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内部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实现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跳跃式发展吗

中国民族企业成功实现五级跳,中国人的世纪就会真正来到。
----管理模式固本,商业模式赢利,资本模式低成本扩张中国民族企业成功实现管理模式、商业模式、资本模式、社会(文化)模式、信仰模式五级跳,就可以把自己由一家小企业,变成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世界名牌企业和百年千年企业。正文:一个企业,如果它的管理模式适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企业充其量也只能在保本和微利的情况下平稳度日,也可以叫稳健发展;而商业模式创新则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企业要想在预定的时间内上市,则必须再造企业资本模式,实现低成本扩张,产生规模效应。只在管理模式上下功夫,企业的提升和发展犹如爬楼梯(依靠自身发展),在商业模式上下功夫,等于企业乘上了滚梯(依靠整合资源、互利合作发展),企业只有在资本模式上下功夫,才是乘上了直梯(依靠资本运作发展),直达(顶层)目标。业界流传已久的“项目运作成倍利润,资本运作N次方利润”,也说明了这个道理。陈佩斯、冯小刚、赵本山三个艺人,是分别注重管理模式、商业模式、资本模式并产生不同结果的典型代表。陈佩斯、冯小刚、赵本山三人,在艺术和技术层面各有千秋、难分上下。但是陈佩斯一年只能赚200万元,而冯小刚年赚却是2000万,赵本山每年竟有2个亿的进项。他们之间都是相差10倍。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关注点的不同,管理模式、商业模式、资本模式之间的差异有天壤之别。陈佩斯只重视话剧表演和话剧舞台的管理,做到中国的老大,也只能年赚200万元(毛收入600万);冯小刚利用电影这个可以广泛传播的商业模式,加上其在华谊兄弟的股票收入,年收入达到了2000万;而赵本山通过《本山杯二人转大赛》施展“吸星大法”,把东北二人转人才、精英和明星,全部收为自己的弟子,在央视、地方电视台及全国为他们搭建了东北二人转平台,并不断出品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巨额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了本山传媒的腰包。黄光裕也是创新商业模式和资本模式的高手,他利用压电器供货商的货款及不断的开新店的手法,不断的吸收资金,利用自己暂时占用资金的机会,做房地产、股票等短期内能获巨额利润的生意,所以他迅速成为中国首富。至于后来他锒铛入狱,是由于他过度自信、缺乏信仰的原因(认为天下没有自己摆不平的事),并不能说明他的商业模式和资本模式不成功。很多人在取得他那样的成功的时候,都会自信心极度膨胀的,解决的方式就是学习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多研究一下儒释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幸福航母是中国民族企业实现社会模式和信仰模式升级和跳跃的平台,可以让企业所在城市成为一艘艘幸福航母,把每个企业和社区(城乡社区)都建设成人间天堂---幸福航母生态信仰园,让中国人民在今生今世就可以享受天堂的说。幸福航母理论及工程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城乡群众组织起来在物联网、云计算的支持下全面互动及其与民族企业紧密互助的高科技平台,幸福航母的成功运行,将使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富裕、当家作主成为现实,并使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幸福航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成果(详见: http://t.cn/ShVGIy)。幸福航母模式,能够成功实现“升级社会主义兼容资本主义、创新公有制兼容私有制、高效计划经济兼容市场经济、民俗化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信仰兼容儒释道耶回信仰”,是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的社会生产、社会分配和社会生活方式,可以成功完成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成功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快乐。幸福航母,通过全民股份,实现共同富裕。因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人无股不富;幸福航母,通过全民学习,实现共同快乐。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学习力的差别。幸福航母的指导思想是《人民经济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经济学理论),人民经济是中国继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之后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兼具了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优点,同时以劳动群众为发展主体和受益主体,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平台,成功实现“三转五化”。幸福航母“三转五化”:三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五化,城乡一体化、企民一家化、群众组织化、信仰现代化、新型公有化。  城乡一体化:城乡社区邻里中心通过电子商务实现有高效计划的生产和供应的动态平衡互动和直接互助;企民一家化:民族企业和人民群众通过全员股份和全民股份实现紧密互助、合作创新,以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企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下大显身手,让世界500强企业都成为中国的民族企业,最终实现壮大自己,消灭市场经济;群众组织化:城乡社区自治,实现社会闲散人向幸福航母人的转变;信仰现代化:忠诚经教育=扬弃儒释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详见《中国,正在启动信仰的力量》;新型公有化: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全员股份制和城乡邻里中心、农民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相结合的新型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企业的全民股份制。幸福航母的全民股份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企业内部员工的全员股份制,二是实现企业外部客户的全员股份制。实现幸福航母全员股份制的民族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会获得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直至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和百年驰名商标企业,董事会(原来的股东)、员工(新股东)、消费者(新股东)都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从而实现中国的共同富裕。《企业生命密码崔氏理论》及崔氏“合”文化,从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商业模式、资本模式、社会模式、信仰模式入手,逐步升级,足以保证中国的民族企业成功实现不可逆转的跨越式发展(后面附有《崔氏“合”文化》简介)。实现共同快乐的途径,是实现全民学习,全民提高,全民觉悟。觉悟就是永远快乐、最高境界快乐的意思。永远快乐的条件是共同富裕和消灭身份差异,使大家都有自由思想的资本,实现心灵自由飞翔;最高境界快乐的条件,是感恩、付出、劳动、创造、奉献的快乐。全民觉悟,就是全民共同永远的、最高境界的快乐。幸福航母会在所有的企业和城乡社区开展《第三个8小时》活动
仅崔士忠的好友可以评论
&2015&开心网办企业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文化理念。李锦记的文化理念就是四个字:思利及人。这四字真言道出了经商办企业的根本宗旨。办企业当然要图利,要讲回报,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这种追求,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而应当相反,即推己及人,利己利人,为员工着想,为客户着想,为社会着想,讲质量,守信誉,追求“双赢”和“多赢”。每个企业都坚持这种文化理念,做到“思利及人”,市场就会在有序中展开竞争,社会就会在有序中实现和谐。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许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渡过难关,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让这些政策措施真正发挥作用,还得靠企业自身的努力。
