&br&要知道现在我们已经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了。自购自破在我看来更接近图书馆提供的免费复印服务,大数据平台上许多资源都可以全民共享,书籍自应如此。&br&要知道kindle人的资源不仅仅来自中亚。很多台版、旧版甚至绝版的自制电子书是市面上买不到的。而且很多人吐槽过了,中亚电子书种类不多部分价格不合理大多数时候排版还不如网友自制精排,更别提令人哭笑不得的漫画资源。&br&k要知道indle人不仅仅分享资源。它的本体是个论坛,是个聚集了很多爱书者的地方,它留下的不仅是电子书,还有很多人的回忆。&br&有时间想着怎么打击盗版电子书论坛,不如想想怎么提高正版的质量让读者信服。&br&&b&我有理由相信在出版市场华而不实、多而不精的问题没有合理解决之前,盗版只能屡禁不止。&/b&&br&真心庆幸在kindle人的这一年养成了囤书读书买书的习惯。
作为一个自购自破分享书籍的学生党对此伤心且无奈,而知乎的态度太让人心寒。索性匿了。不过是一群爱书之人合理分享和使用资源,并没有人以破解的电子书谋取个人利益,现在却连这样一种平台都要被迫关闭——让我想起小学时代的图书角,一人带几本书供全班传…
来自子话题:
从warfalcon老师那里学习过的高效使用微信方法,自己实践的心得,加上自己以前的一点积累。&br&请你先试试/想想:&br&1.关闭朋友圈两天不看(在微信通用设置里就有,开启/关闭朋友圈很方便的),再启用朋友圈看看,你真的会错过什么吗?&br&2.作为一个工作的人/大学生,每次抢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红包有意思吗(有土豪的大红包请忽略。。。)?&br&3.每天看那些群聊和朋友圈有价值吗?用那些时间去投资自己不好吗?甚至是打个小盹是不是都比看群聊好呢?&br&4.订阅看那些眼花缭乱的公众号,你仔细看过多少?仔细看过你又学到了多少呢?&br&5.现在你还能集中注意力看半小时书吗?&br&6.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面对信息过载,每天接收这么多信息,你不累吗?(反正我挺累的。。。少看微信之后就好一些)&br&&br&&br&想好了之后,下面是一些方法,包括减少无效使用时间,提高使用时的效益。&br&1.取消通知栏里的微信通知,群消息尽量设置免打扰,不要再让微信随便响了!!!可以取消通知栏里的微信通知,然后固定频率查看微信消息栏,可以结合番茄工作法,在休息的5min内查看。&br&&br& 2.定期评估微信群和公众号,退出无用的微信群/取消订阅,我每天看4-8篇文章,包括公众号的和别人发的优秀链接(TED等),公众号只要订阅了你就要及时看,懒得看的请果断取消订阅!果断!果断!那么多红点你不别扭吗&br&&br&3.&b&&u&关于少看朋友圈,以下 金额 和 初始刷新频率 请视个人土豪和重症情况而定。请找个朋友监督,先规定半小时刷一次朋友圈,不看的时候设置里直接关闭朋友圈,要看再启用,很方便的。如果没忍住,给你朋友10块钱,一定不能还给你!就是要让你心疼!三天左右形成习惯了,再修改规定为 一小时刷一次,以后逐渐减慢频率。本人每天只看一次朋友圈,午睡或者晚睡前快速浏览下。&/u&&/b&&br&&br&&br&4.朋友圈里发广告的,频发无意义消息的,该删除就删除吧,屏蔽了如果被发现反而不好说话,要有“绝情”的能力&br&5.微信语言设置成英语,没多少单词,多看两眼英文玩玩吧&br&6.不看新闻类公众号,我几乎从不看新闻,95%以上都记不住而且没用,真正重要的新闻朋友都会和我讲&br&7.公众号的大部分文章都不如读书来得好,只有很少公众号文章属于干货分享,值得一品。有空闲时间,优先推荐读书。&br&8.微信的收藏夹里不必要东西越少越好,我的微信收藏夹里不多于10个项目。&br&9. 不用手机时,可以把手机放(锁)在小抽屉里,放在书包里。&br&10.可以关注我的印象笔记的公众号,把好文章转移到印象笔记里去,印象笔记app你还能怎么浪费时间啊。。。