  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是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不科学。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既需要从宏观层面深化一系列体制性改革,又需要从微观层面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当下,人们谈论宏观层面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很多,而研究企业微观层面改革的高水平著作不多。邹广文主编的《民族企业品牌之路――李锦记集团发展历程分析》这本研究论著,可以说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清华大学杨家庆、刘美王旬、邹广文、王生升、钱逊、常晋芳等老师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对蜚声海内外100多年的李锦记集团,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从多个侧面解析了这家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揭示了这家民营企业常盛不衰的奥秘,给处于困境中的内地民营企业,提供了审视自己、找准坐标、深化企业内部体制改革的参照对象。
  通过对照,我们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可以得到一系列启示。
  我以为,它首先告诉我们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是可以兼容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往往有两种片面性:一种观点认为,家族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企业组织形态,它产权封闭、任人唯亲、急功近利,屡屡兄弟反目、父子分手,最后导致分裂失败;另一种观点认为,家族企业产权清晰、决策灵活、成本低、团队意识强,是一种理想的企业组织形式。不能说这两种观点都不对,因为它们各有各的事实根据。问题出在绝对化和片面性上。
  李锦记是地地道道的家族企业。它跨越了3个世纪,经历了100多年和四代人。虽然早期有过曲折,但总的趋势是越做越有活力。李锦记的奥秘就在于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补短,既保持了家族企业的优势,又吸纳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建立并坚持了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制度。与李锦记相比,内地不少民营企业的差距十分明显。据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连续8次全国抽样调查,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民营企业,有八成是家族企业。除了极少数能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坚持企业制度的创新之外,多数还处于不自觉的阶段。其主要表现是:决策缺乏理性,缺少章法,用人全凭感情。这些企业难以做强、做大、做长久,生命周期一般不超过7年。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当初只能生产单一调味品蚝油的家庭小作坊,如今已成为能生产蚝油、酱油等调味品系列产品和养生保健品系列产品的现代化大企业,产品多达300多种,市场遍及所有华人地区并向非华人市场扩展。李锦记靠的就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创新。在创新问题上,内地不少民营企业的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他们或者把创新理解为就是应用或创造尖端技术,因而产生最畏难情绪,不敢创新;或者离开自己的本行主业,去做那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结果一事无成。其实,创新并不神秘,并非高不可攀。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也是无止境的。这正是从事民生业企业创新发展的无限空间。现在看起来一些行业产品似乎过剩了,但仔细分析,主要是过时的不适应人民生活新需求的产品过剩,而大量适应新需求的新产品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创新、开发新产品的过程,就是转型升级的过程。被当做口号喊了多年的转型升级,要真正变成现实,还得靠企业的创新。
  企业的竞争力要靠品牌,而品牌的打造,要靠全体员工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李锦记这个品牌,不是靠广告吹起来的,也不是哪家权威机构评定出来的,而是被广大消费者普遍认可的,是经过市场的激烈竞争考验出来的。现在,内地不少民营企业已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往往犯急性病,冀图不花苦工夫就在几年之内甚至几个月之内作出一个大品牌来,结果往往欲速不达,弄巧成拙,害人害己。打造品牌,浮躁不得,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像李锦记那样,沉下心来,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办企业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文化理念。李锦记的文化理念就是四个字:思利及人。这四字真言道出了经商办企业的根本宗旨。办企业当然要图利,要讲回报,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这种追求,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而应当相反,即推己及人,利己利人,为员工着想,为客户着想,为社会着想,讲质量,守信誉,追求“双赢”和“多赢”。每个企业都坚持这种文化理念,做到“思利及人”,市场就会在有序中展开竞争,社会就会在有序中实现和谐。现在,人们往往埋怨市场不规范,竞争无秩序,把种种不规范、不正常的现象归咎于客观环境,却很少问问自己:你的企业行为规范了没有?你办企业的宗旨端正了没有?我们都来对比一下,说不定能找到或多或少的差距。正确的文化理念,就是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真正把“思利及人”变为企业的灵魂,才能称得上当代企业家。
  作者为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邮箱用户名:
&&&当前位置:
&&&&&&&&&&&&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
  [摘要]本文介绍了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并从产业结构上分析了制约发展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实现四川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上的跨越;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为四川民族地区及四川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尊定坚实的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资源开发的跨越,形成有竞争实力的区域经济新格局;狠抓基础教育,夯实教育基础,积极开发人才资源,实现人力资源与素质的跨越。
  [关键词]四川民族地区;阿坝州;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0.4(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X)(9-09
  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两年,取得了重大进展。西部,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本文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就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两大机遇,加快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了一点探讨和思考。
  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自治地方幅员面积30.1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14%,有54个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14个,人口606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有甘孜藏族自治州(辖18个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13个县)、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7个县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以及106个民族乡,另外还有按民族县对待的米易、盐边、北川、石棉、金口河、仁和6个县(区)。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幅员面积、总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均列全国民族八省(区)第五位,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彝族聚居区和惟一的羌族聚居区。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改革,四川民族地区跨越了几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工业、第三产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尽管这样,从整体看,与全省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现状不容乐观,国民经济中并存着以传统落后的生产技术为基础的农业部门和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的城镇工业部门,反差强烈。表现在:一是生产力水平的巨大反差。有的重点工程其技术装备达到了当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如制造火箭、卫星的航空航天工业,而农牧区有些地方甚至保留着原始的刀耕火种、逐水草而居的方式。二是经济形式的强烈反差。城镇工业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较高,商品货币交换发育程度比较完善,而广大农牧区基本上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畜产品的商品率不高。三是增长速度的巨大反差。工业发展较快,农业增长速度相对滞后,农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四是教育科技水平的强烈反差。高等院校和科技人员大部分集中在自治州首府驻地、文盲半文盲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和牧区,农村牧区科技人员极为短缺。五是生活水平存在明显的反差。城镇居民就业生活大都有保障,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而广大农村,农牧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越是落后的民族地区,这种反差越明显。因此,扶贫任务重、难度大。
  据2001年统计,四川民族地区人均GDP只有3562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7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53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65%。财政拮据,账面累计财政赤字达3.1亿元,实际赤字4.7亿元;财政保障程度低,按照国家出台的工资政策和标准计算,财政供养人口21.35万人,发工资就需要22.4亿元,实际缺口3.5亿元。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按照“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标准,2000年四川民族地区整体实现了越温目标。但是,标准低,贫困户收入不稳定。有36万人居住在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高寒地区和地方病重病区,返贫率高达25%。
  制约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一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交通、通信、能源条件在全省居于最落后地位,尤其是广大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更为落后,约有75%的乡不通电话,公路等级低、病害公路里程长、通乡公路质量差、受季节影响大,电网建设严重滞后、丰枯期电量调节难度大。二是劳动力素质低下,科技和管理人才缺乏。截至2001年,四川民族地区50个县中,还有13个县未普及初等教育,45个县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个县未扫除青壮年文盲,而且,已经普及初等教育的县也是按低标准进行的验收。三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年土壤侵蚀量高达7亿吨。草地75%退化,40%以上缺水。两到三年就要发生一次大雪灾等大的自然灾害。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低,到2001年,GDP占全省的5.22%,其中,第一产业占全省的7.9%,第二产业占全省的4%,第三产业占全省的4.9(据《2002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下面,分别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进一步加以分析。
  二、产业结构分析
  (一)沉重的农业
  四川民族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农村市场是民族地区市场的主体,农用生产资料及轻工业产品的最大市场在农村,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还将成为重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措施,农业生产获得了迅猛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与内地的差距较大,现状不容乐观。
  1.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处在靠天吃饭的粗放经营阶段。落后的生产方式仍在很多地方实行,牧区近几年完成子“人草畜”三配套建设,广大牧民才刚刚告别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国家虽然加大了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但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脆弱,交通、通信条件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四川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困难。
  2.农业商品率低 民族地区农产品大部分用于维持农民自身的生计,其生产不是瞄准国内外市场,根据工业和城镇居民的需要进行生产,而主要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自我服务。一部分民族地区的人口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更谈不上农业生产商品率。相当部分民族地区科技滞后、市场观念淡薄,农业多种经营不发达,除为数极少的土特产品外,大部分生产成果都用于自我消费,对农产品的市场贡献极小。农村集市贸易不稳定、季节性强、以交换农民剩余零星农副产品为主,尚处于初级市场阶段。
  3.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四川民族地区农业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程度低,许多宝贵的资源被白白浪费。已开发的资源缺乏合理利用,从而出现捧着金碗要饭吃和“富饶的贫困”等现象。大部分地区以单一产业为主,多种经营不发达,尚有许多丰富的农业资源没有开发,即使开发了的,因科学技术落后,生产资金缺乏,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农业生产结构、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甚至造成资源浪费。
  4.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但由于长期生活在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社会中,人们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外界的社会经济交往不多,千百年来从事以手工为主的原始传统农业。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有限。解放以来,民族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反差,越落后越不重视教育,普及初等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还很重。以阿坝州(共13个县)为例,到2001年底,全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仅达47.7%,难度最大的正好是经济发展落后的牧区,全州还有3个县未完成普及初等教育。文盲半文盲人口大多集中在农村,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山村。农业劳动者素质低,技术人员短缺已成为民族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严重制约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5.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统一。因此,农业生产对外界环境和自然条件具有特殊的依赖性。由于长期的掠夺型粗放经营,低水平的以农业生态系统破坏为代价的重复生产,乱砍滥伐、盲目开荒、过度放牧,导致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农田荒芜、草原退化、沙化、荒漠化、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二)落后的工业