(貌似还有几个笔记类公众号,没用过,不好意思)&br&&br&有几条是从warfalcon老师那里学习到的,谢谢老师的文章,大家关注战隼老师的微信read01并回复“注意力”会有更多收获的!&br&&br&刷朋友圈不是错,只是很多人想节约时间,如果字里行间透露了高高在上的态度,表示抱歉。&br&对题目的“高效使用”理解有误,三天内更新,写一点使用技巧之类的。&br&&br&——————4.28更新——————&br&说一点使用技巧,然后是自己对于评论区不同见解的一点拙见,仅供参考。&br&&br&1.长按语音消息可以翻译,每次听个几十秒语音,被打断了再听一遍,有点麻烦&br&2.大段文字看起来比较费劲,双击文字信息,可将文字放大全屏阅读&br&3.登陆电脑版本微信,直接传文件到手机&br&4.人多的群聊里,聊天信息刷的很快,如果必要@某人,翻到他发的信息,长按他的头像,打字栏会自动出现“@某人”&br&5.&u&&b&微信的搜索功能可以搜到很多东西,比如上次元宵节想看灯会,我直接搜索“上海灯会”,出来好多相关公众号文章,甚至有”元宵节灯会攻略“直接获取灯会信息。突然想查找谁的哪条朋友圈,也可以关键字搜索&/b&&/u&&br&6.上面说的优先推荐看书,尽量少看公众号。说说自己的情况,一共关注21个。&br&资源类2个,最新上映电影的资源和实习资源;&br&常推类5个:自己精选的,每周推送大于5次,连岳/小道消息/warfalcon 老师/罗胖,还有个看英语文章的,坚持看;&br&慢推类6个:推送频率低于每周一次,坚持看;&br&服务类8个:都是几乎不会推送的。其中包括了几个微信xx。&u&&b&推荐个AA收款,可以大伙筹钱出去活动,比如聚餐、线下交流会什么的;再推荐调查问卷类的公众号,“金数据/问卷星”,可以自己设计各种问卷,挺有意思的。问卷发布在微信里,统计意见,上次我们30人聚餐火锅,我做了个问卷,统计了大伙想吃什么,挺好用。问卷设计有模版,比较方便(本人只用过金数据)。&/b&&/u&&br&&br&&br&&br&&br&&b&&u&——————以下一点拙见——————&/u&&/b&&br&几乎彻底不用微信不现实,一些人说有刷知乎病,其实含有社交性质的app都要自控慎用,其他的怎么戒我说不清,其实办法都类似,自己努力一定可以,还有就是省下来的时间一定用来投资自己或者恢复精力,要有正事做。&br&手机已经成为离不开的东西,既要拒绝被过度干扰注意力,也要接纳手机进入生活,具体的平衡点该是怎样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我没这水平,讲不了什么。只能是个人在不断实践里找到自己满意的那个平衡点。就像计算机逐渐进入人们生活一样,接纳它并不让它严重干扰到生活。&br&找到平衡点可能是关键吧。刷知乎我不上瘾,每天平均半小时吧。知乎的文字质量比其他网站要好太多。刷知乎浪费了点时间,我接纳了,看这些有趣的东西,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我挺开心。&br&&br&水平一般,希望帮助到大家。
从warfalcon老师那里学习过的高效使用微信方法,自己实践的心得,加上自己以前的一点积累。请你先试试/想想:1.关闭朋友圈两天不看(在微信通用设置里就有,开启/关闭朋友圈很方便的),再启用朋友圈看看,你真的会错过什么吗?2.作为一个工作的人/大学…
来自子话题:
说几个我用的最多的App,不完全归入法律应用,但都是能明显提升执业效率的:&br&&br&1、Pocket &br&主要用于收集资料,我的电脑、手机、iPad的浏览器中都有Pocket插件,会把长期关注的网站、微信号中值得读的文章先收集到Pocket中,资料收集后会按照诸如“法律”、“互联网金融”、“O2O”、“VC”进行分类并打标签。&br&&br&2、Kindle&br&除了其他书籍外,买了一些法律工具书,主要是法规汇编和案例集。我觉得不比法律汇编类的App差。&br&&br&3、credit&br&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主要用来快速进行工商查询(在北京)。&br&&br&4、Black's 9th&br&著名的Black’s Law Dictionary,学法律的应该都知道,就是有点小贵。&br&&br&5、扫描宝&br&刚装上没几天,但确实是扫描神器,印象笔记出品。&br&&br&6、Teambition&br&最近才开始用,我们团队需要同步的项目非常多,这个团队协作App还比较好用。&br&&br&7、Voice Dream or Capti&br&这两个都是TTS软件,我会把一些需要阅读的文章(包括 Pdf 和 Word 文件)导入这两个App,朗读的效果还可以,可以省点眼睛。