  按照国际上工业化进程的共性,把工业化分成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轻工业向重工业发展,行为主体是政府,由政府推动工业化;第二阶段是重工业由原材料为中心向加工和组装为中心发展,也称效率主导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管理加强;第三阶段是技术集约化,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尖端工业兴起,具有高技术的产业部门比例增加;第四阶段是工业结构软化,信息和技术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使产品中的知识和技术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四川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比全国、全省起步晚、起点低,工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解放以来,国家先后投入巨大资金在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工业,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都在纵向分配下,来自遥远的大城市、大企业,产品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销售,与民族地区的经济联系不紧密,形成了墙内卫星上天、墙外刀耕火种的奇特生产力组合方式。大规模的森林资源开发带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天然林的停采,四川民族地区工业一度陷入相当困难的境地。综合分析,四川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还处在第一、第二阶段。但是,四川民族地区的采掘及原材料工业在四川同类产业中占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一些具有优势生产要素(如交通便利、资源优势等)的地区,其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速度有的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只是这样的工业增长地区较少。比如,阿坝州的水电工业、高耗能工业、天然药业发展速度较快,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较大。资源优势项目主宰着工业经济的运行趋势,以水电、矿冶、卷烟等龙头拉动其他工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格局初步形成。
  四川民族地区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
  1.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四川民族地区工业增长属于资本增长及资源投入增长型,工业增长主要依靠大量资本投入与原材料供给,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极低,以阿坝州为例,科技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低于25%,远远落后于资本投入的要素贡献率65%。工业增长仍属粗放的外延型增长。工业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得益于某种基本的生产要素,如优势的自然资源、某些优势的生产条件以及廉价的人力资源等。例如,四川民族地区发展高耗能工业,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便利的电价优势。
  2.企业规模小 一个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其中最主要的目标是追求成本领先,而实现成本领先,又要追求企业的规模效益。企业具有规模效益的好处在于,企业内可以共同享有部分优势,可以分担经营费用,可以最佳配置生产要素,还有利于对付较大的竞争对手。说到具体之处,具有最佳规模的企业,可以在可变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从而增强产品的价格竞争承受能力,这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也有利于整个产业竞争力的形成。然而,作为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承担者,四川民族地区企业规模远未达到最小最佳的要求,其规模处于绝对劣势。
  3.企业人才严重匮乏 在工业企业中,政企不分,官企不分的现象还十分严重。此外,企业的经营者思想过于保守,以致把许多新的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经营理念拒之门外,这将极大地影响四川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三)希望和挑战并存的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在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近几年,旅游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流通市场稳中趋旺, 2001年四川民族地区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年接待中外游客4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预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以阿坝州为例,2001年来自旅游业的税收达7000多万元,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2%,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2.3%,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但是,历史上四川民族地区以自给自足的农牧业经济为主,社会发育程度低,第三产业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起点低、规模小 新中国成立之时,四川民族地区还没有出现独立的服务业,大部分地区还没有经历第二、三次社会分工。其服务业是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大部分行业是纵向的管理模式和隶属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仍以传统服务业的扩张为主,受到产业结构和经济总量的制约,发展的总体规模小,200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只占全省的4.9%。
  2.结构不合理 服务业可以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四川民族地区服务业大多以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金融、保险、信息、策划、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不发达,数量少,规模小,处于起步阶段。
  3.领域窄 停留在为衣食住行提供服务的阶段,而为生产活动服务的市场调查、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策略、企业公关活动及实施、广告策划及评估、信息反馈、银行中间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的服务还没有展开,甚至是空白。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普遍规模小、业务单一、市场开拓能力弱。为农牧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组织和团体数量少、相应的科技人员短缺,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4.服务人员素质低 四川民族地区受过专门培训的服务人员短缺,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流失问题。一些短缺专业的人才大量流向内地发达地区。
  综上所述,四川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少,发展不平衡,劳动者素质不高,基础设施落后。但是,资源拥有的绝对数和人均拥有量都占优势。而且,已经奠定了相当的经济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巨大,后劲充足,前途光明。
  笔者认为,四川民族地区未来5至10年的发展目标可以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实现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保大多数农牧民生活在脱贫致富的基础上实现宽裕型小康,确保社会局势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实现长治久安;经济结构渐趋合理,构建长江、黄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实力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三、实现四川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从对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川民族地区长期积淀的结构性矛盾与体制性障碍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脆弱,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基本对策就是:一是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三是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壮大特色经济。
  (一)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上的跨越
  1.推进体制创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与沿海地区比较,东西部之间发展的差距还在拉大,四川民族地区与四川内地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改革的步伐上往往慢半拍,涉及具体的改革方案,往往产生等一等、看一看、让内地干出经验再改,甚至把民族地区的稳定作为改革放慢的借口,等一等、看一看,往往就失去了发展的良机。所以,我们不能全用地理、自然和历史的条件来解释民族地区与内地的差距、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和比较东西部、民族地区与内地经济发展就可以看到差距形成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体制,也就是说由于东部开放率先进行,并不断深化以市场为重心的改革,通过经济体制的全面创新,经济持续发展就有了动力和源泉。当然,体制并不等于一切,西部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安排解决一系列问题,比如资金、技术、人才等等,我们不能离开这些基础问题而空谈体制。但是,离开了体制的创新,就谈不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改革实践证明,体制问题影响着资本、技术、人力等要素的配置方法和投入程度,它本身就是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内在原因。同时,体制改革形成的发展环境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意志,因而它也是资本、技术、人力流向的决定因素。20多年来,西部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力大量流向东部,民族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力大量流向内地,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活条件的好坏,事实已经充分说明体制改革创新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只有抓住体制改革创新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大力发展规范的股份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基础,形成适应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要求的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建立起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机制,使经济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陛循环轨道;才能够建立起新的融资体制,拓宽渠道吸引更多的建设资金,加快发展步伐;才能加快观念的更新,转变政府的职能,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机构框架,实现“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奋斗目标;才能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完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为大开发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才能够营造良好的知识创新环境,激活民族地区人才、教育、科技三大环节要素,大力引进智力,培养人才,发展教育和科技产业;才能应对加入WTO后,打破地区垄断,部门分割的局面,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优化民族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与民族地区以外资金的流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适应未来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的需要;才能够建立起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机制,加强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与建设,避免掠夺式开发带来的严重后果,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此,要紧紧抓住体制创新这一关键环节,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解决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所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培育新开发主体,形成新的开发体制,运用新的开发办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有新的思路来推进民族地区体制创新。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又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更要符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体制创新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蹦而就,是一项涉及面广的任务,要善于抓住关键环节,从点上取得突破,带动体制创新战略的展开,逐步向纵深发展。阿坝州2001年以资源引资金、产权换资金、存量引增量的体制创新实践,为民族地区盘活、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找到了突破口。
  四川民族地区要逐步以深化所有制改革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为突破口,通过对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对国有企业战略性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所有制的结构,建立起同四川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的综合体。这样将全面地带动并推动政府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体制改革,改变企业是政府的工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现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宏观方面,一是要明确国有经济进和退的领域,积极调整优化所有制的结构;二是要改革财税金融的管理体制,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资本市场;三是要积极改革人事劳动管理体制,改进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在微观方面,最重要的是改革产权制度,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推动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创新。2001年,阿坝州州委、州政府坚持分类指导,一企一策的原则,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为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抓好公司制改革,奠定了基础。阿坝州确定了抓好“五个一批”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即做大做强一批水电企业,引进扩张一批高技术、高耗能企业,鼓励扶持一批民营企业,脱困解难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调整退出一批产品落后、没有出路的企业,强化企业技术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川民族地区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向新的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上的跨越以及人力资源与素质上的跨越,四川民族地区蕴藏的巨大潜力就不能被真正充分地释放出来,其经济发展就不可能生机勃发。