说几个我用的最多的App,不完全归入法律应用,但都是能明显提升执业效率的:1、Pocket 主要用于收集资料,我的电脑、手机、iPad的浏览器中都有Pocket插件,会把长期关注的网站、微信号中值得读的文章先收集到Pocket中,资料收集后会按照诸如“法律”、“互…
来自子话题:
&b&Slicy&/b&&br&自從我裝了這個 App 之後,我沒自己動手切過圖。全部都是它自動完成。&br&&br&&img src=&/e9b5bb17428bcc51c804ed47_b.jpg& data-rawwidth=&712&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2& data-original=&/e9b5bb17428bcc51c804ed47_r.jpg&&&br&&br&&b&Skala Preview&/b&&br&沒有它,我就不會做 iOS 設計了。既不會減慢 PS 性能,又可以很好地在 iPhone 預覽。&br&&img src=&/ad5a8e3e1de7a49135eba0_b.jp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ad5a8e3e1de7a49135eba0_r.jpg&&&br&&b&Pixa&/b&&br&最好的靈感庫管理工具。我已經不知道怎麼說,才可以正確推薦這個神器了。&br&&img src=&/983fe0f1d08f0dd3fbc57ec547b2aa19_b.jpg& data-rawwidth=&1392& data-rawheight=&8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2& data-original=&/983fe0f1d08f0dd3fbc57ec547b2aa19_r.jpg&&&br&&b&Mark Man&/b&&br&很方便,很快速,很好,能取色、標註距離、文字的圖片標註工具。(不要用新版本,還是 1.4 版本好用,我不升級了,在 Hosts 把他們的服務器屏蔽了就可以一直用)。&br&&img src=&/ea878b3fe1ab36a909dbcf_b.jpg& data-rawwidth=&395& data-rawheight=&3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5&&&br&&b&ColorSchemer Studio&/b&&br&取色建議工具。&br&&img src=&/70e0e82e673c53f6053c6e_b.jpg& data-rawwidth=&1189& data-rawheight=&8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9& data-original=&/70e0e82e673c53f6053c6e_r.jpg&&&br&&b&Sip&/b&&br&方便好用的屏幕取色工具&img src=&/b192cdcff_b.jpg& data-rawwidth=&354& data-rawheight=&4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4&&&br&&br&至於設計稿實現工具,Photoshop、AI、Sketch 之類的就不用多說了。&br&&br&或者看我作為一個設計師解釋我的 Mac 為什麼裝了這些 App 吧。