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首先,实现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所有制,都必须是平等的市场经济主体,它们都应具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以获得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具有自主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应有的全部权力。缺乏市场经济主体,市场经济既没有载体,也没有作用的对象,就无法起作用,从而,市场经济也就不存在。企业要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法人,从而能够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才能追求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也才会有在竞争中可能失败破产的压力。正是竞争和优胜劣汰,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其次,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要健全市场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完善市场监督机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监管力度。
  再次,完善民族地区的市场体系。各种市场机制要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备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即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房地产等市场,由这些不同功能、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市场构成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
  3.深化农村改革 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各项改革。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改革。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兴农。多年实践证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有赖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已经成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决定因素。以高新科技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农产品多样化,节本增效,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
  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均优势,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大力发展以治水、改土、兴林、修路、办电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农村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发展缓慢,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状况。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发展。建立农畜产品信息市场、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从而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夯实基础,为四川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建立“快车道”
  1.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为四川民族地区及四川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川民族地区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不仅关系民族地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四川乃至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发展。生态效益也是经济效益。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四川民族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和切入点。坚持依法治林、苦干兴林、科学育林,持之以恒地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要把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落实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贩、个体承”的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实行严格的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做到还林见树,还草见苗。要加强草原湿地保护和草地监测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草原沙化和鼠、虫害治理,控制载畜量,依法完善草场有偿使用制度,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要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对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五小”工业要坚决关闭,其他工业企业的“三废”治理要限期整治达标,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新项目一律不得上马。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以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成果,奠定民族地区及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2.切实推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 充分发展的区域市场和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信息等在区域间的流动的载体――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只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信设备才能使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间自由地、便利地流动,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演进。对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还应特别重视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教育,它既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又能把最新最尖端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这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
  市场经济的主旨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传统的计划经济相比,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也是一个实质的转变。而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又是由比较利益驱动,以利益最大化为最高原则。这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理想的地区,能吸引大量的生产要素;反之,则是生产要素的净流出。通过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理想的经济发展硬环境,夯实教育基础,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吸引众多生产要素的流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水平,这是当务之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年来,四川民族地区突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加大交通、通信、电力、农林水利、旅游等方面的投入,一大批能源、交通、市政、社会事业项目的陆续启动,促使投资增长好于以前。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阿坝州为例可见一斑(见下表)。200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增长46.2%,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2.7亿元,同比增长72.2%,投资增长促进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亿元,增长3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1%,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主要依靠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撑,抓好重点建设,就是抓住了机遇。四川民族地区能不能抓住有利时机,上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改善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改善吸引外来投资的硬件设施,在西部大开发中真正把基础打牢,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能否实现。实践证明,加快评估论证,多储备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基础建设项目,用项目去争取机会。
  3.狠抓基础教育,打好教育基础,积极开发人才资源,实现人力资源与素质的跨越 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的根本是教育和观念的差距。同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两年来,对民族地区科技教育的支持力度相对小了一些,从发展战略上讲,要从根本上解决落后问题,还是要解决劳动力的素质,为此,四川还应多争取国家的支持。从2001年起,四川实施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这是推进科教兴州,培养“四有”新人的重大措施。四川省政府决定每年投入3亿元,10年30个亿主要用于民族地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少数民族学生补助,以及教师培训和购置教学设备,确保2010年普及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要在增加地方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同时,充分调动全社会和个人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实现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努力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通过实行优惠政策,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采用“候鸟式”等灵活方式,拓宽智力引进渠道,吸引高水平的专门人才参加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只有实现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与素质上的跨越,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最终实现跨越。
  (三)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资源开发的跨越,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实力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四川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调整经济结构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特色经济的巨大潜力来自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依托优势资源推进资源开发的跨越,摒弃浪费资源、盲目趋同的开发方式,在特色上下功夫,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就能够形成并壮大竞争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概括起来就是:着力生态、旅游、水能、矿产资源的开发,发展绿色经济,建立绿色、旅游和水电高地,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实力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1.培育壮大绿色经济 要按照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实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养植(殖)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发挥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产业,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生物资源繁多、土地资源丰富、光热充足、生态环境好等优势,发展生态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畜牧业和天然药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食品、天然药业生产基地。利用天然、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资源条件,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轻工业企业,用工业化的方法来改造农业结构,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牧民在享受农畜产品产出利润的同时,还分享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利润,推进农林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实现传统农林牧业向现代化农林牧业的跨越。
  2.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富区(民族地区) 四川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极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因此,应该依托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坚持“保护是核心,规划是前提,管理是关键”的原则,高起点地搞好总体规划设计,切实保护好资源,加大投资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优良形象,把四川民族地区建成世界生态和民族风情最佳旅游目的地。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升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拓宽客源市场。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按国际规则规范发展旅游企业,提高其竞争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含量,延伸旅游产业链,推进旅游、购物、度假一体化,把旅游业培育成民族地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建立旅游高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旅游富区的目标。
  3.开发水能资源,实现水电强区 要抓住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建成四川能源基地和全国“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要运用市场机制,发挥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率先进行崛江、金沙江、雅碧江和大渡河流域的梯级和滚动开发;加强区域性电网建设;加快农网改造。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和矿产资源优势的聚合优势,推行无污染,发展产品档次高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生态保护型高耗能工业,加速建设高质量的水电产业基地,形成以水电、高耗能工业等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实现水电强区的目标。
  [本文责任编辑 央珍]
  [作者简介]王建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副书记。(马尔康 624000)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Tel: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