&br&&a href=&/5mlstudio/&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5mls&/span&&span class=&invisible&&tudi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Slicy自從我裝了這個 App 之後,我沒自己動手切過圖。全部都是它自動完成。Skala Preview沒有它,我就不會做 iOS 設計了。既不會減慢 PS 性能,又可以很好地在 iPhone 預覽。Pixa最好的靈感庫管理工具。我已經不知道怎麼說,才可以正確推薦這個神器了。Mark…
来自子话题:
哈哈,这个项目我知道并且跟负责的PM私交不错,所以可以答一发。&br&1.数据从哪里来?&br&数据从百度地图开放平台上来,所有使用百度地图API的移动应用,都是其中的一分子,这里面可能有墨迹天气什么的……&br&&br&2.样本量有多大?&br&具体数字不方便说,但是绝对是亿级。并且因为并没有特别一致的标签能将所有用户分类,所以用的是全量数据。所以用户手机每一次定位请求都在分析的范围内。&br&大家能看到这个地图上有着“八小时数据迁徙地图”……其实最开始PM是想做半个小时内的数据变化,后来发现连百度地图自己的服务器都扛不住如此大规模的全样分析……一步步的妥协,效果和带宽,最后才定格在了八小时。&br&&br&3.是不是真的大数据?&br&如果这都不算爱,我有什么好悲哀……&br&&br&4.它是怎么挖掘出迁徙数据的?&br&这个产品核心在于数据量的扎实,覆盖面广,采用了全量分析而非抽样分析&br&同一个手机如果上一次请求在北京,下一次请求在东莞,那么就是地图上的一条线……&br&&br&P.S.一个细节,这个产品其实年前推出比预计晚了两天,&br&因为在临上线前,李彦宏回了邮件,对其中的一个细节进行了质疑&br&那就是对于热门线路的评判标准。&br&最开始衡量热门线路的标准是“在一定时间内,某两地点之间线路增加数量最多”&br&李彦宏质疑细节,表示应该是“同一线路比之前时间段,增长比率最大”&br&其实两种方式都能解释得通,不过也就因为这个细节&br&哥们又加了两个通宵的班……
哈哈,这个项目我知道并且跟负责的PM私交不错,所以可以答一发。1.数据从哪里来?数据从百度地图开放平台上来,所有使用百度地图API的移动应用,都是其中的一分子,这里面可能有墨迹天气什么的……2.样本量有多大?具体数字不方便说,但是绝对是亿级。并且…
来自子话题:
- -不要装多看,坚持原系统一百年不动摇,我们是来看书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要弄。
- -不要装多看,坚持原系统一百年不动摇,我们是来看书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要弄。
来自子话题:
说没有影响的我绝对不敢认同啊。。。&br&&br&在我看来,没有 Google Play 意味着:&br&&ul&&li&没有统一的市场,导致的结果有&/li&&ul&&li&市场林立,管理混乱,刷榜现象严重,运营商劫持 apk;&/li&&li&收费困难,没有付费应用,无节操内购吸费软件满天飞。&/li&&li&盗版丛生,打包现象严重,内置广告恶心,严重打击个人开发者信心。&/li&&li&无法 强制终端进行兼容性测试,无法控制终端的质量,以至于出现魅族 Smart Bar,阿里的云OS,以及山寨机各种阉割 Activity,开发者为了兼容牺牲了质量和效率。app 品质严重下降。&/li&&li&没有统一的审核规范:竞品见的恶意竞争&/li&&li&没有统一的评分和 feedback 平台。&/li&&li&(还有很多懒得写了,反正一个字乱)&/li&&/ul&&li&没有 Play Service, 导致的结果有:&/li&&ul&&li&没有统一的推送,导致各用各的推送,有些推送还做不好,严重浪费手机资源。进而导致的结果有:&/li&&ul&&li&手机清理需求剧增,360 为首的手机管理软件崛起&/li&&ul&&li&魔高一尺道高一丈,app 流氓程度随之剧增&/li&&li&B.A.T. 为首的唤醒 航母战斗群(&--是这个词汇么有点忘记了)&/li&&li&Root 需求剧增,严重影响普通用户手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li&&/ul&&li&ROM 的后台清理需求剧增,导致了MIUI、Flyme 等国产 OS (MIUI 特质小米手机搭载的所谓『系统』,并发最初 XDA 的 MIUI 这个 UI )的兴起。&/li&&ul&&li&魔高一尺道高一丈,app 流氓程度随之剧增&/li&&li&适配 Android 新系统速度严重变慢; 国产机有几个吃上了 Lollipop ?&/li&&li&低质量脑残粉丛生,影响了我的心情,污染了我的眼球&/li&&/ul&&/ul&&li&没有统一的地图 API:&/li&&ul&&li&定位速度慢;很多技术如 Beacon、室内定位铺不开&/li&&li&地图相关的功能孱弱&/li&&/ul&&li&新功能完全靠 OS 升级,无法通过统一的 Play Service 推送获得新功能&/li&&li&Android Wear 完全报废&/li&&ul&&li&AW 相对 Android 较为封闭。虽然有国内有看看和百度两家在做基于开源 Android Wear 的系统,但是很难兼容针对 Android Wear 开发的 App;开发者也不会专门去针对这样的系统做软件。&/li&&/ul&&li&Android Auto 完全报废&/li&&li&Android TV 没有完全报废但是面临这和 Android 手机一样市场混乱的问题&/li&&li&没有统一的健康平台,可穿戴类健康产品半废状态。&/li&&li&没有统一的游戏平台&/li&&ul&&li&开发者没办法简单实现云存档&/li&&li&开发者没办法简单实现好友多人联机&/li&&li&开发者没办法简单实现成就系统&/li&&/ul&&li&没有统一好用的 Analytics 系统&/li&&ul&&li&各个数据检测平台林立,用户隐私堪忧&/li&&li&权限泛滥&/li&&li&后台混乱&/li&&/ul&&li&没有统一的支付系统&/li&&ul&&li&支付不安全&/li&&li&推广不开&/li&&li&但一定程度上可以让 BT 两家来做;也算是不错的解决方案。&/li&&/ul&&/ul&&/ul&&br&由于以上的问题,进而导致:&br&&ul&&li&『安卓』逐渐走向低端,国产手机平均售价可能到不了四位数。开发者兼容精力不足,又难以使用新特性。使用者学习理解能力普遍不足,新设计标准、复杂逻辑难以铺开,可以理解成用户喜欢的 web 端的 hao123&/li&&li&是个人都可以做 OS,是个人都能够做手机;导致恶性竞争,以牺牲用户换取成本下降来换取市场,市场越大用户越苦。&/li&&li&高端用户逃离,用户付费能力不高,开发者动力不足,骗钱应用剧增,造成恶性循环&/li&&li&用户用不到优秀的本土化应用(没有),也用不到优秀的国外应用(下载不了,下载了也不能用,需要 Google 框架)进而导致很多用户了解不了什么是好的 app,给了山寨、流氓、垃圾和骗钱 App 很多可乘之机。&/li&&li&灰色的 水货市场/自制 ROM 市场&/li&&li&各个社交、支付平台越来越封闭,互相恶心竞争加剧。&/li&&li&像我这样的有节操有追求(虽然水平不怎么样)的 Android 开发者可能不会考虑做国内的本地化 APP;可能像我一样即使以后回国也不想再做『安卓』开发。所以用户也用不到好 app,真是苦啊。&/li&&/ul&
说没有影响的我绝对不敢认同啊。。。在我看来,没有 Google Play 意味着:没有统一的市场,导致的结果有市场林立,管理混乱,刷榜现象严重,运营商劫持 apk;收费困难,没有付费应用,无节操内购吸费软件满天飞。盗版丛生,打包现象严重,内置广告恶心,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家乡在山里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